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学物质致癌性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祁永刚[1](2020)在《关于6种芳香胺类化合物对体外培养细胞DNA的损伤性及其机制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以磷酸化的组蛋白H2AX(γ-H2AX)作为观察指标,用人工培养的细胞研究6种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芳香胺类化合物的遗传毒性特点,阐明它们遗传毒性背后的机制,为它们的致癌性评价以及在导致职业性膀胱癌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提供有价值的证据。方法:本研究中,对γ-H2AX的检测主要使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除此之外,也使用了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的方法检测细胞内γ-H2AX;在检测细胞内DNA双链断裂时,使用了偏正弦场凝胶电泳实验;在测定细胞生存率时,使用了台盼蓝染色法和阿尔玛蓝细胞增殖及毒性检测试剂;在对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测定时,使用了DCFH-DA活性氧荧光探针,用流式细胞仪或酶标仪技术测定细胞内荧光探针的信号强度;在测定细胞内caspase-3的活性时,使用了Ac-Asp-Asn-Leu-Asp-MCA检测试剂,使用酶标仪检测信号强度。结果:1.1T1细胞在经过所有芳香胺类化合物处理后都能观察到γ-H2AX的产生。但是,6种芳香胺类化合物引起γ-H2AX形成的量有明显差异。其中,DMA和OCA引起γ-H2AX的形成的量最多,而ANL引起γ-H2AX的量在6种化学物质中最少,具体由强到弱顺序如下:OCA=DMA>OT>ANS>PT=ANL;2.6种芳香胺类化合物在1T1细胞引起γ-H2AX的生成都符合剂量反应关系;3.在偏向正弦场凝胶电泳实验中,OCA,DMA和OT处理后的1T1细胞内能明显观察到DNA双链断裂的形成,而其它三种芳香胺类化合物处理后的细胞未能观察到DNA双链断裂的形成;4.通过对芳香胺类化合物处理后的1T1细胞的生存率进行测定,发现在处理的浓度范围内细胞生存率相对于对照组没有明显的下降;5.DMA能够以剂量和时间依赖的形式在WRL细胞和1T1细胞内引起γ-H2AX的生成;6.DMA能够以剂量反应关系的形式在WRL细胞和1T1细胞内引起DNA双链断裂的形成;7.免疫荧光染色的结果显示,DMA处理后1T1细胞核内的确有γ-H2AX的产生,并且γ-H2AX生成的位点与53Bp1形成的位点相吻合;8.与剂量反应关系同样的条件处理后,WRL细胞和1T1细胞的生存率相对于对照组无明显下降,细胞内caspase-3也无明显活化的现象;9.在流式细胞仪的实验结果中,DMA引起的1T1细胞内活性氧的增加符合剂量反应关系,并且在细胞色素P450酶的抑制剂1-氨基苯并三唑(ABT)和双硫仑(DSF),以及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存在的条件下,活性氧的量随着抑制剂剂量增加而减少;10.γ-H2AX的生成在抗氧化剂NAC存在的条件下也明显减少,但是由H2O2引起的γ-H2AX在抗氧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几乎完全被抑制。结论:第一章中,6种芳香胺类化合物处理后都能产生γ-H2AX,并且在相同的条件下处理后的细胞生存率无明显改变,说明γ-H2AX的产生并非是由细胞凋亡引起的。而偏正弦场凝胶电泳的实验结果也清楚地检测到了DNA双链断裂的形成,说明的确是由于芳香胺类化合物引起DNA损伤而导致了γ-H2AX的生成。这表明6种芳香胺类化合物的确能够对细胞DNA造成损伤。然而,6种芳香胺类处理后γ-H2AX形成的量存在明显差异,表明它们的遗传毒性的大小是不同的。第二章中,DMA在培养的人体尿路上皮细胞和肝脏细胞中引起γ-H2AX,DNA双链断裂,免疫荧光焦点的形成,表明其具有遗传毒性。DMA起细胞生存率实验,caspase-3活性实验,DNA双链断裂检测实验,说明DMA是导致了DNA双链断裂的形成而引起γ-H2AX的产生,并非通过细胞凋亡。细胞内活性氧以及γ-H2AX的生成在CYP2E1酶抑制剂存在的条件下明显减少,说明DMA引起γ-H2AX的生成主要是通过CYP2E1代谢产生的ROS所介导的。最后,DMA引起的γ-H2AX在抗氧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并没有被完全抑制,而H2O2引起的γ-H2AX被抗氧化剂完全抑制,说明除了ROS通路外,还有其他通路介导DMA遗传毒性的产生。
吴伊琳[2](2020)在《河北省某市地下水有机污染特征及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市污水、垃圾渗滤液以及农药化肥的渗透,导致地下水有机污染状况日益加重,已经危及了当地的供水安全。公众受到有机污染带来了巨大的健康风险,地下水有机污染的防治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已经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研究区以往做过许多相关的基础工作,如开展水文地质勘察、组建水文地质监测站、查明环境地质问题等,都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基础,但对有机污染问题研究地不够深入。本文以期探索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有机污染现状评价方法,了解污染物含量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为保护地下水环境提供科学依据,为保障城市安全供水提供基础数据,对提高人民饮用水质量具有重大意义。