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算机技术压力研究文献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李恒[1](2021)在《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科技的迅速发展、工程问题复杂性的提升以及工程活动利益相关者的增加,使得工程师在工程实践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工程伦理问题。在高等工程教育中,作为工程师培养核心环节之一的“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程伦理教育被以美英为代表的世界工程强国视为培养伦理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手段。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末,现阶段,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缔约国以及“新工科”项目的扎实推进为我国的工程伦理教育提供了重要契机。尽管如此,我国工程伦理教育仍面临三个重大挑战:一是工程伦理教育在供需对接上未实现动态平衡;二是工程伦理教育治理手段乏善可陈;三是工程伦理教育与我国工程情境的适配性不高。针对上述现实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特征,提炼关键机制。本研究围绕“系统分析符合工程伦理教育内在发展规律的关键机制”这一核心议题开展研究,并由此展开三个环环相扣的子研究:第一,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建构;第二,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第三,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首先,本文运用系统文献综述法和文献计量法对工程伦理教育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其次,运用扎根理论、多案例分析与比较分析法对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理论结构和实现路径进行建构性研究;再次,以本研究提出的关键机制为指标来源,以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为方法指导,针对113份评价样本,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施现状开展实证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作出以事实为导向的客观判断;最后,整合所有研究结论,消除理论话语和实践话语的阻隔,归纳用于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得到了以下四个结论:(1)工程伦理教育的复杂性决定了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复杂性,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优化教育策略、汇聚协同力量、把握国内国际动向等核心要点,主要涵括培养机制、协同机制和情境机制三个维度。(2)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是“合理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在“合理性”方面,情境机制契合了价值合理性的意蕴,培养机制和协同机制则契合了工具合理性的表征。在“合规律性”方面,情境机制是控制单元,情境机制通过构建了一个包括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和精神因素在内的场域而成为关键机制的“指挥控制中心”;协同机制是存储单元,通过“各种协议”(如,伦理准则)和“软硬件”(如,经费资源)的配合而成为了“制度池”和“资源池”;培养机制则是运算单元,高校根据“情境机制”的“指令”并在“协同机制”的干预下,整合各类教育要素、深入本土教育实践、打造教育新模式。(3)本研究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施现状进行评估。实证评估结果显示,按权重由大到小排序,依次是情境机制(36.0%)、协同机制(33.7%)和培养机制(30.3%);按综合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培养机制(71.711分)、情境机制(70.319分)和协同机制(68.339分);按优秀(80-100分)、良好(70-79分)、合格(60-69分)和不合格(≤59)进行等级分类,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现状的综合评价等级为“良好”(70.074分)。(4)深入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发展的特殊情境,立足“培养机制”、“协同机制”和“情境机制”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细化培养机制,在供需对接上实现动态平衡;强化协同机制,丰富工程伦理教育的治理手段;深化情境机制,适应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阶段和独特需求。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其一,通过扎根理论研究、规范研究、案例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揭示了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实现路径及其规范性特征;其二,通过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价体系并开展了实证评估;其三,立足中国情境,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为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实践启示。
张墨竹[2](2021)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研究 ——基于SVM支持向量机模型》文中研究说明国际化经营是世界银行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资银行转型发展的必要环节。对于银行国际化发展来说,无论是海外业务改革、国际并购或重组,都需要通过海外布局作为载体得以实施,而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加强区域布局是国际化最直接的表现方式,也是成就一流跨国银行的基本路径。发达国家老牌跨国银行在过去几十年间,通过海外布局大幅推动了自身的国际化进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使得发达国家老牌跨国银行国际化发展进入瓶颈期,前期的业务优势、区位优势不复存在,甚至部分老牌跨国银行选择退出次要区域市场以保存竞争实力。这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无疑是一个抢占国际市场的机遇窗口。世界银行业的彼消此涨,使中资银行不得不思考,在经历了国际化初期的快速发展后,今天要如何进一步深化海外市场布局、强化业务管理,实现由“走出去”到“沉下去”、由“做大”到“做强”的转变?中资银行正处于谋求战略发展和国际化转型的关键阶段。然而,当前世界经济低迷,疫情影响持续,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中资银行的国际化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中国坚挺的经济金融市场,以及“一带一路”倡议、RECP自由贸易区等国际经济合作平台的逆势表现,仍为中资银行提供了足够的发展空间。特别是我国主张的“一带一路”倡议的高质量发展,更是为中资银行国际化开辟了崭新路径。于是,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课题研究也变得愈发关注和重视。梳理众多关于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课题研究,我们发现,宏观研究多于微观研究、务虚探索多于务实研判,有许多问题值得思考:一是银行国际化问题的主流研究重点仍集中在如何提高银行国际化竞争力、银行国际化发展影响因子分析等课题上,而忽视了非常重要的区位选择布局及环境背景研究;二是对于中资银行作为“一带一路”倡议资金融通的中坚力量,关注两者之间勾稽推动关系的研究成果却比较少;三是少有研究者会从“一带一路”沿线整体角度切入,对区位选择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探索建立系统数据模型,提供可量化的对策建议。基于上述问题,本文认为,对于中资银行来说,充分利用好“一带一路”倡议平台,抢占银行国际化发展机遇,区位选择布局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对“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的研究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这不仅是对“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整体情况的广泛整理,是对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路径的深入挖掘,更是对两者间关联匹配度的创新研究。本文通过构建“一带一路”倡议与中资银行国际化合作评估体系(以下简称“中资银行国际化合作评估体系”),选取“一带一路”倡议沿线69个国家2015年至2019年政治、经济、金融、贸易、营商数据作为样本,借助SVM支持向量机模型(以下简称“SVM模型”)进行分类评估,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否适合中资银行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同时,结合银行国际化动因涉及的指标与实证结果进行差异化对标对比,对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给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在面对选择“一带一路”倡议沿线目标国家进行国际化布局时,中资银行可以借助研究结果,结合自身业务发展需求,做具有针对性的差异化选择,降低区位选择布局成本。同时,研究结论也能为不同性质、或处于不同国际化发展阶段的中资银行,提供可量化的区位选择建议,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整体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1章,介绍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主要创新点与不足。第2章,梳理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理论研究脉络,说明相关理论基本概念,形成文献综述,并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同时,为进一步探究理论运作机理,引入国内外大型银行国际化优秀案例,提炼可供借鉴的国际化区位选择经验。