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对数螺线滑动面计算挡土墙主动土压力(论文文献综述)
刘涛[1](2020)在《基于简化主应力迹线的挡土墙土压力分析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挡土墙土压力是挡墙墙背与土体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结果,其计算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始于18世纪,迄今,最经典且应用最为广泛的仍然是朗金土压力理论与库仑土压力理论。然而,两大经典土压力理论均不能考虑墙土接触面摩擦角的发挥引起墙后土体中主应力方向偏转时对土压力产生的影响,大多学者普遍采用的水平层分析方法需对水平薄层单元界面受力分布情况进行各种假设,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因此,开展对于既能考虑墙土接触面摩擦程度的影响,又能合理划分土体薄层单元并合理分析薄层单元受力情况的挡土墙土压力计算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墙后填土的破坏模式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概述了土拱效应的产生机理。结合填土中主应力的传递特点,选用圆弧形式的主应力迹线来描述滑动土楔中主应力的传递规律。依据墙土接触面及填土中滑裂面处主应力迹线的偏转情况,采用三种不同的简化处理方式将圆弧迹线近似为直线形式,并推导出倾斜直线形土拱主应力偏转角的理论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将滑裂土楔沿所得简化倾斜直线主应力迹线方向进行分层,提出了墙后填土的倾斜直线分层方法,用以优化水平层分析方法。然后,将由倾斜直线分层方法得到的倾斜直线薄层单元作为受力分析的研究对象,并考虑到墙后土体应力分布满足重力场特点,假定斜直薄层单元表面主应力的数值大小随深度呈线性变化规律,给出了分层界面上的主应力分布假定。基于斜直薄层单元的受力极限平衡条件及边界条件,提出了考虑墙土摩擦和墙背倾斜影响的平移刚性挡土墙主动与被动土压力分析新方法。通过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建立的挡土墙极限主动、被动土压力计算方法的合理与可行性,且对于不同高度挡土墙的适用性,并通过敏感性分析,获得了具有工程参考价值的挡土墙土压力变化规律。接着,在极限状态土压力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探讨填土内摩擦角和墙土接触摩擦角与挡墙平动位移之间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种新的考虑土拱效应影响的挡土墙非极限主动和被动土压力分析方法。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可知在挡墙侧移量由零而逐渐增加的过程中,本文非极限主动、被动土压力强度分布曲线与实测结果变化规律一致,证实了本文计算方法的合理性。最后,考虑地震作用的影响,基于拟静力法将地震力视为静力作用在滑楔体上,依据斜直薄层单元的平衡条件及边界条件,提出了考虑土拱效应和地震影响的挡土墙主动和被动土压力分析方法。将水平向地震效应和竖向地震效应对挡墙土压力分布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并总结了相关规律,为挡墙抗震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邓波[2](2020)在《非饱和土边坡与支挡结构相互作用机理及稳定性分析方法》文中认为作为极为常见的边坡支挡结构,挡土墙和抗滑桩在设计计算方面已有大量研究成果。但目前的支挡结构设计方法,主要包括支挡结构的侧向土压力计算和加固边坡的稳定性分析,仅针对坡体处于饱和或干燥状态,忽略了坡体从非饱和到局部饱和,或饱和到非饱和的渐变过程。事实上,在边坡内由于非饱和区基质吸力的存在,一方面使得土体与支挡结构的切向接触特性和法向土压力分布变得更为复杂;另一方面,非饱和土边坡的水力特性不同于完全饱和或干燥土边坡,由于干湿循环作用会使非饱和区大小发生变动,因此也会影响边坡与支挡结构系统的稳定性和防治效果。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基质吸力的减少引起支挡结构破坏和边坡失稳的案例常有发生。这些经验教训表明,在支挡结构设计、施工和工后监测的不同阶段,采用非饱和土力学概念和方法,并明确考虑地下水位以上的基质吸力效应极为重要。因此,在前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室内试验、理论计算以及数值模拟为手段,分别从非饱和土边坡与支挡结构的相互作用机理和稳定性分析方法两个方面展开深入探讨,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非饱和土边坡与支挡结构相互作用机理(1)非饱和土与结构物界面剪切试验及强度理论研究。开展非饱和土与结构物界面的大型剪切试验,研究了基质吸力和界面粗糙度对界面剪切行为的影响,并提出了基于广义有效应力的非饱和土-结构物界面的抗剪强度方法,通过对比已有文献数据,验证了该公式的合理性;此外,基于常规饱和界面直剪试验和SWCC曲线试验结果,提出了一种估算非饱和土与结构物界面抗剪强度的简易方法;(2)非饱和土与刚性挡墙相互作用试验研究。在平移模式下,开展一系列不同墙面粗糙度和填料含水量的刚性挡墙主动土压力室内模型试验,通过埋设的渗压计和土压力盒分别监测基质吸力和土压力,并采用DIC图像关联技术获取破裂面位置,分析了基质吸力和界面粗糙度对土压力和土体破裂面形状的影响;(3)刚性挡墙非饱和土土压力理论计算。基于改进的库伦土楔计算模型,并引入广义有效应力原理,采用极限平衡法求解了考虑界面剪切强度效应的非饱和土主动与被动土压力,通过对比试验和理论计算结果,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并进行了详细的参数讨论;(4)抗滑桩桩侧非饱和土有效土压力理论计算。基于塑性变形理论,推导了考虑吸应力影响的抗滑桩桩身外力沿桩长分布表达式,通过对比Optum G2数值软件计算结果,验证了该公式的合理性,并详细探讨了抗滑桩布置于四种不同假定土中时,桩侧土压力沿桩长分布形态。2.非饱和土边坡与支挡结构稳定性分析方法(1)非饱和土的上限定理。以广义有效应力原理为基础,将吸应力当作外部应力变量,重新给出了非饱和条件下的功能平衡方程。(2)刚性挡墙-非饱和土边坡稳定性系数上限解。考虑界面剪切强度效应,将非饱和填土和挡墙视作一个整体系统,计算了系统的外力功率和内部能量耗散率,由能量法提出了墙土系统的稳定性系数计算方法,通过与Optum G2数值软件和理论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并进行了详细的参数讨论。(3)抗滑桩-非饱和土边坡极限阻滑力上限解。将抗滑桩提供的阻滑力看成未知外力,采用强度折减法和非饱和土上限定理,求解了稳态渗流条件下满足非饱和土边坡达到给定稳定性系数的桩侧极限阻滑力,基于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并进行了详细的参数讨论。(4)抗滑桩-非饱和土边坡极限承载力上限解。采用桩侧非饱和土有效土压力表达式计算抗滑桩提供的阻滑力,并结合强度折减法和上限分析法,求解了稳态渗流条件下抗滑桩加固非饱土边坡的极限承载力,基于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并进行了详细的参数讨论。