本论文通过研究区的水样测试分析结果,对研究区的有机污染的检出率、超标率等指标进行分析,并结合MAPGIS对地下水有机污染空间特征进行分析;选取7项超标污染物利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对地下水进行有机污染现状评价,改进的方面包括训练样本的扩充与算法的改进两方面,并将结果与传统的单指标污染标准指数法和参数分级评分叠加指数法进行比较分析;为了进一步了解有机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本文基于“NAS四步法”,采用更贴近我国居民的暴露参数对研究区开展健康风险评价研究,并从“污染物种类、暴露途径、不同采样点”三个方面进行致癌性风险和非致癌性风险结果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有机物检出率高,但超标率低,整体处于轻度污染的状况,有机污染主要集中于中部老城区,已形成一个局部污染区,这与此处分布着大量的污染企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并形成从中部向四周扩展的趋势;本文引入检出限建立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与传统方法做对比和科学性解释,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但略有不同,经过分析,BP神经网络比传统方法更合理,能更好的应用于有机污染现状评价中;健康风险评价表明致癌风险普遍偏高,致癌风险最主要贡献物为三氯甲烷,非致癌风险最主要贡献物为苯并芘,且研究发现无论是致癌风险评价还是非致癌风险评价,呼吸吸入途径均是最主要的贡献因子。
任幸[3](2019)在《优先控制潜在高环境风险农药及助剂的筛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因农药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较为严重,在农药管理措施上主要通过农药登记后再评价对危害较大的农药进行限制或禁止,并且我国还尚未发布优先控制农药及助剂名录,已有的一些科研方法也只是针对农药有效成分进行筛选排序,没有考虑到农药本质上是包括农药有效成分和农药助剂,筛选方法单一,主观性或客观性较强。本研究为掌握农药有效成分和农药助剂的潜在环境风险,以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基于我国已取得登记的化学农药和拟限制使用的农药助剂,采用了数据库检索法建立了包含475种农药有效成分和75种农药助剂的优先控制农药及助剂初筛名单;采用了文献调研法、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检索法和计算毒理模型预测法,收集整理到550种物质17项指标共计9350条数据。分析了国外优先管控化学物质筛选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情况,建立了一套优先控制农药及助剂筛选方法,该筛选方法体系采用分级筛选模式,第一级通过“直通车”法将我国已采取管控措施的农药有效成分和农药助剂直接纳入到优先控制农药及助剂候选名单,第二级采用标量法中的综合评分法和向量法中的Copeland法进行组合筛选优先控制农药有效成分,采用标量法中的SVHC法和向量法中的Copeland法进行组合筛选优先控制农药助剂,通过组合评价方法筛选出潜在环境风险较高的物质纳入优先控制农药及助剂候选名单,第三级对优先控制农药及助剂候选名单中物质进行可控性、可操作性等可行性分析,建立优先控制农药及助剂名录,本套筛选技术方法避免了使用单一筛选方法的片面性。应用此筛选方法,建立了包含15种物质的优先控制农药及助剂名录,提出将毒死蜱、克百威、乐果、甲草胺、百菌清、氯氰菊酯、氟乐灵、敌草隆8种农药有效成分和四氯乙烯、氯苯、三氯乙烯、苯胺、二氯甲烷、二甲苯、苯7种农药助剂纳入优先管控范围,通过与国外有毒有害物质管控名录对比,验证了优先控制农药及助剂名录组合评价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期为我国农田面源精细化环境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王加雷[4](2019)在《四川“红层”区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研究》文中认为生活垃圾填埋场是我国长期以来最主要的生活垃圾最终处置方式。受填埋场设计规范性、防渗系统完整性及运营管理系统性等因素控制,运行中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存在渗滤液进入地下水系统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而危害周边与地下水关系密切的居民的健康。基于此,本研究甄选红层地区典型填埋场,构建评价地下水环境污染风险及人体健康危害程度的二级概率风险评价模型,在对典型填埋场污染风险进行评价后,选择污染风险较高的A县生活垃圾填埋场为对象进行污染管控方案设计,并利用数值模拟进行方案效能校验。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通过对4座四川红层生活垃圾填埋场周边地下水采样分析表明,该区域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环境主要污染因子: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锰、CODMn、硝酸盐、氟化物及氨氮等。(2)二级概率风险评价模型中,一级评价借鉴传统DRASTIC模型,增加考虑工程影响因素与污染源影响因素的影响,形成改进型污染风险评价模型;二级评价则利用描述污染受体影响程度的四步法评价模型进行健康风险评价。一级评价模型的构建从水文地质因素、工程影响因素及污染源影响因素三方面考虑,并采用定性描述为指标量化方法,专家打分法为权重确定方法。二级评价结合一级评级结果及项目外环境及敏感目标现状,强调地下水污染危害的特征,研究以口服吸收方式为暴露途径的毒理学风险。