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调研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沈颖,李红霞[1](2021)在《一夕轻雷落万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41年,我出生在苏浙皖交界的深山老林。"那是一场被诅咒的战争,它改变了人类原有的秩序,剥夺了地球上同类的尊严,致一切生物于现存经验和常识之外的悬念之中。"那天,我们村一个在河边洗衣的姑娘被日本兵奸污,愤怒的百姓将其杀死。面对即将到来的报复,全村老少只得拖儿带女躲进大山,对,就是那天,我出生了。"雷前治的话语改变了空气中原有的气息。仍然是足下那片土地,解放军南下,国民党溃逃,那时的他还未懂得相生相克是何道理。
雷前治[2](2021)在《中国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艰辛历程》文中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回顾中国水泥工业经过几代水泥人的努力和艰辛付出,在党的领导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落后到先进,几经调整和转型升级,我国发展为一个体系完整、品种齐全、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水泥强国,让我感到很兴奋。
雷前治[3](2021)在《中国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艰辛历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回顾中国水泥工业经过几代水泥人的努力和艰辛付出,在党的领导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落后到先进,几经调整和转型升级,终于形成了一个体系完整、品种齐全、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水泥强国,让我感到很兴奋。两条"腿"走路的缓慢发展时期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的100多年里,中国水泥工业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世纪末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民族水泥工业顽强兴起时期,水泥生产技术开始进入中国。
金明星[4](2021)在《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转型路径研究 ——以A镇工业空间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增大、粗放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工业型小城镇往往承担着城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任,而工业文明的进步飞跃与蜕变阵痛往往并存,因此,如何寻求高质量发展路径,复兴工业型小城镇的衰落经济,引导其产业转型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工业型小城镇发展面临的新常态问题。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以及国家退二进三的号召,传统的工业型小城镇由于工业技术含量低、劳动力外流、产品缺乏市场和竞争力、环境污染等原因面临系列发展困境,迫使城镇从增量扩展转向品质内涵提升。大量衰落的工业空间作为工业型小城镇传统产业经济的重要载体空间,存在巨大的再开发潜力,挖潜工业空间的转型利用,对促进工业型小城镇高质量发展、完善城镇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转型、提升空间品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如何通过传统工业产业空间转型使工业型小城镇重新焕发活力,从而实现工业小城镇的转型复兴是本文集中探讨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试图从工业型小城镇的概念及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的内涵出发,明确本研究所界定的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重点为其传统工业空间。在此基础上,以归纳分析总结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工业型小城镇为对象,提炼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转型特征、转型影响要素,提出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转型路径,并以我国西部某资源枯竭型城市的A镇为实证对象,为今后我国类似的工业型小城镇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体系完善、工业空间转型以及建设现代高品质的城镇活力空间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首先,根据文献综述,对当前工业型小城镇转型背景及产业空间转型政策进行分析,并且通过对国内外关于传统工业空间的转型相关研究的梳理,探明相关理论研究的欠缺之处,明确本文研究意义,通过挖掘工业小城镇传统工业空间这一潜在的空间资源与城镇经济发力点,为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转型理论研究及实践提供一定借鉴。其次,基于归纳分析法,以产业转型与空间转型双视角出发,研究当前我国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以及传统工业产业空间的转型模式,总结了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转型的四个特征:文化空间属性、功能空间属性、生态空间属性、创新空间属性,并提出其转型路径有基于功能演变的工业空间转型、基于产业升级的工业空间转型以及其他工业空间转型,从整体到局部,系统为我国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转型提供相应参考,推进其继续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贡献。最后,在此基础上,探讨了A镇产业空间转型路径。探究其历史发展沿革及工业空间特征,剖析其产业发展困境,分析其产业转型方向与空间转型需求,综合上述研究,提出A镇工业空间转型路径:在产业转型上,提出传统产业升级与陶瓷产业植入、完善上下游产业体系,发展工业文化旅游产业,从而推进传统产业升级;在空间转型上,以文化、功能、生态、创新为驱动,提出工业空间转型路径如转型为文化创意空间、商业商务空间、生态景观空间、绿色产业空间等,构建产城融合的发展格局,推动其转型发展。图[83]表[10]参[80]
边云涛[5](2021)在《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研究》文中认为资源型区域经济增长缓慢、遭遇“资源诅咒”制约着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而产业转型升级是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的关键。资源型区域资源产业依赖导致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发展缓慢,产业演进中形成了低端锁定现象。而加快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是各级政府和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热点话题。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的实践已经经历较长时间,但产业转型升级依然是资源型区域面临的根本性问题。学术界对资源型区域尤其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关注较多,但较少聚焦到资源型区域脆弱的产业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基于产业生态视角对资源型区域的产业低端锁定与转型升级进行研究,对于丰富产业经济学产业生态、产业关联等理论,促进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利用机理分析、社会网络分析、计量检验、案例研究等方法,基于产业生态视角,以工业部门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两类数据,研究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首先,在梳理产业演进、产品空间、资源产业依赖与转型升级等文献基础上,提出产业生态系统分析框架阐释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机理;其次,利用产品空间理论构建中国资源型省域产业空间网络图,检验资源依赖与产业演进的逆向关系;然后,利用计量模型检验产业生态对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接着,对典型资源型城市长治市进行案例研究;最后,提出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论文的主要观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为:(1)借鉴生态学思想提出产业生态系统概念与模型,搭建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与转型升级的理论框架。