一、西藏东部上三叠统波里拉组腹足类化石(论文文献综述)
曾胜强[1](2021)在《北羌塘盆地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沉积序列与盆地转换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羌塘盆地是我国陆域勘探程度最低、面积最大的中生界海相含油气沉积盆地。晚三叠世末,北羌塘盆地突然从碳酸盐岩(或碎屑岩)沉积转变为火山-火山碎屑岩沉积,之后被早中侏罗世冲积扇-河流相沉积超覆,羌塘盆地由前陆盆地转换为裂谷盆地,那么,该沉积转换过程中的沉积序列、古气候、古环境及物源等有什么变化规律,沉积转换开始于何时?同时,该时期在南羌塘、藏南等海相地层中发生了碳同位素偏移和生物绝灭事件,这些事件与北羌塘盆地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沉积转换和晚三叠世岩浆活动有什么联系?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深化认识羌塘中生代盆地沉积构造演化及揭示东特提斯地区晚三叠世末生物绝灭、火山喷发以及海退海侵事件的联系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选择北羌塘盆地出露连续的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地层(包括岩心和岩屑)为研究对象,通过薄片、粒度、微体古生物学、元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等手段,揭示了北羌塘盆地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沉积转换期的沉积序列、古气候、古环境、物源等变化规律,确定了晚三叠世火山喷发幕事件和盆地转换时间,并揭示了该沉积转换与同时期火山喷发、生物绝灭等事件之间的联系。主要认识如下:晚三叠世卡尼期,羌塘前陆盆地逐渐萎缩,上三叠统碎屑岩沉积(肖茶卡组上段、巴贡组等)总体表现为一套水深逐渐变浅的海陆过渡相硅质碎屑沉积序列。肖茶卡组上段呈现前三角洲-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平原完整的海退序列,之后被那底岗日组冲洪积相底砾岩沉积超覆。巴贡组从局限海转变为海陆过渡环境,之后过渡为火山碎屑岩沉积,与上覆火山碎屑岩整合接触。在羌塘中央隆起周缘,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以及三角洲平原含煤沉积。晚三叠世诺利-瑞替期,羌塘盆地发生了大规模的火山-沉积事件,沉积了那底岗日组或鄂尔陇巴组,主要表现为陆上火山沉积序列,局部为水下火山沉积序列。根据典型剖面特征,分为三种沉积类型:类型1,上三叠统那底岗日组呈角度不整合沉积超覆于古生代褶皱地层之上,见于羌塘中央隆起以及盆地北部;类型2,晚三叠世火山-沉积不整合于上三叠统地层之上,不整合面常发育古风化壳以及冲洪积相底砾岩,见于盆地西南缘和北部;类型3,晚三叠世火山-沉积与下伏地层为连续沉积,主要分布于盆地东部和中部。中下侏罗统雀莫错组主要发育两类沉积序列:类型1,由冲洪积-河流相开始,逐渐向三角洲、潮坪-泻湖和局限台地演化的海侵序列,主要分布于北羌塘中部地区;类型2,由于受海水的影响相对较小,雀莫错组沉积期为陆缘近海湖相硅质碎屑沉积序列,包括河流、蒸发盐湖和浅湖等沉积环境,分布于北羌塘东部和北部地区。羌塘盆地晚三叠世火山活动呈幕式喷发过程。雀莫错南剖面发育完整的晚三叠世火山-沉积序列,从底到顶完整的记录了四期火山-沉积旋回,凝灰岩的沉积年龄分别为220.0±1.1 Ma、210.9±0.9 Ma、208.3±0.8 Ma和202.9±1.1 Ma,顶部年龄位于三叠系/侏罗系界限附近,与鄂尔陇巴组和雀莫错组的地层界限基本一致。羌塘盆地晚三叠世火山喷发时间在202~227 Ma之间,跨越了整个诺利期-瑞替期,火山喷发的持续时间约~25 Ma,并且呈现出203 Ma,208 Ma,211 Ma,217 Ma和221 Ma五个年龄峰值。北羌塘盆地于~227 Ma发生沉积盆地转换,由前陆盆地转换为裂谷盆地,~202 Ma之后,开启了羌塘侏罗纪裂谷盆地的早期充填过程。北羌塘盆地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沉积转换期间古气候和古环境均发生了重大转变。沉积转换之前,碎屑岩的CIA、CIW和PIA值均较大,平均值分别为75.06,75.50和71.55,为中等~强风化强度,地化指标及微体化石结果显示该时期总体为半干旱~半湿润的气候环境,部分为半湿润气候,水体为正常海水~半咸水环境,向上过渡为微咸水环境。沉积转换期间,化学风化指标大幅度降低,平均值分别下降到47.24,47.44和45.03,为低等风化强度,整体为半干旱气候,部分处于极端干旱气候,水体为淡水~微咸水环境。沉积转换后,化学风化强度整体回升,平均值分别增加到76.12,76.55和72.48,古风化为中等~高等风化强度,古气候整体为半湿润,部分为湿润气候,沉积转换后早期水体盐度较低,为淡水~半咸水的水体条件。通过对比研究发现,该沉积转换时期的古环境转变与同时期的火山喷发、碳同位素异常及生物绝灭等事件是基本同步的,晚三叠世幕式火山喷发造成大气圈和水圈中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或甲烷)的大量快速增加,形成极端干旱的气候环境和海洋酸化等条件,可能是导致南羌塘等地区晚三叠世末生物危机的重要原因。另外,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沉积转换前后的物源区也发生了变化。沉积转换之前,碎屑岩的锆石年龄大多集中在220~250 Ma之间,物源区主要为羌塘中央隆起;沉积转换之后,碎屑岩的锆石年龄主要集中在1700~1900 Ma和2100~2700 Ma,其次为200~220 Ma之间,羌塘中央隆起和松潘-甘孜复理石带为该时期的主要物源区。最后,本文将北羌塘盆地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沉积转换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前陆盆地萎缩阶段、裂谷盆地开启阶段和裂谷盆地早期充填阶段,建立了该时期的沉积演化模式,并进一步阐述了各阶段的沉积演化历史。
曾胜强,王剑,陈文彬,付修根,宋春彦,孙伟,王东[2](2021)在《羌塘盆地东部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沉积环境转变研究——来自地质浅钻岩芯的证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位于羌塘盆地东部的羌资-16井首次在羌塘盆地钻遇了完整的上三叠统—中下侏罗统地层,清晰的记录了盆地东部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时期的沉积环境转变。本文在对羌资-16井岩芯的野外详细观察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前期在该区实施的羌资-7井和羌资-8井资料,综合分析了羌塘盆地东部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过渡时期的沉积环境变化特征。上三叠统地层主要包括波里拉组、巴贡组和鄂尔陇巴组,分别形成于局限台地、三角洲和火山喷发环境,标志着羌塘盆地前陆盆地演化结束和新一轮裂谷盆地的开启。中—下侏罗统雀莫错组底部紫红色底砾岩沉积代表了裂谷盆地开启后的初始沉积,形成于河流沉积环境,而后随着南部海水侵入,逐渐过渡为陆缘近海湖沉积环境。总体上,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时期,羌塘盆地东部表现为前陆盆地海相沉积的消亡■裂谷盆地的开启■裂谷盆地早期充填的演化过程。晚三叠世诺利期开始(~220 Ma),羌塘盆地晚三叠世海相沉积结束,逐渐向早中侏罗世陆相沉积转变,开始了羌塘侏罗纪盆地的沉积演化历史。
