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神州冬季火热的“家”(论文文献综述)
何广益[1](2021)在《佛教经藏医学中的病因观探要》文中指出研究背景:佛教是极为重视生命健康的宗教,贡献了相当丰富的医学内容。佛教传入中国后,其医学内容与中医相互交流融合,僧人们借医弘法,使得佛教医学的价值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陆续有学者对佛教医学进行研究,但对佛教经藏医学中病因观的研究尚未成型,首先未见关于病因内容的大范围检索,多局限于部分佛经中的说法,缺乏完整性;其次,未见佛教医学病因相关概念的解释,病因理论多沦为其他诊疗内容的附属品;除此之外,对于佛教经藏医学中的病因类别的研究逻辑性上也有所欠缺。研究目的:本研究首先拟从佛教经藏医学文献入手,对佛教医学病因学相关的古今文献进行检索、整理,以期完整了解佛教医学中病因相关的内容,初步掌握佛教医学病因所涉及的方向。其次,对所检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整合,得出佛教经藏医学中病因探讨的几大方面如“四大致病”、“烦恼致病”、“虫风致病”、“业因致病”等,对这几个大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为研究病因观的定义、特点、价值提供依据。根据佛教经藏医学病因观内容,总结其定义,厘清其中思路,将各大方面的内容进行逻辑串联,从而使具有完整结构框架的病因观得以呈现。最后,讨论佛教经藏医学病因观对于中医的影响、在中医典籍中的体现,研究病因观对于佛教医学研究的学术意义,阐述其文献历史价值,为身心医学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研究内容与结果:本文分为四个部分来探究佛教经藏医学中的病因观:第一部分梳理了佛教医学的起源,明确古印度吠陀医学与佛教医学之间的关联性,强调其二者之间的差异性,明了佛教医学并非古印度医学的复刻,而是具有独创性的宗教医学,理解其存在的独特意义与价值。探讨了佛教医学的定义、佛教对健康的看法以及佛教医学中病的定义与分类,并确定本文将选择佛教经藏医学中的内容来分析其病因观。借助于佛医文献软件电子版《大正新修大藏经》并与文字版校对,对佛教经藏医学中的病因相关内容进行了通读筛检,去除宗教教义内容后,整理得出135部佛经中含有佛教医学病因相关论述,对病因的各种分类法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结合文献资料,系统阐述佛教经藏医学病因观的具体内容。病因观主要包括“四大致病”、“烦恼致病”、“虫风致病”、“业因致病”和“其他因素致病”五个大方面的内容:①地、水、火、风四大分内外并各具坚、湿、暖、性的总体特征,为构成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大之间互相制化,任一大的增损导致四大平衡失调、生克失衡,进而导致不同的病相表现;②佛教医学认为人受到根本烦恼、随烦恼等诸烦恼的侵扰,进而致病。三毒是烦恼中最基本的因素,也是影响精神作用最多的根本烦恼,不同程度的三毒会导致不同的症状表现和病理行为;五盖是三毒的发挥,其分别所致的心理疾病更加清晰,与现代医学的诸多精神疾病可以对应;③八十虫致病和八十风致病是佛教经藏医学中最为独特的一套病因理论,八十虫的致病机理与现代微生物学颇为相似,而八十风的机制也与人体免疫系统有所关联;④业因致病是最具宗教特色的病因,先世业因与现世业因均可造成疾病的产生,先世业因通过业风进入胞胎完成两世的衔接、导致现世疾病的发生,恶业可导致五脏五根病的发生;⑤佛教经藏医学中还可见饮食不节、睡眠不节、饮酒无度、时令气候、坐禅不节、魔鬼致病及毒虫外伤等病因的内容。第三部分以“佛”、“四大”、“三毒”、“贪欲”、“贪瞋”、“业”等为关键词,检索了中医典籍中与佛教经藏医学病因观相关的内容,整理分析文献,得出其对中医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大致病、贪瞋致病和业障致病三个方面。“四大”之说被诸多医家采用,并与中医基础理论结合,也有医家以四大解释药性并指导治疗,四大致病也被部分医家认可并用于他们的着作中;贪瞋致病多出现于中医养生着作中,被诸多医家认为是养心之关键;业障致病之说也被许多医家接受并强调通过消解业障来防病的重要性。第四部分总结了佛教经藏医学病因观的详细内容,通过与其他医学病因之比较,梳理出佛教医学致病因素的结构,明确佛教经藏医学中病因的定义。讨论佛教经藏医学病因观所呈现的立体化的整体观念,包括人体内部环境的统一、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和三世统一;分析病因之间的相互影响,指出了因与因之间或互为中介或制约的关系;阐明佛教医学独特的病因探究方式,包括审症求因、观察知因和内观体悟求因。最后讨论佛教经藏医学病因观的特色与价值,点明其与现代医学的关联、展现佛教医学的超前性,揭示了佛教医学病因观对身心医学探究的优势之处以及对道德约束、行为规范的启示作用。
丛海霞[2](2020)在《晚清民国巴蜀词坛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1874至1949年的巴蜀词坛为研究对象,考察此期巴蜀词学思想、词人生态、题材内容、艺术特质、群体流派等发展演变情况,全面展现其多元风貌及在词学史上的独特地位。晚清民国巴蜀词坛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首先,它是千年巴蜀词史发展新变的又一座高峰。巴蜀词坛曾在五代及两宋时期有着辉煌的历史。然金、元、明及清代前中期却十分薄弱,直至晚清才逐步觉醒。近百年时间内,巴蜀词坛不仅唱和活动频繁,创作数量陡然增加,而且质量上乘,出现了不少情格兼重的词史佳作。纵向比较而言,确实堪与五代两宋相提并论。其次,它是晚清民国巴蜀文学不可缺失的一章。与其他文体相比,词之“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的特质在面对不易言说的语境下,有其显着的优势。特别是抗战时期,因为政治宣传的需要,新诗、戏剧、小说等新文学都不免有“带着镣铐跳舞”的局限性,而词这类旧形式,因自五四以来不断被压缩的前期处境,使得在情感表达上更加私有化,反而不再受政治宣传的掣肘。遂更能深入地反映战时人民的真实生态。第三,它是中国地域词史研究的重要方阵。巴蜀地处西陲,有山奇水秀自然风光的陶冶,亦有根深蕴厚词学传统的滋育。无论在地域上,还是文化上,都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天府”特色。然当下对巴蜀词坛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其一,宏观上存在“头重脚轻”现象,即五代、两宋时期词人受到格外关注,而清代及民国时期的词人研究则相对薄弱;其二,文献整理的不足;其三,词学批评重视不够;其四,研究方法及视角比较单一。基于此,本文采取知人论世与文学地理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前者便于准确抽绎作家作品的特质;后者有利于作群体性现象的考察与反思。