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音乐教学内容与新的教育理念(论文文献综述)
曹勇[1](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研究指明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董一帆[2](2021)在《基于OBE教学模式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研究 ——以河南省不同区域三所高中为例》文中提出自从国家近几年开始施行新一轮的高中基础教育改革的工作之后,各门学科开始针对本学科特点建立起属于本学科的教学体系,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革给高中音乐课堂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为了使高中音乐课的教学更有意义、更加适应当今社会人才培养的需求,普通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应当重新审视当前现状,创造出更加有利于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的课程,在此基础之上,普通高中音乐课堂的实施应从全新的视角加以完善。本文将以“OBE”(Outcomes-Based-Education)理念即成果导向型教育理念引入到普通高中音乐教育模式之中,利用这种原先最初在国内被广泛应用于高校的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为高校培养人才建设目标,并进行了不断地变革性发展的一种以“成果导向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模式,来为基础教育提供教学新思路。并且对河南省普通高中音乐课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一系列的调查分析之后,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不断改革。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河南省普通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所面临的问题有:校方领导重视程度不够;音乐教师素质不够过硬;音乐课程目标有所缺失;学生基本艺术素养有所缺失;音乐课程评价系统尚未完善;本文将通过面对面访谈、填写问卷、网络聊天和网络电话的调查方式,深入探索河南省不同地域普通高中音乐教育的差异性、音乐教师心理素养、学生针对音乐课的配合程度、以及音乐课程系统性的教学模式,并整合其优劣性、针对问题设计有利于普通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系统性的教学模式。通过“OBE”(Outcomes-Based-Education)教学模式的作用下,笔者将从“成果导向”出发,注重产出,制定出具体的学习目标,探索在以学生为中心的音乐教学模式。具体有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目标的设定;不断创新的教学方式加以实施;音乐课程评价的多样性这一系列的课程设计。笔者也将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具体要求来探索教学方式的革新,根据新课标对音乐课的不同学习等级水平标准进行教学目标的细化分类,并以此来进行教学设计。
张婷钰[3](2021)在《地方音乐文化融入中学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研究 ——以临汾威风锣鼓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教育部在1999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此项内容体现了我国素质教育发展进入到新的阶段。本文以三级管理课程中的学校课程为落脚点,将中学和地方音乐文化作为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弥补国家课程缺失的灵活性与特色性。在校本课程的设计中,各学科都可以通过融入本地文化、本校特色来突显出课程的多样性和开放性。本文则以音乐校本课程为主,音乐教学作为文化教育的缩影之一,更充分的体现了课程的人文性与独特性。因此本文以地方音乐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基础,对如何有效进行更好的音乐校本课程教育进行了研究,充分说明了音乐校本课程教育的特殊性,提高了音乐校本课程的多样性,对地方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地方音乐文化是重要的音乐课程资源,本文以产生发展于“鼓乐之乡”山西临汾的地方音乐文化资源——临汾威风锣鼓为例,临汾威风锣鼓与山西临汾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临汾地方文化中最为突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在日常音乐课里对地方音乐文化的了解、学习,对于音乐教育和地方音乐文化的输入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中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利用的角度出发,以山西临汾地方音乐文化威风锣鼓为例,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为理论指导,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等。综合现状通过实践案例中的实践效果来探究地方音乐文化——临汾威风锣鼓在音乐校本课程中的开发利用。本文通过第一章,对校本课程和中学音乐校本课程、地方音乐文化、临汾威风锣鼓等理论知识进行论述;第二章以临汾威风锣鼓在中学音乐校本课程中的实践应用为视角,分别从实践现状和实践举措对地方音乐文化融入中学音乐校本课程进行熟悉与分析;第三章则具体将临汾威风锣鼓作为中学音乐校本课程的可利用资源,与教育教学法、新音乐课程标准相融合,进行课程设计和课程实践,让临汾威风锣鼓不只是形式上融入音乐校本课程,而是通过因地制宜的方式让更多的地方音乐文化在课堂中得到继承与传承;第四章是在课程实践后,通过课堂效果学生课堂反应等进行思考与展望。
