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空间建筑通风与渗透风量的研究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吴璇[1](2021)在《基于实测数据的地铁空调负荷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地铁车站建设进入了迅猛发展的时代,地铁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方式,已是人们市内出行的主要途径。目前地铁站空调系统总体能耗较大且存在着能源浪费的现象,若能针对地铁站特点对其逐时空调负荷进行预测,则可以对空调系统的运行进行指导和优化,减少冷量供需不匹配所导致的能源浪费,从而达到节能运行的目的。本文以北京市某地铁车站为研究对象,对其空调负荷展开了相关研究。首先,针对地铁空调负荷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调研与测试。本文于2019年6-8月空调季进行现场测试,监测并记录了站内外相关的热环境与空气环境的数据,获取了该站客流量数据和空调系统能耗实际数据。分析各参数与地铁站能耗之间的相关性,得到了当前影响地铁空调能耗的主要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室外温度、室内CO2浓度和站内客流量与地铁空调能耗相关性较大。其次,针对目前地铁站自然渗透风难以测算的问题,提出了以人为释放源的CO?示踪气体法测渗透风量,并对站内CO2空气分布的状况进行了水平空间和垂直空间的均匀性实验以证实方法的可行性。利用两种差分时间的示踪气体稳态差分法对数据进行了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相关性分析,风量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差分时间的平均计算渗透风量差别较小,渗透风量也具有日期类型特征,且不同地铁车站的渗透风量;相关性分析表明,站内人数、列车频次为对地铁车站渗透风量较大的两个影响因素。然后,以2020年8月某天为例,耦合室外温度、站内客流量和自然通风渗透风量的实际测试和监控数据,按照上述测试和计算方法进行了地铁动态负荷计算,并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值具有较强得波动性,且最大动态负荷值小于设计负荷值。针对地铁空调动态负荷的特点,在现有空调风系统控制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地铁动态空调负荷的控制逻辑。最后,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了地铁空调动态负荷预测模型,并使用粒子群算法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模型进行了优化。基于GA-PSO-BP优化预测模型,对2020年8月的负荷预测进行了验证,显示该空调预测模型预测速度更快、精度更高。
钟思宇[2](2021)在《高校图书馆过渡季节通风数值模拟与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师生学习科研的场所,具有在室人数较多、使用时段较长等特点,同时为创造舒适敞亮的阅读环境,图书馆通常采用高大中庭空间以及大面积幕墙等设计,由此导致改善图书馆建筑热环境的通风空调能耗处于较高水平。因此结合高校图书馆的使用情况和室内外建筑环境特征,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过渡季节自然冷源去除室内负荷,提出过渡季节通风空调系统合理的运行控制策略以减少制冷机开机时间,对保证室内热环境的热舒适性并实现节能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理论分析、数据实测和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以重庆市某高校图书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阅览区过渡季节室内温度与预计适应性平均热感觉指标(APMV)分布情况、室外气象参数对其建筑冷热负荷的影响以及采用不同通风方式对其室内热环境的控制效果,以此为基础对其通风空调系统的控制策略进行了优化研究,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结合图书馆过渡季节室内热环境的实测数据分析了图书馆的热环境特征;并应用建筑环境模拟软件De ST对图书馆全年逐时负荷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分析了其过渡季节负荷特点;同时以温频法(BIN法)基本假定为基础,结合过渡季节室内负荷理论计算数据,建立了过渡季节室内负荷计算模型;并以非人工冷热源的建筑室内热湿环境图示法评价标准与重庆市典型气象年数据为基础,拟合得到了过渡季节室内设计温度上限值与室外温度的关系式。(2)采用Fluent软件对实测日1的图书馆室内空气状态进行了数值模拟,将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确定各测点的温度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平均值为1.0%,图书馆各楼层平均温度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68%,计算模型的准确性较高,证明了采用数值模拟研究的可靠性。(3)结合图书馆过渡季节室内负荷计算模型与热平衡原理计算得到图书馆通风上切换温度、自然通风切换温度和通风下切换温度分别为25.2℃、18.8℃和9.1℃;图书馆最小通风量和寒冷季节渗透风量分别为18944m3/h和28715m3/h。根据图书馆室内温度分布特征,结合其区域内风机设置情况,提出了采用部分机械通风的4种工况,并利用Fluent软件对各工况条件下的室内热环境进行模拟分析,验证了各工况下的温度和APMV值均满足非人工冷热源热湿环境Ⅱ级评价标准,对应上述4种工况的切换温度分别为23.9℃、22.6℃、21.2℃、19.5℃。(4)根据人员长期逗留区域Ⅱ级热舒适度标准与通风切换温度,将重庆市典型气象年的气象包络图划分为5个气象分区,提出了基于该气象包络图的图书馆全年通风空调系统运行方案;并分析得到该运行方案的节能率约为15.7%。
庄碧瑶[3](2020)在《高大空间分层空调室内热湿环境模拟及空调能耗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交通枢纽类建筑如火车站、航站楼等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候车厅往往具有大面积透光围护结构,室内人员数量较多和灯光负荷较大等特点,且多属于高大空间建筑。而候车大厅空调系统的能耗过高,因此,在高大空间内适宜采用具有显着节能效果的分层空调系统,空调区域控制在人员活动高度,减少负荷,从而实现节能目的。本文以南京南站候车厅为研究对象,针对全空气系统、地板辐射和墙面辐射联合供冷供暖复合风柱送风系统(简称辐射空调复合系统),利用软件分别模拟冬夏季候车厅在两不同末端形式下的室内热湿环境,并计算相应的空调系统能耗。首先,论文通过实际测试和数值模拟研究夏季候车大厅全空气系统的室内热湿环境。根据实测数据设置边界条件,然后分别调整送风温度、送风速度和送风角度,研究分层空调气流组织效果。随着送风温差的减小,各截面平均温度逐渐上升,除Z=0.4m截面的平均温度均高于28℃,各工况工作区温度基本在25℃~28℃之间。