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

心脏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

一、心脏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郑小凤[1](2021)在《胱抑素C预测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及其转归的研究及验证》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和验证胱抑素C预测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及术后肾功能转归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对外科手术治疗的225例患者根据手术类型分为心脏手术组和非心脏大手术组。1、收集两组患者手术前24小时内的血清胱抑素C和肌酐水平,比较评估其在预测术后AKI中的价值,并确定胱抑素C预测急性肾损伤的最佳临界值。2、将胱抑素C、肌酐与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相结合组成分级预测模型,分析胱抑素CASA分级预测模型与肌酐-ASA分级预测模型对术后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并确定其最佳预测概率。3、追踪两组术后急性肾损伤的转归,以1周为终点,分为急性肾损伤恢复与不恢复,并分别用术前胱抑素C及肌酐对不恢复进行预测,最终确定最佳临界值。前瞻性研究:选择65例外科手术治疗患者作为验证队列,利用以上回顾性分析确定的临界值及预测概率,在验证队列中评价胱抑素C及胱抑素C-ASA联合预测手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准确性;评估手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转归即AKI发生1周内不恢复的准确性。结果:心脏手术组中,术前胱抑素C及肌酐水平预测术后发生AKI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4(95%置信区间0.726-0.881,p<0.001),和0.758(95%CI 0.677-0.840,p<0.001);非心脏手术组中,术前胱抑素C及肌酐水平预测术后发生AKI风险的AUC分别为0.802(95%CI 0.660-0.943,p=0.002)和0.746(95%CI 0.587-0.905,p=0.013)。诊断心脏手术后AKI及非心脏手术后AKI的胱抑素C最佳临界值分别为0.975mg/L(灵敏度86.5%,特异性71.4%)和0.89 mg/L(敏感性为94.6%,特异性为62.8%),心脏手术组的术前胱抑素C-ASA分级预测模型、肌酐-ASA预测模型和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1(95%CI 0.720-0.878,p<0.001),0.780(95%CI 0.688-0.850,p<0.001),胱抑素C-ASA最佳预测概率为0.661(敏感度72.2%,特异度77.8%)。胱抑素C在预测心脏手术组患者AKI发生后不恢复风险的AUC为0.797(95%CI 0.702-0.892,p<0.001),诊断的最佳临界值为1.16 mg/L(灵敏度81.6%,特异性73.1%),肌酐预测心脏手术患者AKI不恢复风险的AUC为0.769(95%CI 0.670-0.867,p<0.001)。根据分析队列确定的胱抑素C临界值,在验证队列中进行验证后,心脏手术组中,胱抑素C预测术后AK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1.9%(55.4-88.3),81.8%(54.6-109),非心脏手术组中,胱抑素C预测术后AK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49.8-110.1),75%(46.3-103.7)。胱抑素C-ASA分级预测术后AK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84.4%(71.1-97.7),81.8%(54.6-109)。胱抑素C预测心脏手术后AKI患者1周内不恢复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8.6%(54-103.2)和88.9%(72.8-105)。结论:心脏手术组和非心脏大手术组术前胱抑素C水平对术后AKI的发生均具有预测价值,预测能力优于肌酐;胱抑素C与ASA分级临床危险因素结合起来的预测模型可以轻度提高心脏手术患者术后AKI的预测能力,其预测能力优于肌酐-ASA分级。术前胱抑素C对心脏手术患者AKI发生后1周内不恢复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预测能力优于肌酐。且胱抑素C的预测能力在验证队列中得到验证。

李源[2](2021)在《新型血浆生物标志物用于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血浆细胞因子用于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的早期预测研究背景:急性肾损伤(AKI)是接受心脏手术的成年患者最常见的临床重要并发症,并与死亡率和发病率的增加有关。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CSA-AKI)的发生率约在30%左右,是除感染性AKI以外最常见的AKI类型。不论其他危险因素如何,CSA-AKI与10年死亡风险相关性仍然很高,即使对肾功能完全恢复的患者也是如此。但到目前为止,CSA-AKI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除了监测血清肌酐(SCr)以外,目前尚无特异性的用于CSA-AKI预测或诊断生物标志物。方法:本研究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ICU前瞻性采集并纳入了 306例接受心脏外科手术的成人患者术后24小时内血浆样本。参照AKIN标准其中204例患者被诊断为AKI,剩余102例患者作为非AKI(non-AKI)对照。使用Bio-Plex试剂盒定量检测了全部血浆样本中的48个细胞因子的浓度。通过方差分析确定AKI组和non-AKI组间显着改变的细胞因子,并通过Bonferroni校正对方差分析得到的p值。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这些细胞因子浓度与SCr之间的关系。最后采用二元逻辑回归算法建立多变量CSA-AKI预测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血浆细胞因子对CSA-AKI的预测效果。结果:在48个细胞因子中,有20个细胞因子的血浆浓度在AKI患者与non-AKI患者之间表现出显着差异,其中13个细胞因子具有极显着差异(P<0.00001),分别是 TNF-β、GM-CSF、IL-15、SCGF-β、IFN-y、IL-9、IL-4、M-CSF、IL-16、IL-12、IL-1RA、SCF、MIP-1α。根据 AKIN 标准将 AKI 患者分为三个不同阶段(Stage Ⅰ~Ⅲ),48个细胞因子中有10个细胞因子的血浆浓度在不同阶段AKI患者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其中6个细胞因子具有极显着差异(P<0.00001),分别是 TNF-β,SCGF-β,IL-9,IFN-γ,GM-CSF,IL-4。采用 Pearson 相关分析评估血浆48个细胞因子的浓度与术后SCr变化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48个细胞因子中有7个与接受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SCr的变化具有强烈相关性,相关系数 r>0.5,分别是包括 IL-1RA、IFN-y、SCF、SCGF-β、M-CSF、MIP-1α、IL-16。使用ROC分析评估血浆细胞因子对CSA-AKI的预测效果。逻辑回归分析结果表明,CPB时间是CSA-AKI的独立预测因素。然后通过二元逻辑回归算法对每个细胞因子分别和CPB联合建立预测模型用以改进预测准确率。ROC结果表明,使用CPB和TGF-β联合建立的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高达0.947(95%CI,0.916~0.978),显示出良好的预测能力。最后整合相关分析结果发现,血浆IFN-γ和SCGF-β浓度与术后SCr变化倍数之间具有极显着相关性,同时又具有良好的CSA-AKI预测能力,IFN-γ+CPB和SCGF-β+CPB的预测模型AUC分别为0.873(95%CI,0.816~0.930)和 0.877(95%CI,0.825~0.928)。