王蕾[4](2021)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音乐教育现状 ——以安徽省宁国市开发区小学葫芦丝音乐教育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核心素养下的音乐教育,从理念的提出到落到实处,都进行的如火如荼。本文从《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国内对核心素养的研究状况,以及国外美国、日本等国家对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与实施相结合,构建出了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音乐教育现状研究的框架。笔者从核心素养、音乐核心素养基础理论,通过选题缘由、研究目的、研究方法,通过实地田野调查、问卷调查、访谈以及观察法等对安徽省宁国市开发区小学的音乐教育展开深入的调研,并对当下在音乐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葫芦丝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策略,进行分析与解决方法的探讨。笔者通过调研发现,安徽省宁国市开发区小学的音乐教师人员充足,音乐教学课堂也丰富多彩,除了常规的音乐课堂以外,每周还有一节葫芦丝器乐教学课程,学生也通过葫芦丝的器乐教学多了些舞台演出与比赛的经验。笔者在对该校音乐核心素养下的葫芦丝音乐教育的调查中,发现既有优势也有不足之处。首先优势在于,葫芦丝器乐教学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作为民族乐器在学校基础教育中受到了广泛的传播,这对于民族音乐的发展来说是可喜的事情;作为学生而言在学校多学习一门乐器,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育也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其次,音乐作为一门美育学科在该校得到了重视,葫芦丝器乐的教学在学生、家长及社会上都获得了较大的认可。然而不足之处也有:在教学中,教师只对音乐课标了解较多,对于音乐核心素养理念还是处于不太熟悉状态;该校资深葫芦丝音乐老师只有刘老师一人,欠缺更多的资深音乐教师;学校在葫芦丝器乐配置上不统一,学生的葫芦丝质量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对于葫芦丝器乐教学这门课程不够重视;学校还缺乏葫芦丝音乐教育评价机制等系列教学问题。笔者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给予了相对应的解决策略,音乐核心素养下的葫芦丝音乐教学应从学生的本体出发,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要给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环境;作为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欲望,要紧跟时代教育理念的步伐,从而真正促进基础教育中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育。
姜琼[5](2021)在《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高校乒乓球专项课程的教学实践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家、社会对高校体育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其自身的局限性,高校乒乓球专项课程也是如此。其中,乒乓球教学一直在不断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还有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成果导向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强调每位学生都能成功,将该理念与乒乓球课程相结合,并根据国家、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制定教学目标,根据反向设计的原则、学校实际情况设计符合学校发展的教学内容,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其培养出符合国家社会发展需求的高校体育人才。本文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出发,将该理念与高校乒乓球专项课程教学相结合,根据具体专修班的实际情况,辩证的吸收了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研究成果,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比分析法、实验法等方法对成果导向教育理念进行了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本着进一步拓展该改革研究的思路,通过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指引对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专修班的课程进行教学设计,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研究结论:(1)经过16周的教学实验,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有一定的效果,明显提升了乒乓球专项班的教学水平。(2)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实验前、后的数据对比发现:实验组的教学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教学成绩变化程度并不显着,表明常规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教学水平效果不太明显。(3)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的教学模式能够提升乒乓球专项班学生的教学水平。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的教学设计是现阶段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最有效的手段,在乒乓球专项课程中的研究有一定的价值。(4)该课程目前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和评价,由此证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的乒乓球专项课程的研究成果可适当在其他术科的教学中进行推广。研究建议:(1)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应该重视教学理念的引入,找到最佳的教学理念,并根据社会的需求培养与之相适应的高校人才。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当注重教学计划的制定与教学模式的探索。