利用生态系统构成与演替模型理论,构建由产业基础、产业要素、产业服务、产业设施等组成的产业生态系统及其演进模型,产业发展通过正向关联带动其他产业是促进模型,产业发展不影响其他产业发展呈中性是随机模型,产业发展排挤其他产业是抑制模型。在工业部门,资源依赖形成通过对制造业、生产要素、优质服务、基础设施的挤出导致产业生态恶化,产业生态恶化带来产业结构逆向演进,形成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的抑制模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首先开展资源产业管制避免资源依赖,形成有利于制造业新产业成长的随机模型,接着政府引导资源收益转化,加速培育制造业新主导产业进入促进模型第一阶段,最后通过制造业新主导产业内生关联驱动,实现产业生态与产业演进良性互动的促进模型第二阶段。在工业部门假定下提升产业多样化水平、产业关联程度是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2)拓展产品空间理论解释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低端锁定。使用2003至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四位代码行业数据,重点在邻近度计算中将赋值范围从传统[0,1]拓展为[-1,1],构建中国正、负产业空间网络基准图。正产业空间网络呈“核心致密—边缘稀疏”结构,核心区域为纺织、电气机械与器材、电子通信设备等高邻近度制造业,边缘区域为采矿业、炼焦、金属冶炼等低邻近度资源型产业。负产业空间网络呈许多小范围一个产业与多个产业之间构成的“中心—外围”结构,“中心”与“外围”产业为互斥、抑制关系。“中心”多是采矿业等资源型产业,与之相连的是受资源型产业“抑制”的装备制造、纺织等产业。高资源依赖的山西、青海等资源型省份优势产业数量少、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和产业密度均较低。计量结果显示资源依赖度提升会导致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显着下降,也就是资源依赖导致产业逆向演进。(3)以工业部门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为被解释变量,利用计量模型分析产业生态对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基于“省份—行业—年份”三维数据研究发现被解释变量滞后期、产业密度滞后期对产业升级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产业升级具有路径依赖特征,高资源依赖省份最显着。“省份—年份”二维面板数据研究发现经济发展与产业演进呈“倒U型”非线性关系,但高资源依赖组呈“U型”关系,资源依赖是资源型区域工业升级的动力。从产业生态角度分析发现产业基础、要素禀赋、产业服务、产业设施对产业演进产生显着影响,产业生态的改善有利于促进资源型区域产业升级。机制检验表明,资源依赖会通过挤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降低人口密度等产业要素影响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资源依赖也通过挤出外商投资、民营经济、产业密度、路网密度影响经济发展活力,阻碍区域产业演进。最后以产业多样化指数、三次产业结构升级指数替代原被解释变量进行了拓展检验。(4)以典型资源型城市、全国首批12个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长治市为例进行案例研究。长治“二三一”产业结构中服务业发展缓慢,工业结构中资源依赖、重工业化明显,但呈下降趋势;产业空间网络图中长治优势产业处于正产业空间网络边缘、负产业空间网络“中心”位置。长治产业演进呈现路径依赖、路径创造、路径中断等特点。长治通过煤炭产业管制导致主导地位缓降与产业素质提升,以改善产业要素、产业服务、产业设施为主的产业生态改良为制造业、新兴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助力长治产业演进由抑制模型向随机、促进模型转变。(5)提出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资源型区域可以通过产业再造、产业延伸、产业退出等实现路径依赖式产业升级,也可以通过产业植入、产业培育、产业融合等实现路径突破式产业升级。最后从以产业关联促进产业群落化发展、改善生产要素禀赋、提升产业服务能力,完善基础设施保障等方面提出优化产业生态促进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可能的创新之处:一是尝试借鉴生态系统理论,构建由产业基础、产业要素、产业服务、产业设施组成的产业生态系统及其演进模型,进而基于产业生态视角搭建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与转型升级的理论框架,分析资源依赖导致产业生态恶化与产业结构逆向演进的抑制模型,提出资源管制、政府引导、内生关联驱动的产业转型升级的随机模型、促进模型。二是将传统产品空间理论邻近度范围[0,1]拓展至[-1,1]来显示产业生态演进抑制模型,提出正、负产业空间概念揭示资源型区域存在的典型产业负向关联,资源产业依赖会排挤制造业发展。三是综合运用区域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为衡量产业演进变量,以及对长治的案例研究是论文特色之处。
顾颖[6](2020)在《W市工业转型升级政策满意度分析和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支柱,为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从国家到地方再到基层都高度重视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制造业转型发展上下已形成共识成为国家战略。各级政府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密集出台,政策支持力度也不断加码,成为各级政府公共政策中的重中之重。W市素以工业立市,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门类较全的制造业体系,工业基础良好,有利于工业转型升级政策发挥应有效能,当地良好的营商环境也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保障。本研究通过对近年来W市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满意度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有利于今后一段时期内工业转型升级政策持续、精准、高效发挥效力,从而进一步加快W市工业转型速度,推动工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从工业底蕴来看,W市是全国地级市中工业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区之一,W市逐步建立的现代产业发展体系中,工业带动力明显。从满意度视角研究W市当前的工业转型升级政策执行过程和执行效果,对我国地方政府合理选择工业转型路径、制定配套的公共扶持政策有较为普遍的参考和借鉴意义。本文的研究逻辑是首先是找准现实问题,然后用公共管理理论和分析工具对问题深入解析,从而找到原因提出对策建议。首先对W市工业转型升级各项政策现状进行梳理和深入分析,通过构建W市工业转型升级政策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专家调查问卷得到的打分权重进行分析,分配各指标的权重,随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来客观、科学对相应群体的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加以统计分析,通过满意度高低来确定W市工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并分析背后深层次原因,根据W市情提出适合W市应对挑战的策略建议。第一,明确研究问题,查阅文献,阐述工业转型升级、政策实施效果满意度评估的相关概念,总结工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政策评估的相关理论。第二,对W市工业转型升级政策进行政策文本分类,有针对、抓重点、讲客观来构建W市工业转型升级政策满意度评价体系。然后通过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计算得出W市工业转型升级政策满意度评价结果和各指标满意度结果。第三,分析W市工业转型升级政策满意度评价结果并进行深入比对,找出各指标满意度高低的原因,提出W市工业转型升级政策的优化对策建议。
