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生理实验教学培养医学生基本技能

改革生理实验教学培养医学生基本技能

一、改革生理实验教学 培养医学生基本技能(论文文献综述)

孙湛,罗晶晶,张荣,郭英惠,凌灿,巩雪俐,白生宾[1](2021)在《基础医学整合实验改革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整合式教学是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医学实验课的优势,将基础医学中的形态与机能实验相结合建设基础医学整合实验,模拟疾病诊疗的全过程,观察在疾病过程中功能代谢、生化指标、组织切片的变化,整合医学相关课程内容,是医学生早期感知、认识临床疾病较理想的情景,是早期培养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与临床思维模式的有效途径。

姚瑶[2](2021)在《区块链知识与虚拟仿真实验混合式教学模式及应用效果研究 ——以突发群体性食物中毒应急处置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以突发群体性食物中毒应急处置为例,构建区块链知识与虚拟仿真实验混合教学模式,运用构建的混合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干预,再构建适合本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为区块链知识与虚拟仿真实验混合教学模式及应用效果评估体系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运用系统理论,构建了区块链知识与虚拟仿真实验混合教学模式。采用头脑风暴法与专题小组讨论法,构建了食物中毒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单纯随机抽样与整群抽样结合法,抽取了221例医学生,随机分配到对照组109人行常规教学,实验组112人行“区块链知识与虚拟仿真实验”混合教学。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了基线与终末现场调查,两组学生教学干预前后效果比较采用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进行,转换成分数后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两组前后教学效果比较采用双重差分法(DID)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1)对食物中毒教学,构建了“区块链知识与虚拟仿真实验”混合教学新模式,制定了线上4学时与线下4学时混合教学设计;(2)构建了特异性食物中毒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知识与技术评价模块5个维度,14个条目,教学体验模块4个维度,20个条目。体验模块问卷的信度Cron Bach’s?系数为0.945,效度分析发现:KMO值为0.899,Barelett球形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提取的4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9.446%,20个条目旋转后的载荷在0.570~0.829之间,与教学体验问卷设计一致。(3)教学效果评价分析。(1)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的性别、民族、年龄构成均无差异(P>0.05),两组学生均衡可比。(2)教学干预前后比较发现:I.对照组作为普通群众上报、区分呕吐物和排泄物消杀异同、现场进行尿液采样、分析食物中毒原因、是否会推算暴露时间终末调查答对率均高于基线(P<0.05);II.实验组作为普通群众上报、作为医师上报、区分呕吐物和排泄物消杀异同、现场进行米饭采样、现场进行尿液采样、病人粪便冷藏温度选择,终末调查答对率均高于基线(P<0.05)。III.两组学生食物中毒相关知识干预效果DID分析显示:在调查环节得分、采样得分、消杀得分维度上,实验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效应值分别为:0.327、0.198、0.604;实验组知识总体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效应值为0.402。(4)两组学生教学体验效果分析。实验组自主学习能力7.83?1.22高于对照组7.18?1.39(P<0.001);实验组参与认可度20.66?3.16与对照组20.42?3.04无差别(P>0.05);实验组能力培养认可度29.55?5.00高于对照组28.02?5.65(t=2.140,P=0.033);实验组学习资源认可度26.57?2.86高于对照组25.73?3.73无差别(P>0.05);实验组总体教学体验分数84.62?10.58高于对照组81.36?10.75(t=2.271,P=0.024)。结论:(1)构建了食物中毒“区块链知识与虚拟仿真实验”混合教学新模式,并开展了试验教学;(2)构建了食物中毒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信效度较高,能对食物中毒教学效果进行评价。(3)课题组改革的“区块链知识与虚拟仿真实验”混合教学模式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知识掌握方面,实验组知识总体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干预效应值为0.402;在教学体验效果方面,实验组总体教学体验分数显着高于对照组。可见,“区块链知识与虚拟仿真实验”混合教学模式较常规教学模式,在知识提升与教学体验上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区块链知识与虚拟仿真实验”混合教学模式可在相关学生中推广运用。

