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表演团体综合实力评价体系(初稿)

文艺表演团体综合实力评价体系(初稿)

一、艺术表演团体综合实力评估体系(初稿)(论文文献综述)

佀咏梅[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民生建设研究》文中提出“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直接关系民生幸福。”(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民生建设在探索中推进,在推进中日益成熟,不仅丰富了文化民生建设的内容,也推动文化民生建设在多方面展开,取得了卓越成绩。同时,由于时代和实践的局限,文化民生建设也必然存在一些问题。探寻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进一步推进文化民生建设的措施,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文化民生建设展现出来的重大意义,并系统总结文化民生建设的经验,这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更加美好的文化生活的需要,而且是构筑民族精神家园的需要;不仅是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需要,而且是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需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民生建设不是无源之水,而是具有特定的现实需要、理论依据和历史前提的。它是改革开放以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人民美好文化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是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内在动力。虽然经典作家没有提出“文化民生建设”这一概念,但是经典作家的思想中一直包含着文化民生建设的相关内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人的需要理论、文化发展的人民主体性思想是文化民生建设的理论依据。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开始就致力于推动文化民生建设,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文化建设的人民主体地位,并通过文化民生建设对民众进行文化启蒙,这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的历史前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持续推进文化民生建设,并不断丰富文化民生建设的内容。文化民生建设从满足人民美好文化生活需要出发,在文化需要满足的基础上,为民族凝聚精神力量,构筑民族精神家园,进而孕育先进的文化生产力并培育高素养的国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最终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价值归宿。在文化民生建设的实践中,党的文化民生建设始终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公共性与公平性相统一的原则,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公民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注重群众的文化娱乐休闲需要、引导人们身心健康发展,并以人民利益是否得到满足、生产力是否得到发展、文化是否繁荣兴盛作为文化民生建设效果的评判标准。党的文化民生建设在深入推进中逐步建立了动力机制、评价反馈机制、法律保障机制等长效机制。文化民生建设的持续推进,需要改革赋予动力。文化体制改革不仅解放了文化生产力,也解放了作为文化发展主体的人,激发了人在文化创造和享受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保证文化民生建设的成效以及建设的深入推进,探索建立了文化民生建设的评价反馈机制,通过多方参与,形成文化民生建设评价反馈的闭环系统;为保证人们在文化民生建设中的各项权利,出台各项法律法规,逐步形成了文化民生建设的法律保障机制。各项机制的配合互动为推动文化民生建设提供了保证。但是,文化民生建设要出实效,还需要运用多元化的载体,探索具体推进方式。改革开放以来,逐步探索运用文化惠民工程、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网络信息化事业作为文化民生建设的载体,并以这些载体为基础,通过植入政治仪式、融合地方文化资源、利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利用文化新业态等具体形式,推进文化民生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基本文化需要得到充分满足、多元文化需要得到有效满足、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文化自信日益增强。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党的文化民生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文化民生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文化民生建设的区域以及城乡之间的不平衡;文化民生建设的有效供给不充分、主体需求释放不充分、法律保障不充分;文化民生建设理论指导实践的力度不足、内容创新力度不够、资源整合不深入等方面。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在对文化民生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文化民生建设水平、思想多元化对文化民生建设的冲击以及文化人才队伍的质量影响文化民生建设效果。因此,要继续推进文化民生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强党对文化民生建设的预判力、引领力和整合力,培养适应人民美好文化生活需要和文化强国需要的高质量文化人才队伍,改革文化民生建设的财政投入路径,并且要充分利用全媒体传播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意义深远、经验丰富。在理论上,党的文化民生建设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且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认识;在实践上,文化民生建设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体现,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对于筑牢民族复兴的基础具有重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表现在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与以人民为中心的有机统一,以党的领导统领文化民生建设,确保人民主体地位的实现;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与文化民生建设协调推进,以经济发展奠定文化民生建设的基础,通过文化民生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人才保障;始终坚持政府的主导地位,并积极运用市场的力量,吸收社会组织参与文化民生建设;始终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尤其是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越要求提高文化民生建设的水平;始终坚持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回归文化育人化人的本质,不断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增强人民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并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党的文化民生建设随实践和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决定了对文化民生建设的研究没有终点。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需要加强对新时代党的文化民生建设特点的研究,并深入研究文化民生建设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而探索文化民生建设的规律。通过党的文化民生建设的理论研究推动文化民生建设的实践深入,进而为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赋智赋能赋力。

