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9届全国运动医学学术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李洋[1](2021)在《我国女子手球运动员射门技术特征及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效果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手球运动是技能主导的同场对抗类集体球类项目,射门技术是手球比赛进攻制胜的核心技术。现代高水平手球比赛攻防转换速度快、技术组合变化多、主动对抗能力强、运动表现水平高。攻守双方按照《竞赛规则》的规定通过一系列的技战术行为创造射门争胜的机会,最终以双方射入对方球门的总进球数决定胜负。世界优秀女子手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展现出优质而稳定的射门动作模式,引领着现代手球运动训练的发展趋势。竞技手球运动已不存在没有技术形式的体能发展,也不存在没有体能要素的技术动作,根据射门技术特征采取与动作结构相匹配的身体训练方法与手段,对于全面提高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和竞技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取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构建我国女子手球射门技术动作分析的指标体系,利用国家女子手球队研发的Sportscode技战术视频分析系统,解析了大量中外女子手球运动员临场射门视频与数据,厘清我国女子手球运动员典型射门技术的动作特征和运用规律。辅助采用表面肌电测试技术分析跳起射门主要肌肉的激活时序和用力特点,为合理设计符合专项技术特征的功能性力量训练奠定基础。以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理念和方法体系为依据,建立提升我国女子手球运动员射门技术运动表现的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方案的实施构架。2020/2021年北京女子手球队冬训期间,入队开展为期8周的训练干预,旨在探究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对射门技术表现的影响,结果如下:1.构建“动作结构、动作情境、动作效果”3个维度射门技术动作分析的三级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0项、三级指标31项。通过中外高水平手球比赛关键场次中的1682个临场射门视频的抓取和解析,反映了我国及世界高水平女子手球运动员典型射门技术的动作结构特征为:跳起射门—二步助跑—异侧腿助撑—肩上掷球—单腿落地;动作情景特征为:右内卫区域—跳起射门—近距离—突破(前导战术)—身体对抗条件下射门。特别需要关注的是,我国女子手球队在多项国际大赛中射门非命中的频次明显多于命中,表明了我国与世界强队在射门动作效果上存在明显差距。2.我国女子手球运动员典型射门技术的动作结构包括:起动—助撑—发力—缓冲四个主要动作环节。发力环节是决定跳起射门技术表现的关键环节,反映了下肢、躯干和上肢主要肌群协同用力的动作模式,特别是肢体在非稳定支撑状态下躯干支柱力量控制身体姿态和动力传导的效率。3.建立3类14项指标对我国女子手球运动员射门运动表现进行综合评价:第一类:专项技能运动水平的指标(射门球速、手球掷远、1分钟5米打墙);第二类:射门动作动力链肌群效能的指标,包括上肢(引体向上重复最大次数、卧推1RM)、躯干支柱稳定性(核心肌力)、下肢(深蹲1RM、立定跳远、单脚跳、摆臂下蹲跳CMJ、10米冲刺);第三类:身体运动功能与运动损伤风险指标(FMS筛查、YBT测试、伤病情况统计)。4.以北京女子手球队为例,随机将在训20名运动员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针对女子手球典型射门技术的动作结构特征,以归纳5项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指导原则为基础,制定了共8周3阶段的训练干预方案:第1阶段(2周)以功能恢复与动作模式纠正为主;第2阶段(4周)以功能提升与专项动作联系为主;第3阶段(2周)以功能稳定与专项动作提升为主,举例说明了每个阶段功能性力量训练的重点内容。5.经过8周功能性力量训练后的测试结果表明:实验后测1分钟5米打墙、手球掷远、射门球速成绩显着性提高(p<0.05);实验组的传统身体素质测试指标如:引体向上、卧推1RM、深蹲1RM、立定跳远等指标的提高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但躯干支柱核心肌力的指标与对照组存在显着差异(p<0.05);实验组FMS和YBT测试成绩的增长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人均伤病控制情况低于对照组。表明了针对性的功能性力量训练使运动员的身体运动功能得到了改善,明显提高了射门过程中肢体动力链的传递效能,有助于促进射门技术的应用效果,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对于提升射门技术表现具有显着作用。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2](2019)在《健康中国2030 重症医学直面挑战责无旁贷》文中指出早在1974年8月,在中国就出现了以独立医疗单元抢救危重患者的"三衰(心、肺、肾)"抢救病房。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重症医学专业发展迅速,不论是在日常的医疗工作还是在一系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都彰显出其独特的学术地位和优势。1989年9月4日,世界危重病医学会联盟(WFSICCM)接纳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TCMWMCSCCM)为正式成员国学会;1989年11月,原国家科委批准在天津创办了国内第一本危重病医学杂志——《危重病急救医学》(Critical Care Medicine),表明我国的危重病医学已经正式被国际社会接纳并确定了自己的学术地位。1997年9月中国病理生理学会成立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2005年3月中华医学会成立重症医学分会,2009年7月中国医师协会成立重症医学医师分会。2008年国家标准委员会确定重症医学为临床医学二级学科(学科代码320.58),2009年重症医学科列入临床一级诊疗科目(代码28)。2001年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也正式加入WFSICCM和亚太危重病医学协会(APACCM)并成为理事成员国学会,2006至2010年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分别成为APACCM、WFSICCM和全球脓毒症联盟(GSA)主席国和理事成员国学会,至今,我国还有多位重症医学学者担任国际学术组织的理事。2012年在葡萄牙里斯本召开的欧洲重症医学会学术年会(ESICM LIVES 2012),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受邀组团代表中国参加年会并授课,展示了我国重症医学学者的风采。2013年起,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大会开设中美、中欧联合论坛至今,2018年举行了"一带一路"学术活动启动仪式,与"一带一路"沿线18个国家和地区的重症医学学术团体签订友好合作协议,并建立长久的交流与合作关系,表明中国的重症医学参与国际融合已进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2019年是中国重症医学建设和发展40年。今天中国重症医学已是日渐腾飞,在崭新的学科平台上飞速发展,走上了专业化、规范化发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学科发展成果,也获得了世界同行的称赞。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自2005年3月成立以来,每年举办的学术年会规模逐渐扩大,参会人员从1 000多人逐渐增加到1.5万余人,投稿篇数从几百篇到几千篇,显示我国的重症医学发展到了空前的规模;同时,重症医学分会通过发表系列专业指南、技术规范及学术年鉴,实施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5C培训)、开展继续教育项目、举办重症医学基层行活动、设立"终身成就奖"等一系列举措,推进中国重症医学事业不断进步和发展。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在推动我国重症医学专科医师培训方面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并推动了我国重症医学专科规范化培训的进程。2018年8月,重症医学科成为国家第二批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并于2019年3月开始以内外科危重病医学专科两个方向招生。未来中国的重症医学建设发展更加需要我们明确学科发展规划,理清发展思路,坚持融合与创新,适应社会需求,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诊疗体制、科研创新和网络数据智能化应用等方面建立高效而规范的体制模式。尤其是在大力开展并促进重症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同质化,加强后备人才储备;积极推动中国重症医学临床研究平台建设,支持并鼓励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促进国内外重症医学领域多渠道交流,逐步扩大中国重症医学的国际影响力等方面作出新的贡献,以推动中国重症医学的可持续发展,使我们的学科站在现代医学的最前沿,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陆乐[3](2019)在《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竞技速度滑冰是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传统基础大项,也是我国最早开展的冰上项目。新时期,发展竞技速滑是中国体育强国战略之需,也是北京冬奥实力展现之愿。然而,当前中国速滑呈现出砥砺前行态势,亟需一套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作为支撑,帮助其在自诊现有不足的前提下,找到建设支点精准发力。因此,本文选取竞争力视角开展评价研究,旨在为更快提高项目竞技实力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论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国内外速滑竞争力表现与成因的基础上,设计本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得出结论如下:(1)世界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呈全方位、多层级发展态势,欧洲整体优势明显,美洲与亚洲优势项目各具特色。中国在短距离项目上实力显现,并在发展进程中,依靠多方建设形成具有一定优势的小项。(2)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评价模型主要由十五个要素组成,包含竞技实力、成长速度、后继潜力等三个表现要素和体制建设力、一线人才支撑力、核心场馆资金投入力、科技攻关力、项目规划力、政策扶持力、后备人才储备力、基础场馆资金保障力、科研服务力、国际话语权、学校速滑奠基力、滑冰产业助推力等十二个形成要素。(3)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识别指标体系和诊断指标体系。其中,识别指标体系由表现要素组成,包括3个一级指标及其下属13个二级指标,主要识别项目的竞技水平;诊断指标体系由形成要素组成,包括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及其下属43个三级指标,主要诊断项目的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4)建成的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理论指导价值,能够反映出本国速滑竞争力整体情况,经过实践验证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当前项目规划力等八个版块建设良好,对竞技速度滑冰项目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科技攻关力等四个版块建设尚有欠缺,有待进一步加强与完善。
