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警惕公路建设中的泡沫现象(论文文献综述)
马津润[1](2020)在《共享金融的伦理反思》文中指出与传统金融不同,共享金融的内涵要从经济与伦理两种维度去理解。从经济层面看,全球金融资源一直处于稀缺的状况,而共享金融以所有权让渡的方式,使得民众可以通过低门槛的方式参与到金融活动中,进一步促进了金融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从经济效率的意义讲,在共享金融模式下,处于闲置的资源所有者通过有偿让渡资金的使用权,获得了利息收入的同时,资金使用者也通过他人的限制金融资源获得了收益,大大提升了经济效率。从伦理层面看,共享金融提升了人们生活自由度,促进了金融大众化目标的实现,促进了金融领域中公平正义目标的实现。卢德之先生认为社会共享的本质是多数人原则与社会公平,决定因素则来自一定的社会目的和制度。而在《共享金融—金融新形态》一书中,对于共享金融是这样理解的:共享金融就是通过信息与网络时代的金融技术与制度创新,构建以资源、要素、功能、利益共享为特征的金融发展模式努力实现金融资源更加有效、公平的配置,从而在促使现代金融均衡发展和彰显金融消费者主权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型发展。共享金融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与伦理意义。从实践上看,目前中国互联网发展水平和规模效应明显,依靠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中国已经开始进入共享金融的蓬勃发展时期。共享经济催生的共享金融模式正在改变现有的和传统的金融模式。新的金融生态系统已经开始形成。包括增加和提升传统金融机构的共享服务业务,建立新的共享金融平台和机构。与以往以大客户、高资本群体为服务主体的金融机构不同,共享金融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广泛的消费群体。一般来说,由于缺乏金融资源、缺乏金融知识、信息不对称等原因,普通消费者无法安全、便捷地参与金融活动。共享金融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降低了金融参与门槛,让普通消费者轻松享受共享金融服务,也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途径。从伦理上看,共享金融的发展不仅是金融与伦理原则融合创新的结果,更是基于伦理视角对金融异化问题的反思与回应。与传统金融不同,共享金融从诞生之初就有深刻的伦理基础。共享金融真正实现了金融活动内容与形式的共享性统一,无论是共享金融合约本身,还是共享金融活动所要达成的结果,都符合着共享性价值目标。共享金融的发展也是当下社会对经济正义原则呼唤的回应。在利益分配中,共享金融秉持着“利益共享”的理念,真正做到每一个参与金融活动的主体都能平等公正合法合理的享有自己应有的回报,这体现了经济正义中的分配正义。此外,共享金融的发展还促进了整个共享经济的正义发展,共享金融的出现加速了共享产业链的完善,在整个共享经济的大背景下,各式各样的共享平台开始出现,竞争在趋于合理化的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对于公平的诉求。最后,共享金融的伦理性还体现在对经济金融活动的责权意识培养中。共享金融淡化了以往金融活动“嫌贫爱富”的特性,强化了每一个金融活动参与者的责权意识,每个人既是金融活动权利的享有者,同时也是责任的承担者。然而,共享金融依旧是金融的一种现代理性形式的显现,其金融理性中利己秉性与资本专属性的实质并没有发生改变。虽然我国出台了多项政策和法律法规对共享金融的发展予以归正,但是单纯依靠外部性的法律措施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隐藏在共享金融内部的资本垄断性和独断性问题。同时,共享金融的发展主要依托于传统的金融体系,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一系列伦理悖论问题,如目标悖论、公正悖论和权利悖论。受金融资本的侵略性和垄断性的影响,共享金融的发展与最初的目标发生偏离,真正的共享性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实现。因此,我们必须以辩证头脑来看待当下共享金融的发展,通过马克思对资本的批判中得到启示,深挖造成共享金融与目标发生偏离的金融资本独断性本质,通过对信用异化与虚拟经济异化的发现,认识造成共享金融一系列悖论的深刻根源。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悖论问题,在加强法律监管的同时,必须对共享金融的发展予以深刻的伦理反思与哲学追问。对于共享金融的伦理反思,不仅要从伦理视角对共享金融发展所产生的一系列伦理悖论进行认知,更要从实践方面解决这一发展问题。在中国,共享金融发展有着深刻的传统伦理精神支撑和制度优势。从传统的儒家“义利统一”文化价值观到现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制度,从古代钱庄票号金融体系的建立到中国现代金融体系的完善,都为共享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面对共享金融发展所产生的一系列伦理悖论问题,不仅要从共享金融存在的正当性进行追问,更要从制度、政策、伦理和哲学视角中予以回答。作为人类在金融领域追求自由意志的结果,共享金融的发展首先要做到政策的道德哲学回归,即发展共享金融,要维护金融政策制定的基本道德观——正确财富观和利益观,客观公正、公平和诚信的行为准则,富有社会责权的社会制度以及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相统一的道德理性等等。其次,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导向,坚决杜绝资本主义“自利”“自私”价值观的盛行,防止共享金融出现“脱实向虚”走向。正确看待资本增殖本质,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导引下,使金融资本增殖导向金融的共享服务。最后,对共享金融伦理情操进行呼唤,做到共享金融工具向度与人本向度的统一,把握共享金融发展的平衡性,兼顾实体与虚拟经济的发展,将共享金融的发展与我国经济发展普惠大众的理念融合在一起。
陶志伟[2](2018)在《地方民生工程类融资租赁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末中国内地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了51.3%。中国城市化进程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不断推进。联合国估测,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在2050年将达到86%,我国的城市化率在2050年将达到72.9%。我国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里还有较大的城市化发展空间。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地方民生工程建设必不可少,民生工程往往具有庞大的投资规模、非常长的成本回收时间。近几年,由于国家政策调控的影响,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银行贷款受限制,土地出让也受到政策影响,中央政府不断倡导加大民生投入。融资租赁作为一种新颖的投融资工具,能够给地方民生工程的建设带来更多的融资选择,成本低、还款期限长、还款方式更灵活。因此,一场百年一遇的发展机遇出现在我国的融资租赁行业面前。但是,目前地方政府负债率高、融资租赁业务风控措施不完善、行业人才队伍数量不够等问题也给金融租赁公司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金融租赁公司怎么样才能做好民生工程类融资租赁项目的同时,有效防控此类项目的各种风险,上述问题的研究对金融租赁公司获利且又能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进一步加速民生工程建设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笔者从金融租赁公司一名从业人员的视角出发,结合项目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融资租赁及民生工程类项目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总结,对金融租赁公司开展民生工程类融资租赁项目的整套流程进行了说明。对比融资租赁普通项目开展过程中的一般风险特点总结出民生工程类租赁项目的特殊风险点。通过对XX市建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真实案例分析,提出这类项目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设想。
李晓娟[3](2018)在《重庆市商业地产泡沫测度、成因及治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重庆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业地产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同时也存在空置率高、同质化严重等问题。根据重庆市政府采取的商业地产去库存措施,以及学者对重庆市商业地产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商业地产已出现泡沫。为此,测度重庆市商业地产泡沫、分析其成因,并提出治理建议就十分必要。因此,本文对此进行研究,一方面,测度重庆市商业地产泡沫,分析其成因,并提出对应的治理建议,可以有效抑制商业地产泡沫,促进重庆市商业地产健康稳定发展,另一方面,重庆市商业地产泡沫测度的表征变量和方法,对其他城市的商业地产泡沫研究具有借鉴价值。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以房地产泡沫及商业地产相关研究为理论基础,界定商业地产和商业地产泡沫的概念。梳理房地产泡沫测度方法的相关文献,找出测度重庆市商业地产泡沫的方法,确定相关变量,并采用定量分析法,依托于状态空间模型和噪声交易者模型,测度重庆市商业地产泡沫程度,并找到其形成原因。根据经验总结法,及重庆市商业地产泡沫的成因分析,提出相应的泡沫治理建议。重庆市商业地产分为商业营业用房和办公楼,根据状态空间模型的建立步骤,筛选重庆市商业营业用房及办公楼供给和需求的影响因素,并确定供需的表征变量,测度出重庆市商业营业用房和办公楼的基础价值,利用基础价值与实际价格的差值计算出二者泡沫。