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铁路客票制票机常见故障的解决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单杏花,张志强,宁斐,李士达,戴琳琳[1](2021)在《中国铁路电子客票关键技术应用与系统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针对我国铁路客票票制长期存在的各类问题,借鉴国内外相关行业电子客票应用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国铁路电子客票是以电子数据形式体现的铁路旅客运输合同凭证这一基础定义。在此前提下,研究铁路电子客票在旅客出行全程中应用所涉及的各项关键技术,包括分布式环境下异构数据库间的数据同步技术、网格化的旅客服务记录(PSR)数据存储模型、大并发条件下海量PSR数据的高效访问机制、大场景下人脸服务平台与各类终端的联动技术,以及基于秘钥和用户身份信息的电子客票识别码双因子加密等。围绕以上关键技术和实际应用要求对客票系统架构进行升级,新建电子客票集群、PSR集群、人脸比对集群、电子客票识别码集群等服务资源,同时改造升级路局级和车站级客票系统软硬件设备。铁路电子客票经长时间、大规模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各项关键技术和客票系统的架构升级方案均能较好地满足旅客无纸化、自助化、信息化的出行需要。
阎志远,汪健雄[2](2021)在《京张高铁多模态智能票务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北京—张家口高速铁路(简称:京张高铁)的运营特征,为满足办赛/观赛方和高铁运营方的多元化运输需求,分析铁路新一代客票系统时期和铁路电子客票时期两阶段的铁路票务模式,以需求引领业务创新的方法,从多模态信息融合、多模态感知交互、多模态智能计算3个方面开展一系列票务关键技术研究,构建京张高铁多模态智能票务模式,形成售票、验票、检票及客服全行程国际化服务闭环,实现京张高铁售票服务国际化和智能化再提升,解决跨区域赛事场景下多元出行需求与高铁多模态票务的协同问题。
李士达[3](2020)在《铁路电子客票载体选型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铁路电子客票在取代传统纸质车票后,亟需寻找到一种或多种合适的载体,以满足旅客便捷出行和铁路验检票作业的需要。通过对旅客实名制购票证件、条码、生物特征信息、手机芯片等备选载体进行分析,比选确定可识读身份证件、动态二维条码为初期电子客票载体,结合实际需求,对铁路电子客票载体应用进行研究。铁路电子客票载体的选型及应用,对实现铁路旅客的无纸化出行,提升铁路旅客出行便捷性,提高客运作业生产效率,降低铁路运输企业客票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陈妍[4](2020)在《中小型城际铁路站与地铁的换乘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发展,区域联系日渐加强,由此推动了城际铁路的不断进步,在客运专线上修建城际铁路站是未来城市间交通发展的趋势,然而如何将城际铁路客流同城市轨道交通客流进行交互,则需重视城际铁路站的换乘功能。目前,国内对于换乘空间的研究多集中于地铁站或是综合客运枢纽站,而城际铁路线与地铁线发生接驳的站点换乘空间设计尚属探索阶段。其当前的换乘空间模式、换乘流线组织方式以及换乘功能区域的划分比例等是否满足换乘需求,依然有待考证,所以对于我国现有的城际铁路站与地铁的换乘空间设计应加以研究,探寻其空间设计可能出现的问题,寻找瓶颈点并通过优化设计策略以消解,也为我国今后的城际铁路站与地铁的换乘空间设计提供一定依据。本文首先对城际铁路站以及其换乘空间进行概念界定及规模分类,将城际铁路站区别于以往接入过城际铁路线的客运枢纽站,又由于城际铁路站的规模多以中小型呈现,大型城际铁路站往往数量少,代表性欠佳,因此本文的研究范围限定于中小型城际铁路站,若无特殊说明,后文出现的“城际铁路站”、“城际站”均指代中小型城际铁路站。而由于换乘流程的连续性,本文研究的换乘空间也区别于两个不同站点间狭义的“连接空间”。并结合以往与换乘空间设计有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将本文换乘空间设计影响因素定为换乘空间组织、换乘客流特征以及换乘设备设施通行能力三大因素。且基于此,根据换乘组织方式不同,分别就同台换乘、站厅换乘、通道换乘选取了3个案例进行换乘分析,在调研过程中通过发放问卷、现场观测等方式测算站内换乘设备通行能力,并查阅相关设计规范及资料进行通行能力对比。然后通过软件模拟分析,探寻出调研站点的换乘瓶颈点。最后,作者从前文列举的三大影响因素入手,逐个首尾呼应提出换乘空间组织——换乘功能比例——换乘设施布置的优化策略,基于优化策略进行换乘方案设计,并通过软件模拟显示瓶颈点的消解,以验证优化设计策略的有效性。
赵婉妤[5](2020)在《智能车站便捷换乘研究》文中指出铁路车站站内换乘是旅客出行的重要环节,深切地影响着旅客在站内的体验和对运营管理的满意程度。近年来城市群快速发展,旅客乘坐高铁、城际和市域铁路与城市公共交通、私家车的换乘逐渐增多,同时对站内换乘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多个城市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站内换乘存在的问题,以智能车站总体框架为前提,结合旅客换乘需求,本文对智能车站便捷换乘总体方案及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基于智能车站的总体框架,提出了智能车站便捷换乘总体方案,从“一个平台、一个系统和四个优化方案”六方面设计了站内便捷换乘的模式,包括信息发布平台、站内定位导航系统、引导标识系统优化、智慧出租车系统、铁路和地铁便捷换乘优化以及智能小汽车定位系统,覆盖站内换乘中旅客所需的各个环节,给出每个系统的技术实现思路。(2)分析了便捷换乘信息发布平台的需求,提出了智能车站便捷换乘信息发布平台总体架构,以旅客到站的换乘方式和换乘目的为分析维度设计了平台主要功能,研究了与外部系统接口方案,设计开发了原型系统,实验测试效果良好。(3)分析了铁路与地铁售检票系统互联互通的现状和实际需求,提出了基于实名制实体/虚拟一卡通、无碍换乘的实名制实体/虚拟一卡通、二维码互换、一码通、一证通、刷脸通6种实现铁路与地铁售检票系统互联互通的方式,并进行了综合性对比分析研究,提出了符合现阶段铁路和城轨售检票模式的互联互通解决方案。(4)分析了目前常用的室内定位技术和方法,对铁路车站站内定位导航应用技术进行了深化,研究了利用指纹库匹配定位方法在旅客站内导航系统中的应用,设计了基于KNN和W-KNN算法的指纹库定位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指纹库匹配定位方法在车站定位精度方面具有优越性。