朱同兴,冯心涛,王晓飞,张予杰,安显银[3](2020)在《青藏高原晚三叠世构造-古地理综述》文中研究说明遵循刘宝珺院士提出的"构造控盆、盆地控相"指导思想,在系统厘定地层格架和构造单元划分基础上,确定青藏高原巨型造山带晚三叠世构造-古地理从北往南依次发育:羌塘-三江多岛海、班公湖-双湖-怒江洋、冈底斯-喜马拉雅多岛海和若干次级构造-古地理单元。班公湖-双湖-怒江洋是分隔冈瓦纳大陆和欧亚大陆的特提斯大洋,南羌塘地块是漂浮在特提斯大洋中的块体。本次重点对北羌塘前陆盆地和北喜马拉雅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的沉积相带展布和古地理进行了研究。造成两个盆地沉积序列及古气候差别的主要因素是构造地质事件。构造事件决定了盆地性质,盆地性质又控制了沉积相带的空间展布。北喜马拉雅盆地位于冈瓦纳构造域,晚三叠世盆地基底南浅北深,继承了古生代构造离散型被动大陆边缘沉积,印支造山作用不发育;北羌塘盆地位于泛华夏构造域,晚三叠世发育印支挤压造山作用及其前陆盆地沉积记录。盆地分析研究表明,北羌塘南部江爱达日那和热觉茶卡等地下三叠统康鲁组底部均发现灰紫色中厚层复成分砾岩、含砾粗砂岩、细砂岩组成向上变细的海侵型地层结构,沉积相为滨岸三角洲;上三叠统土门格拉群沉积相为含煤盆地边缘三角洲。从沉积相展布型式和北东向古水流方向分析,三叠纪北羌塘沉积盆地的物源主要来自羌塘中部双湖造山剥蚀区或"中央隆起带"。
刘晨光[4](2020)在《羌塘地块东部侏罗纪岩石磁组构研究及其构造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磁组构(AMS)技术凭借其测量迅速、可以无损性测量岩石组构,能够准确测量沉积物中磁性矿物的含量,分析其结构组成、成分及其组合关系的优点,已被越来越多学者应用于构造演化、物源演变和古今环境研究。羌塘地块东部侏罗系地层广泛出露,沉积连续,产状清晰,为本次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本文通过对羌塘地块东部侏罗纪地层开展磁组构研究,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得到以下结论或认识:(1)认为研究区侏罗系汪布组、东大桥组及小索卡组主要载磁矿物为赤铁矿和磁铁矿,同时汪布组岩石还存在少量的磁黄铁矿。对羌塘地块东部昌都地区侏罗系汪布组、东大桥组及小索卡组红层代表性样品开展了磁化率-温度曲线和三轴等温剩磁热退磁曲线测试分析,实验结果均揭示了岩石中赤铁矿和磁铁矿的解阻温度,表明侏罗系汪布组、东大桥组及小索卡组岩石主要载磁矿物为赤铁矿和磁铁矿。(2)提出下侏罗统汪布组地层磁组构为一种与弱变形相关的构造成因的磁组构,其所受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与磁化率椭球最大轴K1垂直,而其磁化率椭球体最大轴K1具有较明显的NW-SE优选方向,因此推断汪布组地层在形成之后可能受到了NE-SW向构造应力的作用,从而使原生的沉积磁组构被破坏,发育磁线理,形成了与构造成因相关的磁组构。(3)表明中侏罗统东大桥组和上侏罗统小索卡组岩石则磁面理较磁线理发育,磁化率各向异性度较低,磁化率椭球最小轴K3与层面近垂直,指示了原生沉积磁组构。中侏罗统东大桥组地层的磁组构指示了其沉积时的古水流方向为SE向(138.3°),而上侏罗统小索卡组地层的磁组构指示了其沉积时的古水流方向为NNW向(328.3°),其古水流方向的明显变化揭示了昌都地区从中侏罗世到晚侏罗世沉积物物源发生了相应的转变,昌都地区可能经历了南早北晚的隆升过程。
李高杰[5](2020)在《西藏安多地区上侏罗统碳同位素波动与古环境研究》文中提出全球碳循环是影响地球上所有表层储库的最重要的生物地球化学系统之一,具有复杂的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相互作用,调节和推动气候短周期和长周期的变化。侏罗纪特别是中、晚侏罗世是全球古板块重组的时期,也是中生代古海洋、古气候变化的重要时期。而稳定同位素记录,为地质历史时期古海洋和古气候的显着变化提供了证据。论文以西藏羌塘盆地安多地区114道班剖面上侏罗统安多组黑色岩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石学、沉积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元素地球化学等方法,对研究剖面的成岩蚀变信息、碳同位素变化特征、古环境参数进行了分析,重建了东特提斯地区晚侏罗世的古海洋和古气候背景,分别取得以下主要成果和认识:(1)通过对西藏安多114道班上侏罗统安多组系统采集样品,进行了有机碳同位素和无机碳同位素同步分析,建立了西藏特提斯地区晚侏罗世碳同位素曲线。通过与全球同时代地层碳同位素对比,西藏特提斯与全球碳同位素曲线具有同步变化的特点。同时,全球碳同位素曲线对比也显示,不同地域表现差异的长周期碳同位素趋势,这种差异与古大西洋盆地的打开造成的古有机碳埋藏通量的改变和进而造成的古海水碳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密切相关。(2)根据海水溶解二氧化碳[CO2(aq)]浓度与海洋浮游植物δ13CP和水溶二氧化碳δ13CCO2(aq)之间的碳同位素分馏关系,定量计算了西藏特提斯地区晚侏罗世大气CO2含量,结果可与前人利用植物叶片气孔法和古土壤碳酸盐结核碳同位素法相对比。这为古代大气p CO2含量的定量重建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3)对洋-气系统中含碳离子的碳同位素计算,显示晚侏罗世大气二氧化碳碳同位素组成δ13CCO2(g)介于-9.4~-4.3‰之间,平均-7.3‰;由全岩Ce异常指示的古海平面整体呈下降的趋势,这与中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拉萨地体和羌塘地体的碰撞以及班公湖-怒江洋的关闭相联系。(4)海水δ13CDIC的变化主要受温度分馏效应和生物分馏效应的共同影响。基于对温度分馏函数的拟合,以及引入的生物摄取DICP值与海水残留DICS值之间的同位素质量守恒方程,定量化证实了生物分馏效应是控制安多114道班剖面碳同位素偏移的主要因素。当生物摄取DICP值与海水DICS比值约为0.19时,就能造成海水碳同位素偏移5.2‰左右。(5)碳同位素和有机碳埋藏与古气候之间具有显着的可识别的沉积响应关系。温暖气候阶段,伴随水文循环的增加和大陆风化速率的加强,陆源营养盐向海洋输送力增强和生物生产力、有机碳埋藏率提高,海水无机碳同位素表现高δ13C值;寒冷气候阶段,陆源营养盐和有机碳埋藏的降低,海水无机碳同位素表现低δ13C值。碳同位素和气候变化之间的这种耦合关系,符合基于海洋有机碳埋藏推断的古气候变化的解释。