接着利用重庆市商业营业用房及办公楼开发投资额确定权重,拟合出重庆市商业地产泡沫。得出结论为:2006-2009年,重庆市商业地产泡沫较小,且呈现小幅增长趋势;2010-2017年,重庆市商业地产泡沫基本保持在高位,其中2010-2013年,重庆市商业地产泡沫均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2014-2016年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后2017年出现小幅的反弹。根据泡沫测度结果,利用噪声交易者模型验证泡沫与噪声投资者预期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重庆市商业营业用房及办公楼发展状况,结合重庆市相关政策变化,深入研究2006-2017年重庆市商业地产泡沫成因。研究结果发现:政策调整会对商业地产泡沫产生直接影响,也就是当住宅市场严格调控后,商业地产会迎来发展时机,但随之泡沫也会增加;而出台商业地产的去库存措施后,泡沫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因此,住宅市场政策调整、商业地产发展规划以及商业地产去库存是重庆市商业地产泡沫发生直接变化的主要原因;而噪声投资者投资决策所依赖的各种机制,是在商业地产市场机制不完善情况下,以政府政策为基础,收集相关信息,并加以整理分析,形成预期。最后,梳理房地产泡沫治理及我国一线城市商业地产管理、去库存经验,根据重庆市商业地产泡沫的成因,针对性地提出重庆市商业地产泡沫治理的建议:重庆市政府应制定商业地产行业规范与相关法规,第三方机构应当完善金融工具创新机制,并加强信贷管理,完善商业地产市场,实现对重庆市商业地产泡沫的有效抑制。通过对重庆市商业地产泡沫的测度、成因以及治理对策的研究,以期为重庆市商业地产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助力,为重庆市商业地产泡沫的有效控制起到促进作用。
龙海雯[4](2018)在《中国能源价格改革与绿色经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原来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过度依赖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产业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带来了十分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已难以为继。为了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加之客观上受制于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约束,走以“绿色、循环、低碳”为特征,以节能减排为主要目标的绿色经济发展之路已成为必然而又急迫的选择。能源是绿色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投入要素,能源结构及能源效率也是衡量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影响能源结构优化和能源效率提升的众多因素中,能源价格及其机制是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研究并揭示绿色经济发展与能源价格机制之间的内在机理及具体的作用路径,进一步完善绿色经济发展水平与能源环境效率测度的理论模型及方法,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国能源价格机制改革和完善的对策建议,对于推动我国的绿色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界定相关核心概念,综述相关文献和理论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能源价格影响绿色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鉴于化石能源仍然是目前我国主要消耗能源的现实,本文尝试从化石能源视角,构建了评价经济体或者行业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模型:即通过将化石能源、劳动力和资本作为投入变量,碳排放与国内生产总值作为产出变量,基于SEBM-DEA模型对能源-经济-碳排放综合效率的测算,以该效率值结合“加权采储比”所代表的化石能源资源的可持续性,构成一个二维的评价坐标体系,以此评价分析目标对象的绿色经济发展程度,为下一步考查能源价格及其机制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奠定了基础。评价结果显示,在1993-2016年间33个样本国家中,中国衡量绿色经济发展的能源-经济-碳排放综合效率均值仅为0.317,绿色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在2000-2015年间,我国工业35个行业的能源-经济-碳排放综合效率均值为0.348,期间效率没有明显提升的趋势,各行业绿色经济发展程度都较低,且行业间绿色化发展水平不平衡。本文以DEA效率值为因变量,以包含能源价格的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证实了不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在工业行业的层面,这一期间化石能源价格对衡量绿色经济发展的效率值都存在较为显着的影响作用,并且化石能源价格对规模效率的影响要强于纯技术效率,因此,化石能源价格变化对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不可忽视。综合理论与实证分析的结果,本文认为,能源价格主要可以通过引导产业结构向低能耗转移,促进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激发能源与其他生产要素间的替代效应,以及改变能源消费结构的路径影响绿色经济发展,因此,实现绿色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能源价格机制,切实改变能源价格扭曲的状况。我国能源市场的开放性和较高的能源对外依存度决定了国际能源市场对国内能源价格的影响作用很大,随着我国能源战略储备能力的不断提升,国内能源供应结构和品质的不断改善,能源供应渠道日趋多元化,我国应对国际能源市场波动的能力不断增强。但不容忽视的是目前国内能源价格机制还不够完善的现实,能源价格机制不完善影响了能源价格在能源资源合理配置、节能减排方面应有作用的发挥,尤其是能源比价体系的不合理,包括煤电价格倒挂,煤气比价偏低等在一定程度上还阻碍了清洁能源的替代进程。基于以上的研究分析,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主要化石能源价格机制的建议。一是从规范和完善煤炭行业的税费制度,完善煤炭物流链与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等方面着手完善煤炭价格机制;二是从推动天然气管输环节的适度开放,提升非常规天然气的供给能力和构建天然气期货交易体系等方面着手完善天然气价格机制;三是从健全绿色经济发展相关税收体系和法律体系,促进石油行业的有序竞争,充分发挥石油期货市场价格发现作用等方面着手完善成品油价格机制。此外,健全和完善能源价格管理体制,提升能源价格管理的法制化水平,构建完善的能源价格与能源绿色信息发布平台,也是完善能源价格机制的重要内容。
王勇[5](2018)在《长沙克拉美丽山庄房地产项目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房地产行业高速增长期,行业改革的需求在不断加大,领域内竞争日趋激烈,环境日益严峻,房地产营销策略的选择直接关系着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成败。克拉美丽山庄项目是开发商湖南正昊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长沙市开发的第一个项目,对其开拓长沙市,乃至进军湖南省区域市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制定合适的营销策略,使湖南正昊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首先总结了前文对房地产营销的相关工作,分析了克拉美丽山庄项目的宏观、行业、内部等环境因素,并就当前所处竞争环境做了深入剖析,运用SWOT分析法对克拉美丽山庄项目现存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了分析,结合对目标客户的分析,得出了克拉美丽山庄项目的营销策略。该营销策略详细阐述了克拉美丽山庄的市场定位及其它三方面的营销策略,即产品、价格和渠道。就营销策略,本文提出了克拉美丽山庄项目的销售目标,以及在该目标下营销策略的实施步骤,最后,本文从企业文化建设、人力资源、财务资金、以及信息化建设几个角度对该营销策略顺利实施的保障措施。作为专业研究市场营销活动规律的学科,市场营销理论对各行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认真调研考察,针对克拉美丽山庄项目制订了这一套完整的营销策略,不仅希望对克拉美丽山庄项目的发展起到促进与指导作用,同时,希望对同行业其他企业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许伟[6](2017)在《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索及其经验研究》文中认为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将城镇化作为统筹城乡、启动内需、拉动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提到国家战略高度,并指出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然而,如何实现传统城镇化道路向新型城镇化道路转型升级,却成为近年来困扰党和国家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鉴于此,学者们分别从经济学、地理学、人口学、社会学等学科视野出发,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而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视角的研究则比较少见。事实上,无论是传统城镇化道路还是新型城镇化道路,都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实现方式。