赖世贤[7](2020)在《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文中认为工业建筑作为中国近代新兴建筑类型及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中国的最初载体之一,承载着当时中国较为先进的建筑理念,充当中国近代建筑追赶世界建筑潮流的不自觉历史工具。本文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含括规划选址、大跨技术、标准化、结构发展等内容,分类探讨木材、砖、水泥等材料技术,同时关注工业建筑设计师。研究以调研过程中大量实物例证结合图纸资料、近现代建筑期刊文献及厂史资料进行,比对同时期西方先进技术,重视技术来源与技术真实性问题。研究对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分期方案。第二章以工厂的选址与布局入手,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萌芽阶段工业建筑营建前期技术性问题,选址和布局贯穿工业建筑建设全过程,涉及宏观地区选择、中观地点选择、微观厂址选择及具体厂区布置等层面。第三章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起步阶段,由于生产方式和动力技术改变引起对于大空间厂房即大跨度技术的迫切需求,重点关注西式木屋架。西式木屋架技术在材料和施工技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展现出对于力学等结构概念的理解,意味着中国建筑近代转型开始。第四章则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加速增长阶段,工业建筑由于大量快速建设带来对于高质量、标准化建材需求等问题。以砖的工业化生产及工业建筑用砖变化,探讨工业化时代下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引进西方建筑材料后的各方面技术发展。第五章则聚焦中国近代工业稳速增长阶段如何解决工业建筑营建所要求的安全舒适、结构持久等问题,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水泥生产技术引入与发展。第六章将专业人才视为技术实施保障予以讨论,关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对工业建筑营建规范化、经验化起关键作用的设计师及代表作品、设计师群体组成等问题。研究发现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各时期不同阶段,基于建设目标需求及技术水平不同,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亦不相同。对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而言,部分营建关键技术与当时世界先进技术相比并不逊色,但技术推广和实现受社会环境及观念意识影响甚大;技术要与当地资源、经济及社会体制相适应,社会需求会强有力改变技术的运用及传播;由于材料观念缺失,其在营建过程中重外观轻建造,重模仿轻创造;技术属于文明范畴,由初级走向高级是趋势,中西方建筑技术融合也是趋势。
丁亚琴[8](2020)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以郑州市工业产业为例》文中提出当前发达国家为了应对全球制造业发展新局势,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加强对先进制造业前瞻性布局,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针对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紧接着河南省出台《中国制造2025河南行动纲要》等文件推动工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郑州市加快发展主导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是也面临着工业主导产业占比过低、部分集群产业链关键环节缺失等问题,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如何改变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中面临的问题,提高工业整体实力,是当前郑州市经济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运用产业结构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针对郑州市在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行为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行为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梳理国内外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行为研究现状,为下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其次介绍产业结构调整、地方政府行为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指出政府行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再次介绍郑州市工业产业结构现状,找出郑州市工业产业结构面临的发展困境,对郑州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行为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列举国内其他省会城市政府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经验进行借鉴。最后,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以郑州市为例,提出政府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通过明确地方政府角色定位、大力发展主导产业、积极改造传统产业、加强监督加大引导、加强支持措施与制度改革,破解制约产业结构调整的瓶颈,更好地推动郑州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对于老牌工业城市郑州市而言,通过改善政府行为,推动郑州市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促进郑州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国内市级政府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具有借鉴意义。
朱东波[9](2018)在《中国工业结构转型研究 ——基于绿色经济的视角》文中提出改革开放已历经40年,中国工业的快速增长为和平崛起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某种程度上,以要素投入增加为特点的粗放型工业发展模式也导致了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产能严重过剩以及供需结构性不匹配等。学术界、舆论界等开始出现工业“劣质产业论”、“地位下降论”等观点。在此背景下,如何审视当前中国工业发展阶段,是一个亟待探究且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主题。为此,本文以“中国工业”为研究对象,将“绿色经济”选定为研究视角,以“结构转型”为关键词,在透视当前中国工业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对当前中国工业发展进行阶段性判断,并探究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金融发展路径、环境规制路径等。随后,在总结发达国家工业绿色转型的国际经验基础上,对中国工业绿色转型面临的制约因素进行再分析,提出促进工业绿色转型与经济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当前中国工业发展问题根源于结构失衡;从绿色经济的视角证实当前中国工业仍处于较低的粗放型发展阶段;金融发展、环境规制等是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中国应对产业空心化的关键在于促进工业朝向“高端化、绿色化”升级转型。总结来说,本研究是按照“提出问题——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国际借鉴——对策建议”的总体思路行文,注意将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工业发展实践相结合,在回答中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判断问题的同时,提出了促进工业绿色转型的对策建议。