都浩男[3](2020)在《考虑滑裂面形状和土拱效应的地震土压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挡土墙作为一种可以有效防止墙后岩石土体变形的支挡结构,被广泛地应用在建筑工程基础、道路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设中,来自侧向土体的土压力是其设计计算中主要的研究对象之一,同样也是岩土领域最古老最基本的研究课题。随着近些年世界各地地震频发,地震土压力受到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关注,目前对于地震土压力的研究已经涌现了丰硕的成果,但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地震土压力研究仍有不足。本文以绕墙底转动的倾斜挡土墙为研究对象,考虑位移对土拱效应及地震土压力的影响,采用水平层分析法与拟静力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别研究了不同滑裂面时的地震主被动土压力分布、合力及合力作用点高度,并采用有限元软件进行了数值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以位移对土拱效应的分析作为切入点,分析了考虑位移和土拱效应的侧土压力系数,分别讨论了两种不同形状的滑裂面表达式及其影响因素。在挡土墙倾角、土体摩擦角等一定的情况下,侧土压力系数随着位移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土体内摩擦角增大而减小,随着墙土摩擦角增大而增大;直线滑裂面倾角随着地震加速度系数的增大而减小;随着位移量的增加,对数螺线滑裂面逐渐变得陡峭。(2)分别推导了直线和对数螺线两种不同滑裂面形状时的地震主被动土压力分布、合力及合力作用点理论计算公式,并对两种滑裂面所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对地震主动土压力而言,滑裂面形状对其影响较小,两种滑裂面所得结果非常接近;地震被动土压力则不同,虽然两种滑裂面形状所得结果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对数螺线滑裂面的土压力分布、合力明显小于直线滑裂面,而合力作用点高度则高于直线滑裂面。(3)通过算例分析了地震加速度系数、滑裂面倾角、内外摩擦角、位移量等因素对主被动土压力分布、合力及合力作用点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地震主动土压力随着位移的增大逐渐减小,而地震被动土压力则相反;地震主动土压力合力随着地震加速度系数的增大而增大,当挡土墙倾角从-30°变化到30°时,合力亦随之增大,地震被动土压力变化趋势与主动土压力相反,且??0时地震作用对合力的影响最为明显;地震主动土压力合力作用点高度随地震加速度系数的增大而降低,地震被动土压力合力作用点高度则随之升高。最后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本文理论推导的正确性。
汪刘军,邓亚虹,孙科,段测[4](2018)在《挡土墙地震土压力计算方法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当前我国现行规范中地震土压力计算方法属于静力学范畴,忽略了地震波的动力效应的现状,为进一步了解实际地震作用下挡土墙墙背土压力情况,按拟静力、拟动力、动力分析的思路总结了地震土压力计算方法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评述了拟静力法、拟动力法、弹性波法、数值法等各方法的优缺点,并指出各方法存在问题和今后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地震作用的复杂性,使得在地震土压力计算既要考虑静力因素,如:填土性质、墙背形式和地层分布;又要考虑动力因素,如:表面荷载和地震动特征。考虑因素的不同使得各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目前对于不同地震土压力计算方法仍需解决4个方面问题:(1)对拟静力法,考虑填土参数和动力荷载的影响,提出合理地震参数。(2)考虑瑞利波影响,提出更加合理的拟动力法地震土压力计算公式。(3)提高弹性波法在大应变荷载下的适用性。(4)寻找合理的参数获取途径,提高数值法中弹塑性非线性本构模型模拟精度。
鹿兴[5](2014)在《考虑土拱效应挡土墙主动土压力研究》文中认为挡土墙是土木建筑、水利水电、铁道交通等工程建设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结构物,挡土墙破坏时,不仅影响工程的基础建设,而且在地震时还可能引发次生灾害,因此在挡土墙设计时需要有比较准确的土压力计算理论作为指导。以往的研究在考虑土拱效应后,对土拱的形状缺乏应力分析,而且仅局限于对直线滑裂面情况下的土压力进行求解,尤其是在地震作用下,忽略了地震系数对侧土压力系数的影响。本文以垂直、刚性挡土墙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墙后土体的应力分析,并且考虑了土拱效应,对静力状态下和地震作用下的主动土压力进行研究,其中在静力状态下分别对直线滑裂面和旋轮线滑裂面求解主动土压力。首先考虑土体的拱效应,通过对墙后土体的应力分析,得到土拱的形状,应用水平层分析法,推导出挡土墙平移模式下的主动土压力分布、土压力合力以及合力作用点高度的理论公式,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土体参数对土压力结果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考虑土拱效应后,得到的土压力合力作用点高度小于不考虑土拱效应计算出的结果,但始终大于库伦理论计算出的结果,所以应用库伦理论设计挡土墙偏危险。