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时期中小学校长培训形式、内容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倩[1](2021)在《中小学校长培养机制问题研究 ——以哈尔滨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是根本,校长是关键。随着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校长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逐渐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成为决定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在中小学校长的培养上,尽管传统的培训方式能够帮助校长快速掌握工作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提高培养效率,但是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和专业化的今天,显然已经不能够满足“校长”这一职业的专业发展和社会对校长的期待了,我们需要对中小学校长培养机制进行创新,实现校长职前培养的持续化、专业化和个性化。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对中小学校长培养机制进行探索,在以改革开放为时间节点的基础上追溯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两个时期内中小学校长的培养政策和培养制度,并且以哈尔滨市为例,从学历教育、职前教育管理实践和职前教育管理培训、升迁过程这四个维度来了解中小学校长的职前培养现状,发现目前中小学校长培养机制在校长培养机制、传统管理思想和校长专业发展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在创新中小学校长培养新机制上,笔者主要从国家制度建设与引领、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落实与微调、高等院校开展专业学习、中小学校创造培养条件和校长人才的自我培养与超越等这五个层面提出系统持续的中小学校长培养新机制,为校长队伍的健康发展建言献策。
姚苏琪[2](2020)在《农村小学校长培训课程实施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农村校长助力工程X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中央及各地政府对农村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农村校长的专业发展随之成为了热点话题。为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农村小学校长队伍,教育部于2014年启动实施中小学校长国家级培训计划(以下简称“校长国培计划”)。培训课程作为校长培训的核心内容,其实施质量影响着培训的实效性。本研究以教育部面向全国组织并实施的中小学校长示范性培训项目之一农村校长助力工程X班为例,基于问卷调查的数据以及该班部分校长、教师和课程专家的访谈资料对课程实施现状及问题展开分析。本文大体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包括引言、理论基础和课程实施维度。引言集中介绍了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对象、研究思路与方法。此外,对农村校长助力工程X班课程实施的分析将以成人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课程论为理论基础,从价值取向、课程内容、实施方式和实施效果课程实施的四个维度进行分析。第二部分从课程实施的四个维度描述实施过程当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课程实施主体的价值取向与课程实施现状产生冲突;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待提高;课程实施的不同方式需要不断整合和改进;课程实施效果中学员所获知识对工作的影响、主体投入与产出之比及学员参与交流的情况都亟待改善。第三部分简述了校长培训课程实施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三方面:课程实施主体、课程实施内容的设置及课程实施环境。课程实施主体即人的因素包括:学员、授课教师、理论导师及实践导师;课程内容的设置包括学员需求调查、课程内容本身的借鉴性以及课程设置过程;课程实施环境则包括课堂学习环境、承办院校的教学资源环境及制度环境等。第四部分针对课程实施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课程价值取向层面,将学员的主体性与合作性、教师的前瞻性与操作性、导师引领学员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课程专家的综合性与系统性等理念相互结合;课程内容层面,将学员经验、授课教师及网络课程资源整合;课程实施方式层面,改进并整合多种实施方式推动学员主动思考;课程实施环境层面,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整合课上课后资源、完善培训管理制度并建立适用于校长培训课程实施的独特评价体系。改善课程实施的现状必须从课程实施的根源出发,重新定位课程理念、丰富课程内容、整合实施方式并重建评价体系。
郭荔宁[3](2020)在《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践行》文中认为进入新时期,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建设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已纳入国家教育发展战略格局之内,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这也表明,把握新时期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建设的新特征,探索新时期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建设的新实践,并由此梳理新时期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建设的新线路,无疑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使命与责任。
赵晓伟[4](2020)在《智慧教育背景下学校管理者信息化领导力构建 ——基于MOOC实践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及其引发的智能化进程,造就了新的领导情境和领导理念,也对学校管理者信息化领导力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管理者在适应时代变化开展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的实践中,信息化领导力的发展现状存在差异。为了顺应智慧时代的发展趋势,满足管理者的现状诉求,需要设计面向学校管理者的信息化领导力研修课程,同时也需要对研修课程进行持续丰富与更新。适应我国信息化发展需要,南京师大团队在2016年初建设完成了MOOC《信息化领导力》,为管理者构建信息化领导力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经验、实践案例和应用指导,该课程于2019年初被认定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并被多个地区教育部门采纳为管理者研修课程。为了保证课程内容能够适应智慧教育的时代特征,引领管理者持续构建面向未来的信息化领导力,本课程一直坚持边应用边更新。本研究正是基于当前课程的已有建设基础,并将如何适应变化而优化课程内容作为基本研究目标。研究首先基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视域,梳理信息化领导力的内涵演变,形成了“结构—内容”动态理解方式,提倡结构相对稳定,内容不断更新。在归纳智慧教育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概括出智慧教育背景下信息化领导力的内涵:包括高质高效的智慧愿景、互联互通的智慧空间、共建共享的智慧团队和精准精细的智慧效益。随后,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发现当前学校管理者信息化领导力存在三种典型特征:问题导向型、需求导向型和创新导向型。从理念、行动和反思三个维度(重点关注行动维度),形成智慧教育背景下信息化领导力共性和个性的构建策略。理念构建策略要求管理者树立变化意识、体验技术发展,并建立内涵的“结构—内容”的理解视角。行动构建策略针对不同管理者的现状特征,结合南京市智慧校园建设的优秀典型案例,提出适应三种类型管理者的差异化行动方案。反思构建策略引导管理者反思学校的智慧校园建设水平、反思自身的教育信息化意识,并建立多方联动的评估反思方式。最后,研究将形成的智慧教育背景下信息化领导力的内涵与策略,应用于《信息化领导力》MOOC第13期课程中。通过问卷调查、作品分析和论坛分析,研究发现,课程内容能够提升管理者的信息化领导力水平,促进管理者理解信息化领导力的各个维度,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将所学内容迁移至真实工作场景中。研究针对学员的反馈,提出课程改进建议:持续更新课程内容、提供多样化的案例资源、为不同身份的管理者提供不同的行动设计方案。
