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同生长调节剂提高香荚兰抗逆能力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岑晓斐,贾国晶,惠学东,靳磊,朱强,曾继娟[1](2021)在《黑果腺肋花楸的研究进展及开发前景》文中认为黑果腺肋花楸(Aronia melanocarpa Elliot)是蔷薇科涩石楠属一种小浆果树种,果实中含有黄酮、多酚、花青素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成分,在欧美地区广泛应用于医药和功能食品工业,是集食用、药用、园林和生态等价值于一身的珍贵树种。本文从生物学特性、繁育技术、栽培、功能成分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黑果腺肋花楸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旨在为黑果腺肋花楸后续的研究和生产提供相应的参考价值。
罗晓滔,赵冬,胡世俊,马焕成[2](2021)在《多效唑、矮壮素对木棉苗木矮化效果的研究》文中指出木棉是干热河谷许多地区的建群种,对该地区的生态稳定起到重要的作用.木棉具有春季先花后叶和花色艳丽的特点,观赏价值较高.木棉为高大乔木,若能通过人为处理矮化成盆苗,将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试验采用盆栽试验,从木棉幼苗开始,对木棉苗木以不同浓度的多效唑(PP333)和矮壮素(CCC) 2种植物生长延缓剂,进行灌根处理,以清水为对照,比较其矮化效果.结果表明,两种延缓剂和不同的质量浓度对苗高生长和基径生长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 PP333处理以200 mg/L对苗高生长的矮化效果最好,250 mg/L次之;在CCC处理中,2 500 mg/L对苗高生长的矮化效果最好,1 500 mg/L次之. PP333处理在抑制了高生长的同时也抑制了基径的生长,CCC则起到了促进基径生长的效果.因此,建议在对木棉苗木进行矮化处理时,可以在种子萌发后用PP333处理,以抑制苗高生长;在90 d后施用CCC,以促进木棉的基径发育.
闫威姣[3](2020)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骏枣开花座果及果实品质形成机理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于2019年在塔里木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试验站进行,以8-10年骏枣为材料,分别设定不同浓度GA3+微肥、6-BA+微肥、PBO+微肥以及GA3+6-BA+微肥的4个试验方案,均以清水为对照,于骏枣盛花期进行叶面喷施。每个试验方案都采用单因素多水平完全随机田间试验设计,4个处理,3次重复,每小区5株枣树。动态调查测定各处理骏枣开花、落花、落果及成熟期果实品质、果实发病率等指标以及骏枣各器官中碳氮含量和果实激素含量指标,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骏枣开花坐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探讨其对骏枣开花座果及果实品质形成的机理,并筛选适宜的激素种类与浓度,结果如下:(1)不同浓度的GA3+微肥处理降低骏枣的开花量,对座果量和果形指数无显着影响,糖酸比和VC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可溶性蛋白含量有所降低。20mg/LGA3+微肥处理下的骏枣产量极显着高于对照1.25倍。骏枣花和枣吊碳氮比没有显着变化,10mg/LGA3+微肥处理枣叶中的碳氮比最高,显着高于对照60.50%。各处理的骏枣果实GA3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ABA含量无显着差异,ABA/(GA3+IAA)比值均显着低于对照。10mg/LGA3+微肥处理的骏枣病果率、畸形果率和裂果率较对照分别降低82.40%、42.46%和63.62%,达极显着水平。(2)不同浓度的6-BA+微肥处理降低了骏枣的开花量,50mg/L6-BA+微肥处理的总座果率和保果率均极显着高于对照。各处理的骏枣果实果形指数均高于对照,糖酸比和VC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可溶性蛋白含量有所降低。随着浓度的升高,花中的碳氮比逐渐降低,且均显着低于对照,枣吊中的碳氮比逐渐升高,均高于对照。各处理的枣果实GA3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ABA含量无显着差异,ABA/(GA3+IAA)比值均显着低于对照。自然条件下的抗病性高于对照,抗黑斑病的侵染能力较差。(3)不同浓度的PBO+微肥处理对骏枣开花座果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骏枣的纵径和横径,对果形指数没有影响,糖酸比和VC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可溶性蛋白含量有所降低。枣花和枣吊中的碳氮有一定影响,对枣叶中的碳氮比没有影响。2500mg/LPBO+微肥处理的枣果实中IAA含量比对照极显着增加47.78%,5000mg/LPBO+微肥处理的骏枣果实中ABA/(GA3+IAA)比值极显着比对照降低40.98%。各处理的骏枣果实自然抗病性均显着高于对照,在第三周所表现出来的抗侵染能力与对照无差异。(4)GA3+6-BA+不同微肥处理的骏枣果实横径均显着低于对照,果形指数没有发生变化,枣花和枣吊中的碳氮比与对照差异不显着。GA3+6-BA+硫酸锌+硼酸+钾肥处理的骏枣开花量比对照极显着增加,落果率降低,座果量极显着高于对照,产量比原来增加9.75倍,糖酸比和可溶性蛋白显着高于对照,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显着低于对照。GA3+6-BA+硫酸锌+硼酸和GA3+6-BA+硼酸处理后的骏枣ABA/(GA3+IAA)比值均显着低于对照。GA3+6-BA+钾肥和GA3+6-BA+硼酸+硫酸锌处理的枣抗侵染能力与对照无明显差异。
张丽霞[4](2020)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残留检测及对麦冬、三七质量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PGR)是根据植物激素的结构、功能和作用原理,经人工提取、合成的能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的化学物质。现已广泛应用于中药材生产中,它在促进中药材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中药材不同于一般作物,决定PGR能否在中药材中推广使用的重要前提是评价其对中药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无负面影响。已有研究表明,“壮根灵”类PGR或含PGR的农肥在中药材生产中的盲目使用,导致一些中药材的质量明显下降,同时造成对中药材和栽培环境的双重残留危害,给人类健康带来安全隐患。基于此,本研究在开展道地药材PGR应用情况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中药材中多种PGR残留联合检测技术,并对34种480批次常用中药材进行了 PGR残留检测分析;筛选生产中PGR使用最普遍的大宗道地药材麦冬和三七,开展了多效唑(Paclobutrazol,PP333)和芸苔素内酯(Brassinolide,BR)对两种药材质量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为PGR在中药材中的科学使用、中药材中PGR限量标准的制订、中药材使用PGR的风险评估和监管,以及在某些特定情况下限制使用PGR的法规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成果如下:1.通过实地调研摸清了 9种道地药材PGR的应用现状。调查发现,根茎类药材栽培中普遍使用PGR或含PGR的农肥。通过对四川、云南、山西、甘肃、河南、宁夏、广西等7个道地产区包括12个县市9种道地药材的实地调查,发现麦冬、三七、当归、党参、地黄、黄芪等根茎类药材中普遍使用PGR,如麦冬栽培中普遍大量喷施多效唑达15年以上,三七栽培中普遍喷施芸苔素内酯也达15年之久等。特别是“壮根灵”一类的PGR或含PGR的农肥在根茎类药材中应用更是广泛。“壮根灵”类药剂在生产中多以农肥形式登记,基本不标示有效成分。显着的增产效果使该类药剂备受种植户青睐,但“以肥代药”的不规范问题又给种植户带来潜在风险,使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得不到保障。PGR或含PGR农肥的盲目使用已导致原本道地药材的质量含义失去了意义。2.建立了基于HPLC-MS/MS法测定中药材中23种PGR的多残留联合检测技术。通过对34种480批次常用中药材的检测,发现中药材中PGR残留普遍。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灵敏、高通量的可同时测定中药材中23种PGR和12种农药的多残留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简化的一步萃取法和稀释预处理,基于HPLC-MS/MS法进行测定。将其应用到从全国11个中药材市场和5个道地产区收集的34种480批次中药材样品中的PGR残留检测,结果显示,所有中药材中均检测出多种PGR,尤其是麦冬、三七、党参、当归、地黄、白术、川芎、西洋参等根茎类药材检出PGR种类较多(7~10种)。