由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指导下,在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实践中,依据不同时期的国际背景和国情实际,以世界城市化道路为借鉴,历经前赴后继的接力探索而成。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认识、主张及其推进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该道路的发展路径和未来走向。基于此,本论文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索及其经验研究为题,力求通过系统梳理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索历程,提炼其探索成果并总结其基本经验,为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型升级,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论文的选题依据、选题价值,国内外有关城镇化的研究现状、研究趋势,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为党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现实基础,主要从世界图景和中国实际出发,探讨党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从世界图景来看,全球化、新科技革命以及城市在推动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显着优势,促使城市化成为世界发展的普遍趋势,中国迫切需要顺势发展城市化。从中国实际来看,城镇化是解决中国人地矛盾紧张、发展不平衡、城镇化严重滞后之必然,是推动中国实现现代化发展之必需。同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拉美发展中国家以及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城市化道路都存在着各自的优点和不足,这不仅成为党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重要经验,也成为党探索该道路的客观必要。第三章为党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理论缘起,主要从中国传统城乡关系思想、现代西方城市化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出发,梳理党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思想来源。中国传统城乡关系思想主要包括:城镇发展要尊重自然、城乡产业发展要“以农为本”、强调城乡互为统一整体;现代西方城市化思想主要包括:芝加哥学派的城市化理论、城市政治经济学及世界体系理论、二元结构理论及聚集经济理论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理论;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主要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思想、列宁、斯大林的城乡结合思想以及毛泽东的城乡兼顾思想。并再此基础上,分析了此三股思想对党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所起的不同作用和地位。第四章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索历程,主要探讨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在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实践中,通过“摸着石头过河”,历经开创、深化、拓展、创新四个时期,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其一,开创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大,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通过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准确把握,以世界城市化道路经验教训为启示,提出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为此,党中央先后在农村和城市引入市场机制,大力支持乡镇企业发展,开创了一条市场与政府双重推动,以小城镇为主体形态的城镇化之路。在此基础上,党中央通过推进农、轻、重结构性纠偏,实现了城镇化由建国初的生产型向生活型转变;通过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积极发展小城镇,推动了小城镇迅速发展;通过设立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实现了东南沿海城市率先发展。其二,深化期:十四大到十六大,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面对苏东剧变、社会主义制度遭遇危机,国内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小城镇发展出现瓶颈、市场化改革受到质疑等挑战,通过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并巩固了市场与政府双重推动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并提出工、农、城相结合,大城市与小城镇并举,重视城镇外向型发展的新主张。在此基础上,党中央依托全面放开小城镇落户限制,推动了城乡劳动力自由转移;依托工业园区建设和综合治理,推进了大城市和小城镇并举发展;依托西部大开发,推进了城镇化向中西部地区覆盖,进而从动力机制、规模形态、产业支撑、国际合作等方面,深化并发展了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其三,拓展期:十六大到十八大,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全球资源环境恶化、能源危机加剧,国内总体小康已经实现、三大差距持续拉大、生态资源约束不断严峻等问题,将城镇化作为拉动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提到国家战略高度,并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提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将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认识,由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发展方式层面,拓展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价值层面。为此,党中央通过各种惠农补农政策,推动了“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城乡统筹发展;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了城乡资源更加充分流动;通过培育城市群,推动了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建设;通过发展主体功能区,推动城镇化向老少边穷地区覆盖。其四,创新期: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后危机和国内经济“新常态”,结合我国城镇化建设中的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镇化质量低下、发展方式粗放等问题,将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发展理念由“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进一步发展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使其内涵更加具体、外延更加丰富,进而使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有了更清晰、更精准的建设目标和发展方向——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为此,党中央通过进一步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机制,推动城乡资源及人口更充分地自由流动;通过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城镇化由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依托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推动城镇化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通过“四大板块”、“三大支撑带”建设,推动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各规模城市连片协同发展;依托美丽乡村和美丽城镇建设,推进有文化传承的城镇化发展;以扶贫攻坚为手段,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形成的中国特色传统城镇化道路的扬弃,是辩证的否定,是发展,更是创新。第五章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索成果,主要探讨历经30多年的接力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和苏联社会主义,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从科学内涵来看,该道路是指导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实现由生产力落后、小农经济占主导、人多地少、资源分布不均的传统农业国,向生产力发达、工业和服务业经济占主导的现代工业国转变,最终实现城市现代文明与农村农耕文明和谐一体,现代化成果人民共享的途径和方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下的一条子道路,归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系,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从基本特征来看,该道路是中央政府、市场、地方政府三重推动,土地与人口要素驱动,城市规模多样化发展,内生与外生结合推进的城镇化之路。