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南油田回注污水净化标准处理工艺

温南油田回注污水净化标准处理工艺

一、文南油田回注污水净化达标处理工艺(论文文献综述)

王涌[1](2021)在《水质多变型油田作业废水模块化处理工艺原理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油田作业废水的妥善处置是保障生态脆弱地区石油可持续开采的重要前提。传统处理工艺因流程的单一性、固定性而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油田作业废水。特别是在地形复杂区域,受场地条件限制,作业废水无法得到良好的均质和均量,致使出水SS与石油类等污染物无法稳定满足回注或者回用要求。对此,本研究调研了长庆油田作业废水水质特点,得到了不同种类油田作业废水的处理特性。通过比较各模块化组合工艺,优化配置了适用于不同种类作业废水的处理模式,研发了模块化、可变流程处理工艺。在此基础上,评价了油田作业废水模块化可变流程工艺在实际应用条件下的可靠性。研究结果为油田作业废水高效处理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长庆油田作业废水具有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稳定性强等特点,不同种类作业废水污染物指标差异显着。结合作业废水水质特征,建立了水质评价矩阵。根据水质评价结果将6种油田作业废水分成了3类(易处理、较难处理与难处理作业废水)。其中减阻压裂废水(EM废水)和洗井废水的可处理指数均在0.150以下,属于易处理废水。生物胶废水(0.176)、稠化废水(0.170)和酸化废水(0.154)的可处理指数在0.150~0.200之间,属于较难处理废水。胍胶废水可处理指数为0.287,可归为难处理废水。基于上述研究,提出了作业废水模块化、可变流程处理模式。(2)基于水质评价结果,结合8种模块化组合工艺的对比分析,确定了适用于不同种类作业废水的模块化组合模式。结果表明,对于易处理作业废水,仅采用除油预处理模块(聚结除油)与固液分离模块(空气气浮)可实现污染物的去除;对于较难处理作业废水,针对其高有机物含量及高悬浊的特点,在除油的基础上,需采用一定的氧化手段并结合固液分离措施进行处理。根据不同模块化组合工艺的比选,采用除油预处理与臭氧气浮(DOF)模块的组合工艺可实现对该类作业废水的高效处理;对于难处理作业废水,针对其高粘度的特点,需在除油的基础上增加氧化降粘预处理模块。通过工艺比选,增加铁碳降粘预处理与后续臭氧气浮模块可协同强化去除污染物。(3)根据模块化配置结果,进一步探究了铁碳与DOF模块最佳运行工况。在最佳处理条件下,铁碳预处理模块的CODcr去除率可达53%,DOF模块的CODcr和SS去除率分别可达到67.2%和82.1%,DOF模块可有效去除色氨酸和腐殖质类污染物,疏水中性物质(HON)和疏水酸性物质(HOA)含量明显下降;在强化固液分离方面,由于分离区中絮体粒径与气泡的绕流强度与碰撞概率均成反比,为了提高污染物的分离效果,可通过适当降低分离区的絮体粒径,强化絮体与气泡碰撞作用,提高气浮效率。(4)探明了油田作业废水回注地层的处理模块配置与现场应用效果。针对处理水回注地层,水质限制性因子主要为悬浮物(≤2 mg/L)及中值粒径(≤1.5μm)等。因此,针对易处理、较难处理以及难处理三类废水,需采用的通用组合模块为聚结除油、空气气浮与微滤模块;而对于较难处理作业废水,需在上述通用组合模块的基础上,启动臭氧气浮模块;对于难处理作业废水,需同时增加铁碳预处理与臭氧气浮模块。采用上述模块化可变流程组合工艺,三类油田作业废水出水水质完全满足回注要求。(5)针对处理水配制钻井泥浆,其水质约束条件为总硬度(≤300 mg/L),同时也需考虑有机物的适度去除,因此对于上述三类废水,其通用组合模块为聚结除油、EDTA除硬、空气气浮与微滤模块,而对于较难处理作业废水,需在上述模块组合基础上,启动臭氧气浮模块。对于难处理作业废水,需同时增加铁碳预处理与臭氧气浮模块;针对处理水配制钻井压裂液,其水质限制因子为CODcr(≤300 mg/L)和含盐量(≤20000 mg/L),对三类废水均需要在配制钻井液模块化组合工艺的基础上,新增旁路反渗透模块以强化盐分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针对处理水用于城市杂用的水质要求,考虑处理成本与工艺复杂性,仅针对易处理作业废水进行处理,此时系统由聚结除油、EDTA除硬、臭氧气浮、微滤与反渗透模块构成,出水SS≤10mg/L,色度≤30倍,浊度≤5 NTU,TDS≤1000 mg/L,满足城市杂用要求。

陈国栋[2](2020)在《樊学油区降泥增效污水净化处理技术》文中认为注水开发是樊学油区主要开发方式,采油污水处理达标后回注不仅可以降低油田开发成本,同时保护环境,这就需要对油区污水进行净化处理,水质达标的同时,又能有效降低现场处理淤泥量,实现效益与环保双赢更有意义。对一污水站污水处理的现状调查表明,站内水量不稳定,水质也有变化;污水站水处理设备简单,混凝净化剂单一,污水处理效果不理想。针对此现状,室内实验进行了净化处理剂的筛选评价,具体进行了水质指标分析,无机净化剂的种类与用量,有机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的水解度与分子量,有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阳离子度与用量,混凝加药顺序与搅拌速度,氧化除铁剂的种类及氧化时间等六方面的实验;结果表明,氧化除铁剂加量30mg/L,聚合氯化铝铁加量80mg/L,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加量10mg/L,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加量5mg/L的加药方案在一定条件下达到了有效的净化效果。现场工艺流程的改进,突出在双向流斜板沉降装置和连续气浮浮选装置,现场试验证实净化效果良好;应用半年以上,水质达标,站场内淤泥量减少,达到了有效的降泥增效效果。