巴蜀词坛有着悠久的词学传统,晚清民国时期对此既有传承,也有创新。综合来看,此期词学观念有三大特点:第一,推尊词体,强调诗词同源;第二,谲谏批判功能的抬高与词史意识的强化;第三,寄托理念的认同与性灵思想的外化。在建构巴蜀词学历程中,李调元《雨村词话》是词坛浙、常二派此消彼长之间的过渡性存在,也是巴蜀词学星火相传的关键人物。姜方锬《蜀词人评传》则是巴蜀词坛由传统词话向现代词学转型的重要成果。基于以上思想理念的考察,及对创作成就和词史发展的整体观照,晚清民国巴蜀词坛大体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晚清巴蜀词坛的觉醒(1874-1911)。1874年,张之洞成功创办尊经书院,成为巴蜀文学崛起的重要转折点。书院培育了众多眼界开阔、学识渊博的人才,他们为巴蜀文化的兴盛打下扎实的基础。巴蜀词坛也开始摆脱萧条冷寂的局面,如张祥龄、胡延、朱德宝、宋育仁、周岸登等人开始活跃文坛,他们转益多师,博采众长,凭借精工富艳的才情与坚韧不屈的性格,终在词坛博得一席之地。张祥龄是唯一一个串联北京、吴中两大词群并与湖湘词群交往密切的关键人物。他早期学步姜、张之醇雅,后转师二晏,终以意炼警辟、淳质闳约的独特风貌屹立于巴蜀词坛。胡延与朱德宝都是沉沦下僚的文人,空有一腔热血却报国无门。鼎革易代之际,朱德宝站到了维新阵营,试图通过变法来达到挽救国家危亡的目的;而胡延则坚守在守旧阵营,试图以个人辛勤的付出来切实改变地方百姓的生活。二人从不同视角记录了动荡政局下人民的复杂心声。周岸登是晚清向民国过渡的典型。早期因强调声律,一直以“二窗词客”的身份被划入梦窗一派。其实,《蜀雅》词特别重视情感抒发,整体上呈现出由哀婉凄艳到沉雄霸悍风格的转变趋势。在近百年蜀中词坛,周氏理当胜任探花之誉。第二,民国前中期巴蜀词坛的复兴(1912-1936)。锦城词社是近代巴蜀第一个词学社团,它是词坛由觉醒走向复兴的重要标志。该词社成立于四川成都,活跃于1916至1920年间,先后组织三十余次雅集活动,刊刻《春禅词社词》《花行小集》两部词集,参加人数先后达二十四人,比较着名的有赵熙、邓潜、邓鸿荃、张慎仪、江子愚、林思进等。当时四川频繁的军阀混战并未引起中国词坛其他文人的关注,而锦城词社则从文人角度客观记录了发生在身边的各种动乱,所写作品具有透视普通民众生态、补正史之缺的词史价值。赵熙是锦城词社的重要参与者,其《香宋词》不仅是袁枚性灵说的现代回响,而且真切地反映了清民异代之际遗老耆旧的复杂心声。邓潜受赵熙影响较大,他们有着相似的亡国经历和乱世处境,其词呈现出寄托幽深、孤悲沉郁的整体风貌。张慎仪和江子愚则从各自角度展示内心的不甘和挣扎,是彼时人心思变的一个缩影。第三,民国后期巴蜀词坛的强盛(1937-1949)。全面抗战爆发后,随着众多高校及文人迁徙至此,巴蜀成为继南京、上海、京津之后,又一引领潮流的诗词重镇。首先,创作力量和数量都陡然猛增;其次,诗词社团、雅集唱和等群体性文学活动更加活跃;第三,词体社会功能显着增强;第四,描写内容由个性生活转向抗日战争;第五,词作风格由崇尚花间的独抒性灵向豪雄悲壮、沉郁顿挫等多元风貌拓展。此期巴蜀籍词人向迪琮和刘冰研成就十分突出。向词提出师法北宋、情格兼重的创作思路;刘词推崇音律,并强调以词记史。二者是认识民初梦窗风流弊和见证抗战词坛苏辛词风崛起的独特窗口。总而言之,在1874至1949年间,巴蜀经历了从词坛边缘向词坛重镇的发展演变过程。终以兼具巴蜀地域文化特色、倡导抒情的性灵本色和立体呈现当地人民复杂心声的三大特质屹立于中国词坛。
谭升元[3](2020)在《朱熹酒诗研究》文中认为南宋以降,朱熹的理学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官方意识形态,影响力足以同孔孟比肩。历来学界对朱熹的研究主要聚焦于理学,对其他方面尤其是诗文的研究起步较晚,论之较少。朱熹在南宋便以诗名世,众体皆备,且很多诗歌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翻阅朱熹诗作,发现其诗作中常常有引酒入诗的现象,且占其全部诗作的十之一要多。在人们的印象中,酒与追求个性与自由是紧密联系的,对于提倡并力行“存天理、灭人欲”的朱熹而言,似有反常,也具深意。有鉴于此,本文以《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为底本,以《全宋诗》、《朱熹诗词编年笺注》为参考,辑录出朱熹与酒相关的诗作,并从这一角度切入,深入朱熹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探知朱熹酒诗背后的丰富意蕴。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的主要内容是对朱熹酒诗创作情况与朱熹酒龄酒量进行论述。所谓朱熹酒诗创作情况包括酒诗总的篇目考证及阶段性创作的篇目情况。朱熹酒诗创作贯穿于其人生的各个阶段,在这些酒诗中反复提及饮酒这一行为,可知朱熹好酒甚至嗜酒。参考相关研究资料,能推知其酒龄、酒量之大概。而各个阶段酒诗的创作多寡不一,这又与朱熹的人生经历相关。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对朱熹酒事、对酒的功能认识的论述,包括朱熹酒诗中的提及的酒事、酒名、酒器,以及朱熹对“酒以成礼”与“酒以为乐”、酒为文人创作灵感的媒介、酒以解忧与酒壮豪情与饮酒抵御寒冷与伤身败体的酒的功能的认识。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对朱熹酒诗的创作成因进行论述,包括礼乐和文人饮酒的传统、宋代盛行的饮酒风气、历次党争之祸以及朱熹的平生山水心的影响。第四章的主要内容是对朱熹酒诗的审美创作进行论述,结合相关的诗论材料、朱熹的诗论主张及其酒诗本身,发现朱熹在诗歌创作中追求平淡自然的风格,同时亦存豪放雄健之作;诗歌结构严谨,用事尚古;意境有余而理趣不足。第五章的主要内容是对朱熹酒诗中的儒者情怀进行论述,包括忠君爱国与视民如伤、穷达同质的隐逸之思。研究中发现,朱熹酒诗中所展现的个人形象、蕴蓄的思想内涵这与其一贯给人正襟危坐、严肃古板的道学家形象大相径庭。朱熹的酒诗中纯粹的言理说教之作并不多,因此更能体现朱熹作为诗人而非理学家的一面,较能客观地体现朱熹的诗歌成就。朱熹作诗追求平淡自然的诗美风格,但其中不乏豪放雄健之作,并言诗不宜多作却又作了一千三百余首,酒或是主要诱因之一。同时,酒在朱熹的诗作中有着多重的深层义涵。故而本文以酒这一视角切入,为朱熹的诗歌研究略尽绵薄之力。
