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好城镇散居少数民族人口工作 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陈凤[1](2020)在《民族乡村振兴的法制保障研究》文中认为乡村振兴战略作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民族乡村统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全面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健全乡村振兴制度供给是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重要保障,也对民族乡村法制建设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民族乡村建制目的和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较一般乡村而言,对乡村振兴的制度保障具有特殊需求;因此在寻求民族乡村振兴的法制保障时,应从民族乡村振兴的一般制度需求和特殊制度需求两方面作出考虑。本文以民族乡村振兴的制度需求为基础,通过梳理民族乡村振兴法制保障的现状,指出供给现状与需求间的差距与不足。在为民族乡村振兴法制供给寻求理论逻辑基础之上,进而从进一步明确民族乡自主管理权限,构建民族乡村振兴法律制度与完善民族乡镇法制体系等方面,对完善民族乡村振兴的制度保障提出了建议。全文由绪论、结语及四章组成。第一章根据乡村振兴的目标对民族乡村振兴的要义暨内涵进行了释义,通过对民族乡的建制和性质的研究,分析出民族乡村振兴存在的特殊性,进而对民族乡村振兴的一般制度和特殊制度的需求进行了探讨。民族乡村因建制目的及民族性、自主性、文化性等特殊性质,以致民族乡村振兴的内涵更为丰富,需求更为独特。在为民族乡村振兴提供制度供给时,应重点将实现民族乡村的特殊性的实现作为重点内容。第二章通过规范分析对民族乡村现行法律制度、乡村振兴制度、民族乡村振兴专门制度的现状从多位阶、多角度、多层次进行了梳理,并指出了现有制度较民族乡村振兴的制度需求而言存在的不足之处。在现有法律体系中,《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及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仍是有关民族乡村工作的主要规范依据。在乡村振兴制度和民族乡村振兴专门制度层面,国家及各地区均进行了有益的制度尝试,但仍处于起步阶段。法律体系不健全,法制建设薄弱,立法特色不足是阻碍民族乡村振兴制度保障的瓶颈。第三章分别通过分析制度供给理论、民族平等理论、共建共治共享理论的含义,为民族乡村振兴的国家法保障寻求理论逻辑基础。第四章在进一步明确民族乡自主管理权限的基础上,提出应从完善民族乡村法律体系、完善乡村振兴制度及民族乡村振兴特殊制度、恢复民族镇建制、建立健全民族乡村村民自治制度等方面努力,为民族乡村振兴提供制度保障。
郑信哲[2](2020)在《我国城市民族工作的演进及其展望》文中研究说明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与国家发展全局紧密相连,而民族工作是协调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全局性工作。在我国,散杂居民族工作是整个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散杂居民族工作,制定了许多相关政策法规来保障散杂居少数民族群众享有平等权利。进入新时代,我国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市少数民族人口迅速增多,城市居民的多民族构成比重增加,一方面加快了各民族相互接触的频率,扩大了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机会,另一方面也显现出城市民族关系问题的影响因素多元化倾向,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日益增多,城市民族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城市民族工作呈现出领域扩大、对象多元、任务繁重等特点,表明在新时代的民族工作中,城市民族工作的权重也在加大,只有做好城市民族工作,才能赢得民族工作未来。我们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与时俱进,在理念、思路和机制等方面不断创新,推进城市民族工作,让城市更好地接纳外来少数民族人口,让外来少数民族人口更好地融入城市,从而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发展繁荣。
陈瑛[3](2020)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认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4年,习近平同志在新疆工作座谈会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两个重要会议中均使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表述,标志着这个从21世纪初出现在我国学术研究中的概念开始进入国家力量主导的建设实践。2015年西藏工作座谈会再次强调要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7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写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进一步体现了其重要性。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中华民族在同心勠力实现伟大复兴梦想的过程中面临着来自国内国外的严峻形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是对这一挑战的回应,是作为多民族国家的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创新之举,是凝聚向心力,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同繁荣,维护国家统一和团结安定的现实需要,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实践价值。解读近年来国家层面与民族工作相关的重要会议精神,在提及牢固树立或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同时,都要求必须增强认同,并且在不断总结提升中形成完整的“五个认同”表述。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内涵是“八个坚持”,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进一步将之丰富为“九个坚持”。从“八个坚持”升级“九个坚持”,习近平同志都阐述了对增强各族群众“五个认同”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拳拳嘱托,应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新时代民族工作之重要着力点。分析相关主题的既有文献,学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定义和内涵界定见解颇丰,其中都论及“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密切关系,但对认同的价值指向和其类型及位序却未尽一致。建构学说体系和开展理论阐释有必要厘清基本概念和中心内容,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化提炼仍有研究空间。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基本指导思想,结合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共同体思想和认同理论,在分析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探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认同形成的逻辑进路,提出“五个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认同,并对其开展了理论确认。以新中国建立七十年民族政策的变迁和民族工作的成效为脉络分析核心认同的形成、发展和巩固,新社会新中国七十年建设历程中,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价值取向从公平正义向平等正义调适、民族政策设计从主体性向公共性转向、民族工作从专注少数民族事务向多领域交集融通,认同建构在实践和话语体系两个层面不断延展和深入,从内地到边疆,从少数民族到广大民众,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实现了多样认同的整合。从意识形态、经济发展、公共社会资源配置和民族政策等方面来分析对核心认同产生消极影响的因素,以及探索在经过历史和实践证明的政党的有力领导下,以政治互信、经济共建、社会互助和价值共识增强核心认同为着力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该说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基础研究。