结论: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血浆细胞因子表达谱在心脏术后AKI和non-AKI患者之间具有显着差异。有13个细胞因子在AKI和non-AKI患者组间表现出极显着差异,其中 TNF-β,SCGF-β,IL-9,IFN-γ,GM-CSF,IL-4 这 6个细胞因子在不同阶段AKI患者组间也具有极显着差异。有7个细胞因子的浓度与术后SCr变化显着相关。整合差异和相关分析结果,筛选出两个细胞因子:IFN-γ和SCGF-β。上述两个细胞因子在心脏手术后24 h内既能对CSA-AKI患者表现出良好的鉴别能力,同时其与心脏手术后SCr的变化具有强烈的相关性。因此,IFN-γ和SCGF-β可能作为新型血浆生物标志物用以预测CSA-AKI的发生,并作为该疾病的潜在治疗靶点。第二部分:高分辨率代谢组学揭示血浆葡萄糖酸、富马酸和假尿苷可作为早期预测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的新型生物标志物研究背景: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CSA-AKI)是心脏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每年,全世界有超过200万例心脏手术,心脏手术相关AKI的发生率从5%到42%不等,是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发生AKI的第二大常见原因,和死亡率的增加独立相关。AKI显着增加围手术期死亡率、ICU内和住院时间延长以及护理费用。但是,并非所有的AKI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有些是可逆的。因此及早预测AKI的发生可以指导治疗和改善预后。然而到目前为止,尚无可靠的方法对住院患者CSA-AKI进行早期预测。本研究开发并评估了基于代谢组学的血浆生物标志物对CSA-AKI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ICU前瞻性采集接受心脏外科手术的成人患者术后24小时内血浆样本,参照AKIN标准对患者进行AKI诊断。共纳入195例患者血浆样本进行分析,其中106例AKI患者和89例non-AKI患者作为对照。使用基于质谱的代谢组学方法对血浆样品进行检测,其中95例患者(47例AKI患者和48例non-AKI对照)作为发现队列,使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剩余100例患者(59例AKI患者和41例non-AKI对照)作为验证队列,使用靶向定量代谢组学检测方法。使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血浆代谢谱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二元逻辑回归算法建立基于生物标志物的预测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筛选到的血浆代谢物对CSA-AKI的预测效果。结果:心脏手术后AKI患者和non-AKI对照的血浆代谢谱具有显着差异。使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在发现队列患者血浆样本中检测到超过7652个有效代谢物特征峰,其中正离子模式4004个,负离子模式3648个。将正/负离子模式下检测到的特征峰分别纳入OPLS-DA模型,结果表明AKI患者和non-AKI对照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血浆代谢谱。进一步使用FDR校正的p值、OPLS-DA模型投影变量重要性(VIP)和组间倍数比值筛选差异代谢物,最终发现葡萄糖酸、富马酸和假尿苷在AKI患者血浆中相比于non-AKI对照发生了显着上调。对发现队列中95例患者进行ROC分析,结果表明葡萄糖酸、富马酸和假尿苷的AUC分别为 0.809(95%CI,0.720~0.897)、0.825(95%CI,0.741~0.909)和 0.819(95%CI,0.731~0.906)。使用二元逻辑回归算法建立了基于上述三种代谢物组成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对CSA-AKI表现出良好的预测效果,其AUC=0.873(95%CI,0.799~0.946)。此外,还对肌酐的预测效果进行了评估,肌酐AUC=0.764(95%CI,0.667~0.860),表明本研究筛选到的差异代谢物对CSA-AKI的预测效果要优于肌酐。随后,使用靶向定量代谢组方法对验证队列中100例患者血浆样本进行了定量检测。ROC结果证实,葡萄糖酸、富马酸和假尿苷依然对CSA-AKI保持良好的预测效果,AUC 分别为 0.885(95%CI,0.817~0.953),0.878(95%CI,0.812~0.944)和0.947(95%CI,0.908~0.986)。使用二元逻辑回归算法建立的预测模型AUC=0.974(95%CI,0.945~1.000)。使用逻辑回归对年龄、性别、BMI、CPB和ACCT进行校正后,富马酸和假尿苷仍然与CSA-AKI显着相关,这表明富马酸和假尿苷可以作为CSA-AKI的独立预测因子。最后,本研究将血浆样本采集时还尚未达到AKI诊断标准的入组AKI患者定义为早期AKI患者。对验证队列中的早期AKI患者子集(16例早期AKI患者和48例non-AKI对照)也使用该预测模型进行CSA-AKI预测,结果显示该模型对早期AKI患者依然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AUC=0.909(95%CI,0.813~1.000)。结论:综上所述,本研究证实高分辨率代谢组学技术对于开发新型血浆生物标志物具有独特的潜力。三种血浆代谢物:葡萄糖酸、富马酸和假尿苷对CSA-AKI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其中富马酸和假尿苷是CSA-AKI的独立预测因子。联合使用葡萄糖酸、富马酸和假尿苷建立的预测模型可以提高CSA-AKI的预测效率。此外,基于血浆代谢物的预测模型对早期AKI患者依然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

肖英杰[3](2021)在《水通道蛋白2与心脏体外循环手术后急性肾损伤关系研究》文中指出背景:急性肾损伤(AKI)是心脏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虽然肾功能可以完全恢复正常,但AKI仍然可以影响患者的生存期长达10年。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Aquaporin(AQP)在肾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部分学者对体外循环与AQP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但对体外循环后AQP的变化规律尚无统一结论。目前临床上常用评价肾脏功能的指标是肌酐和尿素氮,然而因为肾脏强大的代偿能力,往往肾脏损伤超过50%以上时,才会表现为肌酐的升高,用肌酐来评价手术后急性肾功能损伤具有一定滞后性,不利于手术后及时对肾脏功能进行处理,并且肌酐指标不能为临床预后提供信息,因此新型检验指标需要被发掘。研究方法:按照一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患者,收集术前术后患者所有基本资料,收集术前术后尿液样本,离心后收集上清液,用ELISA法检测尿液中AQP2的表达,并记录数据。对于以上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和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出AKI的独立危险因素,随后对数据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在排除性别、年龄、术前肾功能等相关混杂因素后,分析AQP2对患者AKI的影响程度。结果:术前肌酐水平、术前AQP2、术中AQP2变化量是AKI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基础肾功能较差的患者发生AKI的风险较高,无AKI患者AQP2高于术前,而AKI患者AQP2低于术前。术中水通道蛋白2变化量和体外循环时间有关,体外循环时间越长,水通道蛋白2较术前降低越明显,并且手术过程中水通道蛋白2的变化量和术后肌酐的变化也有一定线性关联,水通道蛋白2较术前降低越明显,肌酐升高越明显,肾脏损伤越严重。术前AQP2水平较低的患者发生AKI的可能性较小。结论:术前肌酐水平、术前AQP2、术中AQP2变化量是AKI的独立危险因素。