罗菲[4](2019)在《除旧布新:新中国新法接生普及的历史经验及基本问题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与建国之初同样被列为卫生工作重点的烈性传染病防治等工作不同,新法接生直至1985年才基本得到普及,时间跨越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若干历史时期,其中原因也远非普遍接种疫苗那样简单。因此,研究新法接生从开始推行到基本普及的历史过程,勾勒新法接生推行的社会图景,探究影响新法接生尽早普及的各种因素,剖析影响新法接生率起伏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即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的。方法:在掌握大量第一手史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运用历史文献学方法,对新中国推行新法接生直至基本普及的全过程加以系统考察,从而再现新法接生推行的基本历史面貌。与此同时,结合新中国成立后推行新法接生的36年间政治、文化与社会背景的变迁,采用医疗社会史与医疗经济学研究的分析工具,在综合考察各方面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政治运动、经济水平、人力资源和传统生育观念是影响新法接生尽早普及的重要因素,进而影响到新法接生率的起伏变化的命题。成果:通过分析推行新法接生的各个构成要素,诸如宣传动员、人力资源、推广方式、组织管理等,全面梳理新法接生推广的基本历史经验,客观再现新中国新法接生由推广到基本普及的历史。通过查阅、分析各个历史时期的大量史料,发现“大跃进”时期新法接生率存在虚高的成分,而“文化大革命”(以下简称“文革”)时期农村产妇受到的医疗照顾也并不像前此论者所估计的那样少。“文革”时期许多中、高级妇幼保健人员或参加巡回医疗队,或被下放到农村,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地区新法接生的推广,他们培训的“在地化”初级医疗人员也为“文革”后期新法接生迅速推广并普及储备了人力资源。在构建新法接生推行历史图景的过程中,通过深入挖掘史料,对旧产婆改造、妇幼保健员培训、助产教育等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结合社会制度变迁,对基层妇幼保健机构的演变轨迹进行了梳理,并剖析了其中隐含的内在逻辑。在乡村医疗卫生人员极其匮乏的情况下,传统中医业者以其技术水平、庞大数量和广泛分布,受到政府关注,并被组织到新法接生推行工作之中。文中还对民族地区新法接生推行特色作了分析,并结合政策环境,提出医疗资源配置在其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在收集与分析各地不同历史时期新法接生率数据的基础上,生动再现新法接生率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波浪式走向,借助医疗社会学、人口学等多种分析方法,综合考察影响新法接生推行的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推动力量与影响因素,提出导致这种起伏变化及新法接生推广历时36年才宣告基本普及的原因,主要在于政策环境多变、人力资源严重匮乏、经济条件落后、传统生育观念影响等几个方面。结论:本文力求在再现新法接生普及历史面貌的基础上,全面总结新中国新法接生从开始推行到基本普及的主要成就及基本历史经验,并由此揭示出新法接生普及耗时长久的主要原因及新法接生率起伏变化背后隐藏的内外制约因素。自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颁行以来,保护妇婴健康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的一贯政策。在不同历史时期,结合中心工作,采取了团结改造己有人员,培训新生力量,大力宣传新法接生,并在城乡和厂矿广泛建立新法接生组织和机构的一系列措以施,运用点面结合、点带面、逐步推进的方法,在全国展开消灭新生儿破伤风和产妇产褥热的工作。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体妇幼保健人员的艰苦努力,新法接生于1959年在城市基本普及,此后,推行新法接生工作的重点转向农村。新法接生推行的过程,伴随着各种因素的交互影响,构成新中国新法接生推行的独特面貌。在新法接生宣传中,除了教育民众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外,重点在通过新旧对比,激发民众对新的人民政权的认同感。在接生员培训方面,既有接生技能内容的培训,也带有土地改革、合作化、农村合作医疗等方面的鲜明时代特色,其中也能看到传统中医或隐或显的影响。在执业资格管理上,1949-1957年间较严格地实施专业化与证照制度;限于农村地区的各方面条件,1958年提出卫生人员都要做新法接生工作的要求,1963年正式提出只要采用了消毒接生与消毒断脐的方法,即使是家属或亲邻等实施的接生操作一样算作新法接生,事实上弱化了对接生员执业资格的管理,并使新法接生的技术要求降到了最低。1978年后,在边远和经济落后地区着重推广了1963年以后的做法,从而提高了这种低技术含量的新法接生推行的速度,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新法接生推行的质量及新法接生率的稳定性。“文革”时期虽然妇幼保健机构大量撤销,影响到新法接生推行,但由于前此“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心放到农村去”的指示,以及“文革”时期包括妇产科专家在内的大批中、高级医疗卫生人员的下放,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优质资源下沉的效果,部分地区农村母婴健康水平得到了提高。改革开放以后,由于采取了多样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新法接生推行办法,加之农村经济逐步好转,医疗装备与专业人员基本到位,妇幼保健网基本形成,新法接生很快在全国基本普及。
王秀强[5](2018)在《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现代大学体育文化传承自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体育文化。中国近现代大学体育受到西方大学体育发展模式和体育理念的深刻影响,“依附性发展”成为中国近代大学体育的显着特点;但同时也受到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学体育文化又具有“内生性”特征。大学体育文化内在制约着大学体育的发展。中国近现代大学体育起源于“强国强种”、“富国强兵”的实用主义目的,在西方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指引下,大学体育主动斩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致力于为社会服务的功利性目标。长期发展的结果是,大学体育的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却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追根溯源,主要是关系到大学体育战略目标的大学体育理念的缺乏和大学体育文化自觉的缺失。因此,唤醒大学体育的文化自觉,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大学体育文化,成为大学体育发展的基础工程。本研究选取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3所国内具有百年以上历史大学的体育发展史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扎根理论和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进行大学体育文化的要素分析,确立代表性体育人物及思想、体育规章制度、体育活动和竞赛、体育教学、体育文化的物质载体等五要素作为研究的横轴;其次对中国大学体育的百年发展历程进行了历史分期研究,将中国大学体育的发展历程分为清末、民国、新中国初期、“文革”、复苏、新发展时期等六个历史阶段,确立研究的纵轴。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历史研究等方法,以大学体育文化五要素为具体研究对象,探究各文化要素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背景、特征与发展规律;梳理出比较清晰的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概貌;并从百年大学体育发展进程中总结出历史经验和规律。在百年大学体育文化传承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百年大学体育发展现状,运用系统论和战略管理理论,首先进行了大学体育文化系统构建;之后进行了中国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规划研究,包括系统要素、内容体系和战略对策三个方面。研究结果表明:1.教育家和体育家的体育思想传承是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主线。大师的体育思想一直伴随着强国强种的民族思想,而且一直伴随中西方体育文化间的碰撞与融合、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碰撞与融合。纵观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始终围绕着“健身强国,以实现民族复兴,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这一主题。2.中国大学体育制度深受社会政治背景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大学体育制度设计;回顾中国百年大学体育制度发展历程,呈现出清朝末期的借鉴摸索、民国时期的深入发展、建国初期的苏联模式、“文革”时期的破坏停滞、新时期的学习欧美等阶段性特征;中国大学体育制度往往采用自上而下的制度建设路径,即政府层面主导,大学负责具体实施。3.我国近现代体育课程,内涵上经历了“体操—体育—体育与健康”的发展历程;形式上表现了“课外—课内—课内外相结合”的发展趋势;价值功能上体现了“生物学—心理学—人文社会学”的认识提升;发展上呈现了“拿来主义—本土化探索—国际化”的三阶段发展模式;并且表现出钟摆式演变特征。4.大学体育精神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核心;体育场馆设施等物质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基础;体育制度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保障;体育行为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动力之源。大学体育精神、制度、行为、物质层面所包含的体育文化要素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背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大学体育文化系统。5.中国百年大学体育发展历经清末的发端、民国的发展、新中国的新生、“文革”时期的挫折、改革开放的重生、新时期的发展与繁荣六个发展时期。百年大学体育思想也经历了由机体活动能力发展观到身体、心理发展观,到身体、心理、思想品德发展观,最后转变到身体、心理、思想品德和文化素质观,充分体现了人类对体育文化发展的认知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到如今,体育人文价值观念逐渐成为中国体育发展的核心理念。6.引入战略管理理论;在构建大学体育文化系统的基础上,从战略的系统要素、内容体系和战略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中国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规划研究。提出中国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战略对策:从大学体育文化各层面切入,明晰目标定位,健全决策机制,最大化发挥体育学科育人优势,跨学科合作、培养少而精的体育专业人才、凝练科研方向。7.总结百年大学体育思想发展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可供从国家到大学各层面的体育文化发展以借鉴。人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体,代表性体育人物的思想是大学体育文化系统构建中最为关键的要素,大学也因此成为整个中国体育教育的思想高地。在新的历史时期,围绕“民族复兴”的主题,大学体育人应有引领中国体育思想的主动性意识,传承发展,注重战略,以助力于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
张程[6](2017)在《“大跃进”期间的“超声波化”运动》文中研究说明"超声波化"运动是"大跃进"期间发生的以推广应用土超声发生器为主要内容的全民运动。论文把这场运动做为反映"大跃进"期间技术与社会关系的一个典型案例,从技术史、政策史、技术与社会等角度开展了专题研究。论文在广泛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首先,简要梳理了 1950年代超声技术推广应用的情况和取得的主要成果,并介绍了"大跃进"给推广工作带来的变化。第二,系统梳理了"超声波化"运动从发端到兴起的过程,根据已经掌握的资料大致估算了运动的规模,介绍了运动期间保密范围过宽的情况并分析了原因。第三,以典型案例方式分领域、分部门的考察了运动开展情况,并分析了这些领域和部门中推广应用的典型超声项目。最后,介绍了运动期间推广应用土超声发生器的主要种类,分析了其中的典型代表,从总体上评价了土超声发生器的性能和作用。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论文多角度地系统总结了运动失败的原因,分析了运动期间非理性行为存在的思想根源,考察了运动在生产、技术推广、科学研究等方面造成的影响,分析了科技界知识分子在运动期间的表现。
