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省政府调整省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组成人员(论文文献综述)
王铁军,李佳祥,刘玲[1](2020)在《我省召开国有林场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文中指出本刊讯(王铁军李佳祥刘玲)2020年8月2日,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省国有林场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袁桐利同志委托,省林业和草原局局长、省国有林场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凤庭在石家庄主持召开了国有林场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会议通报了全省国有林场改革工作进展情况,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汪波[2](2020)在《黑龙江省国有装备制造企业混合所有制股权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有企业目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对国有企业的改良和优化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臻完善的今天,对国有企业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让这些大规模、高质量的国家资本转变运行形态是我们国家现阶段在经济上的主要任务之一。其中,作为国家工业经济发展命脉的装备制造业尤为迫切地需要转变经营模式以适应新时代市场经济。而黑龙江省作为我国基础深厚的老工业基地,拥有众多国有装备制造企业,正是适合实施国有装备制造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战略的前沿阵地。黑龙江省作为传统装备制造业大省,具备深厚的装备制造基础,但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导致省内各经济主体过于依赖国有经济,导致近些年省内经济发展速度十分缓慢。装备制造业一直以来是黑龙江省的支柱产业,因此本文首先通过对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前后关联效应的研究分析,对黑龙江省国有装备制造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可行性作出了评估。并对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产业关联效应进行了投入产分析,计算出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与其他各产业相互间的直接消耗系数,分析产业间的相互经济联系作用,并基于产业间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对装备制造业与其他经济部门进行关联分析。结论得出黑龙江省内的装备制造业具备极高的前后关联效应,本应能够高效的拉动区域内经济发展,但由于计划经济体制所残留下的影响,导致省内装备制造业一直以来没能够发挥出其应有作用。然后通过对黑龙江省内国有装备制造企业产权制度本身的特征、弊端及其深层根源进行分析,论述了对其产权制度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必要性。最后,本文从混合寡头模型出发,通过对国有装备制造企业目标函数分析,引出国有资本目标函数,并对其与民营资本间博弈进行了深入分析,最终得出在静态条件下国有装备制造企业中国有资本的最优比例。基于以上内容,本文最后通过对成功混改的国有装备制造企业的案例分析,对黑龙江省国有装备制造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提出对策与建议,以期为相关政府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胡松涛[3](2020)在《商业类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基于J省国家审计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商业类国有企业对于推动经济发展、维护市场秩序具有非常重要作用,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如何在国有企业审计中科学、全面地作出审计评价已成为审计机关面临的难题。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发现,J省审计机关对商业类国有企业的审计评价主要以财务指标和合规性指标为主,往往忽视了国有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机会成本,以及企业应承担的社会和环保责任,与新时代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符。因此,本文尝试构建符合时代需求的商业类国有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并探讨其在H集团的应用情况。本文系统梳理了商业类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平衡计分卡和经济增加值的相关文献,分析商业类国有企业绩效评价在J省审计中的应用现状及不足。进一步剖析其原因,发现现有评价体系存在如下局限性:以财务指标为主、非财务指标较少;未设置指标权重,难以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指标具有滞后性,且存在短期效应。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基于平衡计分卡和经济增加值的综合评价体系。该综合评价体系包括财务维度、政策落实与责任履行维度、内部流程维度和学习与成长维度4个维度、10个二级指标、26个三级指标。同时,本文还将现有评价体系和综合评价体系运用到H集团的绩效审计评价中,对比分析两类评价体系的优缺点。最后,本文还给出了推进J省商业类国有企业综合评价体系应用的保障措施。
宋扬[4](2020)在《黑龙江省国有改制企业档案管理现状调研》文中研究表明企业档案记录着历史的轨迹,印刻着未来的规律,作为当今社会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和无形资产,在企业管理等各方面发挥着更加积极的重要作用。伴随着信息技术与数据网络的日益成熟,国有企业档案管理方式也趋向平台化、信息化、智能化。作为自然资源大省,黑龙江省由于国家战略定位、历史遗留等因素,国企改革进度相较全国平均速度较为缓慢,做好国有改制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将会为国企改制的全过程增强基础性、稳定性与可靠性,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的性质和档案自身的价值,做好国有改制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也是当前强化国有资产监管、合理运用国有资本新形势下对国家资源保护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从国有改制企业档案管理角度,对黑龙江省国有改制企业进行了调研,通过电话访问、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更具有客观准确性的方式,综合考量我省国有企业改制的实际情况与对策落实的可行性,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不同主业领域、改制方式的国有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总结了调查对象的档案管理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以期为档案管理在国有改制企业方向的学术研究进行补充,并为现实中国有改制企业面临的档案管理问题提供参考。