张巧云[4](2021)在《术中血压管理对老年腹部大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急性肾损伤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围术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指术前一个星期至术后12天内发生的肾损伤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肾损伤包括肾结构性损伤和肾功能性丧失。全球每年手术超过3亿例,尽管医疗水平越来越高,但住院患者AKI的发生率仍高达18%。即使血清肌酐和或尿量的微小变化所表现出的相对轻度的肾损伤或肾功能损害,也可预示严重的临床后果。术后AKI的发生与术中低血压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患者肾脏总质量下降、肾小球出现硬化及基底膜增厚、肾皮质实质减少。这些肾脏变化使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血肌酐升高。研究表明术中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在基础值90%~110%范围内能降低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对患者的预后有一定改善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术中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维持在基础值的90%~110%,对老年腹部大手术患者术后早期AKI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腹部大手术患者164例,随机分为两组:标准化管理组(S组,n=82),术中平均动脉压不低于65mm Hg或基础的80%;个体化管理组(Ⅰ组,n=82),术中平均动脉压调控在基础值90%~110%范围内。记录术前(T0)、麻醉后5min(T1)、手术开始(T2)、30 min(T3)、60min(T4)、120min(T5)、180min(T6)及术毕时(T7)的平均动脉压;记录术中的麻醉药的用量、血管活性药的用量、手术时间、输血、输液及尿量;记录术后早期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浓度及术后AKI发生率;记录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收住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率及30天死亡率。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中输血、输液及尿量、麻醉药用量、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S组比较,Ⅰ组去甲肾上腺素量显着增多,心动过缓发生率增加(P<0.05);两组尼卡地平、阿托品、麻黄碱量、心动过速及室性早搏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术中MAP比术前基础值均显着降低(P<0.05);与S组比较,Ⅰ组患者T1-T7 MAP明显升高(P<0.05);S组术后早期Scr及Cys C浓度均较术前升高(P﹤0.05);Ⅰ组术后早期Scr及Cys C浓度显着低于S组(P﹤0.05)。与S组比较,Ⅰ组术后早期AKI发生率显着降低;Ⅰ组入住ICU率及术后住院时间显着减少(P﹤0.05),两组术后30天死亡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腹部大手术患者术中MAP维持基础值90%~110%能降低术后早期急性肾损伤发生,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对患者的预后有一定改善作用。

王馨怡[5](2020)在《成人体外循环心脏大血管术后急性肾损伤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预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影响体外循环心脏大血管外科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的成人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探讨CRRT治疗早期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心血管外科2013年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行体外循环心脏大血管外科术后接受CRRT治疗的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过筛选后,对符合纳入条件的76例患者围术期相关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出院时的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记录所有患者的主要疾病、手术的主要类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相关临床资料及指标,并通过统计学处理分析得到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另外,根据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指南中AKI的诊断分期标准,将AKI 1、2期患者归为早期CRRT组,AKI 3期患者归为晚期CRRT组,比较两组间的死亡率、CRRT治疗前24小时内APACHE II评分、术后距CRRT开始时间、CRRT持续时间;分析各组行CRRT治疗前及CRRT治疗后24、48、72小时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尿素氮、血清肌酐、血乳酸、血钾浓度的治疗效果。结果:76例被纳入本研究的体外循环心脏大血管外科术后行CRRT治疗的AKI患者,其中死亡30例,死亡率为39.5%。患者手术的主要类型包括:心脏瓣膜手术、主动脉手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合并心脏瓣膜手术、左房黏液瘤摘除术合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年龄、术前白细胞计数、手术时间、术中血浆输注量、术后入ICU 24小时内APACHE II评分、IABP使用率、AKI分期情况、CRRT治疗前血清肌酐、CRRT治疗前血乳酸、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可能影响患者生存率的自变量(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影响行CRRT治疗患者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术后入ICU 24小时内APACHE II评分、AKI分期及CRRT治疗前血清肌酐。早期CRRT组患者的病死率低于晚期CRRT组,两组间的死亡率、CRRT前24小时内APACHE II评分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开始CRRT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经过CRRT治疗后48小时、72小时,心率、血乳酸、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值、血钾水平均有下降,平均动脉压升高,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CRRT治疗后同一监测时间点晚期CRRT组患者的相同指标测量值均数均普遍高于早期CRRT组。结论:成人体外循环心脏大血管术后入ICU 24小时内APACHE II评分、AKI分期以及CRRT治疗前血清肌酐水平可能是影响其术后AKI行CRRT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AKI 1、2期)实施CRRT的干预治疗可能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孙皓涵[6](2020)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行CRRT治疗的效果及死亡危险因素的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回顾性分析在体外循环辅助下行开胸手术后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治疗)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分析CRRT治疗的临床效果,总结患者发生临床死亡的危险因素,旨在为日后采用CRRT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后患者时提供临床指导以改善患者预后。