张友[4](2020)在《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大众滑雪运动研究热点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众滑雪运动以其特有的惊险、娱乐、健身、休闲等魅力一直成为冰雪体育里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之一,但其在火热发展的过程中遇到很多的因素制约,对整个滑雪产业的可持续、健康的发展产生了影响。本文采用文献资料、专家咨询、知识图谱等研究方法,对大众滑雪运动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着眼其研究的现状、研究的热点、发展中的制约因素,最终提出解决的建议与方法,在理论上为我国大众滑雪运动的科学研究提供参考,在实践上促进大众滑雪运动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借助CitespaceV软件对选取的与大众滑雪运动研究相关的470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特别是对研究热点、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究,并对未来大众滑雪运动发展趋势进行判断。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年发文数量在经历了两个快速增长阶段后,未来还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但预计增幅会下降。科研机构、科研者间团队建设、合作不强。科研成果的产出地区、区域间差异明显;2、研究的热点多集中在滑雪旅游、滑雪场、滑雪产业、滑雪教学、运动损伤、人才培养等几个方面;3、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价格因素、滑雪人口因素、滑雪场因素、政府的干预与引导因素、安全因素几个方面,其中以价格因素最为重要;4、未来我国大众滑雪运动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仍处于增长趋势,但会由爆发式的增长模式逐渐向提高发展质量、提升品牌、提升服务质量的温和增长模式转变。根据以上结论,为更好促进大众滑雪运动发展,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大众滑雪科研团队建设,加强不同地区滑雪科研团队交流;2、加强滑雪运动的校园推广,加强年轻滑雪人口的培育;3、提高滑雪场的运营、管理水平,降低运行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形成透明的价格形成机制与价格监督机制,摆脱滑雪场单一雪季运营模式,增加与滑雪运动相配套的娱乐项目;4、加强政府部门的干预与引导,通过政策的制定与完善、重大赛事的举办、人才的培养、媒体的推介等措施,推动大众滑雪运动发展;5、提高滑雪运动竞技水平,激发大众参与滑雪的热情,实现竞技滑雪与大众滑雪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周莹[5](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耿慧聪[6](2020)在《哈尔滨市冰雪文化旅游整合营销传播策划》文中指出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来临之际,全国正刮起一波“冰雪热”。哈尔滨作为老牌冰雪旅游城市,其冰雪品牌形象曾在民众心中占据一定地位。但随着国内多区域纷纷加入到冰雪旅游市场的瓜分中,哈尔滨市冰雪旅游市场正面临一场挑战。在此大背景下,结合省委省政府设定的将“龙江品牌”升级为“国际品牌”这一发展目标,以及当下所处的“万物互联”时代,本文以整合营销的视角,对哈尔滨冰雪旅游市场进行新的策划。首先,本文从国内整体冰雪旅游市场背景入手,进而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冰雪旅游现状展开分析。并分别从冰雪景观类、冰雪乐园类、民俗文化类三个角度,依据实际情况选取同类市场竞争者进行比较。结合以上分析,最终将本次哈尔滨冰雪旅游定位为以“北纬45°丨雪蕴民风丨你的城市季候”为主题的“冰雪文化游”。目标客群则以“扩充本地游客数量,带动国内外游客”为原则,面向国内外,分别设定三级目标客源地,进行哈尔滨冰雪文化旅游品牌策划与传播。其次,本次策划把冰雪旅游和城市文化有机融合,秉承“以冰雪为载体,以文化为内核,以享受为目的”的“ICE”原则,凝练三个关键词“积淀”、“想象”、“鲜活”,将哈尔滨城市文化中的“历史感”、“浪漫感”、“民俗感”得以表现。最后,将结合上述产品定位和潜在消费者特征,对“2020年哈尔滨冰雪文化游”进行年度整合营销传播策划。本次策划围绕“看中东铁路上的哈尔滨”、“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冰雪梦”、“来哈尔滨,感受不一样的冰雪风”三大主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分别采取体验营销、IP营销、节庆营销的策略开展线下系列冰雪营销活动。同时以构建新老媒体矩阵的方式,配合微博、微信、抖音等全媒体平台进行品牌年度传播。
熊辛格[7](2020)在《中外约章与中国近代物流业的嬗变(1840-1937)》文中研究指明物流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经济活动,指商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流通过程。物流业则是按照他人的物流需要,有偿提供物流服务的行业。中国近代物流业可以根据它在不同领域所具备的功能不同,分为两大类,即以运输为主的企业和以运输代理及相关业务为主的企业,主要包括公路物流业、铁路物流业、航运物流业、航空物流业和货栈业等。在列强物流企业凭借条约特权占据支配地位的情况下,我国民族物流业经历了从衰败到曲折发展的嬗变过程,形成了以码头货栈业、航运物流业、公路物流业和铁路物流业为主体的体系,为中国近代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近代物流类不平等约章的订立为列强入侵我国近代物流业提供了特权庇护。对外扩张物流业,是保障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为了实现侵略野心,尽快在中国建立政治及经济上的支配地位,订立物流类约章成为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侵华的首要策略。以英国为首的欧美列强,通过武装入侵和外交讹诈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为外商物流业入侵我国经济创造了特权上的基础。根据不同内容,近代中外物流类约章可以分为货物税率类、码头货栈类、物流交通设施类与电信通讯类四种。随着对华入侵的增强,欧美各国将提高货物流通速率、降低运输成本和增加货物数量等问题视为辅助各国势力的重要步骤。无论是货物税率类,还是码头货栈类和交通设施类约章,都体现了列强在中国扩大近代物流业的野心。通过税率类约章,列强攫取了协定关税特权,降低了进出口及内地税税率,为外商在华扩大商品运输量创造了条件。码头货栈类约章的订立,使得外商在通商口岸广泛建立商品集散地,推动物流运输业向内地扩张。除此之外,良好的物流交通设施作为基础条件,也是近代外商物流业在中国迅速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列强通过不平等约章,不仅攫取了修筑公路和铁路的权利,也获得了在我国沿海及内河航行的权利,为外商物流交通的入侵创造了条件。而电信类准条约的签订,令外商获得在华设立现代通讯机构的权利。