然后假设墙后土体滑裂面为旋轮线,首次将土拱原理应用到旋轮线滑裂面,其方法可推广至其他曲线滑裂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改进了前人应用旋轮线滑裂面计算土压力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值求解,得到了主动土压力的分布情况,并和采用直线滑裂面计算出的结果以及其他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另外也研究了土体参数对滑裂面位置和土压力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墙土摩擦角与土体内摩擦角比值接近1时,计算出的土压力合力大于库伦理论计算值,这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值得注意。在地震情况下基于Mononobe-Okabe理论,考虑土拱效应,通过对墙后土体的应力分析推导出地震作用下的土拱形状的曲线方程,计算出在不同的地震系数下的侧土压力系数值,应用水平层分析法推导出地震主动土压力的强度、土压力合力以及合力作用点高度的计算公式,并与M-O理论和现有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并分析了各个参数对结果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出的地震土压力合力与M-O理论相同,但是呈非线性分布,地震土压力的分布对水平地震系数的变化较敏感,当地震系数较大时,土压力合力作用点高度远大于M-O理论的计算值,所以若按照M-O理论设计挡土墙偏危险。本论文结果对挡土墙的设计有指导作用。
曾梦笔[6](2014)在《挡土墙地震土压力分析新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摘要:挡土墙是现实工程中应用最广的特种结构之一,被广泛的用于民用建筑、公路工程、桥梁工程、水利港口工程、铁路工程中。在地震中挡土墙的破坏普遍存在且形式多样,损坏的挡土墙不仅危及人民生命,更严重的会阻塞交通,给震后救援带来难度。挡土墙的抗震设计一直是国内外相关学者研究的课题之一。物部-冈部公式是挡土墙抗震设计中计算动土压力的常用方法,M-O公式的许多假设条件使得它的使用范围有限,且不能得到地震土压力的合力作用位置以及土压力强度分布情况。本文采用旋转挡土墙的计算方法,将地震作用下求解挡土墙主动和被动土压力的问题转换成在静力条件下主、被动土压力的求解问题,采用水平层法分析原理,求得了地震作用下主、被动土压力强度分布、动土压力的合力及墙背作用点高度的解析式,采用图解法原理获得了临界破裂角的解析解。计算模型中考虑了竖向和水平地震加速度、填土与墙背之间存在粘聚力及摩擦角、填土表面存在均布超载、墙背倾角、填土粘聚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公式适用于常规边界条件和地震作用下粘性土和非粘性土的主、被动土压力求解。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在简化条件下本文所得到的公式与M-O公式相同。根据适当假设条件,对采用旋转挡土墙墙法所得到的地震土压力计算式进一步简化,得出了计算地震土压力的简化计算式,汾析结果验证了简化计算式的适用性,旋转挡土墙法简化了主、被动地震土压力计算式的推导过程,统一了挡土墙地震土压力求解。
贾朋[7](2014)在《基于楔体单元法的主动土压力非线性分布分析》文中指出经典的库仑土压力理论以非粘性土为研究对象,假设在极限状态下墙后土体形成一滑动土楔体,通过其静力平衡条件求得土压力合力,并认为假定其分布为线性。但国内外的理论与试验研究已经证明,主动土压力实际上应呈非线性分布,填土滑裂面实际上应为曲面而非平面。本文以平移模式下的刚性挡土墙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一般条件下的主动土压力分布进行分析研究。在库仑理论与楔体单元法的基础上,沿用其滑裂面为平面的假定,推导得到了一般情况下的主动土压力分布的解析解,同时给出了土压力强度系数和土压力合力作用点高度的理论公式。该理论导出了滑裂面为平面时的主动土压力非线性分布,是对库仑理论的扩展与补充。本文提出了基于楔体单元法的主动土压力解析解的遗传算法,推导了主动土压力强度、主动土压力系数、土压力合力大小及其作用点位置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可以用于求解滑裂面为任意曲面假定下的主动土压力分布。滑裂面为二次函数曲面及三次函数曲面时,采用本章方法所求得的主动土压力均呈非线性分布,这与实测数据及模型试验结果基本一致。通过将不同滑裂面假定下采用本文方法求得的主动土压力分布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滑裂面为二次函数曲面的假定更接近实际情况的结论。通过对在不同参数条件及不同滑裂面假定下采用本文方法求解的主动土压力分布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土体内摩擦角φ、墙背与土体间摩擦角δ、不同的墙背倾角α、不同的填土表面倾角β以及填土土体表面所受均布荷载等参数对主动土压力系数、主动土压力强度非线性分布、主动土压力合力作用点位置以及土体滑裂面的影响。
唐仁华[8](2013)在《锚杆(索)挡土墙系统可靠性分析计算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锚固边坡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多且复杂,故利用中值安全系数的传统方法来设计或分析锚固边坡,既不能较好地体现问题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也不能准确地评价工程的长期稳定性,应引入考虑荷载及抗力时变性且以概率统计理论为基础的分析设计方法。为此,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78082)、交通部西部项目(200631880237),考虑锚固计算参数和岩土体参数的统计特性,以锚杆挡土墙为主要研究对象,建立其系统时变可靠性分析模型与计算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假定墙后填土的滑裂面曲线为通过墙踵的对数螺线函数,根据能量原理,推导出了墙面及填土面倾斜、墙面粗糙,既适用于砂性土又适用于粘性土的主动土压力上限解,并引入采用基于自然选择的改进粒子群算法对最危险滑裂面进行全局搜索。