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粮油功能食品的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夏清[1](2019)在《不同粒色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对外源硒的响应》文中认为硒作为人类和动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在维持人类和动物免疫系统、预防癌症、心血管疾病和减轻重金属毒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多数小麦主产区缺硒。本研究于2016-2018年期间在山西省太谷县选择不同的试验点对不同粒色小麦进行硒强化试验研究,旨在阐明外源硒对不同粒色小麦产量、硒吸收累积转运以及品质变化的影响,为富硒彩粒小麦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研究得出下结论:(1)叶面喷施不同剂量的硒肥,可以显着提高紫粒、黑粒小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淀粉及其结构、氨基酸以及营养元素等品质指标含量,而在籽粒产量、面筋及脂肪含量方面影响不显着。山农紫小麦(紫粒)、山农031244(黑粒)不仅本身含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且硒强化效果优于山农129(红粒),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富硒小麦硒含量以0.150.30 mg·kg-1为宜,本研究建议在山西省太谷县缺硒地区紫粒、黑粒小麦实际生产中于开花期对其倒二叶进行一次叶面喷施硒肥,喷施量为1245 g·hm-2,红粒小麦喷施量为3468 g·hm-2。(2)不同硒肥施用方式下,202w17(紫粒)对硒的吸收和同化能力优于山农129(红粒)。土施硒肥可以显着增加小麦产量。在硒转运吸收方面两种施肥方式均遵循“就近原则”,土施硒肥后小麦根系从土壤或肥料中大量吸收硒,多数残留于地下部分,少量向上运输到茎叶-颖壳-籽粒;叶面喷施时植株内硒向下运输的能力极其有限,更多转运至地上,促进了硒从茎叶-颖壳-籽粒的迁移。两种方式不仅可以显着提高植株和籽粒中的硒含量,而且能够促进Zn、Ca、Mg元素的吸收、氨基酸和花青素的产生,降低Cd、Pb元素的生物有效性。(3)不同施硒方式、用量配比能显着提高小麦产量,但对产量有一定的限制。当施硒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产量开始下降。同时施外源硒可显着提高籽粒硒含量,而籽粒对硒的利用率随施硒量的增加而下降。小麦全株硒含量大幅度上升,随生育期的推进呈现“V”字变化趋势,根部对硒的累积随着生育期的增加而逐渐増加,茎叶对硒的累积则是成先缓慢升高后迅速降低的“倒V”型曲线变化规律。对于硒的需求根、茎叶均表现出营养生长期大于生殖生长期。不论哪种配比方式均能够通过硒的代谢调节,促进小麦对Zn、Ca、Mg元素的吸收和氨基酸的产生,降低Cd、Pb、Cr、Cu和Mn元素的生物有效性。(4)综合考虑不同粒色小麦产量和品质含量对外源硒的响应,在实际生产中若要求产量与品质同步提升建议采取土施,但是硒中毒存在很狭窄的范围,施肥量要因地制宜;若要快速提高质量,则可采取叶面喷施,既可避免土壤环境污染,又提升品质。
雷美玲[2](2014)在《竹叶黄酮在面粉体系热加工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面制食品的多样化发展,出现了多种活性物质应用于面制品的实例,也得到了大众的青睐。竹叶中含有大量的营养活性物,黄酮类化合物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具有显着的生物活性,且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食品领域。本文以竹叶黄酮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过程跟踪的方法研究其在不同热加工处理前后的变化规律,以及应用于面粉体系后的变化情况;同时,对面粉中常用的添加物质(食用糖、盐、小苏打等)在热加工中对黄酮类化合物变化产生的影响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包括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的研究。为解析除竹叶黄酮类物质外的其他重要组分在面粉体系热加工过程的变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酸类为主的小分子组分的变化。实验结果如下:1、在微波、焙烤、蒸制三种热加工中,蒸制对竹叶黄酮的影响最大,损失率基本在40%-70%之间;其次是焙烤,除黄甜竹损失率(69%)较高外,其他三种竹子的损失率在16%-33%之间;而微波的造成的黄酮化合物损失率均在30%以下。2、毛竹、苦竹、黄甜竹及绿竹四个品种的竹叶黄酮在不同的热加工中,绿竹竹叶黄酮化合物总量变化最小。黄甜竹的竹叶黄酮化合物在焙烤处理中含量显着降低,损失率高达69%;毛竹竹叶黄酮化合物在蒸制中损失率达71%;苦竹提取物中的竹叶黄酮类物质在热加工后的含量明显下降,损失率均在30%-40%左右;绿竹的竹叶黄酮类化合物在三种热加工条件下总量变化较小,最大损失率为34%。不同竹种的竹叶黄酮在不同的处理中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这与其所含的黄酮化合物类型及数量有关。3、不同添加物(食盐、白砂糖、小苏打)对黄甜竹和毛竹竹叶黄酮化合物的影响有显着差异。黄甜竹竹叶面制品中的黄酮化合物含量,随糖添加量的增加先下降后上升,当加糖量为5g/100g时,黄酮化合物含量最低;随盐添加量的增加黄酮含量不断降低,加盐量为1g/100g时黄酮化合物变化最大;而随小苏打添加量增大黄酮含量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小苏打的最适添加量为1g/100g。在毛竹面制品中,白砂糖和食盐对黄酮化合物总量无显着影响;小苏打的加入使竹叶黄酮化合物含量显着下降,变化规律与黄甜竹一致。4、焙烤以及三种添加物的加入在影响黄酮化合物总量的同时,使得体系中酸类等小分子组分的种类及含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加工过程中,有柠檬酸、亚油酸、肌醇等物质的变化,这些物质对食品的口感、风味及生物活性有一定的贡献。5、虽然部分黄酮化合物在加工过程中含量下降,但体系的总抗氧化能力没有下降。黄甜竹与毛竹竹叶面粉体系的抗氧化能力表现出了相同的变化规律,在加有白砂糖和小苏打的样品中,总抗氧化能力显着提高;添加食盐的处理组总抗氧化能力与未处理时无显着差异。本论文为竹叶黄酮在食品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为黄酮类活性物质在面制品热加工的应用提供了实际的可参考价值。