顾超[4](2020)在《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就近代世界历史而言,伴随着民族运动和民族国家的兴起,民族主义成为一种具有世界性的意识形态,并从欧洲蔓延至全球。仅仅在20世纪,在全球范围内就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民族主义浪潮。也正是在这一进程中,中华民族从一个自在民族走向了自觉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开始以完全独立的主权国家参与到国际事务之中,中华民族开始具备了国族的身份和象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和国家提出了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对内来说,是以共同体的形式把握作为整体的中华民族,不断凝聚起中华民族应对危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对外来说,通过区域共同体实践的外溢效应和示范效应,进而迈向更高层次、更广范围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从古至今,西北地区由于其历史、区域和自然条件等因素,不论是在王朝国家,还是在现代民族国家之中,都处于一个特殊的位置。特别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带一路”倡议下,西北地区的现实任务和战略地位日益突出。研究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问题,既是回应党和国家重大的、宏观问题的现实需求,也体现了理论的自觉性和实践的针对性。作为理论命题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其意识的研究,着重解决两方面的重要问题。一方面,从理论与实践的溯源来看,充分考量近代以来关于中华民族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以及逐步确立起的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框架。又从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和西方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深处,挖掘出多语境、复杂态下的共同体形式。并且将中华民族与共同体思想有机结合统一到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实践中。另一方面,从核心概念的分析来看,提出从政治国家共同体、历史文化共同体、社会生活共同体、精神命运共同体四个维度上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行系统把握。同时,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提出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向度。第一重是从物质决定意识的决定向度上,提出民族意识是对民族本体的客观反映;第二重是从意识的历史性生成向度上,分析不同时代条件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表现;第三重是从意识的能动性向度上,从理论层面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价值性考量。再者,在当代中国的现实语境下,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较大程度上理解为一种认同,从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五个方面勾勒出认同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谱系。作为现实命题的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进一步聚焦和把握西北地区的特殊性,提出西北地区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势、机遇、劣势和挑战。从优势上看,西北地区在历史上进行着各民族间频繁的交往交流交融,并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既有中华民族的共性文化,也有各民族独有的特色文化,还有与异质文化、文明的往来。同时,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与西北各族人民一道进行民族救亡图存、追求团结统一的伟大斗争中,一方面产生和奠定了西北民族地区治理的政策基础,另一方面塑造和涵养了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红色文化基因。从机遇上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机遇下,形塑和奠定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实施了惠及西北各族人民的现实举措。在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机遇中,拓展了西北地区的发展空间和动力。在西北边疆治理的现实机遇中,深入推进依法治边、依法治疆进程中,提供了稳定的内外环境。从劣势上看,经济方面的差距无疑是明显且深刻的,同时在民族与宗教问题上的复杂性、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以及语言多样性可能带来的沟通不畅等,在增强个体、族群意识的同时,淡化了共同体意识。从挑战上看,存在着诸多外部威胁与干扰。一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这一思潮由来已久,作用于客观历史和人们的历史观念,消解着西北地区的历史传承与史学研究;二是多元文化主义,主张每一种文化都必须有其身份和定位,看似合理实则潜藏着以多元分离和分解主流的风险;三是“三股势力”,其中暗含在民族主义基础上的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以西北边疆为重点渗透区域,并有向全国蔓延的趋势,威胁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稳定和总体国家安全。结合以上理论与现实的分析,在发挥优势、抓住机遇、规避劣势、应对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路径。首先要有一些最为基本的遵循来保证前进的方向,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妥善解决好宗教的因素,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同时,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西北地区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其次,在宏观方略的建构上,作为共同体的中华民族建设及其意识培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立足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整体,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法治六个方面进行系统谋划和宏观安排。最后,实践的生命力和效度体现在落小、落细之上,作为教育活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最终要从教育的主体内容、关键环节、心理引导、语言桥梁、现实载体、实际效果和人才队伍等方面具体下功夫。
李辰[5](2019)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在内蒙古的实践》文中研究指明民族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是涉及民族生存、发展和各种相关利益的社会矛盾,对民族问题处理得当与否关系着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定和边防巩固。民族问题的极端重要性,要求多民族国家高度重视并采取适当途径解决此类问题。当然,由于各国历史习俗、民族构成、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差异,其解决民族问题的途径与成效各有不同。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对于少数民族区域治理古已有之。因俗而治、羁縻统治很大程度上是中央王朝针对多民族国家的状况而实行的有效管辖政策。在重视和解决我国少数民族问题方面,中国共产党重视这一历史上客观存在的制度历史和它的积极功能,形成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之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自1947年正式建立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通过合理推行民族政策,把民族自治的构想融入到单一制国家结构内,从而保证了国家具有制度上的包容性,对少数民族的基本权益提供了有效保障,并且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在整个社会形成了各民族互相帮助、携手共进的和谐局面,有效调解了多民族国家内部的民族问题。然而,“3·14”和“7·5”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让很多身居内地的人首次感受到我国是一个面临较为严峻“民族问题”的国家。当民族问题与“疆独”、“藏独”等民族分裂活动或宗教极端主义联合起来时,就变成了影响我国繁荣安定与各民族友好往来的巨大威胁。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成立的第一个省级自治区,在72年的发展历程中,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事业蓬勃发展,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打下了牢固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当然需要看到的是,制度的设计不可能是完美的,在运行过程中制度也会出现“磨损”,需要不断进行完善。因此,我们需要思考一系列相关问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基本政治制度,它在内蒙古的运行实效如何?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制度的设计初衷与实际运行效果有偏离情况发生?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又该如何调整?本论文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实践为主题,着重阐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内蒙古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领域事业的推进作用,并据此分析了阻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挥作用的因素以及改进的措施。全文共分为引言、正文以及结语三大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共有五章。第一章运用了历史制度主义关于制度形成与变迁的理论,分析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重点论述了历史制度主义关于制度形成的基本观点、路径依赖机制对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影响、中国历史上民族治理方式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原则及取得成就等内容。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轨迹。