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看好六大行业

创业板看好六大行业

一、创业板青睐六大产业(论文文献综述)

许嘉禾[1](2021)在《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提出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体育要强、要兴,发展体育产业是主要途径。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高质量发展逐步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体育产业要提质增效和持续高速发展,需要金融的有力支持。然而当下,金融体系在体育产业中的效用功能尚未能够充分发挥。因此,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金融支持问题,成为一个难以回避的命题。本研究立足于体育产业的经营实践,综合运用体育学、管理学、系统科学及金融学的相关研究方法及范式,以现代产业和金融发展的相关理论为指导,按照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特征与机理、宏观效应、微观效率以及系统运行的次序,从理论分析到实证研究,展开工作。本研究的工作主要如下:一是梳理体育产业的金融支持现状,发现体育产业金融支持存在的不足。二是总结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需求特征,剖析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三是在宏观产业层面,以耦合协调的视角,审视体育产业与金融体系的关联关系。通过建立序参量体系,引入耦合协调、剪刀差以及灰色关联等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效应及影响因素。四是从在微观企业的层面,以“黑箱”的视角,根据金融支持与体育产业的不同维度,测度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效率水平。通过筛选体育企业样本,利用DEA、Malmquist指数及收敛性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效率水平及其演变特征。五是根据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要素组成与系统结构,构建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别从金融市场策略、政府金融干预和金融风险情景维度进行模拟仿真,分析不同策略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以期为优化体育产业金融支持,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策略着力点。本研究的结论主要包括六个方面:(1)政府金融支持和市场金融支持均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随着体育产业金融需求的不断升级,政府部门对体育产业金融活动的认识持续深化,政策工具与国有资本逐步活跃。金融市场对体育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各类体育产业金融市场蓬勃发展,风险投资市场异军突起。体育产业嵌入金融体系的程度不断加深。但同时,体育产业的金融支持仍存在一定问题:一是金融支持制度体系亟待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工具尚需补充;二是金融市场结构失衡问题凸显,直接融资渠道建设存在不足;三是风险资本经典功能发生偏离,资本投入可持续性有所欠缺;四是新兴金融工具利用不充分,体育金融复合人才供给不足。(2)我国体育产业具有快速成长的阶段性特征、业态丰富的结构性特征、高不确定性的风险性特征和消费供需的不平衡特征。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下,体育产业的发展特征进一步衍生出了独特的金融需求特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亟需的是政策引导下的规模化金融支持、层次多元化的系统性金融支持、风险偏好的针对性金融支持,以及科技赋能的普惠性金融支持。(3)资本形成、创新推动和消费刺激是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主要功能组成。金融体系一是可以扩大资本积累,促进资本形成,缓解体育产业融资约束;二是能够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分散创新风险,推动体育产业技术、模式创新;三是可以实现跨期平滑、财富效应和风险保障,刺激体育产业消费发展。有效的金融支持作用于体育产业的投资和消费两端,通过平衡产值结构、改善融资结构、变革消费结构,促进产业的结构转型升级;通过扩大要素供给、加快要素流通、推动技术进步,提高产业的要素生产效率;通过加速企业成长、优化公司治理、形成循环激励,促进产业的价值增值,精准作用于体育产业的成长痛点,协助体育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4)宏观产业效应的实证研究表明:金融体系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内生耦合机理和外部耦合功能,具有双向耦合协调发展机制。二者不仅维持了长期、高度的耦合关联性,并且实现了耦合协调度的持续跃升,呈现出由低水平协调向高水平协调演化的动态趋势。金融体系对体育产业的短时间、爆发性增长起到了有效地支撑作用。且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尚处于发展周期的前期,其交互胁迫作用远小于耦合协调发展所带来的正向效应。与此同时,二者的耦合协调效应受到多种内生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共同影响。风险投资市场、消费金融、政府扶持和金融创新等内生动力型因素,以及居民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变动等外生环境型因素,均与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存在密切关联。(5)微观企业效率的实证研究发现:第一,静态来看,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金融支持效率尚可,多数样本企业接近最优生产前沿面,但同时具有明显的技术制约特征。扩大金融资源投入规模前,需要着重改善金融技术水平。在金融支持效率内部,债权效率较好,股权效率欠佳,且股权效率呈现规模制约特征。在体育产业内部,体育企业板块、行业业态和空间地域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金融支持效率差异。第二,动态来看,金融支持体育产业的动态效率水平并未产生良性改观,反而出现小幅下降。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不足,产业金融技术创新水平难以支撑金融资源规模的快速增长。其中,股权动态效率下滑,技术进步水平下降明显,是导致整体金融效率下滑的主要原因。第三,动态效率的收敛性分析表明,效率落后企业对领先集团具有追赶效应,但收敛速度较慢,且收敛速度存在体育产业内部的结构性差异,达到产业金融支持效率的均衡仍需要较长时间。(6)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实证研究说明: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可以视为由政府金融支持、金融市场发展、宏观金融环境和体育产业发展所组成的动力学系统。第一,强化金融市场支持力度可以有效提升体育产业发展质量。相对而言,强化股权市场的效能略优于债权市场。股权市场更有利于体育产业规模扩张和要素生产率提升,债权市场则更有利于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第二,政府干预会对体育产业发展质量产生影响。弱化政府干预无益于体育产业发展质量,维持一定强度的政府金融支持具有必要性。适度增强政府干预有利提升体育产业发展质量。但当政府干预过度时,会造成规模增长与要素生产率下降并存,仅能“做大”而不利“做强”体育产业,最终无益于产业发展质量。第三,宏观金融风险能够对体育产业发展质量产生显着的负面冲击。随着体育产业深度嵌入金融体系,金融风险的损害力度可能进一步增大,需要审慎防范、积极应对金融风险。在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金融政策体系,优化制度顶层设计;丰富金融服务市场,创新投融资渠道模式;推动金融技术创新,开发新型金融工具;优化企业金融管理,重视复合人才培养等策略建议。本文主要有以下创新点:(1)探讨了金融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在现状梳理的基础上,总结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需求特征,明确金融功能的作用支点,厘清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2)结合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宏观产业与微观企业视角进行实证研究。综合运用数理模型及相关评价方法,设计序参量体系,测度并分析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发展效应及其影响因素;构建投入、产出指标体系,从不同维度测度并评价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效率特征及其变动规律。形成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的深层次认识,为优化体育产业的金融支持效能提供着力点。(3)构建了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要素组成与系统结构,设计模型变量及函数关系,并从金融市场策略、政府金融干预和金融风险情景维度进行仿真。探究不同策略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产生的影响,为企业部门的金融决策和主管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更具现实意义的参考。