(2)以成果导向为主的乒乓球教学体现了混合学习模式的优势,强调“学什么→教什么”的转变,体现了一种教学模式的更新,教师在教学中设法培养学生的目标定向,增强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进一步促进了成果导向教育在乒乓球教学中的教学成效,教师在实验中应该密切观察学生的表现,不断地改进与创新。(3)在高校乒乓球专项课中,要利用好发达的科学技术,在传统教学模式上不断的进行调整,同时师资队伍必须团结协作,整合教学资源,必须营造良性氛围,用成绩、实力和行业口碑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乒乓球人才加盟团队,同时进一步提高现有团队的学历结构、经历见识和教学水平。(4)同时必须加强学生的思政建设,引导学生运用所学乒乓球知识在实践中分析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知识和行动的有机统一,适应课程思政的改革要求,在对学生的价值引领、知识探究、能力培养、人格养成中起到更深层次的作用。
战红岩[6](2021)在《中国现代美育实践的发生 ——以“中华美育会”为中心的考察》文中指出中国现代美育的历史是伴随着中国近现代激荡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发展变革而发生和发展的,它既承袭了我国传统美育的精神内涵,同时又受到西方美育思潮的影响。中国近现代学者一方面广泛地汲取西方美育观念和美育思潮,同时在消化、吸收的过程中,按照自身的需要构筑起自己的美育体系。中国现代美育史的研究要求我们在掌握近现代以来中国美育观念、理论史线索的基础上,将视野拓展、下移到现代的美育制度、美育实践上来。1919年夏,李叔同的弟子吴梦非、刘质平、丰子恺等人,创办了现代中国第一所正规的、颇具规模的艺术师范专科学校——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和实践过程中,他们深感艺术教育不应只通过学校进行,更应该通过社会途径和力量传扬美育和培养美育人才,他们希望利用社团组织的形式把各地的艺术教育工作者联合起来,切磋交流,共同推进艺术教育。1919年11月,以吴梦非为首的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的教职员工联合爱国女学的教员们,成立了中国现代第一个美育学术团体,即为集美育观念和理论译介、研究和传播,美育制度建设推动,美育实践开展等为一身的着名团体——“中华美育会”。“中华美育会”是在特殊历史环境下建立、发展并不断壮大的,他们在重要历史时期所做的美育实践与探索,内涵是十分丰富和广泛的,为我们全面认识中国现代美育史的多元面向提供了极具研究价值的资源。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考据研究法、历史和实证的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力图达成以下目标:首先,考察“中华美育会”团体成立的历史契机和时代背景,还原历史图景,完成“中华美育会”的历史叙事;其次,探析“中华美育会”团体是怎样聚焦“美育”问题并展开活动,以及如何具体开展理论研究和搭建交流平台的,探究“中华美育会”团体共同的志趣追求;再次,阐述“中华美育会”在学校美育、社会美育等方面的实践探索与互动关系;最后,简要总结“中华美育会”在现代美育观念传播和理论建构史上的历史经验和收获,为当下的美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启迪。本文除引论和结语外,共分五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引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价值和意义;相关学术成果述评;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等。第一章,阐述研究对象:社会文化转型中的“中华美育会”。本章首先梳理了现代美育观念的流布与转化,对中西交融渗透的新美育观念、西方美育思潮的启蒙性、中国传统美育思想的发现与传承进行分析。其次,对学制变革和美育制度的形成、现代文化艺术制度的生成及其审美取向进行了历史性考察,由此发现艺术教育作为20世纪初中国教育界突出醒目的新星,国家从制度层面为其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并使其具有法律效力。最后,伴随着上述外部条件的成熟以及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华美育会”顺势而生。通过对“中华美育会”组织方式和运作模式的考察,挖掘凝练其宗旨、观念及社会影响。通过上述研究归纳出美育在近现代中国的兴起与流布,不仅展现为观念史的事件,还深度楔入彼时中国的教育和文化实践中,对当下的美育理论研究与实践仍产生深远之影响。第二章,立足“中华美育会”本体进行研究,分别从深度、广度、空间拓展、精神内核等不同维度,探讨其对中国现代美育观念的延伸问题。首先,对“中华美育会”美育观念的具体化和理论建构的体系化进行研究,以期从深度、广度上探究其对现代美育观念的延伸。其次,系统考察“中华美育会”会刊——《美育》杂志,力求从空间维度对其美育理论和知识的拓展进行研究,从而总结归纳“中华美育会”的精神内核,即:民众化思潮、实用主义和艺术教育运动,以及美育救国、中西兼容和倡导美育改革的主张和追求。第三章,研究“中华美育会”的学校美育实践活动,强调将美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和全方面。首先,鉴于“中华美育会”是在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基础上成立的美育团体,且主要会员大都是学校的艺术教师,所以,学校成为了“中华美育会”传播先进、多元、民主的教育观念的重要平台,并以此推动了中国美育新潮的发展。其次,通过研究“中华美育会”创新美育课程的教学模式,分析其“技”与“道”并重的课程设置特点、融“德”于“艺术”的审美教育方法,以及改进审美教育效能的手段和策略,推动发展了美育课程改革,进而达到了传播和改进艺术教育的目的。第三,考察“中华美育会”会员编写和运用教材开展美育实践情况,明确他们将各自美育思想与艺术技能实践融合于教材之中的过程,并以丰子恺与《开明国语课本》;吴梦非与《和声学大纲》等多部音乐教材;刘质平与《音乐课程标准纲要》及专用教材;胡怀琛与《新撰国文教科书》等教材和专着为例,探讨他们通过传播美育观念,真正实现了将艺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第四章,研究“中华美育会”的社会美育实践活动。本章内容首先从宏观层面,将社会美育对推动社会进步与国民意识自觉养成、接受主体的审美水平的提升等方面发挥的特殊和关键效用进行阐释。其次,从微观层面,以“中华美育会”创办的讲习所、暑期学校及其开展的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其培养优秀师资、凝聚艺术人才的原因所在:与“中华美育会”会员自身的高水平、专业性和影响力有着密切关系。