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经济与企业发展之路(论文文献综述)
韩美琳[1](2021)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文中研究表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是我国备受关注、持续多年、任重道远的经济话题。近些年,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文章虽然很多,大多都是从产业经济学视角,应用西方经济学理论,阐释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和规律。也有部分学者应用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和列宁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理论,解析产业结构变迁,但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对其进行全面而系统分析并不多见。本文则以“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题,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进行系统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高质量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更是对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的应用和补充。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一话题,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引出的。此前的通常提法都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或“产业结构调整”。几种不同的提法虽然在含义上彼此相似,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被提上日程却意味着结构性矛盾已经相当突出,解决问题的期盼也十分紧迫。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使中国经济的短板暴露无遗。资源的掠夺式开发、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大量的过剩产能,说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因此,中共十九大报告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基础上,又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目前,我国的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一要经济增长稳定、区域城乡发展均衡、以创新为动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要产业布局优化、结构合理,不断实现转型升级,并显着提升产业发展的效益;三要具有一流竞争力、质量的可靠性与品牌影响力,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高质量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是统一的。一方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至关重要一环,能够加速“高质量发展”进程;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促进作用,“高质量发展”势必会倒逼产业结构进行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强做优”。(1)可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是理解和指导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依据。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阐释的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部类内部不同生产部门(行业)之间,必须保持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这种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一旦遭到破坏,产业结构就会出现失衡,供需关系扭曲,我国经济出现的大量过剩产能,就是违背社会资本再生产原理的结果。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学说,是诠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钥匙。科技进步条件下,资本积累不断追加,必然导致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过程,就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总是以技术的进步、创新为前提;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产业资本的配置方式必然会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逐步向更高层次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这既是资本构成向高度化演变的必然趋势,也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固有特征。马克思的产业竞争理论,阐释了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竞争结果优胜劣汰,不仅不是资源的浪费,而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途径。产业竞争理论启示我们,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2)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习近平总书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和“高质量发展”学说,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实现途径和原则。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全面分析国内经济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良方;是培育增长新动力、形成先发新优势、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高质量发展”是统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目标和原则。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质的飞跃。纵观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经过几个阶段的调整、优化,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而言任重道远。现存的结构性问题是: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次不高;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究其问题成因可从七个方面概括:一是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二是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三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不佳;四是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五是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六是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七是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上不够到位。存在的问题成因说明,以往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忽视效率和效益的发展方式和理念,有悖于马克思主义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原理和要求。因此,痛定思痛,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开阔视野,本文在借鉴美、日、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验基础上,针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遵循“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理念,从五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一是从宏观制度层面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二是从中观产业技术层面强调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三是从微观企业层面呼吁提升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能力;四是从企业运营机制角度要求转变经营管理模式;五是从市场供给端发力,强调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认为,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如何变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而思考“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也是综合性的。它不仅涉及到政府、企业、个人不同的市场主体,而且还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仅能够收获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积极效应,而且还要承受企业破产员工下岗的负面效应。因此,我们必须要求深化财税、金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制度改革配套跟进,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扫清障碍。总之,只要我们坚定改革信心,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会迈出更快步伐。