以关键时间节点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内蒙古实施的进程分为1947年前、1947年至1956年、1957年至1977年和1978年以后4个阶段分别加以阐述。第三章是本论文的重点,主要分析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功能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实现程度。笔者运用了开展社会调查时得到的一手资料以及其他内容详实的统计数据,为本章的论述提供了事实注脚。第四章主要论述影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内蒙古发挥效果的阻滞因素,从民族法制体系不完善、权力界限不够清晰、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社会转型期民族关系复杂化以及公民素质不高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五章对如何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内蒙古健康运行提出了对策建议。重点从完善制度设计、理顺权力关系、大力发展经济、巩固和发展和谐民族关系以及培育公民文化等五个方面,对不断创新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本论文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注重规范性研究与经验性研究相结合,运用历史制度主义关于制度形成、变迁的理论来阐述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内蒙古的实践问题,并且积极回应时代关切,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李致江[6](2019)在《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调查》文中提出水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水族人口规模为41.18万人,主要聚居于黔桂交界的龙江与都柳江上游,贵州省三都县是我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全国约63%的水族人口聚集于此。研究发现,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民族人口政策、民族教育政策、民族经济政策等的支持下,水族人口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具体表现为人口素质逐步提高、人口城镇化率稳步提升、人口产业结构与人口职业结构不断优化、人口流动日益加剧。但是,水族人口发展与全国、汉族、少数民族人口平均发展水平相较仍有差距,不仅面临人口增长速度锐降、人口身体素质较差、人口文化素质较低、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性别比失调与人口单向流迁等内部非均衡发展问题,而且存在人口城镇化率低、人口产业结构滞后、人口职业结构不合理、人口相对贫困、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等外部非均衡发展问题。水族人口非均衡发展问题的原因既与以往计划生育政策过严、民族政策不完善有关,又与水族地区自然环境脆弱、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相连,同时也与社会流动带来的民族文化变迁相接,是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与政策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完善人口发展战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人口均衡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的主要指向。当下,水族人口虽然存在一系列非均衡发展问题,但同时亦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为水族人口均衡发展创造了生育空间,民族政策为水族人口均衡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经济发展为水族人口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水族人口均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绿色发展理念为水族人口均衡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方向引领。为实现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首先,应强化水族人口内部均衡发展的政策支持。全面贯彻落实二孩生育政策,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综合应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积极化解人口老龄化风险;其次,应加快水族经济发展步伐。重点提升人口城镇化水平,优化人口职业结构,推进人口产业结构均衡发展。再次,应优化水族人口均衡发展的社会环境。提升人口社会保障水平,扎实推进精准扶贫战略,加强医疗卫生事业建设。最后,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这不仅对水族人口与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会对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均衡发展产生一定的参照示范作用,更重要的是对实现我国民族平等、民族发展、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与乡村振兴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海祥[7](2018)在《公共管理视角下城市民族工作研究 ——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少数民族人口不断增多,城市民族工作显得更加重要。做好城市民族工作,对于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各民族一律平等,维护民族团结,建立和谐的城市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以内蒙古通辽市城市民族工作研究为选题,运用民族区域自治理论、政府职能理论和社会治理理论,从公共管理视角研究通辽市城市民族工作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完善通辽市城市民族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具体对策。本文“导言”论述了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阐述了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指出了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一章“相关概念和理论阐释”界定了民族工作和城市民族工作的概念,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第二章“内蒙古通辽市城市民族工作的现状”论述了通辽市城市民族工作的基本情况以及主要内容;第三章“内蒙古通辽市城市民族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了当前通辽市城市民族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分析了导致这些问题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法治建设和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原因;第四章“区内外城市民族工作的经验和启示”考察了内蒙古以及其他省份相关城市推进城市民族工作的经验,指出了其对通辽市城市民族工作的借鉴意义;第五章“完善通辽市城市民族工作的路径选择”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通辽市城市民族工作的对策建议;“结论”部分提出了本文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指出了本文的创新意义。本文研究对于弥补学术界在通辽市城市民族工作研究方面的不足、促进通辽市城市民族工作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杨建超[8](2017)在《城市社区民族工作研究 ——基于西园街道的调查》文中研究说明城市民族工作社区化是我国社会的发展趋势,也是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的重点和基点。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必须以解决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为出发点,民族问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构建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民族问题治理体系的构建,必须依赖于对现实民族问题的解决,而创新城市社区民族工作是解决城市民族问题的重要路径。随着城市少数民族人口不断增加,多民族社区数量增多,如何创新城市社区民族工作,进而更好地为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构提供现实支撑,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加强城市社区民族工作研究,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服务各族群众的需要,是促进民族团结、建设和谐社区的需要,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城市社区民族工作,是在城市民族社区的特定场域中进行的。创新社区民族工作研究,就是在充分考虑各种场域特殊性的前提下,来解释开展城市社区民族工作的正确逻辑。因此,本文在治理理论和场域理论的指引下,在梳理国内外关于城市社区民族工作文献的基础上,对兰州典型的穆斯林民族社区——西园街道进行实证研究,在分析西园街道社区民族工作现状、社区民族工作主体构成的变化、社区对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现状的基础上,对社区民族工作的困境进行了分析,指出公权力部门的适应性和科学化不足、少数民族成员政治参与程度不高和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受限,是目前社区民族工作面临的主要困境。同时在借鉴国内其他典型城市社区民族工作方式的基础上,对于如何完善西园街道的社区民族工作提出对策和建议。本文研究的是在具体社会场域中的民族工作思路,更多地立足于“自下而上”的视角和“自上而下”的视角相结合,并不单单囿于管理者的视角和管理实践的维度进行研究。这也是本研究区别于已有研究成果的地方。