胡一芳[5](2020)在《H集团总部中层管理人员绩效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的经济体制决定了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国有企业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中有非常强的支配力、影响力。国有企业的效益与管理人员的工作绩效息息相关。随着国企改革步入深水区,绩效管理改革作为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提升人才竞争力的同时,也是加强国资监管的重要举措。由于国有企业在追求经济利润的同时,还要贯彻落实政府部门的决策部署,如何使绩效管理在国有企业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成为了目前国企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H集团在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中被省委、省政府定位为省属国有资本运营平台,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提升国有资本运营效率、提升产业竞争力、提高国有资本回报为总体目标,集团的功能定位相较以往得到了很大提升,相应的管理机制也应得到进一步优化。因此,本文以处于战略转型期的H集团总部中层管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对国内外有关绩效管理、中层人员的文献资料进行了一定的梳理,全面总结了H集团总部中层管理人员的绩效管理现状,并通过问卷调查、结构式访谈开展调查研究,对问卷进行了信度效度分析。通过调查研究,发现H集团总部中层管理人员的绩效管理存在与集团战略联系不紧密、考核结果重于过程、考核指标过于简单化、考核频次高、运用面窄、缺乏纪律监督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运用平衡计分卡、关键绩效指标法,以H集团战略目标为导向,为H集团总部中层管理人员设计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确保考核指标量化、可操作性强,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指标权重。在绩效管理体系的实施上,一是科学制定绩效计划。集团诠释并分解战略目标,中层拟定绩效计划草案,高层审核并进行双方沟通,确立绩效考核指标及权重,制定并签订目标责任书;二是规范推进绩效考核。确定绩效考核的频次和周期,制定并印发绩效考核方案,依照方案要求推进绩效考核,人力资源部收集汇总考评结果。三是持续进行沟通辅导。应用绩效沟通辅导的GROW模型,明确沟通辅导的方式,注重在绩效沟通辅导中运用技巧;四是全面开展绩效反馈。及时开展绩效面谈,注重绩效反馈的艺术化,制定绩效改进方案,建立绩效申诉机制;五是合理运用考核结果。用强制分布法确定考核等级,实现考核结果在奖惩、培训、评先评优等方面运用的全覆盖。最后,从成立绩效管理领导机构、建立绩效管理长效机制、营造绩效管理企业文化、建立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加强绩效管理纪律监督五方面来保障绩效管理完善措施的顺利推行。
福建省人民政府[6](2019)在《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中认为闽政[2019]9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关于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19年6月22日关于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李燕[7](2019)在《江西省国有企业监督管理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国有企业在改革中解决了体制僵化等问题,但还存在诸如体制机制不顺、经营决策规范性不强、运营效率低下、内部控制不足、利益输送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完善国有企业监管体制、保证国有企业资产保值增值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重要任务。这一时期,我国经济也有了飞速发展,东部和西部的先后崛起导致了区域发展不平衡,中部地区长期未能得到国家关注,经济发展严重滞后,2004年以来,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长期未得到关注的江西终于迎来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近十几年来,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速,江西省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呈持续增长势头,但其在监督管理、内控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本研究立足于上述背景,通过对江西省国有企业监督管理方面的实践进行实证分析,基于国资监管的现代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公司治理理论等相关理论,综合采用文献研究、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对策研究相结合等研究方法,阐述江西省国有企业监督管理的具体做法和运行现状,指出由于法律保障依据不完善、监管体制机制未理顺、监督手段比较落后、内部监督形同虚设的原因,导致江西省国有企业监督管理存在监督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够、监管的实效性不强、监督的规范性不足、监管的合力未形成,提出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理顺监管体制机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动态监测体系、加强内部审计的监管和指导、整合各类监督资源的相关建议。本研究紧扣国有企业监督管理的公共政策,以及江西省国有企业监督管理的实践,坚持研究对象的典型性、数据的代表性、结论的实用性,着力使对策建议体现实践意义,旨在为国有企业监督管理提供政策依据和决策参考。
朱震锋[8](2019)在《全面停伐后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有林区是我国林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典型区域,除了林区的地理空间分布特征之外,同时又有着在资源、经济、社会乃至企业等多个层面上的一系列复杂内涵。也正是如此,国有林区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便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既有着持续至今的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的探索、实践,又不乏对资源利用与保护这一横亘在林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重大历史命题的探求、解答。依托国家生态建设和财政支持,十多年来黑龙江国有林区社会经济和资源危机逐步得到缓和,但根植于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和林区政企合一体制方面的内在问题却并未彻底解决,加之全面停伐政策对林区带来的巨大冲击,林区面临着一系列严峻形势。