张艳青[7](2017)在《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治沟通的学术研究尚属一门相当年轻的学科,但政治沟通的实践却与政治学本身一样历史悠久。正如1213年教皇英诺森三世在英国命令他的宠臣们把盖有教皇之印的教宗谕令张贴在教堂的门上,告知英国国王约翰已经被逐出教会一样,现代政客们使用所有可以获得的媒体传递信息给公众。约翰国王被驱逐出教会的案例,即使时间久远,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个时代有好几股力量都在竞争获取民众的支持。天主教用最佳的方法在忠诚的信徒间传教布道,告诉当时英国社会大多数民众,他们的国王及王室已经不再被天主教认可:看好国王,国王将会下地狱。这个给英王约翰警告的形式,同样用在了另一个统治者身上,他就是法王菲利普·奥古斯都,因为法王对外侵略,所以对其进行制裁。这种沟通方式在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家内部之间是比较普遍的。这种沟通方式的核心是说服。信息接收者应该按照信息发送者要求的方式行事。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沟通实践,与上文提到的教皇与民众进行信息交换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前者是为了服务人民,后者是为了控制人民。两者都包含有政治沟通的五个要素:政治沟通的信息源、政治沟通的信息、政治沟通的管道、政治沟通的接收者和正负反馈。因此,研究这个课题对于提升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执政能力和完善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体系,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至为关键,甚为重要。除导论和结语之外,文章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作为理论分析部分,重点阐述政治沟通的理论。包括政治沟通理论的演变、政治沟通的要素和政治沟通的方法论。本部分对于政治沟通理论的演变一改以内容为区分的方法,提出从政治沟通理论的各代表性人物的视角梳理流变。例如,沃尔特·利普曼和《民意》:沟通领域的奠基之作;哈罗德·拉斯韦尔:宣传分析研究的拓荒者;保罗F.拉斯菲尔德:沟通直接效果研究的开创者;新一代沟通学者:媒体间接效果研究;罗伯特·恩特曼:框架理论的一流学者;洛杉矶圣莫妮卡:新社交沟通技术的发源地,等等。其次,本部分详细阐述了政治沟通的要素,包括信息发送者、政治信息、政治通道、信息接收者和正、负反馈。以及政治沟通的方法论。包括调查研究法、深度访谈法、内容分析方法、视听内容分析法、网络分析方法、试验与模拟法。这些为分析研究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实践提供了理论与方法基础。第二章从历史的视角考察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演变的实践。本部分按照“新中国成立至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时期(1949-1956)、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1956-1965)、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改革开放初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977-2011)和十八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的实践。文章分别从党内、党权、党政、党际和党群四个层面剖析每个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沟通实践,为探究分析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发展的演变特点与基本经验奠定基础。第三章探究分析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发展的演变特点与基本经验。通过研究发现,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具备以下特点:一是政治信息发布与接收者从不平等逐渐走向平等,二是政治信息从官方垄断性逐渐走向半垄断,三是政治信息管道城乡不平衡逐渐加大,四是政治沟通正负反馈呈现两极分化的特点。建国67年以来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的基本经验总结如下:一是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党内沟通要遵循党内法规、发扬党内民主,二是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党权沟通要尊重外生事实、发挥监督作用,三是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党政沟通要遵守各自边界、实现协同治理,四是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党际沟通要尊重彼此党格、发挥参政功能,五是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党群沟通要尊重利益诉求、提升回应质量。第四章以政治沟通理论为分析途径阐释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的发展实践。首先阐释政治沟通理论的分析框架,涉及到的五个关键概念,如信息发送者、政治信息、政治通道、信息接收者和正、负反馈。构建出政治沟通的框架图。接下来以五小节的篇幅,运用政治沟通理论分析途径,以解剖麻雀的方法深入阐释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的真实案例,总结绩效,探究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第五章深入探讨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文章从党内、党权、党政、党际和党群分析现实中存在的诸问题。例如,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沟通已经实现了程序上的党内民主。那么,实质上的党内民主的路还有很长要走。例如,怎样让普通党员也能真正地有序参与到党内选举、党内决策、党内管理、党内监督中来,使得民主集中制更好地发挥出来。党权政治沟通面临的重要课题就是,在维持人大代表兼职制的基础上如何提高议案质量。能不能想出一个优质、高效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比如,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大多数为立法案。而人大代表的广泛性决定了其自身法律素养的不足,仅仅依靠恶补式的突击培训是远远不够的。毕竟隔行如隔山。我们的人大代表面临的时间问题和法律素养问题,可以看作当前党权双向政治沟通中遇到的最重要的课题。党政政治沟通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真正的党政分开,实现党组的科学决策功能,实现政府的依法执行功能。具体来说,就是在各级政府与党组的关系处理中,如何真正做到“无形却有影”的领导?目前来说,实现党组在中国共产党党政政治沟通中“无形却有影”的领导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当前党际政治沟通面临新条件、新情况,例如,如何处理“大象”和“蚂蚁”的关系?同时,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到底什么是政党?在大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香港那块土地上的政党与大陆地区的各民主党派的异同又为何?有无互相借鉴的地方?他们又是如何与中国共产党进行政治沟通的呢?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党群政治沟通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重“形”不重“质”。联系群众只是“形”上得到了创新,“质”上并没有得到突破,相关官员依旧只是对国家政策和上级政府的交代,对群众的敷衍,并没有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切实解决群众的现实问题。二是服务型政府供给侧改革不到位,“供”、“需”不对称,回应机制未真正建立。我们认为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在于“三个不适应”,即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与执政体系的不适应、执政环境的不适应和与执政对象的不适应。第六章从执政党内部、执政党与政府、执政党与议会、执政党与在野党和执政党与民众的层面详细阐述了东南亚国家或地区,主要是韩国、日本、台湾和新加坡执政党政治沟通的实践。同时,结合中跟共产党政治沟通实际,梳理了启示与体会。第七章试图提出优化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实践的原则与途径。文章认为,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实践必须秉承四大原则:一是坚持党的根本领导,二是遵循党规国法轨道,三是服从人民根本利益,四是着眼利益的多样性。在这四大原则的指导下,提出优化中共政治沟通的途径,包括:党内沟通民主化、党权沟通科学化、党政沟通法制化、党际沟通平等化和党群沟通回应化。以便于服务党的决策,使之程序化、科学化、制度化。概况起来,就是以“五化”优化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的途径,服务“四个全面”战略目标和“两个一百年”中国梦的实现。文章认为,通过实现“五化”可以作为推进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质量提升的途径。所谓党内沟通民主化,是指中国共产党党内既要实现程序上的民主,又要实现实质上的民主。正如上问所言,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沟通已经实现了程序上的党内民主。但是,党内政治沟通实质民主的路还有很长要走。怎么办?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进改革:一是实现党的最高级别领导人的差额选举。二是抓好党的高级领导这个“关键少数”。三是实现党的中央层级会议地点的多样化。四是实现普通党员权利与义务的真正统一。只有让普通党员真正地有序参与到党内选举、党内决策、党内管理、党内监督中来,使得民主集中制更好地发挥出来,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沟通的质量和水平就会实现真正地提高。所谓党权政治沟通科学化,是指如何真正实现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的统一。实现党权政治沟通科学化,关键是科学划分中国共产党与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边界。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实现中国共产党与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良性互动、科学互动。要实现党权政治沟通科学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进改革:一是抓好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正职领导这个“关键少数”。二是创新全国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兼职与全职的百分比重。三是克服各级人大代表与党员领导干部身份重合比例太大。四是延长全国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进行沟通时间跨度。政治沟通的时间是政治沟通质量的保证因素之一。所谓党政政治沟通法制化是指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依规治党的法治原则,保证中国共产党与各级人民政府之间的政治沟通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保证中国共产党与各级人民政府之间的政治沟通有规可依、有规必依、违规必究,真正实现党政政治沟通的法制化。当前,要实现党政政治沟通科学化,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条例》的科学性、法制性保证了党政政治沟通的科学性、法制性。所谓党际政治沟通平等化是指中国共产党与8个民主党派、港澳地区政党进行政治沟通必须按照依法依规治党的思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设立支部、发展党员、开展活动的权利与义务的统一。要实现党际政治沟通科学化,需要从以下几各方面来推进改革:一是加快出台政党政治沟通的文件,为党际沟通平等化提供政策依据。二是鼓励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走出去,为党际沟通平等化提供广阔空间。有助于实现境内不同政党的平等交流。我们要有信心,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够可以实现这一战略目的。所谓党群沟通回应化是指党代表通过党的各级组织信访部门、或者更为现代化的网络、自媒体的方式,及时、准确、有效地回应群众诉求,满足群众需求,提升执政党的政治合法性已解决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与执政体系的不适应、执政环境的不适应和与执政对象的不适应。要实现党群政治沟通科学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进改革:一是鼓励全国各地开展党群政治沟通的实践,开展党群沟通回应化试点综合改革区。总结可推广的宝贵经验,上升到一般性,加以推广,提升中国共产党党群沟通回应化。二是用供给侧原理指导党群政治沟通的实践,建立真正的党群沟通回应机制。用供给侧原理,从人民群众真正的需求出发,改善党通过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优质公共产品,改善公共产品供需不对称,实现供给侧改革的真目的,真正建立起回应机制。