王存英[3](2019)在《基于化学破乳的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双旋流气浮处理研究》文中提出三元复合驱三次采油技术采收率比普通水驱采油技术采收率提高20%以上,保障了我国油田开发中后期高含水阶段的稳产高产。三元复合驱采出水产量也随之增加,其处理回注是油田矿场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重要课题。三元复合驱采出水水质复杂,含油乳化程度高、微细粒级油滴含量高、水相粘度高,油水分离难度大,常规含油污水处理工艺难以满足其处理要求,限制了三元复合驱采油技术的推广应用。论文针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水难处理的问题,研制了双旋流气浮装置,对双旋流气浮装置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并结合试验测试与机理分析,揭示了双旋流气浮装置流场特性及分离机理;合成了聚醚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提出了基于化学破乳的“微波破乳–双旋流气浮”处理工艺和“双泡沫–双旋流气浮”处理工艺。形成了包括设备、药剂和工艺在内的技术体系,为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处理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气浮分离技术与旋流分离技术集成,研制了双旋流气浮装置样机。双旋流气浮通过气浮分离和旋流分离过程耦合,形成集重力场与离心力场于一体的复合分离力场。利用ANSYS Fluent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双旋流气浮装置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气浮装置速度分布和能量分布特征。不同柱体高度处特征截面上切向速度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呈轴对称分布。从壁面开始沿径向向轴心处,切向速度先逐渐增大到0.908 m/s,后进一步沿径向向轴心减小为0;不同高度处特征截面上轴向速度方向在靠近边壁处先是旋流向上,后沿径向向轴心处转为向下运动;不同柱体高度处特征截面上径向速度小,从装置壁面开始沿径向向轴心处先增大至0.032 m/s,后减小到零。回流水入口速度从0.5 m/s增加到2.0 m/s,装置内流场由湍流转为稳流状态的高度提高,气浮分离区空间减小,不利于气浮分离。回流水入口速度<1.0 m/s,流体保持稳流的高度约在1100 mm。回流水入口速度>2.0 m/s,流体保持稳流的高度为1200 mm。回流水入口速度从0.5 m/s增加到1.0 m/s,不同高度处特征截面上分速度增加幅度较小。回流水入口速度从1.0 m/s增加到2.0 m/s,不同高度处特征截面上切向速度增加较快,径向速度和轴向速度呈梯级增加;靠近回流水切向入口处特征截面上湍流强度高,y=1200mm高度处流场进入较稳定的层流状态;不同回流水入口速度下特征截面的湍流耗散率和湍流动能沿径向呈轴对称分布。y=300 mm和y=600 mm高度处特征截面上靠近回流水切向入口处,湍流耗散率大,湍动能低;y=400 mm和y=800 mm高度处特征截面上,湍流耗散率在00.78 m2/s3之间,湍动能最大为0.031 m2/s2。特征截面上湍流耗散率低的区域湍动能高,湍流强度弱,能量转化率低,能量损失小。因此,回流水入口流速为1.0 m/s较合适。构建了集气浮分离与旋流分离于一体的双旋流气浮分离过程物理模型,分析了旋流分离和气浮分离耦合基本过程。双旋流强化气浮分离降低了可分离油滴粒径下限,加快了油水分离速度;分析了双旋流气浮装置旋流段脱油率、气浮段脱油率和总脱油率,在气体流量1.0 L/min、回流水进口流速1.0 m/s及气浮时间15min工况条件下,双旋流气浮装置旋流段分离效率为80.4%,气浮段分离效率为94.0%,总脱油率达98.5%;采用双旋流气浮、单旋流气浮以及溶气气浮处理后出水含油量分别为45.2 mg/L、53.5 mg/L和70.4 mg/L,双旋流气浮法油水分离效果优于单旋流气浮法和溶气气浮法;除油动力学研究表明,回流水进口流速增加,促进了油滴粒径分布快速达到动态平衡,油滴粒径分布平衡时小粒径油滴所占比例多。通过将环氧醚和甲基醚分别加到含氢硅油的基本骨架上,合成环氧醚甲基醚共改性硅油中间体。通过环氧氯丙烷和正二丁胺亲核加成反应得到聚-2-羟基丙基二丁基氯化铵,与有机交联剂多乙烯多胺交联得到聚季铵盐。再使聚季铵盐与共改性硅油产生环氧开环反应,得到聚醚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利用FTIR和1HNMR分析了聚醚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的结构,考察了破乳条件对破乳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宜的破乳条件(破乳剂用量100 mg/L、破乳时间4 h、破乳温度为60 oC)下,使用聚醚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的除油率为94.9%,破乳后污水含油量为25.8 mg/L,破乳性能优于聚季铵盐破乳剂。针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水性质复杂、体系稳定,含有大量微细油滴的特性,为了提高其油水分离效率,提出基于化学破乳的双旋流气浮处理工艺。首先提出微波破乳–双旋流气浮工艺,即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经微波辅助破乳剂破乳后,采用双旋流气浮装置进行分离。考察了不同种类破乳剂破乳、微波破乳、微波辅助破乳剂破乳的效能,双旋流气浮装置回流水进口流速、含油污水进水流量、气体流量及含油泡沫层厚对双旋流气浮除油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微波辅助破乳剂破乳的除油率达到93.6%,比单一破乳剂破乳、微波辐射破乳的除油率分别高出6.6个百分点和25.5个百分点。在破乳剂PPA 50 mg/L、辐射功率800 W、辐射时间120 s、回流水进口速度1.0 m/s、气体流量0.75 L/min、含油污水流量0.3L/min、含油泡沫层厚10 cm试验条件下,除油率达到99.4%;进一步提出双气泡–双旋流气浮处理技术,即采用荷正电胶质气体泡沫CGA吸附带负电微细粒级油滴,再在双旋流气浮装置中与常规空气泡耦合进行气浮分离。考察了表面活性剂浓度、搅拌速度与搅拌时间等因素对制备的CGA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双旋流气浮装置回流水进口流速、气体流量、含油污水进水流量以及荷电气泡CGA流量等参数对除油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脱油率达到96.5%,气浮后出水中剩余油滴粒径中值D50为3.97μm。论文共包括95幅图,5个表格,175篇参考文献。