徐波[6](2020)在《北澜沧江构造带卡贡地区中-基性岩浆岩岩石特征及构造意义》文中研究表明卡贡地区地处澜沧江北段,位于特提斯构造域东段、冈瓦纳大陆与劳亚大陆(扬子陆块)的结合部。澜沧江构造带作为青藏高原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与板块研究的一条重要分界线,是研究东特提斯演化的理想地段之一。由于藏东地区地势险峻、交通不便、研究程度较浅,影响了人们对澜沧江构造带北延问题及其形成和演化的认识。本文通过对北澜沧江构造带卡贡地区出露的中-基性岩浆岩进行岩石学、全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分析研究,以探讨其形成的构造环境及地质意义。论文对卡贡地区中性侵入岩(莫日村中粒闪长岩和金多村石英闪长岩)和卡贡岩组混杂岩中的晶屑凝灰岩研究发现,晶屑凝灰岩Si O2含量为31.61%~49.37%,Ca O含量变化很大,为1.09%~21.3%;Na2O含量为0.70%~3.66%,K2O含量为0.29%~3.38%,全碱含量(Na2O+K2O)为3.56%~6.04%;岩石具钙碱性-拉斑玄武岩特征。闪长岩Si O2含量为57.48%~60.83%,较高的Al2O3、Na2O、Ca O含量,K2O含量较低。全碱含量(Na2O+K2O)为6.36%~7.89%,显示出高碱的特征,K2O/Na2O值为0.27~0.50,A/CNK值介于0.77~1.01。闪长岩里特曼指数(σ)介于2.09~3.43之间,为钙碱性准铝质-弱过铝质闪长岩。晶屑凝灰岩与闪长岩在稀土元素分布图中都具有轻稀土(LREE)相对富集、而重稀土(HREE)相对亏损。晶屑凝灰岩相对亏损Rb、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Th、U等高场强元素。闪长岩相对富集Rb、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Nb、Ta、Hf、Ti等高场强元素相对亏损。莫日村中粒闪长岩锆石U-Pb年龄为255.2±1.8Ma,时代为晚二叠世。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晶屑凝灰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海山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相似、具洋岛玄武岩的特征,晶屑凝灰岩与大理岩组合具洋岛海山组合特征,因此晶屑凝灰岩形成于大洋环境。卡贡地区两类闪长岩具有壳幔混合的特征,形成于后碰撞的环境。综合资料认为卡贡岩组的晶屑凝灰岩指示了北澜沧江洋的存在;而闪长岩指示了北澜沧江洋在二叠纪末闭合到三叠纪碰撞俯冲-造山的过程,这为澜沧江构造带的北延问题及其形成和演化提供了新资料。
张朝锋[7](2019)在《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纪沉积充填及构造演化》文中研究指明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系是古特提斯洋演化的直接记录,通过对三叠系沉积充填、物质来源以及构造特征的研究,可以恢复青藏高原古特提斯洋三叠纪的演化过程,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以可可西里、不冻泉-治多和玛沁-甘孜地区三叠系剖面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岩石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等的综合研究,分析了巴颜喀拉盆地的沉积充填、物质来源以及构造特征,建立了盆地演化模型,初步取得以下认识。1.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纪沉积了巨厚的碎屑岩,可可西里地区沉积相为浅海相-半深海(深海)相-深海相-浅海(海陆交互)相,不冻泉-治多地区为深海相-浅海相-半深海相-深海相-浅海(海陆交互)相;Dickinson砂岩碎屑三角图中,三叠系砂岩位于碰撞造山物源区,地球化学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显示大陆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为主的特征,表明盆地三叠纪处于古特提斯洋俯冲消减,东昆仑陆缘弧与北羌塘被动大陆边缘碰撞造山的构造环境。2.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东昆仑造山带为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系的重要物源区,古流向和碎屑锆石年龄谱系研究显示,盆地有四个物源区。木孜塔格-布喀达坂-不冻泉地区三叠纪古流向以SE和SSE向为主,碎屑锆石年龄谱系中前寒武纪和345300 Ma年龄不明显,表明物源来自东昆仑造山带。玛多-达日地区三叠纪古流向以SE和SW向为主,碎屑锆石谱系与东昆仑和西秦岭地区相似,物源来自东昆仑-西秦岭造山带。若尔盖-松潘-理塘地区古流向以SW向为主,物源来自扬子陆块西部。治多-玉树-甘孜地区古流向以NW向为主,下-中三叠统碎屑锆石1110820 Ma年龄突出,上三叠统21491750 Ma年龄不显着、1000±100 Ma年龄特征明显,物源来自羌塘陆块和义敦岛弧。3.依据航磁特征,可将巴颜喀拉盆地及邻区划分为塔里木陆块(南部)、羌塘陆块、扬子陆块(西部)、秦-祁-昆造山带和巴颜喀拉盆地五个磁性构造单元。盆地东部松潘-甘孜地区东缘显示为NE走向的高正磁异常区,异常强度、形态与西秦岭地区相似,中-西部为低的正磁异常,该区磁性基底可能由元古宇变质岩系构成;可可西里-不冻泉-玉树地区为正负变化的块状弱磁场区,磁性基底可能由中-新元古界变质岩系构成。4.根据沉积充填和构造特征,结合区域地质演化,将巴颜喀拉盆地划分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残洋盆地和中三叠世-晚三叠世边缘前陆盆地两个演化阶段;盆地三叠系经历了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和喜山运动,早印支运动构造样式主要为紧闭褶皱、稀疏但普遍发育的韧性剪切构造和透入性强片理化带,晚印支运动主要为逆冲推覆构造、极为发育的韧性剪切带和褶皱构造,燕山运动以宽缓的开阔褶皱和稀疏的断层为特征,喜山运动主要表现为差异性、间歇式抬升。