2015年中央出台《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后简称《意见》),这为黑龙江国有林区在竭力应对全面停伐的关键档口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意见》出台之后,黑龙江国有林区加快了体制机制改革步伐,制定通过了《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改革总体方案》,设定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自此开始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本文正是立足黑龙江国有林区对预期改革目标的迫切需求,以系统创新的研究范式提出构建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这一总体研究目标,充分调动林区资源,不断激发改革活力,提升改革动力,进而加快林区改革进程并提高改革绩效,促进林区从根本上破解体制困境、实现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为了实现上述研究目标,本文围绕着科学构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展开一系列深入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明确了国有林区改革、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两个概念的基本内涵,这是开展后续研究内容的最基本前提。根据对创新系统理论的深刻理解以及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目标、改革路线、改革任务的系统把握,界定了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基本内涵,即通过有效协调改革过程中各相关主体、相关改革措施等之间的关系,促进彼此之间协同并进,从而更好、更快地推动林区各领域的改革实践,以此提高改革的进程和最终成效。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还可以根据功能不同进一步划分为改革创新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等。第二,分别从理论和现实层面阐述了构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重要基础。理论基础方面,搭建了“金字塔”式的理论支撑体系,其中,熊彼特创新理论主要为深刻领会和揭示本研究旨在构建的改革创新机制的理论逻辑和基本理念服务,深化对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内涵的理论认识,为后续改革创新机制构建的目标设定及预期的理论研究价值实现提供理论支持;创新系统理论为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构建提供了有效的研究范式和分析框架;国企改革理论和供给侧理论则分别对林区改革中关于森工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及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等方面的创新研究提供指导。现实基础方面,基于对近年来黑龙江国有林区在生态资源、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呈现出的新内涵和新趋势进行的创新性解构及深刻分析,系统论述了这些新内涵和新趋势对构建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所提供的现实依据。第三,在系统描述黑龙江国有林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以及生态资源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以及赴黑龙江森工系统开展有关国有林区改革的专题访谈,总体呈现了当前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具体实践现状及取得的基本成效;挖掘和归纳了改革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对影响林区改革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上述现状研究及定量研究为后续具体构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提供了充分的定性和定量支持,同时还借此进一步明确了改革创新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后续改革任务,并在完善创新机制的同时兼顾增强、削弱林区改革的驱动、扰动因素,为下文建立改革创新的保障机制提供思路。第四,具体构建了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理论框架。明确了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设计目标和基本原则;并将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构成要素归纳为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深入分析了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运行机理。这部分的研究内容在整个研究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根据这部分的研究结论,为后续专门构建改革创新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指导。第五,从两个方面展开对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主体研究。一是探究了推动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运行的动力机制,在明确动力源的前提下,从两类动力源入手建立了具体的驱动林区改革创新机制运行的动力策略,这是后续建立的改革创新机制得以持续运行的前提基础。二是充分结合已经完成的理论框架及动力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分别以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体制、森工企业经营管理体制、社会行政管理体制、林区和地方融合发展机制等为基本路径,实现了本文构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总体研究目标。最后,基于对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具体构成、运行机理、动力体系以及作用路径等关键问题的深刻认识,同时充分参考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并结合第四章中关于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运行过程中如何构建综合保障机制所明确的3个着力点,分别从三个方面构建了改革创新机制的保障措施。第一,积极确立深化国有林区改革的思想认识,为林区改革创新提供思想保障。包括加强改革政策解读和宣传、强化生态建设和资源保护意识、转变经济发展思维。第二,营造良好的改革创新环境,为林区改革创新提供环境保障。
江泽林[9](2015)在《国有企业改革专题讲座心得体会》文中指出编者按国有企业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在30多年改革开放过程中,国有企业改革始终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近年来,我省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已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混合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产权结构,一批具有竞争实力的大企业?