李博雅[6](2019)在《大连铁路客运设备服务水平评价与分析》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高速铁路成为当今社会一种先进的交通运输方式。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速铁路快速发展。根据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目标,截止到2020年,我国铁路运营里程需达到10万公里。伴随高速铁路线网的形成,一批智能化、现代化的铁路客运设备逐渐投入到建设运营当中来。铁路客运设备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铁路系统的服务水平。因此,对铁路客运设备服务水平的评价也成为当前研究的新问题。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当前学者在铁路客运设备研究以及铁路客运设备评价方法研究两方面进行归纳总结,找出当前在铁路客运设备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基于此,本文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铁路设备进行分析,主要分为运转设备、客运设备以及动车组运用设备三大类,重点研究铁路客运设备,并对客运设备服务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行铁路客运设备服务能力的计算,主要包括站台服务能力、售票设备服务能力以及候车区服务能力等。其次,通过对常用的评价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来确定评价模型。本文将云模型与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相结合来评价大连站的客运设备服务水平,并将评价结果与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对比分析。最后,以大连站为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对大连站客运设备的服务水平进行调查以及相关定量指标的具体化,利用云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分别评价出大连站客运设备服务水平为一般,但云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结果更加直观,相比模糊综合评价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杜梦锦[7](2019)在《基于监管的高速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4年至今,我国高速铁路已经历了短暂而繁荣的发展,这也带来了高铁客运服务质量提高的必要性。目前以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标准为基础的高铁客运服务质量监管机制不够完备,研究高铁客运服务质量监管影响因素能够从根本上了解高铁客运服务质量差异产生的原因,建立客观有效的高铁客运服务质量测评系统,并最终实现客运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本文在高铁客运服务质量监管目标确定的基础上,对国内外高铁客运服务质量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影响因素体系构建的三点原则及综合服务差异性研究需求、企业服务质量管理需求、铁路监管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的客户需求;从高铁客运服务的环节性及目标性入手,构建了基于监管的高铁客运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确定的方法及适应既有高铁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体系,借助统计数据对体系进行了修正及结构化验证;结合各级影响因素的综合赋权及表现度测评结果,制定了高铁客运服务质量监管策略;对基于监管的高铁客运服务质量进行了指标量化并明确了相应的容忍区间。论文构建了售票服务、车站服务、列车服务、管理服务4个一级影响因素为框架、下属20个二级影响因素、54个三级影响因素的高铁客运服务质量监管影响因素体系,对其中49个影响因素的部分体系进行了修正,4个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及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构模型与数据的良好适配性验证了三级影响因素体系结构的合理性;在影响因素的赋权及表现度测评过程中,得到了管理、列车、车站、售票服务递增的影响因素重要性秩次以及售票、车站为“深入完善维度”、列车、管理分别为“继续维持维度”及“集中关注维度”的影响因素表现度结论,得到近期增加管理服务环节监管资源投入、建立适应旅客需求的监管渠道体系及以本文影响因素体系为基础的服务质量标准、划分车站列车的客运服务质量等级、建立监管的长效协调机制等监管策略结论;明确了最终影响因素修正体系中质量指标的最低限值标准,构建了可接受服务的旅客百分比的通用性量化指标体系,通过正向线性功效函数的百分制转化明确了指标的容忍区间。