邓媛元,魏振承,池建伟,张雁,唐小俊,张瑞芬[3](2012)在《黑色粮油营养羹的营养成分测定与评价》文中提出目的:以黑粘米、黑大豆、黑芝麻为主要原料,加工成一种黑色粮油食品营养羹,通过化学方法研究黑色粮油营养羹的主要营养成分,并对其氨基酸含量及组成特性进行分析。方法:将黑粘米、黑大豆、黑芝麻经发芽、破碎、挤压膨化、微波灭菌等工序加工成营养羹,按国标规定检测其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营养羹中成分含量分别为:水分4.92%、蛋白质24.81%、脂肪18.84%、灰分2.84%、不溶性膳食纤维2.43%、VB198.65μg/100g、VB296.89μg/100g、VE 6.98mg/100g、钙207.14mg/100g、钠86.62mg/100g、钾702.03mg/100g、镁119.13mg/100g、铁9.04mg/100g、锌2.09mg/100g、锰1.66mg/100g、铜5.88mg/kg、铅小于0.3mg/kg、砷小于0.2mg/kg。每100g蛋白质中氨基酸总量为24.57g,必需氨基酸(EAA)总量8.94g,非必需氨基酸(NEAA)总量为15.63g,EAA/TAA为36.39%,EAA/NEAA为57.20%。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1.02、0.65、78.77。结论:以黑色粮油开发制成的营养羹营养全面、结构合理。
王瑞元[4](2010)在《粮油产品的营养与安全》文中认为"粮油的营养与健康"是当今粮油科学技术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它既给粮油加工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也给粮油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在研究贯彻食品安全法和研究制定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时,应将"安全卫生"作为新时期粮油加工产品的基本要求,将"营养健康"作为新时期粮油加工产品的发展方向。
王瑞元[5](2009)在《粮油产品的营养与安全》文中指出
张琳琳[6](2008)在《水稻巨大胚突变的特征特性与灌浆萌动代谢谱》文中认为伽玛(γ)-氨基丁酸(Gamma Amino-Butyric Acid,GABA)是一种神经抑制性递质的游离氨基酸,主要在稻米的胚部表达,具有平和血压和镇定神经等多种生理功能。稻米作为我国传统主食,富含GABA稻米的研究和开发意义重大,有助于提高稻米的附加值、扩大稻米的利用范围。巨大胚水稻是以具有特别大的胚为特征的一种特异水稻。在育种实践中,可将巨大胚作为富含GABA水稻一个重要的间接选择指标。本研究以我国不同区域主栽水稻品种为起始材料,从巨大胚突变体的筛选入手,对巨大胚突变水稻中的GABA、理化品质和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农艺性状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巨大胚突变体的遗传规律和初步的分子定位,并从代谢水平跟踪研究了巨大胚突变体的种子萌发效应和籽粒灌浆动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先后以我国水稻核心骨干亲本9311、超级杂交稻Ⅱ优明86的双亲品种---明恢86、Ⅱ-32B、保持系K17B和冈46B、恢复系7954、R084和527、早籼稻品种金早47、以及粳稻品种秀水110为起始材料,从中诱发获得巨大胚突变体37个,突变频率介于1.89×10-5-1.72×10-4之间。(2)5个巨大胚突变体MH-gel、MH-ge2、MH-ge3、MH-ge4、MH-ge5的表观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碱消值和其野生型无显着差异。除突变体MH-ge5的穗长、有效分蘖、总粒数、结实率、理论产量和千粒重,巨大胚突变体的主要农艺性状均与野生型相仿。(3)与正常胚水稻相比,巨大胚突变体的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质,维生素VB1、VB2、VE,必需氨基酸精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赖氨酸、蛋氨酸以及矿质元素磷、铁、钙、锌、钾等含量显着提高。在干种子中,巨大胚突变体和正常胚水稻间的GABA含量无显着差异。(4)浸种处理后,巨大胚突变体的胚芽米中的GABA、赖氨酸、镁、维生素VB1、维生素VE和钙等6种主要营养成分含量比正常胚水稻显着富集。浸种处理后,巨大胚的胚芽米中GABA急剧富集,GABA含量的增加与胚变大倍数相应。(5)巨大胚突变为隐性性状,受单基因控制。等位性测定表明,除MH-gel为新突变外,其它突变都与ge相互等位。选择覆盖水稻12条染色体的358个SSR对MH-gel进行初步定位,将巨大胚突变基因定位在第7染色体上的2个标记RM560和RM346之间,与RM560的遗传距离为3.47cM,与RM346的遗传距离为8.33cM。(6)巨大胚突变体MH-gel籽粒灌浆特性较野生型差。在整个灌浆过程中,突变体MH-gel的自由糖含量均高于野生型MH86,籽粒灌浆充实度较差。开花后10d的籽粒代谢物丰度最大,代谢物水平随灌浆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至25d时基本稳定。突变体MH-gel整体代谢水平略高于野生型,自由脂肪酸、自由糖、氨基酸等代谢物含量随灌浆过程延长逐渐下降。(7)突变体MH-gel发芽势较差,发芽率较低,发芽过程中淀粉酶活性始终较低,与野生型相比,巨大胚突变体MH-gel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总蛋白和粗脂肪含量较高。种子浸水后,GABA含量急剧富集,巨大胚突变体中GABA氨基酸含量增加近6倍。发芽过程中各种代谢活动旺盛,可溶性代谢产物随发芽时间的延长含量增加,糖类、蛋白质的变化较脂肪类代谢更为明显。