随着外商在华水线和陆线铺设的完成,提高了商业信息流通效率,为外商在华物流业的扩张创造更多便利。在物流类约章特权的庇护下,外商物流业在我国逐渐占据了支配地位,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体系。列强控制了我国内地及进出口商品的流通量,为外商货栈业及物流运输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因此,外商码头货栈业逐渐成为支配我国货物流通的主要势力,经历了从沿海蔓延至内河通商口岸的过程。受码头货栈业的推动,外商轮船公司也逐渐占据了我国沿海及内河水域航运物流业市场的主导权,不仅加速了我国传统航运物流业的衰败,而且为列强进一步加深侵略创造了条件。于此同时,外商陆路物流交通运输业也逐渐形成主导势力。修筑公路设施是公路物流业发展的前提条件。租界成为列强入侵我国公路物流的前哨,在工部局的规划和监督下,不仅出现了新式公路,而且还引进了汽车,使外商公路运输处于优势地位,并随着租界的增加而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铁路投资权则为列强侵略我国铁路物流业创造了基础设施上的条件。通过各类筑路合同,各国不仅攫取了我国铁路的经营权,而且还聘请客卿、购买器材和设计线路等,进一步促进了在我国铁路物流业规模的形成。在外商物流业的刺激下,我国民族物流业经历了从传统到近代化的演变过程。中国传统物流业的衰败以及与外商争利的诉求,是推动近代民族物流业兴起的主要原因。首先发生转变的是近代航运物流业。以轮船招商局为代表的官办航运物流企业率先摒弃传统的帆船运输方式,依靠自身努力逐渐成为长江流域重要的势力。华商企业也纷纷采用轮船参与航运物流,在长江、珠江及黑龙江流域都形成了初步的规模,并推动了码头货栈业的发展。码头货栈业是我国近代民族货栈业的先导者。不管是轮船招商局,还是华商航运公司,均在各大通商口岸基本设立了初具规模的码头货栈,为我国货物的流转提供了必要的设施。随着民族电信业的逐渐完善,使华商实现信息互通有无具备一定条件,电报和电话遂成为物流公司的配套设置,促进了民族物流业的发展。无独有偶,公路的修筑和汽车的引入,为我国近代民族公路物流初步规模的形成创造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在经济建设、军工筑路和地方自治等因素的影响下,各省逐渐认识到汽车运输的重要性,从而推动了公路物流业格局的形成。广泛筑路的兴起与铁路机构的成立,促进了我国近代民族铁路物流初步规模的形成。随着关税自主权的收回、谋划航权自主运动的深入和收回邮权运动的发展,南京国民政府出台一系列必要的措施,推动了我国近代民族物流业体系的形成。裁厘加税是实现关税自主的前提条件之一,其中货物通过税的裁撤,促进了铁路和公路物流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巩固自身航业实力,提高码头货栈能力,则是保障我国顺利收回航权的前提之一。受此谋划的影响,我国民族航运物流业及码头货栈业也获得进一步发展。我国民族电信业在此浪潮中亦获得长足进步,不仅电信辐射范围扩大,而且物流商业用户对其依赖剧增,遂成为民族物流业体系形成的重要辅助。因此,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运营规模,都显示了南京政府时期我国近代民族物流业体系的形成。受中外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影响,中国近代物流业呈现出半殖民地与半封建,近代化与封建传统杂糅的格局。在外商物流业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我国民族物流业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及商业、交通比较发达的地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工商业及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近代化的进程,但整体依然处于依附的地位,无法实现独立发展。
郑春梅[8](2020)在《清末民初女性文学期刊的同人运作模式与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清末民初同人期刊与商业期刊、官方期刊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姿态。清末民初女性同人文学期刊是该时期同人刊物的一个门类,本文从清末民初女性同人文学期刊入手,选择该时期有代表性的女性文学刊物。在前人梳理归纳的基础之上,厘清该时期女性文学期刊的同人运作模式,以及对五四及以后女性作家群体、女性文学和女性同人文学期刊的影响。清末民初女性同人文学期刊的运作模式是:女性先行、品质优先的运作模式,自力更生非盈利的运作模式。通过探究清末民初女性文学期刊的同人运作模式,探究其对五四及五四以后女性期刊运作的影响。并探寻清末民初女性文学期刊同人文学组织的同人精神,以及对中国女性文学发展的影响。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梳理国内外学界对清末民初女性同人文学期刊、女性文学史、女性文学与社会文化问题和性别史研究的研究脉络。从而得出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正文部分由五章构成。第二章节主要界定“同人”、“同人文学期刊”、“女性同人文学期刊”的定义。梳理“同人”含义的发展与演变,以及如今学界对于“同人”的统一看法。从定义与意义两个方面对“同人期刊”进行了概定,明确清末民初同人期刊与商业期刊、官办期刊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姿态。在此基础上,对“女性同人文学期刊”进行概念界定,明确了女性同人文学期刊在客观上是如何促进了女性解放的。第三章节探讨女性同人文学期刊的时代文化语境。从技术、思想与社会变革三个角度分析女性同人文学期刊的时代文化语境。技术主要体现在印刷术的革新以及西方传教士先进的办刊经验;思想重点从清末民初西方女性意识的传入对中国的影响,尤其是天赋人权、男女平等思想;社会变革抓住女性解放思潮三个重要的转折点,维新变法运动拉开了女性解放思潮的序幕,辛亥革命开启了真正的女性解放思潮,五四新文化运动促使女性解放思潮迈入新的阶段。第四章节探讨清末民初女性同人文学期刊同人运作模式:女性先行、品质优先的运作模式。重点从该时期女性同人文学期刊的章程入手。首先探究梳理该时期女性同人文学期刊的发刊词(宣言),并对期刊的发刊词进行分类,梳理出不同的类型。其次,分析其如何构建的女性读本模式。从反对封建礼教对女性的迫害、重视教育促进女性解放、倡导女权呼吁男女平等这三方面来阐释。紧接着从打造特色栏目,拓宽发行渠道、设置稿酬制度等三个方面系统阐释期刊的运作模式。第五章节探讨清末民初女性同人文学期刊同人运作模式:自力更生非盈利运行模式。首先,分析主编、创作者和读者三个群体。阐明主编群体的地缘、血亲关系,创作者的性别演变以及读者群体的演变。其次,从出资、筹款与运行角度分析同人期刊的资金来源和运营。最后,与商业运作模式、官办运作模式进行对比,总结出同人期刊运作模式的独特性。第六章探讨清末民初女性同人文学期刊运作模式对文学史做出的贡献。站在历时性的角度审视同人运作模式对五四及以后文学的影响,它不仅促进五四及以后女性解放话语的构建,改变文学性别格局,形成女性作家群体,还推动了五四及以后女性同人文学期刊的发展,是推动中国文学现代化的重要动力之一。结语在全文内容的基础上,再次对清末民初女性同人文学期刊同人运作模式与影响进行总结,并提出本文的不足之处。
