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携手明天 共创辉煌(论文文献综述)
李书贞[1](2019)在《习近平“一带一路”对外传播话语的修辞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交往日益频繁,在对外传播中掌握话语权,建构自己的话语体系已经成为国际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以及西方在国际话语权的绝对地位,导致中国长时间处于弱话语权的境地。中国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部分西方国家误解歪曲这一倡议内涵,给一带一路的顺利实施带来了阻碍。因此,在国际传播过程中,若要将“一带一路”倡议正确的传达给世界,赢得国外受众的认可,建构自己的“一带一路”话语体系成为关键。作为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频繁出访多个国家,用自己独特的话语艺术传播讲解“一带一路”倡议的真正含义,增强了我国话语影响力,达到一定的劝服效果。习近平主席在国际演讲中巧妙运用话语修辞的力量,创新话语框架,大量运用各种修辞资源对话语句法进行创新构造,将“一带一路”的内涵和积极意义进行了深入阐释,而这些话语则成为中国一带一路在对外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展示了中国的国家政策和国家理念,而且树立了良好的国家形象及领导人风范,众多国外媒体给予好评,提高了“一带一路”国际话语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加强了话语建构的公信力和支持度。本文以习近平“一带一路”对外演讲及署名文章作为研究对象,以话语修辞为研究视角,通过费尔克拉夫的话语分析及乔治·莱考夫的框架、隐喻等理论,来解读习近平在对外传播中建构“一带一路”话语权所运用的修辞方式,探究其修辞策略,从中得出我国“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的启示。
袁昊[2](2021)在《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研究》文中认为政治文献外译在我国对外宣传政治主张、讲好中国故事中承担着特殊重要的使命,其译文质量直接影响国家外宣工作的效果,关乎能否向国际社会准确传达中国声音。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以下简称“中国特色政治语汇”)集中反映新时期尤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执政以来提出的中国特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等治国理念,表达方式具有鲜明的汉语文化特点,在我国当代政治话语体系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这些语汇是政治文献翻译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课题研究现状考察发现,国内外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研究成果不多,基于语料库分析和受众理解度调查的研究成果更为少见。本文以目的—顺应理论为指导,以中共十九大报告、2016-2020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1-2卷)汉语原文和俄语译文为语料,研究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的相关问题。课题研究既可以总结经验,丰富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为翻译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又可以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和分析问题,促进其翻译质量的不断提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依据目的—顺应理论,本文确立了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翻译要以准确传播中国声音为最高目的原则,努力达到语言顺应和语境顺应的目标。论文研究以自建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汉俄翻译语料库为基础,考察译文特征和翻译规律,为翻译策略和方法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力争避免译文分析的主观性。按照接受美学理论,把受众理解度和接受度作为译文质量评价的重要参考项,在纽马克翻译批评的五方面内容和四个视角、黄忠廉提出的“两个三角”译评体系框架内,对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通过语料库分析法考察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语言特征及翻译手段的应用情况发现,译文较好地再现了原文信息,具有明显的书面语色彩;翻译手段统计发现,四字格和谚俗语形式的中国特色政治语汇偏用直译法;缩略语形式的语汇翻译偏用阐释法;隐喻形式的语汇翻译常使用意译和替代法;经典名句形式的语汇翻译会综合运用不同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考察俄语受众对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文本的理解和接受情况表明,译文受众理解度和接受度普遍较高。