程明喜[5](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课程价值取向是指课程设计主体进行课程设计时所持的导向性的价值观,具体表现为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确定中的选择性倾向。课程价值取向伴随课程设计的技术安排和要素实施的全过程,是课程设计具体技术背后的“幽灵”和“无形的手”。笔者在长期从事教师培训过程中发现,当前,我国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思想观念多样、课程设计理念纷繁芜杂、各种声音此消彼长现象。由于缺少研究,很多课程参与主体,包括不同培训机构、课程设计者、培训者、参培教师等课程取向意识缺失,无法在相对共识、清晰的课程立场下有效沟通、设计课程并形成合力,这是导致教师培训“无序”与“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立足于我国教师培训的历史与现实,视界从1978年起至2018年,整整贯通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研究旨在考察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二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三是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以教师培训历史发展为主线,聚焦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主要采取了文献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和德尔菲法。一是文献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相关文献的检索和阅读,确立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依据不同时期教师培训重要政策和关键事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进行了“四阶段”划分。将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置于历史坐标下,还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历史真相。二是文本分析。研究按教师培训发展四阶段展开,选取了不同时期多种形态的教师培训课程37份,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三方面展开文本分析,揭示了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并依据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做出判定,最后,确定了不同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而全面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变迁。三是德尔菲法和访谈法。通过文献阅读,初步圈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运用德尔菲法,通过对11位培训专家的函询,确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六个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教育改革与发展、培训政策与标准、培训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和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最后,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及参训教师的访谈,揭示了不同因素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以及“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取向;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课程呈现出能力中心取向;“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课程呈现出专业发展取向与综合素养取向并存取向。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整体上呈现出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专业发展、向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第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形成与变迁受多种因素影响。第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本研究提出的建议是:一是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第一,加强教师培训课程研究,提升课程取向意识,在明晰的课程取向指导下实施课程设计技术;第二,加强教师培训政策、标准和理论学习,确保正确的课程价值取向和规范的课程设计技术。二是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第一,把握教育改革与教育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作出正确判断;第二,有意识地建立课程设计团队,避免课程设计者个体视角偏见和经验束缚;第三,本着分层、分类、分岗的原则设置培训项目,基于教师实际,聚焦主题设计培训课程。三是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第一,立足教育改革与发展,及时更新教师专业标准,为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提供依据;第二,立足教师培训理论与实践,及时出台教师培训政策、推广教师培训经验。四是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第一,进行综合素养取向下的教师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第二,选择知识社会学视角对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行深度分析。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6](2019)在《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在知识高度分化与新兴学科不断涌现的整体背景下,我国教育管理学逐渐走向成熟与专业化。基于四十余年纷繁复杂的研究成果,对学科已有研究开展系统性、理论性的回顾与反思,既有助于厘清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又有助于准确掌握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是学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研究工作。然而,现有对学科整体审视的研究,多为学者凭借自身知识积累所作的阶段性的回顾与展望,又或是囿于某一分支学科、具体研究领域当中。既有研究在视角上缺少全景维度与长时间段的系统检视,难以从海量繁杂信息中洞悉学科发展的真实样貌和客观动态规律,系统性的学科审思需引入新的研究范式加以完善。知识图谱作为反映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以及结构关系的一种知识管理工具,能有效克服以上不足。通过对海量复杂信息开展缜密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可动态展现学科的演进特征,探究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发现学科发展过程中的缺失与薄弱环节,对拓宽学科研究广度与挖掘研究深度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实践价值。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将知识图谱方法运用于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研究当中,以学科归宗、学科渗透、学科价值为研究基点,以正视学科发展的复杂本质、顺应跨学科的发展态势为研究原则,通过构建三维矩阵(以学科给养、主题演化、知识流动、学术群体为目的维,以各类知识单元为对象维,以统计分析、引文分析、共引分析、聚类分析等科学计量分析为方法维),将CNKI中1979-2018年我国教育管理学38162篇文献信息转化成一系列的知识图谱,以期更深层次地揭示学科结构的相似性与承接性,具体的研究过程及研究发现如下:(1)“学科给养”视角。分别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层面呈现学科演进与发展的动力来源与基础条件。总体来说,学科目前仍处于成长阶段,学科发展的内部与外在条件整体较好,高等院校引领拉动学科发展,但机构之间“贫富”差距较大。此外,研究成果分布在829种不同的期刊上,涉及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14个学科,呈现学科交叉性强,领域广泛等特性。