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囊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显微外科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陈蔚翔[1](2021)在《线粒体去极化在脑出血后继发性神经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与目的: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一种非常常见和严重的疾病,其患病率约为120/100000,58%的患者在一年内死亡。三分之二的幸存者将面临中度甚至重度残疾。脑出血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是由占位效应所致原发性损伤和血红蛋白降解产物诱导的继发性损伤共同造成的。目前缺乏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外科手术策略,促使研究人员寻找治疗ICH后继发性损伤的可能干预靶点及手段。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包括神经元死亡、ROS爆发和DNA损伤。动物模型和人体样本的证据表明,脑出血后神经元死亡的主要类型是坏死并伴随着严重的炎症、水肿和组织损伤。细胞坏死既往被认为是一种伴随炎症和组织损伤的非程序性细胞死亡。但是,随着2005年首次报道部分细胞坏死过程可以被调控,不同类型的调节性细胞坏死相继被发现,其中多种类型的细胞坏死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相关。调节性坏死通过促进炎症和组织损伤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甚至被认为是成熟中枢神经系统细胞死亡的主要执行者。动物模型和人类样本的证据表明脑出血后神经元死亡的主要类型是坏死。一些证据表明,铁可以直接引发导致神经元死亡,而其他研究表明铁的积累只是神经元死亡的诱发因素。总的来说,铁超载及其对神经元死亡的影响尚不完全清楚。游离铁离子可引起不同类型细胞的脂质、蛋白质和DNA的氧化损伤。已有的研究发现,脑出血后患者和实验动物脑组织出现急性和严重的铁超载,铁超载与继发性脑损伤密切相关。动物研究表明,清除过量的铁可以改善脑出血的预后。目前,针对脑出血后铁超载引起损伤的治疗主要集中在铁螯合剂和抗氧化剂。然而,最近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铁螯合剂或抗氧化剂治疗没有显着改善ICH患者脑出血的预后。铁离子参与细胞的许多正常生理功能,包括细胞色素氧化酶等某些酶的活性维持、中枢系统中的突触形成等生理过程。活性氧也参了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如NOX(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参与的吞噬功能和一些细胞内信号传导。因此,铁螯合和ROS清除的一个挑战是在尽量少影响铁和ROS依赖性的生理功能情况下,减轻病理性铁和ROS过量积累引起的脑损伤。可见,目前迫切需要寻找特异且精准的铁超载相关神经细胞损伤靶点,以利于通过干预来减轻继发性神经损伤。在本研究中,我们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1、我们首先用小鼠自体血ICH模型确定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铁离子价态,再利用体外铁超载模型及RNA-sequencing寻找铁离子引起的神经细胞损伤靶点与主要损伤特征;2、确定脑出血后铁超载引起神经元损伤的具体分子机制;3、针对我们所确定的机制,探讨对实验性小鼠脑出血的治疗作用。第一部分:线粒体功能障碍是脑出血后神经元铁超载的主要损伤特征目的:发现并确认脑出血后铁超载导致的主要损伤靶点方法:为验证脑出血(ICH)后血肿周围的铁离子的价态,提取脑出血后血肿周围与皮层脑组织,采用一种新的铁离子检测方法分别测定Fe2+和Fe3+。从不同铁离子剂量处理的PC-12细胞中提取RNA,并对其进行序列测定,探讨铁离子诱导神经元损伤的机制。其次,根据测序筛选结果应用线粒体功能检测试剂研究亚铁离子对线粒体复合体Ⅰ功能的影响,用能量代谢检测仪与ATP检测分析铁超载对氧耗率(OCR)和三磷酸腺苷(ATP)的影响。结果:(1)脑出血后24小时,二价铁(而非三价铁)浓度急剧升高,脑出血后28天皮层和内囊中的铁离子浓度仍显着高于正常浓度。(2)用50或250μM FeCl2处理PC-12细胞后,RNA测序检测到差异表达基因。与未处理的PC-12细胞相比,50μM FeCl2处理的细胞有110个基因的表达发生了显着变化,而250μM FeCl2处理的细胞有129个基因的表达发生了显着变化。此外,50和250μM FeCl2处理后细胞的线粒体相关基因占差异表达基因的比例分别为42%和19%。对线粒体相关基因的进一步分析显示,50μM和250μM FeCl2处理后细胞的线粒体呼吸复合物I相关基因的表达发生了显着变化。(3)Fe2+以剂量依赖的方式降低细胞的氧耗率(OCR)和三磷酸腺苷(ATP)水平,且铁超载显着降低了线粒体NAD+/NADH比值。利用四甲基罗丹明甲酯(TMRM)及活细胞工作站实时检测PC-1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ΔΨm)发现,250μM亚铁处理PC-12细胞12h后TMRM的荧光强度降低。结论:线粒体功能障碍是神经元亚铁超载的重要生物标志物,以NAD+/NADH比值下降、OCR与ATP含量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为其主要特点。第二部分:线粒体Fe2+内流/CypD乙酰化正反馈分子环路介导的线粒体去极化促进脑出血后神经元坏死目的:确认线粒体Fe2+内流/CypD乙酰化正反馈分子环路及其在脑出血后线粒体去极化依赖的神经元死亡中的作用方法:利用活细胞二价铁离子探针RPA(罗丹明B-[(1,10-菲咯啉-5-基)氨基羰基]苄基酯)检测线粒体游离Fe2+,免疫共沉淀检测线粒体分子CypD乙酰化水平,钙黄绿素释放试验原位评价mPTP开放,CRISPR-Cas9技术构建CypD敲除的细胞(CypD-KO-PC-12细胞系),RNAi方法敲低PC-12细胞的ABCB10。结果:(1)线粒体亚铁超载导致神经元线粒体膜电位降低。(2)线粒体亚铁超载导致CypD乙酰化增加,使神经元mPTP开放。(3)开放的mPTP增加(促进)神经元线粒体Fe2+超载。(4)CypD乙酰化抑制剂或CypD缺失可抑制铁超载引起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和膜电位去极化引起的神经元死亡。结论:Fe2+超载可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增加CypD的乙酰化。CypD乙酰化的增加促使神经元细胞mPTP开放,进而促进亚铁(线粒体Fe2+内流)通过开放的mPTP进入线粒体基质,加速神经元死亡;而抑制CypD乙酰化或CypD缺失则可抑制Fe2+超载引起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神经元死亡。即,线粒体Fe2+内流/CypD乙酰化正反馈分子环路介导的线粒体去极化促进了脑出血后神经元坏死。第三部分:脑出血后抑制线粒体去极化的神经保护作用目的:探讨抑制线粒体去极化对脑出血后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方法:PI染色检测亚铁与兴奋性氨基酸情况下的原代神经元死亡。小鼠脑出血模型下,应用BMS、pole test和旷场实验评价小鼠脑出血后的神经功能。结果:(1)兴奋性氨基酸加重了Fe2+超载引起的神经元坏死。(2)环孢素A治疗或CypD缺失可在体内外抑制脑出血后的神经元坏死,改善神经功能。(3)线粒体活性氧清除剂MitoQ减轻脑出血导致的白质损伤,改善神经功能。结论:线粒体Fe2+内流/CypD乙酰化正反馈分子环路是ICH的治疗靶点,CsA与MitoQ处理或CypD缺失能明显抑制脑出血后急性期和慢性期的神经功能缺损。