钟洪亮[10](2015)在《我国产能过剩治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不断深化,我国工业领域由计划经济时期的产品短缺不断演变为产能过剩,并从消费品生产领域蔓延到投资品生产领域,产品市场结束了短缺供给态势,开始不断遭遇有效需求不足约束。一般市场经济理论认为,在市场竞争规律的优胜劣汰作用机制下,社会平均利润率开始发挥作用,循环推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然而,当前我国产能过度过剩、绝对过剩、行政性过剩等矛盾层出不穷,经济规制式微与行政干预渐强并驾齐驱,周期性产能过剩、结构性产能过剩、体制性产能过剩和绝对产能过剩交织并存,产能过剩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顽疾。进入新世纪以来,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一直是国务院与国家有关部委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但至今仍未能有效缓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产能过剩困局。后改革时代,新常态下我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的转型阶段,产能过剩矛盾的范围和程度进一步扩展,从传统制造业、重化工业到一些新兴产业的产能过剩有全面性、长期性、顽固性的趋势,迫切需要建立健全产能过剩治理的长效机制,系统深化产能过剩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已成为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一致共识。研究表明,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是自由竞争的必然结果,是市场经济的派生物。在国内外学术研究中不断丰富了产能过剩内涵,也深化了对产能过剩的认识,较好地辨识了产能过剩、重复建设、过度投资、过度竞争等相关概念关联演化。在对不同过剩经济理论解读、评介中,汲取诊断我国产能过剩矛盾的理论资源,以形成更科学地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深入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历史演进与治理政策绩效,厘清产能过剩矛盾的波动特性与演化特征,从而更好地剖析当前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分别从国家治理转型、地方政府竞争、厂商能力特征与世界市场结构中,深入解析了不同产能过剩形成的一般机理。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产能过剩治理经验与教训分析基础上,从宏观经济问题的微观视角和微观经济问题的宏观视角出发,提出新时期我国产能过剩治理的五大方略。
二、关于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调研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调研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一夕轻雷落万丝(论文提纲范文)
“好人好马上三线” |
“知小民,做大事。” |
雷前治上任三把火 |
“我们是被骗来的” |
“那是最大的遗憾......” |
从云贵高原到京城赴任 |
国产化的艰难跋涉 |
定位水泥协会与103号文 |
六十家大型水泥企业 |
浙江水泥的角力 |
南方水泥的崛起 |
“我就是个穿针引线的” |
“我现在是个不务正业的人” |
(2)中国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艰辛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两条“腿”走路的缓慢发展时期 |
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 |
几代水泥人的梦 |
(3)中国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艰辛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两条“腿”走路的缓慢发展时期 |
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 |
几代水泥人的梦 |
(4)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转型路径研究 ——以A镇工业空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发展理念的转变 |
1.1.2 自身因素的驱动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借鉴及相关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工业型小城镇 |
2.1.2 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2.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2.3 理论借鉴 |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2 城市更新理论 |
2.3.3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2.3.4 恢复生态学理论 |
2.3.5 城市触媒理论 |
2.4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转型路径研究 |
3.1 小城镇产业转型发展历程 |
3.1.1 相关政策梳理 |
3.1.2 产业转型驱动因素 |
3.1.3 产业转型与空间转型联系机制 |
3.2 产业空间转型模式研究 |
3.2.1 转型为文化创意空间 |
3.2.2 转型为商业商务空间 |
3.2.3 转型为生态景观空间 |
3.2.4 转型为绿色产业空间 |
3.3 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转型路径研究 |
3.3.1 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转型特征 |
3.3.2 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转型影响要素 |
3.3.3 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转型路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证研究—A镇工业空间转型路径研究 |
4.1 A镇历史发展沿革及工业空间特征 |
4.1.1 A镇概况 |
4.1.2 历史发展沿革 |
4.1.3 工业空间特征 |
4.2 A镇产业转型与空间需求 |
4.2.1 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
4.2.2 产业转型趋势与条件 |
4.2.3 产业空间转型需求 |
4.3 A镇工业空间转型原则 |
4.3.1 以宏观政策为支撑 |
4.3.2 以产业引领为方向 |
4.3.3 以空间需求为导向 |
4.3.4 以政企协作为保障 |
4.4 A镇工业空间转型路径 |
4.4.1 产业转型与工业空间转型响应 |
4.4.2 基于功能演变的工业空间转型 |
4.4.3 基于产业升级的工业空间转型 |
4.5 A镇工业空间转型实证 |
4.5.1 产业空间结构调整 |
4.5.2 工业空间功能演变 |
4.5.3 绿色工业空间升级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创新点 |
5.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产业生态与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文献综述 |
2.1 产业演进研究 |
2.1.1 产业演进的内涵 |
2.1.2 产业演进的影响因素 |
2.1.3 产业演进的路径选择 |
2.2 产业生态与产品空间研究 |
2.2.1 产业生态的研究进展 |
2.2.2 产品空间理论研究进展 |
2.3 资源型区域产业锁定与转型升级研究 |
2.3.1 资源型区域产业锁定及其成因 |
2.3.2 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与措施 |
2.4 文献评述 |
第3章 产业生态视角下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理论框架 |
3.1 从生态系统到产业生态系统 |
3.1.1 生态系统的构成 |
3.1.2 生态平衡及生态系统演替模型 |
3.1.3 产业生态系统的构成 |
3.1.4 产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演进模型 |
3.1.5 本文后续所使用的主要概念与模型 |
3.2 产业生态恶化与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抑制模型 |
3.2.1 基本假定 |
3.2.2 资源丰裕、资源繁荣与资源型区域产业生态恶化 |
3.2.3 产业生态恶化、低端锁定与资源型区域产业结构逆向演进 |