宋强[8](2016)在《集美学村体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集美学村是以陈嘉庚为代表的华人华侨为改变落后中国面貌,促进中国近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而作出的积极的教育实践探索。集美学村是我国近现代教育发展的典范,同时也是我国近现代体育人才的成长摇篮,为近现代福建体育发展以及中国体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当前我国人民正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实地调查法、比较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集美学村体育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其对于当前的学校体育改革、体育文化强国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首先,对历史地段下的集美学村进行研究,分析了集美学村形成、发展的社会背景与历史价值,梳理了集美学村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特色。集美学村是学村文化的空间载体,百年发展形成了特色的文化生态和蕴藏着宝贵的精神遗产,是当前我国文化强国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其次,结合百年集美学村发展历程与学村的体育实践发展情况,将集美学村体育发展分为嘉庚时期体育(简称嘉庚体育)与后嘉庚时期体育两个历史时期,考察了嘉庚体育的实践情况,阐述了嘉庚体育的实践特色、历史成就、发展经验、体育遗产与现代意义,研究认为嘉庚体育在我国近代现体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比如促进了福建学校体育的近现代化发展;推动了闽南女子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在促进闽南体育权收回运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新中国体育人才培养的摇篮,弘扬传统体育,促进了我国现代龙舟运动的发展等等。梳理了后嘉庚时期集美学村体育发展与实践特色,研究认为嘉庚体育呈现出鲜明的爱国主义特征;后嘉庚时期集美学村体育展现了其在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学村社区体育等方面的特色,突出了其在闽台体育交流、与华人华侨体育互动中的社会功能,塑造了集美学村体育发展的时代特色与地域特色。最后,契合当前体育文化强国建设,挖掘集美学村体育历史文化资源,阐述“学村体育文化”的特色与内涵,探讨了新时期传承与弘扬学村体育文化的路径与实践策略。研究认为传承与弘扬学村体育文化对当前的体育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探索传承与弘扬学村体育文化的路径和发展策略,应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建设为路径,积极创新,大胆实践,弘扬学村体育文化,坚持以弘扬嘉庚精神、继承“诚毅”精神为核心,以学习和内化嘉庚体育思想为主要内容;创新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村人才培养的质量,建设特色校园体育文化;弘扬集美龙舟运动文化,打造学村体育文化品牌;提升集美学村体育竞技水平,建设国家级体育竞赛训练基地;创新学村体育发展特色,营造特色的“学校--社区”街区式体育发展融合共享模式,服务学村全民健身;加强集美学村与闽台体育交流、海外华人互动,传播嘉庚精神等;构建特色学村体育文化,以促进体育文化强国建设。
杨杰[9](2015)在《社会转型期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国家治理”概念,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纳入国家重大战略决策。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最基础和最广泛的部分,其根本就是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科技社团在这一过程中正以其专业性、公益性、强渗透性等独特的秉赋特征,在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是在全国性体育院校及体育科研机构相继成立与发展的基础上,自上而下建立起来的全国学术性社会团体,具有政府和社团的双重职能,属官民同构、双轮驱动的社团。在三十多年的发展中,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从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和为竞技体育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发展到满足社会多层次发展的需要,其社会服务功能逐渐增强。本文从渐进中的社会体制变革和被动中的体育管理组织结构变革等视角分析了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的外部发展环境,指出国家与社会在互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我国现有的社会组织双重管理体制,随着国家治理体系的推进及社团登记制度的改革与实施,政府对社会组织的支持力度将持续加大;我国体育管理组织机构职能的转变和机构改革的深化,必然要推动我国体育社团的独立自主化进程。从组织形式、人员结构、资金来源等方面分析了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的内部发展环境,指出其组织形式及领导人来源等表现出对政府部门的依附性,使得其在生存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依照准行政化方式生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改革创新的思路,主要是将现有的以单中心、封闭、等级、控制等为基础性秩序的传统治理模式,向多中心、开放、平等、协调等为基础性秩序的现代治理模式转变,是把学会从充满行政色彩的官民同构的事业单位转变成为公信力强、凝聚力强、作用力强的现代体育科技社团而进行有效治理的过程。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的改革创新有两条路径,一条是体制改革,另一条是机制创新。体制改革的根本就是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包括脱离挂靠体制、健全组织机构、完善规章制度。机制创新包括:以增强学会民主治理能力,创新管理机制;以构建科学共同体,创新学术交流机制;以增强公信力和凝聚力,创新约束激励机制;以增强学会造血能力,创新学会服务运营机制;以拓展学会职能,创新长效机制。
王妍[10](2014)在《远东运动会与近代东亚社会的发展》文中提出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史上,除欧美之外,东亚是又一个十分活跃的地区。中国、日本等东亚国家在奥运会上表现出众,近年来不断跻身奖牌榜的前列,其势锐不可挡。而且,自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复兴以来,亚洲国家所承办的5届奥运会全部在东亚地区。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东亚体育之活跃由来已久,其渊源可以追溯到现代奥运会的发轫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远东运动会”。远东运动会,是菲律宾、中国和日本三国模仿奥运会的模式,发起、举办的近代东亚地区第一个国际体育比赛,也是国际奥委会承认的第一个区域国际体育比赛。因对近代东亚体育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后世誉为“东方奥运会”和“近代亚运会”。本文以远东运动会与近代东亚社会的发展为研究对象,主要采取文献法、历史分析法、逻辑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试图从更宽阔的视野去审视远东运动会,并注重其与近代东亚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研究结果认为:远东运动会架构起一座近代东亚国家之间、东西方世界之间互相了解与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政界、商界、文化界、教育界、体育界、传媒界等精英人士集聚一堂,为近代东亚体育事业乃至社会发展出谋划策,从而使远东运动会与近代东亚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诸多互动关系。一、与政治:远东运动会缓和了中日菲三国之间、东西方之间的政治冲突与隔阂,为近代东亚社会创造了和平发展环境。二、与经济:远东运动会对举办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在经费筹集、体育俱乐部经营、体育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与其他大型活动的合作等方面的有益探索,为现代东亚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三、与文化:在近代东亚地区,东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频繁而纷呈。西方的体操、游泳、足球、篮球、拳击等体育项目赢得了大量东方拥趸;而东方的武术、柔道、麻将等体育活动也成为西方人了解东方文化的窗口。四、与教育:体育是近代东亚教育的新生事物,又因其特殊的功能和价值,成为引领和推动东亚教育改革的主要力量。五、与传媒:大众传媒对体育问题的舆论引导、对体育比赛的投资促进了近代东亚体育的发展。而体育是时代主题,体育题材的报道亦提升了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六、与生活:体育对东亚民众文明生活的影响,或是身体上的,或是思想上的,或是生活习惯上的,抑或是人际交往上的,几乎遍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是:作为一项新生事物,远东运动会(体育)在近代东亚社会发展中扮演了十分激进的角色,发挥了更多有益于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正面作用。因具有特殊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使命,远东运动会(体育)不仅在短短二十余年中获得了自身的长足进步,引领了近代东亚地区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而且还渗透到社会其他领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传媒、生活等)之中,参与并推动了近代东亚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
二、第9届全国运动医学学术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9届全国运动医学学术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女子手球运动员射门技术特征及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效果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射门是手球运动进攻制胜的核心技术 |
1.1.2 我国女子手球运动竞技水平亟待突破 |
1.1.3 专项体能训练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 |
1.1.4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理念的全球化应用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任务 |
2 文献综述 |
2.1 女子手球射门技术的研究现状 |
2.1.1 手球射门技术的竞技特征 |
2.1.2 手球射门技术的动作分析 |
2.1.3 手球射门技术的运用效果 |
2.1.4 手球射门技术的评价方法 |
2.1.5 手球射门技术的身体训练 |