王薇[7](2006)在《功能食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采用资料收集、问卷调查以及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功能食品科技发展的不同层面和方向,系统地探讨了21世纪我国功能食品科技发展战略问题。通过对国内外功能食品科技发展现状的全面比较和分析,围绕我国功能食品科技发展这一重心,从研发和人才培养体系、生物技术应用、功能因子及加工技术应用等多个角度。系统地对我国功能食品科技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与国际科技发展的差距等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同时,对与功能食品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关键技术和重点方向进行了详尽阐述。在此基础上,制订了我国功能食品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基本原则及战略措施。 我国功能食品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实现功能食品科学技术的跨越发展,推进新的科技革命;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加速其产业化进程,使功能食品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开放的科研开发体系和科研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功能食品安全和功能性评价体系。力争经过15年的努力,使我国功能食品产业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总体战略目标可分为技术积累阶段、全面质量提升阶段以及可持续发展阶段的“三步走”战略。 我国在功能食品的基础研究工作中,必须更加注重对功能因子的功能性和安全性研究。此外,还要结合先进的加工工艺和生物工程技术,对功能因子的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研究。我国功能食品领域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生物技术、膜技术、挤压技术、微波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等制备技术,并利用气相/液相色谱、质谱、气—质、液—质联用、核磁共振、红外等现代分析检测技术。 我国功能食品的发展方向主要围绕:特色功能因子、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及新型产品的研发共3个方面进行。具体包括:(1)大力开发特色功能因子,主要有:抗氧化功能因子、外源性活性肽及膳食纤维等;(2)开发具有我国特色的功能食品;(3)开发功能性食品添加剂,主要涉及功能性增稠剂、功能性乳化剂、功能性天然色素及功能性甜昧剂等。此外,还需加强开发适合特殊人群的功能食品。 我国功能食品科技发展的战略措施:建立和完善开放性的研发和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基础性和前瞻性研究;完善功能食品安全和功能评价体系;建立中草药原料安全评价体系;加强生物技术应用;实施科学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化意识;加大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方面的科研投入力度;不断完善我国功能食品发展的相关科技发展政策。
黄建军[8](2005)在《金健米业新产品开发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膳食结构不断改进,这为食品行业提供了一个平等竞争的场所。如何把握好机遇,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欲望,研究策划新产品开发策略,进而使产品开发的结果更加符合市场需求,这是金健米业面临的重大任务。金健米业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为新产品开发制定了明确的开发目标和开发策略,并应用于公司的经营活动中。 本文首先分析了金健米业在食品行业中的地位及其发展现状,详细分析了金健米业的新产品开发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金健米业的经营状况决定了金健米业的新产品开发集中在方便食品、功能食品和绿色食品。作为国内首家上市的粮食公司,金健米业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有能力开发食品行业的新产品。 接着,本文通过对金健米业的新产品开发策略的研究,分析了公司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论述了新产品开发策略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文章还从技术实力、品牌基础、资金实力和人力资源状况四个角度说明了金健米业进行新产品开发的条件。 