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2003年年会开幕式上的致辞(论文文献综述)
滕珺,吴诗琪[1](2021)在《党领导下的中国对全球教育治理的三大贡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领导中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通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率先兑现全民教育承诺,保障教育公平;通过城乡一体化,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措施,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包容性发展,助力联合国可持续教育发展目标的实现。中国不断开拓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范围,以"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全球教育向前发展,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保持密切合作,重塑世界教育治理的新格局。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政府为主导,平等尊重、合作共赢,努力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教育治理不断贡献新逻辑与新方案。
周言艳[2](2021)在《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教育全球化趋势已经无法逆转,各国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日渐频繁。但与此同时,各国在教育领域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科技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掌握先进思想和技术的高素质人才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使得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继而转变为全球性的人才竞争。在人力资本理论和软实力理论的影响下,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教育全球化趋势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世界各国把教育看作是促进经济发展、增强自身软实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的关键阵地。因此,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中俄两国都十分重视教育水平的提升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中俄两国互为最大友好邻邦,且都拥有较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加强两国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是双方提高各自教育水平,增强自身经济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直面教育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此外,人文交流作为我国对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双边和多边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教育是人文交流的重点领域。发展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对提升两国人文交流水平和推动两国双边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俄两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紧密,形式和内容越来越丰富,合作程度也不断加深,逐渐实现机制化和多层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因此,对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问题的研究具有明显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本论文主要围绕苏联解体以来的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问题展开研究,以中苏教育交流与合作作为论文的逻辑起点,以梳理和评价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成效为关键环节,落脚于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前景,以期对我国在全面了解掌握中俄教育与合作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制定新时代对俄教育政策有一定的咨政作用。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主要论述了本文的选题意义、与论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以及论文的思路与结构。第一章:中俄(苏)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历史回顾。本章主要对从新中国建立到苏联解体的中苏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历史进行回顾,阐述并归纳这一阶段不同时期两国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背景、主要成就和特点、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这一时期,中俄(苏)两国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受两国关系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当两国关系处于“蜜月”期时,双方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十分密切;当两国关系不断恶化时,双方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则逐渐走向低谷;当两国断绝来往时,双方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则处于停滞状态;而当两国关系逐渐恢复正常之后,双方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也逐渐恢复正常并发展起来。第二章: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成就。本章主要对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法律基础进行梳理,对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成果进行整理与评价。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随着中俄两国关系的不断深化,两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呈现出快速发展之势,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这一阶段,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程度逐渐加深,交流与合作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内容也越来越丰富,逐渐形成了交流与合作的机制化。第三章: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问题。本章分别对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中存在的部分交流活动及合作机制成效不佳、留学生培养质量有待提高、语言障碍以及俄罗斯对我国学生的留学吸引力不足这四个问题进行了探究,并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第四章: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前景。本章首先分析了两国国家关系和教育合作基础、两国的教育战略以及国际环境(全球化和中俄美三边关系的变化)对两国未来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的促进作用,然后阐述了两国的教育政策和新冠疫情对双方目前及未来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可能造成的影响,最后对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系统总结,在归纳中俄各时期教育交流与合作内容、分析未来两国教育交流与合作走向的基础上,指出中俄未来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刘春玲[3](2021)在《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其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日新月异,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人类应走向一条怎样的未来之路,世界应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等问题成为了人们日益关注的重点。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立足于客观现实,科学审视了当今世界秩序的主要特征与人类社会的演化走向,深刻剖析了世界各国共生共存与全体人类命运休戚相关的普遍规律。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要求下,对“世界向何处去、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等议题作出了及时的解答,为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加快世界秩序变革,推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沉淀,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力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客观现实有机结合的再一次伟大创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将视角聚焦于全体人类的共同利益之中,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将中国人民的发展与全人类发展统一起来的宽广视野、博大胸襟与人类关怀。跟随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着重指向于全球治理的现实问题,为世界解决政治冲突、化解经济摩擦、加速文化融合、推进安全合作、破除生态困境等方面提供了中国方案,为推进全球治理体系的革新、促进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发展与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提供了理论前提与现实基础。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厚重的思想底蕴。纵观古今,无数思想家、理论家都曾经将人类的共同命运问题视为探讨的重点,尽管这些思想家并未作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明确表述,但他们对人类理想社会的构思,对人类共同体概念的考察,对人类文明发展走向的思考,直至今天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与时代价值。从《礼记》中的“大同”思想到马克思的“真正的共同体”理论,都为共同体思想提供了智慧源泉,都对共同体精神进行了深刻揭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是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再次诠释,彰显了人文关怀与科学建构的有力统一。