2.2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研究现状 |
2.2.1 体能训练理念的发展与思辨 |
2.2.2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理论依据 |
2.2.3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理念与原则 |
2.2.4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方法体系 |
2.2.5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专项化应用 |
2.3 综述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调查法 |
3.2.2 录像观察法 |
3.2.3 实验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3 技术线路图 |
4 研究结果与讨论 |
4.1 我国女子手球射门技术动作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基于Sportscode视频分析系统优化射门技术的研究工具 |
4.1.2 射门技术动作分析评价体系的筛选过程 |
4.1.3 射门技术动作分析各级指标的内容释义 |
4.1.4 小结 |
4.2 我国女子手球运动员典型射门技术特征的分析 |
4.2.1 射门技术的动作结构特征 |
4.2.2 射门技术的动作情境特征 |
4.2.3 射门技术的动作效果特征 |
4.2.4 小结 |
4.3 我国女子手球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方法的实施构架 |
4.3.1 女子手球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指导原则 |
4.3.2 女子手球运动员身体运动功能水平的评估 |
4.3.3 女子手球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周期计划 |
4.3.4 女子手球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内容设计 |
4.3.5 女子手球射门运动表现的综合评价体系 |
4.4 我国女子手球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效果的验证 |
4.4.1 训练干预前后专项运动技能指标的变化与分析 |
4.4.2 训练干预前后动力链传递效能指标的变化与分析 |
4.4.3 训练干预前后身体运动功能指标的变化与分析 |
4.4.4 小结 |
5.结论与建议 |
6.研究创新点 |
7.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专家和教练员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全国高水平手球教练员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德尔菲法”专家调查问卷及反馈结果 |
附录四 实验观测指标的测试方法 |
附录五 肌电测试的实验方法 |
附录六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方法的图示 |
附录七 运动队测试的照片 |
附录八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
(3)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一、时代背景:北京冬奥,竞技冰雪迎来发展诉求 |
二、现实问题:冰坛形势,速度滑冰寻求建设支点 |
三、路径探索:项目评价,洞悉不足明确发展走向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家竞争力评价研究 |
(一)军事领域——国家竞争力评价理论的开端 |
(二)经济领域——国家竞争力评价理论的发展 |
(三)管理、政治领域——国家竞争力评价理论的深入 |
(四)教育、科技领域——国家竞争力评价理论的拓展 |
二、竞技体育国家竞争力评价研究 |
(一)竞争力属性特征的评价 |
(二)体育强国的评价 |
(三)国家软实力的评价 |
(四)运动项目的评价 |
三、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研究 |
(一)宏观层面的发展策略视角 |
(二)微观层面的局部优化视角 |
四、现有文献启示 |
(一)国家竞争力评价理论 |
(二)竞技体育国家竞争力评价理论 |
(三)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理论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一)竞争力 |
(二)国家竞争力 |
(三)竞技速度滑冰国家竞争力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资料法 |
(二)调查法 |
(三)数理统计法 |
三、研究路线 |
四、研究创新 |
第五节 研究理论基础 |
一、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二、战略环境分析理论 |
三、两大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与应用 |
(一)理论启示 |
(二)理论应用 |
第二章 国内外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分析 |
第一节 世界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表现 |
一、当代国际组织驱动的竞争力走向 |
(一)项目设置突显类型多样,全面比较各国速滑实力 |
(二)青年赛事带来视角延展,考量速滑未来后继潜力 |
二、当前世界赛场呈现的竞争力态势 |
(一)洲际:欧洲优势明显,美亚排位更迭 |
(二)国际:榜单三大梯队,优项各具特点 |
(三)我国:总体趋向进步,短距优势显现 |
三、世界速滑强国提升竞争力的特征 |
(一)“高效”的世界速滑霸主荷兰 |
(二)“全局”的传统速滑强国加拿大 |
(三)“精准”的新晋速滑强国韩国 |
第二节 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成因 |
一、项目规划,竞争力形成的先导 |
二、政策扶持,竞争力建设的方向 |
三、场馆、资金,竞争力保障的基石 |
(一)场馆发展 |
(二)资金投入 |
四、体制、科技,竞争力提升的关键 |
(一)体制建设 |
(二)科技服务 |
五、人才队伍,竞争力承载的主体 |
(一)运动员储备 |
(二)教练员支撑 |
六、国内外环境,竞争力助推的外援 |
(一)国内学校、产业繁荣 |
(二)国际话语权援助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第一节 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评价模型 |
一、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形成的超循环路径 |
(一)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形成的反应循环 |
(二)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形成的催化循环 |
(三)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形成的超循环 |
二、当代知名国家竞争力评价模型启示 |
(一)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 |
(二)金碚的因果模型 |
(三)中国人民大学的层次模型 |
三、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评价模型建立 |
(一)评价模型框架 |
(二)评价模型内容 |
第二节 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确立 |
一、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一)目的性 |
(二)全面性 |
(三)可比性 |
(四)可操作性 |
二、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评价体系建立流程 |
(一)专家组成员确定 |
(二)评价体系指标初选 |
(三)评价体系指标修订 |
(四)评价体系指标赋权 |
三、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评价体系建成的数理支撑 |
(一)基于积极系数的专家重视度知晓 |
(二)基于权威系数的调查结果确认与后续调查专家选择 |
(三)基于协调系数的专家意见趋同度了解 |
(四)基于评分均值、变异系数的指标筛选 |
(五)基于重测信度的调查结果稳定性验证 |
(六)基于层次赋权的指标重要度区分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一节 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识别指标体系 |
一、识别体系评价指标的选择 |
(一)识别体系评价指标初建 |
(二)识别体系评价指标筛选 |
(三)识别体系评价指标确定 |
二、识别体系评价指标的赋权 |
(一)一级指标层权重的确定 |
(二)二级指标层权重的确定 |
(三)各指标合成权重的确定 |
第二节 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诊断指标体系 |
一、诊断体系评价指标的选择 |
(一)诊断体系评价指标初建 |
(二)诊断体系评价指标筛选 |
(三)诊断体系评价指标确定 |
二、诊断体系评价指标的赋权 |
(一)一级指标层权重的确定 |
(二)二级指标层权重的确定 |
(三)三级指标层权重的确定 |
(四)各指标合成权重的确定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实证 |
第一节 灰色关联分析下的评价指标体系验证 |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验证数据采集 |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验证实施 |
(一)灰色关联度分析序列的建立 |
(二)体系权重下的指标得分计算 |
(三)指标灰色关联度分析 |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验证结果判定 |
第二节 实证数据下的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解析 |
一、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识别 |
(一)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实力 |
(二)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潜力 |
二、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诊断 |
(一)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的核心竞争力 |
(二)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的基础竞争力 |
(三)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的环境竞争力 |
第三节 新时期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提升策略 |
一、体制建设力的提升策略 |
(一)推行项目专管的主流管理方式 |
(二)完善速滑赛事的各项服务功能 |
二、一线人才支撑力的提升策略 |
(一)优化一线教练员队伍结构 |
(二)精建高水平速滑教练员培训 |
(三)扎实复合型教练员团队建设 |
三、科技攻关力的提升策略 |
(一)打造多类型项目攻关科研团队 |
(二)提高速滑场馆设施科技含量 |
(三)落实项目科技成果有效转化 |
四、后备人才储备力的提升策略 |
(一)重视跨界跨项人才选拔形式 |
(二)构建多元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
(三)建立青少年速滑赛事新体系 |
(四)完善基层教练员认证机制 |
(五)健全基层教练员培养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4)除旧布新:新中国新法接生普及的历史经验及基本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缘起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意义 |
1.3 核心概念:新法接生及其演变 |
2. 前人研究述评 |
2.1 涉及“新中国新法接生”的史学着述 |
2.2 有关新中国新法接生队伍及其管理机构的研究 |
2.3 接生制度化与社会动员 |
2.4 新中国新法接生研究的多个面向 |
2.5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
3. 研究的范围、分期及意义 |
3.1 研究对象的范围 |
3.2 研究对象的分期 |
3.3 研究目的 |
3.4 研究意义 |
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4.1 研究内容 |
4.2 研究中的重点与难点 |