沈书廷,马飞虎,龙翔,牧仁,王建武,钱磊,刘俊鹏,孟宪东,张宗林[2](2020)在《高血压性脑出血分型及外科治疗方法选择的探讨》文中指出目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根据临床需要进行较全面的分型,针对每一类型依据其病情及出血量找出合适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收集赤峰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和巴林左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13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380例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外科治疗的方法为开颅显微手术和微创治疗(血肿腔置管引流术)。将所有病例按出血部位进行分型,然后将血肿位于脑叶及基底节区的HICH患者按照意识障碍程度分为2组。未昏迷组患者120例,GCS 10~14分;昏迷组患者120例,GCS 4~9分。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HICH患者分型统计:脑叶出血51例,基底节区出血208例,丘脑出血59例,混合型出血23例,小脑出血18例,脑干出血9例,原发脑室出血6例(继发性脑室出血例数被包含在其他型出血的例数里面),多发脑出血6例。多见的脑叶及基底节区出血的分组比较:未昏迷组中开颅治疗患者的死亡率为3.8%,微创治疗患者的死亡率为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昏迷组中开颅治疗患者的死亡率为10.6%,微创治疗患者的死亡率为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HICH应根据分型及意识障碍程度、出血量等因素选择手术方式,摒弃只用一种手术方法的思维模式,既减少了开颅手术带来的大创伤和高花费,又降低了微创治疗的死亡率。
高文波[3](2020)在《基底节脑出血内镜通道手术与经侧裂手术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Hypertensive basal ganglia hemorrhage,HBGH)一直以来都是神经外科治疗重点及难点。血肿形成后可出现占位效应,直接损伤脑组织,并造成血肿周边的脑组织缺血;于此同时,血肿凝结及液化分解的过程可产生很多有害物质,如血红蛋白分解产物、凝血酶、血浆蛋白、补体、细胞因子等,引起继发性脑损伤。外科手术治疗可清除脑部血肿,减轻其因血肿所引起的占位效应以及脑组织缺血,还可清除因继发性脑损害而产生的有害物质,对改善预后显得至关重要。许多专家学者对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行不断探索与研究。目前存有众多手术方式及手术入路,外科手术清除血肿在治疗HBGH中具有其它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清除脑内血肿需分离外侧裂这一自然腔隙,仅需切开岛叶,距离基底节血肿腔仅1cm左右,路径较短,易于术中止血。手术视野暴露充分,有利于完全清除血肿,有利于减轻手术对正常脑组织损伤。同时,经外侧裂岛叶入路避免了切开颞叶皮层可能造成对感觉、运动、语言中枢永久不可逆的神经功能损伤,更适用于基底节区出血患者。对于优势半球的血肿患者而言,经外侧裂岛叶入路的患者与经颞叶皮质入路的手术患者相比遗留语言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更低。但是大量重要的血管走行于外侧裂,这些血管损伤可造成极其严重的不良后果,如致命大出血或大面积脑梗死等,故该入路对手术者的手术技能及手术设备的要求颇高。另一方面,近年来神经影像、神经内镜和导航技术的进步,使得神经外科微创手术达到满意的手术视野暴露效果。神经内镜技术以及相关器械的突飞猛进发展,使得其成为高血压脑出血的重要外科治疗方案。现有证据仍不能确定脑出血手术方案的一般策略,进一步的研究寻找更佳的手术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首先通过对侧裂、基底节区脑组织形态、动脉及静脉的解剖学研究,为脑出血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其次对经侧裂入路和神经内镜方法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手术技巧进行深入的探讨,同时对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与内镜下血肿清除术进行比较,以对比经侧裂开颅手术和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价值。第一部分 外侧裂、脑岛叶以及基底节区显微外科解剖目的:侧裂岛叶基底节区域无论手术类型是动脉瘤、血管畸形还是肿瘤,对外侧裂、岛叶、基底节区及其血管关系的充分认识是进行该区域手术的必备条件。本研究通过对外侧裂、基底节区的相关解剖研究明确外侧裂、岛叶和基底节区的形态解剖结构、动脉供应和静脉引流,为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及避免相关手术并发症提供显微外科解剖学基础。方法:对成人尸头标本(13例,共26侧)进行外侧裂、岛叶及基底节的形态结构、大脑中动脉和侧裂静脉进行显微解剖。结果:外侧裂额顶盖及颞盖大部分脑沟、脑回和岛叶脑沟、脑回存在恒定解剖关系,可为到达岛叶的不同部位提供准确的解剖标志。最外侧豆纹动脉是岛叶手术的一个重要标志,发自大脑中动脉M1段,距离岛顶14mm,穿入岛阈内侧15mm的前穿质。大脑中动脉的上干以及分支供应岛叶的前、中、后短回、岛叶短沟、岛周前沟以及岛顶。大脑中动脉的下干以及分支供应岛叶的后长回、岛周下沟以及岛阈。上干和下干共同供应了岛叶的中央沟以及前长回。岛叶动脉均值为94支(77-112支),动脉的直径均值为0.26mm(0.1-0.8mm),每条动脉的起源均可追踪到大脑中动脉的M2段。岛叶动脉以岛叶皮层以及最外囊的供应为主,而应壳核、苍白球以及内囊等部分主要由豆纹动脉进行供应。岛叶穿通动脉常常发自于后岛叶区域中央动脉以及角回动脉,进入到岛叶中央沟后半部分以及岛叶后长回部分,供应放射冠区。侧裂的静脉解剖特征多变异。3个半球中侧裂浅静脉缺如或发育不全,12个半球中侧裂浅静脉是单干,11个半球中侧裂浅静脉是双干。结论:对外侧裂、岛叶及基底节区域解剖结构的熟悉与理解,有助于岛叶、基底节区进行手术路径选择,同时在术中保护重要血管和神经结构免受损伤。第二部分经外侧裂入路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手术技巧和预防并发症的临床探究目的:基底节脑出血可损伤内囊,导致高致残率和致死率。远端外侧裂入路能有效的缓解基底节脑出血。然而这一入路是困难的并且容易出现并发症。本研究旨在探究经远端侧裂入路进行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的手术技巧和预防相关并发症的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采用经远侧外侧裂入路进行基底节出血治疗的患者40例。回顾性分析手术录像及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结合外侧裂、岛叶及基底节区域解剖知识,讨论经远侧外侧裂入路的手术技术和并发症的预防措施。结果:38例基底节脑出血的患者成功实施了经远端外侧裂入路的手术治疗,其余2例改为经皮层经颞叶入路。并发症主要发生在早期病例的三个阶段:侧裂分离阶段、岛叶造瘘阶段和血肿清除阶段。在随后的病例中,作者采用了适当的手术技术来预防并发症。结论:基底节脑出血可通过经远侧外侧裂入路进行治疗,但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经远端外侧裂入路技术难度大。掌握外侧裂、岛叶和基底节区的相关显微外科解剖知识及一定的手术技巧可以减少手术并发症。第三部分神经内镜对于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治疗的手术技巧的研究目的:基底节区出血在临床上是较为常见的脑出血类型之一,可诱发一系列并发症进而危及患者的生命。近些年,神经内镜技术以及器械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成为了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重要外科治疗方案之一。本部分研究对神经内镜方法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手术技巧进行深入的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行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9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及手术资料,讨论利用内镜治疗脑出血的手术技巧。结果:39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成功实施内镜血肿清除手术,手术时间1.5±0.1h,血肿清除率89.1±3.8%,无术后再出血发生;无脑积水及死亡发生。多选择经额入路。采用回撤导管鞘逐步清除血肿的方法。对活动性出血内镜直视下电凝止血。结论:神经内镜下基底节血肿清除术可早期降低颅内高压,缩短引流管留置时间。具有手术时间短,血肿清除率高,良好的视野,手术通路创伤小,对神经功能的破坏小等优势。