夏季全空气分层空调系统气流组织较为合理,除了靠近地面区域温度较高,基本能满足室内温湿度需求,故仅需对靠近地面区域的热环境进行优化。为了与全空气系统进行比较,在相同环境下模拟夏季辐射空调复合系统的温湿度分布情况。通过调整送风口大小,使得各工况风柱的送风速度与全空气系统保持一致。根据辐射供冷系统承担围护结构负荷的不同比例,研究了辐射空调复合系统的温湿度调控能力。在SR3工况时(即辐射系统承担围护结构负荷比例为80%),平均温度最低。辐射板壁面温度升高,室内温度随之升高,且2m以下区域,垂直高度越高,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小。各工况靠近地面区域的温度在25℃左右,相对湿度在55%,垂直方向温度梯度小,其温差均小于1.5℃。随着辐射板表面发射率的增加,复合系统供冷能力增强,且发射率大于0.7时,供冷能力增幅较为明显。因此,辐射空调复合系统气流组织分布更为均匀,并且显着改善了靠近地面区域的热湿环境。冬季候车大厅分层空调系统在两不同末端形式下室内热湿环境均基本满足要求。在全空气系统中,随着送风温度的升高,各截面室内温度逐渐上升;相对湿度逐渐下降;各工况-0.8<PMV<-0.6,14%<PPD<21%。其它参数不变,调整送风角度,研究发现,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受送风角度影响较大,当送风角度为下送30°时,人体热舒适性最好。在辐射空调复合系统中,各工况基本为-0.5<PMV<-0.2,8%<PPD<12%。工作区室内垂直温差较小,Z=2m截面与Z=0.4截面的温差小于0.5℃。辐射空调复合系统改善了全空气系统近地面区域的温度状况,减轻“头热脚凉”现象,提高了舒适度。通过对比冬夏季候车大厅两种空调末端的室内热湿环境,冬季采用辐射空调复合系统具有明显的优势,室内垂直温差小,人体舒适度高。辐射空调复合系统夏季供冷能耗比全空气系统节约了18.03%,冬季供暖能耗节约了66.67%,全年空调系统能耗节约了28.96%,节能效果显着。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地板辐射和墙面辐射联合供冷供暖复合风柱送风系统在高大空间建筑的应用研究提供思路。
刘磊[4](2020)在《基于Trnsys的养殖场空调系统节能优化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我国养猪业正快速向规模化、集约化的饲养模式转变,养猪现代化、规模化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而在现有的饲养管理中,猪舍室内温度是否均衡稳定,将直接影响到仔猪成活率、猪的生长发育及饲料利用率。鉴于本文的养猪场需要消耗大量的地下水和产生大量的排泄物,为实现能源的可循环利用,本文分别采用地下水源热泵和生物质源热泵作为猪舍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此外,猪舍内存在大量氨气,不宜采用湿工况空调末端,故采用毛细管辐射网栅作为空调系统的末端设备。本文以分娩猪舍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Trnsys软件搭建分娩猪舍建筑模型,模拟了冬夏季空调冷热负荷,验证了毛细管网模型的准确性,并分别探讨了供水温度、供水流量对室内温度及毛细管网辐射末端制冷能力的影响。模拟分析显示,毛细管网的供水温度每降低1℃,单位面积制冷量大致增加4.38W/m2,室内温度大致降低0.63℃,而供水流量对毛细管网供冷能力的改善并不明显。然后通过ANSYS软件建立了生物质池下的土壤模型,分析了生物质池下全年土壤垂直温度变化情况,为空调系统的仿真模拟提供了水平埋管处周围土壤温度的逐时变化数据。最后在Trnsys中搭建了地下水直供式辐射空调系统、地下水源热泵+毛细管栅辐射空调系统、土壤源热泵辐射空调系统及生物质源热泵辐射空调系统四种仿真模型,对各设计方案的室内温度、毛细管供回水温度、机组性能系数及系统能耗等参数进行了分析,并着重对土壤源热泵系统及生物质源热泵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此外还探讨了地下埋管对猪舍内CH4排放的影响以及土壤温度恢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夏季,土壤源热泵系统比生物质源热泵系统节能2.8%;而冬季,生物质源热泵系统比土壤源热泵系统节能5.7%,从全年的节能率看,生物质源热泵系统具有一定的节能潜力。以生物质源热泵系统为基准,地下水源热泵+毛细管栅辐射空调系统全年可节约24.3%的能量,且全年耗水量为9162m3。而地下水直供式辐射空调系统夏季总能耗比生物质源热泵系统降低了36080kWh,节能88%,但全年消耗地下水量为21888m3,该系统不仅无法满足室内设计温度要求,而且国家严禁非法取水,故该方案并不适用。此外,当水平埋管深度为0.6m时,不会加剧猪舍内CH4的排放;若将冬季沼气保温系统加入到生物质源热泵系统中,并将室内温度波动控制在±1℃范围内,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土壤热堆积问题,还能实现生物质源热泵系统的节能潜力。对于农村养殖项目,无自来水供应时,优选地下水源热泵+毛细管栅辐射空调系统;而对于非农村养殖项目,有自来水供应时,优选生物质源热泵辐射空调系统。鉴于该项目位于农村,优选地下水源热泵+毛细管栅辐射空调系统,而生物质源热泵系统中加入冬季沼气保温系统,也具有一定的节能优势,且无需开采大量的地下水资源,故生物质源热泵辐射空调系统可作为备选方案。但地下水直供式辐射空调系统不仅无法满足室内设计温度要求,而且地下水开采须符合国家规定,故此方案不具有可行性。
郭宝宁[5](2020)在《基于区域模型的工业建筑热环境动态模拟》文中研究表明工业建筑通常具有局部高温热源,室内热量分布极度不均,现有的民用建筑室内动态热环境模拟软件采用集总参数法不能准确反映工业建筑工作区的热状况。因此,本文针对工业建筑具有局部高温热源、高大空间等特点,提出基于区域模型的工业建筑动态热环境模拟方法,形成通用性计算程序。分析了外扰、内扰、通风三个方面对工业建筑热环境的影响过程,建立了工业建筑热环境模拟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给出了热过程的求解方法。分析了集中热源模式下室内热分布,描述了热源上部热射流的产生过程,总结了集中热源对温度分布的影响因素。局部高温热源散发的热量在室内的分布是建立区域模型热环境动态模拟的关键。给出了温度计算法和系数计算法两种热分布系数计算方法。通过MATLAB编程工具将系数计算法进行了数据拟合,得出了精确的求解公式,并将拟合的函数表达式结果以代码的形式表达出来,生成图形用户界面。实现了高效求解热分布系数和热源在工作区的散热量。考虑了热源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对热分布系数的影响,提出了分散系数m4,并将其加入到之前的热分布系数计算程序中,修正了热分布系数的计算结果,提高了热分布系数计算程序的准确性。针对单节点模型热环境动态模拟,采用有限容积法推导了围护结构传热的离散方程。在时间上采用向后差分法推导离散了空气热平衡方程,并列出了围护结构节点温度的矩阵求解形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单节点模型的室内热环境动态模拟计算程序,借助MATLAB编程工具建立了热环境动态模拟计算工具。以实际厂房为原型,通过Sketch Up软件建立模型,采用能耗软件Energy Plus模拟计算,将其结果与单节点模型热环境动态模拟计算程序计算的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程序的准确性,为区域模型的计算程序奠定理论基础。