池莉[9](2019)在《大树小虫》文中认为第一章人物表以及人物表情的关键表述1.俞思语俞思语足月出生。分娩之前医院找了熟人,不料还是呛到羊水吸入胎粪,出生时没了呼吸,窒息十分钟,住进重症监护室。都以为她不行了,傍晚她却有了自主呼吸。次日又发烧、呕吐、四肢僵硬、哭声拉直,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从那时起直至今天,俞思语支气管与肺,都相当脆弱,只要伤风感冒,必久咳不愈,有时还会咯血,粉红色带泡沫痰那种,多年查无因,中西医皆难治愈,对空气要求高,易气短,常需深呼吸。
刘策[10](2020)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品牌整合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进一步聚焦在冰雪领域,冰雪旅游成为文旅产业投资的新风口。作为中国冰雪旅游产业的知名品牌,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经过21年的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品牌整合营销策略,使其成为享誉全国的冰雪旅游景区之一,是国内最受欢迎的冰雪主题乐园。本文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冰雪大世界的发展概况进行简要梳理,分析其品牌内涵与品牌定位,提出冰雪大世界围绕品牌进行整合营销的价值与意义。其次,通过分析冰雪大世界的品牌整合营销策略现状,结合实地调研、深入访谈及问卷调查等方法,阐述冰雪大世界在品牌整合营销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最后,针对不足之处提出相关策略优化建议,进而为我国冰雪旅游景区的品牌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二、神州冬季火热的“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神州冬季火热的“家”(论文提纲范文)
(1)佛教经藏医学中的病因观探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2 研究现状 |
2.1 关于佛教医学的研究现状 |
2.2 佛教医学病因相关内容的研究现状 |
2.3 选题理由 |
3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佛教医学概略 |
第一节 佛教医学与印度医学 |
1 古印度阿育吠陀的发展 |
2 阿育吠陀医学的内容与传播 |
3 佛教医学的起源 |
第二节 佛教医学定义 |
第三节 佛教医学典籍 |
第四节 佛教经藏医学论健康 |
1 佛教对健康的认知 |
2 佛教中健康的标准 |
第五节 佛教经藏医学论病 |
1 病的定义 |
2 病的分类 |
第六节 佛教经藏医学论病因 |
1 佛经中病因相关文献检索 |
2 佛经中病因内容的分类 |
3 略谈病因文献梳理 |
第二章 佛教经藏医学病因观的具体内容 |
第一节 四大致病 |
1 四大学说略述 |
2 四大成身过程 |
3 四大与人体 |
4 四大致病 |
第二节 烦恼致病 |
1 烦恼致病概说 |
2 三毒致病 |
3 五盖致病 |
4 随烦恼 |
第三节 虫风致病 |
1 八十虫致病 |
2 八十风致病 |
第四节 业因致病 |
1 业与业报 |
2 先世业报病与现世业报病 |
3 恶业致病 |
4 业入胞胎 |
5 业因说之转变 |
第五节 其他因素致病 |
1 饮食不节致病 |
2 睡眠不节致病 |
3 饮酒无度致病 |
4 时令气候致病 |
5 坐禅不节致病 |
6 魔鬼致病 |
7 毒虫及其他外伤致病 |
第三章 佛教经藏医学病因观对中医学的影响 |
第一节 简述佛教医学对中医的影响 |
第二节 四大致病与中医 |
1 “四大”说法的流行 |
2 四大与中医学的理论结合 |
3 四大对中药药性理论的影响 |
4 四大致病内容的引入 |
第三节 贪瞋致病与中医 |
第四节 业障致病与中医 |
第五节 佛教经藏医学病因观对中医影响的讨论 |
第四章 佛教经藏医学病因观探究 |
第一节 佛教经藏医学病因观的定义 |
1 定义 |
2 内容 |
第二节 佛教经藏医学病因观的整体观 |
1 人体内部环境的统一 |
2 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 |
3 三世统一 |
第三节 多因交缠 |
1 病因之间互相影响 |
2 病因观中的因果联系 |
第四节 病因探究方式 |
1 审症求因 |
2 观察知因 |
3 内观体悟求因 |
4 病因探究方式小结 |
第五节 病因观的特色与价值 |
1 虫风致病与微生物学 |
2 病因观对道德约束和行为规范的启示 |
3 烦恼致病与心理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晚清民国巴蜀词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及范围 |
二、定位与特质 |
三、分期与体量 |
四、现状与不足 |
五、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晚清民国巴蜀词学观念与词学理论 |
第一节 词学观念的传承与创新 |
一、推尊词体,诗词同源 |
二、谲谏批判功能的抬高与词史意识的强化 |
三、寄托理念的认同与性灵思想的外化 |
第二节 李调元《雨村词话》之批评实践 |
一、渊源浙派,推崇醇雅 |
二、强调性灵,求新尚奇 |
第三节 姜方锬《蜀词人评传》之词学思想 |
一、编选标准及编纂体例 |
二、汇编、汇校、汇评之文献价值 |
三、强调情境、振衰复兴的词学思想 |
四、辨析源流、开辟新领域的词学史意义 |
结语 |
第二章 晚清巴蜀词坛的觉醒(1874-1911) |
第一节 尊经书院与巴蜀词学的重振 |
第二节 更洗铅华出深意:论张祥龄词 |
一、词集文献梳理 |
二、学步姜张,尚雅遵律 |
三、转师二晏,哀婉凄艳 |
四、推尊文体,以词记史 |
第三节 位卑未敢忘忧国:胡延与朱德宝词合论 |
一、浓才艳遇谁消得:论胡延词 |
二、差近茗柯、瓣香稼轩:论朱德宝词 |
第四节 瘴海蛮荒倦游客:论周岸登词 |
一、不拘一格与寄托遥深的词学观 |
二、故国与愁怨:《蜀雅》之心灵诉求 |
三、哀婉与沉雄:《蜀雅》之气格 |
第三章 民国前中期巴蜀词坛的复兴(1912-1936) |
第一节 锦城词社考论 |
第二节 一代遗民之词心与气骨:论赵熙《香宋词》附邓潜 |
一、瓣香随园主性灵 |
二、遗民情怀与乱世悲歌 |
三、清雅松秀与豪宕孤悲 |
第三节 不甘与无奈的挣扎:张慎仪与江椿词合论 |