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期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收治的术后行CRRT治疗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严格的筛选后有65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根据是否出现临床死亡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33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指数、相关病史、既往史、术前心脏超声检查报告、手术方式、体外循环数据、术中及术后24小时失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二次气管插管、术后二次开胸止血、术后ECMO辅助、术后并发症等临床资料,及CRRT治疗前后的血乳酸值、尿素氮值、血肌酐值、转氨酶值、胆红素值、氧合指数等反应CRRT治疗效果的临床资料。利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组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进行比较。CRRT治疗前后数据资料间的两两比较方法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行CRRT治疗发生临床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纳入本次研究的65例患者中,男性40例,女性25例。最小年龄39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年龄(55.03±11.03)岁。平均住院时间为(28.25±22.46)天,平均呼吸机辅助时间为(10.25±12.68)天,平均CRRT辅助治疗时间为(5.48±7.52)天。CRRT治疗后患者的血乳酸值、尿素氮值、血肌酐值及氧合指数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后的各时间点的指标均好于治疗前。CRRT治疗后患者的转氨酶及胆红素含量较治疗前并未出现明显下降。全组65例患者中有32例(49.23%)发生临床死亡,1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9例死于脓毒症休克,4例死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2例死于恶性心律失常,3例死于脑卒中,2例死于消化道出血,1例死于远端假腔破裂。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灌注不良综合征、术中失血、体外循环辅助时间、深低温停循环时间、术后24小时引流、术后脓毒症、术后急性肝功能不全、术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是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行CRRT治疗发生临床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脓毒症及术后急性肝功能不全是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行CRRT治疗发生临床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RRT治疗可以改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后并发急性肾损伤、低氧血症及内环境紊乱的患者的病情,但是对于急性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治疗效果较差。术后行CRRT治疗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预后与多因素有关,其中术后并发脓毒症及急性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容易发生临床死亡,应该重视围术期的脏器保护,做好围术期感染的预防,防止患者损伤肝功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党志侨[7](2020)在《老年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治疗效果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AHD)简称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导致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梗死的一类心脏病[1]。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15岁以上人口冠心病患病率为1%(城乡合计),冠心病死亡率在人群总死亡中占比15.2%,在所有心血管病死亡中占比37%。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冠心病的发病和死亡人数持续增加,其中高龄冠心病患者比例也在增加[1]。当前证据显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仍然是大部分多支血管病变和左主干病变患者的“金标准”治疗方法[2]。然而高龄、体外循环仍然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危险因素[3]。同时,高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概率较高,大大增加了患者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本论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患者病例资料,总结并讨论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的临床疗效及特点,为在今后工作中更好的开展高龄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提供有临床价值的经验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我科收治的具有择期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指征的冠心病患者共126例。其中男性92例,女性34例;年龄为(61.4±3.9)岁,按照年龄的不同分为老年组(≥70岁)和对照组(<70岁)。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冠脉搭桥术前准备,术中常规经正中胸骨切口入路,采用乳内动脉和大隐静脉作为移植血管,使用心脏表面局部固定器、冠状动脉分流栓辅助完成手术。分别统计患者术前冠脉血管病变支数、合并基础疾病、心脏彩超评估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再血管化桥支数;术后第一天心包引流量、呼吸机辅助时间、ICU停留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期间死亡率、术后住院天数;术后6个月随访,通过心脏彩超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估患者心脏功能改善状况。结果两组患者共126例均在非体外循环下完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手术均获得成功。围手术期患者死亡3例,其中老年组2例,对照组1例;其余患者痊愈出院。虽然老年组术前冠脉血管病变支数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3.1±0.4与 3.0±0.8,P>0.05),但老年组手术时间(176.5±31.1 min 与 189.2±36.2 min,P<0.05)及血管桥吻合数量(2.8±0.5与3.0±0.6,P<0.05)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患者在使用乳内动脉吻合前降支的比例(87.8%与 92.9%,P>0.05)、术后第一天心包引流量(233.9±52.7 ml 与 212.3±65.6ml,P>0.05)、呼吸机使用时间(24.9±15.5 h 与 20.4±12.4h,P>0.05)、ICU 停留时间(31.6±23.9 h 与 25.7±19.0 h,P>0.05)、术后住院时间(14.8±9.3 d与12.6 ± 7.6d,P>0.05)方面均无显着差异。老年组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比例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住院死亡率均较低(4.8%与1.1%,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两组患者在出院后6个月内均无心脏事件死亡,两组术后6月时LVEDD及LVEF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1.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能够在70岁以上老年患者中安全进行,尤其是高危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2.与对照组相比,老年组不完全血运重建率高,但相对缩短了手术时间,进一步降低了术后并发症,降低了死亡率,术后6个月内随访患者预后良好。3.老年高危患者进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可以明显改善早期临床疗效,远期冠脉血管通畅率和死亡率需要进一步随访研究。

