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一步提高云南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程度的对策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高海秀[1](2020)在《中国牧草生产者种植决策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畜牧业是农业的支柱部门,牧草产业是畜牧业提质增效乃至整个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之一。尤其是在国内食物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生态环境压力逐步加大的背景下,在保护和有效利用天然草地的同时,积极推动人工种草发展牧草产业非常迫切。但在传统农耕文化影响下,我国牧草产业发展缓慢,从国家层面真正将牧草作为一个产业来决策也只是近十多年的事。近年来,尽管国内牧草产业较快发展,但离市场需求还相差较远,主要草产品国内缺口达1/3以上。所以,基于生产实践的大量第一手数据资料,实证研究牧草种植者生产决策的行为及影响因素,探寻如何促进国内牧草生产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研究基于科学回答牧草生产是否有效益以及牧草种植者“种还是不种”、“种多少”及发掘相关决策的影响因素这样一个总目标,依托农户行为理论同时考虑到牧草作为中间产品和粮食的竞争作物,生产者种植决策必然会受到牧草产业与其终端消费市场的连接状况以及与粮食作物的比较效益的影响这样一个特殊性,使用牧草生产八个典型省份527户实地调研问卷资料和牧草产业经济研究室2011-2018年牧草生产成本收益定点监测数据,并辅之以历年主管部门有限的宏观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投入导向的BCC模型、Malmquist模型、二元选择模型等实证研究方法,在测算不同时空条件下中国牧草产业和草食畜牧业耦合协调度变化,以及牧草生产与主要竞争作物——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及变化分析,牧草与粮食的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趋势变动及比较的基础上,重点对当前牧草种植者的生产行为特征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分析了基于风险规避视角的牧草生产者决策行为和不同经营规模、不同经营类型的牧草生产者未来种植意愿及关键影响因素,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及相应的对策建议。在丰富牧草产业经济研究领域、充实研究内容和拓展研究视角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边际学术贡献。本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研究结论:草畜产业系统耦合协调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仍处在过渡区间且区域差异明显;牧草种植技术效率有较大提升空间,技术进步是其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驱动力;风险规避行为对不同样本群体牧草种植决策行为的影响差异显着,教育程度、生产机械的可得性等其他一些重要影响因素也会对种植决策产生不同的影响;不同类型生产者牧草种植意愿差异明显,政策扶持等因素可显着提高种植意愿;组织化行为正向影响生产者牧草种植意愿,但对不同类型生产者影响差异显着。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一是因地制宜推进草畜产业系统耦合,鼓励发展草畜结合经营模式;二是提升关键技术自主研发水平推进技术进步,提高牧草产业生产效率;三是建立健全产业风险管理体系,护航牧草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四是加强牧草生产组织化发展程度,鼓励创新利益共享机制;五是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实现政策支持精准发力。
黄滢[2](2020)在《武定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的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乡村振兴是基于我国国情提出的发展战略,它为广大乡村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及最重要的动力因素。乡村产业是农村经济最重要的体现,也是最关键的保障因素。武定县县域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调整不合理、发展阶段滞后、竞争力不足、优势不突出、城乡差距大等特征是我国广大西南欠发达地区乡村的典型特征。因此,以研究对象为基础,探索广大欠发达乡村因地制宜的产业发展方向、适宜的产业发展模式,从而提升乡村的人居环境、推进乡村振兴的实现。本论文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考察、数据分析等方法,以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为基础,对武定乡村产业发展大环境、历史与现状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出武定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县,工业发展具有一定基础,第三产业具有较大吸引力的产业特征。其次,通过SWOT分析,理清武定县乡村产业发展的优势、机遇、问题与挑战。提出对接主城,区域联动、产城融合的区域一体化、空间一体化与产业一体化的思路;巩固传统产业、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提升服务新兴产业的方向;重点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现代仓储物流、生物医药大健康、冶金建材与文化旅游产业的战略。借鉴国内外乡村产业发展及分类的方法与经验,以县域村庄空间发展、区域产业与职能演化及各乡镇产业发展条件及资源分析为基础,对乡村进行类型划分。并根据各类乡村的特征与差异,提出相适应的发展对策:泛农型乡村依靠自身农业特色通过农业品牌体系的构建实现差异化的农业现代发展;农旅型乡村以农业为核心,立足自身旅游特色资源,分为自然景观型、传统村落型和农业科技型,并按照三种不同的模式路径发展“农业+”旅游产业链;农业综合服务型乡村则依托自身区位、交通等的优势,形成覆盖县域的“终端—节点—散点”三级“服务网络”,综合发展加工、物流、商贸、旅游、新兴等多种产业。三类乡村产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构建了武定县生态适宜性乡村产业体系,推进产业振兴的实现。且为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乡村的振兴提供了研究框架与路径。
叶善青[3](2020)在《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文中认为减贫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需长期面对的现实问题。2020年我国即将打赢的脱贫攻坚战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作为还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世界人口最多的多民族发展中国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以及相对贫困问题还将长期存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资源短缺约束加剧,我国的贫困和扶贫实践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传统的以制度改革、开发战略为主的扶贫成效开始放缓;过度的扶贫开发伴随着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凸显;现行标准下脱贫人口获得资源相对困难;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和疫病交织而导致的返贫现象增多;传统的“开发式扶贫”与近年的“精准扶贫”在基层实践中逐步呈现出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和丰富的物质生活需求对传统的开发扶贫、精准扶贫提出了更高要求等。以上这些都亟需我们寻求一条新的扶贫途径。顺应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本文在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理论和实证方法,将减贫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研究,提出应走因地制宜、低碳循环、持久效率、包容发展的精准生态扶贫新路,力求为处于脱贫攻坚决胜期的当下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我国如何推进扶贫事业提供一种新思路。论文立足于我国传统开发扶贫实践和2020年脱贫攻坚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剖析了我国开展精准生态扶贫的现实动因及具备的条件;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比较分析与综合分析、共性分析与特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论证了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存在的交互影响关系;探析了生态贫困类型、成因、辨识方法以及精准生态扶贫的作用机理,揭示了生态贫困存在“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等四种主要类型,从新的角度为精准化识别扶贫对象提供了靶向引导,也为精准生态扶贫政策制定提供参考。论文在分析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现有探索成效和存在问题以及借鉴国外开展针对性生态减贫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精准生态扶贫的理论框架,设计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生态扶贫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并提出了基于资源禀赋开展针对性、差异化的生态扶贫措施建议,以为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协同开展减贫与生态保护服务。精准生态扶贫战略的提出,是现有精准扶贫实践和传统扶贫开发理论的发展,其现实依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生态贫困问题的存在,理论基础在于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价值取向在于创新包容低碳可持续发展,实现路径是基于资源禀赋生态治贫发展,基本要求在于通过资本、劳动力、技术、制度等要素保障,协调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力量消除生态贫困地区人与生态环境不良关系,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同,根本目标在于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推动生态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享有美好生活。
袁浩博[4](2019)在《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产业融合的概念源于国外,最早出现在信息通信业。此后,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产业融合进行了研究。基于宏观研究的视角,产业融合不仅局限在信息产业及其相关部门,而且在所有的产业都可以发生,具体讲,产业融合是指相互渗透、交叉,并融合为一体的不同产业或不同行业中的同一产业,最终得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而农村产业融合是由产业融合的概念发展而来,是指以农业为基本依托,跨界集约化配置资本、技术以及资源要素,使得农村三次产业之间联系更加紧密,协同发展。本文研究的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主要包括农业内部种植业与养殖业、农业与信息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及与休闲、旅游、文化等服务业和科学技术对农业产业的渗透融合。产业融合在当今世界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且通过产业间的渗透、交叉和重组等方式,重构和升级产业功能,从而发生产业形态的变化。当今,农村产业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逐渐由原来的产业分立、界限清晰,向各产业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融合演进。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对农村三次产业的渗透,极大增进了农产品生产技术的变革及经营管理方式的创新。传统的农业产业也在不断拓展其原有产业的内涵与外延,通过与二三产业的技术、产品、市场之间的融合,使之逐渐模糊了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界限,并突破了原有产业的发展空间,建立起农村三次产业之间融合、互补联动的多功能、综合性、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形势较之以往发生了新的变化,随之而来产生了新的问题。诸如供求结构失衡、成本攀升、库存高企、资源环境约束等严峻挑战,农业农村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有待于进一步开拓。为此,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将其上升到了战略高度,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由此可知,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难题的破解、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吉林省作为我国传统的农业大省和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必须调整农业农村产业结构,改变原有产业结构的单一模式,实现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这既体现了产业内部发展逻辑,又符合产业发展趋势。因此,从一产基础强化、二产结构优化、三产功能健全等方面探索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实践农村三次产业多种融合模式是当下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本论文以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作为研究主题,通过实地调研、查阅资料与咨询专家相补充的方法,对吉林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进行摸查。在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产业融合及农业产业发展理论,借鉴农村产业融合实践的成功经验,对吉林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融合程度及影响效应等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判断,并力求为推进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提出有参考价值的对策建议。本论文共分五部分,包含六个章节及结论。第一部分即第一章,是论文的导论部分。第二部分即第二章,是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部分。