黄海林[2](2020)在《新时期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经验研究》文中指出当前,中国已经进入新时代。受国内外复杂形势的影响,中国如何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其国际竞争力,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应对西方强势文化入侵等,已成为党和国家面临的紧迫课题。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等理论视角,系统梳理新时期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的历程阶段与实践经验,并吸收借鉴国外文化强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有益经验,回答了以下四个基本问题:一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指导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必要性及优越性;二是新时期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与实践状况;三是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发展与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辩证关系;四是如何借鉴学习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有益经验,以及构建未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机制。新时期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深深植根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同时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文化产业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文化需求,以公益性事业为基础,强调市场调节方式配置社会文化资源,从事文化产品生产、流通及提供文化服务的经济性活动的行业总称。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的系统理论思想,是在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价值体系。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理论思想阐明了文化实践与文化创造的动力来源及其终极目标,即文化来自社会劳动生产,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表现,其终极理想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毛泽东的文化建设观、邓小平的精神文明建设观、江泽民的先进文化发展观、胡锦涛的文化软实力发展观、习近平文化自信观等指导思想,是发展了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认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实践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从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文化消费与文化生产的特殊价值出发,让人们意识到了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国家软实力,坚持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并举,牢固地掌握主流意识形态阵地,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划分为萌芽准备(1978~1991)、形成兴起(1992~2005)、调整深化(2006~2017)三个阶段,同时建国以来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7)的发展历程也非常重要。新时期中国的文化产业发源于新民主主义文化,经历了精神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正逐步进入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新时代。从历程演变来看,新时期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逐渐形成了历史文化传承、文化体制改革、文化科技创新与文化功能延伸的发展逻辑。从治理模式来看,新时期中国的文化产业先后经历了政治主导、政府直接办文化、政府直接办文化与间接办文化相结合、到政府监管与市场主导相结合的文化治理模式,逐渐形成了政府监督管理、市场资源配置的现代文化治理体系。从文化发展形式来看,新时期中国的文化产业先后经历了公益事业型发展、经营产业型发展到事业型与产业型并举发展的格局。而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这一时期中国文化从被动输入到主动创造也非常重要,整个历程演进有着内在逻辑。当然,新时期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也遭遇了一些挫折,旧问题与新挑战并存。如政策支持体系不完善、文化服务供需矛盾加剧、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规模结构偏低、文化产业竞争力相对较弱、文化政策法规滞后等。新时期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具有突出的实践特征,包括文化产业的规模化与文化经济的增长,文化事业投入与文化服务能力稳步提升,新形势、新业态下的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文化产业体制改革逐渐深化。从区域发展看,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及各省份之间公益性文化事业综合发展的绝对差距与相对差距都呈现出持续缩小的趋势,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也具有相似的趋势规律,无论是规模还是结构都将走向良性发展与稳健增长。同时,中国的文化产业竞争格局日渐呈现出“东走强、西保持、中渐弱”的趋势。随着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转型,中国过去的文化产业格局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中国既要重视文化产业的直接价值效益,也要重视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的持续投入,保证中国的文化产业竞争力能够可持续发展,这将有利于推进中国文化自信道路的建设与文化强国战略的实现,对增强新时代中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新时期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文化性、经济性、意识形态性和创新扩散性等基本属性。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应当以公益性文化事业为基础,以服务主流意识形态安全为中心,在兼顾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效益的有效供给与分配正义。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构成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体两翼,两者既需要基础建设,也需要创新发展,相辅相成。同时,集群创新文化产业竞争力与价值效益文化产业竞争力之间存在一种因果循环的辩证关系,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辩证看待中国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要明确文化产品或服务的意识形态性这一本质要求,综合运用政府工具、市场手段与社会力量来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产业。在新常态新形势下,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坚持围绕服务主流意识形态这一中心点,在确保主流意识形态安全与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不断创造符合大众的、科学的、民族特性的文化产品与服务。从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理论与实践经验来看,法兰克福学派首次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揭示了文化产业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辩证关系,并坚决否定和批判文化工业所造成的人的异化状态,但缺少对文化自我调节、文化与政治经济的依赖关系、大众主观能动性等方面的系统批判。而英美文化学派并不认为文化消费者仅仅是一个同质化群体,而是主动的、积极的、能动的,同时文化不再以“艺术作品”为核心,而是兼具文化属性与产业属性,文化产业的外延也扩展到了文化休闲、旅游遗产、网络娱乐、文化信息传输等新兴领域。这是文化产业发展理论的重大转向,对中国的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启发意义。而从美英日韩等主要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经验来看,其发展路径有重视文化产业强国与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联动‖、健全文化产业发展的多元融资渠道、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规制、优化调整文化事业体制结构与管理激励机制等,这对中国未来的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为此,政府部门应当基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并参考国外有益经验启示,来构建未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机制。包括优化主流意识形态合法性的顶层设计,进一步推进中国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体制改革,构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人才培养与储备机制,并增进文化产业发展竞争力与文化服务均等化。文章提出了一种实现辩证认识新时期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中观解释框架与改革路径,这对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决文化产业发展难题、实现文化法治强国梦想、推动主流意识形态文化创新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不过,文章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政策法规的文本分析不够系统深入,在实证研究指标体系设计、研究数据及方法上也有改进之处,对国外经验数据的比较分析存在缺位等等,这有待于未来相关研究进一步推进与探索。

冯斐[3](2020)在《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是现代服务业中极具发展潜力的产业部门,两者既具有内在差异,又具有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属性是旅游业更具魅力的产业属性,其文化比重及其价值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效用不断扩大,是一种必然的积极的产业发展趋势。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信息,全世界旅游活动中约有37%涉及文化因素,文化旅游者以每年15%的幅度增长。“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蓬勃发展的旅游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为文化事业繁荣拓展了传播途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经历了40年起飞、赶超和跨越式发展,旅游业通过“涓滴效应”和“溢出效应”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2017年,我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13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4%。旅游直接就业2825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90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8%1,可以说,旅游业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但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产业部门亟待通过模式创新与产业融合,打造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增长新引擎。因此,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既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也是向国际社会积极倡议“一带一路”愿景,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必由之路。长江经济带作为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纽带,在地理区位上横跨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覆盖全国21%的国土面积,GDP和人口占比均超过全国的40%,域内拥有以长江流域文化为载体,丰富多元、底蕴深厚的文旅资源。伴随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以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为主的文旅经济也从单一扩张转向融合发展,开始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占据越来越突出的地位。然而,“实践之树常青,但理论却是灰色的”,相比于如火如荼的区域文旅融合发展实践,对于文旅融合产业的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尤其是将长江经济带作为研究区域,对其文旅融合产业的体系性研究仍然较为匮乏。因此,本研究以资源创新理论为基础,采用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特征分析—能力评价—区域差异—效率测度—影响因素—对策建议”为研究框架,对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包括:(1)通过详实的文献梳理与概念辨析,对文旅产业的资源系统和融合发展的协调性进行了阐释;(2)借助历史分析法与知识图谱可视化,对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发展脉络进行了系统分析,对该区域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识别;(3)基于专家访谈与统计分析,构建了系统而全面的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体系;(4)并对长江经济带区域内部各要素维度的资源能级进行了有效评价,从而挖掘区域内的空间性与时间性特征;(5)基于时空特征,对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6)基于研究结果对未来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的协调发展提出政策建议。通过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和系统地研究,本文研究发现:(1)我国区域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在资源端存在阶段性特征,包括2007年以前的项目带动阶段、2008至2010年的要素驱动阶段;2011至2013年的融合发展阶段以及2014年之后的创新驱动阶段;(2)区域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体系具有多层级结构,由基底层、中间层、潜力层三个层级以及条件性资源、主体性资源、发展性资源3大体系构成;(3)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能级的区域特征呈固化态势,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下游区域“多极均衡发展”、中游地区的“两翼互补拉动”、上游地区的“四川单极突进”总体发展态势;在时间序列上呈现稳态提升趋势,尤其是2011年进入融合发展阶段以来,文旅融合资源总体水平快速增长。(4)文旅融合产业资源利用效率时变性特征明显,且投入冗余情况较严重,具体表现为:1)总体层面及三大区域都表现出阶梯上升状的资源利用效率特征;2)主体性资源系统中的文旅企业规模、文旅人资规模以及发展性系统维度中的文旅生态资源、区域创新资源的投入冗余率较高;3)从区域来看,与上游和下游相比,中游地区的投入冗余情况相对较好,各项投入要素的冗余水平基本平衡。(5)资源要素对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影响程度及作用方向不尽相同。其中,文旅市场规模HB与文旅生态资源ML对于区域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具有显着的带动作用;相反,区域交通条件FCD、对外依存度FTD、文旅品质资源QRS对现阶段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则具有一定的消极阻碍作用。最后,提出了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协调发展5个方面的建议:(1)建立全域视角的要素协调平台,探索文旅融合产业新形象与新品牌;(2)注重区域资源开发与产品创新,促进文旅市场主体内新业态的形成;(3)协同旅游、经济与生态间关系,提升区域文旅产业耦合度与融合性;(4)正视沿线省区的空间差异特征,通过跨区合作实现优势资源的互补;(5)降低文旅融合过程的投入冗余,实现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高效发展。