最后,通过考察“中华美育会”演讲、艺术展、参加或创办艺术社团等多种形式的社会美育实践活动,彰显了“中华美育会”会员积极投身社会美育实践,践行以美育人、提升民族创造力、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理想追求。第五章,分析和论证了“中华美育会”退场的原因、启示,对其兴衰成败的原因进行反思,对“中华美育会”美育思想传播、美育实践探索的努力和贡献做出历史性评价。首先,对“中华美育会”的落幕退场原因及启示进行了分析探究,总结了在社会动荡与时局不稳的背景下,“中华美育会”自身组织与管理困境、运行经费紧张、美育理想与社会现实脱节等原因和问题。其次,通过梳理凝练“中华美育会”美育观念和运行机制的内涵,探究“中华美育会”美育实践的历史启示。结语部分,通过对近现代中国美育实践化、制度化历程的考察与反思,总结出我国现代美育不断走向实践的发展趋势和未来路径,应发挥好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重要作用,从而对涵育人文情怀、塑造国民信仰、养成美好品格产生深远影响。本文整体以“中华美育会”的诞生背景为出发点,对“中华美育会”的成立过程、理论主张、美育实践、运行概况、解散反思、历史启示等进行梳理和研究,并对其机关刊物《美育》杂志上发表的美育理论和美育实践等文章进行分析和探讨。在研究现代审美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视角、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教育部[7](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宋敏[8](2020)在《新时期以来《世界音乐》教材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章首先纵向地梳理了新时期以来《世界音乐》教材的建设与发展概况,剖析了不同历史语境、教育环境对于该课程、教材建设的影响;也通过教材的变化完善、推陈出新,反观了世界音乐教育的发展进程。其次,参照历时与共时的对应关系,笔者对各类型的教材做了横向的解读与剖析,根据教材的文化属性和特色化建构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针对性推介。在共时的维度,笔者基于对教材文本的静态分析和对教学情境的动态反观,一方面论述了教材的体例、架构、内容、原则等文本组织,透过教材间的普遍性解读了其背后共有的音乐文化观念与多元教育理念;另一方面从动态的课程观入手,解读教材在教学情境中的运用理念,其理论与实践如何进行互补反观、及如何通过教师活态的讲解使教材呈现个性化的特点,与教师、教学共同构成动态的教育哲学视域。基于“视域融合”的教材观,笔者将其链接到“生活世界”的课程观与“经验会话”的教学观,进一步深化了《世界音乐》教材作为多元主体的感性诉求,关注了世界音乐教育变革下人与世界、社会、文化、自然、生活、音乐动态的交往与联结。
魏严严[9](2020)在《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中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实施途经等方面都在不断地革新。2017年,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版,其中的一大亮点就是加入了音乐学科核心素养,要求中小音乐教育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引起了高校音乐教师教育的反思,音乐教师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了新时期被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高校音乐教师教育是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培养基地,要紧跟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步伐。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对高校音乐教师教育的现状以及对现有的音乐教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研究,试图在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对高校音乐教师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方面提出建议,希望能有效解决高校音乐教师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相脱离的问题,探索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李霖[10](2020)在《从教育目标看小学音乐欣赏课的人文价值》文中提出2011年国家教育部首次将“人文性”写入《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其作为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性质的第一位,并指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这足以说明在音乐课程中培养学生道德素养、健全人格方面的重要性。因此,本文以小学音乐欣赏课程作为研究出发点,从教育的角度出发,探究“音乐欣赏”及其教育目标的内涵,结合指导小学音乐欣赏课实施的文件、规章和制度,及小学音乐欣赏课课例,探讨“人文价值”在音乐教育中的具体体现,重点讨论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本文所阐述的核心问题是:当下我国小学音乐欣赏教育中“人文”的缺失,所以,我们更应从“教育”的角度理解和落实小学音乐欣赏教育的人文目标,实现其人文价值。本论文共分为四部分。绪论包括研究的背景、意义、思路及方法、文献综述。第一章,主要从理论出发,探究了音乐欣赏、教育目标的核心内涵,结合美国音乐教育的目标及21世纪“核心素养”的新内涵,探讨音乐欣赏教育的人文目标内涵。第二章,主要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此探究小学音乐教育人文价值的体现。首先,从理论角度出发,结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及其《解读》、义务教育音乐教科书及教师用书中有关音乐欣赏“人文价值”的内容体现;其次,从实践层面,结合全国2016-2019年小学五年级音乐欣赏优质课案例,包括优质课评价指标、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实录,重点讨论我国小学音乐欣赏教育人文目标的实施状况。第三章,主要是对小学音乐欣赏教育“人文价值”内涵的讨论。首先,对我国小学音乐欣赏课人文目标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指出当今我国小学音乐欣赏教育“重知识、轻人文”的现状;其次,从理论角度探讨我国小学音乐欣赏教育中“人文价值”缺失的原因;最后,从教育的角度出发,理解音乐欣赏教育目标内涵,结合实际探讨音乐欣赏“人文价值”(或人文目标)的落实方式。本文认为,只有站在“教育”角度,探究音乐的人文内涵,重新理解和落实小学音乐欣赏教育的“人文价值”,才能发挥音乐教育,甚至是教育的“育人”内涵。