许燕,张景华,宋国英,曹风雨,俞海洋,鄢文海[3](2021)在《实验课程改革与科研平台开放在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学科,实践能力培养是提高医学生,尤其是"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岗位胜任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创新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郑州大学医学院多年来依托学校综合性大学的特点和学科优势,通过实验教学课程改革、开放实验教学及科研平台,充分发挥院系各级教育教学单位在培养医学生创新能力过程中的作用。在宽基础、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快速适应现代基础医学教育迅速发展,提升学校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能力,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甘亚[4](2020)在《“健康中国”背景下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策略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2017年10月,“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弘扬了大健康和大医学的健康理念,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提供了发展方向,丰富和完善现代医学的内涵。为深入贯彻落实“双一流”高校建设战略,培养世界一流医学人才,我国医学院校应主动对接健康中国战略的发展,从关注个体健康转向关注群体健康,从关注疾病治疗到关注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维护,不断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因此,加快高质量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满足健康中国的人才需求,对于健康中国的建设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研究目的本研究以“健康中国”战略为背景,以提高临床医学生培养质量为出发点,研究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并提出优化策略,力求为优化我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过程和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理论支撑。研究方法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法、比较法、案例研究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从健康中国视角出发,研究美国一流大学医学人才培养的特点;剖析我国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能力要求、课程设置等各环节要素,进一步揭示我国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的新内涵,明确临床医学本科生需要具备的职业态度、医学技能、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等;其次,通过专家访谈法了解医学教育领域专家对健康中国背景下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得出“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能力要求、课程设置和考核形式等方面的优化策略。研究步骤及结果第一章是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通过对临床医学教育现状和改革措施的分析,明确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对健康中国、临床医学本科生、优化策略等进行核心概念界定,提出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第二章是研究美国一流大学医学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从培养目标、能力要求、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对美国6所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一流医学院人才培养进行全面的剖析,总结了美国医学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结合美国一流大学医学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为我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启示。第三章是国内高校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案例研究。通过对10所双一流高校的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案例研究,展示了我国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能力要求、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培养现状和特点,分析与“健康中国”战略对医学人才需求的差距,最后提出在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增强学生综合能力、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改进。第四章是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定性研究。通过对15名临床医学领域的专家在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培养目标、能力要求、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优化措施方面进行专家深入访谈。归纳概括基于健康中国的背景理念,探讨对临床医学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并提出对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的观点和建议。第五章是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策略。从健康战略发展需求出发,构建以大健康为理念的教学模式。在培养目标上,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在课程设置上,推进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课程、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整合课程、临床思维与实践课程、人文素养与社会科学课程、素质拓展与创新课程五大课程模块的构建,加强学生预防意识、群体健康维护能力、临床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方面,采用以问题为中心、小组讨论、基于案例学习、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考核评价方面,丰富考核形式,促进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形成性评价体系。通过人才培养方案各要素的优化研究,为健康中国背景下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提供现实参考。研究结论本研究从“健康中国”战略的背景出发,立足于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发展需求,提出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能力要求、课程设置、考核评价等方面的优化策略,为临床医学教育改革提供决策依据和管理参考,丰富我国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和理论。

王艳凤,赵国星,刘畅,刘艳华,刘寅[5](2021)在《虚拟仿真技术助力下的“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方案设计和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虚拟仿真技术在实验教学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由于学科特点,"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特别适合通过虚拟仿真技术丰富实验教学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虚拟仿真技术重新构建了"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体系。本文以"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局限性为着眼点,重点阐述基于虚拟仿真技术在加强生物安全教育、重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有益实践和探索。相较于传统实验教学,该教学方案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和职业责任感,切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有望为虚拟仿真实验建设及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参考。