最后,文章从公司新产品开发的基本步骤入手,详细分析了企业进行新产品开发的运行模式、开发团队的组织形式以及新产品开发的控制策略,从而给出了金健米业进行新产品开发的完整策略。同时也为企业进行新一轮的产品开发提供了思路。文章还对企业进行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 本文得出了金健米业主导产品的开发策略和方便食品、功能食品和绿色食品开发的具体策略。本文的研究对其它类型的企业进行新产品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廖森泰,骆浩文[9](2004)在《广东省农产品加工技术发展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广东省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迅速,但在加工技术水平上与发达国家及国内先进省份存在较大差距。通过分析国内外农产品加工技术发展趋势和广东省农产品加工科技状况,提出了广东省农产品加工技术发展指导思想、主要思路、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针对广东省农产品加工技术需求及应重点支持的关键技术,启动一批农产品加工科技重大专项,短期内使广东省农产品加工技术达到国内先进、部分国内领先水平。
鲍俊竹,徐桂花[10](2004)在《浅谈功能食品》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论述了功能食品的起源、含义、效应分类及其功能作用 ,以及功能食品在膳食纤维、低聚糖、糖醇、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和肽及蛋白质等物质中的应用 ,并阐述了功能食品在国际上的研究发展情况 ,着重介绍了功能食品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和前景。
二、粮油功能食品的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粮油功能食品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粒色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对外源硒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不同粒色小麦研究进展 |
1.2.2 土壤中的硒研究进展 |
1.2.3 小麦中的硒研究进展 |
1.2.3.1 我国麦区硒分布情况 |
1.2.3.2 富硒小麦研究 |
1.2.3.3 小麦体内硒的代谢途径 |
1.2.3.4 影响小麦硒吸收的因素 |
1.2.4 硒肥类型研究进展 |
1.2.5 硒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
1.3 问题与展望 |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粒色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对叶面喷硒的响应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试验地概况 |
2.2.2 试验材料 |
2.2.3 试验设计 |
2.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2.4.1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2.4.2 样品测定 |
2.2.5 计算方法 |
2.2.6 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粒色小麦籽粒产量对叶面喷硒的响应 |
2.3.2 不同粒色小麦籽粒富硒效应对叶面喷硒的响应 |
2.3.2.1 籽粒硒含量 |
2.3.2.2 籽粒硒含量与喷硒量的相关性 |
2.3.2.3 籽粒硒形态 |
2.3.3 不同粒色小麦籽粒加工品质对叶面喷硒的响应 |
2.3.3.1 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 |
2.3.3.2 籽粒湿面筋及粗脂肪含量 |
2.3.3.3 籽粒淀粉及其结构含量 |
2.3.4 不同粒色小麦籽粒营养品质对叶面喷硒的响应 |
2.3.4.1 籽粒氨基酸含量 |
2.3.4.2 籽粒花青素含量 |
2.3.4.3 籽粒营养元素含量 |
2.4 讨论 |
2.4.1 不同粒色小麦籽粒产量及富硒效应对叶面喷硒的响应 |
2.4.2 不同粒色小麦籽粒加工品质对叶面喷硒的响应 |
2.4.3 不同粒色小麦籽粒营养品质对叶面喷硒的响应 |
2.5 结论 |
第三章 不同粒色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对硒肥施用方式的响应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试验地概况 |
3.2.2 试验材料 |
3.2.3 试验设计 |
3.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2.4.1 样品采集与处理 |
3.2.4.2 样品测定 |
3.2.5 计算方法 |
3.2.6 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粒色小麦籽粒产量对硒肥施用方式的响应 |
3.3.2 不同粒色小麦籽粒富硒效应对硒肥施用方式的响应 |
3.3.2.1 籽粒硒含量 |
3.3.2.2 籽粒硒形态 |
3.3.3 不同粒色小麦硒吸收转运对硒肥施用方式的响应 |
3.3.3.1 成熟期各器官硒分布及转运 |
3.3.3.2 各生育期全株硒含量 |
3.3.4 不同粒色小麦籽粒营养品质对硒肥施用方式的响应 |
3.3.4.1 籽粒氨基酸含量 |
3.3.4.2 籽粒花青素含量 |