付昱铭[2](2021)在《金山办公分拆上市案例探讨》文中认为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企业往往会根据市场竞争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匹配自身业务结构。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掀起了一番多元化扩张的浪潮,许多企业通过新设业务、兼并收购等方式实现多元化经营的目的。然而,业务的不断壮大使得集团内部的子公司对资金的需求日益旺盛,并且盲目的扩张也可能滋生治理效率低下、资源倾斜性分配、市场估值准确度差等问题。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分拆上市这一资本运作模式顺势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并逐渐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追捧。一般而言,企业分拆上市具有提高发行人股份的流动性及价值、满足企业融资需求等诸多优势,也可能存在实践中操作难度大、分拆后子公司业务发展不佳等问题。为此,基于国外资本市场分拆上市行为的成熟性,国外的理论界对其进行了一番深入的研究,并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相比之下,由于实践中监管层对境内分拆上市的明确规定仅从2019年开始,此前境内分拆上市的案例十分匮乏,这也导致国内学者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与国外相比远远不足。近期,由于分拆上市政策的明朗及科创板对企业分拆上市行为的允许,分拆上市上升为国内的热点话题,并成为子公司在激烈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之一。对于信息技术类子公司而言,这些企业整体研发投入量大,因而对于分拆上市的需求也更为强烈。作为金山软件旗下子公司的金山办公,是深耕办公软件领域30余年的龙头企业,历经几次大转型,近期更是基于人工智能和云办公等领域发展的需要,于2019年11月在科创板成功分拆上市,引起了业界不小的轰动。因此,对金山办公分拆上市案例进行深入探讨,有助于丰富国内分拆上市的相关研究,并为其他类似企业的分拆上市提供参考,具备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选取在科创板分拆上市成功的企业金山办公为案例研究对象,在理论基础的铺垫下,综合运用比较分析法、事件研究法等方法,重点对金山办公成功分拆上市的原因及分拆上市对金山办公各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文章具体从五个部分展开探讨。首先是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与分拆上市动因、路径及影响相关的文献进行了回顾,并总结了相应的写作框架。其次,本文分别从业务及产业链关系和上市方法两个角度介绍了分拆上市的类型,对分拆上市的动因和模式进行了理论上的说明,并阐述了企业分拆上市的理论基础。随后是对金山办公分拆上市案例的整体介绍,包括分拆双方基本情况、金山办公分拆上市的动因、所确定的具体类型和模式以及实施过程。再次是金山办公分拆上市的案例分析,这也是本文的核心章节,该部分主要对金山办公成功分拆上市背后的原因进行深入探讨,并针对其分拆上市行为对企业自身产生的影响从公司治理、投融资活动、经营绩效和股东财富四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最后结合本文的分析情况,总结了案例研究结论,并对公司分拆上市行为提出相应启示。本文通过对金山办公分拆上市案例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的研究结论:第一,金山办公分拆上市的动因主要是为了增强企业自身的融资能力和获得资本市场的估值溢价。第二,金山办公分拆上市后股权结构变得多样化,得到了各类投资者的青睐。第三,金山办公分拆上市为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减轻了融资负担。第四,金山办公分拆上市给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均带来了较为积极的影响。第五,金山办公在分拆上市过程中,母公司股东的累计异常收益率在三个窗口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分拆上市后,母子公司长期股东财富均得到了显着增加。基于上述的结论,本文得出以下案例启示:第一,母公司可以选择优质且价值被低估的业务分拆上市,维护母子公司股东的长期利益。第二,母公司应当提高对政策红利的敏感性,增加子公司分拆上市成功的几率。第三,子公司需要恰当地选择分拆上市路径,它可以帮助企业高效地完成上市进程。第四,监管机构应当充分把关分拆上市企业的规范性,保障资本市场有序发展。

桑丽[3](2021)在《中概股回归A股的路径比较与选择研究》文中指出中概股回归A股,一直是近几年国内资本市场的热点话题。自2015年以来,中概股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艰难时期。个别公司违规引发的中概股信用危机,中美贸易战和美股监管的日趋政治化,以及“浑水”、“香橼”为代表的境外机构做空等原因,深深影响着中概股的境外命运。在日渐复杂艰难的环境下,境外完成私有化退市,并通过借壳上市或IPO寻求A股再上市,已经成为众多中概股公司的理性选择。然而,作为回归A股的传统路径,借壳上市亦或是排队等待IPO,都存在着相当大的风险和挑战。借壳上市需要占用大量资金用于购买壳资源,且存在诸多不确定性;IPO门槛高、审核周期长、时间成本高。这些因素致使众多已经退出境外市场的中概股公司,始终没能成功回归国内市场。为迎接优质中概股的回归,国内资本市场进行了必要的制度创新。A股市场相继推出了中国存托凭证(CDR)、科创板和创业板注册制等一系列改革。通过发行CDR回归A股,中概股无须经历境外私有化过程,可以为企业节省大量的成本支出,实现企业多渠道融资。新增板块科创板,首次实行注册制的发行制度,不仅简化了新股发行上市的审批手续,同时还满足了尚未盈利、拥有VIE架构以及差异化投票权等红筹企业的回归愿望。存量板块创业板的注册制改革,为具有创新、创意等新技术、新业态型企业提供了更为便利的回归条件。在境外市场“举步维艰”和境内市场“翘首企盼”的双重作用之下,将有越来越多的中概股公司回到A股上市,因此,选择何种回归方式对企业来说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政策的梳理,总结出中概股回归有四条主要路径,包括:传统路径IPO和借壳上市;创新路径CDR和科创板/注册制下的创业板IPO等等,每种路径都有其独特的适用范围,优势、劣势和风险。比较不同路径的主要差异,可以为拟回归A股市场的中概股公司提供路径选择的理论依据。此外,本文选取了代表各主要回归路径的典型案例,来进一步分析不同中概股公司的路径选择差异。如药明康德具有稳定的业绩、盈利能力强,在其领域拥有领先的行业地位最终选择了在主板IPO;奇虎360因其互联网安全的行业敏感亟需回归国内市场,且因公司私有化负债多而融资意愿迫切最后选择了借壳上市;九号公司和中芯国际作为创新制度的受益者,因其所属行业、公司科技创新能力皆符合相关制度的规定,且分别具有“未盈利”、“VIE架构”、差异化投票权等特殊属性而选择了在科创板发行CDR和普通股票等等。针对不同回归路径的理论和案例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不同路径选择的中概股公司在所属行业与行业地位、股本结构与融资规模、盈利能力与业绩预期、市场环境与回归时机以及制度因素与法律风险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这些差异直接影响了企业最终的路径选择。基于不同路径差异的共同影响,中概股公司应结合自身特点和战略目标,做出适合自己的最佳选择。如新经济企业优先选择创新路径,传统行业龙头优先选择主板IPO;不同规模的公司选择对应的板块上市,如有多地融资需求的中概股公司可选择发行CDR回归;未实现盈利的中概股公司,在目前政策条件下,只能选择在科创板上市,而盈利企业特别是盈利能力强的企业可以有更多选择,尤以主板IPO为宜。此外,中概股在选择回归路径时还应考虑市场、政策以及法律风险带来的影响,选择有效规避风险的路径。总之,对于拟回归A股市场的中概股而言,应权衡多因素影响,选择一条最适合自己的回归路径。