蔡煜[6](2020)在《临床技能教学建筑功能及空间设计研究》文中提出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随着社会的进步,临床医学技术迅猛发展,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新的医疗方法对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临床技能教育是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国家对医学人才培养的趋势。而传统的依托于医院现场见习的培养模式在空间和教学条件上又有诸多限制。基于上述情况,急需建设临床技能教学建筑来适应新的要求和理念。目前,我国高校医学院的临床技能教学建筑尚处于起步阶段,在使用特点、功能组成、空间设计、环境设计等多个方面,有不同于其他教育建筑的固有特色。然而,目前国内对这一类教育建筑的研究十分缺乏,建成项目也存在诸多不足,因此有必要对临床技能教学建筑进行系统的设计研究。本文针对上述现状和背景,尝试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对比分析等方法,从临床医学学科、临床医学教学、医疗建筑设计等视角切入,从功能组成、空间布局设计、环境设计三个方面对临床技能教学建筑进行研究。其一,通过归纳总结临床技能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医疗建筑特征、临床技能教育的发展历程与教学模式,以及对国内外案例的调研,发现目前设计中潜在的问题,对临床技能教学建筑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功能组成及空间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其二,基于对临床医学学科的研究,通过“疾病—临床技能—功能”的逻辑,将教学内容与功能一一对应并分类,归纳其功能组成,对其功能空间逐一探讨。其三,对医学模拟空间进行了针对性研究,将医疗空间与医学模拟空间对比分析。针对模拟诊室、模拟手术室、模拟产房、模拟重症病室、模拟病房以及外科基本技能训练室,从功能需求、使用人数、人体尺寸等角度探讨合理的平面布局设计方式,提出平面设计范式参考。其四,在空间设计方法、环境设计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提出设计要点和设计模式的建议。最后,通过项目设计实践,对前文总结的临床技能教学建筑的设计理论进行验证,提出医疗建筑仿真为导向的教学空间、功能整合的整体空间结构、基于教考合一的开放性流线组织以及校园文化和医院文化相互渗透的设计策略,为临床技能教学建筑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的结合提供经验参考。

张宏颖,孙艺平,邹原[7](2017)在《基于培养卓越医生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构建》文中指出为贯彻"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落实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在基础医学学习阶段实行"基础医学教育与纵向器官系统整合课程"的教学模式,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构建了"基础→综合→设计与创新"的层层递进、不断提高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通过基础性和综合性实验训练医学生的医学实践能力,初步培养医学生的临床诊断思维能力。通过将"创新课程"作为限定性选修课列入教学计划,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9学期实践结果证明,此实验教学体系有助于医学生医学基础知识与技能、综合分析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适合"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其结果可为探索建立"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临床医学长学制教育改革,培养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艾恒,王珏,钱令波,周心如,肖池,潘杰,陆文[8](2020)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医学实验教学模式对我国医学生理学实验教学的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大卫·格芬医学院进行为期半年的教学观摩,了解了其医学实验教学的特点,其机能实验更为重视人体实验、重视医学基础与临床实践的结合、重视团队讨论,而这些措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针对部分医学院校医学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缺乏人体生理实验、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足等提出改革的设想。

沈阳,郝爱民,孙尚宇,李林[9](2020)在《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场景应用研究——基于79篇实验研究论文的系统分析与元分析》文中提出近年来,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以下简称VR)与教育的融合不断加深,VR在细分学科教学中的优势日益凸显。基于VR的腹腔镜手术模拟器(Virtual Reality based Laparoscopic Simulator,以下简称VRLS)成为VR技术在医学教育中极具优势和增长点的典型应用场景。实践中,VRLS已被许多医院手术技能培训中心和医学院引入,为医学生手术学习和技能训练提供了全新的平台,但从学术的角度,VR应用于医学教学场景中的优势和影响仍未形成统一结论。该研究系统地检索并筛选79篇相关文献,采用元分析方法,重点探究VRLS对于医学教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VRLS对于医学生腹腔镜技术水平作用的综合效应值为0.72,使用VRLS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医学生的学习绩效;(2)对于医学生的学习绩效,VRLS与箱式模拟器、视频训练及传统训练方式相比有较大差异,特别是在自我效能感、深度(空间)感知能力、组织处理能力等维度上效果更为显着;(3)VRLS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反馈对于医学生学习绩效提升起到正向作用;(4)基于效率和基于时间的训练方式对医学生学习绩效提升的效果类似。结合研究结果,该文深度阐述了VR智能技术的医学教育应用场景、策略分析及展望。

