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工合成胰岛素的哲学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胡韦唯[1](2021)在《工程师视域下合成生物学伦理问题探析》文中研究指明合成生物学是在传统基因工程、代谢工程的基础上,融入工程学、化学、系统生物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形成的新型交叉型学科。合成生物学旨将“工程化”的设计思路应用于生物学领域,采用标准化的生物元件和基因路线,在理性设计原则的指导下改造或重新构造具有特定功能的生物系统。合成生物学诞生以来,在能源、医疗、环境、食品等领域产生了诸多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合成生物学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伴随了一系列技术风险和伦理问题。国内外相关学者针对合成生物学风险以及伦理问题深入探讨,以期规范合成生物学的发展路径,完善治理框架。基于上述背景,文章将工程师定义为在合成生物学中对伦理问题直接负责的群体,将工程师对技术的导向功能放大,从工程师角度追溯合成生物学伦理问题。文章首先概述合成生物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以及其在各个领域产生的突出成果,阐释合成生物学的“工程化”特质,并在此基础上界定合成生物学中工程师的相关职责和定义,引入价值负载的概念,将工程师影响合成生物学发展的因素归因为工程师的道德价值。其次,探讨工程师在合成生物学操作层面及应用层面产生的伦理问题,在合成生物技术设计、组装、构建及应用的环节都会存在不同的技术风险和伦理问题;第三,从工程师角度探讨伦理问题的成因,工程师专业素养不足产生专业认知的空白,导致操作失误引发技术风险;道德认知的局限使得双重用途技术面临反价值困境;工程师在社会中扮演的科研角色和商业角色也同样催生了合成生物学伦理问题。最后,针对工程师专业素养不足、道德认知局限,以及商业角色所产生的利益至上的价值观,文章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以期丰富我国合成生物学伦理问题的研究和治理。
张琪[2](2021)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研究 ——基于个人层面角度》文中研究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积极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有利于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规范社会行为。本研究基于坚持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国民教育中的基本理念,借鉴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确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基本构成要素,对初中生认识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根据学生水平的现状,梳理出沪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相关的素材并提出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教学策略。第一部分为研究背景和意义、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基础研究。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确定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基本构成要素,构建评价指标,从而编制问卷对沈阳市初三学生认识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为:学生知行不统一,知价值观却不能融入自己的情感,知价值观却很难践行价值观且教师育人意识淡薄。可能存在的原因是一方面教师的教育理念积重难返,另一方面教师难以发现教材中相关的素材,也不知道该如何利用相关的情境与学科知识恰当的融合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第三部分为策略研究。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教学策略,包括情境策略和活动策略两个部分,最后选取一节教学内容进行案例实施,选取两节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陈源[3](2021)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研究 ——以“分子与细胞”模块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课程标准确定了我国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有许多途径和方法。从生物学与自然学科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出发,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需要让学生在生物学情境中活学活用,领悟学科本质。创设教学情境是达成这一要求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教学情境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而且能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基于此,本研究选择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模块为例,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案例分析、实验研究四种方法,对高中生物学教学情境创设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论文共分为以下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背景。主要阐述了情境创设的起源、发展和应用于教学上的现状;讨论了本研究中“情境”和“情境创设”的概念;根据建构主义、情境认知理论以及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分析了情境创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二部分讨论对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现状的调查。通过教师参与的问卷,调查并探明了教师对情境创设的了解程度、使用频率、认可程度等情况,并了解到教师在创设情境时遇到的困难和期望的帮助。通过学生参与的问卷调查,了解了学生目前生物学课堂上的体验以及对情境的态度。