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农用农药环境影响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彭文龙[1](2021)在《农户生计转型背景下的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是优化耕地利用模式,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协调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与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矛盾,因地制宜实现区域耕地保护和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的必然要求。农户是耕地利用最基本的微观社会经济主体和独立决策单元,处于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矛盾的核心;农户生计转型直接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耕地利用转型的方向。本研究总体遵循“明确问题-理论分析-实证探究-对策建议”的思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山东省曲阜市359份农户调查问卷为研究样本,1)划分农户生计类型,探讨农户生计转型阶段及转型趋势;2)集成能值分析,构建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评价体系,测度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水平;3)探讨农户生计转型与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的互馈影响;4)提出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的调控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农户生计转型是生计环境、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共同作用,渐次演变的结果。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包含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现实目标,具有经营集约化、产出高效化、资源节约化、生态环境不退化和社会可持续五方面内涵。农户生计转型与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在耕地依存关系和土地意识、耕地利用水平和行为响应等方面存在互馈关系。(2)根据主要家庭收入来源,3.6%的农户为农业专业型,12.5%的农户为传统农业型,3.9%的农户为农业兼业型,40.9%的农户为非农兼业型,37.9%的农户为非农型。不同生计类型农户在家庭人口、文化程度、职业结构和家庭资产等方面存在差异。综合考虑耕地流转意愿和行为,按照生计转型的顺向演替,样本农户目前处于生计转型的中后期阶段,短期内可能表现为非农化转型趋势。(3)基于能值的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评价,样本农户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水平整体较低,经营耕地的333户农户中,14%的农户为不可持续集约化,52%的农户为低度可持续集约化,30%的农户为中度可持续集约化,4%的农户为高度可持续集约化;不同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水平的内部分化结构存在差异。(4)不同生计类型农户之间,农业专业化农户耕地利用的可持续集约化水平最高,传统农业型农户次之,农业兼业型农户第三,非农兼业型农户第四,非农型农户最低。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水平越低,农户生计越倾向于非农化转型,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水平越高,农户生计越趋于稳定。(5)从地方政府管理与调控、市场机制构建与完善、农业技术支撑与创新、农民生计保障与提高等方面尝试提出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的调控建议。
朱金彤[2](2021)在《拆除与装修垃圾监测管理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城镇规模不断扩张,各大城市的建筑都面临着翻新、装修、改扩建等问题,建筑垃圾体量逐渐扩大对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重大挑战,大量的拆除与装修垃圾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众多不利影响。文章依托“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国家重点项目,从监测指标入手,初步提出拆除与装修垃圾产生与堆填处置阶段的监测指标,通过不同城市示范工程取样,对拆除与装修垃圾的污染特性进行分析。使用三种评价方法对拆除与装修垃圾样品中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本次装修垃圾与拆除垃圾样品总体呈中度污染,重金属Hg与Cd污染性较强。重金属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重金属Cd、Hg之间存在极显着性正相关,重金属Pb与Cu、Zn、Ni之间存在两两极显着性正相关。装修垃圾中重金属Zn、Hg、Cu、Ni聚为一类,Cd与Cr聚为一类,Pb与As聚为一类;拆除垃圾中重金属Cu、Ni、As聚为一类,Pb、Zn、Cr聚为一类,Cd与Hg聚为一类。拆除与装修垃圾受有机物污染程度较小,部分有机污染物并未检出,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烃,可能与现场施工机器有关,且只有唯一样品检出大量值,也存在人为因素干扰情况,对于非严重污染或特殊用途的产生源可适当降低有机污染物监测频次。