方娟[9](2016)在《河南省淮阳县城关回族镇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进入了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的活跃期,多民族杂居、散居于某地区已成为一种新趋势。少数民族杂散居地区的发展不仅具有地域性特点,还具有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等特性,杂散居地区稳定、快速的发展对杂散居少数民族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研究杂散居地区社会发展的现状、问题、对策,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杂散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也能够更好地促进杂散居民族的发展,同时,也能够带动相关领域的方法、观念的创新。河南省淮阳县城关回族镇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杂散居地区,在民族发展方面有自己一定的特色和代表性。全镇有回、满、蒙等15个少数民族,其中回族人口2.3万人,约占全镇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5%以上。在本文中,笔者拟用民族理论学科和民族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和方法,对河南省淮阳县城关回族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探索其发展规律和特点,希望能够为杂散居地区及杂散居民族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论文的正文分成了五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少数民族杂散居地区发展的相关理论;第二章,主要介绍河南省淮阳县城关回族镇发展概况。包括河南省淮阳县城关回族镇地理与历史、城关回族镇回族杂散居的形成、以及城关回族镇的民族、宗教、文化和习俗;第三章,主要介绍了河南省淮阳县城关回族镇在其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取得的成就,文章主要从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社会发展、文化发展、生态发展这五个部分进行阐述;第四章,主要阐述了河南省淮阳县城关回族镇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五章,通过对河南省淮阳县城关回族镇的深入调查研究,根据城关回族镇的现实情况,为促进其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在结语部分,对本文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够促进杂散居地区与杂散居少数民族的共同发展。
张竞月[10](2016)在《中国朝鲜族人口迁移对生育行为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朝鲜族具有着独特的形成历史和发展历程,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朝鲜族社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社会体制的变化给朝鲜族农民创造了迁移条件,很多朝鲜族人口开始离开原居住地,迁移到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特别是中韩建交以后,更是有许多朝鲜族人凭借着与韩国相似的语言和文化背景迁移到韩国务工经商。除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问题,朝鲜族人口发展的另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生育率特别低,大规模的迁移和超低的生育率是造成朝鲜族人口数量连年下降的主要原因。从人口学的角度来看,朝鲜族人口的迁移行为和生育行为都有着典型的代表性和超前性,而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是否是造成朝鲜族人口生育率不断下降的主要因素,这是我们想要关注的主要问题。由此出发,本文尝试综合分析朝鲜族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影响生育行为的主要因素,从而分析和判断朝鲜族人口迁移对其生育行为的影响程度。本文首先梳理了朝鲜族影响人口迁移的社会背景,从历史角度和社会角度厘清了朝鲜族人口的迁移历程,进而分析了朝鲜族人口迁移和生育行为的特征,然后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人口迁移对朝鲜族人口生育行为的影响:第一,通过对朝鲜族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的分析,把握人口迁移人群的性别比例、年龄分布以及主要的迁移目的地,以此判断在朝鲜族主要迁移人群中是否有能够影响生育行为的人群;第二,通过分析朝鲜族人口迁移行为对初育和二胎生育行为的影响,把握人口迁移对朝鲜族人口生育行为的影响程度;第三,通过从历史、社会和个体三位一体的角度分析迁移行为的发生对个体生命历程,尤其是对生育行为产生的影响。本文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实地调研、Logistic二分类和多分类回归、事件史分析等方法,通过SPSS20.0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对象进行定量分析。主要II数据来源为全国历次人口普查数据和前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2年三类地区流动人口监测调查数据,数据资料权威、准确,分析具有可验证性。本文共分为八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数据来源、研究内容和研究可能存在的创新与不足之处。朝鲜族具有着独特的形成历史和发展历程,造成中国朝鲜族人口数量持续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自然原因是由于朝鲜族人口生育率下降,社会原因则是因为朝鲜族人口迁移。朝鲜族人口的迁移行为和生育行为都有着典型的代表性和超前性,许多研究已经表明,人口迁移也是影响人口生育率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二章首先对“中国朝鲜族”、“人口迁移”和“生育行为”等文中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了说明和界定,列举了研究中需要用到的相关理论,分别从人口迁移、人口生育和迁移者生育行为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对目前研究朝鲜族人口迁移、人口生育和迁移者生育行为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主要从国际相关研究和国内相关研究两个角度进行梳理。第三章介绍了朝鲜族人口迁移的背景和迁移历程,人口迁移行为的发生与客观的社会背景和相关的社会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本章首先对中国和朝鲜半岛的和迁移相关的政策进行了回溯,并梳理了朝鲜族人口迁入中国,形成传统聚居区,而后又走出传统聚居地区,到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和韩国经商务工,从而形成了新的朝鲜族聚居区的过程。第四章首先对朝鲜族人口迁移的特征进行了概括分析,而后鉴于女性迁移人口在朝鲜族人口迁移过程中的特殊性和典型性,又单独对朝鲜族女性人口迁移的特征进行了描述分析,之后对朝鲜族人口生育行为的特征和转变过程进行基本的分析,试图勾勒出朝鲜族人口迁移和生育行为的基本轮廓,以期为后文中的深入定量分析建立基本的认识基础。第五章主要使用二分类、多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了朝鲜族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在对中国朝鲜族人口迁移情况进行分析以后,研究发现,中国朝鲜族女性的迁移特征与其他民族有着明显的差异,中国朝鲜族女性的迁移风险高于男性,而且朝鲜族女性的迁移方式主要是“独立迁移”。鉴于朝鲜族女性人口迁移的特殊性和典型性,本章后半部分对朝鲜族女性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也作出了定量分析。第六章的第一部分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人口迁移对朝鲜族女性的初育行为的影响,第二部分则是通过离散时间模型分析了人口迁移对朝鲜族女性二胎生育行为的影响。通过第六章的分析,结果显示,人口迁移对朝鲜族女性生育行为的影响巨大,是改变朝鲜族女性生育行为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建立朝鲜族女性初育模型和二胎生育行为模型,本文也验证了验证社会化假设、适应假设和干扰假设对中国朝鲜族迁移人口的生育行为模式的可行性。第七章是基于生命历程理论,使用三位一体的方式,分别从历史角度、社会角度和个体角度探讨了迁移行为通过影响哪些媒介因素,进而对朝鲜族人口生育行为产生了影响,从而导致了朝鲜族人口生育水平的低下。迁移行为的发生虽然是个体主观的决策,但是同时也与迁移个体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时代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迁移事件是迁移者生命历程中的重要转折,将给迁移者带来一系列的改变。第八章总结了中国朝鲜族人口迁移和人口低生育率带来的社会问题,中国朝鲜族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给朝鲜族社会带来的巨大的变化。同时,朝鲜族人口生育行为的迅速转变,生育率水平的持续走低也给朝鲜族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在朝鲜族社会的变化过程中,如何面对和解决由朝鲜族人口迁移和生育行为转变带来的种种影响,促进朝鲜族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是目前朝鲜族社会需要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本章中,我们将分析和总结出朝鲜族人口迁移和生育行为转变给朝鲜族社会带来的影响,并针对这些影响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