李学仁[8](2019)在《羌塘盆地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岩石学特征及构造属性研究》文中指出羌塘盆地晚三叠世构造格局与演化是长期存在争议的问题,既是盆地沉积转换也是构造属性转换的关键时期,对于正确认识古特提斯洋与中特提斯洋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那底岗日组是盆地沉积转换阶段形成的一套火山-沉积岩石组合,具有火山作用和沉积地层的双重属性,深入探讨那底岗日期的构造属性,对于认识羌塘盆地的构造演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岩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系统的岩相学、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锆石原位Lu-Hf同位素、全岩Sr-Nd同位素及火山沉积响应等研究,探讨那底岗日组岩石成因、构造背景和动力学机制。对羌塘盆地潜在的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岩进行精确的SHRIMP和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13件样品厘定的年龄分别为:214.9±1.5 Ma、222.1±1.9 Ma、210.5±2.1 Ma,、227.0±2.3 Ma、216.0±2.7 Ma、206.2±1.8 Ma、233.5±2.5 Ma、202.3±1.6 Ma、221.9±3.4 Ma、221.8±2.1 Ma、221.5±2.6 Ma、221.1±1.5 Ma和216.4±1.1Ma,喷发-沉积年龄主要集中于221201 Ma,贯穿整个诺利期和瑞替期。岩石组合主要沿弯弯梁—雀莫错裂陷槽、肖茶卡—毕洛错裂陷槽及吐错—吐波错裂陷槽分布,与那底岗日期盆地的裂陷基底相匹配,存在与晚古生代褶皱地层和肖茶卡组角度不整合接触,以及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三种沉积超覆类型。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岩分为陆相喷发和水下沉积两个系列,具有溢流相、爆发相、喷发沉积相、次火山岩相、三角洲潮坪相、河流相和湖泊相等多种岩相组合。根据砾石成分、磨圆程度、胶结方式等要素,将底部砾岩划分为五种类型。火山岩具有双峰式分布特征,主要以中基性玄武岩和酸性流纹岩两个端元组成。沉积岩以沉凝灰岩夹陆源碎屑岩为主,并具有多种过渡性火山沉积碎屑岩。那底岗日组火山岩具有高Na2O(2.08%8.07%),低K2O(0.26%3.05%)的特征,玄武岩轻微亏损Nb或Ta,而酸性岩强烈亏损Nb、Ta和Ti;玄武岩的(87Sr/86Sr)i=0.70470.7150,εNd(t)值为-10.42-3.3,Nd的模式年龄平均为1.8Ga;酸性岩的εHf(t)的数值均为负值,范围变化于-3.2-19.1,Hf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1.6Ga20 Ga,平均1.8Ga。显示玄武岩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地壳混染,酸性岩则为1.8Ga左右古元古界地壳的重熔,且两者具有相同的地壳源区。推测由于玄武质岩浆的底侵作用,在地壳深部诱发富硅质基底岩石重熔,快速喷发形成玄武岩—流纹岩双峰式组合。而同期花岗岩则是玄武质岩浆在地壳进一步停留,充分熔融,同时少量热的镁铁质岩浆注入冷的长英质岩浆中,形成暗色包体,最后侵位形成岩体。玄武岩以钠质碱性粗面玄武岩为主,少量拉斑玄武岩,具有大陆玄武岩的特征,形成于与裂谷相关的大陆板内拉张背景。火山沉积旋回研究显示,那底岗日组至少有7次较大规模的火山喷发,4个主要喷发峰值,划分为3个主要裂陷阶段,从三角洲相的大套砂岩过渡到那底岗日期潮坪相的砂泥和火山灰组合,再到河流相的砂砾岩充填,方湖剖面整体体现为晚三叠世羌塘前陆盆地的逐渐萎缩消亡和裂陷盆地逐渐开启的一个持续渐变的过程。羌塘盆地在经历了中三叠世末—晚三叠世初造山之后,已经与北部的欧亚大陆拼合,古特提斯洋关闭,逐渐由活动大陆边缘向被动大陆边缘转换。诺利期开始以南部班公湖—怒江洋为代表的中特提斯洋迅速扩张,羌塘盆地发生大规模裂陷,形成了具有被动大陆边缘性质的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岩序列。
乔军伟[9](2019)在《青藏高原聚煤作用》文中提出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后一片神秘而神奇的大地,对于煤炭地质也是如此。高原上煤矿(点)众多,含煤地层广布,但是煤炭资源地质调查研究广度和深度十分有限,大部分地区属于煤田地质工作的空白。为此,本文运用板块构造、大陆动力学及盆地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就青藏高原聚煤作用基本特点开展研究,取得如下创新成果。地质调查结果显示,青藏高原早石炭世以来有8个主要聚煤期,形成的14套含煤地层残留在3个构造区10个赋煤带,赋存在东昆仑、昌都、土门格拉、冈底斯北缘、拉萨、冈底斯南缘6个聚煤盆地。其中,昌都、土门格拉、冈底斯北缘、拉萨4个聚煤盆地发育海陆过渡相含煤地层,煤层层数较多,部分煤层较稳定;东昆仑聚煤盆地为主要为陆相沉积,煤层层数少,煤层不稳定;冈底斯南缘聚煤盆地具有由海陆过渡相沉积至陆相沉积演变的特征,始新世海陆过渡相含煤地层煤层层数较多,部分煤层较稳定,中新世-上新世演变为陆相沉积,含煤层数较少,煤层不稳定。晚古生代石炭–二叠纪聚煤作用主要受东特提斯洋弧盆演化的控制,含煤沉积主要发育在大陆边缘海岸带的弧后盆地及弧背前陆盆地;中生代–新生代聚煤作用主要受古地理和沉积环境的控制,含煤沉积发育在昌都地块弧背前陆盆、甜水海–北羌塘前陆盆地、东昆仑山间盆地、冈底斯地区弧间盆地及走滑拉分盆地。在板块构造运动控制下,青藏高原聚煤作用具体特定的时空迁移规律,早石炭世–晚二叠世聚煤作用位于昌都地块南缘,晚三叠世迁移至昌都地块内部及南、北羌塘地块过渡区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迁移至冈底斯地块北缘,在始新世迁移至冈底斯地块南缘。根据板块构造及其控制之下的岩相古地理特点,提炼出弧后伸展盆地、弧背前陆盆地、弧间坳陷盆地、弧前盆地、陆内前陆盆地、山前坳陷盆地、山间断陷盆地7种聚煤盆地类型。分析青藏高原隆起历史和剥蚀速率,认为昌都盆地隆起高度的近一半被剥蚀,造成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地层呈块状大面积出露;冈底斯北缘主要受盆内断层和北侧怒江深大断裂影响,含煤地层支零破碎;拉萨盆地剥蚀作用相对较弱,但含煤地层强烈褶皱和错断;东昆仑盆地含煤地层仅分布在逆冲构造的下盘,冈底斯南缘盆地含煤地层分布在雅鲁藏布江两岸断层的下盘。由此构造变形特点,预测了冈底斯北缘、拉萨和冈底斯南缘主要赋煤区煤炭资源潜力,认为冈底斯北缘盆地找煤前景较好。本论文包括插图77幅,表格43个,参考文献235篇。
杨富成[10](2019)在《藏东巴达铜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示踪》文中提出巴达铜金矿床位于藏东富碱斑岩带南段,是藏东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大型铜金矿。本文对巴达铜金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详细解剖,查明了该矿床的热液蚀变与矿化特征,厘定了矿床的成矿阶段。对不同成矿阶段脉体开展了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激光拉曼光谱成分分析、C-O同位素和原位S同位素测试,再塑流体演化过程,揭示成矿物质沉淀机制,初步探讨巴达铜金矿床成因类型,取得的认识如下:(1)矿床地质特征:巴达铜金矿床含矿斑岩为石英二长斑岩,具有以钾硅酸盐化为中心,外侧绢英岩化、青磐岩化,顶部高岭石化的蚀变分带特征,铜金矿体产于钾硅酸盐化和绢英岩化带内;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和银金矿,少量黝铜矿、辉铜矿、闪锌矿、毒砂、赤铁矿、脆硫锑铅矿。