第3章,对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进行区位选择的具体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梳理中资银行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现状,判断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优势和劣势。第4章,介绍中资银行国际化合作评估体系的构建思路和方法,数据库的建立和指标选取等,并进一步阐释SVM模型原理和指标内涵。第5章,运用SVM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基于SVM模型实验结果,回归银行国际化动因理论,结合差异化指标给出有针对性的判断建议。第6章,“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的主要结论和下一步建议。通过理论演绎和实证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为:首先,“一带一路”倡议与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脉络吻合,两者发展相互助推;SVM模型实验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且结果显示实验样本集中有47个国家适合中资银行开办分支机构或进一步发展国际化业务。其次,从实证结果分析来看,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东盟、中欧、东欧三个区域最适合中资银行开拓发展。第三,结合实证分析结论,中资银行可以综合考虑税收法律、文化维度、环境绩效等附加因素,进一步优化区位选择结果。最后,SVM模型可实现进一步延展,待“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数据进一步完善,发展更为成熟时,可在现有模型基础上直接增加指标参数,实现模型结果的实时测度,及时帮助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实现国际化区位最优选择。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和巩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区位优势,中资银行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安排:(1)统筹规划国际化区位选择布局战略;(2)做好自身区位选择布局阶段化安排,实现对“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网格化辐射;(3)强化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化合作意识,加强公司治理,提升服务管理效率;(4)进一步践行可持续发展责任,以服务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经济健康发展。
高英策[3](2021)在《“人机组网”场域中的社会整合:远程工作的时空模式分析与赛博格反思》文中指出中国信息化转型过程出现了明显的移动互联特征。新的媒介条件会深远重构个体间互动关系,而关系模式变迁带来的信息社会转型,需要得到理论关注。就此,本研究提出了“人机组网”概念以揭示移动互联生活的物理实质。然后,以当代远程工作作为经验研究领域,并结合吉登斯的社会系统与社会整合概念,本文依次提出了如下研究问题:高度依赖“人机组网”条件的远程工作者在实践中形成了何种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展现出了社会系统在“人机组网”场域中的何种社会整合逻辑?这种社会整合对于信息社会治理有何意味?为了获取经验材料,本研究对北京一家智库机构的远程工作开展了民族志田野调查;并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远程工作者进行了深度访谈。研究发现,远程工作在结构上表现为“基于‘人机组网’条件的虚拟区域化交互+相关地理场所的从属化调用”。这种互动以远程工作者的持续性工作链接为基本表现。在这种关系中,远程工作者彼此间可得性出现了程度与范围的此消彼长,这带来了其交互能力与支配能力的范围扩张与程度降低。远程工作者的互动关系是他们所在场所的组成部分,因此,他们需要在各自场所中处理其多重社会关系,而这一过程有时能形成对支配性关系的反渗透。时空是一种分析社会整合现象的良好理论视角。基于吉登斯与卡斯特等学者的既有观点,社会系统在“人机组网”场域中的社会整合过程,可被理解为集体性时空规范在流动空间—地方空间逻辑中的时空延伸。但是,通过对经验材料的分析,可以发现,这种理解由于预设了线上—线下的传统二元论,故而遮蔽了行动者在地方空间中协调社会关系的具身性经验。线上关系交互并不能脱离于具体地方,而我们需要关注这些互动在物理意义的时空中的表现。在此,本研究引入了哈拉维的赛博格理论作为理论反思工具。通过强调人与设备共有的控制论属性,该理论使得本文可以围绕个人与其他主体在具体场所中的信息交互关系,以重新理解“人机组网”场域中社会系统的社会整合逻辑——一言蔽之,这是一种基于间接社会整合模式的时空内延伸过程。一方面,“人机组网”场域中的社会整合,是一种个人在场所中与信息通信设备直接交互,以实现和其他个体的间接交互的过程。而另一方面,得益于上述过程,社会系统向那些过去更为个人化、交互性更小的时空蔓延而去,以实现了密度性的扩张。上述社会整合逻辑展现出了信息社会的一种当代发展特征。对此,文章最后借鉴罗萨关于共鸣关系的批判理论,对其中可能抑制高质量社会关系的潜在问题进行了反思。
丁玲[4](2020)在《高校本科英语学习者的翻转课堂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随着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翻转课堂作为一种依托计算机技术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模式,形成了“先学后教”的教学流程,并在多个领域教学中得到运用。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基于翻转课堂的高校英语教学研究现状,我们了解了国内外研究在研究数量、研究内容、研究结果以及研究方法上存在的异同。同时,我们注意到,国内对英语学习者在翻转课堂中满意度的探索还有待加强,相关的研究成果较少。为了弥补该领域研究存在的不足,本研究从学生的满意度角度出发,探究英语学习者对翻转课堂的满意度情况以及影响满意度的因素,以期为基于翻转课堂的英语教学提供借鉴。本研究以来自南京四所高校的在校本科生以及相关任课老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与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旨在回答以下五个问题:一、国内高校本科英语学习者对翻转课堂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满意度情况如何?二、课前、课中和课后满意度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三、学生的满意度在性别、专业、年级、英语水平上存在什么样的差异?四、学生预期、感知质量、感知价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满意度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五、学生预期、感知质量、感知价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不同的性别、专业、年级、英语水平方面具有什么样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学生对翻转课堂各个阶段的满意度均超过了一般水平,其中最高的为课中满意度,总均值达到了3.56,其次为课前满意度,最低为课后满意度;第二,课前、课中和课后满意度两两之间都存在正相关关系;第三,学生在各阶段的满意度在不同性别、专业、年级和英语水平上都存在显着差异;第四,学生预期并不会直接影响学生满意度水平,而是通过感知质量这一中介变量间接对满意度产生影响,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会对学生满意度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能直接影响学生的满意度,但是可以通过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这两个中介变量对学生的满意度产生影响。第五,学生预期、感知质量、感知价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不同的性别、专业、年级、英语水平方面存在显着的差异性。本研究对于提高高校本科英语学习者对翻转课堂的满意度,改善翻转课堂英语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第一,教育者需重视英语学习情境的创设,重视翻转课堂三个阶段之间的衔接过渡,将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注重课前和课中教学的同时,也要注重课后阶段的教学;第二,教育者需不但需要重视英语的工具性,还需重视其人文性,满足学生语言学习的双重需求,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素质,完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第三,教育者还需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性对满意度和学习效果产生的影响,实现个性化教学;第四,教育者可依靠构筑学习共同体和科学的评价的体系,营造英语交流和学习的环境,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第五,教育者除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外,还需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针对不同的学生和课程性质,采取不同的翻转策略,做到“翻转有度”。在理论价值上,本研究构建了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自建了“高校本科英语学习者对翻转课堂的满意度量表”和“高校本科英语学习者对翻转课堂的满意度影响因素量表”。在实践价值上,有助于了解学生对英语翻转课堂的实际感受和需求,促使教育者发现翻转课堂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从而为以后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英语翻转课堂提供现实依据。
