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带用纤维骨架材料及其粘接技术

胶带用纤维骨架材料及其粘接技术

一、胶带用纤维骨架材料及其粘合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田浦[1](2021)在《聚酯织物增强热塑性聚氨酯输送带界面粘合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改善聚酯织物增强热塑性聚氨酯(TPU)输送带的界面粘合性能,本论文采用对增强聚酯织物进行碱减量、脂肪酶净洗和等离子改性处理,对聚酯织物表面进行净洗、粗化和改性,再通过流延工艺制备聚酯织物/TPU输送带,并对输送带界面粘合性能进行实验分析。界面粘合性能的评价指标主要选用剥离强度、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优化工艺参数,为改善聚酯织物增强TPU输送带界面粘合性能提供理论参考。采用氢氧化钠对聚酯织物进行碱处理,并探究了溶液温度、处理时间和氢氧化钠浓度对聚酯织物/TPU输送带粘合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碱处理对聚酯织物有粗化和净洗作用。由于碱水解反应强烈,粗化和净洗不仅限于长丝表面,织物强力损失明显。碱处理对聚酯织物热稳定性能影响不大。结合实验目的,氢氧化钠浓度为20%,溶液温度55℃,处理时间1.5小时,聚酯织物强力保持在70%以上,同时输送带的剥离强度为3.23N/mm,满足行业标准,适用于工业输送带的制造和使用。使用脂肪酶对聚酯织物进行净洗处理,脂肪酶催化酯基水解作用只涉及到聚酯长丝最表面一层,经过脂肪酶净洗后的聚酯织物的断裂强力保持率在90%以上。通过响应面筛选最优净洗条件为加酶量10g/L,酶解温度37.5℃,酶解时间2.5小时。电镜观测在该实验条件下,织物与TPU粘合紧密,剥离界面有波浪形条纹出现,表层单丝内部有TPU渗入,使聚酯织物与TPU以镶嵌方式粘合在一起,增加了层间粘合强度,输送带的剥离强度为5.32N/mm。DSC测试显示,织物经净洗后热稳定性不受长丝表层水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脂肪酶净洗效果较碱处理柔和,对织物损伤程度小,能够完成改善聚酯织物与TPU的层间粘合性能的实验目的,满足输送带生产和使用要求。使用等离子体对聚酯织物进行改性处理,实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改性后聚酯织物的断裂强力保持率在80%以上。通过响应面筛选出最优改性条件,气体流量为10sccm,放电功率为100%,放电时间为2.25min。该实验条件下输送带剥离强度为3.35N/mm。通过电镜观测输送带中TPU与聚酯织物粘合紧密,剥离界面有波浪形条纹出现。DSC测试显示,织物经等离子体改性后热稳定性不受长丝表层刻蚀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改性聚酯织物能够完成改善聚酯织物与TPU的层间粘合性能的实验目的,处理方式柔和,操作流程短,满足输送带生产和使用要求。

李明专[2](2019)在《表面改性及功能化芳纶结构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芳纶纤维具有优异的性能,例如低密度、高强度、高模量、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好、耐磨性较好等,它兼具重要的科研和应用价值。所以,芳纶纤维一直以来是学术上的研究热点,并在军事、工业及民用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因为芳纶纤维具有表面活性差和抗紫外性能差两个明显的缺陷,这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的范围。为此,本文对芳纶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和功能化,使其表面的化学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增加表面的粗糙度并改善其表面的活性。本文主要研究芳纶纤维化学结构的变化与其性能之间的关系,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采用NaOH溶液和HCl溶液对芳纶纤维进行官能化改性,芳纶纤维中的酰胺键易发生水解,NaOH可作为催化剂,能够促进酰胺键的水解;当高浓度的H+进入溶液中后,能够发生离子交换过程,最终在纤维的表面生成羧基官能团。然后将官能化纤维放入多巴胺溶液中进行功能化,利用多巴胺的强粘附性及与纤维表面发生化学反应,使多巴胺能够紧紧地包覆在纤维的表面。通过红外、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对纤维表面的化学结构及其聚集态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官能化改性和功能化纤维的表面化学结构发生变化,但是其聚集态结构并没有遭到破坏;利用紫外吸收光谱对纤维的抗紫外性能进行表征,研究发现:聚多巴胺镀层具有优异的抗紫外性能。(2)通过对芳纶纤维进行不同时间的UV辐射处理,达到表面改性的效果,使表面变得粗糙并且暴露出一些羧基活性官能团。再将改性的纤维放入多巴胺溶液中,利用多巴胺的强粘附性及多巴胺与纤维表面的羧酸发生酯化反应和π-π作用,使得多巴胺能够均匀致密地包覆在纤维的表面。利用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透射电镜、接触角及紫外吸收光谱等测试对芳纶纤维的表面形貌、聚多巴胺镀层的厚度及纤维的抗紫外性能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多巴胺能够均匀致密地包覆在纤维的表面,并且最佳的镀层厚度达到107nm;纤维的表面活性得到明显的改善,并且纤维的抗紫外性能得到明显的提高。(3)首先利用UV辐射对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处理,然后将改性后的纤维依次放入多巴胺溶液和氧化石墨烯溶液进行双功能化处理,氧化石墨烯依赖与多巴胺之间的酯化反应和π-π作用包覆在聚多巴胺镀层的表面。通过红外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证明氧化石墨烯镀层包覆在纤维的表面,并通过透射电镜测试得到氧化石墨烯镀层的厚度约为25nm;紫外吸收光谱和力学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镀层具有优异的抗紫外性能,并且能够提高纤维的拉伸性能。