第三部分讨论了如何解决从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深入挖掘情境素材,将素材归纳为四类,分别建立情境素材库,并通过案例展示素材的使用方法;论述在不同学习环节创设情境的多种方法,并结合案例详细说明。第四部分讨论了进行教学实践的具体过程。通过测量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成绩、抽象思维能力四个方面的表现,评估情境创设策略的教学效果。结果显示出情境创设有增强教学效果的功能。利用三个教学案例,将学习环节、素材类型、创设方法相结合,详细阐明了情境创设教学的实际实施。本研究表明,在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境创设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抽象思维能力,减少学生生物学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教学情境使学生在亲身体验的学习过程中,有效掌握知识、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针对情境素材的时效性,本研究与时俱进,更新情境素材;其次,针对在高中生物学课程中对某一模块细致研究情境创设较少的现象,本研究专注于“分子与细胞”模块,细化对教学情境创设的研究;最后,针对学生理解微观知识的困难,本研究提供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突破学习难点。本研究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实践了情境教学的理论。由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相似处,因此,本研究使用的方法对其他学科、其他教学阶段的研究也有一定借鉴意义;研究结论同样适用于其他自然学科。同时,我们期望,本研究的成果能为教师搜集情境创设素材以及在课堂教学中更多运用情境创设教学法,提供帮助。
郑艳艳[4](2020)在《现代技术伦理的诠释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技术以微观和宇观为取向的发展趋势,使其逐渐超越人们日常的生活经验,并在技术实践中给人、自然与社会带来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困扰着人们对现代技术及其伦理问题的判断和认知。那么,我们能否理解以及如何理解超越人类经验直观的现代技术在现实的技术实践中引发的伦理问题,这是现代技术的当代发展给技术伦理问题研究带来的挑战。作为一种超越实证方法的精神科学,诠释学以人类“理解性”的精神活动为对象,是关于意义、理解和解释的理论,尤其是哲学诠释学将理解视为此在的生存方式,是历史与现在、自我与他者、陌生与熟悉的汇合或融通,其关于“前理解”、“视域融合”、“实践智慧”等基本范畴的阐释为人们理解现代技术及其引发的伦理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前理解”作为形成理解的必要前提是现代技术伦理的自觉向度,即在效果历史中反思前见,对前见进行一次再启蒙,形成对现代技术及其伦理风险的“完满性”的前把握。在现实的技术实践中,现代技术伦理的“前理解”奠基于一定的“前有—前见—前把握”结构,通过“时空距离”生成意义、存异求同,并在“效果历史”中达到澄明境界。现代技术伦理的“前有—前见—前把握”结构是形成理解和解释现代技术及其伦理问题的必要前提,为我们理解和解释现代技术及其可能出现的伦理问题开启了实现理解之可能性。在既有的伦理原则、道德规范和具体的技术境遇之间,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多元主体之间存在着看似不可逾越的“时空距离”,但实际上它是我们理解现代技术及其伦理问题的必要条件,具有积极的因素。“时间距离”可以过滤和筛选掉招致误解的关于现代技术伦理问题的“假的前见”,在新技术境遇下展示出筹划伦理问题的新的意义因素;“空间距离”可以促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多元化的现代技术伦理观念在沟通中存异求同,即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通过对话达到理解。现代技术伦理的效果历史澄明,就是把对技术伦理的反思从外向型的“技术评估”转向内向型的“技术伴随”,即从技术设计开始“伴随”技术发展的始终,彰显其整体性、情境性和前瞻性,从“人—技术—世界—历史”的关系统一体出发,建构一种历史的、动态的、情境的、健康和谐的人—技术关系。“视域融合”作为深化理解的基本途径是现代技术伦理的间性澄明向度,即通过在更广阔的视域中重新审视技术实践中不同的视域,构建一种以生活世界为中心的视域互构共生的现代技术伦理。首先,在技术实践的现实语境下,现代技术伦理的视域融合奠基于技术生活世界的共同体验,情感世界的移情共感和伦理实践的道德想象。技术生活世界的共同体验是现代技术伦理视域融合得以可能的前提和基础,情感世界的移情共感是现代技术伦理视域融合得以开始的情感动因,伦理实践的道德想象是现代技术伦理视域融合得以进行的有效途径,三者彼此渗透,为现代技术伦理视域融合的顺利展开奠定了基础。其次,现代技术伦理的视域融合在历时态和共时态两个维度上展开,历时态维度的视域融合处理因时间距离所导致的具体技术实践与既有伦理要求之间的视域冲突,以使技术伦理在传统与现实之间的各类视域中不断的融合与扬弃,发展一种具有伦理前瞻性和整体性的技术;共时态维度的视域融合处理由空间距离所造成的现代技术伦理多元主体间的视域对抗,以促进相关各行动者之间的相互理解,从而构建一个健康、和谐、公平、公正的社会道德秩序。最后,现代技术伦理视域融合的实践进路和目标呈现为现代技术伦理功能的彰显,伦理活动参与者的拓展,以及伦理的生活世界的构建。现代技术伦理视域融合的直接效果是技术和伦理的视域都得到了扩大和拓展,不但凸显了技术的伦理功能,也开拓了伦理的物转向,但其最终旨归是构建伦理的生活世界,技术只有在生活世界之中才能显示其价值,伦理只有从生活世界缘起才能彰显其意义。“实践智慧”作为理解的内在要素和真正本质为现代技术伦理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即通过诠释学的自我思考召唤实践智慧以引导人们创新并负责任地应用技术,以构建一种以“善”为核心的现代技术伦理。首先,实践智慧作为一种应对具体情境的理智能力,强调具体情境的优先性,有助于妥善处理现代技术实践与伦理理论之间的张力问题。实践智慧以理论指向与情境分析的沟通与交融为进路,既消解了理论与现实、伦理原则与技术实践之间的张力,又使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在发挥其应有的指导作用的同时,也丰富并扩充了自身的内容。其次,实践智慧作为对善的谋划和审慎,在更深的层面上表现为合乎“中道”的探索,有助于消解现代技术发展与伦理规制之间的矛盾。如何合理地把握技术发展的“中道”以避免其产生危害人类的严重后果,抑或如何对技术可能的后果做出前瞻性的预测,是一个需要根据具体境况进行理性选择的过程,涉及的是实践智慧对“中道”的探索,表现为明辨度量分界和审时度势的能力。第三,实践智慧作为一种理性反思能力离不开实践主体,通过内化为现代技术实践主体伦理意识的自觉,实践智慧有助于弥合认识与实践之间的逻辑距离。以人的现实实践为目的诠释学,通过实践智慧的理性反思将人的认识与实践联结起来,形成并实际地体现于人的理解和实践过程,沟通了存在于人的认识与实践之间的距离,并为其联结注入了自觉的内涵。