将本文解与砂性土土压力系数的经典上限解进行详细对比,发现当墙面倾角较小时两者差别甚微,但当墙面倾角大于30°时,经典上限解则明显偏小,而本文解与基于最优性原理的极限平衡解较接近。(2)分别从是否考虑锚杆失效顺序的影响两个方面对板肋式锚杆挡墙的系统可靠性进行了分析。不考虑锚杆失效顺序时,以肋柱上的所有锚杆抗力之和作为系统锚杆的总抗力来建立极限状态方程。考虑锚杆失效顺序的影响时,将肋柱视为连续梁,锚杆视为弹性支座,引人锚杆与锚固段周围岩土体的复合刚度系数,用位移法导出各根锚杆所受荷载的统一计算公式。同时也考虑了锚杆的多种失效模式以及各种失效模式之间的相关性,提出了单根锚杆三种破坏模式串联系统与多根锚杆并联系统的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和步骤,并编制了计算程序。(3)将框架梁张拉阶段破坏和工作阶段纵梁与横梁的破坏,梁的正截面与斜截面的破坏以及锚杆的破坏等主要失效模式视为串联系统,提出了双梁双柱型框架预应力锚索的系统可靠性分析模型。然后基于各失效模式功能函数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导出了其系统可靠性计算方法并编制了计算程序。(4)基于矩阵位移法建立了框架预应力锚索挡墙在土压力荷载下的内力计算模型并编制了计算程序。视锚杆的失效为脆性破坏与延性破坏的中间状态,分别按脆性破坏与延性破坏计算锚杆体系失效概率的上下限。对工程实例的计算结果表明,若将锚杆视为脆性结构,当其中一根锚杆破坏后其邻近锚杆失效概率迅速增加,验证了脆性构件组成的超静定结构可视为串联系统;然后基于各根锚杆功能函数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得到了脆性破坏时锚杆体系失效概率的上限;最后以立柱上所有锚杆同时达到极限状态的理想状态构建锚杆体系延性破坏时的功能函数,得到了其失效概率的下限。(5)提出了按全概率法对边坡锚杆进行设计的思路。考虑到验算点法求可靠指标需要迭代计算,不能根据目标可靠指标直接求得设计参数,提出了基于二分法全概率设计的计算流程,一般只需几次迭代就能寻找到目标可靠指标下的设计参数。构建了基于可靠性锚杆挡墙优化设计模型,并运用粒子群智能优化算法对该模型进行优化计算。(6)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和工程经验假定土体抗剪强度参数及锚杆抗力随时间的衰减函数形式,同时引入统一强度理论,得到了考虑中主应力系数的锚杆挡墙时变可靠性分析模型。据此模型编制程序对一土质边坡锚杆挡墙进行分析,发现时变性比统一强度理论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更大。
陈昌富,唐仁华,梁冠亭[9](2012)在《基于混合粒子群算法和能量法主动土压力计算》文中研究说明假定挡土墙后填土滑动面为通过墙踵的对数螺线滑动面,基于能量法,推导出了墙背倾斜、粗糙、墙后填土向上倾斜,适用于砂性土与黏性土的主动土压力上限解。以对数螺线通过斜坡的旋入角0和旋出角h为变量,使用基于自然选择的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最危险滑动面进行全局搜索,从而获得主动土压力最优解。对于砂性土,将土压力系数与经典的极限分析上限解相比,发现在墙面倾角较小时两者基本一致,但当墙面倾角大于30°时,经典解明显偏小,而文中解与基于最优性原理的极限平衡解较接近。至于黏性土,对一工程实例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为5.4%。
曾新平[10](2012)在《抗滑桩与重力式挡土墙联合支挡结构受力特性分析》文中指出由于效果良好、造价低廉等优点,抗滑桩、重力式挡土墙是工程中应用广泛的支挡结构。抗滑桩和重力式挡土墙用做治理边坡的联合支挡结构时,其受力特性与单独存在的抗滑桩或重力式挡土墙并不相同。这种支挡结构的受力特点与土体侧向力在抗滑桩和重力式挡土墙上的分担规律有很大关联。而土体侧向力分布又取决于抗滑桩间土拱效应的发挥。因此,抗滑桩与重力式挡土墙联合支挡结构的受力特性的研究,可以归结为抗滑桩土拱效应以及抗滑桩、挡土墙侧向力计算的问题。本文综合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从抗滑桩土拱效应和挡土墙土压力计算两方面入手,分析了抗滑桩与重力式挡土墙联合支挡结构的受力特性。具体工作如下:(1)利用现有的抗滑桩土拱计算理论确定了土拱的拱轴线方程。改进了抗滑桩土拱临界破坏状态的计算方法,得到土拱处于不同临界破坏状态时的前缘点高度计算公式。基于土拱理论确定了滑裂体水平截面形状,并假定滑裂体后部滑裂面为对数螺线,从而确定了抗滑桩桩前滑裂体的三维形状,得到滑裂面的三维曲面方程。(2)考虑土压力的空间分布效应,采用薄层微元法得到考虑斜坡坡度的滑裂体三维土压力计算公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计算滑裂体土压力的简化方法。(3)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平面分析模型,分析了抗滑桩土拱的受力机理、发育规律以及破坏条件。并讨论了各种参数的改变对摩擦土拱、直接土拱和桩前土体荷载承担比例的影响。(4)建立三维数值模型,采用两种工况模拟工程实际中降雨和非降雨两种情况。分析了抗滑桩和重力式挡土墙联合支挡结构中抗滑桩、挡土墙侧向力的水平分布规律和竖向分布规律。(5)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抗滑桩与重力式挡土墙联合支挡结构的失效模式并对其进行受力分析。用现有的理论方法得到土体参数正常、土体参数降低两种工况下的计算结果,定量地分析了支挡结构体系的受力情况。
二、用对数螺线滑动面计算挡土墙主动土压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对数螺线滑动面计算挡土墙主动土压力(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简化主应力迹线的挡土墙土压力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土压力研究现状 |
1.2.1 土拱效应研究现状 |
1.2.2 水平层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2.3 非极限土压力研究现状 |
1.2.4 地震土压力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挡土墙土压力分析方法研究 |
2.1 概述 |
2.2 挡土墙后填土破坏模式 |
2.2.1 挡土墙位移模式 |
2.2.2 填土中滑裂面形式 |
2.2.3 滑裂面破坏角计算 |
2.3 挡土墙后土体应力传递规律 |
2.3.1 土拱效应概况 |