(3)对甄选的4座填埋场进行地下水污染风险综合评价,各填埋场一级地下水污染风险由高到低依次是A县生活垃圾填埋场>B市生活垃圾填埋场=D市垃圾填埋场>C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风险程度主要受工程设计、污染现状影响,直接对应表现于非正规填埋场污染风险大于正规填埋场、监测地下水污染程度高的填埋场污染风险大于污染程度低的填埋场。(4)以填埋场特征污染物CODMn、氨氮为污染指示因子,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采取污染管控措施与不采取污染管控措施的地下水恢复状况,确定采取“阻隔技术与P+T联用技术”的污染管控措施可高效恢复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相对于不采取污染管控措施仅作简单覆盖的污染恢复状况,具体表现于缩减65~80%的地下水环境恢复时间,缩短54~72%的地下水污染迁移距离。本研究为有效判断四川红层区生活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环境及周边人体健康危害程度提供可行办法,并为垃圾填埋场的风险管控提供科学依据及技术支持,为填埋场污染场地治理修复提供工程借鉴。
高广花,于春荣,李宏霞,王庆利,笪红远,马磊[5](2018)在《ICH M7指导原则下DNA反应性/致突变性杂质的控制水平》文中认为药物中的DNA反应性杂质水平应按照M7指导原则中的策略进行控制。杂质的分类基础是已有的相关致突变性及致癌性数据,当特定化合物的数据缺乏时,则需借助于定性的结构活性关系(QSAR)信息来判断。毒理学关注阈值(TTC)的概念来自于FDA对食品中所含的微量化合物的控制策略,由致癌性已知的物质的半数致瘤率(TD50)暴露量线性外推至使肿瘤发生率增加1/106(早期临床研发阶段)及1/105(药物研发较后阶段)的杂质暴露水平,当DNA反应性杂质水平低于TTC时,由于杂质暴露导致肿瘤发生的额外风险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本文对化学药物中常见杂质及食品中微量污染物中的警示结构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基于对M7的理解对其暴露阈值提出了一些建议。
于丽娜,田宇,周荃,滕晓明,周红,聂晶磊,郭琳琳[6](2018)在《美国环保署综合风险信息系统的基本情况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对美国环保署综合风险信息系统(Integrated Risk Information System,IRIS)的历史、主要信息内容、工作流程,以及运用情况进行了介绍。作为化学物质在长期暴露下对人体健康产生慢性影响基础毒性数据库,IRIS自创建以来,以严格的科学标准,精准的同行评议确保了数据的质量,也得到了国内外各化学品监管机构的重视和运用,为有效监管化学物质提供了科学保证。我国在有毒化学品健康领域的研究基础薄弱,研究与监控环境中化学物质的科学基础有限,加强对IRIS及其数据的了解,对于我国针对低剂量长期暴露下化学物质的风险管控,保护人体长期慢性健康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同时,通过IRIS信息的引入,借助国际已有的技术积累和经验,对完善我国有毒化学物质风险管控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玥[7](2018)在《不同类型饮用水水质检测及健康风险评价》文中研究说明水是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但近些年来,国内居民饮用水供水安全面临着“三重”问题,即饮用水水源地污染和水质性短缺、现行供水水厂处理工艺落后、供水管网系统的污染。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饮用水的需求日益增大。因此本文在课题组提出的城市新型供水系统-二元供水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饮用水相关指标进行检测,调查居民家庭中饮用水的水质安全情况,利用美国环保署提出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不同人群暴露于饮用水中的污染物质与人体健康的风险关系进行了分析。该研究为后续二元供水系统的提出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并且对提升居民饮水健康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对以黄浦江上游为水源地的管网末梢水进行了为期半年的监测,选取的监测指标包含5大类,分别为有机指标、无机指标、微生物指标、金属指标和消毒副产物指标。结果显示,CODMn和TOC的平均值分别为2.3mg/L和3.7mg/L,有机污染仍然是需要主要关注的饮用水污染项目。金属指标中,Pb元素的浓度最大值为10.7μg/L,超过了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中规定的限值(10μg/L),其他金属指标均在标准范围内。而消毒副产物指标中,四氯化碳出现一次超标事件,超标值为2.5μg/L,其他消毒副产物指标均在标准范围内。通过对经同一原水的以活性炭为主要净水工艺和以中空纤维超滤膜为主要净水工艺的水处理设备出水水质进行监测。结果表明,不同工艺净水器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高于对无机污染物的去除率的5倍以上;两类净水器对消毒副产物均具有非常高的去除效率,其中以活性炭为主的净水器对选取的5种消毒副产物均具有100%的去除率;不同净水器对选取的7种金属的去除效果不同,以活性炭为主的净水器对锌、铅、铬的去除率要明显高于以超滤为主的净水器,而对铝元素的去除率二者相差不大。应用美国环保署提出的健康风险模型重点考察饮用水中金属元素和消毒副产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状况。