铜矿化主要以黄铜矿形式产出,金矿化主要以银金矿形式产于白云石±石英脉和细粒黄铁矿中,赋存形式包括粒间金和包体金。(2)成矿流体性质:巴达铜金矿床发育L、V、C和S型四类流体包裹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210330℃,盐度集中在4.323.1 wt%NaCl.eqv和29.743.4 wt%NaCl.eqv两个区间,密度集中在0.901.18 g/cm3,发育磁铁矿和赤铁矿等子矿物,成矿流体总体上具有中-高温、中-高盐度、中低密度和相对氧化的特征。包裹体气相成分主要为H2O、CO2、N2、CH4,液相成分为H2O,成矿流体属于H2O-NaCl±CO2±CH4体系。(3)成矿流体和物质来源:C-O同位素结果表明,巴达铜金矿床早阶段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热液,主成矿阶段流体受到低温蚀变作用和少量大气降水加入的的影响,晚阶段流体受到少量沉积岩地层的混染。金属硫化物δ34S值范围为1.436.61‰,表明巴达铜金矿床成矿流体中S源较为单一,主要为岩浆来源。(4)成矿物质迁移形式及沉淀机制:综合研究认为巴达铜金矿床成矿金属(Cu、Au)主要以氯络合物形式运移,成矿流体沸腾、水-岩反应和流体混合作用是致使Cu、Au沉淀的主要机制。结合含矿斑岩侵位时代(35Ma)和区域地质背景,认为巴达铜金矿床是青藏高原东缘晚碰撞造山背景下形成的斑岩型铜金矿床。
二、西藏东部上三叠统波里拉组腹足类化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藏东部上三叠统波里拉组腹足类化石(论文提纲范文)
(1)北羌塘盆地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沉积序列与盆地转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科学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羌塘中生代盆地早期演化研究现状 |
1.2.2 羌塘盆地晚三叠世火山-沉积事件研究现状 |
1.2.3 羌塘盆地晚三叠世沉积转换及相关事件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论文主要工作量 |
1.6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1.1 盆地基底 |
2.1.2 盆地构造层划分 |
2.1.3 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
2.2 地层划分与对比 |
2.2.1 地层分区 |
2.2.2 区域地层划分与对比 |
2.2.3 北羌塘盆地中生界地层 |
2.3 羌塘中生代盆地沉积演化 |
第3章 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沉积特征及沉积序列 |
3.1 上三叠统巴贡组沉积环境特征 |
3.1.1 岩石学特征 |
3.1.2 沉积构造特征 |
3.1.3 古生物特征 |
3.1.4 沉积相特征 |
3.1.5 沉积相空间展布特征 |
3.2 上三叠统鄂尔陇巴组(或那底岗日组)沉积环境特征 |
3.2.1 岩石学特征 |
3.2.2 沉积相特征 |
3.2.3 沉积相空间展布特征 |
3.3 中下侏罗统雀莫错组沉积环境特征 |
3.3.1 岩石学特征 |
3.3.2 沉积构造特征 |
3.3.3 古生物特征 |
3.3.4 沉积相特征 |
3.3.5 沉积相空间展布特征 |
3.4 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沉积序列 |
3.4.1 晚三叠世前陆盆地萎缩期沉积序列 |
3.4.2 晚三叠世裂谷盆地开启期沉积序列 |
3.4.3 早中侏罗世裂谷盆地早期沉积序列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晚三叠世火山喷发幕事件与盆地转换时间 |
4.1 晚三叠世火山喷发幕事件 |
4.1.1 雀莫错南剖面 |
4.1.2 沃若山北剖面 |
4.1.3 羌资16 井岩心剖面 |
4.1.4 玛托剖面 |
4.1.5 晚三叠世火山喷发幕事件的区域对比 |
4.2 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沉积盆地转换时间 |
4.2.1 晚三叠世火山喷发年龄的分布特征 |
4.2.2 沉积盆地转换时间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沉积转换期的古环境转变 |
5.1 沉积转换前古环境特征 |
5.1.1 古风化特征 |
5.1.2 古气候特征 |
5.1.3 古盐度特征 |
5.2 沉积转换期古环境特征 |
5.2.1 古风化特征 |
5.2.2 古气候特征 |
5.2.3 古盐度特征 |
5.3 沉积转换后古环境特征 |
5.3.1 古风化特征 |
5.3.2 古气候特征 |
5.3.3 古盐度特征 |
5.4 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沉积环境转变及其对晚三叠世末生物绝灭事件的启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沉积转换期间的物源变化 |
6.1 沉积转换前物源区特征 |
6.1.1 雀莫错南剖面 |
6.1.2 羌资16 井岩心剖面 |
6.2 沉积转换后物源区特征 |
6.2.1 羌资16 井岩心剖面 |
6.2.2 雀莫错南剖面 |
6.2.3 沃若山北剖面 |
6.3 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沉积转换期间的物源变化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沉积盆地演化 |
7.1 前陆盆地萎缩阶段 |
7.2 裂谷盆地开启阶段 |
7.3 裂谷盆地早期充填阶段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2)羌塘盆地东部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沉积环境转变研究——来自地质浅钻岩芯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钻遇地层特征 |
2.1 波里拉组 |
2.2 巴贡组 |
2.3 鄂尔陇巴组 |
2.4 雀莫错组 |
3 上三叠统—中下侏罗统沉积环境及转变 |
3.1 沉积环境特征 |
3.1.1 波里拉组 |
3.1.2 巴贡组 |
3.1.3 鄂尔陇巴组 |
3.1.4 雀莫错组 |
3.2 沉积环境转变过程 |
4 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沉积环境转变时间的确定 |
5 结论 |
(3)青藏高原晚三叠世构造-古地理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思路与研究特色 |
2 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
3 构造-岩相古地理特征 |
3.1 羌塘-三江多岛海(I) |
3.1.1 金沙江造山剥蚀区(Ⅰ-1) |
3.1.2 江达-维西火山岛弧(Ⅰ-2-1) |