2.3.2 土体应力分析 |
2.4 土压力分析研究方法 |
2.4.1 主应力迹线的简化方法 |
2.4.2 不同形式土拱的对比 |
2.4.3 影响拱形的参数分析 |
2.4.4 墙后土体的倾斜分层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挡土墙主动土压力计算 |
3.1 概述 |
3.2 极限状态主动土压力计算 |
3.2.1 基本假定与受力分析模型 |
3.2.2 计算过程推导 |
3.2.3 实例分析 |
3.2.4 参数分析 |
3.3 非极限状态主动土压力计算 |
3.3.1 土体非极限内摩擦角及墙土摩擦角的确定 |
3.3.2 基本假定与受力分析模型 |
3.3.3 计算过程推导 |
3.3.4 实例分析 |
3.3.5 参数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挡土墙被动土压力计算 |
4.1 概述 |
4.2 极限状态被动土压力计算 |
4.2.1 基本假定与受力分析模型 |
4.2.2 计算过程推导 |
4.2.3 实例分析 |
4.2.4 参数分析 |
4.3 非极限状态被动土压力计算 |
4.3.1 土体非极限内摩擦角及墙土摩擦角的确定 |
4.3.2 基本假定与受力分析模型 |
4.3.3 计算过程推导 |
4.3.4 实例分析 |
4.3.5 参数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考虑地震作用的挡土墙主动土压力计算 |
5.1 概述 |
5.2 挡土墙地震土压力分析方法 |
5.2.1 拟静力分析法 |
5.2.2 拟动力分析法 |
5.3 地震作用下主动土压力计算 |
5.3.1 地震作用下滑裂面破坏角计算 |
5.3.2 基本方程的建立 |
5.3.3 地震主动土压力分布 |
5.3.4 地震主动土压力合力与作用点高度 |
5.4 算例验证 |
5.5 参数分析 |
5.5.1 各参数对滑裂面破坏角α的影响 |
5.5.2 各参数对侧土压力系数K_a的影响 |
5.5.3 各参数对法向土压力强度σ_a的影响 |
5.5.4 各参数对主动土压力系数K_(a1)的影响 |
5.5.5 各参数对总主动土压力合力E_(aw)的影响 |
5.5.6 各参数对倾覆弯矩M的影响 |
5.5.7 各参数对合力作用点高度h的影响 |
5.6 小结 |
第6章 考虑地震作用的挡土墙被动土压力计算 |
6.1 概述 |
6.2 地震被动土压力拟静力分析法 |
6.3 地震作用下被动土压力计算 |
6.3.1 地震作用下滑裂面破坏角计算 |
6.3.2 基本方程的建立 |
6.3.3 地震被动土压力分布 |
6.3.4 地震被动土压力合力与作用点高度 |
6.4 算例验证 |
6.5 参数分析 |
6.5.1 各参数对滑裂面破坏角α的影响 |
6.5.2 各参数对侧土压力系数K_a的影响 |
6.5.3 各参数对法向土压力强度σ_b的影响 |
6.5.4 各参数对被动土压力系数K_(b1)的影响 |
6.5.5 各参数对总被动土压力合力E_(bw)的影响 |
6.5.6 各参数对倾覆弯矩M的影响 |
6.5.7 各参数对合力作用点高度h的影响 |
6.6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一、已发表及录用的学术论文 |
二、主要参与科研项目 |
(2)非饱和土边坡与支挡结构相互作用机理及稳定性分析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边坡与支挡结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
1.2.2 支挡结构加固边坡稳定性评价研究 |
1.3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非饱和土有效应力及强度表达 |
2.1 概述 |
2.2 非饱和土的吸力特性 |
2.2.1 吸力概念 |
2.2.2 常见吸力量测技术 |
2.3 饱和/非饱和土的有效应力表达 |
2.3.1 Terzaghi有效应力原理 |
2.3.2 Bishop有效应力原理 |
2.3.3 广义有效应力原理 |
2.3.4 关于有效应力原理的若干讨论 |
2.4 非饱和土的强度准则 |
2.4.1 Bishop强度公式 |
2.4.2 Fredlund强度公式 |
2.4.3 Vanapalli强度公式 |
2.4.4 扩展双剪统一强度公式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非饱和土与结构物界面强度理论及试验研究 |
3.1 概述 |
3.2 饱和/非饱和土与结构物界面剪切强度公式 |
3.3 非饱和土与结构物界面剪切试验 |
3.3.1 试验材料 |
3.3.2 试验设备 |
3.3.3 试验方法 |
3.3.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 确定界面剪切强度的简易方法 |
3.4.1 界面剪切强度预测方法 |
3.4.2 与试验结果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支挡结构与非饱和土相互作用机理试验研究 |
4.1 概述 |
4.2 模型箱系统 |
4.2.1 装土箱 |
4.2.2 移动挡墙 |
4.2.3 墙体移动系统 |
4.3 基质吸力量测 |
4.3.1 渗压计饱和 |
4.3.2 渗压计标定 |
4.3.3 渗压计埋设 |
4.4 土压力量测 |
4.4.1 土压力盒标定 |
4.4.2 土压力盒埋设 |
4.5 DIC图像关联技术 |
4.6 试验方法及步骤 |
4.6.1 试验方法 |
4.6.2 试验步骤 |
4.7 试验结果分析 |
4.7.1 填料密实度评价 |
4.7.2 土体位移场分析 |
4.7.3 基质吸力分布规律 |
4.7.4 土压力分布规律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作用于支挡结构上的非饱和土土压力统一解 |
5.1 概述 |
5.2 稳态渗流条件下吸应力分布 |
5.3 刚性挡墙非饱和土主动土压力库伦统一解 |
5.3.1 基本假设 |
5.3.2 主动土压力推导 |
5.3.3 试验及理论结果验证 |
5.3.4 算例与参数分析 |
5.4 刚性挡墙非饱和土被动土压力库伦统一解 |
5.4.1 基本假设 |
5.4.2 被动土压力推导 |
5.4.3 试验结果验证 |
5.4.4 算例与参数分析 |
5.5 抗滑桩桩侧非饱和土有效土压力统一解 |
5.5.1 基本假设 |
5.5.2 桩侧有效土压力推导 |
5.5.3 数值结果验证 |
5.5.4 算例与参数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非饱和土边坡与支挡结构稳定性上限分析 |
6.1 概述 |
6.2 极限分析上限理论 |
