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200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几点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彦军,孟兆娟[1](2021)在《海洋生态安全指数的构建研究》文中提出以海洋生态安全内涵为核心,以"DPSR+AHP"组合模型为基础,选择对应评价指标,通过建立可追溯的比较规则得到指标权重,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处理规则以保障数据的横向、纵向包容性,构建海洋生态安全指数模型。论文以广东沿海经济带海洋生态安全为测评对象,计算广东沿海经济带2006—2016年海洋生态安全指数。针对指数模型的构建以及广东沿海经济带海洋生态安全指数的走势,发现指数波动能够解释生态文明建设变化,指数可以成为衡量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一个新型指标。
刘梦环[2](2020)在《小学生身体活动水平比较研究 ——以无锡、南京和徐州水平三学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行乘车、购物淘宝等便捷生活方式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缩减了人们的身体活动时间。人,因动而生、弃动而疾的铁律又一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儿童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体格、智力发育最重要的时期,此时期的身体活动和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成人后的健康状况。通过梳理前人研究发现,关于小学生身体活动水平的研究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身体活动自填式问卷,通过主观问卷与客观测量工具(运动手环)相结合的测量方法,围绕身体活动的四个核心要素频率、强度、时间和类型(FITT)对不同地区学生身体活动水平进行比较的研究相对匮乏。基于上述,本文以小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学生身体活动的时间、强度、频次、和类型为研究重点,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测量法、数理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无锡、南京和徐州三地水平三小学生的体育活动情况、交通出行情况、劳动情况以及身体活动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如下:(1)水平三学生一周的静态行为时间为63.15小时,身体活动时间为27.84小时;徐州地区学生身体活动时间最高,无锡次之,南京最少,时间分别为29.50小时/周、28.79小时/周、24.78小时/周,无锡地区静态活动时间最多,徐州次之,南京最少,时间分别为66.33小时/周、62.79小时/周、61.22小时/周。(2)水平三学生每天校内中大强度的身体活动时间为51.75分钟,南京地区小学生每天校内活动中大强度时间最低,无锡次之,徐州最高;每节体育课中大强度时间占一节课总时间的25.57%,南京地区学生的体育课中大强度时间占比最低,徐州次之,无锡最高。(3)水平三学生每天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大强度时间占总时间的21.85%,南京最低,徐州最高;每周校外活动时间为6.25小时,校外活动方式以家人陪伴为主,水平三学生每周校外身体活动小强度占比最高,徐州地区学生校外活动时间最长,其次是无锡,南京最短,校外活动小强度比例最高的是南京,其次是无锡,徐州最少。(4)水平三学生乘私人小汽车和步行的比例分别占40.40%、38.60%,三地比较发现,无锡地区选择乘小汽车比例最高,而南京和徐州步行占比都最高;每周家务劳动时间和校内劳动时间分别为2.88小时和1.41小时,女生高于男生,三地比较发现,徐州的家务劳动时间最低,无锡最高;南京的校内劳动时间最低,徐州最高。(5)水平三学生对身体活动认知、兴趣以及态度存在性别差异,男生比例高于女生,三地比较发现,徐州不及南京和无锡地区;水平三学生身体活动的外在影响因素也具有性别差异,女生更易受家庭体育环境影响,家长对于女生的身体活动态度较积极,无锡和南京地区的家庭体育环境、家长身体活动参与状况均高于徐州。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水平三学生动静态活动时间比例失调,静态时间占主导,学生每周校内身体活动中大强度时间较为可观,体育课强度较低,每天大课间活动中大强度占比较低,三个地区具有差异性。2.水平三学生每周校外体育活动时间较长,但强度较小,活动方式多以家人陪伴为主,三个地区存在差异性。3.水平三学生的交通出行方式以私人小汽车为主,其次是步行,学生每周的劳动时间不长,女生高于男生,三个地区存在差异性。4.水平三学生身体活动的内外在影响因素存在性别差异,三个地区存在差异性。
游启明[3](2020)在《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鉴于美国在国际秩序中的主导地位以及中美关系的全局性影响,理性把握并因应美国的对华政策或战略,应成为中国在由富到强进程中重点关注的事项之一。特朗普上台后,美国政府改变了对华战略认知,抛弃了冷战后的接触或对冲中国政策,提出了对华战略竞争新政策宣示,并从单边、双边以及多边层面着手,在政治、经济和安全多个领域,推进了该政策。面对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新现实,本文从理论层面将战略竞争进行定位后,依据政策或战略研究的逻辑,探讨了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背景、目标、资源依托、实施表现、特点、效能、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因应等问题。战略竞争是霸权国应对崛起国的战略类型之一。虽然主流国际关系研究范式提出了不同的霸权国应对崛起国的理想战略,但整体上缺乏一个系统的霸权国应对崛起国战略的类型学框架,并探讨每种战略类型的实质。在借鉴既有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对崛起国地位追求的承认或蔑视、对崛起国实力增长与运用的容纳或限制这两个标准,本文将霸权国应对崛起国的战略分为对冲、竞争、顺应与鸵鸟四种类型。采取对冲战略时,霸权国会承认崛起国的地位追求,以此想软化后者的崛起意图,但它也会对崛起国的实力增长与运用采取限制措施;实施顺应战略时,霸权国既会承认崛起国的地位追求,也不会限制后者的实力增长与运用;采用鸵鸟战略时,霸权国不愿承认崛起国的地位追求,也不想限制后者的实力增长与运用。当霸权国对崛起国进行战略竞争时,不仅意味着它会打压崛起国在由富到强过程中所产生的地位追求热情,维护自身在国际秩序中的主导地位,还预示着霸权国会采用各种手段,努力限制崛起国运用实力的方式与范围,甚至会采取措施打乱崛起国的发展进程,从源头上打消崛起国对自身的潜在挑战。既有研究强调战略竞争的互动层面,本文则突出战略竞争的工具层面,把战略竞争视作霸权国主动进行的战略布局,认为它的本质是蔑视崛起国的地位追求热情,限制崛起国实力的增长与运用。对霸权地位与认同的维护、对崛起国意图与实力的恐惧、对国内政治发展的回应等因素,会综合作用于霸权国竞争战略的出台。战略遏制是战略竞争在冷战时期的表现形式,应避免将此种特定历史时空下的战略类型作为判断战略竞争的标准,从而忽视战略竞争的实质。除了需要合理把握战略竞争与战略遏制的一般性与特殊性外,还应该注意霸权国可能会从领域、层次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竞争战略子类型或呈现出各异的战略竞争强度,而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历史与现实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促使了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出台。长期经营与护持霸权的战略实践,使美国拥有了较强的霸权护持意识,这很容易使其从零和视角看待中国的崛起;特朗普政府对接触或对冲中国政策的失望,对国内“对华政策大辩论”的战略回应,以及对“极限施压”中国的战略自信,也激励其对华进行战略竞争;中美相对实力差距缩小给美国带来的恐惧,中国奋发有为外交给美国带来的焦虑,以及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给美国带来的恐慌,也刺激特朗普政府想通过战略竞争政策来缓解中国崛起所带来的战略压力。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实质,是既蔑视中国不断增长的国际地位,也限制和延缓中国实力的运用与持续增长,以维持自身的霸权地位。在政治领域,特朗普政府想通过对华战略竞争,抵消中国的地区影响力、维护自身在印太地区的优势地位、强化对地区盟友的管理、转移国内政治矛盾并为自己捞取政治利益。在经济领域,特朗普政府想通过对华战略竞争政策,规锁中国发展势头、制衡“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保持美国经济优势等。在安全领域,特朗普政府想通过对华战略竞争政策,挤压中国安全空间、强化对华军事威慑、维护自身战略声誉并转移同盟成本。尽管美国正出现相对衰落,但美国依然保有较强的软硬实力,这为其提供了多样的对华战略竞争备选手段。为打压中国的地位追求,限制中国实力的增长与运用,特朗普政府从多层面、宽领域实施了对华战略竞争政策。单边层面,特朗普政府主动挑起了贸易摩擦,在科技、贸易、金融以及人文交流等方面施压中国,想以此压制中国对美国的经济追赶势头,尽管两国签署了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但依然不能忽视美国经济施压的可能;特朗普政府还介入了中国香港、西藏、新疆以及台湾事务,挑战“一个中国”原则,以此想分散中国的战略精力,甚至扰乱中国的发展进程;特朗普政府也提升了国防投入,提出了新的防务理念,加大了对网络、太空以及核领域的布局,以此想发起对华军事“抵消战略”,保持对华军事优势。