在单节点模型热环境动态模拟程序的基础上,对区域模型的围护结构传热的离散方程和室内空气热平衡方程进行推导离散,借助MATLAB编程语言建立了工业建筑热环境动态模拟计算工具。以实际厂房为原型,采用所编写的区域模型动态模拟计算程序求解了室内热环境,并将计算结果与单节点程序计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在求解工业建筑室内热环境时分区计算与以集总思想计算室内热环境的差别及影响。选取了严寒A区、寒冷A区、夏热冬冷、夏热冬暖4个气候区的代表城市,采用本研究编写的区域模型热环境动态计算程序求解了区域温度,比较了工作区与非工作区的温度及不同气候区之间区域温度的差异,得到了相对可靠的变化规律,利用多组工况验证了本程序计算的准确性。研究表明,由于工业建筑室内的大量热量聚集在上部空间,工作区内的温度比集总参数法计算的室内温度要低,因此,在进行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时应对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进行分区优化。
刘效辰,张涛,梁媚,刘晓华,魏庆芃[6](2019)在《高大空间建筑冬季渗透风研究现状与能耗影响》文中认为渗透风是影响建筑冬季室内热环境及供暖能耗的重要因素,目前对于高大空间建筑渗透风的实际影响及作用规律尚未得到系统阐释。对不同类型高大空间建筑冬季渗透风的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综合分析了冬季渗透风量及其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现状;理论分析了渗透风负荷在不同类型建筑中的占比,结果表明渗透风负荷在高大空间建筑的占比可高达66%~85%,显着高于普通办公和住宅等建筑。在此基础上,对高大空间渗透风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相应的应对措施和研究需求进行了展望,以期从设计、运行和管理等角度为降低高大空间建筑冬季渗透风影响提供指导。
张桉康[7](2019)在《综合医院门诊区域气流路径分析及空间压力管理》文中研究说明综合医院门诊区域病种复杂、人流量大,是一个易感人群高度集中、多种感染源同时存在的场所,一旦其内部发生交叉感染,既会影响患者恢复,也会影响医护人员的健康。空气传播是发生交叉感染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维持门诊部清洁区与污染区应有的压差以控制合理的气流路径,可以降低院内交叉感染风险,从而保障室内环境安全。本文主要对综合医院门诊区域气流路径与空间压力的设计要求和现状进行研究,并通过数值模拟给出对现状的调试方案。首先,通过美国、日本、德国和中国的医院规范标准与文献调研得到综合医院门诊区域相关科室的空间压力要求与室内环境设计参数;结合综合医院门诊区域的功能与组成、诊疗流程与人员流向,对各科室进行洁污分区,得到其内部合理的气流路径与各房间的压力要求。然后,分别在夏季、过渡季和冬季,对重庆市6家综合医院门诊区域各类房间的室内温湿度、???浓度和门洞压力情况进行现场测试;将测试结果与美国、中国和日本的医院规范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大部分房间室内温湿度不能满足对应季节的设计参数;人员密集的房间???浓度均超过1000ppm;部分需要进行压力控制的房间不符合压力要求,导致区域内气流路径混乱,增大交叉感染的风险。最后,以F医院门诊区域儿科诊疗区为研究对象,利用ICEM 16.0软件,按实测参数建立该区域物理模型,在Fluent 16.0软件中选取RNG k-ε湍流模型与SIMPLEC算法进行数值求解,并利用冬季运行工况下实测室内平均温度和门缝气流流速,与模拟结果对比来验证数学模型的正确性。采用夏季实测通风空调参数为风口边界条件,模拟该工况下的室内环境参数,发现实际运行中该区域内气流路径与空间压力均不满足设计要求。从而提出两种调试方案,模拟分析发现:门诊区域在冬夏季和过渡季均应开启通风空调系统并关闭房间门窗来进行压差控制;当区域内房间洁污分区合理并按设计风量运行时,可以维持设计压力;当不能避免正压要求房间(清洁区)与负压要求房间(污染区)相邻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正负压差渗透风量,才能维持应有的压力,保证气流路径的合理性,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刘洋伶[8](2019)在《重庆地区办公建筑通风系统的改造研究》文中提出建筑节能的研究一直备受各国学者的关注,办公建筑能耗高,在公共建筑中占有的比例大,因此节能潜力较大。通风在建筑节能方面的作用十分重要,尤其针对过渡季节,对办公建筑进行通风降温能达到很好的节能效果。混合通风将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结合,具有两种通风方式的优点。因此,论文依托十三五国家重点研究项目“既有公共建筑室内物理环境改善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对过渡季节既有办公建筑混合通风系统的改造进行了研究。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对推进节能低碳工作的落地实施具有一定的工程价值。作者对重庆市33个既有公共建筑的空调系统及通风现状进行了调研,综合考虑不同房间的自然通风条件,提出了针对既有办公建筑的混合通风系统改造方案,对既有办公建筑中实施混合通风系统改造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并针对直接在空调系统上改造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根据调研资料的分析及实验研究的结果,对混合通风系统的需求风量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到了重庆市办公建筑不同类型房间的适宜换气次数范围。通过自然通风量的实测数据,对De Gids和Phaff提出的理论推导公式进行了修正,预测了办公建筑过渡季节自然通风量范围。借助DeST软件模拟了办公建筑过渡季节负荷情况,划分了重庆市办公建筑的负荷等级。利用全面通风换气公式计算了过渡季节通风降温需求的总风量大小及对应换气次数,通过方案对比分析,优选出了改造方案,确定了机械通风部分的设计换气次数,并进一步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证实了该混合通风系统具有良好的运行效果。基于热舒适理论及通风定量分析,作者提出了混合通风系统改造设计的技术要求。参考重庆市典型气象年数据和《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GB/T50785-2012),得出了重庆市过渡季节室内舒适温度范围在1626℃之间,并以此为温度上、下限,确定了通风室内设计温度。选用CFD计算软件——FLUENT对房间的速度场及温度场进行了模拟,给出了排风口推荐风速。针对确定的改造方案,提出了混合通风系统的运行策略。以室内及室外的实时温度为监测参数,自动控制空调系统及机械通风系统的启停。分析了该系统的适用性,自然通风在通风最不利时段的可利用率极低,为13%;混合通风系统的可利用率较高,大于68%,指出混合通风系统的改造具有必要性。