480批次中药材中共检出14种PGR,其中5-硝基愈创木酚钠(73.75%)、4-硝基苯酚钠(53.12%)、矮壮素(40%)和烯效唑(39.58%)等PGR检出率较高。麦冬药材中检出PGR种类最多,达10种,其中多效唑的检出率为100%,且大部分样品中残留量较高。此外,对中药材栽培中普遍使用的14种农用化学品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登记为农肥的样品中均检出多种PGR。以上结果表明,中药材生产中普遍应用PGR。3.首次发现使用芸苔素内酯会改变三七药材中多种皂苷成分如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Rd、Re、Rg1含量的比值。三七栽培过程中普遍喷施芸苔素内酯,以促进三七提苗快速生长。通过研究芸苔素内酯对三七生长发育和质量的影响,发现适宜浓度的芸苔素内酯对三七植株的生长发育、成活率和产量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在有效成分调控方面,芸苔素内酯对三七皂苷R1含量的积累有显着促进作用,而对其它4种皂苷成分影响不显着。中药的功效是多种有效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喷施芸苔素内酯后三七多种有效成分含量比值发生了变化,这对三七的质量和药效是否会产生影响尚不明确。基于此,在三七生产中喷施芸苔素内酯的科学性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4.首次发现使用多效唑后麦冬药材中25种皂苷和黄酮类代谢物会发生显着变化。多效唑会显着降低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Ra和Ophiopojaponin C等麦冬皂苷的含量。麦冬栽培过程中普遍大量喷施多效唑,以促进麦冬药材增产。系统研究评价了多效唑对麦冬药材中4种麦冬皂苷、5种黄酮等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会显着降低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Ra和Ophiopojaponin C及麦冬黄烷酮C的含量,特别是对麦冬皂苷D影响最大,其含量降低50.92%~79.09%。进一步采用UPLC-ESI/Q-TOF-MS/MS代谢组学方法对不同来源麦冬样品的差异代谢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多效唑后麦冬药材中25种皂苷和黄酮类代谢物发生了显着变化,其中有8种差异代谢物含量比对照增加,17种差异代谢物含量比对照降低,包括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D’和麦冬皂苷C等多种麦冬皂苷,进一步证实了使用多效唑会影响麦冬皂苷含量积累。多效唑残留分析结果表明,麦冬样本、土壤样本和水样中均含有不同程度的多效唑残留,且部分麦冬药材中的残留超过了GB2763-2019规定的食品中最大残留限量2倍以上。综上,多效唑对麦冬药材有效成分的负调控可能影响药效,且多效唑残留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因此,建议麦冬生产中限用多效唑。
钟沃秀[5](2019)在《生长调节剂EBR和螯合剂EDDS对高羊茅铅吸收、转运及富集能力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铅是环境中最危险的污染物之一,其在自然条件下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本研究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2,4-表油菜素内酯(EBR)和生物可降解螯合剂EDDS的单施、联合施用,研究两种试剂在不同浓度和施用方式下对1000mg/kg铅胁迫下高羊茅(Festuca elata Keng ex E.Alexeev)生长及铅吸收、转运及富集能力的影响,以探究EBR与EDDS联合施用对增强高羊茅铅修复能力的潜力,并得出EBR和EDDS的最佳联合施用浓度,为探索“植物生长调节剂+螯合剂”联合强化高羊茅修复重金属铅污染土壤的途径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数据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1000mg/kg铅胁迫抑制了高羊茅的生长,而各浓度EBR处理均改善了高羊茅的生长状况,增强了其抗逆性,缓解了铅胁迫造成的毒害。其作用机制或许是EBR可以诱导高羊茅抗逆基因的表达、转录和翻译,以调节植物细胞的分裂、伸长及相关生理代谢系统,并通过调控多个内源激素的基因表达,促进相关内源激素的合成,影响内源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调节植物内源激素水平以维持其在逆境胁迫下的平衡。各浓度EBR处理中,以0.1mg/L EBR对增强高羊茅的抗逆性和铅转运能力最佳。(2)生物可降解螯合剂EDDS的施入,提高了土壤中生物有效态铅含量,促进了高羊茅对土壤铅的吸收和富集,且植物地上、地下部铅含量及转运系数均随EDDS浓度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其中,0.1g/kg和0.2g/kg EDDS对高羊茅的生物量影响不显着,但0.3g/kg EDDS则对生物量产生明显抑制。(3)植物生长调节剂EBR和生物可降解螯合剂EDDS联合施用研究表明,适宜浓度的EBR与EDDS联合施用不仅提高了高羊茅地上、地下部生物量,还显着提高了其对铅的富集、转运和提取能力。各联合施用组合中,以0.1mg/L EBR与0.2g/kg EDDS联合施用的效果最佳。该联合施用方式下,高羊茅地上部及地下部富集系数分别提高了27.21%及2.89%,转运系数和重金属提取率分别提高了30.60%及37.51%,为所有联合处理组最高,且该联合施用方式下的高羊茅地上、地下部生物量相比Pb处理组也分别有所提高。(4)本研究表明,在1000mg/kg铅胁迫下通过叶面喷施0.1mg/L EBR与土壤施用0.2g/kg EDDS相结合可有效提高高羊茅对铅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
周燕[6](2019)在《烯效唑对主干结果形核桃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以温‘185’主干结果形核桃为研究材料,于2017年和2018年连续重复两年对核桃进行单株叶片喷施烯效唑处理,试验设置4个不同浓度的烯效唑,分别为150mg/L、200mg/L、250mg/L和300mg/L,以清水为对照试验。研究其对主干结果形核桃生长、光合、荧光、叶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分析各处理间差异性,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以探索烯效唑使用的最佳浓度,树形构建提供科学依据,为主干形核桃的栽培、提高品质和增产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喷施烯效唑处理后对核桃结果枝径粗和节间长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处理均能不同程度的增加核桃结果枝径粗,缩短节间长度;其中250mg/L的烯效唑对核桃结果枝径粗增加了37.57%,150mg/L的烯效唑对节间长度的抑制效果最佳,较对照缩短了39.77%。(2)烯效唑对核桃芽和坐果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枝条芽密度、芽的雌雄比和坐果率均有提高,其中200mg/L对核桃芽密度增加较明显,比对照增加了41.07%,达到显着性差异;300mg/L能提高22.73%的雌花芽与雄花芽的比值;对核桃坐果率具有提升效果,但均未表现显着性差异水平。(3)烯效唑处理均对核桃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特性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核桃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气孔限制值(Ls)均在250mg/L烯效唑处理下提升效果最佳,净光合速率提高了38.01%,蒸腾速率提高了37.05%;瞬时水分利用率在烯效唑处理浓度为200mg/L时达到最大值,较对照提高了83.38%。(4)烯效唑对核桃荧光参数Fv/Fm、Yeild、qP和ETR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均未达到显着性差异;在200mg/L处理下核桃qN值显着低于对照;Fo和Fm在均250mg/L烯效唑处理后达到最大值,但都未出现显着性差异。(5)烯效唑对核桃叶片解刨结构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250mg/L核桃上表皮和下表皮厚度提升效果最佳,200mg/L对栅栏组织厚度增加最明显,较对照提高了16.50%,海绵组织在300mg/L处理下增加效果最佳,较对照试验提高了67.50%;烯效唑处理具有抑制气孔发育的作用,导致气孔密度降低,在250mg/L处理对气孔密度抑制达到最大。150mg/L能显着增大核桃叶片的干物质比,提高了17.39%;200mg/L处理对叶片细胞结构紧密度提升效果最佳,较对照提高了38.29%;300mg/L处理下核桃叶片叶面积和细胞结构松弛度达到最大值。(6)烯效唑对核桃叶片碳、氮相关代谢酶具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效果,300mg/L烯效唑处理对硝酸还原酶活性提升了41.73%;250mg/L烯效唑除处理对蔗糖合成酶和谷氨酸脱氢酶活性提升最大,分别提高了61.65%和81.89%;200mg/L烯效唑对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提升提高了58.73%。(7)烯效唑对核桃果实三径(横径、纵径、侧径)和果形指数的影响均未达到显着差异,300mg/L烯效唑处理对核桃果实缝合线紧密度提升效果最佳,提高了53.95%,极显着高对照;200mg/L处理均对核桃果实单果重、仁重和出仁率的增加效果最佳,出仁率提高了11.07%;250 mg/L处理能够极显着的增加核桃单位产量,单位产量提高了14.61%。250mg/L烯效唑对果实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提升效果最佳,150mg/L能够显着降低纤维素含量;200mg/L处理后蛋白质含量提升了10.07%,250mg/L处理后脂肪含量提升效果最好,提高了5.05%,还降了低单宁含量,但均未达到显着性差异;300mg/L对碘价含量提升效果最佳。