浸出毒性分析结果表明,拆除与装修垃圾均属于一般废弃物,污染程度较低,均不超过危险废弃物浸出毒性标准限值。依据两种不同浸出毒性方法对样品进行分析,重金属Cu、Zn、Cd在弱酸性条件下浸出效果更好,浸出度更高;重金属Pb、Cu、Cr、As则在强酸性条件下更容易浸出。与此同时,对再生骨料污染特性进行分析,发现污染程度与其来源关联性较大,尽管破碎处理前拆除与装修垃圾多以混合废物形式存在,但经过检测结果分析,由混合废弃物制成的再生骨料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提出了拆除与装修垃圾现场监测方法,通过不同方式探究了测试结果与测定元素含量的关系。结果显示,随着仪器检测时间的增加,检测数值于360s后处于稳定状态,所有样品误差值均呈下降态势,重金属特征元素的准确度均有明显提高;时间较短未检测出的元素,在检测时间延长后均可检出,且各检出重金属元素含量也相对稳定。不同仪器间检测数据可能存在不同,与操作方法、仪器型号、样品状态等有关。提出拆除与装修垃圾监测管理体系,研究了国内监测管理方法发展历程与相关标准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影响监测管理的因素与问题。通过完善监测管理体系,有利于推进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图75幅,表36个,参考文献107篇。
任培[3](2021)在《拉萨河流域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调查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进入日常餐桌的粮食、蔬菜等食物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以重金属为主的农用地土壤污染物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西藏是国家安全屏障、生态安全屏障和生态文明高地,是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所以对包括土壤在内的各环境介质的质量要求愈发严格。农业是西藏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柱产业之一,西藏农业分为传统农业和设施农业两种。拉萨河是雅鲁藏布江北部重要支流,拉萨河流域是西藏两种农业的集中分布区域,也是西藏经济社会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代表着西藏高原两种农业的发展状态。本文选择拉萨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在流域内的6个县区(墨竹工卡县、林周县、达孜区、城关区、堆龙德庆区、曲水县等)共设置了42个土壤样品采样点,其中传统耕地采样点27个,设施农地采样点15个。分别于2020年6月到7月,2020年11月采集了农耕期和休耕期的土壤样品。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原子荧光光谱仪(AFS)对土壤样品中的铜、铅、锌、铬、镍、镉、砷、汞等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检测。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污染负荷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该流域农用地表层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利用USEPA推荐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法对该流域暴露人群的健康风险大小进行评价。经过研究得到的初步结论如下:(1)拉萨河流域农用地土壤重金属含量:传统耕地:除Hg以外,农耕期和休耕期重金属Cu、Pb、Zn、Cr、Ni、Cd、As含量均值都高于拉萨土壤背景值;设施农地:除农耕期重金属Hg以外,农耕期和休耕期其他重金属含量均值都高于拉萨土壤背景值。(2)拉萨河流域农用地土壤样品中,除了Cr在休耕期的含量明显高于农耕期以外,Cu、Pb、Zn、Ni、Cd、As、Hg等元素的含量在农耕期和休耕期变化范围较小。(3)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地累积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拉萨河流域农耕期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物主要是Zn、Cd、Cu,其中Cd污染最严重;休耕期农用地土壤中,Cr、Cd、Pb、Cu为主要污染因子,其中Cr污染最严重。(4)综合污染指数、污染负荷指数、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均表明,拉萨河流域休耕期农用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风险程度均大于农耕期。(5)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农耕期农用地土壤重金属主要来源于自然源、农业源。此外,交通源对传统耕地土壤重金属有一定影响。(6)非致癌风险结果表明:8种重金属的非致癌风险值均小于1,说明非致癌风险可忽略。其中Cu、Pb、Zn、Ni、Hg、As 6种重金属经口摄入途径的非致癌风险水平最高;Cr、Cd 2种重金属皮肤接触途径的非致癌风险水平最高。从总非致癌风险来看,As、Cr、Pb 3种重金属的总非致癌风险较高。致癌风险结果表明:2种重金属中,As存在一定致癌风险。Cd和As三种途径的致癌风险水平大小为:经口摄入>皮肤接触>呼吸吸入。