6.2.1 基本原理及方法 |
6.2.2 考虑孔隙水压力的上限定理 |
6.2.3 考虑吸应力的上限定理 |
6.3 刚性挡墙-非饱和土边坡稳定性系数上限解 |
6.3.1 基本假设和破坏模式 |
6.3.2 墙土系统能耗计算 |
6.3.3 墙土系统稳定性系数计算 |
6.3.4 数值及理论结果验证 |
6.3.5 算例与参数分析 |
6.4 抗滑桩-非饱和土边坡极限阻滑力上限解 |
6.4.1 问题的提出 |
6.4.2 桩土系统能耗计算 |
6.4.3 抗滑桩极限阻滑力计算 |
6.4.4 理论结果验证 |
6.4.5 算例与参数分析 |
6.5 抗滑桩-非饱和土边坡极限承载力上限解 |
6.5.1 问题的提出 |
6.5.2 桩土系统能耗计算 |
6.5.3 边坡极限承载力计算 |
6.5.4 理论及试验结果验证 |
6.5.5 算例与参数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科研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3)考虑滑裂面形状和土拱效应的地震土压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地震土压力理论的相关研究 |
1.2.1 拟静力法 |
1.2.2 拟动力法 |
1.2.3 位移效应的相关研究 |
1.2.4 土拱效应的相关研究 |
1.3 数值计算与模拟相关研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本文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直线滑裂面倾斜挡土墙地震土压力 |
2.1 引言 |
2.2 墙后土体滑裂面分析 |
2.2.1 传统土压力理论 |
2.2.2 M-O理论滑裂面 |
2.3 墙后土体拱效应分析 |
2.3.1 位移与摩擦角的关系 |
2.3.2 墙后土体小主应力拱分析 |
2.4 绕墙底转动位移模式侧土压力系数 |
2.5 直线滑裂面挡土墙地震主动土压力 |
2.5.1 地震主动土压力分布 |
2.5.2 地震主动土压力合力及作用点 |
2.5.3 滑裂面倾角 |
2.6 直线滑裂面挡土墙地震被动土压力 |
2.6.1 地震被动土压力分布 |
2.6.2 地震被动土压力合力及作用点 |
2.7 影响因素分析 |
2.7.1 地震土压力分布 |
2.7.2 地震土压力系数 |
2.7.3 合力作用点高度 |
2.7.4 滑裂面倾角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曲线滑裂面时倾斜挡土墙地震土压力 |
3.1 引言 |
3.2 滑裂面分析 |
3.3 墙后土体土拱效应分析 |
3.4 侧土压力系数 |
3.5 曲线滑裂面地震主动土压力 |
3.5.1 地震主动土压力分布 |
3.5.2 地震主动土压力合力 |
3.5.3 地震主动土压力合力作用点 |
3.6 曲线滑裂面地震被动土压力 |
3.6.1 地震被动土压力分布 |
3.6.2 地震被动土压力合力 |
3.6.3 地震被动土压力合力作用点 |
3.7 影响因素分析 |
3.7.1 地震土压力分布 |
3.7.2 地震土压力合力 |
3.7.3 地震土压力合力作用点 |
3.8 两种滑裂面结果对比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ABAQUS的地震土压力数值分析 |
4.1 引言 |
4.2 模型建立 |
4.2.1 ABAQUS有限元基本原理 |
4.2.2 挡土墙模型 |
4.3 结果分析 |
4.3.1 数值模拟结果 |
4.3.2 数值模拟与理论计算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基金 |
(4)挡土墙地震土压力计算方法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震土压力计算方法 |
1.1 拟静力法 (M-O法) |
1.2 拟动力法 (Steedman-Zeng法) |
1.3 弹性波法 |
1.4 数值法 |
2 地震土压力计算方法对比 |
3 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
(5)考虑土拱效应挡土墙主动土压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字母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直线滑裂面挡土墙主动土压力及其分布 |
2.1 引言 |
2.2 挡土墙后土体滑裂面 |
2.3 挡土墙后土体应力分析 |
2.4 圆弧形土拱形状 |
2.5 侧土压力系数 |
2.6 挡土墙土压力计算及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旋轮线滑裂面挡土墙主动土压力及其分布 |
3.1 引言 |
3.2 滑裂面的假定 |
3.3 挡土墙后土体应力分析 |
3.4 挡土墙主动土压力 |
3.5 滑裂面形状与侧土压力系数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震作用下挡土墙主动土压力及其分布 |
4.1 Mononobe-Okabe理论 |
4.2 刚性挡土墙小主应力拱形状和墙后土体应力分析 |
4.3 侧土压力系数 |
4.4 挡土墙主动土压力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下一步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挡土墙地震土压力分析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1.1 地震的基本概念 |
1.1.2 挡土墙的基本概念 |
1.1.3 挡土墙型式 |
1.2 选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地震条件下挡土墙土压力计算方法 |
2.1 概述 |
2.2 挡土墙地震土压力研究现状及方法 |
2.2.1 极限平衡分析法 |
2.2.2 极限位移理论 |
2.2.3 弹性波理论 |
2.2.4 数值方法 |
2.2.5 拟动力法 |
2.2.6 试验方法 |
2.2.7 国内外抗震设计规范方法 |
2.2.8 水平层分析法 |
2.3 挡土墙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机理 |
2.4 挡土墙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形式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震条件下挡土墙主动土压力计算 |