结果表明,不同类型饮用水的总健康风险值均低于ICRP和US EPA规定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1×10-61×10-4);居民对饮用水中的物质经口暴露的健康风险的量级是经皮肤暴露的5倍左右,经口暴露于饮用水中的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风险是后续研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儿童的健康风险值均要高于成人,敏感性人群的健康风险要重点关注;不同类型饮用水中致癌风险值占总健康风险值的98%99%左右,居民暴露于水中金属和消毒副产物的非致癌风险较低,对人们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左平春,于洋,张楠,郑玉婷,李嘉琦,林军,纪明山[8](2017)在《农药环境风险评估中常用的计算毒理学模型软件》文中研究指明农药的大量使用为我国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和健康问题,仅依靠传统生物测试和环境监测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农药风险评估的需要。利用计算毒理学模型,可以实现农药的高通量风险评估。本文主要介绍了农药环境风险评估中常用免费的EPI Suite、QSAR Toolbox和PBT Profiler等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QSAR)模型软件和SCIGROW、PRZM-GW、China-PEARL和EQC等环境多介质模型软件,以期能为农药的风险评估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蒋煜,马磊,马玉楠,霍秀敏[9](2016)在《毒理学关注阈值在药物与包装系统相容性研究及评价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毒理学关注阈值(threshold of toxicological concern,TTC)是化学物质风险评估的方法之一,该方法被定义为:针对所有化学物质的一个暴露水平,当低于该暴露水平时,无论是否获得化学特异性的毒性数据,在终身服用的情况下对人体健康都不会产生明显的危害。该评估方法与传统的毒理学构效关系方法不同。TTC法提出至今已半个世纪,最初应用于食品包装的安全性评价,逐渐推广,并被药品监管部门所采纳。本文介绍了国内外药品监管机构对与药物结构相关的杂质与由包装容器引入的杂质在管理和评价方面的差异,分析了TTC概念在风险性评估中的引入原因及发展,以及在药物与包材相容性研究及评价中的应用和发展。
李晓[10](2016)在《化合物毒性预测模型构建及烟草烟气化学成分毒副作用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化合物毒性是导致药物研发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将药物安全性评价提前到药物研发早期阶段有助于缩短药物研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除了药物之外,食品添加剂、化妆品等与生活相关的其他化学品的安全性评估也是十分必要的。常规的毒理学试验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难以满足现代药物研发以及环境化合物风险评估的要求。研究者迫切需要依据“3R”原则开发替代方法,即减少(Reduce)实验动物数量、优化(Refine)实验程序、替代(Replace)实验动物。使用计算机方法进行化合物毒性预测,可以用较低的成本实现对大批量化合物进行快速的安全性评价。计算机方法的另一个优势是对药物发现早期阶段的虚拟化合物,也可以进行毒性预测。因此,计算毒理学方法已经成为化合物安全性评价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化合物毒性预测模型构建,在这一部分工作中,分别构建了化合物急性毒性和致癌毒性的预测模型,第二部分是烟草与烟气化学成分毒副作用研究,在这里构建了烟草与烟气中的化学成分数据库,并对其进行了毒副作用预测研究,另外,使用系统评价方法分析了吸烟对于帕金森症患病风险的影响。论文的第一章,首先介绍了化合物毒性预测研究的相关背景和意义,以及目前计算机预测化合物毒性的主要方法和技术,包括交叉参照、定量/定性构-毒关系、警示子结构等。然后,介绍了国内外有关烟草与烟气及其有害成分的研究进展。接下来,介绍了帕金森症以及吸烟对帕金森症发病率的研究背景和系统评价研究进展状况。另外,也对用于系统评价的(?)neta分析(Meta-analysis)方法进行了介绍。化合物的急性毒性是在药物研发以及生态风险评估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毒性性质。动物实验方法测定化合物的急性毒性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投入,计算机预测是一种很重要的替代方法。论文第二章中,我们收集整理了12204种化合物的结构及其大鼠口服急性毒性实验数据。按照US EPA的毒性分级标准,将所有化合物划分为剧毒、高毒、中毒和微毒四个等级。然后,使用MACCS与FP4两种分子指纹表征分子结构,结合支持向量机、κ-最近邻居法、C4.5决策树、随机森林和朴素贝叶斯等五种机器学习方法分别构建了多分类模型。其中,支持向量机本身是一个两类问题的判别方法,我们采用“一对一”与“二叉树”两种策略用于多分类问题的解决。采用两个分别包含1678和375个化合物的外部验证集对构建的多分类模型进行了验证。模型MACCS-SVMOAo表现出了最强的预测能力,对两个外部验证集的总体预测准确率分别达到83.0%和89.9%。另外,我们采用信息增益技术和子结构频率分析方法,筛选了可能导致化合物产生急性毒性的优势子结构片段。致癌性是另一种受到广泛关注的化合物毒性性质。论文第三章,我们提取了CPDB数据库中829种化合物的大鼠致癌性实验数据,使用五种机器学习方法结合六种分子指纹类型,建立了用于预测化合物致癌毒性的二分类和三分类预测模型。使用测试集对模型进行初步验证后,分别选取了8个表现最好的二分类模型和7个表现最好的三分类模型,使用外部验证集进行进一步验证。外部验证集由ISSCAN数据库中的87种化合物构成。