王佩宇[4](2020)在《研发投入对高新技术企业业绩的驱动效应研究 ——以中兴通讯为例》文中指出2018年可谓是见证了中美贸易争端高潮的一年,中兴通讯和华为作为此次事件的两大主角,依次遭遇“禁售”事件、缴纳巨额罚款、CFO被扣留。华为公司在CFO被扣留的同时还必须面对以美国为主导,多个西方国家同时出台的禁入条款。但面对这些危机,华为并没有怯懦,仍旧具有稳健发展的动力。中兴在这一系列的危机之中却显得十分被动,甚至有危及生存之风险。那么,同样作为我国两大知名企业的它们,为什么在面对类似的危机时,所表现出来的实力差距如此大呢?究其根本其必然原因之一无非在于二者核心技术水平上造成的差异。由于我国社会形态,在发展的前期并未注重高新技术的发展,自然也就不会过多的投入于研发创新方面,尽管现如今我国政府和企业已经对研发创新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我国政府给与了高新技术企业很多的政策扶持,其发展环境较为优越,但长期的差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弥补的。而且,对于企业而言,耗费许多却未能带来足够的效益,是很多企业都无法承受的巨大损失。盲目投入或者是投入不足,不仅会造成企业发展速度的减缓或滞后,甚至可以让一家企业消失于无形。因此,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如何能够给企业带来业绩上的提升,关于这二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一直属于学术界的焦点。本文主要运用的是案例企业各年度财务报表中的数据,将年报中的数据进行筛选并整理之后,运用文献研究法、描述性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研究企业研发投入与企业业绩好坏的关系。随后采用案例分析的形式对中兴通讯的研发投入对企业业绩的驱动效应进行研究。由于单一企业的数据会受到外部和内部等多因素的影响,所以为了更加全面的描述研发投入对企业业绩的驱动效应,本文选择了同行业的另一佼佼者—华为进行对比分析。通过选取研发费用总额、研发人员数量占比、研发强度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将两家企业的研发投入现状差异进行了比较,并且从财务绩效以及非财务绩效两个角度对中兴通讯业绩的驱动效应进行具体分析。通过研究发现,从财务绩效角度,研发投入能够帮助企业获得主营业务收入的提升,从而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对于非财务绩效角度,通过研究开发的投入而转化形成的创新型专利产品等研究成果可以帮助企业得到一系列产品上的技术领先优势和市场进入优势,使得企业能够在业务商谈时居于主导地位,从而有效的占领市场份额,创造技术上的优势,增强企业实力。本文在对目前已有的研究进行充分了解之后,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这一方面的研究予以丰富,对未来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吴祺[5](2020)在《中国创新政策 ——演进、机理及绩效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实力迅速发展,一系列自主创新工程的圆满完成,彰显了我国强大的自主创新潜力,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国科技创新进入跟跑、并跑、领跑“三跑并存”的新阶段。《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明确指出,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在中国经济新常态及世界经济发展不确定性显着增强的环境下,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从“科技大国”到“科技强国”的转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的科技创新水平与国外先进创新型国家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部分行业知识产权依存度偏高,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仍然依靠进口,国家技术安全形势不容乐观。要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科技强国和创新型国家,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基于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主创新政策体系演进与构成的梳理,客观评价了当前中国自主创新政策实践的成就、经验和问题,根据新构建的创新活动分析研究框架,创造性的对我国自主创新的典型模式和路径特征进行了分类研究,运用计量模型验证了我国创新政策的宏观整体效应及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差异化影响,并以财税政策为例,聚焦创新政策对企业微观层面创新绩效的作用效果,论证了不同类型政策工具协同作用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提高我国创新政策质量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为推进我国创新政策朝着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现实依据。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取得了以下方面可能的创新成果:1、中国自主创新政策的现状评价。本文基于对我国自主创新政策文本的分析和解读,回顾了中国创新政策的演进历史,进而从主要成就、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客观系统的评价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主创新的实践水平和国际地位。研究表明,建国以来,中国创新政策一直致力于解决科技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以宏观政策为指导,促进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进而形成科技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优化。这背后体现了各级政府对科技政策、创新体系以及政府职能转变理解的逐步深化。改革开放之后,通过创新投入的强力支撑、政府市场和良性互动、地方实践的积累扩散和协同创新的活力释放,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取得了丰硕的阶段性成果,主要体现为:科研投入夯实创新基础、基础和应用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创新人才队伍持续壮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新动力、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也要看到,我国自主创新还面临着科技人才队伍结构不优、各类企业创新表现不均、知识产权保护维权不力、企业创新经济效益不高、政府创新管理定位不清等问题。2、中国自主创新的路径特征和典型模式。本文基于传统的技术创新政策分析框架,在其基础上优化完善,设计出用于分析中国创新活动的研究框架,创造性的将中国自主创新的典型路径归纳为“逼出来”、“等出来”、“争出来”、“网出来”这四种模式,并分别对各类创新模式的定义、创新基础、创新环境和创新主体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以四种典型产业集群为例对各类创新模式的绩效进行了评价。具体而言,第一种模式可称之为“逼出来”的创新,该类创新以实行举国体制、集中科技精英、实施系统工程和增强综合国力为主要特征,其创新基础是国家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和国防开支的持续增长,创新环境是国际封锁和军民融合同时并存,创新主体已由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所逐步向军工集团和部分民营企业拓展。第二种典型模式可称之为“等出来”的创新,该类创新一般以国家主导的大型项目和工程为依托,与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相关,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因“时间差”、“空间差”和“政策差”等原因,该类创新往往具备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主要特征,从而提高了创新效率,降低了创新成本。以大型建筑央企为代表的创新主体为我国高铁、桥梁、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竞争力。第三种典型模式可称之为“争出来”的创新,该类创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价值发现、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为基本特征,其主体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产业布局通常集中于战略新兴产业。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代表的优秀民营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产生的创新成果使企业实现了盈利增长和技术进步的双赢。第四种典型模式可称之为“网出来”的创新,该类创新以信息技术进步为基础,以新兴互联网企业巨头为主体,以商业模式创新和强扩展性为主要特征,在移动社交、电子商务、共享经济和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成果显着,深刻改变了当今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但也存在垄断市场、滥用市场地位和复制商业模式等问题。3、中国创新政策绩效的总体效应测度。本文根据相关统计资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DEA超效率模型的计量分析方法,运用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自主创新政策的总体效应、时期差异和地区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探究了创新政策工具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对创新产出的差异化影响。首先,中央及各级政府采取的一系列刺激创新的供给及需求方面政策均有着正向作用,这说明这两类政策的落实情况比较到位,但是创新环境政策效果并不明显。其次,不同时期内的创新政策效果有着明显差异,在“十一五”期间仅有供给型的创新政策有着显着的促进效应,需求型和环境型政策没未起到显着推动效果。而在“十二五”期间仅环境型创新政策无明显正向效果,需求型和供给型政策均产生了一定效果。最后,我国创新政策绩效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东部地区的整体创新绩效相对较高,且常年处于有效率状态,中西部地区的效率测算值则相对低下,长期均处于低效率或无效率状态,尤其是个别西部省份与全国其他省份的差距十分明显。该部分的研究有助于科学认识我国自主创新政策的实施绩效水平,正确地揭示自主创新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有利于引导政府对自主创新政策进行甄别和选择。4、中国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微观效应检验。除宏观层面的创新政策绩效测度外,本文还关注了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这一微观层面的效果。考虑到创新政策工具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基于研究需要和数据的可得性,本文以财税政策这一典型的创新政策为代表,并将其细分为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两种政策工具,探究该类政策对创业板上市公司创新绩效的具体提升效果。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相对于未享受财税政策的企业而言,享受了财政补贴或税收优惠的企业创新绩效更优;相对于只享受了税收优惠的企业,同时享受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的企业创新绩效更优。这一研究结论表明,单一的税收优惠政策或财政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效果并不明显,只有通过不同政策工具之间的协同配合,并保持政策的连贯性,才能最大程度的创新政策的激励效果,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认为,我国创新政策的优化和完善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一是要明确政府、市场、企业三者之间的差异化功能定位,进一步明确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完善市场的创新价值实现机制,发挥政府的规制保障作用,最终形成三位一体的中国自主创新体系;二是创新政策的选择和实施应考虑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地区发展水平,尤其要考虑不同地区各类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否则会出现不同类别政策抵触现象,从而很难实现政策效果最大化。三是以金融信贷、税收优惠为代表的环境型政策工具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绩效评价中均未体现出应有的激励效应,对区域创新能力和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效果均不明显,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环境型创新政策工具的完善和落实,营造能够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的创新环境。

尉聪聪[6](2020)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时代背景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成为我国社会经济转型、科技发展的核心力量,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为了促进该行业的发展,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涉及知识产权、税收减免以及进出口优惠等方面。近年来,虽然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在企业数量、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得到较大提升,但是企业规模小、生命周期短、风险防范意以及风险管理能力弱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因而,较多企业选择在创业板上市。企业的融资渠道得以拓宽,融资问题得到解决。同时,企业的发展也受到资本市场运作效率的影响,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的可能性随之加大。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创业板市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的财务风险问题逐渐凸显。本文开篇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并分析了国内外关于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评价研究的现状;其次,以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评价的相关理论知识为基础,结合在我国创业板上市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的财务特征,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的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的财务风险成因进行了分析;随后,围绕着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等六大方面构建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以在创业板上市的99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企业2018年的财务风险进行评价分析,并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等级划分。得出盈利风险因素、偿债风险因素、现金流量风险因素、营运风险因素和研发风险因素对综合财务风险的影响程度分别为38.8%、24.6%、16.7%、12.2%、7.8%,盈利风险因素是影响综合财务风险的最重要因素,盈利风险高、研发风险高、应收账款回款困难是导致公司综合财务风险高的主要原因。最后,结合当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的业务特点和实际情况,针对普遍存在的财务风险提出有效的解决建议。