3.3.4.3 籽粒营养元素含量 |
3.3.5 不同粒色小麦籽粒重金属元素对硒肥施用方式的响应 |
3.4 讨论 |
3.4.1 不同粒色小麦籽粒产量及富硒效应对硒肥施用方式的响应 |
3.4.2 不同粒色小麦籽粒营养品质对硒肥施用方式的响应 |
3.5 结论 |
第四章 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对硒肥运筹的响应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试验地概况 |
4.2.2 试验材料 |
4.2.3 试验设计 |
4.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2.4.1 样品采集与处理 |
4.2.4.2 样品测定 |
4.2.5 计算方法 |
4.2.6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小麦产量对硒肥运筹的响应 |
4.3.2 小麦硒含量及形态对硒肥运筹的响应 |
4.3.2.1 籽粒硒含量 |
4.3.2.2 籽粒硒形态 |
4.3.3 小麦硒积累转运对硒肥运筹的响应 |
4.3.3.1 成熟期各器官硒分布及转运 |
4.3.3.2 整个生育期各器官硒含量 |
4.3.4 小麦籽粒营养品质对硒肥运筹的响应 |
4.3.4.1 籽粒氨基酸 |
4.3.4.2 籽粒营养元素 |
4.3.5 小麦籽粒重金属元素对硒肥运筹的响应 |
4.4 讨论 |
4.4.1 小麦籽粒产量及硒吸收转运对硒肥运筹的响应 |
4.4.2 小麦籽粒营养品质对硒肥运筹的响应 |
4.5 结论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总结 |
(2)竹叶黄酮在面粉体系热加工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竹子资源概述 |
1.1.2 竹叶的食用价值 |
1.2 竹叶活性物质 |
1.2.1 竹叶黄酮类化合物 |
1.2.1.1 竹叶黄酮的种类 |
1.2.1.2 竹叶黄酮的生物活性 |
1.2.1.3 竹叶黄酮是天然的食品抗氧化剂 |
1.2.1.4 竹叶黄酮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发展及应用 |
1.2.2 竹叶多糖 |
1.2.3 竹叶芳香成分 |
1.2.4 竹叶特种氨基酸 |
1.2.5 竹叶茶多酚 |
1.3 食品加工处理过程对黄酮的影响 |
1.3.1 不同加工方式的竹子食品 |
1.3.2 食品热加工对黄酮化合物的影响 |
1.3.2.1 热加工对黄酮含量的影响 |
1.3.2.2 热加工对黄酮活性的影响 |
1.3.2.3 其他相关的热加工研究 |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总结及存在问题 |
1.4 植物提取物在面制食品的应用现状和趋势 |
1.4.1 功能食品 |
1.4.2 天然植物成分应用于面制品的加工现状 |
1.4.3 焙烤食品的重要性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1.1 竹叶黄酮不同热加工的变化规律 |
1.5.1.2 竹叶黄酮在面粉体系热加工中的变化规律 |
1.5.1.3 热加工前后竹叶黄酮的活性研究 |
1.5.1.4 热加工前后酚酸类组分研究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竹叶黄酮热加工前后的变化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竹叶黄酮化合物提取 |
2.2.2 竹叶黄酮含量测定 |
2.2.3 四种竹叶黄酮提取物热加工处理 |
2.2.4 以酸类为主的小分子化合物组分研究——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
2.2.4.1 样品前处理 |
2.2.4.2 气质联用色谱条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芦丁标准曲线 |
2.3.2 热加工过程黄酮含量的变化 |
2.3.3 焙烤前后提取物中的小分子组分变化 |
2.4 本章小结 |
3 竹叶黄酮在面粉体系焙烤过程的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添加三种常用添加物竹叶黄酮面制品焙烤工艺 |
3.2.2 竹叶黄酮化合物含量测定 |
3.2.2.1 面粉体系竹叶黄酮化合物的提取 |
3.2.2.2 黄酮含量测定 |
3.2.3 总抗氧化能力测定 |
3.2.4 处理前后酸类化合物为主的组分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V_C标准曲线 |
3.3.2 焙烤过程添加物对竹叶面粉体系的影响 |
3.3.2.1 食用白砂糖对竹叶面粉体系的影响 |
3.3.2.2 食盐对面粉体系的影响 |
3.3.2.3 食用小苏打对竹叶面粉体系的影响 |
3.3.3 不同添加物对竹叶面粉体系影响的对比 |
3.3.3.1 三种不同添加物对竹叶黄酮总量影响的比较 |
3.3.3.2 以酸类化合物为主的组分变化对比 |
3.3.3.3 不同添加物对总抗氧化能力影响的比较 |
3.3.4 竹叶黄酮在冷藏后的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4 结论与展望 |
4.1 全文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4)粮油产品的营养与安全(论文提纲范文)
1 粮油产品要更加关注营养 |
1.1 要想方设法最大限度地将各种营养成分保存在成品粮油及其制品中 |
1.2 要关注粮油产品及其制品的营养强化 |
1.3 要重视功能性粮油产品及其制品的研发工作 |
1.4 要逐步提倡按科学配比组织生产米、面、油产品 |
1.5 要加强舆论引导, 提倡科学饮食、健康消费 |
2 粮油产品要确保安全 |
2.1 要进一步强化管理, 确保产品质量与安全 |
2.2 要警惕“过度加工”和新资源、新材料可能给粮油产品带来的不安全性 |
2.3 要严格按规定使用添加剂 |