双边层面,特朗普政府不但借助“朝核问题”,加大了对中国周边的布局,增加了中国的地缘风险;而且还在设法离间中俄关系,以此想塑造于美有利的“战略三角”关系;并且也强化了同日本、韩国等东亚盟友的关系,以此想借助同盟的实力制衡中国。多边层面,特朗普政府不仅推出了“印太”战略,想借助美日印澳四方对话机制,平衡中国的地区影响力,制衡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还试图通过拉拢东盟,强化同越南、菲律宾等盟友和伙伴关系,制衡中国的地区发展;也在积极借助美日欧三边协调、“毒丸条款”等机制或方式,在全球层面挤压中国发展。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战略竞争政策表现出了竞争目标的压制性、竞争领域的全面性、竞争手段的激进性以及竞争主体的国家性等特征。到目前为止,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虽给中国的政治、经济以及安全带来了一定的战略压力,但其并未有效实现所设定的政策目标,甚至还给自身带来了消极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战略竞争政策存在不少困境。譬如:国内政治极化的加剧,制约了美国的政策执行;地区盟友和伙伴不愿在中美之间明确选边站,使美国无法获得足够的地区支持;中国和平发展的实践,使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缺乏“合法性”等。依据文章所提框架,展望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发展趋势,本文认为,短期内特朗普政府强化对华战略竞争的风险在加大,经过一段时期后美国可能会对中国进行以“竞合”为主的战略对冲,而美国顺应中国崛起的可能性则比较小。中国需要理性因应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第一,中国需要形成一套应对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思维框架,为实施具体的应对方略提供战略指导。对此,首先中国需要继续坚持和平发展。通过发展做好自身的事情,为应对美国霸权施压新格局打下牢固的基础;通过和平发展提升中国崛起的“绩效合法性”,为更多国家带去发展机遇,软化美国对中国发展的恐慌,降低美国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合法性”。其次,中国也需要保持战略自信。既不悲观也不盲目自信地处理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战略竞争政策,而是从自身正当利益出发,在尊重美方合理利益的基础上,积极型塑中美关系发展。譬如,中国可以为中美互动提供一套以“合作共赢”为核心原则的“中国倡议”,并从经济、政治以及安全等方面具体优化中美互动。最后,中国还需要坚持战略底线,敢于同特朗普政府挑衅中国核心利益的行为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通过斗争使美方形成一个理性客观的对华预期。第二,在上述战略思维主导下,中国应该从多方面着手,具体应对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战略竞争政策。例如,中国需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进程,为应对特朗普政府的战略竞争政策打下实力基础;中国可以稳步发展同俄罗斯、欧盟、日本以及印度等国的伙伴关系,缓解特朗普政府的战略竞争压力,并借助伙伴关系软化美国对中国的认知;中国还需要从“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出发,主动实施战略示善、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等,营造一个友善的周边环境,防止特朗普政府借助周边事态施压中国。
钱杨杨[4](2020)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收缩的识别、动因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在改革开放以及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过程中我国城市出现了长期快速增长的过程,但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出现,我国城市化进程放缓。在此背景下,由于经济结构调整、人口老龄化等原因,我国部分城市出现了以人口缩减为主要特征的城市收缩现象,收缩带来的挑战不容忽视,因此亟需本土化的城市收缩研究。城市群是我国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形态,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举措。城市群的发展目标是为了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在其发展过程中部分城市出现了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其中部分城市甚至出现了收缩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对城市群中的城市收缩进行量化识别和动因分析。为探索城市收缩背后的动因机制,找出解决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中出现的上述问题的方法,提出城市群应对收缩的政策建议。本文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31个市和146个县(区)为研究对象,使用2000年-2010年-2018年间的人口数据及经济社会数据,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的城市收缩进行识别及分类,并分析人口、经济、产业及空间因素与城市收缩程度间关系,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收缩的收缩机制进行分析,以期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应对城市收缩提供政策建议。文章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介绍文章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包含研究内容概述、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从文献回顾的角度,通过文献检索等方法梳理国内外关于城市收缩概念、识别、收缩测度和收缩动因机制的研究历史、研究进展和研究现状,并分析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第三章借助ArcGIS软件使用31个市的人口数据对地级市和县(区)的城市收缩进行量化识别;第四章从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的角度,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城市收缩进行分类,总结出各类别收缩城市的收缩特征,为后续动因机制研究提供基础;第五章是长江中游城市群与城市收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部分。首先,构建收缩机制的理论模型,然后使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收缩高度相关的因素,最后使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人口、经济、产业结构和空间四方面的因素对城市收缩程度的影响,进而对收缩机制进行分析;第六章选取典型案例分析其城市收缩机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第七章是结论与研究展望部分,得出结论:(1)2000-2018年间,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城市收缩集中发生在湖北省范围内,少数发生于湖南省,江西省表现正常;(2)基于收缩的空间结构,将城市收缩的类型分为全域城市收缩、边缘城市收缩以及交叉城市收缩三类:(3)2000-2010年间,主要是产业结构因素对城市收缩产生显着性影响;2010-2018年间,人口因素和产业结构因素共同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收缩产生显着性影响。
田洲宇[5](2019)在《产出效率视角下农民工人力资本测度及其决定机制 ——基于对J-F终生收入法的改进》文中研究说明农民工为我国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身上所蕴藏的人力资本无疑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现阶段,我国的劳动力数量在不断下降,随着人口红利的缩减,农民工作为产业工人的主体,其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已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因素。在此背景下,厘清农民工人力资本现状,打破其低人力资本水平的“均衡陷阱”,无疑对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在结合中国劳动力市场和农民工自身特征的基础上,对国际上通用的J-F终生收入法进行了改进,运用改进的J-F终生收入法对我国农民工人力资本进行了测度,并通过将农民工与城镇劳动力人力资本决定机制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出农民工低人力资本水平的成因,为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水平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本文在对农民工总体特征及演变的分析中,有如下发现:(1)农民工的规模仍在逐渐扩大,但增幅趋缓;(2)农民工迁移模式发生了显着的变化,已从短期迁移转变为长期迁移,从跨省迁移转变为省内迁移,行业分布也更为离散。