对于技术活动的实践主体而言,实践智慧有助于使科学技术活动的合伦理性内化为其伦理意识的自觉,这既符合技术实践的内在要求,也是融伦理价值于科技工作者行为之中的重要诉求。在现代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运用诠释学的理论成果对现代技术伦理问题进行研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理论层面,从诠释学关于“前理解”、“视域融合”和“实践智慧”等基本理论出发研究现代技术伦理问题,阐明了人类理解超越日常经验、困扰人类认知的现代技术及其伦理问题的可能性与可行性,不但为技术伦理学的研究增添了新视角、丰富了其理论内涵,而且为消解传统技术伦理的理论局限,构建以善为核心的现代技术伦理指明了方向。在实践层面,对现代技术及其伦理问题进行诠释学思考可以引导我们在效果历史中对既有的前见进行理性反思,在“对谈”中关照多元主体间复杂的价值诉求,并让古老的实践智慧照鉴未来,从而使现代技术在承载人类命运的同时关涉人类的幸福,进而使我们更好地把握现代技术健康发展的实质。
刘红年[5](2020)在《翻译规范理论视角下生物学文本汉译报告》文中研究指明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包括细胞学、遗传学、生理学和生态学等多门学科,具有交叉学科的特点,其主要目的在于阐明和控制生命活动,改造自然,为工业、农业和医学等领域提供实践服务。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国际间生物技术领域交流的日益增强,生物学类科技文本的翻译也愈显重要。吉迪恩·图里(Gideon Toury)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出了翻译规范理论,其理论核心包括预备规范、初始规范和操作规范。该理论旨在从宏观及微观角度对原文和译文进行综合性把控与考量,以便采取适宜的翻译策略来传递源语文本信息,对重在信息传播的生物学类科技文本的翻译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本翻译实践报告采用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以生物学英文着作What Can Nanechnology Learn From Biotechnology?为基础,从中选取由 Alan McHughen,Jeffrey Burkhardt和Margaret Mellon几位作者撰写的第二部分共约17000词作为研究对象。本报告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介绍翻译任务的要求、意义以及翻译过程;其次阐述翻译规范理论的缘起、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要素;最后基于规范理论,通过具体案例,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对原文及译文进行分析,探讨翻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研究表明,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可为生物学文本的翻译提供行之有效的指导。本研究指出,在翻译实践过程中,若译者基于规范理论,在译文中采取预备规范、初始规范和操作规范等对应的策略与方法,将有利于译文质量的提高。
教育部[6](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认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王艳丽[7](2020)在《高中生物科学史微课的设计与应用》文中指出目前,我国初高中最常用的生物科学史教学方法仍然是讲授法,教学模式和学习形式也较为单一,使科学史的教育价值没有充分发挥。随着现代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以微视频的形式可以清楚阐述重要概念和实验教学,因此微课可以为科学史教学提供一个便捷、灵活、开放的平台,从而使生物科学史资源实现更加合理和优化的配置。本研究首先采用文献法了解科学史和微课这几个方面的研究,主要是研究进展、概念阐述和理论基础;登陆知名微课网站观看微课案例,进行学习;并筛选人教版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的科学史内容,制作成分析型、拓展型和过程型三个类型的科学史微课,一共九例,适用于所带的实验班教学中;利用访谈法和统计分析法,了解师生对科学史微课的见解、使用意见和遇到的困难,分析科学史微课的使用效果。研究发现:(1)我国科学史内容的教学模式和形式比较单一,最常用的是讲授法,但受到许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密切关注。(2)在高中生物科学史微课的研究中,遵循科学性、精炼性、可信可用性、完整性、紧扣课标、贴近学生的原则,筛选出合适的科学史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制作了“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核酸的发现历程”、“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第一个人工胰岛素的合成过程”、“细胞核功能的探索”、“细胞的全能性”、“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酶本质的探索”、“光合作用的探索历程”九例科学史微课,并应用于实践教学中,最后进行学习效果评价。(3)在实施生物科学史微课的教学后,通过对学生、老师访谈得知,师生对科学史微课的见解存在差异。微课科学史能给生物教学和学习带来诸多好处,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如制作过程繁琐、耗时耗力,但是针对本次研究,学生和教师给予极高的认可度。(4)在实施生物科学史微课的教学后,A组中实验班和对照班的生物成绩均值为78.97和73.92,T检验的结果概率为0.004<0.01,说明A组中实验班和对照班高班有极显着的差异;B组中实验班和对照班生物成绩均值为72.04和70.31,T检验的结果概率为0.467>0.05,说明B组中实验班和对照班没有显着性差异。单独将科学史题目抽取出来,结果发现A、B两组中实验班学生的得分率基本都高于对照班,并且A和B两组中实验班的平均分均高于对照班。总体来看,对于所涉及到的科学史知识点,实验班学生比对照班掌握的好一些,因此,科学史微课辅助教学具有一定的效果。