(2)“发展轨迹”视角。前述文献样本涉及到的50351个关键词之间存在强弱关系,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开展共现分析与聚类分析,挖掘出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亲疏关联。整体来看,学科经4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明确的范畴体系,整体呈现“核心—衍生—边缘”的主题格局。阶段性分析表明,学科演进过程中新老话题的更替,存在明显的“政策依赖”特性,与繁荣的应用研究相比,基础性研究量少质低,纵向连贯性研究不足。(3)“知识关联”视角。通过探测突现词把握学科研究前沿。学科研究中具有时代特征“变”的研究域,是学科发展对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回应。综合“主题演化”的分析结果可知,关注度高的热点领域,容易聚集集体智慧创造新知识,引领学科的发展方向。对前述38162篇文献样本涉及到的144618篇参考文献开展引文分析,结果显示,滋养学科发展的奠基性文献在学科发展初期较为欠缺,这与学科发展初期学术研究规范性存在欠缺有关,因学科研究更注重现实性与实用性,学术积累在延续性和体系上较为薄弱。(4)“学术群体”视角,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别对作者合作与作者共被引形成的“显性网络”与“隐性网络”进行考察。整体而言,作者合作构成的“显性网络”密度低,“权威学者”之间的学术联系不紧密,“师生型”、“同事型”是合作的主要方式,网络中派系林立的程度值不高,整体科研合作网络仍处于待优化的初级阶段。基于核心作者共被引构成的“隐性网络”按照研究领域可分为10个学术群体,研究跨领域特性明显,但不具备明显的学派效应。整体上来看网络连通性好,信息传递快,具有典型的“小世界”效应,存在“学术明星”现象。(5)综合上述分析,研究基于知识图谱视角,总结出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范式特征,并对学科研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反思。从建构均衡化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打造本土化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等层面提出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一系列建议。研究借由宏观概括、中观分析、微观扫描对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四十年进行回溯与总结,结合学科发展范式特征提出展望,客观呈现学科总体图景、发展态势与结构特征,为后续研究把握研究重点、捕捉研究前沿、规范学科布局奠定了研究基础。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未来还需进一步扩充基础数据,扩大文献样本的来源范围,将学术着作、学位论文吸纳进来,同时增加中外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横向对比,以客观评价我国教育管理学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地位、优势与差距。此外,还需丰富研究内容,将学科研究成员的知识结构与研究取向纳入学科建设的重点考察范围,进一步完善本研究。
李谷风[7](2018)在《梅州市梅县区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校长承担着重要的教学管理任务,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在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方面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新时期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的过程中,要明确认识到校长在助力素质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确保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可以真正发挥出校长的重要作用,为素质教育思想的贯彻落实做出正确的指引。基于上述认识,在本次研究工作中,尝试使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梅州市梅县区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进行研究。首先对研究背景进行了论述,对新时期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的背景、研究的意义、校长培训的基本模式和主要研究理论进行了系统解析;其次,在研究中将梅县区作为研究对象,对梅县区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且从梅县区农村中小学校长队伍概况、校长培训组织管理现状、校长培训需求调研角度进行系统的论证,经过研究发现现阶段在组织开展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的过程中,还存在校长培训保障不到位、校长参与培训积极性不足,资金支持不到位、校长培训组织次数少,培训导师自身素质偏低、培训形式相对单一,激励保障作用受限、培训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在明确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培训管理制度、培训经费保障、培训机构等解析了出现问题的原因;最后对梅县区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改进措施加以研究,从完善组织管理力度、构建经费保障机制、全面推进组织机构改革等角度进行探索,能够促进梅县区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方面各项问题的解决,同时开展总结工作,在明确本次研究创新点的基础上,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为下一步研究指明方向。经过本次研究,能够逐步对农村地区中小学校长培训方面的问题形成合理化的认识,并借助改进建议的落实改善现状,促进中小学校长培训作用的发挥,确保中小学校长能够真正承担起在中小学范围内落实素质教育的责任,推进我国农村地区中小学教育改革取得全新的发展成果。
吴国良[8](2018)在《道德领导视野下中小学校长角色转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道德领导思想作为一种新型领导哲学被引入我国传统学校管理实践场域以来,有关道德领导思想的研究与运用即成为人们聚焦的议题。人们想要追寻道德领导思想在理论建构与实践运用上的繁茂与兴盛,更期冀道德领导思想能在我国传统学校管理文化环境中结出适应本国土壤的花果,让道德领导实践不只停留在理论意义上的移植与改造,更能在实践意义上有效指导传统学校管理发展与变革。校长是学校管理变革的灵魂领袖,推动校长角色转型以使更加有效实践道德领导思想,引领实现学校管理变革变得意义重大。研究发现,从道德领导视野下推动我国传统中小学校长角色转型的相关研究,比较零散且不成系统。这对中小学校长借鉴并有效运用道德领导思想开展学校管理变革,形成了一定阻碍。基于此,本文试图从道德领导视角出发,通过对传统中小学校长典型管理实践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反思后得出,我国传统中小学管理实践一般性逻辑——以科层制管理占主导,在此基础上分析并归纳出我国传统中小学校长角色的四种表现,即政策传令者、集权领导者、问题解决者和化缘公关者。研究过程中,结合对相关中小学校长的访谈实录分析,以及对中小学校长日常管理实践记录和心得等材料研究,形成我国传统中小学校长角色表现的具体原因主要有传统政治基因延续、“拿来式”科层制影响、传统文化心理作用以及知识贬值与经费短缺。通过对道德领导思想的理论依据和相关概念进行学理分析,学问思辨,具体阐释道德领导影响中小学校长角色的理论性内容,包括合理管理价值观的确定、道德领导所遵循的实践逻辑、校长领导的道德权威基础和建设一所有德行的学校。辩名析理,道德领导视野下的中小学校长应追寻道德模范、服务向导和专业引领三种角色。中小学校长实现角色转型既需要在理念上做出改变,更需要强化自身的综合素质。校长实践道德领导角色需要在道德权威驱动下进行学校领导,在领导思想上要通过价值进行领导;在领导方法上要以文化的力量实现领导;在领导实践上要强调服务式领导。此外,校长综合素质的养成需要从修养良好的道德素质、提升自我管理素质和塑造终身学习素质三个方面入手。综合对传统中小学校长角色实践表现、归因及转型必要性分析,通过理论借鉴及学理分析,进而遴选理论支撑、界定道德领导新角色,确定实践道德领导新角色所必备领导转变和素养要求等。为了促进传统中小学校长角色向现代校长道德领导角色转型,必须要注重校长道德领导素养生成、构建道德型校本管理制度、强化反思性校长培训思维,构建新型校长评价体系。