刘练[8](2019)在《我国大型高架候车式高铁客站入站空间设计研究》文中指出目前我国的高铁客站建设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高架候车式高铁客站由于立体分流、换乘距离短等优势逐渐成为高铁客站建设的主体形式。但大型高架候车式高铁客站空间构成和流线组织都比较复杂,特别是入站空间,作为城市空间与客站之间的过渡性空间,功能复合性强,同时还需解决水平和垂直交通的分流问题,稍有处理不当,很容易让人迷失方向,增加换乘时间,造成出行障碍。如何塑造成功的入站空间是高铁客站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以大型高架候车式高铁客站的入站空间为研究对象,在对国内外建设、科研成果研究的基础上,从案例分析、旅客行为需求两条线索出发,梳理出入站空间的基本功能构成,再将其反射到建设现状中,进行旅客行为导则下的入站空间研究,分析高架候车式高铁客站入站空间设计中的不足,最后尝试提出相应的建设、管理方面的建议。本文的前两章主要是对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等的概述,确定基本的研究框架;同时对高速铁路和高铁客站的发展方向进行简单介绍,同时限定了研究对象及范围,并将其与其他交通建筑的入口空间进行比较,提取出高架候车式高铁客站入站空间设计中可以借鉴的地方。第三章通过实际案例的现状调研,结合笔者自己的出行经验和体验,对国内10座大型高架候车式高铁客站入站空间与城市交通的衔接情况、进站流线、功能布局等方面具体分析,了解目前的建设现状,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基础。按照“行为决定功能,功能产生空间”的思路,第四章对入站空间的客流构成、客流量、到站交通工具的选择、行为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推导出旅客对入站空间的基本功能需求,将其投影到空间上,在第五章梳理出高架候车式高铁客站入站空间的功能构成,再反射到前面的调研案例上,总结现状建设运营和管理中存在的不足。第六章节进入解决问题的阶段,对前文提出的问题进行一一回应。首先对入站空间与城市交通的衔接提出优化建议,然后结合第四章入站空间旅客的行为特征和对空间需求提出售票空间、商业空间、卫生间、进站集散厅、落客平台等功能空间和自动扶梯、自助售取票、验票与安检等设备空间的设计策略,最后对内外空间转换界面、标识系统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在文章的最后一章,总结了前文论点,同时回答了本文所要研究的核心问题。
张丹[9](2019)在《铁路石家庄站客运服务质量完善措施研究》文中指出石家庄站作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主要担当七个方向旅客运输组织工作。车站年旅客发送量3229.31万人,日均8.85万人,并逐步形成了高铁客站专业化管理,发展内动力和形象软实力得到不断增强。然而,作为重要的铁路枢纽,石家庄站在客运服务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客运服务质量的好坏对于旅客来说尤为重要。所以,加强客运服务质量,提高旅客的满意程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论文针对石家庄站客运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其服务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服务质量完善措施,可作为石家庄站客运管理工作的改进建议。本文首先从铁路客运服务的发展形势入手,提出了铁路客运服务的现状仍然不能满足旅客对服务质量的需求,唯有提高客运服务质量,才能获得更高的旅客满意度,使得越来越多的旅客选择铁路出行的观点。结合国内外服务质量研究现状,从基础层面对客运服务质量进行剖析,提出了铁路客运服务的构成及重要地位,再从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内涵入手,分析得出了客运服务质量的特征及决定因素,从而提出了客运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然后,从售票与候车服务的影响因素、旅客信息查询的影响因素、提高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保障旅客运输安全的影响因素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石家庄站客运服务现状为研究对象,综合客运基础设施、售取票方式、交通接驳质量、检票口信息、停靠站台信息、换乘信息及职工素质等诸多因素进行问卷设计,通过设计针对性问卷对450名旅客及50名车站工作人员进行调研,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说明了了石家庄铁路新客站在客运服务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和实际情况,从管理方式、管理制度、基础设施建设、人员素质及客运安全方面提出改进意见,主要包括构建候车服务体系、提高交通接驳质量、优化售票取票制度、加快推行智慧车站、完善车站基础设施、增强信息标识引导、提高职工服务水平、树立人性化服务理念,加快客运服务文化建设以及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从而为石家庄站改善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意见,从根本上提高铁路客运的服务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铁路客运服务水平。