陈文娜[4](2020)在《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耦合协调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长期关注的,也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从“十一五”时期,政府就开始关注公共文化服务,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到“十三五”已进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阶段。西部农村过去十几年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供给与需求的协调状况成为当前完善西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性问题,对于学界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匹配问题的解决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鉴供给侧改革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及耦合协调度理论,通过构建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结构系统,对西部各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需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其次测算西部农村供需结构系统各指标对于供需耦合协调度指数的得分情况,总结供需耦合协调度在西部的变化态势,分析西部供需耦合协调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从结构优化角度提出提升供需耦合协调度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需求无论在时序上,还是截面上,大部分省份协调度指集中在0.3-0.5之间,处于失调状态;从“十一五”到“十三五”的历程中,西部各省的公共文化服务从“需求滞后型”向“供给滞后型”转变;西部农村公文化服务供需耦合协调度不存在空间相关性;供需结构系统一级指标层中的供给要素、需求基础是供需耦合协调度的保障因素,供给内容和需求内容是提升供需协调等级的关键因素。二级指标层中的政策要素,资金要素、农民文化素质和农民群体数量是重要因素,机构要素、数字文化、文化付费意愿和上网需求是关键因素,人员要素、文化设施、文化物资、文化活动和阅读需求、视听需求和文化活动需求属于保障因素。在结构调整策略中,要维持重要因素,改善关键因素和巩固保障因素,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尽管供给侧是重点,需求侧也要给予适当的关注,双轮驱动,才能更高效地提升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耦合协调度,从而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

郑英[5](2020)在《走向书台之路 ——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的个案研究》文中认为苏州评弹是发源于苏州地区的、有着400余年历史的曲艺说唱艺术,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苏州评弹的生存环境恶化,面临着长篇失传、书目紧缺、后继乏人、市场萎缩的困境,“出人”即苏州评弹艺术表演人才的培养,成为解决以上四大困境的根本对策。在人才培养方面,苏州评弹自产生以来就采用了师徒制,目前,这一制度同样受到市场经济的严重冲击。1962年苏州评弹学校的出现标志着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的开启。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与传统艺徒制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因为现代职业学校的介入发生了显着的变化。本文遵循现代艺徒制展开的自然过程、按照学生真实的学习和发展进程,对以小D和小M为代表的现代艺徒的学习和成长过程进行了深描,呈现了他们考取评弹学校成为学生后的校园生活与学习、课外专业活动,考取“传预班”成为“准艺徒”,升入“传承班”并拜师后成为艺徒,破口出道成为演员的发展历程。并从这个历程中分析现代艺徒制与传统艺徒制、与现代学徒制的联系与区别,最后从中归纳概括出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理论。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由现代职业学校教育和现代师徒制教育构成,是一种政府介入、艺术职业院校和艺术表演团体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的、校团深层密切合作的现代非遗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它是一种完整的、持续性的终身教育过程,是一个以促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为旨归的政、行、团、校合作育人的教育传承生态系统。与此同时,本研究还发现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如教育主体及其关系不明确、相关系统要素缺位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立现代艺徒制教育共同体,完善各类法规,市场参与、鼓励发展商业性书场与私营艺术表演团体,重兴光裕社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促进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的发展与完善,促进苏州评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而最终促进人的发展,实现现代艺徒制的教育学价值。

宋俊生[6](2019)在《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及其提升路径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文中指出进入21世纪,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从国家战略高度明确文化产业发展目标任务。各省区市积极响应、落实国家战略,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以制度创新破解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以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兴起文化产业发展新高潮。当前,各省区市间文化产业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存在行业规模偏小、与传统产业融合度不高、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够强。省级区域是落实国家发展战略和推动所属市县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研究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及其提升路径,对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目前,学者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对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形成发展进行研究,已经取得积极进展。但是,从整体情况看,现有研究大多各自为阵、自成一派,尚未形成统一研究体系,一些研究成果与实际应用脱节。在现有成果中,一些学者认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明显地域特性,与该地域众多文化企业、相关机构等社会资源相互融合形成,仅在特定地域内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能力,这种能力一旦形成难以被其它区域借鉴和模仿。如今,新兴产业层出不穷,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不断升级,文化产业跨界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省级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呈现新特点,对于文化产业发展及其理论研究带来新机遇、提出新要求。本论文借鉴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成果,根据文化产业发展最新进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新情况进行研究,在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形成机制、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结构方程建立与分析应用等方面形成创新成果。在文献梳理综述基础上引入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理论,界定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内涵,考察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组成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从内部效率作用产生的竞争力和外在环境影响作用产生的竞争力及其相互作用关系中研究分析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形成过程,探索影响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关键要素及其发挥作用的途径。选择以天津市作为样本,通过开展专项调查研究获取省域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相关数据,采集相关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标,构建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结构方程分析模型,运用比较分析研究方法和Amos软件诊断分析天津市文化产业内部能力、产业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环境以及财政金融政策等关键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从政府角度、产业角度和企业角度发现影响省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问题以及竞争力提升路径问题,根据评价指标体系比较结果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论进一步分析解决问题,为省域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方法指导。

于力群[7](2019)在《城市文化氛围的量化评价研究 ——以天津等9个开埠城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发展迈入新阶段,其发展目标和重点从强调物质空间的规划和建设逐步转变为塑造城市文化和精神,城市因经济而兴盛,因文化而积淀内涵,城市文化氛围的营造逐步成为评估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关键性因素。本研究是开埠城市系列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城市文化氛围为视角,尝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从公众所处的文化环境和其本身的文化需求多个角度探讨影响城市文化氛围的因素。目前我国学者对城市文化氛围的研究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更注重理论研究,缺少对整个城市系统化的评价与研究,在实证研究层面以天津市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研究成果更是少之又少。在厘清国内外文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本次研究内容明确城市文化氛围的概念,并依据这一概念提出城市文化氛围的量化概念模型,结合前人量化评价研究的成果,系统建立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2个三级指标的城市文化氛围评价指标体系,这既是本文的创新点亦是本文的重难点。选取熵值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计算结果表明,产业发展、文化设施、历史积淀和风景名胜、文化活动这五项二级指标分别在四项一级指标中占有较大权重,是影响城市文化氛围各方面的关键因素,并具有明显的空间属性。将确定权重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于天津等9个开埠城市进行实证评估,通过总体分析、分项指标分析与差异分析,将这9个开埠城市的文化发展阶段归纳为3个层级,其中,上海为较为成熟阶段,杭州、广州、重庆为快速发展阶段,天津、南京、武汉、厦门、青岛为起步探索阶段。实证结果表明,天津在四项一级指标排名中均不具有明显优势,并且在产业发展、文化设施、风景名胜、文化活动这四项权重较大的二级指标中均表现不理想,这些指标是制约天津整体文化氛围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利用城市规划的手段,通过空间分析解释天津实证分析结果产生的内在原因,探索天津文化特征与现存文化问题,最后,在文化空间、文化产业、公共文化服务、绿化景观四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天津市文化氛围的规划策略。

