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际隐喻与言语行为理论的互补性(论文文献综述)
乌英嘎[1](2021)在《基于平行语料库《三合语录》的情态系统与言语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是基于文献《三合语录》创建的多语平行语料库进行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搭建了文献管理平台,实现了集理论、实践和应用为一体的研究。《三合语录》是道光十年(1830)刊行的一部由满、蒙古、汉三语对照而成的教科书。该文献主要记录了满八旗子弟的日常会话,文本反映了当时交谈双方的情感、情态、不同的谈话语气和言语行为等。它们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都属于语言的人际功能特性。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情态系统为理论框架,探讨了满语、蒙古语、汉语三语情态范畴的研究趋势和发展情况。并对现阶段满、蒙古语情态范畴的定义、研究范围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补充。继而对语料库《三合语录》中的满、蒙古、汉三语情态表达的特性和言语行为的实现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此揭示不同语言在表达情态意义和言语行为时的差异。本论文的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三合语录》的馆藏情况、成书背景、研究概况等内容。理论基础部分主要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情态系统理论,对满语、蒙古语、汉语三语情态问题的研究趋势和发展情况进行了探讨。第2章和第3章属于实践研究部分。首先,对文献《三合语录》进行了转写工作,以此构建了满、蒙古、汉、现代蒙古语和英语五行对齐的平行语料库。并基于此语料库检索到三语的所有情态表达,并以其表达的情态意义分为了认识情态、道义情态和动力情态三类。又继续对情态表达的实现方式进行了检索和分析,发现三语均是由情态的单独使用、情态的连续连用与间隔连用、情态表达与语气词的间隔连用、以情态隐喻的形式和语气隐喻的形式表达情态意义。其次,对语料库中出现的言语行为的类型以及其实现方式进行了归纳和探讨。发现语料库中的言语行为由两种形式实现。一种是以直接使用谚语的形式实现言语行为。把此类谚语以其交际目的和表达意义分为以言表意行为、以言施事行为和以言取效行为等三大类。其中又把以言施事行为进一步分为了断言、指令和承诺等三小类。除此之外,语料库中还以另一种形式实现言语行为,它是以含有隐喻功能的短语结构连接谚语的方式实现的言语行为。再次,对以上具有言语行为功能的谚语进行了语法标注,旨在分析三语在语言结构和组合上的差异,以此揭示原始文本和翻译文本之间的关系。最后,为了方便研究者和阅读者的研究和浏览,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搭建了文献管理平台。主要功能包含原文展现、不同版本或不同文种句对句平行对照阅览、当前文献相关研究的查阅等。搭建该平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留存多语种或多文种文献、一文多版文献和翻译至不同语言文字的文献。可为寻找不同版本和译本的研究工作带来便利。不仅如此,研究者和阅读者可以对不同文种或不同版本的文献进行电子化对照浏览。
张宇,张馨月[2](2020)在《人际隐喻的认知象征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法隐喻的研究重心始终倾向于概念隐喻;相对而言,人际隐喻研究存在明显不足,其内在机制尚不清楚。基于此,该文深入挖掘认知语言学基本理论,发展了系统功能语法中的象征观,逐步构建了语法隐喻的认知象征模式。研究表明,人际隐喻的象征模式有其认知概念基础",背景域"和"背景域阵"对人际隐喻构建的重要作用。
宋来全[3](2020)在《系统功能视角下商务英语合同和信函中语法隐喻的文体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语境层,商务英语合同和信函交际是国际商务语类内常见的两个亚语类,也是国际商务交际过程中的两个关键环节,前者为国际商务交际的有序开展提供保障,后者贯穿国际商务交际全过程。在语篇层,与通用英语相比,商务英语合同和信函都是高度语法隐喻化的专业语篇,但二者之间也存一些文体上的细微差异。这两类亚语类语篇在文体上的异同或许与语法隐喻的使用有关。然而,目前国内外学者们对这两类亚语类语篇中语法隐喻的文体功能明显关注不足。在凤毛麟角的相关研究当中,存在诸多局限:研究内容囿于语法隐喻对其词汇句法结构形式特征的影响,尚未触及语法隐喻对其意义特征的建构功能;所考察的语法隐喻仅限于名词化和情态语法隐喻这两种类型,未涉及形容词化、介词短语化、语气语法隐喻等其它语法隐喻类型;研究方法单一,导致一些研究结果缺乏说服力。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交际目标的显着改变通常会引起语类的改变,在同一语类内交际目标的细微变化可能会引起不同亚语类的产生。在语篇层,不同语类语篇乃至不同亚语类语篇都会呈现出在词汇语法资源、意义风格类型、修辞成分的位置、意义表达式等语类限制性因素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构成不同的文体。语法隐喻,作为对经验现象进行重新建构的重要词汇语法资源,在这两类亚类语篇中的“失衡”运用情况会对它们的语类结构、意义风格、词汇句法结构等文体意义特征和形式特征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研究同时择取商务英语合同和信函这两类国际商务亚语类语篇,试图探讨在这两类亚语类语篇中语法隐喻所发挥的文体功能,旨在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商务英语合同和信函中语法隐喻的总体分布情况分别如何?与通用英语语篇(参照语篇)和商务英语信函相比,商务英语合同中突出的语法隐喻有哪些?与通用英语语篇(参照语篇)和商务英语合同相比,商务英语信函中突出的语法隐喻有哪些?(2)商务英语合同中突出的语法隐喻对于该文体的意义特征和形式特征产生何种影响,即发挥何种文体功能?(3)商务英语信函中突出的语法隐喻对于该文体的意义特征和形式特征产生何种影响,即发挥何种文体功能?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研究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出发,以其意义建构观、语言层级观、例示观和语境观为理论基础,设计本研究的文体分析模式(系统与语篇相互参照下的商务英语合同/信函文体分析模式)。遵循该文体分析模式中的描述和解释与评价两大步骤,本研究首先运用语料库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对自建的三个小型语料库(商务英语合同语料库、商务英语信函语料库及通用英语语料库)中语法隐喻的分布情况进行数量上的描写和比较。其次,本研究综合运用语料库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及例示分析法,对商务英语合同和信函中突出的语法隐喻的文体功能分别进行解释与评价。本研究主要发现如下:(1)在商务英语合同词频表中,名词化语法隐喻享有最高的使用频次,形容词化、介词短语化、动词化及情态语法隐喻分别位居第3、第13、第34及第52位,语气语法隐喻的使用频次只有1词次(出现在雇佣合同的落款处)。与通用英语语篇(参照语篇)乃至同一语类内的商务英语信函相比,商务英语合同中突出的语法隐喻有名词化、形容词化及介词短语化这三种概念语法隐喻,以及情态语法隐喻和语气语法隐喻这两种人际语法隐喻。这三种概念语法隐喻表现出明显的“超用”特征,而这两种人际语法隐喻则呈现出明显的“少用”特征。在商务英语信函词频表中,名词化语法隐喻享有最高的使用频次,形容词化语法隐喻、情态语法隐喻及语气语法隐喻分别位居第4、第5及第15位,介词短语化和动词化语法隐喻仅位居第60和64位。与通用英语语篇(参照语篇)乃至同一语类内的商务英语合同相比,商务英语信函中突出的语法隐喻只有情态语法隐喻和语气语法隐喻这两种人际语法隐喻。(2)商务英语合同中突出的概念语法隐喻对商务英语合同文体的一些意义特征和形式特征都具有建构功能。在文体意义层,首先,它们可以建构合同文体与语境的关联,即建构合同交际的目标、合同交际者之间平等的主体关系与“作者-读者”双重身份以及合同交际的正式语式。其次,它们可以建构合同语篇的语法隐喻化主题。一些概念语法隐喻化主题词通过高频重述隐喻实体来建构语法隐喻化主题,另一些概念语法隐喻化主题词通过呈现出较高的主题值来凸显语法隐喻化主题。再次,它们可以建构合同语篇的语法隐喻化语步标题和语法隐喻化语步信息,尤其是“终止条款”、“不可抗拒力条款”、“仲裁条款”这三个基本语步。最后,它们还可以建构合同文体的客观性、抽象性、正式性、严肃性、严谨性等意义风格。在文体形式层,它们会促使合同文体的语法隐喻化形式特征凸显。第一,名词化专业术语的高频使用和介词短语化结构的前置用法,会促使合同语篇的语法隐喻化信息结构特征凸显;第二,它们会导致合同语篇的型/次比(词汇密度)较低,即词汇自由度较小,专业性较强;第三,它们会促使合同语篇的词形和句形较长;第四,它们会促使合同语篇的语法隐喻化词组特征和语法隐喻化句法结构特征凸显。