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氨蒸发式冷凝器热工性能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崇文[1](2021)在《太阳能喷射与露点间接蒸发复合制冷系统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为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将能源清洁安全高效利用作为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内容。暖通空调领域作为能耗大户更加需要构建清洁低碳和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架构。本文为充分利用太阳能和干空气能等天然洁净能源,提出一种太阳能喷射与露点间接蒸发复合制冷系统,探究其在中等湿度地区典型城市西安市的适用性与经济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构建太阳能喷射与露点间接蒸发复合制冷系统。该系统由太阳能喷射制冷子系统与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子系统构成。结合两子系统各自原理优势和室外气候条件,确定了相应的运行策略:上午时段由露点蒸发冷却子系统单独为空调房间提供冷量,中午时段开启太阳能喷射制冷子系统,与露点蒸发冷却子系统共同运行为空调房间供冷,以实现复合系统连续高效运行。2.建立复合制冷系统的能量分析模型,并使用FORTRAN语言编写计算程序。首先,计算分析了太阳能喷射制冷子系统的太阳能辐射强度、集热面积、发生温度和冷凝温度对其热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太阳能辐射强度越强和集热面积越大,太阳能喷射制冷子系统的制冷量越大;系统整体性能系数COP随发生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冷凝温度升高而减小。其次,计算分析露点蒸发冷却子系统的空气干球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速和风量比对其蒸发冷却效率和产出空气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口干球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大,产出空气占比越小,空气流速越大,使得露点蒸发冷却子系统产出空气温度越低,而系统湿球效率和露点效率随着进口干球温度和工作空气占比升高而增大,随着进口风速增大而减小。最后,综合分析了太阳辐射强度和室外空气干湿球温差变化对复合制冷系统机械性能系数COP,的影响,结果表明:太阳辐射强度越低,室外空气干湿球温差越大,复合制冷系统机械性能系数越大。3.结合气象条件,对一体化冷却器的露点蒸发冷却和蒸发式冷凝两部分进行结构尺寸计算,主要包括其换热面积、盘管结构、布置方式和通道尺寸等。此外,还对结构参数和室外空气状态对冷却器性能和尺寸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蒸发式冷凝部分的换热面积随着进口空气湿球温度的升高和焓值的增大而增大,随着配风量、配水量和迎面风速的增大而减小,而受到进口空气干球温度的影响不大。4.使用TRNSYS模拟西安市供冷季的气象参数变化,并计算出某节能建筑在供冷季的冷负荷,分析复合制冷系统在典型日和供冷季的制冷性能与经济性,结果表明:连续三天典型日内复合制冷系统供冷量能满足建筑的逐时冷负荷,连续典型日内露点蒸发冷却制冷模式下,系统机械性能系数最高可达12.08,而太阳能喷射与露点间接蒸发复合制冷模式下,系统机械性能系数先减小后增大,最低为7.35。在整个供冷季中,复合制冷系统供冷量基本上能满足建筑的逐时冷负荷,复合系统总制冷量为3858.92k Wh,其中露点蒸发冷却子系统为房间供冷量为2149.19k Wh,而太阳能喷射制冷子系统制冷量为1709.73k Wh,露点蒸发冷却子系统为房间供冷量占复合系统总制冷量的55.7%,而太阳能喷射制冷子系统制冷量则为44.3%,太阳能喷射与露点间接蒸发复合制冷的日平均机械性能系数基本保持在8到10的范围内。复合制冷系统在典型日内供冷时长为36个小时,共耗电13.37k Wh;供冷季最大单日耗电量为5.01k Wh,单日耗电量最小为2.98k Wh,共消耗电量为404.49k Wh,在总制冷量相同的条件下,传统压缩制冷系统在供冷季共1104小时制冷时间内的总耗电量为948.64k Wh,供冷季内复合制冷系统相对于传统压缩制冷系统可以节约电能57.4%,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李纪昌[2](2021)在《蒸发式凝汽器管束阻力和传热传质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社会,能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在电力、冶金和石化等高耗能的行业表现得尤为明显,再加上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型经济,因此找到一种高效节能的换热设备具有重要的意义。蒸发式凝汽器采用的是间接蒸发冷却技术,具有节能、结构紧凑和维修方便等优点,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对其性能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本文搭建了蒸发式凝汽器管束阻力和传热传质性能测试实验台,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喷淋密度和迎面风速对1.6D管间距下逆流式蒸发式凝汽器的管束阻力和传热传质性能的影响规律,然后对比了顺流和逆流,1.3D和1.6D管间距条件下蒸发式凝汽器的空气流动阻力和传热传质性能。得到的实验结论如下:(1)蒸发式凝汽器的管束阻力随迎面风速的增大而增大,且增速呈上升趋势,随喷淋密度的增大而缓慢增大;与喷淋密度相比,迎面风速对管束阻力的影响更为显着;本文实验条件下,逆流时的管束阻力比顺流时大4.8%,1.3D管间距时的管束阻力比1.6D管间距时大18.6%。(2)喷淋密度和迎面风速会显着影响蒸发式凝汽器的传热传质性能,随着喷淋密度和迎面风速的增大,换热量、显热传热系数和传质系数均呈现出先增大后趋于平缓的趋势;本文实验条件下,得到最佳喷淋密度和迎面风速分别为0.093kg/(m·s)和3.51m/s。(3)与顺流流型蒸发式凝汽器相比,逆流流型蒸发式凝汽器的换热量、显热传热系数和传质系数分别平均增大5.1%、17.7%和10.2%,综合传热传质性能更优;与1.3D管间距的蒸发式凝汽器相比,1.6D管间距的蒸发式凝汽器换热量平均增大10.3%,显热传热系数平均减小13.3%,传质系数平均增大26.1%,综合传热传质性能更优。本文为蒸发式凝汽器系统性能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参考数据,研究结果对蒸发式凝汽器的设计和优化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李无言[3](2019)在《新型热泵式热回收新风设备仿真与实验研究》文中认为在建筑暖通系统中使用新风设备是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由于新风的引入会带来额外的冷热负荷,利用排风余热进行新风处理的方案就成为了降低暖通系统能耗的可行方法。带有热泵系统的的新风设备具有出风参数可控,不受地域条件影响的特点。同时它应用方式灵活,可作为单独的冷热源设备使用,这使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在现有的研究中,这类设备的应用最大的障碍是其制冷、制热效率较低,无法满足对于运行成本相对敏感的家庭用户的要求。