本章在界定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和行为主体的角度阐述了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奠定了研究报告的理论基点。第三部分即第三章,是本论文对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分析部分。本章重点分析了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条件及必要性,指出当前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提出政策建议提供依据;第四部分由第四章和第五章组成,是论文的实证分析部分。第四章通过实证分析,采用产业贡献度法和构建融合体系,测定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程度;第五章利用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对农业竞争力水平、农村产业结构、农民收入水平及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的影响及产生的经济效应。第五部分即第六章和结论。这部分通过全文的论证分析,提出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并得出全文研究结论。第一,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在整体上处于低度融合阶段。通过采用产业贡献度法和构建融合体系,对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程度测定得知,尽管吉林省农村二三产业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拉动能力和渗透能力不断强化,但目前农业内部种植、养殖、畜牧业的融合及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也只是处于初始阶段,属低水平的融合。究其原因,主要受产业融合主体即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及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利益联结机制松散及相对分散的农业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制约。第二,农村三次产业渗透融合发展,可从多个维度推进形成综合性、多层次、多功能及一体化农村产业体系。从横向看,产业融合通过拓展农业产业功能,尤其是深度利用二三产业资源和在市场中的重新定位,使现代农业的功能和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宽,新的农业形态在产业融合的模式下呈现;从纵向看,农村三次产业的纵向融合发展,即农工商一体化,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条,使农业的发展空间和盈利重心不断向产前和产后高附加值的环节延伸。第三,进一步推进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必须转变农村产业发展理念,由以往的三次产业分立发展到产业融合发展的转变。树立融合型的创新发展理念,全省各地根据资源禀赋及经济发展态势,产业之间可通过不同方式渗透及交叉重组,实现产业、要素和资源跨界融合。努力探索“互补优势、共享利益、全链协作、共担风险、运营持久”的互利共赢关系。第四,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把农业作为基点,把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吉林省是农业大省,保障粮食等农产品基本供给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因此,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尤其是提高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程度,必须做强农业优势产业、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做大农业服务业。第五,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必须增强产业融合主体的发展能力。充分发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的基础作用及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强化财政金融扶持产业融合主体。财政涉农资金要逐步向新型经营主体倾斜,加大金融服务的创新力度,加快提升产业融合主体综合素质。第六,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产业分工与产业融合反映了产业发展进程中的两种状态和发展趋势。随着产业分工的深化,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始终是在不断发展。产业分工是产业融合的基础,产业融合反映了由于技术进步、业务渗透、价值链整合,使分立的产业之间形成了一种融合、协作、协调的趋势和状态。由于产业融合会催生新的产业,所以产业融合又可以认为是产业分工新的起点。作为交叉互动的产业融合与产业分工,共同推进着现代产业经济的发展。
陈璟[5](2019)在《浅析久治县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和对策》文中提出久治县是一个纯牧业县,该县畜牧业规模化的发展受地理环境的特殊制约。近年来为响应全省草地生态畜牧业建设和国家公园省建设,立足良好地生态基础和优质的畜牧业资源,积极探索草地生态养殖发展畜牧业,取得了一定成效。笔者通过应运实地调研、查阅文献、对比分析的方法,浅析了久治县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现状、优势及劣势,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发展对策和建议。久治县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传统畜牧业产业化程度低:久治县地处三江源腹地,全年气候主要表现为两种,一种是暖季,一种是冷季。在冷季时,温度长期低于0℃,甚至会低于-10℃。平均的每年的日照时间约为2000 h,纵观全省日照时间来看偏短,与此同时久治县的降水量比较多,在760 mm左右,在全省降水量中排名第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四大净区之一,2015年来该县各类牲畜存栏24.51万头匹只,相对丰富的牲畜资源和气候资源是规划区发展生态农牧业的基础保障。同时,久治县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传统畜牧业产业化程度低,畜牧业基础设施不完备,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畜牧业增产增效难度大。区域优势得天独厚,为发展有机农牧业提供有利条件:久治县是青藏高原重要的生态屏障,是黄河中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生态功能平衡区。区位特征十分突出,维护生态安全的战略地位尤其重要,坚持生态第一、生态和发展共赢的责任更加重大。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为久治县发展有机农牧业提供有利条件。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对策与建议:久治县是青藏高原重要生态功能区和水源地,不适宜发展规模化的畜禽养殖,发展适度生态畜牧业可能是其主要途径,主要发展策略:一是树立生态优先思想,结合州县《生态畜牧业实施方案》,实施草畜平衡,实现生态畜牧业健康可持续绿色发展;二是借助现代特色畜牧业的相对优势,大力扶持和发展无公害畜牧业、绿色生态畜牧业和有机畜牧业;三是完善专业合作社的章程、制度、财务管理办法、收益分配方式、运行模式、社员档案建立和草畜平衡制度积极引导群众做好草场、牲畜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重组。畅通政府、企业、示范村、合作社及牧户间的合作与沟通体制机制。
高莹[6](2019)在《中国援建斯里兰卡农业示范园区产业化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是中国对外援助的重点领域。斯里兰卡农业示范园区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中国对其援助将推动农业转型的发展,增强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农业资源禀赋,生产发展和农产品需求和贸易三方面阐述斯里兰卡农业发展现状,进一步对斯里兰卡农业示范园区的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及发展模式研究。并以中国援建斯里兰卡波隆纳鲁沃农业示范中心为案例,从示范中心建设规划以及建成后带来的经济效益等方面着手,分析产业化发展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作用。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以国际贸易理论和农业相关理论相结合为基础,运用调查分析法,收集并整理斯里兰卡农业发展的相关资料,对斯里兰卡农业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同时运用案例研究法,以中国援助斯建立的农业示范中心为案例,进一步深入研究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研究分析得出,农业示范园区的产业化发展是符合当地农业政策及农业生产需求,将提高当地农业技术水平,培养农业高级人才和解决农民就业问题,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结合新时代的中国对外援助工作,针对具体的发展中国家,研究农业示范园区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模式及愿景。并将中国农业示范园区发展经验引进到境外示范园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李晓龙[7](2019)在《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文中研究指明论文是关于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关系问题的研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增强农业发展效率,拓展农民增收领域,以及培育农村新的增长点,是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步入新阶段的重要特征。要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不仅需要改善目前滞后的农村基础设施,也要消除农村产业融合过程中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更要突破制约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要素供给瓶颈。在这些供给要素中,尤其以资金和技术的需求最为旺盛,由此也迫切需要深化农村金融服务,通过扩大农村金融规模、优化农村金融结构以及提高农村金融效率等途径加大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金融支持;同时还需要加快农业技术进步,通过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以及农业技能培训等途径增强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技术支持。因此,系统地研究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1)研究的主要内容1)系统构建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在科学界定相关概念定义及内涵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之间的作用机理,探究了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及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测度依据与方法。2)统计分析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及问题。首先描述性分析了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基础及主要业态现状,系统讨论了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变动趋势、省际分布特征以及区域差异特征。然后分别分析了农村金融深化和农业技术进步的现状,以及农村金融深化和农业技术进步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实践与问题。3)实证研究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基于2008-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FE、PCSE、FGLS、SYS-GMM、空间计量、门槛回归等计量方法,分别实证检验了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并从农业技术进步的视角,实证检验了农村金融深化影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传导机制。4)探索设计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与政策建议。基于理论与实证的研究结论,同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设计了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及二者配合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并提出了促进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应政策建议。(2)研究的主要结论1)考察期内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整体呈不断上升趋势,但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特征。测算结果表明:2008-2016年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提升十分明显,年均增长率高达11.97%。以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为区域划分标准,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其中,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整体水平来看,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但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增长速度来看,中西部地区则要明显快于东部地区。衡量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和对数离差均值在整体上呈现出逐年递减趋势,说明中国省际之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正在不断缩小。2)农村金融深化显着提升了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且这种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综合采用FE、PCSE、FGLS以及SYS-GMM等计量方法的实证结果表明:整体而言,农村金融深化有利于提升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与此同时,农村金融深化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提升作用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相比于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深化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提升作用在东部地区更加显着。