第四部分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神经内镜手术与经外侧裂入路手术的对比研究目的:目前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治疗方案主要为保守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分为开颅手术和微创手术。本部分研究对经神经内镜手术及外侧裂入路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病例进行对比,评价两种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7例,分别行神经内镜手术及外侧裂入路开颅手术,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及手术资料。结果:77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成功实施内镜下(39例)和经侧裂入路(38例)血肿清除手术,血肿清除率分别为89.1±3.8%,81.1±4.7%(p=0.001),术后1周GCS评分分别为11.4±2.0,9.2±2.4(p=0.001),术后6个月改良Rankin评分分别为 2.3±1.6,3.4±1.5(p=0.002)。结论:基底节脑出血采用神经内镜手术及外侧裂入路开颅手术均可达到血肿清除良好的效果,内镜手术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开颅手术。
李江峰[4](2020)在《基于3d-slicer对原发性脑出血所致颅内不规则血肿的临床初步探究》文中研究指明脑出血目前已经是我国神经外科最常见的急诊之一,而首诊医师对脑出血做出快速评估的主要判断指标是颅内血肿体积。目前临床中最常用的计算方法为多田公式法,其原理是将颅内血肿拟化为椭圆形,按照椭圆形的体积计算方法计算出血肿体积。但是临床中遇到的大部分血肿形态不规则,不能完全拟化为椭圆形,此时多田公式将不再适用。由此,我们提出了基于3D建模的3d-slicer计算法,并对两种计算方式进行了比较。后我们又比较了3d-slicer引导穿刺术与传统穿刺引流术在不规则脑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为幕上不规则脑出血患者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选取延安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暨榆林市第一医院确诊为脑出血的患者60例,入选时间为2017年12月-2019年12月。采用5分制分类法,对血肿形态进行分类。其中规则组25例,不规则组35例。后分别通过多田公式法和3d-slicer法计算血肿体积。后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选取延安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暨榆林市第一医院确诊为脑出血的患者,入选时间为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共109例,按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组55例,传统穿刺组27例和3d-slicer组27例。应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各组临床数据。结果:第一章中对比各种形态血肿体积,三种测量方法在规则血肿应用差异不明显(P>0.05),而不规则的血肿采取多田公式与3d-slicer的软件测量法计算时,所得结果有显着差异(P=0.025)。分析标准法、不规则血肿的多田公式法以及3d-slicer的软件方法相关性时发现采取多田公式法、3d-slicer进行计算时,得出的血肿体积与标准法呈线性相关关系。第二章中对比3d-slicer组、保守治疗组、传统穿刺组。其中3d-slicer组的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均明显多于传统穿刺组(P<0.05)。保守治疗组患者颅内血肿吸收的时间明显比穿刺手术组时间延长(P<0.05),其中3d-slicer组所需时间更短,穿刺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保守治疗组,特别是肺部感染的发生(P<0.05)。三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slicer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较高。患者治疗之后如果mRS、SSS分别为≤3、≤15分,表示术后恢复良好,行多因素Logistic的回归分析得出,并发症、年龄、血肿的清除时间、血肿分型以及手术方式等是脑出血血肿清除预后危险性因素,结论:1.多田公式法可用于初步估算颅内血肿体积,其计算不规则血肿体积偏大,而3d-slicer软件法计算不规则血肿体积更加准确可靠,避免了多田公式法的误差。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判断血肿的形态,选取合适的计算方式,从而可以较为精确的计算血肿体积;2.不规则形态的幕上脑出血选择3d-slicer穿刺手术治疗的疗效值得肯定,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其最主要的治疗意义可能在于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挽救可逆的神经功能损伤,争取最大程度的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徐雅彪[5](2020)在《FDFN头架微创穿刺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疗效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使用FDFN(For the doctors For the nurses)头架以皮质脊髓束为保护靶点的微创穿刺术和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出血量2040ml)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唐山市工人医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符合入组标准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通过前瞻性研究,按照电脑编辑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30例,使用FDFN头架行以皮质脊髓束为保护靶点的微创穿刺钻孔引流术;对照组45例,行内科保守治疗。通过患者的住院时间、血肿吸收时间,患者入院后1周、3周水肿体积变化,入院后FA值的变化,入院3个月后ADL评分、NIHSS评分,死亡率等方面进行对比,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术后1周保守治疗组的脑水肿体积(31.71±6.59)ml显着高于微创治疗组(16.05±10.17)ml[Z=-5.634,P=0.000],术后3周保守治疗组的脑水肿体积(19.65±12.32)ml显着高于微创治疗组(9.38±6.30)ml[Z=-5.834,P=0.000];术后3周保守治疗组的FA值(0.57±0.03)显着低于微创治疗组(0.61±0.02)[Z=-5.761,P=0.000];保守治疗组的血肿吸收时间(31.56±6.02)d大于微创治疗组(11.31±5.24)d[Z=-7.217,P=0.000];保守治疗组的住院时间(27.71±9.45)d大于微创治疗组(22.07±8.45)d[Z=-3.195,P=0.001<0.05];保守组1个月NIHSS评分(9.96±3.05)显着高于微创治疗组(5.67±2.29)[Z=-5.626,P=0.000],保守治疗组3个月NIHSS评分(8.98±4.09)显着高于微创治疗组(4.43±1.78)[Z=-5.548,P=0.000];术后3个月保守治疗组的ADL(48.30±19.08)显着低于微创治疗组(61.72±21.56)[t=-2.794,P=0.007<0.05];保守治疗组的死亡率(2.2%)与微创治疗组(3.3%)[χ2=0.000,P=1.000>0.05]。结论对于基底节区脑出血量2040ml的患者,应用FDFN头架以CST为保护靶点的微创穿刺治疗能够明显降低血肿周围水肿,能够更好的促进皮质脊髓束的恢复,缩短患者血肿的吸收时间、患者住院时间,更好的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图11幅;表8个;参45篇。