王彦龙[2](2021)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安全性研究 ——以丝绸之路省域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夏荣珊[3](2021)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当代应用 ——智力劳动价值论初探》文中研究表明
黄磊[4](2021)在《技术搜寻、吸收能力与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势不可挡的潮流。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的动荡性和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经济全球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大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我国的企业尤其是高技术企业面临着一系列核心技术缺乏的“卡脖子”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高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创新质量低下。当前我国高技术企业大多处于价值链的底端,缺乏核心技术,创新质量不高导致经济效益不理想,因而切实有效地提升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对于提升高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突破“卡脖子”问题的核心技术,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和培育经济新动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搜寻、整合和利用企业内外部异质性知识是我国大部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实现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虽然技术搜寻在创新管理领域的研究较为广泛,但是现有文献一方面,主要关注外部搜寻对企业创新绩效和创新能力影响、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和创新能力的影响,将技术搜寻、吸收能力与创新质量三者融合的研究还较为缺乏。另一方面,现有研究无论是关注搜寻宽度和搜寻深度的研究还是关注搜寻二元性的研究都只是停留在搜寻行为对企业创新绩效和创新能力的影响上,而并没有探讨在组织资源有限的背景下,高技术企业应该如何在不同技术搜寻战略之间平衡分配资源从而实现最优的创新质量。基于此,本文在现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融合已有的观点,以我国高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搜寻理论、吸收能力理论、创新管理理论,从技术搜寻和吸收能力的视角,围绕“技术搜寻和吸收能力如何影响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这一基本论题,构建“技术搜寻-吸收能力-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的概念模型,并以此对以下三个问题进行探索与考证:(1)高技术企业的不同技术搜寻战略与其创新质量关系如何?(2)吸收能力在技术搜寻对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机理或作用路径中扮演何种角色?(3)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提升路径的组态效应分析。在研究过程中,本文采用理论推演、统计回归分析的实证研究和案例导向的定性比较分析方法(QCA)对本文提出的研究问题进行了具体的探究。首先,对技术搜寻、吸收能力和创新质量的相关研究进行文献梳理,构建技术搜寻、吸收能力与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关系的概念模型,并利用现有研究理论推导出相关研究假设。其次,以我国在A股上市的高技术企业为样本,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技术搜寻、吸收能力与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之间的关系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另外,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分别选取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三家高技术企业作为案例,引入QCA方法,从配置观的视角利用高技术企业的外部技术搜寻与内部吸收能力等前因条件因素在特定构型下的组态,探讨不同因素间组合配置情境下的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提升路径。通过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技术搜寻宽度和技术搜寻深度与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存在倒U型的关系,平衡型搜寻正向影响高技术企业的创新质量。首先,技术搜寻宽度和技术搜寻深度与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先升后降的非线性倒U型关系。换句话说,高技术企业的技术搜寻宽度和技术搜寻深度各自都存在一个最优点,适度的提高技术搜寻的宽度和深度有利于其创新质量的提升;当超过临界值后,技术搜寻宽度和深度的增加会对高技术企业的创新质量产生负向影响。其次,高技术企业的技术搜寻宽度和技术搜寻深度存在一个平衡点,二者的平衡能够同时为企业带来新技术知识和机会以及规避在某一维度上的过度搜寻带来的创新风险,从而正向促进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的提升。技术搜寻宽度和技术搜寻深度两种搜寻战略尽管在搜寻方式和目标方面有较大的差异,但二者之间的互补效应对高技术企业的创新水平和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2)技术搜寻通过影响吸收能力进而作用于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技术搜寻宽度、技术搜寻深度、平衡型搜寻正向影响高技术企业的潜在吸收能力;技术搜寻宽度和平衡型搜寻正向影响高技术企业实际吸收能力,高技术企业技术搜寻深度对其实际吸收能力的正向影响表现不显着;吸收能力的两个维度均对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存在正向促进作用;除了实际吸收能力在技术搜寻深度与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关系之间中介作用没有得到支持以外,潜在吸收能力和实际吸收能力在技术搜寻宽度、平衡型技术搜寻与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关系中具有多重中介作用。(3)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提升路径的组态效应分析。本文利用fs QCA对前因条件因素的配置组合进行分析,得出的研究结果表明,有三种路径六种方案可以提升高技术企业的创新质量。第一种路径“技术搜寻宽度情境下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的提升路径”,包括两种组态方案,这种路径方案适用于主营业务多元化的高技术企业。第二种路径“技术搜寻深度情境下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的提升路径”,也包括两种组态方案,这种路径方案适用于主营业务较为单一的高技术企业或者新创高技术企业。第三种路径“平衡型技术搜寻情境下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的提升路径”,包括两种组态方案,这种路径方案适用于主营业务多元且较为成熟的大型高技术企业。本文研究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提升论题,是在创新管理和质量管理研究领域进行创新性的探索。研究成果为我国高技术企业更好地进行创新质量提升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和保障,同时为相关部门支持高技术企业的发展,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对我国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达成提供坚实基础,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总体来说,本文对现有研究的贡献如下:(1)进一步分析补充了创新质量的概念、内涵,探究了创新质量与创新数量、创新绩效的关系,初步构建了创新质量理论体系,为进一步准确的研究创新质量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并丰富了创新管理理论体系。(2)将技术搜寻、吸收能力和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纳入同一理论框架,建立技术搜寻、吸收能力与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关系的概念模型,探究技术搜寻和吸收能力对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机理和作用路径,以及吸收能力的多重中介效应,进一步丰富了技术搜寻和吸收能力的结果变量研究,为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的提升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同时也为进一步探讨高技术企业的知识管理与创新质量关系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视角。(3)综合运用统计回归分析方法和案例导向的QCA方法,从配置观组态的视角探索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提升路径。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创新质量提升的论题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路,也对我国高技术企业由“创新数量”驱动到注重“创新质量”的转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杜鹏越[5](2021)在《人力资本理论视角下约旦职业教育研究》文中认为各国根据自身要素禀赋及比较优势探寻符合国情的发展模式。