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人类发展观、世界秩序观与共同价值三方面的基本内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涵的人类发展观,是对资本主义唯利益论的超越,在合作共赢、共生共荣的价值前提下建立起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并最终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的世界秩序观,是对传统全球秩序的变革,在开放、包容、公正、平等的价值基础上,建立起团结合作的全球治理体系,并最终实现人类世界的长久和平与安定。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重视人类的共同价值。每一个人都在同一个地球上生存与发展,因而人类的根本利益是共通的,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人类可以形成普遍性的价值认识。包括和平、发展、自由、民主、正义等在内的人类共同价值,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基本价值主张。全文可分为六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对全文的选题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等作出简要的概括。第二部分对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来源进行全面总结,其中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共同体理论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外交思想三个小节。第三部分对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发展理路进行详细的介绍。第四部分是全文的重点部分,主要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丰富内涵、主要特征、话语体系等多维视域进行考察。第五部分是从理论价值角度对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出科学的评价,努力彰显这一思想在理论层面上的延续、发展、创新等价值意蕴。第六部分阐明了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价值,重点介绍了我国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作出的努力,这其中包含了我国十八大以来的外交政策以及“一带一路”的切实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聚焦于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交往行为,旨在为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与交往理念,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全人类的共生、共存与共荣,是具有中国特色与中国智慧的新型外交理念,必然会为未来国际社会的和平发展、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与世界经济文化安全等领域的完善作出卓越的贡献。千百年来,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一直都是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憧憬。在全人类通力合作的基础上,美好的生活必然会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即是中国向世界许诺的光明未来。
徐侠侠[4](2020)在《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研究》文中认为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根据世情、国情和党情变化,对人才强国战略进行新部署,特别是就围绕创新人才做出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科学判断创新人才的时代价值与重要使命,无论是在外出考察期间还是在有关会议等重要场合,坚持创新理念,围绕人才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走创新发展之路,关键靠创新人才,创新人才是当今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创新人才重要讲话,是一个较为全面的创新人才发展体系,系统回答了创新人才为何重要、需要何种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工作如何开展以及如何依靠创新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多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的根本问题。本文以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为背景,以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为指导,对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进行理论与实践剖析。全文主要从以下五方面阐释:从理论之本、理论之基、理论之根及理论之鉴四方面结合形成了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回答了论述“来自哪里”的问题。一是梳理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创新人才思想;二是凝练马克思主义创新人才思想中国化成果;三是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人才思想精华;四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创新人才思想中的合理成分。从实践基础、时代之需、现实诉求及发展历程四方面入手分析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形成依据,回答了论述“因何产生”的问题。一是阐述十八大以来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环境及创新成果;二是明确综合国力竞争、“中国梦”的实现以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都需要创新人才的客观现实;三是审视我国创新人才建设面临国际争夺激烈、高层次创新人才缺乏以及创新人才流失严重的现实诉求;四是回顾习近平在延安插队时期、地方任职时期以及担任总书记后对创新人才的认识、实践探索及理论完善与工作部署的发展历程。从创新人才价值论、选用论、党管人才原则论、制度论以及环境保障论出发概括了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核心内容,主要回答了论述“有何内容”的问题。一是分析关于创新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重要论述阐明创新人才何以重要,涵括了人才是科技创新第一资源、夯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人才基础以及创新人才是综合国力竞争聚焦点的内容;二是分析关于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重要论述阐明创新人才何以为用,涵括了创新人才选拔观、培育观、使用观以及引进观的内容;三是分析关于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的重要论述阐明创新人才何以凝聚,涵括了坚定党管人才历史自觉、明确党管人才基本内容以及坚持党管人才根本途径的内容;四是分析关于推进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论述阐明创新人才何以保障,涵括了破除创新人才体制机制障碍、为创新人才出彩出力提供服务以及建立创新人才竞相成长激励机制的内容;五是分析关于营造良好创新人才生态环境的重要论述阐明创新人才何以汇聚,涵括了营造创新人才社会生态环境、工作生态环境、成长成才生态环境以及生活生态环境的内容。从归纳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哲学思维与理论品格,回答论述是“运用何种思维方式并具有何种特征”的问题。一是凝练具有哲学意蕴的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系统思维、开放思维以及民本思维;二是总结出强烈的时代性与深刻的现实性相统一、鲜明的问题导向性与明确的目标实践性相统一、坚定不移的党性与践行宗旨的人民性相统一、丰富的思想性与语言的平实性相统一、不忘根本的继承性与与时俱进的发展性相统一、自力更生的民族性与敞开大门的世界性相统一的理论品格。从理论维度、实践维度以及世界维度回答了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有何贡献”的问题。一是体现传承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理论宝库、科学概括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才成果以及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新境界的理论价值;二是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指引、为人才强国战略提供行动纲领以及为创新人才托举“中国梦”提供实践路径的实践价值;三是体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话语权、贡献中国与世界共同创新发展的人才智慧以及注入“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创新动力的世界价值。
张超[5](2020)在《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末以来,信息科技革命引起了人类大变革,全球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的联系和交往上愈加普遍,全球化现象遂凸现出来。在全球化沛然不可阻挡的背景下,诸如民族国家、公民资格等理念面临着重新思考的必要。教育如何帮助公民应对全球化中出现的种种变化与挑战,成为教育领域最为迫切的研究问题之一。这就要求各国不但要坚持培养公民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认同感,而且要注重培养公民的全球意识和包容不同文化的胸怀,最终培养在全球化社会中具有竞争力的全球公民。在此背景下,国际组织实施全球公民教育计划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培养负责任的全球公民,这是全球化时代公民教育的新使命。加拿大拥有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体系之一,教师娴熟,设施完善,学生的表现接近国际评估的最高水平,研究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特别是自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以来,对我国学生教育具有借鉴意义。本研究基于三个渐进维度。第一个维度是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本体论之思,即“是什么”的研究。本研究对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进行了描述性研究,界定了相关核心概念,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研究的热点和存在的问题,并重点对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设置、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内容进行了研究。第二维度是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目的论之思,即“为什么”的研究。本研究对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进行了反思性研究,研究了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产生的背景和发展阶段,探讨了其产生的理论根源。第一,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历史演进。本文从政治学的角度,梳理了加拿大民族国家成立以来,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发展脉络。二是与全球公民教育相关的全球化理论、公民资格理论和共同体理论。本研究认为全球化是全球公民产生的直接动力,全球公民教育课程是教育全球化的最新发展形式,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其次,通过对公民资格理论的分析,从全球公民的演变、认同、权利、责任等方面阐述了全球公民教育的主要观点。第三个维度是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方法论之思,即“怎么样”的研究。本研究对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进行了评价性研究,梳理了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实施效果和特点,最后得出为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公民教育课程的启示。本研究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角度,创造性地探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公民教育的关系。本研究的结果将有助于厘清全球认同问题及其在民族国家实施的可能性,有助于追踪、分析和科学研判全球公民教育,有利于拓展我国中小学公民教育课程研究的“全球视野”,丰富和充实我国公民教育课程理论的研究,探索全球公民教育课程在我国的“本土生长”。有利于探讨我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为中国融入世界提供教育智慧,消解狭隘的民族主义,预防极端暴力主义。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人类在共同利益、共同命运、共同责任上达成的广泛共识,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全球公民”不再是一个高山仰止的概念,而是一个可以通过坚持“理解、宽容、合作、共生”理念和全球公民教育来实现的目标。