张中玮[7](2019)在《生长调节剂对映山红花期与光合特性的影响》文中指出映山红(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为杜鹃花科(Ericaceae)杜鹃属(Rhododendron)植物,是一种着名木本观赏花卉。研究表明对植物施用生长调节剂是切实可行的调控花期方式,因此开展映山红的花期调控和光合特性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研究意义。本研究以映山红为试验材料,喷施三种不同浓度或不同次数的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和萘乙酸(NAA),浓度梯度分别为500、1000、1500、2000和2500mg L-1(次数固定为3次),次数梯度分别为1次、2次和3次(浓度固定为1500mg·L-1),处理后观察其花期变化。使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测定映山红的光合日变化与光响应曲线,对其进行分析。试验表明:在不同浓度处理下,三种生长调节剂对花期的提前作用均有浓度峰值,IAA为2000mg·L-1,GA3为2000mg L-1,NAA为 1500mg·L-1,分别能提前4.4d、7.8d和2.8d,其中2000mg·L-1浓度的GA3处理效果最好,花期各个阶段都相应提早,并且未改变开花期的时长。另一方面,在试验所选浓度范围内,IAA和GA3均没有体现出对映山红花期延迟的特性,而2500mg·L-1浓度的NAA处理后,花期较对照组有了明显的延迟,为4.6d,并且花期各阶段都相应缩短。在不同次数处理下,IAA喷施1次、GA3喷施3次和NAA喷施3次,均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喷施1次IAA的效果最好,初花期提前了 3.8d,且开花期的时长没有发生明显缩短。在对比喷施次数对花期造成的影响方面,三种生长调节剂的处理结果均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趋势性。在后续的探究中,可以从改进喷洒次数、喷洒时间和喷洒浓度等三个维度进行进一步探索。在光合日变化方面,高浓度的IAA与GA3均能使映山红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显着提高,NAA浓度为2500mg·L-1时则相反,产生了抑制作用;三种生长调节剂对映山红气孔导度与胞间C02浓度的影响较不显着,其中高浓度IAA与GA3处理能使映山红在早晨时的气孔导度达到一个较高值,并且会使植株在傍晚时保持一个较高的胞间C02浓度水平;生长调节剂未能明显改变映山红的光能利用率,水分利用率的变化未呈现出明显趋势性。与光合日变化相似的是,在光响应曲线方面,高浓度的IAA和GA3有助于映山红提升适应弱光的能力,而2500mg·L-1浓度的NAA会抑制光合作用,其余浓度NAA的作用不明显。
杨晓[8](2019)在《甘氨酸促进叶用莴苣(Lactuca sativa L.)酚类化合物积累的代谢组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叶用莴苣(Lactuca sativa L.),又名生菜,是周年生产的重要蔬菜作物,倍受我国和欧美消费者推崇。叶用莴苣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糖基化类黄酮、酚酸、类胡萝卜素、抗坏血酸、生育酚及倍半萜内酯(如山莴苣素和山莴苣苦素)等健康促进成分的重要膳食来源。甘氨酸是土壤中游离氨基酸的主要成分,含量丰富且易被植物吸收利用,也是植物有机氮营养研究的模式氨基酸。本文以叶用莴苣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叶用莴苣代谢组分析方法及代谢物文库,绘制了代谢组草图;在水培条件下,探究了甘氨酸对叶用莴苣叶片初级和次级代谢物、转录水平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解析了酚类化合物对甘氨酸的代谢响应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酚类化合物是叶用莴苣种质资源间主要的差异代谢物评估了45份叶用莴苣种质资源的多酚总量,结果表明:皱叶莴苣多酚含量最高,其次为直立莴苣和奶油生菜,结球莴苣最低;红紫叶生菜多酚含量高于绿叶生菜。以30份叶用莴苣为材料,建立了基于GC×GC-TOF/MS和UPLC-IMS-QTOF/MS的叶用莴苣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手段并注释了171种代谢物。37种代谢物被鉴定为1级(已鉴定代谢物),86种代谢物被鉴定为2级(推定注释代谢物)。差异代谢产物分析表明咖啡酰奎尼酸己糖异构体1和2、二氢咖啡酸己糖异构体2和3、二羟基苯甲酸、咖啡酰己糖异构体1、槲皮素-3-葡萄糖-6’’-醋酸盐异构体1和2、槲皮素-双乙酰基-己糖苷、槲皮素3-(6’’-丙二酰)-葡萄糖苷7-葡萄糖苷、槲皮素3-(6’’-丙二酰)-葡萄糖苷7-葡糖苷酸、槲皮素己糖苷葡糖醛酸异构体3、木犀草素-二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葡糖苷酸、木犀草素-葡糖苷酸-己糖苷和京尼平甙等16种代谢物的相对含量在皱叶莴苣与球型莴苣中差异显着。代谢物网络分析表明皱叶莴苣与球型莴苣间酚类物质合成途径差异显着,且两类叶用莴苣酚类代谢策略也显着不同。2.外源甘氨酸促进叶用莴苣糖苷化黄酮和黄酮醇积累将叶用莴苣在含有9 mmol/L硝态氮或9 mmol/L甘氨酸营养液中无菌培养4周。基于GC/MS和UPLC-IMS-QTOF/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策略探究了甘氨酸和硝态氮处理下的叶用莴苣叶片的代谢谱差异,结果表明:甘氨酸和硝态氮处理下的叶用莴苣在类黄酮代谢、酚酸代谢、氨基酸代谢和三羧酸循环存在显着差异。与硝酸盐相比,甘氨酸促进了槲皮素3-葡萄糖苷、槲皮素3-(6’’-丙二酰基-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葡糖苷酸和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等糖苷化黄酮和黄酮醇、抗坏血酸和氨基酸(L-缬氨酸、L-亮氨酸、L-谷氨酰胺、天冬酰胺、L-丝氨酸、L-鸟氨酸、4-氨基丁酸、L-苯丙氨酸)的积累,但抑制部分酚酸(如二羟基苯甲酸己糖异构体1和2、菊苣酸及异构体)和三羧酸循环中间代谢产物(富马酸、苹果酸、柠檬酸和琥珀酸)的生物合成。甘氨酸作为氮源供应能极大地改善叶用莴苣的营养品质。3.甘氨酸诱导酚类合成关键基因上调,促进酚类物质生物合成采用无菌水培法,在缺氮、9 mmol/L硝态氮或9 mmol/L甘氨酸营养液中培养叶用莴苣30天,用以分析叶片转录组和酚类代谢物。通过转录组和代谢组学的关联分析,发现甘氨酸诱导酚类合成关键基因上调、黄酮及黄酮醇代谢途径增强,促进叶用莴苣叶片糖苷化的黄酮和黄酮醇积累。与等氮量的硝态氮对照相比,甘氨酸诱导叶用莴苣叶片酚类合成关键酶基因(LsPAL1、Ls4CL2、LsHCT、LsOMT1、LsCCoAOMT1、LsCHS、LsF3H、LsF3’H、LsFLS1和LsDFR)及大部分UDP-糖基转移酶基因转录水平上调,显着促进芹黄素、木犀草素及槲皮素糖苷化物及大部分酚酸的积累,显着增加叶用莴苣多酚和黄酮总量。与缺氮对照相比,甘氨酸上调部分关键酶基因(LsOMT1、LsCCoAOMT1、LsCHS、LsF3H、LsFLS1、LsDFR、LsUGFT78D2)和部分UDP-糖基转移酶基因表达,显着促进咖啡酸衍生物、木犀草素糖苷化物和部分槲皮素糖苷积累,但多酚总量和黄酮总量显着降低。4.外源甘氨酸促进叶用莴苣抗氧化物积累和抗氧化活性的提高采用无菌水培法,在含有4.5 mmol/L、9 mmol/L和18 mmol/L甘氨酸及9 mmol/L硝态氮(对照)的营养液中培养两个品种叶用莴苣(‘Shenxuan 1’和‘Lollo Rossa’)4周,用于测定不同处理下叶用莴苣叶片提取物的抗氧化物含量及抗氧化活性。与硝态氮对照相比,甘氨酸处理显着降低叶用莴苣鲜重;与4.5 mmol/L或18 mmol/L甘氨酸处理相比,9 mmol/L甘氨酸处理显着增加其鲜重。外源甘氨酸处理(‘Shenxuan 1’为18 mmol/L,‘Lollo Rossa’为9 mmol/L)相较对照(9 mmol/L硝态氮处理)能显着提高叶用莴苣叶片多酚总量、α-生育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FRAP、CAA和H2O2清除能力)。9 mmol/L和18 mmol/L甘氨酸浓度有利于叶用莴苣叶片中芹菜素、槲皮素和木犀草素糖苷及衍生物的积累,但抑制部分酚酸的合成。综上,本文应用GC×GC-TOF/MS和UPLC-IMS-QTOF/MS分析技术,建立了叶用莴苣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和叶用莴苣代谢物文库,注释了171种初级或次级代谢产物;通过比对化学对照品,鉴定了其中37种代谢物,极大地提升了叶用莴苣代谢物鉴定准确度。基于30份叶用莴苣资源代谢组草图的绘制,研究揭示酚类物质含量与组成是叶用莴苣资源间营养品质的主要差异。研究发现甘氨酸供应促进叶用莴苣叶片槲皮素3-、木犀草素7-、芹黄素3-等糖苷化物积累是增强其叶片提取物体外和细胞水平的抗氧化活性的物质基础。通过转录组和代谢组学的关联分析,发现甘氨酸诱导酚类合成关键基因上调、黄酮及黄酮醇代谢途径增强,促进叶用莴苣叶片糖苷化的黄酮和黄酮醇积累,导致抗氧化营养品质提升。叶用莴苣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的标准化和应用,为进一步开展叶用莴苣种质资源评价、挖掘生菜抗氧化品质有关的关键基因奠定了基础;研究结果在阐明甘氨酸对叶用莴苣酚类物质生物合成的影响机制、指导叶用莴苣品种选择和肥料的合理施用具有实际意义。