约旦作为非产油国,其自然资源匮乏、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环境“先天不足”。但另一方面,约旦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深厚的文化传统和相对稳定的国内及外交局势,这些比较优势决定了约旦自建国以来就将发展教育作为国家建设的优先事项,探索“教育兴国”模式,通过教育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充分开发年轻人口红利以支撑经济增长。而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对约旦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约旦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学重点随国家经济战略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不断调整,办学目标由最初的技能培养发展到产教结合,再到现在的实现学生全方位发展。通过投资职业教育,约旦不仅为自身发展积累了人力资本,还通过向外输出人才的方式创造了大量侨汇收入,为经济发展注入持续动力。本文以人力资本理论和新结构经济理论的相关论述为理论基础,以职业教育“始项-中项-终项”的纵向发展范畴为分析框架,以约旦职业教育为研究对象,结合约旦在不同时期的要素禀赋结构及比较优势,梳理约旦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分析其逻辑演进及发展成效。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组成,基本架构如下: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总结国内外对相关议题的研究现状,并指出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创新点等。正文由四章构成。第一章从地理、文化、社会、历史等多角度分析约旦国情的特殊性及其比较优势,探究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下约旦教育政策的选择与确立,明确约旦政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及动因。第二章到第四章,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约旦职业教育的不同培养目标,以始项范畴、中项范畴和终项范畴的发展逻辑对约旦职业教育发展进行纵向梳理,厘清约旦职业教育模式从上世纪50至70年代的注重技能培养到80至90年代实行产教结合、再到21世纪以来致力于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历史发展轨迹,并结合不同时间段内约旦经济战略及产业结构的变化,分析这一发展逻辑的合理性。三章结构基本一致,首先简要介绍该时期约旦的比较优势与经济发展战略,然后梳理在这一背景下约旦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最后分析该时期约旦职业教育对比较优势的支撑与存在的不足或面临的挑战。结语部分,总结论文主要研究脉络,并结合约旦政府推行的各项具体举措,提出自己关于约旦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思考,根据实际探讨其路径优化方法。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约旦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合理选择,是其积累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约旦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与国家比较优势的变化密切相关。本研究也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以约旦为代表的阿拉伯国家职业教育体系,厘清职业教育发展在国家全面开发人力资源中的积极意义,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刘健琦[6](2021)在《谁有可能成为数字贸易强国 ——主要国家发展潜力研判及其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经过不断实践和探索,我国逐步成为全球范围内的贸易大国,然而中国外贸同时也呈现出“大而不强”的特征,在内生发展动力、质量效益方面还有待提升。“贸易强国战略”是“十三五”以来我国的重要国家战略,获得政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在数字经济时代,随着数字技术的逐渐成熟与应用,我国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正在发生着深刻变革,贸易作为经济活动中资源配置的关键环节,也经历着数字化的变革。在数字化的浪潮下,传统的外贸竞争优势已难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有必要研究贸易强国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内涵、外延与评价标准。本文结合对传统贸易强国内涵和外延的解读,以及传统国际贸易与全球数字贸易的异同点,从宏观、中观、微观角度提出数字贸易强国的定义,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数字贸易强国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各国数字贸易强国发展潜力进行评价。实证结果表明,各国数字贸易的竞争呈现“一超多强”格局,美国占据数字贸易领先地位,中国、日本、德国和英国紧随其后。其中,美国数字贸易环境最为成熟,结构较为平衡,其数字贸易体量大、增速快、顺差明显。同时通过控制数字贸易国际规则主导权排斥竞争对手,长期占据数字产业链最高点。我国是数字消费者大国,贸易潜力和数字化市场规模巨大,同时随着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快速推进,数字贸易环境得到较大提升,但是在数字贸易结构、数字贸易地位方面,我国与美国还有较大差距,数字基础设施的普及程度也有待提高。在数字贸易强国发展潜力评价的基础上,本文采用词频分析、共词网络分析和文本内容分析这些文本量化分析方法,对五个潜在数字贸易强国和欧盟数字贸易战略、政策、谈判协议文本进行深入挖掘,分析五国和欧盟数字贸易战略、政策的重要举措及数字贸易规则谈判的主要诉求,提出当下我国推进数字贸易强国建设的建议,为中国参与数字贸易谈判贡献对策。
潘苏楠[7](2021)在《中国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研究》文中指出人力资本是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以及身体素质的总和,是一种高质量型创新要素。伴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中国的人力资本结构也发生了显着变化,其中,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呈现出低教育程度人力资本比重不断下降,与此同时,高教育程度人力资本比重持续上升的整体态势。而由低教育程度人力资本逐步向高教育程度人力资本进行动态演进,是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一个典型表现。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是指通过调整和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实现初级人力资本向中级人力资本过渡,并逐步向高级人力资本进行动态演化,在演化进程中,要保障各类人力资本的互补匹配与协调发展,以此来满足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于不同类型人力资本的需求,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前,面对劳动力人口数量连续下降的人口红利瓶颈以及经济增长新常态的双重挑战,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问题已备受关注。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具有知识外溢效应,是构建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最为关键的要素,通过创新驱动加快产业结构向高技术化、高知识化和高附加值产业进行转移,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着力点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稳固基石。那么,以初级人力资本向高级人力资本动态演进为特征的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是否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是通过什么机理、哪些路径作用于经济发展?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协调效应?以及协调前景如何?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以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规范分析、模型构建、实证检验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深入探讨分析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自主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作用机理和传导路径。围绕主要研究内容,具体的行文结构安排如下:第1章,绪论。首先,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并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述本文的研究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并明确本文具体的结构安排;之后,介绍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所应用到的研究方法,并规划出本文详尽的技术路线图;最后,概述几点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及理论贡献。