因此,本研究提出一种利用间接蒸发冷却技术增效的两级处理型排风热泵新风设备,并对其开展了包括理论分析、实验测试和应用模拟等方面的广泛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工作:首先,根据以往对于排风热泵系统以及间接蒸发冷却热回收的研究基础提出了这种两种设备结合的新风处理设备,设计并且制作样机进行试验测试。在实验测试中,对于该样机在全年变工况下的运行特性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测试。特别是对其在夏季工况的性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实验中包括了其四种制冷运行方案的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在夏季标准工况下,新风主机以间接蒸发冷却热回收+排风热泵的形式运行的制冷能综合效能达到5.12,相比于传统排风热泵系统,实现节能70%以上。其次,建立了间接蒸发冷却热回收换热器、排风热泵系统中主要部件的数学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基于Matlab平台开发出了其数值仿真模型。仿真模型按照每个模块的自身特征和换热特性进行建模,可以模拟可以模拟新风机组在多种运行工况下的运行特性。而且基于各个部件详细的数学模型,对于每个部件的热质交换过程均可利用仿真平台进行研究。仿真平台的准确性同时也利用实验研究中的数据进行了验证和校准。然后,利用仿真平台,对于新风主机在不同室内外环境条件下的运行特性进行了模拟研究。重点研究了新风温、湿度,排风温、湿度以及新风、排风风量的变化对于新风主机在冬夏季制热、制冷工况下对于性能的影响。再者,研究中除了利用传统的能量分析,同时也通过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导出量-?这一指标对于新风主机中发生的热湿交换和能量传递、转换过程进行了分析和优化。在此过程中,基于板式的间接蒸发冷却热回收换热器的形体和新风主机的整体运行流程成为了主要的研究对象。结论揭示了新风主机中主要能量损失的来源,为进一步提升其效率建立的理论基础和方向指引。最后,本文建立基于Trnsys和Matlab联合运行的动态仿真平台对于新风主机结合常规热泵空调器的暖通系统在小型民用建筑的全年运行情况进行了模拟,对比了不同控制策略下全年能耗的情况,从而给出了一种基于能耗相应的全年运行策略。这种策略全年比其余两种常规运行策略分别节能14.4%和10.1%。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利用仿真平台模拟了其在不同城市气象条件下系统的运行性能,并和两种常规系统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这种新风主机在夏季负荷较大的地区展现出了优秀的节能潜力。
郭大伟[4](2019)在《管内渗流蒸发式冷却换热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正在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脚步,能源消耗也在与日俱增,随着能源短缺问题的出现,能源的节约以及高效利用受到人们的关注。ORC地热发电是近几年来较为热门的中低温利用手段,对缓解能源问题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ORC地热发电系统的冷凝部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管内渗流蒸发式冷却器。本文对蒸发式冷却(冷凝)器的传热传质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总结了热质交换过程中各换热系数、传质系数关联式,为实验关联式的拟合提供参考依据,根据提出的新型蒸发式冷却器,搭建了单管实验台,采用50℃、60℃、70℃三种不同的热源温度,研究了通风量、热源流量、渗流水压对换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通风越大换热性能越好,在约5.8m3/h的通风量时,热源温度50℃的总传热系数可达557.9W/(m2?K),换热量为119.2W。在热源流量的影响实验中,换热量与总传热系数随热源流量的增大先增大后逐渐减小,热源温度为70℃的换热量变化范围在160~290W之间,当热源流量在0.18m3/h时换热量达最大值约290W;在本实验条件下存在一个最佳的热源流量范围即0.15~0.2m3/h,使得总体换热性能良好,当超过这个范围就会使得换热性能大幅下降。对70℃的热源进行了渗流水压的影响实验,总的传热系数在500~710W/(m2?K)之间变化,随渗流水压的增大而增大,当水位高度达到119mm时换热系数达到最大约为708 W/(m2?K);再继续增加水位高度,换热系数只是出现小幅的波动,所以本实验的条件下存在一个最佳的渗流水压使得换热性能比较优异,即水位高度为119mm时的水压,如果再增大水位高度会使得水泵的功耗增加,但换热量与换热系数变化不大,此时的换热工况是不利的。本文最后进行了关联式的拟合,得出了热源与管壁的换热系数关联式以及管内水膜与空气间的传质关联式。在本实验条件下,两式能够与实验数据较好的吻合。
徐勤华[5](2019)在《蒸发式冷凝器进口空气焓值对制冷系统能效的影响》文中认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制冷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制冷技术应用的同时伴随着大量电力资源的消耗,我国电力资源紧张匮乏,所以对制冷技术的节能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开发利用天然冷源和废热等低品位热源,研制高性能低能耗的制冷系统,是制冷技术发展的迫切要求。冷凝器作为制冷系统的四大部件之一,其传热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到制冷系统的性能及运行的经济性。蒸发式冷凝器冷却水温的高低,影响到制冷系统冷凝压力的高低,进而关系到整个制冷系统的节能状况。因此,本文着重研究了如何有效利用外界不饱和空气中的潜在能源,以及过热制冷剂蒸汽排出的低品位热源和太阳能等,来降低蒸发式冷凝器进口空气焓值,使冷却水水温下降,以降低制冷系统冷凝温度和冷凝压力,从而提高整个制冷系统的COP值,使制冷系统更加节能。本文通过对蒸发式冷凝器稳定运行过程中影响换热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到了三种降低蒸发式冷凝器进口空气焓值的方案:(1)采用间接蒸发冷却降低进口空气焓值。(2)采用间接蒸发冷却的同时,利用过热蒸汽中的废热对进口空气进行除湿。(3)采用间接蒸发冷却的同时,利用太阳能对进口空气进行除湿。本文还对不同降低进口空气焓值的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间接冷却方式运行稳定后系统的COP均值比直接冷却高2.69%;采用“降温除湿再降温”方式运行稳定后系统的COP值最高,分别比间接冷却和直接冷却高4.26%和 7.07%。