陈洁[9](2019)在《福建72种野生兰科植物种子生物学及罗氏石斛的分子鉴定》文中指出福建省兰科植物物种较为丰富,种类达160种以上,其生活型以地生型为主,附生型也较丰富,菌类寄生型(腐生型)较少。在全省本底资源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野生兰种子生物学等相关方面的研究。本论文对72种闽产野生兰的成熟蒴果和种子进行了形态特征描述及部分种子的生活力的测定,进而开展了以广东石斛(Dendrobium wilsonii)和金线兰(Anoectochilus roxburghii)种子为材料的非共生性萌发研究,及省级新记录种--罗氏石斛(Dendrobium loui)的分子鉴定。研究结果补充了福建野生兰的种子形态特征,可为兰科植物分类提供基础资料;建立了广东石斛和金线兰的快繁体系,可为其保育计划的制订提供参考;另外,为罗氏石斛的鉴定提供了分子生物学方面的证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调查72种野生兰中,不同种类的成熟蒴果形态差异较大,其中地生兰主要呈椭圆形,菌类寄生兰多呈棒状,附生兰多为棒状或水滴形。蒴果内具有量大且极小的种子,其中万代兰族种类的蒴果内还含有大量的隔丝。不同种类的地生兰种子数量差别较大,少的,如日本对叶兰(Neottia japonica),平均63±9粒,多的,如建兰(Cymbidium ensifolium),平均1 337 072±202 411粒;附生兰种子数变化差异小于地生兰,少的,如小叶鸢尾兰(Oberonia japonica),平均1 648±336粒,多的,如寄树兰(Robiquetia succisa),平均216 441±43 727粒。不同种类的野生兰种子形态多样,多呈纺锤形或条形,部分种子呈细线形或匙形,具孔隙;值得一提的是,盂兰属的两种种子均呈细线形,中间具网兜。种皮细胞间一般排列紧密,侧壁增厚,附生兰种子的种皮一般较地生兰种皮细胞排列更紧密,侧壁增厚更加明显,其中鸟巢兰族部分种子的种皮细胞之间或形成细胞间隙。种胚有一层透明的被膜,色泽由无色到褐色变化,内无胚乳,但有质体存在,少数种类种胚内具叶绿体;部分种类具胚柄,但其中多数种类的胚柄退化仅留痕迹,只有少数可见,生长部位朝向基部微孔端,且不同种属的胚柄具有形态差异性;另外,有6.94%的种子具多胚现象。地生兰种子体积变化较大,最大,如尖叶火烧兰(Epipactis thunbergii)平均可达33.761×10-3 mm3;附生兰种子体积普遍较小,一般在1.0×10-3 mm3以下。地生兰种子一般气腔较大,占种子体积大多(气腔比)50%以上;菌类寄生兰种子气腔比在80%以上;附生兰气腔比多数小于50%。(2)经TTC染色发现,野生兰种子生活力不同种类间差异大,最低的为0,如撕唇阔蕊兰(Peristylus lacertifer)等,最高达90%以上,如细茎石斛(Dendrobium moniliforme)等;地生兰有活力的种子,其活力平均为52.02%;菌类寄生兰生活力低,为6%;附生兰种子均有生活力,活力平均为60.55%。种子有胚率与生活力有一定相关性,有胚率较低者,种子生活力亦低。(3)在无菌条件下,广东石斛和金线兰种子均可萌发;预处理与否对广东石斛种子的萌发影响较小,而金线兰种子则需预处理才能萌发。广东石斛可通过原球茎途径和茎上节间萌发点增值;金线兰则在根状茎上具多个萌发点。广东石斛最适种苗生长培养基为MS+活性炭2.5g/L+10%香蕉汁;金线兰最适增值培养基为1/4 MS+NAA 1.0 mg·L-1+6-BA 1.0 mg·L-1+10%香蕉汁,最适生根壮苗培养基组成为1/4MS+6-BA 1.0 mg·L-1+活性炭0.25g·L-1+10%香蕉汁。(4)在福建周宁县发现的省级石斛属新记录植物,其ITS序列与NCBI库中罗氏石斛的ITS序列相似度达99.45%以上,结合花的形态结构及植株形态等特征,确定该种为罗氏石斛。
王小乐[10](2018)在《菊花低温离体缓慢生长保存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菊花原产我国,是中国十大名花和世界四大鲜切花之一,具有观赏、食用、饮用和药用等多种价值。菊花栽培历史悠久,品种众多,目前主要依靠田间种植保存,需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且易受到涝害、虫害和病害的影响而损失。常温下的离体培养保存时间较短,需要较频繁的继代培养,增加人工成本,也易增加无性系变异的几率,因此利用低温库进行离体保存是菊花种质资源保存的发展方向。本试验旨在探究菊花低温下缓慢生长离体保存技术。本研究首先选取170个菊花品种在低温库中探究低温离体条件下菊花品种间生长差异,然后选取‘蒙娜丽莎黄’、‘橙安娜’、‘小洋菊’和‘南农橙乒乓’4个生长特性差异大的菊花品种试管苗为材料,比较在低温下不同浓度蔗糖和甘露醇处理对不同菊花品种离体保存的影响。再以‘蒙娜丽莎黄’试管苗为材料,探究蔗糖和甘露醇复合处理对菊花低温离体保存的影响,并对保存结束后试管苗的恢复生长能力和遗传稳定性进行检测,以期为菊花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提供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低温离体条件下菊花试管苗生长差异分析:在(7±2)℃下,以MS基本培养基保存170个菊花品种试管苗,保存6个月测量其株高、叶片数、绿叶数和枯叶数。结果表明,低温下菊花试管苗在品种间存在较大变异,其中绿叶数和枯叶数变异幅度较大,达到了 50%以上,而株高和叶片数变异为27.6%和25.7%;试管苗的株高和枯叶数分布呈偏态分布,叶片数和绿叶数呈正态分布;不同品种菊花试管苗的株高与叶片数、叶片数与绿叶数、叶片数与枯叶数存在显着正相关性;对试管苗枯叶率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将170个品种聚成3类,第一类衰老缓慢,包含‘南农橙乒乓’等6个品种,第二类衰老速度中等,包含‘南农双娇’等101个品种,第三类衰老快,包含‘蒙娜丽莎黄’等63个品种。2.甘露醇和蔗糖对菊花低温离体保存的影响:以4个不同生长势的菊花品种为材料,在(7±2)℃条件下,探究45、60、75和90 g·L-1蔗糖,5、10、15和20 g.L-1甘露醇处理对菊花试管苗离体保存的影响。试验每3个月观察并统计试管苗的株高、绿叶数和枯叶数,保存12个月后观察试管苗叶片和茎段的组织结构,并对试管苗的恢复生长能力和遗传稳定性进行检测。结果发现,保存12个月后,在MS培养基中添加15 g.L-1甘露醇对‘南农橙乒乓’和‘小洋菊’试管苗的离体保存效果最佳,存活率分别达86.67%和93.33%;而20 g·L-1甘露醇对‘蒙娜丽莎黄’和‘橙安娜’保存效果最优,存活率可达80%和93.33%。60 g·L-1蔗糖保存‘南农橙乒乓’和‘小洋菊’12个月的存活率达70%以上,但相比甘露醇处理,绿叶数少、生长状况差,保存效果不好;高浓度蔗糖(45-90 g·L-1)对‘蒙娜丽莎黄’和‘橙安娜’保存效果不佳。保存12个月后,4个品种的叶片和茎段细胞间隙减小,细胞密度增加。保存12个月后试管苗恢复正常培养生长良好,株高、叶片数、茎粗和节间长等形态指标及SSR分子标记图谱与对照相比无差异,保持了良好的遗传稳定性。3.甘露醇与蔗糖复合处理对菊花低温离体保存的影响:以菊花‘蒙娜丽莎黄’为材料,在(7±2)℃下,MS培养基中添加(0、15、30、45和60 g·L-1蔗糖)和(0、5、10、15和20 g·L-1甘露醇)复合处理,每3个月观察统计菊花试管苗的存活率、株高、绿叶数和枯叶数,对保存12个月后植株恢复生长能力和再生植株遗传稳定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5 g·L-1蔗糖与15 g·L-1甘露醇复合处理存活率最高,保存至12个月存活率达93.33%,枯叶率仅为17.6%,生长良好;0 g·L-1蔗糖与5 g·L-1甘露醇处理保存12个月存活率达86.67%;30 g·L-1蔗糖下,随甘露醇浓度增加存活率递增,20 g·L-1甘露醇处理存活率最高,保存至12个月存活率为86.67%,枯叶率35.2%,生长状况较好;而高浓度蔗糖(45、60 g·L-1)与甘露醇复合处理对试管苗保存效果不佳。保存12个月后试管苗叶片和茎段细胞变小、细胞密度增加;恢复正常培养后生长良好,形态正常,SSR-PCR扩增图谱与对照相比无差异,保持了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二、不同生长调节剂提高香荚兰抗逆能力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生长调节剂提高香荚兰抗逆能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黑果腺肋花楸的研究进展及开发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黑果腺肋花楸植物学特性及引种研究进展 |