解衍博[8](2020)在《ECMO与IABP辅助支持在心脏移植及心脏外科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回顾性分析阜外医院体外膜肺氧合(ECMO)机械辅助支持以及联合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治疗心脏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移植过渡以及术后循环支持,讨论ECMO辅助治疗效果的因素,总结阜外医院使用ECMO在心脏移植领域应用的临床经验,分析影响该类需要机械辅助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进一步推广提供客观可靠的依据。方法:收集阜外医院自2004年12月到2019年12月15年间心脏移植围术期使用ECMO支持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基线特征,相关实验室化验指标,疾病临床诊断,ECMO辅助的情况,统计ECMO支持时间,是否同时使用IABP辅助以及使用时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临床资料。按患者是否存活出院、是否使用IABP、以及ECMO使用的时机分别进行讨论。通过logistic回归计算分析ECMO机械辅助支持治疗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心脏移植手术围术期使用ECMO机械辅助的患者纳入数据库分析。在使用ECMO辅助的8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62例,女性患者18例,所有ECMO支持模式均为静脉-动脉ECMO模式(V-A ECMO)。有10例患者成功使用ECMO过渡到心脏移植。使用ECMO的心脏移植患者中67例(83.8%)成功脱离ECMO机械辅助,有52例患者(65%)存活出院。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的血栓、出血,以及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是心脏移植ECMO循环支持过程中最多见的并发症。ECMO同期联合应用IABP的优势在于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率。出现PGD患者尽早开始ECMO辅助循环脱机率和存活率较在ICU床旁建立ECMO更好。结论:ECMO机械辅助能对心脏移植发生循环衰竭的患者提供有效的循环、呼吸功能支持,使得患者平稳度过移植手术围术期,是该类患者手术治疗过程必不可少的一项治疗手段。而在ECMO辅助心脏移植术后患者中,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会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同期应用IABP可以增加重要器官的灌注,改善患者的预后,早期及时进行循环辅助,可以减少机械辅助并发症的发生,获得良好的转归。目的:分析心脏外科手术后采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支持治疗临床资料。探讨机械辅助过程中影响疗效的因素,总结阜外医院在心脏术后使用ECMO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阜外医院自2004年到2019年间接受心脏外科手术术后使用ECMO支持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V-A ECMO使用不同的适应证和年龄分组进行单中心十五年的机械辅助结果总结,对比使用IABP联合ECMO辅助病例的差异,以及对比ECMO使用的时机对于结果的影响。结果:共有307例心脏外科手术术后患者纳入分析,其中男性患者211名,女性患者96名。ECMO机械辅助支持包括动脉-静脉V-A ECMO模式和静脉-静脉V-V ECMO模式,总体的脱机率为68.4%,其中158例患者恢复顺利出院,占总体ECMO辅助病例数量的51.5%。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的辅助过程中不同部位出血、血栓形成,严重急性肾功能不全,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是心脏外科手术术后ECMO循环支持过程中最多见的并发症。联合使用IABP增加ECMO机械辅助时血流的搏动特性,从而增强外周器官的灌注,降低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率,与此同时IABP可以减轻左心室的后负荷,使得心肺功能得以充分的恢复。在手术室更早期建立ECMO辅助循环的心脏外科手术患者脱机率和存活率较在术后ICU床旁建立ECMO更好,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更低(p<0.05)。结论:ECMO机械辅助对心脏外科术后出现的循环呼吸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有效的循环辅助支持,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IABP搏动性血流对于ECMO辅助过程中外周器官灌注有积极作用,早期及时应用ECMO可以获得更优的短期辅助疗效。

陶如琴[9](2020)在《成人心脏外科术后AKI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对我中心重症监护室中(ICU,Intensive Care Unit)成人心脏外科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Acute Kidney Injury)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进行探究,预防术后AKI的发生。方法:抽取2018年01月01日至2019年01月01日期间入住我院并接受心脏外科手术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成人患者共425人,将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录入所需资料信息: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Body Mass Index),吸烟史,既往史有无高血压,既往有无糖尿病,术前肌酐,手术类型,术中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24小时肌酐水平,总住院天数,入住ICU天数,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患者结局;按照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指南的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AKI组和非AKI组,分别进行资料分析,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数据满足正态分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x±S)表示;未满足正态分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以四分位数[P50(P25,P75)]表示;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以(例,%)表示;并对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术后AKI的危险因素。