二、传统音乐教学内容与新的教育理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传统音乐教学内容与新的教育理念(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
一、背景:设计育人 |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基于OBE教学模式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研究 ——以河南省不同区域三所高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选题背景 |
2、选题来源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及目的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3、研究目的 |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一、相关概念以及理论基础 |
(一)OBE成果导向型教学理念的概念提出 |
1、OBE教学理论的缘起 |
2、OBE教学理念的核心内容 |
3、OBE教学理念的特点 |
(二)OBE教学理念的理论基础 |
1、布鲁姆教育目标理论 |
2、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
二、高中音乐课堂现状调查 |
(一)河南省普通高中音乐课的现状调查 |
1、研究对象访谈实录 |
2、针对学生调查结果的分析 |
3、针对学生调查结果的结论 |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版)的解读 |
1、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背景 |
2、新课程标准的改革核心 |
3、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特征 |
(三)基于OBE理念的高中音乐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
1、OBE理念对于教学设计的必要性 |
2、OBE理念对于高中音乐课堂发展的意义 |
3、将OBE理念融入传统音乐课堂 |
三、以OBE教学理念为基础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
(一)普通高中音乐教学的目标定位 |
1、普通高中音乐鉴赏课 |
2、普通高中音乐歌唱课 |
3、高中音乐演奏课程 |
4、高中音乐编创课程 |
5、高中音乐与舞蹈课程 |
6、高中音乐与戏剧课程 |
(二)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设计理念 |
1、课程目标设计内涵 |
2、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 |
3、成果导向理念的课程目标设计意义 |
(三)OBE教学特点对高中音乐教学目标的影响 |
1、教学目标更加明确 |
2、教学手段更加灵活 |
3、学生参与度更高 |
四、基于OBE教学理念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模式革新 |
(一)OBE理念之下高中音乐课程教学设计 |
1、教学目标的设计 |
2、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的制定 |
3、充分发展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音乐课堂 |
(二)基于OBE教学模式的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探索 |
1、评价方式与指标 |
2、评价内容提升 |
3、评价对象革新 |
4、评价主体多样化 |
五、OBE教学理念与传统音乐课堂的对比 |
(一)传统教学模式与OBE教学模式的差异性 |
1、教学目标差异 |
2、教学过程差异 |
3、教学评价差异 |
(二)OBE教学理念的优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年版)课程结构 |
附录二:修订的认知目标分类学表 |
附录三:调查问卷 |
附录四: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五:访谈与问卷相关照片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3)地方音乐文化融入中学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研究 ——以临汾威风锣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第一章 中学音乐校本课程与地方音乐文化概述 |
第一节 中学音乐校本课程的内涵及价值 |
一、中学音乐校本课程的内涵 |
二、中学音乐校本课程的价值 |
第二节 地方音乐文化的内涵及价值 |
一、地方音乐文化的内涵 |
二、地方音乐文化融入中学音乐校本课程的价值 |
第二章 临汾威风锣鼓在中学音乐校本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
第一节 临汾威风锣鼓在中学音乐校本课程中的实践现状 |
一、临汾威风锣鼓的发展现状 |
二、临汾威风锣鼓融入中学音乐教材的现状 |
三、临汾威风锣鼓融入中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
第二节 临汾威风锣鼓在中学音乐校本课程中的实践举措 |
一、临汾威风锣鼓与教师教学内容的结合 |
二、临汾威风锣鼓与学生学习内容的结合 |
三、临汾威风锣鼓与学校艺术资源的结合 |
第三章 临汾威风锣鼓融入中学音乐校本课程的设计 |
第一节 临汾威风锣鼓融入中学音乐校本课程的设计前提 |
一、课程设计的背景 |
二、课程设计的目标 |
三、课程设计的原则 |
第二节 临汾威风锣鼓融入中学音乐校本课程的实践案例 |
一、欣赏感受·提高音乐审美 |
二、初步表现·突出音乐特点 |
三、练习巩固·强调音乐实践 |
四、创新设计·鼓励音乐创造 |
第三节 临汾威风锣鼓融入音乐校本课程的实践总结 |
第四章 临汾威风锣鼓融入中学音乐校本课程的思考与展望 |
第一节 临汾威风锣鼓视角下地方音乐文化开发的实际效果 |
第二节 临汾威风锣鼓融入中学音乐校本课程的思考 |
一、更新教师教法 |
二、突出学生主体 |
三、加强学校支持 |