刘世广[6](2020)在《基于DTI对基底节区脑出血三种治疗方式疗效对比及预后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求基于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20-40ml)三种治疗方式疗效评价对比及预后相关性研究,为日常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一些理论参考依据,目的在于提高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诊疗和水平,促进脑出血患者的健康和恢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过治疗的74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的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内科治疗组22例、改良精准穿刺组28例、小骨窗微创手术组24例。内科治疗组在入院24h内、治疗两周后均行DTI检查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手术两组术前24h内、术后2周均行DTI检查及GCS评分。测定各组3个月后的格拉斯哥结局(GOS)评分。比较3组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的FA差值的差异,并对两周后各组DTI的FA值与3个月后GO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数据分析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sx?)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F检验);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改良精准穿刺组术前24h内与术后2周的FA差值小于小骨窗微创手术组及内科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周后各组DTI的FA值与3个月后GOS评分呈正相关(r=0.754,P<0.01)。结论:采用DTI对基底节区脑出血三种治疗方式的疗效进行评估,改良精准穿刺更有利于皮质脊髓束损伤的恢复,改善远期预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白永杰,王艳阳,杨春光,王夏红[7](2020)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成人基底节脑出血内囊传导束损伤的诊治效果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成人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内囊传导束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82例成人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于入院后,均接受CT检查,且需在发病48h内接受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同时进一步分析内囊区各向异性(FA)变化情况以及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system,CST)损伤程度与患肢肌力关系。结果:入院时、治疗1个月后,患侧FA值均低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2例患者中,1级12例,2级30例,3级40例。入院时与治疗1个月后,随着CST损伤分级的增加,患者患肢肌力呈递减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可对成人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患者CST受损程度给予准确评估,且可有效预测其患肢肌力情况。
王钊[8](2018)在《原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临界血肿量的诊断和微侵袭外科治疗的疗效分析》文中认为目的:(1)精确计算幕上原发性脑出血的血肿体积,比较软通道穿刺、小骨窗锁孔与保守治疗三种方式对临界血肿量患者的疗效优劣,为基底节区临界血肿量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2)探讨血肿异质性对幕上基底节区原发性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方法:(1)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吉首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诊并住院治疗的原发性脑出血患者,通过3DSlicer软件计算颅内血肿体积,选择幕上临界状态脑出血患者,即血肿量介于25ml至35ml之间,共纳入218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保守治疗及微侵袭手术治疗,其中保守治疗组110例,微侵袭手术治疗包括软通道穿刺组54例,小骨窗锁孔组54例,利用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SSS量表)评价各组患者的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采用SPSS20.0及R语言进行统计学处理。(2)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8月吉首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诊并住院治疗的原发性脑出血患者,24小时后复查颅脑CT,根据血肿扩大分为两组,其中血肿扩大组44例,血肿无扩大组164例。利用血肿CT值的标准差(CTSD)及血肿形态的不规则比值(IR)来反应血肿的异质性,分析血肿异质性与血肿扩大的关系,并以此建立血肿扩大的评分模型。结果:(1)“2/3Sh标准法”测得血肿的平均体积为35.75±12.73ml,多田公式法为36.77±13.01ml,3DSlicer软件法为34.99±13.48ml,三种方法对规则血肿的测量结果无显着差异(P>0.05),但对不规则血肿的测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对于不规则血肿,多田公式法和3DSlicer软件法测量的平均误差分别为5.2 ml、1.5ml,平均误差率分别为14.32%、5.88%,3DSlicer软件法的误差率更小,且二者误差率的差异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5)。(2)原发性脑出血血肿扩大的发生率为21.15%,血肿扩大组首诊血肿体积为21.85±8.40ml,体积增加量为15.26±10.64ml,未扩大组的首诊血肿体积为25.29±11.64ml,体积增加量为4.03±5.70ml,两组患者首诊血肿体积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血肿扩大组的CT值标准差(CTSD)为12.86±2.15,未扩大组的CTSD为9.07±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肿扩大组的不规则比值(IR)为2.70±0.51,未扩大组的IR为1.50±0.33,两者差异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图显示当不规则比值IR≥2.0,CT值的标准差≥10.85时血肿的异质性增高,血肿扩大的发生率增高。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原因(OR=4.585,95%CI1.271-16.541,P=0.020)、入院时GCS评分(OR=0.116,95%CI0.019-0.729,P=0.022)、CTSD(OR=0.034,95%CI 0.008-0.141,P<0.001)及IR(OR=0.030,95%CI 0.007-0.139,P<0.001)四个因素与血肿扩大有密切相关性(P<0.05),并依此建立评分系统,根据ROC结果,当评分系统显示当分值≥10分时,发生血肿扩大的可能性明显增高。(3)两手术组患者中,软通道穿刺组患者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小骨窗锁孔组(P<0.05)。小骨窗锁孔组患者的血肿清除时间及脑组织水肿消退时间明显低于软通道穿刺组(P<0.05)。