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道注浆加固合理滞后时间的确定

巷道注浆加固合理滞后时间的确定

一、巷道注浆加固合理滞后时间的确定(论文文献综述)

陈召,李小军,张盛,朱磊,赵龙刚,王辉,王炎棕[1](2022)在《云盖山一矿穿多层倾斜软岩巷道锚注支护技术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针对云盖山一矿巷道掘进过程中穿多层倾斜软岩难以支护的问题,深入开展围岩结构观察和岩性分析,并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巷道非对称变形的原因,提出巷道非均匀变形控制思路与支护方案,采用锚注支护控制巷道的非对称变形,结果表明:穿层软岩巷道两帮浅、中、深部破碎范围分布不均匀,顶底板呈现非对称变形破坏特征,浆液扩散差异化显着,与层理、节理的不均匀分布密切相关;采取中空锚杆索浅深部和高低压相结合的注浆方式,对破碎岩体节理和岩层层理进行胶结,高强度锚网索将胶结后的节理和层理进一步进行挤压加固,设计"三次喷浆+高强锚网索+中空注浆锚杆索+底板硬化"全断面联合支护方案,在现场得到成功应用,可为类似穿层软岩巷道的控制提供参考。

黄玉生,刘活[2](2021)在《大侧压条件下井巷工程支护技术应用》文中指出随着广西大新锰矿向深部160中段发展,地压影响已经在2号胶带巷作业面显现出来,巷道受大侧压影响而开裂,结合2号胶带巷实际情况,采用锚网喷架、筑砼支护等多种优化组合的支护方案,有效解决了大侧压条件下的支护难题。通过研究地压显现的原理、特点,科学合理选择相应的支护方案,对加快井巷基建进度具有积极意义。

孙志勇[3](2021)在《多重采动煤柱留巷累积损伤特征及围岩协同控制》文中研究说明采动应力影响下煤柱护巷呈现复杂的非稳定和非线性变形特征,煤体结构损伤导致支护系统失效现象频发。以寺河煤矿双侧开采扰动下盘区大巷留设问题为工程背景,数值模拟分析大巷从掘巷至双侧工作面回采全过程的围岩应力及变形破坏特征。结果表明双侧采空后大巷应力集中系数达3.55。基于巷道累积损伤破坏特征针对性提出"三主动"围岩协同控制方法,水力压裂主动切顶卸压,缩短侧向支承压力的作用时间,改变煤柱应力分配比例;注浆加固主动围岩改性,重塑煤岩体完整性,提升围岩承载能力;锚杆锚索主动高强支护,确保预应力向围岩深部传递,形成稳定的承载结构。井下工作面超前支护应力、围岩表面位移监测评价分析显示,协同方案有效控制了多重回采扰动下大巷围岩变形,确保了工作面安全高效开采。

张昱昊[4](2021)在《五里堠煤矿奥灰水承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应用》文中认为为了降低15#煤层奥灰承压水采掘工作面,保证采掘工作面带压开采安全,五里堠煤矿通过技术研究,决定对15#煤层采掘区域通过物探、钻探等技术手段探明断层、陷落柱等地质构造,通过优化采掘工作面布置设计,以及注浆加固等技术手段防止,避免矿井透水事故发生,取得了显着应用成效。

李宗岑,王培强,石彦磊[5](2021)在《近距离下位煤层回采巷道锚喷注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针对近距离下位煤层巷道掘进的复杂地质环境,在受上覆煤层的采动和深部复杂地质因素的双层作用下巷道变形量大、支护困难等问题,以己16-17-23140运输巷为研究对象,基于工程概况,研究了下位煤层回采巷道顶板失稳特征,采用锚注联合支护,提高了锚杆、锚索刚度和强度,提出3种不同层间距条件下巷道支护方式及支护技术,并进行了工业试验。研究表明,巷道支护经过方案优化后,有效控制住了巷道周围岩体移近量,回采巷道的锚杆、锚索支护力在许用范围内,说明该支护方案优化后合理可行,能够保证安全生产。