马力国[10](2018)在《我国既有大型铁路客运站候车空间设计浅析 ——以北京南站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客运技术的蓬勃快速发展,掀起了一波大型铁路客运站建设的新浪潮。这些新型的大型铁路客运站在建筑空间形态、功能布局、流线组织上颠覆了传统的铁路站房设计。本文选取大型铁路客运站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候车空间作为研究主题,试图通过对已有成果的分析,总结现存设计问题及原因,讨论今后大型铁路客运站候车空间的设计对策。全文共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为理论分析,中篇为实例解析,下篇为未来展望。内容分别如下:上篇理论部分从宏观角度研究我国大型铁路客运站候车空间现状与基础理论。在研究国内外铁路客运站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与国外站房设计的差异性与我国大型铁路客运站候车空间中出现的典型问题。以此为研究背景,结合我国既有站房的设计,从空间形态与流线组织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提出候车空间的设计原则、影响因素等。中篇实践探讨部分以北京南站为主要案例,从个例中纵向探讨候车空间设计与使用情况。先进行北京南站候车空间的现状分析,然后通过旅客使用后评价和实地调研的方法,试图通过乘客的使用感受来探讨北京南站候车空间候车环境与流线组织两个方面的特点与不足。下章通过归纳总结得出研究结论。通过对未来大型铁路客运站候车空间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操作两部分内容进行展望,结合国内外其他站房设计实践进行说明、对比,以期能完整的表达本论文的研究成果。
二、铁路客票制票机常见故障的解决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铁路客票制票机常见故障的解决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铁路电子客票关键技术应用与系统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铁路电子客票的定义及内涵 |
2 铁路电子客票关键技术 |
2.1 分布式环境下的异构数据同步技术 |
2.2 网格化存储的PSR数据模型 |
2.3 大并发条件下行程信息的高速访问技术 |
2.4“云—端”联动的人脸识别技术 |
2.5 双因子加密的动态二维码技术 |
3 客票系统架构升级 |
3.1 架构升级核心要求 |
3.2 架构升级设计方案 |
4 试点及应用成效 |
5 结语 |
(3)铁路电子客票载体选型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铁路电子客票载体的选型分析 |
1.1 实名制购票证件类载体选型 |
1.2 条码类载体选型 |
1.3 生物特征信息类载体选型 |
1.4 手机芯片类载体选型 |
1.5 选型比较分析 |
2 铁路电子客票载体应用研究 |
2.1 基于可识读身份证件的电子客票载体应用 |
2.2 基于动态二维条码的电子客票载体应用 |
3 结束语 |
(4)中小型城际铁路站与地铁的换乘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第2章 中小型城际铁路站与地铁的换乘空间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研究 |
2.1 城际铁路站相关概念 |
2.1.1 城际铁路站的界定 |
2.1.2 城际铁路站的分类 |
2.2 换乘空间相关概念 |
2.2.1 城际铁路站与地铁的换乘空间界定 |
2.2.2 中小型城际铁路站与地铁的换乘空间功能属性 |
2.3 中小型城际铁路站对比中小型高铁站与地铁的换乘空间 |
2.4 中小型城际铁路站与地铁的换乘空间设计理论基础研究 |
2.4.1 格式塔心理学 |
2.4.2 寻路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小型城际铁路站与地铁的换乘空间设计影响因素分析及仿真模拟方法的选取 |
3.1 中小型城际铁路站与地铁的换乘空间设计影响因素 |
3.1.1 换乘空间当前现状分析 |
3.1.2 换乘空间设计影响因素确定 |
3.2 中小型城际铁路站与地铁换乘的乘客交通行为分析 |
3.2.1 换乘乘客基本属性及换乘行为分类 |
3.2.2 换乘乘客交通行为特性 |
3.3 中小型城际铁路站与地铁的换乘设备设施分析 |
3.3.1 中小型城际铁路站与地铁的换乘设施设备分类 |
3.3.2 中小型城际铁路站与地铁的换乘设施设备空间服务水平分析 |
3.3.3 中小型城际铁路站与地铁的换乘设施设备通行能力分析 |
3.4 中小型城际铁路站与地铁的换乘空间组织形式分析 |
3.4.1 中小型城际铁路站与地铁的换乘线路敷设形式 |
3.4.2 中小型城际铁路站与地铁的换乘类型分析 |
3.5 中小型城际铁路站与地铁换乘的仿真模拟方法的选取 |
3.5.1 仿真模拟软件的选取 |
3.5.2 基础数据收集 |
3.5.3 底图整理 |
3.5.4 环境建模 |
3.5.5 行为建模 |
3.5.6 输出结果的数据交互 |
3.6 量化指标方法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小型城际铁路站与地铁的换乘空间设计案例调研及仿真模拟分析 |
4.1 调研前期准备 |
4.1.1 调研站点选择 |
4.1.2 调研方案 |
4.2 成都犀浦站 |
4.2.1 犀浦站区位及基本概况 |
4.2.2 犀浦站空间与功能分析 |
4.2.3 犀浦站城际铁路站与地铁换乘模式及流线组织分析 |
4.2.4 犀浦站客流特征分析 |
4.2.5 犀浦站换乘设施使用状况分析 |
4.2.6 犀浦站换乘仿真模拟 |
4.2.7 犀浦站换乘调研及仿真模拟结果分析 |
4.3 武汉天河机场站 |
4.3.1 天河机场站区位及基本概况 |
4.3.2 天河机场站空间与功能分析 |
4.3.3 天河机场城际铁路站与地铁换乘模式及流线组织分析 |
4.3.4 天河机场城际铁路站客流特征分析 |
4.3.5 天河机场城际铁路站换乘设施使用状况分析 |
4.3.6 天河机场城际铁路站与地铁换乘仿真模拟 |
4.3.7 天河机场站换乘调研及仿真模拟结果分析 |
4.4 长沙开福寺站 |
4.4.1 开福寺站区位及基本概况 |
4.4.2 开福寺站空间与功能分析 |
4.4.3 开福寺城际铁路站与地铁换乘模式及流线组织分析 |
4.4.4 开福寺城际铁路站客流特征分析 |
4.4.5 开福寺站换乘设施使用状况分析 |
4.4.6 开福寺城际铁路站与地铁换乘仿真模拟 |
4.4.7 开福寺站换乘调研及仿真模拟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小型城际铁路站与地铁换乘空间设计优化与展望 |
5.1 换乘空间设计优化原则 |
5.2 换乘空间设计优化策略 |
5.2.1 换乘空间组织优化策略 |
5.2.2 换乘设施优化策略 |
5.2.3 导向标识优化策略 |
5.3 优化站点模拟 |