赵静[10](2014)在《决策删减—执行协商:中国山西煤炭产业政策过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制度转轨时期,中国公共政策过程呈现出什么样的特征?本文研究了本世纪以来,中国煤炭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指出“决策删减-执行协商”是当代中国公共政策过程的特征表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分析政策波动与跃迁的系统性框架。政策发生相反的变化,谓之波动;频繁发生重大改革,谓之跃迁。在比较分析了解释煤炭产业部门政策波动与跃迁的三个竞争性解释和现有政策过程理论之后,本文构建了“决策删减-执行协商”的分析框架,并进一步回答现实问题:为何煤炭产业在短短几年间出现了从“资源有偿使用”市场化改革到“企业兼并重组”国有化改革的大逆转?在实证方面,本文选取了中国煤炭产业发展中两次影响深远的政策——“资源有偿使用”和“企业兼并重组”——为关键个案,对其决策过程与执行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还分析了煤炭产业的发展历史、政策演变和制度安排。研究发现:当代中国公共政策过程表现为政治压力下的决策删减与博弈中的协商执行频繁交错。政治压力导致了政治精英追求政治理性,将决策过程中的利弊权衡环节删减。作为对决策删减的补偿,政策执行过程则表现为反复、拖沓的讨价还价和利益协商。决策的目标方向与执行结果之间存在紧密的张力关系。此外,行政精英同时具有代理人与自利者的双重角色。既有利益格局界定了博弈策略,导致了不同的执行模式和执行绩效。频繁的政治精英更替打破了政策周期,迫使决策过程删减,政策执行中断。高频率、高程度自由裁量权的使用是政策波动与跃迁的催化剂,导致了决策产出的不确定和执行结果的多样化,进而引发了政策波动与跃迁。最后,本文分析了政策波动与跃迁对产业发展的损害,指出政策的稳定性是产业发展的必要保障,科学的政策决策和具有前瞻性的顶层设计是产业善治的必要途径。由此,研究指出中国公共政策过程的三条优化路径:减少政策决策中的政治压力,优化激励机制;拓宽知识与意见的输入渠道,增加专家与公众的参与;明晰行政自由裁量的使用边界,建立稳定的行政规则。
二、省政府调整省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组成人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省政府调整省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组成人员(论文提纲范文)
(2)黑龙江省国有装备制造企业混合所有制股权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装备制造业范围界定 |
2.1.2 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概念 |
2.1.3 产业关联分析概述 |
2.1.4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相关概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现代产权理论 |
2.2.2 混合寡头理论 |
2.2.3 股权制衡理论 |
3 黑龙江省国有装备制造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
3.1 产业关联效应的主要分析工具 |
3.1.1 投入产出表 |
3.1.2 静态投入产出模型 |
3.2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与其他经济部门直接经济联系测度 |
3.2.1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对其他经济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分析 |
3.2.2 黑龙江省其他经济部门对装备制造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分析 |
3.3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产业关联效应分析 |
3.3.1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影响力系数分析 |
3.3.2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感应度系数分析 |
3.3.3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产业交叉关联效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国有装备制造企业产权现状分析 |
4.1 黑龙江省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现状分析 |
4.2 黑龙江省国有装备制造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问题 |
4.2.1 国有装备制造企业的权责分离现象 |
4.2.2 国有装备制造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
4.2.3 国有装备制造企业产权交易市场体系不完善 |
4.3 黑龙江省国有装备制造企业产权改革问题成因分析 |
4.3.1 国有装备制造企业文化体制僵化 |
4.3.2 人员选拔与激励机制缺失 |
4.4 黑龙江省国有装备制造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整体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国有装备制造企业股权优化分析 |
5.1 国有装备制造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混合寡头模型 |
5.1.1 经典混合寡头模型 |
5.1.2 国有装备制造企业和民营装备制造企业的目标函数 |
5.2 国有装备制造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股权最优比例 |
5.2.1 国有资本与私人资本的目标函数 |
5.2.2 混合股权的静态分析 |
5.2.3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股权最优混合比例的确定 |
5.3 黑龙江省国有装备制造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案例分析 |
5.3.1 案例分析 |
5.3.2 借鉴和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国有装备制造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与建议 |
6.1 黑龙江省国有装备制造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选择 |
6.1.1 股权制衡与董事会治理 |
6.1.2 民营化改革 |
6.1.3 员工持股 |
6.2 黑龙江省国有装备制造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建议 |
6.2.1 加强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规范性监管 |
6.2.2 明晰公共资本和非公资本的产权与责任 |
6.2.3 国有装备制造企业适度放权,鼓励私人资本进入 |
6.3 本章小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商业类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基于J省国家审计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商业类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 |