王飞飞[6](2019)在《迎面风速和喷淋密度对蒸发式冷凝器性能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蒸发式冷凝器作为一种换热高效的设备,结合了风冷式和水冷式的优点,将传热和传质过程进行结合,在降低制冷系统冷凝温度,减少单位冷量风机风量、降低冷却水泵扬程、提高单位冷凝能耗和COP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具有系统运行费用低、传热效果好、耗水量少、环保,不污染环境的优点,应用于很多大型电厂、化工场所,制冷系统和空调系统。但蒸发式冷凝器都是在最大负荷下进行的设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出现“大车变小车”的情况,系统效率显着降低。本课题为了研究蒸发式冷凝器在负荷变化时的最佳运行工况,对蒸发式冷凝器制冷剂、换热盘管外冷却水和管外空气三者的热质交换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发现:影响蒸发式冷凝器换热的因素主要有管内热阻R1、管壁热阻R2、换热盘管外壁水膜热阻R3和空气与水膜界面间热阻R4四种热阻,其中换热盘管外壁水膜热阻R3和空气与水膜界面间热阻R4对整个装置的热量交换过程起决定作用,而风量值与水量值的配比是影响热阻R3和R4的主要运行参数。因此本文通过定水量变风量和定风量变水量两种不同的运行模式,总结影响装置的运行效果参数,分析冷凝压力、制冷量和能效比与迎面风速和喷淋密度之间的关系。采用Fluent软件对蒸发式冷凝器进行了数值模拟,在对实验台实物进行合理的简化后建立了其三维物理模型,对模型的进风口,出风口,冷却水入口和出口,换热盘管壁面以及模型的四周,设定了边界条件,选用了Mixture模型进行计算分析。模拟结果表明:迎面风速的大小对蒸发式冷凝器的换热效果影响较大,当喷淋水流速不变时,换热盘管间的温度和空气出口处的温度会随着风速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喷淋水流速对蒸发式冷凝器的换热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当迎面风速为3m/s时,换热盘管管束上部区域的温度随冷却水流速的增大而逐渐升高。通过定水量变风量运行后,验证了迎面风速对冷凝压力、制冷量和能耗比的较大影响。在喷淋密度(0.031 kg/(m·s)、0.039 kg/(m·s)和0.057 kg/(m·s))三组运行值下,冷凝压力随迎面风速的增加先剧烈下降后下降趋势平缓,制冷量随迎面风速的增大线剧烈增加后增加趋势趋于平缓,能效比随迎面风速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三者都随着迎面风速的增加存在极值点,迎面风速处于拐点值3.15 m/s,曲线的斜率为零,对应的单位传热面积风量为288.01 m3/(h·m2),在此迎面风速下,装置的冷凝压力达到极小值,制冷量为极大值,能效比为极大值,装置的运行状态处于最佳状态,因此装置在不同喷淋密度值下的最佳的迎面风速为3.15 m/s。通过定风量变水量运行后发现喷淋密度对冷凝压力、制冷量和能耗比的影响也较大,尤其是对装置冷凝压力的影响。在迎面风速分别为2.94m/s、3.28 m/s和3.46 m/s,风量对应为6056.4 m3/h、6756.8 m3/h和7127.6 m3/h运行值下,喷淋密度存在极值点0.057 kg/(m·s)。当喷淋密度小于0.057 kg/(m·s),随着喷淋密度的增大,冷凝压力减小,制冷量增大,能耗比升高。当喷淋密度大于0.057 kg/(m·s),随着喷淋密度的增大,冷凝压力增大,制冷量减小,能耗比降低。故当装置在喷淋密度拐点值0.057 kg/(m·s)运行时,装置的综合运行效果处于最佳。
刘明天[7](2019)在《蒸发式冷凝器的计算机仿真及优化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能源消耗总量大,提高单位能源生产效率,采用低能、高效的技术及设备是节能减排工作的必由之路。工业能耗是我国能源消耗的重要组成,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的降低,工业能效的提升是节能降耗有效措施。冷却或冷凝作为工业生产不可或缺的部分,其节能高效的运行势在必行。蒸发式冷凝器作为其中一员,组合了冷却塔及换热设备,在节能、节水、紧凑等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深入研究其内部传热传质规律,分析影响其传热性能的因素,提供完善精准的设计手段及节能高效的优化策略,对更好发挥蒸发式冷凝器的作用和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的目标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蒸发式冷凝器的研究主要涉及三个部分:首先,对其传热传质过程进行研究,建立非饱和冷凝器气体入口冷凝器模型。对建立的模型进行合理假设,得到饱和气体蒸发冷凝过程的解析解,并据此进行了手算计算和程序计算来完成饱和气体蒸发式冷凝器的设计,二者误差低于5%。通过编制程序所得结果求出了喷淋水温、空气焓值等参数沿冷却塔高度的变化曲线,这也让我们更加清晰的了解了蒸发式冷凝器内部传热传质的特点。再者,提供了过热蒸汽入口及过冷出口的蒸发冷却部分的解析过程,设计了该入口及出口条件下蒸发式冷凝器的程序并给出结果,与估算值对比误差不大于10%。进一步给出同时含有三个过程的蒸发式冷凝器的设计流程及程序,结果发现同时满足三部分的负荷要求的换热器结果无法耦合,液冷部分负荷与气冷部分负荷存在比例关系,给出了确定两段负荷时该形式冷凝器的设计流程及程序。最后在前文的基础上采用单一变量法分析了影响换热面积的多个因素,通过对图像的分析,得出了风量的变化对管内到管外传热系数基本没有影响,而对空气-水的传质系数影响明显,且风量变化带来换热效果的变化主要是由于风速的变化,最佳风速的取值范围为2.5m/s3.5m/s。喷淋水流量的增加则对管内到管外的传热系数及空气-水的传质系数均有增强效果,这也意味着换热面积的减小,只能使趋势逐渐变缓,最佳喷淋水量取值2kg/s3kg/s。通过对不同焓值入口空气的设备的计算分析,空气焓值或是湿球温度对换热面积影响明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变风量运行的节能措施,给出风量计算程序,并通过对计算结果拟合得出了焓值-风量的拟合公式。从实际意义上讲,该策略不仅能实现新设备的节能运行,对于已经投入生产的旧设备改造也非常便利。
王珂[8](2019)在《蒸发式冷凝器优化设计及热泵机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在空调制冷采暖领域,降低设备的能耗,提高运行性能,对于减少能耗有重要的意义。蒸发式冷凝器因其优异的工作性能与节能节水的良好表现,被广泛用以制冷的各个领域。空气源热泵因为其利用空气能,还有其较高的能效比,近年来也被广泛使用,尤其是清洁采暖领域。蒸发式冷凝器在使用过程中,因为技术不是很成熟,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果能在技术层面对其进行改进优化,提高工作性能,与空气源热泵相匹配,组成蒸发冷却式空气源热泵,对于节能与机组的高效使用,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与经济价值。本文针对蒸发式冷凝器现存的问题,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从结构设计入手,提出优化解决方案,设计了带有V型预冷换热结构的蒸发式冷凝器。在结构上由于设计了V型预冷换热盘管,其工作性能得到大幅提升。在节能、节水、结垢的延缓、冷却水的飘逸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而且也提高了其适用范围,在冬季制热工况时可以干式运行,作风冷蒸发器,为采暖系统提供充足的热源。并且将之与空气源热泵相匹配,进行一体机的设计。对样机进行了运行性能的实验测试。经实验测试,制热工况下,工作性能稳定,当环境温度为-16℃时,COP可以达到2.73;制冷工况下,当环境温度为40℃时,制冷COP可以达到4.08,在炎热高湿环境下,系统能稳定运行,制冷性能良好。本文设计优化的蒸发冷冷凝器匹配在空气源热泵中较一般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制取冷热源时,工作范围更广,工作性能更加稳定。本文还对蒸发冷却式空气源热泵冷却性能进行了实验测试,发现蒸发器进水温度t、压缩机频率f、空气干球温度t"、风速v、喷水速度v"的变化对其冷却性能有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蒸发器进水温度、风速和喷水速度的增加,能够使得制冷量Q和COP增加,空气干球温度和压缩机频率的增加使得COP降低。当风速由2m/s增加到4m/s时,COP增加了15.5%,喷水速度由0.03 kg/m·s增加到0.05 kg/m·s时,COP增加了7.4%,传热系数K由232w/m2·k增加到398w/m2·k。
