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教育与教学一瞥(论文文献综述)
LEE W00NG[1](2020)在《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文中认为日据时期韩国文坛和社会对外国文化的吸收主要侧重于通过日本输入西方文学和文物。在如此之情况之下,部分韩国文人将中国文学作为外国文学,即世界文学的一个构成部分进行了积极的吸收,并试图以此来推动韩国近代文学的发展。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之目的在于,以中国现代文学作为借鉴,来建构韩国近代文学,同时建立反帝反封建的近代民主社会。近代转换期的中国现代文学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以文学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起点,以文学革命、革命文学、抗战文学为中心展开。包含日据时期(1910年-1945年)和解放时期(1945年-1948年)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同样也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民族使命,以近代化和解放独立国家为目标指向,经历了胎动期、发展期、深化及停滞期和复兴期的发展过程。本论文分析该时期在韩国发表的196篇批评,进行解释。胎动期为1920年代前半期,在该时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正式开始。梁建植、李允宰、李东谷、梁明等在该时期开始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译介与批评。梁建植在1920年11月号至次年2月号《开辟》上翻译发表了日本研究者青木正儿的<以胡适氏为中心的中国之文学革命>,此文是20世纪上半期韩国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最早一文。之后,梁建植继续发表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译文及他所写的批评,十分积极地翻译了戏曲、诗歌、小说等作品。1920年代初在北京大学历史系留学的李允宰在留学期间发表了有关中国社会、政治形势的政论以及介绍中国罗马字运动的文章,并翻译发表了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李东谷强调借鉴中国新文学建构运动中的思想改革与文学改革,以之作为他山之石。梁明参考胡适的新文学建构理论,则主张通过韩文的语文改革开展新文学建构。以文学革命和思想革命为中心的胎动期批评主要在1920年至1924年之间展开,以翻译日人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和中国本土文学革命的评论开始。其目的在于打倒封建旧思想和旧制度,从而建设近代社会、建构近代文学。该时期韩国批评家们特别关注胡适的文学革命理论与主张,翻译了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和<谈新诗>,另外,多数当时的戏剧、诗歌、小说等被翻译。该时期发表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有20余篇,《每日申报》上连载的梁建植译<人形之家>(中文名为《玩偶之家》)以《娜拉((?))》(永昌书馆,1922)之名出版,李相寿译《人形之家》(汉城图书,1922)也出版。发展期为1920年代后半期至1930年代前半期,该时期留学过中国大学的批评家们非常活泼地展开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他们从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等多样的批评观点上展开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该时期主要批评家有柳基石、丁来东、金光洲、李陆史、金台俊等。柳基石以1925年2月在《基督新报》上发表<墨子与基督>为始,发表了许多无政府主义观点的文艺观,并在韩国最早翻译了鲁迅的<狂人日记>。丁来东和李陆史正式开启了对鲁迅文学的相当深度的批评,金光洲发表了以中国现代戏剧和电影为中心的批评。如此,20世纪上半期中发展期成为韩国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最活泼的时期,该时期发表的中国文学批评数量达到100多余篇,另外,开辟社还出版了《中国短篇小说集》(1929)。深化及停滞期为1930年代至1945年解放之间。该时期,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毕业生们开展了社会主义倾向的批评。然后1937年7月中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相当萎缩了。金台俊从1930年代前半期开始进行社会主义观点的批评,接着他裵澔、李明善等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出身的批评家以大学为中心开展了讲台上的中国文学批评。从1930年代至1945年解放以前,他们发表的社会主义倾向的批评共计30余篇,而从中日战争爆发至解放之间发表的不分观点的所有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仅有30余篇。复兴期为1945年8月解放至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之间。解放之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再次迎来复兴时期,在此短暂的5年之间韩国文坛共发表了 42篇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除了在前阶段开始继续活跃的丁来东、金台俊、李明善等之外,尹永春开展了活跃的批评活动。该时期,李明善的《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集》(宣文社,1946)、《鲁迅杂感文选集》(未出版,1949),金光洲·李容珪共译的《鲁迅短篇小说集》(1·2辑)(首尔出版社,1946),尹永春的《现代中国诗选》(青年社,1947),《现代中国文学史》(鸡林社,1949)等诸多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着作也纷纷出版。对以梁建植为中心的第一代批评家的192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学界从“翻译、翻案与近代文体的实验”,“经过日本的同时代性中国现代文学译介”,“殖民地知识分子悲伤的现实和理想主义的世界创造”以及“韩国近代中国翻译文学史的奠基”等方面高度评价了其积极意义。与梁建植同时期,李允宰、李东谷、梁明等批评家为建构近代思想以及近代社会体制,非常关注中国的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新文化运动,并将其介绍到韩国社会及文坛。在他们之后,1930年代以来,曾在中国留学并接受学术训练的丁来东、李陆史、金光洲、金台俊等批评家们正式开始了学术性、系统性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他们的批评并不仅仅局限于日本研究者们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成果,他们深刻思考祖国的解放和新国家的建设,并以此为视角来看待中国现代文学。之后,在解放时期尹永春也是同样为了新国家的建设从基督教的视角对中国现代文学进行了批评。包含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肩负着反帝反封建之历史使命的近代转换期,推动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文学实践的通道:以建设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社会和建构近代文学为目的的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在中国新文化运动中展开,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家们通过译介和批评中国新文学运动来追求韩国社会的思想革命和近代文学建构;第二、通过文学批评知识分子对殖民地现实的愤怒和内在抵抗的表达:虽然在日本帝国主义强迫之下韩国的知识分子不能公开反对或抵抗日帝,但他们通过批评半殖民地情况下的中国现代文学,迂回地表露出对帝国主义的抵抗和批判精神;第三、通过小说和戏曲来追求以平民文学为中心的近代指向和近代文学建构:从封建时代传统文学的贵族文学脱皮,关注以俗文学、民间文学为中心的平民文学。虽然日人研究者们关注以小说和戏曲为中心的中国平民文学,但他们注重元曲、明清小说等古典文学。梁建植以来韩国的批评家们继续关注以小说、戏曲和新诗等平民文学为主的中国现代文学;第四、对近代文体的实验及对语文改革的影响:韩国的言文一致运动比中国的白话文运动开始得更早,但中国的文学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近代韩语语文规范化的确立。1917年发表的李光洙的《无情》已相当达成言文一致,但到1940年代横写、韩文专用等问题还没完成。韩国批评家们借鉴中国罗马字制定运动,想推动韩语语文改革;第五、在文学的想象空间再现的理想乡的精神世界与新国家建设的理想和实践: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家们在批评空间展现出他们对祖国解放和独立的理想以及建设新国家的理想。