郝英哲,岳冬梅,杨海波,宋建欣,苏江,张立群[3](2016)在《输送带用纤维骨架材料细观力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以三元乙丙橡胶为橡胶基体层、芳纶纤维为织物骨架层的输送带进行细观力学性能研究。建立了平纹机织、斜纹机织和直经直纬机织3种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机织方式对骨架材料的等效应力分布、应力-应变曲线、有效模量及模量保持率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平纹机织和斜纹机织结构,直经直纬机织结构的应力集中问题得到较大改善,力学性能优异,更适合作为高强度输送带骨架材料的织物结构。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证明了本研究模型的可靠性。

刘维[4](2015)在《浸胶体系和交联体系对EPDM型耐热输送带的粘合性能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主要针对高等级耐热输送带老化过程中出现的脱层问题,采用新型浸胶技术使骨架材料和三元乙丙橡胶(EPDM)达到良好的粘合效果,研制出一种全带体为三元乙丙橡胶的耐热输送带。1,对浸胶工艺进行探讨,调整了间苯二酚(R)-甲醛(F)-胶乳体系(L)的浸胶时间,热处理温度,R/F摩尔比,RF/L摩尔比等影响粘合的因素。采用其它种类的胶乳替代原有的丁吡胶乳,发现使用氯磺化聚乙烯胶乳浸渍的聚酯帆布和硫磺体系硫化的三元乙丙橡胶的常温粘合强度达到11.0KN/m,老化后的剥离强度保持在7.0KN/m。考察了异氰酸酯基体和马来酸化聚丁二烯为基体不同浸胶配方对三元乙丙橡胶的粘合效果,当选用过氧化物和马来酸酐粘合剂M作为交联体系时,使用马来酸化聚丁二烯100g和粘合剂M4g,EPDM和尼龙帆布的常温粘合强度达到9.8KN/m,200℃老化2天后粘合强度6.3KN/m,这种方法制备的输送带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2,考察了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粘合剂M为交联体系的EPDM和未处理聚酯帆布的粘合性能,当DCP为0.75份,粘合剂M为3份的时候,常温粘合性能达到8KN/m以上,200℃老化2天后粘合强度依旧能保持在5KN/m以上,175℃高温粘合强度可以达到2.2KN/m以上,达到了T4级别的耐高温输送带的层间粘合强度要求。这种方法制备的耐高温输送带,避免了粘合EPDM时使用过渡层的危险,而且配方中不具有损害聚酯帆布的填料,很好的保护了骨架材料,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萨日娜[5](2015)在《高性能纤维的表面修饰新方法及其橡胶复合材料的界面设计与粘合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性能纤维凭借其优异的力学特性,化学稳定性及其特种功能性,成为高性能复合材料的理想骨架材料,以及航空航天、军工国防、工业、医疗等应用领域的新宠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芳纶纤维为有机高性能纤维中的典型代表,具有优异的特性及加工性能,工业化程度也最为成熟,但这两种纤维与生俱来的表面惰性及高结晶度,限制了它们在复合材料中的广泛应用。我国是橡胶工业生产大国,轮胎、输送带、胶管等纤维/橡胶复合材料是重要的军民两用产品,而高性能纤维是橡胶制品的理想骨架材料,但目前高性能纤维在橡胶制品中的应用仍未普及。多巴胺仿生修饰是一种新型的表面改性方法,具有简便易行、环保无毒的特点,适用于有机、无机,甚至超疏水、低表面能基体材料的表面改性;而紫外光引发接枝聚合具有高效快速,成本低廉,设备便捷,易于工业化等特点。因此本论文中主要采用以上两种方法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芳纶纤维进行表面改性。通过进一步高性能纤维/橡胶基复合材料的界面设计,进行了界面粘合性能的研究。在文中也初步探索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及芳纶纤维在橡胶复合材料中应用的可行性。(1)采用多巴胺仿生修饰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表面进行聚多巴胺(PDA)沉积。以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双-(Y-三乙氧基硅基丙基)四硫化物(Si69)、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EGDE)等三种不同的单体进行二次功能化,成功在UHMWPE纤维表面引入了环氧、多硫等活性官能团。在二次功能化过程中,探讨了反应步骤、反应温度和单体浓度对接枝效率的影响。随着反应温度和单体浓度的提高,环氧基团的接枝效率随之升高。对比“两步法”及“一步法”两种不同的二次功能化步骤发现,“一步法”改性的接枝率明显高于“两步法”,并从机理上对此现象作出了解释。从单根抽出和剥离实验结果看,多巴胺仿生修饰和二次功能化方法有效提高了UHMWPE与橡胶的粘合性能。这种方法,结合传统的间苯二酚-甲醛-丁吡胶乳(RFL)浸胶处理后,可进一步改善粘合效果,达到橡胶复合材料的性能指标要求。相比传统的RFL浸胶改性方法,多巴胺仿生修饰和二次功能化在纤维与橡胶的界面形成了有效的化学键结合,表现出优异的耐高温老化和抗疲劳性能。(2)对间位芳纶(MPIA)和对位芳纶(PPTA)纤维进行了多巴胺仿生修饰及二次功能化表面改性。利用KH560和EGDE两种单体,成功在MPIA纤维表面引入环氧官能团,分别提高MPIA纤维与橡胶的抽出力62.5%和53.8%。多巴胺仿生修饰、EGDE二次功能化的MPIA纤维,经RFL浸胶处理后抽出力比原始的MPIA纤维提高了132.2%。在对位芳纶(PPTA)纤维的表面改性中,尝试了含有双键的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和丁吡胶乳(VP),在PPTA纤维表面成功引入了碳碳双键,分别提高PPTA纤维与橡胶的抽出力44.2%和198.6%。多巴胺仿生修饰和二次功能化的改性方法可提高PPTA纤维在老化和高温条件下的粘合性能,可满足PPTA纤维/橡胶复合材料在高温及长时间老化条件下的应用需求。丁吡胶乳二次功能化的改性效果达到工业上二浴浸胶处理的水平,不仅简化改性步骤,还可替代异氰酸酯、间苯二酚、甲醛等原材料,可制备环保仿生浸胶体系。(3)利用紫外光引发接枝聚合的方法在芳纶纤维表面接枝了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改性后的芳纶纤维与橡胶的界面粘合性能优异,且具有一定的耐老化性能,优于工业二浴浸胶法改性的效果。但由于芳纶纤维自身不耐紫外光照射的特性,紫外光照接枝的过程中,会造成芳纶纤维强度的损失。(4)进行了高性能纤维在橡胶输送带中应用的初步探索。以降低压陷滚动阻力和减轻输送带自重两方面为切入点,采用高性能纤维的短纤维及帆布骨架材料制备节能型橡胶输送带。采用芳纶浆粕Sulfron(?)制备出低压陷滚动阻力(LRR)底胶配方,从微观上降低了硫化胶的损耗因子,从宏观上降低了压缩屈挠实验中的温升和压缩永久变形量。用该底胶配方制备的输送带经过德国汉诺威大学检测,表现出10%-15%的节能效果,且压陷滚动阻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载荷增加而增大。利用芳纶帆布替代传统的聚酯和钢丝绳骨架材料制备出了高强力、耐高温和阻燃等三种橡胶输送带,达到节能、环保、高性能化的目标。国产与进口芳纶纤维的性能接近,但需要进一步改善表面活性及改进浸胶配方,从而实现国产芳纶纤维在工业上的应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通过等离子体改性和浸胶处理,也可达到优异的表面活性及粘合性能,满足输送带的技术标准。通过此方法可实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在橡胶制品中的应用。