张露尹[8](2020)在《HPS教育微课的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今社会对于培育学生科学素养提出了明确要求,科学素养从内化的科学观念到外化的科学表现均有所要求,基于此教师需要深刻思考,勇于创新教学方式才能更好的落实科学素养。但是当前受传统教学的影响,知识本位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传统教学已经无法满足科学教育。在此背景下,HPS即History Philosophy and Sociology of Science,HPS中包含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科学哲学三方面的内容,其科学教育价值已被当前国际社会所认同,国内外学者认为HPS教育是推进科学教育的有效途径。但是当前教师对于HPS材料的讲授普遍反映的问题是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如此一来课本中的很多HPS材料不能发挥作用被搁置,如何更好地将HPS教育内容融入高中生物教学中从而贴合课标要求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是值得进行探索和研究的。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下,微课的出现凭借其“微”和“精”两个特点发展势头迅猛,因此本研究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将HPS教育内容和微课进行结合,可以较大程度解决HPS在教学中的问题同时可以满足学生自主化的学习需求,还能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探索过程的理解,从而实现科学教育目的,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本研究以“HPS教育”、“微课”为核心概念,梳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对两个核心概念进行界定。从教师教的现状和学生学的现状分析了HPS教育微课设计与应用的必要性。HPS教育微课设计模式从前端分析,教学模式的设计,微课的设计原则三方面进行阐述。前端分析是对学习者,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根据前端分析确定微课设计原则。教学模式的确定是通过内容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对IHVs教学模式进行完善,从而得到适宜HPS教育教学的微课教学模式。将编制好的微课应用于实践,从实践效果来看,微课可以选择在课前或者课后让学生进行观看。HPS教育微课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科学探索和科学事业三方面的认识,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HPS教育微课的实践进而提出HPS微课教学的展望,第一点微课的制作尝试多让学生参与,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制作微课,并采取小组汇报的形式展示成果。第二点学校建立微课资源共享平台供师生使用。第三点微课的使用过程中,需要配备一套科学的量表来测定学生的认知负荷,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行为。
花珏玮[9](2020)在《合成生物学技术的风险及其应对研究》文中认为合成生物学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方法制作新的生命系统或者生命体的技术。其是在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的基础之上,又融入了化学合成基因以及代谢网络设计等方法和手段的新型生物技术。2010年,世界上首例合成生物“辛西娅”出现,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作为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的前沿与热点,合成生物学技术拥有巨大的应用价值,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合成生物学技术的风险主要来自于技术对象的复杂性。生命体具有异常复杂的运行机制、可以产生自主性的行为、还具有自我繁殖特性。这都决定了合成生物学技术研发与应用中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风险。其中的风险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类:生态风险、社会风险和伦理风险。生态风险是指合成生物释放到环境中之后对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社会风险主要是指合成生物对人体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伦理风险则是指合成生物的行为可能会影响到生命的价值。合成生物学的技术风险具有三方面的特征:长期性、整体性和难以预测性。合成生物学技术利益与风险共存,应该以审慎的态度看待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针对合成生物技术中蕴含的风险,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风险评估、落实各方责任和出台行为规范。首先,要加强合成生物学技术的风险评估。其次,明确科学家、公众、政府各方的具体责任。最后,出台适合于研发实践的行为规范。
林昱辰[10](2020)在《生物课堂中科学探究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实施》文中提出新时代我国教育研究的主要命题是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生物教学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探究教学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素养等方面有巨大优势。但近年来,探究教学面临的理论与实践脱节,探究教学与实验教学机械联结等问题,限制了探究教学的发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任务无法落实。因此,改善探究教学实施效果,尝试构建实操性强、适用于高中生物理论课堂、有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新的探究教学模式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论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借鉴国内外各种教学模式,对实践中得到的生物课堂探究教学原始模式框架进行科学的改造,构建了适用于理论课堂、符合核心素养理念的新的探究教学模式。新的模式用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限定探究活动的范围,有效的帮助学习者定位问题。同时将生生互动环节纳入教师的管理,让“平行问题”平稳过度到生物学科概念。本研究选择《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和《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两部分内容进行新探究教学模式的课堂实施,并通过学生学科兴趣变化问卷的调查及学生考试成绩的统计,分析新构建的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新模式”对于学生形成科学探究能力、提高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有一定的帮助,印证了该模式能够在生物概念课堂教学中应用。