他们从民族主义、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基督教信仰等自己的批评观点,通过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展现出建设新国家的理想;第六、对正义和博爱的追求以及爱国精神的表达等:韩国的批评家们通过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展现出真正的爱国精神。他们基于人的尊严和自由,超越狭隘和歪曲的爱国主义,追求正义和博爱的终极价值。抗日运动期间独立运动家们展现的精神不仅仅局限于反日,反而他们主张了弱小民族的联合来共同推动反战、反帝国主义以及恢复世界正义和维护东亚和平。包含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文坛及社会中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是指向解放、独立国家建设和近代民主社会建设的文学实践。其核心的文学精神是‘抵抗与批判’,通过抵抗与批判来追求的终极价值是正义与博爱的恢复。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指向对殖民统治的间接抵抗和近代文学及近代社会建设,也包含着祖国解放以及新国家建设的理想。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韩国批评家们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之意味并不局限于单纯的文艺批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批评是知识分子应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文学实践。该文学实践的基本精神是对社会不义和压抑人的尊严的‘抵抗与批判’,并且对歪曲的现实之抵抗与批判追求的终极指向是‘正义和博爱的实现’,即人本身的尊严价值。
丁明秀[2](2020)在《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史论(1931-1945)》文中指出本文以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为研究对象,以这个时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报纸、杂志作为研究的史料依据。在全面搜集散落于东北各大报纸副刊与杂志中的有关沦陷区儿童文学原始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学研究方法,对东北沦陷时期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全面梳理,深入解读,力图呈现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整体面貌。同时,以东北殖民语境为背景,利用全方位的视角,通过对儿童文学的类型、主题、艺术表现及儿童文学作家、理论批评等多方面的考察,形成对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发展状况的整体建构。纵向上,将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放置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整体历程中,横向上,与同时期其他沦陷区的儿童文学进行对比。以期可以在宏观层面了解、把握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进而探求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东北儿童文学的存在形态。揭示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创作者受制于日本殖民统治下的生存状态和文化选择,归纳概括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第一部分梳理沦陷前的东北儿童文学。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出现与东北儿童文学的觉醒;二是东北新文学运动与现代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第二部分具体探究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生态环境。殖民语境是沦陷时期东北儿童文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特征,通过对统治机构、文化政策、教育措施和文学阵地的分析,明晰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生存语境。第三部分划分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类型。以报纸《泰东日报》的儿童副刊《儿童专刊》《儿童周刊》《少年》等(1931—1945)、《大同报》的儿童副刊《儿童》《儿童与学生》等(1933—1942)、《盛京时报》的儿童副刊《儿童周刊》等(1933—1942)、《国际协报》的儿童副刊《儿童》等(1934—1936)及杂志《满洲学童》(1936.10—1945.3)、《新满洲》(1939.1—1945.4)、《新青年》(1935.10—1942.6)、《麒麟》(1941.6—1945.1)等作为切入口,梳理、评析东北沦陷时期的童谣、儿童诗,童话,儿童小说,儿童剧等的审美特点和艺术价值,以期呈现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整体发展面貌。第四部分考察东北沦陷时期的儿童文学创作群体。通过对在儿童文学创作方面成就突出的作家杨慈灯,郑毓钧、未名等有影响的作家及站在正义立场上的作家群体创作情况的考察,致力于展现儿童文学创作的多元化。同时探究作家创作思想的转变和由此引起的作品主题转型,并阐释其中的文化意义。第五部分探究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多样主题与艺术特色。在殖民统治之下,儿童文学主题表现出反抗、潜隐反抗与迎合三种倾向,每种主题倾向中都包含着复杂、多样的表达方式,而且这三种主题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呈现出互相渗透和流变的特征。第六部分是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理论批评。通过对东北沦陷时期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呈现的特征分析,勾勒出儿童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方向。东北沦陷区这个特殊时空使得儿童文学既遭到殖民统治的束缚,也使其在政策的夹缝中找到生存空间,文化殖民主义的二律悖反性使得东北沦陷区的儿童文学表现出不同于其他时期文学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李江潇[3](2020)在《《朱氏初中国文》中的新诗研究》文中指出《朱氏初中国文》凸显了新诗在教材中的重要地位,在其选录的196篇新文学作品中,新诗选入达42首之多。本文结合《朱氏初中国文》新诗选编的创制语境,最大限度的展现教材新诗作品的采选面貌,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教材新诗解析体系的建构,进而探讨《朱氏初中国文》在新诗编选上的价值及历史局限,以期为当下教材新诗的选编提供参考和借鉴,为新诗教育提供多种尝试路径。1932年《初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颁布为《朱氏初中国文》新诗作品的选编开辟了路径,影响了诗作题材的选择、编排序列的设计,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科书对新诗的竞相采选,促进了本套教材新诗作品的选录,编者朱剑芒先生新诗选本编写经验的熟稔则为教材新诗的编选创造了条件。《朱氏初中国文》所采选的新诗作品以抒情诗为主导,写景诗、叙事诗为辅,新诗主题多元,涵盖自然风物、人际关系、民族大义三个方面;诗作的选录存在年代的聚合,聚焦新诗发生期诗作的采选,聚焦问题与人生;诗作版本主要采选自各诗歌专集,对新诗作品的处理尊重历史原貌,节选、删减、更改力求合于原诗原意,保有原作之美。《朱氏初中国文》新诗解析体系的建构包括两个方面:知识系统的建构和艺术鉴赏体系的建构。新诗解析的知识建构立足于“知人论世”的作者、背景系统,勾连古典诗歌与现代新诗的注释系统;新诗艺术鉴赏体系基于“诗形”的评判、“诗意”的梳理、“诗法”的解析这三重维度建立。《朱氏初中国文》在新诗编选上具有颇高的价值,既促进了新诗发生期诗人群像的塑造,又通过诗学理论的传播推进了民国时期的新诗教育进程;但教材新诗解读模式的固化、主题单元编排方式的弊端、练习系统的局限也受到了诸多批评。《朱氏初中国文》“形式内容兼具”的选诗原则、完备的解析体系及诗学观念的传达等为当下教材新诗作品的选编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但其在诗作选录上经典文本的缺乏,诗歌阅读和写作教学之间的失衡亦值得我们反思。