李自强[9](2019)在《基于新型全海域船用空调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冷热多变、复杂恶劣环境下现有船用空调系统的发展现状和技术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全海域船用空调系统,新型全海域船用空调系统以海水源热泵为主体,在利用船舶主机余热和深层低温海水的基础上引入变风量、变水量及压缩机变频技术,实现不同海域环境的多模式制冷、制热运行;基于所选航线和船型,选取马六甲海峡和特罗姆瑟海域计算舱室最大冷、热负荷,依据舱室最大负荷值进行全海域船用空调系统组成设备的计算选型。以R134a为制冷剂,通过建立新型全海域船用空调系统理论分析模型、调用制冷剂物性查询软件Refprop进行等效替代系统变蒸发、冷凝工况的理论分析,得到系统压缩机排气温度、制热量、制冷量、压缩机功率、热泵系数COP、制冷系数EER分别随蒸发温度、冷凝温度的变化关系,理论结果证明新型船用空调系统满足全海域变工况应用的同时指出缩小系统蒸发、冷凝温度差值是优化系统、提高系统能效性的重要措施。为进一步验证新型全海域船用空调系统实际运用中的海域普适性、高效稳定性,以高效、智能、多功能制冷系统为实验测试平台,系统综合变负荷、变工况、变水量及压缩机变频的运行调节,模拟冷却水温度和流量变化引起系统变冷凝工况(to=5.2℃,tk=17.5、20.5、23.2、26.2、29.2、31.1℃)、变频(30、35、40、45、50Hz)运行的实验测试,模拟冷冻水温度和流量变化引起系统变蒸发工况(to=5.35、5.93、6.52、7.20℃,tk=30.2℃)、变频(40、50Hz)运行的实验测试,模拟定工况(to=6.5℃,tk=26.53℃)、变频(30、35、40、45、50Hz)运行的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制冷量、制冷系数EER随冷凝温度升高而降低,压缩机功率随冷凝温度升高而增大,EER介于4.197.72;系统制热量、热泵系数COP随蒸发温度升高而增大,压缩机功率随蒸发温度升高而减小,COP介于6.037.07;系统制热量、制冷量、压缩机功率随压缩机频率增大而增大,COP、EER随压缩机频率增大而减小,COP介于6.347.20;证明本文所提出的新型全海域船用空调系统实现全海域应用是完全可行的;系统变负荷、变工况、变水量、变频运行的EER实验值高达7,较现有船用空调系统,本文提出并研究的新型全海域船用空调系统完全具有高效节能、稳定可靠的技术优势;改变冷冻水、冷却水的温度和流量影响系统蒸发、冷凝温度应朝着减小系统循环温差的方向进行,以提高系统运行性能。
刘海波[10](2018)在《大型储备肉专用冷库制冷系统能耗分析与节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食品品质和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关注,同时由于不恰当的存储及运输方式,我国生鲜易腐食品年直接经济损失超过6800亿元。全程冷链是提高食品品质和安全、降低食品损腐率的重要方式,而冷库又是全程冷链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核心节点,在过去几年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其能耗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本文以大型储备肉专用冷库为对象,建立其制冷系统能耗辨识方法,建立冷库内部及库门开启过程的CFD仿真模型,并建立冷库制冷系统及其关键部件的仿真模型,为优化冷库制冷系统设计提供实用工具,并优化冷库蓄冷运行的控制策略,分析其节能降费潜力。本文内容主要包括:建立了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冷库制冷压缩机能耗的辨识方法,从全年4000多组运行状态参数和对应气象参数进行约简分析,以压缩机功率为决策属性,将所涉及的10个影响因素(即干球温度、相对湿度、露点温度3个气象参数和排气压力、排气温度、吸气压力、吸气温度、油压、油温、运行电流等7个系统运行状态参数)约简到2个影响参数(即吸气压力和排气压力),得出吸气压力和排气压力可以作为大型冷库制冷系统运行状态和压缩机能耗的最简表征参数,为大型冷库制冷系统的能耗分析以及进一步节能控制和节能改造奠定了基础。建立了冷库库房的CFD仿真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多个测点的温度测量值偏差的均方差仅为3.04%,单点最大误差9.76%,精度满足对冷库库房风速和温度分布进行分析的要求。通过对本文所研究冷库库房中不同冷风机送风风速、安装位置、货物堆放方式的模拟分析,冷风机的出风风速在7.32m/s8.32m/s较为合适(优选为7.32 m/s),可以提高冷库的冷冻效果;冷风机的安装采用从中间向两端送风的方式较为合适,可以获得更为均匀的风速和温度分布;在冷库内货物的堆放应尽量远离冷库壁面,尽可能的分散堆放冷藏的货物,尽量避免在冷风机回风区堆放货物。建立了热压作用下库门渗风过程的CFD仿真模型,并通过红外热成像法和多点测温法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并对不同库门开度、不同开启时间条件下,由库内外温差所引起的渗风对库内气流组织和温度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冷库大门的开度大小和开启时间的长短对于冷热空气的运动轨迹影响不大,也不会影响初期中和面的形成;但是库门开度越小,热空气进入冷库的速度越小,库门开启时间越短,进入冷库的热湿空气越少,所引起的热湿负荷也就越小。因此,合理的降低库门开度并尽量缩短库门开启时间,可以避免热湿空气进入库房并降低冷库热湿负荷,是冷库制冷系统节能的途径之一。建立了冷库用氨制冷系统压缩机、换热器等核心部件和整个制冷系统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和性能分析。基于图形法的螺杆压缩机仿真模型,压缩机流量、输入功率等参数与实验值误差在1%以内,分析了压缩机制冷量、输入功率和EER随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的变化规律,印证了第2章中的系统辨识结果。分布参数法翅片管式换热器仿真模型,用来对冷风机和蒸发式冷凝器进行性能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换热器性能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偏差在5%以内,可以进行换热器的性能分析,并应用于系统仿真模型中。建立了基于图形法压缩机模型和分布参数法蒸发器与蒸发式冷凝器模型的氨制冷系统仿真模型,采用双循环的计算方式,可以实现模型的快速求解,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不同室外环境温度和库温条件下,制冷系统的制冷量和能耗的仿真误差均在5%以内。通过热平衡分析,建立了基于分时电价政策的冷库蓄冷运行策略。通过库房热平衡和制冷系统仿真,对蓄冷模式和无蓄冷模式的全年能耗进行了对比分析,基于2015年的气象数据,所研究冷库在蓄冷模式下可以较无蓄冷模式,降低电耗18.11%,节约电费47.78%;降低电耗主要是因为蓄冷模式下制冷系统主要在夜间低温时段开启,制冷系统的能效提高;而节约电费主要得益于分时电价政策。因此针对不同地区的分时电价政策和冷库自身的特征,优化蓄冷模式控制策略,可以实现较好的节能和节资的效果。本文的研究为冷库制冷系统的优化设计和运行提供了实用的仿真工具,并为冷库的节能降费措施研究奠定了基础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二、氨蒸发式冷凝器热工性能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氨蒸发式冷凝器热工性能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太阳能喷射与露点间接蒸发复合制冷系统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和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2 喷射制冷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1 喷射器理论 |