2.4 要研究解决微量有害物质对成品粮油质量安全的危及 |
2.5 要建立健全粮油加工企业质量控制体系 |
(5)粮油产品的营养与安全(论文提纲范文)
1 粮油产品要更加关注营养与健康 |
1.1 想方设法最大限度地将各种营养成分保存在成品粮油及其制品中 |
1.2 关注粮油产品及其制品的营养强化 |
1.3 重视功能性粮油产品及其制品的研发工作 |
1.4 逐步提倡按科学配比组织生产米、面、油产品 |
1.5 加强舆论引导, 提倡科学饮食、健康消费 |
2 粮油产品要确保安全 |
2.1 进一步强化管理, 确保产品质量与安全 |
2.2 警惕“过度加工”和新资源、新材料可能给粮油产品带来的不安全性 |
2.3 严格按规定使用添加剂 |
2.4 研究解决微量有害物质对成品粮油质量安全的危及 |
2.5 建立健全粮油加工企业质量控制体系 |
(6)水稻巨大胚突变的特征特性与灌浆萌动代谢谱(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表格一览表 |
图表一览表 |
缩略词 |
1 文献综述 |
1.1 伽玛(γ)-氨基丁酸 |
1.1.1 伽玛(γ)-氨基丁酸的概念 |
1.1.2 GABA的合成与代谢 |
1.1.3 植物体内GABA的合成与代谢 |
1.1.4 γ-氨基丁酸的生理功能 |
1.1.5 GABA的制备 |
1.2 功能食品 |
1.2.1 功能食品及其研究概况 |
1.2.2 疗效食品 |
1.2.3 稻米的组织结构与化学成分 |
1.2.4 功能稻米 |
1.3 富含GABA稻米 |
1.3.1 GABA在稻米中的分布与富集 |
1.3.2 富含GABA的巨大胚水稻及其特性 |
1.3.3 巨大胚水稻诱变育种 |
1.3.4 水稻巨大胚的遗传定位 |
1.3.5 富含GABA功能稻米产品 |
1.4 代谢谱 |
1.4.1 代谢组学与代谢谱 |
1.4.2 代谢组学解析流程 |
1.4.3 代谢组学的技术平台 |
1.4.4 代谢谱的应用 |
1.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2 水稻巨大胚突变体的诱变、特征与遗传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水稻巨大胚的诱发突变 |
2.1.2 水稻巨大胚突变体的特性 |
2.1.3 水稻巨大胚突变体的营养特征 |
2.1.4 不同水稻品种中的GABA含量及其与籽粒性状的相关性 |
2.1.5 巨大胚突变的遗传分析 |
2.2 结果分析 |
2.2.1 水稻巨大胚的诱发突变 |
2.2.2 巨大胚突变的基本特性 |
2.2.3 巨大胚突变的农艺性状 |
2.2.4 巨大胚突变体的理化特性 |
2.2.5 巨大胚突变体的营养特征 |
2.2.6 不同水稻品种间GABA与主成分与籽粒性状的关系 |
2.2.7 巨大胚突变的遗传分析 |
2.3 讨论 |
3 水稻巨大胚突变体的灌浆动态与代谢谱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与取样 |
3.1.2 灌浆特性分析 |
3.1.3 代谢谱分析 |
3.1.4 气相色谱 |
3.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分析 |
3.2.1 籽粒灌浆特性 |
3.2.2 代谢谱 |
3.2.3 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
3.2.4 灌浆过程中代谢成分分析 |
3.3 讨论 |
4 水稻巨大胚突变体的种子萌动代谢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材料与处理 |
4.1.2 发芽力和发芽率 |
4.1.3 淀粉酶活力 |
4.1.4 总淀粉和表观直链淀粉含量 |
4.1.5 还原糖 |
4.1.6 谷氨酸脱羧酶活性 |
4.1.7 GABA |
4.1.8 代谢谱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种子发芽过程中的种子活力和生理变化 |
4.2.2 种子萌动代谢分析 |
4.3 讨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7)功能食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功能食品概况 |
1.1.1 概念演变和内涵 |
1.1.2 功能食品的功能分类 |
1.1.3 功能食品的发展历程 |
1.1.4 功能食品的发展背景 |
1.2 国内外功能食品产业发展现状 |
1.2.1 销售状况 |
1.2.2 产品种类和数量 |
1.2.3 企业生产规模和分布 |
1.2.4 产品功能分布 |
1.2.5 产品形态分布 |
1.2.6 有关法律法规 |
1.3 国内外功能食品研究进展 |
1.3.1 功能因子的研究 |
1.3.2 生物技术应用 |
1.3.3 产品开发 |
1.3.4 科研投入与人才培养 |
1.3.5 科研体系 |
1.3.6 知识产权保护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我国功能食品科技发展现状、问题及趋势 |
2.1 我国功能食品科技发展现状 |
2.1.1 研发模式 |
2.1.2 研发投入和人才培养 |
2.1.3 知识产权 |
2.1.4 基础应用研究 |
2.1.5 功能因子 |
2.1.6 加工技术应用状况 |
2.1.7 生物技术在功能食品中的应用状况 |
2.1.8 产品开发 |
2.2 我国功能食品科技发展面临的问题 |
2.2.1 科研开发观念薄弱 |
2.2.2 成果转化率不足 |
2.2.3 科技开发和支持体系尚未形成 |
2.2.4 以中药材为原料的功能食品开发缓慢 |
2.2.5 功能因子研究有待深入 |
2.2.6 功能与安全评价体系不完善 |
2.2.7 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不均衡 |
2.3 加入 WTO对我国功能食品科技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
2.3.1 进入我国市场的大量外企导致竞争加剧 |
2.3.2 为我国特色功能食品发展带来机遇 |