第三节 临汾威风锣鼓融入中学音乐校本课程的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音乐教育现状 ——以安徽省宁国市开发区小学葫芦丝音乐教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1.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
2.教育改革的迫切需求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研究综述 |
2.研究中发现的问题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田野调查法 |
3.访谈法 |
(五)研究内容 |
(六)创新之处 |
一、核心素养的概述 |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发展 |
1.核心素养的内涵 |
2.核心素养的发展 |
(二)音乐核心素养 |
1.音乐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 |
2.音乐核心素养的基本特征 |
(三)核心素养下的音乐教育变革 |
1.深入基础教育 |
2.以学生为主体 |
3.采用创新型的教学模式 |
4.民族音乐的传播教学 |
(四)核心素养对我国当今教育的意义 |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教育调查 |
(一)开发区小学葫芦丝音乐教育 |
1.宁国市开发区小学简介 |
2.专业葫芦丝教学师资力量 |
(二)葫芦丝简介 |
1.葫芦丝的来源 |
2.葫芦丝的特点 |
(三)葫芦丝的教学形式 |
1.班级授课 |
2.社团学习 |
(四)葫芦丝教学中的技巧运用 |
1.气息技巧 |
2.舌头技巧 |
3.指法技巧 |
4.情感表达 |
(五)调查对象与过程 |
1.对学生的问卷调查 |
2.对家长的问卷调查 |
3.对音乐老师的访谈调查 |
三、核心素养下小学葫芦丝音乐教育存在问题 |
(一)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 |
1.葫芦丝音乐课程设置不足 |
2.没有专门的葫芦丝音乐教室 |
3.葫芦丝社团学段参差不齐 |
4.葫芦丝乐器购置、保管不统一 |
5.缺乏完善的葫芦丝音乐教育评价机制 |
(二)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
1.葫芦丝专业音乐教师不充足 |
2.音乐教师对核心素养了解不够全面 |
3.音乐课堂中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过于单一 |
4.音乐与相关学科联系不紧密 |
四、核心素养下小学葫芦丝音乐教育对策 |
(一)教师要深入研究音乐核心素养 |
(二)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
(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
(四)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
(五)拓展实践活动 |
(六)完善音乐评价机制 |
五、葫芦丝音乐教育对音乐核心素养实施的促进作用 |
(一)突破传统音乐课堂 |
(二)与“双基”教学并肩同行 |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
(四)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情感体验 |
(五)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表现力 |
(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
(七)传承民族音乐,增强文化认同感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学生问卷调查 |
附录2 家长问卷调查 |
附录3 教师访谈问题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高校乒乓球专项课程的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对本科教学日趋重视 |
1.1.2 高校乒乓球专项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
1.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成果导向教育的相关研究 |
2.1.1 内涵研究 |
2.1.2 理论基础研究 |
2.1.3 成果导向教育本质及发展研究 |
2.1.4 成果导向教育课程应用研究 |
2.2 高校乒乓球专项课程相关研究 |
2.2.1 一流课程 |
2.2.2 乒乓球专项课程现状研究 |
2.2.3 乒乓球教学改革研究 |
2.3 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研究 |
2.3.1 术科教学 |
2.3.2 教学设计研究 |
2.4 研究述评 |
2.4.1 成果导向教育引入的合理性 |
2.4.2 高校乒乓球教学改革的迫切性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对比分析法 |
3.2.5 实验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与乒乓球课程的融合 |
4.1.1 成果导向教育的实施要点 |
4.1.2 成果导向教育优势分析 |
4.1.3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教学计划制定的要点 |
4.2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的乒乓球专项课程教学设计 |
4.2.1 预期学习产出的制定 |
4.2.2 预期学习产出的实现 |
4.2.3 学习产出的评估策略制定 |
4.3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的乒乓球专项课程教学实践 |
4.3.1 高校乒乓球专项课程的教学实施 |
4.3.2 教学实施的结果 |
4.3.3 教学实施效果讨论与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件 |
(6)中国现代美育实践的发生 ——以“中华美育会”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价值和意义 |
(一)历史价值 |
(二)现实价值 |
三、相关学术成果述评 |
(一)“中华美育会”及其会员研究 |
(二)中国近现代美育史相关研究 |
(三)美育基础理论相关研究 |
(四)美育制度与美育实践相关研究 |
(五)近代以来美育相关制度的历史沿革 |
四、研究内容与思路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社会文化转型中的“中华美育会” |
