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产学研合作是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论文文献综述)
查玉喜[1](2021)在《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特别是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更加多元,科研创新水平不断提高,支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加强。特别是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地方本科高校通过扩大招生人数、扩大办学规模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扩张。这种外延式的发展模式在当时的历史阶段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并向高等教育强国不断迈进。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占据了全国本科高校的半壁江山,数量接近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60%,承担着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时代重任,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囿于政策支撑不足、顶层设计缺乏等因素影响,地方高校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发展倾向:重复建设,教育投入重点不突出,求大求全的发展模式,导致许多地方高校未能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造成了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低质量、低产出、低效率的局面,面临着诸多待解的发展难题、发展困惑、发展瓶颈,地方本科院校这种传统的外延式发展模式亟待改变。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实施《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开启了全国高等院校“双一流”建设序幕。“双一流”建设成为新时代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地方高校实现换道超车的重大机遇。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是构建教育体系现代化的关键发力点,地方高校如何在“双一流”建设中抢占先机?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首要任务是什么?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焦点、重点、关键点和着力点又是什么?回答好这些问题,对于地方高校的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本研究主要分为七个部分,分别是绪论、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逻辑起点、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时代境遇、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认知重勘、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内容重构、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方法整合、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条件支持,并按照“宏观分析与微观案例”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以我国地方本科高校(简称地方高校)为研究对象,选取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地方高校为典型案例,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内容:对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逻辑起点进行分析。对地方高校的外延和内涵进行界定,对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并从人才观的转型、国家战略的革新、办学思路的革新、办学定位的完善等四个方面梳理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依据,以期明确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主要方向和重要途径。对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现实境遇进行梳理。并以山东省地方高校为例,与发达省份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高校进行横向比较。我国地方高校从外延式发展阶段进阶到内涵式发展阶段,从规模扩张为主进阶到提高质量为主的治理理念。社会大众也对地方高校的发展和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给予更多的期望,期望地方高校在科学研发、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现代大学功能方面有创新性的长足发展。但是,在转型过程中,许多地方高校受历史惯性思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治理理念未能跟上时代发展对于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转型期待的步伐,在现实中遭遇了诸多困境与困惑,主要体现在:政策或制度扶持力度不强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放权力度不够,传统管理体制机制的制约、治理理念的滞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高水平师资团队匮乏,学校的文化感召力、吸引力相对薄弱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地方高校的内涵发展。通过理清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主要现实问题后,就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及时地、逐步地破解这些制约地方高校发展的顽瘴痼疾。并且随着地方高校办学自主权的逐步扩大,地方高校也亟需从办学目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发展以及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等四个主要方面,与发达省份的地方高校或者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高校进行横向比较,总结高水平发展的共性规律,反思自身的差距,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办学优势、办学条件,重新进行地方高校办学定位,以准确定位为前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寻找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的出路和有效对策,力图凸显学校在规模与布局、人才培养、发展愿景等方面的办学特色和核心竞争力。因此本部分主要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理清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进程所面临的主要现实问题,以期明确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下一步路径与对策。从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目标的定位、内容的重构、方法的整合、各种发展条件的支持以及评价的改进等方面探寻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应然状态和可能路径。地方高校的首要任务就是为社会、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优秀的人才。因此,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需求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的新诉求,地方高校需要重新勘定学校内涵式发展的人才观和服务地方的新要求,并以此重新企划学校发展的宏远目标,结合本校文化积淀和学科特点,形成符合本校工作实际的个性化特色发展理念,促使地方高校获得长足发展和特色发展。基于重新勘定的发展目标,笔者试图从学校发展图景和新型课程体系的构建,先进教学模式的实践摸索,对于师生创新创业的启发与引导,建设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对于学习文化感召力吸引力的重塑等几个方面对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内容进行重构的探索。在探索过程中,把科研水平的提高与教学质量的提升相融合,把学校发展的内在需求与社会发展对于教育的诉求相对接,通过推动与引导并重、探索新路径与模仿成功典范相结合的方法,促进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更多的外部条件支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与学校发展实践的有效衔接,加强硬件设施与软件的高度配合,实现政府管理学校向政府服务、扶持学校的积极转变,促进地方高校的发展与当地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实现地方高校与当地经济社会建设的共同提高,逐步提升地方高校以及所在地的生源吸引力,逐渐推进地方高校的国际声誉和国际文化交流参与度。除却获得外部的条件支持,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也迫切需要依据国家本科院校评估标准来制定科学可行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高校教育质量和监测评价体系,同时对标世界一流大学评价范式,对比区域典型高校,以此来改进、推动地方高校的改革进程,获得长足发展。限于思考不够深刻等原因,关于地方高校的国际化办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以及办学条件保障等问题,本论文暂不涉及,留待以后学习研究。