1.2.2 喷射制冷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 蒸发冷却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1 蒸发冷却技术的发展 |
1.3.2 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3 蒸发冷却与其他技术相结合的研究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太阳能喷射与露点间接蒸发复合制冷系统的构建 |
2.1 复合系统构成和工作原理 |
2.1.1 系统构成 |
2.1.2 复合系统的工作原理 |
2.1.3 复合系统的运行策略 |
2.2 复合系统的计算模型 |
2.2.1 喷射器模型 |
2.2.2 太阳能集热器模型 |
2.2.3 发生器模型 |
2.2.4 蒸发器模型 |
2.2.5 工质泵模型 |
2.2.6 蒸发式冷凝器模型 |
2.2.7 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太阳能喷射与露点间接蒸发复合制冷系统的热力学分析 |
3.1 能量分析模型 |
3.1.1 太阳能喷射循环 |
3.1.2 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循环 |
3.1.3 复合系统 |
3.2 计算参数 |
3.3 热力学分析 |
3.3.1 太阳辐射强度对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的影响 |
3.3.2 发生温度对太阳能喷射制冷子系统的影响 |
3.3.3 冷凝温度对太阳能喷射制冷子系统的影响 |
3.3.4 室外气象参数对露点蒸发冷却制冷的影响 |
3.3.5 室外气象参数对复合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蒸发式冷凝器和露点蒸发冷却器结构设计 |
4.1 设计概况 |
4.2 蒸发式冷凝器结构设计 |
4.2.1 初步规划 |
4.2.2 冷凝盘管的结构与确定相关系数 |
4.2.3 蒸发式冷凝器的换热面积计算 |
4.2.4 各个参数对蒸发式冷凝器结构的影响 |
4.3 露点蒸发冷却器结构设计 |
4.3.1 露点蒸发冷却器主要尺寸结构设计 |
4.3.2 露点蒸发冷却器主要尺寸对冷却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复合系统供冷性能分析 |
5.1 气象参数与建筑概况 |
5.1.1 气象参数 |
5.1.2 建筑概况 |
5.2 复合系统供冷性能分析 |
5.2.1 典型日气象条件对复合系统性能的影响 |
5.2.2 供冷季气象条件对复合系统性能的影响 |
5.3 复合系统经济性分析 |
5.3.1 典型日经济性分析 |
5.3.2 供冷季经济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蒸发式凝汽器管束阻力和传热传质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蒸发冷却技术简介 |
1.2.1 直接蒸发冷却 |
1.2.2 间接蒸发冷却 |
1.2.3 直接-间接蒸发冷却 |
1.2.4 复合式蒸发冷却 |
1.3 蒸发式凝汽器介绍 |
1.3.1 蒸发式凝汽器的工作原理 |
1.3.2 蒸发式凝汽器的优点 |
1.3.3 蒸发式凝汽器的分类 |
1.4 蒸发式凝汽(冷却)器的研究进展 |
1.4.1 国外研究进展 |
1.4.2 国内研究进展 |
1.5 课题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2 实验系统和实验方法 |
2.1 实验目的 |
2.2 实验系统和装置介绍 |
2.2.1 换热管和加热系统 |
2.2.2 循环冷却水系统 |
2.2.3 通风系统 |
2.3 实验数据测量 |
2.3.1 压差 |
2.3.2 喷淋水量 |
2.3.3 迎面风速 |
2.3.4 温度 |
2.3.5 湿度 |
2.4 实验步骤与注意事项 |
2.4.1 实验步骤 |
2.4.2 注意事项 |
2.5 实验数据处理 |
2.5.1 换热量计算 |
2.5.2 管壁水膜传热系数计算 |
2.5.3 空气水膜传质系数计算 |
2.5.4 显热传热系数计算 |
2.6 误差分析 |
2.6.1 测量值的误差分析 |
2.6.2 结果值的误差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3 逆流型蒸发式凝汽器热力性能研究 |
3.1 实验方案 |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2.1 喷淋密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3.2.2 迎面风速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4 蒸发式凝汽器热力性能对比实验研究 |
4.1 顺流流型和逆流流型蒸发式凝汽器热力性能对比 |
4.1.1 两种流型的管束阻力对比 |
4.1.2 两种流型的传热传质性能对比 |
4.2 1.6D和1.3D管间距蒸发式凝汽器热力性能对比 |
4.2.1 两种管间距的管束阻力对比 |
4.2.2 两种管间距的传热传质性能对比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主要符号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新型热泵式热回收新风设备仿真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1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排风热回收技术 |
1.2.2 蒸发冷却热回收技术 |
1.2.3 排风热泵热回收技术 |
1.2.4 蒸发冷凝式热泵技术 |
1.3 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
1.4 课题研究目的、内容、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小结 |
2 新型热泵式热回收新风设备设计及实测 |
2.1 新型热泵式热回收新风设备 |
2.1.1 新风机组构造与制作 |
2.1.2 新风主机运行模式 |
2.1.3 新风机组内测点布置 |
2.2 实验测试 |
2.2.1 测试试验台及实验仪器 |
2.2.2 实验测试条件 |
2.2.3 实验数据监测及误差分析 |
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3.1 夏季标准工况测试结果分析 |
2.3.2 夏季标准变工况测试结果分析 |
2.3.3 夏季模式1测试结果分析 |
2.3.4 冬季测试结果分析 |
2.4 小结 |
3 新风机组数学模型 |
3.1 间接蒸发冷却换热芯数学模型 |
3.1.1 典型板式间接蒸发冷却热回收芯体 |
3.1.2 模型假设及离散化求解方法 |
3.1.3 芯体单元格中热质交换过程分析 |
3.1.4 热质交换过程的控制方程 |
3.1.5 计算所需附加公式 |
3.1.6 初值条件 |
3.1.7 叉流段和逆流段的有限差分式 |
3.1.8 差分方程求解步骤 |
3.2 热泵数学模型 |
3.2.1 压缩机数学模型 |
3.2.2 冷凝器的数学模型 |
3.2.3 蒸发器数学模型 |
3.2.4 节流阀数学模型 |
3.2.5 热泵相关传热系数的拟合式 |
3.2.6 各部件的耦合计算方法 |
3.3 新风主机的?分析模型 |
3.3.1 湿空气?模型 |
3.3.2 间接蒸发冷却的?传递模型 |
3.3.3 热泵系统?模型 |
3.4 小结 |
4 仿真平台的建立及实验验证 |
4.1 仿真平台的建立 |