预测能力最强的二分类模型MACCS-kNN整体预测准确率达到83.91%,预测能力最强的三分类模型MACCS-kNN整体预测准确率也达到80.46%。我们筛选了五种在致癌化合物中出现频率明显高于非致癌物的结构片段,为化合物的致癌性研究提供警示作用。烟草烟气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的成分十分复杂的混合物质。对烟草与烟气中的化学成分进行汇总和分析,有助于香烟风险评估研究以及监管香烟生产过程中有害成分的检测。论文第四章,我们构建了一个烟草与烟气化学成分数据库(The Chemical Components of Tobacco and Tobacco Smoke, CCTTS)。 CCTTS提供了烟草与烟气中5983种化学成分的化学结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毒性信息以及使用admetSAR工具预测得到的ADMET(吸收,分配,代谢,排泄和毒性)性质。在这些化学成分中,568种已有明确的实验毒性数据,另有145种化学成分被预测为具有急性毒性或者致癌性。本数据库将可通过互联网进行浏览和检索。吸烟有害人体健康,不过许多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吸烟有可能会降低患帕金森症的风险。论文的第五章,我们通过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了现有的吸烟与帕金森症风险的研究结果。我们全面地检索了1960年到2014年10月期间有关吸烟与帕金森症风险相关性研究的英文文献,从中筛选了61项回顾性的病例对照研究和9项前瞻性的队列研究。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患帕金森症的相对风险值RR(95%置信区间)的合并值为0.59(95%置信区间,0.56-0.62),表示曾经吸烟者患帕金森症的风险比不吸烟者低41%。我们进一步按照不同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受试者性别、对照组来源、吸烟量以及研究年代等进行了亚组分析。各个亚组的meta分析,都表现出了吸烟在帕金森症方面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性作用十分明显,并且吸烟量越大,这种保护作用越强。我们总结了目前有关这种保护作用生物机制的一些假说,建议研究者们深入了解这一保护作用的生物机制,进而有助于从烟草和烟气成分中发现潜在的延缓和治疗帕金森症的药物。论文的第六章对全文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并突出了论文的创新点。
二、化学物质致癌性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化学物质致癌性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关于6种芳香胺类化合物对体外培养细胞DNA的损伤性及其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章 |
1.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1.1.1 细胞和细胞培养条件 |
1.1.2 用6 种芳香胺类化合物对细胞进行处理 |
1.1.3 细胞生存率的测定 |
1.1.4 Western blot检测γ-H2AX的产生 |
1.1.5 芳香胺类化合物处理后细胞内DNA双链断裂形成的检测 |
1.2 结果 |
1.2.1 6种芳香胺类化合物处理后γ-H2AX的产生 |
1.2.2 6种芳香胺处理后γ-H2AX形成的剂量反应关系 |
1.2.3 6种芳香胺类化合物处理后DNA双链断裂的形成 |
1.2.4 6种芳香胺类化合物处理后1T1 细胞的存活率 |
1.3 讨论 |
1.4 结论 |
第二章 |
2.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1 细胞和细胞培养条件 |
2.1.2 用DMA处理细胞 |
2.1.3 Western blot检测γ-H2AX的生成 |
2.1.4 免疫荧光染色 |
2.1.5 流式细胞仪检测γ-H2AX和细胞周期 |
2.1.6 DNA双链断裂检测 |
2.1.7 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ROS |
2.1.8 细胞活力和caspase-3 测定 |
2.2 结果 |
2.2.1 DMA引起γ-H2AX的产生 |
2.2.2 DMA处理后DNA双链断裂的形成 |
2.2.3 DMA暴露后的细胞的生存率和caspase-3 活化情况 |
2.2.4 DMA引起的γ-H2AX形成与细胞周期无关 |
2.2.5 DMA处理后细胞内CYP2E1 介导γ-H2AX的产生 |
2.2.6 DMA处理后ROS的产生依赖于CYP2E1 的代谢 |
2.2.7 DMA处理后γ-H2AX的产生由细胞内ROS介导 |
2.3 讨论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河北省某市地下水有机污染特征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水有机污染研究现状 |
1.2.2 地下水有机污染现状评价研究现状 |
1.2.3 健康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
1.2.4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环境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水文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2.3.1 地下水赋存特征 |
2.3.2 富水性分区 |
2.3.3 地下水补径排特征 |
2.4 地下水开采与污染现状 |
2.5 经济发展概况 |
第三章 地下水有机污染特征 |
3.1 样品的采集与测试 |
3.1.1 采样点布置与水样采集 |