一、现代美育观念的流布与转化 |
(一)新美育的“兼容意识”:中西交融渗透 |
(二)中国现代新美育思想的觉醒与生成 |
(三)方兴未艾的现代美育 |
二、学制变革与美育制度的形成 |
(一)“壬寅学制”与美育实践的展开 |
(二)“壬子癸丑学制”与美育的制度化及其实践保障 |
三、现代文化艺术制度的生成及其美育取向 |
(一)文化艺术创造主体的身份转变 |
(二)文化艺术体制的更新 |
(三)新兴艺术社团的美育指向性 |
四、顺势而生的“中华美育会” |
(一)“中华美育会”的诞生 |
(二)“中华美育会”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模式 |
(三)“中华美育会”的宗旨观念与社会影响 |
第二章 “中华美育会”与中国现代美育观念的延伸 |
一、美育观念的具体化与理论建构的体系化 |
(一)艺术家编辑群体与“艺术教育”的美育方法论 |
(二)《美育》杂志与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提案的落实 |
(三)“中华美育会”对“壬戌学制”的实践 |
二、美育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的空间拓展 |
(一)新文化与新型知识分子:“中华美育会”、《美育》杂志与现代美育的新特征 |
(二)新组织与新形式:“中华美育会”、《美育》杂志与新型美育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平台的构建 |
(三)《美育》杂志与中国现代美育观念的延伸 |
三、“中华美育会”美育精神内核 |
(一)美育民众化——平民教育思潮 |
(二)美育现实指向性——实用主义学说和艺术教育运动 |
(三)“美育救国”——“教育救国” |
(四)借鉴西方,立足本国——中西兼融 |
(五)倡导美育改革——顺应艺术改革潮流 |
第三章 “中华美育会”的学校美育实践 |
一、“中华美育会”学校美育实践的学校、地域分布 |
(一)师范学校和专科艺术学校:以美育培养美育师资 |
(二)沪上与江浙:现代美育场域的形成 |
二、“中华美育会”的学校美育实践及教育理念 |
(一)培育“完全之人物”的教学理念 |
(二)实践为先的教学观念 |
(三)以美树人的艺术教育实践 |
三、“中华美育会”的美育课程与教学模式 |
(一)“技”与“道”并重的课程设置 |
(二)融“德”于“艺”的审美教育方法 |
(三)审美教育效能的考量 |
四、“中华美育会”与美育和艺术教育教材编纂 |
(一)吴梦非与多部音乐教材 |
(二)刘质平与《音乐课程标准纲要》及专用教材 |
(三)丰子恺与《开明国语课本》 |
(四)胡怀琛与《新撰国文教科书》等教材 |
(五)“中华美育会”会员编写的其他教材和专着 |
第四章 “中华美育会”的社会美育实践 |
一、社会美育实践传播美育观念 |
(一)启蒙心智的社会美育 |
(二)面向大众的社会美育 |
二、以讲习所、暑期学校培养艺术师资和凝聚社会美育人才 |
(一)依托讲习所培养艺术师资 |
(二)依托暑期学校凝聚社会美育人才 |
三、以演讲推广美育思想 |
(一)傅彦长的演讲 |
(二)丰子恺的演讲 |
(三)刘质平的演讲 |
(四)“中华美育会”其他会员的演讲 |
四、以艺术展践行社会美育 |
(一)刘海粟与展览会 |
(二)丰子恺与画展 |
(三)“中华美育会”其他会员与展览会 |
五、其他形式的美育实践活动 |
(一)通过创办和参加艺术社团推行社会美育 |
(二)通过艺术鉴赏、教育考察、舞台表演等形式传播社会美育 |
第五章 “中华美育会”的退场及其历史启示 |
一、“中华美育会”的退场原因 |
(一)社团组织和管理中的困境 |
(二)经费紧张 |
(三)美育理想与社会现实脱节 |
二、“中华美育会”之美育实践的历史启示 |
(一)“中华美育会”美育观念内涵及启示 |
(二)“中华美育会”运行机制及启示 |
结语 走向实践的中国现代美育 |
一、美育从观念走向实践 |
(一)中国现代美育观念的现代品格 |
(二)中国现代美育主体的现代特质 |
(三)中国现代美育实践中的传播媒介与社会团体 |
(四)各类艺术社团与学术组织的美育实践 |
二、美育不断走向制度化 |
(一)美育制度化的观念基础 |
(二)美育制度化的多元路径 |
(三)当今美育的问题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华美育会”会员地域、学校及学科分布统计表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新时期以来《世界音乐》教材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来源及其意义 |
二、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
三、创新点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教材与教学的建设与发展 |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建设概况 |
一、科学定位与教学宗旨 |
二、课程目标与哲学基础 |
三、教学方式与课程设置 |
第二节 教材组织与体系建构 |
一、内容体系与基础要素 |
二、组织形式与层次结构 |
三、编写原则与框架体系 |
第三节 文化观念与教育理念 |
一、“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 |
二、“跨文化边界”与“文化多样性” |
三、“文化相对价值观”与“多元音乐文化观” |
结语 |
第二章 教材建设的历时与共时比较 |
第一节 历时比较 |
一、“前自觉的基础期”(1978-2000) |
二、“自觉的发展期”(2000-2010) |
三、“自信的相对成熟期”(2011-至今) |
第二节 共时比较 |
一、教材共性与个性解读 |
二、教材受众的审视与推介 |
第三节 类型阐释 |
一、世界音乐民族志 |
二、文化建构 |
三、“个案”的“深描” |
结语 |
第三章 专业艺术院校课程实践与教材反思 |
第一节 教材应用与课程解读 |
一、中央音乐学院 |
二、中国音乐学院 |
三、上海音乐学院 |
四、广西艺术学院 |
五、南京艺术学院 |
第二节 比较与反思 |
一、综观:几所专业艺术院校课程实践 |
二、审视:教材使用的单一化 |
三、反思:教材与教学实践的脱节 |
四、接纳:师生观念结构的文化断层 |
五、突破:教材的壁垒和窘境 |
结语 |
第四章 历史视野下的教材面面观 |
第一节 变革中的教材观 |
一、从“借鉴”走向“自主” |
二、从“双基”走向“素养” |
三、从“传统”走向“未来” |
第二节 课程观与教学观的转向 |
一、从“知识理性”转向“文化理解” |
二、从“知识传授”转向“沟通交流” |
三、从“文化边缘”转向“文化认同” |
第三节 哲学视野下的世界音乐教育观 |
一、感性的“对话”——教材文本作为多元主体的诉求 |
二、生命亲历的“经验”分享——课程教学作为生活世界的会话 |
三、文化“异质”的包容——多样性作为世界音乐教育的多元文化体验 |
结语 |
结语 |
本文涉及的主要《世界音乐》教材 |
附录一(问卷数据统计)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选题研究所涉及的几个基本问题 |