陈志超[7](2020)在《政府补助、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下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而创新已然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展的关键主体,其整体绩效的持续提升对缓解经济下行压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创新活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能力主要来自其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提高则需要对研发活动投入大量资金。依据我国现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不足,而研发成本过高,以及研发周期较长、风险性大,是制约高新技术企业加大研发力度的主要原因。因此,国家基于战略角度对高新技术企业加大了各种形式的补贴,诸如政府补助、所得税优惠等,以减轻企业的财务负担,鼓励企业投入更多资金用于研发投资,从而掌握核心技术,增强市场竞争力,最终增加营收,提高企业整体绩效,推动经济发展。2009年10月,中国通过设立创业板市场,为高成长型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型企业提供了有效的融资渠道。创业板上市公司以其研发强度高、创新性强等板块特点成功为其吸引了大额补助资金,但这些补助能否达到其预期的政策效果,目前还没有明确结论。基于此,本文通过整理现有文献,从外部性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和核心竞争力理论入手,分析探讨了政府补助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研发投入对两者关系之间的作用机制,提出了本研究的概念模型与假设并以创业板上市公司2016-2018年数据为研究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多角度探究了政府补助政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具体包括盈利、成长和创新能力三个方面,揭示政府补助在提升企业绩效中发挥的作用,以及研发投入是否在政府补助与企业绩效关系之间起到一定的中介作用。借鉴中介效应分析这种方法进行研究,能够将政府补助对绩效的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区分开来,更深层次分析政府补助的政策效果,为完善政府补助政策提供决策参考。本文的研究结果如下:(1)政府补助与企业盈利能力、创新能力显着正相关,但短期内与企业的成长能力负相关;(2)研发投入与企业盈利及创新能力显着正相关;(3)政府补助对企业的研发活动具有明显的激励作用。(4)研发投入在政府补助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之间都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最后结合本文研究结论,针对政府政策制定以及企业的研发管理给出了一些建议。

马微[8](2019)在《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文中指出经济新常态下,积极发挥金融改革的重要作用,扩大和优化金融等软件基础设施的供给,形成高效的金融体系和有效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结构,是从供给侧角度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举措。国务院办公厅制定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支持作用。连续四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强调要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并对金融行业在供给侧改革中的任务做出了总体部署。这为金融助力产业结构升级以及两者协调发展的相关研究提出了新的命题。然而现实是,一方面,中国当前金融运行总体是稳健的,但结构不合理问题仍然存在,金融市场制度尚不完善,直接融资占比偏低,银行间接融资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宏观杠杆率居高不下的同时金融风险大量集中于商业银行体系,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要求不相适应,高新技术企业、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始终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这也成为制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瓶颈;另一方面,既有文献虽关注到了金融体系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相关研究大多停留在总量层面,鲜有研究从结构层面探讨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联性。因此,金融结构如何深化改革,特别是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如何有效聚焦到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上已成为助力中国产业结构成功转型的关键。由此,开展“以产业结构升级为核心的金融结构研究”就成为当下乃至未来盘活中国经济整个一盘大棋的重要问题。本文紧密围绕金融结构助力产业结构升级这一主题,按照“既有文献梳理—理论分析—历史演化—现状、趋势及问题分析—实证检验—政策建议”的思路展开研究,较为系统地分析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第一,对国内外相关既有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与评价,为本文的后续分析奠定了基础。第二,构建理论分析框架,一是从演化规律的视角分析了金融结构的基本特征,并结合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了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特征;二是从产业资本形成、产业资源配置和产业技术进步三个维度探讨金融结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机制,回答了金融结构为什么会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三是构建金融结构作用于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模型,揭示了金融发展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以及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关系;四是从直接、间接和非线性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路径,回答了金融结构如何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理论假说,从而为后文影响效应的进一步检验奠定理论基础。第三,从历史变迁的视角,考察了中国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发展历程,依次剖析了不同阶段中国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演化背景、基本特征及其变动方向。第四,从总体上考察了中国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趋势及存在的问题,一是从融资结构、银行业结构和资本市场结构三个层面出发,全面考察了中国金融结构的发展现状,并结合实践中金融结构的动态演变,总结出中国金融结构的复杂化趋势;二是从三次产业分布、中小企业发展、技术创新水平和主导产业发展四个层面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结合实际中产业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提出了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趋势;三是总结了中国当前的金融结构在助力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第五,构建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测度指标体系,运用2005-2017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证检验,一是运用一步系统GMM估计技术对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回归,考察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及地区差异;二是构建中介效应模型,从中小企业成长、技术创新和主导产业发展三个层面考察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间接影响效应的存在性;三是采用面板门槛回归技术检验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影响效应,揭示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影响规律、约束机制及地区差异等问题。第六,在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得出的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金融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前进态势,提出了金融助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研究发现:第一,金融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体现为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并通过产业资本形成机制、产业资源配置机制和产业技术进步机制的三层递进机制,促进国民储蓄和资本积累,引导资金优化配置,提升技术创新水平,进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第二,中国的金融结构经历了巨大变迁,初步形成了银行主导型融资结构、竞争性银行业结构和复合型资本市场结构,且随着实践中金融结构的动态演变,呈现出交叉融合的复杂化趋势和显着的地区差异;中国的产业结构经历了明显的阶段性变迁,并基本形成了“三二一”的产业结构类型,但同时中国的产业发展还存在着第三产业占比过低,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匹配,产业结构地区分布不平衡,产业内部结构低端化等结构性问题。第三,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着的影响,一是无论融资结构、银行业结构还是资本市场结构,均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着的影响,且产业结构的升级受惯性影响表现出了延续性与累积性的特征;二是市场主导型融资结构、竞争性银行业结构和复合型资本市场结构更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三是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地区差异。第四,金融结构能够通过中小企业发展、技术创新等产生中介效应,从而间接影响产业结构升级,一是融资结构层面,对技术创新水平的促进确实是融资结构推动产业层次提升的一个重要影响路径;二是银行业结构层面,银行业集中度的提升确实会通过阻碍中小企业成长和技术创新水平提升而抑制产业结构升级;三是资本市场结构层面,资本市场结构通过助力中小企业成长和技术创新进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机制是成立的。第五,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联,且受到经济发展阶段和金融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区别于以往研究,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第一,初步构建了金融结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研究的逻辑框架,不同于现有研究大多集中于总量层面,本文从结构层出发探讨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理、影响路径与影响效应,厘清了与不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金融结构,进一步丰富了金融结构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第二,较为深入地剖析了金融结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机理,本文从产业资本形成、产业资源配置和产业技术进步三个层面剖析了金融结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机制,回答了金融结构为什么会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同时探究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间接和非线性影响路径,回答了金融结构如何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这对理论界深入认识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路。第三,弥补了传统金融结构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现代金融结构呈现出超越传统金融结构理论的复杂化特征,而现有金融结构理论研究并未体现这一内容,本文结合实践中金融结构的内生演变,系统阐述了现代金融结构交叉融合的复杂化趋势。第四,较为全面地考察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不同于现有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分析层面,本文在从融资结构、银行业结构和资本市场结构三个方面对金融结构进行全景式衡量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直接、间接和非线性三个维度实证考察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无疑为该前沿研究领域增添了不可或缺的重要经验证据。