聂立肖[9](2018)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标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军人物,对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标准旨在规范校长的任职条件和资格,标准的明确与合理设置,有利于提升校长的专业素质,促进校长队伍的均衡化发展,提高校长队伍整体水平,为校长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和现代教育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本研究采用历史研究法,结合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及教育背景,基于对国家层面相关政策文件的分析,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标准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政治挂帅阶段,校长的选拔任用主要以干部的选拔任用标准作为参照依据;二是注重能力阶段,以干部的“四化”标准为为基础,提出校长要立足教育系统进行选任,以解决“外行人管内行人”这一现象;三是专业为主阶段,任职资格和任职条件规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强调考察选任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进入“专业为主”阶段后,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标准理解上的一个重大突破是,意识到“徒标准不足以自行”。校长选拔任用标准的合理设置、切实推行与实效发挥,有赖于支撑系统的建立与完善。其重点涉及两个层面:一是实施上的规范;二是性质上的明确。就前者而言,上岗培训制度的建立与选拔任用程序的健全,强化了选拔任用标准落实的可能性,为选拔任用标准的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就后者而言,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的研制颁布与校长职级制改革的推进,明确了校长的专业性质,为选拔任用标准的确立提供了依据和出发点。研究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标准经历了由无迹可寻到自主自觉再到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变化过程,选拔任用标准的落实需要实施制度为其提供保障,新时期标准的发展明确了新的方向。藉此,论文提出四方面的建议,一是提高校长任职的基本条件标准,以适用新的发展要求;二要落实校长资格证书制度,将“校长岗位培训合格证书”法制化;三要全面推行校长职级制,使校长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四要以促进校长队伍的专业化发展为最终目标。
满建宇[10](2017)在《校长专业标准视野下校长领导角色研究 ——以K校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校长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带头人,担负着引领学校和教师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重任。当前,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国民素质不断提高,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尤其是对教育公平和优质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的治学理念和办学行为受制于校长能否准确定位其领导角色,取决于校长专业化发展的程度和水平,因此,作为学校的领头雁和带头人,在教育内部治理、教育供给侧改革等社会背景下,准确定位校长的领导角色,把握校长领导角色职能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本文运用个案研究方法,以山东省T市J中学K校长为个案研究对象,通过深入到J中学为期3个多月的调研、走访和座谈,全面了解K校长在J中学的管学治教行为,既研究K校长的教育理念以及在办学过程中学校治理和文化建设中的角色行为,又深入分析善文化在J中学开展的状况以及对J中学教师、学生等产生的影响,同时还通过对J中学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深度访谈以及与J中学有着密切关系的教委办主任、J中学所在的社区和部分学生家长的座谈,了解K校长在管学治教过程中所采取的行为和扮演的角色以及学校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等对K校长的校长角色扮演情况所持的态度。本文对国内外校长角色和校长专业标准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分析了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不足,借鉴德鲁克关于人与事的经典管理理论、明茨伯格关于经理工作性质对于经理角色的分类以及巴纳德组织要素及其职责任务等理论,提出了校长角色的“理想类型”模型,由“引领者、促进者和协调者”三大类组成,包括目标引领、教学引领、道德引领,促进学校发展、促进教师发展、促进学生发展,关系协调、资源协调和自我协调等九种角色。引领角色是校长“领导之心”的体现,以校长的领导之心塑造学校的价值观和发展观;促进角色是校长的“领导之脑”的体现,以校长的领导之脑,身体力行,促进学校大局发展并经营学校的事务;协调角色是校长的“领导之手”的体现,以校长的“领导之手”,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协调各种内外部关系。引领者、促进者和协调者三大类角色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可能会出现交叉融合或几种角色集于一身的情况,在学校发展的不同时期,校长所扮演的角色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从理想类型的理论角度将校长所承担的角色进行归类分析,有助于促进校长专业化发展,有助于提升校长的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也为校长的角色定位和校长培训提供策略参考。其次,结合对K校长及其所在学校的实地调研和访谈,了解J中学的前世今生和K校长在业务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逐渐成长和发展的历程。通过对K校长做校长期间所采取的学校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成长的措施和行为,对K校长领导角色进行梳理分析,总结其校长领导角色履行情况,找出他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帮助其解决角色扮演中存在的问题。第三,通过对K校长在引领者、促进者和协调者三类九种角色履行情况的系统分析,针对J中学在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中采取的举措,结合J中学教师、学生对K校长的评价以及学校八年来的发展情况,来论证校长角色的理想类型。在引领角色中,校长不仅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愿景,领航学校发展,而且还要做好教学的引领,承担着高质量办学的主体责任,同时还要引领教师和学生的道德发展,促进师生道德素养的提升,实现学校领导方式的转变。在促进者角色中,校长不仅承担着促进学校发展的主导责任,建立起师生向往的精神家园,而且要促进教师发展,强化教师从教意愿,提升教师的师德素养,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以扎实的专业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同时,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校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发展观,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平台和展示才华的舞台,促进学生多元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创设有利的条件和氛围。协调则是为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创设一个和谐温馨的环境。校长首先要做好关系的协调工作,包括学校内部中校长与领导干部团队之间的关系,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为学校发展创设一个风清气正的内部环境,以及学校外部中包括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关系,与社区的关系,与家长的关系等,为学校发展创设有利的外部环境,还要协调好各类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财物资源,充分发挥资源在办学中的作用,放大办学能量。同时校长要做好自我协调,包括不同人群、不同场合、不同时期等角色的协调以及自我身心的协调,以健康的身心来管学治教,充分享受到教育所带来的职业幸福感。最后,针对校长角色存在的定位问题,通过改变校长任命方式、完善校长评价体系建设、提高校长工作待遇等建议,解决制约校长领导角色定位的瓶颈。尤其在当前教育改革不断走向深入的背景下,科学设计校长专业培训标准,提升校长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提升学校治理能力,提高办学质量。