高嘉良[4](2020)在《复杂油田污水系统调整改造调度决策优化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污水系统是保证油田滚动生产的主要系统之一。随着我国陆上油田逐步进入三次采油阶段,多元并行开发方式下,部分油井采出污水普遍“见聚”现象日益突出,原水中成分复杂;含不同成分的污水原水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理工艺,即通过各种功能各异的污水站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污水又要根据下游注水对水质需求的不同,处理到不同的深度。进而达到后续回注污水对水质的不同要求。脱水站、污水站和注水站之间通过污水管网进行污水调度。由此可见,油田污水系统为结构联通性相对复杂的流体网络,同一运行周期内存在不同级别、类型的多种调运管网共存,使得不同网域内站库即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在特殊情况下,如注水站启停泵、现有污水站改造、污水站新建或停产等,如何以最优方案将注水站所需水质、水量及时调运到位,以保证注水系统正常运行是各大油田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目前,油田污水系统的运行管理和调整改造调度决策均依托现场管理人员按经验调控,决策时间长,无法保证调度决策的最优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复杂油田污水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油田污水系统调整改造调度决策优化技术研究,主要工作如下:首先,依托于对油田污水系统特有流体网络结构特性的分析,建立了管网水力分析计算数学模型,融合“图论思想”,基于广度优先搜索(BFS)形成了复杂油田污水系统水力计算分析方法。结合算法的有效遍历性,实现污水系统节点及管道单元的参数计算,运算效率高。其次,基于复杂油田污水系统常见的四种调整改造模式,即污水站库产能新建、注水站启停泵调整、现有站库调整、污水站库停产改造,以决策过程中系统总调度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以站库之间的调度水量为决策变量,以调整工作量约束、每种子模式运行特性约束、流量平衡约束、水质约束、站库处理能力等为约束条件,构建污水系统四种调整改造模式下的调度决策优化数学模型,根据模型的结构特点,结合可行性准则以及不可行解调整,建立了烟花算法(FWA)的求解策略。最后,基于软件工程学理论,采用面向对象的C#编程语言,在Visual Studio 2010程序开发平台中,嵌入组件式GIS技术进行软件编制,研制了“复杂油田污水系统调整改造调度决策”软件系统,实现了污水系统的水力计算分析、调整改造调度决策优化等决策功能。应用该软件对某区块污水系统的站库调整改造调度决策问题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该技术在保证调度决策方案合理的同时,避免了污水站库产注不平衡、负荷不均衡、处理水质不达标的突出矛盾,在降低污水系统运行调度成本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污水系统的决策效率以及运行管理水平。

王宝峰[5](2020)在《辽河油田采出水处理现状及新技术应用试验》文中指出目前回注水处理的常规流程是"三段法",即缓冲调节→沉降分离除油→压力过滤。随着采出水成分日趋复杂和地层的复杂多变,现有采出水处理技术尚存在一定局限性。按照油品性质简要分析辽河油田回注污水处理现状和存在问题,围绕回注污水低成本处理与含聚污水达标处理,列举了近年来辽河油田回注污水处理中应用的新技术,主要包括悬浮污泥污水处理技术、不加药污水处理技术和含聚污水微生物处理技术。新技术的应用使污水达标率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成本与浮渣油泥产生量大幅降低,为今后污水系统升级改造提供了技术支持。

徐吕[6](2019)在《低渗透油田回注水腐蚀性能及混注结垢趋势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针对陕北南部低渗透油田开采时需注水维持地层能量和采油污水利用的实际情况,对油田污水、该区域的清水、地层水等水源混合回注时可能出现的腐蚀和结垢问题开展了相关的研究,探讨不同水源的水质、腐蚀性能、以及混配条件对混合过程及结垢趋势的影响规律,为解决油田回注水过程可能出现的管道、设备的腐蚀和结垢,以及地层堵塞等问题采取的预处理工艺提供基础参数和依据。首先对清水、污水和三个区块的地层水(-31、-6、-12)五种原水进行水质分析。五种水的p H、阴阳离子浓度、悬浮固体含量、矿化度等均有较大差异。清水的p H最高,其次是地层水-31,其它三种水p H相差较小。矿化度是地层水-31最大,其它依次为污水、地层水-6、地层水-12和清水。清水属于Na2SO4水型,污水、地层水均属于Ca Cl2水型。五种水的悬浮固体含量均超标,污水、地层水-31含油量超标,污水、地层水-6的腐生菌、硫酸还原菌超标。其次对五种水的腐蚀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清水、地层水-31、地层水-12的腐蚀速率超标。清水的腐蚀属于全面析氧电化学腐蚀;污水和地层水-6的腐蚀属于局部坑蚀,以晶间腐蚀为主,点蚀为辅;地层水-31和地层水-12属于局部腐蚀,以晶间腐蚀为主,缝隙腐蚀为辅。腐蚀主要诱因是水中氯离子、硫酸盐还原菌和腐生菌、以及悬浮固体。最后对清水、污水分别与地层水进行混配条件的实验研究。不同区块的地层水、温度、混配比均对混合水的p H、成垢阳离子浓度及其总浓度变化率、结垢量等指标有影响。同一混配比条件下,地层温度(40℃)对应的结垢量均比常温对应的结垢量大。清水与三种地层水混合时,结垢量最大的是清水与地层水-31,其次为清水与地层水-6,最小的是清水与地层水-12;清水与各地层水混配时,成垢阳离子总浓度变化率和成垢量最大值对应的混配比大体相对应;适宜的混配比条件:清水与地层水-31和地层水-6均为8:2、清水与地层水-12为5:5;清水与地层水-31和地层水-12混合形成的结垢主要成分为Ca CO3,垢颗粒较大、较松散;清水与地层水-6混合形成的结垢主要成分为Ca CO3,另外还含有少量的硅结晶物,垢颗粒较小、较致密。污水与三种地层水混合时,结垢量最大的是污水与地层水-6,其次为污水与地层水-31,最小的是污水与地层水-12;污水与各地层水混配时,成垢阳离子总浓度变化率和成垢量最大值对应的混配比大多不一致,是由于污水腐蚀菌含量和悬浮固体含量较高引起;适宜的混配比(对应于成垢阳离子总浓度变化率最大的)条件:污水与地层水-31和地层水-6均为6:4、清水与地层水-12为4:6;污水与各地层水混配时,形成的结垢主要成分均为Ca CO3;地层水-31和地层水-6混合形成的垢颗粒较大、较松散;污水与地层水-12混合形成的结垢颗粒较小、较致密。大多数混配比条件下,污水与地层水混合产生的结垢量大于清水与地层水混合产生的结垢量。