第2章,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比较系统的搜集、梳理与归纳,深入了解人力资本、自主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发展理论的产生背景、思想内涵和发展脉络,以期能够明晰已有文献所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而识别出相关领域有待深入挖掘的研究方向,同时,也为后续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第3章,概念界定及指标测度。首先,通过对相关研究的追本溯源,界定本研究中所涉及的核心概念;然后,参考借鉴已有研究并结合发展实际,选取各个变量的测度指标;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对变量进行具体的测算,为后文的实证研究做好最基础的铺垫。第4章,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发展的驱动机理研究。通过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归纳,部分文献已经认识到了,产业结构升级在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桥梁效应,但是,目前鲜有文献对三者之间的作用机理及传导机制进行深入探究。本章节在文献调研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及理论模型,并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对产业结构升级在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中介效应,进行验证和估算,继而进一步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第5章,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机理研究。在前文验证产业结构升级是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促进经济发展重要路径的基础上,本章节以期能够进一步打开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作用黑箱”。通过文献调研与理论梳理,从而提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通过自主创新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研究假设。在此基础上,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对自主创新在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中介效应,进行验证和估算,并对其实证结论进行总结探析。第6章,基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经济发展路径探究。在上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自主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之间的作用机理和传导路径的基础上,本章节采用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研究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和冲击轨迹,并进一步地运用Bootstrap技术,对链式中介效应进行检验。以此构建出,以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为源动力,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升,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同时,又以经济发展反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可持续生态圈。第7章,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前景研究。在全球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和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下,人力资本作为知识与技能的主要载体,是一种高质量型创新要素,通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从而实现经济发展。理论分析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机理,构建协调度测度模型,得出二者协调效应的时间序列,在此基础上,分别运用BP神经网络和ARIMA模型,对其协调发展前景进行预测,也相当于对这两种预测方法进行互证检验。第8章,结论与展望。本章节首先对全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启示,最后,根据本文的研究局限,展望未来的改进方向。综上所述,本文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实践观察-提出问题-理论分析-实证检验-结论探讨”的科学研究逻辑和解决问题思路指导下,深入分析和实证检验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自主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发展之间的作用机理和传导路径,并探究了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效应,对其协调发展前景进行预测。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之处和理论贡献。一是基于整体刻画和动态演化的视角探析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拓展和深化了人力资本理论研究。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人力资本是知识与技能的主要载体,具有知识外溢效应,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源动力,因此,人力资本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进展。但目前,鲜有文献从整体角度去刻画和描述,以初级人力资本向高级人力资本动态演进为特征的人力资本整体数量、质量状况及其结构演进的全貌。本文尝试拓展和深化已有研究,界定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概念及内涵,构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指数测算模型,从整体角度去考察中国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程度。二是深入剖析并实证检验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自主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之间的作用机理及传导路径。探究解析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发展的内在影响机理和“作用黑箱”,进而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及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对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在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中介效应,进行验证和估算。从理论分析上建立起变量之间的有机联系,在方法应用上丰富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经验研究。三是研究分析变量之间的冲击效应和作用路径,构建基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经济发展可持续生态圈。将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自主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纳入到同一个系统分析框架中,采用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研究变量之间的作用轨迹和冲击效应,并进一步地运用Bootstrap技术,对链式中介效应进行检验,同时建立起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自主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发展之间的有机联系和传导路径。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以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为源动力,激发自主创新能力提升,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同时,又以经济发展反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可持续生态圈。
黄文武[8](2021)在《企业家精神视野中的大学革新》文中认为这是一个持续变革的时代,任何组织及个人的发展都处在时代变革的潮流之中,大学的发展也不例外。在大变革时代需要对大学革新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对大学过去发展历程中的辉煌与没落、此时此刻面对的挑战与机遇以及未来发展的种种可能性统筹思考。基于对创新创业时代大学的转型发展、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为改革而改革”、“为政府政策背书而改革”以及“以排名为导向建设‘双一流’”等问题的反思,促使我们思考大学究竟应该在一种什么力量和精神的引领与推动下才能实现我们所期盼的高质量发展。论文选择以“企业家精神”作为研究大学革新的概念工具和理论视角,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跳出经济学、管理学的视野,重新认识“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深刻内涵,彰显“企业家精神”对“大学革新”的解释力,进而探究“企业家精神”在推动大学革新中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研究的最终落脚点则在于揭示企业家精神在实践层面对大学革新所起到的具体作用,强调为了创造大学的未来需要特别重视以企业家精神引领大学革新,唯有激发企业家精神的力量以推动大学革新才能塑造大学的未来。研究首先基于“大历史观”的视野从纵向的维度考察从中世纪大学到现代创新创业型大学的历史进程中大学发展所展现出的企业家精神。基于历史的分析其目的在于强调对于以革新求生存图发展的大学而言,企业家精神不是外在于大学这一组织的,而是其本身持续发展应该具备的核心特征和品质。从历史的角度呈现企业家精神之于大学革新的意义和作用后,研究依据现实情景论证了企业家精神对于我们时代的大学革新之所以重要的原因。