3.1.3 鲁春-催依比裂谷盆地(Ⅰ-2-2) |
3.1.4 昌都-兰坪弧后前陆盆地(Ⅰ-2-3) |
3.1.5 若拉岗日-竹卡火山岛弧(Ⅰ-2-4) |
3.1.6 北羌塘弧后前陆盆地(Ⅰ-3-1) |
(1)双湖-土门格拉三角洲 |
(2)菊花山台地 |
(3)半岛湖-雀莫错浅海 |
(4)藏夏河-明镜湖深水盆地 |
3.1.7 那底岗日-各拉丹东火山岛弧(Ⅰ-3-2) |
3.2 班公湖-双湖-怒江洋(Ⅱ) |
3.2.1 龙木错-双湖残留盆地(Ⅱ-1) |
3.2.2 南羌塘-左贡边缘海(Ⅱ-2) |
(1)肖茶卡浅海 |
(2)日干配错台地 |
(3)南羌塘南缘-左贡半深海 |
3.2.3 班公湖-怒江洋(Ⅱ-3) |
3.3 冈底斯-喜马拉雅多岛海(Ⅲ) |
3.3.1 冈底斯弧-盆区(Ⅲ-1) |
(1)北冈底斯弧前盆地(Ⅲ-1-1) |
1)色林错半深海 |
2)班戈-嘉黎浅海 |
3)措勤-申扎台地 |
(2)中冈底斯岩浆弧(Ⅲ-1-2) |
(3)南冈底斯弧后盆地(Ⅲ-1-3) |
1)林周-林芝台地 |
2)拉萨-谢通门浅海-半深海 |
3.3.2 雅鲁藏布江洋(Ⅲ-2) |
3.3.3 北喜马拉雅被动大陆边缘盆地(Ⅲ-3) |
1)康马-隆子半深海 |
2)普兰台地 |
3)北喜马拉雅滨浅海 |
4)高喜马拉雅造山剥蚀区 |
4 主要结论 |
5 问题与建议 |
(4)羌塘地块东部侏罗纪岩石磁组构研究及其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对昌都地区物源的认识 |
1.2.2 运用磁组构对物源分析的可行性 |
1.3 研究内容 |
1.4 实验测试及技术路线 |
1.4.1 岩石磁学研究 |
1.4.2 实验条件 |
1.4.3 技术路线 |
1.4.4 综合分析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及研究对象 |
2.1 羌塘地块地质背景 |
2.2 昌都地区地质概况 |
2.3 样品采集情况 |
第三章 岩石磁学测试及实验结果 |
3.1 磁组构基本参数 |
3.2 实验方法 |
3.3 岩石磁学实验结果 |
3.3.1 磁化率-温度曲线及三轴等温剩磁热退磁结果 |
3.3.2 磁化率各向异性结果 |
3.3.3 玫瑰花图结果 |
3.4 小结 |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
4.1 早侏罗世AMS结果分析 |
4.2 中晚侏罗世AMS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及论文发表情况 |
(5)西藏安多地区上侏罗统碳同位素波动与古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来源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1 侏罗纪全球古地理变化 |
1.2.2 侏罗纪全球古海水温度变化 |
1.2.3 侏罗纪全球古海平面变化 |
1.2.4 侏罗纪全球古海水δ~(13)C_(DIC)值分布 |
1.3 碳同位素地层分布及控制因素 |
1.3.1 碳同位素地层分布 |
1.3.2 碳同位素分馏效应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古地理位置 |
2.2 区域构造及沉积环境 |
2.3 侏罗纪地层特征 |
2.3.1 曲色组 |
2.3.2 色哇组 |
2.3.3 莎巧木组 |
2.3.4 布曲组 |
2.3.5 夏里组 |
2.3.6 索瓦组/安多组 |
2.3.7 雪山组/扎窝茸组 |
第3章 安多组地层特征及时代 |
3.1 剖面列述 |
3.2 地层时代 |
第4章 安多组岩石学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
4.1 岩石学特征 |
4.2 沉积环境分析 |
第5章 样品成岩蚀变信息及有效性分析 |
5.1 样品采集及分析测试方法 |
5.1.1 样品采集 |
5.1.2 分析与测试方法 |
5.2 显微构造特征 |
5.2.1 阴极发光特征 |
5.2.2 扫描电镜特征 |
5.3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5.3.1 有机质含量 |
5.3.2 有机质类型 |
5.3.3 有机质成熟度 |
5.4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5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5.6 碳氧同位素有效性分析 |
第6章 安多组碳同位素曲线及全球对比 |
6.1 碳同位素变化曲线 |
6.1.1 无机碳同位素变化曲线 |
6.1.2 有机碳同位素变化曲线 |
6.1.3 碳同位素差值(Δ~(13)C)变化曲线 |
6.2 碳同位素变化曲线全球对比 |
6.2.1 无机碳同位素曲线对比 |
6.2.2 有机碳同位素曲线对比 |
第7章 晚侏罗世古海洋环境重建 |
7.1 古大气pCO_2 |
7.1.1 CO_2分压和含量定义 |
7.1.2 定性法 |
7.1.3 定量法 |
7.2 古海水温度 |
7.3 古大气pCO_2/古海水温度重建检验 |
7.4 古海平面变化 |
7.5 古海水δ~(13)C值 |
7.6 古有机碳埋藏 |
第8章 晚侏罗世全球碳循环驱动机制及古海洋演化 |
8.1 晚侏罗世碳同位素变化的主控因素 |
8.2 晚侏罗世古海水演化与碳同位素波动的成因关联 |
第9章 晚侏罗世全球古气候变化及碳循环响应 |
9.1 晚侏罗世全球古气候变化 |
9.2 古气候与碳循环之间的可能响应关系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6)北澜沧江构造带卡贡地区中-基性岩浆岩岩石特征及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区以往工作程度 |
1.2.1 藏东基础地调及取得的成果 |
1.2.2 藏东专项科学研究及取得的成果 |
1.3 北澜沧江区域地质研究现状 |
1.3.1 北澜沧江构造带的研究现状 |
1.3.2 北澜沧江岩浆岩研究现状 |
1.3.3 卡贡岩组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 |
2.2 区域构造 |
2.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2 断裂 |
2.3 区域地层 |
2.3.1 元古代 |
2.3.2 古生代 |
2.3.3 中生代 |
2.3.4 新生代 |
2.4 区域岩浆岩 |
2.4.1 侵入岩 |
2.4.2 火山岩 |
2.5 区域变质岩 |
第3章 卡贡地区中-基性岩浆岩岩石特征 |
3.1 野外特征及样品 |
3.1.1 侵入岩野外特征及样品 |
3.1.2 火山碎屑岩野外特征及样品 |
3.2 岩相学特征 |
3.2.1 侵入岩 |
3.2.2 火山碎屑岩 |
第4章 卡贡地区中-基性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 |
4.1 主量元素特征 |
4.1.1 侵入岩主量元素特征 |
4.1.2 火山碎屑岩主量元素特征 |
4.2 微量元素特征 |
4.2.1 侵入岩稀土、微量元素特征 |
4.2.2 火山碎屑岩稀土、微量元素特征 |
4.3 锆石U-Pb定年 |