宋芳[5](2020)在《高新技术企业组织内员工知识分享行为及其激励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关键性的经济资源,比传统的土地、资金等发挥着更为显着的作用。依据知识资源观理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积累和创造的特殊知识资源,以及企业对知识资源的整合和利用能力。在促进组织的知识分享、创造和利用的这一组动态、连续的活动中,知识分享是员工进行知识应用、知识创新并最终使组织获得竞争优势的基本手段,也是关键过程。然而,知识分享是一个多方面的、复杂的过程,较难持续发生,组织仍然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来鼓励和促进知识分享。高新技术企业因其知识密集性、技术密集性和人才聚集性的特点,对知识分享的要求高于其它传统企业。因此,对高新技术企业开展知识分享问题的研究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可以发现,虽然学者们对知识分享及其激励机制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然而现有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关于知识分享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同质化现象;部分研究结论存在争议性。受到这些启发,本文以知识的资源观、社会交换理论、博弈理论以及计算实验方法为理论基础,采用数理分析方式与实证研究方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聚焦于高新技术企业的个体层面,就其组织内员工知识分享行为的内在机理以及激励机制对其知识分享行为的作用机理两个方面展开了详细讨论。主要的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结论如下:(1)对高新技术企业组织内员工知识分享行为的内在机理进行分析。首先,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数理模型并对稳定均衡策略进行求解和讨论,之后再运用Matlab软件展开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论显示:时间压力以及核心知识泄露风险均对员工的知识分享行为有显着的负向影响;同辈压力、员工关系、间接互惠以及员工的普通知识和核心知识的知识量都对知识分享行为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2)对奖励与惩罚对高新技术企业组织内员工知识分享行为的促进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基于公共品博弈理论构建数理模型,并运用计算实验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奖励与惩罚都对知识分享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然而,相对于组织奖励,惩罚能够更好地促进知识分享行为的发生。此外,惩罚的频率与知识分享是正相关关系;奖励或惩罚的额度与知识分享是非线性相关关系,适中的奖励或惩罚额度是组织的最优策略。(3)对第二方惩罚和第三方惩罚对高新技术企业组织内员工知识分享行为的促进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由于惩罚对知识分享行为的促进效果比组织奖励更显着,因此,本文对惩罚机制展开了进一步探索。首先,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数理模型并对稳定均衡策略进行求解和讨论,之后再运用Matlab软件展开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三方惩罚比第二方惩罚能够更好地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组织内员工知识分享行为的发生。(4)通过对SC公司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来开展实证分析,对前文由数理方法所得出的研究结论进行检验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实证分析的研究结论与数理分析的研究结论一致,论证了本文研究结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外,问卷调查分析还得出了模型分析之外的研究结论:激励机制在知识分享行为和其影响因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知识分享行为对激励机制也有显着影响。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对这些内容继续展开探索。本文对现有研究中学者们所忽略的部分知识分享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讨论,延展了知识分享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内容,有助于揭示高新技术企业组织内员工知识分享行为发生的内在机理。对现有文献中存在争议的研究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有助于加深对激励机制与高新技术企业组织内员工知识分享行为之间关系的理解,帮助解释不同激励机制对高新技术企业组织内员工知识分享行为的作用机理。综合运用数理方法、计算实验方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开展研究,论证了研究结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总体而言,本文为后续开展知识分享及其激励机制研究提供了分析基础,并为高新技术企业有效促进知识分享以及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实践工作提供理论指引。
仇倩倩[6](2020)在《时间压力与认知复杂度对图标理解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图标作为计算机界面重要的交互工具,已经成为用户与计算机操作系统之间的重要纽带。因此,探索图标认知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提高图标的认知效率,提升用户的交互体验感。本研究从图标本身的认知复杂度以及用户实际使用图标时所面临的时间压力状况出发,融合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认知负荷理论等理论知识,通过行为实验方法对图标理解中图标认知复杂度和时间压力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采用了图标研究中经典的图-词重复测验范式,结合时间压力与认知复杂度中具体性、熟悉性和语义匹配等维度设计了实验。其中,实验一采用2(时间压力:高、低)×2(具象,抽象)×2(语义匹配,语义不匹配)被试内设计,主要探索图标认知复杂度中的具体性和语义匹配性在不同时间压力下对于图标理解的影响。实验二同样采用2(时间压力:高、低)×2(熟悉、陌生)×2(语义匹配,语义不匹配)被试内设计,探索图标熟悉性和语义匹配性在不同时间压力下对于图标理解的影响。实验使用E-prime2.0编写实验程序,因变量为反应时和正确率两种指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时间压力显着影响图标理解,高时间压力比低时间压力下的反应时更长,正确率更低。(2)图标具体性显着影响图标理解,具象图标比抽象图标的理解正确率更高,反应时更短。(3)图标熟悉性维度显着影响图标理解,高熟悉性图标比低熟悉性图标的反应时更短,正确率也更高。(4)时间压力与图标熟悉性在正确率上存在交互作用,其中高时间压力下陌生图标的正确率显着低于低时间压力。(5)语义匹配性对于图标理解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语义匹配相较于语义不匹配的反应时长更短,正确率更高。研究结果证明,时间压力和认知复杂度对于图标理解确实存在影响,设计师在进行图标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
余家敏[7](2020)在《基于PLC和HMI振动摩擦焊接机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振动摩擦焊接是一种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广泛的高效环保的绿色加工技术。针对本课题“基于PLC和HMI振动摩擦焊接机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对本课题研究的学术背景、理论与实践意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阅读和综述了本课题文献综述的原因、意义与基本内容。通过阅读文献,撰述了目前振动摩擦焊接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并对文献进行了总结。同时对本课题的研究意见、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内容和论文章节进行了阐述。二,介绍了振动摩擦焊接技术的工作原理、优势和工艺标准。引进了必能信超声(上海)有限公司设计的M836H振动摩擦焊接机设备。根据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控制要求,简单介绍了振动摩擦焊接机的组成部分。利用数学微积分、电磁学理论、机械振动学理论,详细分析和计算静态进程模式与动态进程模式下的单线程和多线程导电的电磁力理论。同时利用Matlab建立了电磁振动头的数学模型,确立的电磁振动系统的最大振幅为1.8mm,频率范围为210-260Hz,调频点为227Hz。三,介绍了控制系统的总体任务分析、总体方案的设计,其中总体方案设计包括逻辑控制系统方案设计与系统的控制方式。系统的控制方式分为手动、自动、周期模式。硬件系统的设计阐述了硬件设计原理,分析了PLC的I/O,设计了电气控制原理图。根据硬件设计原理和I/O分析,选择了控制系统所需的电气元件。按照振动摩擦焊接机控制系统的要求,对系统的接线和电路进行了分析与设计。四,根据硬件设计和控制要求,对软件系统进行设计。软件系统设计包括PLC控制程序与HMI画面逻辑控制的设计。针对PLC控制程序设计,主要对系统压力整定程序、系统数据采集控制程序以及系统参数控制程序进行了设计。针对HMI画面逻辑控制设计,主要对主菜单、频率振幅调整、参数设置、系统监控画面等进行设计。五,针对系统的PLC通信功能设计,完成了CC-LINK系统配置、参数设置、站点设置。随后对PLC通信控制的软元件进行了分配,设计了CC-LINK配置程序、FX3U-4AD通信程序与FX3U-4DA通信程序并完成了系统调试。
刘凯[8](2020)在《季节、捕食压力以及社会因素对入侵种西部食蚊鱼配偶选择和性格特征的影响》文中认为配偶选择对于物种的形成和进化有着重要推动作用,在众多的社会行为中,配偶选择是最为重要的一种选择行为。动物会通过收集多方面信息来衡量配偶质量,并据此作出符合其偏好的择偶策略来提高繁殖成功率、提升后代适合度。与雌性配偶选择相比,对于雄性择偶偏好的研究相对较少。同时,有研究表明环境因素能够影响个体的行为,并改变其性格特征。但是环境因素是否会影响个体的配偶选择目前研究较少,为了深入了解环境因素对于两性配偶选择和性格特征的影响,本研究以入侵中国地区的西部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 Baird&Girard,1853)为模型动物,引入计算机模拟动画技术,结合实验室和野外环境从季节波动、捕食风险、社会因素等方面探究了环境因素对该物种配偶选择和性格特征的影响,试图揭示西部食蚊鱼在不同环境下配偶选择的适应性对策。得到了如下结果:(1)通过对全国五个采样点的野生西部食蚊鱼(G.affinis)进行行为学(配偶选择和性格特征)测定,验证了计算机模拟动画在西部食蚊鱼行为学研究中的有效性。其次,雌雄个体的勇敢度、活跃度均具有显着的行为一致性,且雄性的集群性也具有显着行为一致性,而且个体勇敢度和活跃度呈现正相关关系。二元择偶试验发现,随着勇敢度/活跃度不断提高,雌性个体对于体型较大雄性表现出明显择偶偏好,而具有较高集群性的雄性则对活跃度较高的雌性表现出较强择偶偏好。该结果表明,在自然界中会出现更为复杂的个体择偶模式。(2)对入侵陕西安康地区的西部食蚊鱼进行季节性种群动态监测发现,种群性别结构整体偏雄性,夏季幼鱼的数量达到峰值,种群的季节性变化符合―boom and bust‖种群循环演替模式。此外,不同季节对于个体性格特征的影响并不一致,雌性个体对于较大体型的雄性具有择偶偏好,且在春季和夏季尤为显着,雌雄个体配偶选择的季节性变化反映了一种择偶的适应性可塑性,这种可塑性受到择偶机会的影响,我们推测这是一种行为和生活史策略之间的权衡。(3)通过引入捕食者计算机动画,模拟野外环境下面临捕食者时西部食蚊鱼择偶决策的改变,我们发现,野生西部食蚊鱼在遭遇共生捕食者(乌鳢,Channa argus)时会显着改变其择偶决定,而实验室传代的西部食蚊鱼面对其共同进化的捕食者(绿色太阳鱼,Lepomis cyanellus)时择偶决定变化较强,这反映了先天机制和学习效果均参与其中。