进一步运用面板门槛模型检验发现,地区之间农村金融深化程度、农村人力资本以及基础设施水平的不同,是造成农村金融深化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3)农业技术进步不仅有利于提升本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还通过空间溢出效应(技术扩散效应)促进了相邻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提升。传统计量结果表明,农业技术进步显着促进了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提升。空间计量结果则发现,一个地区的农业技术进步可以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促进周边相邻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提升,即农业技术进步存在一定的技术扩散效应。进一步运用空间收敛模型检验发现,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且农业技术进步对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收敛产生了显着的促进作用。4)农村金融深化通过促进农业技术进步显着提升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即农业技术进步是农村金融深化影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传导机制。交互作用模型检验发现,农村金融深化有效提高了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正向作用。中介效应模型结果表明,农业技术进步是农村金融深化影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作用途径,从而揭示了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传导机制。进一步运用面板门槛模型检验发现,随着农村金融深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促进效应不断增强,再次验证了农村金融深化通过促进农业技术进步,进而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产生了正向作用。5)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需要构建农村金融深化和农业技术进步及二者相互配合的长效机制。农村金融深化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主要包括产品创新机制、风险分散机制和协调合作机制;农业技术进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主要包括供给推动机制、需求拉动机制以及示范带动机制;农村金融深化与农业技术进步配合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主要包括融资保障机制、服务支撑机制以及环境优化机制。(3)研究的重要观点1)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产业振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则是振兴乡村产业的根本途径。必须依靠农村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优化供应链,加快培育农村新业态、新产业,建立现代化的农村产业体系来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2)中国区域之间的发展差异较大,农村金融深化需要充分结合区域特征,因地制宜实行差异化的农村金融深化策略,以有效推动区域农村产业融合的持续健康发展。3)制定农业技术进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地理空间因素,通过技术要素的空间有效配置形成新的增长点,以带动相邻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协同发展。4)农村金融深化与农业技术进步的有效配合对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至关重要。必须依靠农村金融深化,积极发展农业科技金融,促进农业科技要素与金融要素的优化配置,增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驱动力。5)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最关键是人才兴旺。没有农民的知识化、技能化、职业化,农业现代化以及农村兴旺繁荣就只能是空中楼阁。要鼓励有志青年在农村创业、就业、安居乐业。(4)研究的政策建议1)以农村金融改革为契机强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金融供给。完善多层次金融支持政策,缓解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融资约束;持续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因地制宜改善农村支付环境,强化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2)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动力提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技术含量。健全农业科技人才支持政策,培育农村“众创空间”,发挥产业集群创新优势,强化科技与农业对接、创新成果与产业发展对接、创意设计与生产经营对接。3)以地区资源禀赋为前提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多元化并存发展。因地制宜突出区域特色和政策差异,积极探索农业内部融合、纵向融合、横向融合、技术渗透型融合、复合型融合等多元化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4)以培育多元融合主体为重点增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能力。高度重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引领带动作用,鼓励供销社、邮政系统以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焕发活力,同时增强农户参与农村产业融合的能力。5)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为基础改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条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农村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降低涉农生产成本,提高产业整体盈利能力。6)以相关制度建设为依托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保障体系。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破解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土地供给瓶颈;同时完善监管制度和统计制度,指导和推动农村产业融合有序发展。
傅籍锋[8](2019)在《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产业发展对策及其产业上游提取工艺研究》文中认为木本食用油料产业在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中因地制宜地推广,不仅可以实现喀斯特生态系统的修复和重建与区域扶贫开发,取得良好的石漠化治理效果,同时还可以优化我国粮油生产布局,保障国家粮油安全。木本食用油料产业在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中因地制宜的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研究立足于喀斯特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为推进喀斯特石漠化山区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以发展特色木本食用油料产业治理石漠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研究的内容主要从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产业发展、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树种综合评价与筛选以及石漠化治理典型油料树种油脂提取工艺等三方面展开。本研究旨在为木本食用油料产业建设为主线的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提供相关的理论和技术支撑,助力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经济双脱贫。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中木本食用油料产业发展内外部环境的优势(S)、劣势(W)、机遇(O)和挑战(T)深入分析,结合当前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产业的发展情况,认为要充分利用喀斯特山地资源和丰富的油料资源优势,把握住国家政策条件和油料市场提供的机遇,依托石漠化山区重大生态工程项目,推进木本食用油料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提出了加强政策协调,拓展融资渠道加大对产业各主体的扶持力度;加强资源保护、发掘和培育等基础工作,寻求多元化发展;提高产业化水平,巩固石漠化治理成果;注重生态化经营,立足于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等四个方面的产业发展对策。(2)通过大量文献资料的查阅,对石漠化治理中具有产业化开发潜力的木本食用油料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选择,通过建立以不同强度石漠化治理为基础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可产业化开发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进行了进一步的筛选。最后得出在轻度石漠化治理中可以优先考虑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有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香榧(Torreya grandis)、核桃(Luglans regia)、星油藤(Plukenetia volubilis)、油茶(Moringa oleifera)、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山桐子(Idesia polycarpa)、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而在中度和强度石漠化治理中可以优先考虑的树种有盐肤木(Rhus chinensis)、花椒、香榧、三叶木通和核桃等五种木本食用油料树种。(3)采用溶剂法提取盐肤木果油,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得到盐肤木果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以石油醚为提取溶剂,原料过40目筛,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55℃,液料比为30:1(mL/g),在此条件下盐肤木果出油率为8.336%。盐肤木果油共有11中脂肪酸,其中亚油酸的相对含量高达72.54%,总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占87.14%。(4)采用溶剂法提取青刺尖果油,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到青刺尖果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青刺尖果粉过100目筛,以石油醚为提取溶剂,提取温度为45℃,液料比为30:1,时间为3 h,在此条件下青刺尖果出油率为42.13%。青刺尖果油的折光指数为1.4716、相对密度为0.9314、碘值为50.23 g/100g、皂化值160.96 mgKOH/g、酸价为0.38 mgKOH/g、过氧化值为2.71 mmol/kg。青刺尖果共有11脂肪酸,主要以油酸39.91%和亚油酸37.41%为主,总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超过79%。(5)采用水剂法提取八月瓜籽油,通过单因素实验与响应面分析优化后得到八月瓜籽油水剂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八月瓜籽粉末过40目筛,以自然纯水为提取溶剂,液料比为5:1,提取温度为65℃,提取时间1.2 h的条件下,八月瓜籽油的提取率可达68.85%。不同提取方法所得到的八月瓜籽油的相对密度为0.93070.9346,折光指数为1.46241.4628,碘值为71.2274.34 g/100g,皂化值为196.35212.87 mgKOH/g,酸价为1.338.83 mgKOH/g,过氧化值为4.256.39 mmol/kg。八月瓜籽油共有9种脂肪酸,脂肪酸相对含量较高的为油酸42.743.19%、亚油酸29.2829.46%和棕榈酸23.1223.3%、总的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超过72.8-73.07%。