沈菡萏[9](2019)在《中国企业选择A股与港股上市的比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中国企业正在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的道路上逐渐走向资产证券化。资本市场环境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中国企业选择A股还是港股上市成了很多企业和投资者时下最关注的话题。本文正是通过对两地证券市场现状的综合分析,来说明企业应该如何及时有效地调整上市策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上市途径。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首先从发展历程、上市流程、发行基本条件等角度,对中国A股资本市场和香港资本市场进行了一个概述。然后,本文又从金融创新、成本收益、融资便利方面,主要选择以下六大指标:企业估值和财务指标、上市成本、二级市场融资能力和流通性、投资者群体、行业表现及交叉上市对A股上市和港股上市的优、劣势做出了比较分析。最后,通过对互联网科技和生物科技这两个行业中代表性企业进行案例分析,补充说明了企业在上市地点选择中所应该具备的多重考虑。简言之,企业上市的机遇与风险并存,在避免盲目上市的同时,结合自身情况,量体裁衣,审慎地选择上市地点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A股与港股上市的比较研究,对中国企业选择合适的上市地点及完善资本市场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周子钧[10](2019)在《中国电影产业资本化进程研究(1978年-2018年)》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拟就中国电影产业资本化进程进行全面考察。主要从两个方面构建本论文的框架:一方面是划分和考察40年资本化进程经历的市场化、产业化、证券化三个阶段,把握期间演进的脉络和螺旋式上升的内在逻辑关系,以此形成了论文的第一、第二、第三章。另一方面是总结40年资本化进程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动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此形成了论文的第四、第五章。第一章即1978年-1999年的市场化阶段。这又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1979年:“文革”后电影业的恢复;第二阶段1979年-1992年:电影业机制在转型时期的改良;第三阶段1993年-1999年:电影业体制改革全面启动。这个市场化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打破行业垄断,通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焕发电影业的活力,实现电影行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第二章即2000年-2008年的产业化阶段。这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00年-2004年:电影业内改革向纵深发展;第二阶段2005年-2008年:电影业对非公资本和境外资本进一步开放。这个产业化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推动由分散各自为政的状态走向集团化和院线化,实现电影行业向产业化转轨。第三章即2009年-2018年的证券化阶段。这又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9年-2012年是启动期;第二阶段2013年-2015年是高潮期;第三阶段2016年-2018年是提升期。2009年10月创业板设立华谊兄弟上市标志证券化阶段来临,民营电影公司率先陆续登陆A股市场;2016年8月中国电影、上海电影两大国有电影公司在A股上市,标志着证券化成为主流。电影公司通过IPO或借壳实现在A股上市融到大量资金,上市以后通过增发、并购等金融手段实现做优做强健康发展。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提升证券化的水平,实现中国电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第四章是资本化进程的成效和问题。中国电影产业资本化取得的成效,首先是对于资本化规律和特点的把握、运行原理和阶段、启动和发展的认知。这是思想上的觉醒,是对于发展电影产业必须走市场化、产业化、证券化的道路,必须接纳、借力资本、资本市场和A股市场取得了广泛共识。政策的制定和推动是一直往这个正确的大方向前进,实际运行当中也取得了显着成效。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必须把握、处理好产业与资本的关系;产业为主资本为附,不能主次不分更不能本末倒置。对资本化的负面影响和破坏力,必须采取电影行业整顿、A股市场监管、财税严格检查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而又严格的治理。第五章是完善推动资本化进程的对策与建议。梳理中国电影产业40年资本化进程,勾画资本化的市场化、产业化、证券化三大阶段脉络与走向,分析资本化进程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都是为了提出更好的对策,以指导电影产业资本化历程能够在正确的道路上走的更加扎实更加长远。其中,坚持保证资本化沿着正确方向前进、遵循借力资本市场融资做优做强产业、提高通过并购等金融手段实现健康发展、构建积极拥抱互联网资本实现影企自身发展、推动与资本化进程相适应的规范运行体制、把握“内容为王渠道致胜”推动全产业链发展、促进与资本化进程相一致控制好金融风险等七大原则至关重要。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从“资本化进程”观察中国电影产业1978年-2018年40年的发展,在学术研究上填补了一定的空白;从市场化、产业化、证券化三阶段把握40年资本化进程,揭示了中国电影产业资本化由浅入深、不断递进、螺旋式上升的逻辑进程;从产业与资本的博弈入手进行分析,指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效统一”是观察中国电影“资本化进程”的一个本质性把握;研究方法上融合历史学、金融学、电影产业理论于一体。本文认为,中国电影产业40年资本化进程有力推动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站在新起点上,充分吸取资本化进程呈现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必将更加充分,在把握和运用金融杠杆的“度”上必将更加精确,这必然将进一步提升中国电影产业资本化的空间和质量,推动中国实现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转变。

二、创业板青睐六大产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业板青睐六大产业(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1.1.2 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重新审视
        1.1.3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诉求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体育产业
        2.1.2 高质量发展
        2.1.3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2.1.4 金融支持
    2.2 文献综述
        2.2.1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2.2.2 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2.2.3 体育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2.2.4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与金融支持的关系认识
        2.2.5 文献述评
    2.3 理论基础
        2.3.1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2.3.2 产业结构理论
        2.3.3 产业融合理论
        2.3.4 Schumpeter金融促进理论
        2.3.5 金融结构理论
        2.3.6 金融深化、金融约束与金融内生理论
        2.3.7 系统理论与经济效率理论
第3章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现状与不足
    3.1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现状
        3.1.1 政府金融支持现状
        3.1.2 信贷市场支持现状
        3.1.3 债券市场支持现状
        3.1.4 股票市场支持现状
        3.1.5 风险投资支持现状
        3.1.6 其他金融市场支持现状
    3.2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不足
        3.2.1 金融支持制度体系亟待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工具尚需补充
        3.2.2 金融市场结构失衡问题凸显,直接融资渠道建设存在不足
        3.2.3 风险资本经典功能发生偏离,资本投入可持续性有所欠缺
        3.2.4 新兴金融工具利用不尽充分,体育金融复合人才供给不足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特征与机理
    4.1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需求特征
        4.1.1 “支柱地位”与扩张趋势: 亟需政策引导的规模化金融支持
        4.1.2 丰富业态与结构演进: 亟需层次多元的系统化金融支持
        4.1.3 投资风险与不确定性: 亟需风险偏好的针对性金融支持
        4.1.4 消费升级与供需优化: 亟需科技赋能的普惠性金融支持
    4.2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机理
        4.2.1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功能组成
        4.2.2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宏观金融支持效应分析——基于耦合协调视角
    5.1 研究方案设计
    5.2 研究方法选择
        5.2.1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复杂系统特征
        5.2.2 耦合的应用
    5.3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机制
        5.3.1 耦合机制的内涵
        5.3.2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机理
        5.3.3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机制
    5.4 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
        5.4.1 耦合测度模型
        5.4.2 灰色关联模型
        5.4.3 序参量体系与数据选取
        5.4.4 熵值赋权处理
    5.5 耦合协调效应分析
        5.5.1 系统发展水平分析
        5.5.2 耦合关联与耦合协调效应分析
        5.5.3 基于剪刀差的进一步讨论
    5.6 耦合协调效应的影响因素
        5.6.1 影响因素识别
        5.6.2 变量选取
        5.6.3 影响因素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微观金融支持效率评价——以上市公司为例
    6.1 研究方案设计
    6.2 研究方法选择
        6.2.1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投入产出特征
        6.2.2 方法思路与适用性
    6.3 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
        6.3.1 模型构建
        6.3.2 样本选取
        6.3.3 指标测算与数据处理
    6.4 静态效率矩阵分析
        6.4.1 综合金融效率分析
        6.4.2 股权静态效率分析
        6.4.3 债权静态效率分析
    6.5 动态效率演变分析
        6.5.1 金融效率的动态演变
        6.5.2 股权效率的动态演变
        6.5.3 债权效率的动态演变
    6.6 效率收敛性分析
        6.6.1 金融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6.6.2 股权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6.6.3 债权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系统建模与仿真
    7.1 研究方案设计
    7.2 研究方法选择
        7.2.1 系统动力学原理
        7.2.2 系统动力学组成模块—基于Vensim实现
        7.2.3 系统动力学特点及适用性
    7.3 建模准备
        7.3.1 模型构建原则
        7.3.2 系统边界确定
        7.3.3 模型基本假设
    7.4 模型与变量关系构建
        7.4.1 子系统组成及因果关系
        7.4.2 总系统组成及因果关系
        7.4.3 系统流图设计及主要变量
        7.4.4 变量函数关系确定
    7.5 模型检验
        7.5.1 外观检验
        7.5.2 运行检验
        7.5.3 稳定性检验
        7.5.4 历史检验
        7.5.5 灵敏度检验
    7.6 策略仿真分析
        7.6.1 基础仿真结果
        7.6.2 市场金融策略仿真
        7.6.3 政府金融干预仿真
        7.6.4 金融风险情景仿真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对策建议
    8.3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件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金山办公分拆上市案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企业分拆上市的动因研究
        1.2.2 关于企业分拆上市的路径研究
        1.2.3 关于企业分拆上市的影响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基本框架
2 企业分拆上市的理论概述
    2.1 企业分拆上市的类型
        2.1.1 基于业务及产业链关系的分类
        2.1.2 基于上市方法的分类
    2.2 企业分拆上市的动因
        2.2.1 促进企业激励机制的推行
        2.2.2 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
        2.2.3 推动企业的专业化发展
        2.2.4 获得企业的估值溢价
    2.3 企业分拆上市的模式
        2.3.1 PE孵化器模式
        2.3.2 业务相近模式
        2.3.3 业务不同模式
    2.4 企业分拆上市的理论基础
        2.4.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4.2 效率理论
        2.4.3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2.4.4 资本市场理论
3 金山办公分拆上市的案例概况
    3.1 案例公司基本情况
        3.1.1 分拆方金山软件基本情况
        3.1.2 被分拆方金山办公基本情况
    3.2 金山办公分拆上市的动因
        3.2.1 规范公司治理,增强员工工作积极性
        3.2.2 增加融资平台,保障金山办公长期发展
        3.2.3 形成战略规划,提升集团的品牌认知度
        3.2.4 释放低估信号,获得市场更高估值
    3.3 金山办公分拆上市类型和模式的确定
        3.3.1 分拆上市类型的确定
        3.3.2 分拆上市模式的确定
    3.4 金山办公分拆上市的实施过程
        3.4.1 业务分拆成立子公司
        3.4.2 红筹VIE架构的搭建与拆除
        3.4.3 选择创业板作为上市场所
        3.4.4 重新选择上市板块并成功在科创板上市
4 金山办公分拆上市的案例分析
    4.1 金山办公分拆上市成功的原因分析
        4.1.1 选择了更适合的上市路径
        4.1.2 抓住了政策的机遇
        4.1.3 保持了良好的财务状况
        4.1.4 具备了独立面向市场的能力
        4.1.5 避免了同业竞争和规范了关联交易
    4.2 金山办公分拆上市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4.2.1 有利于吸引战略投资者,股权结构得到优化
        4.2.2 有利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管理效率得到提高
        4.2.3 有利于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治理力量得到增强
    4.3 金山办公分拆上市对公司投融资活动的影响
        4.3.1 获得超募资金,融资能力大幅提升
        4.3.2 募投收购并行,投资力度不断增强
    4.4 金山办公分拆上市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
        4.4.1 盈利能力变动分析
        4.4.2 偿债能力变动分析
        4.4.3 营运能力变动分析
    4.5 金山办公分拆上市对公司股东财富的影响
        4.5.1 对累计异常收益率的影响
        4.5.2 对长期股东财富的影响
5 案例的研究结论及其启示
    5.1 研究结论
        5.1.1 获得估值溢价和增强融资能力驱动了金山办公分拆上市
        5.1.2 金山办公通过分拆上市得到了各类投资者的青睐
        5.1.3 金山办公通过分拆上市减轻了融资负担
        5.1.4 金山办公通过分拆上市对公司经营绩效产生了积极效应
        5.1.5 金山软件分拆金山办公上市后股东财富均得到了增加
    5.2 案例启示
        5.2.1 母公司可以选择优质且价值被低估的业务分拆上市
        5.2.2 母公司应当提高对政策红利的敏感性
        5.2.3 子公司需要恰当地选择分拆上市路径
        5.2.4 监管机构应当充分把关分拆上市企业的规范性
参考文献
致谢