(4)保守治疗组约19.09%的患者发生血肿扩大,微侵袭手术组约3.70%的患者发生再出血事件,保守治疗组发生血肿扩大及因此病情进展导致死亡的比率更高(P<0.01)。软通道穿刺组患者的并发症高于小骨窗锁孔组(P<0.05),保守治疗组患者与微侵袭手术组患者的远期预后无明显差异,但微侵袭手术组患者近期神经功能恢复效果较保守治疗略有优势(P=0.036)。微侵袭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与保守治疗相比有一定的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血肿分型、治疗方式、并发症等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1)利用3DSlicer软件进行血肿三维成像,可精确计算血肿体积与表面积,重建血肿的空间位置及形态特征,术前模拟进行手术设计,并可通过手机软件实现增强现实技术辅助进行术前体表定位。(2)通过个性化的成像处理,首次通过血肿的密度不均质性及形态的不规则度量化了血肿异质性,从而发现血肿扩大的预警因素。当CT值的标准差≥10.85时,不规则比值≥2.0时,评分系统显示当分值≥10分时,血肿的异质性越大,发生血肿扩大的概率则越高。(3)微侵袭手术可尽快清除血肿,缩短血肿吸收和脑组织水肿时间,有效减轻物理性及化学性损伤,在近期神经功能恢复方面,微侵袭手术组有一定的优势。
陈兵[9](2018)在《高血压脑出血穿刺治疗疗效分析及弥散张量成像在穿刺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死亡率高,出血位置以基底节区最常见。基底节区有皮质脊髓束走行,脑出血患者多出现偏瘫等后遗症。目前治疗脑出血主要目的改善患者肢体活动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脑出血的治疗主要包括保守治疗、血肿穿刺、神经内镜微创血肿清除和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目前临床上穿刺治疗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应用较多。治疗方式的选择和出血量以及出血的位置有很大的关系。目前对于血肿大于30ml、意识清楚的患者,穿刺治疗和保守治疗效果有无差异穿有争议。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成像方式。获得原始数据后通过计算机软件再处理可以获得弥散纤维束成像(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DTT)。通过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检查可以了解纤维束的分布、走行情况,了解纤维束有无损伤、是否完整性。弥散张量成像可以用来评估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情况。弥散张量成像在临床中应用较多,关于弥散张量成像是否可以应用于脑出血治疗方式选择的报道较少。目前关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有传统开颅手术治疗、神经内镜微创治疗、钻孔血肿引流和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清除血肿,减少血肿的压迫和再次损伤。对于少量出血、20ml<血肿量<30ml的患者,我们一般选择保守治疗。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和手术技巧的提高,脑出血的手术指征有所放宽,对于少量,出血20ml<血肿量<30ml的患者,已经有不少临床神经外科医师行穿刺引流术。对于20ml<血肿量<30m的脑出血患者行手术治疗究竟是否一定优于保守治疗尚无定论。弥散张量成像既可以定量的分析纤维束,也可以直观的显示纤维束。对于出血20ml<血肿量<30ml的患者行穿刺治疗和保守治疗治疗效果有无差异,以及弥散张量成像是否可以作为手术干预少量脑出血的指标还不清楚。目的:1.探讨软通道穿刺结合尿激酶是否可以作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治疗方式,以及探讨该治疗方式安全性和有效性。2.探讨行软通道穿刺结合术后尿激酶治疗治疗和保守治疗治疗血肿量大于30ml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效果有无差异。3.探讨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和脑出血患者肢体运动恢复是否相关,以及弥散张量成像是否可以作为手术干预少量脑出血的指标。方法:1.收集整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1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行穿刺引流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评价脑出血患者治疗效果的主要指标有治疗后脑内血肿量、治疗后患者的睁眼反应、言语反应和肢体运动反应。颅内血肿量可以根据颅脑CT计算获得;患者的睁眼反应、言语和肢体运动反应可以通过GCS(Glasgow Coma Scale)评分进行评价,GCS评分越高患者的预后越好。2011年8月至2017年8月200例行穿刺引流或行穿刺引流和颅内压探头植入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根据患者术前、术后的CT计算脑内的血肿量、根据患者的电子病历记录情况计算患者的术前、术后GCS评分,观察患者行穿刺治疗后脑内血肿量、GCS评分较术前有无变化,以及这种变化是否有统计学意义。从出血量大于30ml、行穿刺治疗的140例脑出血患者中,随机选取2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接受保守治疗的出血量大于30ml的脑出血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每位患者的入院时的血肿量、GCS评分、1周后、1个月后GCS评分。研究组和对照组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2.自2011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200例行穿刺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有60例少量出血、血肿量小于30ml、行弥散张量成像检查和穿刺引流术治疗的患者。CST分级1级21例、CST分级2级31例、CST分级3级8例。CST分级1级患者抽取20例为手术组A组;CST分级2级和3级患者随机抽取20例为手术组B组,随机选取同期接受保守治疗的脑出血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各组的术前和术后的NIHSS(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肢体运动评分和手术组术前和术后的FA值,各组之间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手术治疗组A组和手术治疗组B组患者根据CT计算术前血肿量。比较2组患者之间术前血肿量的差别有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治疗组A组和手术治疗组B值术后第1天的血肿量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之间血肿量的差别有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治疗组A组和手术治疗组B组的术前血肿量分别和保守治疗组的术前血肿量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手术治疗组A组、手术治疗组B组、保守治疗组之间术前血肿量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记录手术治疗组的患者和保守治疗组患者术前、手术后1周和手术后1个月NIHSS肢体运动得分。手术治疗组A组和手术治疗组B组之间术前的、术后1周的和术后1个月的NIHSS肢体运动得分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治疗组A组和保守治疗组之间术前的、术后1周的和术后1个月的NIHSS肢体运动得分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治疗组B组和保守治疗组之间术前的、术后1周的和术后1个月的NIHSS肢体运动得分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治疗组的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均行弥散张量成像检查。