4.1.1 仿真平台的需求分析 |
4.1.2 仿真平台建立的步骤 |
4.2 仿真平台的实验验证 |
4.2.1 间接蒸发冷却热回收芯体验证 |
4.2.2 夏季变工况实验验证 |
4.2.3 冬季变工况实验验证 |
4.3 小结 |
5 新风主机运行性能分析 |
5.1 新风机组变工况性能分析 |
5.1.1 间接蒸发冷却热回收芯体参数分析 |
5.1.2 夏季标准运行模式参数分析 |
5.1.3 冬季标准运行模式参数分析 |
5.2 新风机组变风量运行参数分析 |
5.2.1 主机性能随两侧风量的变化 |
5.2.2 主机性能随新风侧风量的变化 |
5.3 小结 |
6 新风机组的?过程及优化 |
6.1 板式间接蒸发冷却热回收换热器优化 |
6.1.1 叉流式换热器 |
6.1.2 逆-叉流式换热器 |
6.1.3 两种间接蒸发冷却换热器的性能对比 |
6.1.4 逆-叉流换热器参数优化 |
6.1.5 间接蒸发冷却热回收流程优化 |
6.2 新风机组整机?过程及优化 |
6.2.1 夏季标准工况 |
6.2.2 冬季标准工况 |
6.3 小结 |
7 全年运行策略及性能分析 |
7.1 动态热负荷仿真平台搭建 |
7.1.1 Trnsys仿真平台简介 |
7.1.2 Trnsys住宅建筑模型 |
7.1.3 结合新风系统的动态仿真模型 |
7.1.4 新风主机全年运行模式 |
7.1.5 建筑附加冷热源系统 |
7.1.6 全年运行策略的基本原则 |
7.1.7 室外气象参数 |
7.2 新风主机全年优先运行的方案 |
7.2.1 全年运行方案原理 |
7.2.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7.2.3 全年运行方案总结 |
7.3 新风主机供冷优先的运行方案 |
7.3.1 全年运行方案原理 |
7.3.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7.3.3 全年运行方案总结 |
7.4 基于负荷响应的运行方案 |
7.4.1 全年运行方案原理 |
7.4.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7.4.3 全年运行方案总结 |
7.5 方案对比 |
7.6 小结 |
8 地区适应性及同其他设备的对比 |
8.1 常规暖通系统简介 |
8.1.1 房间空调器+不带热回收的新风系统 |
8.1.2 房间空调器+带全热回收的新风系统 |
8.2 全年能耗对比 |
8.2.1 模拟条件 |
8.2.2 新风主机的地区适应性 |
8.2.3 同其他设备的能耗对比 |
8.3 小结 |
9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工作 |
C.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4)管内渗流蒸发式冷却换热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字母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蒸发式冷却(冷凝)器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
1.2.1 蒸发式冷却(冷凝)器的特性及原理 |
1.2.2 蒸发式冷却(冷凝)器的分类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蒸发式冷却(冷凝)器的理论研究 |
2.1 传热传质过程分析 |
2.1.1 温度分布 |
2.1.2 管内流体无相变(冷却) |
2.1.3 管内流体发生相变(冷凝) |
2.2 热质交换过程中各系数的关联式 |
2.2.1 管内流体对流换热系数 |
2.2.2 管外壁与冷却水膜间的换热系数 |
2.2.3 冷却水膜与空气间的换热系数 |
2.2.4 水膜的传质系数 |
2.3 新型管内渗流蒸发式冷却器 |
2.3.1 工作过程及原理 |
2.3.2 特性及优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管内渗流蒸发式冷却换热性能实验研究 |
3.1 管内渗流蒸发冷却换热实验的目的及原理 |
3.2 实验系统的设计搭建 |
3.3 实验装置 |
3.3.1 渗流段 |
3.3.2 蒸发冷却段 |
3.3.3 风机 |
3.3.4 测量参数及设备 |
3.3.5 数据采集装置 |
3.4 实验参数调节 |
3.4.1 渗流管内通风量的调节 |
3.4.2 渗流水压的调节 |
3.4.3 热源水温度的调节 |
3.4.4 热源流量的调节 |
3.5 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
3.5.1 实验操作步骤 |
3.5.2 实验注意事项 |
3.6 测量参数误差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单管渗流蒸发冷却性能实验结果分析 |
4.1 实验数据计算处理 |
4.1.1 总换热量的计算 |
4.1.2 总传热系数的计算 |
4.1.3 蒸发量的计算 |
4.1.4 套管内热源水的换热系数的计算 |
4.1.5 管内壁与渗流水膜之间的换热系数 |
4.1.6 渗流水膜与管内空气之间的换热系数 |
4.1.7 传质系数的计算 |
4.2 实验结果 |
4.2.1 实验稳定的标准 |
4.2.2 管内温度的变化 |
4.3 各参数的影响分析 |
4.3.1 通风量的影响 |
4.3.2 热源流量的影响 |
4.3.3 渗流水压的影响 |
4.4 实验关联式的拟合 |
4.4.1 拟合方法 |
4.4.2 热源与管壁换热系数的拟合 |
4.4.3 传质关联式的拟合 |
4.5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本文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蒸发式冷凝器进口空气焓值对制冷系统能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制冷技术的应用现状 |
1.1.2 冷凝器的类型及特点 |
1.1.3 蒸发式冷凝器的推广情况及面临的问题 |
1.2 蒸发式冷凝器研究状况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路线和研究内容 |
1.3.1 蒸发式冷凝器的节能研究路线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蒸发式冷凝器在稳定运行过程中影响换热的因素 |
2.1 空气与水的传热传质及焓差的推动作用 |
2.2 水温降低对冷凝温度及制冷系统的影响 |
2.2.1 制冷量变化对比 |
2.2.2 耗功变化对比 |
2.2.3 制冷系数变化对比 |
2.3 过热制冷剂气体对蒸发式冷凝器换热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降低蒸发式冷凝器进口空气焓值的方案 |
3.1 引言 |
3.2 采用间接蒸发冷却降低进口空气焓值 |
3.3 利用过热蒸汽中的废热对进口空气除湿 |
3.4 利用太阳能对进口空气除湿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法 |
4.1 引言 |
4.2 速冻实验冷库系统 |
4.2.1 实验装置设计及运行工况 |
4.2.2 蒸发器及冷凝器 |
4.2.3 实验原理图 |
4.3 改建后的实验台介绍 |
4.3.1 实验系统介绍 |
4.3.2 实验用制冷剂 |
4.3.3 蒸发式冷凝器 |
4.3.4 实验装置的其它部件 |
4.4 测量方法与测量装置 |
4.4.1 主要测量装置 |
4.4.2 温湿度的测量 |
4.4.3 流量测量 |
4.4.4 压力测量 |
4.4.5 功率测量 |
4.5 实验材料 |
4.6 实验步骤 |
4.6.1 准备工作 |
4.6.2 启动制冷系统 |
4.6.3 实验记录 |
4.6.4 停止制冷系统 |
4.7 注意事项 |
4.8 数据误差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数据采集及处理 |
5.1 实验条件 |