彭颖[4](2020)在《“A之B”标题篇章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个完整的篇章是由标题和篇章内容组合而成,标题对于篇章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本文研究“A之B”标题的篇章化,也就是将与“A之B”标题有关的种种语言现象放在“篇章化”的视角下来观察自然语句在成为一个标题语句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偏离现象,研究自然语句在充当标题的时候需要做出哪些变化以适应标题的性质和特点。由于标题与自然语句存在一系列重要的区别,自然语句篇章化为标题存在明显的语用动机,这种语用动机与标题自身的性质和特点息息相关。从性质上看,标题具有称名性和话题性。标题作为言语产品的名称,其作用是标明篇章的名称,便于称引,无疑具有称名性,这从标题与篇章内容的关系、标题对时体的选择、标题的语序以及标题的词性等方面可以见得。标题具有称名性的同时,还具有话题性,所谓话题性是指标题的拟定是以篇章的内容为基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题文一致,因此一则好的标题是能够紧扣篇章内容,给读者传递正文相关信息。从特点上看,标题具有简省性、吸引性和庄严性。标题一般形式简洁,使人一看就明其义,作为文章的先导,标题应对读者具有吸引力,另外,标题属于书面语体的极致,这种书面语性质要求标题语言整体上庄重、严谨。自然语句可通过一定的手段篇章化为标题,其中较为常见的当属“A之B”形式的标题。本文通过对《人民日报》1946年——2017年报纸新闻标题的穷尽性统计,建立了一个包含1701540条标题的语料库,并从中筛选出大量符合要求的“A之B”标题,观察这些标题本文总结出四种“A之B”标题篇章化手段:隐含、移位、标记、插入。所谓“隐含”是指深层语义结构应有某个成分但表层结构缺失的一种现象。通过隐含手段形成的“A之B”标题从形式上看主要有孤立结构、不完全结构、熟语结构以及“A之最”结构,这些“A之B”结构的标题在性质上既体现了称名性也体现了话题性,在对标题特点的表现上,体现了标题的简省性和吸引性。通过“之”改变自然语句中词语的先后位置可构成“A之B”标题,此为移位。根据移位的动因可将移位分为焦点性移位和格式性移位,移位后形成的结构大致可分为“定语+之+心语”式、“前置宾语+之+动词”式、“心语+之+后置定语”式。通过移位这种篇章化手段形成的“A之B”结构增强了标题的称名性,但对标题话题性的体现不够明显,在标题特点上,体现了标题的吸引性和庄严性。语词标记作为篇章化手段之一,是指那些通常只能在标题中使用,且程式化程度较高的语词。语词标记数量众多,它们在词性、结构和使用频率上均有其特点:单从标记本身的词性来看,标题中的语词标记可分为动词性、名词性和数词性三大类;从多音节标记的结构来看,标题中的语词标记主要分为偏正式、述宾式和并列式;从标记用于“之”字标题的频率上看,可将语词标记分为专用型、兼用型和借用型三种。通过标记或者更准确地说语词标记这种篇章化手段形成的“A之B”结构体现了标题的性质——称名性和话题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标题的简省性和吸引性。隐含、移位和标记的篇章化手段都是和插入手段同时使用,在某些情况下只插入“之”字也能造成“A之B”标题的篇章化。插入文言词语“之”所形成的“A之B”标题根据结构大致分为“主语+之+谓语”“心语+之+补语”“定语+之+心语”三种类型,这三种结构类型体现了标题的称名性,由于插入前后只是结构上的改变,语义变化不大,没有明显地体现话题性,标题特点上,通过插入手段形成的“A之B”结构体现了标题的吸引性和庄严性。
王文岭[5](2018)在《中华教育改进社成立背景与组织发展概况》文中研究指明"五四"时期,在实验主义教育思潮影响下,教育界领袖和回国服务的欧美留学生共同推动南北最具影响力的教育机关,先后联合成立了新教育共进社、新教育杂志社和实际教育调查社,并合组成立中华教育改进社。在董事会领导下,以总事务所为枢纽,集合全国各省区教育界智力和经济资源,成立了 30多个学术委员会,调查中国教育实况,研究教育学术,一方面将教育界的公意供给政府斟酌采行,一方面与世界各国教育界沟通联络,顺应世界教育发展潮流,推动中国教育进步。
冯博文[6](2019)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评议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研究(1912-2012)》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加快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打造高等教育强国的大背景下,大学治理成为一项重要的改革任务和研究议题,受到政府、大学、社会和各界各级教育人士的广泛关注。政府的整体调控、指导和社会的检验、渗透,一般都是从宏观上对大学的内外部治理产生影响。然而,相比较为稳定的外部治理环境,从微观层面上看,大学的内部治理则体现出更为明显的主动性、发展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也理应受到更加深刻的关注和研究。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比较研究、历史分析等研究方法,以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明尼苏达大学为案例,对大学内部治理重要参与方之一的大学评议会进行历史性研究。主要从明大评议会的发展历程、组织运行、结构功能、与校长和校董事会之间的权责关系、参与治理的百年变迁表现以及影响评议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诸多因素等方面展开论述,比较清晰地呈现出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内部治理体系以及评议会的突出贡献及其制约因素。以明大评议会超百年的发展历程为研究脉络,围绕评议会百年会议纪要的记录内容,依据对明大评议会前主席的七段访谈,全面梳理了明大评议会历经的建立初期、发展时期和现代时期三个阶段。其中,建立初期是指19世纪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此段时期明大评议会主要致力于解决学校的贪污腐败问题、消除移民子女受教育的焦虑、构建大学共同治理体和遏制校园新犹太主义;明大评议会的发展时期恰逢20世纪爆发的几次世界性重大战争,明大评议会在“明哲保身”的基础上,坚决维护明大教师权益、为明大提供战后入学报告、积极维护学术自由、妥善处理学生运动、保障明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切身利益;现代时期是指20世纪90年代以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此段时期明大评议会极力扞卫象征学术自由的终身教职制度、合理进行评议会多元选民的治理扩张和永恒追求不忘初心的社区服务。而后本研究又主要着眼于建立健全制度建设、保障维护师生权益、持续开展社区服务等方面,研究发现明大评议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三大特征是:(1)完善评议会的结构功能,不断加强基础建设,稳步推进制度和治理能力的发展;(2)保障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逐步完善核心职能,扞卫学术自由之权利,保障学校的良好声誉和应有权威;(3)关注公众和社会,不断拓展治理渠道,持续发挥教育作用,追求永恒的教育服务。最后,本研究重点从大学组织的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对影响明大评议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诸多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其中,内部因素围绕行政与学术力量的博弈,衍生出评议会与校长团和校董事会的合作与冲突、明大师生对评议会治理事务的参与情况以及各种章程规则制度的发展情况等,外部因素主要包括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管控与支持、市场对高等教育的检验与反馈,以及若干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参与与协助等。相较于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则显得更加独立,彼此交叉性要相对较弱,政府通过资金和法律政策从宏观层面对明大评议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进行管控、支持和引导,高等教育中介组织作为相对中立的第三方力量,在微观层面对明大评议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产生影响和作用,而市场更像是一只无形的大手,不断给予实时性反馈,在明大评议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进程中,潜移默化地在质量、效率、水平和标准等层面施加影响和作用。通过对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评议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深入剖析,不难发现,董事会、评议会和校长团三方既有团结合作,也有矛盾冲突,但却都是明尼苏达大学治理的重要参与方与推动者。换言之,评议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也是受到董事会和校长团的监督,以及其他内外部因素的制约。应不断协调好董事会、评议会和校长团三方的关系,提升明大师生对大学内部治理事务的参与度,持续完善各项学校管理规则制度,大学善治才指日可待。