记录手术治疗组的所有患者的FA值,手术治疗组A和手术治疗组B的术前FA值进行了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治疗组A组和手术治疗组B术后一个月的FA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1.计算整理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4天的血肿量以及GCS评分。患者术前血肿量为31.45±6.33ml、术后第1天的血肿量13.65±2.29ml、术后第4天血肿量6.22±1.55ml,术后第1天血肿清除率(术后第1天的血肿清除量约占术前血肿量的百分比)为0.56±0.05,术后第4天的血肿清除率(术后第4天的血肿清除量约占术前血肿量的百分比)为0.79±0.07,术前和术后第1天血肿量进行t检验,t=16.72,p<0.05,术前和术后血肿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术前和术后第4天血肿量进行t检验t=17.44,p<0.05,血肿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术前GCS评分6.95±1.19,术后第1天GCS评分10.80±0.83、术后第4天GCS评分12.00±0.86。术后第1天和术前GCS评分进行t检验,t=15.15,p<0.05,GCS评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4天和术前GCS评分进行t检验,t=16.65,p<0.05,GCS评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和对照组年龄分别为50.3±4.6岁、49.5±4.9岁,发病时的血肿量37.5±2.8ml、37.3±3.6ml,发病时的GCS评分6.35±1.18、6.10±1.41,1周后的GCS评分8.45±1.15、6.10±1.41;1个月后的GCS评分10.45±1.23、9.25±0.89。两组术后1周的GCS评分进行t检验,t=8.9,p<0.05;两组术后1个月的GCS评分之间进行t检验,t=4.8,p<0.05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手术治疗组A组、手术治疗组B组和保守治疗组患者的发病年龄分别为50.8±4.5岁、49.5±3.5岁和50.0±3.2岁。手术治疗组A组、手术治疗组B组和保守治疗组患者的发病时的血肿量分别为24.8±3.9ml、24.7±3.5 ml和24.0±2.9 ml;手术治疗组A组、手术治疗组B组和保守治疗组患者的发病时的NIHSS肢体运动评分分别为4.80±0.89、4.65±0.81和4.60±0.88;手术治疗组A组、手术治疗组B组和保守治疗组患者的发病1周时的NIHSS评分分别为3.65±0.88、4.20±0.70和4.30±0.73;手术治疗组A组、手术治疗组B组和保守治疗组患者的发病1个月的NIHSS评分分别为:2.65±0.67、3.15±0.75和3.35±0.88。手术治疗组A组和手术治疗组B组术后第1天的血肿量分别为13.75±2.94ml、12.65±1.79 ml。手术治疗组A组和手术治疗组B组术前的FA值分别为0.32±0.05、0.24±0.05。手术治疗组A组和手术治疗组B组术后1个月的FA值分别为0.37±0.04、0.27±0.06。手术治疗组A组、B组和保守治疗组发病时的年龄、出血量和发病时NIHSS评分分别两两进行统计学分析。手术治疗组A组和手术治疗组B组之间对年龄、术前出血量、NIHSS评分进行了t检验,t值分别为1.08、0.09和0.72,p>0.05,手术治疗组A组和保守治疗组之间对年龄、术前出血量、NIHSS评分进行了t检验,t值分别为0.69、0.63和0.68,p>0.05,手术治疗组B组和保守治疗组之间对年龄、术前出血量、NIHSS评分进行了t检验,t值分别为0.48、0.65和0.19,p>0.05,认为各组具有同质性,可以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手术治疗组A组和手术治疗组B组之间的FA值进行了t检验,t=4.35,p<0.05,认为两组之间FA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认为两组病人的FA值不同,手术治疗组FA值高于手术治组B组。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FA值进行了t检验,t=4.8,p<0.05。手术治疗组A组术后1个月的FA值高于手术治疗组B组术后1个月的FA值。手术组A组、手术组B组1周后、1个月后NIHSS评分进行t检验,p<0.05。手术治疗A组NIHSS肢体运动评分低于手术治疗组B组。手术治疗组A组、手术治疗组B组的1周后、1个月后NIHSS肢体运动评分分别和保守治疗组1周后、1个月后NIHSS评分进行t检验。手术治疗组A组与保守治疗组之间比较结果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治疗组B组与保守治疗组之间比较结果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软通道穿刺结合术后尿激酶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能够有效的清除血肿、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2.血肿量大于30ml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软通道穿刺结合术后尿激酶治疗治疗效果优于保守治疗。3.对于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如果纤维束完整或少部分断裂,建议尽早行穿刺引流术,能够改善病人的预后;如果纤维束完全或大部分断裂,行穿刺引流术对改善病人的预后帮助不大。
邱乐[10](2017)在《DTI/DTT技术对HICH不同治疗方法预后的评估》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应用MR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技术评估不同的治疗方式(内科保守治疗与外科手术治疗)对HICH患者受累肢体运动功能转归的影响,定量分析并早期评估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对于患者受累侧的肢体运动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104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为研究对象。对于每例患者在入院后48小时内及入院3周行颅脑CT以及DTI检查,并得到双侧CST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在此基础上重建双侧DTT(CST)图像。根据重建的DTT图像将患者的受累侧CST按照完整性程度分为4级(定义为:1级,CST的完整性大于正常(健侧)75%,2级完整性为健侧的50%-75%,3级介于25%-75%,4级小于25%)。根据CST的分级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定义为:A组(1-2级)及B组(3-4级)。对此两组患者入院后分别行内科保守治疗以及微创血肿清除治疗。测定两治疗组患者在入院后3周及入院后3个月时的瘫痪侧肢体的分级评分[1];对所有患者于入院后3月时行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FM)FM测定,比较两治疗组患者在入院时、入院3周受累侧大脑脚区r FA值(其中r FA值=FA受累侧/FA健侧)与FM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3-6个月随访,在104例患者中,其中51例患者接受内科保守治疗。其余53例患者接受微创血肿清除手术治疗。根据首次DTT检查结果,所得患者患侧CST的完整性,将患者其分为两组,定义为:A组(1-2级),B组(3-4级)。其中显示1级者占到18例,2级者33例,3级者占43例,4级者10例。比较所有患者的基本情况及信息,发现其在各项基本病情及条件方面具有同质性及可比性(P>0.05)。符合条件的患者入院后给予行DTI检查发现:内科治疗组和微创组的血肿受累侧大脑脚以及内囊区的FA值降低,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再次行DTI检查发现微创手术组的FA值较内科治疗组比较升高明显(P<0.05);DTT图像上发现微创手术组的皮质脊髓束恢复程度较好于内科组;r FA值比较结果发现,微创手术组入院后3周测得的r FA值与FM评分相对于内科组具有更高的相关性(P<0.05)。