刘利[9](2019)在《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及效应分析》文中指出农业既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性产业,也是一个国家的弱质性产业,因此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各个国家均对农业实施了不同程度的支持和保护。自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战略部署对于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体部署内容则通过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外公布,文件重点强调了要加速建立我国新型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体系。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维持养殖户收入持续增长、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对畜牧业的支持与保护符合我国当前新形势的要求,符合我国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重中之重”战略的要求,对于贯彻落实中央战略部署意义重大,有利于推进我国农业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养殖户收入、改善养殖户生活、维护农村稳定发展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演变、支持水平及效应评价。主要内容为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方法,立足于中国畜牧业历史演变的视角,梳理并整合畜牧业及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整体发展过程,在对畜牧业支持政策的内涵与衡量方法进行比较选择的基础上,采用OECD农业支持水平测度模型,对2001年-2016年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支持水平进行测度和分析,并从养殖户增收、产量增长、环境影响、结构调整方面对畜牧业支持政策进行效应评价。与此同时,本文立足于养殖户微观视角,通过调研的方式对畜牧业支持政策中的典型政策展开政策实施效果分析。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并给出对策建议,以便为后续相关政策的优化和改善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上述内容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畜牧业发展,并将其分为:畜牧业改革开放初期的恢复发展时期;中国畜牧业发展的迅速增长时期;畜牧业提质增效、结构调整时期;以及以环保为重点的全面转型时期四个发展阶段。本文通过对畜牧业结构的变动与畜牧业总量的变动展开分析,得出了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稳步上升的论断,主要畜产品供给结构趋于合理,生产模式由散养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转变。通过对畜牧业生产布局的演变分析得知,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生猪生产带,其地域特征为以长江中下游为中心产区,逐步向南北两侧扩散;形成了两条完整的肉牛生产带,主要包括中原肉牛带和东北肉牛带;形成了三条完整的羊肉生产带,主要包括西北牧区、中原牧区和西南牧区;肉禽生产带以东部省份为主,蛋禽生产带则以中原省份为主;奶业优势生产带则主要集中于东北、华北及京津沪等城市郊区。通过对畜牧业经营主体的变迁的分析,从历史发展和时间序列的角度看,我国畜牧业经营主体由上世纪初的农户家庭的副业形态,分离出畜牧专业户,再到现在的专业化畜牧业公司。2.对改革开放40年以来畜牧业支持政策进行梳理,将其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详细阐述。分析了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实施现状及其特征。2007年起,我国加大了通过实施市场价格支持和生产者补贴政策,对畜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促进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最后,总结了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发展的演变规律:一是畜牧业政策阶段性目标差异性强,政策目标趋向于多元化;二是在对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演变梳理中发现,畜牧业支持政策的实施是政府经济发展战略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本质是农业与工业,城市与农村利益博弈过程中不断调整利益分配的过程。3.通过对畜牧业支持政策衡量方法比较选择得知,WTO方法仅能够作为一种用于谈判的工具,而OECD农业支持水平的测量方法,可以测量包含国内和边境的农业支持政策,其测算农业支持水平目的则在于进行政策评价、政策分析和政策解读。因此,利用这一方法可以更好地测算、评估国家全部的农业政策,它的作用既能够进行国际间对比,又能够帮助国家农业政策展开评价与分析,对于提升政策效率意义重大。基于这一客观事实,本文采用了OECD评估方法来对我国畜牧业的支持水平进行评估。基于OECD农业支持水平测度模型,对我国2001年-2016年以来畜牧业支持政策进行分类和支持水平进行测度,发现有以下几点特征:一是从畜牧业支持政策水平总体来看,2001年-2016年我国畜牧业支持总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可分为两个阶段,在2001年至2006年之间,我国畜牧业支持政策水平较低,对畜牧业支持力度非常小;自2007年起,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及畜牧业支持政策支持力度的增强,畜牧业政策支持水平快速提高。二是从畜牧业支持政策的结构来看,生产者支持占比始终较大,进一步细分得知,在生产者支持内部构成中,生产预算支持虽然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相较于生产预算支持,市场价格支持的贡献更大。三是从不同种类畜产品支持水平来看,各项畜产品在畜牧业政策支持水平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从整体的角度出发,猪肉、牛肉、羊肉、羊绒的支持水平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但是禽肉和牛奶的支持水平却存在相对较大的波动。禽蛋和羊毛的支持水平多数年份基本为负值,且禽蛋的支持水平负值较多,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造成上述三种特征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边境保护政策作用,二是国内饲料粮价值转移,三是受疫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导致的畜产品价格波动。4.本研究对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效应展开了探索。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了解到我国农牧民的牧业收入与我国财政对畜牧业的支出总量之间,存在同方向变动关系,这就意味着增加对畜牧业的财政支持则会增加农牧民的收入,但畜牧业支持增加所能够引起的农牧民收入增长效果较弱。我国畜牧业总产值与财政对畜牧业的支出总量之间也存在同方向的变动关系,也就是说增加对畜牧业的财政支持能够推动生产的增加。然而,畜牧业支持增加所能够引起的畜牧业总产值相对增长效果同样较弱。另外,我国畜牧业支持政策有利于污染治理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合理性,加强畜牧业支持力度能够起到对排污增量的抑制作用,但效果并不明显。畜牧业支持政策是畜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因素。尤其是1992年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肉牛产业发展的政策,同时促进了畜牧业生产结构和畜产结构组成向更合理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支持的“畜牧养殖”示范工程的推广在肉牛产业以及拥有秸秆饲料优势的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发展比较好,但是畜种结构选取的是全国的数据,畜种结构的改变在各个区域并不均衡。同时本研究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研究的时间范围在2001年-2016年,在此阶段畜牧业结构的调整相对放缓,畜牧业支持增加所能够引起的畜种结构变化作用较弱。5.从养殖户微观维度出发,在吉林省生猪养殖户调研访问的基础上,从养殖户对政策认识程度、满意程度,并深入了解总结养殖户不满意的原因,对生猪养殖支持政策进行评价。结合养殖户调研访问结果,对生猪养殖各项支持政策实施中影响养殖户满意的因素,即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以资金补助为主要方式的生猪养殖支持政策,多数没有侧重点,基本上对大多数养殖户具有普惠性,尤其是生猪疫病防控类政策,一旦发生疫病,相较于散养户,大规模养殖户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而政策并没有因为养殖户风险的大小而有所差别。二是规模化养殖支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两个问题:一方面,补贴方式以资金为主,缺乏技术扶持、疫病防控的指导,方式单一;另一方面,补助领域为养殖生产环节,不能满足养殖户对销售、管理经营等方面需求。三是宏观调控中的生猪生产和市场信息预警监测机制存在政府宣传力度不足,养殖户认知程度不高;以及该机制对市场信息的预测不全面,对养殖户的生产安排没有起到实际应有的作用的问题。四是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门槛高、审核程序复杂、申请周期长、资金发放过程存在程序繁琐的通病。6.根据上述研究结论以及畜牧业发展的基本形势,提出政策建议:改善对畜牧业支持资金的使用方式、建立健全畜产品价格监测和市场信息预警机制、构建全国性畜牧业政策保险大灾准备金制度的运行机制框架、进一步完善畜牧业生态保护政策,推动畜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并提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促进健康养殖、提高畜牧业生产技术水平、增强养殖场疫病防控能力、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建设、发展现代草地畜牧业、支持牧区畜牧良种推广为我国畜牧业未来支持政策的重点。
张莞[10](2019)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国民经济也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业作为影响民生的五大幸福产业之首,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优质发展阶段,品质化和个性化成为发展重点,必然要求创新旅游发展动力,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和提档升级。实施全域旅游正是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而产业融合则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和重要途径。如今文旅融合大势所趋,已经从国家和地方层面得到体现。5·12汶川地震对于羌族来说是一场巨大灾难,影响深远。灾后重建后的羌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迈入了全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关键时期,也迎来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作为支柱产业的旅游业的规模虽有所扩大,但却显现出增长缓慢、产业层次较低、发展后劲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旅游产业融合现象虽出现较早,但存在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深度不够、产品特色不鲜明、融合效应不显着等问题,迫切需要旅游业进一步寻求资源整合、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因此加强旅游内涵和服务品质建设,加快推进和深化提升跨领域的产业融合和联动发展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从阐述产业融合的理论基础出发,探讨了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机制及形态,并且分析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和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羌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旅游产业融合基础、融合形态、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以及利用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由此搭建了一套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采取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县域、村镇和景区层面对羌族地区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进行了个案分析和实证研究。在县域层面,采取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了羌区四县——汶川县、理县、茂县和北川县的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程度,结合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对四县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程度和水平进行了整体评价;在村镇和景区层面,对应五个田野调查点不同的融合形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茂县坪头羌寨、理县桃坪羌寨和北川县石椅羌寨进行了农文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汶川县水磨古镇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茂县中国古羌城分别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和文体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同时,本文构建了羌族地区农文旅融合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羌区四县分别进行了2013年至2023年的农文旅融合系统和文商旅融合系统的动态仿真模拟分析,以预测未来的总体发展趋势。本文的得出的结论如下:第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第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体现出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效益初步显现;第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三种主要形态为农文旅、文商旅和文体旅,其中农文旅和文商旅最为广泛,文商旅融合发展态势和融合效应优于农文旅融合;第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进程缓慢,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程度不够深入,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和低浅表层次,融合规模较小,融合效应较为有限,综合效益尚不显着;第五,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尚未建设成熟;第六,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不均衡,融合的广度、深度、速度和程度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融合主体的组织障碍、融合客体的创新障碍、政府部门的体制障碍、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等等。针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县域、村镇和景区两个层面提出了优化路径,从政府、企业、村委会和居民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希望通过探索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的业态创新和融合发展,以及产业融合的融合路径和发展方向,能够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全域旅游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形成有益的参考。
二、进一步提高云南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程度的对策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进一步提高云南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程度的对策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牧草生产者种植决策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
2.1 概念界定 |
2.1.1 牧草和牧草产业 |
2.1.2 牧草生产者 |
2.1.3 生产行为 |
2.2 农户行为理论 |
2.2.1 舒尔茨的农户行为理论 |