此教学模式帮助学生认识科学家是如何发现问题、定位问题、解决问题并推广研究成果的,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和语言交流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创新能力。新建构的教学模式在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要挑选合适的生物文字材料开展教学,在教学中提供给学生的材料必须与课程的教学目标有较高的重合度,2、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重循序渐进,按照预设环节教学,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通路。3、课程的设计应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论文构建的“新模式”丰富了探究教学模式的种类,开发了理论课堂培养科学探究素养的潜能,对于一线教师更好的开展探究教学提供了帮助。研究的不足在于,此模式以科学探究素养为引领,没有兼顾四种核心素养的共同培养;该模式是否有更广的适用性也有待考证。
二、人工合成胰岛素的哲学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工合成胰岛素的哲学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工程师视域下合成生物学伦理问题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创新之处 |
第2章 合成生物学的起源发展及其“工程化”特质 |
2.1 什么是合成生物学 |
2.1.1 合成生物学的起源与发展 |
2.1.2 合成生物学的应用 |
2.2 合成生物学中的工程师 |
2.2.1 合成生物学的“工程化”特质 |
2.2.2 合成生物学中的工程师及其价值负载 |
第3章 工程师视域下合成生物学伦理问题 |
3.1 合成生物学操作层面的伦理问题 |
3.1.1 合成生物学设计方面的问题 |
3.1.2 合成生物学组装与构建方面的问题 |
3.2 合成生物学技术应用层面的伦理问题 |
3.2.1 合成生物学生物安全问题 |
3.2.2 合成生物学生物安保问题 |
第4章 基于工程师视角的伦理剖析 |
4.1 工程师专业素养 |
4.1.1 工程师技术研发的专业素养 |
4.1.2 工程师化解技术风险的专业素养 |
4.2 工程师道德素养 |
4.2.1 工程师道德认知的局限 |
4.2.2 技术双重困境下的道德悖论 |
4.3 工程师的社会角色 |
4.3.1 工程师雇佣者的角色 |
4.3.2 工程师的商业角色 |
第5章 面对工程师视域下伦理问题的对策 |
5.1 针对工程师专业素养的对策 |
5.1.1 加大科研经费扶持、优化科研环境 |
5.1.2 平衡学术自由与国家干预 |
5.2 针对工程师道德素养的对策 |
5.2.1 完善工程伦理教育体制 |
5.2.2 引入价值敏感设计、设立监管机构 |
5.3 针对工程师多重社会角色的对策 |
5.3.1 强化责任意识、倡导公众参与 |
5.3.2 科技传播与普及、提高公众科学素养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2)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研究 ——基于个人层面角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化学学科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研究 |
(二)化学学科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
三、研究总体设计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二)相关概念辨析 |
二、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社会学习理论 |
第三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内容构成研究 |
一、爱国的具体构成要素 |
(一)爱国认知 |
(二)爱国情感 |
(三)爱国行为 |
二、敬业的具体构成要素 |
(一)敬业认知 |
(二)敬业情感 |
(三)敬业行为 |
三、诚信的具体构成要素 |
(一)诚信认知 |
(二)诚信行为 |
四、友善的具体要素构成 |
(一)友善认知 |
(二)友善行为 |
第四章 初中学生认识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情况的调查研究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
(一)调查目标 |
(二)调查问卷的编制 |
(三)调查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
二、调查问卷的组织与实施 |
三、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一)初三学生基本信息情况分析 |
(二)教育环境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情况分析 |
(三)学生认识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情况分析 |
(四)调查结果分析 |
(五)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五章 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具体策略研究 |
一、在教学情境中渗透个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一)渗透爱国情感的情境 |
(二)渗透敬业情感的情境 |
(三)渗透诚信行为的情境 |
(四)渗透友善行为的情境 |
二、在教与学的活动渗透个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一)渗透爱国行为的活动 |
(二)渗透敬业行为的活动 |
(三)渗透诚信行为的活动 |
(四)渗透友善行为的活动 |
第六章 初中化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相关的素材 |
一、课程目标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要求 |
二、教材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相关的素材 |
第七章 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教学设计及实践 |
一、《金属矿物铁的冶炼》教学案例 |
(一)案例主题 |
(二)案例背景 |
(三)案例实录 |
(四)案例分析 |
(五)学生访谈与分析 |
二、《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教学设计 |