胡晶晶[8](2019)在《江西省文化软实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软实力是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提出的衡量某一区域在文化方面所体现出来的竞争力的概念。我国政府首次正式提出是在党的十七大中,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明确地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到国家战略这一新高度,并纳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整体战略中。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的继承、创新与发展,形成了关于文化自信的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由此可见国家对发展文化软实力的重视程度。而江西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化资源优厚的省份,但发展不足和影响不足也导致了其一直位于文化强省行列之外,因此本文试图对江西省文化软实力进行实证研究,以期深入了解江西省目前文化软实力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认识各地市文化软实力的状况以及彼此之间的差距,为江西省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本文以江西省文化软实力为研究对象,在文化软实力及区域文化软实力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江西省自身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情况,科学客观地建立了江西省文化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2016年江西省整体的文化软实力水平进行了分析评价,得出了江西省文化软实力的四个影响因子的性和得分及排名情况,并通过聚类分析法找出了江西省在全国31个省市中文化软实力的排名及隶属的类别情况,接着选取了2012—2016年的江西省11个地级市的文化软实力相关指标数据,采用熵值法来确定各指标权重,并通过线性加权法计算江西省各地市文化软实力的综合得分,对江西省各地市文化软实力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基于以上分析,发现江西省目前文化软实力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以下几条相关建议:以市场为导向,扩大消费需求;加快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及科技投入,提升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走品牌文化道路;推进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加强区域间协调与合作。研究表明:2012—2016年江西省各地市文化软实力水平整体呈平缓的上升趋势,各地市的文化软实力综合得分在2012—2013年均较为稳定,部分地级市的综合得分在后三年中有所波动,但各地市文化软实力水平表现出了较大的差距,且在不同指标上各地市的得分也明显不同。并且在江西省文化软实力的四个影响因子中,文化保障力和文化影响力的综合得分相对较低,说明江西省政府在公共文化资源上的投入不足,文化资源优势未能有效发挥。因此,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为江西省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方向和思路,从而提高江西省的文化软实力。

孟宪怡[9](2019)在《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文化发展能力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现行文化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文化发展现状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文化发展手段与业态变革的新形势都出现了不适应。改变不适应状况,根本出路在改革。从党的十六大到十九大,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历经探索、扩展、深化阶段的实践与探索,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纵向链条。系统梳理、总结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演进历程,可以厘清文化改革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理论问题,对巩固文化体制改革成果,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牢固树立文化自信之基,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当代中国实现复兴之梦的价值取向和重要手段,而这个取向和手段将成为实现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核心思想,从根本上决定着中国“改革”、“创新”能否从观念形态转化为促进社会进步的现实形态,文化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也将成为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点。本文将文化治理理论作为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研究的分析工具,通过论述具有完备文化治理经验的典型发达国家,如“社会运作型”的美国文化体制、“政府主导型”的法国文化体制、“产业促进型”的韩国文化体制,比较分析、取长补短,更好的引导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践。本文对新时代文化体制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归纳分析,界定了文化的内涵、外延及主要特性,总结提出了文化体制的概念、职能及基本范畴,对历史各个阶段、东西方各种文化体制的相关理论进行追根溯源。梳理了建党以来文化体制的形成过程,论述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历史成因,介绍了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的成就与经验、问题与成因。在梳理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历程时,本文在“三分法”基础上进行时空上的延展和补充,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的初探、拓展、共识、深化四个阶段,对各个阶段取得的成效和不足进行阐述,对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的成就与经验进行总结,同时分析了新时代面临的新问题及问题的成因,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对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总结出五方面的原因:传统文化体制惯性的路径依赖;改革路径的单向性;改革主体的一元主导;改革动力的非原生性;政府文化管理的低效性。从而为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的发展创新路径找到突破口。结合文化治理理念与制度变迁理论,从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的理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三方面,以创新为突破口,探寻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的路径。文化体制改革的理念创新包括创新党对新时代文化工作的领导方式、树立新时代高效服务型政府理念、践行新时代文化治理理念、重视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的探究;文化管理体制创新包括推动政府文化管理权的下放与转移、落实大文化体制架构、推进新时代文化立法工作、提升大数据环境下文化管理能力;文化运行机制创新包括党和政府切实保障国家文化需求的机制创新、传统文化事业体系向现代公共服务文化体系转化的机制创新、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不断满足人民文化消费需求的机制创新。从文化体制改革的角度,较为系统的回答了如何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如何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如何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及如何提高文化开放水平,为提升国家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强国提供了方案。

覃华栋[10](2019)在《重庆市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及优化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时代背景下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建设文化强国、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有效措施。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作为推动和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重要手段,相关领域的学者、专家对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究。但整体来说,目前国内关于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探析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理论的深度、促进绩效评估理论研究与现实需要的结合以及针对西南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构建一个省级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选取重庆市作为研究对象加以应用评估,根据绩效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对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理论、提升重庆市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合理借鉴已有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从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公共文化服务产出和公共文化服务效果三个维度构建了本文的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通过设计绩效评估方案,从相关政府网站、统计年鉴、发展公报等途径进行数据的收集,运用SPSS21.0和Excel2010等软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重庆市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近年来重庆市公共文化服务的整体绩效呈上升趋势;相较于中东部的发达省份,重庆市的公共文化服务绩效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某些具体评估指标数据对比方面,重庆市与中东部地区、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存在差距,等等。综合分析结果,发现重庆市公共文化服务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文化资源配置不均衡以及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等不足,进而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人力资源投入、丰富文化服务资源、均衡文化资源配置和优化公众参与方式五个方面提出优化重庆市公共文化服务绩效的对策建议。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第一,选取重庆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对其公共文化服务进行绩效评估和提升策略研究,有助于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领域的研究内容并使其更加深入和完善;第二,从国家、部门和群众三个层面分别阐述了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的运作逻辑,明晰了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的外在压力,有助于加深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理论研究的深度。本研究存在的不足:第一,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上难以保证全面性。公共文化服务涉及面较广,内容也较多,通过指标体系整体、全面地评价公共文化服务,短时间内难以付诸实践。第二,不同层级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缺乏深入的探究。指标体系的评估维度、评估内容以及评估指标之间的内在关联、逻辑关系尚需进一步的阐述和讨论。在未来的相关研究中,可以针对本文研究存在的不足加以深化和拓展。