2.2.2 恰亚诺夫的农户行为理论 |
2.2.3 风险规避型农户行为理论 |
2.3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2.3.1 农户种植决策行为的理论分析 |
2.3.2 牧草生产者种植决策行为分析框架 |
第三章 中国牧草产业的历史演进与现实约束 |
3.1 中国牧草产业发展的历史阶段及政策变迁 |
3.1.1 萌芽时期(1949-2007年) |
3.1.2 成长时期(2008-2014年) |
3.1.3 快速发展时期(2015年-至今) |
3.2 中国牧草产业发展成就 |
3.2.1 生产形势总体向好,种植结构不断优化 |
3.2.2 生产技术水平有所提高,产业基础逐步夯实 |
3.2.3 发展方式不断创新,多种经营模式涌现 |
3.2.4 综合效益逐步显现,种养积极性得到提升 |
3.2.5 已经成长为一个日益重要且不断壮大的农业产业 |
3.3 中国牧草产业面临的现实约束 |
3.3.1 传统种养观念改变困难,牧草产业发展重要性尚未得到充分认可 |
3.3.2 产业科技力量储备不足,核心领域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高 |
3.3.3 产业扶持政策力度不足,发力不够精准 |
3.3.4 市场体系建设不完善,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 |
3.3.5 空间布局尚需优化,草畜结合力度仍待加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牧草产业和畜牧业耦合协调度及空间格局分析 |
4.1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
4.1.1 修正的耦合协调度模型 |
4.1.2 空间自相关的度量方法 |
4.1.3 数据处理 |
4.2 耦合协调度的测算 |
4.2.1 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数据来源 |
4.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3 贡献系数的新定义 |
4.2.4 结果分析 |
4.3 空间自相关分析 |
4.3.1 全局Moran's I指数 |
4.3.2 局部Moran's I指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户牧草与粮食生产成本收益及生产效率比较研究 |
5.1 数据说明与研究方法 |
5.1.1 数据来源与指标说明 |
5.1.2 研究方法 |
5.2 主要牧草和粮食作物成本收益比较 |
5.2.1 收益项目比较 |
5.2.2 成本项目比较 |
5.3 主要牧草和粮食作物生产效率比较 |
5.3.1 技术效率比较分析 |
5.3.2 全要素生产率比较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牧草种植者生产行为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6.1 样本来源及基本特征 |
6.1.1 样本点的分布 |
6.1.2 样本户的基本特征 |
6.2 样本户牧草种植基本情况 |
6.2.1 样本户牧草种植年数和经营类型 |
6.2.2 样本户牧草种植种类及地区分布 |
6.2.3 样本户牧草种植生产投入情况 |
6.3 样本户牧草生产行为特征 |
6.3.1 不同样本群体生产决策行为 |
6.3.2 不同样本群体组织化行为 |
6.3.3 不同样本群体技术选择行为 |
6.3.4 不同样本群体风险规避行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牧草生产者种植决策行为研究 |
7.1 理论分析与数据说明 |
7.1.1 理论分析 |
7.1.2 数据说明 |
7.2 实证研究设计 |
7.2.1 模型设定 |
7.2.2 变量说明 |
7.3 实证结果分析 |
7.3.1 基准回归 |
7.3.2 稳健性检验 |
7.4 不同类型生产者牧草种植决策影响因素 |
7.4.1 不同经营类型生产者牧草种植决策影响因素 |
7.4.2 不同规模的生产者牧草种植决策影响因素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牧草生产者未来种植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
8.1 理论分析与变量选择 |
8.1.1 理论分析 |
8.1.2 变量选择 |
8.2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8.2.1 模型设定 |
8.2.2 变量说明 |
8.3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8.3.1 回归结果与分析 |
8.3.2 稳健性检验 |
8.4 不同类型生产者牧草种植意愿影响因素 |
8.4.1 不同经营类型生产者牧草种植意愿影响因素 |
8.4.2 不同规模的生产者牧草种植意愿影响因素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1.1 草畜产业系统耦合协调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仍处在过渡区间且区域差异明显 |
9.1.2 牧草种植技术效率有较大提升空间,技术进步是其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驱动力 |
9.1.3 527户问卷的描述性统计显示,不同类型种草户样本行为差异较大 |
9.1.4 风险规避行为对不同样本群体牧草种植决策行为的影响差异显着 |
9.1.5 除风险规避行为外的其他一些重要影响因素也会对种植决策产生不同的影响 |
9.1.6 不同类型生产者牧草种植意愿差异明显,政策扶持等因素可显着提高种植意愿 |
9.1.7 组织化行为正向影响生产者牧草种植意愿,但对不同类型生产者影响差异显着 |
9.2 对策建议 |
9.2.1 因地制宜推进草畜产业系统耦合,鼓励发展草畜结合经营模式 |
9.2.2 提升关键技术自主研发水平推进技术进步,提高牧草产业生产效率 |
9.2.3 建立健全产业风险管理体系,护航牧草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
9.2.4 加强牧草生产组织化发展程度,鼓励创新利益共享机制 |
9.2.5 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实现精准发力,推进牧草产业稳定持续发展 |
9.3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
9.3.1 研究不足 |
9.3.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武定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的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基本概念界定 |
1.3.1 乡村 |
1.3.2 产业振兴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乡村振兴及产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2.1.1 国外研究动态 |
2.1.2 国内研究动态 |
2.1.3 研究评述 |
2.2 我国乡村发展研究 |
2.2.1 乡村产业及城乡关系演变 |
2.2.2 我国乡村现状 |
2.3 国外乡村及产业发展实践经验 |
2.3.1 韩国新村运动与第六产业发展 |
2.3.2 日本农村振兴 |
2.3.3 美国农业发展 |
2.3.4 法国农业改革和乡村开发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县域产业发展战略路径 |
3.1 武定县产业研究方法与策略 |
3.2 武定县产业发展大环境 |
3.2.1 云南省乡村产业发展现状 |
3.2.2 楚雄彝族自治州经济发展现状 |
3.2.3 上位规划中武定产业的定位 |
3.3 武定县乡村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
3.3.1 乡村产业与城乡关系发展沿革 |
3.3.2 武定县县域经济总体情况 |
3.3.3 乡村产业发展现状及特征 |
3.4 武定县乡村产业发展SWOT分析 |
3.4.1 发展机遇 |
3.4.2 发展优势 |
3.4.3 发展问题 |
3.4.4 发展挑战 |
3.5 武定县乡村产业发展战略 |
3.5.1 产业发展原则 |
3.5.2 产业发展目标 |
3.5.3 产业发展思路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武定县基于不同乡村分类的产业发展路径 |
4.1 乡村分类体系 |
4.1.1 相关政策中的乡村类型分析 |
4.1.2 相关研究中的乡村类型 |
4.1.3 本文乡村分类方法 |
4.1.4 乡村分类分析 |
4.2 武定乡村分类解读 |
4.2.1 各类乡村布局与现状特征 |
4.2.2 三类乡村要素差异及产业发展分析 |
4.3 泛农型乡村产业振兴的具体措施 |
4.3.1 泛农型乡村品牌体系构建的具体对策 |
4.3.2 泛农型乡村的发展措施——以东坡傣族乡为例 |
4.4 农旅型乡村产业振兴的具体措施 |
4.4.1 “生态农业+休闲旅游”模式——以狮子山风景区为例 |
4.4.2 “现代农业+乡土创意”模式——以胤泽农业片区为例 |
4.4.3 “传统农业+传统民俗”模式——以己衣大村为例 |
4.5 综合服务型乡村产业振兴的具体措施 |
4.5.1 县城集中建设区及禄金工业园区的乡村 |
4.5.2 其他产业园区乡村 |
4.5.3 其他综合服务型乡村 |
4.6 乡村类型发展的转变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片索引 |
(3)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结构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一、结构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贫困 |
二、减贫 |
三、生态贫困 |
四、精准生态扶贫 |
第二节 主要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理论 |
三、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第二章 精准生态扶贫问题的提出 |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脱贫攻坚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
一、经济发展任务要求持续推进扶贫事业 |
二、经济增速放缓带来开发扶贫投入压力 |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要求深度贫困区脱贫加劲 |
四、社会结构分化需加大贫困群体的社会保障 |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传统开发扶贫方略的升级方向 |
一、弥补传统开发扶贫的不足 |
二、具备创新包容低碳发展新特质 |
三、优化现有扶贫模式和体系 |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需要 |
一、两者密切相关且具内在协同性 |
二、助推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三、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 |
四、增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 |
第四节 精准生态扶贫已具备实施条件和机遇 |
一、生态扶贫战略理念日渐清晰 |
二、生态扶贫政策调整日趋到位 |
三、生态扶贫实施环境日臻完善 |
四、生态发展与生态减贫已成为国际共识 |
第三章 我国生态贫困的现实与理论考察 |
第一节 贫困状况与生态环境条件 |
一、当前我国贫困状况 |
二、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状况 |
第二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理论阐释 |
一、环境脆弱引发生态贫困论 |
二、生态贫困导致生态环境脆弱论 |
三、生态贫困和生态环境脆弱交互影响论 |
第三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实证分析 |
一、表现及特征比较 |
二、空间分布考察 |
三、耦合度评价 |
四、数据验证 |
第四节 生态贫困类型的划分 |
一、划分原则 |
二、划分依据 |
三、主要类型辨识 |
第五节 生态贫困主要类型的形成原因 |
一、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成因 |
二、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成因 |
三、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成因 |
四、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成因 |
第四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与实践探索 |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 |
一、生态环境内生变量化优化了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目标 |
二、绿色投入产出动力机制的构建驱动了生态经济增长 |
三、扶贫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进程及成效 |
一、实践进展情况 |
二、典型实践案例 |
三、现有实践成效 |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障碍 |
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依然存在矛盾 |
二、产业资本增值和产业项目选择不能满足需求 |
三、市场要素、社会及贫困群体人力资本作用不足 |
四、生态贫困基本情况不精准 |
五、生态扶贫资源配置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
第五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国际经验启示 |
第一节 相关国家针对性生态扶贫举措 |
一、针对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 |
二、针对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 |
三、针对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 |
四、针对制度缺失性致贫型 |
第二节 国际针对性生态扶贫的基本经验 |
一、高效利用生态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
二、保障生态贫困人口发展权益 |
三、注重市场减贫与社会减贫作用 |
四、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 |
第三节 国际经验对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的启示 |
一、精准生态扶贫成效获得应立足资源禀赋选择适宜模式 |
二、精准生态扶贫动力激发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
三、精准生态扶贫区域协调要有统一的资源配置管理机构 |
四、精准生态扶贫有序实施重在制度的健全与保障 |
第六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战略导向 |
第一节 坚持生态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
一、促进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良性互动 |
二、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布局 |
三、坚持生态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相衔接 |
第二节 立足资源禀赋发展与因人施策相结合 |
一、基于区域禀赋因地制宜发展 |
二、因应家庭差异分类帮扶 |
三、区分贫困个体不同施策 |
第三节 发挥市场机制与社会多方力量作用 |
一、突出发挥市场作用 |
二、培育社会力量参与 |
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四节 完善生态扶贫制度设计和治理体系建设 |
一、优化顶层制度设计 |
二、科学搭建治理体系 |