二、做好城镇散居少数民族人口工作 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做好城镇散居少数民族人口工作 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民族乡村振兴的法制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民族乡村振兴的法制保障需求 |
第一节 民族乡村概述 |
一、民族乡的建制 |
二、民族乡的性质 |
第二节 民族乡村振兴概述 |
一、乡村振兴目标 |
二、民族乡村振兴的要义 |
三、民族乡村振兴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
第三节 民族乡村振兴的法制保障需求 |
一、与一般乡村的相同需求 |
二、民族乡村振兴对国家制度的特殊需求 |
第二章 民族乡村振兴的法制供给现状及不足 |
第一节 民族乡村振兴法制供给现状 |
一、民族乡村法制建设现状 |
二、民族乡村振兴的制度供给 |
(一)国家层面 |
(二)地方层面 |
三、民族乡村振兴特殊制度 |
(一)国家层面 |
(二)地方层面 |
第二节 民族乡村振兴法制保障的不足 |
一、乡村振兴国家法立法滞后 |
二、民族乡村法制建设薄弱 |
三、特殊制度需求供给不足 |
第三章 国家法保障民族乡村振兴的法理探究 |
第一节 制度供给理论 |
一、制度供给理论的要义 |
二、民族乡村振兴制度的供需平衡及实现 |
(一)乡村振兴制度的供需平衡 |
(二)民族乡村振兴制度的个体理性分析 |
第二节 民族平等理论 |
一、民族平等的价值内涵 |
二、民族乡村振兴与民族平等理论的契合 |
第三节 共建共治共享理论 |
一、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 |
二、民族乡村共建共治共享体系的建构 |
第四章 民族乡村振兴的国家法保障路径 |
第一节 进一步明确民族乡自主管理权限 |
一、民族乡政权建制的需求 |
二、基于民族乡村振兴现实需求的考量 |
三、合理配置民族乡自主管理权限 |
第二节 完善民族乡村振兴法律体系 |
一、完善乡村振兴法律供给 |
二、完善涉农法律规范 |
三、完善民族乡村振兴专门制度 |
第三节 完善民族乡镇法律体系 |
一、恢复民族镇建制 |
二、出台《民族乡镇法》 |
三、建立健全民族乡村村民自治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
致谢 |
(2)我国城市民族工作的演进及其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民族工作的多元结构 |
(一)民族地区的民族工作 |
(二)散杂居民族工作 |
(三)城市民族工作 |
二、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凸显 |
(一)少数民族人口的跨区域流动 |
(二)城市成为民族间“三交”的重要场域 |
(三)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凸显 |
三、赢得民族工作的未来 |
(一)推进城市民族工作 |
(二)城市民族工作面临新挑战 |
(三)做好城市民族工作 |
(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一)选题理由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
三、重难点与创新点 |
四、理论支持与研究方法 |
(一)理论支持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认同形成的逻辑进路 |
第一节 具有独特时空性的中国话语“民族” |
一、民族概念的源流 |
二、中国话语“民族”概念解读 |
第二节 中华民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 |
一、“中华民族”概念的诞生和发展 |
二、具有多维属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
第三节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认同 |
一、认同是民族意识的基本内容 |
二、“五个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认同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认同的逻辑关系 |
第一节 认同的内涵与特征 |
一、认同的内涵 |
二、认同的特征 |
第二节 “五个认同”的结构关系 |
一、普遍意义上的五个认同 |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五个认同 |
第三节 核心认同的理论阐释 |
一、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滋养根基 |
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是承载本体 |
三、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是爱国情怀 |
四、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是政治保障 |
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动力之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认同的发展和巩固 |
第一节 民族政策的形成和功能 |
一、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 |
二、民族差异化政策的存在 |
三、民族政策的变化影响认同的发展 |
第二节 奠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
一、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二、全面展开社会主义建设 |
三、本时期的特色政策和措施 |
第三节 形成:改革开放后三十五年 |
一、民族法律体系逐步形成 |
二、首要的问题是发展 |
三、本时期的特色政策和措施 |
第四节 巩固:广义民族工作时期 |
一、民族法制体系日趋完善 |
二、共同发展的新趋势 |
三、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认同的阻滞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意识形态建设与时代发展不平衡的消极影响 |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耦合 |
二、意识形态建设中的教训和镜鉴 |
第二节 经济发展不平衡与公共社会资源配置不平衡的消极影响 |
一、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和影响 |
二、公共社会资源配置不平衡的表现和影响 |
第三节 民族政策价值设计与实现不平衡的消极影响 |
一、民族政策设计中价值取向滞后的影响 |
二、民族政策实施中价值取向失衡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增强核心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第一节 包容共治的政治建设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二、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 |
第二节 互利共建的经济发展 |
一、均衡与同步:高质量的区域协调发展 |
二、互助与互利:共赢性的区域协调发展 |
第三节 公平共享的社会政策 |
一、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二、平等正义:民族社会政策的价值归宿 |
第四节 团结和谐的共有精神家园 |
一、发挥优势打牢思想基础 |
二、补齐短板维护文化安全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价值 |
二、文献综述和研究现状 |
(一)国外关于民族与民族主义相关研究 |
(二)国内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其意识研究 |
(三)国内关于西北地区的相关问题研究 |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 |
(一)基本思路的推进 |
(二)研究方法的设定 |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
一、“中华民族”理论与实践的流变 |
(一)传统“天下观”的继承与扬弃 |
(二)近代民族主义冲击下的概念流变 |
(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的准备与确立 |
二、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借鉴 |
(一)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基础 |
(二)西方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借鉴 |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化实践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理论 |
(二)列宁斯大林的民族理论与实践 |
(三)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实践 |
第二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要内涵 |
(一)中华民族是政治国家共同体 |
(二)中华民族是历史文化共同体 |
(三)中华民族是社会生活共同体 |
(四)中华民族是精神命运共同体 |
二、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理路 |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体论认知 |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性锻造 |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性考量 |
三、认同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谱系 |
(一)主体内容: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