这种效应在勇敢度较高、体型较大的个体上表现尤为明显,且雌性个体强于雄性,可能是由于拥有这些表型的个体面临更大的捕食风险。(4)通过探究社会因素对雄性个体配偶选择的影响,结果发现,在雄性配偶选择中,具有高度择偶复制倾向的雄性也更倾向于通过展示―观众效应‖来应对竞争者的出现,提示雄性择偶复制现象可能是社会反应综合症的一部分。综上,本研究主要探究了环境因素对入侵中国的西部食蚊鱼配偶选择和性格特征的影响,反映了该物种择偶的一种适应性可塑性,揭示了其行为特征和生活史策略间的权衡。此外,本研究旨在发展并进一步完善行为生态学中关于―配偶选择‖的理论内涵,探究该入侵种在我国快速扩繁的理论机制,对于改善我国西部食蚊鱼入侵现状、保护濒危地方土着鱼种具有重要的理论科学价值,同时对于动物行为学在畜牧学、野生濒危动物保护和生物入侵领域的应用也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俞亚萍[9](2020)在《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高职院校的发展事关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是办好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其中,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学名师的能力素质及其内涵、维度等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为高职院校优秀教师培养和人力资源管理找到依据与标准,进而促进高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实现高职教育质量与办学水平的提升,是需要我们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以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和能力素质模型理论为研究理论基础。首先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样本区域20名获得省级及以上教学名师称号的高职教师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在成长为教学名师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经历,以及对教学名师的认识与定位;继而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编码,提炼出23类教学名师的能力素质特征要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职院校教学名师的能力素质模型。能力素质模型包括外显性能力素质和内隐性能力素质两大类。外显性能力素质有教学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实践能力和发展能力。其中教学科研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指导学生、课堂教学、教学改革、科学研究五项特征要素;管理能力包括领导团队、沟通协调、统筹规划、合作分享、执行能力五项特征要素;实践能力包括校企合作、企业实践、竞赛指导三项特征要素;发展能力包括总结思考、学习提升、探索创新三项特征要素。内隐性能力素质有个性态度和内在动机。其中个性态度包括责任担当、锲而不舍、良好心态、上进心强四项特征要素;内在动机包括爱岗敬业、成就需要、目标追求三项特征要素。根据初步构建的能力素质模型,编制了《高职院校教师能力素质状况调查问卷》,内含每类能力素质特征要素的结构化问题,对123名高职院校教学名师和877名非教学名师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数据分析表明,问卷的结构和信效度良好,验证了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的有效性,为研究高职院校教师能力素质提供了可靠的研究工具。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能力素质的现状分析,探讨了年龄、性别、学历、职称等变量对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水平的影响,得出高职院校教学名师的能力素质具有显着性、内发性和特殊性特点。依据教学名师访谈资料的质性分析和问卷数据的量化分析结果,本研究认为影响教学名师成长的主要因素有发展平台、发展环境、关键人物和关键事件。发展平台主要包括学校层次、重点学科(专业)、高级别团队、岗位职务、高级别项目等因素;发展环境主要包括团队氛围、学校政策、职教背景、行业变化等因素;关键人物主要包括领导、导师、同事、专家、亲人等因素;关键事件主要包括职称提升、学历提升、发展机遇、职务提升等因素。依据上述研究结果,本研究尝试运用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对高职院校教师招聘甄选、绩效管理、职业规划、培训提升等人力资源管理环节进行创新优化,以提升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主要举措为运用能力素质模型对高职院校教师进行测评,测评结果可以作为招聘选拔教师以及对教师工作进行绩效管理的科学依据;高职教师可以根据能力素质测评结果,及时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为职业生涯发展做好规划;高职院校可以针对岗位发展需求和在岗教师的能力素质现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促进高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李肖婧[10](2019)在《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研究》文中认为伴随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创新产业的出现,工程活动的复杂性、规模性和不确定性均处于前所未有的状态,作为工程师培养核心环节之一的“工程体验”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工程体验”的本质在于通过个体与客观工程环境的互动促进个体的反思,加强个体对工程专业实践的认知,形成工程专业实践所必需的技能和态度。美国等部分发达国家本科工程教育界已率先做出改革以增强“工程体验”的地位。相较而言,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尚未形成该项意识,现行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一味重视对显性的理论知识的检验和初步应用,却弱化对隐性的专业实践技能与态度的培养,现状亟待改变。基于此,探讨“本科工程教育应如何开展‘工程体验’以培养符合21世纪工程发展需求的未来工程师”成为亟需学科探讨和解决的复杂问题。然而,现有研究尚未对该问题给予系统性考量,亦未深入应用有效理论以指导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开展。针对上述现实问题与理论诉求,本研究以“如何构建并运行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简称体验模式),从而强化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地位与实施效果,进而培养出符合21世纪工程发展所需的未来工程师?”为核心研究问题,并由此展开4个环环相扣的子研究:(1)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识别;(2)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构成维度识别;(3)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整体构建;(4)我国情境下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运行对策。基于以上问题,本研究以隐性知识观、体验式学习观为理论指导,以教育模式构建方法、工程教育的系统研究方式为方法指导,通过充分的文献阅读、案例分析、专家访谈、同行专家研讨,结合问卷调查等方法,借助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数据分析手段,开展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形成如下四项结论:(1)全面解析21世纪工程背景下“工程体验”的概念内涵,提出“工程体验”的本质,并指出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范围界定标准为:是否涉及亲身经历、是否涉及理论知识应用或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是否帮助学生认识工程专业实践,在此基础上提出“工程体验”的广义范畴和核心范畴。21世纪工程背景下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开展趋势是:一方面朝着系统性组织各类工程体验活动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聚焦于工程体验活动本身的完整性、综合性、创新性和多样性,重视那些属于工程体验核心范畴的体验活动。(2)以隐性知识观、体验式学习观为理论指导,以教育模式构建方法、工程教育的系统研究方式为方法指导,提出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分析框架,包括三大子系统(目标子系统、过程子系统、支撑子系统)、六项维度(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学习评价、师资队伍、支撑环境)、三组关系(模式构成维度间结构关系、体验模式与整体工程教育间的相互联系、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3)通过文献识别、案例补充、同行专家研讨、实证检验,最终提出工程体验教育模式所包含的36个构成要素,以构成要素特征命名体验模式的六大构成维度——聚焦工程技能和态度的培养目标、综合集成的课程体系、学生主导的教学方法、多元严谨的学习评价、经验导向的师资队伍、全面协同的支撑环境,并验证通过六大构成维度与工程体验成效间的正相关关系。(4)综合体验模式的构成要素、构成维度以及结构关系,构建形成完整的体验模式,并运用隐性知识观和体验式学习观,深入本科工程教育的具体情境,探析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内在特征:中介性、交互性、协同性。本研究旨在通过工程体验教育模式构建以指导我国本科工程实践教育改革与优化,具体理论贡献包括:(1)以隐性知识观、体验式学习观为理论视角,以教育模式构建方法、工程教育的系统研究方式为指导方法,提出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分析框架;(2)基于文献、案例和实证检验,识别体验模式的构成要素与构成维度;(3)构建完整的工程体验教育模式并深入挖掘体验模式的内在特征。除上述理论贡献外,本研究进一步联系实际,深入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发展的特殊情境,面向政府、产业、社会机构、工科院校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参与主体,从(1)知行结合,强化工程体验作用;(2)顶层设计,重塑工程体验课程;(3)多管齐下,提升学生主体地位;(4)合理评聘,优化师资队伍质量;(5)内外联动,规范校企合作过程;(6)全面整合,打造教学创新环境等六方面提出了确保体验模式运行的对策建议。