肖晔[9](2019)在《严寒地区城市住区内PM2.5浓度分布及室内外关联性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国内城市雾霾污染的不断加剧,关于大气颗粒物的研究开始逐渐受到重视。住区作为城市居民最常活动的场所之一,住区以及建筑内的空气质量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严寒地区城市由于其独特的气候特点,导致其在能源结构、下垫面构成以及建筑形式等方面均与其它城市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别,而这些因素都会对相关尺度上的颗粒物污染特征产生影响。整体上,关于严寒地区城市住区内颗粒物扩散及浓度分布的研究还相对比较缺乏。基于以上问题,本文结合实测、实验以及数值建模等研究手段对严寒地区城市典型住区内以及室内外环境之间的颗粒物扩散过程以及浓度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通过试验设计等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了进一步分析。首先,选取严寒地区城市某典型住区为研究对象,在供暖季中设置2个有代表性的室内采样点,1个室外采样点以及1个热源采样点,对空气中的PM2.5进行采样,并对采样结果进行了质量浓度分析、碳成分分析以及水溶性离子分析。通过各采样点采样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供暖季中供热量的增加会导致室内外环境中PM2.5及其成分浓度的升高,且其室内外环境之间的相关性较强。但是,由于室内人员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同一时间两个室内采样点的PM2.5浓度水平也存在着较为显着的差异。此外,基于组分分析结果的二次颗粒物生成量估计显示二次生成颗粒物是环境中PM2.5的重要组成部分,室内及室外PM2.5中二次生成颗粒物所占的平均比例分别达到了57.29%和40.34%。其次,利用实验方法对室内外颗粒物的扩散过程以及室内环境中颗粒物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室内外颗粒物传输实验主要探究了室内颗粒物源排放以及开窗行为对室内PM2.5以及不同粒径区间的颗粒物浓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室内源会对室内不同粒径区间内颗粒物的浓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较小粒径区间内颗粒物浓度的升高更加显着;通常短时间的开窗可以有效加速源排放后室内颗粒物浓度的下降,且对于粒径较大的颗粒物,去除效果更加显着。而室内颗粒物沉降及凝并实验则主要分析了室内空气温度和空气混合强度对颗粒物的沉降和凝并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室内空气温度的升高以及空气混合强度的增强均会对颗粒物的沉降和凝并起到促进作用,而随着室内颗粒物浓度的降低,由于颗粒物间碰撞作用的减弱,凝并对室内颗粒物浓度的影响可以逐渐忽略。基于前面的实测与实验研究结果,为了更加系统地研究严寒地区城市住区内颗粒物的扩散过程以及建筑室内外颗粒物的浓度关系,在城市区域冠层内热气候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严寒地区城市局地-建筑尺度下的颗粒物扩散模型,并结合实测和实验结果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较好地把握了局地尺度内颗粒物浓度的变化和分布趋势以及交通等因素对颗粒物浓度水平的影响,并可以较准确地体现出室内源排放以及开窗期间室内颗粒物浓度的变化情况,同时,该模型的计算效率可满足对局地尺度内颗粒物的扩散以及建筑室内外环境之间颗粒物的传输进行长期动态模拟。最后,基于建立的严寒地区城市局地-建筑尺度下颗粒物扩散模型,分别对供暖季某超高层住区内PM2.5的浓度分布情况以及室内外PM2.5浓度的关联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模拟结果显示,由于地面源的影响,冠层内PM2.5质量浓度的分布整体呈现出随高度逐渐降低的趋势,且1.5 m处PM2.5质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与交通流量呈现出较好的一致性。此外,正交试验分析结果显示住区内交通流量、建筑密度、建筑布局以及下垫面构成等因素均会对PM2.5的浓度分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交通流量的影响最为显着。对于建筑室内外PM2.5质量浓度的关联性,模拟结果显示随着楼层高度的增加,由于换气次数的增大导致PM2.5质量浓度的I/O比(室内浓度与室外浓度比值)也会逐渐增大,另外,室内外温差和室外风速的增大均会提高PM2.5的质量浓度I/O比,而外门窗的气密性的增加则会显着降低I/O比。此外,延长室内颗粒物源的排放时间和增强其排放强度均会显着提高室内源对室内PM2.5质量浓度水平的影响持续时间,而室内源排放后开窗虽然可以加速室内PM2.5质量浓度的降低,但是对室内源影响持续时间的缩短并不明显。本论文结合不同的研究手段,对严寒地区城市住区以及室内环境中的颗粒物污染情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了严寒地区城市典型住区内PM2.5质量浓度的影响因素和分布规律以及建筑室内外环境之间PM2.5质量浓度的关联特性。该研究为进一步通过优化城市住区建筑布局、控制颗粒物源的排放等手段改善严寒地区城市住区及室内的空气品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程思远[10](2019)在《高大空间复合地板辐射供冷下送风空调系统能耗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高大空间建筑的迅猛发展,高大空间建筑的能源消耗越来越高,而气流组织方式对高大空间室内热舒适性和空调系统能耗有很大影响。考虑高大空间室内固有的热分层现象,采用复合地板辐射下送风系统有利于节能且能提高舒适度。本文对复合系统在高大空间建筑的应用特性进行了研究。论文首先采用CFD模拟和试验数据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符合地板辐射与下送风气流组织的数学模型。接着以夏热冬冷地区某高铁候车大厅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复合系统下室内温度分层的负荷计算方法,模拟不同屋面温度下的室内温度分层现象,将CFD模拟结果与Energy Plus中的Room Air模块进行耦合。结果表明:采用温度分层模块后,计算冷负荷比全室空调冷负荷减小约11.57%。模拟研究了最大冷负荷下复合系统的室内温湿度调节特性。结果表明:最大冷负荷下,在满足室内热湿要求的前提下,水平方向上复合系统下温度分布更均匀;复合系统下室内Z=0.1m截面的平均相对湿度高于全空气系统;室内Z=1.1m截面和Z=2m截面平均相对湿度分别比全空气系统降低0.6%和1.1%,且湿度分布更均匀。通过调节复合系统冷量配比,探究了最大冷负荷下复合系统冷量配比对室内湿度和舒适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送风速度一定,送风温度为23℃时,或送风温度一定,送风速度为0.23m/s时,地板辐射供冷比例约为0.6时,室内人员活动区舒适度最高。考虑下送风系统定风量和变风量两种工况,研究复合系统室内热环境的逐时响应特性,同时将最大冷负荷下的地板表面温度作为地板边界条件。结果表明:定风量和变风量工况均能达到室内热湿环境控制要求,后者总新风量更大,地板辐射供冷量日逐时变化中,室内冷负荷峰值时,地板供冷量占室内显热负荷和总冷负荷的比例约为0.68和0.44。通过Energy Plus添加了地板辐射供冷和下送风系统能耗模块,分析了地板辐射供冷末端系统能耗模型、下送风末端系统能耗模型、风机及水泵能耗模型,重点研究了地板辐射冷水温差对其机组性能的影响,同时阐明了地板辐射结合变风量和地板辐射结合定风量工况下的复合系统能耗,并与全空气系统能耗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地板辐射冷水机组出水温度不变时,机组能效比随进出水温差的增大而增大,但存在峰值。地板辐射结合变风量控制模式下复合系统能耗较低,该控制模式下,地板辐射供冷系统能耗占总能耗的比例为63.18%,且在满足室内工作区舒适度的条件下,复合系统供冷季能耗比全空气系统降低了28.83%。论文研究成果可为复合地板辐射供冷下送风空调系统在高大空间建筑的应用研究提供思路。