1.2.2 平衡计分卡的研究 |
1.2.3 经济增加值的研究 |
1.2.4 对文献的评价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商业类国有企业绩效评价及绩效审计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1 商业类国有企业的概念 |
2.1.2 商业类国有企业绩效评价 |
2.1.3 商业类国有企业绩效审计 |
2.1.4 商业类国有企业绩效评价及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 |
2.2 平衡计分卡的概念、维度与实施流程 |
2.2.1 平衡计分卡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
2.2.2 平衡计分卡的维度 |
2.2.3 平衡计分卡的实施流程 |
2.2.4 平衡计分卡的优缺点 |
2.3 经济增加值的概念、计算与构成体系 |
2.3.1 经济增加值的概念 |
2.3.2 经济增加值的计算 |
2.3.3 经济增加值的构成体系 |
2.3.4 经济增加值的优缺点 |
3 J省商业类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现状、不足及原因分析 |
3.1 J省商业类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现状 |
3.1.1 J省商业类国有企业绩效评价基本情况 |
3.1.2 J省商业类国有企业评价中使用的指标体系 |
3.2 J省商业类国有企业现有绩效评价存在的不足 |
3.2.1 以财务指标为主、非财务指标较少 |
3.2.2 未设置指标权重系数,难以进行综合评价 |
3.2.3 评价指标具有滞后性,且存在短期效应 |
3.3 J省商业类国有企业现有绩效评价不足的产生原因 |
3.3.1 缺乏绩效审计意识 |
3.3.2 缺乏标准的绩效评价体系 |
3.3.3 审计人员能力不足 |
4 商业类国有企业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
4.1 构建综合评价体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4.1.1 构建综合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
4.1.2 构建综合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
4.2 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与目标维度 |
4.2.1 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4.2.2 综合评价体系的目标维度 |
4.3 综合评价体系的指标选取 |
4.3.1 财务指标的选取 |
4.3.2 政策落实与责任履行指标的选取 |
4.3.3 内部流程指标的选取 |
4.3.4 学习与成长指标的选取 |
4.4 综合评价体系的权重设置及评分标准 |
4.4.1 综合评价体系的权重设置 |
4.4.2 综合评价体系的评分标准 |
5 综合评价体系在H集团的应用分析 |
5.1 H集团简介 |
5.2 现有评价体系在H集团绩效审计中的应用分析 |
5.2.1 现有评价体系应用情况 |
5.2.2 基于现有评价体系的审计评价 |
5.3 综合评价体系在H集团的试应用分析 |
5.3.1 综合评价体系试应用情况 |
5.3.2 基于综合评价体系的审计评价 |
5.4 两种评价体系的对比 |
6 推进商业类国有企业综合评价体系应用的保障措施 |
6.1 强化绩效审计 |
6.2 动态反馈调整 |
6.3 推广大数据应用 |
6.4 提升审计人员素质 |
6.5 充分利用内部审计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黑龙江省国有改制企业档案管理现状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选题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选题研究的重点 |
(二)选题研究的难点 |
(三)选题研究的创新点 |
(四)选题研究的局限性 |
四、选题研究的方法与结构框架 |
(一)选题研究的方法 |
(二)结构框架 |
第一章 国有改制企业档案管理概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国有改制企业的类型与特点 |
一、国有改制企业的类型 |
二、国有改制企业的特点 |
三、黑龙江省国有改制企业的类型 |
第三节 国有改制企业档案的构成与作用 |
一、国有改制企业档案的构成 |
二、国有改制企业档案的作用 |
第四节 国有改制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成就 |
一、档案处置基本原则方面的成就 |
二、档案处置工作流程方面的成就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黑龙江省国有改制企业档案管理调研 |
第一节 调研的前期准备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内容 |
四、调查结果 |
第二节 “整体转制”型企业调查情况 |
一、哈尔滨铁路集团公司档案构成 |
二、改制对哈尔滨铁路集团公司档案管理工作的影响 |
第三节 “部分重组”型企业调查情况 |
一、黑龙江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重组情况 |
二、黑龙江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档案管理情况 |
第四节 “部分属地化重组、部分集团化转制”型企业调查情况 |
一、九三分公司(管理局)改制总体情况 |
二、九三分公司(管理局)档案管理情况 |
三、改制对九三分公司(管理局)档案管理工作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黑龙江省国有改制企业档案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黑龙江省国有改制企业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档案管理意识上存在的问题 |
二、档案管理方式上存在的问题 |
三、依法治档执行上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问题产生的原因与限制因素分析 |
一、历史遗留因素 |
二、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普遍因素 |
三、国有企业改制特殊期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黑龙江省国有改制企业档案管理对策分析 |
第一节 以“人”为本,强化国有改制企业档案管理意识 |
一、将档案管理工作提上企业管理日程 |
二、推行档案管理工作领导责任制 |
第二节 从“制”出发,建设国有改制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机制 |
一、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日常业务体系 |
二、规范基础性档案管理工作 |
第三节 依“化”而行,推进国有改制企业档案管理平台化建设 |
一、将档案管理工作对接信息化管理建设 |
二、推行综合信息管理服务平台 |
第四节 国有改制企业档案管理对策的初步探讨 |
一、对策实施的可行性 |
二、对策实施的初步结果 |