王浩[7](2019)在《破乳-混凝-水质净化工艺处理压裂返排液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针对压裂返排液处理后达标回注的问题,以新疆某致密油油田压裂返排液为研究对象,分析压裂返排液水质,结果表明,压裂返排液为水包油型乳化液废水,水质悬浮物含量、油含量、细菌为主要的污染物,水质饱和指数SI>0,水质稳定指数SAI<6,水质有结垢趋势。采用破乳-混凝-水质净化工艺开展压裂返排液回注实验研究,经过药剂优化,确定了最佳药剂配方和投加量。破乳-混凝-水质净化工艺中破乳剂、混凝剂、催化剂、助凝剂、杀菌剂、阻垢剂、缓蚀剂和污泥脱水剂的最佳投药量分别为100 mg/L、1250 mg/L、5 mg/L、200 mg/L、100 mg/L、50 mg/L、80 mg/L和30 mg/L。压裂返排液经上述工艺处理后,悬浮物含量降至18.3 mg/L,腐生菌(TGB)降至25个/m L,硫酸还原菌(SRB)和铁细菌(IB)均降为0,失钙率降为2.49%,腐蚀率降为0.0097mm/a,满足《SY-T 5329-2012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的回注要求。采用破乳-混凝-水质净化工艺开展压裂返排液回注现场试验,处理后的水质悬浮物含量为19.2 mg/L(未过滤),油含量为0,出水水质腐蚀率均小于0.076 mm/a,失钙率小于3%,水中TGB和IB的数量在0~25个/m L之间波动,SRB的数量在0~9个/m L之间波动,满足《SY-T 5329-2012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的回注要求。

贺贤伟[8](2018)在《普光净化厂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石油开发中普遍存在水资源短缺,但是在油田运行环节中,又会产生大量的无法再次利用的污水。为响应国家节水减排政策要求,应对水资源短缺现状,普光净化厂对生产污水建立了回用系统,但是总磷和微生物含量仍然超出工业循环水控制标准。本文通过对普光净化厂外排回用水及循环排污水现状的分析,优选外排水回用除磷、除菌处理方法、循环水排污水除磷方法,并开展除磷、除菌处理实验及应用研究分析。通过对回用系统预处理后的水质现状分析,外排回用水总磷超标原因是检修废水高含磷,细菌总数超标是SBR工艺设计上没有考虑杀菌环节,无法有效控制细菌总数。通过对循环水排污现状分析,循环水排污中的磷主要来源于锅炉加药带来的磷酸根,和循环水药剂中带来的有机磷。通过外排回用水除磷分别从化学法、物理膜过滤、生物法三个方面展开实验对比研究。确定了化学法除磷最佳除磷药剂为C药剂,采用C药剂投加比例系数为1.7:1、复配药剂M-1投加质量浓度为0.05%时,对污水中总磷的去除率达到98.8%。外排回用水细菌总数控制分别从化学法杀菌、物理膜过滤除菌、生物法除菌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化学法杀菌效果理想。SBR工艺控制出水细菌效果一般。膜过滤法除菌高效稳定,且运行成本低廉。建议采用化学法杀菌+膜过滤除菌组合工艺控制回用水中细菌总数。通过室内试验确定了外排回用水除磷、杀菌的工艺为超滤陶瓷膜系统和化学除磷、杀菌一体化工艺,经过现场实验污水回用系统中总磷、总铁、细菌总数满足回用水的标准要求。针对循环排污水除磷,通过室内试验模拟高效沉淀池+V滤工艺,采用PAC、PAM、FeCl3药剂,去除废水中TP均能满足回用要求。现场采用化学药剂+混凝池+保安过滤器+SiC膜精滤工艺,进行除磷实验,出水磷含量在0.5mg/L以下。依据试验结果,并对混凝+碳化硅膜过滤、混凝+碳化硅膜过滤两个技术方案进行比选,优选了高密度沉淀池+V型滤池的组合工艺。根据运行结果分析,工艺出水总磷含量0.11~0.21mg/L之间,满足排放标准要求。