二、大空间建筑通风与渗透风量的研究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空间建筑通风与渗透风量的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实测数据的地铁空调负荷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地铁站空调负荷的研究现状 |
1.3 地铁站客流量的研究现状 |
1.4 地铁站自然渗透风的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地铁站实际空调能耗的影响因素分析 |
2.1 环境参数的测试方法 |
2.1.1 测试参数的确定 |
2.1.2 测试仪器 |
2.1.3 测点布置 |
2.2 环境参数的测试结果分析 |
2.2.1 温湿度 |
2.2.2 CO_2浓度 |
2.3 客流量动态变化数据分析 |
2.3.1 日期类型特征性分析 |
2.3.2 时间特征性分析 |
2.3.3 客流量稳定性分析 |
2.4 空调系统能耗数据分析 |
2.5 空调能耗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示踪气体法预测地铁站的自然渗透风量 |
3.1 地铁站示踪气体法应用 |
3.1.1 基本理论 |
3.1.2 均匀性实验 |
3.2 计算方法 |
3.2.1 质量平衡基本方程 |
3.2.2 差分法解方程 |
3.3 参数的确定 |
3.3.1 站内人数n的确定 |
3.3.2 人体CO_2释放率FR的确定 |
3.3.3 站内CO_2浓度值C_t的测定 |
3.4 自然渗透风量的计算结果分析 |
3.4.1 不同差分时间对比 |
3.4.2 工作日和休息日对比 |
3.4.3 不同地铁站对比 |
3.4.4 自然渗透风量与换气量 |
3.5 相关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地铁站实际数据的动态空调负荷计算与调控 |
4.1 地铁站动态空调负荷的计算 |
4.1.1 室内外空调温湿度值 |
4.1.2 动态空调负荷的计算方法 |
4.2 地铁站动态空调负荷的分析 |
4.2.1 人员动态负荷 |
4.2.2 新风动态负荷 |
4.2.3 总动态空调冷负荷 |
4.3 地铁站现有环控系统调控模式 |
4.4 地铁站动态监测调控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GA-PSO算法优化BP模型的地铁站空调负荷预测分析 |
5.1 模型的建立 |
5.1.1 输入参数的确定 |
5.1.2 数据预处理 |
5.1.3 BP模型的建立 |
5.2 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优化 |
5.2.1 粒子群算法 |
5.2.2 遗传算法改进的粒子群混合算法 |
5.2.3 GA-PSO算法优化BP模型 |
5.3 预测模型模拟结果 |
5.3.1 模拟硬件与参数设置 |
5.3.2 模拟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高校图书馆过渡季节通风数值模拟与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高校图书馆能耗研究综述 |
1.2.2 过渡季节通风空调系统控制策略研究综述 |
1.2.3 CFD应用于室内热环境模拟研究综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1.3.1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意义 |
第2章 图书馆过渡季节热环境实测研究 |
2.1 项目概况 |
2.2 实测方案 |
2.2.1 实测日与测试内容 |
2.2.2 测试仪器 |
2.2.3 测点布置与测试方法 |
2.3 实测结果与分析 |
2.3.1 测点实测结果与分析 |
2.3.2 模拟计算边界条件实测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图书馆过渡季节室内负荷研究与热环境评价标准 |
3.1 基于DeST的图书馆室内负荷分析 |
3.1.1 模型建立与参数设置 |
3.1.2 负荷计算与结果分析 |
3.2 基于理论计算的图书馆过渡季节室内负荷分析 |
3.2.1 冷负荷计算方法 |
3.2.2 热负荷计算方法 |
3.3 过渡季节室内负荷计算模型 |
3.4 室内热环境评价标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图书馆过渡季节通风数值模拟与实测对比研究 |
4.1 数学模型 |
4.1.1 湍流模型 |
4.1.2 控制方程 |
4.2 数值解法 |
4.2.1 离散方法与离散格式 |
4.2.2 求解方法 |
4.2.3 收敛条件 |
4.3 物理模型与边界条件 |
4.3.1 模型简化 |
4.3.2 模型建立 |
4.3.3 网格划分 |
4.3.4 边界条件 |
4.4 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图书馆过渡季节通风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
5.1 过渡季节需求通风量 |
5.2 过渡季节通风切换温度分析及模拟验证 |
5.2.1 通风上切换温度 |
5.2.2 图书馆最小通风量 |
5.2.3 图书馆渗透风量 |
5.2.4 通风下切换温度 |
5.2.5 图书馆自然通风切换温度 |
5.3 过渡季节机械通风控制策略及模拟验证 |
5.3.1 过渡季节机械通风控制策略 |
5.3.2 部分机械通风各工况模拟验证 |
5.4 图书馆全年通风空调系统运行方案及节能效果分析 |
5.4.1 基于气象包络图的高校图书馆全年通风空调系统运行方案 |
5.4.2 图书馆通风空调系统节能效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3)高大空间分层空调室内热湿环境模拟及空调能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大空间建筑分层空调气流组织形式 |
1.2.2 辐射空调技术的发展与研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意义 |
1.3.1 本文研究的内容 |
1.3.2 本文研究的意义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夏季候车大厅全空气系统室内热湿环境控制分析 |
2.1 工程概况 |
2.1.1 候车大厅内温湿度实测 |
2.1.2 候车大厅夏季空调设计参数 |
2.2 数值仿真模型建立及验证 |
2.2.1 物理模型 |
2.2.2 数学模型 |
2.2.3 边界条件设置 |
