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向实践 面向基层——就《人民检察》扩版致读者(论文文献综述)
张盛良[1](2017)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省级党报品牌创新研究 ——以《南方日报》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促使传播环境发生了改变,阅读场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媒体在适应这种改变的过程中难免付出成本、走了弯路或者陷入迷途。党报是我国报业核心力量,省级党报是党报体系中坚力量,承担报业转型的重任。一方面,全国报纸广告持续下滑,发行量下降,影响力下行成为事实;另一方面,以党报为龙头的报业集团加快成本投入,深入市场摸清情况,总结经验,通过整合资源走向了主动求变之路。这两方面的实践案例多,研究者众,给传统媒体融合新技术,激发新产能带来新思路。2016年以来,研究报业的学界开始采用“供给侧改革”理论分析报业转型,认为通过生产品质内容、执行改版策略、强化舆论引导、融合新媒体技术实现报业供给端的改造升级,以此激发需求端的市场产能。整体研究虽然处于理论探索和案例实践分析阶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尝试从省级党报供给端、需求端的现状与困难,报业供给侧改革的理论分析和意义,报业供给端改革与需求端的关系分析等方面分析的基础上,并以《南方日报》为案例,从品牌创新的视角分析报业“供需”关系,在两者平衡状态下实现产业优化,拓深产能,进而达到转型升级之目标。
张舟[2](2014)在《《人民日报》言论专版及法人微博评论栏目特色研究:舆论引导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以及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媒体作为民意表达的的中心,已经成为舆论生成和发展的重要场所。传统媒体虽然对此已经开始做出调整,但是,中国官方与民间两个舆论场间鸿沟仍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党报的舆论引导优势地位正遭遇着来自新媒体的有力挑战。基于此,《人民日报》着重在传播观念和新闻业务领域进行改革,具体举措之一是充分发挥评论这一传统优势,开辟观点版,积极承担舆论引导的主要角色;之二则是积极试水新媒体,用具有新媒体特征的文本内容吸引受众。通过上述探索,《人民日报》扩大了官方和民间舆论场之间的重叠部分,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显着提升。本文对《人民日报》2010年至2013年观点版、评论版以及《人民日报》法人微博2013年的评论栏目所表现出的特色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人民日报》近年的尝试与实践,不仅仅使自身舆论引导能力得以增强,还有助于中国社会形成理性思考、平等对话的氛围,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平稳持续发展。
马彦[3](2007)在《《新农村》周刊的报道特点及其存在问题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三农报道已经成为全国各级各类媒体设置报道议程的重头戏,无论是纸质媒体还是电子媒体,都积极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二十字方针做文章。作为中国的一级党报,人民日报凭借着其他党报无可比拟的传播优势,于2003年11月创办了《新农村》周刊。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以后,《新农村》周刊由过去的两块版扩大到三块版,及时加大三农宣传和报道的力度,在广大农民群众和农村基层干部中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3年多的三农报道实践使《新农村》周刊逐渐体现出其自身的特色和水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当前党报三农报道所普遍存在并有待改进的诸多问题。
李天良,武启峰[4](2004)在《找准改革的着力点——从《河南日报》改版扩版谈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本刊编辑部[5](2004)在《面向实践 面向基层——就《人民检察》扩版致读者》文中指出
二、面向实践 面向基层——就《人民检察》扩版致读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面向实践 面向基层——就《人民检察》扩版致读者(论文提纲范文)
(1)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省级党报品牌创新研究 ——以《南方日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2 省级党报供需不平衡的特征分析 |
2.1 报业转型与供给侧改革 |
2.1.1 报业转型:源于生产力推动 |
2.1.2 供给侧改革:必须正视报纸的供需矛盾 |
2.2 党报发展与品牌创新 |
2.2.1 党报和我国报业发展概况 |
2.2.2 品牌创新内涵扩展与流程再造 |
2.3 广告整体市场需求分析 |
2.3.1 经济发展与广告市场相得益彰 |
2.3.2 我国报业广告发展的七个阶段 |
2.4 省级党报需求端变化特征 |
2.4.1 省级党报的商业模式与局限 |
2.4.2 受众消费需求的急剧转变 |
2.5 省级党报供给端变化特征 |
2.5.1 传播优势在日渐式微 |
2.5.2 营销方式须适度创新 |
2.5.3 受众价值开发待提升 |
3 报纸供需调和与品牌创新 |
3.1 报纸供需关系的重构 |
3.2 品牌创新改善供需关系 |
3.3 报业品牌创新机制的构建 |
3.4 国外媒体品牌创新的成功案例 |