(3)随着农民工教育水平的提高,其收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4)5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提高较快,已呈现出老龄化趋势。(5)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仍然不容乐观,这主要表现为农民工非正规部门就业比重仍然较高(40%),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较低(30%),参加培训的机会有限,社保覆盖率仍然与城镇劳动力有较大的差距。本文在对人力资本测度方法比较与改进的研究中,有如下发现:同成本法、教育指标法这两种人力资本测度方法相比,J-F终生收入法具备了理论契合度高、与产出效率更为密切、测度方法严谨和应用更为广泛的优势。然而,在劳动力市场中,农民工受雇群体因为受到了户口歧视、信号显示效应和长期合同效应的干扰,使其收入与产出效率之间出现了背离,这会导致使用J-F终生收入法对受雇群体人力资本进行测度的结果出现偏误。为对农民工受雇群体收入与产出效率之间的背离关系进行修正,本文采用部门比对法与Heckman二阶段法对自雇和受雇部门的自选择效应进行了控制,通过将农民工受雇群体教育收益率的反事实回归结果代入到测度方程,有效消除了受雇群体人力资本的测度偏误,完成了对J-F终生收入法的改进。在测度过程中,本文结合农民工的就业特征,对人力资本测度方程的设定和相关参数的选择进行了讨论,按照性别、就业部门、地区进行分组,对各组群的农民工人力资本进行了测度。最后,本文按空间价格指数对测度结果进行了调整,使其在地区之间具备可比性。本文通过对农民工人力资本区域分布及演变特征进行分析,有如下发现:(1)农民工人均人力资本存量的总体排序呈现出东、中、西部阶梯状分布的特征。(2)人力资本存量差异大于各地区人均GDP的差异,该统计指标有较高的灵敏度。(3)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不断上升,中西部地区不断下降,其中云南省下降较为明显。(4)农民工人力资本在北方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北方个别省份(如内蒙古、甘肃)农民工人力资本始终保持低-低集聚(LL)状态。本文通过对农民工内部群体人力资本演变特征进行分析,有如下发现:(1)农民工受雇群体人力资本存量的增长幅度高于自雇群体,且两者差距不断扩大。(2)农民工受雇与自雇群体人力资本存量的差异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正向关系,呈现出东中西递减的趋势。(3)人均人力资本存量性别差距在东部最大,西部最小,且在各地区都呈现收敛趋势。(4)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收益率更高,这拉大了不同受教育程度群体之间的人均人力资本存量差距。(5)大专以上农民工群体人均人力资本存量的增长速度高于其他教育水平群体。(6)年轻农民工群体的人均人力资本存量可达老年群体的百倍以上,且差距在测度期间不断扩大。从群体交互分布特征来看,部门性别交叉分析的结论有以下两点:(1)人均人力资本存量的性别差距在自雇部门中较小,在受雇部门中较大,但性别差距在两部门中都在缩小。(2)在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农民工人均人力资本存量的性别差距更大。部门教育交叉分析的结论有以下两点:(1)随着教育水平的提升,农民工自雇群体人均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幅大于受雇群体。(2)在经济更为发达的省份,无论在自雇还是受雇部门,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农民工群体之间人均人力资本存量差异更大。性别教育交叉分析的结论有以下两点:(1)随着教育水平的提升,女性农民工与男性之间的人均人力资本存量差距不断缩小。(2)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人力资本存量的差距在不同受教育程度的男女农民工之间,均呈现收敛趋势。为进一步对造成农民工低人力资本水平的原因进行解释,本文对农民工与城镇劳动力人力资本决定机制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以下实证结论:(1)较低的受教育程度导致农民工人力资本水平较低,这也是造成农民工与城镇劳动力产出效率差距的主要原因。(2)较低的培训概率和更高的失业频率导致农民工人力资本积累的有效性低于城镇劳动力,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农民工与城镇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的差距不断扩大。(3)农民工人力资本代际传递的无效性对农民工与城镇劳动力产出效率差距给予了解释。(4)较低的社会资本水平,减少了农民工就业的渠道,并降低了其就业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削弱了其人力资本积累的有效性。(5)合同类型和是否加入工会通过影响就业稳定性和培训的概率,进一步扩大了农民工与城镇劳动力产出效率的差距,而行业和企业类别对农民工与城镇劳动力产出效率差距的解释力度较小。最后,本文分别从制度调整、产业规划、教育政策、就业保护和人力资本积累的视角提出了可行的政策建议,并希望国家统计局尽快构建出相关的统计指标,定期对我国的人力资本存量进行测度。
顾杨[6](2019)在《建交后的中韩政经关系分析》文中认为中韩两国在1992年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截止到朴槿惠政府时期,中韩二十五年的双边交流合作,两国地缘上的天然优势,贸易结构的互补,使得两国间的经济关系愈发紧密。而中韩两国的邦交关系建立,以及中韩两国随之在重大的国际问题上相近或相同的态度与立场等等,使得两国政治关系发展亦在不断深入。随着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以及中韩两国关系的不断深化,作为双边关系中最为基本的两种关系,中韩两国的经济关系开始逐渐影响两国政治关系的发展,而两国政治关系的发展,同样会反应在两国的经济关系当中。自韩国“卢泰愚—金泳三”时期开始,到“金大中—卢武铉”时期和“李明博—朴槿惠”时期,中韩两国政经发展在这三个阶段分别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由第一阶段政治关系对经济关系的促进,到第二阶段政治关系与经济关系的良好互动再到第三阶段经济关系对政治关系的促进作用。两国政治关系良好会成为经济关系的促进因子,两国政治关系发生波动时随之也会在经济关系上有所反应。因此,探究两国政经关系互动的具体形态,分析为什么两国政治关系与经济关系在不同阶段是一方促进另一方还是相互促进,则显得尤为重要。当两国的经济需求和依赖程度不断加深时,经济关系能够成为两国政治矛盾的缓和剂,同样,当两国政治关系稳定、双边政治互信度较高时,政治关系亦会为两国经济关系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从而助推两国经济关系更加繁荣。因此,努力抓住两国经济共利益点,以此促进政治关系发展,或可通过经济关系来有效化解政治矛盾与冲突显得尤为重要。同样的,增强双边政治互信,为两国经济关系的良好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且为两国经济关系的发展拓宽空间与机遇,最终实现互利共赢的大国关系也是重中之重。
任菲菲[7](2019)在《汇率波动对钢铁企业进出口贸易影响及对策分析 ——以敬业钢铁与X钢铁的比较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钢材市场的大起大落,与国家政治政策、经济政策紧密相连,钢材作为重要大宗商品之一,其价格的波动,大方面是关系到国家经济策略,小方面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目前我国钢铁行业要想获得进一步的发展面临着钢铁总体生产能力过剩、低端钢材价格波动浮动大、企业盈亏不确定性加剧、钢铁企业需求与供应的产品在国际中缺乏议价能力等严峻问题。钢铁企业要走向国际化,则人民币汇率波动给企业造成的成本、利润的影响是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所以,钢铁企业急需建立风险预防措施来应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可能带来的经营风险。人民币汇率波动作为一个影响钢企成本、利润波动的重要因素,很有必要做专项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该论文的选题大背景及存在的现实意义、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人民币汇率波动方面做过的研究综合论述、内容概况、使用的方法及分析大概框架;其次,从研究人民币汇率波动的理论情况以及近20年的汇率走势图着手分析,并根据马歇尔-勒纳条件以及J曲线效应等理论简要分析近年来汇率波动对我国钢铁行业整体的进出口的影响;再次,选取不同地域、规模基本一致的两大企业---敬业钢铁以及X钢铁为例,通过对敬业钢铁以及X钢铁的近8年的实际进出口数据,进一步细化对比分析得出人民币汇率波动因素对敬业钢铁以及X钢铁进口额的影响分别为62.74%、51.35%;出口额的影响分别为70.34%、52.69%;进出口差额的影响分别为68.37%、56.22%,说明人民币汇率波动因素对敬业钢铁的进出口业务影响明显大于对X钢铁的进出口业务影响。总之,近期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变动剧烈。尤其自2018年3月1日美宣布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战到2018年7月6日中午12点正式开始对34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包含对钢铁征收25%的进口关税以及2018年9月17日特朗普宣布9月24日起对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贸易战逐步加码以及其他国际政治经济贸易大事件,对我国钢企造成一定的影响。贸易战不仅仅对中美贸易领域的影响巨大,更是一场大国间的综合较量。贸易战反映出我国对“美元体系”的依赖程度,对美元的依赖程度导致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增加,汇率风险增加。面对世界政治格局、经济格局的剧烈变动,不同的企业,采取不同的经营策略应对,其产生的结果也是相差甚远。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最后得出X钢铁无论是企业文化、企业经营目标、海外市场定位方面还是企业高层对金融市场的认知、维系海外客户的方式、企业金融从业人员数量、贸易融资业务运作熟练程度等方面均比敬业钢铁更侧重国际化、资产化的战略部署。正是由于以上经营差异性存在,X钢铁在进出口业务过程中,对外汇风险有更灵活多样的方案应对,所以,人民币汇率波动对X钢铁的影响要远远小于对敬业钢铁的影响。