2.2.4 网格划分及无关性检验 |
2.3 各因素对分层空调气流组织效果的影响研究 |
2.3.1 送风温度的影响 |
2.3.2 送风速度的影响 |
2.3.3 送风角度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夏季候车大厅辐射空调复合系统室内热湿环境控制分析 |
3.1 数值模拟参数计算与设置 |
3.1.1 物理模型 |
3.1.2 辐射板表面与房间的换热 |
3.1.3 送风参数计算方法 |
3.1.4 边界条件设置及网格划分 |
3.2 辐射空调复合系统温湿度调控能力分析 |
3.2.1 辐射空调复合系统温度调控能力分析 |
3.2.2 辐射空调复合系统湿度调控能力分析 |
3.3 辐射板不同壁面温度下供冷能力分析 |
3.4 辐射板不同表面发射率下供冷能力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冬季候车大厅不同空调末端形式下室内热湿环境控制分析 |
4.1 候车大厅冬季空调设计 |
4.1.1 负荷计算 |
4.1.2 边界条件设置 |
4.2 全空气系统气流组织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
4.2.1 送风温度的影响 |
4.2.2 送风角度的影响 |
4.3 辐射空调复合系统温湿度调控能力分析 |
4.3.1 辐射空调复合系统温度调控能力分析 |
4.3.2 辐射空调复合系统湿度调控能力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候车大厅空调系统两种末端形式对比分析 |
5.1 室内热湿环境及舒适度 |
5.1.1 夏季候车厅室内热湿环境及舒适度比较 |
5.1.2 冬季候车厅室内热湿环境及舒适度比较 |
5.2 空调系统能耗 |
5.2.1 建立模型 |
5.2.2 空调运行能耗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基于Trnsys的养殖场空调系统节能优化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研究 |
1.2.2 水平埋管换热器研究 |
1.2.3 猪舍人工环境营造技术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及相关数学模型 |
2.1 辐射末端系统简述 |
2.2 地源热泵系统简述 |
2.3 主要部件的数学模型 |
2.3.1 房间热平衡模型 |
2.3.2 毛细管换热模型 |
2.3.3 热泵模型 |
2.3.4 室内作用温度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猪舍空调负荷仿真模拟 |
3.1 Trnsys软件简介 |
3.2 Trnsys模块简介 |
3.3 工程概况 |
3.4 空调设计参数 |
3.4.1 温度 |
3.4.2 母猪显热负荷及通风量 |
3.5 空调负荷模型搭建及模拟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毛细管网参数设计 |
4.1 毛细管网流量设计及换热模型验证 |
4.2 毛细管网供水参数分析 |
4.2.1 毛细管供水温度分析 |
4.2.2 毛细管供水流量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物质池下土壤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
5.1 ANSYS软件简介 |
5.2 土壤初始温度分布 |
5.3 生物质池下土壤模型建立 |
5.3.1 输入参数 |
5.3.2 土壤模型建立 |
5.4 不同埋深处土壤垂直温度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猪舍空调系统节能优化设计 |
6.1 地下水直供式辐射空调系统 |
6.2 地下水源热泵+毛细管栅辐射空调系统 |
6.2.1 水文地质条件 |
6.2.2 设备选型 |
6.2.3 夏季工况模拟分析 |
6.2.4 冬季工况模拟分析 |
6.3 地下环路式辐射空调系统 |
6.3.1 设备选型 |
6.3.2 水平埋管长度确定 |
6.3.3 最佳埋管深度确定 |
6.4 地埋管对猪舍温室气体CH4排放影响 |
6.4.1 输入参数 |
6.4.2 水平单管换热模型建立 |
6.4.3 生物质池底部温度模拟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空调系统节能分析 |
7.1 生物质源热泵系统与土壤源热泵系统对比分析 |
7.1.1 夏季工况模拟分析 |
7.1.2 冬季工况模拟分析 |
7.2 土壤温度恢复情况探讨 |
7.3 各空调系统对比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基于区域模型的工业建筑热环境动态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计算流体力学(CFD) |
1.2.2 建筑能耗动态模拟 |
1.2.3 传统区域模型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工业建筑热环境动态模拟基础理论 |
2.1 工业建筑热环境特性 |
2.1.1 热过程的外扰条件 |
2.1.2 热过程的内扰条件 |
2.1.3 热过程的通风换气 |
2.2 热过程模拟的数学模型 |
2.2.1 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模型 |
2.2.2 室内空气温度的计算 |
2.3 集中热源模式下室内热分布机理 |
2.3.1 热源上部的热射流产生过程 |
2.3.2 集中热源对温度分布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基于数据拟合法的热分布系数编程求解 |
3.1 热分布系数的提出 |
3.2 数据拟合求解 |
3.2.1 面积系数m1的数据拟合 |
3.2.2 高度系数m2的数据拟合 |
3.2.3 辐射系数m3的数据拟合 |
3.2.4 热源散热量的数据拟合 |
3.3 热分布的编程求解及算法对比分析 |
3.3.1 热分布的编程求解 |
3.3.2 m值的两种计算方法对比分析 |
3.4 热源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对热分布系数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单节点模型热环境动态模拟计算程序 |
4.1 围护结构传热的离散方程推导 |
4.2 室内空气热平衡离散方程的推导 |
4.3 动态模拟计算程序的建立 |
4.4 实例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5.区域模型热环境动态模拟计算程序 |
5.1 垂直温度分布的热环境物理特性 |
5.2 围护结构传热的离散方程推导 |
5.3 室内空气热平衡离散方程的推导 |
5.4 区域模型动态模拟计算程序 |
5.5 实例分析 |
5.5.1 单节点模型与区域模型的计算结果对比 |
5.5.2 不同气候区下室内温度差异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总结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研究生阶段成果与奖励 |
附录 |
附录1 热分布系数求解程序 |
附录2 单节点模型动态模拟计算程序 |
附录3 区域模型动态模拟计算程序 |
附录4 软件系统架构 |