二、计算机技术压力研究文献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计算机技术压力研究文献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问题工程”的频发引起人们对工程伦理的广泛关注 |
1.1.2 工程伦理教育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1.1.3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框架 |
1.3.1 章节安排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关键概念解读 |
2.1.1 伦理与道德的辨析 |
2.1.2 工程伦理的内涵 |
2.2 工程伦理教育的现实演绎:基于系统文献综述法的分析 |
2.2.1 研究方法 |
2.2.2 工程伦理教育的目标(Q1) |
2.2.3 工程伦理的教学策略(Q2) |
2.2.4 工程伦理教育效果的评估手段(Q3) |
2.2.5 工程伦理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Q4) |
2.2.6 本节述评 |
2.3 中国工程伦理教育研究的主题聚类:基于文献计量的分析 |
2.3.1 文献计量方法概述 |
2.3.2 资料收集 |
2.3.3 共词分析 |
2.3.4 共词网络分析 |
2.3.5 多维尺度分析 |
2.3.6 本节述评 |
2.4 文献述评 |
3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构成 |
3.1 扎根理论研究设计 |
3.1.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与流程 |
3.1.2 资料采集 |
3.2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理论结构 |
3.2.1 开放式编码 |
3.2.2 主轴式编码 |
3.2.3 选择性编码 |
3.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3.2.5 本节小结 |
3.3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现路径 |
3.3.1 微观维度的培养机制:以认知发展为指导再造教育要素 |
3.3.2 中观维度的协同机制:以协同优势为指导赋能中介对象 |
3.3.3 宏观维度的情境机制:以现象学为指导调适多元场域 |
3.4 本章小结 |
4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案例分析 |
4.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
4.2 培养机制的案例分析 |
4.2.1 知识生成:聚焦伦理教育知识建构者的职能重构 |
4.2.2 具身认知:创设面向真实世界的“开放式”学习情境 |
4.2.3 学习进阶:用“全周期”课程序列搭建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梯 |
4.2.4 伦理体验:强化解决工程伦理现实困境的实践基质 |
4.2.5 案例分析讨论 |
4.3 协同机制的案例分析 |
4.3.1 工程社团在工程伦理教育中的作用 |
4.3.2 政府在工程伦理教育中的作用 |
4.3.3 案例分析讨论 |
4.4 情境机制的案例分析 |
4.4.1 美英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职业主义催化的路径选择 |
4.4.2 德国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对技术负责的民族传统 |
4.4.3 法国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消解”在精英工程师的培养中 |
4.4.4 中日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二元构造”下的层序互补 |
4.4.5 案例分析讨论 |
5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 |
5.1 调研对象 |
5.2 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 |
5.2.1 评估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
5.2.2 初始评估指标的选取 |
5.2.3 问卷设计与预测试 |
5.3 现状的实证评估 |
5.3.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权重赋值 |
5.3.2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结论 |
5.4.2 延伸讨论:我国工程伦理教育面临的潜在障碍 |
5.5 本章小结 |
6 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 |
6.1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规范性审视 |
6.1.1 合理性的审视 |
6.1.2 合规律性的审视 |
6.2 细化培养机制,在供需对接上实现动态平衡 |
6.3 强化协同机制,丰富工程伦理教育的治理手段 |
6.4 深化情境机制,适应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阶段和独特需求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评估问卷 |
附录3 评估指标赋权表 |
附录4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课程大纲 |
附录5 弗吉尼亚大学课程大纲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2)“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研究 ——基于SVM支持向量机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背景 |
1.1.3 研究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
1.3.1 主要创新 |
1.3.2 不足之处 |
第2章 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文献综述及经验借鉴 |
2.1 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
2.1.1 银行国际化概念及内涵 |
2.1.2 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问题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3 “一带一路”下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文献综述 |
2.2 外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经验借鉴 |
2.2.1 西班牙桑坦德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借鉴 |
2.2.2 美国花旗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借鉴 |
2.3 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经验借鉴 |
2.3.1 中国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借鉴 |
2.3.2 中国工商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借鉴 |
第3章 “一带一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及合作现状 |
3.1 “一带一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影响因素识别 |
3.1.1 宏观政治因素 |
3.1.2 贸易发展因素 |
3.1.3 投资发展因素 |
3.1.4 绿色金融因素 |
3.2 “一带一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环境与现状 |
3.2.1 “一带一路”下的金融环境情况 |
3.2.2 中资银行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情况 |
3.3 “一带一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
3.3.1 国际化发展的优势 |
3.3.2 国际化发展的劣势 |
第4章 “一带一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合作评估体系构建 |
4.1 合作评估体系构建方法 |
4.1.1 合作评估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 |
4.1.2 数据指标总库选取的基本原则 |
4.1.3 最高关联度指标主成分分析 |
4.2 合作评估体系的指标内涵 |
4.2.1 政府管理指标 |
4.2.2 经济投资指标 |
4.2.3 金融发展指标 |
4.2.4 贸易水平指标 |
4.2.5 营商开放指标 |
4.3 合作评估体系SVM模型选择 |
4.3.1 线性SVM模型 |
4.3.2 非线性可分SVM模型 |
4.3.3 支持向量机SVM模型优势 |
第5章 评估体系SVM模型实证结果及差异化结论分析 |
5.1 合作评估体系呈现的SVM模型实验结果 |
5.1.1 综合角度SVM模型实验结果 |
5.1.2 引入时序角度的实验结果 |
5.1.3 引入地理角度的实验结果 |
5.2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结论分析 |
5.2.1 沿线各国比较优势情况汇总 |
5.2.2 比较优势理论的差异化结论分析 |
5.3 基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结论分析 |
5.3.1 沿线各国文化维度情况汇总 |
5.3.2 文化维度的差异化结论分析 |
5.4 基于可持续发展角度的结论分析 |
5.4.1 社会责任视角的差异化结论分析 |
5.4.2 绿色金融视角的差异化结论分析 |
第6章 结论及相关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相关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
致谢 |
(3)“人机组网”场域中的社会整合:远程工作的时空模式分析与赛博格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导言 |
1.1.研究背景 |
1.1.1.移动互联生活及其物理实质 |
1.1.2. “人机组网”与社会转型 |
1.2.研究问题与基本概念 |
1.2.1.研究问题的提起 |
1.2.2.基础概念:社会系统与社会整合 |
1.2.3.研究领域:远程工作 |
1.3.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
1.3.1.民族志田野调查 |
1.3.2.深度访谈 |
1.4.篇章安排 |
2.理论视角与文献综述 |
2.1.时空视角下社会系统整合的理论内涵 |
2.1.1.集体时空规范:社会系统整合的内在逻辑 |
2.1.2.时空延伸:社会系统整合过程的发展态势 |
2.1.3.流动空间模式:新媒介中社会系统的时空延伸 |
2.2.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当代社会系统整合 |