李剑[6](2014)在《大型输送带用耐高温耐老化橡胶材料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输送带在物料运输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耐高温输送带因其恶劣的作业环境,一般使用寿命都很短,为提高耐高温输送带的耐高温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本文从耐高温输送带覆盖胶材料方面对丁苯橡胶、三元乙丙橡胶及硅橡胶三个级别的耐高温橡胶的耐高温性能的提高进行了研究,在粘合层橡胶材料方面研制出针对芳纶帆布的粘合层橡胶。为提高SBR的耐热性能,从硫化体系和与EPDM并用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SBR橡胶使用过氧化物DCP硫化,老化后性能保持率高,但是力学强度偏低。无硫硫化体系硫化的SBR,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耐热老化性能。SBR与EPDM并用,可以提高SBR的耐热性能,但是力学强度降低,耐磨性能降低。为提高三元乙丙橡胶的抗老化龟裂性能,将三元乙丙橡胶与氟橡胶并用,随着FKM用量的增加,EPDM/FKM并用胶的耐高温性能和抗老化龟裂性能提高,在FKM用量超过50份时,并用胶经过260℃4h的老化之后,表面无裂纹出现。为制备能够在200℃以上长时间使用的耐高温输送带产品,研究选用了硅橡胶作为输送带覆盖胶材料,通过使用过氧化物DCP硫化,气相法白炭黑和沉淀法白炭黑并用,制备的硅橡胶拉伸强度达到9MPa以上,在175℃老化14天之后,拉伸强度保持率在80%以上为解决硅橡胶与聚酯帆布的粘合问题,使用多马来酰亚胺、硅烷偶联剂、羟基硅油等配制的热硫化粘合剂,涂覆在聚酯帆布表面,或在硅橡胶中直接添加粘合体系,得到硅橡胶与聚酯帆布的粘合强度达到6.8N/mm,且聚酯帆布表面附胶率为100%。选用高强度耐高温的芳纶帆布作为骨架材料,以充油三元乙丙橡胶与天然橡胶并用,制备的粘合层橡胶材料与芳纶帆布粘合强度达到15.6N/mm,粘合层与覆盖层的粘合强度达到25N/mm;经过175℃×96h老化之后,粘合层与覆盖层之间的粘合强度仍达9.3N/mm,粘合层与帆布层粘合强度达6.8N/mm:在175℃的高温下,粘合层与覆盖层的粘合强度达8.3N/mm,粘合层与帆布层粘合强度达2.4N/mm。由无锡宝通带业股份有限公司制备的芳纶帆布芯耐高温输送带,经客户使用一年以上未出现质量问题。