从精神品质来看,该道路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中的人民利益观和实事求是、开放包容、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并在体制制度依托、城乡互动路径、城镇空间策略、区域发展战略上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进行了继承与发展,最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的中国化成果——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第六章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基本经验,主要依据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所取得的成果,针对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各种困境和问题,归纳并提炼出有助于应对当前困境的基本经验,主要包括:依据人民新需要调整城镇化建设思路,立足国情实际调整城镇化发展策略,坚持城乡一体化全面改革二元体制,坚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优化国土资源空间,坚持绿色发展应对城镇化资源能耗困境,坚持城乡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相得益彰。
中国银行业协会行业发展研究委员会课题组[7](2014)在《新型城镇化:商业银行的机遇与挑战》文中提出发布时间:2014年4月商业银行应针对新型城镇化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发不同金融产品,并通过业务流程的再造来主动适应城镇化,捕捉城镇化背后的商业发展机遇。同时,还应管控好潜在金融风险,防止城镇化"馅饼"变成"陷阱"。与过去相比,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金融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公益性和均衡性的特征。城镇化不是简单地增加城市人口比例和扩张城市规模,而是在产业支撑、公共服务、人居环境、生活方式等方面全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是一项涉及多类经济主体、多种经济活动的系统工程。城镇经济的复杂多样性决定了金
昝国江[8](2013)在《我国城镇化泡沫测度及区域差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健康的城镇化发展将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新世纪以来,随着城镇化战略的扎实推进,我国人口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人口、经济社会、生产生活、资源环境以及政府管理等诸多方面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然而,不可回避的是,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亦暴露出一系列诸如城镇人口急剧增长、城镇建成区无序蔓延以及生态环境污染加剧等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本文认为城镇化发展不能光着眼于其发展的外部环境,更为重要的是要对城镇化问题本身进行深入剖析。本文以城镇化泡沫为切入点,尝试从基于省际格局和不同城镇规模两个维度对我国城镇化泡沫相关问题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和现实解释,这对健康持续加速城镇化进程,实现“新四化”建设目标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首先,立足城镇化泡沫研究的理论基础,对城镇、城镇化概念梳理的基础上,对城镇化泡沫给出了理论界定,并从城镇发展质量和区域发展质量两个角度诠释了城镇化泡沫的丰富内涵;进而针对城镇化泡沫测度指标体系设计处于萌芽阶段的现实,探索性地构建了包括基于城镇发展质量的人口城镇化泡沫、经济城镇化泡沫、空间城镇化泡沫、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化泡沫、环境城镇化泡沫和基于区域发展质量的城镇化泡沫等统计指标的城镇化泡沫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并选择了城镇化泡沫测度方法。第二,基于省际格局的维度,利用城镇化泡沫综合测度指标体系测度了1999-2011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城镇化泡沫的变动情况。结果表明,全国范围内的空间城镇化泡沫、环境城镇化泡沫、区域发展城镇化泡沫已较为明显,人口城镇化泡沫、经济城镇化泡沫表现一般,而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化泡沫表现最弱;主成分分析发现,全国近2/3的省(市、自治区)可能已存在程度各异的城镇化泡沫;城镇化泡沫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区际差异,东部地区较为明显,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尚未表现出整体意义上的城镇化泡沫;聚类分析结果进一步佐证了上述主成分分析的结论。利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进一步探索了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城镇化泡沫的空间自相关性。全域性自相关检验表明,城镇化泡沫空间分布上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相关性;局域性自相关检验表明,2000-2011年,城镇化泡沫空间分布演化过程中一直呈现没有明显空间分异的格局,尚未出现同质性和异质性区域集聚的显着分异;城镇化泡沫表现一般或较弱的省(市、自治区)一直保持较大的区域范围,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第三,基于不同城镇规模的维度,利用城镇化泡沫综合测度指标体系测度了1999-2011年全国27个大中小城市城镇化泡沫的变动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城镇规模的经济城镇化泡沫、空间城镇化泡沫、环境城镇化泡沫、区域发展城镇化泡沫已较为明显,且不同城镇规模间泡沫程度差异明显;人口城镇化泡沫表现一般,不同城镇规模间的泡沫程度亦表现出一定差异;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化泡沫最不明显,不同城镇规模间泡沫程度差异甚微;主成分分析发现,2/3强的城市表现出程度各异的城镇化泡沫,不同城镇规模间城镇化泡沫差异明显,城镇化泡沫数值相近的城市各因子的载荷度亦存在明显差异: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城镇规模间城镇化泡沫程度在5%的显着性水平上,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着差异。第四,城镇化发展问题是区域治理的重要议题。探索性地选取区域治理视角,由城镇化发展中的“诺思悖论”入手,运用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对我国城镇化泡沫成因机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认为我国区域治理中治理基础薄弱,使得城镇化发展中未能实现“好的治理”,即“善治”,是导致城镇化泡沫的重要原因。上述研究视角和结论可能对城镇化泡沫问题的系统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第五,时间序列预测方法研究发现,省际间城镇化泡沫呈现一定的增长趋势,且发展态势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城镇化泡沫增长趋势较为明显,但减小趋势较弱;中部地区城镇化泡沫减小趋势明显,且强于增长趋势;西部地区城镇化泡沫增长趋势最弱。大中小城市城镇化泡沫增长趋势亦较为明显,但不同城镇规模间城镇化泡沫发展态势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大城市城镇化泡沫发展趋势明显,小城市次之,中等城市则表现最弱。最后,以城镇化泡沫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为指导,全面把握我国城镇化泡沫发展现状、成因机理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较为深入和系统的化解城镇化泡沫的政策建议,可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咨询、智力支持和参考。