侯燕[6](2019)在《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年,既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又是影响社会问题的不定因素。青年群体的发展方向与各种政治力量的走势存在一定内在联系,青年与青年问题也因此始终受到社会的关注。马克思主义者总是把世界的发展进步与青年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满腔热情地寄希望于青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把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由于曾从事共青团工作,胡锦涛对于青年和青年问题有着直观感受和深刻理解,他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的青年思想的基础上,坚持从事关国家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高度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与青年变化时代特征的科学认识与判断,从而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但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内在规律性。任何科学思想形成和发展都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独特的实践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胡锦涛青年思想,有着丰富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也有其内在根基,其产生、形成、发展和成熟都遵循社会历史基本规律。改革开放翻开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厚积薄发的新篇章,党领导全国人民以无限的智慧和热情投入这一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青年自身的特征与需求也呈现出相应的时代气息。随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胡锦涛青年思想,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坚持科学发展,强调以人为本,把青年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注重以服务青年发展促进青年理想信念的形成与生力军作用的发挥,指引着当代青年与青年工作的发展方向。本研究通过对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现实基础以及形成发展过程进行回溯和梳理,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总体脉络和逻辑体系,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在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中国化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如何以胡锦涛青年思想为指导,坚持服务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高青年素质,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提供人才保障进行了前瞻性分析。本研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以及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是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理论和文化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党的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胡锦涛自身成长和青年工作经历则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就其发展阶段来看,胡锦涛青年思想经历了由孕育到初步形成、再到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始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紧密相连。本研究也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关于青年的地位和价值、青年的优势与不足、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等方面的基本观点,这些也恰恰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立论基础。在总论其形成基础、发展阶段和基本出发点之后,本研究选取胡锦涛青年思想极具时代特征的政治视角、利益视角、人才视角、实践视角、全球视角等维度对其内容构成进行了分论。从坚持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突出价值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实施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等方面论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从为大局服务与为青年服务的一致性、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着力服务青年的根本需求等方面讨论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从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执政能力与干部选拔等方面剖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从火热社会实践中的无悔青春、党和国家需要青春力量、伟大时代召唤创业者等方面分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从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等方面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最后,提出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即坚持党的领导,准确把握青年脉搏,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引导青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续奋斗;坚持服务青年,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牢牢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基于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胡锦涛青年思想系统且全面地回答了关于青年的基本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既有理论范畴,又是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胡锦涛青年思想内容丰富、时代感强,不仅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而且对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及其科学品质,开拓青年工作的思路、方法、手段,增强青年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为了阐明胡锦涛青年思想对于开展青年工作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选取了多个案例,从某一角度或某一形式印证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实践价值。比如,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简述了党和青年的特殊关系,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对于青年发展的重要意义,就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进行了论述;以大学青年教师为例,从剖析职业获得感生成入手,对于如何立足青年的基本特征、遵从青年成长的客观规律、正确分析青年的实际状况、在服务中赢得青年进行了探讨;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就共青团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进行了分析;以21世纪以来蓬勃发展的青年自组织为例,讨论了新时期青年社会实践主体的拓展形式,得到的基本结论是,自组织这一随着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组织形式对于青年参与社会、投身实践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价值,但也存在着局限性,需要在实践中贴近青年、创新思路,充分发挥青年群体的主体作用,积极引领青年成长发展;以孔子学院的形成发展为例,简析青年国际交流状况,以此说明青年拓展世界眼光的重大意义,并印证青年对于促进国际交流、树立国际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积极作用。站在新的历史时期分析青年和青年工作,不难看到胡锦涛青年思想严谨而科学的理论品质及重大而深刻的时代价值。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国际青年争夺战愈演愈烈,党的青年工作也面临各种新情况与新挑战,但综观国际国内大势,中国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胡锦涛深刻指出,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当代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与青年运动的主题,在根本上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完全一致,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从进一步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出发,全面梳理、分析胡锦涛青年思想对青年工作的指导价值和实践成效,对于引领当代中国青年自觉担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责任,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征程,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与指导价值。