2.3.3 加快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化 |
2.3.4 促进我国科技人才培养和研发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
第三章 我国功能食品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关键技术及重点发展方向 |
3.1 我国功能食品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 |
3.2 我国功能食品科技发展的基本原则 |
3.3 我国功能食品发展的技术支撑点、关键技术及重点发展方向 |
3.3.1 我国功能食品发展的技术支撑点 |
3.3.2 我国功能食品发展所应用的关键技术 |
3.3.3 我国功能食品的重点发展方向 |
第四章 我国功能食品科技发展的战略措施和政策建议 |
4.1 我国功能食品科技发展的战略措施 |
4.1.1 建立科学的科技人才培养体系 |
4.1.2 建立和完善开放性的科研开发体系 |
4.1.3 加大基础性和前瞻性研究 |
4.1.4 建立和完善功能食品及原料功能和安全评价体系 |
4.1.5 注重对功能食品基本属性的开发 |
4.1.6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化 |
4.1.7 实施先进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
4.1.8 加大资源综合利用和回收方面的科研投入力度 |
4.1.9 解决生产企业信誉危机 |
4.2 我国功能食品发展的相关科技发展政策 |
第五章 案例分析 |
5.1 荷兰帝斯曼(DSM)集团科研状况分析 |
5.1.1 开放的科研体系 |
5.1.2 科研投入和人才培养 |
5.1.3 注重知识产权保护 |
5.1.4 重视基础研究 |
5.1.5 未来产品方向 |
5.1.6 可持续发展行动 |
5.1.7 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相关行动 |
5.1.8 业务群优化组合 |
5.2 北京康比特威创新技术体育有限公司科研状况分析 |
5.2.1 科研体系 |
5.2.2 科研投入和人才培养 |
5.2.3 基础应用研究 |
5.2.4 运动营养产品开发 |
5.3 武汉天天好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科研状况分析 |
5.3.1 科研体系 |
5.3.2 科研投入和人才培养 |
5.3.3 基础应用研究 |
5.3.4 资源利用 |
5.3.5 产品开发 |
5.3.6 科研发展方向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功能食品生产企业生产与研发情况调查表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金健米业新产品开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新产品开发的内涵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目的 |
1.4 本文结构 |
第2章 金健米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及经营状况分析 |
2.1 食品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
2.1.1 世界食品行业发展现状 |
2.1.2 我国食品行业发展现状 |
2.1.3 我国食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
2.2 金健米业经营状况分析 |
2.2.1 金健米业发展现状分析 |
2.2.2 金健米业的市场形势分析 |
2.2.3 金健米业进一步发展面临的问题 |
2.3 金健米业新产品竞争力分析 |
2.3.1 方便食品的竞争力分析 |
2.3.2 功能食品的竞争力分析 |
2.3.3 绿色食品的竞争力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产品开发策略与金健米业发展的关系 |
3.1 新产品开发的原材料品质问题及对策 |
3.2 新产品开发策略的类型 |
3.3 新产品开发对金健米业发展的重要性 |
3.3.1 市场竞争的要求 |
3.3.2 金健米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
3.4 金健米业新产品开发条件分析 |
3.4.1 金健米业技术实力分析 |
3.4.2 金健米业品牌基础分析 |
3.4.3 金健米业资金实力分析 |
3.4.4 金健米业人力资源状况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金健米业新产品开发模式探析 |
4.1 新产品开发的基本步骤 |
4.2 金健米业新产品开发管理的运行模式 |
4.2.1 运行模式图及其说明 |
4.2.2 组织结构模式 |
4.2.3 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组织协调 |
4.3 金健米业新产品开发团队组织模式 |
4.3.1 新产品开发团队类型选择 |
4.3.2 建立研发团队良好的工作机制 |
4.3.3 新产品开发团队文化模式 |
4.4 金健米业新产品开发的控制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金健米业新产品开发风险及其防范 |
5.1 金健米业新产品开发的风险来源 |
5.1.1 技术风险 |
5.1.2 市场风险 |
5.1.3 其他风险 |
5.2 金健米业新产品开发风险防范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9)广东省农产品加工技术发展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农产品加工技术发展趋势 |