(3)商务英语信函中突出的人际语法隐喻对商务英语信函文体的一些意义特征和形式特征都具有建构功能。在文体意义层,首先,它们可以建构信函文体与语境的关联,即实现合作共赢的交际目标、建构相互平等与尊重的贸易伙伴关系以及建构信函交际的正式语式。其次,它们可以建构信函语篇的语法隐喻化主题,主要表现为人际语法隐喻化主题词通过呈现出较高的主题值来凸显语法隐喻化主题。再次,它们可以建构信函语篇的语法隐喻化语步信息,尤其是“建立信任/事由”、“征求反馈”、“礼貌结尾”这三个基本语步。最后,它们还可以通过创造出更大的符号距离和社会距离来建构信函文体的主观性、谦虚性、含蓄性、礼貌性等意义风格。在文体形式层,它们会促使信函文体的语法隐喻化形式特征凸显。信函语篇含有丰富的情态语法隐喻(尤其是显性主观倾向性情态语法隐喻)和语气语法隐喻(涉及五种语气语法隐喻类型)。它们的高频使用会促使信函语篇的语法隐喻化词组特征和语法隐喻化句法结构特征凸显。本研究的结论是:第一,商务英语合同和信函中语法隐喻的文体功能不仅体现为一种文体形式特征,来区别于日常生活语篇乃至这两类亚语类专业语篇,而且更重要的是还表现为一种文体建构功能。在文体意义层,这两类亚语类语篇中突出的语法隐喻发挥建构文体的语境关联、语法隐喻化主题、语法隐喻化语步及文体意义风格的功能,在文体形式层发挥促使文体的语法隐喻化形式特征凸显的功能。第二,商务英语合同和信函中语法隐喻的文体功能是作者在国际商务交际情境语境中对语言系统资源(概念意义系统和人际意义系统)进行选择的自然结果,即语言概念意义系统和人际意义系统分别在这两类亚语类语篇中的例示化结果。本研究兼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理论层面,首先,本研究揭示了商务英语合同和信函这两类国际商务亚语类语篇中语法隐喻的文体建构功能这一语言使用规律,可以助推国内商务英语语言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其次,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语法隐喻研究领域,本研究证实并拓展了Halliday(2004/2007)有关“名词化语法隐喻可以用来区分专家语言与日常语言”这一论断,突破了以往语法隐喻研究仅把语法隐喻视为一种文体形式特征而忽略其文体建构功能的局限。在实践层面,本研究有关国内外商务英语研究和语法隐喻研究现状的综述发现对相关学者们有一定的启发作用,本研究设计的系统功能文体分析模式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等等。
李雪[4](2018)在《语用学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间接语义现象解释机制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言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复杂关系问题一直都是语言学界关注的焦点,言-意不对称关系所造成的间接语义现象也被许多语言学家关注和讨论。作为广义的功能主义学说,语用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都注重语言的实际应用和语篇的分析,对间接语义现象进行了探讨,虽然两种视角的研究方法和解释机制存在较大不同,但对于言语功能、语境的共同关注,研究对象的部分重合,使得学界提出两种视角互补的声音逐渐增多,将两者进行比较分析并进行互补性假设的研究开始兴起。但这些对比分析仅仅从理论层面进行了初步的浅层的可能性假设,未能比较全面的深入地挖掘两种视角的同与异、互补的角度与方面。因而本论文选择语用学与系统功能语言学两种视角下具有代表性的三种理论——“会话含意理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人际语法隐喻理论”,从他们对间接语义现象的解释机制入手,对研究对象范围的重合与否、言语功能的具体作用、语境因素的参与程度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为两种视角的互补性寻找理论与应用依据。一方面能够厘清两种视角各自解释机制的运行方式和特点,明确自身的局限性,为两者的互补寻找接口;另一方面,通过对两种视角的比较研究,为间接语义现象本身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方向和依据。本论文主要分为五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间接语义现象的研究传统和现状,并重点对语用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两种视角的比较研究现状进行介绍,明确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方向和意义。第一章从两种视角的研究对象间接语义入手,从定义系统、判定方式、研究范围三个方面详细地分析了各自视域中研究对象确立的问题和不足,明确两者共同的比较基础,为后文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前提。第二章从两种解释机制的逻辑方向入手,以各自不同的语言观为依托,从内部分析两者在逻辑层面的本质差异。第三章对两种解释机制具体的方式特征进行详细论述,明确动态推理与静态综合分析的主要区别,并提出主客体的动态转换与言语角色的选择上的区别。第四章则从两种机制共有的外部影响因素——语境入手,从其参与度和参与方式的不同把握两种解释机制的外部差异,进一步为后文的互补分析提供依据。第五章则在前四章的基础上提出两者互补的具体方面和方式,为学界所提出的“互补的可能”填充内容,提供一定的角度和方向。
施云峰[5](2017)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视阈下《道德经》英译中的视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语言与视点联系密切,视点遍及语言使用的每一个角落,说话者说话或作者写作首先得选择立场,进而选择语言形式和内容,所传递的不仅仅是话语信息,还有说话者或作者的视点。传统上与语言相关的视点研究主要集中在叙事学、句法学、认知语言学、语用学、文体学、话语分析、翻译研究等领域,这些领域的研究者对视点的关注点不尽相同,而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内对翻译语言中的视点进行系统的研究还相当少。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一种普通语言学与适用语言学,将语言看作是一种社会符号(Halliday 1978),关注人和社会、语言形式与功能、语言使用及其语境,同时关注语言功能在词汇语法和语篇层面的体现,主张“意义即选择”。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对翻译语言中的视点进行系统研究,必将会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在东学西渐过程中,大量的中国典籍被译成西方语言,译介最多的当属《道德经》,仅译成英语的就有160多种译本。这些众多不同译本在遣词、达意、谋篇等方面大相径庭、各具特色,有些与原着相去甚远,甚至面目全非、不知所云。显然,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不同译者对原着不同的主观解读,也可能是译者的意识形态、翻译动机和翻译观,还可能是他所采用的翻译策略、手段,甚至可能受到他的目标语能力、使用习惯的影响。一旦译者决定进行翻译,他的主体性和视点就不可避免地介入翻译过程:首先是解读原文,不同译者有不同的个人的、主观的理解;其次是翻译过程中翻译语言的选择使用也是主观的;第三是翻译方法、策略的选择和使用也是主观的。因此,整个翻译过程带有了主体性,翻译的产物即译文也自然就包含了译者的视点,甚或其它视点,如意识形态、利益考量或社会文化氛围等。总之,翻译语言与视点的关系值得探讨。本文以亚瑟·韦利和辜正坤翻译的汉语典籍《道德经》的两个英译版本为语料,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方法,研究翻译语言中的视点。本文主要研究3个问题:(1)视点如何介入翻译语言,这种介入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2)视点如何决定和影响词汇语法和翻译策略的选择?(3)表达视点的语言手段在各层级上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和规律?译者在原文本语义理解不同的前提下,对翻译中的词汇、句型选择等方面的选择存在偏好,进而主观地完成译文,运用并表达了自己所独有的翻译观和视点。因此,翻译过程中通常也就有了译者视点的介入。针对本研究提出的问题,我们假设首先译者要产生进行翻译活动的想法,其次就是付诸翻译行动,在翻译过程就会选择采用各种语言手段,这些语言视点往往都会体现译者作为翻译活动主体的视点。