三、创新精准运行机制 |
第七章 推进精准生态扶贫的措施建议 |
第一节 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坚持“三生融合”,厚植生态资本 |
二、发展科技新能源产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
三、加强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四、推进劳动力转移,多举措提供就业机会 |
第二节 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生态资源 |
二、探索生态资源的价值转换渠道 |
三、优先发展生态服务业 |
四、深化发展现代化农业 |
五、积极发展特色禀赋产业 |
第三节 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全面推进废旧资源再生利用 |
二、发展资源互补或替代的产业 |
三、推进生态复建工程 |
四、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
五、加快新城镇、新农村建设 |
第四节 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
一、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
二、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
三、完善精准生态扶贫模式 |
四、健全财税金融支持政策 |
五、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关于产业融合研究综述 |
1.2.2 关于农村三次产业发展研究综述 |
1.2.3 关于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因与模式研究综述 |
1.2.4 关于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政策支持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产业融合的内涵与形式 |
2.1.2 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与形式 |
2.2 农业发展与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理论 |
2.2.1 主要农业发展理论 |
2.2.2 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理论 |
2.3 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 |
2.3.1 降低交易成本是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核心动力 |
2.3.2 创新驱动是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技术动力 |
2.3.3 政府放松管制是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制度动力 |
2.3.4 消费结构变化是推动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的需求动力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条件与进展 |
3.1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条件 |
3.1.1 自然资源条件 |
3.1.2 社会环境条件 |
3.2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
3.2.1 产业融合利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
3.2.2 产业融合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
3.2.3 产业融合有利于乡村振兴 |
3.2.4 产业融合有利于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
3.3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进展 |
3.3.1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
3.3.2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测度分析 |
4.1 已有研究方法分析 |
4.1.1 相关系数分析法 |
4.1.2 赫芬达尔指数法 |
4.1.3 投入产出分析法 |
4.1.4 熵指数 |
4.1.5 产业贡献度法 |
4.2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度测定 |
4.2.1 构建模型遵循的原则 |
4.2.2 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度测定方法 |
4.2.3 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度测定 |
4.2.4 测度结果分析 |
4.2.5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总体融合程度测定 |
4.2.6 测度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效应分析 |
5.1 相关指标选取及说明 |
5.1.1 农村三次产业融合水平 |
5.1.2 农业竞争力水平 |
5.1.3 农村产业结构 |
5.1.4 农民收入水平 |
5.1.5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
5.2 基于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
5.2.1 数据检验 |
5.2.2 协整检验 |
5.2.3 格兰杰因果检验 |
5.2.4 基于B-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5.3.1 农业竞争力方面 |
5.3.2 农村产业结构方面 |
5.3.3 农民收入水平方面 |
5.3.4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方面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增强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发展能力 |
6.1.1 引导土地有序向产业融合主体流转 |
6.1.2 强化财政金融扶持服务产业融合主体 |
6.1.3 加快提升产业融合主体综合素质 |
6.2 稳步提高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程度 |
6.2.1 做强农业优势产业 |
6.2.2 提升农产品加工业 |
6.2.3 做大农业服务业 |
6.3 建立与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 |
6.3.1 完善订单协作型利益联结 |
6.3.2 推广农业股份合作型利益联结 |
6.3.3 强化链式利益联结 |
6.4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扶持政策 |
6.4.1 财税政策 |
6.4.2 金融政策 |
6.4.3 产业政策 |
6.4.4 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的政策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5)浅析久治县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和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 |
1.1 生态畜牧业的涵义 |
1.2 世界生态畜牧业发展特点及生产模式 |
1.3 我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 |
1.3.1 生态型动物养殖业发展现状 |
1.3.2 生态型畜产品加工业现状 |
1.3.3 废弃物的无污染处理业的发展现状 |
1.4 青海省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 |
调查研究 |
第二章 调查目的、意义和方法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2.3 调查范围 |
2.4 研究方法 |
2.4.1 文献查阅法 |
2.4.2 实地调研法 |
2.4.3 分析归纳法 |
第三章 久治县基本概况与经济产业发展 |
3.1 地理地貌 |
3.1.1 地理 |
3.1.2 地貌 |
3.2 自然资源 |
3.2.1 土地土壤 |
3.2.2 气候资源 |
3.2.3 水资源 |
3.2.4 植物资源 |
3.2.5 野生动物资源 |
3.3 经济发展 |
3.4 特色优势产业 |
3.4.1 生态畜牧业 |
3.4.2 有机畜牧业 |
3.4.3 特色种植业 |
3.4.4 循环产业 |
3.4.5 中藏药材产业 |
第四章 久治县畜牧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
4.1 久治县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历史概况 |
4.2 久治县生态畜牧业生产现状 |
4.2.1 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组建情况 |
4.2.2 久治县生态畜牧业品牌企业发展情况 |
4.3 久治县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综合分析和评价 |
4.3.1 久治县发展生态畜牧业的优势 |
4.3.2 久治县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劣势 |
第五章 久治县生态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策略 |
5.1 久治县发展生态畜牧业存在的问题 |
5.1.1 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任务依然艰巨 |
5.1.2 社会发育程度低,产业结构落后,解决劳动力转移就业难度较大 |
5.1.3 生态畜牧业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 |
5.1.4 群众对发展生态畜牧业理解不深 |
5.1.5 合作经济组织的职能作用发挥不充分 |
5.1.6 草原生态退化日趋突出 |
5.1.7 经营方式粗放,畜草矛盾日益突出 |
5.1.8 基础设施滞后,服务体系不完善 |
5.2 久治县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机遇 |
5.2.1 政策机遇 |
5.2.2 资源基础 |
5.2.3 社会基础 |
5.2.4 科技基础 |
5.3 久治县生态畜牧业的发展途径 |
5.3.1 减少牲畜总量上做文章 |
5.3.2 提高牲畜品质上做文章 |
5.3.3 在加速产业化经营步伐上做文章 |
5.3.4 在打造品牌上做文章 |
5.3.5 在组建牧民专业合作社上做文章 |
5.4 久治县发展生态畜牧业的策略 |
5.4.1 以草场流转为基础,股份制经营为突破口,建强做实牧民合作社 |
5.4.2 以合作社为主体,细化生产分工,优化配置生产要素 |
5.4.3 合理配置资金、草地资源,推进草畜平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中国援建斯里兰卡农业示范园区产业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农业园区 |
二、农业产业化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区位选择理论 |
二、农业区位理论 |
三、产业发展理论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对外援助相关研究 |
二、农业示范园区相关研究 |
三、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第三章 斯里兰卡农业发展现状 |
第一节 农业资源禀赋情况 |
一、土地资源情况 |
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情况 |
三、主要农作物、畜产品和水产品品种情况 |
第二节 农业生产发展情况 |
一、农业产值规模、构成及其变化情况 |
二、主要农业、畜牧业、渔业产品情况 |
三、农业发展趋势 |
第三节 农产品需求与进出口贸易情况 |
一、主要农产品的国内消费水平情况 |
二、主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情况 |
第四章 中国援建斯里兰卡农业示范园区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斯里兰卡农业示范园区发展情况 |
一、发展现状 |
二、园区类型 |
第二节 斯里兰卡农业示范园区存在的问题 |
一、抗风险能力弱 |
二、农业园区劳动力短缺 |
三、农业园区技术水平低 |
四、园区制度体系不完善 |
第三节 中国对斯里兰卡农业援助及合作情况 |
一、中国对斯里兰卡农业援助的主要形式 |
二、中国与斯里兰卡农业合作情况 |
第五章 斯里兰卡农业示范园区产业化发展分析 |
第一节 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 |
一、环境变化 |
二、市场竞争力 |
三、资源开发与利用 |
四、市场发展趋势 |
第二节 农业示范园区产业化发展模式 |
一、政企合作相结合的模式 |
二、企业农户相结合的模式 |
三、援助农业综合价值链的模式 |
第三节 农业示范园区产业化发展方向 |
一、从“输血性”到“造血性”援助过渡 |
二、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示范园区 |
三、建立南亚农产品出口基地 |
第六章 中国援建斯里兰卡农业示范中心案例研究 |
第一节 项目概况 |
一、项目背景 |
二、项目概述 |
第二节 示范中心产业构成 |
一、产业构成 |
二、发展优势 |
第三节 示范中心产业化运营能力分析 |
一、经济中心和乡村集市 |
二、粮仓及碾米厂 |
三、乳牛牧场 |
第四节 示范中心发展建议 |
一、建立面向全球的招商机制 |
二、加大推动示范性农业园区建设 |
三、加强园区内企业的产业化配套 |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一、论文类 |
二、科研项目 |
(7)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的问题及背景 |
1.2 研究的目标及思路 |
1.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4 研究的资料及来源 |
1.5 研究的特色及创新 |
2 理论借鉴、文献综述与经验考察 |
2.1 理论借鉴 |
2.1.1 农村金融深化相关理论 |
2.1.2 农业技术进步相关理论 |
2.1.3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相关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2.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2.3 经验考察 |
2.3.1 美洲实践经验考察 |
2.3.2 欧洲实践经验考察 |
2.3.3 亚洲实践经验考察 |
2.4 本章小结 |
3 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 |
3.1 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概念界定 |
3.1.1 农村金融深化的概念及其内涵 |
3.1.2 农业技术进步的概念及其内涵 |
3.1.3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概念及其内涵 |
3.2 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机理 |
3.2.1 农村金融深化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机理 |
3.2.2 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机理 |
3.2.3 农村金融深化对农业技术进步的作用机理 |
3.2.4 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机理 |