受众理解度较低的是用直译法翻译的富含民族文化信息的语汇译文,经代偿法翻译后理解度升高。对译文目的—顺应情况分析进一步证实,尽管直译在一些情况下是忠实于原文的译法,但由于汉语和俄语分属不同语系,具有自身的异质性,多数情况下更适宜综合运用包括显化、简化、范化在内的代偿式方法,以实现双向的语言顺应和语境顺应。本文的译文评价从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展开。语言层面的译文分析发现翻译问题多由母语干扰引起;文化层面的译文分析发现翻译问题多因中俄文化图式差异造成,在翻译策略上偏重了语言形式对等,在方法上主要采用了直译法。此外,本文还探讨了在顺应目的语文化语境的同时,如何使译文顺应源语文化和政治目的需要的问题,提出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翻译要充分认识其政治性和特殊性,正确把握传播与接受、顺应源语与顺应目的语的关系,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手段和技巧,努力使译文达到双向顺应的目标。最后,在对全文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总结提炼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模式构想。综上所述,本课题研究实现了以下几方面创新:第一,综合运用语料库翻译学、目的—顺应理论、受众接受理论和翻译质量评价理论的优势,形成了较合理的理论框架;第二,运用语料库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获取译文语言特征和翻译规律的第一手资料。以定量研究为主,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一定程度避免了论证过程中的主观臆断;第三,遵循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翻译原则,从语言顺应、语境顺应、受众理解、语言内评价和语言外评价多个视角和维度观察和评价译文,较全面总结了相关俄译的成功经验,客观分析了典型性问题,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和翻译模式构想。该研究丰富了政治文献俄译研究成果,为相关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参考。
陈晨[3](2020)在《《人民日报》“一带一路”新闻报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共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简称“一带一路”。“一带一路”蕴含古代丝绸之路的文化底蕴,肩负着中国新时期同沿线国家和平与发展的使命与责任,是一项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多方面的开放性合作平台。本研究通过对《人民日报》2013至2019年间纸质版和官方微博关于“一带一路”的新闻报道进行搜集整理,选取446篇新闻样本,运用量化分析的方法从报道数量、报道体裁、报道主题、消息来源的角度对样本新闻进行分析,并且对新闻样本进行TF-IDF算法运算,计算出样本新闻的高频词,同时分析了高频词的语意和态度倾向,还对内容分析的结果进行了词云图可视化。通过分析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人民日报》在“一带一路”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纸质版的报道特征如下:报道及时且数量分布较均,报道态度客观及视角高远,消息来源固定且注重原创。官方微博的报道优势如下:报道主题均衡且偏于生活,报道体裁灵活且多形式融合。同时也存在了一些不足,如:新闻报道角度单一且宣传内容重复性高,新闻报道语言风格固定且传播缺乏互动等。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和对策:注重平衡报道、丰富信息多样性,加强深度报道的运用、避免新闻报道过度碎片化,运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强化受众互动参与等。
张韧仁,张忠秋[4](2016)在《我国跳水奥运冠军再次夺冠的优势元素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究促进我国跳水奥运冠军再次夺冠的优势元素。方法:首先深入国家跳水队对奥运冠军进行为期1年多的参与式观察;其次选择我国跳水奥运冠军7名、亚军1名以及双人项目跳水奥运冠军搭档3名进行面对面的深度访谈(每个受访者单独访谈1次,每次访谈2 h左右),最后就有关访谈结果与其重要他人及时核实,以全面、深入且多角度了解促进跳水奥运冠军再次夺冠的优势元素及其排序。结果:促进我国跳水奥运冠军再次夺冠的优势元素为心理优越感、跳水天分、技术优势、训练积累、比赛经验、竞赛心理优势6个内在优势,以及裁判印象、举国体制2个外在优势;依据其促进作用从大到小排序,表现出有些不尽相同有些大相径庭的个体差异;促进我国双人项目跳水奥运冠军搭档与其共创辉煌的典型优势元素为搭档、配合默契。结论:我国跳水奥运冠军再次夺冠的优势元素以内在优势为主,突显了再次夺冠的主体作用;各个优势元素排序颇具个体差异,凸显了奥运冠军的独特性及其成功之路的不可复制性;我国双人项目跳水奥运冠军再次夺冠的优势元素积极影响搭档与其共创辉煌。