立足时代变革的大环境,强调当下的大学革新所涉及的技术变革和制度创新需要企业家精神;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家精神之于大学范式革命的重要性。在明确了企业家精神对大学革新的重要性,并对大学革新的过程从企业家精神的视角加以阐述后,需要追问的是大学革新需要怎样的企业家精神。研究则主要运用案例分析方法,从国家的企业家精神、组织的企业家精神和个人的企业家精神三个维度进行较为详细的阐释。在横向上从大学革新的丰富事例中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来说明这三种企业家精神之于大学革新的意义,即为了更好地把握大学发展的未来,需要个人的、组织的、国家的企业家精神的共同作用。在理论层面充分阐述了“企业家精神”对于大学革新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后,研究的重点在于凸显企业家精神对大学革新在组织结构、制度、管理模式以及行动方式等实践层面的影响。企业家精神引领下的大学革新展现出一个更加开阔的视野,既超越组织发展历史/传统的范畴,又突破校园的围墙。企业家精神引领和推动大学革新实践就体现在激励学科知识生产和学术创业、加快学科-专业-产业链建设、促进大学创新创业治理以及推动大学创新创业社区建设等几个方面。同时,研究还结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双一流”建设实践,分析企业家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发挥重要作用以更好地实现大学发展目标。当前,“双一流”建设在很大程度上由政府政策驱动,强调走向卓越的大学更应该重视企业家精神的引领,并从个人的企业家精神、组织的企业家精神和国家的企业家精神三个维度阐明了“企业家精神”之于“双一流”建设的作用。
杨雅欣[9](2021)在《从新型研发机构看我国高校科研组织变革》文中认为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知识与经济社会深度渗透,知识发生了深刻转型。知识生产的价值取向从“求真”向“求用”转变,越来越注重面向应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在此背景下,高校作为知识生产的主体,它所承担的使命、与社会的关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主体、科技创新的生力军的地位空前突显。新型研发机构作为实现大学、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之间新型合作关系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也正不断提高,同时它的组建模式与特征也正是契合了知识转型背景下知识生产的新要求。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从知识转型的视角出发,对知识转型、高校科研组织变革、新型研发机构分别进行了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并厘清了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知识转型给高校传统的科研组织带了冲击和挑战,新型研发机构的产生正是顺应了知识转型背景下知识生产的新要求。一方面,新型研发机构改变了以往单一高校“孤军奋战”、单一学科“圈地自建”的局面,高校、企业、政府、科研院所等在内的多元化投资主体,通过组建跨学科的研究解决社会发展面临的复杂问题;另一方面,新型研发机构切实体现了知识生产由“求真”向“应用”的转变,机构依据各主体自身的优势资源,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国际前沿、产业前端,有效地服务于国家创新和地方产业经济发展地需求。通过案例研究的方式,一方面对美国、德国、澳大利亚以及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另一方面对这四个国家的新型研发机构,从政策支持、目标定位、研究项目、组织架构、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总结出国内外新型研发机构的共同特征:第一,完备的政策支持与指导;第二,研究与创新的市场化导向;第三,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第四,运行机制的灵活性。最后探讨了新型研发机构的组建模式和运行机制给高校科研组织变革带来的几点启示:革新学术理念,开展跨学科研究;建设新型平台,创新组织运行机制;重视社会影响,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注重社会贡献,制定科学评价体系等。
李倩倩[10](2021)在《航空运输对城市总部经济的影响研究 ——基于国内3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文中指出总部经济是城市利用自身优势资源而吸引企业总部聚集的经济形态。近年来,由于总部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强大带动作用,受到了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如何吸引企业总部入驻并高城市总部经济成为了城市管理者广泛关注的话题。航空运输是与世界经济全球化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力相适应的首要交通方式,其在高城市的通达性,满足总部人员出行的需求,实现面对面的交流,传递缄默信息的同时,还通过时间价值效应引导知识资本等现代高级技术要素向航空枢纽和城市集聚,推动城市专业化服务业发展和高级人才集聚,从而高城市对于企业总部的吸引力,促进城市总部经济的发展。本文评述了国内外学者有关航空运输、专业化服务业、高级人才与城市总部经济四者关系的研究成果,回顾了企业空间扩张理论、企业总部区位决策理论、全球价值链理论以及第五冲击波理论等相关经济理论。在理论研究方面,依据相关经济理论建立总部区位决策数理模型,分别阐述了发展航空运输对城市总部经济的直接效应以及航空运输通过影响城市专业化服务业和高级人才集聚对城市总部经济的中介效应,并出了本文的研究假设,具体探究全球化时代下城市总部经济与航空运输、专业化服务业和高级人才之间的关系。在实证研究方面,本文基于2006-2019年我国35个大中型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将解释变量滞后一期、引入时间、省(市)虚拟变量等方法处理内生性问题,利用动态系统广义矩模型对发展航空运输与企业总部区位决策之间的直接效应进行研究,利用基于结构方程的中介效应模型对专业化服务业和高级人才在发展航空运输影响城市总部经济机制中所起到的中介效应进行研究,并拓展分析了航空运输对不同所有制企业总部区位决策的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实证的最后通过替换城市总部经济和航空运输的代理指标并改变样本区间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证明了实证结果的可靠性。根据本文的研究,最终得到了如下基本结论:(1)发展航空运输有利于高城市总部经济,航空客运量每高1%,城市企业总部数量高0.235%,直接效应占比64.53%,中介效应占比35.47%。(2)专业化服务业和高级人才集聚在航空运输影响城市总部经济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高级人才集聚中介效应作用效果为72.29%,专业化服务业中介效应作用效果为27.71%。(3)航空运输对不同所有制企业总部区位决策的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存在差异。从直接效应看,航空运输对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总部区位决策系数依次为0.169、0.136和0.154。从中介效应看,专业化服务业与高级人才集聚两条中介路径对外资企业总部和国有企业总部的影响较大分别为0.247和0.222,对民营企业总部中介路径作用系数为0.094。最后,出了高城市总部经济的政策建议:实施航空运输与总部经济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依托发展航空运输,重视相关产业和人才的发展与培育;围绕企业总部需求,发展商务服务等专业化生产性服务业。
二、知识经济与企业发展之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知识经济与企业发展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1)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 |
第2章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内涵界定 |
2.1.1 高质量发展 |
2.1.2 产业结构调整 |
2.1.3 产业结构转型 |
2.1.4 产业结构升级 |
2.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涉及的主要内容 |
2.2.1 方向动力 |
2.2.2 政策导向 |
2.2.3 模式选择 |
2.2.4 可行路径 |
2.2.5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
2.3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应用 |
2.3.1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
2.3.2 资本有机构成学说 |
2.3.3 产业竞争原理 |
2.3.4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3.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 |
2.3.6 高质量发展学说 |
第3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纵览 |
3.1 产业结构构成状况 |
3.1.1 产业部门分布 |
3.1.2 主导产业选择 |
3.1.3 规模水平测度 |
3.2 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 |
3.2.1 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初步工业化阶段(1952-1977) |
3.2.2 产业结构重型化的纠偏阶段(1978-1991) |
3.2.3 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的深入改革阶段(1992-2008) |
3.2.4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全面转型升级阶段(2009-至今) |
3.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取得的初步成效 |
3.3.1 三次产业比例关系有所改善 |
3.3.2 产业层次在缓慢提升 |
3.3.3 产业核心竞争力有所提高 |
3.3.4 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新格局正在形成 |