4.3 创新之处 |
5. 文献资料 |
5.1 文献来源 |
5.2 文献资料的甄选原则 |
第一章 新法接生推行的三种传统 |
1. 民国时期推行新法接生的遗产 |
1.1 新法接生推行被纳入国家卫生行政 |
1.2 卫生试验区的工作与新法接生推行试点 |
1.3 助产教育与接生婆培训开启生育医疗化进程 |
1.4 建立妇婴卫生公共服务网络的尝试 |
1.5 免费接生实践及其经验 |
2. 中共领导下的根据地推行新法接生的遗产 |
2.1 中共领导下的根据地新法接生推广的理论基础 |
2.2 陕甘宁边区建立和完善妇幼卫生制度 |
2.3 开展群众性新法接生宣传 |
2.4 多样化的新法接生队伍培训 |
2.5 加强新法接生的组织管理 |
2.6 积极团结各方面力量推行新法接生工作 |
3. 学习苏联先进经验 |
3.1 学习苏联医学的历史选择 |
3.2 学习苏联先进的妇幼卫生组织管理经验 |
3.3 学习苏联经验改革助产教育制度 |
3.4 引进新技术,为新法接生注入时代内容 |
3.5 学习苏联经验中存在的问题 |
4. 小结 |
第二章 新中国新法接生宣传 |
1. 进行新法接生宣传的必要性 |
1.1 新生儿破伤风与产妇产褥热高发严重影响母婴健康 |
1.2 歧视妇女歧视助产的旧生育思想普遍存在 |
1.3 新法接生宣传是打破旧思想束缚的有力措施 |
1.4 新法接生宣传是构建“人财两旺”新社会的思想武器 |
2. 不同历史时期的新法接生宣传政策与宣传主体 |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法接生宣传政策及其实施主体 |
2.2 1960年代新法接生宣传政策与实施主体 |
2.3 1970-1985年的新法接生宣传政策及其实施主体 |
3. 结合政治运动宣传新法接生理念 |
3.1 土改时期新法接生宣传 |
3.2 结合“大跃进”宣传新法接生 |
3.3 结合革命话语宣传新法接生 |
3.4 结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新法接生 |
4. 综合利用多种宣传形式,使新法接生家喻户晓 |
4.1 利用妇幼卫生展览会等受众面广的宣传形式扩大影响面 |
4.2 利用个别谈话或小型会谈的方式专注点上深入 |
5. 宣传工作的成效及存在问题 |
5.1 宣传工作的成效 |
5.2 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6. 小结 |
第三章 新法接生队伍培养与提高 |
1. 初级新法接生人员培养 |
1.1 旧产婆改造与新法接生员培训 |
1.2 妇幼保健员训练与女赤脚医生培训 |
2. 学校教育 |
2.1 新中国早期的助产士培训 |
2.2 助产教育的发展及人才培养 |
2.3 助产士在新法接生推广中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
3. 高级妇幼保健人员的培养 |
3.1 由学校培养的高级妇幼保健人员 |
3.2 由中级晋升而来的高级妇幼保健人员 |
3.3 高级妇幼保健人员在新法接生推广中的作用 |
4. 在职人员的培训与提高 |
4.1 行政干部的培训与提高 |
4.2 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与提高 |
5. 小结 |
第四章 点面结合的新法接生推行模式 |
1. 点面结合的新法接生推行模式 |
1.1 国家政策与各省市举措 |
1.2 各地试点区域选择与重点培养 |
1.3 由点带面的工作方法 |
2. 个案分析:广东兴宁县新法接生工作的全面推广 |
2.1 兴宁县开启新法接生试点工作 |
2.2 新法接生工作全面推广 |
3. 民族地区的新法接生推广 |
3.1 党和国家有关民族地区新法接生推广的方针政策 |
3.2 新法接生在民族地区的推广实践 |
4. 小结 |
第五章 新法接生的管理措施 |
1. 新法接生队伍的组织形式 |
1.1 群众性妇幼保健组织 |
1.2 国家举办的妇幼保健专业机构 |
2. 新法接生队伍的管理措施 |
2.1 加强党政领导,实行第一书记挂帅 |
2.2 实行劳动报酬与免费接生的双向经济驱动机制 |
2.3 建章立制,严格制度管理 |
2.4 建立妇幼保健网,实施一体化管理 |
2.5 启动评模奖优的荣誉激励机制 |
3. 小结 |
第六章 新法接生与中医 |
1. 传统中医学产科理论与实践 |
1.1 产科专着中与新法接生有关的分娩方法论述 |
1.2 产科专书以外的医书中与新法接生相关的论述 |
1.3 与产前检查及产后疾病防治有关的中医理论与实践 |
2. 产婆(接生员)接产中体现的中医理论 |
2.1 优秀产婆接生技术源于中医理论 |
2.2 接生员运用中医理论处理难产 |
3. 中医积极参与新中国新法接生推广 |
3.1 中医积极参与新法接生宣传 |
3.2 中医参与培训与辅导管理接生员队伍 |
3.3 中医理论与实践对新法接生的促进 |
4. 中医被纳入新法接生制度之中 |
第七章 推行新法接生的成就及历史经验 |
1. 新法接生推行工作的成就 |
1.1 在全国基本普及新法接生,保障母婴生命健康 |
1.2 建立起一支数量庞大的妇幼保健队伍,促进妇幼卫生工作全面开展 |
1.3 革除旧生育习俗,初步形成科学生育观 |
1.4 加强新法接生科学研究,推动助产学与产科学学术进步 |
1.5 保障国家建设的劳动力供给,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工业建设的发展 |
1.6 新法接生强化了民众的国家认同感 |
2. 普及新法接生的基本历史经验 |
2.1 党和政府的领导是新法接生普及的根本保障 |
2.2 持续有效的宣传工作是新法接生普及的思想基础 |
2.3 接生队伍建设是普及新法接生的人力保障 |
2.4 创建制度化接生模式是新法接生普及的组织基础 |
2.5 人民群众的支持是新法接生顺利推进的重要力量 |
2.6 合理解决接生报酬是调动新法接生队伍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
2.7 善用传统中医力量丰富了新法接生理论并促进其推广 |
3. 小结 |
第八章 新法接生推行中的阻滞因素分析 |
1. 不同历史时期新法接生率的起伏 |
1.1 作为评价标准的新法接生率 |
1.2 全国历年新法接生率呈现阶段性变化 |
2. 1958-1959年新法接生率修正 |
2.1 “大跃进”时期新法接生统计方法直接导致新法接生率过高 |
2.2 通过《人口志》等资料修正新法接生率 |
2.3 通过回顾性调查修正新法接生率 |
3. 新法接生推行中的阻滞因素分析 |
3.1 变动较大的政策环境影响新法接生推行 |
3.2 人力资源匮乏迟滞新法接生普及进程 |
3.3 长期经济水平低下影响新法接生推行 |
3.4 传统生育观念长期存在影响新法接生推行 |
4. 除旧布新非易事 |
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新法接生大事记 |
附录2 《医士、药剂士、助产士、护士、牙科技士暂行条例》摘录 |
附录3 广东省农村接生员之组织领导 |
附录4 关于普及新法接生工作的报告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详细摘要 |
(5)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理论基础 |
1.3.1 大学体育文化概述 |
1.3.2 战略与战略管理 |
1.3.3 研究相关理论视角 |
1.4 研究对象、分期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分期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思路与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 |
1.5.3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说明 |
1.6.1 时间范围 |
1.6.2 空间范围 |
1.6.3 研究指标 |
第2章 百年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背景 |
2.1 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
2.1.1 “武”的演变历程 |
2.1.2 儒、道、释的体育精神 |
2.2 西方体育文化的传入 |
2.2.1 教会学校与洋务学堂的示范与推动 |
2.2.2 近代中国教会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 |
2.3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百年历程 |
2.3.1 清朝末期:中国大学体育文化的发端 |
2.3.2 民国时期:中西体育的冲突与融合 |
2.3.3 新中国初期:毛主席题词和全面学习苏联经验 |
2.3.4 “文革”时期: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挫折与教训 |
2.3.5 复苏时期:扬州会议重新确立了学校体育的地位 |
2.3.6 新发展时期:大学体育文化关乎国家文化软实力 |
第3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精神文化的传承 |
3.1 体育人物及思想的整体研究思路 |
3.2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萌芽 |
3.2.1 维新派体育思想 |
3.2.2 “新政”时期体育思想 |
3.2.3 军国民体育思想 |
3.3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发展 |
3.3.1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发展的背景 |
3.3.2 大学校长体育思想 |
3.3.3 体育家群体体育思想 |
3.4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转向 |
3.4.1 对资产阶级体育观的批判 |
3.4.2 学校体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3.4.3 “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
3.5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复苏 |
3.5.1 体质教育思想的局限 |
3.5.2 学校体育思想的争鸣 |
3.6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繁荣 |
3.6.1 “健康第一”思想 |
3.6.2 “终身体育”思想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制度文化的传承 |
4.1 大学体育制度的发端 |
4.1.1 大学体育制度发端的背景 |
4.1.2 政府层面的大学体育制度 |
4.1.3 大学内部的体育制度 |
4.1.4 区域体育组织的初现 |
4.2 大学体育制度的定型 |
4.2.1 政府层面的大学体育制度 |
4.2.2 大学内部的体育制度 |
4.2.3 学校体育制度的今昔对比 |
4.2.4 校际体育组织 |
4.3 大学体育制度的转型 |
4.3.1 政府层面的大学体育制度 |
4.3.2 大学内部体育制度建设 |
4.4 大学体育制度的复兴 |
4.4.1 政府关于大学体育制度建设 |
4.4.2 大学内部体育制度建设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行为文化的传承 |
5.1 大学体育教学的传承 |
5.1.1 大学体育课程的开端 |
5.1.2 专业体育教育的开端 |
5.1.3 苏联体育教育理论的影响 |
5.1.4 体育教学改革成为潮流 |
5.1.5 新世纪大学体育课程改革 |
5.1.6 小结 |
5.2 大学体育活动和竞赛的传承 |
5.2.1 课外活动和竞赛的开端 |
5.2.2 课外活动和竞赛的发展 |
5.2.3 新中国初期的课外活动和竞赛 |
5.2.4 大学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合法化 |
5.2.5 新发展时期大学体育要素的互动 |
5.2.6 小结 |
第6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物质文化的传承 |
6.1 体育场地设施的初步建设 |
6.2 室内体育场馆建设的勃兴 |
6.3 体育场馆设施的蓬勃发展 |
6.3.1 体育场馆建设特点 |
6.3.2 存在的问题 |
6.3.3 体育场馆设施的前景 |
6.4 体育场馆建设的文化性特征 |
6.4.1 大型室内综合场馆成为主流 |
6.4.2 新世纪体育场馆特征与趋势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大学体育文化的发展战略研究 |
7.1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系统要素 |
7.1.1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的构建 |
7.1.2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主体要素 |
7.1.3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客体要素 |
7.1.4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中介要素 |
7.2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内容体系 |
7.2.1 指导思想 |
7.2.2 发展现状 |
7.2.3 战略目标 |
7.2.4 战略重点 |
7.2.5 战略路径 |
7.3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战略对策研究 |