5.3.1 犀浦站换乘优化方案 |
5.3.2 犀浦站优化方案仿真模拟 |
5.3.3 开福寺站优化方案 |
5.3.4 开福寺站优化方案仿真模拟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5)智能车站便捷换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铁路车站便捷换乘研究和发展现状 |
1.3.1 国外铁路车站换乘研究和发展现状 |
1.3.2 国内铁路车站换乘研究和发展现状 |
1.4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5 论文技术路线 |
2 智能车站便捷换乘总体设计 |
2.1 概述 |
2.2 智能车站总体框架 |
2.3 智能车站便捷换乘总体设计 |
2.4 智能车站便捷换乘技术实现思路 |
2.4.1 信息发布平台 |
2.4.2 站内定位导航系统 |
2.4.3 引导标识系统优化 |
2.4.4 铁路与出租车换乘 |
2.4.5 铁路和地铁便捷换乘 |
2.4.6 铁路与社会车辆换乘 |
2.5 本章小结 |
3 智能车站便捷换乘信息发布平台 |
3.1 概述 |
3.2 需求分析 |
3.3 信息发布平台总体架构 |
3.4 信息发布平台功能设计 |
3.4.1 乘车/去往车站 |
3.4.2 出站/离开车站 |
3.5 信息发布平台接口设计 |
3.5.1 外部系统为信息发布平台提供的接口 |
3.5.2 信息发布平台为外部系统提供的接口 |
3.6 平台原型设计与研发 |
3.7 本章小结 |
4 铁路与地铁售检票系统互联互通研究 |
4.1 概述 |
4.2 国内外铁路与地铁售检票系统联通发展现状 |
4.2.1 国外城际铁路与城轨联通现状 |
4.2.2 我国城际铁路与城轨联通现状 |
4.3 铁路与地铁售检票系统联通需求分析 |
4.3.1 旅客方面的需求 |
4.3.2 管理人员的需求 |
4.4 铁路与地铁售检票系统联通模式设计 |
4.4.1 利用实体/虚拟一卡通实现互联互通 |
4.4.2 利用无碍换乘的实名制实体/虚拟一卡通实现互联互通 |
4.4.3 基于二维码互换实现互联互通 |
4.4.4 基于“一码通”实现互联互通 |
4.4.5 利用“一证通”实现互联互通 |
4.4.6 基于“刷脸通”实现互联互通 |
4.4.7 各模式可行性对比总结 |
4.5 本章小结 |
5 智能车站站内定位导航技术 |
5.1 概述 |
5.2 室内定位导航技术分析 |
5.2.1 室内定位技术 |
5.2.2 室内定位方法 |
5.2.3 路径搜索算法 |
5.3 基于指纹库匹配的旅客站内导航定位方法应用研究 |
5.3.1 基于加权近邻法的旅客站内定位方法 |
5.3.2 基于K-Means和 A*的路径搜索算法应用 |
5.3.3 指纹库匹配定位方法在铁路站内定位导航系统中的应用 |
5.4 基于指纹库匹配的旅客站内导航定位方法应用实验 |
5.4.1 接入AP数量对误差的影响 |
5.4.2 指纹库优化后对误差的影响 |
5.4.3 指纹库定位参数选择及结果分析 |
5.4.4 基于指纹库的定位与三点定位的比较 |
5.4.5 实验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大连铁路客运设备服务水平评价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2.1 铁路客运设备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2.2 客运设备评价模型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研究动态综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铁路客运设备服务能力分析 |
3.1 铁路设备分类 |
3.2 铁路客运设备服务能力影响因素 |
3.3 铁路客运设备服务能力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铁路客运设备评价方法研究 |
4.1 评价方法研究 |
4.1.1 常见方法分析 |
4.1.2 确定评价模型 |
4.2 铁路客运设备评价基本理论 |
4.2.1 评价的流程 |
4.2.2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4.2.3 客运设备可行性评价指标分析 |
4.2.4 定量指标量化 |
4.3 基于云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铁路客运设备评价方法研究 |
4.3.1 模糊综合评价建模流程 |
4.3.2 基于云模型的模糊综合评价 |
4.3.3 铁路客运设备服务水平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案例分析 |
5.1 大连站概况 |
5.2 乘客交通特性分析 |
5.3 客运设备评价结果 |
5.3.1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
5.3.2 基于云模型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
5.3.3 结果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大连站信息服务性满意度调查 |
(7)基于监管的高速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服务质量管理 |
1.2.2 旅客运输服务质量评价 |
1.2.3 基于监管的运输服务质量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高速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及其监管 |
2.1 服务质量研究概述 |
2.1.1 服务质量的基本概念 |
2.1.2 顾客需求的卡诺理论 |
2.1.3 服务质量产生机制 |
2.1.4 服务接触管理 |
2.1.5 ISO9001 服务质量管理 |
2.1.6 服务质量理论关联性总结 |
2.2 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监管分析 |
2.2.1 铁路行业监管的必要性 |
2.2.2 铁路监管的内容及机制 |