彭鹏,张顶立,孙振宇[6](2021)在《含软弱夹层隧道围岩变形特性与加固参数设计方法》文中研究表明对太焦铁路五谷山1#隧道进行现场监测,分析含软弱夹层隧道围岩变形特征。将多断面上的围岩及支护结构力学响应结果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转化为二维平面上与原点的ECULID距离作为评价指标,利用正交试验分析加固参数对围岩及支护结构力学响应的影响,并以模糊决策理论为基础,将各组试验结果与多评价指标的全局最优值之间的ECULID距离作为综合评价指标,提出基于综合评价指标的加固参数设计方法,分别对未注浆和采用最优加固参数组合的1#隧道围岩及支护结构力学响应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含软弱夹层隧道拱顶沉降具有持续时间长、沉降速度快、最终沉降值大等特征,注浆加固可以减小70%~80%的拱顶沉降,缩短围岩稳定时间,有效地抑制围岩位移发展。土体黏聚力和剪切强度对含软弱夹层隧道开挖影响最为明显,未注浆时,软弱夹层与隧道断面交点处会产生较大的弯矩和不可忽略的扭矩,且初支拱脚处发生应力集中现象,隧道开挖稳定性难以保证。应用提出的加固参数设计方法对1#隧道进行注浆加固缩小了围岩松动区,减小断面扭矩至可忽略,改善初支应力集中,取得了显着的工程效果。

李国良,李瑞群[7](2021)在《强矿压工作面回撤通道失稳机理与注浆加固技术》文中指出为保证末采期间回撤通道的稳定性,实现安全高效的工作面回撤,以布尔台煤矿22206综采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对末采期间回撤通道围岩加固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建立了末采期间剩余煤柱力学分析模型,得到煤柱极限稳定时剩余煤柱宽度计算方法,确定了最佳注浆时机对应的位置。同时对比分析了注浆前后煤岩体单轴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得到注浆可有效提高煤岩体强度。最后结合布尔台煤矿22206综采工作面情况进行计算,确定工作面末采期间主回撤通道内最佳注浆时机为剩余煤柱宽度10.1m时,进一步设计了注浆参数开展了剩余煤柱注浆,结果表明,工作面末采期间对主回撤通道正帮及顶板注马丽散NS加固材料,能有效控制回撤通道剩余煤柱和顶板的稳定,实现安全高效、经济合理地搬家倒面。

康红普,姜鹏飞,高富强,王子越,刘畅,杨建威[8](2021)在《掘进工作面围岩稳定性分析及快速成巷技术途径》文中研究表明分析了煤矿巷道掘进技术与装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掘进工作面围岩应力、变形、破坏分布特征;分析了围岩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围岩强度、围岩结构及地应力等地质力学参数,巷道断面尺寸、开挖方式、空顶距、掘进速度等掘进参数,及临时支护、永久支护等。巷道开挖后在掘进工作面顶角和巷道四角周围出现应力集中区;围岩位移、破坏在超前工作面一定位置开始出现,随着远离掘进工作面围岩位移和破坏范围不断增大,达到2倍巷道宽度时基本稳定;煤层强度、地应力对围岩变形与破坏的影响十分显着;分步开挖的顶板下沉量及破坏程度明显大于一次开挖;空顶距越大,围岩破坏裂隙越多、分布越广;过快、过慢的掘进速度对围岩稳定性均不利;掘进后安装及时、主动、支护阻力大的临时支护效果好;分次支护围岩位移和裂隙场的扩展均大于一次支护,通过分次支护提高掘进速度是以影响锚杆支护效果为代价的,应限定在一定的围岩条件。根据煤巷掘进工作面空顶距及自稳时间,对煤巷掘进工作面围岩稳定性进行了分类,并提出了相应的支护要求;提出煤巷可掘性的概念,根据被掘煤岩体条件,对煤巷可掘性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围岩的可钻性、可锚性及对掘进速度的影响。提出提高煤巷掘进速度的主要技术途径:确定适合的掘进模式,优化掘进工艺,优选掘进装备;确定合理的支护形式与参数,适当降低支护密度;掘进全系统整体配套与协同。根据掘进工作面围岩稳定性、可掘性、可钻性及可锚性,提出煤巷掘进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总体架构及应解决的关键技术:自动化、智能化截割、临时支护、自动化锚杆施工、超前探测、定位与导航、围岩稳定性与环境监测及大数据分析等,最后提出我国煤巷掘进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路径。