1.1 植物学特征 |
1.2 引种驯化研究 |
1.3 抗逆性研究 |
2 黑果腺肋花楸繁育技术研究现状 |
2.1 播种繁育研究 |
2.2 扦插繁育研究 |
2.3 嫁接繁育研究 |
2.4 组培繁育研究 |
3 栽培技术研究现状 |
3.1 整地栽植 |
3.2 土肥水管理 |
3.3 整形修剪 |
3.4 病虫害防治 |
4 黑果腺肋花楸化学成分及功能研究 |
4.1 化学成分研究 |
4.1.1 黄酮类 |
4.1.2 有机酸类 |
4.1.3 三萜类和甾醇类 |
4.1.4 挥发油 |
4.1.5 其他物质 |
4.2 营养价值及功能研究 |
4.2.1 抗氧化研究 |
4.2.2 抗炎研究 |
4.2.3 抗癌研究 |
4.2.4 其他作用研究 |
5 发展前景 |
(3)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骏枣开花座果及果实品质形成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园艺植物开花座果及产量的影响 |
1.2.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园艺植物果实品质的影响 |
1.2.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园艺植物各器官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影响 |
1.2.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园艺植物器官内碳氮比的影响 |
1.2.5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园艺植物抗病性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基本情况 |
2.2 试验材料及激素 |
2.3 激素喷施试验设计 |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4.1 开花座果指标的测定 |
2.4.2 枣果实品质及产量的测定 |
2.4.3 骏枣花、叶片、枣吊中碳氮比 |
2.4.4 骏枣果实内源激素的测定 |
2.4.5 枣树抗病性指标的测定 |
2.5 数据分析与处理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GA_3+微肥处理对骏枣开花座果及果实品质形成的影响 |
3.1.1 不同浓度的GA_3+微肥处理对骏枣开花座果的影响 |
3.1.2 不同浓度GA_3+微肥处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
3.1.3 不同浓度的GA_3+微肥处理对骏枣产量指标的影响 |
3.1.4 不同浓度GA_3+微肥处理对骏枣不同器官中的营养条件的影响 |
3.1.5 不同浓度GA_3+微肥处理对骏枣果实内源激素的影响 |
3.1.6 不同浓度GA_3+微肥组合对骏枣果实抗病性的影响 |
3.2 不同浓度6-BA+微肥处理对骏枣开花座果及果实品质形成的影响 |
3.2.1 不同浓度6-BA+微肥处理处理对骏枣开花座果的影响 |
3.2.2 不同浓度6-BA+微肥处理对骏枣果实品质的影响 |
3.2.3 不同浓度的6-BA+微肥处理对骏枣产量指标的影响 |
3.2.4 不同浓度6-BA+微肥处理对骏枣不同器官中营养条件的影响 |
3.2.5 不同浓度6-BA+微肥处理对骏枣果实内源激素的影响 |
3.2.6 不同浓度6-BA+微肥处理对骏枣抗病性的影响 |
3.3 不同浓度PBO+微肥处理对骏枣开花座果及果实品质形成的影响 |
3.3.1 不同浓度PBO+微肥对骏枣开花座果的影响 |
3.3.2 不同浓度的PBO+微肥处理对骏枣果实品质的影响 |
3.3.3 不同浓度的PBO+微肥处理对骏枣产量指标的影响 |
3.3.4 不同浓度PBO+微肥处理对骏枣不同器官中营养条件的影响 |
3.3.5 不同浓度PBO+微肥处理对骏枣果实内源激素的影响 |
3.3.6 不同浓度PBO+微肥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骏枣果实抗病性的影响 |
3.4 GA_3+6-BA+不同微肥处理对骏枣开花座果及果实品质形成机理的研究 |
3.4.1 GA_3+6-BA+不同微肥处理对骏枣开花座果的影响 |
3.4.2 GA_3+6-BA+不同微肥处理对骏枣果实品质的影响 |
3.4.3 GA_3+6-BA+不同微肥处理对骏枣产量指标的影响 |
3.4.4 GA_3+6-BA+不同微肥处理对骏枣不同器官中营养条件的影响 |
3.4.5 GA_3+6-BA+不同微肥处理对骏枣果实内源激素的影响 |
3.4.6 GA_3+6-BA+不同微肥处理对骏枣果实抗病性的影响 |
第4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开花座果与产量的影响 |
4.1.2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残留检测及对麦冬、三七质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应用及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 |
1.1 植物生长调节剂概述 |
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应用 |
1.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中药材质量及安全性影响 |
1.4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限量标准和检测技术 |
1.5 展望 |
2 芸苔素内酯应用研究概况 |
2.1 芸苔素内酯概述 |
2.2 芸苔素内酯的应用 |
2.3 芸苔素内酯的安全性评价 |
2.4 展望 |
3 多效唑应用研究概况 |
3.1 多效唑概述 |
3.2 多效唑的应用 |
3.3 多效唑的安全性评价 |
3.4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道地药材栽培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调查 |
1 调查产地及药材品种 |
2 调查方法 |
2.1 药材种植地调查 |
2.2 农药销售店调查 |
2.3 相关人员调查 |
3 调查结果 |
3.1 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调查 |
3.2 道地药材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情况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常用中药材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检测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标准溶液的制备 |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LC-MS/MS分析条件 |
2.4 方法学验证 |
3 实验结果 |
3.1 质谱条件的优化 |
3.2 色谱条件的优化 |
3.3 提取条件的优化 |
3.4 方法学验证结果 |
3.5 样品测定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芸苔素内酯对三七生长发育和质量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设计 |
2.2 生物学性状及产量测定 |
2.3 皂苷含量测定 |
2.4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芸苔素内酯对三七农艺性状的影响 |
3.2 芸苔素内酯对三七成活率和产量的影响 |
3.3 芸苔素内酯对三七药材皂苷成分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多效唑对麦冬生长发育和质量的影响 |
第一节 多效唑的残留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标准溶液的制备 |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LC-MS/MS分析条件 |
2.4 方法学验证 |
3 实验结果 |
3.1 LC-MS/MS条件优化 |
3.2 提取条件的优化 |
3.3 方法学验证结果 |
4 样品测定 |
5 讨论 |
第二节 多效唑对麦冬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设计 |
2.2 指标测定 |
2.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多效唑对麦冬株高性状的影响 |
3.2 多效唑对麦冬块根性状的影响 |
3.3 多效唑对麦冬产量的影响 |
4 讨论 |
第三节 多效唑对麦冬药材皂苷和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标准溶液的制备 |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LC-MS/MS分析条件 |