第4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4.1 问题表现 |
4.1.1 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级不高 |
4.1.2 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 |
4.1.3 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 |
4.1.4 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 |
4.1.5 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 |
4.2 症因探析 |
4.2.1 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 |
4.2.2 国际市场需求萎缩 |
4.2.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欠佳 |
4.2.4 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 |
4.2.5 经济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尚不健全 |
4.2.6 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 |
4.2.7 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不够到位 |
第5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国际经验借鉴 |
5.1 美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1.1 制定、调整与完善产业政策 |
5.1.2 致力于不断推进科学技术创新 |
5.1.3 积极推动产业国际转移 |
5.1.4 提出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 |
5.2 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2.1 适时制定产业政策与产业发展战略 |
5.2.2 重点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
5.2.3 对外直接投资生产兼扩大内需 |
5.2.4 提升产业结构的信息化和服务化水平 |
5.3 德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3.1 推行积极的产业政策 |
5.3.2 鼓励支持产业技术创新 |
5.3.3 培养产业发展所需人才 |
5.3.4 稳步推进工业4.0 战略 |
5.4 国外经验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启示 |
5.4.1 完善产业政策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
5.4.2 加快技术创新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
5.4.3 培养人才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
5.4.4 实施中国制造2025 战略,助力制造强国建设 |
第6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对策 |
6.1 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 |
6.1.1 建立健全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 |
6.1.2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6.1.3 提升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公共服务管理能力 |
6.1.4 创新产业发展思路 |
6.2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
6.2.1 提升三次产业层级质量 |
6.2.2 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转变 |
6.2.3 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6.2.4 促进各产业间的融合发展 |
6.3 提升自主创新与科技研发能力 |
6.3.1 积极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
6.3.2 培育健康的创新环境 |
6.3.3 实现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的有机结合 |
6.3.4 重视人才的战略作用 |
6.4 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
6.4.1 提升品牌建设能力 |
6.4.2 以内涵型扩大再生产为主要方式 |
6.4.3 实行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 |
6.4.4 改变经营发展理念 |
6.5 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6.5.1 继续推进结构性改革 |
6.5.2 进一步优化供给结构 |
6.5.3 完善要素市场配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技术搜寻、吸收能力与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创新质量相关研究综述 |
一、创新质量概念的研究 |
二、创新质量前因变量的研究 |
第二节 技术搜寻与创新质量关系的相关研究综述 |
一、技术搜寻概念及维度研究 |
二、技术搜寻与创新质量关系的研究 |
第三节 吸收能力与创新质量关系的相关研究综述 |
一、吸收能力概念及维度研究 |
二、吸收能力与创新质量关系的研究 |
第四节 技术搜寻、吸收能力与创新质量关系的研究综述 |
一、技术搜寻与吸收能力的关系研究 |
二、技术搜寻、吸收能力与创新质量关系的研究 |
第五节 相关研究述评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第一节 创新质量概述 |
一、创新质量概念 |
二、创新质量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
三、创新质量与创新数量的关系 |
第二节 技术搜寻和吸收能力概述 |
一、技术搜寻概念及维度划分 |
二、吸收能力概念及维度划分 |
第三节 研究假设提出 |
一、技术搜寻对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 |
二、吸收能力对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 |
三、吸收能力对技术搜寻与创新质量关系的中介作用 |
第四节 概念模型构建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二节 变量测度 |
一、创新质量 |
二、技术搜寻 |
三、吸收能力 |
四、控制变量 |
第三节 模型设计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证分析与假设检验 |
第一节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分析 |
一、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二节 回归模型的检验 |
一、多重共线性检验 |
二、单位根检验和平稳性分析 |
第三节 假设检验与结果分析 |
一、技术搜寻对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 |
二、吸收能力对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 |
三、吸收能力对技术搜寻与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关系的中介效应 |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
一、替换因变量的稳健性检验 |
二、检验吸收能力中介效应的稳健性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案例研究的必要性 |
第二节 案例的选取及概述 |
一、案例的选取 |
二、案例企业的概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的选取 |
一、QCA方法的概述 |
二、数据来源与有效性检验 |
第四节 案例分析的过程 |
一、条件和结果变量的校准 |
二、条件的必要性检验 |
三、真值表的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提升路径分析 |
第一节 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提升路径整体思路 |
第二节 技术搜寻宽度情境下创新质量的提升路径 |
一、基于QCA和统计回归结果的路径方案分析 |
二、技术搜寻宽度情境下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提升路径 |
三、技术搜寻宽度情境下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提升路径的适用案例 |
第三节 技术搜寻深度情境下创新质量的提升路径 |
一、基于QCA和统计回归结果的路径方案分析 |
二、搜寻深度情境下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提升路径 |
三、技术搜寻深度情境下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提升路径的适用案例 |
第四节 平衡型技术搜寻情境下创新质量的提升路径 |
一、基于QCA和统计回归结果的路径方案分析 |
二、平衡型技术搜寻情境下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提升路径 |
三、平衡型技术搜寻情境下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提升路径的适用案例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人力资本理论视角下约旦职业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第一章 约旦国情与教育政策的确立 |
第一节 约旦国情及其比较优势 |
一、约旦的基本国情 |
二、约旦的要素禀赋及比较优势 |
第二节 约旦教育政策的确立与选择 |
一、国家经济战略与教育发展优先次序选择 |
二、约旦教育政策的确立与选择 |
第二章 始项范畴下约旦职业教育的兴起(50-70年代) |
第一节 该时期约旦比较优势与经济发展战略 |
第二节 以技能培养为目标的约旦职业教育发展路径 |
一、分科培养 |
二、出台法律 |
三、财政支持 |
第三节 该时期约旦职业教育对比较优势的支撑与不足 |
一、该时期约旦职业教育对比较优势的支撑 |