马新世[9](2021)在《深部大断面煤巷围岩变形特征及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巷道支护技术发展至今已有150余年历史,主要经历了由被动支护向主动支护转变的过程,支护技术、工艺日趋成熟、稳定,其中以锚杆锚索为核心的巷道支护成套技术现已成为一些浅部地质条件下围岩相对完整煤矿巷道的常见支护方案,锚杆锚索支护由于其主动加固调动围岩承载能力及其良好的经济性、支护的有效性解决了浅部地质条件下各类巷道的支护问题。但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不少采用锚杆索支护的巷道由于应力高、断面大、煤层松软破碎、构造复杂等因素影响,出现片帮、底鼓、塌顶等强烈的矿压显现现象,需要经过多次巷修依然不能保证巷道的安全使用,对巷道支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晋煤集团赵庄煤矿33192深部大断面煤巷为研究背景,综合采用现场调研、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工程试验等方法,针对在回采过程中两帮变形比较严重,经常发生煤壁片帮、内挤现象,致使护表构件严重弯曲损坏等问题,系统研究了深部大断面煤巷变形特征和深部大断面巷道围岩注浆改性机理并提出相对应的支护方案,具体工作如下:(1)根据现场观测对33192深部大断面煤巷围岩变形特征进行分析,局部巷道顶板下沉、煤帮破碎严重,单一锚杆索支护方法已不能满足需求,认为其巷道变形主要与巷道埋深、围岩结构、工作面采动及巷道掘进、支护方法有关,故提出锚杆锚索以及注浆的联合支护理念。(2)基于窥视法、围岩松动圈测试法确定出了煤帮破碎带的范围在0.5~2m之内,通过围岩物理力学特性实验得出了岩体试样的破坏载荷、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力学参数。(3)通过FLAC3D数值模拟对锚杆长度、直径、间排距、预紧力进行详细的分析,利用正交试验对各初设参数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对比极差得出各因子影响程度排序,对两种方法的锚杆支护参数进行对比,得出锚杆初步支护参数。(4)从理论上分析巷道围岩注浆改性机理,得出注浆可改善围岩强度、减小巷道围岩松动圈、改善主动支护效果,并通过力学分析推导出巷道围岩注浆力学模型,得出可通过增加注浆承载层的厚度来实现巷道围岩稳定。(5)通过FLAC3D数值模拟对比原支护方案和现设计支护方案,模拟各方案下巷道围岩塑性区、应力场分布、顶底板及两帮变形量等巷道围岩变化特征,得出支护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许梦斌[10](2021)在《煤层组重复采动石门失稳机理及稳定控制技术》文中研究指明

二、巷道注浆加固合理滞后时间的确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巷道注浆加固合理滞后时间的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1)云盖山一矿穿多层倾斜软岩巷道锚注支护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研究区概况
    1.1 工程概况
    1.2 巷道围岩地质特征
    1.3 巷道围岩矿物成分分析
2 巷道非对称变形破坏数值模拟 分析
    2.1 数值计算模型
    2.2 模拟结果分析
3 巷道非均匀变形控制思路
    3.1 变形力学机制转化
    3.2 非对称支护控制思路
        3.2.1 深-浅耦合全断面锚注加固机理
        3.2.2 穿层巷道围岩层理、节理强化机理
        3.2.3 底板加固与超前抑制底板渗水
        3.2.4 非对称支护策略
4 锚注支护控制方案与支护参数设计
    4.1 注浆参数可行性分析
        4.1.1 注浆材料
        4.1.2 注浆压力和时间
        (1)帮、底:
        (2)注浆时间:
        4.1.3 注浆孔深度L
        4.1.4 单孔注浆量Q巷道单孔注浆量Q计算式为
    4.2 注浆施工注意事项
        4.2.1 顶帮区域
        4.2.2 底板区域
    4.3 巷道锚注支护参数设计
        (1)锚杆和锚索支护参数。
        (2)预紧力。
        (3)支护配件。
        (4)底板硬化。
5 工业性试验及效果分析
6 结 论

(2)大侧压条件下井巷工程支护技术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前 言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地质条件
    1.2 水文地质条件
    1.3 作业方式的选择
    1.4 施工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
2 井巷地压和侧压
    2.1 井巷地压和侧压的成因
        1)井巷地压
        2)井巷侧压
    2.2 井巷地压特征
    2.3 井巷围岩应力与围岩强度之间的辩证关系
3 大侧压软岩巷道支护原理及原则
    3.1 支护原理
    3.2 支护原则
4 软岩巷道支护方法
5 大侧压条件下巷道断面形状的选择
6 支护方式
7 技术保障措施
    7.1 排水系统的建立
    7.2 光爆技术的应用
    7.3 超前杆技术的应用
    7.4 以锚喷为主的联合优化支护技术应用
    7.5 壁后注浆和锚杆补强技术的应用
8 胶带巷围岩变形特征和支护技术要点
9 结 论