苗峻玮[2](2021)在《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经济已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模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科技创新已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至关重要。然而从现实情况看,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路径依然不清晰,相关理论研究仍滞后于发展实践,导致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未能充分发挥,难以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和新趋势。尽管已有的经济学理论,特别是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已经解释了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但缺乏对其作用路径和机理的研究论证,即科技创新以何种方式、何种路径对经济发展产生贡献。因此,深入分析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剖析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和影响路径,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基于此,本文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和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相结合,构建了四重嵌套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模型,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以及长三角城市群的面板数据,构建了中介效应模型、空间计量模型,论证了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科技创新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通过本文的研究,主要形成了以下结论:(1)对2007-2017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科技创新有效促进了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从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看,样本期内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增速逐步放缓。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细分指标看,技术进步率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从区域发展水平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地区间呈现非均衡的特征,整体技术水平已逐步收敛。(2)四重嵌套创新生态系统由要素层、产业层、区域层、国家层四个维度构成。其中,在要素层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中,科技创新以原始创新能力为支撑,以科研需求为导向,驱动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等创新主体在系统内部开展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活动;产业层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中,科技创新以产学研合作为支撑,通过驱动高校、研究机构、企业、中介机构等创新主体联结互通,为科技创新成果的价值转化赋能;区域层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中,科技创新基于区域创新资源协同集聚,通过打破各地区间的空间限制,推动区域创新活动提质增效。(3)要素层、产业层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中,原始创新能力、产学研合作创新水平是科技创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在区域层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中,科技创新要素协同集聚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1)对创新生态系统模型进行优化和改进,首次构建四重嵌套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模型。从微观、中观、宏观经济学视角切入,结合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构建了包含要素层、产业层、区域层、国家层四个层次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模型,并将高校、企业、研究机构等科技创新主体纳入到要素层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中,共同参与高质量原始创新产出过程,为科技创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理分析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2)揭示了科技创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理。基于四重嵌套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模型,分析了各层次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过程和作用机理。即要素层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中,通过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层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中,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域层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中,通过科技创新要素协同集聚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打开了我国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理论黑箱。(3)从理论和实证层面论证了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即科技创新通过发挥对现有科技资源的配置作用,推动产业内的创新资源共享和外部资源的协同合作,并促进区域创新要素的扩散和溢出,实现创新活动产出质量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的扩展,为当前和未来科技创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提供了理论解释。(4)使用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分别从省级和区域层面阐释了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从各层次科技创新生态系统视角切入,论证了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和影响路径,即原始创新能力、产学研协同水平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发挥了中介作用;科技创新要素协同集聚发挥了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为后续提出对策建议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
孙雨婕[3](2020)在《“新工科”背景下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新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转型期,新产业、新形态的出现对工程人才提出新要求,“新工科”作为智能时代下的产物出现在大众视野,自教育部提出大力发展“新工科”以来,全国各类高校围绕“新工科”建设的讨论愈来愈热。产学研合作是新工科建设的重要抓手,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如何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工科”人才,已经成为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共同关注的重点。论文基于协同论和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对“新工科”和“产学研协同育人”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主要从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与挑战、内涵与特征、国内外工程教育建设和实施以及产学研协同育人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厘清我国产学研协同育人和新工科建设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与发展困境,主要表现为产学研协同在人才培养方面未形成成熟的育人模式和明晰的育人路径,“新工科”背景下的产学研协同需要深层次构建育人模式、进一步优化育人路径。其次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以培养“新工科”人才为目标,以产学研深度协同为重点,以两者高效结合为抓手,提出了以“一点两线三体四面五优”(1+2+3+4+5)为核心的育人框架,构建了产学研“多元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和以“优势互补”为原则、以“资源整合集成服务”为核心、以“横向协同纵向共享”为思路的协同育人云平台。最后,针对以上内容,从突出新工科人才培养主体的核心地位、加强合作主体的自我完善、“三导师”与“双师型”教师双轨发展、加强协同育人环境建设、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以及制定长期激励机制等多方面提出新工科人才培养的保障性建议,优化育人路径,以促进复合型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的达成。