2.2.1.“线上视角”中的社会关系整合 |
2.2.2.“线下视角”中的社会关系整合 |
2.3.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当代劳动与远程工作 |
2.4.理论文献材料总结述评 |
3.远程工作的民族志景观:流动—地方空间的主从结构 |
3.1.北京T中心的远程工作项目概况 |
3.2.流动空间的虚拟区域化:线上工作结构 |
3.2.1.第一层虚拟区域化:平台分割与钉钉遇冷 |
3.2.2.第二层虚拟区域化:微信内部的群组分割 |
3.3.地方空间的从属式调用:线下工作结构 |
3.3.1.居住之地 |
3.3.2.驻留之地 |
3.3.3.虚无之地 |
4.持续链接与能力下降:流动空间中的远程工作实践 |
4.1.远程工作中的持续性工作链接过程 |
4.1.1.持续性工作链接的基本表现 |
4.1.2.链接中的工作-非工作区分解构 |
4.1.3.链接中的信息过载与时刻待命 |
4.2.持续性工作链接中监控能力的削弱 |
4.2.1.持续性工作链接的监控 |
4.2.2.监控技术的缝隙 |
4.2.3.被凝视感的消失 |
4.3.持续性工作链接中交互能力的下降 |
4.3.1.面对面协调的缺失 |
4.3.2.非正式协商的缺位 |
5.场所融入与反向控制:地方空间中的远程工作实践 |
5.1.持续性工作链接的场所融入 |
5.2.持续性工作链接的反向控制 |
5.2.1.工作节律的反向调节 |
5.2.2.生活安排的反向渗入 |
5.2.3.工作链接的直接削弱 |
6.“人机组网”条件下的社会整合:基于赛博格的再思考 |
6.1.远程工作实践的研究发现总结 |
6.2.对既有观点的赛博格理论反思 |
6.2.1. “流动—地方”视角的二元论局限 |
6.2.2.“人机组网”概念的赛博格理论内核 |
6.3.间接社会整合模式与时空内延伸 |
6.3.1.间接社会整合模式的提起 |
6.3.2.社会整合的时空内延伸逻辑 |
6.4.围绕共鸣关系的信息社会发展思考 |
6.4.1.作为批判理论工具的“共鸣” |
6.4.2.对信息社会发展的几点反思 |
7.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高校本科英语学习者的翻转课堂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缩略词、术语与人名英汉对照表 |
第一章 引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及界定 |
2.2 国内外基于翻转课堂的高校英语教学研究回溯 |
2.3 高校英语翻转课堂学习者满意度研究 |
2.4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顾客满意度理论 |
3.2 自主学习理论 |
3.3 Moos环境结构理论 |
3.4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问题 |
4.2 研究工具 |
4.2.1 问卷设计 |
4.2.2 初始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
4.3 实测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
4.3.1 实测问卷的信度分析 |
4.3.2 实测问卷的效度分析 |
4.3.3 全模型的修正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 |
5.1 研究结果 |
5.1.1 学生满意度分析 |
5.1.1.1 学生满意度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1.2 课前、课中、课后满意度相关分析 |
5.1.1.3 不同变量下学生满意度差异性分析 |
5.1.2 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
5.1.2.1 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2.2 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变量的相关分析 |
5.1.2.3 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变量的路径分析 |
5.1.2.4 不同变量下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差异性分析 |
5.2 讨论 |
5.2.1 学生满意度讨论 |
5.2.1.1 课前满意度 |
5.2.1.2 课中满意度 |
5.2.1.3 课后满意度 |
5.2.2 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讨论 |
5.2.2.1 学生预期 |
5.2.2.2 感知质量 |
5.2.2.3 感知价值 |
5.2.2.4 自主学习能力 |
5.2.2.5 其他影响因素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本研究对高校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的启示 |
6.1 促进阶段衔接,重视语言学习情境 |
6.2 满足学生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
6.3 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发展 |
6.4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渐进翻转 |
6.5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现个性化教学 |
6.6 构建学习群体,营造英语交流环境 |
6.7 构建评价体系,实现“以评促学”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未来研究的展望 |
7.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7.2 本研究的局限性分析 |
7.3 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问卷调查量表 |
附录Ⅱ 访谈提纲与访谈资料编码结果 |
附录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致谢 |
(5)高新技术企业组织内员工知识分享行为及其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1.3.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3.2 研究对象 |
1.3.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主要内容 |
1.6 研究创新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知识分享研究的发展以及研究热点 |
2.1.1 知识分享研究的发展 |
2.1.2 知识分享的研究热点 |
2.2 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分享的特点 |
2.3 不同层次的知识分享研究 |
2.4 知识分享的影响因素研究 |
2.5 理论基础 |
2.5.1 知识资源观理论 |
2.5.2 社会交换理论 |
2.5.3 演化博弈理论和公共品博弈理论 |
2.5.4 计算实验方法 |
2.6 文献述评 |
第3章 知识分享行为的内在机理研究 |
3.1 高新技术企业组织内员工知识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 |
3.1.1 知识的分类 |
3.1.2 间接互惠与知识分享 |
3.1.3 员工关系与知识分享 |
3.1.4 时间压力与知识分享 |
3.1.5 同辈压力与知识分享 |
3.2 演化博弈理论在知识分享研究中的适用性 |
3.3 模型的建立 |
3.3.1 模型参数 |
3.3.2 博弈双方的收益矩阵 |
3.4 演化稳定策略的求解及讨论 |
3.4.1 复制动态方程与演化稳定策略的求解 |
3.4.2 演化稳定策略的讨论 |
3.5 数值模拟与结果分析 |
3.5.1 时间压力与同辈压力对知识分享的影响的仿真结果分析 |
3.5.2 间接互惠与员工关系对知识分享的影响的仿真结果分析 |
3.5.3 知识量与泄露风险对知识分享的影响的仿真结果分析 |
3.5.4 其它参数对知识分享的影响的仿真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奖励与惩罚对知识分享行为的作用机理研究 |
4.1 激励机制与知识分享 |
4.2 人格特征与知识分享 |
4.3 公共品博弈理论在知识分享研究中的适用性 |
4.4 模型的建立 |
4.4.1 空间公共品博弈网络及博弈者 |
4.4.2 不同激励机制下的公共品博弈模型 |
4.5 基于计算实验方法的分析 |
4.5.1 策略更新过程 |
4.5.2 数值模拟与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惩罚机制对知识分享行为的作用机理研究 |
5.1 利他性惩罚 |
5.2 第二方惩罚与第三方惩罚 |
5.3 模型的建立 |
5.3.1 模型参数 |
5.3.2 博弈双方的收益矩阵 |
5.4 演化稳定策略的求解及讨论 |
5.4.1 复制动态方程与演化稳定策略的求解 |
5.4.2 演化稳定策略的讨论 |
5.5 数值模拟与结果分析 |
5.5.1 三种惩罚方式对知识分享行为影响的仿真结果分析 |
5.5.2 对第二方惩罚和第三方惩罚的深入比较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SC公司员工知识分享行为实证检验 |
6.1 SC企业背景及其知识分享现状 |
6.1.1 SC企业背景 |
6.1.2 SC企业知识分享现状 |
6.2 研究方法与研究假设 |
6.3 问卷设计 |
6.3.1 设计初始问卷 |
6.3.2 企业访谈 |
6.3.3 调查问卷的形成 |
6.4 小样本测试 |
6.4.1 小样本取样及数据描述 |
6.4.2 小样本结果分析 |
6.5 假设检验 |
6.5.1 数据收集与描述 |
6.5.2 相关分析 |
6.5.3 多元分层回归分析 |
6.5.4 奖励与惩罚机制的对比分析 |
6.5.5 第二方惩罚与第三方惩罚的对比分析 |
6.6 稳健性检验 |
6.6.1 调查对象的统计特征描述及测量问项的描述性统计 |
6.6.2 相关分析 |
6.6.3 多元分层回归分析 |
6.6.4 奖励与惩罚机制的对比分析 |
6.6.5 第二方惩罚与第三方惩罚的对比分析 |
6.7 管理建议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与理论贡献 |
7.2 管理启示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附录A:SC企业员工知识分享行为调查问卷问项来源 |
附录B:SC企业员工知识分享行为访谈提纲 |
附录C:SC企业员工知识分享行为调查问卷 |
(6)时间压力与认知复杂度对图标理解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假设 |
1.3.3 实验设计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人机交互界面中的图标概念 |
2.1.1 交互界面中的图标类型 |
2.2 图标的认知理解优势 |
2.3 图标理解的认知过程 |
2.4 图标理解的影响因素 |
2.5 图标的复杂度研究 |
2.6 图标的认知复杂度研究 |
2.6.1 认知复杂度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 |
2.7 图标理解的时间压力研究 |
2.7.1 时间压力的认知负荷理论基础 |
2.7.2 交互界面中的时间压力 |
2.7.3 认知负荷的测量方法 |
第3章 实验研究 |
3.1 实验一不同时间压力下具体性对图标理解的影响 |
3.1.1 实验目的和意义 |