2.4 方法学验证 |
3 实验结果 |
3.1 LC-MS/MS条件的优化 |
3.2 提取条件的优化 |
3.3 方法学验证结果 |
3.4 样品测定 |
4 讨论 |
第四节 基于代谢组学的多效唑对麦冬药材代谢物影响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标准溶液的制备 |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LC-MS/MS分析条件 |
2.4 非靶向代谢组数据处理 |
2.5 代谢物定性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麦冬代谢图谱的建立 |
3.2 代谢组学数据评估 |
3.3 麦冬药材代谢物的鉴定 |
3.4 鉴定过程及裂解途径的推测 |
3.5 不同来源麦冬药材代谢物差异分析 |
4 讨论 |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附录 |
表S1 道地药材栽培中PGR应用调查 |
表S2 480批中药材样品PGR和农药残留测定结果 |
表S3 中药材PGR残留分析方法学实验数据 |
表S4 不同来源麦冬药材样品中代谢物的峰面积 |
作者简历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5)生长调节剂EBR和螯合剂EDDS对高羊茅铅吸收、转运及富集能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引言 |
1.1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
1.2 土壤重金属铅污染现状 |
2 文献综述 |
2.1 铅胁迫对植物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
2.2 植物对重金属的抗性机理及吸收机制 |
2.3 植物修复技术及其强化措施 |
2.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抗逆性的影响 |
2.4.1 植物生长剂及其作用 |
2.4.2 油菜素内酯对植物抗逆性的影响 |
2.5 螯合剂对植物重金属富集能力的影响 |
2.5.1 螯合剂对植物重金属富集能力的影响 |
2.5.2 生物可降解螯合剂EDDS对植物富集重金属的影响 |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4.1 研究内容 |
4.2 供试材料及试剂 |
4.3 试验设计 |
4.3.1 技术路线 |
4.3.2 试验设计 |
4.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4.1 生物量 |
4.4.2 光合色素 |
4.4.3 渗透调节能力 |
4.4.4 抗氧化酶活性 |
4.4.5 活性氧代谢 |
4.4.6 植物内源激素含量 |
4.4.7 植物重金属含量 |
4.4.8 土壤重金属含量 |
4.4.9 土壤重金属形态 |
4.4.10 植物的铅转运、富集系数及提取率计算 |
4.5 数据分析方法 |
5 结果与分析 |
5.1 EBR对铅胁迫下高羊茅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
5.1.1 EBR对高羊茅生物量的影响 |
5.1.2 EBR对高羊茅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5.1.3 EBR对高羊茅铅吸收、转运及富集能力的影响 |
5.1.4 EBR对高羊茅MDA含量的影响 |
5.1.5 EBR对高羊茅H_2O_2含量及O·_2~-产生速率的影响 |
5.1.6 EBR对高羊茅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5.1.7 EBR对高羊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5.1.8 EBR对高羊茅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5.2 EDDS对高羊茅铅吸收、转运及富集能力的影响 |
5.2.1 EDDS对高羊茅生物量的影响 |
5.2.2 EDDS对高羊茅铅吸收、转运及富集能力的影响 |
5.2.3 EDDS对土壤铅形态的影响 |
5.3 EBR和 EDDS联合处理高羊茅铅吸收、转运及富集能力的影响 |
5.3.1 EBR和EDDS联合处理对高羊茅生物量的影响 |
5.3.2 EBR和EDDS联合处理对高羊茅铅吸收、转运及富集能力的影响 |
6 讨论 |
6.1 EBR对铅胁迫下高羊茅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
6.2 EDDS对高羊茅铅吸收、转运及富集能力的影响 |
6.3 EBR和EDDS联合处理对高羊茅铅吸收、转运及富集能力的影响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烯效唑对主干结果形核桃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烯效唑的研究概括 |
1.3 烯效唑在植物上的应用 |
1.3.1 烯效唑对植物根生长的影响 |
1.3.2 烯效唑对植物茎生长的影响 |
1.3.3 烯效唑对植物叶片的影响 |
1.3.4 烯效唑对植物花的影响 |
1.3.5 烯效唑对果实的影响 |
1.3.6 烯效唑对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
1.3.7 烯效唑对植物抗逆性的影响 |
1.4 研究目的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述 |
2.2 试验材料 |
2.3 实验设计 |
2.4 试验方法 |
2.4.1 枝条生长及芽指标的测定 |
2.4.2 叶绿素、光合及荧光参数的测量 |
2.4.3 叶片解剖结构指标的测定 |
2.4.4 叶片碳、氮相关代谢酶活性的测定 |
2.4.5 产量及果实品质的测定 |
2.4.6 主成分分析 |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烯效唑对核桃枝条生长及芽的影响 |
3.1.1 烯效唑对核桃结果枝径粗的影响 |
3.1.2 烯效唑对核桃结果枝节间增长量的影响 |
3.1.3 烯效唑对核桃芽的影响 |
3.2 烯效唑核桃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
3.2.1 烯效唑对核桃叶片上表皮的影响 |
3.2.2 烯效唑对核桃叶片下表皮的影响 |
3.2.3 烯效唑对核桃叶片栅栏组织的影响 |
3.2.4 烯效唑对核桃叶片海绵组织的影响 |
3.2.5 烯效唑对核桃叶片气孔密度的影响 |
3.2.6 烯效唑对核桃叶片干物质比的影响 |
3.2.7 烯效唑对核桃叶片叶面积的影响 |
3.2.8 烯效唑对核桃叶片细胞结构紧密度的影响 |
3.2.9 烯效唑对核桃叶片细胞结构疏松度的影响 |
3.3 烯效唑对核桃叶片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
3.3.1 烯效唑对核桃叶绿素的影响 |
3.3.2 烯效唑对核桃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3.3.3 烯效唑对核桃叶片胞间二氧化碳的影响 |
3.3.4 烯效唑对核桃叶片蒸腾速率的影响 |
3.3.5 烯效唑对核桃叶片气孔导度的影响 |
3.3.6 烯效唑对核桃瞬时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
3.3.7 烯效唑对核桃叶片气孔限制值的影响 |
3.3.8 烯效唑对核桃荧光特性的影响 |
3.4 烯效唑对核桃叶片碳、氮相关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3.4.1 烯效唑对核桃叶片硝酸还原酶的影响 |
3.4.2 烯效唑对核桃叶片蔗糖合成酶的影响 |
3.4.3 烯效唑对核桃叶片蔗糖磷酸合成酶的影响 |
3.4.4 烯效唑对核桃叶片谷氨酸脱氢酶的影响 |
3.5 烯效唑对核桃外观品质的影响 |
3.5.1 烯效唑对核桃三径及缝合线紧密度的影响 |
3.5.2 烯效唑对核桃仁及产量的影响 |
3.6 烯效唑对核桃营养品质的影响 |
3.6.1 烯效唑对核桃果实蛋白质、脂肪、单宁及碘价的影响 |
3.6.2 烯效唑对核桃果实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及纤维素的影响 |
3.7 烯效唑对核桃各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3.7.1 烯效唑对核桃光合荧光的主成分分析 |
3.7.2 烯效唑对核桃叶片解剖结构和碳、氮相关代谢酶活性的主成分分析 |
3.7.3 烯效唑对核桃果实品质的主成分分析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烯效唑对核桃枝条生长的影响 |
4.1.2 烯效唑对核桃光合及荧光的影响 |
4.1.3 烯效唑对核桃叶片解刨结构及酶的影响 |
4.1.4 烯效唑对核桃品质的影响 |
4.2 结论 |
4.2.1 烯效唑对核桃枝条生长的影响 |
4.2.2 烯效唑对核桃光合及荧光的影响 |
4.2.3 烯效唑对核桃叶片解刨结构及酶的影响 |
4.2.4 烯效唑对核桃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生长调节剂对映山红花期与光合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杜鹃花研究概况 |
1.1.1 杜鹃花的资源与分布 |