【结论】对于出血体积不大的中小量的基底节脑出血患者,通过微创手术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我们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较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微创手术的原则为安全并且能够有效清除血肿,同时将手术对脑组织的损伤降低到最低。微创清除血肿不失为一种较为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二、内囊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显微外科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囊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显微外科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线粒体去极化在脑出血后继发性神经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Abstract |
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线粒体功能障碍是脑出血后神经元铁超载的主要损伤特征 |
2.1 Fe~(2+)诱导PC-12神经元样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 |
2.2 线粒体Fe~(2+)超载导致线粒体氧化呼吸异常与线粒体去极化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线粒体Fe~(2+)内流/CypD乙酰化正反馈分子环路介导线粒体去极化 |
3.1 线粒体Fe~(2+)超载导致神经元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 |
3.2 CypD乙酰化介导线粒体亚铁超载导致的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 |
3.3 CypD乙酰化介导的mPTP开放促进线粒体Fe~(2+)内流 |
3.4 CypD乙酰化介导亚铁超载引起的线粒体功能障碍 |
3.5 CypD乙酰化介导亚铁超载引起的神经元死亡 |
3.6 讨论 |
3.7 小结 |
第四章 抑制线粒体去极化的脑出血后的神经保护作用 |
4.1 抑制CypD乙酰化可减少FeCl_2导致的神经元氧化应激而不影响细胞铁代谢 |
4.2 环孢素A治疗或CypD缺失可抑制脑出血后线粒体损伤和神经元调节性坏死 |
4.3 环孢素A治疗或CypD缺失可改善脑出血后神经功能 |
4.4 MitoQ减少脑出血后铁超载导致的OPC膜电位去极化及白质损伤 |
4.5 讨论 |
4.6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脑出血后线粒体损伤与氧化应激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学习期间所发表论文 |
致谢 |
(2)高血压性脑出血分型及外科治疗方法选择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一、一般资料 |
二、治疗方法 |
三、转归及随访指标评估 |
四、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一、脑出血分型及治疗结果 |
二、开颅和微创治疗基底节及脑叶出血的转归对比 |
三、随访情况比较 |
讨论 |
(3)基底节脑出血内镜通道手术与经侧裂手术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外侧裂、脑岛叶及基底节区的显微外科解剖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第二部分 探讨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经外侧裂入路的手术技巧及并发症预防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第三部分 探究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手术技巧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第四部分 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神经内镜手术与经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的对比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经外侧裂入路及内镜通道手术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英文论文一 |
英文论文二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基于3d-slicer对原发性脑出血所致颅内不规则血肿的临床初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发生率 |
二、 发病机制 |
第1章 基于3d-slicer软件对颅内不规则血肿体积的测量 |
1.1 资料与方法 |
1.1.1 资料来源 |
1.1.2 分组情况 |
1.1.3 数据处理 |
1.1.4 三种血肿体积计算方法 |
1.1.4.1 多田公式法 |
1.1.4.2 “2/3Sh”标准法 |
1.1.4.33 d-slicer软件法 |
1.1.5 统计学分析 |
1.2 结果 |
1.3 讨论 |
第二章 基于3d-slicer的不规则脑出血微创穿刺治疗 |
2.1 资料与方法 |
2.1.1 观察对象 |
2.1.2 治疗方法 |
2.1.2.1 保守治疗方案 |
2.1.2.2 传统引流术 |
2.1.2.3 3d-slicer引流术 |
2.1.3 评价指标 |
2.1.4 统计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References |
致谢 |
(5)FDFN头架微创穿刺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实验研究 |
1.1 资料与方法 |
1.1.1 一般资料 |
1.1.2 纳入标准及禁忌证 |
1.1.3 入院检查 |
1.1.4 FDFN头架介绍 |
1.1.5 治疗方法 |
1.1.6 数据采集 |
1.1.7 统计学处理 |
1.2 结果 |
1.2.1 人口学特征 |
1.2.2 基线资料 |
1.2.3 水肿体积比较 |
1.2.4 FA值比较 |
1.2.5 术后血肿吸收时间,住院时间,死亡率之间结果比较 |
1.2.6 NIHSS评分比较 |
1.2.7 ADL评分比较 |
1.3 讨论 |
1.3.1 HICH外科手术的理论基础 |
1.3.2 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CST)的重要性 |
1.3.3 HICH的手术时间窗 |
1.3.4 微创穿刺引流术细节 |
1.3.4.1 微创穿刺术手术穿刺路径的选择 |
1.3.4.2 引流管穿刺的深度 |
1.3.4.3 rt-pa和尿激酶在微创术后的应用 |
1.3.5 微创穿刺术后再出血 |
1.3.6 HICH的多靶点穿刺 |
1.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综述 脑出血的治疗现状 |
1. HICH的发病机制 |
1.1 长期高血压是血管破坏的病理、生理基础 |
1.2 脑内血肿扩大 |
1.3 高血压脑出血后对脑组织继发性损害 |
2. DTI检查在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
2.1 DTI成像的基本原理 |
2.1.1 FA值、rFA值的临床意义 |
2.1.2 评估部位的选择 |
2.1.3 CST完整性分级 |
3. 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 |
3.1 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穿刺技术 |
3.2 大骨瓣颅内血肿清除术 |
3.3.小骨窗血肿清除术 |
3.4. 神经内镜血肿抽吸术 |
3.5. 神经导航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
4. 高血压脑出血的内科治疗常见问题 |
4.1 血压管理 |