萨日娜,王文才,张立群[7](2012)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表面改性及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文中指出采用多巴胺仿生修饰、二次功能化、浸胶处理等三步法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进行表面改性,表面改性后的UHMWPE帆布与橡胶进行共硫化制备出UHMWPE/橡胶复合材料,剥离实验表明UHMWPE与橡胶基体表面的最大剥离强度可达到7.3N/mm,大幅提高了UHMWPE与橡胶的界面粘合性能。

萨日娜,王文才,张立群[8](2012)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文中提出采用多巴胺仿生修饰,二次功能化,浸胶处理等三步法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进行表面改性,表面改性后的UHMWPE帆布与橡胶进行共硫化制备出UHMWPE/橡胶复合材料,经剥离实验得出,UHMWPE与橡胶基体表面的最大剥离强度可达到7.3N/mm,大幅提高了UHMWPE与橡胶的界面粘合性能。

凌新龙,周艳,黄继伟,岳新霞,蒋芳,林海涛[9](2011)在《芳纶纤维表面改性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分析了芳纶纤维目前存在的问题,综述了芳纶的各种改性技术进展,包括表面涂层、化学改性、物理改性等,并展望了芳纶纤维改性技术的发展前景.

廖颖芳[10](2006)在《浸渍处理层与芳纶纤维粘合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芳纶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尺寸稳定性好的特点,是增强橡胶制品的理想骨架材料。但芳纶纤维分子结构属苯基刚性分子,苯环对酰胺官能团上的氢原子产生屏蔽作用,使得其表面缺乏活性基团,纤维表面浸润性和可粘性极差,从而造成其与橡胶之间的粘合界面较弱。由于芳纶纤维增强橡胶复合材料的界面很复杂,国内外对该界面粘合问题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浸渍层与橡胶之间的粘合上,因此本文针对已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结合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03006“增强橡胶用芳纶纤维涂覆纱界面粘合机理及疲劳性能研究”,以浸渍处理层与芳纶纤维的界面粘合为出发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试验研究: 1.间苯二酚—甲醛(RF)树脂溶液反应程度与pH值关系的研究。采用pH值法,初步研究不同间苯二酚/甲醛(R/F)摩尔比、NaOH/R质量比和反应温度对RF树脂溶液pH值的影响,得出树脂的反应程度与pH值的关系,并确定RF树脂较优合成条件。研究结果表明,RF树脂溶液pH值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达到一定时间后逐渐趋于稳定。RF树脂较优合成条件为:R/F摩尔比为1/1.8,NaOH/R质量比为4/100,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6h。 2、间苯二酚—甲醛—胶乳(RFL)胶膜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初步研究了R/F摩尔比、RF/L干重比、RFL浸渍液组分、玻璃模板处理方法、RF树脂反应时间、甲醛加入顺序对RFL胶膜成膜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对RFL胶膜老化前后的疲劳性能进行了初略观察。研究结果表明,R/F摩尔比、RF/L干重比、RFL浸渍液组分对RFL胶膜的成膜性能及力学性能均有较大的影响;RFL成膜模板处理方法对RFL胶膜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但对胶膜的表面分布均匀性产生一定的影响;RF树脂反应时间、甲醛加入顺序对RFL的表面分布性影响不大,但对胶膜的力学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RFL胶膜在空气中暴露一段时间后,胶膜的表面性能及力学性能均下降。研究结果表明RFL胶膜综合性能较好的成型条件为:R/F摩尔比为1/1.8,RF/L干重比为18/100,L选用丁吡胶乳,NaOH/R质量比为4/100,反应温度为25℃。 3、浸渍液处理层与芳纶纤维的粘合机理的初步探讨。设计不同的浸渍配方及浸渍工艺对芳纶纤维进行表面改性,研究浸渍配方对芳纶纤维性能产生的影响,并对比二浴法和三浴法对芳纶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通过扫描电镜