周博[7](2019)在《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旅行是人的一种空间流动形式,既能够呈现人和时空的互动关系,又可在旅行观念和旅行实践的演化中审视社会生活方式的嬗变,窥探时代变迁的特征。因而,由“旅行”这一视角切入,一方面可从历史人文地理的视角概观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人地关系的时空变化,另一方面又可从社会文化史的视角考察现代旅行观的内容要素,以及旅行作为一种现代性生活方式的生成过程。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是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这种转型在城市中尤为显着,其中学校教师、编辑、记者、公务员、企业家、律师等新知识群体的生活方式呈现出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典型特征。本文的研究时段限定于民国中期,即1927—1936年,基于三点考虑:一是因民国前期军阀混战不断,国内旅行事业发展受限,未能形成较为完整的旅行文献体系;二是《旅行杂志》创刊于1927年,此后的“黄金十年”,国民政府在经济、交通、新生活运动等方面进行国家建设,旅行事业得以正常而快速地发展;三是抗战爆发后,国内旅行虽未中断,但受时局影响,旅行被赋予了“救国”“挽救经济国难”等政治意义,与休闲旅行形成较大差别。故而,民国中期是研究休闲旅行的最佳时段。本文以1927—1936年间的《旅行杂志》及大约同时期其他报刊杂志所刊载的国内游记为核心文献,重返民国中期城市新知识群体的生活场域,以时人笔录的旅行观感探究其旅行动机、旅行路线、旅行感悟等,将微观视角与宏观视角相结合,力图真实地描述民国中期的国内旅行活动,借以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生活状态以及观念变化。本文主体框架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探究旅行者之游兴、游踪及游观,每篇各含三章,全文共由九章组成。上篇游兴之第一章,通过分析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所刊载国内游记的作者身份、与作者同游者的身份,以及游记中所记载作者在旅行途中所遇其他旅行者之身份及经历,发现此时期旅行者群体有四种特征:第一,在职业类型上,主要是大学教授、中小学教师,出版社和报社之编辑、记者,政府公务员,工商、金融实业界之企业家及从业者,以及医生、律师、画家和作家等自由职业者;第二,在教育背景上,多接受过现代新式教育,尤其多具有现代高等教育背景;第三,在出国经历上,大部分有出国留学、海外考察及海外任职等经历;第四,在生活地点及旅行出发地上,多为当时中东部地区沿海沿江之都市。这一群体正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即城市新知识群体。上篇游兴之第二章,对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刊载的国内游记中作者所记录的出行原因与主观动机进行分析和归纳。出行原因最主要的是休闲游览,此类游记篇数最多,其次是公务考察、返乡探亲的途中兼事游览。关于休闲游览的主观动机则种类繁多,有“嗜好游览”、“偿久慕之情”、“消此闲暇”、“避暑养疴”、“蜜月”等多种类型。上篇游兴之第三章,在对游记作者的主诉旅行动机种类的归纳基础上,探究旅行动机产生之宏观和微观原因。通过游记文本对比可知,动机产生的宏观原因主要是现代化与城市化,具体而言包括城市娱乐的兴盛、“都市病”的出现、新休假制度下的休闲集中化、新职业划分下的公务考察频繁化,以及西方人在中国的旅行示范所引领的休闲游览新风尚;微观原因则是个人爱好、“海外亲历”、“借地消遣”、健康预期等。中篇游踪之第四章,对所搜集整理的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刊载的536篇国内游记的游踪分布进行历时性统计分析,并对其中游踪在一省范围之内的465篇游记进行空间布局分析,发现当时旅行者的游踪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特征是以江浙地区为中心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扩展,从而可将全国之游踪范围划分为中心区、扩散区和边疆区。中篇游踪之第五章,通过对前文所述全国游踪分布特征进行图像分析后,发现其分布呈点状、线性及圈层三种特征。点状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分布多集中于山、水、古迹所在地;线性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沿公路、铁路交通线及沿江、沿海分布;圈层分布特征主要体现为游踪分布以城市为中心向外呈现圈层扩散,且分布密度由近及远呈现递减趋势。中篇游踪之第六章,探究前文分析所得之全国游踪分布的时空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和推动要素,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政府主导游览目的地开发建设、地方官绅的捐款兴建和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二是新式交通的发展;三是新式旅馆的兴起和住宿设施多样化,以及专门的旅行服务机构的诞生。下篇游观之第七章,在游程结束后,旅行者常伴随有对旅行体验的感悟和旅行意义的思索。通过游记文本分析,民国中期旅行者对于旅行的认知既有继承于古人之传统认知,如旅行之于教育、社会和健康等方面的价值,此外亦有城市化背景下对医治“都市病”之功效的体悟和特殊国情背景下对“爱国”意义的思索。下篇游观之第八章,随着民国中期旅行活动的兴盛发展,旅行事业开始引起民国学人的重视。民国学人认为发展旅行事业乃是“无形之输出”且“有裨益于地方经济”,利于“人之交谊”及“国交亲善”、可“谋文化之推广”和“兴起进取的精神”、“登临凭吊”能激发爱国热情。此时民国学人积极探讨发展旅行事业之意义的原因,在理论上乃是受西方旅行话语之影响,在实践上是出于“挽救经济国难”之目的,期待以旅行事业的发展吸引海外游人来华游览,亲眼见证中国的社会发展和中国人民之良善,借此回应“反宣传”,以获取近代国家资格。下篇游观之第九章,民国学人积极探索中国发展旅行事业之价值和意义,先后经历了对他国发展旅行事业的现象描述和经验总结阶段、对发展旅行事业的多重价值和具体路径(宣传、招徕、接待)的探讨阶段、以佘贵棠为代表的旅行理论总结等三个阶段,最终初步完成了中国化的旅行理论体系构建。综上,本文在对1927—1936年间《旅行杂志》所刊载的国内游记进行量化统计和质性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民国中期城市新知识群体国内旅行活动的游兴、游踪、游观,旨在探究现代旅行活动中所折射出的人地互动,从“旅行”的底层视角管窥中国现代性生活方式的一种生成路径。
杨红丽[8](2019)在《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情境创设研究》文中提出微作文的出现要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纳入到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当中,进入21世纪不再进入全国卷,但随着近些年自媒体的发展,微博、微信体作文方式开始走进日常生活,从2014年开始,北京高考语文卷将“微写作”重新纳入高考,为“难教”、“难写”的传统作文课堂带来契机。本文以微写作教学为研究对象,将情境教学融入微写作,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现状进行研究。首先对微写作情境教学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然后对目前高中微写作教学现状调查,发现学生缺乏写作兴趣与写作素材,师生对微写作训练不够重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并将此方案运用到实践中去检验,因此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微写作情境教学法相关理念进行概述,包括微写作和情境教学法的定义,微写作的产生与发展。第二部分:针对高中微写作教学现状及问题,提出微写作情境教学法实施的必然性。对教师教学现状、学生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第三部分:针对调查现状中作文教学出现的问题,提出微写作情境教学策略并利用课堂实践检验。首先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提出了操作策略,再利用微写作情境教学从实用性和文学性两方面实践,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做进一步反思。经教学实践的检验,微写作情境教学法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写作灵感,是一种可实施的教学方法。利用微写作情境教学法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通过模块化的训练促进大作文的整体提升。