Aliancys[5](2016)在《帝斯曼复合材料树脂正式更名为Aliancys》文中研究表明帝斯曼复合材料树脂于2016年1月7日正式更名为Aliancys,中文名称为"力联思"。Aliancys名称表达了公司与客户、员工及相关方携手并进,共创辉煌的愿望。中文名称"力联思"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力"代表实力、努力、通力、同力;"联"既象征着CVC投资公司与荷兰皇家帝斯曼兼具资本与实力的强强联合,又表达了公司与客户联手并进的愿望,同时也蕴含企业与员工同心同德,共建美好未来的期望;"思"则是公司历来专注也将持续秉持的理念——不断思考复合材料发展和创新之路,为复合材料美好未来不懈努力。
黄永建,郑海航[6](2012)在《善德系统争做绿之韵第一名》文中提出2012年11月19日,就在绿之韵集团九周年庆典之后,以"和谐、腾飞、共赢"为主题的绿之韵善德国际系统启动大会在湖南长沙华天大酒店隆重举行。善德国际系统由被第七届中国直销风云榜评为"2011年度中国直销风云系统领袖"的张晓琴、吕雷钧伉俪创办,
王椿[7](2010)在《创新成就报道的成功探索》文中认为进入2010年8月,《深圳特区报》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的报道迅速升温,各种专题专版专栏同时推出,30年成就报道、30年30位杰出人物报道、各种高端访谈以及相关活动动态报道等琳琅满目,呈现出立体、
二、携手明天 共创辉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携手明天 共创辉煌(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一带一路”对外传播话语的修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话语理论研究综述 |
(二)话语分析研究综述 |
(三)话语修辞研究综述 |
(四)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理论阐释 |
第一节 话语理论阐释 |
一、何为话语 |
二、理解话语分析 |
第二节 话语修辞阐述 |
一、修辞 |
二、何为话语修辞 |
三、话语修辞的研究视角 |
四、话语修辞的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习近平“一带一路”话语的隐喻阐释 |
第一节 习近平“一带一路”国际演讲概况 |
一、出访的时间及次数统计 |
二、出访国家发表演讲概况 |
第二节 习近平“一带一路”话语隐喻阐释 |
一、“一带一路”话语的空间隐喻分析 |
二、“一带一路”话语的实体隐喻分析 |
三、“一带一路”话语的结构隐喻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习近平“一带一路”话语的框架阐释 |
第一节 习近平话语的定义框架分析 |
一、定义框架的生产方式:状态 |
二、定义框架的生产方式:特质 |
三、定义框架的生产方式:影响 |
四、定义框架的生产方式:物形 |
第二节 习近平话语的知识框架分析 |
一、概念框架-知识框架运作的初始 |
二、概念网络-不同概念的聚合 |
第三节 习近平话语的情感框架分析 |
一、情感的深层语言系统是道义 |
二、情感的角色与功能 |
第四节 习近平话语的价值框架分析 |
一、终极性价值观 |
二、工具性价值观 |
三、工具性价值观与终极性价值观相互依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习近平“一带一路”话语的句法辞格阐释 |
第一节 词语锤炼的情况及效果分析 |
一、增强话语节奏与魅力 |
二、修辞增加语言色彩,深化受众理解 |
三、话语修辞提高语言表现力及说服力 |
第二节 句法选择的情况及效果分析 |
一、长短句交融使话语表述明晰生动 |
二、整散句交替使表达更灵活 |
第三节 辞格的运用情况及效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习近平“一带一路”话语的互文性分析 |
第一节 明确的互文性 |
一、话语描述的引文分析 |
二、互文性的预设分析 |
第二节 构建的互文性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习近平“一带一路”话语修辞的社会功能及启示 |
第一节 习近平“一带一路”话语修辞的社会功能阐释 |
一、听者:实现规劝并获取认同 |
二、说者:化解危机与形象修复 |
三、双方:促进对话并增加软实力 |
第二节 “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的启示 |
一、运用框架和隐喻对“一带一路”话语内涵进行再创新 |
二、借助新媒体实现“一带一路”跨文化传播 |
三、运用“自己人效应”拉近与受众的心理距离 |
四、国内主流媒体转变“一带一路”对外传播语言风格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习近平“一带一路”演讲稿及署名文章标题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依据 |
0.2 课题综述 |
0.3 研究内容 |
0.4 研究价值和创新点 |
0.5 论文结构 |
第一章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研究的理论基础 |
1.1 目的—顺应理论与政治语汇俄译 |
1.1.1 目的论与政治语汇俄译 |
1.1.2 顺应论与政治语汇俄译 |
1.2 语料库翻译学理论与政治语汇俄译 |
1.2.1 语料库翻译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
1.2.2 基于语料库的政治语汇俄译研究 |
1.3 翻译质量评价理论与政治语汇俄译 |
1.3.1 接受美学理论 |
1.3.2 纽马克的翻译批评观点 |
1.3.3 黄忠廉“两个三角”译评体系 |