3.3 产业生态改良与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随机、促进模型 |
3.3.1 资源管制、资源依赖弱化与资源型区域产业中性演进:随机模型 |
3.3.2 政策引导、资源收益转化与资源型区域产业生态改良:促进模型 1 |
3.3.3 产业生态改良、内生驱动与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模型 2 |
3.4 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数理解析 |
3.4.1 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分析 |
3.4.2 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分析 |
3.5 三次产业演进与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拓展分析 |
3.5.1 三次产业演进、经济发展阶段与工业部门产业演进关系 |
3.5.2 资源依赖与三次产业演进的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的实证分析 |
4.1 省级层面中国资源型区域的划分依据 |
4.2 中国资源型省份产业演进的测度与特征:基于产品空间理论 |
4.2.1 基于产品空间理论的测度概念与方法 |
4.2.2 中国产业空间网络构建方法 |
4.2.3 中国产业空间网络的总体特征 |
4.3 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升级能力评价 |
4.3.1 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与产业空间网络特征 |
4.3.2 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特征 |
4.3.3 生产能力禀赋与产业密度特征 |
4.4 资源依赖对区域产业演进影响的实证检验 |
4.4.1 模型设定与样本选择 |
4.4.2 基准计量检验:2003-2013 |
4.4.3 补充计量检验:2007-2017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产业生态对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影响的计量检验 |
5.1 产业基础对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基于三维数据 |
5.1.1 三维数据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
5.1.2 三维数据模型基准计量检验:2003-2013 |
5.1.3 三维数据模型补充计量检验:2007-2017 |
5.2 产业生态对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研究 |
5.2.1 模型设定与样本选择 |
5.2.2 基准计量检验:2003-2013 |
5.2.3 补充计量检验:2007-2017 |
5.3 资源依赖抑制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中介机制检验 |
5.3.1 中介效应模型设定与样本选取 |
5.3.2 资源依赖“诅咒”经济发展水平的中介效应检验 |
5.3.3 资源依赖影响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的中介效应检验 |
5.3.4 资源依赖影响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的中介效应检验 |
5.4 拓展检验:替代原有被解释变量 |
5.4.1 资源依赖与区域产业低端锁定的实证检验 |
5.4.2 产业生态对区域产业演进影响的实证检验 |
5.4.3 资源依赖对产业生态的影响:机制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演进的典型案例研究:以山西长治为例 |
6.1 长治产业演进的总体特征与产业空间网络格局 |
6.1.1 长治经济发展与产业演进的总体特征 |
6.1.2 中国产业空间网络中的长治格局 |
6.2 长治产业演进的路径探索与转型方向 |
6.2.1 长治产业演进的路径依赖 |
6.2.2 长治产业演进的路径创造 |
6.2.3 长治产业退出导致路径中断 |
6.2.4 长治产业转型升级的未来方向 |
6.3 长治产业生态改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机制阐释 |
6.3.1 煤炭产业管制促进主导地位缓降与产业素质提升 |
6.3.2 产业生态改良为长治制造业、新兴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
6.3.3 制造业、新兴产业助力长治产业演进向随机、促进模型转变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优化生态促进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建议 |
7.1 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
7.1.1 资源型区域路径依赖式产业升级 |
7.1.2 资源型区域路径突破式产业升级 |
7.2 资源型区域产业生态优化的政策建议 |
7.2.1 以产业关联推动资源型区域产业群落化发展 |
7.2.2 促进资源型区域生产要素禀赋升级 |
7.2.3 提升资源型区域产业服务能力 |
7.2.4 完善资源型区域产业基础设施保障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
附表 1“省份—行业—年份”三维数据Probit回归结果 |
附表 2 1999-2019 年长治市主要工业品产量 |
附图 1 2013 年中国正产业空间网络基准图 |
附图 2 2013 年中国负产业空间网络基准图 |
(6)W市工业转型升级政策满意度分析和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相关基础理论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框架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和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W市工业转型升级政策现状 |
第一节 2018年W市工业转型升级基本情况 |
一、工业实力稳健增长 |
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
三、创新能力明显提高 |
四、绿色制造成效显着 |
五、集聚集约取得突破 |
第二节 W市工业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W市工业转型升级综合效益大数据分析工具 |
二、低效产出企业占比高 |
三、地区和行业产出水平不平衡 |
四、各地区产业结构短板多 |
第三节 W市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相关政策 |
一、W 市工业转型升级扶持政策设立背景 |
二、W 市工业转型升级政策组织与管理 |
三、W市工业转型升级政策文本内容分类 |
第三章 W市工业转型升级政策满意度评价体系构建 |
第一节 W市工业转型升级政策满意度评价工具 |
一、模糊综合评价法 |
二、层次分析法 |
第二节 构建政策满意度指标体系 |
一、选取适合的指标 |
二、分配评价指标权重 |
第三节 W市工业转型升级政策满意度统计分析 |
一、问卷发放与数据采集分析 |
二、W市工业转型升级政策满意度实证分析 |
第四章 W市转型升级政策满意度结果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W市工业转型升级政策满意度结果分析 |
第二节 W市工业转型升级政策满意度意见建议汇总 |
第三节 W市工业转型升级政策满意度原因分析 |
一、政策执行方面的原因 |
二、产业投资项目方面的原因 |
三、绿色集约发展方面的原因 |
四、改善发展环境方面的原因 |
五、科技创新方面的原因 |
六、企业做优做强方面的原因 |
第五章 完善W市工业转型升级政策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政策执行方面的建议 |
一、导入政府权威数据 |
二、提升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服务功能 |
第二节 支持产业投资项目方面的建议 |
一、布局新兴产业 |
二、做强产业集群 |
第三节 支持绿色集约发展方面的建议 |
一、强化工业用地高效开发 |
二、降低拓展工业空间的成本 |
三、应用资源评价结果拓宽发展空间 |
第四节 支持发展环境改善方面的建议 |
一、创新政务服务 |
二、金融精准服务产业 |
三、深化诚信制度建设 |
第五节 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方面的建议 |
一、集聚创新资源协同发展 |
二、培育高科技企业发展智能制造 |
第六节 支持企业做优做强方面的建议 |
一、焕发存量企业活力 |
二、强化人才要素保障 |
参考文献 |
附录 W市工业转型升级政策满意度调查问卷 |
致谢 |
(7)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对象界定 |