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1)文献研究法:主要收集、整理国内外视点与翻译方面的文献,阐释视点与翻译及其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探析视点在翻译语篇中的体现和特征;(2)基于客观语料的方法:本文以汉语经典《道德经》的两个英语译本作为主要语料,对翻译语篇进行具体案例分析研究;(3)定量分析法:将研究对象限定在《道德经》第一章至第九章的可控范围内,针对有必要、有可行性的语言现象进行统计、计算和分析、比较以进行定量研究;(4)语篇对比分析法:采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篇分析方法,从语言元功能、评价理论等方面分析两个版本的译文和译文中的视点。针对本研究提出的三个问题,通过对《道德经》两个译文的对比分析,本论文得出了以下3个研究结论:第一,视点之所以会介入翻译语言,其根本原因是翻译是译者的语言活动,在文化语境中译者是带有主观思想和情感的主体,他的认知和活动具有主体性,译者就是视点和主体性产生和呈现的主体。只要译者这个主体介入翻译,视点就通过译者这个主体的认知和翻译活动介入翻译语言,具体而言,视点介入翻译语言的方式就是通过译者对原文的解读、理解,对原文形式所体现功能或意义的选择,所选原文功能在译文中的转换以及在目标语中再现该功能的语言形式的选择。与语言的元功能对应,视点通过以下三种方式介入翻译语言:(1)体现概念元功能的及物系统、语态系统、逻辑语义系统和概念隐喻;(2)体现人际元功能的语气系统、情态系统、评价系统和人际隐喻;(3)体现语篇元功能的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与连贯。影响视点介入的因素首先是人,即翻译活动中的译者和作者;其次是视点所介入的对象,即翻译语言,包括目标语和文本,它们对容纳视点介入的潜势和体现资源会产生影响;第三是语境,包括翻译活动发生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第二,视点通过选择体现元功能的众多系统来影响和决定词汇语法和翻译策略的选择。视点要介入翻译语言,就要先成为披着语言外衣的视点。与本研究主体部分所采用的理论框架一致,体现语言三个元功能的众多结构系统,也都可以用来体现视点。换言之,视点通过这些方式选择翻译语言:通过体现概念元功能的及物系统、语态系统、逻辑语义系统和概念隐喻进行选择;通过体现人际元功能的语气系统、情态系统、评价系统和人际隐喻进行选择;通过体现语篇元功能的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与连贯进行选择。视点对翻译策略和翻译语言选择产生的影响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既明显又深刻。译者在阅读原文采取的视点和其中形成的视点会帮助他先选择翻译理论,之后再选择翻译策略。译者选定的翻译策略会进一步帮助他在目标语中选择词汇和语法。同时,在翻译实践活动中采用和形成的视点也会在后来的翻译中起作用,影响和决定翻译策略和翻译语言的选择。第三,表达视点的语言手段有词汇语法手段、语篇结构手段、语音-音系手段和标点符号手段。翻译语言和译者的视点普遍存在于翻译语篇中,这种视点与译者的主体性、翻译观、意识形态和翻译策略等诸多因素有密切关系。体现视点的语言系统与体现语言元功能的结构系统是相同、一致,即是多层次的,全方位的;同样的原文,不同译者会译成不同的译文,译者的视点及其上述各种因素就是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主体性始终贯穿于语言的概念、人际和语篇三个元功能的各个体现系统内,而主体间性主要在体现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的情态系统和评价系统中得到呈现,表达译者对读者和作者的协商态度和情感考量。本研究表明,视点在语言中的存在具有普遍性。作为一种特殊的语体,翻译语言往往包含着译者和作者的视点,体现为译者在翻译策略和词汇语法方面的选择。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拓展系统功能语言学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范围,对汉语典籍翻译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罗载兵[6](2017)在《语义波的分形谐振研究 ——以英语科普语篇为例》文中认为语义波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与合法化语码理论对话合作的焦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义波概念是从语篇意义切入来分析语篇的信息流动,主要着眼于信息流动的周期性特征。而合法化语码理论的语义性原则从情景语境出发来考察语义的依赖与压缩,认为语义波是语义引力、语义密度同时变化而呈现的一种起伏性语义框架,强调语义波的判断需视具体语境进行具体分析。二者的语义波概念是互补的关系。在与合法化语码理论对话合作的过程中,系统功能语言学提出了质量与存在的概念来对语义引力和语义密度进行改造,试图将其纳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元功能框架之下,促进合法化语码理论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义波研究融合。此外,时间性与空间性也视为语义波产生的重要策略,其体现了语义波移动的持续性、顺序性、广延性。在审视考察语义波的语义性、时间性、空间性等维度基础上,可以发现合法化语码理论与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义波的研究与改造尚存以下不足:(1)合法化语码理论的语义性原则缺失对语义波的客观判定标准与显性识别的具体切分单位。基于语境出发判断语义波的起伏性过于主观化,在语义引力与语义密度的选择上缺少孰为优先的客观识别原则;(2)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义波的改造尚停留在语义层面,尚未深入更为基础客观的词汇语法层,原因在于词汇语法是意义产生的动力室,没有词汇语法就没有意义,词汇语法本身是有所取向的;(3)语义波的语义性、时间性、空间性等维度没有充分识解语义波的根本属性,即语义波的分形属性。鉴于此,本文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与合法化语码理论整合基础下,借助语料库的分析方法,以英语科普语篇为例对语义波尝试进行系统研究,拟主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就语义波研究而言,合法化语码理论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二者的契合基础是什么?(2)不同类型的语义波应该如何客观显性地识别?(3)英语科普语篇中,不同类型的语义波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分形谐振关系?本研究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与合法化语码理论的整合框架下,基于语境与语篇的相互预示关系,从语篇出发,构建了语义波的三维一体分形模型,建构了语义波分形的词汇语法,并在此基础上为不同类型语义波的显性识别提出了5x5的矩阵框架。语义波的分形谐振属性需视具体语篇进行具体分析,以便客观地判定语义波的分形层级、移动方向、语义幅度、波峰与波谷、谐振效应等综合特征。为了具体分析不同类型语义波的分形谐振属性,本文以英语科普语篇为语料,采用基于语料库的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方法,首先收集了144篇面向国内大学生群体的英语科普语篇,依据语场尽可能扩充而主题不重复、文体不限的原则考察了其中的78篇,对其中的不同类型语义波进行标注、提取,进而开展深入的数据分析。结果有以下发现:(1)在英语科普语篇中,概念型语义波、时间型语义波、空间型语义波的分布呈逐步减少的趋势,原因在于科普知识本身的科普场域和语义波本身的分形途径各异。其次,语义波的分形特征体现了不同类型语义波的语义框架在英语科普语篇中的属性差异,即概念型语义波具有起伏性与连续性特征,时间型语义波与空间型语义波仅具有连续性,不具有起伏性特征。如果二者一旦体现出起伏性的特征,其将进入概念型语义波的范畴,这与语义波的分布特点及语义幅度是契合的。(2)不同类型的语义波可出现于不同的分形层级,呈现出不同的语义波移动方向,体现出不同的语义波语义幅度。在本研究的英语科普语篇中,概念型语义波的分形层级依次呈现小句复合体、小句、词组、语段、语篇的递减趋势,小句复合体出现最多,词层级最少。而时间型语义波与空间型语义波都只出现于小句复合体以上层级。其次,就语义波的移动方向而言,概念型语义波呈现出四种移动方向,即(1)上升→下降→上升,(2)下降,(3)上升,(4)下降→上升→下降,而时间型语义波与空间型语义波呈现平线移动。再次,就语义波的语义幅度而言,时间型语义波与空间型语义波不具有起伏性特征,波峰与波谷无法得以识解,其中时间型语义波仅具有语义引力差异,而空间型语义波仅具有语义密度差异,因而二者仅呈现出分形层级的差异,而不具有语义幅度差异,时间型语义波的分形层级比空间型语义波的层级更高。而与时间型语义波和空间型语义波相比,概念型语义波则完全不同。