3.1.2 分析测试 |
3.2 地下水有机物含量统计特征 |
3.3 地下水有机物平面分布特征 |
第四章 地下水有机污染现状评价 |
4.1 评价方法 |
4.1.1 BP人工神经网络 |
4.1.2 单指标污染标准指数法 |
4.1.3 参数分级评分叠加指数法 |
4.2 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及建模 |
4.2.1 BP人工神经网络原理及算法 |
4.2.2 评价因子的选择 |
4.2.3 生成训练样本 |
4.2.4 数据预处理 |
4.2.5 BP神经网络的创建与训练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评价结果 |
4.3.2 结果分析 |
第五章 地下水有机污染健康风险评价 |
5.1 危害鉴定 |
5.1.1 数据收集与目标污染物的判定 |
5.1.2 危害识别 |
5.2 剂量~反应评价 |
5.3 暴露评估 |
5.3.1 暴露情景分析 |
5.3.2 暴露途径分析 |
5.3.3 暴露剂量计算 |
5.4 风险表征 |
5.4.1 风险计算 |
5.4.2 风险表征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3)优先控制潜在高环境风险农药及助剂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有毒有害污染物筛选技术研究进展 |
1.1 国内外有毒有害污染物筛选方法研究进展 |
1.1.1 现有筛选方法分析 |
1.1.2 国外筛选方法应用现状 |
1.1.3 国内筛选方法应用现状 |
1.2 农药类污染物的危害和管控情况 |
1.2.1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
1.2.2 我国农药及助剂污染和危害现状 |
1.2.3 国内外农药及助剂管控情况 |
1.3 本论文设计思路 |
第二章 农药及助剂的初步筛选 |
2.1 农药及助剂初步筛选的方法 |
2.1.1 农药及助剂种类的来源 |
2.1.2 农药及助剂筛选的原则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优先控制农药及助剂组合评价法的构建 |
3.1 组合评价法构建的方法 |
3.1.1 组合评价法筛选指标的选取 |
3.1.2 组合评价法的构建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直通车”法的建立 |
3.2.2 组合评价法的建立 |
3.2.3 可行性分析方法的建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优先控制农药及助剂组合评价法的验证 |
4.1 组合评价法验证的方法 |
4.1.1 应用组合评价法建立优先控制农药及助剂名录 |
4.1.2 优先控制农药及助剂名录的验证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直通车”法筛选的结果 |
4.2.2 综合评分法筛选的结果 |
4.2.3 SVHC法筛选的结果 |
4.2.4 Copeland法筛选的结果 |
4.2.5 建立的优先控制农药及助剂候选名单 |
4.2.6 可行性分析的结果 |
4.2.7 建立的优先控制农药及助剂名录 |
4.2.8 优先控制农药及助剂名录验证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4)四川“红层”区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填埋场对地下水环境污染特征研究 |
1.2.2 填埋场地下水风险评价体系研究 |
1.3 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红层地区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现状调查 |
2.1 红层地区水文地质特征 |
2.2 典型填埋场的甄选及调查 |
2.2.1 典型填埋场的甄选 |
2.2.2 现场调查方案确定 |
2.3 典型填埋场调查现状分析 |
2.3.1 A县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现状调查 |
2.3.2 B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现状调查 |
2.3.3 C县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现状调查 |
2.3.4 D市垃圾填埋场污染现状调查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填埋场污染风险评价体系构建 |
3.1 一级评价体系构建 |
3.1.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2 指标内涵说明及分级标准 |
3.1.3 评价方法的选择 |
3.1.4 评价步骤 |
3.2 二级评价体系构建 |
3.2.1 危害识别 |
3.2.2 剂量-反应评估 |
3.2.3 暴露评估 |
3.2.4 风险表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红层地区典型填埋场污染风险评价 |
4.1 A县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风险评价 |
4.1.1 一级污染风险评价 |
4.1.2 二级污染风险评价 |
4.2 B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风险评价 |
4.2.1 一级污染风险评价 |
4.2.2 二级污染风险评价 |
4.3 C县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风险评价 |
4.3.1 一级污染风险评价 |
4.3.2 二级污染风险评价 |
4.4 D市垃圾填埋场污染风险评价 |
4.4.1 一级污染风险评价 |