二、胶带用纤维骨架材料及其粘合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胶带用纤维骨架材料及其粘合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聚酯织物增强热塑性聚氨酯输送带界面粘合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聚酯芯输送带研究现状
    1.2 聚酯芯输送带粘合性能研究现状
        1.2.1 碱处理聚酯织物表面性能研究现状
        1.2.2 脂肪酶净洗聚酯织物表面性能研究现状
        1.2.3 等离子体改性聚酯织物表面性能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2 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聚酯织物/TPU输送带制备与性能测试
    2.1 实验材料
        2.1.1 输送带覆盖胶
    2.2 实验设备和实验仪器
    2.3 碱处理聚酯织物/TPU输送带制备
        2.3.1 聚酯织物碱处理
        2.3.2 碱处理聚酯织物/TPU输送带制备
    2.4 脂肪酶净洗聚酯织物/TPU输送带制备
        2.4.1 脂肪酶净洗聚酯织物实验方案优化设计
        2.4.2 脂肪酶净洗聚酯织物的制备
        2.4.3 脂肪酶净洗聚酯织物/TPU输送带制备
    2.5 等离子体改性聚酯织物/TPU输送带制备
        2.5.1 等离子体改性聚酯织物实验方案优化设计
        2.5.2 聚酯织物等离子体表面改性
        2.5.3 等离子体改性聚酯织物/TPU输送带制备
    2.6 聚酯织物及输送带性能测试
        2.6.1 织物力学性能测试
        2.6.2 输送带拉伸性能测试
        2.6.3 输送带剥离强度测试
        2.6.4 聚酯织物及输送带剥离界面形貌观测
        2.6.5 聚酯织物热稳定性能测试
第3章 碱处理对输送带界面粘合性能的影响
    3.1 碱处理对织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3.2 碱处理对输送带粘合性能的影响
    3.3 碱处理对输送带粘合界面微观形貌的影响
    3.4 碱处理对输送带拉伸性能的影响
    3.5 碱处理对织物热稳定性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脂肪酶净洗对输送带界面粘合性能的影响
    4.1 脂肪酶净洗对织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4.2 脂肪酶净洗方案的二次模型方差分析
    4.3 脂肪酶净洗对输送带粘合性能的影响
    4.4 脂肪酶净洗对输送带粘合界面微观形貌的影响
    4.5 脂肪酶净洗对输送带拉伸性能的影响
    4.6 脂肪酶净洗对织物热稳定性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等离子体改性对输送带界面粘合性能的影响
    5.1 等离子体改性对织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5.2 等离子体改性方案的二次模型方差分析
    5.3 等离子体改性对输送带粘合性能的影响
    5.4 等离子体改性对输送带粘合界面微观形貌的影响
    5.5 等离子体改性对输送带拉伸性能的影响
    5.6 等离子体改性对织物热稳定性的影响
    5.7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2)表面改性及功能化芳纶结构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芳纶纤维的发展
    1.2 芳纶纤维的分类及其应用
        1.2.1 对位芳纶
        1.2.2 间位芳纶
    1.3 芳纶纤维的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1.3.1 化学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
        1.3.1.1 化学刻蚀
        1.3.1.2 表面接枝
        1.3.1.3 偶联剂处理
        1.3.2 物理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
    1.4 芳纶纤维的功能化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1.4.1 芳纶纤维功能化应用于耐热及阻隔材料的研究
        1.4.2 电学领域的研究
    1.5 芳纶纤维的抗紫外性能的研究
        1.5.1 芳纶纤维的抗紫外现状
        1.5.2 改善芳纶纤维抗紫外性能研究进展
        1.5.2.1 紫外反射剂的研究进展
        1.5.2.2 紫外吸收剂的研究进展
    1.6 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和内容
        1.6.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6.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及实验设备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测试与表征
        2.2.1 接枝率的测试
        2.2.2 扫描电镜测试(SEM)
        2.2.3 原子力显微镜测试(AFM)
        2.2.4 透射电镜测试(TEM)
        2.2.5 红外分析(ATR-FTIR)
        2.2.6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2.2.7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2.8 接触角测试
        2.2.9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2.2.10 力学性能分析
        2.2.11 抗紫外测试
        2.2.12 多巴胺功能化纤维的超声处理
第三章 官能化和多巴胺功能化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KF-NaOH-PDA纤维样品的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接枝率的测试
        3.3.2 扫描电镜测试(SEM)
        3.3.3 原子力显微镜(AFM)测试
        3.3.4 透射电镜测试(TEM)
        3.3.5 红外分析(ATR-FTIR)
        3.3.6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3.3.7 X射线衍射分析(XRD)
        3.3.8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3.3.9 力学性能分析
        3.3.10 纤维经过UV辐射一周之后的性能研究
        3.3.10.1 扫描电镜分析
        3.3.10.2 力学性能分析
        3.3.11 KF-NaOH(2.5h)-PDA纤维的超声处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UV辐射处理及多巴胺功能化芳纶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KF-UV-PDA纤维样品的制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扫描电镜测试(SEM)
        4.3.2 原子力显微镜(AFM)测试
        4.3.3 透射电镜测试(TEM)
        4.3.4 红外分析(ATR-FTIR)
        4.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4.3.6 X射线衍射分析(XRD)
        4.3.7 表面浸润性分析
        4.3.8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4.3.9 力学性能分析
        4.3.10 纤维经过UV辐射一周之后的性能研究
        4.3.10.1 扫描电镜分析
        4.3.10.2 力学性能分析
        4.3.11 KF-UV(40h)-PDA纤维的超声处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巴胺和氧化石墨烯功能化芳纶纤维的性能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KF-UV(40h)-PDA-GO纤维样品的制备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扫描电镜测试(SEM)
        5.3.2 原子力显微镜测试(AFM)
        5.3.3 透射电镜测试(TEM)
        5.3.4 红外分析(ATR-FTIR)
        5.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5.3.6 表面浸润性分析
        5.3.7 紫外吸收光谱测试
        5.3.8 力学性能测试
        5.3.9 纤维经过UV辐射一周之后的性能研究
        5.3.9.1 扫描电镜分析
        5.3.9.2 力学性能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输送带用纤维骨架材料细观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模型的建立
    1.1 三维几何模型
    1.2 本构模型及材料性能参数
    1.3 有限元模型及网格的划分
2 结果与讨论
    2.1 等效应力云图
    2.2 最大等效应力
    2.3 有效模量和模量保持率
    2.4 纤维体积分数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2.5 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对比
3 结论