张天祚[4](2021)在《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中国稻谷生产的碳 ——水足迹量化分析》文中认为充足的粮食供应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粮食安全涉及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随着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粮食供给形势日益严峻。中国是一个地少人多的国家,粮食安全一直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稻谷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其覆水种植条件导致生产过程存在水耗大且甲烷排放量多等问题。为减轻水资源供需矛盾、缓解农业源水环境污染、助力早日实现“碳中和”目标,对我国稻谷生产的潜在环境影响进行全过程、科学、系统的溯源性分析与关键节点甄别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基于ISO 14046及ISO 14067国际标准框架,对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除青海省、台湾省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除外)稻谷生产开展了全过程的碳-水足迹综合评价。通过敏感性分析识别了我国稻谷生产潜在环境影响的驱动因子,并通过统计学耦合分析探索了我国现阶段稻谷生产优化潜力。此外,本研究结合多要素时间分析、空间差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进一步探讨了造成我国稻谷种植过程潜在环境影响变动的驱动因素、识别了关键优化区域和不同区域的重点优化对象、探索了我国稻谷生产可持续发展在生产技术和社会经济两方面的优化方向。本研究在中间点影响和终点损伤两个层次上开展了我国稻谷生产的碳-水足迹量化分析。碳足迹评价采用全球变暖类别作为衡量指标,考虑了包括甲烷和一氧化二氮在内的直接温室气体排放和30种温室气体在内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水足迹评价则考虑了直接和间接过程造成的水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并选择致癌性、非致癌性、淡水生态毒性、水体富营养化、酸性化和水稀缺六个类别作为量化指标。上述指标汇总至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质量两个终点损伤类别,以实现碳-水足迹的综合影响量化评估。研究结果表明,2017年,我国稻谷生产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质量类别分别造成4.85 × 105 DALY和7.21 × 103 Species·yr的潜在影响。直接水消耗、直接环境释放、柴油生产以及化肥生产四个过程是我国稻谷生产的整体环境负担的主要来源。当前我国稻谷生产尚未实现同环境影响脱耦,发展模式依然严重依赖大量柴油、化肥等农资投入。2008-2017年间,我国稻谷生产造成的环境负荷持续升高,农用物资的投入强度逐渐加大,稻谷生产从业者种植单位面积稻谷获得的利润尚未与单产保持相同幅度的增长,于此对应得是种植成本的快速上升。柴油消耗在环境影响和投入成本两方面的占比都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需在黑龙江、江苏、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省份推广科学的稻谷栽培模式,进一步优化上述地区的稻谷生产过程的农资投入,以促进稻谷产量增长与环境影响脱耦。此外,应推广干湿交替的稻谷种植模式,并推进秸秆碳化还田措施。研究指出,应以提高稻谷产量、提高灌溉施肥效率、促进农业机械化绿色发展、扩大农村人均可支配土地面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业部门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同时控制化肥的投入、保护农业从业者的盈利能力为着力点,推动我国稻谷种植可持续发展。
马媛媛[5](2020)在《我国农用地土壤污染修复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认为文章希望对我国农用地土壤污染修复法律制度进行全面分析。首先以《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出台时间作为节点将农用地土壤污染修复法律制度的演变过程划分为萌芽时期、发展时期、全面确立时期并总结各时期的立法特点及演变趋势。其次,对农用地的修复主体范围进行总结概括,分析其仍然存在修复主体之间的关系不明确、农用地使用权人责任过重、地方政府土壤修复责任有限的问题,提出了明确终局责任、增加农用地使用权人的修复免责事由、强化行政机关的土壤污染修复责任的思考;然后,针对农用地土壤修复的流程,探讨了农用地修复的条件不明确、修复方案备案制不健全、环境信息公开不到位、转运土壤规则不细致、第三方机构的资质不详等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如明确农用地的修复前提、完善修复方案备案制、加强环境信息公开、细化转运规则、规范第三方机构管理;最后,阐述了行政机关、土壤污染责任人或土地使用权人、第三方机构在土壤修复过程中的法律责任,分析了现有法律规定存在部门权责模糊,追责形式单一;行政追责机制薄弱;第三方机构的法律责任不全面等问题,提出细化部门职责、提高违法成本;提高执法激励、细化执法措施;明晰第三方机构的法律责任的要求。