2.2.3 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监管现状 |
2.2.4 高铁客运服务质量的监管目标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内外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标准的对比分析 |
3.1 服务质量标准概述 |
3.1.1 服务质量标准的含义 |
3.1.2 服务质量标准的评价 |
3.2 国内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标准适应性分析 |
3.2.1 铁路客运服务质量标准和规范概述 |
3.2.2 铁路客运服务质量标准指标体系评价 |
3.2.3 铁路客运服务质量规范及其他标准指标体系分析 |
3.3 国内外旅客运输服务质量标准对比 |
3.3.1 标准制定与监管机构对比 |
3.3.2 标准结构对比 |
3.3.3 基于监管的标准指标体系对比 |
3.4 启示与建议 |
3.4.1 高铁客运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研究的监管体系定位 |
3.4.2 高铁客运服务质量监管影响因素研究的综合性需求 |
3.4.3 基于监管的高铁服务质量管理模式 |
3.4.4 基于监管的高铁客运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研究过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监管的高铁客运服务质量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及结构化 |
4.1 监管层次限制下的服务供应影响因素梳理 |
4.1.1 一二级影响因素的结构划分 |
4.1.2 三级影响因素的结构划分 |
4.2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影响因素结构化验证 |
4.2.1 结构方程模型原理 |
4.2.2 基于监管的高铁客运服务质量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
4.2.3 基于SEM的影响因素结构化及测量结果 |
4.3 基于影响因素重要度及表现度的高铁服务质量监管策略 |
4.3.1 影响因素综合赋权 |
4.3.2 影响因素表现度测评及重要度、表现度综合分析 |
4.3.3 监管策略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监管的高铁客运服务质量主要影响因素指标量化 |
5.1 具有量化需求的影响因素体系确定 |
5.2 影响因素质量指标的确定及量化 |
5.3 影响因素旅客百分比指标的确定及量化 |
5.3.1 基于分析型卡诺模型的旅客百分比指标标准值计算 |
5.3.2 调查结果与数据分析 |
5.3.3 旅客百分比指标标准值的确定 |
5.4 影响因素通用指标容忍区的确定 |
5.5 影响因素量化体系建立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论文的主要工作 |
二、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附录1 高铁客运服务质量调查旅客问卷 |
附录2 SEM测量模型的线性方程式 |
附录3 EFA量表正交旋转载荷系数 |
附录4 测量模型的因子负荷标准参数 |
附录5 各级影响因素权值汇总 |
附录6 SEM测量变量的因子载荷及均值 |
附录7 SEM测量变量的指数值 |
附录8 四分图测评象限点数据 |
附录9 高铁客运服务需求分析Kano调查问卷 |
附录10 Kano调查问卷的描述性统计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8)我国大型高架候车式高铁客站入站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研究背景 |
1.1.1、高铁客站的快速发展 |
1.1.2、现有高铁客站入站空间功能流线设计不足,无法满足旅客需求 |
1.1.3、理论研究成果不成熟 |
1.2、选题来源 |
1.3、研究意义 |
1.3.1、理论意义 |
1.3.2、实践意义 |
1.4、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国内研究现状 |
1.4.2、国外研究现状 |
1.4.3、国内外研究分析 |
1.5、研究方法 |
1.6、研究框架 |
第二章 高铁客站基本概况 |
2.1、高速铁路基本概述 |
2.2、高铁客站基本概述 |
2.3、高铁客站的基本类型和运营特点 |
2.3.1、基本类型 |
2.3.2、运营特点 |
2.4、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
2.4.1、研究对象界定 |
2.4.2、相关概念界定 |
2.5、入站空间的特性 |
2.5.1、流程的特殊性 |
2.5.2、功能的复合性 |
2.5.3、空间的易达性 |
2.6、其他交通建筑入站空间分析 |
2.6.1、普速列车客站入站空间 |
2.6.2、机场建筑入口空间 |
第三章 我国大型高架候车式高铁客站入站空间现状调研及分析 |
3.1、调研简述 |
3.1.1、调研目的 |
3.1.2、调研范围 |
3.1.3、调研对象 |
3.1.4、调研内容及方法 |
3.1.5、调研模板建立 |
3.2、调研案例与分析 |
3.2.1、上海虹桥站 |
3.2.2、北京南站 |
3.2.3、武汉站 |
3.2.4、广州南站 |
3.2.5、成都东站 |
3.2.6、杭州东站 |
3.2.7、重庆西站 |
3.2.8、合肥南站 |
3.2.9、西安北站 |
3.2.10、南京南站 |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入站空间客流特征分析 |
4.1、客流构成 |
4.1.1、按年龄分 |
4.1.2、按性别分 |
4.1.3、按出行目的分 |
4.2、客流分布特征 |
4.3、旅客到站的交通方式选择 |
4.3.1、地铁 |
4.3.2、公交车 |
4.3.3、出租车、社会车辆 |
4.3.4、其他交通方式 |
4.4、旅客行为分析 |
4.4.1、票务活动 |
4.4.2、商业消费 |
4.4.3 .、去卫生间 |
4.4.4、验票和安检 |