(4)浸胶体系和交联体系对EPDM型耐热输送带的粘合性能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耐热输送带的研究进展
        1.1.1 耐热输送带的结构
        1.1.2 耐热输送带发展状况
    1.2 浸胶液的研究进展
        1.2.1 浸胶液的配方
        1.2.2 预浸液的发展状况
        1.2.3 RFL发展状况
    1.3 三元乙丙橡胶的交联体系
    1.4 橡胶与纤维材料的粘合机理
        1.4.1 预浸液与纤维的粘合机理
        1.4.2 橡胶与RFL的粘合机理
        1.4.3 硫化剂渗透机理
    1.5 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1.5.1 本课题需要解决的技术难点
        1.5.2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主要原料
    2.2 仪器及设备
    2.3 试样制备
        2.3.1 浸渍帆布的制备
        2.3.2 实验试样的制备
    2.4 测试与表征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浸胶工艺研究
        3.1.1 粘合胶的选择
        3.1.2 RFL浸胶粘合的影响因素
        3.1.3 R/F摩尔比值的影响
        3.1.4 RF/L摩尔比值的影响
        3.1.5 胶乳共混工艺对输送带耐热性能的影响
        3.1.6 填料对耐热性能的影响
        3.1.7 小结
    3.2 改变浸胶液和EPDM粘合性能研究
        3.2.1 EPDM胶种的选择
        3.2.2 EPDM与普通帆布的粘合性能
        3.2.3 非饱和胶乳处理帆布
        3.2.4 饱和胶乳处理帆布
        3.2.5 酚醛树脂与EPDM橡胶粘合
        3.2.6 新型浸胶液处理的尼龙帆布与EPDM橡胶粘合
        3.2.7 异氰酸酯体系与EPDM橡胶粘合
        3.2.8 应用于聚酯帆布EPDM交联剂的制备
        3.2.9 小结
    3.3 交联体系对粘合性能的影响
        3.3.1 粘合胶硫化体系和机理
        3.3.2 粘合胶的硫化特性
        3.3.3 力学性能
        3.3.4 粘合性能
        3.3.5 高温性能
        3.3.6 调整粘合胶配方
        3.3.7 PK900对粘合性能影响
        3.3.8 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5)高性能纤维的表面修饰新方法及其橡胶复合材料的界面设计与粘合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背景
    1.3 高性能纤维简介
        1.3.1 高性能纤维的定义
        1.3.2 高性能纤维的分类
    1.4 高性能纤维在橡胶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1.4.1 碳纤维在橡胶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1.4.2 芳纶纤维在橡胶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1.4.3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在橡胶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1.5 纤维的表面改性方法
        1.5.1 化学改性
        1.5.2 物理改性
        1.5.3 浸胶处理
    1.6 紫外光引发接枝聚合
        1.6.1 紫外光引发接枝聚合的机理
        1.6.2 紫外光引发接枝聚合的影响因素
        1.6.3 紫外光引发接枝聚合的应用
    1.7 多巴胺仿生修饰
        1.7.1 多巴胺的黏附及自聚合机理
        1.7.2 多巴胺仿生修饰应用概况
        1.7.3 多巴胺在纤维表面处理上的应用
    1.8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9 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方案与表征方法
    2.1 实验原材料及配方
        2.1.1 实验原材料
        2.1.2 实验配方
    2.2 实验设备及测试仪器
    2.3 实验工艺
        2.3.1 UHMWPE纤维的多巴胺仿生修饰及二次功能化
        2.3.2 MPIA纤维的多巴胺仿生修饰及二次功能化
        2.3.3 PPTA纤维的多巴胺仿生修饰及二次功能化
        2.3.4 芳纶纤维表面的紫外光引发接枝聚合
        2.3.5 RFL浸渍处理
        2.3.6 纤维/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
        2.3.7 帆布/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
        2.3.8 节能输送带底胶配方的制备
        2.3.9 橡胶输送带的制备
    2.4 性能表征及测试
        2.4.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2.4.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4.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4.4 称重法测试接枝率
        2.4.5 环氧值(EV)的测试
        2.4.6 静态接触角测试
        2.4.7 热失重分析仪(TGA)
        2.4.8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2.4.9 单丝强度测试
        2.4.10 单股纤维抽出力测试
        2.4.11 剥离强度测试
        2.4.12 耐热粘合性
        2.4.13 抗疲劳粘合性
        2.4.14 硫化特性
        2.4.15 硫化胶力学性能测试
        2.4.16 橡胶加工分析(RPA)
        2.4.17 动态机械热分析(DMTA)
        2.4.18 压缩屈挠试验
        2.4.19 输送带压陷滚动阻力测试
第三章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多巴胺仿生修饰及二次功能化
    3.1 引言