3.1.2 被试 |
3.1.3 实验材料 |
3.1.4 实验设计 |
3.1.5 实验程序 |
3.1.6 结果分析 |
3.1.7 讨论 |
3.2 实验二不同时间压力下熟悉性对图标理解的影响 |
3.2.1 实验目的和意义 |
3.2.2 被试 |
3.2.3 实验材料 |
3.2.4 实验设计与流程 |
3.2.5 结果分析 |
3.2.6 讨论 |
第4章 综合讨论 |
4.1 时间压力影响图标理解 |
4.2 认知复杂度影响图标理解 |
4.3 图标设计的相关建议 |
4.4 研究总结 |
4.5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图标材料测评要求 |
致谢 |
(7)基于PLC和HMI振动摩擦焊接机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学术背景 |
1.2 课题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1.2.1 课题的理论意义 |
1.2.2 课题的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课题文献综述 |
1.3.1 课题文献综述的原因及意义 |
1.3.1.1 课题文献综述的原因 |
1.3.1.2 课题文献综述的意义 |
1.3.2 课题文献综述的基本内容提要 |
1.3.3 课题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3.1 课题的研究现状 |
1.3.3.2 课题的发展趋势 |
1.3.4 文献综述小结 |
1.3.4.1 文献研究的结论 |
1.3.4.2 课题的研究意见 |
1.3.4.3 课题有待解决的问题 |
1.4 课题的来源 |
1.5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6 课题章节的安排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振动摩擦焊接技术及设备介绍 |
2.1 振动摩擦焊接技术的工作原理 |
2.1.1 固体振动摩擦阶段 |
2.1.2 振动摩擦临界阶段 |
2.1.3 振动平衡阶段 |
2.2 振动摩擦焊接技术的优势 |
2.3 振动摩擦焊接的工艺标准 |
2.4 振动摩擦焊接设备介绍 |
2.4.1 机架 |
2.4.2 隔音罩 |
2.4.3 液压系统 |
2.4.4 气动和真空系统 |
2.4.5 升降台 |
2.4.6 振动头 |
2.4.7 电控柜 |
2.4.8 安全光栅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磁振动的理论计算与分析 |
3.1 电磁力的理论计算与分析 |
3.2 电磁力能量的理论计算与分析 |
3.3 静态进程模式的理论计算与分析 |
3.3.1 单线程导电静态电磁力理论计算与分析 |
3.3.2 多线程导电静态电磁力理论计算与分析 |
3.4 动态进程模式的理论计算与分析 |
3.4.1 无滞后动态进程模式的理论计算与分析 |
3.4.2 有滞后动态进程模式的理论计算与分析 |
3.5 电磁振动系统的建模与仿真分析 |
3.5.1 电磁振动系统的原理分析 |
3.5.2 电磁振动系统的模型简化与建立分析 |
3.5.3 电磁振动系统仿真分析 |
3.5.3.1 静态阶段仿真分析 |
3.5.3.2 共振临界阶段仿真分析 |
3.5.3.3 阻尼衰减阶段仿真分析 |
3.5.4 电磁振动实验及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振动摩擦焊接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
4.1 控制系统的总体任务分析 |
4.2 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
4.2.1 逻辑控制系统方案的设计 |
4.2.2 系统的控制方式 |
4.3 硬件系统的设计 |
4.3.1 硬件设计原理 |
4.3.2 PLC的I/O分析 |
4.3.3 电气元部件选择 |
4.3.4 系统接线设计 |
4.3.5 系统电路设计 |
4.4 软件系统的设计 |
4.4.1 软件设计的简述 |
4.4.2 PLC控制程序设计 |
4.4.2.1 系统压力整定程序设计 |
4.4.2.2 数据采集控制程序设计 |
4.4.2.3 系统参数控制程序设计 |
4.4.3 HMI画面逻辑控制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PLC通信功能设计 |
5.1 PLC通信设计简述 |
5.2 PLC通信参数设置 |
5.2.1 CC-LINK系统配置 |
5.2.2 站点设置 |
5.2.3 参数设置 |
5.3 PLC通信控制程序设计 |
5.3.1 软元件分配 |
5.3.2 CC-LINK配置程序 |
5.3.3 FX3U-4AD通信程序 |
5.3.4 FX3U-4DA通信程序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控制系统调试 |
6.1 实验调试设备 |
6.2 振动频率与振幅调整 |
6.3 参数设定调试 |
6.4 自动模式调试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主要成果总结 |
7.2 本课题创造性成果 |
7.3 应用前景预测与评价 |
7.4 课题研究展望与设想 |
7.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8)季节、捕食压力以及社会因素对入侵种西部食蚊鱼配偶选择和性格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性选择和配偶选择文献综述 |
1.1.1 性选择的表现形式 |
1.1.2 配偶选择及其研究进展 |
1.1.3 影响配偶选择的因素 |
1.2 性格特征在动物行为中的研究进展 |
1.2.1 性格特征的表现形式 |
1.2.2 性格特征影响配偶选择的研究 |
1.2.3 性格特征影响生物入侵的研究 |
1.3 计算机模拟动画在配偶选择中的应用研究 |
1.4 西部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入侵生物学综述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性格特征对于西部食蚊鱼配偶选择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动物和饲养 |
2.2.2 行为学试验 |
2.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 结果 |
2.3.1 性格特征的重复性和行为综合症 |
2.3.2 择偶偏好总体情况 |
2.3.3 性格特征与个体择偶偏好的相关性 |
2.3.4 挑剔综合症(Choosiness syndrome) |
2.4 讨论 |
2.4.1 性格特征在雌性对于较大体型雄性配偶选择中的影响 |
2.4.2 性格特征在雄性配偶选择中对于雌性运动能力差异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三章 季节因素对于西部食蚊鱼配偶选择和性格特征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动物的季节性采样和饲养 |
3.2.2 行为学试验 |
3.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结果 |
3.3.1 野生西部食蚊鱼(G.affinis)跨季节种群动态 |
3.3.2 行为一致性和行为综合症 |
3.3.3 季节性择偶偏好 |
3.3.4 不同季节性格特征和个体择偶偏好的关系 |
3.4 讨论 |
3.4.1 入侵种西部食蚊鱼(G.affinis)种群动态的季节性变化 |
3.4.2 季节因素和性格特征对配偶选择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捕食压力对于西部食蚊鱼配偶选择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动物和饲养 |
4.2.2 配偶选择试验 |
4.2.3 性格特征测定 |
4.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3 结果 |
4.3.1 对体型较大配偶的择偶偏好 |
4.3.2 个体配偶选择的变化 |
4.3.3 个体配偶选择总关联时间的变化 |
4.4 讨论 |
4.4.1 学习/经验效应 |
4.4.2 面对不同动画类型的性别特异性反应 |
4.4.3 面对不同动画类型的性格差异影响 |
4.4.4 体长在不同动画类型中产生的影响 |
4.4.5 个体配偶选择总关联时间的变化 |
4.5 小结 |
第五章 性格特征对于雄性西部食蚊鱼择偶复制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动物和饲养 |
5.2.2 行为学试验 |
5.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3 结果 |
5.3.1 择偶复制和对照组的对比 |
5.3.2 择偶复制倾向和观众效应的相关性 |
5.3.3 性格特征的重复性及其相关性 |
5.3.4 择偶复制倾向与性格特征相关性 |
5.4 讨论 |
5.4.1 择偶复制与社会反应综合症的关系 |
5.4.2 社会反应作为观众效应个体差异的潜在解释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创新点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价值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价值 |
第二节 核心概念 |
第三节 研究问题、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架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教学名师的研究 |
二、关于高职院校教师能力素质的研究 |
三、关于高职院校教师能力素质模型的研究 |
四、已有研究的不足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二、能力素质模型理论 |
第二章 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构建 |
第一节 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构建设计 |
一、模型构建方法 |
二、模型构建对象 |
三、模型构建流程 |
第二节 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构建结果 |
一、外显性能力素质 |
二、内隐性能力素质 |
三、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 |
第三节 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特征要素内涵解析 |
一、教学科研能力 |
二、管理能力 |
三、实践能力 |
四、发展能力 |
五、个性态度 |
六、内在动机 |
第四节 分析与讨论 |
第三章 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验证及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验证 |
一、验证设计 |
二、验证结果 |
三、分析与讨论 |
第二节 教学名师能力素质现状分析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三、分析与讨论 |
第四章 高职院校教学名师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教学名师成长影响因素数据统计 |
一、编码统计 |
二、问卷量化统计 |
第二节 发展平台因素分析 |
一、学校层次 |
二、重点学科(专业) |
三、高级别团队 |
四、岗位职务 |
五、高级别项目 |
六、其他 |