刘子源[8](2018)在《中国农村消费金融问题研究 ——基于金融生态的视角》文中提出消费、投资与净出口并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与落脚点,在投资与净出口不断萎靡的情况下,有效的消费供给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消费主义的盛行,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转型与发展中国家,一直实施消费主体培养、消费模式拓展、消费热点引导和消费产业升级等提高消费能力的措施。截止2017年底,全国人均年消费支出已达17111元,是近四十年来的最高点,但农村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仅为10129元,与全国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市场亟待开发。在刺激农村消费产业发展同时,金融作为货币资源优化配置的核心,应当在农村消费资金融通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消费信贷手段在加快居民有效消费意愿实现,在增加社会实际消费规模上具有显着作用。农村消费金融可以紧密对接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住房、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各类金融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助力农民实现“住有所居、劳有所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依”的生活目标。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已走过15个年头,已基本形成符合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服务有所提高,金融组织网点多,可满足大多数农村居民短期内的生产生活需要。但这种改革本质对农村结构和农民实际需求考虑不足,仅仅是简单照搬城市金融自上而下的发展体系,产品与服务创新能力仍停留在初级阶段。此外,消费金融在城市发展的经验并不完全适用与农村与农民消费。那么,为了解决此类现实问题,不仅需要农村消费金融参与主体在产品、资金、信用等方面的承接与使用,更需要一个与农村消费金融发展相匹配的生态环境,使金融更好地实现对农村实体经济的服务。这意味着消费金融在农村需要重新布局,进行系统性的规划,在适合我国具体国情的指导思想下,坚持金融增量改革与存量调整,强调金融机理上与消费进行更深层次的融合,从生态系统上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积极有效的开放利用金融资源,构建一个完整的、契合农村实际的农村消费金融生态体系。那么,如何在农村真正做到消费金融体系的构建呢?本文认为,应当认识到以下四点:首先,明确中国农村消费金融建设的逻辑前提。具体地说,统一体现在资本流通,体现在对抗分配关系的社会消费力,也体现在信用的扩张与紧缩之上。农村消费产业与金融生态的发展都是以实现生产为逻辑基础,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目的而存在的,即保证生产与消费的辩证与统一。其次,明确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生态建设的现实格局。在我国社会中,农村仍然属于薄弱领域;在国民经济产业链中,农业仍然属于薄弱环节;在收入分配结构中,农民仍然属于弱势群体。农村消费金融生态土壤仍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同于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这种基础不可动摇。这就要求在现存体制下寻求农村金融机构、农民与监管机构之间有效合作的契合点,找到农村金融与消费经济互动的平衡点。第三,明确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生态建设的演进机制。金融生态体现出一种基于均衡的金融循环体制,既包含静态的货币投入产出的均衡,也包含一定时空内系统结构与功能动态的均衡,各组要素通过调整、转化、补偿、反馈等手段实现一个稳定的动态最优,换句话说是实现金融产业与外部环境因素间协调发展,这是农村发展消费金融要解决的根本问题;第四,明确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生态建设的指导思想。农村消费问题的核心在于人本价值的实现,究竟是刺激农民消费欲望还是引导农户消费的合理化?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怎样实现有效的消费引导呢?建立一种以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谐的金融生态关系,是农村发展消费金融的关键切入点。由此,本文以金融学和生态学基本观点为切入点,意在探讨各消费金融主体在整个农村生态系统当中的定位,并结合分析主体间资金与信用关系的实现,进而研究农村消费金融生态的具体演化路径。特别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思考:第一,什么是农村消费金融生态系统?如何利用生态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来解释农村消费抑制和金融抑制的本源性问题?具体涉及到哪些生态学理论?这种生态系统的定义、内涵、特征、结构与运行机理是什么?第二,系统的主体包括哪些?主体自身的演化规律是什么?主体与主体物种间的联系究竟如何?是通过什么因子进行联系的?与其他环境因子间如何协调的。第三,如何评估全国和各区域间消费金融发展的具体态势?怎样提升金融主体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作用?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做了如下工作:第一,提出我国农村消费金融发展的基本理论与发展的必然性。结合金融基本理论和消费基本理论基础上与我国农村实际相结合,分析当下农村发展消费金融的外部特征、内部机理、组织结构与市场层次,明确在我国发展消费金融的紧迫性和历史要求,为后文的实证分析奠定了理论与现实基础,也为本研究提供了逻辑基础与前提条件。第二,结合理论和定量分析,对农村消费金融生态体系中金融主体和环境因子进行系统性的描述。按照生态系统参与者的特性,将农村消费金融生态主体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三大主体,描述主体的性质、影响要素、发展现状和系统作用等,对农村消费金融产品提供主体的金融组织的生态位测算。并从生态环境角度出发,对影响农村消费的经济因子、金融因子、社会文化因子和政策因子进行分析,并以马克思理想社会思想构建了一个简单的农户消费指数模型,得出全面性和发展性是未来农户消费需要加强的方面。第三,从货币循环和信用流动的视角,对整个农村消费金融生态的内部逻辑和发展情况分别分析。以农村消费金融各主体之间演化力为突破口,讨论了不完全信息条件和完全信息条件下几种农村消费资金获得的双方效用情况,阐明资金流转的内部逻辑。第四,结合大量的实际数据,建立起对省域视角下农村消费金融主体与环境间的耦合协调情况的实证分析与原因剖析,为建立农村消费金融生态系统提供了有力的机理支撑与数据支撑。第五,对国内外农村消费金融模式进行了综合归纳与比较分析。农村的发展程度对消费金融的成长有着直接的决定作用,而我国农村消费金融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模式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合理吸收西方先进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农村消费金融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系统性问题。笔者认为农村消费金融生态体系,是这样一种在主体间动态优化过程中的均衡系统:生态主体在自身不断发展基础之上,还要与整个消费生态与金融生态环境保持高度的关联与协调,即以有序金融结构代替均衡金融体系,以系统与结构层面的渐变代替静态的不变。而农村消费有序金融结构主要体现在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微观层面实现农户的消费价值、中观层面强调生态主体间规模的合理性,宏观层面金融生态持续性三个层面。这种生态系统能够有效调节农村消费金融参与主体、环境之间从而对农村消费金融生态机制进行细化,强调与市场需求、业界需求的匹配性与均衡性。特别是应当嵌入与城市消费金融的系统接口设计,既能推动农村自由资金再利用,也能加速城乡间资金合理流通。