1.2.2 时间概念界定 |
1.2.3 空间范围说明 |
1.3 文献综述及前期分析 |
1.3.1 中国近代建筑的相关研究 |
1.3.2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的相关研究 |
1.3.3 中国近代建筑技术的相关研究 |
1.3.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相关研究小结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难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难点 |
1.6 论文研究整体框架 |
第2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厂选址规划与厂区布局的探索 |
2.1 技术载体: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的典型性 |
2.2 宏观布局:地区选择——初期规划缺位与后期调整乏力 |
2.3 中观布局:地点选择——初期运输依赖与后期全面平衡 |
2.4 微观布局:厂址选择——初期因地制宜与后期逐步合理 |
2.4.1 江南制造局——两次选址失误 |
2.4.2 金陵制造局——邻护城河建厂 |
2.4.3 福州船政局——风水择地典型 |
2.4.4 天津机器局 |
2.4.5 广东机器局——近海到近铁路 |
2.4.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结合祭祀文化 |
2.4.7 吉林机器局——资源优于运输 |
2.4.8 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多个方案比较 |
2.5 厂区布局:总平面设计——“幼稚时代”的想象与探索 |
2.5.1 江南制造局——功能重叠引起流线混乱 |
2.5.2 金陵制造局——自由布局适应生产流程 |
2.5.3 福州船政局——分区明确兼顾礼制秩序 |
2.5.4 天津机器局 |
2.5.5 广东机器局——传统合院影响厂区布局 |
2.5.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缺乏规划下一事一建设 |
2.5.7 吉林机器局——完全独立自主设计 |
2.5.8 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比邻建设带来资源共享 |
2.6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选址布局及建设特点 |
2.6.1 结合传统风俗观念择地因地制宜利用旧有建筑 |
2.6.2 有目的规划设计偏少与有控制的建设过程缺乏 |
2.6.3 自由生产流线与传统等级秩序制约的平面布局 |
2.6.4 功能复合下空间布局及建筑形式的本土化改良 |
2.7 国内外工业发展早期工厂规划设计及理论的发展 |
2.7.1 国外早期工厂建筑规划选址及设计 |
2.7.2 国内近代工厂选址设计理论的发展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西式木屋架技术发展与中西互鉴 |
3.1 中西木屋架技术之别及西式木屋架体系传入 |
3.1.1 中西技术差异——基于力学原理的形式差异 |
3.1.2 知识引介普及——《建筑新法》及书中所载木屋架类型 |
3.1.3 名称反应认知——西式木屋架及各构件名称演变 |
3.1.4 需求引发变革——工厂建筑西式木屋架应用概况 |
3.2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业建筑木屋架技术应用 |
3.2.1 洋务运动中的机器局兵工厂 |
3.2.2 民族工业发展下的工业建筑 |
3.3 构造技术发展与木材使用 |
3.3.1 整体性补强与抗震技术构件增加 |
3.3.2 木构架之间结合方式与位置选择 |
3.3.3 木屋架与墙体及柱子间结合方式 |
3.3.4 进口木料与国产木材的使用偏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制砖工业化与工业建筑用砖技术 |
4.1 建材生产方式的改变——近代制砖工业技术发展 |
4.1.1 传统制砖技术延续 |
4.1.2 制砖技术的机械化 |
4.1.3 制砖工厂规划建设 |
4.2 建材生产变革的深入——产品类型变化与质量标准推行 |
4.2.1 产品及原料的多样化 |
4.2.2 规格与质量的标准化 |
4.3 建材生产变革的影响——制砖技术传播与砖瓦产业勃兴 |
4.3.1 制砖技术传播 |
4.3.2 制砖工业分布 |
4.4 工业建筑用砖技术的改变 |
4.4.1 “青”“红”之变——观念改变与技术改变之辩 |
4.4.2 砌筑方式——规格统一带来的改变 |
4.4.3 粘合材料——对应砌体改变的变化 |
4.4.4 特殊构造——回应工业生产的处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水泥引进与工业建筑混凝土应用 |
5.1 从落后到超越——中国近代水泥工业发展 |
5.1.1 大量建设保障——中国近代水泥产量提升 |
5.1.2 窑体技术变革——国际水泥生产技术提升 |
5.1.3 后发外生优势——中国近代水泥技术提升 |
5.1.4 多样企业类型——中国近代着名水泥企业 |
5.1.5 曲折前进及多样技术来源 |
5.2 营建技术提升——近代混凝土工业建筑技术应用 |
5.2.1 西方近代钢筋混凝土技术发展及其在工业建筑的应用 |
5.2.2 “过渡型”的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的引入与应用 |
5.2.3 中国近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业建筑的技术应用 |
5.2.4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钢筋混凝土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工业建筑设计专业化 |
6.1 西方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 |
6.2 从“工匠”到“建筑师”——身份认同与地位转变 |
6.2.1 主业之外兼营副业——洋行发展与设计类洋行(机构)产生 |
6.2.2 华洋混合来源复杂——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师产生 |
6.2.3 工业建筑审批制度——《建筑工厂审核法》颁布 |
6.3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机构与设计师 |
6.3.1 经验建设与跨界参与——非建筑专业人员的设计 |
6.3.2 以施工带入建筑设计——营造厂(施工方)的设计 |
6.3.3 执业特点与专业设计——专业建筑设计师设计 |
6.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过程特征 |
6.4.1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特点 |
6.4.2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建筑设计专业化加速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主要成果及结论 |
7.1.1 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方案 |
7.1.2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探讨 |
7.1.3 技术的适应性及技术选择 |
7.1.4 营建技术观念及文化抗争 |
7.1.5 技术真实性及其重要意义 |
7.2 研究创新 |
7.2.1 系统梳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建造技术史 |
7.2.2 分类研究建筑材料及其生产流程和技术应用 |
7.2.3 尝试对技术实现保障的制度和建筑师的研究 |
7.3 未竟之处 |
7.3.1 和海外的技术关联性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
7.3.2 和遗产物证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延伸拓展 |
7.3.3 研究营建技术发展尚未深入结构力学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A:随文附表 |
附录B:随文附图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以郑州市工业产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文献及其分析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3、对国内外研究综述的评价 |
(三)研究理论工具与方法 |
1、研究方法 |
2、理论工具 |
(四)研究主要内容与思路 |
1、研究主要内容 |
2、研究主要思路 |
(五)创新之处及不足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二、相关理论分析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地方政府范围界定 |
2、地方政府行为界定 |
3、产业结构调整界定 |