二、新时期中小学校长培训形式、内容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时期中小学校长培训形式、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小学校长培养机制问题研究 ——以哈尔滨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的问题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的问题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理论基础 |
(一)校长成长阶段理论 |
(二)专业发展理论 |
(三)社会升迁理论 |
五、概念界定 |
(一)中小学校长 |
(二)培养机制 |
六、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七、创新点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研究不足 |
第二章 我国中小学校长培养机制的发展历程 |
一、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阶段 |
(一)任用标准 |
(二)选拔方式 |
(三)培训工作 |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 |
(一)任用标准 |
(二)选拔制度 |
(三)培训制度 |
第三章 哈尔滨市中小学校长培养机制调查 |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设计 |
(二)调查实施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一)中小学校长的基本情况 |
(二)调查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
(三)中小学校长职前培养的整体情况 |
(四)中小学校长培养机制现状 |
(五)中小学校长职前培养的差异分析 |
(六)中小学校长职前培养的多元回归分析 |
第四章 现有培养机制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一、中小学校长职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
(一)中小学校长职前培养效果不均衡 |
(二)学历教育缺乏专业引领 |
(三)职前教育管理实践相对封闭 |
(四)各类机构的校长培养工作缺乏统筹性 |
二、中小学校长职前培养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校长培养机制不健全 |
(二)传统管理思想的制约 |
(三)校长专业发展实力不足 |
第五章 创新中小学校长培养机制 |
一、国家制度建设与引领 |
(一)整体规划校长培养路径 |
(二)完善校长管理制度 |
(三)健全动态长效的监测管理体系 |
二、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落实与微调 |
(一)确立校长培养机构的责任制度 |
(二)建立区域校长人才储备库 |
(三)整合区域内的校长培养资源 |
(四)积极培育社会培养机构 |
(五)给予校长自我成长的空间 |
三、高等院校引导专业学习 |
(一)课程内容设置合理 |
(二)改革教育教学方式 |
(三)重视专业精神的培养 |
四、中小学校创造培养条件 |
(一)成立学校管理后备人才的“黄埔军校” |
(二)提供岗位实践机会 |
(三)定期举办管理交流分享会 |
五、校长人才的自我培养与超越 |
(一)转变思想观念 |
(二)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
(三)重视实践反思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中小学校长培养机制访谈提纲 |
附录二 中小学校长职前培养机制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农村小学校长培训课程实施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农村校长助力工程X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农村小学校长培训课程实施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理论依据 |
(三)课程实施分析的维度 |
二、农村小学校长培训课程实施的主要问题 |
(一)课程实施主体的价值取向与实施现状冲突 |
(二)课程实施内容与农村小学发展的契合性不足 |
(三)课程实施方式需要整合和改进 |
(四)课程实施效果亟待提高 |
三、农村小学校长培训课程实施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课程实施主体的意识和素质有待提高 |
(二)课程实施内容设置的合理性不足 |
(三)课程实施环境的建设缺乏科学性 |
四、农村小学校长培训课程实施的建议 |
(一)重新定位课程实施的理念 |
(二)建设多主体多渠道的课程实施内容 |
(三)促进实施方式与学员学习的充分融合 |
(四)营造良好的课程实施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践行(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建设的特征辨析 |
2 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建设的实践探索 |
3 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建设的践行路线 |
(4)智慧教育背景下学校管理者信息化领导力构建 ——基于MOOC实践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问题与思路 |
1.1 研究概念之界定 |
1.1.1 智慧教育 |
1.1.2 学校管理者信息化领导力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1 研究背景:智慧时代呼唤智慧型的学校管理者 |
1.2.2 研究意义:从理论探索到实践应用的价值意蕴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过程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过程 |
第2章 研究综述:已有研究与学理依据 |
2.1 已有研究:现状与启示 |
2.1.1 信息化领导力研究现状 |
2.1.2 智慧教育研究现状 |
2.2 学理依据:理论及指导 |
2.2.1 适应性结构化理论介绍 |
2.2.2 对信息化领导力的启示 |
第3章 内涵构建:智慧教育背景下学校管理者信息化领导力的重塑 |
3.1 信息化领导力的“阶段—逻辑”演变脉络 |
3.1.1 信息化领导力内涵发展的阶段审视 |
3.1.2 信息化领导力内涵解读的逻辑走向 |
3.2 信息化领导力的“结构—内容”内涵构成 |
3.2.1 智慧教育背景下信息化领导力内涵的结构理解 |
3.2.2 智慧教育背景下信息化领导力内涵的内容调整 |
第4章 策略构建:智慧教育背景下学校管理者信息化领导力的建设 |
4.1 智慧教育背景下学校管理者信息化领导力的构建思路 |
4.2 基于三种类型的学校管理者信息化领导力的特征分析 |
4.2.1 问题导向型信息化领导力特征分析 |
4.2.2 需求导向型信息化领导力特征分析 |
4.2.3 创新导向型信息化领导力特征分析 |
4.3 基于三种类型的学校管理者信息化领导力的构建策略 |
4.3.1 学校管理者信息化领导力的理念构建策略 |
4.3.2 三种类型学校管理者信息化领导力的行动构建策略 |
4.3.3 学校管理者信息化领导力的反思构建策略 |
第5章 应用分析:智慧教育背景下《信息化领导力》MOOC的优化 |
5.1 智慧教育背景下《信息化领导力》MOOC的设计实施 |
5.1.1 《信息化领导力》MOOC的整体特点 |
5.1.2 《信息化领导力》MOOC的内涵更新 |
5.1.3 《信息化领导力》MOOC的策略实现 |
5.2 智慧教育背景下《信息化领导力》MOOC的实施效果 |
5.2.1 问卷分析:学员信息化领导力的理念情况 |
5.2.2 作品分析:学员信息化领导力的行动方案 |
5.2.3 论坛分析:学员信息化领导力的收获反思 |
5.3 智慧教育背景下《信息化领导力》MOOC的改进建议 |
5.3.1 理解信息化领导力的内涵,持续更新课程内容 |
5.3.2 结合信息化领导力的策略,提供更多案例资源 |
5.3.3 体现信息化领导力的差异,设计多种行动方案 |
第6章 总结思考: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1.1 主要结论 |
6.1.2 研究创新 |
6.2 后续计划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学员开课问卷 |
附录二 :学员结课问卷 |
附录三 :学员访谈提纲 |
附录四 :学员作业模板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理解及界定 |
一、中小学教师培训 |
二、课程设计 |
三、价值与价值取向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理论意义 |
三、现实意义 |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的研究 |
一、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 |
二、教师培训历史分期研究 |
三、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研究述评 |
第二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的研究 |
一、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