三、对策的建设性与局限性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5)H集团总部中层管理人员绩效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绩效管理的定义 |
1.2.2 绩效管理的方法 |
1.2.3 绩效管理的过程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 国有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绩效管理理论分析 |
2.1 理论基础 |
2.1.1 平衡计分卡理论 |
2.1.2 关键绩效指标理论 |
2.1.3 层次分析法 |
2.2 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的比较分析 |
2.2.1 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的联系 |
2.2.2 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区别 |
2.3 中层管理人员的特征 |
2.4 国有企业的特征 |
3 H集团总部中层管理人员绩效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H集团总部中层管理人员绩效管理现状 |
3.1.1 H集团概况 |
3.1.2 H集团总部中层管理人员基本情况 |
3.1.3 H集团总部中层管理人员绩效管理现状 |
3.2 H集团总部中层管理人员绩效管理问题调查研究方法 |
3.2.1 问卷调查 |
3.2.2 结构式访谈 |
3.3 H集团总部中层管理人员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
3.3.1 对绩效管理的认知存在误区 |
3.3.2 绩效管理与战略联系不紧密 |
3.3.3 绩效考核指标设置不科学 |
3.3.4 绩效管理各环节工作不到位 |
3.3.5 绩效考核缺乏纪律监督 |
4 H集团总部中层管理人员绩效管理体系的完善 |
4.1 完善的原则和思路 |
4.1.1 完善的原则 |
4.1.2 完善的思路 |
4.2 H集团总部中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 |
4.2.1 制定H集团的绩效考核指标 |
4.2.2 制定H集团总部部门的绩效考核指标 |
4.2.3 制定H集团总部中层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指标 |
4.2.4 计算绩效考核指标的权重 |
4.2.5 制定绩效衡量标准 |
4.3 H集团总部中层管理人员绩效管理体系的实施 |
4.3.1 科学制定绩效计划 |
4.3.2 规范推进绩效考核 |
4.3.3 持续进行沟通辅导 |
4.3.4 全面开展绩效反馈 |
4.3.5 合理运用绩效考核结果 |
4.4 新旧绩效管理体系的对比 |
5 H集团总部中层管理人员绩效管理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 |
5.1 成立绩效管理领导机构 |
5.2 建立绩效管理长效机制 |
5.3 营造绩效管理企业文化 |
5.4 建立绩效管理信息系统 |
5.5 加强绩效管理纪律监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H集团总部中层管理人员绩效管理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专家问卷调查表 |
附录三 访谈提纲 |
致谢 |
(7)江西省国有企业监督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1.3.2 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结构安排与可能的创新点 |
1.5.1 结构安排 |
1.5.2 可能的创新点 |
2 国有企业监督管理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国有企业的相关概念及概况 |
2.1.1 国有企业相关概念 |
2.1.2 国有企业发展历程 |
2.1.3 国有企业资产规模及营运状况 |
2.2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 |
2.2.1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相关概念 |
2.2.2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的发展历程 |
2.2.3 强化监督管理对国有企业竞争力的促进作用 |
2.3 国有企业监督管理的理论基础 |
2.3.1 现代产权理论 |
2.3.2 委托-代理理论 |
2.3.3 公司治理理论 |
3 江西省国有企业监督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江西省国有企业概况 |
3.1.1 江西省国有企业发展历程 |
3.1.2 江西省国有企业资产规模、营运状况、产权登记及行业分布 |
3.1.3 江西省国有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 江西省国有企业监督管理具体做法 |
3.2.1 监管体制方面 |
3.2.2 监管体系方面 |
3.3 江西省国有企业监督管理主要成效 |
3.3.1 监管体制渐入新轨 |
3.3.2 简政放权不断加力 |
3.3.3 国资国企改革继续深化 |
3.3.4 监管范围不断拓展 |
3.3.5 监督成果突出 |
3.4 江西省国有企业监督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1 监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够 |
3.4.2 监管的时效性不强 |
3.4.3 监管的规范性不足 |
3.4.4 监管的合力未形成 |
4 江西省国有企业监督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法律保障依据不完善 |
4.2 监管体制机制未理顺 |
4.2.1 “管资本”国资监管机制不完善 |
4.2.2 政企分开还需推进 |
4.2.3 监管“大屋顶”未搭建 |
4.3 监督手段比较落后 |
4.4 内部监督形同虚设 |
5 完善江西省国有企业监督管理的主要对策 |
5.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5.2 理顺监管体制机制 |
5.2.1 推进“三层架构”管理模式 |
5.2.2 构建监管“大屋顶” |
5.3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
5.3.1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
5.3.2 推进混合所有制发展 |
5.3.3 推进领导干部市场化 |
5.4 建立动态监测体系 |
5.5 加强内部审计的监管和指导 |
5.6 整合各类监督资源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全面停伐后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国有林区 |
2.1.2 国有林区改革 |
2.1.3 创新机制 |
2.1.4 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 |
2.2 基础理论体系 |
2.2.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2.2 创新系统理论 |
2.2.3 国企改革理论 |
2.2.4 供给侧理论 |
2.2.5 各理论功能及地位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实践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黑龙江国有林区概况 |