所有检验结果,均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经筛选过后共纳入425例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成人心脏手术后患者。在纳入的患者中,成人患者接受心脏外科手术后发生AKI的患者例数为139名,故本中心AKI发病率为32.71%。本次研究依据KDIGO诊断规范,将在本中心接受心脏外科手术的成人患者手术后发生AKI的患者进行分期,统计结果为:1期患者为86例(61.87%),2期患者为28例(20.14%),3期患者为25例(17.99%)。按成人患者所接受的心脏外科手术的类型划分,本中心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AKI发生率最高,其次依次为冠脉搭桥手术、心脏瓣膜手术、心脏粘液瘤手术及其他类型手术。本中心纳入研究的患者结局为死亡的共11例(2.59%),AKI组死亡率明显高于非AKI组。经过回归分析,发现ICU内心脏术后AKI的风险要素包括:性别为男性、年龄较大、较高的BMI指数、既往患有高血压、较高的术前血肌酐以及术中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较长。结论:本中心ICU院内成人患者接受心脏外科手术后AKI的发病率与既往研究相似,在给患者带来更大痛苦的同时,也增加了其经济压力。回顾研究发现,ICU内成人心脏外科术后AKI的发生率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需医护人员特别加以关注。

俞欣[10](2020)在《超声引导下左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预后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超声引导下左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预后的影响研究目的:前瞻性研究左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心脏复跳后肺动脉压的改变、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心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30天死亡率等的影响。明确星状神经节阻滞对于改善心脏手术患者术后预后、减少并发症发生及减轻其严重程度的作用;并探讨心脏术后Clavien Dindo III-IV级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研究方法:本研究纳入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行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的病人52例。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以电脑软件随机分为SGB组(超声引导下0.5%罗哌卡因星状神经节阻滞)和对照组(超声引导下0.9%生理盐水星状神经节阻滞)。所有患者术前均排除局麻药过敏、激素使用及发热等影响炎症应激反应的疾病史。其中一例SGB失败,一例再次体外,最终共有5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中。所有手术都由同一治疗组成员完成,均采用相同的全身麻醉方案。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年龄、性别、体重指数、ASA分级、术前心功能、运动耐量、术前射血分数、术前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及肺动脉压、SGB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术中及复跳情况(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输血量、停机后肺动脉及复跳后房颤、室颤发生率;术后情况(术后拔管时间、并发症、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术后30天死亡率);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氧合损伤、肾功能不全、恶性心律失常、出血、认知功能等)并行Clavien Dindo并发症严重程度评分。进一步采用单因素分析评估变量与严重并发症的相关性,将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纳入多因素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发现心脏术后Clavien Dindo III-IV级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研究结果:1、本研究一共50例患者纳入统计,每组25例。超声引导下的左侧SGB操作安全,无一例患者出现血肿、喉返神经麻痹、周围组织损伤等并发症。两组患者的基础情况(年龄、性别、BMI、ASA分级、心功能、疾病种类以及手术方式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SGB组行阻滞后10Min收缩压短暂下降(142.96±15.16vs 128.48±18.29,P<0.05)。2、两组术中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转流时间、阻断时间、术中血量、术中血制品使用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SBG组患者复跳后平均肺动脉压显着下降(4.32±7.71mm Hg vs 1.80±5.87mm Hg,P<0.05),室颤发生率明显下降(12%vs 36%,P<0.01)。3、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较,SBG组患者氧合损伤、谵妄、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率明显减少(P<0.01)。术后血管活性药物支持时间、拔管时间,SBG组少于对照组,但两组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一天射血分数、术后Troponin I升高程度,30天死亡率比较,两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ICU入住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SBG组略少于对照组,但两组间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两组行Clavien Dindo并发症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SGB组Clavien Dindo III-IV严重并发症评分明显降低(24%vs 4%,P<0.01)。4、Clavien Dindo III-IV级严重并发症评级显着增加患者ICU入住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P<0.01)。性别、年龄、吸烟史、ASA>3、SGB、插管时间、运动耐量<3是导致术后Clavien Dindo III-IV级严重并发症的可能影响因素(P<0.05),而运动耐量<3是导致术后III-IV级严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研究结论:超声引导下的左侧SGB操作安全,无一例患者出现血肿、喉返神经麻痹、周围组织损伤等并发症。左侧星状神经节阻滞能下降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复跳时肺动脉压,减少复跳时室颤的发生率,减少术后心律失常、谵妄、低氧血症等的发生率,减轻Clavien Dindo III-IV级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统计分析发现男性、高龄、吸烟史、SGB、拔管时间是心脏术后Clavien Dindo III-IV级严重并发症危险因素;运动耐量<3是心脏术后III-IV级严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提示:超声引导下左侧SGB可以广泛应用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改善患者预后,有利于其康复。