除了其分形层级比前两者更具多样性,其语义幅度还体现于波峰与波谷之间的幅度差异。概念型语义波的语义幅度在不同语篇层级上至少呈现出21种变体。在词组层级上,语义波的语义幅度限于词-词组之间、词组与词组之间、词组与小句之间3种变体。在小句层级上,语义波的语义幅度出现了4种变体,即词-词组,词组-小句,词-小句,词组-词组。在小句复合体层级上,语义波的语义幅度出现了8种变体,分别为词-词组、词-小句、词组-小句、小句-小句复合体、词组-小句复合体、词组-词组、小句-小句、小句复合体-小句复合体。在语段层级上,语义波的语义幅度出现了2种变体,即小句-小句复合体、小句复合体-小句复合体。在语篇层级上,语义波的语义幅度出现1种变体,即小句复合体与语段。语义波的语义幅度变体随着分形层级的升高而逐渐增多,超过小句复合体层级而出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语义波的语义幅度受制于其出现的分形层级,不可能出现超越其本身分形层级的语义幅度变体。不同的语义波语义幅度在词组层级上的移动幅度较小,主要体现为词组-词组变体,在小句复合体层级上语义幅度有所增大,主要体现为小句-小句复合体、词组-小句复合体变体。在不涉及语义波的移动方向的前提下,波峰的构建呈现参与者、图示、序列、环境成分、过程的依次递减的趋势;波谷的构建呈现过程、环境成分、图示、参与者、序列的依次递增的趋势。语义波的语义幅度是对语场的分类关系、核心关系、序列活动关系的不同程度的体现。(3)就语义波的谐振效应而言,不同类型的语义波在小句复合体层级之上呈现出三种情形,即语义波的横向谐振,语义波的纵向谐振,语义波与信息波的谐振。语义波的横向谐振具体体现为概念型语义波与时间型语义波的谐振;概念型语义波与空间型语义波的谐振;时间型语义波与空间型语义波的谐振。语义波的纵向谐振体现于概念型语义波的不同层级,即概念型语义波的波段中的波段,而时间型语义波与空间型语义波由于本身不具有起伏性,其不具有纵向谐振的特征。就语义波与语篇信息波的谐振而言,时间型语义波出现于小句复合体与语段层级,而空间型语义波出现于小句与小句复合体层级,概念型语义波出现于词组、小句、小句复合体、语段、语篇层级。三种类型语义波与语篇信息波的谐振体现于语义波的载体共享;波峰、波谷与主述结构成分重叠两方面,从而呈现出不同层级上的语义波与信息波的谐振。(4)语义波的分形谐振在于不同建构资源的使用。从语义波的载体来看,各语义波类型都是基于不同性状的概念意义;从语义波的移动方向来看,语义波涉及语义平线与语义起伏移动;从语义波的分形语法来看,各语义波涉及级阶移动、范畴跨越、语法选择、词汇选择、离心扩散、向心压缩。而就语义波的谐振效应而言,其语法资源主要涉及及物性系统的关系小句,投射系统的客观化事实投射,逻辑与经验意义的相互转化及语法隐喻;从语义波的语言资源来看,语义波的谐振效应涉及权力词汇、权力语法、权力写作的使用。本研究具有两方面的意义。理论上而言,本文构建了语义波的三维一体分形模型,为合法化语码理论的语义波研究提供了客观显性的分析与识别标准,将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义波的改造拓展到词汇语法层次,促进了合法化语码理论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进一步融合。实践上,本研究主要考察英语科普语篇中的不同类型语义波之间的分形谐振特征。不同类型的语义波构建呈现了知识科普的合法化交际过程,体现了科普实践的社会教育实质,为科普语篇的劝说性与告知性语篇特征在知识构建过程中的合法体现提供了参考标准。
张琳[7](2016)在《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夸张的级差含义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言语行为理论、临时语用级差为理论基础,按照级差含义的属性,从当代着名作家老舍的文学作品中收集了有言语行为特征的夸张表达包括承诺类、表态类、威胁类。主要采用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其中级差含义产生的机制,以及其推理过程。从而揭示出:级差含义通过临时语用等级的建立,对比参照点(较高、较低)和目标点(较高、较低)的关系来推导;富有级差含义的夸张表达可以更加强烈的表达说话人的情感和交际效果,使言语行为表达的更彻底,促使言后行为的出现。
谢翠平[8](2015)在《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的个体发生个案研究 ——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儿童语言发展一直以来是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神经科学、进化生物学、认知科学、哲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研究的一个热题,又是一个争议不断、充满挑战的研究领域。时至今日,关于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仍然值得众多学者进行深入探索。在儿童语言发展研究中,要认清儿童发展和成长过程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特点和规律性,需要多学科、多方法的运用才能揭示儿童语言的个体发生实质。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也为儿童语言发展研究提供了一条全新的研究路径。但迄今尚少有学者从复杂性科学视角探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下的语言个体发生,揭示其发展进程与阶段、运作机制及神经生物基础。本文旨在从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视角,对系统功能语言学思想进行重新观照,着重考察汉语儿童早期语言发展过程中其人际元功能和概念元功能层面上的识解与建构,以期为拓展和深化语义发生学研究提供一些新的理论和实证依据,同时也希望在儿童语言发展研究方法上有所突破。笔者采用个案纵向追踪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其女儿Y从出生到4周岁语言发展的自然观察来收集语料,通过观察日记、录音、录像等手段随时记录Y成长的新情况,将自然产生的儿童言语行为与环境因素联系起来,并将其作为与特定时间、地点、事物相联系的相对稳定而客观的人际行为型式进行观察和描写,试图系统描述与解释儿童语言发展过程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在研究思路上以复杂自适应系统思想为经,吸收系统功能语言学、复杂性科学理论、神经生物科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成果以此阐释儿童早期语言概念基块的识解建构过程以及互动基块的形成过程,展现儿童早期在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意义层面上语言发生、发展的涌现顺序和特征,从而勾勒出儿童早期语言的建构特征和话语涌现的个体发生机制。本文主要探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儿童早期语言发展过程中概念基块和互动基块的建构特征和规律是什么,可否据此在本研究及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儿童语言个体发生的发展阶段进一步细化?第二,儿童早期语言涌现和发展的运作机制究竟是什么?第三,可否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语义发生思想的基础上,从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视角可以建构语义发生的整体理论框架,以阐释儿童早期语言涌现和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本文首先从宏观层面探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精髓和价值启示,主要阐述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本思想和理论价值对个体发生学研究的导向和意义,进而结合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建构语义发生学研究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框架,认为种系发生、个体发生、话语发生以及语言系统本身都是复杂的自适应系统,都遵循自组织临界性规律,揭示语境的互文性历史、个体发育发展的历史、语言系统的历史以及语篇内历史的本质性规律,并探讨语义发生的空间维度;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儿童早期语言发展过程中互动基块和概念基块涌现和发展的描述和分析进一步揭示儿童语言个体发生的复杂自适应性本质。最后总结全文,得出研究结论,指出本研究的不足,并对相关领域的未来研究加以展望。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第一,在人际功能方面,儿童Y在前原话语阶段所依次涌现的微观功能包括互动功能、工具功能、调节功能和个人功能,原话语阶段所涌现的功能包括想象功能、启发功能和告知功能。