    3.2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表面的聚多巴胺(PDA)沉积
        3.2.1 反应时间对UHMWPE纤维表面PDA沉积的影响
        3.2.2 UHMWPE纤维表面PDA沉积的原理
    3.3 UHMWPE-PDA的二次功能化
        3.3.1 UHMWPE-PDA的KH560二次功能化
        3.3.2 UHMWPE-PDA的Si69二次功能化
        3.3.3 UHMWPE-PDA的EGDE二次功能化
    3.4 小结
    本章主要内容发表在以下文章中
第四章 芳纶纤维的多巴胺仿生修饰及二次功能化
    4.1 引言
    4.2 间位芳纶(MPIA)纤维的多巴胺仿生修饰及二次功能化
        4.2.1 MPIA-PDA的KH560二次功能化
        4.2.2 MPIA-PDA的EGDE二次功能化
    4.3 对位芳纶(PPTA)纤维的多巴胺仿生修饰及二次功能化
        4.3.1 PPTA纤维的多巴胺仿生修饰及KH570二次功能化
        4.3.2 PPTA纤维的多巴胺仿生修饰及EGDE二次功能化
        4.3.3 PPTA纤维的多巴胺仿生修饰及VP二次功能化
    4.4 小结
    本章主要内容发表在以下文章中
第五章 芳纶纤维的紫外接枝聚合表面改性
    5.1 引言
    5.2 芳纶纤维表面的紫外光引发接枝
        5.2.1 PPTA纤维表面的紫外光引发接枝KH570
        5.2.2 PPTA及MPIA纤维表面的紫外光引发接枝GMA
    5.3 小结
    本章主要内容发表在以下文章中
第六章 高性能纤维在橡胶输送带中的应用
    6.1 引言
    6.2 低压陷滚动阻力底胶配方的制备
        6.2.1 Sulfron(?)的基本性能表征
        6.2.2 硫化特性
        6.2.3 力学性能
        6.2.4 混炼胶的RPA
        6.2.5 硫化胶RPA
        6.2.6 DMTA测试
        6.2.7 压缩屈挠实验
        6.2.8 节能评估
    6.3 芳纶纤维在橡胶输送带中的应用
        6.3.1 国内外对位芳纶纤维的性能评价
        6.3.2 国内外对位芳纶帆布的性能评价
        6.3.2.1 动态疲劳性能
        6.3.2.2 粘合性能
        6.3.3 芳纶帆布在橡胶输送带中的应用
    6.4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在橡胶输送带中的应用
    6.5 小结
    本章主要内容发表在以下文章中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6)大型输送带用耐高温耐老化橡胶材料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耐高温输送带的结构种类、应用领域及性能需求
        1.1.1 覆盖层
        1.1.2 骨架层
        1.1.3 粘合层
        1.1.4 国内外耐高温输送带产品发展技术状况对比
        1.1.5 我国耐高温输送带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2 耐高温输送带新材料技术
        1.2.1 丁苯橡胶系列
        1.2.2 三元乙丙橡胶系列
        1.2.3 超耐高温橡胶系列
        1.2.4 耐高温骨架材料
    1.3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1.3.1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3.2 本课题研究内容
        1.3.3 本课题难点及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主要原材料
    2.2 实验设备及测试仪器
    2.3 材料性能的测试方法和条件
        2.3.1 实验试样的制备
        2.3.2 力学性能测试
        2.3.3 老化性能测试
        2.3.4 粘合性能测试
        2.3.5 高温粘合性能测试
        2.3.6 耐磨性能测试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SBR/EPDM耐高温橡胶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3.1.1 硫化体系对SBR/EPDM性能的影响
        3.1.2 不同SBR/EPDM并用比例对橡胶性能的影响
        3.1.3 粘度比对SBR/EPDM并用胶性能的影响
        3.1.4 小结
    3.2 EPDM/FKM抗高温老化龟裂橡胶材料的制备
        3.2.1 硫化剂用量变化对EPDM/FKM并用胶性能的影响
        3.2.2 EPDM/FKM并用比例对并用胶性能的影响
        3.2.3 相容剂对EPDM/FKM性能的影响
        3.2.4 小结
    3.3 高强度耐高温硅橡胶的制备
        3.3.1 硫化剂DCP用量对硅橡胶性能的影响
        3.3.2 补强填料对硅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
        3.3.3 小结
    3.4 硅橡胶与聚酯帆布粘合性能的研究
        3.4.1 硅橡胶与普通输送带橡胶材料的粘合
        3.4.2 硅橡胶与聚酯帆布粘合的热硫化粘合剂的制备与粘合性能研究
        3.4.3 硅橡胶中添加粘合体系对硅橡胶与聚酯帆布粘合性能的影响
        3.4.4 小结
    3.5 耐高温芳纶帆布芯输送带粘合层橡胶材料的制备
        3.5.1 NR/SBR体系粘合橡胶与芳纶帆布的粘合性能
        3.5.2 芳纶帆布与聚酯帆布老化粘合性能的比较
        3.5.3 NR与EPDM的共硫化性能对NR/EPDM体系粘合胶粘合性能的影响
        3.5.4 三元乙丙橡胶种类对粘合性能的影响
        3.5.5 NR/EPDM并用比例对粘合性能的影响
        3.5.6 NR/EPDM粘合层最佳配方的确定
        3.5.7 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9)芳纶纤维表面改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表面涂层法
2 化学改性
    2.1 共聚改性
    2.2 表面刻蚀
    2.3 表面接枝
        2.3.1 苯环上的接枝反应
        2.3.2 基于酰胺的反应
    2.4 氟气改性处理
    2.5 稀土改性处理
3 物理改性
    3.1 等离子表面改性
    3.2 γ射线辐射方法
    3.3 紫外线辐射改性
    3.4 超声浸渍技术
4 结束语