陈扬[4](2020)在《扬州市邗江区产学研合作中的政府作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创新已逐步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成为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飞速发展,使产学研合作在全球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环境下,成为推动经济和整个社会发展的一种最强动力。产学研合作通过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促进科技与经济的进一步融合。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我国的产学研合作也在稳步的发展,并在经济发达地区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提高了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扬州市邗江区作为江苏乃至整个华东地区发展较快的县区之一,产学研合作的起步较早,经历了初期的探索之后,产学研合作的模式也越来越丰富,合作的机制也越发灵活。但与此同时,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步显现,阻碍着更高层次合作的开展。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就是在扬州市邗江区产学研合作中政府的角色定位以及应该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本文详细阐述了产学研合作的概念内涵,以三螺旋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为依据,结合扬州市邗江区政府推进产学研合作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了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作用发挥存在的支持政策不完善、人才工作力度不足、产学研对接活动形式化、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等多方面问题,认为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产学研相关政策制定缺乏统筹与协调、创新型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不完善、政府的服务职能履行存在缺位、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最后充分借鉴了发达地区政府推进产学研合作的经验,从完善政府宏观统筹、加强政府支持促进、完善政府协调服务三个方面提出了扬州市邗江区产学研合作中的政府作用优化的对策建议。
邱必震[5](2020)在《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设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是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进程,深入推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建设好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前提和基础是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其关键是构建与之适配的协同创新运行机制。从目前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运行现状来看,协同创新的合作主体间缺乏协调性、互补性以及协同合作缺乏深度、效度的问题较为普遍。现有研究成果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组建前期的合作伙伴选择机理以及后期的主体合作关系等问题研究较少,对高校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如何适应网络复杂系统的研究不够。因此,本论文以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主体为研究对象,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合作伙伴选择决策及主体间合作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本论文以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主体(合作伙伴)为研究对象,以高校协同创新内涵为研究逻辑起点,按照“主体合作决策—主体合作机制设计—主体合作绩效评价—主体合作关系发展”的研究思路,基于网络组织和系统学的相关理论,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调查法、模糊集技术、博弈论和传染病模型等研究方法,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选择决策、主体间合作的动力机制和过程运行机制以及绩效评价机制进行系统的研究,提出了深化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关系发展的对策和政策建议。本论文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1)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的选择决策研究。论文基于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的主体功能和结构分析,提出了牵头单位(高校)选择合作伙伴应综合评判候选合作伙伴的主体表现和协同表现,阐述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选择决策过程,构建了合作伙伴选择决策的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论文运用专家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确立了合作伙伴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多指标决策方法建立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选择决策的数学模型。(2)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运行机制研究。论文基于知识扩散理论及其动力学分析,阐释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驱动机理和主体间合作的动力机制,确立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运行过程的核心机制:信息沟通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基于知识传播机理分析,运用SIR传染病模型,建立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的信息传播模型和信息沟通机制;基于知识决策的利益分配机制研究,分析了影响高校协同创新的资源投入因素和预期收益因素,建立了基于多人Nash协商的利益分配模型;基于知识应用的风险研究,分析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风险来源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3)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绩效评价机制研究。运用文献分析法、专家调查法和系统工程方法技术,确立了影响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绩效的因素备选集,并形成了相关研究假设,构建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绩效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AHP方法分析了不同影响因素对最终决策目标的重要程度,通过测度关键影响因素和确定相关指标权重,建立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绩效的综合评价模型。(4)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关系发展的对策研究。基于高校协同创新系统的稳定性机理,提出了深化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合作关系发展的四条路径(合作主体行为整合、合作系统界面管理、合作伙伴关系优化、合作主体信任管理)。基于政府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主导地位及其在高校协同创新系统中的主体角色,提出了加强协同创新政策制度建设、完善协同创新法律保障体系、推动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完善协同创新评价监督机制等四个方面的政策建议。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构建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选择决策模型。基于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的主体功能和结构分析,阐释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选择决策过程,构建了合作伙伴选择决策模型。二是构建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的动力机制模型和运行机制模型。基于网络知识扩散理论,运用生物学视角及SIR传染病模型,将生物学基因理论和组织基因思想运用到高校协同创新的全过程,构建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三是构建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绩效的评价模型,提出了非线性增量的动态绩效评价机制,提出了深化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关系发展的有效路径和政策建议。
梁炜[6](2020)在《科技创新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经济发展的显着特征。这一特征,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思路、经济政策以及宏观调控提供了现实基础和实现依据。在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诸多要素中,科技创新至关重要。经验证明,科技创新是保持经济长期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所在,是实现国家实力跃迁的重要基础,也是抵御“黑天鹅”“灰犀牛”等公共事件和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制约科技创新的诸多制度藩篱不断被破除,创新活力得到有效激发,中国科技实力迈上了新的台阶,已经具备实现跨越发展、成为世界科创中心的基础和条件。然而从现实表现来看,科技创新“红利”释放不足,未能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应有的支撑作用,主要表现为:科技进步贡献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低,关键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产学研脱节现象仍然存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相对缓慢,产业结构升级迟缓,产业链长期处于“低端锁定”状态。总体来看,科技供给不能有效满足发展需求,技术供给和技术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形成了“科技进步陷阱”。当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孜孜以求的目标时,对科技创新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机理分析、问题辨识,以及基于转型背景下的对策研究,成为了本论文的初衷和目标。