语气系统的涌现顺序为:陈述语气>祈使语气>疑问语气>感叹语气,语气结构由简单的语气成分到主谓结构再逐渐发展成为复杂的复合语气结构,体现了横组合关系上的组块多层性特征和结构复杂性。语气隐喻分布在不同的语气次系统中,表明儿童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复杂自适应的交叉融合发展,因而也证实了Painter关于人际隐喻在儿童早期语言发展中涌现的事实。情态系统是以功能为驱动在语气系统中依次涌现,意态先于情态涌现,是情态资源潜势的逐步增加的过程。而情态隐喻的涌现涉及多方面的语境因素、心理认知、经验结构和社会互动等复杂的相干因素,是意义潜势在词汇语法层面上的逐级实现的过程,反应了儿童心理认知域的扩展和心理思维过程。在音系系统和极性系统网络的选择中,2.6周岁以前呈现一个封闭的动态样锁定性特征。第二,在概念功能方面,儿童概念基块的构建始于成分,即对个体现象进行命名,是从分析型到完型的渐变过程。成分的涌现顺序为“参与者成分>过程成分>环境成分”;而环境成分的涌现顺序为“处所>跨度>方式>原因>伴随>角色>或然”,但表内容和角度的环境成分截止4周岁时还没有涌现。图形的涌现顺序为“物质>关系>行为>心理>存在>言语”,认知序列的涌现是通过低阶构件逐渐朝向高阶构件的成分组合发展而来,通过群体协治机制由互动中的语步形成。扩展的涌现是在22个月龄,两岁半以前体现为延伸和详述,之后增强关系涌现;投射的涌现是在2.6周岁,主从关系的投射是言语过程和心理过程在更高层次上的有机配置,使得儿童能够更好地表达自我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是儿童心理表征水平复杂性的反映,也是语言、意识和生态环境等各要素之间的协调自适应的结果。第三,梳理和挖掘了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复杂自适应系统思想,发现其核心思想和理论与复杂性科学思想是一致的。基于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的语言观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义发生整体理论建构提供新的科学观和方法论,认为语义发生研究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与神经生物科学的关联发展方向,继而揭示了个体发生作为复杂自适应系统的演化和个体化演变,发现其意义的涌现和发展是三个空间维度(即互动空间、认知空间和语义空间)和三个时间维度的相互交叉融合发展的结果。第四,从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视角概括了儿童语言个体发生的构建特征,即聚集性、层次化特性、涌现性、模式匹配性、分形性/自相似性、自适应性、系统性、异质性等;进一步拓展了Halliday关于个体发生的发展阶段,即前原话语阶段、原话语阶段、过渡阶段、前成人话语阶段、成人话语阶段。第五,提出基于互动本能的儿童语言发展观,认为互动本能是儿童早期语言涌现的内驱力,群体协治是儿童建构语言的外驱力,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语言个体发生的运作机制,强调儿童语言发展的生物属性、社会互动性和自然涌现性。因此,有别于行为主义、天赋论、交互作用论等语言习得观,丰富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社会建构主义学说。这种语言发展观对外语教学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有助于构建基于互动本能的语言教学观。本研究既是对语言为汉语的儿童Y早期语言发展的个案纵向描写和分析,同时也在进行理论发现和建构。一方面增添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个体发生个案研究的图景,另一方面,基于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视角拓展了语义发生的理论建构。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探讨了儿童语言、意识和现实之间的关系,我们期待更多的心理语言学实验、神经认知实证研究以及计算机建模生成研究等,对语义发生过程及其规律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和验证,进而在更深层次上开辟语言认知研究的新范式。
张杨[9](2014)在《会话语篇的人际隐喻研究 ——基于曹禺戏剧人物对话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人际隐喻理论作为语法隐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际意义的重要手段,并广泛应用于广告语篇、政治语篇、新闻语篇、文学语篇中。但是目前学界对人际隐喻理论的应用研究主要以英语为语料,对汉语戏剧会话中存在的人际隐喻现象还没有足够的重视。基于韩礼德(Halliday)的人际功能理论及人际隐喻理论,以曹禺戏剧为语料研究汉语戏剧会话语篇中涉及的人际隐喻现象,可以归纳戏剧会话语篇中情态隐喻及语气隐喻的特点和分类,并进一步证明汉语中普遍存在人际隐喻现象这一事实,推动人际隐喻理论的纵向发展。在言语交际中,人们选择隐喻式而不是一致式对语言进行编码具有一定的语用功能、社会功能和语篇功能。说话者使用隐喻式对语言进行编码充分考虑了受话者的态度,遵守了交际双方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同时说话者使用隐喻式又能够显示其自身的社会地位,传递与受话者的亲疏信息。隐喻式的使用有助于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提高语篇的信息度,表明语篇生产者的意图性。
郝景东,王英杰[10](2013)在《中美报纸政治新闻语篇中情态隐喻使用的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Halliday的隐喻理论为基础,采取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对中美报纸政治新闻语篇中情态隐喻使用的频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中美报纸政治新闻中情态隐喻使用的频率均不高,在对国内政治新闻的报道中,中美报纸使用显性主观和显性客观的情态隐喻频率基本相同,但是在对国外政治新闻的报道中,情态隐喻使用频率出现一定差异。针对这一现象,从情态隐喻的语用功能和政治新闻语言的特点及其写作策略等方面分析出现的原因。
二、人际隐喻与言语行为理论的互补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际隐喻与言语行为理论的互补性(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平行语料库《三合语录》的情态系统与言语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文献的来源及成书背景介绍 |
1.1 文献的来源 |
1.2 清代教科书《百条》系列的发展 |
1.3 《百条》系列的研究 |
2.选题意义 |
3.研究的创新点 |
4.研究内容和步骤 |
第1章 理论基础 |
1.1 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 |
1.2 情态系统的研究 |
1.2.1 汉语情态研究 |
1.2.2 蒙古语情态研究 |
1.2.3 满语情态研究 |
1.2.4 三语情态表达方式的对比 |
1.3 语法隐喻 |
1.3.1 情态隐喻 |
1.3.2 语气隐喻 |
1.4 言语行为理论 |
1.4.1 J.Austin的言语行为论 |
1.4.2 J.R.Searle的言语行为论 |
1.4.3 间接言语行为论 |
1.5 两个理论在语义研究上的联系与区别 |
1.5.1 语境对二者的重要性 |
1.5.2 两个理论的互补性 |
1.6 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前沿研究 |
1.6.1 汉语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研究趋势 |
1.6.2 蒙古语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研究 |
1.7 小结 |
第2章 《三合语录》情态系统的研究 |
2.1 语料库的构建 |
2.2 情态类型 |
2.2.1 认识情态 |
2.2.2 道义情态 |
2.2.3 动力情态 |
2.3 情态系统的实现方式 |
2.3.1 情态表达单独使用 |
2.3.2 情态连用 |
2.4 情态表达和语气词连用 |
2.4.1 认识情态与语气词的连用 |
2.4.2 道义情态与语气词的连用 |
2.4.3 动力情态与语气词的连用 |
2.5 人际语法隐喻 |
2.5.1 情态隐喻 |
2.5.2 语气隐喻 |
2.6 小结 |
第3章 《三合语录》言语行为的考察 |
3.1 转写与语法标注的标准 |