(二)核心要素: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
(三)深层基础: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
(四)领导力量: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
(五)动力保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
第三章 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优势与机遇 |
一、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势分析 |
(一)西北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传统 |
(二)西北地区各民族优秀文化交汇的丰富滋养 |
(三)西北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建设的政策基础 |
(四)西北地区爱国主义和红色文化的教育资源 |
二、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遇分析 |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机遇 |
(二)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机遇 |
(三)西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现实机遇 |
第四章 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劣势与挑战 |
一、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劣势分析 |
(一)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客观性 |
(二)西北地区民族宗教问题交织的复杂性 |
(三)西北地区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现实性 |
(四)西北地区语言多元性与沟通的不顺畅 |
二、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挑战分析 |
(一)历史虚无主义消解着西北地区的历史传承与研究 |
(二)多元文化主义冲击着西北地区的主流文化与制度 |
(三)“三股势力”严重威胁着西北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
第五章 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路径研究 |
一、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基本遵循 |
(一)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主导 |
(二)以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为根本 |
(三)以宗教与社会主义适应为原则 |
(四)以思想政治工作的介入为平台 |
二、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宏观方略 |
(一)政治: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
(二)经济:把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
(三)文化:构筑西北地区各民族共有的精神文化家园 |
(四)社会:改善民生与推进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建设 |
(五)生态:建设西北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
(六)法治:保障西北各族公民权利依法治理民族事务 |
三、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具体举措 |
(一)以“五个认同”教育为主线,不断强化意识培育的主体内容 |
(二)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重点,切实加强意识培育的关键环节 |
(三)遵循认知、情感和意志发生规律,掌握意识培育的心理过程 |
(四)实现通用语言与民族语言统一,搭建各民族沟通的有效桥梁 |
(五)科学统筹网上网下两个阵地,不断创新意识培育的现实载体 |
(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增强民族交往交融的实际效果 |
(七)坚持以“三个特别”为标准,培养民族地区发展的人才队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在内蒙古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
四、基本框架 |
五、相关理论 |
第一章 民族区域自治:中国民族治理的制度创新 |
第一节 制度的形成与变迁 |
一、历史制度主义关于制度形成的理论基础 |
二、历史制度主义的“制度形成观” |
三、路径依赖与制度变迁 |
第二节 中国民族区域治理方式的发展 |
一、古代中原王朝“夷夏之辨”思想下的民族区域治理 |
二、“民族主义”观念冲击下的近代民族区域治理 |
三、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区域治理政策的探索 |
第三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 |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构成要素 |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四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与成就 |
一、路径依赖机制影响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取得的成就 |
第二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内蒙古的发展轨迹 |
第一节 内蒙古地区的区域治理制度遗产(1947 年前) |
一、内蒙古地区的民族构成与民族关系 |
二、清朝与民国对内蒙古地区的民族政策 |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内蒙古民族自治运动 |
第二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内蒙古初步建立(1947-1956年) |
一、自治政府成立初期对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 |
二、内蒙古全区域统一自治的实现 |
第三节 民族区域自治在曲折中前进(1957-1977 年) |
一、全面左倾与否定民族政策 |
二、二十年工作成就与教训 |
第四节 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的跨越前进(1978 年后) |
一、拨乱反正 |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全面发展 |
第三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内蒙古的制度功效 |
第一节 政治建设功能的实现程度 |
一、内蒙古各民族政治地位平等 |
二、内蒙古自治机关自治权得到保障 |
三、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不断提升 |
四、少数民族群众的政治参与热情有所提高 |
第二节 经济建设功能的实现程度 |
一、内蒙古经济政策的演变 |
二、内蒙古现实经济状况 |
三、内蒙古经济增长效益评价 |
第三节 文化建设功能的实现程度 |
一、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
二、民族文化产业势头良好 |
第四节 社会建设功能的实现程度 |
一、构建起和谐民族关系 |
二、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发展良好 |
第五节 生态文明建设功能的实现程度 |
一、内蒙古生态环境特点 |
二、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
第四章 影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效的因素 |
第一节 民族法制体系不完善 |
一、我国民族法制体系的建构过程 |
二、我国民族法制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权力界限不够清晰 |
一、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的权力关系 |
二、民族自治地方党委与自治机关的权力关系 |
第三节 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
一、内蒙古的财政状况 |
二、内蒙古的财政赤字与财政补贴 |
第四节 社会转型期民族关系复杂化 |
一、社会转型对民族问题的影响 |
二、民族政策与社会环境错位 |
第五节 公民素质不高 |
一、政治文化素质待提升 |
二、政治参与程度待提升 |
三、基层干部文化素质待提升 |
第五章 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健康运行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完善制度设计,加强民族法制体系建设 |
一、健全民族法制体系 |
二、健全民族法制监督机制与违法制裁机制 |
第二节 理顺权力关系,落实自治机关自治权 |
一、理顺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的权力关系 |
二、理顺民族自治地方的党政关系 |
第三节 大力发展经济,夯实制度运行的物质基础 |
一、加大国家扶持力度 |
二、提高内蒙古自身发展能力 |
第四节 巩固发展和谐民族关系,改善制度实施的社会条件 |
一、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观念 |
二、提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社会认同 |
三、建立健全民族关系调控机制 |
第五节 培育公民文化,提高政治社会化 |
一、增强政治认同 |
二、扩大政治参与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人口均衡发展研究 |
(二)少数民族人口研究 |
(三)水族研究 |
(四)研究现状简评 |
三、研究方法、理论基础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理论基础 |