二、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研究 |
三、教师培训课程内容研究 |
四、教师培训课程问题与策略研究 |
第三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
一、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 |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 |
第四节 关于教师培训的其他研究 |
一、教师培训思想研究 |
二、教师培训理论研究 |
三、教师培训政策研究 |
四、教师培训需求研究 |
五、教师知识与教师素质研究 |
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本体论研究 |
第一节 价值取向及其相关范畴 |
一、价值与价值取向 |
二、价值取向形成的机制 |
三、价值取向的特点、作用与规定性 |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及其价值取向 |
一、一般意义课程的多种界说 |
二、教师培训课程 |
三、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 |
第四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 |
第一节 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二节 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并举阶段(1989-1998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三节 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四节 “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 年至今)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五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分析 |
第一节 知识中心取向教师培训课程的探察(1978-1988 年) |
一、学历补偿培训:八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非学历培训:八十年代非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学历补偿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中心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
第二节 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分析(1989-1998 年) |
一、学历补偿与提高培训:九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继续教育:继续教育课程特征分析 |
三、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向能力过渡取向的共性特征 |
第三节 能力中心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透视(1999-2009 年) |
一、全员教师岗位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教师培训课程能力中心价值取向的共性特征 |
第四节 专业发展与综合素养取向下教师培训课程的聚焦(2010 年至今) |
一、“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教师培训课程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
第六章 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影响因素的确定 |
一、可能影响因素的圈定 |
二、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 |
三、影响因素的分类 |
第二节 影响因素的分析 |
一、教育改革与发展 |
二、培训政策与标准 |
三、培训理论与实践 |
四、教育技术的发展 |
五、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
六、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 |
第三节 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
一、社会学的视角 |
二、课程目标的社会应对与选择 |
三、课程结构的社会谋划与平衡 |
四、课程内容的社会筛选与重组 |
五、培训方式的社会惯习与创新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呈现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向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 |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受多种因素影响 |
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一、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 |
二、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 |
三、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 |
四、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及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可能的创新点 |
第四节 研究基础 |
一、数据来源及检索策略 |
二、研究方法 |
三、知识图谱绘制流程 |
四、辅助软件 |
第二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给养”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时序分布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论文时序分布 |
二、基于学科成长规律的基本判断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空间分布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机构分析 |
二、我国教育管理研究文献的期刊分布 |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研究基金项目分析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项目资助年度分布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类别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典型基金项目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学科知识生产仍处于成长阶段 |
二、学科发展呈现交叉性强领域广的特点 |
三、学科发展存在分化不均的现象 |
第三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轨迹”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展现 |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性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时间演化 |
一、1979-198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二、1990-199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三、2000-200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四、2010-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特点总结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演进总结 |
第四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关联”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 |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整体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阶段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基础 |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文献共被引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共被引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基于研究前沿的分析 |