王国柱[9](2018)在《长庆油田采出水处理工艺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油田采出水处理是有效注水的可靠保证,如何提高油田采出水处理水质是油田地面工程的重要内容。本论文首先根据长庆油田采出水处理工艺现状及存在问题,对大庆油田、长庆油田进行深入调研,针对长庆油田的问题总结提炼了几项关键技术:污泥磁分离脱水技术、二氧化氯杀菌技术、紫外线及光电杀菌技术、电解盐杀菌技术及絮凝剂干粉投加技术等。其次,对长庆油田典型站场胡一联合站、艾家湾联合站等进行了跟踪试验,分析原水水质、评价运行效果,并对现场使用药剂进行了优化筛选。根据试验结果指出现场水质不达标的原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最后,根据长庆油田实际针对两种情况分别提出并实施不同工艺:已建改造站场在现有基础上提出完善工艺;新建站场提出全新的“不加药溶气气浮、生化处理、浅层砂连续过滤、紫外线杀菌”工艺,橇装一体化集成建设模式。改造站场完善工艺出水含油≤8 mg/L,悬浮固体含量≤3 mg/L;新建站场新工艺出水含油平均约为5 mg/L,悬浮固体含量平均约为5mg/L,均远低于长庆油田采出水回注指标的相关要求。总体来说,已建站场改造工艺运行费用低、不新增动力费用、药剂费用仅新增0.46元/m3、抗冲击负荷强;新建站场新工艺思路新颖、布置紧凑、露天设置、占地小、施工周期短,投产迅速,非常适应油田滚动扩边开发模式。

张传玉[10](2018)在《修井污水回注处理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我国大部分油田已进入后期开发时期,主要采用注水开发模式以维持地层压力和提高采收率。河南油田已全面进入后期开发阶段,修井作业量也随之增大,同时产生了大量的修井污水。修井污水含有大量的石油类物质和难于降解的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等污染物,污染源分布较广、种类繁多、具有一次性排放多等特点,目前通常采用污水池自然晾晒的办法来处置修井污水。自然晾晒的修井污水如不加以处理,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水资源浪费。为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是修井污水处理后回注地层,本文将针对修井污水回注处理技术进行实验研究。而修井污水回注地层必须满足《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和分析方法》的水质标准要求,确保修井污水处理水达到标准后才能回注,还要对处理水的配伍性和岩心的渗透率伤害率进行评价,以确保修井污水处理水回注地层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本文首先通过文献调研和现场调研的方法,进行了文献资料和基础数据采集,掌握国内外修井污水回注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现场调研污水处理技术的实际情况,查找污水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确定了最佳的加药方案:p H值调节剂选用复合p H调节剂,添加比例Na OH:Ca O为4:1,调节p H值为7.5左右;氧化剂为过氧化氢,其投药量控制在60mg·L-1以上;絮凝剂为聚合氯化铝,p H值控制在7-8范围内最佳,最佳投药量为20mg·L-1;助凝剂为聚丙烯酰胺,最佳的投药量为4mg·L-1。还改进优化了污水处理流程:p H调节→氧化→沉降分离→絮凝沉淀→反渗透膜过滤处理。其次,对修井污水处理水的水质进行评价分析,各项指标都满足了回注水的标准要求,确保了修井污水处理水达到了回注地层的水质要求。最后,对处理后对修井污水进行配伍性实验研究,应用比浊分析法、成垢离子和垢物质量分析法说明了各修井污水处理样本与地层水、回注水有着良好的配伍性。同时对处理后的修井污水进行岩心驱替实验研究,得出的岩心渗透率伤害率都在20%以下,根据判定标准可判定对储层的渗透率无伤害。最终,验证了河南油田修井污水处理技术是科学的,回注地层是可行的。它不仅减少了环境污染,而且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促进了河南油田修井污水回注处理技术的发展,并且能给西部油区污水处理系统建设提供实验基础和参考作用,对河南油田的高质量、绿色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应用价值。