汪雅璇[7](2019)在《汉语无标识复句的韩语翻译技巧研究 ——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首届国际教师论坛同传实践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无标识复句是汉语特有的句式,其分句和分句之间的组合在外部形态上没有明显标志,主要依靠逻辑意义上的关联进行连接。韩语属于黏着语,重视语法形态衔接,因此无标识复句中关联词的缺失会对中-韩翻译带来较大阻碍。为了更精确地传达信息,达到沟通效果最大化,作者以自身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首届外教论坛的同声传译实践为例,探讨了汉语无标识复句的韩语翻译技巧。本篇实践报告对同传实践的全过程进行了描述,包括译前准备和现场实践表现。通过梳理现代汉语语法的相关文献,理清了无标识复句的概念及特点,把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无标识复句分为无标识并列复句、无标识承接复句、无标识因果复句、无标识解注复句等四个类型。根据每个复句类型的特点,探讨了断句、删减、增补、转换等可能的应对策略。分析实例发现:1)无标识并列复句分句之间无主次之分,关系平等,译员可按照听到的源语顺序,将句子切成数个意群,再使用相关连接词尾进行衔接,而且在不影响原文信息传达的基础上合理删减句中反复出现或意义相近的部分;2)翻译无标识承接、因果、解注复句时,应通过增补连接词尾、助词等加强衔接,显化原文隐含的逻辑关系;3)无标识解注复句中如出现多个动宾短语,可在译文中转换成名词性短语,使译文更简洁明了。
潘润杰[8](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妇女发展观研究 ——基于改革开放以来九次全国妇代会工作报告的文本》文中认为本文以改革开放40年以来九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报告为基础,具体阐述在马克思主义妇女发展观指导之下,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妇女发展观的演变发展。首先,结合1978-2018年九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报告中的热词、新词变化和党对妇女社会关怀面的变迁,透视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妇女发展观;其次,归纳中国共产党妇女发展观的核心内涵及特点:其核心思想和精髓是把妇女权益放在首位,根本政治立场是始终坚持党领导妇女工作,基本原则是推动妇女工作和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始终与时俱进,注重整体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最后,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对女性教育、就业创业、婚恋及生育、参政四部分内容,分析马克思主义妇女发展观中国化过程中的具体实践和措施,展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妇女工作发展成果与创新成果,总结其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妇女代表大会总共召开了九次,从这九次妇代会的内容可以看出,党对妇女工作的方针进行了不断调整和改革,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经济建设与政治路线紧密结合,转变为国家政策引导与实现妇女综合素质提升相互结合,有关妇女发展的政策目标符合中国国情,注重精准性、整体性、系统性和全面性,越来越向规范化与具体化方向不断完善和发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的妇女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妇女发展观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的妇女发展观是在马克思主义妇女发展观的指导下,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中,针对妇女工作的实际,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体现出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相关内容的创新,也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本文的创新点:本文的选题角度新颖,研究方法具有创新性。2018年正值改革开放40年,针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妇女发展观理论研究”,学术界的相关内容比较少。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妇女发展的相关内容,一定程度上可以填补研究空白。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运用文本分析法,基于改革开放40年来九次妇代会报告作为文本分析,有据可依,为妇女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作用很有必要。
鞠忠美[9](2018)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讲话中多次提到中华传统文化,并提出要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加强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实现机制研究,不仅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关于中华传统文化“双创”的研究,而且有助于进一步促进当前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工作的开展。论文在从理论基础、理论需求和现实需要三个方面阐释应加强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实现机制研究的基础上,从主体协同机制、环境协调机制、多路径协同机制和全方位保障机制四个方面对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实现机制问题进行了研究与阐发。加强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实现机制研究有一定的理论根据与价值意义。包括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的文化发展理论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传统文化观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是理论基础。此外,协同论和文化生态学也提供了理论资源。中华传统文化“双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传统文化转化发展为新文化;二是转化发展为新文化的传统文化被人们所掌握,并成为指导人们实践的思想文化。基于这一解读,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工作是一个包含有目标、条件、路径、原则、保障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相互协调。实现机制是中华传统文化“双创”系统工程中不可或缺的必要因素、是制约“双创”能否进行、能否顺利进行和能否成功的重要条件、是对实践中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总结。当前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工作有成绩也有问题,其中机制因素是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当前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但仍在文化主体、工作定位、工作过程、工作环境等方面存在着问题。在文化主体方面主要是存在文化主体参与程度参差不齐的问题。在工作定位方面主要是存在工作内容认识不足、工作目标不明确和工作性质定位不准的问题。工作过程中存在同质化现象。工作环境方面主要是仍存在着不利于文化创造与创新的环境因素。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机制方面来说主要是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工作各环节、各要素之间以及各要素组成成分之间的协同配合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各文化主体在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工作中的地位与责任虽各不相同,但应相互配合、协同一致。在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过程中,党和政府居于主导地位,要做好顶层设计工作;传统文化工作者是骨干,应发挥好中坚支撑作用;人民群众是主体,要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基础作用。同时,在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过程中,要注重不同文化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形成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的合力。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需协调文化系统内外环境因素。中华传统文化“双创”的环境因素有文化系统外因素,也有文化系统内因素。从当前世界形势看,文化在各国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有助于发挥文化在国家综合国力提升中的作用,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从国内发展情况来看,中国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继承与弘扬、转化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文化系统内部来看,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力、同化力以及文化系统内不同内容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推动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同时,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也是总结其他国家发展经验,思考现实发展问题的结果。当然,在中华传统文化“双创”的各环境要素中,内部因素是主要的,外部因素要通过内部因素发生作用,要正确处理内外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并要注重采取措施构建有利的环境。不同形态和不同层次的传统文化“双创”路径虽不同,但可相互配合。不同形态、不同层次的传统文化特点各不相同,因此“双创”的路径会有所不同。要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需要实现多路径的相互配合。中华传统文化“双创”主体的分工协作为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不同路径的相互配合提供了条件,要实现自在与自觉的结合,以发挥不同文化主体在中华传统文化“双创”中的作用。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不同路径之间目标与基础的相通性,也为不同路径的相互配合提供了条件,要实现传承与发展的结合,文化转化发展与文化主体活动的结合,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需要构建全方位保障机制。从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工作特点和当前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实际来看,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工作需进一步加强社会思想保障、法治保障、主体保障和体制保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树立正确历史观、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正确认识中华文化的内涵与发展有助于保障中华传统文化“双创”的正确方向和立场。文化主体正确传统文化观的确立、传统文化素养的提高、创新意识与能力提高是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对主体的要求。同时,还需坚持法治和全面改革为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创造有利的条件。中华传统文化“双创”是一项系统工作,包含有目标原则、路径方法、条件保障等一系列要素;涉及范围广泛,有文化系统内部的因素也有文化系统外部的因素。要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就要注重实现不同环节、不同要素的相互配合。