4.4.5、垂直空间转换 |
4.4.6、其他行为 |
4.5、旅客空间需求与体验 |
4.5.1、旅客的空间需求 |
4.5.2、旅客的体验 |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基于现状调研与人群需求的入站空间分析 |
5.1、大型高架候车式高铁客站入站空间功能构成 |
5.1.1、售票空间 |
5.1.2、商业空间 |
5.1.3、卫生间 |
5.1.4、进站集散厅 |
5.1.5、站房平台空间 |
5.1.6、其他 |
5.2、我国大型高架候车式高铁客站入站空间设计中存在的不足 |
5.2.1、与城市交通衔接不合理 |
5.2.2、功能空间设计不合理 |
5.2.3、通行能力不足 |
5.2.4、内外空间转换界面设计不足 |
5.2.5、标识系统设计不足 |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我国大型高架候车式高铁客站入站空间设计要点 |
6.1、与城市交通的衔接 |
6.1.1、与城市交通空间上的衔接 |
6.1.2、与城市交通时间上的衔接 |
6.2、功能空间设计 |
6.2.1、售票空间 |
6.2.2、商业空间 |
6.2.3、卫生间 |
6.2.4、进站集散厅 |
6.2.6、站房平台 |
6.3、设备空间设计 |
6.3.1、自动扶梯空间 |
6.3.2、自助售取票空间 |
6.3.3、验票与安检空间 |
6.4、内外空间转换界面设计 |
6.4.1、通透性 |
6.4.2、地域性 |
6.4.3、绿色节能设计 |
6.5、标识系统设计 |
6.5.1、标志系统的设置方式 |
6.5.2、标志系统的设计原则 |
本章小节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铁路石家庄站客运服务质量完善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服务质量研究 |
1.2.2 国内服务质量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路线 |
第二章 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特性分析 |
2.1 铁路客运服务分析 |
2.1.1 铁路客运服务构成分析 |
2.1.2 铁路客运服务的重要性分析 |
2.2 铁路客运服务质量内涵分析 |
2.2.1 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特征分析 |
2.2.2 铁路客运服务的需求因素分析 |
2.2.3 提高客运服务的途径分析 |
第三章 客运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
3.1 客运服务质量的评价原则 |
3.2 售票与候车服务的质量影响因素 |
3.2.1 售票服务的质量影响因素 |
3.2.2 候车服务的质量影响因素 |
3.3 旅客信息需求的服务影响因素 |
3.3.1 信息查询的服务影响因素 |
3.3.2 交通接驳信息引导影响因素 |
3.3.3 站内信息标识引导影响因素 |
3.4 提高人员服务质量的素质影响因素 |
3.5 保障旅客运输安全的影响因素 |
3.5.1 应急安全服务影响因素 |
3.5.2 安全设备保障影响因素 |
3.5.3 安全监督制度影响因素 |
第四章 石家庄铁路客站服务质量调查与问题分析 |
4.1 设施基本情况调查 |
4.2 客运服务状况调查 |
4.2.1 问卷设计 |
4.2.2 调查实施 |
4.2.3 调查结果汇总 |
4.3 存在问题分析 |
4.3.1 管理方式问题分析 |
4.3.2 票务制度问题分析 |
4.3.3 基础设施问题分析 |
4.3.4 人员素质问题分析 |
第五章 石家庄站客运服务质量改进措施研究 |
5.1 管理方式改进措施研究 |
5.1.1 构建候车服务体系 |
5.1.2 提高交通接驳质量 |
5.2 管理制度完善措施研究 |
5.2.1 优化售票、取票制度 |
5.2.2 加快推行智慧车站 |
5.3 硬件设施完善措施研究 |
5.3.1 完善车站基础设施 |
5.3.2 增强信息标识引导 |
5.4 人员素质提升措施研究 |
5.4.1 提高职工服务水平 |
5.4.2 树立人性化服务理念 |
5.4.3 加快客运服务文化建设 |
5.5 客运安全管理措施研究 |
5.5.1 建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
5.5.2 执行安全检查规定 |
5.5.3 提高列车上的安全宣传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我国既有大型铁路客运站候车空间设计浅析 ——以北京南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2.1 概念定义 |
1.2.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2.3 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理论与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理论与研究 |
1.4 论文创新之处 |
1.5 资料收集方式与表达 |
1.6 研究框架 |
上篇:理论分析——我国大型高速铁路客运站候车空间基础理论研究陈析 |
第2章 铁路客运站候车空间发展历程与发展特点 |
2.1 铁路客运站候车空间发展历史概述 |
2.1.1 国外铁路客运站候车空间发展历程 |
2.1.2 国内铁路客站候车空间发展历程 |
2.2 国内外候车空间设计差异性背景及原因 |
2.2.1 客运铁路运输的接发频率不同 |
2.2.2 建设与运营模式不同 |
2.2.3 各建设主体协调力度不同 |
2.2.4 管理使用模式不同 |
2.2.5 设计形象定位不同 |
2.3 我国当前候车空间设计中出现的典型特点 |
2.3.1 候车空间规模控制宽松 |
2.3.2 建设投资成本过高且缺乏可持续性 |
2.3.3 候车空间与城市形态相互独立 |
2.3.4 候车空间强调与高架匝道联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大型铁路客运站候车空间总体形态研究 |
3.1 大型铁路客运站候车空间设计的影响因素 |
3.1.1 客流量的不断增加 |