二、该时期约旦职业教育存在的不足 |
第三章 中项范畴下约旦职业教育的发展(80-90年代) |
第一节 该时期约旦比较优势与经济发展战略 |
第二节 以产教结合为目标的约旦职业教育发展路径 |
一、发挥政府的统筹作用 |
二、激发学校主体教学作用 |
三、凸显企业的协助作用 |
第三节 该时期约旦职业教育对比较优势的支撑与不足 |
一、该时期约旦职业教育对比较优势的支撑 |
二、该时期约旦职业教育存在的不足 |
第四章 终项范畴下约旦职业教育的突破(21世纪以来) |
第一节 该时期约旦比较优势与经济发展战略 |
第二节 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约旦职业教育发展路径 |
一、保证师资力量 |
二、丰富教学方式 |
三、推动多方合作 |
四、完善治理体系 |
第三节 该时期约旦职业教育对比较优势的支撑与挑战 |
一、该时期约旦职业教育对比较优势的支撑 |
二、该时期约旦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6)谁有可能成为数字贸易强国 ——主要国家发展潜力研判及其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外贸呈现“大而不强”的特征 |
1.1.2 贸易强国建设是我国重要国家战略 |
1.1.3 数字经济时代传统外贸经历“数字化”变革 |
1.1.4 数字贸易规则成为国际新一轮规则竞争的前沿 |
1.2 研究意义 |
1.2.1 有助于拓宽贸易强国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内涵 |
1.2.2 有助于客观评估世界各国数字贸易强国发展潜力 |
1.2.3 有助于为国家数字贸易战略设计、谈判策略选择提供依据 |
1.3 研究方法 |
1.3.1 基于“五阶段”过程模型构建数字贸易强国发展潜力评价体系 |
1.3.2 基于熵值法对数字贸易强国发展潜力评价体系赋权 |
1.3.3 基于文本量化分析方法剖析各国数字贸易战略、政策、谈判协议文本 |
1.4 逻辑架构 |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贸易强国的学术史梳理 |
2.2 关于跨境电商研究的梳理 |
2.3 关于全球数字贸易研究的梳理 |
2.4 关于贸易强国评价方法研究的梳理 |
2.5 文献评述 |
3 如何理解数字贸易强国 |
3.1 数字贸易的内涵与外延 |
3.2 传统贸易强国的内涵与外延 |
3.3 数字贸易强国的内涵与外延 |
4 数字贸易强国发展潜力评价体系及其研判结果 |
4.1 评价体系 |
4.2 评价体系赋权 |
4.3 评价体系及其赋权结果检验 |
4.4 研判结果 |
4.5 聚类分析 |
5 潜在数字贸易强国发展战略文本分析 |
5.1 文本选取 |
5.2 词频分析 |
5.3 共词网络分析 |
5.4 文本内容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中国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 人力资本理论 |
2.1.1 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背景 |
2.1.2 早期的人力资本思想 |
2.1.3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
2.1.4 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
2.2 自主创新理论 |
2.2.1 自主创新思想的理论溯源 |
2.2.2 自主创新思想的演进 |
2.2.3 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转变的理论逻辑 |
2.2.4 自主创新生态系统构建 |
2.3 产业结构升级理论 |
2.3.1 产业结构的内涵 |
2.3.2 产业结构演进的相关理论 |
2.3.3 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因素 |
2.4 经济发展理论 |
2.4.1 外生经济增长理论 |
2.4.2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2.4.3 经济发展理论的渊源与形成 |
2.4.4 经济发展理论的演进与发展 |
2.4.5 经济发展的新认识和新变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概念界定及指标测度 |
3.1 核心概念界定 |
3.1.1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 |
3.1.2 自主创新 |
3.1.3 产业结构升级 |
3.1.4 经济发展 |
3.2 评价指标选取及测度模型构建 |
3.2.1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HCS)评价指标及测度模型 |
3.2.2 自主创新(INN)评价指标及测度模型 |
3.2.3 产业结构升级(IU)评价指标及测度模型 |
3.2.4 经济发展(EDS)评价指标及测度模型 |
3.3 评价指标及测度方法汇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发展的驱动机理研究 |
4.1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提出 |
4.2 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 |
4.2.1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
4.2.2 状态空间模型构建 |
4.3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4.3.1 状态空间模型估计 |
4.3.2 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机理研究 |
5.1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提出 |
5.2 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 |
5.2.1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
5.2.2 状态空间模型构建 |
5.3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5.3.1 状态空间模型估计 |
5.3.2 自主创新的中介效应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经济发展路径探究 |
6.1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提出 |
6.2 模型构建及检验 |
6.2.1 VAR模型构建 |
6.2.2 脉冲响应函数 |
6.2.3 方差分解分析 |
6.3 基于Bootstrap的传导路径检验 |
6.3.1 链式中介理论模型构建 |
6.3.2 链式中介效应检验及结果分析 |
6.4 中国经济发展可持续路径理论模型构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前景研究 |
7.1 协调机理分析与评价模型构建 |
7.1.1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发展协调机理分析 |
7.1.2 协调度评价模型构建 |
7.2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发展协调效应测度 |
7.3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前景预测 |
7.3.1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协调发展前景预测 |
7.3.2 基于ARIMA模型的协调发展前景预测 |
7.4 可持续发展障碍因素分析 |
7.4.1 障碍度模型构建 |
7.4.2 障碍因素挖掘及结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结论和启示 |
8.1.1 主要的研究结论 |
8.1.2 相应的对策启示 |
8.2 研究局限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及参加项目情况 |
致谢 |
(8)企业家精神视野中的大学革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1. 关于创新创业时代大学转型发展的审视 |
2. 对高等教育整体改革的再思考 |
3. 对“双一流”建设的反思 |
(二) 研究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实践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一) 关于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的研究 |
1. 关于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研究的整体性概述 |
2. 关于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内涵和类型研究的述评 |
(二) 关于大学革新的相关研究 |
三、 基本概念 |
(一) 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 |
(二) 大学革新 |
四、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内容 |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五、 研究方法 |
(一) 方法论基础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大学历史上的企业家精神 |
第一节 中世纪大学的兴起与企业家精神 |
一、 中世纪大学的制度构建 |
二、 中世纪大学中的教师与学生 |
三、 作为社会性组织的中世纪大学 |
第二节 现代大学的创立与企业家精神 |
一、 现代大学的早期发展 |
二、 洪堡与柏林大学的创建 |
三、 后洪堡时代现代大学的持续变革 |
第三节 研究型大学的崛起与企业家精神 |
一、 科研的兴盛与研究型大学典型模式的确立 |
二、 美国研究型大学中的本科教育改革 |
三、 走向服务社会的研究型大学 |
第四节 创业型大学的繁荣与企业家精神 |
一、 创业型大学中的商业性企业家精神 |
二、 制度性企业家精神与创业型大学的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大学革新为什么需要企业家精神 |
第一节 技术变革需要企业家精神 |
一、 教育和技术的赛跑 |
二、 教育技术革新需要企业家精神 |
三、 外部技术环境变革与大学的企业家精神 |
第二节 制度创新需要企业家精神 |
一、 大学制度构建中的企业家精神 |
二、 大学多重制度逻辑整合中的企业家精神 |
第三节 大学范式革命需要企业家精神 |
一、 范式与大学范式革命 |
二、 创新创业:大学转型发展的新范式 |
三、 以企业家精神推动大学范式革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学革新需要何种企业家精神 |
第一节 个人的企业家精神与大学革新 |
一、 哈珀的企业家精神与芝加哥大学的创建 |