邢莹莹[10](2020)在《医学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医学的本质是对人的尊重与关怀,对生命健康的珍爱,是科学与人文的交叉学科,因此医学教育本身就应包括人文素质教育。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有其丰富的内涵和相对独立的教育方式,是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但现实医学院校大部分人文素质教育中存在着教育观念滞后、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教育教学方式相对落后及教育效果不尽人意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分析产生的主客观原因,结合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从树立全面素质教育的思想,建立科学完善的教育机制,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自我教育三个方面,提出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二、改革生理实验教学 培养医学生基本技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革生理实验教学 培养医学生基本技能(论文提纲范文)

(1)基础医学整合实验改革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基础医学整合实验的必要性和意义
2 基础医学整合实验方案
    2.1 构建基础医学整合实验教学体系
    2.2 基础医学整合实验的组织实施过程
        2.2.1 规定整合实验实施过程
        2.2.2 设计性实验实施过程
        2.2.3 撰写实验报告
    2.3 改革基础医学整合实验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3 基础医学整合实验经验和反思
    3.1 实验整合度不够
    3.2 评价方式有待完善
    3.3 设计性实验的条件支持不足

(2)区块链知识与虚拟仿真实验混合式教学模式及应用效果研究 ——以突发群体性食物中毒应急处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区块链知识与虚拟仿真实验混合教学模式构建
        2.2.1 突发群体性食物中毒应急处置混合教学模式构建总体思路
        2.2.2 突发群体性食物中毒应急处置线下区块链知识的构建
        2.2.3 突发群体性食物中毒应急处置线上虚拟仿真实验的构建
        2.2.4 突发群体性食物中毒应急处置混合教学模式设计
    2.3 研究对象与教学干预模式
        2.3.1 研究对象
        2.3.2 抽样方法与教学实验分组
        2.3.3 教学干预方法
    2.4 教学效果评价
        2.4.1 文献研究
        2.4.2 教学效果评价工具构建思路
        2.4.3 初步构建的教学效果评价问卷
        2.4.4 专家专题小组讨论进一步修订教学效果评价问卷
        2.4.5 教学效果评价问卷信效度测量
        2.4.6 教学效果资料收集方法
    2.5 统计学方法
        2.5.1 教学知识模块问题的赋值与评分标准
        2.5.2 教学体验模块问题的赋值与评分标准
    2.6 质量控制
第3章 食物中毒应急处置教学效果调查问卷构建结果
    3.1 初步构建的教学效果评价调查问卷
    3.2 专家专题小组讨论构建的教学效果评价调查问卷
    3.3 问卷调查信度和效度检验
        3.3.1 教学体验问卷信度分析
        3.3.2 教学体验问卷效度分析
第4章 教学效果评价结果
    4.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4.2 两组学生干预前后对食物中毒应急处置相关知识掌握情况
        4.2.1 两组学生干预前后对食物中毒报告、消杀相关知识或技能掌握情况
        4.2.2 两组学生干预前后对食物中毒调查相关知识或技能掌握情况
        4.2.3 两组学生干预前后对食物中毒采样相关知识或技能掌握情况
        4.2.4 两组学生干预前后对食物中毒病因分析相关知识或技能掌握情况
    4.3 两组学生干预前后对食物中毒应急处置措施相关知识得分情况
        4.3.1 两组学生干预前后对食物中毒报告、消杀相关知识得分情况
        4.3.2 两组学生干预前后对食物中毒调查相关知识得分情况
        4.3.3 两组学生干预前后对食物中毒采样相关知识得分情况
        4.3.4 两组学生干预前后对食物中毒病因分析相关知识得分情况
        4.3.5 两组学生干预前后对食物中毒相关理论知识得分情况
    4.4 两组学生食物中毒相关知识与技能干预效果比较DID分析
    4.5 两组学生对食物中毒应急处置措施教学模式体验情况
        4.5.1 两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情况
        4.5.2 两组学生参与认可度情况
        4.5.3 两组学生能力培养认可度情况
        4.5.4 两组学生学习资源认可度情况
    4.6 两组学生教学体验分数情况
第5章 讨论
    5.1 区块链知识与虚拟仿真实验混合式教学干预效果及组间差异性分析
        5.1.1 区块链知识与虚拟仿真实验混合式教学干预效果差异性分析
        5.1.2 区块链知识与虚拟仿真实验混合式教学组间差异性分析
    5.2 区块链知识与虚拟仿真实验混合式教学体验组间差异性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不足与建议
        6.2.1 创新之处
        6.2.2 不足之处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基线调查问卷
附录 B:终末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突发群体性食物中毒应急处置区块链与虚拟仿真混合式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3)实验课程改革与科研平台开放在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课程改革,培养医学生综合能力
    1.1 基本技能实验,奠定学生开展创新的基本技能
    1.2 综合性实验,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考能力
    1.3 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4 研究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和独立创新的能力
    1.5 信息技术融入实验教学,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主动性
2 开放科研实验平台,助力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2.1 健全科研实验平台准入管理制度
    2.2 资质申请
    2.3 责任导师制
    2.4 助理导师制
    2.5 实验室安全教育
    2.6 文献阅读与写作能力训练
    2.7 学术训练
    2.8 实验记录审核制
    2.9 培养效果的评估与审核
3 多措并举,拓展医学生创新能力
4 结语