4.2 血糖管理 |
4.3 颅内压管理 |
5.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神经外科领域的重要性 |
6. 现代康复理念 |
7. 高血压脑出血治疗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基于DTI对基底节区脑出血三种治疗方式疗效对比及预后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成人基底节脑出血内囊传导束损伤的诊治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入选标准 |
1.3 方法 |
1.4 评价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内囊区FA值变化情况 |
2.2 CST损伤程度与患肢肌力关系 |
3讨论 |
(8)原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临界血肿量的诊断和微侵袭外科治疗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基于3DSlicer软件对颅内血肿体积的测量 |
1.1 资料与方法 |
1.1.1 资料来源 |
1.1.2 纳入标准 |
1.1.3 排除标准 |
1.1.4 分组情况 |
1.1.5 数据处理 |
1.1.6 三种血肿体积计算方法 |
1.1.7 统计学分析 |
1.2 结果 |
1.2.1 组内相关性的判断 |
1.2.2 患者的一般资料 |
1.2.3 不同形态血肿的体积测量 |
1.2.4 不规则血肿多田公式法、3DSlicer软件法与“标准法”的相关性. |
1.2.5 多田公式法、3DSlicer软件法的血肿体积测量误差的比较 |
1.3 讨论 |
第2章 CT影像学异质性预测颅内血肿扩大 |
2.1 资料与方法 |
2.1.1 资料来源 |
2.1.2 纳入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1.4 血肿扩大的判断标准及分组 |
2.1.5 颅脑CT扫描及图像处理 |
2.1.6 血肿CT影像学异质性的测量 |
2.1.7 统计学分析 |
2.2 结果 |
2.2.1 一般资料 |
2.2.2 血肿的影像学异质性 |
2.2.3 ROC曲线 |
2.2.4 血肿扩大的多因素分析 |
2.2.5 建立血肿扩大的评分系统 |
2.2.6 评分系统的外部验证 |
2.3 讨论 |
第3章 原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临界血肿量微侵袭外科治疗的疗效研究 |
3.1 资料与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纳入标准 |
3.1.3 排除标准 |
3.1.4 临床表现 |
3.1.5 血肿部位分型 |
3.1.6 术前准备 |
3.1.7 CT数据的处理 |
3.1.8 治疗方法 |
3.1.9 评价指标 |
3.1.10 统计方法 |
3.2 结果 |
3.2.1 一般资料 |
3.2.2 基底节区解剖及血肿分型 |
3.2.3 术前血肿的3D重建及微侵袭手术规划 |
3.2.4 微侵袭手术治疗两组比较 |
3.2.5 血肿吸收时间及脑组织水肿消退时间 |
3.2.6 各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
3.2.7 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
3.2.8 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
3.2.9 影响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
3.3 讨论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9)高血压脑出血穿刺治疗疗效分析及弥散张量成像在穿刺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软通道穿刺结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
引言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临床资料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穿刺方法 |
2.2 穿刺方向和路线确定 |
2.3 保守治疗组治疗方式 |
2.4 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典型病例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颅脑弥散张量成像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
引言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纳入标准 |
1.3 病例排除标准 |
2 检查设备 |
3 皮质脊髓束的完整性分级 |
4 研究方法 |
5 治疗方式 |
5.1 保守治疗组 |
5.2 手术治疗组 |
6 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 |
7 结果 |
8 讨论 |
9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图表 |
缩略词表 |
致谢 |
(10)DTI/DTT技术对HICH不同治疗方法预后的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收集 |
1.2 入院后检查 |
1.3 信息采集及分组 |
1.4 疗效判定及比较指标 |
1.5 患者的治疗 |
1.6 统计学分析 |
第二章 研究结果 |
2.1 患者分组 |
2.2 患者治疗情况 |
2.3 患者受累肢体瘫痪程度评分 |
2.4 DTI/DTT检查结果 |
第三章 讨论 |
3.1 概述 |
3.2 DTI/DTT技术应用介绍 |
3.3 两种治疗方法的对比研究 |
3.4 FA值的变化及DTT图像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
3.5 rFA与运动功能预后的关系(FM运动评分量表) |
第四章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内囊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显微外科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线粒体去极化在脑出血后继发性神经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陈蔚翔.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
- [2]高血压性脑出血分型及外科治疗方法选择的探讨[J]. 沈书廷,马飞虎,龙翔,牧仁,王建武,钱磊,刘俊鹏,孟宪东,张宗林.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20(05)
- [3]基底节脑出血内镜通道手术与经侧裂手术的对比研究[D]. 高文波. 山东大学, 2020(04)
- [4]基于3d-slicer对原发性脑出血所致颅内不规则血肿的临床初步探究[D]. 李江峰. 延安大学, 2020(12)
- [5]FDFN头架微创穿刺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疗效分析[D]. 徐雅彪.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6]基于DTI对基底节区脑出血三种治疗方式疗效对比及预后相关性研究[D]. 刘世广. 承德医学院, 2020(02)
- [7]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成人基底节脑出血内囊传导束损伤的诊治效果观察[J]. 白永杰,王艳阳,杨春光,王夏红. 黑龙江医药, 2020(01)
- [8]原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临界血肿量的诊断和微侵袭外科治疗的疗效分析[D]. 王钊. 吉首大学, 2018(02)
- [9]高血压脑出血穿刺治疗疗效分析及弥散张量成像在穿刺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 陈兵. 青岛大学, 2018(07)
- [10]DTI/DTT技术对HICH不同治疗方法预后的评估[D]. 邱乐. 延安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