二、文南油田回注污水净化达标处理工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南油田回注污水净化达标处理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1)水质多变型油田作业废水模块化处理工艺原理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油田作业废水的来源、组成及潜在环境风险
        1.1.1 油田作业废水的来源
        1.1.2 油田作业废水的组成与潜在环境风险
    1.2 油田作业废水处理技术应用现状
        1.2.1 以物化/化学组合工艺为核心的处理技术
        1.2.2 以生化处理为核心的组合技术
    1.3 油田作业废水常规处理技术的局限性
    1.4 油田作业废水处理研究技术路线
        1.4.1 油田作业废水可变流程模块化解决思路的提出
        1.4.2 臭氧-气浮固液分离工艺的提出
        1.4.3 臭氧气浮多元耦合一体化技术的构造与耦合作用机制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1.5.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2 研究内容
2.材料与方法
    2.1 油田作业废水水质调研与分析方法
        2.1.1 调研区域
        2.1.2 常规水质分析方法
        2.1.3 三维荧光分析方法
        2.1.4 分子量分析方法
        2.1.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方法
    2.2 油田作业废水处理特性评价方法
    2.3 油田作业废水各模块运行条件
    2.4 微观条件下气絮颗粒运移特性研究方法
        2.4.1 气泡-絮体碰撞试验方法
        2.4.2 气泡-絮体运移试验装置
    2.5 有机物分级方法
    2.6 臭氧气浮接触区试验装置
    2.7 臭氧气浮分离区试验装置
3.油田作业废水水质特性及处理模式构建
    3.1 油田作业废水水量特性
    3.2 油田作业废水水质特性
        3.2.1 油田作业废水常规指标特征
        3.2.2 油田作业废水三维荧光特性
        3.2.3 油田作业废水分子量分布规律
    3.3 油田作业废水处理特性评价
        3.3.1 油田作业废水处理归宿及约束条件
        3.3.2 油田作业废水处理特性归类分析
    3.4 油田作业废水模块化可变流程处理模式构建
        3.4.1 油田作业废水处理模块
        3.4.2 油田作业废水模块化可变流程处理模式的提出
    3.5 小结
4.以臭氧气浮为核心的处理模块优化配置与单元解析
    4.1 油田作业废水处理工艺模块化配置研究
        4.1.1 易处理油田作业废水模块化配置工艺研究
        4.1.2 较难处理油田作业废水模块化配置工艺研究
        4.1.3 难处理油田作业废水模块化配置工艺研究
        4.1.4 油田作业废水模块化可变处理工艺流程
    4.2 铁碳预处理模块条件优化与作用机制研究
        4.2.1 铁碳预处理模块的作用效果与优化
        4.2.2 有机物改性与作用机理研究
    4.3 臭氧气浮固液分离模块条件优化与作用机制研究
        4.3.1 臭氧气浮对油田作业废水有机物去除特性研究
        4.3.2 气絮颗粒形成机理与运移规律研究
        4.3.3 分离区中污染物去除效果研究
    4.4 小结
5.油田作业废水模块化可变流程工艺案例分析
    5.1 分区建设原则及处理规模
    5.2 达标回注为目的处理工艺效果评价
    5.3 达标回用为目的处理工艺效果评价
        5.3.1 以配制钻井泥浆为回用目的
        5.3.2 以配制钻井压裂液为回用目的
        5.3.3 以城市杂用为回用目的
    5.4 小结
6.结论
    6.1 结论
    6.2 展望
    6.3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2)樊学油区降泥增效污水净化处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
        1.2.1 国内研究进展
        1.2.2 国外研究进展
    1.3 絮凝剂及作用机理
        1.3.1 絮凝剂的种类
        1.3.2 絮凝剂作用机理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樊学油区水处理现状
    2.1 地质概况
    2.2 水处理现状简介
        2.2.1 油田含油污水特点
        2.2.2 樊学油区水处理工艺流程
        2.2.3 气浮除油技术的特点及应用
        2.2.4 樊学油区污水站水质调研分析
第三章 实验仪器、材料与实验方法
    3.1 实验材料仪器
    3.2 药剂配制方法
    3.3 水质测试方法步骤
    3.4 透光度数据测量方法
第四章 室内净化实验及现场应用
    4.1 现场水质测试
    4.2 无机净化处理剂的筛选评价
        4.2.1 处理剂种类筛选
        4.2.2 药剂加量筛选
    4.3 有机净化处理剂的筛选评价
        4.3.1 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的筛选评价
        4.3.2 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水解度对净化效果的影响
        4.3.3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筛选评价
    4.4 混凝条件对净化效果的影响
        4.4.1 净化剂加药顺序对净化效果的影响
        4.4.2 搅拌速度对净化效果的影响
    4.5 除铁剂的筛选评价
    4.6 优选配方的净化效果评价
    4.7 药剂配方的确定
    4.8 现场应用及效果
        4.8.1 污水处理站工艺流程的改进
        4.8.2 处理后水质化验结果
        4.8.3 试验阶段污泥量的变化
第五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3)基于化学破乳的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双旋流气浮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
2 文献综述
    2.1 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2.2 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处理研究进展
    2.3 本章小结
3 双旋流气浮装置数值模拟
    3.1 双旋流气浮装置基本结构
    3.2 双旋流气浮装置数值模拟
    3.3 双旋流气浮装置速度分布特征
    3.4 双旋流气浮装置能量分布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双旋流强化气浮除油机理研究
    4.1 双旋流强化气浮机制与分离性能
    4.2 双旋流强化气浮除油动力学研究
    4.3 本章小结
5 聚醚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合成与破乳性能评价
    5.1 引言
    5.2 聚醚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合成
    5.3 聚醚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性能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化学破乳的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双旋流气浮处理试验
    6.1 引言
    6.2 微波破乳-双旋流气浮处理三元复合驱采出水试验
    6.3 双气泡-双旋流气浮处理三元复合驱采出水试验
    6.4 基于化学破乳的双旋流气浮处理现场试验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今后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复杂油田污水系统调整改造调度决策优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管网系统水力计算研究现状
        1.2.2 管网系统调度决策优化研究现状
        1.2.3 优化算法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复杂油田污水系统简介
    2.1 复杂油田污水系统简述
        2.1.1 复杂油田污水来源
        2.1.2 复杂油田污水组成
        2.1.3 油田污水处理工艺简述
    2.2 复杂油田污水系统流程
    2.3 复杂油田污水系统处理工艺流程
        2.3.1 普通水驱污水站工艺流程
        2.3.2 聚驱污水站工艺流程
        2.3.3 三元复合污水站工艺流程
        2.3.4 深度污水站工艺流程
第三章 复杂油田污水系统水力分析计算方法
    3.1 污水系统单元数学模型
        3.1.1 管元的数学模型
        3.1.2 管网节点单元的数学模型
        3.1.3 输水泵的数学模型
        3.1.4 污水站库负荷率数学模型
        3.1.5 污水站库含聚浓度数学模型
        3.1.6 污水粘度模型
    3.2 基于广度优先搜索的水力分析计算方法
        3.2.1 图论分析
        3.2.2 广度优先搜索
        3.2.3 基于广度优先搜索的管网水力计算求解
第四章 复杂油田污水系统调整改造调度决策优化
    4.1 污水站库产能新建决策优化数学模型建立
        4.1.1 目标函数
        4.1.2 约束条件
    4.2 注水站启停泵调整决策优化数学模型建立
        4.2.1 目标函数
        4.2.2 约束条件
    4.3 现有站库调整决策优化数学模型建立
        4.3.1 目标函数
        4.3.2 约束条件
    4.4 污水站库停产改造决策优化数学模型建立
        4.4.1 目标函数
        4.4.2 约束条件
    4.5 基于烟花算法的优化模型求解
        4.5.1 烟花算法简介
        4.5.2 可行性准则
        4.5.3 烟花算法求解
第五章 复杂油田污水系统调整改造调度决策系统开发
    5.1 调度决策系统开发运行环境
    5.2 软件总体体系框架
    5.3 软件特色
    5.4 软件功能模块
        5.4.1 文件管理模块
        5.4.2 图形建模模块
        5.4.3 生产数据管理模块
        5.4.4 污水系统仿真水力分析计算模块
        5.4.5 污水系统调整改造调度决策优化模块
        5.4.6 流量修正模块
        5.4.7 辅助工具及帮助指南模块
第六章 应用实例
    6.1 实例一:W9#聚驱污水站产能新建调度决策优化方案
        6.1.1 运行现状水力计算分析
        6.1.2 W9#聚驱污水站调度决策
        6.1.3 系统辅助调度决策
        6.1.4 决策优化结果分析
    6.2 实例二:XS注水站停泵调度决策优化方案
        6.2.1 运行现状水力计算分析
        6.2.2 XS注水站停泵调度决策
        6.2.3 系统辅助调度决策
        6.2.4 决策前后对比及优化结果分析
    6.3 实例三:W-D-23#深度污水站新建管线调度决策优化方案
        6.3.1 运行现状水力计算分析
        6.3.2 W-D-23#深度污水站新建管线调度决策
        6.3.3 系统辅助调度决策
        6.3.4 决策前后对比及优化结果分析
    6.4 实例四:W1#水驱污水站停产改造调度决策优化方案
        6.4.1 运行现状水力计算分析
        6.4.2 W1#水驱污水站停产改造调度决策
        6.4.3 系统辅助调度决策
        6.4.4 决策前后对比及优化结果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辽河油田采出水处理现状及新技术应用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含油污水处理工艺
2 问题分析
    2.1 稠油污水处理
    2.2 含聚污水处理
    2.3 斜板除油
3 试验应用
    3.1 悬浮污泥污水处理技术
    3.2 不加药污水处理技术
    3.3 含聚污水微生物处理技术
4 结束语