第三节 发展环境因素分析 |
一、团队氛围 |
二、学校政策 |
三、行业发展 |
四、职教背景 |
第四节 关键人物因素分析 |
一、领导 |
二、导师 |
三、同事 |
四、专家 |
五、亲人 |
第五节 关键事件因素分析 |
一、职称提升 |
二、学历提升 |
三、发展机遇 |
四、职务提升 |
五、其他 |
第六节 分析与讨论 |
第五章 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的应用分析 |
第一节 招聘甄选优秀职教师资 |
一、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招聘甄选特点 |
二、能力素质测评方法 |
三、招聘甄选的流程与方法设计 |
第二节 有效管理岗位工作绩效 |
一、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绩效管理特点 |
二、绩效管理的流程与方法设计 |
三、绩效管理的举例分析 |
第三节 合理规划教师职业生涯 |
一、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教师职业规划特点 |
二、职业规划的流程与方法设计 |
第四节 科学设计培训提升体系 |
一、基于能力素质模型教师培训的特点 |
二、培训提升体系的流程与方法设计 |
第五节 分析与讨论 |
研究结论 |
第一节 主要结论与创新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访谈提纲 |
附录二: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访谈协议 |
附录三:高职教师能力素质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四:高职教师成长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 |
后记 |
(10)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现实背景 |
1.1.1 21世纪工程发展和工程师培养的迫切需求 |
1.1.2 国外本科工程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 |
1.1.3 我国本科工程实践教育改革与优化的内在驱动 |
1.2 理论背景 |
1.3 问题提出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框架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章节安排 |
1.5 可能的创新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工程体验的概念内涵综述 |
2.1.1 体验的概念与工程体验的本质 |
2.1.2 工程师培养过程中工程体验的实施阶段 |
2.1.3 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范围界定 |
2.1.4 21世纪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开展趋势 |
2.1.5 本节述评 |
2.2 本科工程教育开展工程体验的研究现状综述 |
2.2.1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可视化分析 |
2.2.2 国内外相关文献的主要研究焦点 |
2.2.3 国内外相关文献的主要理论视角 |
2.2.4 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
2.2.5 本节述评 |
2.3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
2.3.1 体验开展的内在驱动:隐性知识观 |
2.3.2 体验的具体作用过程:体验式学习观 |
2.3.3 工程教育的系统研究方式与教育模式构建方法 |
2.3.4 本节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3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初始构成要素识别 |
3.1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1 培养目标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2 课程体系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3 教学方法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4 学习评价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5 师资队伍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6 支撑环境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2 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成效指标 |
3.3 本章小结 |
4 本科工程教育开展工程体验的多案例分析 |
4.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
4.1.1 案例研究目的 |
4.1.2 案例选择与描述 |
4.1.3 案例数据收集与分析 |
4.2 伦敦大学学院工程科学学院的“交叉整合型”体验 |
4.2.1 背景简介 |
4.2.2 教育愿景 |
4.2.3 教育过程 |
4.2.4 支撑条件 |
4.2.5 个案小结 |
4.3 奥尔堡大学工程科学学院的“问题导向型”体验 |
4.3.1 背景简介 |
4.3.2 教育愿景 |
4.3.3 教育过程 |
4.3.4 支撑条件 |
4.3.5 个案小结 |
4.4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的“基于设计周期型”体验 |
4.4.1 背景简介 |
4.4.2 教育愿景 |
4.4.3 教育过程 |
4.4.4 支撑条件 |
4.4.5 个案小结 |
4.5 欧林工学院的“深度融合型”体验 |
4.5.1 背景简介 |
4.5.2 教育愿景 |
4.5.3 教育过程 |
4.5.4 支撑条件 |
4.5.5 个案小结 |
4.6 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的“四维设计型”体验 |
4.6.1 背景简介 |
4.6.2 教育愿景 |
4.6.3 教育过程 |
4.6.4 支撑条件 |
4.6.5 个案小结 |
4.7 案例中本科工程教育工程体验开展的相关经验 |
4.7.1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案例研究 |
4.7.2 案例研究结果与讨论 |
4.8 本章小结 |
5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实证研究 |
5.1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框架及研究假设 |
5.1.1 构成要素框架 |
5.1.2 研究假设 |
5.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5.2.1 问卷设计与变量测量 |
5.2.2 数据收集 |
5.2.3 统计方法 |
5.3 描述性统计 |
5.3.1 样本基本信息 |
5.3.2 模式要素的描述性统计 |
5.4 信度与效度检验 |
5.4.1 信度分析 |
5.4.2 效度分析 |
5.5 回归分析 |
5.5.1 多元线性回归基本问题检验 |
5.5.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6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构建 |
6.1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整体构建 |
6.1.1 聚焦工程技能和态度的培养目标 |
6.1.2 综合集成的课程体系 |
6.1.3 学生主导的教学方法 |
6.1.4 多元严谨的学习评价 |
6.1.5 经验导向的师资队伍 |
6.1.6 全面协同的支撑环境 |
6.1.7 模式构建的三组结构关系 |
6.1.8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整体构建 |
6.2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内在特征 |
6.2.1 内在特征一:中介性 |
6.2.2 内在特征二:交互性 |
6.2.3 内在特征三:协同性 |
6.3 本章小结 |
7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运行对策 |
7.1 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特殊情境 |
7.2 对策一:知行结合,强化工程体验作用 |
7.3 对策二:顶层设计,重塑工程体验课程 |
7.4 对策三:多管齐下,提升学生主体地位 |
7.5 对策四:合理评聘,优化师资队伍质量 |
7.6 对策五:内外联动,规范校企合作过程 |
7.7 对策六:全面整合,打造教学创新环境 |
7.8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国外案例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3 :国内研究型大学调研访谈提纲(教师版) |
附录4 :国内研究型大学调研访谈提纲(学生版) |
附录5 :国内研究型大学调研访谈提纲(研究者版) |
附录6 :国内调研访谈记录(摘要) |
作者简介 |
四、计算机技术压力研究文献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D]. 李恒. 浙江大学, 2021(01)
- [2]“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研究 ——基于SVM支持向量机模型[D]. 张墨竹. 吉林大学, 2021(01)
- [3]“人机组网”场域中的社会整合:远程工作的时空模式分析与赛博格反思[D]. 高英策. 浙江大学, 2021(01)
- [4]高校本科英语学习者的翻转课堂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丁玲.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5]高新技术企业组织内员工知识分享行为及其激励机制研究[D]. 宋芳. 天津大学, 2020(01)
- [6]时间压力与认知复杂度对图标理解的影响[D]. 仇倩倩.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7]基于PLC和HMI振动摩擦焊接机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余家敏.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4)
- [8]季节、捕食压力以及社会因素对入侵种西部食蚊鱼配偶选择和性格特征的影响[D]. 刘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9]高职院校教学名师能力素质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D]. 俞亚萍.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10]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研究[D]. 李肖婧. 浙江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