二、基于研究基础的分析 |
第五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科学者分布状态 |
一、高产作者界定标准 |
二、高产作者产出与分布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合作网络解析 |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状况整体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网络特征分析 |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
一、数据来源和分析架构 |
二、作者共被引网络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基于学者合作状况的分析 |
二、基于学术群体构成的分析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工作及发现 |
一、基于“学科给养”视角的研究发现 |
二、基于“发展轨迹”视角的研究发现 |
三、基于“知识关联”视角的研究发现 |
四、基于“学术群体”视角的研究发现 |
第二节 知识网络视角下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特点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 |
二、学科交叉与互涉促进分支学科不断生成 |
三、以混合团体为基础聚合的学术共同体 |
第三节 学科视角下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展望 |
一、建构均衡化的教育管理学科体系 |
二、打造本土化的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 |
三、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 |
第四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后续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术语缩写列表 |
附录二 数据索引 |
附录三 本研究涉及的部分法律与政策文件 |
附录四 1979-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部分着作统计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梅州市梅县区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创新之处 |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 |
2.1 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内涵及意义 |
2.1.1 培训的内涵 |
2.1.2 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意义 |
2.2 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的特征和基本模式 |
2.2.1 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的特征 |
2.2.2 农村中小校长培训的基本模式 |
2.3 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的相关理论 |
2.3.1 成长规律理论 |
2.3.2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2.3.3 激励理论 |
第三章 梅县区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现状 |
3.1 梅县区农村中小学校长队伍概况 |
3.1.1 总体概况 |
3.1.2 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 |
3.1.3 培训学习情况 |
3.2 校长培训需求调研 |
3.2.1 组织管理需求 |
3.2.2 培训内容需求 |
3.2.3 培训形式选择 |
3.3 校长培训概况 |
3.3.1 培训组织管理概况 |
3.3.2 培训经费投入 |
3.3.3 培训形式和参加情况 |
3.3.4 培训效果 |
第四章 梅县区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梅县区中小学校长培训存在的问题 |
4.1.1 校长参与培训积极性不高 |
4.1.2 校长培训组织次数少 |
4.1.3 培训形式相对单一 |
4.1.4 培训效果不明显 |
4.2 梅县区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4.2.1 培训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 |
4.2.2 培训经费保障不足 |
4.2.3 培训机构不完善 |
第五章 改进梅县区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建议 |
5.1 构建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组织管理制度体系 |
5.1.1 构建培训管理制度体系 |
5.1.2 强化培训质量评价 |
5.2 落实培训经费保障机制 |
5.2.1 改革经费投入机制和加大投入力度 |
5.2.2 加强培训经费监管 |
5.3 推进培训机构改革,创新培训形式 |
5.3.1 推进培训机构专业化、市场化建设 |
5.3.2 优化培训机构资质评估管理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录 A 梅州市梅县区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调查问卷 |
(8)道德领导视野下中小学校长角色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道德领导:注入校长领导困境的一针“强心剂” |
二、中小学校长角色转型:教育改革新形势下的新期待 |
第二节 研究价值 |
一、实践价值:为新时期中小学校长角色转型提供新选择 |
二、理论价值:为道德领导理论的中国化融合贡献绵力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道德领导 |
二、校长角色 |
三、角色转型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道德领导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校长角色转型研究 |
三、研究评述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传统中小学校长角色反思 |
第一节 传统中小学校长角色表现 |
一、政策传令者 |
二、集权领导者 |
三、问题解决者 |
四、化缘公关者 |
第二节 传统中小学校长角色形成原因 |
一、传统政治基因延续 |
二、“拿来”式科层制 |
三、传统文化心理 |
四、知识贬值与经费短缺 |
第三节 传统中小学校长角色转型必要性 |
一、中小学校长角色转型的客观需要 |
二、中小学校长角色转型的主体需求 |
第三章 道德领导视野下中小学校长角色的科学界定 |
第一节 道德领导影响校长角色界定的理论阐释 |
一、合理管理价值观的确定 |
二、道德领导所遵循的实践逻辑 |
三、校长领导的道德权威基础 |
四、建设一所有德行的学校 |
第二节 道德领导视野下中小学校长角色定位 |
一、道德模范 |
二、服务向导 |
三、专业引领 |
第四章 道德领导视野下中小学校长的学校领导与素质要求 |
第一节 道德权威驱动下中小学校长的学校领导 |
一、推崇“通过价值进行领导”的领导思想 |
二、注重“以文化的力量实现领导”的领导方法 |
三、强调“服务式领导”的领导实践 |
第二节 中小学校长实践道德领导角色的素质要求 |
一、良好的道德素质 |
二、提升自我管理素质 |
三、塑造终身学习素质 |
第五章 道德领导视野下中小学校长角色转型策略 |
第一节 注重校长道德领导素养生成 |
一、省思心态,培育道德领导意识 |
二、以身为范,优化道德领导行为 |
第二节 构建道德型校本管理制度 |
一、道德型校本管理制度内涵 |
二、构建道德型校本管理制度的主要措施 |
第三节 强化反思性校长培训思维 |
一、反思性校长培训阐释 |
二、实施反思性校长培训的路径选择 |
第四节 构建新型校长道德评价体系 |
一、校长道德评价阐释 |
二、健全校长道德评价体系的有效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外关于校长选拔任用标准的研究 |
(二) 国内关于校长选拔任用标准的研究 |
(三)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与展望 |
三、概念界定 |
(一) 中小学校长 |
(二) 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标准 |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校长选拔任用标准演变的三个阶段 |
一、政治挂帅:参照党政干部标准(1949-1978年) |
(一) 背景与基础 |
(二) 党政干部的选拔任用标准 |
二、能力为重:立足教育系统(1978-1990年) |
(一) 发展背景 |
(二) 干部队伍的“四化”标准 |