(6)低渗透油田回注水腐蚀性能及混注结垢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相关知识背景
        1.1.1 研究区块现状
        1.1.2 清、污混注的特点
        1.1.3 清、污混注注水水源
        1.1.4 清、污混注的研究及应用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注水水质要求及标准
        1.3.1 水质基本要求
        1.3.2 推荐水质主要控制指标
        1.3.3 注水水质辅助性指标
    1.4 注水水质超标的危害
        1.4.1 悬浮物含量
        1.4.2 含油量
        1.4.3 溶解氧
        1.4.4 硫化物
    1.5 清、污混注结垢原因及危害分析
        1.5.1 回注水结垢的化学理论基础
        1.5.2 可能水垢的生成顺序
        1.5.3 混注水中常见的垢及性质
    1.6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1.6.1 研究目的意义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方法
    2.1 化学试剂及仪器
        2.1.1 化学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案
        2.2.1 水处理
        2.2.2 水质分析
        2.2.3 腐蚀性能测定实验
        2.2.4 混配实验
    2.3 分析测定实验方法
    2.4 样品的表征
        2.4.1 扫描电镜分析
        2.4.2 X射线衍射分析
第三章 原水水质及腐蚀性能研究
    3.1 原水水质分析
        3.1.1 原水的化学成份及水型分析
        3.1.2 原水的微生物菌分析
    3.2 原水的腐蚀性能研究
        3.2.1 腐蚀机理分析
        3.2.2 腐蚀性能试验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原水混配结垢趋势的研究
    4.1 结垢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4.1.1 温度对结垢的影响
        4.1.2 压力对结垢的影响
        4.1.3 pH对结垢的影响
        4.1.4 含盐量对结垢的影响
        4.1.5 成垢离子浓度对结垢的影响
    4.2 清水与地层水混配实验研究
        4.2.1 清水与地层水-31混配
        4.2.2 清水与地层水-6混配
        4.2.3 清水与地层水-12混配
        4.2.4 清水与三种地层水混配对比
    4.3 污水与地层水混配实验研究
        4.3.1 污水与地层水-31混配
        4.3.2 污水与地层水-6混配
        4.3.3 污水与地层水-12混配
        4.3.4 污水与三种地层水混配对比
    4.4 清水、污水与地层水混配对比
        4.4.1 清水、污水与地层水-31混配对比
        4.4.2 清水、污水与地层水-6混配对比
        4.4.3 清水、污水与地层水-12混配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7)破乳-混凝-水质净化工艺处理压裂返排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压裂返排液的特点
    1.3 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
        1.3.1 化学法
        1.3.2 物理法
        1.3.3 生物法
    1.4 压裂返排液回注技术
        1.4.1 破乳
        1.4.2 混凝
        1.4.3 水质净化
    1.5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第2章 压裂返排液水质特性分析
    2.1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1 实验用水
        2.1.2 水质分析仪器与方法
        2.1.3 乳化特性分析方法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2.1 水质分析结果与讨论
        2.2.2 乳化特性分析结果与讨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破乳-混凝-水质净化实验研究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用水和药剂
        3.1.2 实验仪器和方法
        3.1.3 实验步骤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2.1 实验用水水质分析
        3.2.2 反相破乳剂的筛选
        3.2.3 混凝剂和助凝剂的筛选
        3.2.4 水质净化药剂的筛选
        3.2.5 污泥脱水剂的筛选
        3.2.6 破乳-混凝-水质净化药剂体系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压裂返排液回注现场试验研究
    4.1 实验材料和方法
        4.1.1 现场试验流程
        4.1.2 现场试验方法
        4.1.3 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油含量和SS去除情况
        4.2.2 杀菌、缓蚀和阻垢情况
        4.2.3 污泥处理情况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普光净化厂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油气田污水处理现状
        1.2.2 油气田污水回用现状
        1.2.3 除磷方法
        1.2.4 除菌方法
    1.3 普光净化厂污水处理现状
        1.3.1 普光净化厂污水预处理工艺现状
        1.3.2 普光净化厂循环水质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路线
第2章 普光净化厂外排回用水现状分析
    2.1 外排回用水对Ⅱ循水水质影响规律研究
        2.1.1 回用水执行的标准
        2.1.2 回用水与Ⅱ循水水质配伍性室内研究
        2.1.3 回用水预处理后水质监测现状
    2.2 外排回用水水质不达标主要因素及原因分析
        2.2.1 主要影响因素
        2.2.2 外排回用水总磷含量超标原因分析
        2.2.3 外排回用水细菌含量超标原因分析
        2.2.4 预处理工艺缺陷分析
    2.3 循环排污水水质不达标主要因素及原因分析
        2.3.1 循环水排污水质现状
        2.3.2 循环水排污排水水质要求
        2.3.3 超标原因分析
        2.3.4 设计进出水水质
    2.4 外排回用水质对循环水系统运行的影响及优化的必要性
    2.5 小结
第3章 外排回用水除磷、除菌处理实验研究
    3.1 外排回用水除磷实验研究
        3.1.1 化学法除磷实验研究
        3.1.2 SBR工艺强化除磷实验研究
        3.1.3 A/O+膜处理工艺除磷实验研究
        3.1.4 实验结论
    3.2 循环排污水回用除磷实验研究
        3.2.1 室内模拟实验一
        3.2.2 室内模拟实验二
        3.2.3 实验结论
    3.3 外排回用水除菌实验研究