(3)多重采动煤柱留巷累积损伤特征及围岩协同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工程概况
    1)强采动:
    2)长时效:
    3)小尺寸:
2 多重采动影响大巷围岩应力分析
    2.1 模型的建立
    2.2 大巷围岩应力分析
        2.2.1 掘进影响阶段
        2.2.2 一次采动影响阶段
        2.2.3 二次采动影响阶段
3 留巷围岩协同控制
    3.1 总体思路
        1)主动切顶卸压:
        2)主动围岩改性:
        3)主动高强支护:
    3.2 切顶卸压
    3.3 注浆改性方案
    3.4 高强支护
4 井下试验效果评价
    4.1 超前支护应力监测
    4.2 围岩变形监测
5 结 论

(4)五里堠煤矿奥灰水承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突水危险性分区及承压开采方案
    2.1 突水危险性分区
    2.2 承压开采方案
3 承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
    3.1 地质构造探查及治理
        3.1.1 陷落柱、断层富(导)水性的探查
        3.1.2 断层、陷落柱的封堵治理
    3.2 承压工作面回采防治水技术措施
        3.2.1 工作面优化布置
        3.2.2 底板注浆加固
4 结束语

(5)近距离下位煤层回采巷道锚喷注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1)巷道工程量及上覆煤柱影响范围。
    (2)煤层赋存与巷道围岩条件。
    (3)水文地质条件。
2 下位煤层回采巷道顶板失稳控制
3 下位煤层巷道锚喷注支护技术研究
    3.1 遗留煤柱下位巷道变形控制技术
        3.1.1 遗留煤柱下位巷道变形特征
        (1)不对称变形。
        (2)地应力高。
        (3)后期变形突出。
        3.1.2 遗留煤柱下位巷道控制技术
        (1)非对称支护设计。
        (2)大加固圈围岩控制设计。
    3.2 锚网索和锚注的支护机理
        3.2.1 锚注支护作用机理
        3.2.2 锚网索耦合支护特征
        (1)强度耦合。
        (2)结构耦合。
        (3)刚度耦合。
        3.2.3 锚网索耦合支护机理
        (1)锚杆围岩支护。
        (2)锚网围岩支护。
        (3)锚索围岩支护。
    3.3 锚喷注联合支护方案设计
        3.3.1 锚喷注支护方案设计
        3.3.2 锚注支护方案
4 工业试验
    (1)无煤柱影响段。
    (2)煤柱影响段。
5 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5.1 经济效益评价
        (1)直接经济效益。
        (2)间接经济效益。
        (3)缓解采掘接替。
    5.2 社会效益评价
6 结语

(7)强矿压工作面回撤通道失稳机理与注浆加固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末采时剩余煤柱稳定性分析
3 注浆加固机理分析
4 末采注浆加固技术应用
    4.1 注浆材料的选择
    4.2 剩余煤柱及最佳注浆时机的确定
    4.3 注浆技术参数
    4.4 注浆效果分析
5 结 论

(8)掘进工作面围岩稳定性分析及快速成巷技术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 掘进工作面围岩应力与变形分布特征及地质力学影响因素
    1.1 掘进工作面围岩应力与变形分布特征
        1.1.1 数值模型建立
        1.1.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1.2 掘进工作面围岩应力与变形的地质力学影响因素
        1.2.1 围岩强度
        1.2.2 围岩结构与地质构造
        1.2.3 地应力
2 掘进参数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2.1 巷道宽度
    2.2 开挖方式
    2.3 空顶距
    2.4 掘进速度
3 支护对掘进工作面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3.1 临时支护
    3.2 永久支护
4 掘进工作面围岩稳定性分类
5 煤巷可掘性、可钻性及可锚性分析
    5.1 煤巷可掘性
    5.2 围岩的可钻性
    5.3 围岩的可锚性
6 煤巷快速掘进实现的技术途径
    6.1 煤巷掘进存在的问题
        (1)缺乏有效的临时支护。
        (2)多数条件下,特别是采用悬臂式掘进机掘进时,不能实现掘支平行作业。
        (3)现有树脂锚杆、锚索施工工艺相对复杂、占用时间长。
        (4)掘进施工涉及掘进机、锚杆钻机、运输机等多个设备。
        (5)掘进装备可靠性较差、整体开机率较低。
    6.2 提高煤巷掘进速度的途径
        (1)确定适合的掘进模式。
        (2)掘进工艺优化。
        (3)掘进装备优选。
        (4)支护形式与参数优化。
        (5)掘进全系统整体配套与协同。
7 煤巷掘进的自动化与智能化
    7.1 掘进自动化、智能化总体架构
    7.2 掘进工作面自动化、智能化关键技术
        7.2.1 自动化、智能化截割技术
        7.2.2 临时支护技术
        7.2.3 自动化锚杆施工技术
        7.2.4 超前探测技术
        7.2.5 定位与导航技术
        7.2.6 围岩稳定性与环境监测及大数据分析
    7.3 煤巷自动化、智能化掘进技术发展路径
8 结 论