罗琳娜[9](2019)在《《百年孤独》的中国阅读史》文中提出《百年孤独》自1967年出版以来,被翻译成三十多种文字,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传播热潮,加西亚·马尔克斯凭借这部文学巨着摘得诺贝尔文学奖桂冠。《百年孤独》进入中国后,在精英读者和普通读者中都引发了强烈的反响,成为畅销中国的外国文学经典。本文借鉴阅读史研究的方法,对《百年孤独》在中国的阅读情况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全文分为四章。第一、二章讨论精英读者对《百年孤独》的阅读,第一章梳理了学者对《百年孤独》的研究型阅读,学者对《百年孤独》的阅读,经历了引介期、深化期、拓展期,对《百年孤独》的阅读评价经历了从批判到肯定的转变,其文本阐释策略也从偏激的意识形态批评走向客观多元的阐释视角。第二章梳理作家对《百年孤独》的启示型阅读,80、90年代作家出于走向世界与文学现代化的阅读动机开启了对《百年孤独》的阅读,在阅读小说中他们产生了不适、震撼、共鸣等阅读反应。第三章结合《百年孤独》在中国的出版译介情况,还原了不同时期普通读者阅读《百年孤独》的反应与阐释,普通读者对《百年孤独》解读从单一趋同走向丰富多元的阐释。第四章论述精英读者与普通读者阅读《百年孤独》所带来的知识化结果,对大学文学史教育与中学语文教育中的《百年孤独》阅读进行研究。《百年孤独》在外国文学史教材中的知识构建源于文学研究者对《百年孤独》的研究型阅读,《百年孤独》在高中语文教科书中的一进一出,展现了精英读者与普通读者的博弈。
何昆[10](2018)在《《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1919-1949)》文中指出《诗经》自结集起一直是中国学术史上关注的重点,历代的《诗经》研究论着可谓汗牛充栋,但“五四”之前对《诗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学、文字训诂、名物制度等方面,对《诗经》民俗的研究尚未成为关注点。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中西文化的交融碰撞激发出学者们的新思想,将传统《诗经》学研究中对民俗的关注大力发扬,使《诗经》民俗成为学术研究的重点之一。1919——1949年间,学术界名家辈出,学贯中西的学者们以新的观念重新审视《诗经》研究,在研究观念、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等方面多有创见。《诗经》不再被视为顶礼膜拜的经典,而是被视为民间歌谣总集。学者们开始采用新的研究视角、新的研究方法来阐释《诗经》,尤为突出的是对《诗经》民俗事象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本篇论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包括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所涉及的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第一章主要从近代社会转型与《诗经》新阐释;中西文化碰撞与《诗经》学研究新变;新式出版与《诗经》研究新风向三个方面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的文化背景进行了论述。第二章主要从新译今译与《诗经》民俗学阐释;文学史教科书与《诗经》民俗学阐释;民国期刊与《诗经》民俗学阐释三个方面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成果进行归纳总结。第三章主要从由经到俗的《诗经》研究新局面和经俗交汇的《诗经》民俗学阐释特色两方面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价值进行了论述。第四章主要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意义和《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局限进行了分析。结语主要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情况进行简要总结和展望。
二、美国教育与教学一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教育与教学一瞥(论文提纲范文)
(1)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现状 |
(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展开 |
第一节 接受中国现代文学的目的与主体 |
(1) 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目的 |
(2) 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主体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媒体 |
(1) 《开辟》与《东明》: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主要媒体 |
(2) 《朝鲜日报》,《东亚日报》文艺栏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3) 《每日申(新)报》与中国现代文学译介及批评 |
第三章 胎动期(1920年代前半期):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发生与近代指向 |
第1节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胎动 |
(1) 作为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运动的文学革命 |
(2) 在韩国最早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5) 梁建植的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近代指向 |
第2节 对于胡适之文学革命的批评的展开 |
(1) 《开辟》和《东明》与胎动期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3) 民族主义阵营的社会政势认识和文学革命批评 |
(4) 文学史认识与思想革命 |
第3节 针对文学革命的批评和言文一致文体的确立 |
(1) 社会主义运动家梁明的近代性语文改革 |
(2) 言文一致文体的树立过程 |
第4节 李东谷的东亚观点与主体性新文学建构 |
(1)从东亚共存的视角看的中国认识 |
(2) 思想革命和新文学建构 |
(3) 新文化运动批评和主体性社会变革运动的指向 |
小结: 文学革命论批评和近代社会指向作为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运动 |
第四章 发展期(1920年代后半期-1930年代前半期): 批评的全面展开和价值的多样性 |
第1节 发展期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1) 无政府主义文艺观和发展期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展开 |
(2) 东亚知性史与鲁迅 |
(3) 革命文学争论和鲁迅批评的展开 |
(1) 在华独立运动家柳基石: 兴士团活动及南华韩人青年联盟活动 |
(2) 鲁迅的封建礼教批判 |
(3) 鲁迅小说的翻译与鲁迅和巴金的相遇 |
第三节 无政府主义理想与李达的中国现代作家论 |
(1) 南华韩人青年联盟及朝鲜义勇队的活动 |
(2) 无政府主义者的联合和反动的宠儿: 巴金和茅盾论 |
(3) 无政府主义的理想和郭沫若的反抗精神 |
(4) 女作家及新诗和戏剧的批评 |
第四节 金光洲的中国现代戏剧及电影批评和李庆孙,申彦俊的批评 |
(1) 《波希米亚》的发行和无政府主义者的交流 |
(2) 中国文坛简介与现代戏剧批评 |
(3) 在中国当地媒体上发表的电影批评 |
(4) 李庆孙对中国现代文学和电影的批评 |
第5节 丁来东与李陆史的鲁迅批评 |
(1) 丁来东对鲁迅正式的批评 |
(2) 李陆史与鲁迅: 抵抗与批判的文学实践 |
第6节 丁来东的新诗批评与浪漫主义 |
(1) 丁来东的新诗批评 |
(2) 徐志摩: 烂熟的情感和美丽的诗才 |
(3) 冰心: 高举旗帜,勇往直前的哲理诗 |
(4) 朱湘: 长江永古的长篇叙事诗人 |
第7节 女性作家批评与其他 |
(1) 女性作家批评 |
(2) 胡适的实用主义渐进改善论 |
小结: 作为抵抗和批判的文学实践的无政府主义批评 |
第五章 深化及停滞期(1930年代-1945年):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新倾向与讲台批评 |
第一节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和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1)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的成立及幸岛骁的任命 |
(2)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
第二节 金台俊、李明善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
(1)金台俊从普罗文学视角的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
(2) 李明善对鲁迅的批评: 为人生的文学的追求 |
第三节 裵澔、崔昌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
(1) 裵澔: 中国现代文学的广泛批评 |
(2) 崔昌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与批评 |
第四节 韩雪野对鲁迅的批评 |