袁大海[9](2018)在《环境规制对西南地区工业集聚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经济的粗放增长导致了大量不合理的自然资源消耗和巨大的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种慢性病,已成为可持续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因此对工业发展采取环境规制政策和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特别是对于我国西南地区这样的自然资源丰富且经济高速发展的欠发达地区而言,科学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显得更为重要。通过梳理相关研究发现产业集聚的变动会受到环境规制的影响,并分析环境规制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机制。根据外部性理论,工业污染的外部性本身无法消除。环境规制的本质就是处理污染的外部性问题,使工业企业产生额外的“环境规制成本”从而作用于企业的生产决策。环境规制的升高必定使得边缘企业难以应付成本的增加从而面临缩减或进行区位转移,一定程度上造成工业集聚水平的下降,而集聚规模效应的下降也将影响区外企业的集聚意愿而进一步影响工业的地理集聚。在此基础上,采用门槛面板模型分析环境规制对西南地区工业集聚的门槛效应。实证结果发现,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较高)时,环境规制对产业集聚具有正(负)效应;当工业污染排放强度较低(较高)时,环境规制对产业集聚具有负面(正向)影响。结合环境规制的动因、实证研究结果和相关基础理论,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第一,完善跨区域环境规制和工业发展的合作机制;第二,合理使用环境规制工具、因地制宜制定环境规制强度;第三,推进技术升级与创新、提高工业竞争力;第四,加强环保理念、促进绿色消费。
乔克[10](2017)在《1976-1978年中国经济改革的酝酿与探索》文中认为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被称为党史上徘徊中前进的两年。这两年是连接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的枢纽,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工作重点转移、实行改革开放等重大决策的酝酿期。这两年的很多经济政策重新恢复了党在“文化大革命”前的若干正确措施,开启了 1978年以后经济改革的序幕。因此研究1976-1978年中国经济改革的酝酿和探索能够打通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对研究改革开放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政治活动对经济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应对毛泽东去世、粉碎“四人帮”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中央高层权力发生重要变动,老一辈革命家得以大量复出,极“左”派被清除;面对意识形态危机,邓小平提出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等观点,极力推动改革,政治影响力得以凸显;华国锋固守旧的意识形态,无法整合各种政治力量,权威日渐丧失。面对落后的经济,中央实施一系列整顿举措,公开发表《论十大关系》澄清经济政策的取向;加快经济发展速度,重申四个现代化的目标,表现出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的趋向。思想的解放是经济改革的先导。真理标准大讨论前,经济思想领域即展开大讨论。经济理论界、政策研究者和领导层以批判“四人帮”的错误理论为契机,澄清“唯生产力论”的正确内涵,为发展生产力正名;重新确立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肯定物质刺激的合理性;理直气壮地促进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商品经济,为市场经济打开缝隙;强调按经济规律办事,肯定价值规律的作用,为发挥市场作用提供可能;建立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方面。经济思想领域的解放,为经济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经济领域的整顿也酝酿经济改革的因素。企业管理走向重视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的道路。工业三十条系统总结前三十年企业整顿的经验,分配方式上,重新确立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恢复奖励和计件工资制度;企业组织形式上,重新启动按专业化协作原则改组企业。这种拨乱反正,不仅是恢复“文化大革命”前的正确路线,更是一种自我扬弃,蕴含着经济改革的因素。地方的自发改革突破原有体制,四川尝试扩大企业自主权,安徽、四川等省农村包产到户不断深入,农村社队企业发展壮大,这一切都孕育着经济改革的力量。经济改革的措施,具有鲜明的探索性,无论在当时,还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历史脉络中都具有重要意义。开放也是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从一开始就表现为改革与开放的有机统一,以开放促进改革,以改革落实对外开放的成果。“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开始打开国门,掀起对外学习考察的热潮。考察团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管理体制,日本等亚洲国家和地区快速实现现代化的路径,西欧和美国的发达现代化成果和科学技术水平兴趣浓厚。中国与西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强烈落差,刺激中国领导层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大胆借鉴国外先进经济管理方法,加快现代化建设速度的决心。对外经济体制的一些重大改革也开始酝酿实施,实行出口导向的对外贸易,筹划建立对外出口加工区,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打破外汇领域的禁区,学习先进的企业管理方法等一系列措施得以实行。中央高层关于经济改革的讨论逐渐达成共识,最终形成和决策于国务院务虚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包括中央工作会议)。国务院务虚会总结建国以来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围绕如何加快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速度建言献策,提出了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吸取国外经济建设先进经验、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等意见。这些议题酝酿了改革开放的设想,会议的总结报告成为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讨论的重要内容,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工作重点的转移和改革开放奠定基础。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继续围绕经济改革议题讨论,还对真理标准大讨论、平反冤假错案,人事调整等展开讨论,酝酿形成正确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最终十一届三中全面开启经济改革之路。
二、对200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几点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200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几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海洋生态安全指数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海洋生态安全评估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1 海洋生态安全评估研究现状 |
1.1.1 海洋生态安全的内涵 |
1.1.2 海洋生态安全评估方法 |
1.1.3 海洋生态安全评估的实践 |
1.2 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一,模型逻辑仍存在改进空间。 |
第二,显示性基础指标选择缺乏逻辑。 |
2 海洋生态安全指数模型构建 |
2.1 基础模型简介 |
2.1.1 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 |
2.1.2 层次分析法(AHP) |
2.2 模型构建思路 |
2.3 海洋生态安全指数指标体系构建 |
2.3.1 “驱动”准则下的指标选择 |
2.3.2 “压力”准则下的指标选择 |
2.3.3 “状态”准则下的指标选择 |
2.3.4 “响应”准则下的指标选择 |
2.4 指标体系的赋权 |
2.4.1 准则层比较 |
2.4.2 指标层比较 |
(1)驱动系统(D)比较。 |
(2)压力系统(P)比较。 |
(3)状态系统(S)比较。 |
(4)响应系统(R)比较。 |
2.4.3 综合权重计算 |
2.5 指标数据的处理模式 |
2.5.1 横向可比性处理 |
2.5.2 纵向可比性处理 |
2.5.3 单调性转化 |
3 一个验证——广东沿海经济带海洋生态安全指数计算 |
3.1 数据收集及处理 |
3.2 指数计算及分析 |
3.2.1 指数计算 |
3.2.2 结果分析 |
4 结论与启示 |
(2)小学生身体活动水平比较研究 ——以无锡、南京和徐州水平三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资料法 |
1.5.2 现场测量法 |
1.5.3 问卷调查法 |
1.5.4 实地观察法 |
1.5.5 比较研究法 |
1.5.6 数理统计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身体活动 |
2.1.2 身体锻炼 |
2.1.3 静态生活方式 |
2.2 国内综述 |
2.2.1 关于小学生身体活动水平现状研究 |
2.2.2 关于小学生身体活动测量方法研究 |
2.2.3 关于小学生身体活动影响因素研究 |
2.2.4 关于小学生身体活动干预对策研究 |
2.3 国外综述 |
2.3.1 国外小学生身体活动水平现状研究 |