        3.3.1 化学法除菌实验研究
        3.3.2 SBR工艺优化除菌实验研究
        3.3.3 膜过滤除菌实验研究
        3.3.4 实验结论
第4章 现场应用及效果分析
    4.1 化学法+膜过滤技术现场应用
        4.1.1 现场工艺流程
        4.1.2 现场试验数据及分析
    4.2 高级氧化法+多介质过滤技术现场应用
        4.2.1 装置及工艺
        4.2.2 装置进出水水质及数据分析
        4.2.3 应用效果
    4.3 普光净化厂循环排污水除磷达标现场应用
        4.3.1 现场试验
        4.3.2 工艺技术方案比选
        4.3.3 现场应用
第5章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9)长庆油田采出水处理工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长庆油田采出水处理工艺概况
        1.1.1 “一级沉降+二级过滤”处理工艺
        1.1.2 “二级沉降+过滤”处理工艺
        1.1.3 “一级沉降除油+一级过滤(预留)”工艺
    1.2 长庆油田采出水处理工艺存在问题
第二章 长庆油田采出水工艺运行效果评价
    2.1 艾家湾作业区采出水水质性质分析与评价
        2.1.1 物性分析
        2.1.2 现有污泥脱水处理运行效果评价
    2.2 胡一联采出水处理系统运行效果评价
        2.2.1 采出水处理工艺
        2.2.2 回注水处理系统运行效果评价与分析
        2.2.3 回注水处理系统药剂筛选与评价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大型油田采出水处理工艺的分析研究
    3.1 工艺分析研究
        3.1.1 污泥磁分离脱水技术
        3.1.2 二氧化氯杀菌技术
        3.1.3 紫外线及光电复合杀菌技术
        3.1.4 电解盐杀菌技术
        3.1.5 除油罐连续收油技术
        3.1.6 絮凝剂干粉加药技术
    3.2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庆油田采出水处理工艺优化
    4.1 改造站场工艺完善方案
    4.2 新建站场新工艺方案
        4.2.1 预处理工艺
        4.2.2 生化处理技术
        4.2.3 采出水处理一体化集成装置研制
        4.2.5 新工艺处理效果评价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10)修井污水回注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及目的
        1.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2 研究目标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修井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1.2.2 修井污水回注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研究内容
        1.3.2 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第2章 河南油田污水处理技术与问题分析
    2.1 河南油田修井污水的来源及特点
    2.2 修井污水与普通污水的区别
    2.3 污水回注地层的主要控制指标
        2.3.1 回注水主要控制指标
        2.3.2 回注水其他辅助指标
    2.4 河南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现状与问题分析
        2.4.1 河南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现状
        2.4.2 河南油田污水处理系统问题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修井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优化
    3.1 pH调节剂的优选
    3.2 杀菌剂的优选
    3.3 阻垢剂的优选
        3.3.1 结垢趋势分析
        3.3.2 阻垢剂的优选
    3.4 氧化剂的优选
    3.5 缓蚀剂的优选
    3.6 修井污水的絮凝沉淀处理
        3.6.1 絮凝剂的筛选
        3.6.2 助凝剂的选择
        3.6.3 絮凝沉淀对修井污水的处理效果分析
    3.7 修井污水综合处理工艺及加药方案的确定
    3.8 修井污水处理系统的优化设计
    3.9 修井污水处理后的水质分析
    3.10 本章小结
第4章 修井污水处理水配伍性实验研究
    4.1 修井污水处理水与地层水离子含量对比
    4.2 修井污水处理水配伍性实验
        4.2.1 比浊分析法
        4.2.2 成垢离子和垢物质量分析法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储层岩心的伤害性实验研究
    5.1 储层的伤害机理和类型
        5.1.1 储层的伤害机理
        5.1.2 储层的伤害类型
    5.2 储层岩心的伤害性实验
        5.2.1 河南油田油藏类型分析
        5.2.2 渗透率伤害实验
        5.2.3 渗透率伤害率评价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文南油田回注污水净化达标处理工艺(论文参考文献)

  • [1]水质多变型油田作业废水模块化处理工艺原理与应用[D]. 王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樊学油区降泥增效污水净化处理技术[D]. 陈国栋.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0)
  • [3]基于化学破乳的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双旋流气浮处理研究[D]. 王存英. 中国矿业大学, 2019
  • [4]复杂油田污水系统调整改造调度决策优化技术研究[D]. 高嘉良.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5]辽河油田采出水处理现状及新技术应用试验[J]. 王宝峰.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0(03)
  • [6]低渗透油田回注水腐蚀性能及混注结垢趋势研究[D]. 徐吕.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7]破乳-混凝-水质净化工艺处理压裂返排液的研究[D]. 王浩.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8]普光净化厂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研究[D]. 贺贤伟.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 [9]长庆油田采出水处理工艺优化研究[D]. 王国柱.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9)
  • [10]修井污水回注处理技术研究[D]. 张传玉.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9)

标签:;  ;  ;  ;  ;  

温南油田回注污水净化标准处理工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