3.1 引言 |
3.2 地震条件下主动土压力公式建立 |
3.2.1 基本假定 |
3.2.2 公式推导 |
3.2.3 求解主动土压力分布强度 |
3.2.4 求解主动土压力合力及其作用的高度 |
3.2.5 破裂面及其对应的总土压力 |
3.3 算例分析 |
3.3.1 主动土压力计算步骤 |
3.3.2 计算案例 |
3.3.3 算例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震条件下挡土墙被动土压力分析 |
4.1 引言 |
4.2 土的动力本构模型和地震条件下土中的应力 |
4.2.1 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的基本特性 |
4.2.2 土的动力本构模型 |
4.2.3 土中的地震应力 |
4.3 挡土墙地震被动土压力计算模型的建立 |
4.3.1 计算模型及理论分析 |
4.3.2 计算被动土压力 |
4.3.3 计算被动土压力合力和作用位置 |
4.3.4 被动土压力临界破裂角及相应的总土压力 |
4.3.5 被动土压力求解步骤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挡土墙地震土压力的简化计算 |
5.1 引言 |
5.2 非粘性土地震土压力变换分析 |
5.3 粘性土地震土压力变换分析 |
5.3.1 粘性土地震主动土压力变形计算 |
5.3.2 粘性土地震主动土压力变形计算 |
5.4 粘性土地震土压力简化计算 |
5.4.1 各参数对粘性土地震土压力的影响度 |
5.4.2 粘性土地震土压力计算公式的简化 |
5.4.3 案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7)基于楔体单元法的主动土压力非线性分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理论研究现状 |
1.2.2 试验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2 基于楔体单元法的主动土压力解析解 |
2.1 引言 |
2.2 理论推导 |
2.2.1 基本方程的建立 |
2.2.2 基本方程的解 |
2.2.3 土压力合力作用点 |
2.3 破裂角θ的求解 |
2.4 库仑土压力计算方法的改进 |
2.5 算例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楔体单元法的主动土压力离散算法 |
3.1 概述 |
3.2 计算方法 |
3.2.1 理论推导 |
3.2.2 计算程序流程图 |
3.2.3 遗传算法及 MATLAB 简介 |
3.3 滑裂面为二次函数曲线的土压力计算 |
3.3.1 计算模型 |
3.3.2 采用遗传算法求解土压力分布 |
3.3.3 算例 |
3.4 破裂面为三次函数曲面的土压力计算 |
3.4.1 计算模型 |
3.4.2 采用遗传算法求解土压力分布 |
3.4.3 算例 |
3.5 算例对比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主动土压力非线性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
4.1 主动土压力分布的两种类型 |
4.2 各参数对主动土压力强度系数 K 的影响 |
4.3 各参数对滑裂面形状的影响 |
4.4 各参数对土压力分布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8)锚杆(索)挡土墙系统可靠性分析计算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背景和意义 |
1.2 锚杆挡土墙研究现状 |
1.2.1 边坡锚固工程发展概况 |
1.2.2 锚杆挡土墙的特点及适用性 |
1.2.3 预应力锚索研究现状 |
1.2.4 土压力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3 岩土体参数变异性研究现状 |
1.3.1 岩土参数随机性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2 岩土性状及参数统计特性研究现状 |
1.4 锚固边坡时变可靠性研究现状 |
1.4.1 可靠度计算方法概述 |
1.4.2 锚固边坡时变可靠性研究 |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第2章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主动土压力计算 |
2.1 概述 |
2.2 土体塑性流动法则与能量消耗 |
2.2.1 流动法则 |
2.2.2 土体在塑性流动中的能量消散 |
2.3 主动土压力公式推导 |
2.4 改进粒子群算法 |
2.4.1 基本原理 |
2.4.2 模型分析 |
2.4.3 计算步骤 |
2.5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主动土压力优化计算 |
2.6 算例分析 |
2.6.1 算例 1 |
2.6.2 算例 2 |
2.6.3 算例 3 |
2.7 与经典极限分析上限解对比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板肋式锚杆挡土墙系统可靠性分析 |
3.1 概述 |
3.2 锚杆体系的串并联模型 |
3.3 可靠指标的计算方法 |
3.3.1 中心点法 |
3.3.2 设计验算点法 |
3.3.3 JC 法 |
3.3.4 基于可靠指标定义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
3.4 不考虑锚杆失效顺序的锚杆群系统可靠性分析 |
3.4.1 功能函数的建立 |
3.4.2 算例分析 |
3.5 考虑锚杆失效顺序的锚杆群系统可靠性分析 |
3.5.1 荷载效应的计算 |
3.5.2 锚杆体系可靠度的计算 |
3.5.3 算例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框架式预应力锚索挡土墙系统可靠性分析 |
4.1 概述 |
4.2 框架锚索的抗力及材料可靠性参数取值 |
4.2.1 框架梁及锚杆的抗力 |
4.2.2 材料可靠性参数取值 |
4.3 双梁双柱型框架预应力锚索的系统可靠性分析 |
4.3.1 张拉阶段框架梁功能函数的建立 |
4.3.2 工作阶段框架梁功能函数的建立 |
4.3.3 预应力锚索功能函数的建立 |
4.3.4 系统失效概率的近似计算方法 |
4.3.5 算例分析 |
4.4 框架预应力锚索挡墙的系统可靠性分析 |
4.4.1 框架预应力锚索挡墙的设计计算 |
4.4.2 预应力锚杆系统可靠性分析 |