4.4.2 二级污染风险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红层地区典型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管控措施 |
5.1 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管控措施分析 |
5.2 填埋场地下水污染修复实施方案 |
5.3 修复实施方案效能分析 |
5.3.1 预测方法 |
5.3.2 模型概化及参数赋值 |
5.3.3 模拟结果分析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5)ICH M7指导原则下DNA反应性/致突变性杂质的控制水平(论文提纲范文)
1 杂质的分类及依据 |
1.2 结构-活性 (QSAR) 分析[9-12] |
1.3 在上述检索及模型预测的基础上, 将杂质进行分类, 按类别对DNA反应性杂质进行控制 |
2 M7中杂质控制策略的起源[4-5, 9] |
2.1 毒理学关注阈值 (TTC) 产生的背景 |
2.2 TTC概念的应用 |
2.3 药物合成中常见的杂质 |
3 致突变性或可能致突变性杂质的控制策略[4, 19] |
3.1 化合物专属的限度水平 |
3.2 COC关注队列物质 |
3.3 具有致突变性警示结构但未知突变剂/致癌性的杂质 |
4 短于生命周期的TTC计算 (LTL) [4, 19] |
5讨论 |
(6)美国环保署综合风险信息系统的基本情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综合风险信息系统 (IRIS) 的基本背景与作用意义 |
1.1 IRIS的基本情况 |
1.2 IRIS系统的重要性及意义 |
2 IRIS数据库的核心信息 |
2.1 非致癌的经口参考剂量 (Rf D) |
2.2 非致癌的吸入参考浓度 (Rf C) |
2.3 致癌的单位致癌风险 (IUR) |
3 IRIS系统的管理机关与工作情况 |
3.1 信息产生过程的简介 |
3.2 开发与维护健康危害信息 |
4 IRIS信息的质量保证 |
4.1 IRIS健康评估的7个步骤 |
4.2 IRIS的监督体系 |
5 结语 |
(7)不同类型饮用水水质检测及健康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饮用水安全现状 |
1.1.1 饮用水水源地现状 |
1.1.2 饮用水处理工艺现状 |
1.1.3 供水管网研究现状 |
1.2 不同饮用水类型的安全现状 |
1.2.1 自来水 |
1.2.2 纯净水 |
1.2.3 净化直饮水 |
1.2.4 桶装水 |
1.3 水质综合指数 |
1.4 饮用水健康风险评价 |
1.5 研究内容、意义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采样点和采样时间 |
2.2 检测指标 |
2.2.1 微生物指标 |
2.2.2 毒理指标 |
2.2.3 一般化学指标 |
2.3 检测方法 |
2.4 质量控制方法 |
第三章 管网末梢水水质检测和两类净水设备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研究 |
3.1 管网末梢水水质检测结果 |
3.1.1 一般指标 |
3.1.2 有机指标 |
3.1.3 无机指标 |
3.1.4 金属指标 |
3.1.5 消毒副产物指标 |
3.1.6 微生物指标 |
3.2 两类净水设备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
3.2.1 对浑浊度和三氮物质的去除效果 |
3.2.2 对有机和无机物质的去除效果 |
3.2.3 对金属和消毒副产物的去除效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良型水质指数法评价不同类型饮用水水质 |
4.1 改良型水质指数评价方法 |
4.1.1 单项指标的分指数 |
4.1.2 分类水质指数 |
4.1.3 水质综合指数 |
4.1.4 五色等级分级法 |
4.2 不同类型饮用水水质评价结果 |
4.2.1 水质分指数 |
4.2.2 水质综合指数 |
4.2.3 水质指数差值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饮用水健康风险评价 |
5.1 健康风险评价标准 |
5.2 四步法健康风险评价步骤 |
5.2.1 危害识别 |
5.2.2 剂量-反应评估 |
5.2.3 暴露评价 |
5.2.4 风险表征 |
5.3 基于中国人群暴露参数的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
5.3.1 不同类型饮用水中重金属的暴露剂量 |
5.3.2 重金属健康风险 |
5.4 基于中国人群暴露参数的消毒副产物健康风险评价 |
5.4.1 不同类型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的暴露剂量 |
5.4.2 不同类别人群暴露于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的健康风险 |
5.4.3 不同性别人群经口暴露于消毒副产物的健康风险 |
5.5 人群暴露于水中不同物质的总健康风险评价 |
5.5.1 总致癌风险 |
5.5.2 非致癌风险 |
5.5.3 总健康风险评价 |
5.6 不确定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8)农药环境风险评估中常用的计算毒理学模型软件(论文提纲范文)
1 计算毒理学概述 (The summary of computa-tional toxicology) |
2 农药环境风险评估中常用的QSAR模型软件 (Commonly-used QSAR model softwares in pesticide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
2.1 EPI Suite |
2.2 QSAR Toolbox |
2.3 PBT Profiler |
2.4 T.E.S.T. |
2.5 Onco LogicTM |
2.6 Toxtree |
2.7 小结 |