刘晨晖[9](2013)在《中国社会游资形成与演变过程中的财政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活跃于国内各市场的游资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过程中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难题。从活动规律来看,近几年,我国游资所表现出的流动性非常之强,在短期内引发了房地产市场价格暴涨以及“蒜你狠”、“豆你玩”等一系列投机炒作现象,逐渐引起了政府与公众的广泛关注。并且,各个领域此消彼长的投机现象还表明,我国国内已经存在着较大规模的游资存量,它们以获取投机收益为目的在各个市场之间高速流动,虽然其还未达到引致泡沫经济的程度,但已经开始对正常的市场秩序产生严重的影响。针对上述游资难题,本文以中国经济转轨中财政作用的特殊性为背景,从近几年投机行为频现、资本过剩等特殊现象出发,着重研究了财政体制与政策因素与近些年游资扩张之间的联系与影响机制,并基于财政因素可能影响游资变化的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分析。具体地,本文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第一,在对研究的核心问题——游资概念进行准确界定的基础上,着重介绍近些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轨迹同当前投机频发之间现象上的关联,并对财政可能影响游资的途径进行简要概述。第二,通过对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主要对宏观经济政策与游资关系的文献进行了总结;第三,以中国经济转轨为背景,分析在中国的特殊体制性约束下,财政与我国社会游资之间的联系和影响途径,构建了我国财政与游资之间互动机制的理论框架。第四,应用价格解析方法,结合不同投机品市场的特点对我国社会游资总量进行测算。第五,通过对1978年以来我国财政工具运用情况的梳理,基于对游资变化趋势的分析,提出了财政影响游资变化这一理论的经验证据。第六,通过计量方法对财政与游资关系所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实证分析和检验。第七,对游资投机的重点领域——房地产业投机泡沫进行了单独研究。第八,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合理控制游资、削弱游资负面影响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我国游资变动的诸多影响因素中,财政在其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按时间顺序来说,起初,财政对游资的影响比较间接,财政体制通过作用于宏观经济中的预期、激励机制等方式对游资的产生提供了制度基础和资金准备;随着政府财政能力的逐渐提升,对游资变动来说,政府财政体制的作用逐渐转移到政策层面,经济体中出现了财政资金流入虚拟经济的渠道;到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随着政府财政投资的再次扩张,财政政策因素已经成为近期游资积累与集中的重要推动力。(2)基于本文第4章对中国国内社会游资规模的测算,我国游资规模的变动轨迹并未表现出周期性的特征,反而与财政政策的方向呈现出较强的一致性。(3)通过以财政规章制度数据作为体制因素的替代变量进行的回归分析,结论表明财政体制非规范性的存在是能够影响到游资变化的,而财政预算资金虽然并没有大规模地成为游资的来源,却可能在非规范性的背景下流入房地产市场或是引起实体经济向房地产投机的资金流动。(4)就财政投资对社会游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来说,结论显示,财政投资的扩张会带来社会游资总规模的增长,并且中央财政投资、地方财政投资、国有企业投资以及预算投资均己成为游资变动的原因。(5)以房地产市场内的游资为研究重点,本文还发现,当前土地财政已不仅仅通过成本的形式转移为泡沫的一部分,更是成为我国房地产泡沫形成的根源之一。此外,非线性的回归结果还发现,虽然财政扩张并未引起游资总规模的加速扩张,但却会引起游资向房地产投机领域的加速流动。
郭浩[10](2009)在《成都市商品住宅市场需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成都被誉为“天府之国”,其房地产市场状况对四川全省、整个大西南,甚至更广阔的区域,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成都市商品住宅的开发和建设不是孤立于我国整体的商品住宅发展的总体情况而单独存在的。而全国的商品住宅地产形势又与全球房产市场紧密相连。但成都真正的购房需求是什么呢?需求又有多大呢?是否有需求的泡沫存在?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成都的商品住宅市场的需求进行了研究。希望通过研究来揭示真相。本文从分析近年来全国商品住宅的发展历程到成都市商品住宅的发展历程,发现成都市商品住宅的发展既有全国的共同性,也有自己的独特性。具体研究步骤如下:首先,了解全国商品住宅的现况,由此联系成都市的发展历程,来简单的概述整个成都市商品住宅市场情况。其次,对成都市商品住宅市场的供需关系进行研究分析。看看成都市购房者心目中想要买什么样的房子,需求是什么,关心的理想住宅是什么样的。然后再看看开发商提供了些什么样的商品,供给和需求是否旺盛,中间存在什么样的矛盾。第三,分析近20年来国家及成都市地方政府的对房产市场的政策演变。并分析这些政策中的不足之处。同时得出这些历年来的政策对楼市需求的影响。第四,就成都市商品住宅市场的泡沫进行分析,研究其是否存在泡沫,市场泡沫究竟有多大,泡沫和需求的关系,是否对整个市场形成危害。最后我们将通过研究发现:成都市购房的真实需求是市场是的主流,其发展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健康的增长态势。但对于购房需求的变化,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目前成都商品住宅市场还没有形成泡沫,不过是目前的投资需求超过了正常的范围。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无论是从房价的急剧上涨还是从投机需求的不断增长来看成都房地产市场都存在潜在的泡沫危机。如果不加以防范和控制在不久的将来就有可能形成泡沫经济,对整个社会造成举足轻重的影响。
二、警惕公路建设中的泡沫现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警惕公路建设中的泡沫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1)共享金融的伦理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理论意义、实用价值 |
一、选题背景 |
二、共享金融伦理意义 |
三、共享金融伦理研究的必要性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综合评述 |
四、共享金融的发展趋势 |
第三节 研究目标、内容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目的和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方法、重难点及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难点 |
三、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金融历史演变中的共享 |
第一节 世界与中国金融历史演变中的共享 |
一、世界金融演变逻辑中的共享 |
二、中国金融历史演变中的共享 |
第二节 共享金融现代性演绎 |
一、当代金融的模式转型创新 |
二、共享金融的形成与发展 |
三、共享金融内在逻辑 |
第三节 共享金融对人类历史时间的延续 |
一、共享属性对人类未来时间价值的发现 |
二、金融创新对人类自然进化时间的突破 |
第三章 共享金融的伦理本质 |
第一节 共享金融价值目标 |
一、共享金融的共享性目标要求 |
二、共享金融契约的共享性 |
第二节 共享金融的经济正义属性 |
一、共享金融的分配正义要求 |
二、共享金融对经济发展有益推动 |
第三节 共享金融的责权意识 |
一、责权意识对金融不确定性的抑制 |
二、信用契约对共享责权意识的巩固 |
第四章 共享金融的伦理悖论 |
第一节 共享金融的目标悖论 |
一、历史发展过程中共享目标的偏离 |
二、金融资本的垄断导致共享目标扭曲 |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共享大众性目标的异化 |
四、信息不对称导致共享目标失衡 |
第二节 共享金融的公正悖论 |
一、金融资本对共享金融公正的破坏 |
二、金融资源的不均衡对共享金融公正的破坏 |
三、风险转移不平等对共享金融公正的破坏 |
第三节 共享金融的权利悖论 |
一、金融资本秉性对共享权利的剥夺 |
二、金融资本权力造成的共享失权现象 |
第五章 共享金融伦理悖论的成因及解决 |
第一节 马克思资本批判理论看共享金融的伦理悖论 |
一、马克思对借贷资本不公正性的批判 |
二、马克思对信用与虚拟资本异化的批判 |
三、马克思资本批判对共享金融发展启示 |
第二节 我国共享金融发展中的伦理问题分析 |
一、共享金融市场中自律体系的不完善 |
二、共享金融政府监管的不严格 |
三、共享金融平台建设的制度缺失 |
第三节 共享金融伦理悖论的解决 |
一、金融市场自律体系对共享性的维护 |
二、政府权力与执行力对公正性的确保 |
三、经济金融制度设计对正义性的呼唤 |
第六章 中国共享金融伦理目标的实现 |
第一节 中国共享金融发展正当性追问 |
一、共享金融对中国金融市场伦理价值观的传承 |
二、共享发展与大众需求的正当性 |
三、共享金融发展的中国化道路 |
第二节 中国共享金融发展的哲学追问 |
一、人类追求自由意志的定在——共享金融 |
二、共享视域下金融的哲学人文发展理念 |
三、共享金融经济理性与道德理性的融合反思 |
第三节 中国共享金融发展的理念探索 |
一、共享金融政策的道德哲学回归 |
二、共享金融发展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导向 |
三、共享金融伦理情操呼唤 |
第四节 共享金融发展下利益共同体向命运共同体的跨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地方民生工程类融资租赁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和论文架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5 本文的创新 |
2 地方民生工程类融资租赁业务概述 |
2.1 融资租赁介绍 |
2.1.1 融资租赁概念与分类 |
2.1.2 融资租赁的功能 |
2.1.3 融资租赁业务优势与不足 |
2.1.4 融资租赁一般项目风险分类 |
2.2 地方民生工程类融资租赁业务介绍 |
2.2.1 地方民生工程类融资租赁业务现状 |
2.2.2 地方民生工程投融资公司资金运作模式 |
2.2.3 地方民生工程类融资租赁业务操作流程 |
3 地方民生工程类融资租赁项目风险管理分析 |
3.1 地方民生工程类融资租赁业务风险表现 |
3.1.1 地方民生工程投融资公司缺乏稳定、充沛的经营性现金流 |
3.1.2 租赁物难统计、确认、评估及处置 |
3.1.3 抵押担保流于形式 |
3.1.4 地方民生工程投融资公司债务主体不明确 |
3.2 地方民生工程类融资租赁业务风险成因 |
3.2.1 发展变迁导致融资租赁不稳定因素增加 |
3.2.2 我国融资租赁担保机制不健全 |
3.2.3 缺乏对融资租赁质量进行动态监测 |
3.2.4 融资租赁方面法律制度不健全 |
3.2.5 融资租赁公司自身管理机制不完善 |
3.2.6 国家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