一、“我与我周旋,宁做我”:论张慎仪词 |
二、“忠恨谁能识”:论江椿词 |
第四章 民国后期巴蜀词坛的强盛(1937-1949) |
第一节 抗日战争与巴蜀词学的转向 |
第二节 重振雅音复本色,遵格尚律述真情:论向迪琮词 |
一、续集再版,重现心迹 |
二、师法北宋,情格兼重 |
三、沉郁深婉,朴茂重大 |
第三节 几根铁骨撑天地,冷抱秋心续楚骚:论刘冰研词 |
一、刘冰研着作考 |
二、刘冰研生平与交游考 |
三、民国战乱生态的透视与人民复杂心迹的描摹 |
四、附论刘冰研散曲 |
结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部分巴蜀作家词学活动行年考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朱熹酒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酒诗界定 |
第一章 篇目、酒龄与酒量 |
第一节 篇目及阶段性创作 |
第二节 朱熹的酒龄与酒量 |
第二章 酒事及对酒与酒的功能认识 |
第一节 酒事、酒名与酒器 |
一、酒事 |
二、酒之称名及考辨 |
三、酒器 |
第二节 功能认识 |
一、酒以成礼与酒以为乐 |
二、文人创作灵感之媒介 |
三、酒以解忧与酒壮豪情 |
四、抵御寒冷与伤身败体 |
第三章 创作成因 |
第一节 礼乐及文人饮酒传统 |
第二节 宋代盛行的饮酒风气 |
一、皇帝至庶民,饮酒蔚然成风 |
二、酒税为宋代重要的财政收入 |
第三节 历次党争之祸的影响 |
第四节 朱熹“山水心”使然 |
第四章 审美创造 |
第一节 平淡自然,亦存豪放 |
第二节 布置严谨,用事尚古 |
第三节 意境有余,理趣不足 |
第五章 儒者情怀 |
第一节 忠君爱国与视民如伤 |
一、忠君爱国 |
二、视民如伤 |
第二节 穷达同质的隐逸之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4)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大众滑雪运动研究热点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知识图谱和大众滑雪运动概念阐述 |
2.1.1 知识图谱 |
2.1.2 大众滑雪运动 |
2.2 国内大众滑雪运动相关研究 |
2.2.1 大众滑雪运动教学的研究 |
2.2.2 大众滑雪运动损伤预防及安全对策研究 |
2.2.3 大众滑雪运动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
2.2.4 大众滑雪运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
2.2.5 大众滑雪运动发展趋势的研究 |
2.3 国外大众滑雪的研究现状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知识图谱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我国大众滑雪运动的年发文数量及变化趋势研究分析 |
4.2 我国大众滑雪运动核心研究机构分析 |
4.3 我国大众滑雪运动核心研究人员分析 |
4.4 我国大众滑雪运动研究热点分析 |
4.5 我国大众滑雪运动影响因素分析 |
4.5.1 大众滑雪运动的价格因素分析 |
4.5.2 大众滑雪运动的人口因素分析 |
4.5.3 滑雪场地因素分析 |
4.5.4 政府干预与政策引导因素分析 |
4.5.5 安全因素分析 |
4.6 我国大众滑雪运动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
4.6.1 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判断 |
4.6.2 我国近4年滑雪人数的分析 |
4.6.3 我国滑雪场建设趋势的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大众滑雪运动科学研究方面 |
5.1.2 大众滑雪运动影响因素方面 |
5.1.3 大众滑雪运动发展趋势方面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5)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哈尔滨市冰雪文化旅游整合营销传播策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选题概述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价值 |
1.3 策划思路 |
第二章 市场分析 |
2.1 宏观市场分析 |
2.1.1 政策法律环境 |
2.1.2 经济环境 |
2.1.3 社会文化环境 |
2.1.4 技术环境 |
2.2 行业市场分析 |
2.2.1 冰雪旅游市场分析 |
2.2.2 市场客群及偏好分析 |
2.2.3 群体对哈尔滨冰雪旅游认知与旅游意愿调查 |
2.3 市场竞争者分析 |
2.3.1 冰雪景观类——牡丹江雪乡、吉林长白山景区 |
2.3.2 冰雪乐园游玩类——棋盘山冰雪大世界、深圳世界之窗阿尔卑斯冰雪世界 |
2.3.3 特色冰雪文化类——松原查干湖 |
第三章 哈尔滨冰雪旅游概况及营销传播现状 |
3.1 哈尔滨冰雪旅游资源概况 |
3.1.1 区位条件 |
3.1.2 冰雪资源条件 |
3.1.3 文化资源 |
3.2 哈尔滨冰雪旅游营销传播现状 |
3.2.1 营销活动 |
3.2.2 传播分析 |
第四章 定位策略 |
4.1 哈尔滨冰雪旅游swot分析 |
4.1.1 优势分析(strength) |
4.1.2 劣势分析(weakness) |
4.1.3 机会分析(opportunity) |
4.1.4 威胁分析(threat) |
4.2 目标市场定位 |
4.2.1 目标客源地划分 |
4.2.2 目标消费群体划分 |
4.3 冰雪旅游品牌定位 |
4.3.1 冰雪旅游形象定位 |
4.3.2 品牌视觉识别系统 |
第五章 2020年度哈尔滨冰雪文化旅游整合营销传播方案 |
5.1 营销策略及营销活动安排 |
5.1.1 体验营销——身临其境,感受冰雪文化 |
5.1.2 IP营销——用优质内容,打造潮流IP |
5.1.3 节庆营销——借节日“痛点”塑造品牌形象 |
5.2 传播推广方案设计 |
5.2.1 传播目标 |
5.2.2 传播策略 |
5.2.3 媒介组合及执行 |
5.3 特别策划:疫情下的营销传播策划备案 |
5.3.1 借“公益”之手优化品牌形象 |
5.3.2 开启“云旅游”篇章 |
5.3.3 刺激“后疫情”时代消费 |
第六章 效果监测 |
6.1 测量计划 |
6.2 测量方法 |
6.2.1 数据分析法 |
6.2.2 问卷调查法 |
6.3 可行性评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中外约章与中国近代物流业的嬗变(1840-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近代中外物流类约章订立的缘起 |