二、艺术表演团体综合实力评估体系(初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艺术表演团体综合实力评估体系(初稿)(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民生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创新之处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文化概念的界定
        (二)民生概念的界定
        (三)文化民生建设的界定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民生建设的依据
    一、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民生建设的现实依据
        (一)文化民生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需要
        (二)文化民生建设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
        (三)文化民生建设是进一步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的内在动力
    二、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民生建设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需要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化发展的人民主体性思想
    三、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民生建设的历史依据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化民生建设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化民生建设
        (三)社会主义初步探索时期的文化民生建设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民生建设历程与内容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历程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五大的文化民生建设
        (二)十五大到十八大的文化民生建设
        (三)十八大以来的文化民生建设
    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目标层次
        (一)满足人民美好文化生活需要
        (二)构建民族精神家园
        (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四)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基本原则
        (一)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二)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
        (三)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统一
        (四)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
        (五)公共性与公平性相统一
    四、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重点
        (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加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
        (三)提升公民的知识水平与技能
        (四)注重群众的文化娱乐休闲需要
        (五)促进人民身心健康发展
    五、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评判标准
        (一)人民利益标准
        (二)生产力标准
        (三)文化发展繁荣标准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民生建设的实践与成效
    一、建立健全文化民生建设的长效机制
        (一)在改革中建立文化民生建设的动力机制
        (二)在实践中建立文化民生建设的评价反馈机制
        (三)在推进立法中建立文化民生建设的法律保障机制
    二、创新文化民生建设的载体
        (一)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二)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三)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四)发展健康的网信事业
    三、探索提升文化民生建设效果的具体方式
        (一)植入政治仪式
        (二)融合地方文化资源
        (三)注重家庭家教家风
        (四)利用文化新业态
    四、文化民生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群众的基本文化需要得到充分满足
        (二)群众的多元多样文化需要得到有效满足
        (三)社会文明程度显着提高
        (四)文化自信日益增强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民生建设问题与对策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民生建设不平衡
        (二)文化民生建设不充分
        (三)文化民生建设创新不足
    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的问题归因
        (一)对文化民生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二)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文化民生建设水平
        (三)思想多元化对文化民生建设的冲击
        (四)文化人才队伍质量影响文化民生建设效果
    三、进一步推进文化民生建设的对策
        (一)进一步加强党对文化民生建设的领导
        (二)培养高质量的文化民生建设人才队伍
        (三)改革文化民生建设的财政投入路径
        (四)用好全媒体传播体系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民生建设意义与经验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理论意义
        (一)文化民生建设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二)文化民生建设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文化民生建设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认识
    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实践意义
        (一)文化民生建设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体现
        (二)文化民生建设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三)文化民生建设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民生建设基本经验
        (一)坚持党的领导与以人民为中心有机统一
        (二)坚持经济发展与文化民生建设协调推进
        (三)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紧密结合
        (四)坚持普及与提高相互促进
        (五)坚持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互统一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致谢