3.3 融资租赁项目风险管理分析 |
4 地方民生工程类租赁项目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
4.1 XX市建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融资租赁项目的案例分析 |
4.1.1 XX租赁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
4.1.2 项目的基本要素 |
4.1.3 XX市建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基本情况 |
4.2 XX租赁公司相应的项目风险管理办法 |
4.2.1 基本的项目风险防范办法 |
4.2.2 最重要的项目风险管理办法 |
5 地方民生工程类融资租赁项目风险管理建议 |
5.1 加强事前项目风险识别评估,做好项目筛选工作 |
5.2 事中做好项目交易结构方案设计工作 |
5.3 做好租赁标的物选择,防范项目合规性风险 |
5.4 做好资金用途审查,防范项目合规性风险 |
5.5 做好项目经营性现金流对租金的覆盖预测 |
5.6 做好项目后期管理工作,关注预警信号 |
6 结论 |
6.1 文章主要观点 |
6.2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重庆市商业地产泡沫测度、成因及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概念界定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概念界定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商业地产泡沫研究 |
2.1.1 我国商业地产泡沫研究 |
2.1.2 国外商业地产泡沫研究 |
2.2 房地产泡沫测度方法研究 |
2.2.1 指标评价法 |
2.2.2 间接检验法 |
2.2.3 基础价值测度法 |
2.3 房地产泡沫理论及成因研究 |
2.3.1 房地产泡沫理论 |
2.3.2 房地产泡沫成因研究 |
2.4 商业地产泡沫治理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重庆市商业地产泡沫测度研究 |
3.1 模型与方法:状态空间模型 |
3.2 重庆市商业地产供需影响因素 |
3.3 重庆市商业营业用房泡沫测度 |
3.3.1 商业营业用房基础价值测度的变量选取及样本收集处理 |
3.3.2 商业营业用房基础价值测度过程 |
3.3.3 商业营业用房基础价值及泡沫测度结果 |
3.4 重庆市办公楼泡沫测度 |
3.4.1 办公楼基础价值测度的变量选取及样本收集处理 |
3.4.2 办公楼基础价值测度的过程 |
3.4.3 办公楼基础价值及泡沫测度结果 |
3.5 重庆市商业地产泡沫测度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4 重庆市商业地产泡沫成因研究 |
4.1 噪声交易者模型 |
4.2 重庆市商业营业用房泡沫的成因分析 |
4.2.1 噪声交易者预期对商业营业用房泡沫的影响研究 |
4.2.2 重庆市商业营业用房泡沫的成因 |
4.3 重庆市办公楼泡沫成因分析 |
4.3.1 噪声交易预期对办公楼泡沫的影响研究 |
4.3.2 重庆市办公楼泡沫的成因 |
4.4 重庆市商业地产泡沫成因 |
4.5 本章小结 |
5 重庆市商业地产泡沫治理研究 |
5.1 商业地产泡沫治理经验及教训 |
5.1.1 国外商业地产泡沫治理的经验及教训 |
5.1.2 国内商业地产治理经验及教训 |
5.2 重庆市商业地产泡沫治理建议 |
5.2.1 政府制定商业地产行业规范与法规、合理供应土地 |
5.2.2 第三方机构完善金融工具创新、加强信贷管理 |
5.2.3 完善商业地产市场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重庆市商业营业用房泡沫测度结果 |
C.重庆市办公楼泡沫测度结果 |
(4)中国能源价格改革与绿色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论文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主要研究方法 |
1.3 研究的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绿色经济发展 |
2.1.2 价格机制 |
2.1.3 能源 |
2.1.4 能源效率的相关概念 |
2.2 能源价格机制研究综述 |
2.3 能源价格与绿色经济研究综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能源价格机制的基础理论分析 |
3.1 能源价值与价格——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
3.2 自然资源劳动价值论 |
3.3 可耗竭能源资源价格理论 |
3.4 边际机会成本价格理论 |
3.5 拉姆齐模型 |
3.6 能源资源跨期配置模型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能源价格影响绿色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 |
4.1 能源消费影响绿色经济发展的机理分析 |
4.2 基于化石能源视角的绿色经济发展评价 |
4.2.1 绿色经济发展的评价方法的构建 |
4.2.2 世界主要国家绿色经济发展的评价 |
4.2.3 中国工业分行业绿色经济发展的评价 |
4.3 能源价格影响绿色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际能源价格嬗变及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 |
5.1 国际能源供求状况及变化趋势 |
5.1.1 世界石油的供求与变化趋势 |
5.1.2 世界天然气的供求与变化趋势 |
5.1.3 世界煤炭的供求与变化趋势 |
5.2 国际能源价格走势及其特点 |
5.2.1 石油 |
5.2.2 天然气 |
5.2.3 煤炭 |
5.3 国际能源价格主要影响因素及定价机制的主要特征 |
5.3.1 原油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
5.3.2 天然气价格影响因素 |
5.3.3 煤炭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4 世界能源定价机制的主要特征 |
5.4 基于部分国家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能源价格机制及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 |
6.1 中国能源总体供需结构及特征 |
6.1.1 中国能源供给的特点 |
6.1.2 中国能源消费需求的特点 |
6.1.3 主要化石能源的供需结构及特征 |
6.2 中国能源价格机制的形成与演变 |
6.3 中国主要消耗的化石能源及其定价 |
6.3.1 中国主要化石能源的消费现状 |
6.3.2 国内主要化石能源价格机制纵览 |
6.4 中国的化石能源供需对能源价格的影响作用评价 |
6.4.1 成品油的供需对其价格的影响 |
6.4.2 煤炭的供需对其价格的影响 |
6.4.3 天然气的供需对其价格的影响 |
6.5 化石能源价格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中国工业分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构建与绿色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能源价格机制 |
7.1 实现绿色经济发展必须完善能源价格机制 |
7.2 进一步形成科学的能源价格体系 |
7.2.1 理顺国内能源品种间的比价关系 |
7.2.2 理顺国内能源与国际能源比价关系 |
7.3 进一步完善能源价格机制 |
7.3.1 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 |
7.3.2 完善煤炭定价机制 |
7.3.3 完善天然气定价机制 |
7.4 完善能源价格管理机制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外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长沙克拉美丽山庄房地产项目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1.2.1 相关理论基础 |
1.2.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克拉美丽山庄项目的营销环境分析 |
2.1 克拉美丽山庄项目开发商及其概况 |
2.1.1 克拉美丽山庄开发商概况 |
2.1.2 克拉美丽山庄项目开发商组织架构图 |
2.1.3 克拉美丽山庄项目概况 |
2.2 宏观环境分析 |
2.2.1 政治环境分析 |
2.2.2 经济环境分析 |
2.2.3 社会环境分析 |
2.2.4 技术环境分析 |
2.3 行业环境分析 |
2.3.1 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
2.3.2 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 |
2.3.3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
2.3.4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
2.3.5 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
2.4 内部环境SWOT分析 |
2.4.1 优势分析 |
2.4.2 劣势分析 |
2.4.3 机会分析 |
2.4.4 威胁分析 |
第3章 克拉美丽山庄项目营销策略的制定 |
3.1 克拉美丽山庄项目STP策略分析 |
3.1.1 市场细分策略 |
3.1.2 客户群体特性及需求分析 |
3.1.3 市场定位 |
3.2 产品策略 |
3.2.1 住宅产品 |
3.2.2 商业产品 |
3.3 价格策略 |
3.3.1 住宅产品的价格策略 |
3.3.2 商业产品的价格策略 |
3.4 渠道策略 |
3.4.1 网络营销渠道 |
3.4.2 信息化渠道 |
3.4.3 同行联动渠道 |
3.4.4 线下活动渠道 |
3.5 促销策略 |
3.5.1 清盘促销 |
3.5.2 特价促销 |
3.5.3 返现促销 |
3.5.4“老带新”促销 |
第4章 克拉美丽山庄项目营销策略实施与保障措施 |
4.1 销售目标及营销实施步骤 |
4.1.1 销售目标 |
4.1.2 营销方案实施步骤 |
4.2 人力资源保障 |
4.2.1 高管重视组织团队 |
4.2.2 关键岗位人员配置 |