第二部分超声引导下左侧星状神经节阻滞改善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预后的机制研究研究目的: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术,由于外科创伤、低温、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因素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和免疫抑制,是导致术后并发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如何有效的预防和改善心脏术后预后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神经-内分泌-免疫(Neuroendocrine-Immune,NI)网络是机体重要的调节系统。而交感神经系统在维持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稳态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星状神经节阻滞(SBG)通过对交感阻滞实现对机体炎症和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已经在动物和人体中得到证实。在第一分题临床研究中我们已经发现SBG可以显着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其严重程度,改善预后。本部分聚焦CPB后炎症反应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动态变化,初步探索星状神经节阻滞改善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后、减少严重并发症可能的分子机制,为预防和控制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严重并发症提供新的策略和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50例行体外循环心脏瓣膜手术的患者纳入此研究。具体分组、麻醉方法及手术方式详细情况详见第一部分。记录两者患者术后24小时内白细胞计数、体温、心率、呼吸等指数,比较两组患者24小时内SIRS的发生率。通过动态测量阻滞前(T1)及阻滞后6h(T2)、1d(T3)和5d(T4)四个时间点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血浆TNF-α、IL-1β、IL-10等炎症因子的动态变化,探索星状神经节阻滞改善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后、减少严重并发症可能的分子机制。研究结果:1、和对照组相比,符合24小时内SIRS诊断单项标准WBC>12×109/L或HR>90bmp患者,SGB组有所减少,但两者相比未达统计学意义。体温和呼吸指数相比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SGB有效下调CPB术后6小时升高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2.26+2.60 vs 89.5+3.42,P<0.01),而上调CPB术后5天下降的淋巴细胞百分比(10.94+6.15 vs 15.76+4.99,P<0.05)。SGB组和对照组24小时SIRS发生率分别是40%和72%,SGB能显着降低CPB术后24小时SIRS的发生率(P<0.05)2、和对照组相比,SBG有效抑制了阻滞后6小时{50.7(27.1,72.4)vs 28.2(24.6,39.3)}及1天{42.6(25.8,72.8)vs 25.7(24.1,44.4)}TNF-α的升高程度(P<0.05)。但两组白介素IL-1β、IL-10浓度比较,各个时间点无显着差异(P>0.05)。研究结论:SBG能有效抑制CPB后血浆TNF-α的升高,促进上调的中性粒细胞和下调的淋巴细胞恢复,有效降低心脏术后24小时SIRS的发生率。但对主要促炎因子IL-1β和抗炎因子IL-10等无显着影响。

二、心脏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脏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胱抑素C预测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及其转归的研究及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样本量估算
    2.2 患者信息收集
    2.3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C(Cystatin C)
    2.4 肌酐
    2.5 分组及定义
    2.6 统计学
第三章 结果
    3.1 手术患者的基线特征
    3.2 影响手术患者术后发生AKI及 AKI不恢复的危险因素
    3.3 各危险因素对术后AKI的预测
    3.4 胱抑素C对术后AKI 1 周内不恢复的预测
    3.5 胱抑素C联合ASA评分预测术后发生AKI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血清胱抑素C水平、NTproBNP与心力衰竭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2)新型血浆生物标志物用于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血浆细胞因子用于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早期预测
    1.1 前言
    1.2 实验材料
        1.2.1 研究对象
        1.2.2 材料及仪器
    1.3 实验方法
        1.3.1 基于人类48细胞因子检测试剂盒(Human Cytokine Screening Panel,48-Plex, Bio-Plex Pre)的血浆细胞因子定量分析
        1.3.2 数据分析流程
    1.4 研究结果
        1.4.1 研究对象信息
        1.4.2 血浆细胞因子浓度
        1.4.3 血浆细胞因子在不同阶段AKI组间差异
        1.4.4 血浆细胞因子浓度与CSA-AKI患者术后血清肌酐变化显着相关
    1.5 讨论
    1.6 总结
    1.7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高分辨率代谢组学揭示血浆葡萄糖酸、富马酸和假尿苷可作为早期预测心脏外科手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
        2.2.1 研究对象
        2.2.2 材料及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的血浆代谢组学分析
        2.3.2 数据分析流程
    2.4 研究结果
        2.4.1 研究对象信息
        2.4.2 非靶向代谢组质谱数据
        2.4.3 血浆代谢组区分AKI和non-AKI患者
        2.4.4 血浆代谢物鉴定及潜在生物标志物识别
        2.4.5 在独立验证队列中定量验证潜在生物标志物的预测能力
    2.5 讨论
    2.6 总结
    2.7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急性肾损伤预测相关生物标志物
    1. 背景
    2. 流行病学
    3. 诊断
    4. 致病机制与病理生理学特征
    5. 风险因素及评估
    6. 预防与治疗
    7. CSA-AKI管理
    8.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3)水通道蛋白2与心脏体外循环手术后急性肾损伤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样本采集
    2.3 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术后检测
    2.4 数据收集与分析
3 结果
    3.1 病人基本情况及术前术后指标
    3.2 肾损伤与无肾损伤两组之间数据比较
    3.3 二元logistics回归对术前及术中风险因素分析
    3.4 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结果
    3.5 倾向性匹配后的数据进行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
4 讨论
    4.1 AKI检测指标的选择
    4.2 肌酐与肾小球滤过率
    4.3 水通道蛋白2术中变化值
    4.4 术前水通道蛋白2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肾脏水通道蛋白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4)术中血压管理对老年腹部大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急性肾损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材料