二、 艾略特的企业家精神与哈佛大学的转型 |
三、 蔡元培的企业家精神与北京大学的再造 |
四、 特曼的企业家精神与斯坦福大学的崛起 |
第二节 组织的企业家精神与大学革新 |
一、 麻省理工学院的组织企业家精神与创业型大学的兴起 |
二、 香港科技大学的组织企业家精神与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崛起 |
三、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组织企业家精神与“全球性知识企业”的塑造 |
第三节 国家的企业家精神与大学革新 |
一、 美国的国家企业家精神与世界一流大学的积聚 |
二、 以色列的国家企业家精神与创业国度中的大学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企业家精神如何促进大学革新 |
第一节 以企业家精神激励学科知识生产和学术创业 |
一、 企业家精神与学科建设中“学术创业”的兴起 |
二、 学科建设中知识生产与学术创业的统筹 |
三、 企业家精神引领下的学科知识生产与学术创业整合 |
第二节 以企业家精神加快学科-专业-产业链建设 |
一、 企业家精神助推学科-专业-产业链创建 |
二、 企业家精神与学科-专业-产业链的协同治理 |
三、 大学学科-专业-产业链的发展趋势 |
第三节 以企业家精神促进大学创新创业治理 |
一、 大学治理:从正当到绩效 |
二、 创新创业能力建设:大学有效治理的关键 |
三、 为创新创业而治理:企业家精神推动大学治理模式变革 |
第四节 以企业家精神推动大学创新创业社区建设 |
一、 大学创新创业社区的内涵及其演进 |
二、 大学创新创业社区的组织架构与运行模式 |
三、 以企业家精神协同推进大学创新创业社区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以企业家精神引领“双一流”建设 |
第一节 国家的企业家精神与“双一流”建设 |
一、 提升政府政策运行效能:政策工具的动态整合 |
二、 掌舵而不是划桨:包容性治理理念下的“府-学”关系重塑 |
三、 建设创新创业型国家:创建以大学为中心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
四、 重塑高等教育系统:以新发展格局引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
五、 塑造企业家式政府角色:从官僚主义行为转向企业家行为 |
第二节 组织的企业家精神与“双一流”建设 |
一、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
二、 以商业性企业家精神塑造新型“产-学”关系,增强大学资源创生能力 |
三、 社会性企业家精神助推社会创业实践,突出大学社会责任感意识 |
四、 企业家精神引领大学自我建构与革新,实现组织创新创业范式转型 |
第三节 个人的企业家精神与“双一流”建设 |
一、 以企业家思维代替排名思维,促进大学从优秀走向卓越 |
二、 整合组织领导中的多重企业家角色,扩展大学社会关系网络 |
三、 创建组织特色发展模式,形成大学独特竞争优势 |
四、 科学制定组织战略规划,形塑大学未来发展愿景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一、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二、 创新之处、研究反思与展望 |
(一) 创新之处 |
(二) 研究反思与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9)从新型研发机构看我国高校科研组织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问题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实践意义 |
(三) 概念界定 |
1. 知识转型 |
2. 新型研发机构 |
3. 高校科研组织 |
(四) 文献综述 |
1. 关于新型研发机构的研究 |
2. 关于高校科研组织变革的研究 |
3. 关于知识转型理论的研究 |
4. 关于知识转型与新型研发机构研究 |
5. 研究现状述评 |
(五) 研究方法 |
(六) 研究内容 |
二、知识转型与新型研发机构的产生 |
(一) 知识转型主要理论与特征 |
1. 知识转型的相关理论 |
2. 知识转型的主要特征 |
(二) 知识转型与高校科研组织形态变革的关系 |
1. 高校传统的科研组织形态 |
2. 知识转型对高校科研组织形态提出严峻挑战 |
(三) 新型研发机构的内涵与特征 |
三、国内外蓬勃发展的新型研发机构 |
(一) 国外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现状 |
1. 美国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建立的措施 |
2. 德国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立的措施 |
3. 澳大利亚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建立的措施 |
4. 国外新型研发机构的案例研究 |
(二) 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现状 |
1. 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历程 |
2. 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发展规模与结构 |
3. 我国高校新型研发机构总体概况 |
4. 国内新型研发机构的案例研究 |
(三) 国内外新型研发机构的共同特征 |
1. 完备的政策支持与指导 |
2. 研究与创新的市场化导向 |
3. 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
4. 运行机制的灵活性 |
四、新型研发机构对高校科研组织变革的启示 |
(一) 革新学术理念,开展跨学科研究 |
(二) 建设新型平台,创新组织运行机制 |
(三) 重视社会影响,服务创新驱动发展 |
(四)注重社会贡献,制定科学评价体系 |
结论与展望 |
(一) 结论 |
(二)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10)航空运输对城市总部经济的影响研究 ——基于国内3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 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路线 |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 |
第2 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
2.1 总部经济概念 |
2.2 文献综述 |
2.2.1 航空运输与企业总部区位决策的研究现状 |
2.2.2 航空运输与专业化服务业的研究现状 |
2.2.3 航空运输与高级人才的研究现状 |
2.2.4 服务业、高级人才与企业总部区位决策的研究现状 |
2.2.5 文献评述 |
2.3 相关理论 |
2.3.1 企业的空间扩张与全球化 |
2.3.2 企业总部区位决策理论 |
2.3.3 全球价值链理论 |
2.3.4 第五冲击波理论 |
第3 章 航空运输影响城市总部经济的机制分析 |
3.1 航空运输对城市总部经济的直接效应分析 |
3.1.1 企业总部区位决策模型 |
3.1.2 航空运输与城市全球通达度 |
3.2 航空运输对城市总部经济的中介效应分析 |
3.2.1 航空运输对专业化服务业的作用机制分析 |
3.2.2 航空运输对人才集聚的作用机制分析 |
3.2.3 专业化服务业、高级人才集聚对城市总部经济分析 |
3.2.4 专业化服务业、高级人才集聚的中介效应 |
第4 章 航空运输影响城市总部经济的实证研究 |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4.1.1 变量选取与说明 |
4.1.2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4.1.3 经验观察 |
4.1.4 平稳性检验 |
4.2 航空运输对城市总部经济的直接效应检验 |
4.2.1 内生性问题和计量模型设定 |
4.2.2 实证结果分析 |
4.2.3 扩展分析:不同所有制企业总部的区位决策 |
4.3 航空运输对城市总部经济的中介效应检验 |
4.3.1 中介效应检验方法 |
4.3.2 基于结构方程的面板中介效应模型构建 |
4.3.3 计量结果及讨论 |
4.3.4 稳健性检验 |
4.4 实证结论 |
第5 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结论 |
5.1.1 当期的城市总部经济会受到上期的影响 |
5.1.2 航空运输有利于提高城市总部经济 |
5.1.3 航空运输有利于促进专业化服务业和高级劳动力集聚 |
5.1.4 专业化服务业和高级劳动力集聚有利于城市吸引企业总部 |
5.1.5 航空运输影响城市总部经济起部分中介作用 |
5.2 政策建议 |
5.2.1 形成总部经济“自增强”效应 |
5.2.2 发展航空运输,形成临空型总部经济 |
5.2.3 以航空运输为依托,重视相关产业和人才的发展与培育 |
5.2.4 创造满足企业总部区位需求的条件 |
5.2.5 重视发挥航空运输的中介效应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知识经济与企业发展之路(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D]. 韩美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2]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安全性研究 ——以丝绸之路省域为例[D]. 王彦龙.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3]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当代应用 ——智力劳动价值论初探[D]. 夏荣珊. 安徽大学, 2021
- [4]技术搜寻、吸收能力与高技术企业创新质量研究[D]. 黄磊.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5]人力资本理论视角下约旦职业教育研究[D]. 杜鹏越.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0)
- [6]谁有可能成为数字贸易强国 ——主要国家发展潜力研判及其战略研究[D]. 刘健琦. 浙江大学, 2021
- [7]中国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研究[D]. 潘苏楠. 吉林大学, 2021(01)
- [8]企业家精神视野中的大学革新[D]. 黄文武.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9]从新型研发机构看我国高校科研组织变革[D]. 杨雅欣.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10]航空运输对城市总部经济的影响研究 ——基于国内3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D]. 李倩倩.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