2.3.2 国外小学生身体活动影响因素研究 |
2.3.3 国外小学生身体活动评价标准研究 |
2.3.4 国外小学生身体活动干预对策研究 |
2.4 简要述评 |
2.5 理论基础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身体活动与静态生活时间描述 |
3.1.1 身体活动内容与时间 |
3.1.2 静态生活内容与时间 |
3.2 身体活动基本样态的观测分析 |
3.2.1 体育活动情况分析 |
3.2.1.1 校内体育活动 |
3.2.1.1.1 在校期间体育活动 |
3.2.1.1.2 体育课程教学活动 |
3.2.1.1.3 体育大课间的活动 |
3.2.1.2 校外体育活动 |
3.2.1.2.1 校外体育活动时间 |
3.2.1.2.2 校外体育活动次数 |
3.2.1.2.3 校外体育活动强度 |
3.2.1.2.4 校外体育活动内容 |
3.2.1.2.5 校外体育活动方式 |
3.2.1.2.6 相关要素关联分析 |
3.2.2 交通出行情况分析 |
3.2.2.1 交通出行方式 |
3.2.2.2 交通出行时间 |
3.2.3 劳动活动情况分析 |
3.2.3.1 家务劳动活动 |
3.2.3.2 校内劳动活动 |
3.3 身体活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内在影响因素分析 |
3.3.1.1 身体活动认知 |
3.3.1.2 身体活动兴趣 |
3.3.1.3 身体活动态度 |
3.3.2 外在影响因素分析 |
3.3.2.1 家庭体育环境 |
3.3.2.2 家长身体活动 |
3.3.2.3 家长体育态度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相关专业术语首字母缩写说明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文献分类 |
(二)文献综述 |
(三)对既有研究的反思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战略 |
(二)战略竞争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霸权国应对崛起国战略的类型再划分 |
一、主流范式下霸权国应对崛起国战略的类型 |
(一)霸权转移范式下的遏制战略 |
(二)自由主义范式下的对冲战略 |
(三)建构主义范式下的情境战略 |
二、霸权国应对崛起国战略的类型再划分标准 |
(一)霸权国对崛起国地位追求的反应:承认或蔑视 |
(二)霸权国对崛起国实力增长的态度:容纳或限制 |
三、霸权国应对崛起国战略类型的再划分结果 |
(一)对冲战略 |
(二)竞争战略 |
(三)鸵鸟战略 |
(四)顺应战略 |
四、历史时空下霸权国应对崛起国的战略 |
(一)一战前的英国对德战略(1870-1914) |
(二)二战前的英国对德战略(1933-1939) |
(三)冷战后的美国对华战略(1993-2016)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背景 |
一、美国霸权护持的战略基因 |
(一)美国霸权护持的战略文化 |
(二)美国霸权护持的战略实践 |
二、“美国优先”下的对华战略校准 |
(一)对“接触中国”的战略失望 |
(二)对“对华政策大辩论”的战略回应 |
(三)对“极限施压”中国的战略自信 |
三、中国崛起引发美国战略焦虑 |
(一)中美实力对比变化引发美国恐慌 |
(二)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激发美国担忧 |
(三)中国奋发有为外交催发美国猜疑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目标与实力依托 |
一、特朗普政府对华战争竞争政策的目标分析 |
(一)特朗普政府对华战争竞争政策的政治目标 |
(二)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经济目标 |
(三)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安全目标 |
二、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实力依托 |
(一)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硬实力依托 |
(二)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软实力依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实施 |
一、单边层面:多领域施压中国 |
(一)经济施压:挑起贸易摩擦 |
(二)政治施压:挑战“一个中国”政策 |
(三)安全施压:强化威慑 |
二、双边层面:多点布局压制中国 |
(一)借“朝核问题”,增大地缘风险 |
(二)探索“离间中俄”,破坏周边稳定 |
(三)强化东亚双边同盟,增加地缘压力 |
三、多边层面:携手多方打压中国 |
(一)推进“印太”战略,挤压中国地缘空间 |
(二)拉拢东盟国家,平衡中国地区影响 |
(三)推动多方协调,压制中国经济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特点与趋势 |
一、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特点 |
(一)竞争目标的压制性 |
(二)竞争领域的多样性 |
(三)竞争手段的激进性 |
(四)竞争主体的国家性 |
二、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效果评估 |
(一)政治目标的效果评估 |
(二)经济目标的效果评估 |
(三)安全目标的效果评估 |
三、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发展趋势 |
(一)全面强化战略竞争的风险加大 |
(二)存在“竞和”型对冲的可能 |
(三)迈向战略顺应的不确定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因应特朗普政府战略竞争政策的对策 |
一、中国因应特朗普政府战略竞争政策的战略思维 |
(一)坚持和平发展,应对美国霸权施压新格局 |
(二)保持战略自信,型塑中美互动 |
(三)坚守战略底线,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
二、中国因应特朗普政府战略竞争政策的具体方略 |
(一)深化改革开放提升应对能力 |
(二)稳步发展伙伴关系 |
(三)营造友善的周边环境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收缩的识别、动因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2.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3 可能存在的创新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1 国外城市收缩研究 |
2.1.2 国内城市收缩研究 |
2.2 研究综述简析与讨论 |
2.2.1 研究综述简析 |
2.2.2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2.3 理论基础 |
2.3.1 城市增长理论 |
2.3.2 城市生命周期理论 |
2.3.3 人口迁移理论 |
第3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收缩的识别 |
3.1 城市收缩的概念 |
3.2 数据来源与研究对象 |
3.3 指标选取与测量 |
3.4 城市收缩的识别 |
3.4.1 市级尺度的识别及收缩状况 |
3.4.2 县(区)级尺度的识别及收缩状况 |
第4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收缩的总体特征及类型划分 |
4.1 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收缩的总体特征 |
4.1.1 收缩单元的人口发展特征 |
4.1.2 收缩单元的经济运行情况 |
4.1.3 收缩单元的产业结构转型 |
4.1.4 收缩单元的土地利用变化 |
4.2 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收缩的类型 |
4.2.1 全域城市收缩 |
4.2.2 边缘城市收缩 |
4.2.3 交叉城市收缩 |
4.3 城市收缩视角下城市群建设出现的问题 |
第5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收缩的影响因素及收缩机制分析 |
5.1 城市收缩机制的理论模型构建 |
5.1.1 我国城市收缩的主要动因 |
5.1.2 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收缩的动因分析 |
5.1.3 城市收缩机制的理论模型 |
5.2 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收缩影响因素量化分析 |
5.2.1 影响因素的选取 |
5.2.2 各影响因子的提取 |
5.2.3 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
5.3 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收缩的机制分析 |
5.3.1 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使城市间呈现不平衡发展态势 |
5.3.2 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及人口老龄化导致的人口减少 |
5.3.3 产业结构调整下的就业承载力弱化 |
5.3.4 其他因素作用 |
第6章 城市收缩视角下应对城市收缩的建议 |
6.1 改变主流的“城市无限扩张”理念 |
6.2 制定具有区域协同效应的战略规划体系 |
6.3 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提高人力资本承载力 |
6.4 优化城市空间、加强政府政治绩效考核 |
第7章 基本结论及不足之处 |
7.1 基本结论 |
7.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一、个人简介 |