(1) 韩雪野,普罗文学的主要领导者 |
(2) 韩雪野对鲁迅的批评 |
小结: 社会主义讲台批评和新理想的追求 |
第六章 复兴期(1945-1950年): 在解放期间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第一节 关于抗战文学争论的批评与抗战诗歌批评 |
(1)抗战文学的展开与‘国防文学’、‘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争论 |
第二节 尹永春的中国现代诗批评与《现代中国诗选》的发刊 |
(1) 东西文学研究者的中国现代诗批评 |
(2) 翻译诗集《现代中国诗选》的出版 |
第三节 从救亡到建设: 在解放期间郭沫若的《苏联纪行》批评 |
(1) 中国文坛的巨星郭沫若论 |
(2) 乌托邦的想象成为现实的郭沫若的《苏联纪行》批评 |
第四节 在解放期间中国现代文学书籍的出版与社会变革 |
(1) 金光洲和李容珪合译的《鲁迅短篇小说集》 |
(2) 李明善梦想里的社会变革和新祖国建设 |
小结: 社会变革和新祖国建设的想象 |
第七章 结论 |
附录: 按批评家中国现代文学评论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史论(1931-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理由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理由 |
二、研究内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儿童文学史研究 |
(二)关于东北儿童文学研究 |
(三)关于东北沦陷区文学研究 |
(四)关于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研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沦陷前的东北儿童文学发展状况溯源 |
一、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出现与东北儿童文学的觉醒 |
(一)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倡导 |
(二)东北儿童文学的觉醒 |
二、东北新文学运动与现代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 |
(一)东北新文学运动 |
(二)20年代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形态 |
第二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生态环境 |
一、严苛的统治机构 |
二、极端的文化政策 |
三、奴化的教育措施 |
四、飘摇的文学阵地 |
第三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类型 |
一、童谣、儿歌与儿童诗 |
(一)童谣 |
(二)儿歌 |
(三)儿童诗 |
二、童话 |
(一)童话与教育 |
(二)“纯童心文学”与讽刺控诉 |
(三)借鉴中改写 |
(四)翻译童话的殖民想象 |
三、儿童小说 |
(一)现实主义的儿童短篇小说 |
(二)描画“世界”的长篇儿童小说 |
四、儿童剧 |
(一)报刊中的儿童剧 |
(二)广播中的儿童剧 |
第四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作家研究 |
一、突出的作家——杨慈灯 |
(一)异化形象书写现实人生 |
(二)利用幻想增强作品趣味 |
(三)揭露儿童精神受到摧残 |
二、有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 |
三、正义立场上的作家群体 |
(一)殖民地生存境遇的书写 |
(二)失去家园者的无限悲凉 |
(三)麻木到觉醒的转变历程 |
第五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主题与艺术特色 |
一、深重的苦难 |
(一)生活的困苦 |
(二)精神的创伤 |
(三)生命的消亡 |
二、激烈的抗争 |
(一)反抗者的旗帜 |
(二)抗争中的和声 |
(三)黑暗里的低吟 |
三、满洲的颂歌 |
(一)悬赏征文 |
(二)献纳文体 |
四、艺术特色 |
(一)东北方言俗语的运用 |
(二)隐喻反讽的运用 |
第六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批评 |
一、儿童文学批评的成果 |
二、儿童文学批评的内容 |
(一)关注读者与呼唤作品 |
(二)童话创作的理论建树 |
(三)童话的整体、个案批评 |
三、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影响 |
结语 |
一、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历史地位 |
二、文化殖民主义的建构与解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后记 |
(3)《朱氏初中国文》中的新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朱氏初中国文》新诗的选录概况 |
第一节 《朱氏初中国文》编选新诗的历史背景 |
一、《初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指导意义 |
二、编写者的身份背景 |
三、国文教科书采编新诗的概况 |
第二节 文体和主题分析 |
一、抒情诗主导 |
二、多元主题 |
第三节 选录新诗的时代特征 |
一、聚焦新诗发生期 |
二、聚焦问题与人生 |
第四节 选录新诗的版本情况 |
一、节选 |
二、删减 |
三、更改 |
第二章 《朱氏初中国文》对新诗的解析 |
第一节 诗歌解析的知识建构 |
一、“知人论世”传统的接续 |
二、注释勾连“古今” |
第二节 诗歌鉴赏的三重维度 |
一、“诗形”的评判 |
二、“诗意”的梳理 |
三、“诗法”的解析 |
第三章 《朱氏初中国文》选录新诗的价值评析 |
第一节 教材对于新诗传播接受的影响 |
一、新诗发生期诗人群像的塑造 |
二、诗学理论的传播 |
第二节 教材选录新诗的历史局限 |
一、解读模式固化 |
二、教材编排方式的弊端 |
三、练习仅限于“文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朱氏初中国文》新诗“内容一览表” |
附录2: 《朱氏初中国文》新诗版本 |
致谢 |
(4)“A之B”标题篇章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综述 |
1.2.1 标题研究 |
1.2.2 “之”字研究 |
1.2.3 总结 |
1.3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6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标题的性质、特点和篇章化 |
2.1 标题的性质 |
2.1.1 称名性 |
2.1.2 话题性 |
2.2 标题的特点 |
2.2.1 简省性 |
2.2.2 吸引性 |
2.2.3 庄严性 |
2.3 标题的篇章化 |
2.3.1 标题和自然语句的差异 |
2.3.2 “A之B”标题篇章化的动因 |
2.3.3 “A之B”标题篇章化的手段 |
第三章 从篇章化隐含手段看“A之B”标题的使用 |
3.1 隐含的概念 |
3.2 隐含在标题中的表现 |
3.2.1 孤立结构的隐含 |
3.2.2 不完全结构的隐含 |
3.2.3 熟语结构的隐含 |
3.2.4 “A之最”结构的隐含 |
3.3 隐含对标题性质和特点的体现 |
3.3.1 隐含对标题性质的体现 |
3.3.2 隐含对标题特点的体现 |
第四章 从篇章化移位手段看“A之B”标题的使用 |
4.1 移位在标题中的表现 |
4.1.1 因素 |
4.1.2 结构 |
4.2 移位对标题性质和特点的体现 |
4.2.1 移位对标题性质的体现 |
4.2.2 移位对标题特点的体现 |
第五章 从篇章化标记手段看“A之B”标题的使用 |
5.1 标记在标题中的表现 |
5.1.1 标记的特性与作用 |
5.1.2 标记的分类 |
5.2 标记对标题性质和特点的体现 |
5.2.1 标记对标题性质的体现 |
5.2.2 标记对标题特点的体现 |
第六章 从篇章化插入手段看“A之B”标题的使用 |
6.1 插入在标题中的表现 |
6.1.1 主语+之+谓语 |
6.1.2 定语+之+心语 |
6.1.3 述语+之+补语 |
6.2 插入对标题性质和特点的体现 |
6.2.1 插入对标题性质的体现 |
6.2.2 插入对标题特点的体现 |
第七章 结语 |
7.1 本课题工作的总结 |
7.2 本课题工作的不足 |
7.3 进一步的研究计划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6)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评议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研究(1912-20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问题提出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1.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 |
2.美国大学评议会 |
3.大学内部治理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关于美国大学评议会的研究 |
2.关于美国大学评议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研究 |