3.1.1 语料库中现代蒙古语的转写标准 |
3.1.2 语法标注的标准 |
3.1.3 参考的词典 |
3.2 言语行为的类型及实现方式 |
3.2.1 言语行为的单独实现 |
3.2.2 隐喻式结构与谚语结合实现言语行为 |
3.3 三语谚语的对比 |
3.3.1 蒙古语部分的等效翻译形式 |
3.3.2 汉语部分的等效翻译形式 |
3.3.3 三语谚语部分的等效翻译形式 |
3.4 小结 |
第4章 文献管理平台的搭建 |
4.1 构建管理平台的缘由 |
4.2 技术介绍 |
4.2.1 开发环境 |
4.2.2 SQLite |
4.2.3 编程语言 |
4.3 文献管理平台搭建的UML |
4.3.1 类图(Class diagram) |
4.3.2 用例图(Use Case diagram) |
4.3.3 活动图(Activity diagram) |
4.4 文献管理平台的结构与实现 |
4.4.1 文献管理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
4.4.2 文献管理平台代码 |
4.4.3 平台功能的实现 |
4.5 小结 |
结论 |
1.研究结论 |
2.研究启示 |
3.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三合语录》前言部分 |
附录2 满英合璧《Tanggu Meyen and Other Manchu Reading Lessons》 |
致谢 |
(2)人际隐喻的认知象征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 |
2 人际隐喻的象征模式 |
3 人际隐喻的认知象征模式 |
3.1 人际隐喻的关联途径 |
3.2 人际隐喻的认知象征模式 |
4 结束语 |
(3)系统功能视角下商务英语合同和信函中语法隐喻的文体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语类与文体 |
2.1.1 语类的定义和特征 |
2.1.2 文体的定义和特征 |
2.1.3 语类与文体的关系 |
2.2 商务英语研究 |
2.2.1 商务英语的定义和特征 |
2.2.2 商务英语研究综述 |
2.2.3 商务英语合同和信函的定义及其文体特征异同 |
2.3 语法隐喻研究 |
2.3.1 语法隐喻的定义和特征 |
2.3.2 语法隐喻研究综述 |
2.3.3 语法隐喻的文体功能研究发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系统功能语言学意义观 |
3.1.1 意义建构观 |
3.1.2 语言层级观 |
3.1.3 语境观 |
3.1.4 例示观 |
3.2 本研究文体分析模式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4.1 语料库研究法 |
4.1.1 语料库的建设 |
4.1.2 语料库的标注方法和过程 |
4.1.3 语料库的检索工具和方法 |
4.1.4 数据统计和检验方法 |
4.2 例示分析法 |
4.3 比较分析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商务英语合同和信函中语法隐喻的分布情况 |
5.1 商务英语合同中语法隐喻的分布情况 |
5.1.1 合同中语法隐喻的总体分布 |
5.1.2 合同中突出的语法隐喻 |
5.2 商务英语信函中语法隐喻的分布情况 |
5.2.1 信函中语法隐喻的总体分布 |
5.2.2 信函中突出的语法隐喻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商务英语合同中语法隐喻的文体功能 |
6.1 合同中突出的概念语法隐喻的文体意义特征建构功能 |
6.1.1 建构合同文体的语境关联 |
6.1.2 建构合同语篇的语法隐喻化主题 |
6.1.3 建构合同语篇的语法隐喻化语步 |
6.1.4 建构合同文体的意义风格 |
6.2 合同中突出的概念语法隐喻的文体形式特征凸显功能 |
6.2.1 促使合同语篇的语法隐喻化信息结构特征凸显 |
6.2.2 促使合同语篇的词汇密度特征凸显 |
6.2.3 促使合同语篇的词长和句长特征凸显 |
6.2.4 促使合同语篇的语法隐喻化词组特征凸显 |
6.2.5 促使合同语篇的语法隐喻化句法结构特征凸显 |
6.3 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商务英语信函中语法隐喻的文体功能 |
7.1 信函中突出的人际语法隐喻的文体意义特征建构功能 |
7.1.1 建构信函文体的语境关联 |
7.1.2 建构信函语篇的语法隐喻化主题 |
7.1.3 建构信函语篇的语法隐喻化语步 |
7.1.4 建构信函文体的意义风格 |
7.2 信函中突出的人际语法隐喻的文体形式特征凸显功能 |
7.2.1 促使信函语篇的语法隐喻化词组特征凸显 |
7.2.2 促使信函语篇的语法隐喻化句法结构特征凸显 |
7.3 讨论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研究发现 |
8.2 研究贡献 |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语用学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间接语义现象解释机制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间接语义现象研究现状 |
二、语用学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对间接语义现象的对比研究现状 |
三、两种视角对间接语义现象的比较研究的价值和目的 |
第一章 两种视角对间接语义现象的界定与判别 |
第一节 定义系统的明确与模糊 |
第二节 判定方式的效度与局限 |
第三节 研究范围的交叉重合 |
第二章 两种视角解释机制的逻辑方向 |
第一节 语用学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言观 |
第二节 逻辑方向的内在差异 |
第三节 多重语义特征 |
第三章 两种视角解释机制的方式特征 |
第一节 语用学的动态推理 |
第二节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静态综合分析 |
第三节 主客体的动态转换与言语角色的选择 |
第四章 两种视角下语境因素的功能及角色 |
第一节 语境作用方式 |
第二节 语境本体特征 |
第五章 两种解释机制的互补性 |
第一节 语用学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借鉴 |
一、完善语境本体研究 |
二、凸显形式归类的作用 |
第二节 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用学的借鉴 |
一、加强对“特殊会话含意”的关注 |
二、加强语境系统与间接语义现象分析的联动关系 |
第三节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语用学两种解释机制的整合 |
一、间接语义动因的抽象层面与具体层面的互补 |
二、两种视角研究形式的相互借鉴与整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系统功能语言学视阈下《道德经》英译中的视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问题与假设 |
1.4 研究方法与语料收集 |
1.5 论文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汉语典籍英译研究概述 |
2.2.1 东学西渐背景下的汉语典籍英译 |
2.2.2 《道德经》英译版本及研究现状 |
2.3 视点的界定与研究 |
2.3.1 视点概念界定 |
2.3.2 视点的分类 |
2.3.3 视点研究回顾 |
2.4 语言选择研究回顾 |
2.4.1 语言类型或语言变体的选择 |
2.4.2 语言的本体选择 |
2.5 与视点相关的翻译理论和策略回顾 |
2.5.1 等效论 |
2.5.2 目的论 |
2.5.3 改写-操纵理论 |
2.5.4 直译-意译 |
2.5.5 归化翻译-异化翻译 |
2.5.6 显性翻译和隐性翻译 |
2.6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阈下的翻译研究概述 |
2.6.1 元功能与翻译 |
2.6.2 语法隐喻与翻译 |
2.6.3 语篇评价与翻译 |
2.6.4 语境与翻译 |
2.7 小结 |
第3章 理论基础 |
3.1 系统功能语言学相关理论 |
3.1.1 元功能理论 |
3.1.2 语法隐喻理论 |
3.1.3 评价系统理论 |
3.2 翻译中的视点与语言选择 |
3.2.1 作者视点与译者视点 |
3.2.2 翻译中的视点与语境 |
3.2.3 翻译中的视点与意义选择 |
3.2.4 翻译中的视点与词汇语法 |
3.3 翻译中的视点、主体性与主体间性 |
3.3.1 视点与主体性 |
3.3.2 视点与主体间性 |
3.4 翻译中的视点与翻译策略 |
3.4.1 视点与翻译对等 |
3.4.2 视点与翻译目的 |
3.4.3 视点、直译与意译 |
3.4.4 视点与翻译中的显化和隐化 |
3.4.5 视点与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 |