1.1 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产品加工各个环节 |
1.2 精深加工能力越来越强, 资源利用越来越综合 |
1.3 加工新产品向安全、绿色、休闲方向发展 |
1.4 加工设备向新型、高效、节能、环保方向发展 |
1.5 加工原料专用化 |
1.6 重视加工过程的质量管理, 建立国际市场标准 |
2 广东省农产品加工科技状况 |
2.1 农产品加工科技立项状况 |
2.2 获得的科技成果或关键技术 |
2.3 农产品加工学科科研力量和条件 |
2.4 农产品加工技术差距 |
2.4.1 农产品资源有效利用低 |
2.4.2 加工技术和设备比较落后, 不能满足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需要 |
2.4.3 科技投入不足, 加工创新能力弱, 技术储备不足 |
2.4.4 行业标准不健全, 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 |
3 广东省农产品加工技术发展主要思路与总体目标 |
3.1 指导思想 |
3.2 主要思路 |
3.3 基本原则 |
3.4 总体目标 |
4 广东省农产品加工技术需求及应重点支持的关键技术 |
4.1 改造提升传统食品加工技术 |
4.2 冷冻保鲜贮运技术 |
4.3 高新技术的应用及功能性分子食品技术 |
4.4 农产品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 |
4.5 选育农作物加工专用品种 |
4.6 建立农产品加工质量标准体系和技术信息网络 |
5 建议启动的农产品加工科技重大专项 |
5.1 粮油食品深加工及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技术 |
5.1.1 稻米加工利用技术 |
5.1.2 花生综合加工技术 |
5.1.3 薯类深加工技术 |
5.2 果蔬切割、整理、保鲜新技术研究开发 |
5.2.1 果蔬产品切割、整理新技术 |
5.2.2 果蔬冷冻保鲜新技术 |
5.3 南方特色水果深加工利用技术 |
5.3.1 果汁、果酒加工新技术 |
5.3.2 水果系列食品加工新技术 |
5.3.3 水果功能成分提取及水果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 |
5.4 南方特色蔬菜深加工技术 |
5.4.1 蔬菜汁加工技术 |
5.4.2 传统腌制蔬菜工艺改造和技术提升 |
5.4.3 蔬菜及药用食用菌功能成分提取利用技术 |
5.5 广东特色作物深加工技术 |
5.5.1 茶叶加工新技术 |
5.5.2 南药加工新技术 |
5.5.3 特用型作物深加工技术 |
5.6 畜禽产品深加工技术 |
5.6.1 传统畜禽肉产品加工新工艺 |
5.6.2 特色奶制品深加工技术 |
5.6.3 功能性禽肉制品加工技术 |
5.6.4 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 |
5.7 水产品深加工技术 |
5.7.1 冷冻调理水产品加工技术 |
5.7.2 水产风味方便、营养食品研制开发 |
5.7.3 水产品功能食品开发 |
5.7.4 水产品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 |
5.8 农产品加工设备开发 |
5.8.1 果蔬预处理及冷冻保鲜加工设备 |
5.8.2 果蔬汁、酒加工设备 |
5.9 加工专用作物品种选育 |
5.10 农产品加工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及信息技术开发应用 |
5.10.1 农产品加工标准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研究 |
5.10.2 农产品加工信息技术开发应用 |
(10)浅谈功能食品(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功能食品 |
2.1 食品的功能 |
2.2 功能食品的含义 |
3 功能食品的效应及其分类 |
4 功能食品方面的研究 |
4.1 膳食纤维在功能食品中的应用 |
4.2 低聚糖在功能食品中的应用 |
4.3 糖醇在功能食品中的应用 |
4.4 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在功能食品中的应用 |
4.5 肽及蛋白质在功能食品中的应用 |
5 我国功能食品的发展及前景 |
5.1 我国功能食品的发展阶段 |
5.2 我国功能食品的发展前景 |
5.2.1 儿童功能食品的发展 |
5.2.2 老年功能食品的发展 |
四、粮油功能食品的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粒色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对外源硒的响应[D]. 夏清. 山西农业大学, 2019
- [2]竹叶黄酮在面粉体系热加工变化的研究[D]. 雷美玲. 北京林业大学, 2014(04)
- [3]黑色粮油营养羹的营养成分测定与评价[J]. 邓媛元,魏振承,池建伟,张雁,唐小俊,张瑞芬. 食品科学, 2012(09)
- [4]粮油产品的营养与安全[J]. 王瑞元. 粮食加工, 2010(01)
- [5]粮油产品的营养与安全[J]. 王瑞元. 中国油脂, 2009(08)
- [6]水稻巨大胚突变的特征特性与灌浆萌动代谢谱[D]. 张琳琳. 浙江大学, 2008(09)
- [7]功能食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D]. 王薇.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11)
- [8]金健米业新产品开发策略研究[D]. 黄建军. 湖南大学, 2005(07)
- [9]广东省农产品加工技术发展规划研究[J]. 廖森泰,骆浩文. 广东农业科学, 2004(04)
- [10]浅谈功能食品[J]. 鲍俊竹,徐桂花. 宁夏农学院学报,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