1.4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概念界定与俄译基本原则 |
1.4.1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概念界定 |
1.4.2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基本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汉俄翻译语料库建设及译文语言特征 |
2.1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汉俄翻译语料库建设 |
2.1.1 语料库的类型及语料选择 |
2.1.2 语料库的构成和规模 |
2.1.3 语料的预处理 |
2.2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词汇和句法特征 |
2.2.1 类符/形符比(TTR)(词汇特征) |
2.2.2 形动词和副动词(词汇特征) |
2.2.3 平均句长(句法特征) |
2.3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
2.3.1 四字格形式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
2.3.2 缩略语形式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
2.3.3 隐喻形式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
2.3.4 谚俗语形式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
2.3.5 经典名句形式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文本受众理解度调查 |
3.1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文本问卷调查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对象 |
3.1.3 选词标准 |
3.2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文本问卷设计与实施 |
3.2.1 问卷设计 |
3.2.2 问卷实施 |
3.3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文本问卷结果与分析 |
3.3.1 问卷调查结果 |
3.3.2 调查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目的—顺应视角下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成效分析 |
4.1 基于显化的目的顺应 |
4.1.1 显化现象分布与统计 |
4.1.2 四字格译文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显化翻译分析 |
4.1.3 缩略语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显化翻译分析 |
4.1.4 隐喻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显化翻译分析 |
4.1.5 谚俗语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显化翻译分析 |
4.1.6 经典名句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显化翻译分析 |
4.2 基于简化的目的顺应 |
4.2.1 四字格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简化翻译分析 |
4.2.2 隐喻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简化翻译分析 |
4.2.3 经典名句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简化翻译分析 |
4.3 基于范化的目的顺应 |
4.3.1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中的副动词 |
4.3.2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中的形动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部分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争议译文分析与评价 |
5.1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质量评价空间及评价视角 |
5.1.1 翻译质量评价空间 |
5.1.2 翻译质量评价视角 |
5.2 部分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语言层面俄译质量评价 |
5.2.1 词汇层面翻译质量评价 |
5.2.2 语法层面翻译质量评价 |
5.2.3 修辞层面翻译质量评价 |
5.3 部分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文化层面俄译质量评价 |
5.3.1 文化图示缺省 |
5.3.2 文化图示冲突 |
5.3.3 文化特色显现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结果和结论 |
二、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模式构想 |