3.3 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量化测度 |
3.3.1 农村金融深化的测度依据与方法 |
3.3.2 农业技术进步的测度依据与方法 |
3.3.3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测度依据与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4 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
4.1 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 |
4.1.1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基础及主要业态 |
4.1.2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现状分析 |
4.2 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 |
4.2.1 农村金融深化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 |
4.2.2 农业技术进步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 |
4.3 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 |
4.3.1 农村金融深化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 |
4.3.2 农业技术进步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5 农村金融深化影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证检验 |
5.1 引言 |
5.2 实证研究设计 |
5.2.1 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 |
5.2.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5.2.3 典型化事实 |
5.3 经验检验与结果分析 |
5.3.1 基准检验结果分析 |
5.3.2 区域差异检验结果分析 |
5.3.3 稳健性检验 |
5.4 进一步讨论: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
5.4.1 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 |
5.4.2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农业技术进步影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证检验 |
6.1 引言 |
6.2 实证研究设计 |
6.2.1 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 |
6.2.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6.3 经验检验与结果分析 |
6.3.1 传统计量检验与结果分析 |
6.3.2 空间计量检验与结果分析 |
6.3.3 稳健性检验 |
6.4 进一步讨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收敛性分析 |
6.4.1 空间收敛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 |
6.4.2 空间收敛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农村金融深化影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传导机制检验——基于农业技术进步的视角 |
7.1 引言 |
7.2 实证研究设计 |
7.2.1 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 |
7.2.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7.2.3 典型化事实 |
7.3 经验检验与结果分析 |
7.3.1 交互作用模型检验结果分析 |
7.3.2 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结果分析 |
7.3.3 稳健性检验 |
7.4 进一步讨论:农村金融深化的门槛特征分析 |
7.4.1 门槛模型设定与参数估计方法 |
7.4.2 门槛效应检验与估计结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 |
8.1 农村金融深化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 |
8.1.1 产品创新机制 |
8.1.2 风险分散机制 |
8.1.3 协同合作机制 |
8.2 农业技术进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 |
8.2.1 供给推动机制 |
8.2.2 需求拉动机制 |
8.2.3 示范带动机制 |
8.3 金融技术配合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 |
8.3.1 融资保障机制 |
8.3.2 服务支撑机制 |
8.3.3 环境优化机制 |
8.4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以农村金融改革为契机强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金融供给 |
9.2.2 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动力提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技术含量 |
9.2.3 以地区资源禀赋为前提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多元化并存发展 |
9.2.4 以培育多元融合主体为重点增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能力 |
9.2.5 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为基础改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条件 |
9.2.6 以相关制度建设为依托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保障体系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 |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的科研项目 |
C.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研的科研项目 |
D.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8)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产业发展对策及其产业上游提取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西南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与生态产业发展 |
1.1.2 我国食用油料安全的国内外形势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动态发展 |
1.3.1 喀斯特脆弱生态系统与石漠化治理 |
1.3.2 石漠化治理植被修复与衍生生态产业 |
1.3.3 植物油脂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
1.3.3.1 压榨法 |
1.3.3.2 溶剂法 |
1.3.3.3 水剂法 |
1.3.3.4 水酶法 |
1.3.3.5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
1.3.3.6 其他辅助方法 |
1.3.4 急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与研究进展 |
1.3.4.1 石漠化治理特色资源植物的发掘与利用 |
1.3.4.2 石漠化治理生态衍生产业生态化建设 |
1.3.4.3 石漠化治理生态衍生产业产业化开发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
2.1 前言 |
2.2 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生态产业建设意义 |
2.2.1 促进石漠化地区的扶贫开发,社会经济显着 |
2.2.2 促进石漠化地区植被修复,生态效益显着 |
2.2.3 缓解食用油供需矛盾,保障国家食用油安全 |
2.2.4 合理开发石漠化山地资源,优化粮油生产布局 |
2.3 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产业发展现状 |
2.4 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产业SWOT分析 |
2.4.1 优势分析 |
2.4.1.1 土地资源供给优势 |
2.4.1.2 可开发木本食用油料资源丰富 |
2.4.1.3 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
2.4.2 劣势分析 |
2.4.2.1 石漠化土地水土条件劣势 |
2.4.2.2 贫困问题、资金缺乏 |
2.4.3 机会分析 |
2.4.3.1 国家政策支持 |
2.4.3.2 市场前景广阔 |
2.4.3.3 重大生态工程项目参与 |
2.4.4 威胁分析 |
2.4.4.1 市场发育程度不足 |
2.4.4.2 国外油料市场的冲击 |
2.5 石漠化治理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策略与对策 |
2.5.1 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产业发展SWOT策略分析 |
2.5.2 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产业发展对策 |
2.5.2.1 加强政策协调,拓展融资渠道,加大对产业各主体的扶持力度 |
2.5.2.2 加强资源保护、发掘和培育等基础工作,寻求多元化发展 |
2.5.2.3 完善产业体系,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巩固石漠化治理成果 |
2.4.2.4 注重生态化经营,立足于喀斯特石漠化治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树种综合评价与筛选 |
3.1 前言 |
3.2 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初步选择 |
3.2.1 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初步选择原则 |
3.2.2 木本食用油料树种的初步选择结果 |
3.3 石漠化强度对植物资源利用的影响及其等级划分 |
3.3.1 石漠化强度对植物资源利用的影响分析 |
3.3.2 基于农业工程实施的石漠化强度划分 |
3.4 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树种综合评价与筛选 |
3.4.1 木本食用油料树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4.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4.1.2 木本食用油料树种综合评价指标的选择 |
3.4.1.3 基于AHP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4.2 木本食用油料树种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3.4.2.1 指标权重计算方法 |
3.4.2.2 各层次指标权重及其一致性检验 |
3.4.3 基于石漠化强度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的筛选 |
3.4.3.1 木本食用油料树种评价指标赋值标准 |
3.4.3.2 指标赋值 |
3.4.3.3 基于石漠化强度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筛选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石漠化治理典型油料树种盐肤木(Rhus chinensis)果油提取工艺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提取工艺流程 |
4.3.2 单因素考察 |
4.3.3 正交实验设计 |
4.3.4 盐肤木果油脂肪酸组成测定 |
4.3.5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单因素考察结果分析 |
4.4.1.1 过筛情况对盐肤木果出油率的影响 |
4.4.1.2 提取时间对盐肤木果出油率的影响 |
4.4.1.3 提取温度对盐肤木果出油率的影响 |
4.4.1.4 料液比对盐肤木果出油率的影响 |
4.4.2 盐肤木果油溶剂法提取工艺优化 |
4.4.3 盐肤木果油脂肪酸组成成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石漠化治理典型油料树种青刺尖(Prinsepia utilis)果油提取工艺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设备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青刺尖果油提取工艺流程 |
5.3.2 单因素考察 |
5.3.3 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 |
5.3.4 青刺尖果油理化特性分析 |
5.3.5 青刺尖果油脂肪酸组成成分分析 |
5.3.6 数据分析处理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单因素实验结果 |
5.4.1.1 提取溶剂对青刺尖果出油率的影响 |
5.4.1.2 过筛情况对青刺尖果出油率的影响 |
5.4.1.3 回流次数对青刺尖果出油率的影响 |
5.4.1.4 提取温度对青刺尖果出油率的影响 |
5.4.1.5 液料比对青刺尖果出油率的影响 |
5.4.1.6 提取时间对青刺尖出油率的影响 |
5.4.2 青刺尖果油提取工艺响应面优化 |
5.4.2.1 响应值结果与模型拟合 |
5.4.2.2 各因素交互影响的响应面分析 |
5.4.2.3 最优工艺及验证实验 |
5.4.3 青刺尖果油的理化性质 |
5.4.4 青刺尖果油的脂肪酸组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石漠化治理典型油料树种八月瓜(Akebia trifoliate)籽油提取工艺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设备 |
6.2.1 材料与试剂 |
6.2.2 仪器与设备 |
6.3 试验方法 |
6.3.1 八月瓜籽油提取工艺流程 |
6.3.2 单因素考察 |
6.3.3 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 |
6.3.4 八月瓜籽油理化性质测定 |
6.3.5 八月瓜籽油脂肪酸组成测定 |
6.3.6 数据处理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单因素实验结果 |
6.4.1.1 pH对八月瓜籽油提取率的影响 |
6.4.1.2 液料比对八月瓜籽油提取率的影响 |
6.4.1.3 提取温度对八月瓜籽油提取率的影响 |
6.4.1.4 提取时间对八月瓜籽油提取率的影响 |
6.4.1.5 离心转数对八月瓜籽油提取率的影响 |
6.4.2 八月瓜籽油水剂法提取工艺响应面优化分析 |
6.4.2.1 响应值结果与模型拟合 |
6.4.2.2 各因素交互影响的响应面分析 |
6.4.2.3 最优工艺及验证实验 |
6.4.3 八月瓜籽油理化性质分析 |
6.4.4 八月瓜籽油脂肪酸组成成分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9)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及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畜牧业支持的理论基础 |