(4)“健康中国”背景下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基本概念界定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美国一流大学医学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
    2.1 研究目的和方法
    2.2 研究结果
    2.3 讨论与启示
第三章 国内高校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案例研究
    3.1 研究目的和方法
    3.2 研究结果
    3.3 讨论
第四章 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定性研究
    4.1 研究目的和方法
    4.2 定性研究的结果
    4.3 讨论
第五章 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策略研究
    5.1 指导思想
    5.2 优化原则
    5.3 优化思路
    5.4 优化策略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专家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虚拟仿真技术助力下的“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方案设计和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总体教学安排
    1.1“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内容
    1.2虚拟仿真技术助力下的“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总体教学安排
2 虚拟仿真技术助力下的“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方案改革的意义
    2.1 承载生物安全教育
    2.2 提高教学资源质量,促进教学资源共享
    2.3 明确教学内容,避免重复建设
3 虚拟仿真技术助力下的“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及开发
    3.1 突出生物安全教育
        3.1.1 优先实施,强化意识
        3.1.2 循序渐进,逐级推进
        3.1.3 广泛应用,综合检验
    3.2 丰富教学内容,填补教学空白
        3.2.1 细菌学实验内容
        3.2.2 病毒学实验内容
    3.3 优化实验流程,完成虚拟仿真实验的开发
        3.3.1 基础虚拟仿真实验内容的开发
        3.3.2 重要虚拟仿真实验内容的开发
        3.3.3 综合虚拟仿真实验内容的开发
4 虚拟仿真技术助力下的“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方案的实施
    4.1 与微课融合实现远程教学,节约课堂时间
    4.2 用“以实补虚”的方式支撑虚拟仿真实验的开展
    4.3 虚拟仿真实验与PBL教学法融合
    4.4 形成性评价的考核方案
5 虚拟仿真技术助力下的“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方案的实践总结
    5.1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效果
        5.1.1 培养学生生物安全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5.1.2 提高综合实验能力及职业责任感
        5.1.3 提高师生的交流与互信
        5.1.4 提高学生成绩
    5.2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反思
6 结语