3 农药环境风险评估中常用的多介质模型软件 (Commonly-used multimedia model softwares in pesticide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
3.1 SCI-GROW |
3.2 PRZM-GW |
3.3 EXPRESS |
3.4 China-PEARL |
3.5 Top-rice |
3.6 EQC |
3.7 EUSES |
3.8 Fish |
3.8 MACRO |
3.9 小结 |
4 讨论 (Discussion) |
(10)化合物毒性预测模型构建及烟草烟气化学成分毒副作用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章 绪论 |
1.1 化合物毒性预测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化合物毒性预测研究方法概述 |
1.2.1 交叉参照法 |
1.2.2 QSTR模型 |
1.2.3 警示结构 |
1.2.4 化合物毒性预测的开源软件 |
1.3 烟草与烟气及其有害成分研究进展 |
1.4 吸烟对帕金森症发病率的影响研究进展 |
1.4.1 帕金森症简介 |
1.4.2 帕金森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 |
1.4.3 吸烟与帕金森症发病率的关系 |
1.5 Meta分析及其研究方法简介 |
1.6 本论文研究目标与总体安排 |
第二章 化合物口服急性毒性预测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数据收集与处理 |
2.2.2 分子结构表征 |
2.2.3 建模方法 |
2.2.4 模型评价方法 |
2.2.5 警示结构识别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数据集化学空间分析 |
2.3.2 建模结果 |
2.3.3 外部验证结果 |
2.3.4 模型预测能力分析 |
2.3.5 警示结构筛选结果及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化合物致癌性预测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数据收集与处理 |
3.2.2 分子表征 |
3.2.3 建模方法 |
3.2.4 模型评价与分析方法 |
3.2.5 优势子结构筛选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数据集分析及建模结果 |
3.3.2 分类预测模型表现及分析 |
3.3.3 三分类预测模型表现及分析 |
3.3.4 分类模型与三分类模型的比较 |
3.3.5 不同分子指纹的比较 |
3.3.6 不同建模方法的比较 |
3.3.7 优势子结构筛选结果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烟草与烟气化学成分数据库 |
4.1 引言 |
4.2 数据库构建 |
4.2.1 数据收集与整理 |
4.2.2 数据存储与系统实现 |
4.3 数据库功能介绍 |
4.3.1 收录数据统计 |
4.3.2 数据浏览与检索 |
4.4 烟草与烟气有机成分的急性毒性与致癌性预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吸烟对帕金森症发病率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Meta分析流程 |
5.2.1 文献检索策略及纳入标准 |
5.2.2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
5.2.3 统计分析 |
5.3 Meta分析结果与讨论 |
5.3.1 吸烟与帕金森症患病风险之间的关系 |
5.3.2 亚组分析 |
5.3.3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毒性预测模型构建及验证数据集 |
附录二 支持向量机模型参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化学物质致癌性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6种芳香胺类化合物对体外培养细胞DNA的损伤性及其机制的研究[D]. 祁永刚. 山西医科大学, 2020(01)
- [2]河北省某市地下水有机污染特征及评价[D]. 吴伊琳. 河北地质大学, 2020(05)
- [3]优先控制潜在高环境风险农药及助剂的筛选[D]. 任幸. 沈阳农业大学, 2019
- [4]四川“红层”区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研究[D]. 王加雷.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7)
- [5]ICH M7指导原则下DNA反应性/致突变性杂质的控制水平[J]. 高广花,于春荣,李宏霞,王庆利,笪红远,马磊. 中国新药杂志, 2018(18)
- [6]美国环保署综合风险信息系统的基本情况研究[J]. 于丽娜,田宇,周荃,滕晓明,周红,聂晶磊,郭琳琳.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8(03)
- [7]不同类型饮用水水质检测及健康风险评价[D]. 关玥.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8]农药环境风险评估中常用的计算毒理学模型软件[J]. 左平春,于洋,张楠,郑玉婷,李嘉琦,林军,纪明山. 生态毒理学报, 2017(04)
- [9]毒理学关注阈值在药物与包装系统相容性研究及评价中的应用[J]. 蒋煜,马磊,马玉楠,霍秀敏.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16(07)
- [10]化合物毒性预测模型构建及烟草烟气化学成分毒副作用预测研究[D]. 李晓. 华东理工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