1.4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6 逻辑框架与技术路线 |
1.7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中国畜牧业的发展分析 |
2.1 畜牧业发展历程分析 |
2.2 畜牧业总量与结构的变动分析 |
2.3 畜牧业生产布局的演变 |
2.4 畜牧业经营主体的变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演变分析 |
3.1 畜牧业支持政策概念界定 |
3.2 不同阶段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发展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
3.3 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实施现状及其特征 |
3.4 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发展的演变规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阶段中国畜牧业政策支持水平测算与特征分析 |
4.1 畜牧业政策支持水平衡量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
4.2 基于OECD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分类及其政策含义 |
4.3 代表性畜产品选择及数据来源 |
4.4 不同阶段中国畜牧业支持水平及结构特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效应分析 |
5.1 畜牧业支持政策的养殖户增收效应分析 |
5.2 畜牧业支持政策的产值增长效应评价 |
5.3 畜牧业支持政策的环境效应评价 |
5.4 畜牧业支持政策对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效应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微观视角的畜牧业典型支持政策评价 |
6.1 生猪养殖支持政策的发展与实施现状 |
6.2 养殖户对政策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6.3 生猪养殖各项支持政策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畜牧业支持政策实施效果研究养殖户调研问卷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一) 国外研究进展 |
(二) 国内研究进展 |
(三)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价 |
三、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 研究视角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技术路线 |
四、田野调查选点说明 |
(一) 羌区四县 |
(二) 羌族村寨 |
(三) 旅游景区 |
五、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重点 |
(三) 研究难点 |
六、创新点与不足 |
(一) 创新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机制及形态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产业融合理论 |
二、产业链理论 |
三、系统动力学理论 |
四、全域旅游发展观 |
第二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
一、旅游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
第三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一、机制及动力机制 |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系统结构 |
三、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第四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形态 |
一、旅游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 |
二、旅游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 |
三、旅游业与其他第三产业的融合 |
第五节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
一、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
二、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主要形态 |
三、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综合性融合 |
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典型案例 |
五、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普遍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形态及机制 |
第一节 羌族地区基本情况 |
一、羌族与羌族地区 |
二、自然地理状况 |
三、历史文化状况 |
四、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
一、旅游资源 |
二、旅游业发展现状 |
三、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
一、产业发展水平 |
二、市场发育程度 |
三、灾后重建 |
四、资源条件 |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
一、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 |
二、羌族地区的文商旅融合 |
三、羌族地区的文体旅融合 |
第五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内在机理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主体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客体 |
三、政府部门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中的作用 |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过程 |
第六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结构分析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动力机制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制约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评价体系 |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一、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二、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一、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二、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四、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一、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二、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三、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预测分析 |
第一节 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汶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二节 理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理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理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理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三节 茂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茂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茂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第四节 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北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五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预测分析 |
一、农文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三、动态仿真模拟分析 |
第六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
一、整体评价 |
二、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羌族地区村镇与景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个案研究 |
第一节 茂县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坪头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二节 理县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桃坪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三节 北川县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石椅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四节 汶川县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水磨古镇基本情况 |
二、文商旅融合现状 |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 |
四、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五节 茂县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中国古羌城基本情况 |
二、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 |
三、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评价 |
四、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六节 五个田野调查点的对比分析 |
一、旅游产业融合基础的对比分析 |
二、旅游产业融合形态的对比分析 |
三、旅游产业融合路径的对比分析 |
四、旅游产业融合水平和效应的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 |
一、旅游产业融合形态单一 |
二、旅游产业融合深度不够 |
三、旅游产业融合水平不高 |
四、旅游产业融合效应不足 |
五、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支撑和公共服务不成熟 |
六、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
一、原生动力不足—产业基础较为薄弱 |
二、拉力不足—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 |
三、推力不足—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滞后 |
四、阻力重重—融合主体、融合客体和政府部门的障碍因素 |
五、斥力较大—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思考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目标 |
二、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
三、羌族地区村镇和景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政府方面 |
二、企业方面 |
三、村委会方面 |
四、居民方面 |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主要结论 |
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效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 |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
五、进一步优化和推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思考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科研项目 |
四、进一步提高云南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程度的对策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牧草生产者种植决策行为研究[D]. 高海秀.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2]武定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的产业发展研究[D]. 黄滢.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3]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D]. 叶善青.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4]吉林省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袁浩博. 吉林大学, 2019(02)
- [5]浅析久治县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和对策[D]. 陈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2)
- [6]中国援建斯里兰卡农业示范园区产业化发展研究[D]. 高莹.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7)
- [7]农村金融深化、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D]. 李晓龙. 重庆大学, 2019(01)
- [8]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产业发展对策及其产业上游提取工艺研究[D]. 傅籍锋. 贵州师范大学, 2019
- [9]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及效应分析[D]. 刘利.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10]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张莞.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