(10)浸渍处理层与芳纶纤维粘合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芳纶纤维表面处理研究现状
    §1.3 芳纶纤维与橡胶粘合机理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试验研究概况
    §2.1 原材料
    §2.2 试验仪器
    §2.3 试验研究方法及方案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间苯二酚-甲醛树脂反应程度的研究
    §3.1 概述
    §3.2 试验结果与讨论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间苯二酚—甲醛—胶乳成膜性能的研究
    §4.1 概述
    §4.2 试验结果与讨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浸渍配方及工艺对芳纶纤维性能的影响研究
    §5.1 浸渍配方对芳纶纤维性能的影响
    §5.2 浸渍工艺对芳纶帘子线性能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处理层与芳纶纤维界面粘合机理的初步探讨
    §6.1 界面概述
    §6.2 一般芳纶增强橡胶复合材料的粘合机理
    §6.3 浸渍剂处理层与芳纶纤维粘合机理的初步探索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全文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胶带用纤维骨架材料及其粘合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聚酯织物增强热塑性聚氨酯输送带界面粘合性能研究[D]. 田浦. 河北科技大学, 2021
  • [2]表面改性及功能化芳纶结构与性能研究[D]. 李明专. 贵州大学, 2019(09)
  • [3]输送带用纤维骨架材料细观力学性能研究[J]. 郝英哲,岳冬梅,杨海波,宋建欣,苏江,张立群. 橡胶工业, 2016(10)
  • [4]浸胶体系和交联体系对EPDM型耐热输送带的粘合性能影响研究[D]. 刘维. 北京化工大学, 2015(03)
  • [5]高性能纤维的表面修饰新方法及其橡胶复合材料的界面设计与粘合性能研究[D]. 萨日娜. 北京化工大学, 2015(03)
  • [6]大型输送带用耐高温耐老化橡胶材料的研制[D]. 李剑. 北京化工大学, 2014(06)
  • [7]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表面改性及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A]. 萨日娜,王文才,张立群. 第17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智能与功能复合材料分论坛)论文集, 2012
  • [8]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A]. 萨日娜,王文才,张立群. 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1分会场:低成本、高性能复合材料发展论坛论文集, 2012
  • [9]芳纶纤维表面改性研究进展[J]. 凌新龙,周艳,黄继伟,岳新霞,蒋芳,林海涛.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2011(03)
  • [10]浸渍处理层与芳纶纤维粘合问题的研究[D]. 廖颖芳. 河海大学, 2006(08)

标签:;  ;  ;  ;  ;  

胶带用纤维骨架材料及其粘接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