(6)临床技能教学建筑功能及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和范围及相关概念
        1.2.1 研究对象及范围
        1.2.2 相关概念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关于临床医学教育的研究
        1.4.2 关于医疗建筑设计的研究
        1.4.3 关于实训建筑的研究
        1.4.4 国内外研究评述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临床技能教育及其教学建筑概述
    2.1 国内临床技能教育的教学模式和特点
        2.1.1 国内临床技能教育的教学模式
        2.1.2 国内临床技能教育的特点
    2.2 临床技能教学建筑的发展历程
        2.2.1 国外临床技能教学建筑的发展历程
        2.2.2 国内临床技能教学建筑的发展历程
    2.3 国外临床技能教学建筑案例分析
        2.3.1 国外案例分析
        2.3.2 国外案例的总结
    2.4 国内临床技能教学建筑调研认知
        2.4.1 国内临床技能建筑案例调研
        2.4.2 国内建成项目中的不足
    2.5 临床技能教学建筑的发展趋势
        2.5.1 教学空间的仿真性
        2.5.2 空间适应创新技术
        2.5.3 教学空间专业化
        2.5.4 功能设计针对性
        2.5.5 环境设计个性化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临床技能教学建筑功能组成研究
    3.1 功能组成研究
    3.2 功能组成与各学科临床技能的关系
        3.2.1 临床技能教学的学科分类视角
        3.2.2 医学生基本临床技能及对应功能空间
        3.2.3 外科学基本临床技能及对应功能空间
        3.2.4 内科学基本临床技能及对应功能空间
        3.2.5 产科学基本临床技能及对应功能空间
    3.3 功能组成的归纳整理
    3.4 功能空间分类
        3.4.1 普通教学空间
        3.4.2 医学模拟教学空间
        3.4.3 公共交往空间
        3.4.4 办公空间
        3.4.5 服务空间
    3.5 功能面积分析
        3.5.1 医学模拟空间面积组成比例
        3.5.2 总体各功能面积组成比例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临床技能教学建筑空间与流线设计研究
    4.1 医学模拟教学空间设计
        4.1.1 模拟诊室
        4.1.2 模拟手术室
        4.1.3 模拟产房
        4.1.4 模拟重症病室(模拟ICU室)
        4.1.5 模拟病房
        4.1.6 临床综合技能实训室
        4.1.7 外科基本技能训练室
    4.2 空间组合方式设计
        4.2.1 整体空间组合
        4.2.2 局部空间组合
    4.3 空间的分区和流线设计
        4.3.1 空间分区设计
        4.3.2 空间流线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临床技能教学建筑环境设计
    5.1 临床技能教学建筑的空间品质提升
        5.1.1 营造高品质交往空间
        5.1.2 打造个性化校园文化
    5.2 临床技能教学建筑环境的设计手法
        5.2.1 以医疗建筑仿真性为导向的材质选择
        5.2.2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室内色彩设计
        5.2.3 自然采光为导向的采光照明设计
        5.2.4 以人为本理念下的自然景观氛围营造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临床技能教学建筑案例实践—华南理工大学临床技能教学建筑装修改造工程
    6.1 项目概况
        6.1.1 背景
        6.1.2 用地概况
        6.1.3 设计概况
    6.2 设计策略
        6.2.1 医疗建筑仿真为导向的教学空间
        6.2.2 整合功能构建整体空间结构
        6.2.3 基于教考合一的开放性流线组织
        6.2.4 校园文化与医院文化相互渗透
    6.3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学术着作
    学位论文
    学术期刊文献
    报告
附录1 :国内临床技能教学建筑建筑案例
    案例1—南京医科大学临床技能教学建筑
    案例2—中南大学湘雅临床技能教学建筑
    案例3—四川大学华西临床技能教学建筑
    案例3—汕头大学临床技能教学建筑
    案例5—中山大学临床技能教学建筑
    设计实践案例—华南理工大学临床技能教学建筑
附录2 :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件