1.1.2 映山红的生物学特性 |
1.1.3 映山红的生长开花习性 |
1.1.4 映山红的观赏应用价值 |
1.2 杜鹃花花期调控机理 |
1.2.1 开花生理与花期调控 |
1.2.2 应用栽培技术措施调控花期 |
1.2.3 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花期 |
1.3 生长调节剂对杜鹃光合特性的影响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5.1 生长调节剂对映山红花期的影响 |
1.5.2 生长调节剂对映山红光合特性的影响 |
2 生长调节剂在不同浓度处理下对映山红花期的影响 |
2.1 试验地概况与试验材料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花期观察与记录方法 |
2.4 数据分析方法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不同浓度IAA处理对映山红花期各阶段的影响 |
2.5.2 不同浓度GA_3处理对映山红花期各阶段的影响 |
2.5.3 不同浓度NAA处理对映山红花期各阶段的影响 |
2.5.4 小结 |
2.6 讨论 |
2.6.1 喷施不同浓度IAA对映山红花期的影响 |
2.6.2 喷施不同浓度GA3对映山红花期的影响 |
2.6.3 喷施不同浓度NAA对映山红花期的影响 |
2.7 结论 |
3 生长调节剂在不同次数处理下对映山红花期的影响 |
3.1 试验地概况与试验材料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试验材料 |
3.2 试验设计 |
3.3 花期观察与记录方法 |
3.4 数据分析方法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不同次数IAA处理对映山红各阶段花期的影响 |
3.5.2 不同次数GA_3处理对映山红各阶段花期的影响 |
3.5.3 不同次数NAA处理对映山红各阶段花期的影响 |
3.5.4 小结 |
3.6 讨论 |
3.6.1 喷施不同次数IAA对映山红花期的影响 |
3.6.2 喷施不同次数GA_3对映山红花期的影响 |
3.6.3 喷施不同次数NAA对映山红花期的影响 |
3.6.4 试验优化探讨 |
3.7 结论 |
4 生长调节剂对映山红光合特性的影响 |
4.1 试验地概况与试验材料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试验材料 |
4.2 试验设计 |
4.3 测量指标与方法 |
4.3.1 光合日变化 |
4.3.2 光合-光响应曲线 |
4.4 数据分析方法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生长环境因子的日变化规律 |
4.5.2 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处理对映山红光合日变化的影响 |
4.5.3 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处理对映山红光响应曲线的影响 |
4.6 讨论 |
4.6.1 喷施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对映山红光合日变化的影响 |
4.6.2 喷施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对映山红光响应曲线的影响 |
4.6.3 喷施生长调节剂对映山红光合特性与花期影响的相关性 |
4.7 结论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试验相关图片)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8)甘氨酸促进叶用莴苣(Lactuca sativa L.)酚类化合物积累的代谢组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叶用莴苣分类与驯化 |
1.2 叶用莴苣酚类物质研究进展 |
1.2.1 叶用莴苣酚类化合物组成 |
1.2.2 其他生物活性物 |
1.2.3 外界因素对叶用莴苣酚类物质积累的影响 |
1.2.4 叶用莴苣酚类及其生物活性 |
1.3 叶用莴苣代谢谱分析 |
1.3.1 叶用莴苣代谢物分析技术 |
1.3.2 植物代谢组研究策略 |
1.3.3 植物代谢物检测与鉴定 |
1.4 植物酚类物质的生物合成与调控 |
1.5 氮对植物酚类化合物合成的影响 |
1.5.1 氮饥饿促进植物酚类化合物的积累 |
1.5.2 无机氮充足供应抑制酚类物质生物合成 |
1.6 植物甘氨酸态氮营养 |
1.6.1 甘氨酸在植物体内的同化 |
1.6.2 甘氨酸对植物的氮营养效应 |
1.6.3 甘氨酸增强作物抗逆性 |
1.7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8 本研究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叶用莴苣种质资源间酚类物质的差异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叶用莴苣多酚总量分析 |
2.1.2 叶用莴苣代谢谱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叶用莴苣种质资源间多酚含量差异 |
2.2.2 叶用莴苣代谢物鉴定 |
2.2.3 皱叶莴苣和球型莴苣中的差异代谢物分析 |
2.2.4 网络分析揭示不同类型叶用莴苣代谢物相关性 |
2.3 讨论 |
2.3.1 皱叶莴苣多酚总量高于其他类型叶用莴苣 |
2.3.2 GC×GC-TOF/MS与 UPLC-IMS-QTOF/MS联用是叶用莴苣代谢组分析的有效策略 |
2.3.3 酚类化合物是叶用莴苣种质资源间主要的差异代谢物 |
2.3.4 酚类化合物是叶用莴苣代谢网络中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叶用莴苣初级和次级代谢对甘氨酸响应的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植物材料培养 |
3.1.2 叶用莴苣干鲜重及叶面积测定 |
3.1.3 叶用莴苣的代谢谱分析 |
3.1.4 数据预处理和多元统计分析 |
3.1.5 差异代谢物鉴定及代谢途径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甘氨酸对叶用莴苣干鲜重和叶面积的影响 |
3.2.2 叶用莴苣代谢轮廓分析 |
3.2.3 模式识别 |
3.2.4 差异代谢物鉴定和代谢通路分析 |
3.3 讨论 |
3.3.1 甘氨酸供应抑制叶用莴苣的生长 |
3.3.2 叶用莴苣初级代谢物对甘氨酸的响应 |
3.3.3 叶用莴苣多酚化合物对甘氨酸的响应 |
3.4 小结 |
第四章 甘氨酸促进叶用莴苣酚类物质积累的多组学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植物材料培养 |
4.1.2 叶用莴苣多酚、黄酮和酚酸含量测定 |
4.1.3 叶用莴苣酚类化合物相对定量分析 |
4.1.4 转录组分析 |
4.1.5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甘氨酸对叶用莴苣酚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
4.2.2 甘氨酸对酚类化合物积累的影响 |
4.2.3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4.2.4 差异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
4.2.5 差异表达基因的qRT-PCR验证 |
4.2.6 多酚代谢关键基因转录水平分析 |
4.3 讨论 |
4.3.1 甘氨酸诱导黄酮和黄酮醇合成关键基因表达量上调促进黄酮和黄酮醇含量积累 |
4.3.2 甘氨酸调控叶用莴苣酚类物质生物合成的可能途径 |
4.4 小结 |
第五章 甘氨酸浓度对叶用莴苣酚类物质积累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植物材料培养 |
5.1.2 叶用莴苣鲜重测定 |
5.1.3 叶用莴苣酚类化合物测定 |
5.1.4 叶用莴苣维生素C和维生素E相对含量测定 |
5.1.5 叶用莴苣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分析 |
5.1.6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甘氨酸浓度对叶用莴苣鲜重的影响 |
5.2.2 甘氨酸浓度对叶用莴苣多酚含量的影响 |
5.2.3 甘氨酸浓度对叶用莴苣维生素C和维生素E含量的影响 |
5.2.4 甘氨酸浓度对叶用莴苣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5.2.5 甘氨酸浓度对叶用莴苣清除H2O2 能力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甘氨酸浓度对叶用莴苣鲜重的影响 |
5.3.2 甘氨酸促进叶用莴苣酚类、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积累 |
5.3.3 甘氨酸促进芹菜素3-、槲皮素3-和木犀草素7-糖苷衍生物的积累 |
5.3.4 甘氨酸增强叶用莴苣的抗氧化活性 |
5.4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其他相关工作 |
读博期间发表及待发表论文 |
授权发明专利 |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