(9)深部大断面煤巷围岩变形特征及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锚杆支护理论研究现状
        1.2.2 巷道围岩变形失稳机理研究现状
        1.2.3 现存问题及方向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深部大断面巷道围岩力学测试及变形破坏特征研究
    2.1 赵庄煤矿工程地质背景
        2.1.1 矿井概况
        2.1.2 工作面概况及围岩地质特征
        2.1.3 工作面巷道支护现状
    2.2 大断面煤巷围岩变形特征
    2.3 围岩物理力学参数测试
    2.4 大断面煤巷围岩结构窥视方案及结果分析
        2.4.1 巷道围岩结构窥视仪器
        2.4.2 巷道围岩结构窥视测站布置及分析
    2.5 大断面煤巷围岩松动圈测试及结果分析
        2.5.1 测试设备的选取及其原理
        2.5.2 测试地点的布置及结果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深部大断面煤巷锚杆支护数值模拟研究
    3.1 大断面煤巷锚杆支护方案及参数影响分析
        3.1.1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3.1.2 锚杆支护参数的分析
        3.1.3 锚杆构件分析
    3.2 巷道锚杆支护参数正交分析
        3.2.1 正交试验
        3.2.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3.2.3 锚杆初步支护参数确定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深部大断面煤巷围岩注浆加固机理及工艺
    4.1 破碎围岩注浆机理
        4.1.1 改善巷道围岩强度
        4.1.2 加固减小巷道围岩松动圈
        4.1.3 改善主动支护效果
    4.2 巷道围岩注浆加固力学分析
        4.2.1 大断面破碎巷道注浆承载层机理
        4.2.2 大断面破碎巷道注浆承载层力学分析
    4.3 注浆改善锚杆受力状态
    4.4 注浆工艺及参数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深部大断面煤巷支护系统优化数值模拟研究
    5.1 数值模拟计算模型及方案
        5.1.1 数值模拟计算模型
        5.1.2 模拟方案的建立
    5.2 巷道回采期间原支护方案模拟分析
        5.2.1 原支护回采期间巷道围岩塑性区分布
        5.2.2 原支护回采期间巷道位移分布
        5.2.3 原支护回采期间巷道围岩垂直应力
    5.3 巷道回采期间现设计支护方案模拟分析
        5.3.1 现设计支护回采期间巷道围岩塑性区分布
        5.3.2 现设计支护回采期间巷道位移分布
        5.3.3 现支护回采期间巷道围岩垂直应力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工程应用
    6.1 试验巷道段布置
    6.2 巷道监控效果分析
        6.2.1 巷道表面位移监测
        6.2.2 锚杆应力监测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结论
    7.2 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巷道注浆加固合理滞后时间的确定(论文参考文献)

  • [1]云盖山一矿穿多层倾斜软岩巷道锚注支护技术应用研究[J]. 陈召,李小军,张盛,朱磊,赵龙刚,王辉,王炎棕.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 [2]大侧压条件下井巷工程支护技术应用[J]. 黄玉生,刘活. 中国锰业, 2021(05)
  • [3]多重采动煤柱留巷累积损伤特征及围岩协同控制[J]. 孙志勇.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21(05)
  • [4]五里堠煤矿奥灰水承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应用[J]. 张昱昊. 西部探矿工程, 2021(09)
  • [5]近距离下位煤层回采巷道锚喷注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J]. 李宗岑,王培强,石彦磊. 能源与环保, 2021(08)
  • [6]含软弱夹层隧道围岩变形特性与加固参数设计方法[J]. 彭鹏,张顶立,孙振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1(11)
  • [7]强矿压工作面回撤通道失稳机理与注浆加固技术[J]. 李国良,李瑞群. 煤炭工程, 2021(08)
  • [8]掘进工作面围岩稳定性分析及快速成巷技术途径[J]. 康红普,姜鹏飞,高富强,王子越,刘畅,杨建威. 煤炭学报, 2021(07)
  • [9]深部大断面煤巷围岩变形特征及控制技术研究[D]. 马新世.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10]煤层组重复采动石门失稳机理及稳定控制技术[D]. 许梦斌.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标签:;  ;  ;  ;  ;  

巷道注浆加固合理滞后时间的确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