三、《新型材料的研制》教学设计 |
第八章 结论与反思 |
一、研究结论 |
(一)调查研究结论 |
(二)策略研究结论 |
二、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初中生生活常识与行为调查问卷 |
致谢 |
个人情况简介 |
(3)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研究 ——以“分子与细胞”模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情境创设概述 |
1.2.1 情境创设的产生 |
1.2.2 情境创设的概念 |
1.2.3 情境创设的原则 |
1.2.4 情境创设的理论基础 |
1.3 情境创设的必要性 |
1.3.1 情境创设是课程标准的要求 |
1.3.2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
1.3.3 有利于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
1.3.4 有利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
1.4 情境创设的可行性 |
1.4.1 生物学科的特点 |
1.4.2 高中生的特点 |
1.4.3 教育技术的发展 |
1.5 我国情境创设教学的研究概况 |
1.5.1 情境创设应用于教学的研究进展 |
1.5.2 情境创设在高中生物学教学的研究概况 |
1.6 研究意义 |
1.6.1 本研究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 |
1.6.2 本研究所作调查有助于改善高中生物学教学现状 |
1.6.3 本研究的结论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
1.7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研究方法 |
1.8 研究创新之处 |
第2章 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现状调查 |
2.1 调查概述 |
2.1.1 调查目的 |
2.1.2 调查对象 |
2.1.3 调查问卷 |
2.1.4 调查实施情况 |
2.2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2.2.1 教师对情境创设的了解 |
2.2.2 教师对情境创设的使用 |
2.2.3 教师对情境创设的认可 |
2.3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2.3.1 学生目前生物学课堂的体验 |
2.3.2 学生对情境创设教学的态度 |
2.4 调查结论 |
第3章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 |
3.1 教学情境创设的素材 |
3.1.1 生物学科学史素材 |
3.1.2 直观性情境素材 |
3.1.3 操作性情境素材 |
3.1.4 生活性情境素材 |
3.2 教学情境创设的应用策略 |
3.2.1 引入知识情境 |
3.2.2 习得知识情境 |
3.2.3 运用知识情境 |
第4章 高中生物教学情境创设的实践研究 |
4.1 实验目的及对象 |
4.2 实验变量控制及实验工具 |
4.2.1 实验变量控制 |
4.2.2 实验工具 |
4.3 教学情境创设的实施案例 |
4.3.1 以“细胞中的无机物”为例 |
4.3.2 以“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为例 |
4.3.3 以“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为例 |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1 生物学学习兴趣 |
4.4.2 生物学学习动机 |
4.4.3 生物学成绩 |
4.4.4 生物学抽象思维能力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5.2.1 研究不足 |
5.2.2 后续探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4)现代技术伦理的诠释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诠释学的研究现状与评价 |
1.2.2 现代技术伦理的研究现状与评价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问题产生的背景及诠释学阐释 |
2.1 现代技术及现代技术伦理的概念解析 |
2.1.1 现代技术的本质及特征 |
2.1.2 现代技术伦理的概念 |
2.2 现代技术伦理的诠释学诉求 |
2.2.1 超越外在主义的困境 |
2.2.2 消弥伦理考量的价值冲突 |
2.2.3 增强技术伦理的实践有效性 |
2.3 诠释学阐释现代技术伦理的理论基础 |
2.3.1 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 |
2.3.2 诠释学与伦理学和技术伦理的内在贯通 |
2.3.3 作为实践哲学的诠释学 |
2.4 诠释学视角下的现代技术伦理概念 |
2.4.1 现代技术伦理的“前理解” |
2.4.2 现代技术伦理的“视域融合” |
2.4.3 现代技术伦理的“实践智慧” |
2.5 本章小结 |
3 前理解: 现代技术伦理的自觉向度 |
3.1 现代技术伦理的“前有—前见—前把握”结构 |
3.1.1 现代技术伦理“前有”境域的多维性 |
3.1.2 现代技术伦理“前见”基础的导向性 |
3.1.3 现代技术伦理“前把握”要件的规定性 |
3.2 现代技术伦理的“时空距离” |
3.2.1 现代技术伦理在“时间距离”生成意义 |
3.2.2 现代技术伦理在“空间距离”存异求同 |
3.3 现代技术伦理的“效果历史”进路 |
3.3.1 效果历史在“外在主义”中的遮蔽 |
3.3.2 效果历史在“内在主义”中的绽现 |
3.3.3 现代技术伦理在“效果历史”中的朗照 |
3.4 本章小结 |
4 视域融合:现代技术伦理的“间性”澄明向度 |
4.1 现代技术伦理视域融合的节点 |
4.1.1 技术生活世界的共同体验 |
4.1.2 情感世界的移情共感 |
4.1.3 伦理实践的道德想象 |
4.2 现代技术伦理视域融合的维度 |
4.2.1 现代技术伦理视域融合的历时态维度 |
4.2.2 现代技术伦理视域融合的共时态维度 |
4.3 现代技术伦理视域融合的实践进路和目标 |
4.3.1 现代技术伦理功能的彰显 |
4.3.2 伦理活动参与者的拓展 |
4.3.3 伦理生活世界的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5 实践智慧: 现代技术伦理的未来指向 |
5.1 实践智慧及其诠释学复归 |
5.1.1 实践智慧的含义与特征 |
5.1.2 实践智慧的辨析 |
5.1.3 实践智慧的诠释学复归 |
5.2 实践智慧关涉现代技术伦理的必要性 |
5.2.1 伦理理论与现代技术实践的矛盾 |
5.2.2 伦理规约与现代技术发展的张力 |
5.2.3 技术理性的膨胀与人文精神的萎缩 |
5.3 实践智慧在现代技术伦理中的展现 |
5.3.1 现代技术实践与伦理理论的统一 |
5.3.2 现代技术发展与伦理规制的中道 |