(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地方政府行为概述 |
1、引导行为 |
2、支持行为 |
3、监管和规范行为 |
(三)产业结构调整不同阶段的地方政府行为 |
1、产业结构规划阶段政府的行为 |
2、主导产业招商引资阶段政府的行为 |
3、主导产业项目落地阶段政府的行为 |
4、主导产业培育阶段政府的行为 |
5、传统产业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阶段 |
(四)产业构调整过程中地方政府行为规范性与科学性 |
三、郑州市工业产业结构的历史现状与成因分析 |
(一)郑州市工业产业结构总体情况 |
1、主导产业占全市工业比重提高 |
2、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提高 |
3、高耗能产业比重和单位增加值能耗持续大幅下降 |
4、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大幅提高 |
5、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快 |
(二)工业产业结构存在问题 |
1、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下降 |
2、战略性产业占比过低 |
3、工业投资下降,产业后劲不足 |
4、人才储备不足,创新能力不强 |
5、部分主导产业链关键环节缺失 |
(三)工业产业结构成因分析 |
1、受经济下行因素的影响 |
2、受经济脱实向虚的影响 |
3、受工业招商难度大的影响 |
4、受要素制约的影响 |
5、受项目建设成本增长快的影响 |
四、郑州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分析 |
(一)郑州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地方政府行为概述 |
1、工业主导产业规划阶段的行为 |
2、工业主导产业招商引资阶段的行为 |
3、工业主导产业项目落地阶段的行为 |
4、工业主导产业培育阶段的行为 |
5、传统产业改造和淘汰落地产能阶段的行为 |
(二)存在问题 |
1、政府角色定位存在缺位、越位 |
2、政府政策缺乏稳定性和连贯性 |
3、政府引导和监管不力 |
4、相关支持措施不完善 |
五、国内其他省会城市经验借鉴及启示 |
(一)杭州市 |
1、杭州市工业产业结构现状 |
2、杭州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府行为 |
(二)合肥市 |
1、合肥市工业产业机构现状 |
2、合肥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府行为 |
(三)武汉市 |
1、武汉市工业产业机构现状 |
2、武汉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府行为 |
(四)优秀城市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
1、依靠市场活力推动工业产业结构调整 |
2、依靠创新推动工业产业结构调整 |
3、依靠当地突出优势推动工业产业结构调整 |
六、优化工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地方政府行为的对策与建议 |
(一)行为基本原则 |
1、坚持发挥区域优势选择主导产业发展 |
2、坚持政府引导与工业主导产业带动相结合 |
3、坚持科学发展与本地实际相结合 |
4、坚持扶优扶强与改造整治相结合 |
(二)行为对策建议 |
1、明确地方政府定位 |
2、大力发展主导产业 |
3、发挥基础优势,积极改造传统产业 |
4、加强监管加大引导 |
5、加强支持措施及制度改革 |
七、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9)中国工业结构转型研究 ——基于绿色经济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
一、工业结构升级与绿色经济关系分析 |
二、工业绿色转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三、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结构安排 |
一、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与结构安排 |
第五节 研究方法、内容概要、主要创新及其不足 |
一、研究方法 |
二、内容概要 |
三、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基本规律与理论机制 |
第一节 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内涵分析 |
一、产业、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 |
二、工业结构转型升级 |
三、工业绿色转型 |
第二节 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经验规律分析 |
一、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
二、工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
第三节 绿色经济视角下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分析 |
一、绿色经济的内涵 |
二、工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绿色经济的理论分析 |
第四节 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机制分析:金融发展与环境规制的视角 |
一、金融发展与工业绿色转型 |
二、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转型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工业发展问题分析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马克思部类结构均衡模型 |
一、马克思两部类结构均衡模型 |
二、马克思四部类结构均衡模型 |
第三节 基于四部门模型的中国工业结构问题分析 |
一、对“总供求均衡”的分析 |
二、基于“四部类结构均衡模型”的中国工业发展问题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绿色经济视角下中国工业结构转型的阶段分析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计量模型、估计方法、指标设计与数据来源 |
一、计量模型构建 |
二、估计方法介绍 |
三、核心指标设计 |
四、空间相关性分析 |
五、控制变量与数据来源 |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
一、工业结构升级影响绿色经济的基本结果分析 |
二、工业结构合理化影响绿色经济的基本结果分析 |
三、工业结构高级化影响绿色经济的基本结果分析 |
四、稳健性检验 |
第四节 异质性检验——进一步的考察 |
一、环境规制对工业结构升级与绿色经济之间关系的影响分析 |
二、经济发展对工业结构升级与绿色经济之间关系的影响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中国工业绿色转型路径的实证探究 |
第五章 金融发展与中国工业绿色转型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说 |
一、金融发展作用工业绿色转型的直接效应 |
二、金融发展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研发效应与外资效应 |
三、金融发展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门槛效应 |
第三节 计量模型、指标设计与数据来源 |
一、计量模型 |
二、变量指标设计与指标核算 |
三、数据来源 |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
一、金融发展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基本结果分析 |
二、稳健性检验 |
三、金融发展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门槛效应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纵横向拉开档次”计算过程说明如下 |
第六章 环境规制、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工业绿色转型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说 |
第三节 计量模型、指标设计与数据来源 |
一、计量模型构建 |
二、变量指标设计 |
三、数据来源 |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
一、环境规制、外商直接投资及交互项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分析 |
二、稳健性检验 |