4.2.3 绩效考核及团队激励 |
4.3 财务资金保障 |
4.3.1 近期保障 |
4.3.2 中期保障 |
4.4 企业文化措施 |
4.4.1 物质方面 |
4.4.2 制度方面 |
4.4.3 核心价值观方面 |
4.5 信息化建设保障 |
4.5.1 信息化平台建设 |
4.5.2 平台维护 |
4.5.3 大数据建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索及其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城市化与城镇化 |
1.2.2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 |
1.2.3 中国特色城镇化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
1.2.4 城镇化道路、类型与模式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主要观点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1.5.3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现实基础——世界图景与中国实际 |
2.1 城市化是世界发展的普遍趋势 |
2.1.1 城市化是全球化时代的基本图景 |
2.1.2 新科技革命加快了各国城市化的步伐 |
2.1.3 城市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 |
2.2 城镇化是中国实际的必然选择 |
2.2.1 化解中国人地矛盾、发展不平衡之必然 |
2.2.2 解决中国城镇化严重滞后的现实必需 |
2.2.3 实现中国现代化之必要 |
2.3 世界城市化道路的启示 |
2.3.1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
2.3.2 拉美发展中国家 |
2.3.3 苏联社会主义国家 |
第三章 理论缘起——中西方城乡关系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 |
3.1 中国传统城乡关系思想 |
3.1.1 城镇发展要尊重自然 |
3.1.2 城乡产业发展要“以农为本” |
3.1.3 强调城乡互为统一整体 |
3.2 现代西方城市化思想 |
3.2.1 芝加哥学派的城市化理论 |
3.2.2 城市政治经济学和世界体系理论 |
3.2.3 二元结构理论和聚集经济理论 |
3.2.4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理论 |
3.3 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 |
3.3.1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 |
3.3.2 列宁、斯大林:城乡结合 |
3.3.3 毛泽东:城乡兼顾 |
第四章 探索历程——在实践中发展 |
4.1 开创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大):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初步形成 |
4.1.1 改革开放要求调整传统的城乡发展模式 |
4.1.2 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思考 |
4.1.3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初步推进 |
4.2 深化期(十四大到十六大):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新认识 |
4.2.1 经济社会新变化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新挑战 |
4.2.2 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新主张 |
4.2.3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深化发展 |
4.3 拓展期(十六大到十八大):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
4.3.1 新世纪对城镇化的新要求 |
4.3.2 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新主张 |
4.3.3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新拓展 |
4.4 创新期(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提出 |
4.4.1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面临的新挑战 |
4.4.2 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新思考 |
4.4.3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 |
第五章 探索成果——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
5.1 科学内涵 |
5.1.1 定义 |
5.1.2 中国特色 |
5.1.3 坐标归属 |
5.2 基本特征 |
5.2.1 中央政府、市场与地方政府三重推动 |
5.2.2 土地与人口要素驱动 |
5.2.3 城市规模多样化发展 |
5.2.4 内生与外生结合推进 |
5.3 精神品质 |
5.3.1 人民利益的城镇化价值追求 |
5.3.2 实事求是的城镇化特色发展 |
5.3.3 开放包容的城镇化全面发展 |
5.3.4 积极进取的城镇化创新发展 |
5.4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和谐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5.4.1 体制制度依托 |
5.4.2 城乡互动路径 |
5.4.3 城镇空间策略 |
5.4.4 区域发展战略 |
第六章 基本经验——对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启示 |
6.1 依据人民新需求调整城镇化建设思路 |
6.2 立足国情实际调整城镇化发展策略 |
6.3 坚持城乡一体化全面改革二元体制 |
6.4 坚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优化国土资源空间 |
6.5 坚持绿色发展应对城镇化资源能耗困境 |
6.6 坚持城乡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相得益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7)新型城镇化:商业银行的机遇与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新型城镇化带给商业银行诸多机遇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八大风险 |
商业银行管控潜在风险策略 |
商业银行外部关系处理策略 |
商业银行内部业务发展策略 |
(8)我国城镇化泡沫测度及区域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1.4 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概念界定、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
2.1 城镇化泡沫界定 |
2.1.1 城镇化界定 |
2.1.2 城镇化泡沫界定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回顾 |
2.2.1 城镇化质量的研究 |
2.2.2 对泡沫问题的相关研究 |
2.2.3 城镇化泡沫的研究 |
2.2.4 文献评述 |
2.3 主要理论基础 |
2.3.1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2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2.3.3 生态宜居城市理论 |
2.3.4 精明增长理论 |
2.3.5 区域平衡发展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省际格局的城镇化泡沫测度及分析 |
3.1 研究区域确定 |
3.2 研究时间尺度选取 |
3.3 城镇化泡沫综合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
3.3.1 综合测度指标体系构建遵循的原则 |
3.3.2 综合测度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
3.3.3 综合测度指标体系的构成 |
3.4 省际间城镇化泡沫的测度及结果分析 |
3.4.1 基于城镇发展质量的城镇化泡沫测度结果分析 |
3.4.2 基于区域发展质量的城镇化泡沫测度结果分析 |
3.5 省际间城镇化泡沫的主成分分析 |
3.5.1 主成分分析法概述 |
3.5.2 综合测度指标体系统计指标的无量纲化 |
3.5.3 主成分分析结果分析 |
3.6 省际间城镇化泡沫的聚类分析 |
3.6.1 聚类分析法概述 |
3.6.2 聚类分析结果分析 |
3.7 省际间城镇化泡沫的空间自相关检验 |
3.7.1 全域型空间自相关检验——统计量Moran's I |
3.7.2 局域型空间自相关检验——Moran散点图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不同城镇规模的城镇化泡沫测度及分析 |
4.1 城镇规模界定与样本选取 |
4.1.1 城镇规模界定原则 |
4.1.2 城镇规模界定依据 |
4.1.3 城镇规模界定 |
4.1.4 样本选取 |
4.2 不同城镇规模城镇化泡沫测度及分析 |
4.2.1 基于城镇发展质量的城镇化泡沫测度结果分析 |
4.2.2 基于区域发展质量的城镇化泡沫测度结果分析 |
4.3 不同城镇规模城镇化泡沫的主成分分析 |
4.3.1 综合测度指标体系统计指标的无量纲化 |
4.3.2 主成分分析结果分析 |
4.4 不同城镇规模城镇化泡沫的方差分析 |
4.4.1 方差分析法概述 |
4.4.2 数据准备与基本假设 |
4.4.3 方差分析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镇化泡沫成因机理分析:基于区域治理视角 |
5.1 区域治理视角的选取缘由 |
5.2 诺思悖论与城镇化发展 |
5.2.1 诺思悖论 |