(三) 校长选拔任用标准的主体内容 |
三、专业为主:强调综合素质(1990年-至今) |
(一) 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 |
(二) 校长任职的基本条件 |
(三) 校长任职的基本资格 |
(四)校长的岗位要求 |
第二章 实施制度的规范:上岗培训制度与选拔任用程序 |
一、推动标准的落实:上岗培训制度的建立 |
(一) 职业资格证书:校长之路的通行证 |
(二) 推进校长资格制度发展的建议 |
二、强化标准的效力:选拔任用程序的健全 |
(一) 校长产生的机制 |
(二) 选拔任用程序的发展 |
第三章 职业性质的明确:校长专业标准与校长职级制 |
一、专业标准:选拔任用标准确立的依据 |
(一) 专业标准对校长提出的新要求 |
(二) 专业标准重要性的体现 |
二、校长职级制:选拔任用标准确立的出发点 |
(一) 校长职级制的政策化 |
(二) 校长职级制的实地探索 |
(三) 校长职级制的影响 |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初步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一) 选拔任用标准涉及的三个阶段 |
(二) 实施制度是落实选拔任用标准的保障 |
(三) 选拔任用标准发展的新方向 |
二、初步建议 |
(一) 提高基础条件的要求 |
(二) 落实校长资格证书制度 |
(三) 全面推行校长职级制 |
(四) 促进校长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10)校长专业标准视野下校长领导角色研究 ——以K校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置身校长:新角色的迷茫 |
二、冷静思考:理想与现实的对照 |
三、教育改革:角色冲突与迷茫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价值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及研究方法 |
一、文献综述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研究方法 |
第—章 标准之内与标准之外:校长领导角色的理想类型 |
第一节 《校长专业标准》对校长领导角色的规训 |
一、《校长专业标准》出台的背景 |
二、《校长专业标准》对校长的专业要求 |
第二节 校长领导角色的理想类型 |
一、引领者角色,学校精神长相的“设计师” |
二、促进者角色,学校健康成长的“项目经理” |
三、协调者角色,学校和谐发展的“项目主管” |
第三节 校长领导角色之间的关系 |
一、引领者与促进者之间的关系 |
二、协调者与引领者之间的关系 |
三、协调者与促进者之间的关系 |
第二章 K校长及J中学 |
第一节 K校长的成长史 |
一、K校长的成长历程 |
二、K校长的工作经历 |
三、我与K校长 |
第二节 作为K校长工作场域的J中学 |
一、作为礼仪之乡的J镇 |
二、时代变迁中的J中学 |
第三节 K校长的教育领导理念 |
一、让每一个孩子都有绽放的理由 |
二、让每一位教师都有专业发展的诉求 |
三、让学校充满善文化的气息 |
第三章 引领者,用“心”把握学校前行的方向 |
第一节 目标引领,做学校发展的“领航人” |
一、愿景是形象且生动的行动指南 |
二、目标是抽象又实际的理念系统 |
三、规划是具体且可行的实施方案 |
四、文化是稳定且持续的引领力量 |
第二节 教学引领,做办学质量的“担当人” |
一、教与学的引领是校长的首要职责 |
二、教学理念的更新是校长的重要任务 |
三、教学过程的管理是教学引领的基本保证 |
四、教学质量的提升是教学引领的最终目的 |
第三节 道德引领,做立德树人的“促进人” |
一、道德领导是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 |
二、道德引领学生发展,奠基学生幸福人生 |
三、以道德领导实现学校领导方式的转变 |
第四章 促进者,用“脑”担当学校发展的使命 |
第一节 促进学校发展,做学校发展的“明白人” |
一、明确发展定位,引领目标方向 |
二、确定改革主题,激活内部活力 |
三、形成共同愿景,建设精神家园 |
第二节 促进教师发展,做教师成长的“引路人” |
一、强化从教意愿,提升师德素养 |
二、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水平 |
三、巩固专业基础,强化继续教育 |
第三节 促进学生发展,做学生成长的“举旗人” |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奠基学生终生发展基石 |
二、客观对待学习成绩,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
三、搭建多种发展平台,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
第五章 协调者,创设学校发展的和谐环境 |
第一节 协调关系,做运行机制的“活化人” |
一、协调与主管部门的关系,寻求政府支持 |
二、协调与教师的关系,建立合作竞争机制 |
三、协调师与师、师与生、生与生关系,做沟通达人 |
四、协调与家长的关系,彰显家庭的教育功能 |
五、协调与社区的关系,实现合作共赢 |
六、协调与媒体的关系,放大办学能量 |
第二节 资源协调,做办学能量的“放大人” |
一、政策协调,发挥政策的学校治理改革功能 |
二、人力资源协调,激活学校人力潜能 |
三、“财”“物”协调,发挥财物的功效 |
四、生源协调,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
第三节 协调自我,做幸福教育的“享受人” |
一、不同场合的角色调适 |
二、不同人群的角色调适 |
三、自我的心理调适 |
第六章 校长专业标准视野下的校长领导角色困顿 |
第一节 《校长专业标准》修订完善的建议 |
一、《校长专业标准》要强化校长的道德领导力 |
二、《校长专业标准》要关照校长的自我协调能力 |
三、依据《校长专业标准》,亟待制定校长培训标准 |
四、《校长专业标准》要进一步明晰校长评价体系 |
第二节 K校长的领导角色困顿 |
一、教学领导与校长兼课的困惑 |
二、引领教师发展与教师职业倦怠的困惑 |
三、学生发展与家庭配合、社会影响的困惑 |
四、教师发展与“教育政治”的困惑 |
五、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的困惑 |
第三节 厘清并解决影响校长领导角色定位的制约瓶颈 |
一、创建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 |
二、提升校长的职业幸福感 |
三、提升校长专业化发展水平 |
第四节 加强校长领导力培训是校长领导角色转化的有效途径 |
一、明确定位校长培训内容和要求 |
二、关注校长道德领导力培训 |
三、活化培训方式,提升培训效果 |
研究结论与研究反思 |
一、研究的基本贡献 |
(一) 构建校长领导角色的理想类型模型 |
(二) 明确校长领导角色之间的关系 |
(三) 提出了校长专业标准修改的建议 |
(四) 指出校长领导角色定位的路径 |
二、持续的追问 |
(一) 校长究竟是什么 |
(二) 谁控制了校长的工作 |
(三) 校长需要什么样的核心素养 |
(四) 校长亦需要自己的“瓦尔登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 |
附录二、校长领导角色调查问卷 |
附录三、校长领导角色访谈提纲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后记 |
四、新时期中小学校长培训形式、内容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小学校长培养机制问题研究 ——以哈尔滨市为例[D]. 赵倩.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农村小学校长培训课程实施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农村校长助力工程X班为例[D]. 姚苏琪.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3]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践行[J]. 郭荔宁. 中外企业家, 2020(09)
- [4]智慧教育背景下学校管理者信息化领导力构建 ——基于MOOC实践的视角[D]. 赵晓伟.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 程明喜.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6]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D].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8)
- [7]梅州市梅县区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问题研究[D]. 李谷风.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8(05)
- [8]道德领导视野下中小学校长角色转型研究[D]. 吴国良.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9]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标准研究[D]. 聂立肖.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10]校长专业标准视野下校长领导角色研究 ——以K校长为例[D]. 满建宇.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