第五节 进一步检验—区域异质性的考察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工业空心化”与中国工业转型升级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工业空心化”的典型特征 |
一、“工业空心化”的内涵与界定 |
二、“工业空心化”的发展阶段 |
第三节 “工业空心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 |
第四节 中国“工业空心化”问题与工业转型升级分析 |
一、中国“工业空心化”的阶段性判断与分析 |
二、中国“工业空心化”对策:“高端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工业绿色转型的对策分析 |
第一节 发达国家工业绿色转型的国际经验 |
一、发达国家促进工业绿色转型的实践分析 |
二、发达国家工业绿色转型的启示 |
第二节 中国工业绿色转型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 |
一、中国工业绿色转型的制约因素 |
二、促进中国工业绿色化转型的对策建议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附录图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及获奖情况 |
(10)我国产能过剩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产能过剩困局 |
一、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产能过剩 |
二、产能过剩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
三、我国产能过剩的行业发展趋势及其调整化解 |
第二节 国内外产能过剩研究述评 |
一、产能过剩相关概念及内涵界定 |
二、国外产能过剩治理研究文献回顾与述评 |
三、国内产能过剩治理研究文献回顾与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四、创新之处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
第一章 产能过剩的理论基础与测度方法 |
第一节 马克思过剩经济思想探索 |
一、竞争规律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
二、资本循环与资本主义生产过剩 |
三、过剩经济基本特征与周期性循环演化 |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产能过剩理论探赜 |
一、竞争演化、垄断竞争与长期产能过剩 |
二、寡头垄断、厂商博弈与长期产能过剩 |
三、西方经济学产能过剩理论突围与实践挑战 |
第三节 产能过剩理论在现当代的新发展 |
一、马克思主义过剩经济思想的发展与演变 |
二、西方经济学产能过剩理论的演化与新发展 |
三、不同过剩理论的比较与科学性研判 |
第四节 产能过剩测度趋势及其应用 |
一、国外产能过剩测度的主要方法 |
二、国内产能过剩测度的主要方法 |
三、本研究的测度方法与应用说明 |
第二章 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历史演进与治理绩效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产能过剩问题辨识:1978-1991 |
一、产能过剩的经济背景与表现形态 |
二、产能过剩的治理政策与经济绩效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的产能过:1992-2001 |
一、产能过剩的经济背景与表现形态 |
二、产能过剩的治理政策与经济绩效 |
第三节 加入WTO后我国产能过剩问题演化:2002—2008 |
一、产能过剩的经济背景与表现形态 |
二、产能过剩的治理政策与经济绩效 |
第四节 当前产能过剩基本特征与风险测度:2009-至今 |
一、产能过剩的经济背景与表现形态 |
二、产能过剩的治理政策与经济绩效 |
三、当前我国产能过剩次生风险辨识 |
第三章 我国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 |
第一节 国家治理转型、宏观经济波动与产能过剩 |
一、经济体制改革、国家政策诱致与产业组织演变 |
二、宏观经济波动、通货膨胀传导与利润率平均化 |
三、国家治理变迁、资源配置效率与生产能力约束 |
第二节 地方政府竞争、产业规制效应与产能过剩 |
一、辖区资源争夺、税费优惠补贴与地方政府竞争 |
二、产业政策诱导、中央-地方博弈与资源配置效应 |
三、地方官员激励、产业规制偏好与区域产业布局 |
第三节 厂商能力特征、投资风险偏好与产能过剩 |
一、厂商偏好、生产能力趋同与同质陷阱 |
二、厂商合谋、投资行为选择与沉淀成本 |
三、厂商激励、产业组织结构与进出壁垒 |
第四节 世界市场结构、消费能力稀缺与产能过剩 |
一、资本全球化、世界市场结构与经济协调 |
二、市场一体化、消费能力稀缺与产能过剩 |
三、经营国际化、贸易保护主义与产能过剩 |
第四章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产能过剩治理经验 |
第一节 国际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与长期产能过剩 |
一、美国金融危机、资本虚拟化与产能过剩 |
二、欧洲债务危机、产业空心化与产能过剩 |
三、全球性长期产能过剩对中国的启示 |
第二节 主要发达国家产能过剩及其治理机制 |
一、美国产能过剩及其治理机制 |
二、德国产能过剩及其治理机制 |
三、日本产能过剩及其治理机制 |
第三节 产能过剩治理的国际经验 |
一、产能过剩治理与调控体系 |
二、产能过剩治理与监测预警 |
三、产能过剩治理与法制保障 |
第五章 我国产能过剩治理路径研究 |
第一节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我国产能过剩治理 |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能过剩治理的关键战略 |
二、经济结构调整、分配制度改革与消费能力再造 |
三、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功能 |
第二节 经济自主创新驱动与我国产能过剩治理 |
一、自主创新驱动:产能过剩治理的根本路径 |
二、生产方式鼎新:第三次工业革命与竞争优势再造 |
三、产业科技革新:生产能力跨越与产业竞争力培育 |
四、信息技术创新:大数据经济战略与产业生态变革 |
第三节 政府—市场关系优化与我国产能过剩治理 |
一、优化制度引导市场模式,跨越产能过剩体制陷阱 |
二、协同创新地方产业组织,化解产能过剩同构约束 |
三、完善企业退出政策体系,建立健全长效防范机制 |
第四节 企业组织产能过剩治理能力建设 |
一、创新驱动:企业动态能力获得与产能过剩治理 |
二、治理驱动:企业竞争策略优化与市场瞄准机制重建 |
三、双轮驱动:国内市场质量延展与国际市场容量开拓 |
第五节 法治经济:产能过剩治理的根本道路 |
一、法治精神与治理现代化 |
二、市场深化与法治化保障 |
三、产能过剩治理中的法律手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
附录1 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 |
附录2 当前我国治理产能过剩的主要政策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图表索引 |
个人简历 |
四、关于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调研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一夕轻雷落万丝[J]. 沈颖,李红霞. 中国水泥, 2021(12)
- [2]中国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艰辛历程[J]. 雷前治. 中国建材, 2021(07)
- [3]中国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艰辛历程[J]. 雷前治. 中国水泥, 2021(07)
- [4]工业型小城镇产业空间转型路径研究 ——以A镇工业空间为例[D]. 金明星.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5]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研究[D]. 边云涛.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6]W市工业转型升级政策满意度分析和对策研究[D]. 顾颖.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7]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D]. 赖世贤. 天津大学, 2020
- [8]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以郑州市工业产业为例[D]. 丁亚琴. 郑州大学, 2020(02)
- [9]中国工业结构转型研究 ——基于绿色经济的视角[D]. 朱东波. 厦门大学, 2018(12)
- [10]我国产能过剩治理研究[D]. 钟洪亮.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