4.3.1 分析方法 |
4.3.2 锆石U-Pb年龄 |
第5章 讨论 |
5.1 岩石成因 |
5.2 形成时限 |
5.2.1 闪长岩形成时限 |
5.2.2 火山碎屑岩形成时限 |
5.3 构造环境 |
5.4 卡贡地区两类岩石的联系 |
5.5 地质意义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7)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纪沉积充填及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科学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4 工作概况和主要工作量 |
1.4.1 工作概况 |
1.4.2 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1.1 构造位置 |
2.1.2 区域演化 |
2.1.3 地层系统 |
2.2 周缘地质体特征 |
2.2.1 主要块体 |
2.2.2 主要缝合带(构造带) |
第三章 可可西里地区三叠纪沉积充填与构造背景 |
3.1 典型剖面和样品 |
3.1.1 下三叠统(T_1) |
3.1.2 中三叠统(T_2) |
3.1.3 上三叠统(T_3) |
3.2 古流向特征 |
3.2.1 下三叠统(T_1) |
3.2.2 中三叠统(T_2) |
3.2.3 上三叠统(T_3) |
3.3 分析结果 |
3.3.1 碎屑颗粒组成 |
3.3.2 地球化学 |
3.4 讨论 |
3.4.1 构造环境 |
3.4.2 沉积物源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不冻泉-治多地区三叠纪沉积充填与构造背景 |
4.1 典型剖面和样品 |
4.1.1 下三叠统(T_1) |
4.1.2 中三叠统(T_2) |
4.1.3 上三叠统(T_3) |
4.2 古流向特征 |
4.2.1 中三叠统(T_2) |
4.2.2 上三叠统(T_3) |
4.3 分析结果 |
4.3.1 碎屑颗粒组成 |
4.3.2 地球化学 |
4.3.3 碎屑锆石测年 |
4.4 讨论 |
4.4.1 构造环境 |
4.4.2 源岩特征 |
4.4.3 沉积物源 |
4.5 小结 |
第五章 玛沁-甘孜地区三叠纪沉积充填与构造背景 |
5.1 典型剖面和样品 |
5.1.1 下三叠统(T_1) |
5.1.2 中三叠统(T_2) |
5.1.3 上三叠统(T_3) |
5.2 古流向特征 |
5.2.1 下三叠统(T_1) |
5.2.2 中三叠统(T_2) |
5.2.3 上三叠统(T_3) |
5.3 分析结果 |
5.3.1 碎屑颗粒组成 |
5.3.2 地球化学 |
5.3.3 碎屑锆石测年 |
5.4 讨论 |
5.4.1 构造环境 |
5.4.2 源岩特征 |
5.4.3 沉积物源 |
5.5 小结 |
第六章 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系与邻区的对比研究 |
6.1 早(中)三叠世洪水川组、闹仓坚沟组沉积演化特征 |
6.1.1 概述 |
6.1.2 典型剖面 |
6.1.3 地球化学特征 |
6.1.4 讨论与初步结论 |
6.2 晚三叠世巴塘群沉积演化特征 |
6.2.1 概述 |
6.2.2 典型剖面 |
6.2.3 地球化学特征 |
6.2.4 讨论与初步结论 |
6.3 小结 |
第七章 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系构造与变形特征 |
7.1 巴颜喀拉盆地构造特征 |
7.1.1 构造单元 |
7.1.2 断裂系统 |
7.1.3 盆地基底 |
7.2 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系变形特征 |
7.2.1 剖面概述 |
7.2.2 典型构造形迹 |
7.2.3 构造序列和变形特征 |
7.3 小结 |
第八章 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纪沉积与构造演化 |
8.1 盆地沉积 |
8.1.1 地层展布 |
8.1.2 沉积物源 |
8.2 盆地属性 |
8.2.1 基底属性 |
8.2.2 构造属性 |
8.3 盆地演化 |
结论与存在问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 分析结果 |
(8)羌塘盆地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岩石学特征及构造属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羌塘盆地研究现状 |
1.2.2 那底岗日组研究现状 |
1.2.3 晚三叠世地质事件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实物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格架 |
2.1.1 可可西里—金沙江缝合带 |
2.1.2 羌塘盆地 |
2.1.3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
2.2 区域地层 |
2.2.1 北羌塘地层分区 |
2.2.2 南羌塘地层分区 |
2.3 岩相古地理 |
2.3.1 晚三叠世卡尼期—诺利期早期岩相古地理 |
2.3.2 晚三叠世诺利期晚期—瑞替期岩相古地理 |
第3章 那底岗日组时空格架 |
3.1 那底岗日组概念 |
3.2 那底岗日组典型剖面介绍及锆石U-Pb年龄 |
3.2.1 北羌塘坳陷西南 |
3.2.2 北羌塘坳陷中部 |
3.2.3 北羌塘坳陷北部 |
3.2.4 中央隆起带南缘 |
3.2.5 羌塘盆地东部 |
3.3 甲丕拉组火山岩的重新厘定 |
3.4 那底岗日组统一命名 |
3.5 那底岗日组时代限定 |
3.6 那底岗日组空间分布 |
3.7 小结 |
第4章 那底岗日组岩石学特征 |
4.1 岩石组合类型 |
4.2 产状及岩相 |
4.2.1 产状分类 |
4.2.2 岩相划分及岩相组合特征 |
4.3 底砾岩 |
4.4 火山岩 |
4.4.1 岩相学特征 |
4.4.2 主微量元素 |
4.4.3 锆石Lu-Hf同位素 |
4.4.4 全岩Sr-Nd同位素 |
4.5 沉积岩 |
4.6 同期侵入岩特征 |
4.6.1 岩相学特征 |
4.6.2 主微量元素 |
4.6.3 锆石U-Pb年龄和Lu-Hf同位素 |
4.7 小结 |
第5章 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幕事件 |
5.1 那底岗日组厚度统计 |
5.2 火山喷发旋回 |
5.3 火山活动的沉积响应 |
5.3.1 沉积序列描述 |
5.3.2 沉积环境分析 |
5.3.3 火山喷发阶段划分 |
5.4 小结 |
第6章 那底岗日组构造属性探讨 |
6.1 那底岗日组岩石成因 |
6.1.1 源区特征 |
6.1.2 构造背景 |
6.2 动力学机制探讨 |
6.2.1 二叠纪构造演化 |
6.2.2 中三叠世造山与古特提斯洋的关闭 |
6.2.3 活动大陆边缘向被动大陆边缘的转换 |
6.2.4 那底岗日期裂陷与中特提斯洋的开启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锆石U-Pb部分分析数据 |