胡鑫,任卫娜,马俊哲,王蓉,宋晓华,张世蓁[10](2018)在《《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大事记(1987-2017)》文中研究说明1984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同意成立北京市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北京市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成立不久,原在国家农垦部曾从事期刊工作的赵书敏教务长就和方道中院长以及王蓉处长(培训处)等,多次就创办院刊事宜进行研究和磋商。1986年6月,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学院培训处积极引进在农业部成人高校具有多年编辑工作经验的张世蓁同志,着手院刊创刊的筹备工作。1987年3月学院组建院刊编辑委员会,组成如下:
二、在“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2003年年会开幕式上的致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2003年年会开幕式上的致辞(论文提纲范文)
(1)党领导下的中国对全球教育治理的三大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一、“普九”提质:中国率先兑现全民教育承诺 |
(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包容性发展 |
二、互通互鉴:中国努力重塑世界教育新格局 |
(一)实施“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拓宽教育交流合作范围 |
(二)积极支持多边主义,重申重构国际教育规则 |
三、共建共赢:中国积极创新全球教育治理新逻辑 |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 |
(二)以政府为主导的治理结构 |
(三)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发展蓝图 |
(四)以平等尊重、合作共赢为原则的实现路径 |
(2)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四、论文思路与结构 |
第一章 中俄(苏)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中苏“蜜月”时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
一、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背景 |
二、富有成效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
三、教育交流与合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二节 中苏关系恶化时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由萎缩走向停滞 |
一、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萎缩 |
二、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停滞 |
第三节 中俄(苏)关系趋缓时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回暖与恢复 |
一、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逐渐恢复 |
二、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正常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成就 |
第一节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法律基础 |
第二节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成果与评价 |
一、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 |
二、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程度逐渐加深 |
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机制化日趋完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问题 |
第一节 交流活动及合作机制成效不佳 |
第二节 留学生培养质量问题 |
一、留学生培养质量有待提高 |
二、影响留学生培养质量的原因 |
第三节 语言障碍问题 |
一、俄(汉)语水平欠佳 |
二、语言障碍产生的原因 |
第三节 俄罗斯对我国学生留学吸引力问题 |
一、俄罗斯对我国学生留学吸引力相对不足 |
二、俄罗斯对我国学生留学吸引力不足的原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前景 |
第一节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有利因素 |
一、两国国家关系及教育合作的顺利发展 |
二、两国教育战略的促进作用 |
三、国际环境的推动作用 |
第二节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不确定因素 |
一、两国教育政策的影响 |
二、新冠疫情对两国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影响 |
第三节 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前景预测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相互承认学历、学位证书的协议》 |
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在俄罗斯联邦学习汉语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习俄语的协议》 |
附录三 本科及以上教育中俄合作办学机构和办学项目名单 |
附录四 高等专科教育中俄合作办学机构和办学项目名单 |
(3)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其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主要难点与创新之处 |
(一)主要难点 |
(二)创新之处 |
注释 |
第二章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渊源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支撑 |
(一)“仁者爱人”的和平情怀 |
(二)“德法相行”的治理之道 |
(三)“见利思义”的价值判断 |
(四)“和而不同”的文化积淀 |
(五)“天下大同”的世界理念 |
二、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奠基 |
(一)“自然形成的共同体” |
(二)“抽象的或虚幻的共同体” |
(三)“真正的共同体” |
三、中国共产党人的外交思想嬗变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际战略思想 |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经验 |
(三)十八大以来的外交理念演进 |
注释 |
第三章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发展理路 |
一、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的时代背景 |
(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挑战 |
(二)世界格局演进呈现复杂之势 |
(三)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
二、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的客观要求 |
(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内在要求 |
(二)当代中国开放发展模式的路径探索 |
(三)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 |
三、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形成脉络 |
(一)萌芽阶段:实现海峡两岸互惠融同的“命运共同体” |
(二)形成阶段:促进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
(三)深化阶段:全面推动构建内涵丰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
注释 |
第四章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多维视域 |
一、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丰富内涵 |
(一)树立国际权力观,迈向政治共同体 |
(二)弘扬共同利益观,迈向经济共同体 |
(三)倡导新型文明观,迈向文明共同体 |
(四)坚持整体安全观,迈向安全共同体 |
(五)构建绿色发展观,迈向生态共同体 |
二、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主要特征 |
(一)构建世界发展整体性的战略布局 |
(二)完善全球治理法制性的正义弘扬 |
(三)推动人类社会应然性的实然选择 |
(四)彰显协同发展公共性的价值共享 |
(五)促进社会发展科学性的文明场域 |
三、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话语体系 |
(一)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
(二)深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 |
(三)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共识 |
注释 |
第五章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价值 |
一、一脉相承的理论延续 |
(一)对唯物史观的最新发展 |
(二)对人类命运主题的传承 |
(三)对共同体形式的时代创新 |
(四)对改变世界的功能性认知 |
二、继往开来的理论发展 |
(一)概念构成凸显综合性 |
(二)思考方式凸显包容性 |
(三)发展样态凸显过渡性 |
(四)演变动力凸显时代性 |
(五)实践方略凸显具体性 |
三、立足时代的现实创新 |
(一)在总体规划上,实现了从理想追求到现实方案的转变 |
(二)在设计理念上,实现了从西方思维到中国智慧的转变 |
(三)在价值选择上,实现了从对抗博弈到命运与共的转变 |
(四)在领导主体上,实现了从资本驱动到政党引领的转变 |
(五)在构建路径上,实现了从制度革命到全球治理的转变 |
注释 |
第六章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价值 |
一、努力构建全球伙伴合作关系 |
(一)准确定位外交关系关键环节 |
(二)不断扩大筑牢伙伴关系网络 |
(三)积极参与推进国际治理体系变革 |
二、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
(一)科学评估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主要问题 |
(二)在推进全球治理上积极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 |
(三)统筹处理好全球治理与维护国家利益的关系 |
三、共同搭建“一带一路”国际交往新平台 |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
(二)“一带一路”取得的成就 |
(三)“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析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1.5.3 创新之处 |
1.6 本文相关概念界定 |
1.6.1 人才 |
1.6.2 人才资本 |
1.6.3 人力资本 |
1.6.4 创新 |
1.6.5 创新人才 |