3.1.1 社会发展状况 |
3.1.2 经济发展状况 |
3.1.3 生态资源状况 |
3.2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实践现状分析 |
3.2.1 黑龙江国有林区体制机制概貌 |
3.2.2 社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展及成效 |
3.2.3 资源监督管理体制改革进展及成效 |
3.2.4 森工企业经营体制改革进展及成效 |
3.3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过程中的障碍和挑战 |
3.3.1 社会职能移交情况复杂 |
3.3.2 资金保障水平有待提高 |
3.3.3 区域发展参齐不齐 |
3.3.4 协调配套机制有待完善 |
3.4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1 因素定位及作用机理分析 |
3.4.2 研究方法及模型构建 |
3.4.3 模型测算及验证 |
3.4.4 结果讨论与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社会经济需求分析 |
4.1 林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 |
4.1.1 国有林区社会经济内涵解构 |
4.1.2 林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
4.2 林区经济发展社会化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2.1 林区经济发展社会化的总体表现 |
4.2.2 宏观视域下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2.3 微观视域下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3 林区生态资本市场化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3.1 林区生态资本市场化的发展历程 |
4.3.2 产权要素层面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3.3 市场要素层面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4 林区资源型经济持续化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4.1 林区资源型经济持续化的基本态势 |
4.4.2 非木质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改革创新的现实需求 |
4.4.3 木材经济理性回归对改革创新的潜在需求 |
4.5 林区和地方社会经济一体化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5.1 林区和地方社会经济一体化的本质内涵 |
4.5.2 林区和地方社会一体化发展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5.3 林区和地方经济一体化发展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构建的理论框架 |
5.1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设计目标及原则 |
5.1.1 创新机制设计的总体目标 |
5.1.2 创新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 |
5.2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基本构成 |
5.2.1 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动力机制 |
5.2.2 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运行机制 |
5.2.3 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保障机制 |
5.3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运行机理 |
5.3.1 创新机制的执行动力 |
5.3.2 创新机制的运行过程 |
5.3.3 创新机制的运行保障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动力机制 |
6.1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动力源 |
6.1.1 生存需求催生改革创新动力 |
6.1.2 发展需求激发改革创新动力 |
6.1.3 生态需求增强改革创新动力 |
6.2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动力的类别 |
6.2.1 改革创新机制中的激发动力 |
6.2.2 改革创新机制中的驱动动力 |
6.3 增强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驱动效应 |
6.3.1 提升林区加快改革创新的激发动力 |
6.3.2 增强执行系统对改革创新的驱动动力 |
6.3.3 增强制度系统对改革创新的驱动动力 |
6.3.4 增强创新资源对改革创新的驱动动力 |
6.4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运行机制 |
7.1 构建重点国有林监督管理体制改革领域的创新机制 |
7.1.1 改革建立精简高效的重点国有林管理机构 |
7.1.2 创新黑龙江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护机制 |
7.1.3 创新黑龙江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机制 |
7.1.4 创新黑龙江国有林区资源管理绩效考核机制 |
7.2 构建国有森工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领域的创新机制 |
7.2.1 改革建立规范化的现代林业企业 |
7.2.2 创新林业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策略 |
7.2.3 优化拓展林业企业主营业务和服务 |
7.3 构建加快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创新机制 |
7.3.1 创新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基本理念 |
7.3.2 进一步优化林区替代产业空间布局 |
7.3.3 以供给侧结构改革引领林区转型发展 |
7.4 构建深化国有林区和地方融合发展的创新机制 |
7.4.1 继续推进林区社会管理职能剥离移交 |
7.4.2 创新林区和地方社会融合发展机制 |
7.4.3 创新林区和地方经济一体化发展机制 |
7.5 本章小结 |
8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保障机制 |
8.1 强化全面深化国有林区改革的思想认识 |
8.1.1 加强政策解读和社会宣传 |
8.1.2 强化生态资源保护意识 |
8.1.3 转变林区经济发展思维 |
8.2 营造黑龙江国有林区良好的改革创新环境 |
8.2.1 营造有利于改革创新的社会环境 |
8.2.2 改善有利于转型经济发展的投融资环境 |
8.2.3 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
8.3 加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配套支持 |