(2)新时期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相关核心概念界定
        0.2.1 文化
        0.2.2 文化产业
        0.2.3 文化产业发展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1 文化建设与意识形态安全研究
        0.3.2 文化产业发展基础理论和发展历程研究
        0.3.3 文化产业竞争融合发展研究
        0.3.4 文化产业创新效率与政策规制研究
        0.3.5 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0.3.6 国内外研究状况总结
    0.4 研究内容及框架
        0.4.1 研究内容
        0.4.2 研究框架
    0.5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0.5.1 研究方法
        0.5.2 创新之处
第1章 新时期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分析
    1.1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观
        1.1.1 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的立论之基:现实人的劳动实践
        1.1.2 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的核心内容
    1.2 列宁、斯大林的文化建设思想
        1.2.1 列宁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
        1.2.2 斯大林的文化建设思想
    1.3 建国以来我国领导人关于文化发展的重要论述
        1.3.1 毛泽东的文化建设观
        1.3.2 邓小平的精神文明建设文化观
        1.3.3 江泽民的先进文化建设观
        1.3.4 胡锦涛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观
        1.3.5 习近平文化自信观
    1.4 他山之石:西方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与经验
        1.4.1 法兰克福学派文化产业批判理论
        1.4.2 英国的文化学派理论
        1.4.3 美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理论
第2章 新时期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
    2.1 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改革开放前中国的文化建设期(1949~1977)
        2.1.1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的文化发展格局
        2.1.2 新中国成立以来到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
        2.1.3 从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到改革开放前
    2.2 新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萌芽准备期(1978~1991)
        2.2.1 1978 年改革开放至1983年:文化事业逐步恢复
        2.2.2 1984 年至1991年:文化产业开放发展
    2.3 新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形成兴起期(1992~2005)
        2.3.1 1992 年至1999年:文化产业逐步形成
        2.3.2 2000 年至2005年:文化产业繁荣兴起
    2.4 新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整深化期(2006~2017)
        2.4.1 2006 年至2012年:调整管理体制,探索新兴文化
        2.4.2 2013 年至2017年:文化产业的全面深化与创新改革
第3章 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3.1 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特点
        3.1.1 文化产业的规模化与文化经济的增长
        3.1.2 文化服务事业投入与文化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3.1.3 新形势、新业态下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3.1.4 文化产业体制改革逐渐深化
        3.1.5 主流意识形态面临文化认同危机
    3.2 当前中国不同地区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比较分析
        3.2.1 公益性文化事业财政投入
        3.2.2 公益性文化事业基建投资
        3.2.3 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设施
        3.2.4 公益性文化事业队伍建设
        3.2.5 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水平
    3.3 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综合竞争力评价
        3.3.1 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构建
        3.3.2 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
        3.3.3 省际文化产业竞争力比较
第4章 新时期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
    4.1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4.1.1 文化性是中国文化产业良性发展的根本
        4.1.2 经济性是中国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4.1.3 意识形态性是中国文化产业稳定发展的保障
        4.1.4 创新扩散性是中国文化产业高效、优质发展的抓手
    4.2 以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为中心的文化产业发展
        4.2.1 主流意识形态安全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辨证关系
        4.2.2 主流意识形态与新闻出版业
        4.2.3 主流意识形态与广播电视业
        4.2.4 主流意识形态与网络传播业
    4.3 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辩证统一
        4.3.1 数据来源及模型设定
        4.3.2 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水平对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4.3.3 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竞争力与价值效益竞争力的辩证关系
    4.4 文化产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4.4.1 社会效益作为文化产业生产内容的核心价值
        4.4.2 文化消费需求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4.4.3 基于社会效益促进文化产品及服务的效率供给
第5章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未来展望
    5.1 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合法性的顶层设计
        5.1.1 塑造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先进意识形态文化
        5.1.2 务实党内建设文化领导权的认同基础
        5.1.3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载体作用
        5.1.4 正确处理“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文化发展关系
    5.2 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体制改革
        5.2.1 健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建设法制
        5.2.2 加快推进文化机构改革与文化治理职能转变
        5.2.3 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实行“分类指导”
        5.2.4 推动市场配置、政府扶持与社会参与的协同机制建设
    5.3 增进文化产业发展竞争力与文化服务均等化
        5.3.1 优化财政保障均衡制度
        5.3.2 强化落后地区文化产业政策的扶持力度
        5.3.3 健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投资竞争机制
        5.3.4 完善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创新发展机制
    5.4 构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机制
        5.4.1 实行“产学研”一体化的高层次文化专门人才合作培养模式
        5.4.2 加快建设文化产业发展创新人才的职业生涯规划与保护激励机制
        5.4.3 完善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法律规范与监管长效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阶段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3)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四节 创新之处
        一、研究视角创新
        二、研究思路创新
        三、研究内容创新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一、产业融合相关研究
        二、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研究
        三、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研究
        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机制研究
        五、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量化研究
        六、区域层面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实证研究
        七、长江经济带文化及旅游相关研究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研究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一、研究方法
        二、数据来源
        三、长江经济带相关研究趋势
        四、文旅融合产业相关研究趋势
    第三节 研究评述与启示
        一、现有研究的进展与评述
        二、对本研究的启示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规模经济理论
        二、新资源理论
        三、资源基础理论
        四、发生学理论
        五、嵌入式理论
        六、区域增长极理论
    第二节 文旅融合产业资源体系
        一、概念界定
        二、文旅融合产业主体类型及动力机制
        三、文旅融合产业资源体系定义及属性
        四、文旅融合产业资源体系的特征
    第三节 文旅融合产业资源体系理论分析框架
        一、基于资源系统视角的分析框架搭建依据
        二、基于资源系统视角的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分析框架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特征分析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发展脉络及历史变迁
        一、总体发展脉络
        二、发展历史变迁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现状分析
        一、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及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二、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开发现状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演化特征
        一、空间功能演化特征
        二、区域政策演化特征
        三、文旅资源演化特征
    第四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系统特征
        一、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特征分析
        二、基于资源要素维度的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发展阶段分析
第五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体系构建
    第一节 指标体系构建的内涵依据
        一、研究设计与技术路径
        二、现有研究中文旅融合产业评价体系的描述性统计
        三、基于扎根理论对现有文献指标的三阶段编码分析
    第二节 区域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体系构建
        一、评价维度分析
        二、“嵌入式”区域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的要素系统结构
        三、评价体系的建立原则
    第三节 指标选择和评价赋权
        一、指标甄别与筛选
        二、指标评价模型
        三、指标赋权处理
第六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综合评价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水平评价
        一、数据选取与处理
        二、长江经济带各发展阶段资源水平评价
        三、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整体水平评价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的耦合协调模型构建
        一、资源要素维度的耦合机理分析
        二、数据来源和处理
        三、评价模型和计算方法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耦合协调分析
        一、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要素各子系统发展分析
        二、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要素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分析
        三、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系统要素耦合协调度的类型分析
第七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利用效率测度
    第一节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利用效率测度
        一、长江经济带总体及三大区域效率分析
        二、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发展效率分析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投入冗余分析
        一、长江经济带总体及三大区域投入冗余分析
        二、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投入冗余分析
第八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计量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一、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分析
        二、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第二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长江经济带总体层面的实证结果分析
        二、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三大区域实证结果分析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展望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4)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耦合协调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价值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研究
        1.3.2 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研究
        1.3.3 关于农村公共文化需求的研究
        1.3.4 文献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
        2.1.2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2.1.3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结构系统
        2.1.4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耦合协调度
    2.2 理论基础及其适用性
        2.2.1 供给侧改革理论
        2.2.2 公共产品理论
        2.2.3 耦合协调度理论
第三章 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发展历程
    3.1 “十一五”时期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发展概况
    3.2 “十二五”时期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发展情况
    3.3 “十三五”规划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方向
第四章 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结构系统的指标体系构建
    4.1 构建的原则
    4.2 供需结构系统指标初步构建
    4.3 供需结构系统指标的筛选与确定
    4.4 供需结构系统指标的适用性
    4.5 供需结构系统指标权重的确定
第五章 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耦合协调度量化分析
    5.1 耦合协调度模型及测算
    5.2 供需结构系统指标得分测算
    5.3 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耦合协调度变化态势
        5.3.1 纵向变化
        5.3.2 横向变化
    5.4 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耦合协调度存在的问题
        5.4.1 协调等级不高,失调区域扩大
        5.4.2 供需耦合不佳,供给不适需求
        5.4.3 省际差异较大,西南优于西北
    5.5 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耦合协调度问题诊断
        5.5.1 供给结构系统中的原因分析
        5.5.2 需求结构系统中的原因分析
第六章 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耦合协调度提升对策
    6.1 供给侧驱动
        6.1.1 调整供给要素,优化资源配置
        6.1.2 改革供给内容,创新供给形式
        6.1.3 加强省际交流,缩小区域差距
    6.2 需求侧引导
        6.2.1 夯实需求基础,刺激潜在需求
        6.2.2 回应需求内容,畅通表达渠道
        6.2.3 繁荣文化市场,促进文化消费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效度检验表
附录3 耦合协调度计算结果总表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走向书台之路 ——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对苏州评弹传承与发展的关注
        (二)对现代苏州评弹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关注
        (三)对研究对象未来发展的关注
    二、核心概念
        (一)学徒制
        (二)现代学徒制
        (三)艺徒制
        (四)现代艺徒制
        (五)苏州评弹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对现代学徒制主题的研究比较充分
        (二)对现代艺徒制主题的研究未涉及曲艺表演行业及学校实际
        (三)对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主题的研究凸显完善现代艺徒制之必要性
        (四)以上研究的成果不足及本研究的逻辑起点与空间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过程
        (四)研究方法
        (五)数据收集、处理与呈现
    五、理论基础
        (一)现代学徒制理论
        (二)活态传承理论
第一章 “寻求发展”:进入学校
    第一节 选择:报考原因
        一、自我
        二、选择
    第二节 考试:闯三关
        一、第二关:专业复试
        二、第三关:文化考试
    第三节 录取:考试结果
        一、意料之中
        二、意料之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学堂学艺”:学生的校园生活
    第一节 校园环境:生长与抑制
    第二节 “长功夫”:技能学习与文化增长
        一、“观看与表演”:前台的专业学习
        (一)专业学习的过程
        (二)专业学习的特点
        (三)专业学习的媒介
        (四)专业学习的形式
        (五)专业学习的指导者
        二、“自练与个辅”:后台的自主学习
        (一)自主学习与练习
        (二)个别练习与辅导
        三、“回课与考核”:总结评价
        四、“文化与应试”:公共基础课的学习
    第三节 :制度保障:人情中心的管理惯习
        一、缺位的课堂规范
        二、虚设的监督反馈
        三、自发的班级规范
        四、繁碎的德育规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观摩实践:学生的课外专业学习
    第一节 专业观摩活动
        一、示范与仿效:书场观摩
        二、任务与超越:评弹艺术节观摩
    第二节 专业实践演出活动
        一、自我的狂欢:校园艺术节
        二、从民间到官方:高低年级交流会
        三、收获与失去:校外大型舞台演出
    第三节 技能大赛
    第四节 综合艺术素质培养活动
        一、五四歌会
        二、寻师问道
    第五节 其他活动
        一、被遗弃的社团活动
        二、理想化的青年志愿者活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走向书场”:现代艺徒的专业发展
    第一节 从“传预班”到“传承班”
        一、考取“传预班”
        二、升入“传承班”
    第二节 进入边缘:观摩与技艺打磨
        一、抄脚本
        二、背书
        三、跟码头
        四、毕业公演
        五、毕业考核
    第三节 走进中心:拜师
        一、拜师仪式
        二、师徒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破口出道”:成为演员
    第一节 开码头
    第二节 独做
    第三节 夫妻档
    第四节 老听客
        一、三类听客
        二、听客的影响
    第五节 评弹团体
    第六节 行会组织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传承与创新:苏州评弹现代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发展
    第一节 苏州评弹现代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与特征
        一、苏州评弹现代艺术人才培养模式
        二、苏州评弹现代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第二节 苏州评弹现代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与困境
        一、人才培养过程中教育主体及其关系不明确
        二、人才培养生态环境中利益相关者要素的缺位
        三、人才培养主体之苏州评弹学校发展的困境
    第三节 苏州评弹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一、构建学校、团体、自我教育的人才培养共同体
        二、完善教育传承生态系统机制规范
        三、市场参与,发展商业性书场与私营艺术表演团体
        四、重兴光裕社,引领完善行业规范标准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后记:因其而来,为其而往