二、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一)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主持的科研项目 |
(三)参与的科研项目 |
(四)获得科研奖励 |
致谢 |
(5)产出效率视角下农民工人力资本测度及其决定机制 ——基于对J-F终生收入法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1.3 现实意义 |
1.1.4 理论意义 |
1.2 研究问题、目标和内容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目标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和分析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3.3 论文的分析框架 |
1.4 论文创新点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述评 |
2.1 理论基础 |
2.1.1 人力资本理论 |
2.1.2 信号显示理论 |
2.1.3 长期合同理论 |
2.2 文献回顾 |
2.2.1 人力资本测度相关研究 |
2.2.2 人力资本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
2.3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农民工总体特征及演变 |
3.1 政策演变历程 |
3.2 流动规模与特征 |
3.2.1 流动规模 |
3.2.2 流动特征 |
3.3 就业特征 |
3.3.1 个体特征 |
3.3.2 劳动合同 |
3.3.3 工资与社会保障 |
3.3.4 就业分布 |
3.4 小结 |
第四章 人力资本测度方法比较与改进 |
4.1 人力资本测度方法比较与评价 |
4.2 对J-F终生收入法的改进 |
4.2.1 收入与产出效率关系的理论分析 |
4.2.2 部门比对分析法 |
4.2.3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
4.2.4 描述统计 |
4.2.5 实证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产出效率视角下农民工人力资本测度 |
5.1 农民工人力资本测度方程 |
5.2 数据来源与样本分组 |
5.3 组群收入与相关参数的估计 |
5.4 空间价格指数测度 |
5.5 小结 |
第六章 农民工人力资本区域分布及发展动态 |
6.1 区域分布及演变 |
6.1.1 区域比较分析 |
6.1.2 空间布局分析 |
6.1.3 空间集聚分析 |
6.2 群体差异及演变 |
6.2.1 部门差异分析 |
6.2.2 性别差异分析 |
6.2.3 教育差异分析 |
6.2.4 年龄差异分析 |
6.3 交互分布及演变 |
6.3.1 部门与性别交叉分析 |
6.3.2 部门与教育交叉分析 |
6.3.3 性别与教育交叉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产出效率视角下农民工人力资本决定机制分析 |
7.1 人力资本决定机制的理论分析及模型构建 |
7.1.1 代际传递对人力资本的影响机理 |
7.1.2 社会资本对人力资本的影响机理 |
7.1.3 人力资本积累机制分析 |
7.1.4 人力资本决定机制模型构建 |
7.2 实证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7.2.1 模型设定 |
7.2.2 变量选取 |
7.3 描述统计 |
7.4 实证分析 |
7.4.1 全样本逐步回归 |
7.4.2 受雇群体Heckman二阶段回归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情况 |
(6)建交后的中韩政经关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框架 |
第一章 “卢泰愚—金泳三”时期中韩政经关系 |
第一节 “卢泰愚—金泳三”时期的经济关系 |
一、贸易规模不断增大 |
二、双方投资快速兴起 |
第二节 “卢泰愚—金泳三”时期的中韩政治关系 |
一、睦邻友好的中韩关系 |
二、中韩关于朝鲜半岛无核化共识形成 |
三、半岛停战体系转换上的合作 |
第三节 “卢泰愚—金泳三”时期的中韩政经关系 |
一、外交关系建立为经济发展提供广泛可能 |
二、首脑外交推进经济发展 |
三、小结 |
第二章 “金大中—卢武铉”时期中韩政经关系 |
第一节 “金大中—卢武铉”时期的中韩经济关系 |
一、合作伙伴关系时期的中韩两国经济关系 |
二、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时期中韩两国经济关系 |
第二节 “金大中—卢武铉”时期的政治关系 |
一、中韩合作伙伴关系深化 |
二、中韩军事安保合作深化推进 |
三、朝核问题合作深化 |
第三节 “金大中—卢武铉”时期的政经关系 |
一、经济关系作用于政治关系 |
二、政治关系作用于经济关系 |
三、小结 |
第三章 “李明博-朴槿惠”时期的中韩政经关系 |
第一节 “李明博-朴槿惠”时期的中韩经济关系 |
一、贸易规模稳中有长 |
二、贸易地位稳中有升 |
三、投资合作不断扩大 |
第二节 “李明博—朴槿惠”时期的中韩政治关系 |
第三节 “李明博—朴槿惠”时期的中韩政经关系 |
一、经济需求促进中韩伙伴关系再提升 |
二、经济关系冲破韩美同盟强化的阻碍 |
三、中韩贸易需求促进FTA达成 |
四、中韩经济关系对其他政治事件的影响 |
五、小结 |
第四章 中韩政经关系互动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中韩政治关系助力推动中韩经济关系 |
第二节 中韩经济关系助力推动中韩政治关系 |
第三节 中韩未来政经关系展望 |
一、增强中韩政治互信,有效推动经济关系繁荣 |
二、保障经济利益共同点,促进政治关系良好发展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外交学院硕士研究生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
(7)汇率波动对钢铁企业进出口贸易影响及对策分析 ——以敬业钢铁与X钢铁的比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及分析框架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 |
(二)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人民币汇率波动分析及人民币汇率波动相关理论 |
一、人民币汇率波动分析 |
(一)人民币汇率波动的理论分析 |
(二)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趋势分析 |
二、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进出口贸易的相关理论综述 |
(一)马歇尔-勒纳条件 |
(二)J曲线效应 |
第三章 汇率波动对敬业钢铁及X钢铁进出口的影响 |
一、我国钢铁基本情况介绍 |
(一)钢铁行业总体情况 |
(二)敬业钢铁基本情况介绍 |
(三)X钢铁基本情况介绍 |
二、汇率波动对钢铁企业进出口额的影响 |
(一)汇率波动对钢企进口额的影响 |
(二)汇率波动对钢企出口额的影响 |
(三)汇率波动对钢企进出口差额的影响 |
三、汇总数据说明 |
第四章 汇率波动对敬业钢铁及X钢铁进出口影响分析及应对策略 |
一、汇率波动对敬业钢铁及X钢铁进出口影响分析 |
(一)进口铁矿石方面 |
(二)出口钢材方面 |
(三)进出口差额方面 |
二、敬业钢铁及X钢铁的经营差异性分析 |
(一)企业文化差异 |
(二)客户关系维护程度差异 |
(三)企业高层对金融市场认知差异 |
(四)经营目标差异 |
(五)企业金融从业人员数量差异 |
(六)贸易融资业务运作程度差异 |
(七)地理位置差异 |
(八)海外市场定位差异 |
三、敬业钢铁及X钢铁应对汇率波动的对策 |
(一)关注国内外政治以及经济政策 |
(二)建立起完善的汇率风险应对方案 |
(三)以匠心精神打造产品、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及国际竞争力 |
(四)关注人民币国际化、“一揽子”货币趋势发展 |
(五)利用“互联网+”的模式,彻底整合企业经营模式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一、本文结论 |
二、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8)中国农村消费金融问题研究 ——基于金融生态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农村消费金融生态理论 |
第一节 金融生态理论 |
第二节 农村消费与经济增长理论 |
第三节 消费金融理论 |
第四节 农村金融理论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生态体系构建与理论设想 |
第一节 中国农村消费与金融生态的逻辑前提 |
第二节 中国农村消费与金融生态的组成结构 |
第三节 中国农村消费与金融生态的协同交换 |
第四节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生态体系的理论设想 |
第四章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体系演进与现状 |
第一节 中国消费金融体系演进 |
第二节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现状与特点 |
第五章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生态要素研究 |
第一节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生态主体特性 |
第二节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主体生态定位 |
第三节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环境因子分析 |
第四节 基于中国农户消费价值下的中国农村消费生态模型 |
第六章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体系生态演化力研究 |