3.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四)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际意义 |
(五)研究内容 |
(六)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法 |
2.历史研究法 |
3.案例研究法 |
4.比较研究法 |
(七)研究思路 |
(八)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一、明尼苏达大学及其评议会的简要描述 |
(一)明尼苏达大学 |
(二)明尼苏达大学评议会 |
1.大学评议会(University Senate) |
2.教师评议会(Faculty Senate) |
3.学生评议会(Student Senate) |
4.职业与行政评议会(P&A Senate) |
5.公共服务评议会(Civil Service Senate) |
(三)明尼苏达大学评议会与其他治理参与方的关系 |
二、不同时期明尼苏达大学评议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表现 |
(一)初创时期明尼苏达大学评议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表现 |
1.解决学校贪污腐败问题 |
2.消除移民子女受教育的焦虑 |
3.推行大学共同治理体系的构建 |
4.遏制校内的新犹太主义 |
(二)发展时期明尼苏达大学评议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表现 |
1.一战期间:在战争压力的笼罩下,坚决维护明大教师权益 |
2.二战期间:在确保自身存在的基础上,为明大提供战后入学报告 |
3.美苏冷战期间:评议会成员在“明哲保身”的基础上,极力扞卫学术自由 |
4.越南战争期间:处理学生运动,保障明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切身利益 |
(三)现代时期明尼苏达大学评议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表现 |
1.扞卫学术自由——终身教职之争 |
2.治理合理扩张——拥抱多元选民 |
3.不忘初心,永恒追求——开展社区服务 |
三、明尼苏达大学评议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特征分析 |
(一)完善结构功能:稳步推进制度和治理能力建设 |
(二)保障师生权益:逐渐完善核心职能 |
(三)关注公共服务:多样拓展治理渠道 |
四、影响明尼苏达大学评议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诸多因素 |
(一)大学组织内部的影响因素 |
1.行政与学术力量的博弈 |
2.评议会与校长、董事会的关系 |
3.师生对评议会事务的参与度 |
4.各种规章制度的不断完善 |
(二)大学组织外部的影响因素 |
1.政府的管控与支持 |
2.市场的检验与反馈 |
3.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参与与协助 |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上篇:游兴 |
第一章 旅行者之身份特征 |
第一节 游记作者之身份特征 |
一、职业类型 |
二、教育背景及留学经历 |
三、居住地及旅行出发地 |
第二节 游记作者之游侣身份特征 |
一、与友人相偕同游 |
二、与同寅相偕同游 |
三、与家人相偕同游 |
四、与同学相偕同游 |
第三节 游记作者旅途中所遇其他旅行者之身份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游记作者出行原因及主诉动机 |
第一节 休闲游览之动机 |
一、“性本好游”:视旅行为乐事,事旅行成习惯 |
二、因“久慕”而发之游兴 |
三、逃离城市:逃离喧嚣环境和枯燥工作 |
四、“消此闲暇”与“借地消遣” |
五、养疴避暑:对身体康健的追求 |
六、“蜜月旅行”:受西方影响的时髦事物 |
第二节 兼事游览:公务、考察、探亲旅行中之主诉动机 |
一、考察旅行 |
二、公务旅行 |
三、返乡探亲 |
四、其他旅行中的游览动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游记作者之游兴动机产生的原因 |
第一节 城市生活方式现代化 |
一、城市化、现代化与城市生活方式现代化 |
二、休闲旅行:城市娱乐新风尚 |
三、旅途中呈现之城市生活现代性 |
第二节 城市生活的不快体验:拥挤、喧嚣与压力 |
一、拥挤:城市化与城市人口增多 |
二、喧嚣:工业化与城市环境污染 |
三、压力:八小时工作制与超负荷工作 |
第三节 新休假制度下的休闲集中化 |
一、星期休息制与日常休闲旅行 |
二、公共假期与假日休闲旅行 |
三、师生专享假期:暑假、寒假、春假之旅行 |
第四节 新职业和新机会:公务考察旅行 |
一、“公务”职业群体之旅行机会 |
二、“交通运输业”职业群体之旅行机会 |
三、“自由职业”群体中新闻从业者之旅行机会 |
四、“自由职业”群体中教育从业者之旅行机会 |
五、工商实业界的考察旅行机会 |
六、参加学会、学社、研究会主办会议之旅行机会 |
第五节 “海外亲历”与“本土示范”引领旅行新风尚 |
一、留学生目睹与亲历之海外旅行游览热潮 |
二、在华外国人的旅行示范 |
三、海外来华旅行团的旅行示范 |
本章小结 |
中篇:游踪 |
第四章 1927—1936年《旅行杂志》国内游记游踪之时空分布 |
第一节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记游踪之时间分布 |
一、1927—1928年间分布统计 |
二、1929—1932年间分布统计 |
三、1933—1936年间分布统计 |
第二节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记游踪之空间分布 |
一、中心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
二、扩散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
三、边疆区各省游踪空间分布统计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1927—1936年间国内游踪分布特征 |
第一节 点状分布特征:山、水、古迹 |
一、山:游山与山居避暑 |
二、水:从江河湖泊到海滨 |
三、古迹:访古而思今 |
第二节 线性分布特征:沿水陆交通线分布 |
一、沿陆路交通线分布 |
二、沿水路交通线分布 |
第三节 圈层分布特征:以城市为中心的发散 |
一、由沪杭宁平津出发之游踪分布 |
二、由其他城市出发之游踪分布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游踪分布特征产生之原因 |
第一节 新式交通拓展旅行之时空范围 |
一、空间不变,时间缩短 |
二、时间不变,空间扩展 |
第二节 住宿设施的现代化与多样化 |
一、新式旅馆的兴起与发展 |
二、传统之逆旅、客店、客栈等住宿设施 |
三、传统之寺庙与道观等住宿设施 |
四、多样化的住宿设施 |
第三节 政府主导游览地之开发建设 |
一、城市公园与游憩地的开发建设 |
二、风景名胜区的开发与建设 |
第四节 地方官绅的捐款兴建与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 |
一、地方官绅的捐款和兴建 |
二、当地“土人”的自发参与 |
第五节 旅行服务机构的诞生 |
一、客源地之旅行服务 |
二、目的地之旅行服务 |
三、连接客源地与目的地之交通服务 |
本章小结 |
下篇:游观 |
第七章 由传统行为到现代意识:旅行意义认知中的新与旧 |
第一节 传统旅行意义认知的继承和发展 |
一、“旅行是活学问”之教育意义 |
二、体察民情之社会意义 |
三、调节身心之健康意义 |
第二节 对旅行意义的新体悟 |
一、激发爱国热情与树立文化自信 |
二、医治“都市病”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由休闲活动到旅行事业:对发展旅行事业之意义的认知 |
第一节 民国学人视域中发展旅行事业的价值 |
一、“无形之输出”且“有裨益于地方经济” |
二、利于“人之交谊”及“国交亲善” |
三、“谋文化之推广”,“兴起进取的精神” |
四、“登临凭吊”而知“祖国的可爱” |
第二节 积极探讨旅行事业之价值的原因 |
一、“西学东渐”之一部 |
二、“挽救经济国难” |
三、回应“反宣传”,获取“近代国家资格”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由实践探索到理论自觉:近代中国旅行事业之理论生成 |
第一节 对西方旅行事业的话语引入和经验分析(1930—1935) |
一、旅行话语的引入方式及其对经济价值的关注 |
二、民国学人对海外旅行事业兴盛发展原因的经验分析 |
第二节 对发展旅行事业具体路径的探讨(1936—1940) |
一、全面探讨旅行事业之价值 |
二、深入探讨发展旅行事业之路径 |
第三节 构建本土化的旅行话语理论(1941—1949) |
一、构建旅行话语之理论体系 |
二、构建旅行话语之目的在于指导战后经济重建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目录(536篇) |
附录二: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作者信息(部分) |
附录三: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主要省区游踪分布示意图 |