(3)中概股回归A股的路径比较与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及文献综述
        一、国内相关研究及文献
        二、国外相关研究及文献
        三、文献综述小结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VIE架构
        二、私有化退市
        三、同股不同权
        四、存托凭证
    第二节 相关理论
        一、企业估值理论
        二、协同效应理论
        三、市场择时理论
第三章 中概股回归的现状与主要路径
    第一节 中概股回归现状
    第二节 中概股回归的传统路径
        一、IPO
        二、借壳上市
        三、关于IPO和借壳上市的相关问题
    第三节 中概股回归的创新路径
        一、中国存托凭证(CDR)
        二、科创板和(注)创业板
第四章 不同路径下的典型案例分析
    第一节 通过IPO路径回归的中概股——以药明康德为例
        一、选择动因
        二、回归过程
        三、回归效果及借鉴意义
    第二节 通过借壳上市路径回归的中概股——以奇虎360 为例
        一、选择动因
        二、回归过程
        三、回归效果及借鉴意义
    第三节 通过CDR路径回归的中概股——以九号公司为例
        一、选择动因
        二、回归过程
        三、回归效果及借鉴意义
    第四节 通过科创板IPO回归的中概股——以中芯国际为例
        一、选择动因
        二、回归过程
        三、回归效果及借鉴意义
第五章 中概股公司的类型差异与回归路经选择
    第一节 不同路径选择下中概股公司的主要差异
        一、行业及所处地位不同
        二、股本结构与融资规模不同
        三、盈利能力与业绩预期不同
        四、市场环境与回归时机不同
        五、制度因素与法律风险不同
    第二节 不同中概股公司的可选回归路径
        一、基于公司所处行业及行业地位差异的路径选择
        二、基于公司规模及融资需求差异的路径选择
        三、基于公司业绩及盈利能力差异的路径选择
        四、基于市场、政策及法律风险差异的路径选择
    第三节 未来中概股回归A股的路径选择
        一、确定回归前是否在境外私有化退市
        二、结合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回归路径
        三、选择A股上市板块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研发投入对高新技术企业业绩的驱动效应研究 ——以中兴通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1.3.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1.3.3 文献述评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点
        1.4.2 研究不足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高新技术企业
        2.1.2 研发支出
        2.1.3 研发投入
        2.1.4 驱动效应
    2.2 理论基础
        2.2.1 熊彼特创新理论
        2.2.2 国家创新理论
        2.2.3 竞争优势理论
        2.2.4 无形资产价值创造理论
第3章 研究设计与案例选择
    3.1 研究方式的确定
    3.2 案例企业与对比企业选取
    3.3 案例企业与对比企业介绍
        3.3.1 中兴通讯简介
        3.3.2 华为简介
    3.4 数据收集与指标选择
第4章 研发投入现状与比较
    4.1 中兴通讯研发投入现状
    4.2 华为研发投入现状
    4.3 差异比较
第5章 研发投入对中兴通讯业绩的驱动效应的案例分析
    5.1 从财务绩效角度分析
        5.1.1 回归分析法影响分析
        5.1.2 营业收入最大化的企业绩效
        5.1.3 净资产收益率下的企业绩效
        5.1.4 每股收益最大化的企业绩效
        5.1.5 研发投入效率分析
        5.1.6 研发投入与净利润之比
    5.2 从非财务绩效角度分析
        5.2.1 研发成果转化角度影响分析
        5.2.2 市场占有率分析
        5.2.3 主要业务角度影响分析
    5.3 案例总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政府层面
        6.2.2 企业层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中国创新政策 ——演进、机理及绩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第一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创新驱动理论
        二、创新系统理论
        三、公共物品理论
    第二节 创新政策的研究综述
        一、创新政策的含义
        二、创新政策的分类
        三、创新政策的演进
    第三节 创新政策绩效评估的研究综述
        一、创新政策绩效的内涵
        二、创新政策绩效评估的方法
        三、创新政策绩效评估的内容
    第四节 创新政策选择与优化的研究综述
        一、创新政策工具的选择
        二、创新政策的优化策略
    第五节 文献评述
第二章 中国创新政策体系的演进与构成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新政策的阶段划分
        一、全面恢复科技体系阶段(1978-1985 年)
        二、科技体系结构调整阶段(1985-1995 年)
        三、科技体制改革深化阶段(1995-2005 年)
        四、构建国家创新体系阶段(2006 年至今)
    第二节 中国创新政策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中国科技创新组织体系和计划体系
        二、中国创新政策工具的主要类型
    第三节 我国创新政策演变的趋势分析
        一、从独立“科技政策”到“创新政策体系”演变
        二、从“政府导向”到“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协同演变
        三、从“单项政策”向“组合政策”转变
第三章 中国自主创新的现状评价
    第一节 中国自主创新的主要成就
        一、科研投入持续加强夯实创新基础
        二、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成果不断涌现
        三、创新人才队伍持续壮大结构优化
        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新动力
        五、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水平不断提升
    第二节 中国自主创新的成功经验
        一、创新投入的强力支撑
        二、政府市场的良性互动
        三、地方实践的积累扩散
        四、协同创新的活力释放
    第三节 中国自主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科技人才队伍结构不优
        二、各类企业创新表现不均
        三、知识产权保护维权不力
        四、企业创新经济效益不高
        五、政府创新管理定位不清
第四章 中国自主创新的路径特征:基于创新政策分析框架
    第一节 技术创新政策的分析框架
        一、技术创新政策的三种分析框架
        二、基于技术创新政策分析框架的创新活动研究框架设计
        三、中国自主创新的典型模式:基于创新活动分析的研究框架
    第二节 “逼出来”的创新及其路径特征
        一、相关定义和主要特征
        二、该类创新模式的要素分析
        三、创新的绩效及评价——以十大军工集团为例
    第三节 “等出来”的创新及其路径特征
        一、相关定义和主要特征
        二、该类创新模式的要素分析
        三、创新的绩效及评价——以建筑央企为例
    第四节 “争出来”的创新及其路径特征
        一、相关定义和主要特征
        二、该类创新模式的要素分析
        三、创新的绩效及评价——以创业板公司为例
    第五节 “网出来”的创新及其路径特征
        一、相关定义和主要特征
        二、该类创新模式的要素分析
        三、创新的绩效及评价——以BAT为例
第五章 中国创新政策绩效的总体效应测度
    第一节 中国创新政策的总体效应及时间差异
        一、变量、数据及模型设定
        二、单位面板根检验与协整检验
        三、实证分析结果
    第二节 中国创新政策绩效的地区差异
        一、DEA评价模型及其适用性
        二、创新政策绩效评价的指标设计
        三、中国创新政策绩效的超效率评价分析
第六章 中国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微观效应检验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税收优惠与财政补贴的区别
        二、理论假设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
        二、模型设定
        三、描述性统计
        四、单因素分析
    第三节 主要实证结果
        一、财税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二、同时享受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政策建议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6)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1.3.3 可能的创新点
2.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介绍
        2.1.1 创业板市场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2.1.2 财务风险的概念及特征
        2.1.3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概念及特征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资本结构理论
        2.2.3 投资组合理论
        2.2.4 内部控制理论
    2.3 财务风险评价方法
        2.3.1 财务风险评价方法简介
        2.3.2 主成分分析法适用性说明
3.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分析
    3.1 我国创业板的发展现状
    3.2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现状分析
    3.3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特征及成因
        3.3.1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特征
        3.3.2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成因
4.创业板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评价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4.2 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2 构建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4.2.3 相关指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3 创业板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评价—基于主成分分析法
        4.3.1 财务风险影响因素的确定
        4.3.2 财务风险影响因素及原始指标的权重确定
        4.3.3 构建财务风险综合评价模型
    4.4 财务风险评价结果分析
        4.4.1 样本公司财务风险综合得分排序
        4.4.2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财务风险等级划分
        4.4.3 实证结果分析
5.结论及财务风险防范建议
    5.1 结论
    5.2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防范建议
    5.3 研究不足及展望
        5.3.1 研究不足
        5.3.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政府补助、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现状分析
        1.3.1 创业板发展现状
        1.3.2 国内创新活动现状
        1.3.3 政府补助现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框架
    1.7 研究创新
2 相关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创业板上市公司
        2.1.2 政府补助
        2.1.3 研发投入
        2.1.4 企业绩效
    2.2 政府补助、研发与绩效的作用机制
        2.2.1 基础理论
        2.2.2 作用机制
3 实证研究设计
    3.1 研究变量及指标选取
        3.1.1 因变量
        3.1.2 自变量
        3.1.3 中介变量
        3.1.4 控制变量
    3.2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3.3 假设提出
        3.3.1 政府补助与企业绩效
        3.3.2 政府补助与研发投入
        3.3.3 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