3.4.6 视点与翻译中的改写和操纵 |
3.5 《道德经》译者的翻译观概述 |
3.5.1 辜正坤的翻译观 |
3.5.2 亚瑟·韦利的翻译观 |
3.6 小结 |
第4章 《道德经》英译中视点的元功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道德经》英译中视点的概念功能分析 |
4.2.1 经验识解与译者视点 |
4.2.2 逻辑功能与译者视点 |
4.2.3 概念隐喻与译者视点 |
4.3 《道德经》英译中视点的人际功能分析 |
4.3.1 语气系统与译者视点 |
4.3.2 情态系统与译者视点 |
4.3.3 指示语与译者视点 |
4.3.4 评价系统与译者视点 |
4.3.5 人际隐喻与译者视点 |
4.4 《道德经》英译中视点的语篇功能分析 |
4.4.1 主位结构与译者视点 |
4.4.2 信息结构与译者视点 |
4.4.3 衔接、连贯与译者视点 |
4.4.4 语篇隐喻与译者视点 |
4.5 小结 |
第5章 《道德经》英译中的视点与语言选择 |
5.1 引言 |
5.2 视点与语言选择的语境 |
5.2.1 视点与语境 |
5.2.2 语言选择的语境 |
5.3 视点与翻译语言选择的互动关系 |
5.3.1 视点对翻译语言选择的影响 |
5.3.2 视点在翻译语言选择中的体现 |
5.4 视点与翻译语言选择的形式和功能 |
5.4.1 翻译语言功能体现对比 |
5.4.2 翻译语言形式选择对比 |
5.5 小结 |
第6章 《道德经》英译中的主体性、主体间性与视点 |
6.1 引言 |
6.2 翻译中的主体性和意向性 |
6.2.1 翻译中的主体性 |
6.2.2 翻译中的意向性 |
6.3 翻译中的主体间性 |
6.3.1 翻译主体的多重性 |
6.3.2 中心主体和主体间性 |
6.4 小结 |
第7章 《道德经》英译中的视点与翻译策略 |
7.1 引言 |
7.2 翻译原理、翻译策略与翻译技巧 |
7.3 翻译策略的构成要素和特征 |
7.3.1 翻译策略的构成要素 |
7.3.2 翻译策略的特征 |
7.4 翻译策略类别与视点 |
7.4.1 直译和意译 |
7.4.2 显性翻译和隐性翻译 |
7.4.3 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 |
7.4.4 翻译中的改写和操纵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语 |
8.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本研究的启示 |
8.3 本研究的不足与局限 |
8.4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道德经》辜译汉本、韦译汉本和英译对比 |
致谢 |
(6)语义波的分形谐振研究 ——以英语科普语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目的及问题 |
1.3 研究设计 |
1.3.1 语料选取 |
1.3.2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作为语言研究维度的波 |
2.2.1 粒子、波、场 |
2.2.2 布拉格学派的功能句子观与交际动力理论 |
2.2.3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信息波 |
2.2.4 合法化语码理论的语义波 |
2.2.5 语义波的时间性 |
2.2.6 语义波的空间性 |
2.2.7 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义波的改造 |
2.2.8 语义波的有关问题 |
2.3 科普的相关研究 |
2.3.1 作为过程的科普研究 |
2.3.2 作为语篇的科普研究 |
2.3.3 英语科普研究简评 |
2.4 小结 |
第3章 理论框架 |
3.1 引言 |
3.2 伯恩斯坦教育社会学相关理论 |
3.2.1 平面话语与等级话语 |
3.2.2 语境依赖与语境独立 |
3.2.3 合法化语码理论的语义性原则 |
3.3 系统功能语言学相关理论 |
3.3.1 语境 |
3.3.2 元功能 |
3.3.3 层次化 |
3.3.4 级阶 |
3.3.5 语场与知识结构 |
3.4 分析框架 |
3.4.1 语义波的分形谐振基础 |
3.4.2 语义波的分形词汇语法 |
3.4.3 语义波的分形构建 |
3.4.4 语义波的三维一体分形模型 |
3.5 小结 |
第4章 语义波的识别资源与矩阵框架 |
4.1 引言 |
4.2 语义波分形资源的识别设计 |
4.2.1 语义波的识别单位设定 |
4.2.2 语义波的识别资源 |
4.2.3 时间性语义波与空间性语义波的识别 |
4.2.4 识别单位分类 |
4.3 语义波识别的单元矩阵修正 |
4.4 语义波的语篇分析操作 |
4.5 小结 |
第5章 英语科普语篇语义波的分形特征 |
5.1 引言 |
5.2 英语科普语篇中语义波的出现类型 |
5.3 语义波的分形层级 |
5.3.1 词组层级 |
5.3.2 小句层级 |
5.3.3 小句复合体层级 |
5.3.4 段落与语篇层级 |
5.4 语义波的移动方向 |
5.4.1 时间型语义波与空间型语义波的移动方向 |
5.4.2 概念型语义波的移动方向 |
5.5 语义波的语义幅度 |
5.5.1 时间型语义波与空间型语义波的语义幅度 |
5.5.2 概念型语义波的语义幅度 |
5.6 语义波的波峰与波谷 |
5.6.1 波峰与波谷的构建资源 |
5.6.2 波峰与波谷的语法性状 |
5.7 小结 |
第6章 英语科普语篇语义波的谐振效应 |
6.1 引言 |
6.2 谐振的定义 |
6.3 语义波的横向谐振 |
6.3.1 概念型语义波与时间型语义波的谐振 |
6.3.2 概念型语义波与空间型语义波的谐振 |
6.3.3 时间型语义波与空间型语义波的谐振 |
6.3.4 三种类型语义波的谐振效应 |
6.4 语义波的纵向谐振 |
6.5 语义波与语篇信息波的谐振 |
6.6 语义波谐振效应的建构资源 |
6.6.1 关系小句 |
6.6.2 客观化事实投射 |
6.6.3 逻辑与经验关系转化 |
6.6.4 语法隐喻、技术性与语义波 |
6.6.5 权力三角 |
6.6.6 时间型语义波与空间型语义波的语法资源 |
6.7 小结 |
第7章 结语 |
7.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7.2 研究启示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7.3.1 研究局限 |
7.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英语科普语篇样例 |
附录2 语义波分形谐振总体标注框架 |
附录3 语义波谐振类型标注框架 |
附录4 符号说明表 |
致谢 |
读博期间论文成果 |
(7)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夸张的级差含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言语行为理论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问题与展望 |
第二节 夸张的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问题与展望 |
第三节 级差含义的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问题与展望 |
第四节 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夸张级差含义研究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级差含义分析理论框架 |
第一节 言语行为的分类 |
一、言语行为的定义 |
二、行事行为的分类 |
(一)Austin的分类 |
(二)Searle的分类 |
第二节 级差与级差含义 |
一、级差与级差含义的定义 |
(一)级差的定义 |
(二)级差含义的定义 |
二、级差含义的推导机制 |
(一)级差模型 |
(二)临时语用级差 |
第三节 言语行为与夸张的关系 |
一、承诺类言语行为中的夸张现象 |
二、表态类言语行为中的夸张现象 |
三、威胁类言语行为中的夸张现象 |
第四节 级差含义与夸张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夸张的级差含义研究 |
第一节 承诺类言语行为中夸张的级差含义分析 |
一、承诺类言语行为中夸张的高参照点分析 |
二、承诺类言语行为中夸张的低参照点分析 |
第二节 表态类言语行为中夸张的级差含义分析 |
一、夸赞类言语行为中夸张的级差含义分析 |
(一)夸赞类言语行为中夸张的高参照点分析 |
(二)夸赞类言语行为中夸张的低参照点分析 |
二、贬损类言语行为中夸张的级差含义分析 |
(一)贬损类言语行为中夸张的高参照点分析 |
(二)贬损类言语行为中夸张的低参照点分析 |
第三节 威胁类言语行为中夸张的级差含义分析 |
一、威胁类言语行为中夸张的高参照点分析 |