附录四:1927—1936年《旅行杂志》刊载国内游记之游踪出发地与目的地关系示意图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情境创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高中语文微写作情境教学相关问题概述 |
第一节 微写作情境教学相关概念界定 |
一、微写作 |
二、情境作文 |
三、微写作情境教学 |
第二节 微写作情境教学理论依据 |
一、文学活动四要素 |
二、杜威生活化教育理论 |
三、交际语境写作理论 |
四、认知发展理论 |
第二章 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现状及情境教学实施必要性 |
第一节 微写作教学现状调查 |
一、教师微写作教学访谈内容与结果 |
二、学生微写作现状调查内容与结果 |
第二节 微写作教学存在问题与原因 |
一、理论化教学方式勾不起学生兴趣 |
二、活动经验太少,缺乏写作素材 |
三、师生重视程度不够,缺乏针对性拓展训练 |
第三节 高中语文微作文情境教学法实施必要性 |
一、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需求 |
二、积累写作素材的需要 |
三、微作文情境教学法对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意义 |
第四节 微写作情境教学思考 |
一、如何在提高兴趣的同时有效把控情境课堂 |
二、如何将情境体验转化为写作素材 |
三、如何寻找微写作与高考的契合点 |
第三章 高中语文微写作情境教学实施策略及实践 |
第一节 微写作情境教学实施策略 |
一、教师微作文情境教学,注重课堂“收”和“放” |
二、学生微作文情境学习,追求体验与内化 |
三、建立微写作情境教学实用性与文学性链接 |
第二节 微作文情境教学观下写作教学实践案例 |
一、教学设计依据 |
二、基于生活应用的微写作情境教学设计 |
三、基于提高写作技巧的微写作情境教学设计 |
第三节 微写作情境教学法实践总结与反思 |
一、实践总结与反馈 |
二、对写作教材的反思 |
三、对教师专业素养的反思 |
四、对高中生学习状态的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调查问卷 |
致谢 |
(9)《百年孤独》的中国阅读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魔幻现实主义的惊愕:文学研究者对《百年孤独》的阅读 |
第一节 文本的引介 |
第二节 文本的阐释 |
第二章 当代文学“现代化”的启示:作家对《百年孤独》的阅读 |
第一节 作家阅读动机 |
第二节 作家阅读反应 |
第三章 从隐身到发声:普通读者对《百年孤独》的阅读 |
第一节 1982—1989 年:对《百年孤独》的初步阅读 |
第二节 1990—2010 年:对《百年孤独》的趋同解读 |
第三节 2011—2018 年:对《百年孤独》多元解读 |
第四节 普通读者阅读《百年孤独》的特点 |
第四章 阅读的知识化结果:学校教育中的《百年孤独》 |
第一节 大学文学史教育中的《百年孤独》 |
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育中的《百年孤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10)《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1919-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文化背景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第一节 近代社会转型与《诗经》新阐释 |
一、晚清社会转型与《诗经》阐释的近代化倾向 |
二、军阀政治与民俗学科建设 |
第二节 中西文化碰撞与《诗经》学研究新变 |
一、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新变 |
二、《诗经》学研究新变 |
第三节 新式出版与《诗经》研究新风向 |
一、三大书局《诗经》着作出版情况 |
二、三大书局《诗经》着作出版特点 |
三、新式出版对《诗经》研究新变的推动作用 |
第二章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成果(1919-1949) |
第一节 新译今译与《诗经》民俗学阐释 |
一、《诗经》性质的新阐释 |
二、《诗经》篇章的新分类 |
三、诗篇解读的新内涵 |
第二节 文学史教科书与《诗经》民俗学阐释 |
一、“新文学”视野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二、“俗文学”视野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三、“社会学”视野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第三节 民国期刊与《诗经》民俗学阐释 |
一、女性视角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二、科技视角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三、生活视角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第三章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价值(1919-1949) |
第一节 由经到俗的《诗经》研究新局面 |
一、以民主和科学为支点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二、以乐歌为切入点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三、以民俗学方法对《诗经》进行新阐释 |
第二节 经俗交汇的《诗经》阐释新特色 |
一、以“俗”证“文” |
二、以“诗”为“史” |
三、移风易俗 |
第四章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意义与局限(1919-1949) |
第一节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意义 |
一、采用《诗经》研究的新方法 |
二、取得《诗经》研究的新成果 |
三、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
第二节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局限 |
一、研究方法急于求新 |
二、研究范畴过于集中 |
三、研究成果存有争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民国三大书局《诗经》着作出版情况统计表 |
附录二 :民国期刊中《诗经》新译情况统计表(1919-1949) |
附录三 :许啸天《分类诗经》中的“风俗”类篇目 |
附录四 :《分类诗经》中的“风俗”类各篇题旨 |
附录五 :《民国丛书》中与《诗经》研究有关的文学史着作(1919-1949) |
附录六 :民国期刊中《诗经》民俗学阐释情况分析表(1919-1949) |
附录七 :民国期刊中《诗经》研究情况统计表(1919-1949) |
附录八 :1933年各大学国文入学试卷题型一览表 |
附录九 :《论语》中《诗》《礼》并提的情况 |
附录十 :《开明国文讲义》选文统计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美国教育与教学一瞥(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D]. LEE W00NG. 山东大学, 2020(08)
- [2]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史论(1931-1945)[D]. 丁明秀.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3]《朱氏初中国文》中的新诗研究[D]. 李江潇.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4]“A之B”标题篇章化研究[D]. 彭颖.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5]中华教育改进社成立背景与组织发展概况[J]. 王文岭. 教育史研究, 2018(01)
- [6]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评议会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研究(1912-2012)[D]. 冯博文.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7]民国新知识群体的国内旅行研究 ——以1927-1936年《旅行杂志》为中心[D]. 周博.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8]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情境创设研究[D]. 杨红丽.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3)
- [9]《百年孤独》的中国阅读史[D]. 罗琳娜. 湖南大学, 2019(07)
- [10]《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1919-1949)[D]. 何昆. 黑龙江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