本论文首先构建了一个科技创新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对其逻辑机理进行系统性分析与阐释,同时分别提出科技创新支撑生产效率提升、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发展方式转变的三个研究假说;其次,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1990-2017年中国科技创新现实表现进行了测度,并提出了改进的DEA分析方法——综合数据包络分析方法CDEA(Comprehensive Data Envelope Analysis),使用该方法对2013-2017年中国科技创新绩效进行了评价,在评价的基础上厘清现阶段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再次,分别从生产效率、经济结构、发展方式的角度对科技创新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传导机制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最后,探讨转型背景下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度的对策建议。本论文的主要贡献有:(1)在分析框架方面,基于新时期中国经济转型和发展阶段转换的大背景,初步搭建了科技创新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将科技创新与效率提升、结构变迁、发展方式转变纳入同一个逻辑框架中,从而对科技创新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原理和机制做系统性分析;同时构建了四阶段的科技创新全链条模型,分别从过程和结果角度对科技创新的内涵进行界定。(2)在测度方法方面,借鉴人工智能领域的计算方法,创新性地对传统DEA方法进行改进,构建CDEA模型,力图克服DEA孤立分割优化目标的片面性,以综合性、全面性的视角对创新绩效做出评价。(3)在对策建议方面,基于国际创新环境变化、中国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阶段转换的现实背景,按照系统性、协调性、耦合性的原理,构建科技创新“模式—路径—政策”的“三位一体”转型策略,该体系的核心在于“转型”,逻辑层级在于“路径”实施是“模式”选择的实现形式,同时又为“模式”提供了保障手段,同样的“政策”制定是“路径”实施的实现形式,同时又为“路径”提供了保障手段。经济发展的落脚点在于追求人类最终价值的实现,这是经济研究哲学高度的不断跃升,也是经济实践文明演进的不断进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高级状态。本论文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为科技创新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个逻辑自洽的分析框架,探索科技创新有力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症之药”,在新的起点上,通过因势利导的发展思维、道路和决策,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走上强国之路,同时为世界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邱悦[7](2020)在《DQ人才院产学研合作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研究》文中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技术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是社会生产部门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的动力和源泉。在各国进行技术创新过程中,由企业政府高校及科研机构等组成的产学研合作成为一种十分有效的形式。本文通过对DQ人才院产学研合作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进行研究,旨在构建DQ人才院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产学研合作体系,助力人才培养工作发展,并对其他人才培训机构通过产学研合作模式培养高层次人才提供借鉴。本文对国内外产学研合作和高层次人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介绍了高层次人才、产学研合作以及人力资源开发、激励理论等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根据DQ人才院人才培养体系和主要培训指标分析了DQ人才院高层次人才培养现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高层次人才和DQ人才院员工进行调研,通过调查数据得出DQ人才院现阶段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存在的培养目标不清晰、培养各环节不协调、培养资源不充足、管理者队伍能力需提升等问题,进而分析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为构建DQ人才院产学研合作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依据。结合DQ人才院发展情况,构建了产学研合作“三位一体”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包括构建意义、培养目标、主要内容、协同方式和管理评价方式等内容;最后从政策保障、组织保障、硬件保障和技术保障四个方面提出了DQ人才院产学研合作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的保障措施。
齐斌华[8](2020)在《湖北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指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建立新的更好的方式以达成有价值的目标。湖北省有着优越的自然和科技条件,然而在近些年全国综合实力的对比中并没有较明显提升,特别是科技促进地方经济增长程度有显着差距。虽然湖北省在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取得了一些成功,但是在政产学研合作的效率和成效方面仍然差强人意。本文以湖北政产学研合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政府、企业、大学以及科研机构角度分析当前湖北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现状,得出创新不足的现状表现,包括R&D经费投入不够,政策环境有待优化,主体间合作深度不够,合作过程中信息传递还不够准确。通过分析发生这些方面的原因得出,可能是因为科研管理重研发轻转化,主体间协同创新激励还不够,政府在协同创新合作中发挥的作用还不足,创新主体间的目标难以整合等因素导致的,在借鉴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政产学研协同发展的湖北建议。
王慧[9](2020)在《S市S区政府科技创新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创新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对于现在的中国,科技创新也已成为最重要的内驱动力之一。因此,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能提高社会生产力,更能激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进一步改善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本文以S市S区为研究对象,结合S区政府科技创新管理现状,分析S区政府科技创新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对策,以进一步提升S区政府科技创新管理水平,促进区域创新发展。首先,本文阐明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思路。并对科技、科技创新、政府职能等概念进行阐述与分析,并从政府职能、服务功能等方面论证了 S区政府科技创新管理的准公共产品属性。然后,本文对S区政府科技创新管理的现状进行了介绍,通过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实地调研法等,梳理出S区政府科技创管理过程中存在科技服务管理不完善、管理部门配合不积极、推动特色产业创新发展的作用不突出、产学研合作效果不够明显等问题,并分析了问题原因。最后,本文在参考国内外政府科技创新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从坚持公共性、专业性的方向出发,在政策体系、指标设置、产业集聚、政产学研合作等四大方面提出具体对策。研究分析表明,S区政府要不断强化科技创新管理,具体就是要加快健全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对科技创新管理部门的考核力度、科学规划特色创新和重点产业建设、深化产学研合作力度。
邵莹莹[10](2020)在《我国产学研合作中高校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随着我国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入开展,高校产权成果遭受企业侵权的案件频发,高校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已成为国家和高校及研究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本研究以我国产学研合作中高校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为主线,结合高校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文本及合作中出现的侵权案例进行分析,目的是深入了解我国产学研合作中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从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文本和政策法规的实施效果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产学研合作中高校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通过对产学研政策法规文本的梳理和分析发现,目前我国产学研合作中,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法规不完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缺乏产权保护的专项立法,政策法规可操作性低。我国对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规定大多分散在《专利法》《着作权法》等,并且各部法律的规定不一致,影响政策的推进实施;二是忽视规范高校合同签订,主体权责不明;三是产权归属与分配制度不完善。我国产权归属制度存在局限,尤其是职务发明与共有产权成果的归属制度,缺乏相关实施细则。我国未制定统一的利益分配标准,影响主体各方的利益均衡;四是未建立中介服务支持系统,我国当前缺乏关于中介机构的相关规范,导致中介机构服务水平不高;五是缺少具体的防范措施。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的实施效果是通过案例研究进行。通过对高校知识产权侵权案例分析发现,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在实践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对知识产权的政策法规落实不力,措施不当。主要表现在:一是高校缺乏专门的产权管理机构与人才,管理制度不完善;二是研究人员的产权保护意识低;三是企业在合作中缺乏诚信意识,侵权成本低。四是高校维权的成本高,侵权案件惩治力度小。要解决高校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产权保护经验,制定出解决高校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对策。具体的改进对策包括:国家应加快完善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法规;地方政府重视增强高校知识产权保护法规的可操作性;高校加强产权保护与管理工作;科研人员应重视产权成果保护;企业应注重规范自身行为。