二、威胁类言语行为中夸张的低参照点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主要成果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对后续研究的建设性意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的个体发生个案研究 ——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对象 |
1.3.4 语料来源与采集 |
1.3.5 语料转写与符号说明 |
1.4 术语界定 |
1.4.1 Development:“发展”、“发生”或“发育” |
1.4.2 Construe:“识解”、“建构”抑或“识解与建构” |
1.4.3 Emergence:“涌现” |
1.5 论文框架和内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母语习得与发展研究 |
2.2 语义发生研究 |
2.3 语言个体发生研究 |
2.3.1 系统功能语言学个体发生研究概述 |
2.3.2 其他学派的个体发生研究概述 |
2.4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儿童语言发展观及其哲学基础 |
2.4.1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儿童语言发展观 |
2.4.2 系统功能语言学儿童语言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
2.5 复杂自适应系统研究概览 |
2.6 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本思想和理论 |
3.1.1 基本思想 |
3.1.2 系统语法 |
3.1.3 功能语法 |
3.1.4 语义发生理论 |
3.2 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 |
3.3 语言作为复杂自适应系统 |
3.4 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复杂自适应系统思想 |
3.4.1 复杂自适应系统思想在系统功能语言学哲学思想中的体现 |
3.4.2 复杂自适应系统思想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核心思想中的体现 |
3.4.3 语义发生作为复杂自适应系统 |
3.5 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下的语义发生理论框架 |
3.6 语义发生的时间-空间维度 |
3.7 小结 |
第四章 儿童早期语言发展中的人际功能 |
4.1 引言 |
4.2 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视阈中的人际功能 |
4.2.1 动基块的神经生物基础 |
4.2.2 基于互动本能的人际功能 |
4.3 语气系统的涌现与发展 |
4.3.1 陈述语气 |
4.3.2 祈使语气 |
4.3.3 疑问语气 |
4.3.4 感叹语气 |
4.4 语气隐喻的涌现 |
4.5 情态系统的涌现和发展 |
4.5.1 意态 |
4.5.2 情态 |
4.6 情态隐喻的涌现 |
4.7 小结 |
第五章 儿童早期语言发展中的概念功能 |
5.1 引言 |
5.2 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下的概念功能 |
5.2.2 概念基块的神经生物基础 |
5.2.2 复杂自适应系统思想在经验语法中的体现 |
5.3 成分的涌现与发展 |
5.3.1 参与者成分 |
5.3.2 过程成分 |
5.3.3 环境成分 |
5.4 图形的涌现与发展 |
5.4.1 物质过程 |
5.4.2 关系过程 |
5.4.3 行为过程 |
5.4.4 心理过程 |
5.4.5 存在过程 |
5.4.6 言语过程 |
5.5 序列的涌现与发展 |
5.5.1 扩展 |
5.5.2 投射 |
5.6 小结 |
第六章 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儿童语言发展观 |
6.1 引言 |
6.2 社会互动——语言个体发生的本质属性 |
6.3 儿童早期语言的涌现机制 |
6.3.1 互动本能 |
6.3.2 群体协治 |
6.4 基于互动本能的儿童语言发展观 |
6.5 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视阈中的儿童早期语言构建特征 |
6.6 儿童语言个体发生的发展阶段 |
6.6.1 前话语和原话语阶段 |
6.6.2 过渡阶段——词、短语的涌现 |
6.6.3 前成人话语阶段——小句的涌现 |
6.7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启示 |
7.2.1 儿童语言发展的多元化整体研究 |
7.2.2 儿童语言研究的生态观 |
7.2.3 儿童语言涌现的互动本能观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3.1 研究不足 |
7.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博期间的学术成果 |
(9)会话语篇的人际隐喻研究 ——基于曹禺戏剧人物对话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引言 |
(一) 研究概况 |
1. 国内研究概况 |
2. 国外研究概况 |
(二) 基本思路和研究意义 |
1. 基本思路 |
2. 研究意义 |
(三) 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
1. 理论基础 |
2. 研究方法 |
3. 语料来源 |
一、会话语篇中的情态隐喻 |
(一) 情态与情态系统 |
(二) 会话语篇中情态隐喻变量的体现 |
1. 取向与类别 |
2. 价值 |
3. 归一性 |
(三) 会话语篇中情态隐喻的分类 |
1. 认识型情态隐喻 |
2. 道义型情态隐喻 |
3. 动力型情态隐喻 |
(四) 会话语篇中情态隐喻的特点 |
1. 情态否定不转移 |
2. 隐喻成分的多义性 |
3. 情态意义投射性 |
二、会话语篇中的语气隐喻 |
(一) 语气与语气系统 |
(二) 会话语篇中语气隐喻的类型 |
1. 陈述语气的隐喻类型 |
2. 疑问语气的隐喻类型 |
3. 祈使语气的隐喻类型 |
4. 感叹语气的隐喻类型 |
(三) 会话语篇中语气隐喻的特点 |
1. 语境依赖性 |
2. 语义复合性 |
3. 话语回应理想化 |
三、会话语篇人际隐喻的功能 |
(一) 人际隐喻的语用功能 |
1. 构建交际双方的合作原则 |
2. 构建交际双方的礼貌原则 |
(二) 人际隐喻的社会功能 |
1. 体现交际双方的权势关系 |
2. 传递交际双方的亲疏关系信息 |
(三) 人际隐喻的语篇功能 |
1. 促进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
2. 提高语篇的信息度 |
3. 体现语篇的意图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10)中美报纸政治新闻语篇中情态隐喻使用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理论基础 |
二、研究方法 |
2.1研究问题 |
2.2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三、结果与讨论 |
四、结论 |
四、人际隐喻与言语行为理论的互补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平行语料库《三合语录》的情态系统与言语行为研究[D]. 乌英嘎. 内蒙古大学, 2021(10)
- [2]人际隐喻的认知象征模式研究[J]. 张宇,张馨月. 海外英语, 2020(11)
- [3]系统功能视角下商务英语合同和信函中语法隐喻的文体功能研究[D]. 宋来全.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语用学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间接语义现象解释机制比较研究[D]. 李雪. 西南大学, 2018(01)
- [5]系统功能语言学视阈下《道德经》英译中的视点研究[D]. 施云峰. 西南大学, 2017(04)
- [6]语义波的分形谐振研究 ——以英语科普语篇为例[D]. 罗载兵. 西南大学, 2017(10)
- [7]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夸张的级差含义研究[D]. 张琳. 黑龙江大学, 2016(03)
- [8]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的个体发生个案研究 ——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视角[D]. 谢翠平. 西南大学, 2015(11)
- [9]会话语篇的人际隐喻研究 ——基于曹禺戏剧人物对话的分析[D]. 张杨. 渤海大学, 2014(09)
- [10]中美报纸政治新闻语篇中情态隐喻使用的对比研究[J]. 郝景东,王英杰. 黄山学院学报,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