(6)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及其提升路径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样本选择与分析
        1.2.1 研究样本选择——以天津市为例
        1.2.2 天津市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1.2.3 天津市文化产业竞争力分析
    1.3 研究思路与体例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方法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文化产业
        2.1.2 产业竞争力
        2.1.3 文化产业竞争力
    2.2 文化产业及其竞争力理论
        2.2.1 产业竞争力理论研究
        2.2.2 文化产业竞争力因素分析
        2.2.3 文化产业竞争力形成分析
        2.2.4 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
        2.2.5 文化产业竞争力理论要览
    2.3 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方法
        2.3.1 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2.3.2 结构方程分析方法
        2.3.3 其它评价分析方法
第三章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分析框架
    3.1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组成因素
        3.1.1 内部因素分析
        3.1.2 外部因素分析
        3.1.3 竞争力因素组成
    3.2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演进阶段
        3.2.1 要素导向阶段
        3.2.2 投资导向阶段
        3.2.3 创新导向阶段
        3.2.4 波动调整阶段
    3.3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形成过程
        3.3.1 资源要素整合过程
        3.3.2 企业分工协作过程
        3.3.3 产业聚集过程
        3.3.4 跨界融合过程
    3.4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形成机制
        3.4.1 机制分析框架
        3.4.2 机制运行原理
        3.4.3 机制运行因素
第四章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
    4.1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程序
    4.2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建立
        4.2.1 建立原则
        4.2.2 确定一级指标
        4.2.3 确定二级指标
        4.2.4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模型
        4.2.5 进行指标赋权
    4.3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横向比较
        4.3.1 指标数据来源
        4.3.2 指标数据标准化
        4.3.3 指标权重确定
        4.3.4 进行横向比较
    4.4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纵向比较
    4.5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
第五章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分析
    5.1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路径分析原则方法
        5.1.1 分析原则
        5.1.2 方法步骤
    5.2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探索因子分析
    5.3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假设
        5.3.1 社会经济技术环境与企业内部能力关系
        5.3.2 产业政策与企业内部能力关系
        5.3.3 财政金融政策与企业内部能力关系
    5.4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路径提升模型构建
        5.4.1 模型建立
        5.4.2 模型修正
    5.5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路径提升模型应用
        5.5.1 模型综合应用
        5.5.2 理论假设验证
        5.5.3 模型分析结论
第六章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与战略选择
    6.1 基于政府角度的提升路径
        6.1.1 培育文化专业人才
        6.1.2 改善资本流通环境
        6.1.3 完善和转变政府职能
    6.2 基于产业角度的提升路径
        6.2.1 推进文化产业集群发展
        6.2.2 增强文化产业关联竞争力
        6.2.3 整合文化产业资源
        6.2.4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6.3 基于企业角度的提升路径
        6.3.1 拓宽文化企业投资融资渠道
        6.3.2 建立现代文化企业制度
        6.3.3 加强文化企业战略管理
        6.3.4 提高文化产品高新科技含量
    6.4 提升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战略选择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获奖论文与研究成果
    发表、获奖论文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成果
附录1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调查题项表
附录2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附录3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量表
附录4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探索因子分析表
附录5 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关系验证过程表
附录6 结构方程模型修正后系统估计结果表
致谢