7.3.1 健全大学体育战略决策机制 |
7.3.2 百年大学体育精神文化建设 |
7.3.3 百年大学体育制度文化建设 |
7.3.4 百年大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
7.3.5 百年大学体育学科能力建设 |
7.3.6 体育文化研究与实践的互动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
(6)“大跃进”期间的“超声波化”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解决的问题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1950年代超声技术的推广应用 |
第一节 超声技术推广应用的有利条件 |
一、国家科学规划中的超声技术推广 |
二、中苏科技合作协定中的超声技术引进 |
三、超声技术的科普宣传 |
第二节 超声技术推广应用的成果 |
一、国产超声设备的制造 |
二、超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第三节 "大跃进"前期超声技术推广应用工作的变化 |
一、跃进式的超声研究和应用规划 |
二、"技术革新"运动与群众自制超声设备 |
小结 |
第二章 "超声波化"运动的兴起 |
第一节 土超声波发生器的发明与北京市的推广活动 |
一、北京市化工局的超声应用规划 |
二、兴华染料厂发明土超声波发生器 |
三、对机织印染厂和兴华染料厂制造的超声发生器的分析 |
四、北京市化工局的推广活动和"新发现"的出现 |
五、北京市委举办超声应用成果展览会 |
六、从落后到先进的机织印染厂 |
第二节 上海市推广土超声波发生器的活动 |
一、土超声波发生器传入上海 |
二、上海市化工局的推广活动 |
第三节 中央和各部委对推广活动的推动 |
一、北京、上海的两份报告与中央的批示 |
二、国家各部委对"超声波化"运动的推动 |
第四节 "超声波化"运动的规模和运动期间的保密措施 |
一、"超声波化"运动的规模 |
二、"超声波化"运动期间的保密措施 |
小结 |
第三章 工业领域的"超声波化"运动 |
第一节 化工部门的"超声波化"运动 |
一、北京、上海等地化工部门的运动开展情况 |
二、化工部门推广应用的典型超声项目 |
第二节 冶金部门的"超声波化"运动 |
一、北京、上海等地冶金部门的运动开展情况 |
二、冶金部门推广应用的典型超声项目 |
第三节 机械部门的"超声波化"运动 |
一、北京、陕西、江苏、吉林、上海等地机械部门的运动开展情况 |
二、机械部门推广应用的典型超声项目 |
第四节 纺织部门的"超声波化"运动 |
一、北京、上海、陕西等地纺织部门的运动开展情况 |
二、纺织部门推广应用的典型超声项目 |
第五节 轻工部门的"超声波化"运动 |
一、上海、陕西、四川等地轻工部门的运动开展情况 |
二、轻工部门推广应用的典型超声项目 |
小结 |
第四章 农业、医疗卫生、科研领域的"超声波化"运动 |
第一节 农业领域的"超声波化"运动 |
一、北京、上海等地农业领域的运动开展情况 |
二、农业领域推广应用的典型超声项目 |
第二节 医疗卫生领域的"超声波化"运动 |
一、北京、上海、陕西、江苏等地医疗卫生领域的运动开展情况 |
二、医疗领域推广应用的典型超声项目 |
三、卫生领域推广应用的典型超声项目 |
第三节 科研领域的"超声波化"运动 |
一、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和吉林分院的运动开展情况 |
二、科研机构在运动期间的重大"发现" |
小结 |
第五章 运动期间的土超声器与"超声理论"研究 |
第一节 土超声波发生器的种类和典型分析 |
一、土超声波发生器的种类 |
二、对若干典型土超声波发生器的分析 |
第二节 土超声波发生器的性能和作用 |
一、对土超声波发生器性能的综合分析 |
二、对土超声波发生器所起作用的评价 |
第三节 运动期间的"超声理论"研究 |
一、华东师范大学《超声波对物质作用的机理探讨报告》 |
二、中国科学院《关于超声波应用问题的报告》 |
三、中国化学化工学会1960年年会会议纪要 |
小结 |
第六章 "超声波化"运动的结束、失败原因与影响 |
第一节 "超声波化"运动的结束 |
第二节 "超声波化"运动的失败原因 |
一、技术推广政策失误 |
二、群众运动式的"试验"和"理论研究" |
三、过分依靠"以土为主"方法 |
四、所追求的"超声波化"目标过高 |
五、如何理解运动期间的非理性行为 |
第三节 "超声波化"运动的影响 |
一、"超声波化"运动对生产的影响 |
二、"超声波化"运动对超声技术推广应用的影响 |
三、"超声波化"运动对科教领域的影响 |
四、科技界知识分子在运动中的表现及其分析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7)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目的与依据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的基本内容 |
第五节 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分析框架 |
第六节 研究方法 |
一、政治沟通研究途径 |
二、文献资料研究法 |
三、历史研究法 |
四、调查研究法 |
五、案例研究法 |
第七节 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解决办法 |
第一章 理论基础: 政治沟通理论 |
第一节 政治沟通理论的演变 |
一、沃尔特·利普曼和《民意》: 沟通领域的奠基之作 |
二、哈罗德·拉斯韦尔: 宣传分析研究的拓荒者 |
三、保罗 F.拉斯菲尔德: 沟通直接效果研究的开创者 |
四、新一代沟通学者: 媒体间接效果研究 |
五、罗伯特·恩特曼: 框架理论的一流学者 |
六、洛杉矶圣莫妮卡: 新社交沟通技术的发源地 |
第二节 政治沟通的构成要素 |
一、政治沟通的信息源 |
二、政治沟通的信息 |
三、政治沟通的管道 |
四、政治沟通信息接收者 |
五、正反馈与负反馈 |
第三节 政治沟通研究的方法 |
一、调查研究法 |
二、深度访谈法 |
三、内容分析方法 |
四、视听内容分析法 |
五、网络分析方法 |
六、试验与模拟法 |
第二章 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的历史考察(上)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至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时期(1949-1956) |
一、党内政治沟通 |
二、党权(党际)政治沟通 |
三、党政政治沟通 |
四、党群政治沟通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1957-1965) |
一、党内政治沟通 |
二、党权政治沟通 |
三、党政政治沟通 |
四、党际政治沟通 |
五、党群政治沟通 |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1976) |
一、党内政治沟通 |
二、党权政治沟通 |
三、党政政治沟通 |
四、党际政治沟通 |
五、党群政治沟通 |
第二章 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的历史考察(下)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977-2011) |
一、党内政治沟通 |
二、党政(权)政治沟通 |
三、党际政治沟通 |
四、党群政治沟通 |
第二节 十八大以来至今(2012--至今) |
一、党内政治沟通 |
二、党权政治沟通 |
三、党政政治沟通 |
四、党际政治沟通 |
五、党群政治沟通 |
第三章 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的特点和基本经验 |
第一节 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的特点 |
一、政治信息发布与接收者从不平等逐渐走向平等 |
二、政治信息从部分公开逐渐走向公开 |
三、政治信息管道城乡不平衡逐渐加大 |
四、政治沟通正负反馈呈现两极分化的特点 |
第二节 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的基本经验 |
一、遵循党内法规、发扬党内民主 |
二、尊重外生事实、发挥监督作用 |
三、遵守各自边界、实现协同治理 |
四、尊重彼此党格、发挥参政功能 |
五、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党群沟通要尊重利益诉求、提升回应质量 |
第四章 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实证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沟通实证分析 |
一、案例介绍 |
二、理论分析 |
三、小结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党权政治沟通的实证分析 |
一、案例介绍 |
二、理论分析 |
三、小结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党政政治沟的通实证分析 |
一、案例介绍 |
二、理论分析 |
三、小结 |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党际政治沟的通实证分析 |
一、案例介绍 |
二、理论分析 |
三、小结 |
第五节 中国共产党党群政治沟通实证分析 |
一、案例介绍 |
二、理论分析 |
三、小结 |
第五章 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实践中存在的诸问题 |
一、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沟通存在的诸问题 |
二、中国共产党党权政治沟通存在的诸问题 |
三、中国共产党党政政治沟通存在的诸问题 |
四、中国共产党党际政治沟通存在的诸问题 |
五、中国共产党党群政治沟通存在的诸问题 |
第二节 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与执政体系的不适应 |
二、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与执政环境的不适应 |
三、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与执政对象的不适应 |
第六章 东南亚国家或地区执政党政治沟通的实践与启示 |
第一节 韩国执政党政治沟通的做法及启示 |
一、韩国执政党党内部的政治沟通 |
二、韩国执政党与政府的政治沟通 |
三、韩国执政党与议会的政治沟通 |
四、韩国执政党与在野(反对)党政治沟通 |
五、韩国执政党与民众的政治沟通 |
六、启示与体会 |
第二节 日本执政党政治沟通的做法及启示 |
一、日本执政党党内部的政治沟通 |
二、日本执政党与政府的政治沟通 |
三、日本执政党与议会的政治沟通 |
四、日本执政党与在野党政治沟通 |
五、日本执政党与民众的政治沟通 |
六、启示与体会 |
第三节 台湾地区执政党政治沟通的做法及启示 |
一、台湾地区执政党党内部的政治沟通 |
二、台湾地区执政党与政府的政治沟通 |
三、台湾地区执政党与议会的政治沟通 |
四、台湾地区执政党与在野党政治沟通 |
五、台湾地区执政党与民众的政治沟通 |
六、启示与体会 |
第四节 新加坡执政党政治沟通的做法及启示 |
一、新加坡执政党党内部的政治沟通 |
二、新加坡执政党与政府的政治沟通 |
三、新加坡执政党与议会的政治沟通 |
四、新加坡执政党与在野党政治沟通 |
五、新加坡执政党与民众的政治沟通 |
六、启示与体会 |
第七章 优化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实践的原则与途径 |
第一节 优化中共政治沟通的原则 |
一、坚持党的根本领导 |
二、遵循宪法法律轨道 |
三、服从人民根本利益 |
四、着眼利益的多样性 |
第二节 优化中共政治沟通的途径 |
一、党内沟通民主化 |
二、党权沟通科学化 |
三、党政沟通法制化 |
四、党际沟通平等化 |
五、党群沟通回应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8)集美学村体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与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核心概念与研究对象 |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体育历史地段研究理论 |
五、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第一章 集美学村与学村文化 |
第一节 历史地段下集美学村的文化地理 |
一、集美学村的区域自然地理 |
二、集美学村的区域历史文化地理 |
第二节 集美学村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
一、集美学村形成与发展的社会背景分析 |
二、集美学村的百年发展历程划分 |
三、集美学村百年变迁的发展特色 |
第三节 集美学村的文化集聚与学村文化 |
一、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阐释 |
二、集美学村的文化形态集聚与文化生态 |
三、对学村文化的特征分析 |
第四节 集美学村的文化遗产与精神弘扬 |
一、集美学村的物质文化遗产 |
二、集美学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精神弘扬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嘉庚时期集美学村体育发展研究 |
第一节 华人华侨与民国初期厦门体育的发展 |
一、厦门近代体育的萌芽与发展机制 |