    2.2 研究方法
    2.3 观察并记录指标
    2.4 急性肾损伤诊断标准
    2.5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非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5)成人体外循环心脏大血管术后急性肾损伤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病例资料与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行CRRT治疗的效果及死亡危险因素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与分组
    2.诊断标准
    3.CRRT治疗方法
    4.手术方法
    5.统计方法
结果
    1.CRRT治疗的临床效果
    2.两组患者的围术期临床资料
        2.1 术前临床资料
        2.2 手术中临床资料
        2.3 术后临床资料
    3.独立死亡危险因素
讨论
    1.连续性肾脏替代(CRT)治疗的临床价值
    2.患者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
    3 脓毒症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4.急性肝功能不全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5.研究的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附录
    附1
    附2
致谢

(7)老年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治疗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ECMO与IABP辅助支持在心脏移植及心脏外科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ECMO机械辅助在心脏移植围术期的应用
    中文摘要1
    ABSTRACT1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ECMO机械辅助在心脏外科手术后的应用
    中文摘要2
    ABSTRACT2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ECMO合并IABP辅助在心脏外科的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9)成人心脏外科术后AKI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2.资料收集
    3.研究方法
        3.1 将研究对象分为不同组别
        3.2 收集所需监测项目资料
    4.统计方法
    5.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10)超声引导下左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预后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序言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引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超声引导下左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预后的影响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研究对象
        2.2 一般资料
        2.3 两组患者阻滞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
        2.4 两组患者术中情况
        2.5 SGB对体外循环复跳及术后预后影响
        2.6 SGB对体外循环围手术期并发症及其严重程度的影响
        2.7 并发症严重程度对ICU入住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的影响
        2.8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术后严重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5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超声引导下左侧星状神经节阻滞改善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预后的机制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标本采集、保存
    2 检测指标
        2.1 SIR指标
        2.2 炎症指标:细胞因子检测
        2.3 SIRS的诊断
        2.4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SGB组与对照组手后24小时内SIRS发生情况及诊断单项指标比较
        3.2 SGB组与对照组手术前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百分比比较
        3.3 SGB组与对照组手术前后致炎/抗炎反应
    4 讨论
    5 小结
    6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综述 星状神经节阻滞研究新进展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心脏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胱抑素C预测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及其转归的研究及验证[D]. 郑小凤. 汕头大学, 2021(02)
  • [2]新型血浆生物标志物用于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D]. 李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3]水通道蛋白2与心脏体外循环手术后急性肾损伤关系研究[D]. 肖英杰.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4]术中血压管理对老年腹部大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急性肾损伤的影响[D]. 张巧云.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5]成人体外循环心脏大血管术后急性肾损伤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预后分析[D]. 王馨怡.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6]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行CRRT治疗的效果及死亡危险因素的分析[D]. 孙皓涵. 青岛大学, 2020(01)
  • [7]老年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治疗效果的研究[D]. 党志侨. 山东大学, 2020(02)
  • [8]ECMO与IABP辅助支持在心脏移植及心脏外科的应用[D]. 解衍博.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2)
  • [9]成人心脏外科术后AKI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D]. 陶如琴.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10]超声引导下左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预后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 俞欣. 浙江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心脏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