第一节 西方近代物流业的兴起 |
(一)西方近代物流业的产生与形成 |
(二)辅助外贸扩张的西方近代物流业 |
第二节 列强侵华的物流需求 |
(一)对华贸易扩张的需求 |
(二)外商物流运输违规的行为 |
(三)英国武力订约的诉求 |
第三节 清政府的对策 |
(一)清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 |
(二)中国社会物流现状 |
(三)传统的御夷之策 |
第二章 近代中外物流类约章的内容 |
第一节 货物税率类约章 |
第二节 码头货栈类约章 |
第三节 物流交通设施类约章 |
(一)公路类约章 |
(二)航运类约章 |
(三)铁路类约章 |
(四)航空类约章 |
第四节 电信通讯类准条约 |
第三章 不平等条约特权与外商在华物流业体系的形成 |
第一节 协定关税特权扩大货物流量 |
(一)协定关税前后的货物流量 |
(二)进出口税制度与货物流量 |
(三)协定内地关税制度与货物流量 |
第二节 沿海及内河航权与外商航运物流业的形成 |
(一)沿海航运物流业 |
(二)内河航运物流业 |
第三节 通商口岸设栈与外商码头货栈业的形成 |
(一)外商货栈入侵沿海口岸 |
(二)外商货栈业在内河口岸的扩张 |
第四节 租界筑路权与外商公路物流业的形成 |
(一)租界道路规划 |
(二)租界公路物流的形成 |
第五节 铁路筑路权与外商铁路物流业的形成 |
(一)筑路权益的实现 |
(二)铁路物流业的入侵 |
(三)外商铁路物流规模的形成 |
第六节 经营电线特权与外商电信业的形成 |
(一)列强电报系统的建立 |
(二)租界电话网络的建立 |
第四章 不平等条约体系下中国近代民族物流业的雏形 |
第一节 中国传统物流业的衰败 |
第二节 近代民族航运物流业的初步规模 |
(一)对外商航运物流的认识 |
(二)官办航运物流业的兴起 |
(三)商办航运物流业的兴起 |
第三节 近代民族码头货栈业的初步规模 |
(一)自主设栈意识的萌发 |
(二)招商局码头货栈业 |
(三)华商码头货栈业 |
第四节 近代民族铁路物流业的初步规模 |
(一)对铁路权益的认识 |
(二)早期筑路的尝试 |
(三)铁路物流业的初步规模 |
第五节 近代民族公路物流业的初步格局 |
(一)对租界公路物流的认识 |
(二)民族公路物流业的兴起 |
(三)公路物流业初步规模的形成 |
第六节 近代民族电信业的初步规模 |
(一)对电信权益的认识 |
(二)近代民族电报业的初步规模 |
(三)近代民族电话业的初步规模 |
第五章 收回主权运动与中国近代民族物流业体系的形成 |
第一节 关税自主的实现与民族铁路物流业的形成 |
(一)裁厘促进民族铁路物流的发展 |
(二)强烈的铁路主权意识 |
(三)民族铁路联运体系的形成 |
第二节 关税自主的实现与民族公路物流业的形成 |
(一)裁撤厘金促进民族公路物流业的发展 |
(二)民族公路联运物流网络的形成 |
(三)民族公路物流运输的经营情况 |
第三节 航权自主的筹划与民族航运物流业的形成 |
(一)收回航权须发展民族航运业 |
(二)航运政策与机构的统一 |
(三)民族水陆联运体系的形成 |
(四)民族航运物流网络的扩大 |
第四节 航权自主的筹划与民族码头货栈业的形成 |
(一)实现航权自主的前提 |
(二)招商局码头货栈业体系的形成 |
(三)华商码头货栈业体系的形成 |
第五节 收回电信权的筹划与民族电讯通信体系的形成 |
(一)收回电信权须发展民族电信业 |
(二)民族电报业体系对物流业的影响 |
(三)民族电话业体系对物流业的影响 |
第六章 中外约章与中国近代物流业的格局 |
第一节 占主导地位的外国在华物流业 |
(一)外商在华物流业规模 |
(二)外商物流业的优势地位 |
第二节 具有双重性质的民族物流业 |
(一)民族物流业的近代化转型 |
(二)近代民族物流业的规模 |
(三)近代与封建性质的杂糅 |
(四)依靠国外技术发展 |
第三节 中国近代物流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
(一)促进商业的发展 |
(二)促进工业的发展 |
(三)促进商业信息的传播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清末民初女性文学期刊的同人运作模式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学术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思路 |
2 同人、同人文学期刊与女性同人文学期刊 |
2.1 同人的概念及其发展演变 |
2.2 同人文学期刊及其文学史意义 |
2.3 女性同人文学期刊 |
3 女性同人文学期刊的时代文化语境 |
3.1 印刷技术与域外传教士的办刊经验 |
3.2 西方女权运动与女性意识东游记 |
3.2.1 西方女权运动的勃兴 |
3.2.2 女性意识、男女平等思想的传入 |
3.3 社会变革与女性解放思潮的演变 |
3.3.1 维新变法运动——拉开女性解放的序幕 |
3.3.2 辛亥革命——真正开启女性解放 |
3.3.3 五四新文化运动——女性解放思潮进入新局面 |
3.4 早期留日学生报刊的创刊经验 |
4 女性先行和品质优先的运作模式 |
4.1 立报先立宗旨的运作模式 |
4.1.1 实用家庭知识普及型模式 |
4.1.2 倡女权兴女学型模式 |
4.1.3 女性解放与民族革命结合型模式 |
4.2 构建女性读本的运作模式 |
4.2.1 反封建礼教对女性残害的女性读本模式 |
4.2.2 重教育促解放的女性读本模式 |
4.3 打造女性为主的特色栏目运作模式 |
4.3.1 固定又灵活的栏目设置模式 |
4.3.2 设置女性专栏模式 |
4.3.3 广告栏目以女性生活为主模式 |
4.4 拓宽发行渠道模式 |
4.4.1 编辑者与发行机构合作发刊模式 |
4.4.2 设置多个代派处模式 |
4.5 设置征稿制度广纳女性之声模式 |
4.5.1 征稿启事保质保量模式 |
4.5.2 设置稿酬与悬赏制度模式 |
5 自力更生非盈利运作模式 |
5.1 编辑群体“一脉相承”模式 |
5.1.1 地缘关系模式 |
5.1.2 亲缘关系模式 |
5.2 作者队伍“渐女性化”模式 |
5.2.1 创作群体性别论 |
5.2.2 女性作者不断增加 |
5.3 女性读者群体“精英化”模式 |
5.3.1 预想读者与实际读者的范围差型 |
5.3.2 期刊受众集中在精英女性型 |
5.4 期刊运行资金“自给自足”模式 |
5.4.1 广告与股份保证收入模式 |
5.4.2 报价保证基本收入模式 |
5.5 同人运作模式与商办、官办的区别 |
5.5.1 运行资金来源的差异性 |
5.5.2 政治倾向的差异性 |
5.5.3 创办宗旨的差异性 |
6 清末民初女性同人文学期刊的影响 |
6.1 构建女性解放话语 |
6.1.1 赋予女性真正的人权 |
6.1.2 全面深入地关注女性解放 |
6.1.3 把马克思主义与女性解放思潮联系在一起 |
6.2 转变文学性别格局 |
6.2.1 女报人的大量出现 |
6.2.2 女性作家群体的崛起 |
6.2.3 男女作家作品群体处于同一评价体系 |
6.3 促进五四及以后女性同人文学期刊的发展 |
6.3.1 继承清末民初女性同人文学期刊的创办旨向 |
6.3.2 刊登大量有关女性解放的文章 |