5.2.2 城镇化发展中的“诺思悖论” |
5.3 城镇化发展中区域治理的作用 |
5.4 城镇化发展中区域治理的治理基础薄弱 |
5.4.1 管理体制发展滞后,区域政策发展“路径依赖”明显 |
5.4.2 区域主体不发育,缺位现象突出 |
5.4.3 地方政府理性的有限性,存在机会主义倾向 |
5.4.4 区域主体参与力量薄弱,缺乏有效的参与渠道 |
5.4.5 区域治理组织松散,尚未形成有效治理模式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城镇化泡沫发展趋势预测 |
6.1 城镇化泡沫预测方法 |
6.1.1 移动平均法 |
6.1.2 趋势外推预测法 |
6.1.3 ARMA模型 |
6.2 省际间城镇化泡沫趋势预测 |
6.3 不同城镇规模城镇化泡沫趋势预测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保城镇化健康发展 |
7.2.2 出台差别化的发展政策,适时调整城市发展方针 |
7.2.3 对接公众社会转型,构建城镇化发展的多元治理模式 |
7.2.4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适时调整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
7.2.5 着力推进制度创新,不断优化城镇化发展的制度环境 |
7.3 研究拓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中国社会游资形成与演变过程中的财政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游资现象的出现 |
1.1.2 游资的界定 |
1.1.3 财政与游资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3.1 研究方法 |
1.3.2 主要创新 |
1.4 本文的结构 |
第二章 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宏观经济中的游资问题 |
2.1.1 历史上游资引发的投机泡沫 |
2.1.2 游资与部门经济 |
2.1.3 投机泡沫的理论与文献 |
2.1.4 国际游资流入与投机泡沫 |
2.2 宏观经济政策与游资 |
2.2.1 货币、金融政策与投机泡沫 |
2.2.2 三部门经济中的财政与游资 |
2.3 影响中国游资变动的财政因素 |
2.3.1 我国游资的研究综述 |
2.3.2 经济转轨背景下的财政与游资研究 |
2.3.3 总结 |
第三章 财政对游资的传导机理分析 |
3.1 财政体制因素作用于国内游资的理论机制 |
3.1.1 “全能型”财政的退出与游资的产生 |
3.1.2 财政体制的不完善性 |
3.1.3 财政体制安排下的地方政府行为与游资转化 |
3.2 财政投资流入投机领域的路径 |
3.2.1 经济转轨进程中财政投资的特殊性 |
3.2.2 财政投资政策实施的非规范化——政策实施阶段的游资转化路径 |
3.2.3 体制性约束下公共投资的漏损——政策传导阶段的游资转化路径 |
3.3 税制安排与游资变化 |
3.3.1 我国游资变化与税制的不完善密切相关 |
3.3.2 财政政策周期里的税收变化与游资变动 |
3.3.3 其他资本税收对游资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国内游资规模的动态测算 |
4.1 测算方法概述 |
4.1.1 游资测算的前提 |
4.1.2 测算方法综述 |
4.1.3 价格解析法在转轨经济体中的适用性 |
4.2 房地产市场游资测算 |
4.2.1 计量模型、指标选取与数据 |
4.2.2 测算过程与结果 |
4.3 股票市场游资测算 |
4.3.1 股票基础价值预判 |
4.3.2 计量模型、指标选取与数据 |
4.3.3 测算过程与结果 |
4.4 游资测算的补充与汇总 |
4.4.1 期货市场游资 |
4.4.2 其他现货市场 |
4.4.3 游资总量汇总 |
第五章 基于过程视角的财政与游资变化:经验的证据 |
5.1 投机炒作的出现与游资的形成 |
5.1.1 投机行为出现 |
5.1.2 财政在游资形成阶段的作用路径与主体 |
5.2 首轮积极财政政策实施后的投机资本积累 |
5.2.1 始于1998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 |
5.2.2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游资的变动 |
5.2.3 房地产泡沫现象集中出现 |
5.3 新一轮财政扩张后的游资积累 |
5.3.1 2008年财政政策的实施 |
5.3.2 本轮财政扩张对游资的影响 |
5.3.3 本轮财政扩张与房地产游资积累 |
第六章 财政与游资总量变化的实证关系研究 |
6.1 财政体制层面的实证分析 |
6.1.1 理论假设与实证研究设计 |
6.1.2 实证方法与计量模型 |
6.1.3 实证结果与解释 |
6.2 财政政策与游资之间线性关系的实证检验 |
6.2.1 实证研究设计与假设的提出 |
6.2.2 政府投资影响游资变化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
6.2.3 财政冲击对游资的脉冲响应函数 |
6.3 财政政策与游资之间非线性关系的实证检验 |
6.3.1 STR模型方法及其适用性分析 |
6.3.2 数据与方法 |
6.3.3 实证结果与解释 |
6.4 小结 |
第七章 财政影响游资内部转移的实证分析——以房地产投机泡沫为例 |
7.1 理论分析 |
7.1.1 游资内部的转移——以房地产投机泡沫为例 |
7.1.2 理论与文献 |
7.2 财政影响房地产泡沫的实证分析 |
7.2.1 财政对房地产游资规模的线性影响 |
7.2.2 财政投资对房地产游资规模的非对称传递 |
7.3 基于省际面板的房地产泡沫实证分析 |
7.3.1 省际房地产市场泡沫测算 |
7.3.2 计量方法与模型 |
7.3.3 数据 |
7.3.4 实证结果 |
7.3.5 稳健性检验 |
7.4 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成都市商品住宅市场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动态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1.6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成都市商品住宅情况简述 |
2.1 全国商品住宅现况 |
2.1.1 国内房地产市场现状 |
2.1.2 国家房地产业国家宏观调控的背景 |
2.1.3 房地产业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其影响 |
2.2 成都市商品住宅发展历程 |
2.2.1 道路、环境整治及旧城拆迁 |
2.2.2 成都市商品住宅现状 |
2.2.3 成都市政府后续发展规划 |
2.3 成都商品住宅供需及发展形势 |
2.3.1 成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趋于平衡 |
2.3.2 房价持续上涨,涨幅有所回落 |
2.3.3 我国用地紧张将长期存在 |
2.3.4 成都住宅产品的升级换代 |
第三章 成都商品住宅供需调查 |
3.1 人口与住房的需求 |
3.1.1 人口数与人口增长 |
3.1.2 家庭户数与家庭人口数 |
3.1.3 结婚人口 |
3.1.4 城市化率 |
3.2 成都市经济、产业与住房需求 |
3.2.1 住宅与房地产业已经起到显着作用和占有重要地位 |
3.2.2 住宅与房地产列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国际经验 |
3.2.3 成都住宅和房地产业与国民生产总值、产业结构的关系 |
3.3 成都市商品住宅市场和需求分析 |
3.3.1 成都市购房需求分析 |
3.3.2 成都市商品住宅市场评价 |
3.3.3 成都市商品住宅市场状况良好 |
第四章 国家及地方政府政策对购房需求影响的分析 |
4.1 我国房产政策历程及分析 |
4.1.1 80 年代到90 年代房产政策及影响 |
4.1.2 2000 年到现在房产政策及影响 |
4.1.3 总结历年政策的影响 |
4.2 我国房产政策中的不足对需求的影响 |
4.2.1 政策的驱动效应 |
4.2.2 政策的摇摆不定政策的驱动效应 |
4.2.3 政策的目标理想化 |
4.2.4 政策的反市场规律性 |
4.2.5 政策的决策分散性 |
4.3 成都市地方政府房产政策及影响 |
4.3.1 政策调整下成都房地产业的发展现状 |
4.3.2 政策调控下商品住宅需求的引导 |
第五章 房产泡沫对商品住宅需求的影响 |
5.1 什么是房产泡沫 |
5.1.1 房地产泡沫的特征 |
5.1.2 房产泡沫的成因 |
5.1.3 房产泡沫的运行机理 |
5.2 怎样研究房地产泡沫 |
5.2.1 房产房价收入比 |
5.2.2 房产房价增长率/GDP 增长率 |
5.2.3 房产住宅空置率 |
5.2.4 房产抵押贷款增长率/GDP 增长率 |
5.2.5 房产指标的合成 |
5.3 成都市房地产泡沫对住宅需求的影响 |
5.3.1 成都房价增长幅度与生产总值的增幅之比 |
5.3.2 成都房价收入比 |
5.3.3 成都商品住宅空置率 |
5.3.4 成都房地产贷款增长率/贷款总额增长率 |
5.3.5 分析后得出成都商品住宅泡沫对住宅需求的影响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警惕公路建设中的泡沫现象(论文参考文献)
- [1]共享金融的伦理反思[D]. 马津润.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2]地方民生工程类融资租赁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 陶志伟. 浙江工业大学, 2018(07)
- [3]重庆市商业地产泡沫测度、成因及治理研究[D]. 李晓娟. 重庆大学, 2018(04)
- [4]中国能源价格改革与绿色经济发展研究[D]. 龙海雯. 云南大学, 2018(10)
- [5]长沙克拉美丽山庄房地产项目营销策略研究[D]. 王勇. 湖南大学, 2018(06)
- [6]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索及其经验研究[D]. 许伟. 西北大学, 2017(06)
- [7]新型城镇化:商业银行的机遇与挑战[J]. 中国银行业协会行业发展研究委员会课题组. 中国银行业, 2014(04)
- [8]我国城镇化泡沫测度及区域差异研究[D]. 昝国江. 兰州大学, 2013(05)
- [9]中国社会游资形成与演变过程中的财政影响机制研究[D]. 刘晨晖. 东北财经大学, 2013(07)
- [10]成都市商品住宅市场需求研究[D]. 郭浩. 电子科技大学, 2009(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