三、课题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附录一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汉俄翻译语料库 |
附录二 译语受众理解度调查问卷 |
附录三 译语受众理解度调查结果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3)《人民日报》“一带一路”新闻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人民日报》“一带一路”新闻报道研究设计及样本选取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
二、新闻媒体的选择 |
三、新闻时间的选择 |
第二节 样本选取 |
第二章 《人民日报》“一带一路”新闻报道方式分析 |
第一节 报道数量分析 |
第二节 报道体裁分析 |
第三节 报道主题分析 |
第四节 消息来源分析 |
第三章 《人民日报》“一带一路”新闻报道内容分析 |
第一节 数据准备与分词处理 |
一、样本数据转化 |
二、分词算法的选择 |
三、停用词处理 |
第二节 高频词的提取 |
第三节 高频词的分析 |
第四节 可视化词云图 |
第四章 《人民日报》“一带一路”新闻报道的特点及优势 |
第一节 《人民日报》纸质版“一带一路”新闻报道的特点及优势 |
一、报道及时且数量分布较均 |
二、报道态度客观且视角高远 |
三、消息来源固定且注重原创 |
第二节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一带一路”新闻报道的特点及优势 |
一、报道主题均衡且偏于生活 |
二、报道体裁灵活且多形式融合 |
第五章 《人民日报》“一带一路”新闻报道的不足及提升路径 |
第一节 《人民日报》纸质版“一带一路”新闻报道的不足 |
一、报道角度单一且宣传内容重复高 |
二、报道语言风格固定且缺乏互动性 |
第二节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一带一路”新闻报道的不足 |
一、报道缺乏持续关注且消息来源单一 |
二、碎片化现象严重且有时偏离主线 |
第三节 《人民日报》“一带一路”新闻报道的提升路径 |
一、注重均衡报道、丰富信息多样性 |
二、加强深度报道、避免新闻过度碎片化 |
三、运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强化受众互动参与 |
四、注重新闻的对外传播,构建战略传播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我国跳水奥运冠军再次夺冠的优势元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
1.1 受访者 |
1.2 参与式观察 |
1.3 半结构化访谈 |
1.3.1 访谈内容及步骤 |
1.3.1. 1 导引式测评 |
1.3.1. 2 导引式访谈 |
1.3.1. 3 访谈结果排序 |
1.3.1. 4 作为重要他人受访 |
1.3.2 访谈资料处理 |
1.3.3 访谈结果可信性控制 |
1.4 其他参与核实人员 |
2 研究结果 |
2.1 我国跳水奥运冠军再次夺冠的各个优势元素 |
2.1.1 心理优越感 |
2.1.2 跳水天分 |
2.1.3 技术优势 |
2.1.4 训练积累 |
2.1.5 比赛经验 |
2.1.6 竞赛心理优势 |
2.1.7 裁判印象 |
2.1.8 举国体制 |
2.2 我国跳水奥运冠军再次夺冠的各个优势元素排序 |
2.3 我国双人项目跳水奥运冠军搭档与其共创辉煌的典型优势元素 |
2.3.1 搭档 |
2.3.2 配合默契 |
3 分析与讨论 |
3.1 我国跳水奥运冠军再次夺冠的优势元素以内在优势为主 |
3.2 我国跳水奥运冠军再次夺冠的各个优势元素排序颇具个体差异 |
3.3 我国双人项目跳水奥运冠军再次夺冠的优势元素积极影响搭档与其共创辉煌 |
4 结论 |
(7)创新成就报道的成功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立意高远, 观点精辟, 感情充沛, 充分展现深圳这座伟大城市的“精气神” |
由近及远, 旧闻新说, 以事论理, 让辉煌往事的前世今生激励深圳人在新起点上再出发 |
逻辑严密, 视野开阔, 语言流畅, 让人在阅读中吸取营养和能量 |
四、携手明天 共创辉煌(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一带一路”对外传播话语的修辞研究[D]. 李书贞. 新疆财经大学, 2019(06)
- [2]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研究[D]. 袁昊.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1(08)
- [3]《人民日报》“一带一路”新闻报道研究[D]. 陈晨.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我国跳水奥运冠军再次夺冠的优势元素研究[J]. 张韧仁,张忠秋.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6(12)
- [5]帝斯曼复合材料树脂正式更名为Aliancys[J]. Aliancys.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16(01)
- [6]善德系统争做绿之韵第一名[J]. 黄永建,郑海航. 知识经济(中国直销), 2012(12)
- [7]创新成就报道的成功探索[J]. 王椿. 青年记者, 2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