二、坚持产学研合作是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坚持产学研合作是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论文提纲范文)
(1)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与特色 |
第一章 地方高校发展的逻辑起点 |
一、地方高校身份认知 |
(一)概念的厘清 |
(二)特色定位的澄明 |
二、回应国家发展战略 |
(一)地方高校是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基础 |
(二)地方高校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
(三)地方高校是地域文化传播的引导者 |
(四)地方高校是地方行政管理的智慧库 |
三、凸显时代教育特色 |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
(二)将办学质量作为生命线 |
(三)以学校整体跃升为坐标 |
第二章 地方高校发展的时代境遇 |
一、地方高校发展的困顿 |
(一)外部困难 |
(二)内部困扰 |
二、外部评价带来改革的外烁力 |
(一)第四轮学科评估影响分析 |
(二)ESI综合排名影响分析 |
(三)武书连大学排行榜中的影响分析 |
(四)政府对高校的考核评价 |
三、自我期待激发变革的内发力 |
(一)特色发展驱动 |
(二)内在要素更新 |
(三)“双一流”建设带来的机遇 |
第三章 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认知重勘 |
一、概念理解立场 |
(一)内涵式发展的概念 |
(二)内涵式发展的演进 |
二、办学定位分析 |
(一)办学定位内涵 |
(二)办学目标定位 |
(三)办学目标对比 |
三、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
(一)人才培养定位 |
(二)教学实施与健全人格 |
(三)知识传承与科技创新 |
(四)教书育人与以文化人 |
四、学科发展校正 |
(一)学科布局问题 |
(二)学科建设规划 |
(三)学科集群优势 |
(四)学科建设保障机制 |
(五)学科发展定位 |
五、科研与服务社会 |
(一)科学研究定位 |
(二)服务能力衡量 |
第四章 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内容重构 |
一、构建学科建设新体系 |
(一)学科建设与学校定位结合 |
(二)学科建设与立德树人结合 |
(三)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结合 |
二、建设新型课程体系 |
(一)突破传统课程体系 |
(二)构建开放式课程体系 |
三、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
(一)培养方案改革探索 |
(二)实践教学改革创新 |
(三)丰富教学方式方法 |
(四)加强评价的开放性 |
第五章 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途径整合 |
一、科研与教学融合 |
(一)重树科研与教学的均衡 |
(二)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
(三)健全教师发展评估体系 |
二、加强学校与社会对接 |
(一)体现区域性 |
(二)提高时效性 |
(三)提升政策性 |
(四)促进协作化 |
(五)强化服务性 |
三、探索与互鉴结合 |
(一)山东理工大学校地融合发展模式研究 |
(二)山东理工大学校地融合发展模式的启示 |
第六章 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条件支持 |
一、促进政策与实践衔接 |
(一)学校层面重在宏观规划与机制建设 |
(二)学院与基层学术组织层面提质增效 |
(三)政府层面注重政策引领与评估考核 |
二、加强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契合 |
(一)教师队伍扩充及结构优化 |
(二)突出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
(三)教学及条件建设不断加强 |
三、改善学校与地方互动 |
(一)构建与产业紧密对接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
(二)建设以产出为导向的科研成果转化体系 |
(三)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 |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
致谢 |
附:在学期间已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主要学术论文 |
(2)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问题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2.1.2 技术创新理论 |
2.1.3 创新生态系统理论 |
2.1.4 技术经济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科技创新的影响 |
2.2.2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 |
2.2.3 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 |
2.3 文献评述 |
3 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分析 |
3.1 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的基本逻辑 |
3.1.1 科技创新的内涵 |
3.1.2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
3.1.3 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的逻辑分析 |
3.2 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的检验 |
3.2.1 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 |
3.2.2 研究设定与变量选取 |
3.2.3 实证结果的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机理分析 |
4.1 科技创新的作用维度分析 |
4.2 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 |
4.2.1 四重嵌套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模型的构建 |
4.2.2 科技创新主体的相互作用分析 |
4.2.3 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外部环境分析 |
4.3 四重嵌套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 |
4.3.1 要素层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 |
4.3.2 产业层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 |
4.3.3 区域层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 |
4.4 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互动关系 |
4.4.1 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间的互动关系 |
4.4.2 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间的互动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5 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机理的实证分析 |
5.1 原始创新能力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
5.1.1 研究设定与变量选取 |
5.1.2 实证结果与稳健性检验 |
5.2 产学研合作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
5.2.1 研究设定与变量选取 |
5.2.2 实证结果与稳健性检验 |
5.3 科技创新要素协同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
5.3.1 研究设定与变量选取 |
5.3.2 实证结果与稳健性检验 |
5.3.3 测度结果与地区科技创新发展情况的一致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新工科”背景下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一、相关概念 |
(一)新工科 |
(二)产学研协同育人 |
(三)人才培养模式 |
二、相关理论 |
(一)系统论 |
(二)协同理论 |
(三)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 |
三、新工科与产学研关系辨析 |
(一)新工科建设呼唤产学研协同育人 |
(二)产学研协同育人促进新工科发展 |
(三)新工科与产学研互依共存共同发展 |
第二章 新工科背景下产学研协同育人发展现状和问题 |
一、新工科背景下产学研协同育人发展进程 |
(一)产学研协同育人探索与实践 |
(二)新工科背景下的产学研协同育人发展现状 |
二、新工科背景下产学研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 |
(一)产学研协同未形成成熟的育人模式 |
(二)产学研协同未形成明晰的育人路径 |
(三)产学研协同育人信息化应用亟待加强 |
三、新工科建设对产学研协同育人提出新要求 |
(一)教育教学新理念 |
(二)学科专业新需求 |
(三)知识能力新结构 |
(四)人才质量新标准 |
(五)人才培养新模式 |
第三章 新工科背景下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 |
一、产学研“多元融合”育人模式的指导思想 |
二、新工科背景下构建产学研“多元融合”协同育人模式 |
(一)基于一个中心,确定产学研协同目标 |
(二)坚持两个原则,确立组织领导架构 |
(三)依托“KAQ”三位一体,建立融合共享机制 |
(四)立足四个方面,优化育人体系 |
(五)发挥五大优势,完善育人机制 |
三、新工科背景下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云平台 |
(一)云平台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