5.2 实验方案 |
5.3 实验数据处理 |
5.3.1 制冷量的计算 |
5.3.2 冷凝器热负荷的计算 |
5.3.3 制冷系数的计算 |
5.3.4 能效比的计算 |
5.4 实验结果分析 |
5.4.1 初次实验的问题与改进 |
5.4.2 无负荷时不同进风处理方式下水温及处理后冷凝器进口空气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变化 |
5.4.3 带负荷时不同进风处理方式下水温及处理后冷凝器进口空气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变化 |
5.4.4 不同进风处理方式对冷凝压力的影响 |
5.4.5 不同进风处理方式对压缩机耗功的影响 |
5.4.6 不同进风处理方式对制冷系数与能效比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发明专利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迎面风速和喷淋密度对蒸发式冷凝器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蒸发式冷凝器的概述 |
1.1.1 蒸发式冷凝器 |
1.1.2 蒸发式冷凝器的分类 |
1.1.3 实际生产厂家及产品实例介绍 |
1.1.4 蒸发式冷凝器的优势 |
1.1.5 蒸发式冷凝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1.2.3 顺、逆流式蒸发式冷凝器研究进展 |
1.3 课题研究背景 |
1.3.1 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蒸发式冷凝器理论分析及优化 |
2.1 制冷装置循环的理论分析 |
2.2 蒸发式冷凝器的理论分析 |
2.2.1 蒸发式冷凝器传热热阻分析 |
2.2.2 蒸发式冷凝器内部空气状态参数变化过程分析 |
2.2.3 蒸发式冷凝器传热传质过程分析 |
2.2.4 蒸发式冷凝器传热传质数学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蒸发式冷凝器的数值模拟 |
3.1 蒸发冷凝器的物理模型 |
3.2 边界条件及计算方法 |
3.3 控制方程 |
3.4 湍流模型 |
3.5 模拟结果与分析 |
3.5.1 不同迎面风速对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影响 |
3.5.2 不同冷却水流速对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蒸发式冷凝器的实验台研究 |
4.1 搭建R404A单级制冷系统实验台 |
4.1.1 蒸发系统 |
4.1.2 压缩机 |
4.1.3 制冷剂R404A |
4.1.4 蒸发式冷凝器 |
4.1.5 辅助系统 |
4.1.6 其他部件 |
4.2 实验目的 |
4.3 实验方案设计 |
4.3.1 实验材料 |
4.4 实验数据采集仪器 |
4.4.1 功率数据采集 |
4.4.2 水量数据采集 |
4.4.3 制冷剂流量数据采集 |
4.4.4 风速数据采集 |
4.5 实验因素的调节控制 |
4.5.1 水量调节 |
4.5.2 风量调节 |
4.6 实验步骤 |
4.7 注意事项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蒸发式冷凝器的性能实验结果分析 |
5.1 实验的主要内容 |
5.2 实验控制因素 |
5.2.1 迎面风速 |
5.2.2 喷淋密度 |
5.3 实验分析参数 |
5.3.1 冷凝压力 |
5.3.2 制冷量 |
5.3.3 能耗比COP |
5.4 实验结果分析 |
5.4.1 迎面风速对蒸发式冷凝器装置的影响 |
5.4.2 喷淋密度对蒸发式冷凝式装置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蒸发式冷凝器的计算机仿真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课题背景 |
1.2 冷凝器的概述 |
1.2.1 水冷式冷凝器的概述 |
1.2.2 风冷式冷凝器的概述 |
1.2.3 蒸发式冷凝器的概述 |
1.3 蒸发式冷凝器的文献阅读综述以及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课题内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的目的 |
第二章 蒸发式冷凝器传热传质分析 |
2.1 前言 |
2.1.1 蒸发式冷凝器内传热传质过程 |
2.1.2 蒸发式冷凝器内对流方式 |
2.2 传热传质过程分析 |
2.3 焓差模型 |
2.3.1 焓差模型建立 |
2.3.2 模型分析 |
2.4 求解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蒸发式冷凝器参数选取及设计计算 |
3.1 传热传质系数选取 |
3.1.1 传热管内到喷淋水膜的总传热系数 |
3.1.2 管内对流换热系数 |
3.1.3 管外壁与水膜的换热系数 |
3.1.4 水膜与空气的传质系数 |
3.2 蒸发式冷凝器主要参数的选取 |
3.2.1 配风量的选择 |
3.2.2 配水量的选择 |
3.3 蒸发式冷凝器设计思路及计算实例 |
3.3.1 设计思路 |
3.3.2 设计计算 |
3.4 不饱和蒸发冷凝器的设计 |
第四章 蒸发式冷凝器的优化 |
4.1 各参数对蒸发式冷凝器换热影响 |
4.1.1 空气参数的影响 |
4.1.2 淋水量与通风量(空气流量)对换热面积的影响 |
4.2 针对入口空气状态的变风量节能措施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5.2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8)蒸发式冷凝器优化设计及热泵机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蒸发式冷凝器的理论分析 |
2.1 蒸发式冷凝器构造及工作原理分析 |
2.1.1 蒸发式冷凝器构造分析 |
2.1.2 蒸发式冷凝器工作过程 |
2.2 传热传质机理分析 |
2.2.1 传热传质过程分析 |
2.2.2 空气参数变化及水膜的状态流动分析 |
2.2.3 传热传质数学模型 |
2.2.4 传热传质过程各传热系数的研究 |
2.3 蒸发式冷凝器与风冷式、水冷式冷凝器的性能对比 |
2.4 蒸发式冷凝器的设计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蒸发式冷凝器的优化设计 |
3.1 蒸发式冷凝器运行性能影响因素 |
3.2 蒸发式冷凝器结构的优化设计 |
3.3 传热传质分析 |
3.4 蒸发式冷凝器优化后的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蒸发冷却式空气源热泵机组的设计 |
4.1 蒸发冷却式空气源热泵机组的系统流程设计 |
4.2 蒸发冷却式空气源热泵机组的结构设计 |
4.3 蒸发冷却式空气源热泵机组工作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机组冷却性能的实验研究 |
5.1 实验装置 |
5.2 实验测量 |
5.3 实验数据分析 |
5.3.1 压缩机频率和蒸发器进水温度的影响 |
5.3.2 空气干球温度的影响 |
5.3.3 喷水速度和风速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9)基于新型全海域船用空调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船用空调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
1.2.1 船用空调系统节能分析的研究现状 |
1.2.2 海水源热泵技术在船用空调的应用现状 |
1.2.3 船舶主机余热在船用空调的应用现状 |
1.2.4 末端变风量技术在船用空调的应用现状 |