(7)城市文化氛围的量化评价研究 ——以天津等9个开埠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主要概念界定
        1.3.1 城市文化
        1.3.2 城市文化氛围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1.6 研究创新之处与重难点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城市文化的研究
        2.1.1 国外
        2.1.2 国内
    2.2 城市文化量化的研究
        2.2.1 国外
        2.2.2 国内
    2.3 城市文化的比较研究
    2.4 城市文化氛围的研究
        2.4.1 城市文化氛围
        2.4.2 城市文化、城市文化氛围与城市规划
        2.4.3 本论文研究范围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文化氛围的量化评价分析
    3.1 量化评价的原则与步骤
        3.1.1 评价形式的选择
        3.1.2 指标构建原则
        3.1.3 量化评价步骤
    3.2 城市文化氛围量化概念模型
        3.2.1 城市文化氛围基本框架构建
        3.2.2 城市文化氛围量化概念模型构建
    3.3 城市文化氛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1 城市文化氛围的影响因素
        3.3.2 评价指标的选取与筛选
        3.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3.4 评价指标的内涵阐释
    3.4 评价方法选取与评价步骤
        3.4.1 评价方法选取
        3.4.2 评价步骤
    3.5 城市文化氛围评价指标体系的规划效用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文化氛围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评估
    4.1 对比城市的选取原则
    4.2 评价指标赋权结果
        4.2.1 数据来源
        4.2.2 评价指标赋权结果
        4.2.3 评价指标的空间属性
    4.3 实证分析评估
        4.3.1 总体分析
        4.3.2 分项指标分析
        4.3.3 差异分析
        4.3.4 文化发展阶段总结
        4.3.5 天津市文化氛围的地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天津市文化氛围评价分析
    5.1 天津市文化发展现状
        5.1.1 天津城市发展概述
        5.1.2 天津市文化氛围现状
        5.1.3 研究范围
    5.2 天津市文化氛围评价分析
        5.2.1 经济基础
        5.2.2 社会发展
        5.2.3 自然历史
        5.2.4 文化需求
    5.3 天津市文化特征与现存问题
        5.3.1 文化空间特征
        5.3.2 现存文化问题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天津市文化氛围提升策略
    6.1 提升原则与优化方向
        6.1.1 文化定位
        6.1.2 文化空间结构
        6.1.3 文化片区
    6.2 规划导向的文化提升策略
        6.2.1 文化空间结构的交融
        6.2.2 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
        6.2.3 公共文化服务的完善与提升
        6.2.4 绿地景观的打造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之处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三级指标筛选过程表
    附录B 代表性研究成果具体指标内容
    附录C 民国时期大陆开埠城市汇总
    附录D 熵值法计算代码
    附录E 天津近期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项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江西省文化软实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文化软实力的相关概念
        2.1.1 文化软实力的概念的提出
        2.1.2 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2.1.3 文化软实力的构成要素
    2.2 理论基础
        2.2.1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区域比较优势理论
        2.2.3 综合评价理论
        2.2.4 文化软实力的评价方法
第3章 文化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3.2.2 指标体系的层次说明
    3.3 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选择
第4章 江西省文化软实力总体评价实证分析
    4.1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江西省文化软实力评价实证分析
        4.1.1 数据来源
        4.1.2 因子分析的适用性检验
        4.1.3 公因子的提取
        4.1.4 公因子的命名与解释
        4.1.5 计算因子得分
        4.1.6 结果分析
    4.2 基于聚类分析的江西省文化软实力实证分析
        4.2.1 基于因子的聚类
        4.2.2 聚类结果分析
    4.3 小结
第5章 江西省11个设区市文化软实力的实证分析
    5.1 数据来源
    5.2 基于熵值法的区域文化软实力实证分析
        5.2.1 各指标的熵值及权重
        5.2.2 综合得分分析
        5.2.3 以2016 年为例对各地市文化软实力的具体分析
    5.3 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6.1 主要结论
        6.1.1 文化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但影响力和政府投入不足
        6.1.2 文化产业创新力不强,文化竞争力发展不足
        6.1.3 文化资源丰富,但未能发挥其优势吸引内外部消费者
        6.1.4 江西省文化软实力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区域差异明显
    6.2 对策建议
        6.2.1 以市场为导向,扩大消费需求
        6.2.2 加快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及科技投入,提升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
        6.2.3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走品牌文化道路
        6.2.4 推进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加强区域间协调与合作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9)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主要内容
    六、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文化体制改革的相关概念
        一、文化
        二、文化体制
        三、文化体制改革
        四、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
    第二节 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化体制的理论
        二、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文化体制的理论
        三、西方学者关于文化体制的理论
第二章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形成创立阶段(1921—1978)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化体制的形成(1921—1949)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文化体制的创立(1949—1978)
    第二节 改革探索阶段(1978—201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初探(1978—2002)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拓展(2002—2012)
    第三节 新时代全面深化阶段(2012 至今)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共识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深化
第三章 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的成就与经验
        一、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的成就
        二、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的经验
    第二节 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
        一、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面临的外部挑战
        二、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面临的内部困境
    第三节 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传统体制惯性的路径依赖
        二、改革路径的单向性
        三、改革主体的一元主导
        四、动力机制的非原生性
        五、政府文化管理的低效性
第四章 文化体制改革的国际经验借鉴
    第一节 “社会运作型”的美国文化体制
        一、美国文化体制的形成
        二、美国文化体制的组织架构
        三、美国文化体制的运行机制
        四、美国文化体制的经验总结
    第二节 “政府主导型”的法国文化体制
        一、法国文化体制的形成
        二、法国文化体制的组织架构
        三、法国文化体制的运行机制
        四、法国文化体制的经验总结
    第三节 “产业促进型”的韩国文化体制
        一、韩国文化体制的形成
        二、韩国文化体制的组织架构
        三、韩国文化体制的运行机制
        四、韩国文化体制的经验总结
    第四节 国际经验的启示
        一、文化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需要立足本国国情
        二、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应围绕多中心治理
        三、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开辟多元文化融资渠道
        四、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应进一步丰富公共文化服务
第五章 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的路径创新
    第一节 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的理念创新
        一、创新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方式
        二、树立新时代高效服务型政府理念
        三、践行新时代文化治理理念
        四、重视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
    第二节 新时代文化管理领导体制创新
        一、推动政府文化管理权的下放转移
        二、落实大文化体制架构
        三、推进新时代文化立法工作
        四、提升大数据环境文化管理能力
    第三节 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运行机制创新
        一、党和政府切实保障国家文化需求
        二、传统文化事业体系向现代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转化
        三、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不断满足人民文化消费需求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重庆市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及优化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4.1 研究重点、难点
        1.4.2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公共文化
        2.1.2 公共文化服务
        2.1.3 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
    2.2 理论依据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2 政府绩效评估理论
    2.3 评估逻辑
        2.3.1 文化治理:国家的逻辑
        2.3.2 服务优化:部门的逻辑
        2.3.3 需求导向:群众的逻辑
第3章 国内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的相关实践
    3.1 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的相关实践
    3.2 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的相关实践
    3.3 东莞市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的相关实践
    3.4 经验总结
第4章 重庆市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4.1 指标体系的初步设计
        4.1.1 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4.1.2 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维度
        4.1.3 评估指标体系的初步确定
    4.2 指标体系的实证筛选
        4.2.1 隶属度分析
        4.2.2 相关性分析
    4.3 评估指标体系的检验
        4.3.1 信度检验
        4.3.2 效度检验
    4.4 指标体系的权重设计
        4.4.1 权重设计的方法选择
        4.4.2 权重设计的具体实施
    4.5 绩效评估方法的确定
第5章 重庆市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的实证分析
    5.1 评估数据采集与处理
    5.2 绩效评估结果
    5.3 评估结果分析
        5.3.1 整体评估结果分析
        5.3.2 分面评估结果分析
        5.3.3 指标评估结果分析
    5.4 重庆市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不足
第6章 提升重庆市公共文化服务绩效的对策建议
    6.1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6.2 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人力资源队伍
    6.3 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相关资源
    6.4 均衡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
    6.5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公众参与机制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四、艺术表演团体综合实力评估体系(初稿)(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民生建设研究[D]. 佀咏梅.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2]新时期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经验研究[D]. 黄海林. 湘潭大学, 2020(12)
  • [3]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 冯斐.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4]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耦合协调度研究[D]. 陈文娜. 兰州大学, 2020(01)
  • [5]走向书台之路 ——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的个案研究[D]. 郑英.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6]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及其提升路径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D]. 宋俊生. 天津大学, 2019(01)
  • [7]城市文化氛围的量化评价研究 ——以天津等9个开埠城市为例[D]. 于力群. 天津大学, 2019(01)
  • [8]江西省文化软实力评价研究[D]. 胡晶晶. 华东交通大学, 2019(03)
  • [9]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研究[D]. 孟宪怡.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10]重庆市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及优化对策研究[D]. 覃华栋. 西南大学, 2019(12)

标签:;  ;  ;  ;  ;  

文艺表演团体综合实力评价体系(初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