(6)高大空间建筑冬季渗透风研究现状与能耗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冬季渗透风实测研究综述 |
1.1 大型交通枢纽 |
1.2 商业综合体 |
1) 室内常见跨多楼层的高大中庭[23-24]。 |
2) 餐饮区域的比例不断增加[25-26]。 |
1.3 工业厂房 |
2 冬季渗透风能耗综述对比分析 |
3 高大空间渗透风研究展望 |
3.1 建筑本体 |
3.2 空调系统 |
4 结论 |
(7)综合医院门诊区域气流路径分析及空间压力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医院建筑门诊区域通风空调设计规范 |
1.2.2 医院建筑门诊区域压差控制设计现状 |
1.2.3 CFD软件辅助气流组织设计应用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2 综合医院门诊区域气流路径设计与空间压力控制 |
2.1 门诊区域感染概述 |
2.1.1 感染源 |
2.1.2 易感人群 |
2.1.3 感染途径和传播方式 |
2.1.4 气流路径和空间压力与交叉感染的关系 |
2.2 门诊区域气流路径设计 |
2.2.1 门诊部功能与组成 |
2.2.2 门诊部诊疗流程与人员流向 |
2.2.3 门诊区域洁污分区 |
2.3 门诊区域空间压力控制 |
2.3.1 压差与渗透风量 |
2.3.2 门诊区域各类房间压力要求 |
2.3.3 门诊区域空间压力控制方式 |
2.4 本章小结 |
3 综合医院门诊区域室内环境测试与分析 |
3.1 测试目的 |
3.2 测试方案 |
3.2.1 测试对象 |
3.2.2 测试内容 |
3.3 测试过程 |
3.4 测试结果与分析 |
3.4.1 夏季测试结果与分析 |
3.4.2 过渡季测试结果与分析 |
3.4.3 冬季测试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门诊区域气流路径与空间压力分布现状数值模拟 |
4.1 数值模拟的可靠性验证 |
4.1.1 物理模型 |
4.1.2 数学模型 |
4.1.3 边界条件 |
4.1.4 数值求解方法 |
4.1.5 可靠性验证 |
4.2 实际运行工况下儿科诊疗区的压力分布 |
4.2.1 实际运行工况的边界条件 |
4.2.2 实际运行工况的模拟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门诊区域气流路径及空间压力管理调试方案及分析 |
5.1 各房间门关闭并按规范设置风量 |
5.1.1 第一种调试方案的边界条件 |
5.1.2 第一种调试方案的模拟结果与分析 |
5.2 各房间门关闭并考虑压差渗透设置风量 |
5.2.1 第二种调试方案的边界条件 |
5.2.2 第二种调试方案的模拟结果与分析 |
5.3 门诊区域各诊疗单元的调试管理方案 |
5.4 本章小结 |
6 研究成果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8)重庆地区办公建筑通风系统的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既有办公建筑空调系统及通风现状调研 |
2.1 调研项目概况及调研方法 |
2.2 既有办公建筑空调系统及通风现状分析 |
2.2.1 建筑房间空调系统类型及系统形式 |
2.2.2 建筑房间空调系统新风换气次数计算 |
2.3 存在的问题 |
2.4 既有办公建筑混合通风系统改造策略 |
2.4.1 建筑通风系统类型 |
2.4.2 混合通风系统初步改造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3 通风实验研究及理论计算 |
3.1 自然通风量实验测试 |
3.1.1 实验系统设计及搭建 |
3.1.2 测试方法及系统 |
3.1.3 实验设计及数据处理 |
3.1.4 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
3.2 风量预测的准确性论证 |
3.2.1 热压风压共同作用下自然通风量公式 |
3.2.2 实测值与理论值对比分析 |
3.3 既有办公建筑自然通风量预测 |
3.3.1 过渡季节室外气象参数 |
3.3.2 自然通风量预测及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过渡季节混合通风系统的风量计算 |
4.1 基于DEST的过渡季节建筑负荷分析 |
4.1.1 模拟软件简介 |
4.1.2 建筑负荷计算及校核 |
4.2 基于热舒适的室内温度控制 |
4.2.1 室内热舒适理论 |
4.2.2 混合通风系统室内设计温度 |
4.3 过渡季节通风降温需求风量 |
4.3.1 混合通风需求通风量理论计算 |
4.3.2 方案对比及风量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5 混合通风系统的运行效果 |
5.1 数值模拟方法简介 |
5.2 物理模型及计算条件 |
5.2.1 物理模型 |
5.2.2 设定求解模型 |
5.2.3 计算条件的确定 |
5.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5.3.1 速度场分布 |
5.3.2 温度场分布 |
5.4 本章小结 |
6 混合通风系统整体改造方案及运行策略 |
6.1 过渡季节混合通风适用性分析 |
6.1.1 混合通风系统逐月可利用率 |
6.1.2 自然通风可利用率 |
6.1.3 空调新风在混合通风系统中的适用性 |
6.2 整体改造方案及对设计的要求 |
6.2.1 办公建筑混合通风系统改造方案 |
6.2.2 混合通风系统的设计要求 |
6.3 过渡季节混合通风系统运行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工作与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专利目录 |
C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9)严寒地区城市住区内PM2.5浓度分布及室内外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城市颗粒物污染的研究现状 |
1.2.2 室内外颗粒物传输与关联性的研究现状 |
1.2.3 颗粒物动力学特性研究现状 |
1.2.4 针对颗粒物污染的法规与政策 |
1.2.5 研究现状分析与总结 |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2章 严寒地区城市供暖季住区内建筑室内外颗粒物的现场实测及分析 |
2.1 引言 |
2.2 测试地点及测试仪器 |
2.2.1 采样地点介绍 |
2.2.2 采样方法及仪器 |
2.3 采样结果的浓度分析 |
2.3.1 PM_(2.5)质量浓度 |
2.3.2 PM_(2.5)质量浓度I/O比 |
2.4 采样结果的元素分析 |
2.4.1 碳成分分析 |
2.4.2 水溶性离子分析 |
2.4.3 二次生成颗粒物的量 |
2.5 PM_(2.5)及其成分室内外相关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建筑室内外颗粒物传输及室内颗粒物沉降凝并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室内外颗粒物传输实验方案 |
3.2.1 实验地点 |
3.2.2 测试仪器 |
3.2.3 实验条件 |
3.3 室内源及开窗对室内颗粒浓度的影响 |
3.3.1 室内源颗粒物浓度排放强度 |
3.3.2 室内源及开窗对室内PM2.5质量浓度的影响 |
3.3.3 室内源及开窗对室内不同粒径颗粒物数量浓度的影响 |