5.3.3 现代技术伦理意识的自觉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语、创新点与展望 |
6.1 结语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翻译规范理论视角下生物学文本汉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
1.1 Requirements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
Chapter 2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dure |
2.1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s |
2.1.1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s |
2.1.2 Language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s |
2.2 Preparations Before the Translation Task |
2.2.1 Translation Tools Selected |
2.2.2 Translation Plans Made |
2.3 Measures Taken after the Translation Task |
2.3.1 Quality Control of the Target Texts |
2.3.2 Evaluations on Realizations of the Expected Objective |
Chapter 3 Overview of the Translation Principle |
3.1 The Origin of the Theory of Translational Norms |
3.2 Overseas and Domestic Research Status Quos |
3.3 Core Contents of the Theory of Translational Norms |
3.3.1 Preliminary Norms |
3.3.2 Initial Norms |
3.3.3 Operational Norms |
Chapter 4 Case Analysis |
4.1 The Application of Preliminary Norms in Translation Process |
4.1.1 Translation Policy |
4.1.2 The Directness of Translation |
4.2 The Application of Initial Norms in Translation Process |
4.2.1 Adequacy |
4.2.2 Acceptability |
4.3 The Application of Operational Norms in Translation Process |
4.3.1 Matricial Norms |
4.3.2 Textual-linguistic Norms |
Chapter 5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
5.2 Limitations of the Research |
5.3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es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Ⅰ Glossary |
Appendix Ⅱ Translation Tools |
Appendix Ⅲ Source Texts |
Appendix Ⅳ Target Texts |
Achievements |
(7)高中生物科学史微课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科学史教学为科学教育提供方法 |
1.1.2 科学史教学是生物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 |
1.1.3 科学史微课是生物学教学的需要 |
1.2 研究现状 |
1.2.1 生物科学史教学研究现状 |
1.2.2 微课教学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案例研究法 |
1.3.3 访谈法 |
1.3.4 行动研究法 |
1.3.5 统计分析法 |
2 高中生物科学史微课教学的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 |
2.1.1 微课 |
2.1.2 科学史 |
2.1.3 生物科学史 |
2.1.4 生物科学史微课 |
2.2 高中生物科学史微课的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信息加工理论 |
2.2.3 终身教育理论 |
2.2.4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3 生物科学史微课教学的原则 |
2.3.1 高中生物科学史内容筛选原则 |
2.3.2 高中生物科学史微课设计原则 |
3 高中生物科学史微课的设计与开发 |
3.1 挖掘史料 |
3.2 研制微课 |
3.2.1 制作方法 |
3.2.2 制作流程 |
4 高中生物科学史微课设计案例 |
4.1 分析型科学史微课案例 |
4.1.1 前期分析 |
4.1.2 设计微课 |
4.1.3 制作课件 |
4.1.4 开发脚本 |
4.2 拓展型科学史微课案例 |
4.2.1 前期分析 |
4.2.2 设计微课 |
4.2.3 制作课件 |
4.2.4 开发脚本 |
4.3 过程型科学史微课案例 |
4.3.1 前期分析 |
4.3.2 设计微课 |
4.3.3 制作课件 |
4.3.4 开发脚本 |
5 高中生物科学史微课的应用研究 |
5.1 高中生物科学史微课的应用模式 |
5.2 科学史微课的效果评价 |
5.2.1 访谈效果分析 |
5.2.2 学生学习结果分析 |
6 研究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8)HPS教育微课的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设计 |
四、理论基础 |
五、HPS教育和微课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二章 HPS教学现状分析 |
一、高中生物教师调查研究 |
二、高中学生调查研究 |
第三章 HPS教育微课的设计 |
一、微课的典型设计模式分析 |
二、HPS教育微课设计模式 |
第四章 HPS的微课设计案例 |
一、微课案例设计一 |
二、微课设计案例二 |
三、微课设计案例三 |
第五章 HPS教育微课的教学实践及效果评价 |
一、实验设计 |
二、学生问卷调查 |
第六章 问题与策略 |
一、存在的问题 |
二、解决策略 |
第七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9)合成生物学技术的风险及其应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二、硏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 |
四、创新之处和难点 |