(二)云平台设计的构想与思路 |
(三)云平台的功能与运行 |
(四)云平台的实施策略与保障 |
第四章 新工科背景下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实施保障建设 |
一、突出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 |
(一)高校的自我完善 |
(二)企业的自我完善 |
(三)政府的自我完善 |
二、加强产学研协同育人环境建设 |
(一)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优越的政策法律环境 |
(二)为产学研合作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
(三)为产学研合作制定长期激励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4)扬州市邗江区产学研合作中的政府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 |
1.4.2 本文的不足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产学研合作 |
2.1.2 政府作用 |
2.2 本研究相关的理论基础 |
2.2.1 三螺旋理论 |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3章 扬州市邗江区政府推进产学研合作发展的现状 |
3.1 扬州市邗江区产学研合作现状 |
3.2 扬州市邗江区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发挥 |
3.2.1 做好宏观统筹,引导产学研合作发展方向 |
3.2.2 优化政策措施,促进产学研合作提质增效 |
3.2.3 协调合作各方,发挥产学研合作桥梁作用 |
3.2.4 推进平台载体建设,加快产学研合作进程 |
第4章 扬州市邗江区产学研合作中政府作用发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扬州市邗江区产学研合作中政府作用发挥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支持力度仍不够 |
4.1.2 人才工作力度不足 |
4.1.3 产学研对接活动存在形式化现象 |
4.1.4 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发挥的作用不明显 |
4.2 扬州市邗江区产学研合作中政府作用发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产学研相关政策制定缺乏统筹与协调 |
4.2.2 创新型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不完善 |
4.2.3 政府的服务职能履行存在缺位 |
4.2.4 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 |
第5章 发达地区政府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经验借鉴 |
5.1 上海的做法 |
5.1.1 构建了多样化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
5.1.2 建立了完善的产学研合作平台服务体系 |
5.1.3 形成了较强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
5.2 北京的做法 |
5.2.1 完善了创新平台相关机制 |
5.2.2 建立了基于孵化器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
5.2.3 鼓励构建创新的产业技术联盟模式 |
5.2.4 制定了全面的自主创新支持政策 |
5.3 昆山的做法 |
5.3.1 围绕地方产业建设产学研合作平台 |
5.3.2 围绕国家战略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
5.3.3 充分发挥“科技镇长团”的作用 |
5.4 启示 |
第6章 扬州市邗江区产学研合作中政府作用优化的对策建议 |
6.1 进一步强化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宏观统筹作用 |
6.1.1 完善政策引导机制 |
6.1.2 着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 |
6.1.3 统筹推进国际产学研合作 |
6.2 进一步发挥政府对产学研合作的支持促进作用 |
6.2.1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
6.2.2 精准对接企业需求 |
6.2.3 完善人才引进与培养 |
6.3 进一步完善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服务与监管作用 |
6.3.1 深化平台载体建设 |
6.3.2 提高科技服务中介机构的服务水平 |
6.3.3 强化对产学研合作项目的监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协同创新内涵研究 |
1.3.2 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
1.3.3 协同创新绩效研究 |
1.3.4 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
1.3.5 研究述评 |
1.4 概念界定及研究内容 |
1.4.1 概念界定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框架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1.6 主要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相关技术方法 |
2.1 协同创新理论基础 |
2.1.1 创新与协同的内涵 |
2.1.2 协同创新的概念界定 |
2.1.3 协同创新系统的特征 |
2.2 网络组织理论 |
2.2.1 网络组织的概念 |
2.2.2 网络组织的基本特征 |
2.2.3 网络组织的构成要素 |
2.3 相关技术方法 |
2.3.1 系统工程思想及其方法 |
2.3.2 博弈思想及其技术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选择决策研究 |
3.1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主体与功能 |
3.2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选择过程 |
3.2.1 合作伙伴选择的基本原则 |
3.2.2 合作伙伴选择决策过程分析 |
3.3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选择评价体系构建 |
3.3.1 高校协同创新网络与结构 |
3.3.2 基于网络理论的合作伙伴决策过程分析 |
3.3.3 合作伙伴选择决策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3.4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选择决策建模 |
3.4.1 决策模型建立的基本原则 |
3.4.2 条件假设 |
3.4.3 决策模型构建 |
3.5 算例求解 |
3.5.1 背景介绍 |
3.5.2 数据采集与分析 |
3.5.3 算例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4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运行机制研究 |
4.1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运行机制框架模型 |
4.1.1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的动力机制框架模型 |
4.1.2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的过程机制框架模型 |
4.2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的动力机制 |
4.2.1 主体间合作的内部推动力 |
4.2.2 主体间合作的外部牵引力 |
4.2.3 主体间合作的支撑力 |
4.3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的信息传播机制 |
4.3.1 主体间合作的信息传播特征及模式 |
4.3.2 基于SIR传染模型的信息传播机制分析 |
4.4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的利益分配机制 |
4.4.1 利益分配原则确立 |
4.4.2 利益分配模型构建 |
4.4.3 算例分析 |
4.5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的风险管理机制 |
4.5.1 主体间合作风险类型及其成因 |
4.5.2 主体间合作风险管理机制构建 |
4.5.3 主体间合作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构建 |
4.6 本章小结 |
5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绩效评价研究 |
5.1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的系统特性 |
5.2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绩效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5.2.1 影响因素选取的基本原则 |
5.2.2 初始影响因素识别 |
5.2.3 基于专家审议法的影响因素筛选 |
5.2.4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绩效评价 |
5.3.1 基于AHP的影响因素权重计算 |
5.3.2 主体间合作绩效影响因素量化 |
5.3.3 主体间合作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
5.4 实证分析 |
5.4.1 问卷设计与调查 |
5.4.2 数据统计分析与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6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关系发展对策建议 |
6.1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关系发展对策 |
6.1.1 加强主体合作行为辨识与整合 |
6.1.2 实施协同创新系统界面管理 |
6.1.3 动态调整优化合作伙伴 |
6.1.4 加强主体间合作信任管理 |
6.2 深化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合作关系的政策建议 |
6.2.1 加大协同创新政策支持 |
6.2.2 完善协同创新法律保障体系 |
6.2.3 推动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
6.2.4 加强协同创新评价和监督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进一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绩效影响评价问卷 |
博士研究生阶段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