        3.3.4 研发投入的中介作用
    3.4 模型设定
4 实证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1.1 样本企业政府补助描述性统计分析
        4.1.2 样本企业研发费用描述性统计分析
        4.1.3 样本企业经营绩效描述性统计分析
        4.1.4 样本企业控制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4.2 多元回归分析
        4.2.1 政府补助对企业绩效影响
        4.2.2 政府补助对研发投入影响
        4.2.3 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影响
    4.3 中介效应分析
        4.3.1 研发投入在政府补助与盈利能力之间的中介效应
        4.3.2 研发投入在政府补助与成长能力之间的中介效应
        4.3.3 研发投入在政府补助与创新能力之间的中介效应
5 研究结论、建议及研究不足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建议
    5.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8)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方法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2.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 研究框架与结构安排
        1.3.1 研究框架
        1.3.2 结构安排
    1.4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金融发展理论
        2.1.1 货币金融与货币增长理论
        2.1.2 金融结构理论
        2.1.3 金融深化理论
        2.1.4 金融约束理论
        2.1.5 内生金融发展理论
    2.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研究
        2.2.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无关
        2.2.2 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2.2.3 金融发展抑制经济增长
        2.2.4 经济增长促进金融发展
        2.2.5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呈双向因果关系
    2.3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研究
        2.3.1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无关
        2.3.2 法律渊源与金融经济相关
        2.3.3 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2.3.4 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2.3.5 金融结构随经济发展阶段动态演变论
    2.4 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相关研究
        2.4.1 金融结构能否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争论
        2.4.2 银行和金融市场对产业结构升级作用的争论
        2.4.3 金融结构随产业结构升级动态演变
    2.5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第三章 金融结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分析
    3.1 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特征分析
        3.1.1 金融结构的基本特征
        3.1.2 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特征
    3.2 金融结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机制
        3.2.1 产业资本形成机制
        3.2.2 产业资源配置机制
        3.2.3 产业技术进步机制
    3.3 金融结构作用于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模型
        3.3.1 金融发展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3.3.2 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关系
    3.4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路径研究
        3.4.1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影响与理论假说
        3.4.2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间接影响与理论假说
        3.4.3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影响与理论假说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化
    4.1 中国金融结构的发展历程
        4.1.1 计划经济下的财政集权控制期(1949-1978 年)
        4.1.2 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金融结构重构期(1979-1991 年)
        4.1.3 市场化改革下的金融结构加速调整期(1992-2000 年)
        4.1.4 市场经济下的金融结构深化发展期(2001 年至今)
    4.2 中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历程
        4.2.1 经济体制改革下的产业结构探索期(1978-1984 年)
        4.2.2 消费升级下的轻工业化期(1985-1990 年)
        4.2.3 投资拉动下的重工业化期(1991-2000 年)
        4.2.4 供需失衡下的产能过剩期(2001-2012 年)
        4.2.5 第四次工业革命下的产业转型升级期(2013 年至今)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发展现状、趋势及问题分析
    5.1 中国金融结构发展现状及趋势
        5.1.1 中国金融结构的现状分析
        5.1.2 中国金融结构的复杂化趋势
    5.2 中国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及趋势
        5.2.1 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5.2.2 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趋势
    5.3 金融结构助力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的问题
        5.3.1 融资渠道分布不均衡
        5.3.2 银行业整体集中度过高
        5.3.3 资本市场发展失衡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直接影响效应的实证检验
    6.1 核心变量的指标构建与测算
        6.1.1 金融结构指标构建与测算
        6.1.2 产业结构升级指标构建与测算
    6.2 研究设计
        6.2.1 计量模型的构建
        6.2.2 变量设定与数据说明
        6.2.3 研究方法与实证策略
    6.3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影响效应检验
        6.3.1 基于全国层面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6.3.2 基于分地区层面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6.3.3 稳健性检验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间接影响效应的实证检验
    7.1 中介变量的指标设定
        7.1.1 中小企业成长指标设定
        7.1.2 技术创新指标设定
        7.1.3 主导产业发展指标设定
    7.2 研究设计
        7.2.1 研究方法
        7.2.2 计量模型的构建
        7.2.3 变量设定与数据说明
    7.3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间接影响效应检验
        7.3.1 基于融资结构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7.3.2 基于银行业结构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7.3.3 基于资本市场结构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非线性影响效应实证检验
    8.1 研究设计
        8.1.1 研究方法
        8.1.2 计量模型的构建
        8.1.3 变量设定与数据说明
    8.2 基于金融结构门槛的非线性影响效应检验
        8.2.1 基于全国层面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8.2.2 基于分地区层面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8.3 基于经济发展阶段门槛的非线性影响效应检验
        8.3.1 基于全国层面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8.3.2 基于分地区层面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8.4 基于金融生态环境门槛的非线性影响效应检验
        8.4.1 基于全国层面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8.4.2 基于分地区层面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金融助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
    9.1 构筑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9.1.1 弥补产业发展短板,促进经济提质增效
        9.1.2 优化金融体系结构,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9.2 深化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持作用
        9.2.1 促进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适应性匹配
        9.2.2 加强对重点领域与关键行业的资金支持
        9.2.3 防范产业结构升级中的金融风险
    9.3 完善差异化与动态化的金融支撑体系
        9.3.1 实施差异化的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升级策略
        9.3.2 实施动态化的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升级策略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10.1 研究结论
    10.2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9)中国企业选择A股与港股上市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主要研究方法和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主要难点及创新点
第二章 资本市场概览
    2.1 A股市场
        2.1.1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史
        2.1.2 A股上市流程
        2.1.3 A股发行基本条件
    2.2 香港股票市场
        2.2.1 香港证券市场发展历史
        2.2.2 港股发行流程及基本条件
        2.2.3 港股上市新增细则
        2.2.4 港股上市途径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A股与港股上市的优劣势比较分析
    3.1 企业财务指标和估值
    3.2 企业上市成本
        3.2.1 IPO费用
        3.2.2 审核过会
    3.3 二级市场融资能力和流通性
        3.3.1 二级市场股价和破发现象
        3.3.2 二级市场再融资
        3.3.3 两地代表性指数换手率分析
    3.4 投资者比较分析
    3.5 行业表现比较分析
        3.5.1 A股和港股历史行业情况
        3.5.2 A股和港股2018 上半年行业动态
    3.6 境内外交叉上市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案例分析
    4.1 案例背景
    4.2 互联网科技企业案例分析-小米集团
        4.2.1 同股不同权的红筹股上市模式
        4.2.2 财务盈利指标
        4.2.3 企业估值及时间成本
        4.2.4 二级市场破发现象
        4.2.5 境内外交叉上市
    4.3 生物科技企业案例分析-百济神州和药明康德
        4.3.1 生物科技行业
        4.3.2 财务盈利指标和企业估值
        4.3.3 境内外交叉上市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布的学术论文目录