(三)创新之处 |
四、田野调查点概况 |
(一)水族传统文化 |
(二)田野点基本情况 |
(三)调查过程 |
第一章 水族人口变动的历史考察 |
一、水族人口数量与人口再生产类型 |
(一)人口数量 |
(二)人口再生产类型 |
二、水族人口素质 |
(一)人口文化素质 |
(二)人口身体素质 |
三、水族人口自然结构 |
(一)人口性别结构 |
(二)人口年龄结构 |
四、水族人口经济社会结构 |
(一)人口城乡结构 |
(二)人口产业结构 |
(三)人口职业结构 |
五、水族人口迁移 |
第二章 水族人口非均衡发展问题及其缘由 |
一、水族人口内部非均衡发展问题及其缘由 |
(一)人口增长速度锐降 |
(二)人口素质偏低 |
(三)人口性别比失调 |
(四)人口老龄化严重 |
(五)人口单向流迁 |
二、水族人口外部非均衡发展问题及其缘由 |
(一)人口城镇化率较低 |
(二)人口产业结构滞后 |
(三)人口职业结构不合理 |
(四)人口相对贫困 |
(五)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 |
第三章 实现水族人口均衡发展的机遇与路径选择 |
一、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面临的机遇 |
(一)二孩政策创造了生育空间 |
(二)民族政策提供了政策支持 |
(三)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
(四)公共服务均等化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
(五)绿色发展理念提供了科学的方向引领 |
二、实现水族人口均衡发展的路径选择 |
(一)强化水族人口内部均衡发展的政策支持 |
(二)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
(三)优化水族人口均衡发展的社会环境 |
(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问题调查问卷(节选) |
附录二 :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问题访谈提纲(部分) |
附录三 :田野调查相关照片 |
附录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7)公共管理视角下城市民族工作研究 ——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1.论文的创新点 |
2.论文的不足之处 |
一、相关概念和理论阐释 |
(一)相关概念 |
1. 民族工作 |
2.城市民族工作 |
(二)理论基础 |
1.政府职能理论 |
2.民族区域自治理论 |
3.社会治理理论 |
二、内蒙古通辽市城市民族工作的现状 |
(一)加强对城市民族工作的组织领导 |
1.通辽市城市少数民族基本概况 |
2.构建城市民族工作体制机制 |
3.制定城市民族工作的政策制度 |
(二)开展城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
1.制定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实施规划 |
2.加强城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 |
3.推进城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
(三)加强城市蒙古语言文字工作管理 |
1.强化城市蒙古语言文字的学习使用 |
2.加强城市社会市面蒙汉两种文字并用管理 |
(四)强化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
1.制定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规定 |
2.加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 |
(五)推进城市民族工作进入社区 |
1.制定城市民族工作进社区工作方案 |
2.开展城市民族工作进入社区工作 |
(六)加强民族干部人才培养使用和蒙语授课大学生就业 |
1.强化少数民族干部人才培养使用 |
2.促进蒙语授课大学生的就业 |
(七)加强城市宗教事务和清真食品管理 |
1.强化对宗教事务的依法管理 |
2.加强城市清真食品的监管 |
三、内蒙古通辽市城市民族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通辽市城市民族工作存在的问题 |
1.城市民族工作地域和事务范围有待扩大 |
2.城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有待加强 |
3.城市蒙古语言文字监管工作有待强化 |
4.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有待优化 |
5.城市少数民族教育就业保障有待增强 |
6.城市清真食品监管力度有待加大 |
(二)通辽市城市民族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
1.思想认识不足 |
2.制度体系不完善 |
3.机制衔接不严密 |
4.法治建设滞后 |
5.监督考评不力 |
6.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素质不够 |
四、区内外城市民族工作的经验和启示 |
(一)区内外城市民族工作的经验 |
1.区外城市民族工作的经验 |
2.区内城市民族工作的经验 |
(二)区内外城市民族工作的启示 |
1.坚持完善城市民族工作体制机制 |
2.坚持培育城市民族工作发展新理念 |
3.坚持强化对城市少数民族服务 |
4.坚持推进城市民族工作进社区 |
5.坚持促进城市各民族包容和谐共处 |
五、完善内蒙古通辽市城市民族工作的路径选择 |
(一)提高城市民族工作思想认识 |
1.提升对城市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
2.提高对城市民族工作必要性的认识 |
(二)加强城市民族工作法治建设 |
1.完善城市民族工作法制体系 |
2.加强城市民族工作依法行政 |
3.强化城市民族工作法治教育 |
(三)完善城市民族工作体制机制 |
1.健全城市民族工作体制 |
2.优化城市民族工作机制 |
(四)强化城市民族工作重点领域监管 |
1.加强城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
2.强化城市蒙古语言文字工作管理 |
3.优化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服务 |
4.加大城市清真食品监管力度 |
(五)推进城市民族工作社会治理 |
1.推动城市民族工作进社区 |
2.实施多元主体共同治理 |
(六)加强城市民族工作监督考评 |
1.强化对城市民族工作的监督 |
2.加强对城市民族工作的考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城市社区民族工作研究 ——基于西园街道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及意义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概念及界定 |
(一)治理 |
(二)社区 |
(三)民族工作 |
四、研究现状 |
(一)民族工作研究 |
(二)穆斯林社区研究 |
(三)关于城镇化进程中的社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 |
(四)国内其他城市社区民族工作方式借鉴 |
五、理论依据 |
(一)治理理论 |
(二)场域理论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兰州市及西园街道社区民族工作历史和现状 |
第一节 兰州市民族工作历史与现状 |
一、民族工作的管理机构演变 |
二、民族事务委员会的职责及机构构成 |
三、少数民族人口现状 |
四、民族文化教育工作 |
五、少数民族经济基本情况 |
六、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制定与完善 |
七、少数民族的民族平等权利保障及民族团结宣传 |
八、依法管理清真食品 |
九、加强对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 |
第二节 西园街道社区民族工作现状概述 |
一、西园街道社区现状 |
二、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认真落实民族政策 |
三、完善机构组织和制度建设 |
四、多种途径创新社区民族工作方式 |
第二章 西园街道社区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变化 |
第一节 民族工作社区化——城镇化进程的必然结果 |
一、城市社区少数民族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增多 |
二、城市社区民族工作面对的局面更为复杂 |
第二节 社区民族工作场域变化——民族社区权威要素变迁 |
一、城镇化进程中的民族社区建设 |
二、城市民族社区中的权威要素变化 |
第三节 西园街道社区民族工作的主体构成 |
一、公权力部门 |
二、非公权力部门 |
三、社区居民 |
第三章 西园街道社区民族工作实证研究——基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调查分析 |
第一节 西园街道社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调查结果分析 |
一、基本特征 |
二、就业情况,收入和消费水平 |
三、居住状况 |
四、流动状况 |
五、社会交往和民族关系 |
六、生活困难类型 |
第二节 西园街道社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现状研究 |
一、完善街道社区民族工作组织架构和制度建设,创新工作方式 |
二、社区民族工作服务有序 |
第三节 西园街道社区民族工作的实证研究——基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视角 |
一、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街道社区关系分析 |
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社区服务的态度 |
三、社会支持状况 |
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期待 |
第四章 西园街道社区民族工作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
第一节 西园街道社区民族工作中的困境分析 |
一、公权力部门适应性不足 |
二、公权力部门科学化不足 |
三、社区民族工作中的少数民族政治参与不足 |
四、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受限 |
第二节 西园街道社区民族工作的对策研究 |
一、城市社区民族工作的多主体协同治理 |