4.4.3 算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锚杆挡土墙可靠性优化设计 |
5.1 概述 |
5.2 锚杆可靠性设计 |
5.2.1 现有锚杆设计原则与方法 |
5.2.2 锚杆的全概率设计方法 |
5.2.3 算例分析 |
5.3 锚杆挡土墙可靠性优化设计 |
5.3.1 预应力锚杆挡墙优化设计变量 |
5.3.2 预应力锚杆挡墙优化设计目标函数 |
5.3.3 预应力锚杆挡墙优化设计约束条件 |
5.3.4 预应力锚杆挡墙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
5.3.5 预应力锚杆挡墙优化设计流程 |
5.3.6 算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锚杆挡墙时变可靠性分析 |
6.1 概述 |
6.2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锚杆挡墙可靠性分析 |
6.2.1 统一强度理论下岩土参数表达式 |
6.2.2 锚杆挡墙功能函数的建立 |
6.2.3 算例计算 |
6.3 锚杆挡墙时变可靠性分析 |
6.3.1 土体抗剪强度参数时变性的实验研究 |
6.3.2 锚杆抗力的时变函数 |
6.3.3 算例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科研及获奖情况) |
(9)基于混合粒子群算法和能量法主动土压力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基于能量法和对数螺线滑裂面的主动土压力计算 |
3 基于混合粒子群算法主动土压力优化计算 |
4 结果对比分析 |
5 实例验证 |
6 结论 |
(10)抗滑桩与重力式挡土墙联合支挡结构受力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抗滑桩与重力式挡土墙联合支挡结构的结构形式及特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抗滑桩计算理论研究现状 |
1.3.2 土拱效应研究现状 |
1.3.3 挡土墙土压力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滑裂体形状确定及土压力计算 |
2.1 引言 |
2.2 抗滑桩土拱受力分析及土拱形状的确定 |
2.2.1 抗滑桩土拱受力分析及拱轴线方程 |
2.2.2 抗滑桩土拱受力临界状态的前缘点高度 |
2.3 抗滑桩桩前滑裂体形状的确定 |
2.3.1 抗滑桩桩前滑裂体 |
2.3.2 滑裂体水平截面形状的确定 |
2.3.3 滑裂体竖直剖面形状的确定 |
2.4 滑裂体土压力计算的薄层微元法 |
2.5 土压力的计算以及土压力沿墙高和墙长的分布 |
2.6 滑裂体土压力的简化计算方法 |
2.7 算例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抗滑桩土拱效应数值模拟研究 |
3.1 引言 |
3.2 土拱效应的形成原因 |
3.3 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法(FLAC3D)简介与基本算例 |
3.3.1 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法(FLAC3D)简介 |
3.3.2 基本算例 |
3.4 抗滑桩土拱效应受力机理数值模拟研究 |
3.4.1 土拱效应受力机理分析 |
3.4.2 土拱的形状以及拱脚的位置研究 |
3.5 抗滑桩土拱的发育规律和破坏方式 |
3.5.1 抗滑桩桩间土拱的发育规律 |
3.5.2 抗滑桩土拱的破坏方式分析 |
3.6 摩擦土拱、直接土拱和桩前土体荷载承载比例的影响因素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抗滑桩与重力式挡土墙联合支挡结构土体侧向力分布规律 |
4.1 引言 |
4.2 计算模型的建立及参数的选取 |
4.3 边坡土体及支挡结构受力变形分析 |
4.3.1 两种工况水平位移及水平应力对比 |
4.3.2 两种工况竖向位移及竖向应力对比 |
4.4 不同工况下土体侧向力分布规律 |
4.4.1 水平面上土压力分布规律 |
4.4.2 土压力沿桩身分布规律 |
4.4.3 土压力沿挡土墙深度分布规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抗滑桩与重力式挡土墙联合支挡结构的受力分析 |
5.1 工程概况 |
5.2 抗滑桩与重力式挡土墙联合支挡结构的失效模式分析 |
5.2.1 边坡稳定性影响 |
5.2.2 上部结构的稳定性分析 |
5.2.3 抗滑桩的失效模式 |
5.2.4 重力式挡土墙的失效模式 |
5.2.5 抗滑桩与重力式挡土墙联合支挡结构失效模式的总结 |
5.3 抗滑桩与重力式挡土墙联合支挡结构的受力分析 |
5.3.1 上部结构的受力分析 |
5.3.2 抗滑桩的受力分析 |
5.3.3 重力式挡土墙的受力分析 |
5.4 抗滑桩和重力式挡土墙的计算方法 |
5.4.1 抗滑桩计算方法 |
5.4.2 重力式挡土墙计算方法 |
5.5 计算结果及讨论 |
5.5.1 计算结果 |
5.5.2 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用对数螺线滑动面计算挡土墙主动土压力(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简化主应力迹线的挡土墙土压力分析方法研究[D]. 刘涛. 湖南大学, 2020(09)
- [2]非饱和土边坡与支挡结构相互作用机理及稳定性分析方法[D]. 邓波. 湖南大学, 2020(01)
- [3]考虑滑裂面形状和土拱效应的地震土压力研究[D]. 都浩男.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4]挡土墙地震土压力计算方法研究综述[J]. 汪刘军,邓亚虹,孙科,段测. 煤炭科学技术, 2018(08)
- [5]考虑土拱效应挡土墙主动土压力研究[D]. 鹿兴. 天津大学, 2014(03)
- [6]挡土墙地震土压力分析新方法研究[D]. 曾梦笔. 中南大学, 2014(03)
- [7]基于楔体单元法的主动土压力非线性分布分析[D]. 贾朋. 重庆大学, 2014(12)
- [8]锚杆(索)挡土墙系统可靠性分析计算方法[D]. 唐仁华. 湖南大学, 2013(01)
- [9]基于混合粒子群算法和能量法主动土压力计算[J]. 陈昌富,唐仁华,梁冠亭. 岩土力学, 2012(06)
- [10]抗滑桩与重力式挡土墙联合支挡结构受力特性分析[D]. 曾新平. 湖南大学,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