2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创新人才思想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 |
2.1.2 列宁“像爱护眼珠一样爱护专家”思想 |
2.2 马克思主义创新人才思想中国化成果 |
2.2.1 毛泽东“向科学进军,建设知识技术人才队伍”的创新人才思想 |
2.2.2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造就科学技术队伍”的创新人才理论 |
2.2.3 江泽民“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关键在人才”的创新人才思想 |
2.2.4 胡锦涛“以人为本,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人才观 |
2.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人才思想的精华汲取 |
2.3.1 儒家“为政在人,尚贤使能”的人才思想 |
2.3.2 墨家“尚贤为政,为贤是求”的人才思想 |
2.3.3 法家“以功取人,量能授官”的人才思想 |
2.4 西方发达国家创新人才思想的有益借鉴 |
2.4.1 人力资本理论 |
2.4.2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4.3 颠覆性创新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形成依据 |
3.1 我国创新人才建设的实践基础 |
3.1.1 十八大以来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成绩斐然 |
3.1.2 十八大以来创新人才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
3.1.3 十八大以来创新人才助力我国创新发展成果丰硕 |
3.2 我国创新人才建设的时代之需 |
3.2.1 综合国力竞争实质是创新人才竞争 |
3.2.2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创新人才 |
3.2.3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依靠创新人才 |
3.3 我国创新人才建设的现实诉求 |
3.3.1 国际创新人才争夺激烈 |
3.3.2 高层次创新人才缺乏 |
3.3.3 创新人才流失严重 |
3.4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形成的发展历程 |
3.4.1 延安插队时期对创新人才的初步认识 |
3.4.2 地方任职时期对创新人才工作的重视与实践运用 |
3.4.3 担任总书记后对创新人才理论的完善与工作部署 |
3.5 本章小结 |
4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核心内容 |
4.1 创新人才何以重要——关于创新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重要论述 |
4.1.1 人才是科技创新第一资源 |
4.1.2 夯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人才基础 |
4.1.3 创新人才是综合国力竞争聚焦点 |
4.2 创新人才何以为用——关于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重要论述 |
4.2.1 “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的创新人才选拔观 |
4.2.2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的创新人才培育观 |
4.2.3 “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的创新人才使用观 |
4.2.4 “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的创新人才引进观 |
4.3 创新人才何以凝聚——关于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的重要论述 |
4.3.1 坚定党管人才历史自觉 |
4.3.2 明确党管人才基本内容 |
4.3.3 坚持党管人才根本途径 |
4.4 创新人才何以保障——关于推进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论述 |
4.4.1 遵循客观规律,破除创新人才体制机制障碍 |
4.4.2 转变政府职能,为创新人才出彩出力提供服务 |
4.4.3 开展科学评价,建立创新人才竞相成长激励机制 |
4.5 创新人才何以汇聚——关于营造良好创新人才生态环境的重要论述 |
4.5.1 营造尊重人才、尊崇创新的创新人才社会生态环境 |
4.5.2 营造风清气正、保障权益的创新人才工作生态环境 |
4.5.3 营造重视教育、协同创新的创新人才成长成才生态环境 |
4.5.4 营造后顾无忧、充满温度的创新人才生活生态环境 |
4.6 本章小结 |
5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哲学思维与理论品格 |
5.1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哲学思维 |
5.1.1 立意深远、驾驭全局的战略思维 |
5.1.2 抓住本质、把握规律的辩证思维 |
5.1.3 敢于突破、不断开拓的创新思维 |
5.1.4 统筹兼顾、层次分明的系统思维 |
5.1.5 思维开阔、视野宏大的开放思维 |
5.1.6 不忘初心、爱民为民的民本思维 |
5.2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理论品格 |
5.2.1 强烈的时代性与深刻的现实性相统一 |
5.2.2 鲜明的问题导向性与明确的目标实践性相统一 |
5.2.3 坚定不移的党性与践行宗旨的人民性相统一 |
5.2.4 丰富的思想性与语言的平实性相统一 |
5.2.5 不忘根本的继承性与与时俱进的发展性相统一 |
5.2.6 自力更生的民族性与敞开大门的世界性相统一 |
5.3 本章小结 |
6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 |
6.1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 |
6.1.1 传承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理论宝库 |
6.1.2 科学概括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才成果 |
6.1.3 开辟了21 世纪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的新境界 |
6.2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实践价值 |
6.2.1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指引 |
6.2.2 为人才强国战略提供行动纲领 |
6.2.3 为创新人才托举“中国梦”提供实践路径 |
6.3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世界价值 |
6.3.1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话语权 |
6.3.2 贡献中国与世界共同创新发展的人才智慧 |
6.3.3 注入“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创新动力 |
6.4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全球性问题的凸现挑战了传统的“国家公民”教育 |
(二)国际组织实施全球公民教育计划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
(三)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对高阶人才的客观需求 |
(四)新时代背景下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 |
(五)加拿大是世界上全球公民教育课程建设最成功的国家之一 |
二、选题目的和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方案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公民 |
(二)公民教育 |
(三)全球公民 |
(四)全球公民教育:跨学科显学 |
(五)全球公民教育课程:跨学科课程群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文献研究趋势分析 |
(二)关于全球公民内涵与分类的研究 |
(三)关于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研究 |
(四)关于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文献研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一)加拿大公民教育、全球公民教育文献研究概况 |
(二)关于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文献研究述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一、全球化理论 |
(一)全球化的基本理念 |
(二)全球化是“全球公民”产生的直接动力 |
(三)习近平全球化思想的基本内涵 |
二、公民资格理论 |
(一)全球公民资格的演进 |
(二)全球公民资格认同 |
(三)全球公民权力 |
(四)全球公民责任 |
三、共同体理论 |
(一)共同体概念界定和基本内涵 |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内涵 |
第三章 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的历史演进 |
一、“盎格鲁价值观”主导下的联邦国家建设时期(1864年至1945年) |
(一)从依附性人格到个体主体人格的转变 |
(二)英国文化主导的“英国臣民式”教育 |
二、“加拿大认同”指导的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时期(1945年至1970年) |
(一)整合共同文化,塑造“加拿大认同” |
(二)双元文化主义的“权力公民”教育 |
三、“多元文化主义”引领下教育变革时期(1970年至20世纪90年代) |
(一)尊重文化多样性,倡导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共享 |
(二)加拿大式“好公民”教育 |
四、“社会融合”取向的全球化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 |
(一)“一体多元”使加拿大成为全球公民的精神家园 |
(二)协调与融合国家认同与全球认同的“全球公民”教育 |
第四章 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设置和目标 |
一、加拿大中小学跨学科课程中的全球公民教育 |
(一)小学阶段(1-8年级)课程注重基础性和整合性 |
(二)中学阶段(9-12年级)课程强调选择性和适用性 |
二、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目标体系 |
(一)培养具有全球能力和负责任的全球公民的总目标 |
(二)构建知识与理解、技术能力、价值观和态度三维分类目标体系 |
第五章 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内容和实施途径 |
一、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内容 |
(一)全球问题和相互依存:增强全球意识的基础 |
(二)全球参与:全球公民的权责实践 |
(三)全球能力:整合21世纪技能,增强学生全球竞争力 |
二、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实施途径 |
(一)学校愿景:引导全球公民教育的普遍性重视 |
(二)学科课程:系统普及全球公民知识的最佳载体 |
(三)跨学科渗透:支持全球公民教育的全面发展 |
(四)活动课程:扩展学生提供参与实践机会 |
(五)潜在课程:辅助渗透学生价值感和责任感 |
(六)社区实践:实现全球公民教育融合的重要领域 |
(七)互联网和媒体:作为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补充手段 |
(八)“全校教学法”:加拿大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全方位实施 |
(九)实施全球公民教育的教学原则 |
第六章 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评价和实施效果 |
一、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评价 |
(一)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重点是形成性评价 |
(二)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和手段 |