二、西园街道社区民族工作的对策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调查问卷 |
附录2:访谈提纲 |
附录3:兰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职责 |
附录4:城市民族工作条例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河南省淮阳县城关回族镇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三、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少数民族杂散居地区发展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民族发展理论 |
一、民族发展的基本规律 |
二、民族发展的基本条件和环境 |
第二节 少数民族杂散居地区发展的相关理论 |
一、杂散居少数民族的内涵与特点 |
二、民族发展理论对杂散居地区发展的指导作用 |
三、少数民族杂散居地区发展思路 |
第二章 河南省淮阳县城关回族镇发展概况 |
第一节 河南省淮阳县城关回族镇地理与历史 |
一、淮阳县城关回族镇自然地理概况 |
二、淮阳县城关回族镇历史概述 |
第二节 河南省淮阳县城关回族镇回族杂散居的形成 |
一、淮阳县城关回族镇回族的来源 |
二、淮阳县城关回族镇回族的分布状况 |
第三节 河南省淮阳县城关回族镇民族、宗教、文化和习俗 |
一、淮阳县城关回族镇民族、宗教概况 |
二、淮阳县城关回族镇文化及风俗习俗 |
第三章 河南省淮阳县城关回族镇发展成果 |
第一节 经济发展成就显着 |
一、区域优势逐渐凸显 |
二、工业基础日益稳固 |
三、旅游产业前景良好 |
四、民族经济发展稳定 |
五、全镇经济发展趋势稳中向好 |
第二节 政治局面和谐稳定 |
一、民族宗教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
二、民族团结联谊机制逐步健全 |
三、民族纠纷调处网络得到深化 |
四、共同繁荣发展模式日益优化 |
第三节 社会事业蓬勃进步 |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积极推进 |
二、居民社保体系不断健全 |
三、民生改善工作逐步加快 |
第四节 文化教育繁荣发展 |
一、城关回族镇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良好 |
二、注重发展民族教育,提高民族素质 |
三、充分尊重回族的传统文化 |
第五节 生态建设加速推进 |
一、推进生态村创建,改善生活环境 |
二、实施“生态文化旅游工程”专项建设 |
第四章 河南省淮阳县城关回族镇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 |
一、城乡之间及回族社会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 |
二、行政体制改革相对滞后 |
三、回、汉民族关系复杂且敏感 |
四、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及回族权益保障不足 |
第二节 原因分析 |
一、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多 |
二、部分民族政策落实不到位 |
三、回、汉民族文化相互认同程度不高 |
四、社会建设受到经济发展制约程度高 |
第五章 关于促进河南省淮阳县城关回族镇发展的思考 |
第一节 多措并举:实现城关回族镇经济的稳定发展 |
一、大力发展乡镇经济 |
二、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
三、振兴工业园区建设 |
四、合理发展第三产业 |
第二节 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城市民族工作 |
一、提高党政“一把手”对民族工作的重视 |
二、坚持用法律手段调解民族关系 |
三、加快新形势下民族干部队伍建设 |
四、切实尊重好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
第三节 求同存异:促进回汉民族关系健康和谐发展 |
第四节 保障民生:加快城关回族镇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
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三、大力发展医疗、文体、科技事业 |
四、加快回族聚居村基础设施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中国朝鲜族人口迁移对生育行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2.1 研究方法 |
1.2.2 数据来源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中国朝鲜族 |
2.1.2 人口迁移 |
2.1.3 生育行为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口迁移理论 |
2.2.2 生育行为理论 |
2.2.3 迁移者生育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朝鲜族人口迁移 |
2.3.2 朝鲜族人口生育 |
2.3.3 迁移者生育行为 |
第3章 中国朝鲜族人口迁移的背景和历程 |
3.1 迁移的社会制度背景 |
3.1.1 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对朝鲜人口的迁移制度 |
3.1.2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人口迁移制度 |
3.1.3 韩国外籍劳动力引进政策的变迁 |
3.2 朝鲜族人口的迁移历程 |
3.2.1 新中国成立以前朝鲜族人口迁入中国的历程 |
3.2.2 新中国成立以后朝鲜族人口的迁移历程 |
3.2.3 朝鲜族人口的跨境迁移 |
第4章 中国朝鲜族人口迁移与生育行为特征 |
4.1 朝鲜族迁移人口的特征 |
4.1.1 朝鲜族迁移人口特征分类描述 |
4.1.2 朝鲜族女性人口的迁移 |
4.2 朝鲜族人口生育行为特征 |
4.2.1 朝鲜族人口生育特征分类描述 |
4.2.2 朝鲜族人口生育行为的转变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影响中国朝鲜族人口迁移因素的实证分析 |
5.1 朝鲜族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模型 |
5.1.1 模型研究假设 |
5.1.2 模型变量说明 |
5.1.3 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及分析 |
5.1.4 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及分析 |
5.2 朝鲜族女性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模型 |
5.2.1 模型变量说明 |
5.2.2 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及分析 |
5.2.3 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朝鲜族人口生育行为风险因素的实证分析 |
6.1 朝鲜族人口初育行为的风险因素分析 |
6.1.1 模型研究假设 |
6.1.2 模型评估及变量设置 |
6.1.3 模型结果及分析 |
6.2 朝鲜族人口二胎生育行为的风险因素分析 |
6.2.1 模型研究假设 |
6.2.2 模型评估及变量设置 |
6.2.3 二胎风险模型结果及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人口迁移对中国朝鲜族人口生育行为的影响分析 |
7.1 模型基础架构 |
7.1.1 三位一体结构 |
7.1.2 公共生命历程 |
7.1.3 生命历程的常态与转折 |
7.2 朝鲜族人口迁移对生育行为的影响 |
7.2.1 迁移历史对生育行为的影响 |
7.2.2 不同社会背景下迁移对生育的影响 |
7.2.3 个体对时代的反应与迁移生育决策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中国朝鲜族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
8.1 朝鲜族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 |
8.1.1 迁移行为产生的问题 |
8.1.2 低生育水平产生的问题 |
8.2 解决路径 |
8.2.1 社会制度 |
8.2.2 人口政策 |
8.2.3 文化传承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及奖励 |
致谢 |
四、做好城镇散居少数民族人口工作 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民族乡村振兴的法制保障研究[D]. 陈凤.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0)
- [2]我国城市民族工作的演进及其展望[J]. 郑信哲.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3)
- [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认同研究[D]. 陈瑛.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4]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D]. 顾超. 兰州大学, 2020(01)
-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在内蒙古的实践[D]. 李辰.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6]水族人口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调查[D]. 李致江.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7]公共管理视角下城市民族工作研究 ——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D]. 海祥. 内蒙古大学, 2018(12)
- [8]城市社区民族工作研究 ——基于西园街道的调查[D]. 杨建超. 兰州大学, 2017(01)
- [9]河南省淮阳县城关回族镇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 方娟. 中央民族大学, 2016(12)
- [10]中国朝鲜族人口迁移对生育行为的影响研究[D]. 张竞月. 吉林大学, 2016(08)
标签: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经济论文;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