获奖项目 |
项目资助 |
转录组注释的与叶用莴苣叶片多酚代谢相关的基因 |
缩略词 |
致谢 |
(9)福建72种野生兰科植物种子生物学及罗氏石斛的分子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福建野生兰科资源现状 |
0.1.1 福建省自然概况 |
0.1.2 福建省野生兰科植物物种组成 |
0.1.3 福建野生兰的地理分布 |
0.2 兰科植物种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0.2.1 兰科植物果实和种子形态的基本概况 |
0.2.2 种子的快速繁殖研究 |
0.2.2.1 共生性萌发 |
0.2.2.2 非共生性萌发 |
0.2.3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兰科植物鉴定方面的应用 |
0.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0.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0.4.1 研究内容 |
0.4.2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福建省野生兰科植物种子生物学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1.1.2 采集时间与地点 |
1.1.3 采集方法 |
1.1.4 观测方法 |
1.1.4.1 果实形态观察 |
1.1.4.2 种子形态观察 |
1.1.5 种子科学计数 |
1.1.6 种子生活力检测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果实形态学观察结果 |
1.2.1.1 地生兰果实形态 |
1.2.1.2 菌类寄生兰果实形态 |
1.2.1.3 附生兰果实形态 |
1.2.2.4 果实形态测量分析 |
1.2.2 种子形态学研究结果 |
1.2.2.1 地生兰种子形态 |
1.2.2.2 菌类寄生兰种子形态 |
1.2.2.3 附生兰种子形态 |
1.2.2.4 种子形态测量分析 |
1.2.3 种子数、生活力和有胚率 |
1.2.4 Ca(ClO)_2 处理时间对种子生活力测定影响 |
1.3 讨论与小结 |
1.3.1 果实形态 |
1.3.2 种子形态 |
1.3.3 种子数、生活力与有胚率 |
第二章 广东石斛与金线兰种子无菌苗快繁体系的建立 |
2.1 广东石斛种子的无菌苗快繁体系的建立 |
2.1.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2.1.2 方法 |
2.1.2.1 无菌萌发培养 |
2.1.2.2 种子苗培养 |
2.1.3 结果与分析 |
2.1.3.1 广东石斛种子的萌发过程 |
2.1.3.2 预处理和不同基本培养基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2.1.3.3 种子苗培养 |
2.2 金线兰种子的无菌苗快繁体系的建立 |
2.2.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2.2.2 方法 |
2.2.2.1 无菌萌发培养 |
2.2.2.2 种子苗培养 |
2.2.3 结果与分析 |
2.2.3.1 金线兰种子的萌发过程 |
2.2.3.2 预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2.2.3.3 金线兰种子苗培养 |
2.3 讨论与小结 |
2.3.1 种子的萌发 |
2.3.2 种子苗的培养 |
第三章 罗氏石斛的分子鉴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3.1.2 方法 |
3.1.2.1 总DNA提取 |
3.1.2.2 DNA质量检测与浓度检测 |
3.1.2.3 PCR扩增目的基因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总DNA的提取检测 |
3.2.2 PCR产物检测 |
3.2.3 克隆产物检测 |
3.2.4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3.3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菊花低温离体缓慢生长保存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问题的提出 |
1.1 植物种植资源保存的意义 |
1.2 植物种植资源离体保存的必要性 |
2 前人研究进展 |
2.1 植物种质资源缓慢生长离体保存研究进展 |
2.1.1 降低培养温度 |
2.1.2 调节培养光照 |
2.1.3 改变氧气含量 |
2.1.4 提高培养基渗透压 |
2.1.5 添加生长抑制物质 |
2.1.6 调节培养基成分 |
2.1.7 适合的容器和保存材料、封口材料 |
2.1.8 综合技术应用 |
2.2 遗传稳定性检测 |
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不同品种菊花试管苗低温下生长差异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离体保存 |
2 结果分析 |
2.1 菊花试管苗低温下株高和叶片数变异分析 |
2.2 菊花试管苗低温下株高和叶片数正态分布分析 |
2.3 菊花试管苗低温下枯叶率聚类分析 |
2.4 菊花试管苗低温下株高和叶片数等性状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甘露醇和蔗糖对菊花低温离体保存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生长状况比较 |
1.2.2 离体保存 |
1.2.3 组织学观察 |
1.2.4 恢复生长 |
1.2.5 遗传稳定性鉴定 |
1.2.6 多品种验证 |
2 结果分析 |
2.1 4个菊花品种生长状况差异比较 |
2.2 甘露醇对菊花低温离体保存的影响 |
2.2.1 甘露醇对菊花低温离体保存存活率的影响 |
2.2.2 甘露醇对菊花低温离体保存株高的影响 |
2.2.3 甘露醇对菊花低温离体保存绿叶数的影响 |
2.3 蔗糖对菊花低温离体保存的影响 |
2.3.1 蔗糖对菊花低温离体保存存活率的影响 |
2.3.2 蔗糖对菊花低温离体保存株高的影响 |
2.3.3 蔗糖对菊花低温离体保存绿叶数的影响 |
2.4 组织学观察 |
2.5 恢复生长和遗传稳定性鉴定 |
2.6 品种验证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甘露醇和蔗糖复合处理对菊花低温离体保存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离体保存 |
1.2.2 组织学观察 |
1.2.3 恢复生长 |
1.2.4 遗传稳定性检测 |
2 结果分析 |
2.1 蔗糖和甘露醇复合处理对菊花低温离体保存存活率的影响 |
2.2 蔗糖和甘露醇复合处理对菊花低温离体保存株高和枯叶率的影响 |
2.2.1 蔗糖和甘露醇复合处理对菊花低温离体保存株高的影响 |
2.2.2 甘露醇和蔗糖复合处理对菊花低温离体保存枯叶率的影响 |
2.3 组织学观察 |
2.4 恢复生长 |
2.5 遗传稳定性鉴定 |
3 讨论 |
4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不同生长调节剂提高香荚兰抗逆能力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黑果腺肋花楸的研究进展及开发前景[J]. 岑晓斐,贾国晶,惠学东,靳磊,朱强,曾继娟. 宁夏农林科技, 2021(09)
- [2]多效唑、矮壮素对木棉苗木矮化效果的研究[J]. 罗晓滔,赵冬,胡世俊,马焕成.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1)
- [3]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骏枣开花座果及果实品质形成机理的研究[D]. 闫威姣. 塔里木大学, 2020(12)
- [4]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残留检测及对麦冬、三七质量的影响研究[D]. 张丽霞.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5]生长调节剂EBR和螯合剂EDDS对高羊茅铅吸收、转运及富集能力的影响研究[D]. 钟沃秀.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6]烯效唑对主干结果形核桃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D]. 周燕. 塔里木大学, 2019(07)
- [7]生长调节剂对映山红花期与光合特性的影响[D]. 张中玮.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8]甘氨酸促进叶用莴苣(Lactuca sativa L.)酚类化合物积累的代谢组学分析[D]. 杨晓.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9]福建72种野生兰科植物种子生物学及罗氏石斛的分子鉴定[D]. 陈洁.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10]菊花低温离体缓慢生长保存技术研究[D]. 王小乐.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