二、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实施效果 |
(一)实施取得的成绩:促进全球公民意识的形成和能力的提高 |
(二)实施产生的问题:对全球公民教育认同有限 |
第七章 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反思和启示 |
一、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的特点 |
(一)课程目标在于提高义务学龄段(k-12)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
(二)课程内容设置注重国家认同与全球意识的整合 |
(三)促进加拿大“一体多元”社区协作参与为途径 |
(四)拥有主体间性的课堂教学话语 |
二、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对建构我国中小学公民教育课程的启示 |
(一)研制兼具全球性和民族性的公民教育课程培养目标 |
(二)强化本国传统思想课程资源的文化底蕴 |
(三)凸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课程论域 |
(四)重视家、校、社区联动作用的课程内化路径 |
(五)增设全球公民教育相关校本课程 |
(六)统筹推进新时代高素质兼具胜任力的教师队伍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基本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基础与发展阶段 |
第一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理论文化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 |
二、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 |
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 |
四、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 |
第二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 |
一、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
二、现实需求: 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 |
三、个人因素: 胡锦涛自身的成长与青年工作经历 |
第三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发展阶段 |
一、胡锦涛青年思想孕育阶段 |
二、胡锦涛青年思想初步形成阶段 |
三、胡锦涛青年思想丰富完善阶段 |
第二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
第一节 青年的地位与价值 |
一、“青年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伟大力量” |
二、“党离不开青年,青年更离不开党” |
三、“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 |
第二节 青年的优势与不足 |
一、青年“最具创造活力” |
二、青年“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 |
三、青年要“认真克服自己的弱点和不足” |
第三节 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 |
一、培养目标: “四个新一代” |
二、实现路径: “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 |
三、基本原则: “尊重青年、理解青年、相信青年、依靠青年” |
第三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 |
第一节 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 |
一、扩大党在青年群体中的执政基础 |
二、注重对青年的引导方式 |
第二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 |
一、强化青年理想信念教育 |
二、青年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
三、推进青年道德建设 |
第三节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 |
一、服务科学发展是青年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
二、以青年为本 |
三、发挥青年在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 |
第四节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论析——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 |
第四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 |
第一节 “把为大局服务和为青年服务结合起来” |
一、“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 |
二、服务青年是党的宗旨在青年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
第二节 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 |
一、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 |
二、青年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 |
第三节 “竭诚服务青年” |
一、服务青年学习成才 |
二、促进青年就业创业 |
三、维护青年合法权益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在服务青年中赢得青年——以大学青年教师职业获得感生成为例 |
第五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 |
第一节 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 |
一、青年人才是最重要战略性资源 |
二、“提高青年整体素质” |
三、完善青年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 |
第二节 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 |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 |
二、以“人民满意”为衡量标准,持续促进教育公平 |
三、以青年成才为终极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
第三节 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 |
一、树立“多样化人才”和“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 |
二、“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 |
三、青年的成才路径 |
第四节 执政能力与青年干部选拔 |
一、青年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
二、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
三、创新青年干部选拔机制 |
第五节 案例分析: 共青团如何以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 |
第六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 |
第一节 “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无悔、永恒的青春” |
一、社会实践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
二、人民群众的实践是青年学习提高的大课堂 |
三、“投身实践是青年成长的必由之路” |
第二节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智慧和力量 |
一、“奉献是崇高的精神境界” |
二、青年要艰苦奋斗 |
三、时代呼唤千千万万青年志愿者 |
第三节 “做伟大时代的创业者” |
一、当代青年“生恰逢时”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青年汲取营养和力量的源泉” |
三、创新思维是青年发展的希望所在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自组织——社会实践主体的新拓展 |
第七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 |
第一节 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 |
一、起点: 把握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首要任务是学习 |
二、任务: “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自己” |
三、基点: “始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
第二节 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 |
一、“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 |
二、青年是和平发展的生力军 |
三、青年“肩负着开创世界人民美好未来之使命” |
第三节 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 |
一、青年交流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重视留学工作 |
三、构建青年交流的长效机制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国际交流状况论析——以孔子学院为例 |
第八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 |
第一节 坚持党的领导,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一、青年运动要坚持党的领导 |
二、准确把握青年脉搏 |
三、优化青年发展的社会环境 |
第二节 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青年接续奋斗 |
二、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 |
三、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 |
第三节 坚持服务青年,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 |
一、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 |
二、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 |
三、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汉语无标识复句的韩语翻译技巧研究 ——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首届国际教师论坛同传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
摘要 |
中文摘要 |
目录 |
正文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妇女发展观研究 ——基于改革开放以来九次全国妇代会工作报告的文本(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研究现状与国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本课题研究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妇女发展观 |
2.1.2 妇女观与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
2.1.3 全国妇女代表大会 |
2.1.4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
2.1.5 全国妇女代表大会工作报告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经典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及发展理论 |