3.3.4 室内颗粒物浓度的衰减 |
3.4 室内颗粒物沉降及凝并实验方案 |
3.4.1 实验地点 |
3.4.2 测试仪器 |
3.4.3 实验条件 |
3.5 沉降及凝并对室内不同粒径颗粒物浓度的影响 |
3.5.1 数据分析方法 |
3.5.2 颗粒物粒径分布随时间的变化 |
3.5.3 颗粒物的沉降率及凝并速率 |
3.5.4 沉降与凝并对室内颗粒物浓度衰减的贡献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严寒地区城市局地-建筑尺度颗粒物扩散模型建立 |
4.1 引言 |
4.2 模型内容简介 |
4.2.1 城市局地尺度颗粒物扩散模型 |
4.2.2 建筑室内外颗粒物传输模型 |
4.2.3 室内颗粒物沉降模型 |
4.3 模型计算流程 |
4.4 模型验证 |
4.4.1 验证方法及输入数据 |
4.4.2 测试及计算结果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严寒地区城市供暖季住区内颗粒物浓度分布模拟研究 |
5.1 引言 |
5.2 模拟区域概述及参数设定 |
5.2.1 模拟区域及下垫面参数的设定 |
5.2.2 交通流量参数的设定 |
5.2.3 背景颗粒物浓度及气象参数设定 |
5.3 模拟结果及分析 |
5.3.1 颗粒物浓度分布日变化分析 |
5.3.2 颗粒物浓度分布周变化分析 |
5.3.3 颗粒物浓度分布月变化分析 |
5.3.4 颗粒物浓度分布供暖季变化分析 |
5.4 不同因素对区域内颗粒物浓度分布的影响 |
5.4.1 试验因素选取 |
5.4.2 正交试验设计 |
5.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严寒地区城市住区内建筑室内外颗粒物传输模拟研究 |
6.1 引言 |
6.2 严寒地区城市冬季住区室外颗粒物对室内的影响 |
6.2.1 模拟对象及计算条件 |
6.2.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6.3 无室内源情况下室内颗粒物浓度影响因素分析 |
6.3.1 室内外温差的影响 |
6.3.2 室外风速的影响 |
6.3.3 气密性的影响 |
6.3.4 回归分析 |
6.3.5 沉降对室内颗粒物浓度的影响 |
6.4 有室内源情况下室内颗粒物浓度影响因素分析 |
6.4.1 室内源的影响 |
6.4.2 源排放后开窗的影响 |
6.4.3 室内PM_(2.5)质量浓度的去除效率 |
6.4.4 室内源的影响持续时间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高大空间复合地板辐射供冷下送风空调系统能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高大空间复合地板辐射供冷下送风系统概述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辐射换热系统应用特性研究 |
1.3.2 高大空间室内负荷特性及热环境研究 |
1.3.3 高大空间复合系统应用特性研究 |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大空间复合系统数值模拟方法 |
2.1 湍流模拟方法及模型 |
2.1.1 湍流的模拟方法 |
2.1.2 湍流模型 |
2.1.3 辐射模型选择 |
2.2 数值求解过程 |
2.2.1 计算区域的离散化 |
2.2.2 控制方程的离散化 |
2.2.3 控制方程组的求解 |
2.2.4 收敛判定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候车大厅负荷模拟计算 |
3.1 物理模型建立 |
3.1.1 工程概况 |
3.1.2 物理模型 |
3.2 室内温度分层模拟 |
3.2.1 不同屋顶内表面温度模拟 |
3.2.2 室内分层模拟结果处理 |
3.3 Energy Plus负荷模拟参数设置 |
3.3.1 目标建筑信息 |
3.3.2 目标建筑位置及气象参数 |
3.3.3 室内设计指标 |
3.3.4 目标建筑围护结构参数 |
3.3.5 目标建筑内部热源及热工区域设置 |
3.3.6 新风量及负荷模拟时间设置 |
3.3.7 冷风渗透量的确定 |
3.3.8 Room Air模块的设置 |
3.4 候车大厅供冷期冷负荷特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候车大厅复合系统室内热环境控制分析 |
4.1 数值模拟参数计算与设置 |
4.1.1 送风参数计算方法 |
4.1.2 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类型 |
4.1.3 室内监测点设置 |
4.2 最大冷负荷下复合系统温湿度调控能力分析 |
4.2.1 复合系统温度调控能力分析 |
4.2.2 复合系统湿度控制特性分析 |
4.3 最大冷负荷下复合系统冷量配比分析 |
4.3.1 变送风温度对室内湿度的影响 |
4.3.2 变送风量对室内湿度的影响 |
4.3.3 变送风温度对室内舒适度的影响 |
4.3.4 变送风量对室内舒适度的影响 |
4.4 复合系统室内热环境逐时响应特性 |
4.4.1 室内热环境参数设置 |
4.4.2 变送风温差、湿度工况分析 |
4.4.3 变送风量、湿度工况分析 |
4.4.4 地板辐射供冷能力逐时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候车大厅复合系统能耗分析 |
5.1 复合系统能耗模型 |
5.1.1 地板辐射供冷末端系统能耗分析模型 |
5.1.2 下送风末端系统能耗分析模型 |
5.1.3 风机及水泵能耗分析模型 |
5.2 地板辐射冷水温差对其机组性能的影响 |
5.3 不同控制模式下复合系统供冷能耗分析 |
5.3.1 地板辐射结合变风量工况 |
5.3.2 地板辐射结合定风量工况 |
5.4 复合系统节能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大空间建筑通风与渗透风量的研究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实测数据的地铁空调负荷预测研究[D]. 吴璇.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2]高校图书馆过渡季节通风数值模拟与控制策略研究[D]. 钟思宇. 西南大学, 2021(01)
- [3]高大空间分层空调室内热湿环境模拟及空调能耗分析[D]. 庄碧瑶. 东南大学, 2020(01)
- [4]基于Trnsys的养殖场空调系统节能优化仿真研究[D]. 刘磊.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1)
- [5]基于区域模型的工业建筑热环境动态模拟[D]. 郭宝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
- [6]高大空间建筑冬季渗透风研究现状与能耗影响[J]. 刘效辰,张涛,梁媚,刘晓华,魏庆芃. 暖通空调, 2019(08)
- [7]综合医院门诊区域气流路径分析及空间压力管理[D]. 张桉康. 重庆大学, 2019(01)
- [8]重庆地区办公建筑通风系统的改造研究[D]. 刘洋伶. 重庆大学, 2019(01)
- [9]严寒地区城市住区内PM2.5浓度分布及室内外关联性研究[D]. 肖晔.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 [10]高大空间复合地板辐射供冷下送风空调系统能耗研究[D]. 程思远. 东南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