第一节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资金生态循环 |
第二节 中国农村正式制度下的农户消费借贷 |
第三节 中国农村非正式制度下的农户民间借贷 |
第四节 农户消费信用体系的实践意义 |
第七章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生态体系协调度研究 |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模型选择 |
第二节 实证过程与结果 |
第三节 强主体强环境向主体环境协调发展 |
第八章 国际农村消费金融体系演进与比较 |
第一节 西方国家发展进程与模式 |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进程与模式 |
第三节 国外先进经验总结与模式比较 |
第九章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生态体系优化核心框架和具体措施 |
第一节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环境生态的宏观持续指导 |
第二节 中国农村消费金融结构规模的中观供给改造 |
第三节 中国农村农户消费价值的微观需求升级 |
第十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插图索引 |
表格索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环境规制对西南地区工业集聚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环境规制和产业转移的相关研究综述 |
1.2.2 环境规制和产业集聚的相关研究综述 |
1.2.3 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结构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环境规制概念界定 |
2.1.2 环境规制测度 |
2.1.3 产业集聚概念界定 |
2.1.4 产业集聚测度 |
2.2 环境规制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污染避难所假说 |
2.2.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2.2.3 波特假说 |
2.3 产业集聚相关理论基础 |
2.3.1 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 |
2.3.2 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 |
2.3.3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
2.3.4 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理论 |
3 环境规制动因及其对工业集聚的影响机制分析 |
3.1 环境规制的动因分析 |
3.2 环境规制对工业集聚的影响机制分析 |
4 环境规制历程与西南地区工业集聚变动 |
4.1 环境规制历程 |
4.1.1 起步阶段(1970年-1990年) |
4.1.2 发展阶段(1990年-2000年) |
4.1.3 深化与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 |
4.2 西南地区工业集聚变动 |
4.2.1 西南地区工业集聚变动的总体特征 |
4.2.2 西南地区工业集聚变动的内部特征 |
5 变量说明、门槛面板模型设定与相关检验 |
5.1 变量说明 |
5.1.1 主要概念变量以及门槛变量 |
5.1.2 控制变量 |
5.2 变量相关性分析 |
5.3 平稳性检验 |
5.4 门槛面板模型设定 |
5.5 数据与模型修正 |
5.6 门槛效应检验 |
6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1 经济发展水平EL的门槛效应分析 |
6.2 工业污染排放强度PI的门槛效应分析 |
6.3 控制变量影响工业集聚分析 |
6.4 西南各地区对应门槛阶段分析 |
7 结论、展望及对策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相关对策建议 |
7.2.1 合理使用环境规制工具、因地制宜制定环境规制强度 |
7.2.2 完善跨区域环境规制与工业发展合作机制 |
7.2.3 推进技术升级与创新、提高工业竞争力 |
7.2.4 加强环保理念、促进绿色消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经历 |
(10)1976-1978年中国经济改革的酝酿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
二、研究回顾 |
三、研究资料和思路 |
四、创新点和不足 |
第一章 新旧交织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粉碎“四人帮”后的政治局面 |
一、组织人事工作的调整 |
二、政府机构的恢复和改革 |
三、思想意识的变化 |
四、邓小平的复出 |
第二节 经济改革的要求 |
一、“文化大革命”后的经济图景 |
二、《论十大关系》对改革的影响 |
三、加强经济的整顿和恢复 |
四、重申四个现代化,加快经济发展速度 |
第二章 经济领域的思想解放 |
第一节 澄清“唯生产力论”,发展生产力 |
一、“唯生产力论”问题的来源 |
二、中央澄清“唯生产力论” |
三、理论界的有力配合 |
第二节 重新确立按劳分配的原则 |
一、按劳分配大讨论 |
二、按劳分配的理论阐释 |
第三节 肯定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
一、为商品生产正名 |
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
第四节 重视按经济规律办事,改革计划体制 |
一、探讨经济规律的含义 |
二、改革经济管理体制 |
第五节 提出加强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 |
第三章 经济改革的初步探索 |
第一节 调整经济管理办法 |
一、加强标准化工作 |
二、做好经济统计工作 |
三、调整财税管理体制 |
第二节 国有企业的初步改革 |
一、恢复奖励和计件工资制度 |
二、探索改善企业盈利的办法 |
三、加强企业质量管理 |
第三节 按专业化协作原则改组企业 |
一、重新启动专业化协作原则改组企业 |
二、行业和地方企业的改组 |
三、专业化协作改组的效果 |
第四节 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尝试 |
一、四川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背景 |
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开端 |
第五节 自发的农村改革 |
一、安徽、四川省委调整农村政策 |
二、农民自发包产到户 |
三、社队企业恢复发展 |
第四章 对外开放的起步 |
第一节 酝酿对外开放 |
一、肯定洋为中用 |
二、改善对外关系 |
三、从引进到开放 |
第二节 学习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
一、频繁考察和研究南斯拉夫 |
二、讨论南斯拉夫的经济改革 |
三、介绍罗马尼亚的改革 |
第三节 考察研究亚洲经济发展 |
一、考察日本经济情况 |
二、研究与借鉴日本现代化经验 |
三、考察港澳经济情况及建议 |
第四节 考察西欧美国现代化 |
一、考察西欧美国的概况 |
二、谷牧考察西欧五国 |
三、对西欧美国实现现代化的几点认识 |
第五节 改革对外经济体制 |
一、改革对外贸易方式 |
二、突破两个禁区 |
三、筹建深圳、珠海出口基地 |
四、引进全面质量管理 |
第五章 正式决策经济改革 |
第一节 国务院务虚会集中讨论改革 |
一、国务院务虚会的由来 |
二、务虚会集中讨论经济改革 |
第二节 中央工作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决策改革 |
一、中央工作会议酝酿工作重点转移 |
二、中央工作会议继续讨论改革开放 |
三、邓小平在闭幕会上的讲话系统论述改革 |
四、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四、对200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几点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海洋生态安全指数的构建研究[J]. 刘彦军,孟兆娟. 生态经济, 2021(10)
- [2]小学生身体活动水平比较研究 ——以无锡、南京和徐州水平三学生为例[D]. 刘梦环. 南京体育学院, 2020(12)
- [3]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研究[D]. 游启明. 吉林大学, 2020(06)
- [4]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收缩的识别、动因及机制研究[D]. 钱杨杨.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2)
- [5]产出效率视角下农民工人力资本测度及其决定机制 ——基于对J-F终生收入法的改进[D]. 田洲宇.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8)
- [6]建交后的中韩政经关系分析[D]. 顾杨. 外交学院, 2019(01)
- [7]汇率波动对钢铁企业进出口贸易影响及对策分析 ——以敬业钢铁与X钢铁的比较为例[D]. 任菲菲.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 [8]中国农村消费金融问题研究 ——基于金融生态的视角[D]. 刘子源.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9]环境规制对西南地区工业集聚影响的实证研究[D]. 袁大海. 贵州师范大学, 2018(06)
- [10]1976-1978年中国经济改革的酝酿与探索[D]. 乔克.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