二、华人华侨与厦门近现代体育发展 |
第二节 嘉庚时期集美学村体育发展历程 |
一、嘉庚体育的兴起阶段(1913-1926年) |
二、嘉庚体育的快速发展阶段(1926-1936年) |
三、嘉庚体育的峥嵘阶段(1937-1949年) |
四、嘉庚体育的新生阶段(1950-1965年) |
第三节 、嘉庚时期集美学村体育的实践特征 |
一、嘉庚时期集美学村体育的实践考察 |
二、嘉庚时期集美学村体育发展的实践特征 |
第四节 嘉庚时期学村体育发展的历史价值 |
一、促进体育权收回,推动了厦门城市体育的繁荣发展 |
二、促进闽南女子体育运动蓬勃发展 |
三、促进闽南学校体育的现代化快速发展 |
四、弘扬传统体育,促进我国现代龙舟运动的发展 |
第五节 嘉庚时期集美学村体育发展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
一、教育化体育 |
二、科学化体育 |
三、生活化体育 |
四、职教化体育 |
五、普遍化体育 |
第六节 嘉庚时期集美学村的体育遗产与现代意义 |
一、嘉庚时期集美学村体育发展的思想遗产 |
二、嘉庚时期集美学村的体育人才遗产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后嘉庚时期集美学村体育发展研究 |
第一节 后嘉庚时期集美学村体育的发展历程 |
一、磨难阶段(1966-1976年) |
二、振兴阶段(1977-1994年) |
三、跨越与新局阶段(1995--) |
第二节 后嘉庚时期集美学村体育实践发展与特色 |
一、学校体育 |
二、竞技体育 |
三、学村社区体育 |
第三节 学村体育与闽台体育发展 |
一、闽台体育交流与发展概况 |
二、闽台体育交流的作用与价值 |
三、集美学村与闽台体育交流发展 |
第四节 集美学村与海外华人华侨体育互动 |
一、华人华侨与我国体育发展 |
二、集美学村与华人华侨体育互动发展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学村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
第一节 学村体育文化的概念建构、特征与内涵 |
一、体育文化与学村体育文化 |
二、学村体育文化的发展特征 |
三、学村体育文化的内涵 |
第二节 学村体育文化的形成发展机制与当代价值 |
一、学村体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
二、学村体育文化的当代价值 |
第三节 学村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
一、学村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化强国 |
二、学村体育文化的传承路径与实践创新发展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社会转型期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文献综述 |
1.2.1 非营利组织的研究 |
1.2.2 科技社团研究 |
1.2.3 体育科技社团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目的 |
1.3.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4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3.5 研究方法 |
1.3.6 研究视角 |
1.4 基本概念 |
1.4.1 社会组织 |
1.4.2 社会团体 |
2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的发展历程 |
2.1 酝酿筹备阶段(1964-1980) |
2.2 完善结构阶段(1981-1990) |
2.3 稳步发展阶段(1991-2003) |
2.4 深化改革阶段(2004-) |
3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的外部发展环境 |
3.1 渐进中的社会体制改革 |
3.1.1 国家与社会关系 |
3.1.2 我国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构建 |
3.1.3 我国社会组织管理的未来发展:依法分类治理 |
3.1.4 主动改革:国家与社会关系重构中的社会转型 |
3.2 被动中的体育管理组织结构变革 |
3.2.1 我国体育管理组织结构的形成 |
3.2.2 我国现行体育管理组织结构 |
3.2.3 我国现行体育管理组织结构的问题 |
3.2.4 我国体育管理组织结构未来取向 |
3.2.5 被动调整:滞后中的体育管理组织重构 |
4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的内部发展环境 |
4.1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概况 |
4.2 组织架构 |
4.3 人员结构 |
4.3.1 领导人来源 |
4.3.2 工作人员结构 |
4.4 资金来源 |
4.5 学会发展 |
4.5.1 会员管理 |
4.5.2 承接政府职能和委托工作 |
4.6 突破中的准行政化生存方式 |
5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的机遇与挑战 |
5.1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面对的机遇 |
5.1.1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赋予科技社团新的使命 |
5.1.2 社会管理与创新拓展了科技社团活动的空间 |
5.1.3 体育发展方式的转变开拓了学会发展的新途径 |
5.2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面临的挑战 |
5.2.1 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打破了学会的非竞争性地位 |
5.2.2 缺乏科学精神的科技体制化使学会发展缺乏动力 |
5.2.3 体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自利性形成了学会独立的制度障碍 |
5.2.4 挂靠体制下的内部管理机制使学会发展能力欠缺 |
5.3 机遇与挑战并行 |
6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改革创新 |
6.1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改革创新的指导思想、目标与任务 |
6.2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改革创新的思路 |
6.3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改革创新的方式 |
6.4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改革创新的路径 |
6.4.1 国外体育科学学会的借鉴 |
6.4.2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的体制改革 |
6.4.3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的机制创新 |
7 结语:探索中的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改革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远东运动会与近代东亚社会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界说 |
1.3.1 研究对象 |
1.3.2 概念界定 |
1.3.3 写作范畴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理论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思路 |
1.5 创新与不足 |
2. 远运会之前的近代东亚社会概况 |
2.1 自然环境与社会形态 |
2.2 西方入侵与东亚危机 |
2.2.1 “洋货”与“洋祸” |
2.2.2 西方优等人种与东亚病夫 |
2.2.3 西方体育兴起与东亚传统体育衰落 |
本章小结 |
3. 东亚区域体育组织的建构与意义 |
3.1 东亚体育组织建构 |
3.1.1 远东体育协会诞生 |
3.1.2 中日菲三国国家体育组织创立 |
3.2 《远东体育协会章程》确立 |
3.3 体育联盟的意义 |
3.3.1 促进东亚体育发展 |
3.3.2 加强东亚区域合作 |
本章小结 |
4. 体育与政治外交 |
4.1 政治对体育交往的干扰 |
4.1.1 举办远运会的政治动机 |
4.1.2 体育主权斗争 |
4.1.3 政治冲突在体育赛场上的延续 |
4.1.4 “伪满”事件导致远东体协瓦解 |
4.2 体育外交对政治的缓冲 |
4.2.1 外交窗口:“奥林匹克启蒙班” |
4.2.2 体育外交:传递和平橄榄枝 |
本章小结 |
5. 体育与经济活动 |
5.1 现代经济活动在体育中的探索 |
5.1.1 多元化的社会筹资方式 |
5.1.2 “体育俱乐部”的经营 |
5.1.3 博览会与体育的合作 |
5.2 体育对社会经济的促进 |
5.2.1 推动举办城市的经济发展 |
5.2.2 带动体育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
本章小结 |
6. 体育与文化传播 |
6.1 东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 |
6.1.1 西方体育文化的东渡 |
6.1.2 东方体育文化的西渐 |
6.2 体育对东亚文化的传播 |
本章小结 |
7. 体育与教育改革 |
7.1 旧式教育中的体育新气象 |
7.1.1 校际体育比赛活跃 |
7.1.2 女子体育广开风气 |
7.2 “奥林匹克”教育推动教育改革 |
7.2.1 体育被置于教育之首 |
7.2.2 以体育培养社会责任感 |
7.2.3 学校体育人本化 |
本章小结 |
8. 体育与大众传媒 |
8.1 媒体关注体育发展 |
8.1.1 媒体的体育观察 |
8.1.2 媒体对体育问题的舆论引导 |
8.1.3 大众传播机构赞助举办体育比赛 |
8.2 体育题材提升媒体社会影响力 |
8.2.1 体育主题:尚武·强身 |
8.2.2 体育时尚:健·力·美 |
8.2.3 体育理念:公正·和平 |
本章小结 |
9. 体育与文明生活 |
9.1 民众体育的开展与普及 |
9.2 女性体育的崛起 |
9.3 贵族体育的出现 |
9.4 卫生习惯与健康意识的养成 |
本章小结 |
10. 余论 |
10.1 关于远东运动会的几点思考 |
10.2 基督教青年会对远运会的贡献 |
10.3 近代东亚体育人物的个人命运 |
11. 结论 |
12. 附录 远东运动会史考 |
12.1 草创:意外的橄榄枝(第 1-3 届) |
12.2 初兴:逐渐独立的奥林匹克启蒙班(第 4-6 届) |
12.3 鼎盛:东亚人自主举办的竞技盛会(第 7-9 届) |
12.4 骤亡:因政治斗争而陨落(第 10 届) |
12.5 余音:战火中锤炼的文明 |
13. 其他附录 |
附录一 “远东”时期体育及相关大事记 |
附录二 年代对照表 |
14. 参考文献 |
14.1 报刊类 |
14.2 档案、年鉴、辞典类 |
14.3 论着类 |
14.4 期刊类 |
14.5 网络资源类 |
15.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16. 致谢 |
四、第9届全国运动医学学术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女子手球运动员射门技术特征及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效果的实证研究[D]. 李洋. 首都体育学院, 2021
- [2]健康中国2030 重症医学直面挑战责无旁贷[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9(07)
- [3]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陆乐.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6)
- [4]除旧布新:新中国新法接生普及的历史经验及基本问题研究[D]. 罗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5]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战略研究[D]. 王秀强.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6]“大跃进”期间的“超声波化”运动[D]. 张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09)
- [7]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政治沟通研究[D]. 张艳青.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8]集美学村体育研究[D]. 宋强.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8)
- [9]社会转型期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改革研究[D]. 杨杰. 北京体育大学, 2015(11)
- [10]远东运动会与近代东亚社会的发展[D]. 王妍. 苏州大学, 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