7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大树小虫(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人物表以及人物表情的关键表述 |
1.俞思语 |
2.钟鑫涛 |
3.钟欣婷 |
4.格瑞丝 |
5.钟永胜 |
6.高红 |
7.俞亚洲任菲菲 |
8.俞爷爷俞奶奶 |
第二章故事只是男女主角2015年度实施造人计划始末 |
1.2015年1月没怀上 |
2.2015年2月没怀上 |
3.2015年3月没怀上 |
4.2015年4月没怀上 |
5.2015年5月没怀上 |
6.2015年6月没怀上 |
7.2015年7月没怀上 |
8.2015年8月没怀上 |
9.2015年9月没怀上 |
10.2015年10月没怀上 |
11.2015年11月没怀上 |
12.2015年12月真相大白 |
(10)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品牌整合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综述 |
第一章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品牌整合营销概述 |
第一节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概况 |
一、冰雪文化背景下的景区构建 |
二、时代机遇影响下的景区创建 |
三、探索创新意识下的景区发展 |
第二节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品牌化 |
一、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品牌内涵 |
二、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品牌定位 |
第三节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进行品牌整合营销的价值 |
一、品牌整合营销的内涵 |
二、品牌整合营销之于冰雪大世界消费者的价值 |
三、品牌整合营销之于冰雪大世界企业的价值 |
四、品牌整合营销之于哈尔滨市政府的价值 |
五、品牌整合营销之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品牌整合营销策略现状 |
第一节 冰雪大世界品牌整合营销的产品策略 |
一、产品细分多样 突出冰雪定位 |
二、打造室内产品 开拓四季营销 |
三、注重创意转化 衍生文创产品 |
第二节 冰雪大世界品牌整合营销的价格策略 |
第三节 冰雪大世界品牌整合营销的渠道策略 |
一、冰雪大世界的直接分销渠道 |
二、冰雪大世界的间接分销渠道 |
第四节 冰雪大世界品牌整合营销的促销策略 |
一、冰雪大世界的广告及宣传策略 |
二、冰雪大世界的人员推销策略 |
三、冰雪大世界的公共关系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品牌整合营销SWOT分析 |
第一节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品牌整合营销的优势 |
一、地缘位置优势 |
二、冰雪资源丰富 |
三、文化底蕴深厚 |
四、行业发展成熟 |
五、企业内部组织优势 |
第二节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品牌整合营销的劣势 |
一、时空因素制约明显 |
二、景区旅游产品开发不够到位 |
三、景区服务管理、设施维护机制不太完备 |
四、冰雪旅游专业人才缺乏 |
第三节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品牌整合营销的发展机遇 |
一、顶层设计引领下的冰雪经济发展 |
二、政府政策推动下的文旅产业发展 |
三、北京冬奥带动下的冰雪旅游投资 |
第四节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品牌整合营销的外部威胁 |
一、旅游市场复杂化、竞争化 |
二、消费者需求转型化、多样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品牌整合营销策略优化 |
第一节 产品策略优化建议 |
一、打造景区形象 优化产品主题 |
二、关注消费需求 创新景区产品 |
三、提供优质服务 营造智慧景区 |
第二节 价格策略优化建议 |
第三节 渠道策略优化建议 |
一、进行市场细分 加强区域合作 |
二、依靠网络平台 构建销售矩阵 |
第四节 促销策略优化建议 |
一、运用先进技术 广告精准投放 |
二、依靠社交媒体 创新宣传形式 |
三、注重公关维护 加强危机预警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问卷调查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品牌营销效果调查问卷 |
附录2 采访提纲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股份有限公司访谈提纲 |
致谢 |
四、神州冬季火热的“家”(论文参考文献)
- [1]佛教经藏医学中的病因观探要[D]. 何广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晚清民国巴蜀词坛研究[D]. 丛海霞. 吉林大学, 2020(01)
- [3]朱熹酒诗研究[D]. 谭升元.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4]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大众滑雪运动研究热点及影响因素分析[D]. 张友.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0(02)
- [5]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6]哈尔滨市冰雪文化旅游整合营销传播策划[D]. 耿慧聪. 南京大学, 2020(02)
- [7]中外约章与中国近代物流业的嬗变(1840-1937)[D]. 熊辛格.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清末民初女性文学期刊的同人运作模式与影响研究[D]. 郑春梅.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9]大树小虫[J]. 池莉.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9(06)
- [10]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品牌整合营销策略研究[D]. 刘策. 黑龙江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