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6)科技创新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和组织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分析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述评 |
2.1 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文献综述 |
2.1.1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演变 |
2.1.2 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 |
2.1.3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
2.2 关于科技创新的文献综述 |
2.2.1 科技创新的内涵 |
2.2.2 科技创新的绩效评价 |
2.2.3 科技创新模式 |
2.3 关于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质量关系的文献综述 |
2.3.1 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数量的关系 |
2.3.2 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质量的关系 |
2.4 现有文献述评及对论文的启示 |
第三章 科技创新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分析 |
3.1 科技创新的内涵界定 |
3.2 从高速度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分析 |
3.2.1 支撑高速度增长的传统增长动能式微的态势描述 |
3.2.2 从高速度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形成条件 |
3.2.3 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及特征 |
3.3 科技创新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机制 |
3.3.1 科技创新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般逻辑机理 |
3.3.2 支撑机制Ⅰ:基于生产效率的视角 |
3.3.3 支撑机制Ⅱ:基于经济结构的视角 |
3.3.4 支撑机制Ⅲ:基于发展方式的视角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科技创新的绩效评价 |
4.1 中国科技创新情况的历史考察 |
4.1.1 科技创新指数的测度 |
4.1.2 1990-2017年中国科技创新特征事实的基本描述 |
4.2 中国科技创新绩效的评价方法和模型的建立 |
4.2.1 综合数据包络分析方法CDEA模型的构建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3 现阶段中国科技创新的绩效评价分析 |
4.3.1 科技创新投入对科技创新产出的效率评价 |
4.3.2 科技创新系统的阶段效率评价 |
4.3.3 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质量的贡献评价 |
4.4 近年来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产效率视角下科技创新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机制分析 |
5.1 科技创新促进生产效率提升的理论逻辑 |
5.2 计量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
5.2.1 模型构建和指标选取 |
5.2.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 实证分析 |
5.3.1 全国面板数据回归 |
5.3.2 区域面板数据回归 |
5.3.3 经验解释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经济结构视角下科技创新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机制分析 |
6.1 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机制 |
6.2 计量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
6.2.1 模型构建和指标选取 |
6.2.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 实证分析 |
6.3.1 全国面板数据回归 |
6.3.2 地区面板数据回归 |
6.3.3 经验解释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发展方式视角下科技创新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机制分析 |
7.1 科技创新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机制 |
7.2 计量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
7.2.1 模型构建和指标选取 |
7.2.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7.3 实证分析 |
7.3.1 全国面板数据回归 |
7.3.2 地区面板数据回归 |
7.3.3 经验解释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以科技创新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
8.1 模式转型 |
8.1.1 模式转型的主要思路 |
8.1.2 “一体”——国家科技创新制度体系 |
8.1.3 “两翼”——中心城市与产业转型升级合纵 |
8.1.4 “三方”——“研—产—区”三方联动机制 |
8.1.5 “四协同”——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市场的充分融合对接 |
8.2 路径转型 |
8.2.1 路径转型的主要思路 |
8.2.2 科技创新主体的转型 |
8.2.3 科技创新任务的转型 |
8.3 政策转型 |
8.3.1 政策转型的主要思路 |
8.3.2 创新政策转型 |
8.3.3 产业政策转型 |
8.3.4 财税政策转型 |
8.3.5 金融政策转型 |
8.3.6 人才政策转型 |
8.3.7 对外政策转型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9.1 结论 |
9.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附录 :CDEA模型求解程序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DQ人才院产学研合作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2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 论文研究方法 |
第2章 基本理论及相关概念 |
2.1 高层次人才 |
2.1.1 高层次人才的含义 |
2.1.2 企业高层次人才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
2.2 产学研合作模式 |
2.2.1 产学研合作的概念 |
2.2.2 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及特点 |
2.3 相关理论 |
2.3.1 人力资源开发 |
2.3.2 激励理论 |
第3章 DQ人才院高层次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DQ人才院概况及主要部门简介 |
3.1.1 DQ人才院概况 |
3.1.2 培训管理部 |
3.1.3 人才开发研究室 |
3.1.4 培训研发部 |
3.1.5 培训部门 |
3.1.6 体验式培训部 |
3.1.7 网络培训部 |
3.1.8 培训保障部 |
3.2 DQ人才院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
3.2.1 深入调研摸清需求 |
3.2.2 多种模式研发课程 |
3.2.3 立足实效培育师资 |
3.2.4 注重激发强化过程管理 |
3.2.5 创新培养方式增强培养效果 |
3.2.6 问效改进强化培养质量 |
3.3 DQ人才院高层次人才培训情况主要指标 |
3.3.1 效益指标 |
3.3.2 满意度指标 |
3.4 DQ人才院高层次人才培养问题的问卷调查 |
3.4.1 对学员的人才培养建议调查 |
3.4.2 对员工的人才培养建议调查 |
3.5 DQ人才院高层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3.5.1 DQ人才院高层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
3.5.2 DQ人才院高层次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4章 构建DQ人才院产学研合作“三位一体”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
4.1 DQ人才院构建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体系的意义 |
4.2 产学研合作“三位一体”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 |
4.3 “三位一体”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内容 |
4.3.1 “三位一体”高层次人才培养团队 |
4.3.2 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主要内容 |
4.3.3 高层次人才培养辅助内容 |
4.4 “三位一体”高层次人才协同培养方式 |
4.4.1 强化联络沟通奠定合作基础 |
4.4.2 坚持互惠互利实现合作共赢 |
4.4.3 发挥各方优势助力高层次人才培养 |
4.4.4 通过系统集成实现“三位一体”产学研合作 |
4.5 管理评价方式 |
第5章 DQ人才院产学研合作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保障措施 |
5.1 政策保障 |
5.2 组织保障 |
5.3 硬件保障 |
5.4 技术保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DQ人才院人才培养现状及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 B:DQ人才院人才培养建议调查问卷 |
个人简介 |
致谢 |
(8)湖北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2.1 文献研究法 |
1.2.2 数据分析法 |
1.2.3 比较分析法 |
1.3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1.3.1 相关概念 |
1.3.2 理论基础 |
1.4 研究内容与分析框架 |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2.2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3章 湖北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现状分析 |
3.1 政府的产学研引导概况 |
3.2 企业的产学研实施现况 |
3.3 大学的产学研合作状况 |