(10)中国电影产业资本化进程研究(1978年-2018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缘起与概念界定
        (一) 论文缘起
        (二) 概念界定
    二、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与文献述评
        (一) 研究现状
        (二) 文献述评
    四、主要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主要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框架、创新点与不足
        (一) 框架
        (二) 创新点
        (三) 本文的不足
第一章 资本化的市场化阶段(1978年-1999年)
    一、第一阶段:“文革”以后电影业的恢复(1978年-1979年)
        (一) 电影业在新中国的发展与曲折进程
        (二) “文革”后恢复老电影放映时出现的盛况
    二、第二阶段:电影业体制在转型时期的改良(1979年-1992年)
        (一) 政策上重点是先后调动“制发放”行业的积极性
        (二) 电影单位由事业转为企业走市场化道路
        (三) 调整机构设置形成“影视合流”的局面
    三、第三阶段:电影业体制启动全面改革(1993年-1999年)
        (一) 打破中影集团一家独大统购统销的垄断
        (二) 打破中影集团和省级发行公司的垄断
        (三) 打破16家制片厂的垄断调动各界拍片积极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资本化的产业化阶段(2000年-2008年)
    一、第一阶段:电影行业内改革向纵深发展(2000年-2004年)
        (一) 政策上大力推进集团化和院线制改革,推动向产业化转向
        (二) 投融资上国企加快转企改制,民企扩大融资渠道
        (三) 资本多元化大力促进了电影产业发展
    二、第二阶段:电影行业对外开放打开大门(2005年-2008年)
        (一) 政策上对于境外资本和非公资本进一步开放
        (二) 投融资上中影发债民企谋求上市,行业积极应对金融危机
        (三) 电影产业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加快资本化进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资本化的证券化阶段(2009年-2018年)
    一、第一阶段:证券化的启动期(2009年-2012年)
        (一) 政策上加大金融政策推动企业上市成为着力点
        (二) 投融资上电影公司上市标志着证券化时代来临
        (三) 华谊兄弟首家在A股上市起到了示范效应
    二、第二阶段:证券化的高潮期(2013年-2015年)
        (一) 政策上继续鼓励公司上市,同时改进和完善电影审查
        (二) 投融资上互联网资本强势进入,电影产业基金十分活跃
        (三) 二级市场并购火爆与出现问题的表现与原因
    三、第三阶段:证券化的提升期(2016年-2018年)
        (一) 政策上对明星证券化的遏制和再融资疏堵结合
        (二) 投融资上资本有进有退步入去伪存真的提升期
        (三) 中影上影两大国企实现A股上市的标志性意义
        (四) “内容为王”获得支持,资本流向发生结构性变化
        (五) 互联网影业与国企和民企三分天下重塑行业格局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资本化进程的成效与问题解析
    一、电影产业资本化的成效解析
        (一) 对资本化的运行规律和特点的认识更加清晰
        (二) 对资本化的运行原理和阶段的把握更加准确
        (三) 对资本化进程的启动和发展形成的共识更加坚定
        (四) 对借力A股市场做优做强的意义和路径更加明确
        (五) 对保持市场活力与严控风险之间的把控能力更加强大
        (六) 对建构产业与资本辩证关系的良好生态系统更加自觉
    二、电影产业资本化的问题解析
        (一) 电影公司存在诸多问题影响通过IPO进行融资
        (二) 跨界定增存在虚火与企业并购存在严重障碍
        (三) 证券化负面影响凸显影企上市后的风险边界
        (四) 资本的霸权导致电影产业的异化和扭曲行为
        (五) “保底发行”与“天价片酬”对于电影产业的侵蚀
        (六) 电影板块在A股市场回报率偏低、规模偏小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完善推动资本化进程的对策与建议
    一、坚持保证资本化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原则
        (一) 把握中国电影产业资本化发生的方向性调整
        (二) 努力创作出资本与内容结合的佳作
    二、遵循借力资本市场融资做优做强产业的原则
        (一) 影企要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在A股市场上市融资
        (二) 借力A股市场资源配置优势培育大型企业集团
        (三) 重视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推动与A股市场对接
        (四) 打造影视企业融资渠道助力小微影企融资
    三、通过并购等金融手段实现影企健康发展
        (一) 发挥股市先发优势的公司在外延并购上的优势
        (二) 通过不断外延并购做优做强是必然选择
    四、积极拥抱互联网资本实现影企自身发展
        (一) 把握互联网资本在电影产业链地位主流化的趋势
        (二) 上市电影企业要积极拥抱互联网资本的进入
    五、构建与资本化进程相适应的规范运行体制
        (一) 应制定和出台规范资本运行的相关制度
        (二) 尽快组建电影经纪人群体的行业协会
    六、把握“内容为王渠道致胜”的原则,推动全产业链发展
        (一) 上市影企要打造全产业链模式防控业绩下滑的风险
        (二) 上市影企要瞄准“内容+渠道”模式以提高经营业绩
    七、完善与资本化进程相一致的产业规则和市场规则
        (一) 要遵从产业和市场规律推动资本化进程
        (二) 用大工业运行的方式分散和控制好金融风险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与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创业板青睐六大产业(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 许嘉禾. 山东大学, 2021(11)
  • [2]金山办公分拆上市案例探讨[D]. 付昱铭.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3]中概股回归A股的路径比较与选择研究[D]. 桑丽.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4]研发投入对高新技术企业业绩的驱动效应研究 ——以中兴通讯为例[D]. 王佩宇.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1)
  • [5]中国创新政策 ——演进、机理及绩效评价[D]. 吴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6]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研究[D]. 尉聪聪. 中北大学, 2020(02)
  • [7]政府补助、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D]. 陈志超. 江苏大学, 2020(05)
  • [8]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D]. 马微. 西北大学, 2019(04)
  • [9]中国企业选择A股与港股上市的比较分析[D]. 沈菡萏.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10]中国电影产业资本化进程研究(1978年-2018年)[D]. 周子钧. 山东大学, 2019(09)

标签:;  ;  ;  ;  ;  

创业板看好六大行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