4 以品牌创新提升核心价值的省级党报:《南方日报》 |
4.1 品牌战略是供给端改革的核心 |
4.2 跨界融合打通供给侧产品壁垒 |
4.3 革新内容形态重塑用户思维 |
4.4 用全媒体找到全新受众 |
4.5 以城市智库给区域提供智慧服务 |
4.6 发行升级为物流创造新产能 |
4.7 形成品牌产业链拓宽市场空间 |
5 以品牌创新推动省级党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5.1 品牌资产管理推动媒介跨界发展 |
5.2 从内容生产管理上升到知识产品管理 |
5.3 建设区域智库实施品牌延伸战略 |
5.4 注重自身品牌重建发掘全媒体产业链 |
5.5 注意力经济更多聚集在移动端 |
5.6 用好高端品牌策划开展整合营销 |
6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人民日报》言论专版及法人微博评论栏目特色研究:舆论引导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价值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价值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本文结构及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舆论引导理论综述 |
2.1 舆论及舆论引导 |
2.1.1 何为舆论及舆论引导 |
2.1.2 舆论引导的必要性 |
2.2 党报及舆论引导 |
2.2.1 党报舆论引导所面临的问题 |
2.2.2 公众话语权的扩张 |
第三章 《人民日报》言论专版特色研究 |
3.1 《人民日报》评论发展概述 |
3.2 《人民日报》观点版(评论版)舆论引导新特色 |
3.2.1 观察与参与:舆论引导中坚力量的新特征 |
3.2.2 寻找最大公约数:评论引导舆论的新思路 |
3.2.3 平等交流构筑理性思维:舆论引导的新实践 |
3.2.4 从观点版到评论版:以时效性把握舆论引导时机 |
3.3 《人民日报》评论的舆论引导创新:本报评论部署名文章 |
3.3.1 语言风格 |
3.3.2 评论结构分析 |
3.3.3 选题立意看舆论引导新意识 |
3.3.4 “本报评论部”署名评论对党报舆论引导的启示 |
第四章 《人民日报》法人微博评论栏目特色研究 |
4.1 《人民日报》法人微博概述 |
4.2 微博运营特点与舆论引导 |
4.3 《人民日报》法人微博评论栏目与舆论引导 |
4.3.1 多层传播覆盖海量受众 |
4.3.2 呈现方式多元切合受众体验 |
4.3.3 公民视角关注社会热点 |
4.3.4 以现代性价值取向引导舆论 |
第五章 评论特色彰显构建舆论新格局 |
5.1 《人民日报》纸媒及微博评论的新特色 |
5.2 “两个舆论场”的分裂与统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新农村》周刊的报道特点及其存在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新农村》周刊的产生和发展 |
1.1 农村发展和党政方针催生三农报道和农村报纸 |
1.2 《新农村》周刊的创办和发展 |
1.2.1 人民日报创办《新农村》周刊的迫切性及现实意义 |
1.2.2 《新农村》周刊的两个发展阶段 |
第2章 《新农村》周刊三农报道的特点剖析 |
2.1 《新农村》周刊之文本研究 |
2.1.1 样本的选取与采集 |
2.1.2 研究步骤与相关说明 |
2.1.3 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 |
2.2 《新农村》周刊三农报道的六个特征 |
2.2.1 凸显政治性:以党中央颁发的三农政策和方针为报道基点 |
2.2.2 强化贴近性:以人为本,体现对农民群众的人文关怀 |
2.2.3 突出示范性:把典型报道作为主要报道方式 |
2.2.4 加强服务性(实用性):适应新农村和谐发展的需求 |
2.2.5 体现互动性:重视农村读者的信息反馈 |
2.2.6 展现审美性:注重图片的运用,增强版面视觉冲击力 |
第3章 《新农村》周刊三农报道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
3.1 报道存在"五多""四少""一弱"问题 |
3.1.1 正面报道、业绩报道多,批评性、监督性报道少 |
3.1.2 一般性的浅层次报道多,深度报道、调查性报道少 |
3.1.3 经济生产及致富信息多,农村精神风貌报道少 |
3.1.4 消息、特写多,言论少 |
3.1.5 栏目众多,弱化版面的整体传播效果 |
3.2 寻求党报意志与农民愿望的结合点 |
3.2.1 整合报道思路,选取独特新颖的报道视角,发挥党报的优势,创建党报三农报道品牌 |
3.2.2 借鉴其他报纸(如《农民日报》、《农村县域经济报》)三农报道之长,把话语权归还给农民,深入农村,反映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的真实面貌 |
第4章 关于党报三农报道的思考 |
4.1 农村报纸始终处于劣势的经济根源 |
4.2 党报在农村的发展出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面向实践 面向基层——就《人民检察》扩版致读者(论文参考文献)
- [1]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省级党报品牌创新研究 ——以《南方日报》为例[D]. 张盛良. 暨南大学, 2017(02)
- [2]《人民日报》言论专版及法人微博评论栏目特色研究:舆论引导视角[D]. 张舟. 广西大学, 2014(01)
- [3]《新农村》周刊的报道特点及其存在问题分析[D]. 马彦. 河北大学, 2007(S1)
- [4]找准改革的着力点——从《河南日报》改版扩版谈起[J]. 李天良,武启峰. 新闻爱好者, 2004(10)
- [5]面向实践 面向基层——就《人民检察》扩版致读者[J]. 本刊编辑部. 人民检察,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