3.4 科研的产学研转化情况 |
第4章 湖北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不足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
4.1 湖北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不足的现状表现 |
4.1.1 科研经费投入不够 |
4.1.2 政策环境有待优化 |
4.1.3 主体合作深度不够 |
4.1.4 信息传递不够准确 |
4.2 湖北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不足的原因分析 |
4.2.1 科研管理中重研发轻转化 |
4.2.2 主体间协同创新激励不够 |
4.2.3 政府发挥协同作用力不足 |
4.2.4 创新主体间目标难以整合 |
第5章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经验借鉴 |
5.1 美国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 |
5.1.1 合作模式 |
5.1.2 成果转化体系成熟 |
5.1.3 教学环境宽松 |
5.1.4 经验借鉴 |
5.2 英国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 |
5.2.1 设立科技计划 |
5.2.2 教学公司模式 |
5.2.3 开辟多种信息通道 |
5.2.4 经验借鉴 |
5.3 我国台湾地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 |
5.3.1 科技政策形成机制 |
5.3.2 人才培养实践模式 |
5.3.3 科学园区的模式 |
5.3.4 经验借鉴 |
第6章 促进政产学研协同发展的湖北建议 |
6.1 营造政产学研协同发展的“政策高地” |
6.1.1 完善创新发展机制 |
6.1.2 完善利益分配机制 |
6.1.3 健全监督评价体系 |
6.2 彰显政产学研协同发展的“制度优势” |
6.2.1 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 |
6.2.2 创新大学科技管理机制 |
6.2.3 创新企业科技管理机制 |
6.3 构建激励兼容的市场化投融资机制 |
6.3.1 财政加强支持 |
6.3.2 企业增加投入 |
6.3.3 社会资金进入 |
6.4 健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S市S区政府科技创新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科技 |
2.1.2 科技创新 |
2.1.3 政府职能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区域科技创新理论 |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3 S区政府科技创新管理现状分析 |
3.1 S区政府科技创新管理的举措与成效 |
3.1.1 所采取的措施 |
3.1.2 取得的成效 |
3.2 S区政府科技创新管理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
3.2.1 科技服务管理不完善 |
3.2.2 管理部门配合不积极 |
3.2.3 推动特色产业创新发展的作用不突出 |
3.2.4 产学研合作效果不明显 |
3.3 S区政府科技创新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科技创新意识不强 |
3.3.2 招引项目准入门槛要求不高 |
3.3.3 产学研工作推动力度不够 |
4 国内外政府科技创新管理经验借鉴 |
4.1 国外政府科技创新管理概况 |
4.1.1 美国硅谷: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 |
4.1.2 纽约城市群科技创新中心: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 |
4.1.3 日本筑波科学城:以创新驱动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
4.2 国内政府科技创新管理概况 |
4.2.1 深圳龙岗区:打造区域特色创新生态系统 |
4.2.2 苏州工业园区:做强高层次创新型企业集群 |
4.3 经验借鉴 |
5 S区政府加强科技创新管理的对策分析 |
5.1 加快健全科技服务管理体系 |
5.1.1 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服务水平 |
5.1.2 加强科技政策的宣传和指导 |
5.1.3 加速建设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
5.2 加大对科技工作管理部门的考核力度 |
5.2.1 提高科技创新指标考核占比分数 |
5.2.2 强化各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 |
5.2.3 健全科技创新考核指标体系 |
5.3 科学规划特色产业和重点产业建设 |
5.3.1 完善产业布局推动特色产业发展 |
5.3.2 优化政府在科技创新工作的管理侧重点 |
5.3.3 全面落实特色产业扶持政策 |
5.4 深化产学研合作力度 |
5.4.1 扩展产学研合作宽度 |
5.4.2 拓展产学研合作深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S区科技创新政策与科技创新工作满意度调查 |
致谢 |
(10)我国产学研合作中高校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3.3 以往研究述评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产学研合作 |
1.4.2 知识产权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法 |
1.6.2 文本分析法 |
1.6.3 案例分析法 |
1.7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
1.7.1 研究的重难点 |
1.7.2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理论概述 |
2.1 产学研合作中高校知识产权内容与归属 |
2.1.1 高校知识产权内容 |
2.1.2 高校知识产权归属原则 |
2.2 产学研合作中高校知识产权冲突 |
2.2.1 高校知识产权冲突主体 |
2.2.2 高校知识产权冲突表现 |
2.3 产学研合作中高校知识产权利益分配 |
2.3.1 高校知识产权利益分配影响因素 |
2.3.2 高校知识产权利益分配方式 |
2.3.3 高校知识产权利益分配原则 |
第3章 我国产学研合作中高校知识产权政策法规与问题分析 |
3.1 我国产学研合作中高校知识产权政策法规现状 |
3.1.1 国家立法机关颁布的法律 |
3.1.2 国家颁布的政策法规 |
3.1.3 地方政府制定的实施意见 |
3.2 我国产学研合作中高校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分析 |
3.2.1 缺乏产权保护专项立法,政策可操作性低 |
3.2.2 忽视规范高校合同签订,主体权责不明 |
3.2.3 产权归属制度与分配制度不完善 |
3.2.4 未建立中介服务支持系统 |
3.2.5 缺少具体的防范措施 |
第4章 我国产学研合作中高校知识产权侵权案例与问题分析 |
4.1 案例选取及说明 |
4.1.1 案例选取 |
4.1.2 案例典型性说明 |
4.2 侵权案例基本情况及问题分析 |
4.2.1 合同协议不完备——重庆维普公司侵权案为例 |
4.2.2 知识产权归属不明确——上海申川公司和肖某案为例 |
4.2.3 中介机构不健全——以华辰公司侵权案为例 |
4.2.4 高校缺乏防范措施——以云大公司案为例 |
4.3 案例争议焦点分析 |
4.4 案例分析结论 |
4.4.1 高校缺乏专门的产权管理机构与人才 |
4.4.2 研究人员产权保护意识低 |
4.4.3 企业缺乏诚信意识,侵权成本低 |
4.4.4 高校维权的成本高,侵权案件惩治力度小 |
第5章 加强我国产学研合作中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对策 |
5.1 国家应加快完善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法规 |
5.1.1 加快设立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的专项立法 |
5.1.2 加强规范高校合同签订与管理工作 |
5.1.3 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惩治力度 |
5.1.4 健全主体维权渠道,降低维权成本 |
5.2 地方政府应增强高校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可操作性 |
5.2.1 明确建立产权归属细则 |
5.2.2 完善产权评估与分配制度 |
5.2.3 加快形成中介服务机构体系 |
5.2.4 落实第三方监督机制 |
5.3 高校应加强产权保护与管理工作 |
5.3.1 加快建立专门的产权管理机构与制度 |
5.3.2 形成高水平的管理队伍 |
5.3.3 制定具体的防范措施 |
5.4 研究人员应重视产权成果保护 |
5.4.1 提高自身的产权保护意识 |
5.4.2 重视成果研发与申请工作 |
5.4.3 熟悉成果转化工作的法定程序 |
5.5 企业应注重规范自身行为 |
5.5.1 掌握产权许可与使用的法律知识 |
5.5.2 坚持诚信合作原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坚持产学研合作是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研究[D]. 查玉喜. 山东师范大学, 2021(02)
- [2]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D]. 苗峻玮.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3]“新工科”背景下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研究[D]. 孙雨婕.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4)
- [4]扬州市邗江区产学研合作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 陈扬. 扬州大学, 2020(05)
- [5]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机制研究[D]. 邱必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科技创新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梁炜. 西北大学, 2020(07)
- [7]DQ人才院产学研合作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研究[D]. 邱悦.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4)
- [8]湖北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 齐斌华. 武汉科技大学, 2020(02)
- [9]S市S区政府科技创新管理研究[D]. 王慧.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10]我国产学研合作中高校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及对策研究[D]. 邵莹莹. 河北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