8.3.1 加大林区创新资源的持续性投入 |
8.3.2 持续完善社会职能剥离移交的配套政策 |
8.3.3 建立健全林区改革创新的法治建设 |
8.3.4 增强改革后林区城镇运营基础建设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黑龙江国有林区经济社会化发展指标统计 |
附录2 黑龙江国有林区社会资本自由化流动趋势 |
附录3 黑龙江国有林区非木质林产品市场发展指标统计 |
附录4 黑龙江国有林区非木质林业产业发展指标统计 |
附录5 国有林区木材产量(1993~2015) |
附录6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10)决策删减—执行协商:中国山西煤炭产业政策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议题的选择 |
1.2 研究背景 |
1.2.1 速度走向规制,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
1.2.2 新的决策环境:行政问责制的兴起 |
1.3 研究概述:现实问题和意义 |
1.3.1 现实问题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5 框架结构与内容简介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关键概念辨析 |
2.1.1 制度稳定与制度变迁 |
2.1.2 政策变迁与长期政策分析 |
2.1.3 政策过程,政策波动与跃迁 |
2.2 产业政策波动的三个竞争性解释 |
2.2.1 国家控制论视角 |
2.2.2 政治经济周期视角 |
2.2.3 官僚组织视角 |
2.2.4 竞争性解释的不足 |
2.3 传统政策过程视角 |
2.4 政策过程关键维度的再剖析 |
2.4.1 转换政策过程的思维方式:系统分析决策与执行 |
2.4.2 行动者的逻辑分析:政治精英与行政精英 |
2.4.3 规则与自由裁量:规范层面上的思考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决策删减-执行协商”的政策过程分析框架 |
3.1 概念界定与基本假设 |
3.1.1 政策情景 |
3.1.2 基本假设 |
3.2 决策删减-执行协商:新的解释框架 |
3.2.1 政策过程的阶段划分 |
3.2.2 “决策删减-执行协商”的框架 |
3.3 研究设计、案例选择 |
3.3.1 研究设计 |
3.3.2 案例选择 |
第4章 煤炭产业背景与产业特征 |
4.1 跌宕起伏的产业历史(1982-2012) |
4.1.1 产业初创阶段(1949-1979) |
4.1.2 开放与多样化阶段(1980-1991) |
4.1.3 自由化阶段(1992-1997) |
4.1.4 “关井压产”与“国煤下放”(1998-2001) |
4.1.5 现代产业制度的建立(2002-2012) |
4.1.6 小结 |
4.2 特殊的行业特征 |
4.2.1 行业特征之一:煤炭企业的长周期性 |
4.2.2 行业特征之二:产品的同质性和最低准入门槛 |
4.2.3 行业特征之三:高暴利下的监管失效 |
4.3 复杂的产权制度 |
4.3.1 国有煤矿的分级所有机制 |
4.3.2 矿务局、运输与进出口 |
4.3.3 二轻煤矿、乡镇与社队煤矿、民营煤矿 |
4.3.4 承包制、租赁制、分红制与股份制的过程 |
第5章 基于“资源有偿使用”和“企业兼并重组”的决策过程分析 |
5.1 资源有偿使用的政策过程 |
5.1.1 决策情景 |
5.1.2 政策孕育阶段 |
5.1.3 政策规划阶段 |
5.1.4 短暂的权衡性执行 |
5.1.5 小结 |
5.2 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过程 |
5.2.1 决策情景 |
5.2.2 政策孕育阶段 |
5.2.3 政策规划阶段 |
5.3 决策过程的对比分析与特征提炼 |
5.3.1 决策情景比较 |
5.3.2 政策决策过程比较 |
5.3.3 政策协商与动员的推动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利益协调的地方执行 |
6.1 政策执行的总体格局 |
6.1.1 政策执行的具体操作流程 |
6.1.2 总体执行绩效 |
6.1.3 不同类型的执行模式 |
6.2 执行中行政精英的权衡 |
6.2.1 地方执行的一般性策略 |
6.2.2 微观案例选择与情况介绍 |
6.2.3 迥异的政府角色 |
6.2.4 差异化的行动策略 |
6.2.5 案例小结 |
6.3 执行中的自由裁量 |
6.3.1 技术判断裁量 |
6.3.2 社会规划裁量 |
6.3.3 政治协调裁量 |
6.4 小结 |
第7章 政策波动与跃迁:基于“决策删减-执行协商”的解释 |
7.1 “决策删减-执行协商”的理论启示 |
7.1.1 高压下的决策删减 |
7.1.2 博弈中的协商执行 |
7.1.3 自由裁量与张力关系:政策波动与跃迁的形成 |
7.2 政策波动与跃迁的影响:后兼并重组时代 |
7.2.1 企业利润直线下滑,黄金十年逝去不返 |
7.2.2 产能过剩加剧,煤炭国企直面市场冲击 |
7.2.3 面对雾霾:产业转型迫在眉睫 |
7.3 稳定性与顶层设计:产业善治的制度保障 |
7.4 制度转轨中公共政策过程的优化路径 |
7.4.1 政治压力与激励机制的探讨 |
7.4.2 问题界定的阶段选择和专家知识的输入 |
7.4.3 自由裁量权的边界 |
第8章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理论创新与适用范围 |
8.2.1 理论创新与贡献 |
8.2.2 研究适用范围 |
8.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煤炭行业的若干概念 |
附录B 访谈提纲 |
附录C 中国煤炭产业深度访谈信息汇总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
四、省政府调整省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组成人员(论文参考文献)
- [1]我省召开国有林场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会议[J]. 王铁军,李佳祥,刘玲. 河北林业, 2020(08)
- [2]黑龙江省国有装备制造企业混合所有制股权优化研究[D]. 汪波.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10)
- [3]商业类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基于J省国家审计的视角[D]. 胡松涛.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4]黑龙江省国有改制企业档案管理现状调研[D]. 宋扬.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5]H集团总部中层管理人员绩效管理研究[D]. 胡一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J]. 福建省人民政府. 福建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9(16)
- [7]江西省国有企业监督管理问题研究[D]. 李燕.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8]全面停伐后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研究[D]. 朱震锋.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9]国有企业改革专题讲座心得体会[N]. 江泽林. 陕西日报, 2015
- [10]决策删减—执行协商:中国山西煤炭产业政策过程研究[D]. 赵静. 清华大学, 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