第一节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
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
二、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
第二节 教师教育 |
一、教师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
二、音乐教师教育 |
第三节 人才培养模式 |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
第二章 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理念对音乐教师的挑战 |
第一节 对《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版)的分析 |
一、《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版的变化 |
二、音乐课程基本教育理念的变化 |
三、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理念对音乐教师培养的要求 |
第二节 高校音乐教师教育现状研究 |
一、专业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
二、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人才培养现状 |
三、高校音乐教师教育现状分析 |
第三章 音乐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
第一节 五项全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发展 |
一、五项全能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
二、五项全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历程 |
第二节 音乐教育学院教师培养模式实践探索 |
一、人才培养目标 |
二、人才培养模式 |
第三节 五项全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 |
第四章 音乐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策略 |
第一节 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对音乐教师培养目标的启示 |
一、以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音乐教师培养 |
第二节 高校音乐教师教育实施策略 |
一、专业课程的设置 |
二、基础理论课程的设置 |
三、实践课程的设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从教育目标看小学音乐欣赏课的人文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四、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音乐欣赏及其教育目标 |
第一节 音乐欣赏及其理论内涵 |
一、音乐欣赏概念 |
二、四种音乐教育哲学理论下的音乐欣赏内涵 |
第二节 教育目标 |
一、教育目标概念 |
二、从中外教育史看教育目标内涵和特点 |
第三节 教育目标与音乐欣赏教育 |
一、从美国音乐教育的目标看音乐欣赏教育目标 |
二、21世纪“核心素养”下的教育目标 |
三、音乐欣赏课人文目标内涵 |
第二章 小学音乐欣赏课人文价值体现 |
第一节 “新课标”人文性观念指导下的小学音乐欣赏课 |
一、《2011年版义务教育音乐新课标》及其《解读》 |
二、义务教育音乐教科书及教师用书 |
第二节 全国音乐欣赏优质课教学实践状况 |
一、教育部2016-2017年度优质课评选标准 |
二、教师用书中11首欣赏曲目的教学目标 |
三、15节音乐欣赏部优课教学目标 |
四、音乐欣赏部优课课堂案例 |
第三章 小学音乐欣赏教育“人文价值”内涵的讨论 |
第一节 小学音乐欣赏课人文目标的实施情况分析 |
一、《音乐新课标》、《解读》中的音乐欣赏和人文目标分析 |
二、从音乐教科书及教师用书看小学音乐欣赏人文价值 |
三、15节音乐欣赏部优课案例分析 |
第二节 小学音乐欣赏教育“人文价值”缺失的原因 |
一、音乐教育研究者缺乏系统、全面的教育理论体系 |
二、知识与技能目标成为音乐欣赏教学的首要目标 |
三、一线教师缺乏教育责任和意识 |
第三节 小学音乐欣赏教育的“人文价值” |
一、音乐的人文价值 |
二、教育目标对小学音乐欣赏教育的启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
四、传统音乐教学内容与新的教育理念(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基于OBE教学模式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研究 ——以河南省不同区域三所高中为例[D]. 董一帆.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3]地方音乐文化融入中学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研究 ——以临汾威风锣鼓为例[D]. 张婷钰. 扬州大学, 2021(09)
- [4]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音乐教育现状 ——以安徽省宁国市开发区小学葫芦丝音乐教育为例[D]. 王蕾.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5]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高校乒乓球专项课程的教学实践研究[D]. 姜琼.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9)
- [6]中国现代美育实践的发生 ——以“中华美育会”为中心的考察[D]. 战红岩.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7]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8]新时期以来《世界音乐》教材比较研究[D]. 宋敏.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9]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魏严严. 西安音乐学院, 2020(08)
- [10]从教育目标看小学音乐欣赏课的人文价值[D]. 李霖. 西南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