(7)基于培养卓越医生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构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与教学目标
2“基础性、综合性、设计与创新性”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2.1 夯实基础的基础性实验
    2.2 启发创新独立设置的综合性实验
    2.3 适宜科研能力培养的创新课程
3 课程管理、运行体系、评价机制
4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的实践效果
    4.1 培养学生临床诊断思维和实验技能
    4.2 锻炼学生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
    4.3 促进教师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
5 结语

(9)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场景应用研究——基于79篇实验研究论文的系统分析与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界定
    (二)文献检索
    (三)文献纳入和排除
    (四)数据及相关信息提取与分析
三、元分析结果与讨论
    (一)检索结果
    (二)VRLS教学与无训练教学的元分析结果
    (三)VRLS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元分析结果
    (四)教师指导学习模式和纯自主学习模式的元分析结果
    (五)“基于效率”和“基于时间”教学模式的元分析结果
四、研究结论
五、VR医学教育的应用场景、策略分析及展望
    (一)强化资源整合,优化智能教育体系顶层设计,构建VR智能助手应用场景
    (二)聚焦教学改革,构建“理论+视频+VR实操+反馈”人机协同交互教学模式
    (三)拓展产学研一体化,打造“医教+开发者+研究者”联动的“新型教学共同体”
    (四)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10)医学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意义
    二、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章 医学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概述
    第一节 基本理论概述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关概念
        二、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关概念
        三、医学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内容
    第二节 医学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意义
        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是现代医学模式和医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是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医学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医学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没有与时俱进
        二、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教学内容相对陈旧
        三、教育教学方式相对落后
        四、人文素质教育师资队伍较薄弱
        五、医学生人文意识淡薄
        六、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第二节 医学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医学院校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够
        二、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办学条件局限
        三、医学院校大学生对人文学科和课程兴趣不浓,重视程度不足
        四、医学院校大学生人文社会实践相对缺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时代我国医学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第一节 树立全面素质教育的思想
        一、更新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理念
        二、提高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
    第二节 建立科学完善的教育机制
        一、构建立体化教育环境
        二、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和科学的教学体系
        三、整合资源,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四、创新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方式方法
        五、加强对人文素质教育效果的评估
        六、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医学人文教育氛围
    第三节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自我教育
        一、激发医学生对人文素质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二、医学生要主动提升人文知识储备
        三、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人文社会实践活动,提升人文素质
        四、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优势,拓展人文素质
    本章小结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四、改革生理实验教学 培养医学生基本技能(论文参考文献)

  • [1]基础医学整合实验改革初探[J]. 孙湛,罗晶晶,张荣,郭英惠,凌灿,巩雪俐,白生宾. 基础医学教育, 2021(11)
  • [2]区块链知识与虚拟仿真实验混合式教学模式及应用效果研究 ——以突发群体性食物中毒应急处置为例[D]. 姚瑶. 南昌大学, 2021(02)
  • [3]实验课程改革与科研平台开放在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 许燕,张景华,宋国英,曹风雨,俞海洋,鄢文海. 医学教育管理, 2021(02)
  • [4]“健康中国”背景下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策略研究[D]. 甘亚.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7)
  • [5]虚拟仿真技术助力下的“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方案设计和实践[J]. 王艳凤,赵国星,刘畅,刘艳华,刘寅. 微生物学通报, 2021(01)
  • [6]临床技能教学建筑功能及空间设计研究[D]. 蔡煜.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7]基于培养卓越医生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构建[J]. 张宏颖,孙艺平,邹原.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7(08)
  • [8]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医学实验教学模式对我国医学生理学实验教学的启示[J]. 艾恒,王珏,钱令波,周心如,肖池,潘杰,陆文.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0(09)
  • [9]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场景应用研究——基于79篇实验研究论文的系统分析与元分析[J]. 沈阳,郝爱民,孙尚宇,李林. 中国电化教育, 2020(08)
  • [10]医学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 邢莹莹.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0(02)

标签:;  ;  ;  ;  ;  

改革生理实验教学培养医学生基本技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