2.2.2 中国共产党的妇女解放及发展理论 |
2.2.3 西方女权主义理论 |
2.2.4 西方女性主义理论 |
3 从妇代会工作报告的文本透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妇女发展观 |
3.1 新词、热词的变迁与中国共产党的妇女发展思想 |
3.1.1 中国妇女四大到七大:妇女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争取发展权 |
3.1.2 中国妇女七大到九大:妇女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力争男女平等 |
3.1.3 中国妇女九大到十一大:妇女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
3.1.4 中国妇女十一大到十二大:妇女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建新功 |
3.2 历次妇代会工作报告中党对妇女的社会关怀面的变迁 |
3.2.1 中国妇女四大到七大:重点关怀妇女经济地位 |
3.2.2 中国妇女七大到九大:重点关注妇女的权益保障 |
3.2.3 中国妇女九大到十一大:重点提升妇女的精神风貌 |
3.2.4 中国妇女十一大到十二大:重点助力乡村妇女脱贫振兴 |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妇女发展观的内涵及特点 |
4.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妇女发展观的内涵 |
4.1.1 其核心思想和精髓是把妇女权益放在首位 |
4.1.2 其根本政治立场是始终坚持党领导妇女工作 |
4.1.3 其基本原则是推动妇女工作和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
4.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妇女发展观的特点 |
4.2.1 中国的妇女发展始终植根于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一脉相承,与时俱进 |
4.2.2 中国的妇女发展始终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战略相适应,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
4.2.3 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使妇女发展注重整体性、系统性和全面性 |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践行中国妇女发展观的具体措施 |
5.1 党对女性教育发展的基本思想及政策导向 |
5.1.1 普及义务教育,保障儿童受教育权,从源头上避免产生新文盲 |
5.1.2 重视各层次、各区域、各民族女性的受教育权,提升女性的整体素质 |
5.2 党对女性就业创业基本保障及政策实践 |
5.2.1 颁布法律法规,保障妇女保障妇女平等享有就业权,禁止歧视妇女 |
5.2.2 女性就业行业结构趋于合理,女性在第三产业中就业比例增长显着 |
5.2.3 女性自主创业者增多,成为妇女就业新的突破点 |
5.3 党对女性婚恋及生育的基本思想及政策引导 |
5.3.1 强制实行计划生育,要求妇女坚持文明进步的婚育观 |
5.3.2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妇女婚育观呈现开放多元化趋势 |
5.4 党对女性参政的基本保护及政策安排 |
5.4.1 中国妇女四大到七大:女性参政处于恢复发展时期 |
5.4.2 中国妇女七大到九大:女性参政处于巩固发展阶段 |
5.4.3 中国妇女九大至今:女性参政呈现加快发展态势 |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妇女发展观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 |
6.1 理论意义 |
6.1.1 极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 |
6.1.2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升华 |
6.2 现实意义 |
6.2.1 中国共产党的妇女发展观及其实践,为妇女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撑 |
6.2.2 中国共产党的妇女发展观及其实践极大地发挥了城乡妇女的生产力和创造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 |
6.2.3 中国共产党的妇女发展观及其实践,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妇女自我意识的觉醒,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9)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学界研究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之处和主要不足 |
第一章 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实现机制的基本问题 |
一、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实现机制的重要概念 |
(一) 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
(二) 中华传统文化“双创”的内涵 |
(三) 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实现机制的内涵 |
(四) 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实现机制的构成要素 |
二、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实现机制研究的理论支撑 |
(一) 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 |
(二) 理论资源:协同论与文化生态学 |
三、实现机制在中华传统文化“双创”中的价值意义 |
(一) “双创”系统工程中不可或缺的必要因素 |
(二) 制约“双创”能否进行、能否顺利和能否成功的重要条件 |
(三) “双创”实践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 |
第二章 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工作的突出问题及其机制原因 |
一、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工作的突出问题 |
(一) 文化主体参与程度参差不齐 |
(二) 工作定位清晰度不够 |
(三) 工作过程存在同质化现象 |
(四) 工作环境尚需进一步优化 |
二、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工作突出问题的机制原因 |
(一) 各环节间不协调 |
(二) 各要素间不相称 |
(三) 各要素内协同程度不够 |
第三章 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的主体协同机制 |
一、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各主体的地位 |
(一) 党和国家的主导地位 |
(二) 传统文化工作者的骨干地位 |
(三) 人民群众的基础地位 |
二、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的主体责任 |
(一) 党和国家的顶层设计 |
(二) 传统文化工作者的中坚推动 |
(三) 人民群众的基础支撑 |
三、三位一体的主体协同机制 |
(一) 主体协同机制构建的依据 |
(二) 文化主体相互配合与协同一致 |
第四章 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的环境调节机制 |
一、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的环境要素 |
(一) “双创”系统外部环境要素 |
(二) “双创”系统内部环境要素 |
(三) 各要素的有机统一 |
二、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的现实环境 |
(一) 国际环境因素 |
(二) 国内环境因素 |
三、建构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的有利环境 |
(一) 各环境要素的合力 |
(二) 各环境因素的整合 |
(三) 环境构建举措 |
第五章 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的多路径协同机制 |
一、不同形态传统文化的“双创”路径 |
(一) 保护、研究与开发:物态文化的“双创” |
(二) 抛弃、借鉴与扬弃:制度文化的“双创” |
(三) “旧瓶新酒”与“新瓶旧酒”:行为文化的“双创” |
(四) 拓展、借用与发展:心态文化的“双创” |
二、不同层面传统文化的“双创”路径 |
(一) 选择、借鉴与建构:国家层面传统文化的“双创” |
(二) 认可、调整与践行:社会层面传统文化的“双创” |
(三) 重拾、重构与推导:家庭层面传统文化的“双创” |
三、点面结合形成多路径相互配合 |
(一) 自在与自觉的结合 |
(二) 传承与发展的结合 |
(三) 文化转化发展与文化主体活动的结合 |
第六章 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的全方位保障机制 |
一、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的思想保障机制 |
(一) 思想建设的意义 |
(二) 社会思想的内容 |
(三) 社会思想的培养 |
二、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的法治保障机制 |
(一) 法治建设的意义 |
(二) 法治保障的原则 |
(三) 法治建设的举措 |
三、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的人才保障机制 |
(一) 主体素养价值 |
(二) 主体素养诉求 |
(三) 主体素养内容 |
(四) 主体素养培养 |
四、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的体制保障机制 |
(一) 全面改革提供体制保障 |
(二) 体制建设原则 |
(三) 体制建设举措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大事记(1987-2017)(论文提纲范文)
3 |
月27日 |
四、在“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2003年年会开幕式上的致辞(论文参考文献)
- [1]党领导下的中国对全球教育治理的三大贡献[J]. 滕珺,吴诗琪. 比较教育研究, 2021(08)
- [2]中俄教育交流与合作问题研究[D]. 周言艳.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3]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其价值研究[D]. 刘春玲.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研究[D]. 徐侠侠.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5]加拿大中小学全球公民教育课程研究[D]. 张超.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6]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D]. 侯燕. 扬州大学, 2019(06)
- [7]汉语无标识复句的韩语翻译技巧研究 ——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首届国际教师论坛同传实践为例[D]. 汪雅璇.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9(03)
-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妇女发展观研究 ——基于改革开放以来九次全国妇代会工作报告的文本[D]. 潘润杰. 广东海洋大学, 2019(02)
- [9]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机制研究[D]. 鞠忠美. 山东大学, 2018(02)
- [10]《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大事记(1987-2017)[J]. 胡鑫,任卫娜,马俊哲,王蓉,宋晓华,张世蓁.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18(S1)
标签: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论文; 公民权利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