3.1.2 运营理念与相关政策 |
3.1.3 新技术的应用 |
3.1.4 高品质出行体验的追求 |
3.1.5 城市交通系统 |
3.2 大型铁路客运站候车空间布局形态特征 |
3.2.1 候车空间布局原则 |
3.2.2 候车空间功能组成 |
3.3 大型铁路客运站候车空间平面形态研究 |
3.3.1 候车空间平面形态对比 |
3.3.2 候车空间平面形态设计的影响因素 |
3.4 大型铁路客运站候车空间结构与总体表现形态研究 |
3.4.1 屋盖结构形态与表现形态的区别与联系 |
3.4.2 屋盖结构形态现状研究 |
3.4.3 支承结构形态现状研究 |
3.4.4 空间表现形态现状对比与分析 |
3.5 候车空间光环境设计 |
3.5.1 人工照明 |
3.5.2 自然采光 |
3.5.3 遮阳方式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大型铁路客运站候车空间流线组织研究 |
4.1 流线组织原则 |
4.2 流线组织方式 |
4.2.1 候车空间与外部空间流线组织方式 |
4.2.2 候车空间内流线组织方式 |
4.3 室内标识系统设计分析 |
4.3.1 标识导向系统 |
4.3.2 商业标识系统 |
4.4 本章小结 |
中篇:实例解析——以北京南站为主要案例探讨候车空间设计与使用情况 |
第5章 北京南站候车空间设计解析 |
5.1 北京南站候车空间设计概述 |
5.1.1 北京南站设计概述 |
5.1.2 北京南站候车空间规模及空间设计概述 |
5.1.3 北京南站候车空间改造变迁及原因 |
5.2 北京南站候车空间流线分析 |
5.2.1 进入候车空间流线 |
5.2.2 高架候车厅内部流线 |
5.3 北京南站候车空间设计 |
5.3.1 休息区设计 |
5.3.2 商业空间设计 |
5.3.3 售票区设计 |
5.3.4 进站集散厅设计 |
5.3.5 检票口设计 |
5.3.6 其他辅助空间 |
5.4 北京南站与其他同等规模站房候车空间对比研究 |
5.4.1 候车空间规模对比分析 |
5.4.2 候车空间商业形态对比分析 |
5.4.3 候车空间尺寸及功能布局对比分析 |
5.4.4 候车空间进站流线对比分析 |
5.4.5 候车空间室内环境对比分析 |
5.4.6 候车空间标识设计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架候车空间中旅客活动特点与体验需求分析 |
6.1 调研准备 |
6.1.1 调研目的 |
6.1.2 调研方式 |
6.1.3 调研空间范围 |
6.2 调研安排 |
6.2.1 调研对象及内容 |
6.2.2 调研结果 |
6.2.3 调研报告呈现方式 |
6.3 使用后乘客评价统计分析 |
6.3.1 调研对象组成分析 |
6.3.2 功能布局对旅客活动的影响 |
6.3.3 流线组织对旅客活动的影响 |
6.3.4 导向标识对旅客活动的影响 |
6.3.5 空间环境对旅客活动的影响 |
6.3.6 问卷总结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下篇:未来展望——我国大型铁路客运站候车空间设计未来发展趋势 |
第7章 大型铁路客运站候车空间设计设计理念展望 |
7.1 候车空间设计思维市场化 |
7.1.1 市场化的候车空间主要特征 |
7.1.2 市场化的候车空间未来形态构想 |
7.2 候车空间城市融合开放化 |
7.2.1 融合开放化的候车空间主要特征 |
7.2.2 融合开放化的候车空间未来形态构想 |
7.3 候车空间设计因地制宜化 |
7.3.1 候车空间设计体现地方特色 |
7.3.2 候车空间规模预期科学合理 |
第8章 大型铁路客运站候车空间设计操作展望 |
8.1 候车空间环境设计舒适化 |
8.1.1 近人尺度的设施与装饰 |
8.1.2 令人舒适的色彩搭配 |
8.1.3 人性化服务设施 |
8.2 候车空间流线组织高效化 |
8.2.1 强化空间引导性 |
8.2.2 强化空间差异性 |
8.2.3 优化标识系统 |
8.2.4 简化室内装饰 |
8.3 候车空间结构技术现代化 |
8.3.1 建造合理的结构体系 |
8.3.2 尝试推广最先进设备 |
8.3.3 广泛普及绿色新技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北京南站候车厅调查问卷 |
附录B 图表总汇 |
附录C 我国既有大型铁路客运站候车空间数据、形态整理(部分) |
附录D 相关设计实践 |
致谢 |
四、铁路客票制票机常见故障的解决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铁路电子客票关键技术应用与系统实现[J]. 单杏花,张志强,宁斐,李士达,戴琳琳. 中国铁道科学, 2021(05)
- [2]京张高铁多模态智能票务模式研究[J]. 阎志远,汪健雄.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1(07)
- [3]铁路电子客票载体选型及应用研究[J]. 李士达.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20(11)
- [4]中小型城际铁路站与地铁的换乘空间设计研究[D]. 陈妍.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5]智能车站便捷换乘研究[D]. 赵婉妤.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0(01)
- [6]大连铁路客运设备服务水平评价与分析[D]. 李博雅. 大连交通大学, 2019(08)
- [7]基于监管的高速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研究[D]. 杜梦锦.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8]我国大型高架候车式高铁客站入站空间设计研究[D]. 刘练.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铁路石家庄站客运服务质量完善措施研究[D]. 张丹.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 [10]我国既有大型铁路客运站候车空间设计浅析 ——以北京南站为例[D]. 马力国. 天津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