第一章 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 |
第一节 合成生物学技术的概念与内涵 |
一、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定义 |
二、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内容 |
第二节 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历程 |
一、合成生物学的缘起 |
二、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形成 |
第三节 合成生物学技术的现状与前景 |
一、合成生物学技术的现状 |
二、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前景 |
第二章 合成生物学技术的风险 |
第一节 合成生物学技术风险的来源 |
一、生物结构的复杂性 |
二、生物行为的自主性 |
三、生物的自我繁殖 |
第二节 合成生物学技术风险的体现 |
一、生态风险 |
二、社会风险 |
三、伦理风险 |
第三节 合成生物学技术风险的特征 |
一、长期性 |
二、整体性 |
三、难以预测性 |
第三章 合成生物学技术风险的应对 |
第一节 进行风险评估 |
一、加强风险认知 |
二、健全风险评价制度 |
第二节 明确各方责任 |
一、科学家的自律 |
二、公众的参与 |
三、政府的监督 |
第三节 形成严格规范 |
一、形成规范的必要性 |
二、建立规范原则 |
三、规范管理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生物课堂中科学探究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发展要求育人要重视能力培养 |
1.1.2 生物核心素养对探究教学的新要求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对已有研究的讨论 |
1.3.1 应用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脱节 |
1.3.2 探究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机械联结 |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2 理论概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教学模式 |
2.1.2 生物课堂 |
2.1.3 科学探究 |
2.1.4 探究教学 |
2.2 理论依据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
2.2.3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
3 生物课堂科学探究教学模式的构建 |
3.1 学生分析 |
3.2 生物学科领域常用的探究模式的剖析 |
3.2.1 5E教学模式 |
3.2.2 PBL教学模式 |
3.2.3 HPS教学模式 |
3.2.4 ADI教学模式 |
3.2.5 PCRR教学模式 |
3.3 基于经验的教学模式雏形 |
3.4 生物课堂探究教学模式构建内涵分析 |
3.4.1 生物学科特性的体现 |
3.4.2 知识目标达成的检验标准 |
3.4.3 教与学的关系的体现 |
3.4.4 以科学探究为引领 |
3.5 生物课堂中的科学探究教学模式构建 |
3.5.1 基本程序设计依据 |
3.5.2 生物课堂中的科学探究教学模式 |
3.5.3 科学探究教学模式相对经验模式的改进之处 |
4 生物课堂科学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 |
4.1 实践过程说明 |
4.2 实践环节案例展示 |
4.2.1 案例一:动物体的细胞识别和免疫 |
4.2.2 案例二:遗传信息的教学 |
4.3 新模式实施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
4.3.1 前测分析 |
4.3.2 第一次后测分析 |
4.3.3 第二次后测分析 |
4.4 新模式实施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 |
4.4.1 问卷设计 |
4.4.2 问卷结果分析 |
5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的结论 |
5.1.1 学生学习动机转变 |
5.1.2 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 |
5.1.3 探究教学效果提升 |
5.2 研究的不足 |
5.3 教学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教学案例材料 |
附录B 第一次后测试卷 |
附录C 第二次后测试卷 |
附录D 新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兴趣调查量表 |
致谢 |
四、人工合成胰岛素的哲学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工程师视域下合成生物学伦理问题探析[D]. 胡韦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2]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研究 ——基于个人层面角度[D]. 张琪.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9)
- [3]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研究 ——以“分子与细胞”模块为例[D]. 陈源.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4]现代技术伦理的诠释学研究[D]. 郑艳艳.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5]翻译规范理论视角下生物学文本汉译报告[D]. 刘红年.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6]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7]高中生物科学史微课的设计与应用[D]. 王艳丽.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8]HPS教育微课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 张露尹.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9]合成生物学技术的风险及其应对研究[D]. 花珏玮.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10]生物课堂中科学探究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实施[D]. 林昱辰. 河南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