附录二 锆石Lu-Hf同位素数据 |
附录三 全岩主量元素数据(wB%) |
附录四 全岩微量元素数据(ppm) |
附录五 全岩Sr-Nd同位素数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项目 |
(9)青藏高原聚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概述 |
1.2 研究现状 |
1.3 待解决的问题 |
1.4 研究方案 |
1.5 主要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格局 |
2.2 区域构造演化 |
2.3 区域聚煤背景 |
2.4 赋煤构造单元 |
2.5 小结 |
3 主要盆地含煤沉积发育特征 |
3.1 聚煤盆地划分 |
3.2 东昆仑构造区 |
3.3 羌塘-三江构造区 |
3.4 冈底斯–喜马拉雅构造区 |
3.5 小结 |
4 聚煤作用及其时空迁移规律 |
4.1 晚古生代聚煤作用 |
4.2 中生代聚煤作用 |
4.3 新生代聚煤作用 |
4.4 聚煤作用时空迁移规律 |
4.5 聚煤盆地类型分析 |
4.6 小结 |
5 聚煤盆地改造与煤炭资源潜力 |
5.1 新生代构造演化 |
5.2 聚煤盆地的改造 |
5.3 冈底斯煤炭资源潜力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创新点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认识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藏东巴达铜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示踪(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1.1 富金斑岩铜矿床研究现状 |
1.1.2 巴达Cu-Au矿床研究现状 |
1.1.3 存在问题 |
1.2 选题依据、意义及研究基础 |
1.2.1 选题依据和意义 |
1.2.2 研究基础 |
1.3 研究区概况 |
1.3.1 研究区范围及交通位置 |
1.3.2 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工作概况及完成工作量 |
1.5.1 工作概况 |
1.5.2 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岩浆岩 |
2.5 区域矿产特征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质 |
3.2 矿床地质 |
3.3 成矿阶段及矿物的生成顺序和世代 |
第四章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
4.1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
4.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4.2.1 包裹体的镜下特征 |
4.2.2 包裹体的相态组成和分类 |
4.3 流体包裹体测温特征 |
4.3.1 均一法测温 |
4.3.2 包裹体总体显微测温特征 |
4.4 不同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特征 |
4.4.1 石英±黄铁矿阶段 |
4.4.2 白云石±石英+黄铁矿阶段 |
4.4.3 白云石±石英+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阶段 |
4.4.4 白云石±方解石±黄铁矿±方铅矿脉阶段 |
4.5 成矿流体物理化学参数 |
4.5.1 盐度 |
4.5.2 密度 |
4.5.3 成矿压力与成矿深度估算 |
4.6 单个包裹体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
第五章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
5.1 C-O同位素 |
5.1.1 样品特征与实验过程 |
5.1.2 C-O同位素组成 |
5.2 微区原位S同位素 |
5.2.1 样品的采集与测试 |
5.2.2 硫同位素组成 |
第六章 成矿流体演化及成矿机制 |
6.1 成矿流体性质 |
6.2 成矿流体及物质来源 |
6.2.1 成矿流体来源 |
6.2.2 成矿物质来源 |
6.3 成矿流体演化 |
6.4 成矿物质迁移形式与沉淀机制 |
6.4.1 成矿物质迁移形式 |
6.4.2 沉淀机制 |
6.5 矿床成因探讨 |
6.6 成矿模型与找矿方向 |
6.6.1 成矿模型 |
6.6.2 找矿方向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西藏东部上三叠统波里拉组腹足类化石(论文参考文献)
- [1]北羌塘盆地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沉积序列与盆地转换研究[D]. 曾胜强.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2]羌塘盆地东部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沉积环境转变研究——来自地质浅钻岩芯的证据[J]. 曾胜强,王剑,陈文彬,付修根,宋春彦,孙伟,王东. 地质论评, 2021(05)
- [3]青藏高原晚三叠世构造-古地理综述[J]. 朱同兴,冯心涛,王晓飞,张予杰,安显银.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20(03)
- [4]羌塘地块东部侏罗纪岩石磁组构研究及其构造意义[D]. 刘晨光.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0(12)
- [5]西藏安多地区上侏罗统碳同位素波动与古环境研究[D]. 李高杰.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6]北澜沧江构造带卡贡地区中-基性岩浆岩岩石特征及构造意义[D]. 徐波.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7]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纪沉积充填及构造演化[D]. 张朝锋. 西北大学, 2019(01)
- [8]羌塘盆地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岩石学特征及构造属性研究[D]. 李学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9]青藏高原聚煤作用[D]. 乔军伟.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3)
- [10]藏东巴达铜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示踪[D]. 杨富成.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