1.2.5 变水量技术在船用空调的应用现状 |
1.2.6 压缩机变频技术在船用空调的应用现状 |
1.2.7 船用空调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 |
1.3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内容 |
1.3.1 课题的来源 |
1.3.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新型全海域船用空调系统的构建 |
2.1 新型全海域船用空调系统构建的必要性 |
2.2 新型全海域船用空调系统构建的科学性 |
2.3 新型全海域船用空调系统的组成 |
2.4 新型全海域船用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 |
2.4.1 低温海水+海水源热泵制冷 |
2.4.2 余热供热 |
2.4.3 主机余热+海水源热泵制热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舱室负荷计算与设备选型 |
3.1 船舶典型航线选取 |
3.2 构建船舶舱室模型 |
3.3 典型海域气象参数确定 |
3.4 高温海域冷负荷计算 |
3.4.1 舱室外围结构传热量 |
3.4.2 舱室通风传热量 |
3.4.3 船载人员散热量 |
3.4.4 电耗照明、仪表设备散热量 |
3.5 低温寒冷海域热负荷计算 |
3.5.1 舱室外围结构传热量 |
3.5.2 舱室通风传热量 |
3.5.3 舱室冷风渗透耗热量 |
3.6 新型全海域船舶空调系统选型计算 |
3.6.1 风机盘管选型计算 |
3.6.2 一号热交换器选型计算 |
3.6.3 二号热交换器的选型计算 |
3.6.4 余热回收器选型计算 |
3.6.5 制冷压缩机选型 |
3.6.6 热力膨胀阀 |
3.6.7 四通换向阀 |
3.6.8 变频水泵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型全海域船用空调系统变工况运行的理论分析 |
4.1 船用空调系统变冷凝温度制冷运行的理论分析 |
4.2 空调系统变蒸发温度制热运行的理论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型全海域船用空调系统变工况运行的实验研究 |
5.1 变冷凝工况、变频制冷实验 |
5.2 变蒸发工况、变频制热实验 |
5.3 定工况、变频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利及获奖 |
致谢 |
(10)大型储备肉专用冷库制冷系统能耗分析与节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物理量名称及符号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相关内容的研究现状 |
1.2.1 冷库能耗辨识 |
1.2.2 冷库制冷系统节能措施 |
1.2.3 冷库降低库房冷负荷的研究进展 |
1.2.4 冷库制冷系统优化的研究进展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冷库制冷系统压缩机能耗分析 |
2.1 冷库及制冷系统介绍 |
2.2 粗糙集理论的数据处理方法 |
2.2.1 知识与不可分辨关系 |
2.2.2 决策表、约简与核 |
2.2.3 决策表约简步骤 |
2.3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冷库制冷系统数据分析 |
2.3.1 原始数据的采集 |
2.3.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冷库内部气流组织的仿真分析 |
3.1 CFD模拟方法 |
3.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3.2.1 基本假设 |
3.2.2 控制方程 |
3.2.3 物理模型的建立 |
3.2.4 网格划分 |
3.2.5 模型设置 |
3.3 模型有效性验证 |
3.3.1 仪器与设备 |
3.3.2 验证条件与方法 |
3.3.3 验证结果 |
3.4 冷风机风速变化对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分析 |
3.4.1 冷库内速度场 |
3.4.2 冷库内温度场 |
3.5 冷风机位置变化对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分析 |
3.5.1 冷库内速度场 |
3.5.2 冷库内温度场 |
3.6 货物堆放形式变化对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分析 |
3.6.1 冷库内速度场 |
3.6.2 冷库内温度场 |
3.6.3 货物温度分布场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冷库库门热压渗风的仿真研究 |
4.1 CFD仿真建模 |
4.2 模型验证 |
4.2.1 验证方法 |
4.2.2 验证结果 |
4.3 速度场分析 |
4.4 温度场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冷库制冷系统的仿真研究 |
5.1 压缩机建模与分析 |
5.1.1 压缩机建模 |
5.1.2 压缩机模型验证 |
5.1.3 压缩机性能分析 |
5.2 膨胀阀建模 |
5.3 传热管路建模 |
5.3.1 冷凝管路的稳态模型 |
5.3.2 蒸发管路的稳态模型 |
5.3.3 管内单相流动的稳态模型 |
5.3.4 管外侧换热模型 |
5.3.5 管壁的传热模型 |
5.3.6 传热系数计算 |
5.3.7 单相流动压力损失计算 |
5.3.8 气液两相流动压力损失计算 |
5.3.9 蒸发/冷凝管传热与压力计算公式 |
5.4 换热器模型 |
5.4.1 物理模型 |
5.4.2 数学模型 |
5.4.3 模型验证 |
5.5 制冷系统仿真 |
5.5.1 制冷系统建模 |
5.5.2 模型验证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冷库蓄冷运行节能分析 |
6.1 冷库热平衡模型 |
6.1.1 冷库热平衡分析 |
6.1.2 冷库能耗模型 |
6.2 冷库蓄冷运行分析 |
6.2.1 北京的分时电价政策 |
6.2.2 蓄冷运行策略 |
6.2.3 全年运行分析 |
6.3 本章小节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四、氨蒸发式冷凝器热工性能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太阳能喷射与露点间接蒸发复合制冷系统的性能研究[D]. 张崇文. 太原理工大学, 2021
- [2]蒸发式凝汽器管束阻力和传热传质实验研究[D]. 李纪昌.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3]新型热泵式热回收新风设备仿真与实验研究[D]. 李无言. 重庆大学, 2019(01)
- [4]管内渗流蒸发式冷却换热的实验研究[D]. 郭大伟. 天津大学, 2019(01)
- [5]蒸发式冷凝器进口空气焓值对制冷系统能效的影响[D]. 徐勤华. 山东大学, 2019(02)
- [6]迎面风速和喷淋密度对蒸发式冷凝器性能影响的研究[D]. 王飞飞. 天津商业大学, 2019(09)
- [7]蒸发式冷凝器的计算机仿真及优化研究[D]. 刘明天. 山东建筑大学, 2019(09)
- [8]蒸发式冷凝器优化设计及热泵机组性能研究[D]. 王珂. 山东建筑大学, 2019(09)
- [9]基于新型全海域船用空调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D]. 李自强. 江苏科技大学, 2019(04)
- [10]大型储备肉专用冷库制冷系统能耗分析与节能研究[D]. 刘海波. 北京工业大学,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