李聪[6](2020)在《农村人口变化对土地利用及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以辽宁省三个典型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方针。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动用各方面的资源,其中,人力资源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当前我国仍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人口迅速向城镇聚集,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剧、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老年人成为农村各项生产活动的主力,许多农村产业极度缺乏劳动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人口变化产生的影响将更加深远。在此背景下,本文探讨农村人口变化对土地利用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为未来国家实行相关政策提供一定的基础理论和借鉴。根据辽宁省不同经济发展程度和自然资源特点,分别从辽宁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选取三个典型村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调查问卷法、空间分析法及实地调研法等研究方法,对农村人口现状及未来变化趋势进行了梳理分析。依据人口变化测算了农村居民点的整理潜力,分析了人口变化对耕地、园地、林地等土地资源的可能影响,结合实地调研,讨论了人口变化对农村土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本研究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无论是辽宁东部山区、中部平原区或是西部低山丘陵区,农村人口总体均呈不断减少的趋势,农村老年人的数量及其所占的比例呈不断上涨的趋势。数据表明,东部和中部地区尚有部分农村人口回流,而西部地区的人口回流量几乎可忽略不计。2.目前,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是很多地方政府获得建设用地指标的一个重要途径。方案的实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其他资源,假设农村无外来人口,未来多年后当村庄理论人口趋近于0时,理论上绝大部分农村居民点可以腾空,如果确实需要进行土地整理,则国家投入的成本会降低很多,可节省大量资源。所以,如果长远考虑,以时间换空间,政府可不急于短时间内的建设用地规模的过度严格控制,若干年后,大量农村居民点可以腾退使用。3.劳动力外流势必会导致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减少,同时人口老龄化,对新技能、新观念的接受和运用能力滞后,也会对农业经营活动带来负面影响。未来,一方面应加大新型农民科学和技能方面的教育培训,另一方面应鼓励新兴农业生产主体的发展,通过适当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解决劳动力问题。同时,应通过政策措施,鼓励和吸引青壮年从事农业产业,培训电商以及农村现有特色产业相衔接的技术知识,从而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4.留守人口多为老年人,缺乏新技术新思想,国家相关政策的实施也缺乏推动力和能力,特色水果种植业缺乏新技术导致产业发展缓慢,养殖业禽畜粪便处理、垃圾分类等环保措施很难得到切实有效的推广实施。
王钰[7](2020)在《陕西省中部地区循环农业典型模式分析与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循环农业的生产实践与理论研究是中国农业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陕西省中部地区正全力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积极开展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生产实践,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但理论基础研究薄弱,对循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循环特征、能量流动特征、资金流动特征、生态环境效益等掌握有限,缺乏与生产实践相同步的认知和综合评价。本文选取了陕西省中部地区以农村庭院为主体的“猪-沼-粮”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农村庭院模式Ⅰ)、“猪-沼-果”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农村庭院模式Ⅱ)、以丰润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态示范园为主体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农业园区模式Ⅰ)、以宜君多层复合种养生态示范园为主体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农业园区模式Ⅱ)和以恒盛养殖有限公司为主体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龙头企业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各模式的跟踪调查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应用物质流分析、能流分析、资金流分析、生命周期评价、能值分析方法对该区域不同生产规模、不同经营主体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物质转化效率、能量产投比、经济产投比、减排效益值、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特征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和综合评价,得到如下结论:(1)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能够将系统产生的部分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实现物质和氮在模式内部的再循环、再利用,但是模式中物质和氮的主要来源仍是市场,主要包括水、饲料和化肥。在农业园区模式Ⅱ和龙头企业模式中沼肥完全替代了化肥,有利于农业的无害化生产,但两种模式中的种植子系统均出现了氮亏损的情况。龙头企业模式的物质转化效率是农村庭院模式Ⅱ的2.6倍、农业园区模式Ⅱ的25.6倍,但氮转化效率仅为农业园区模式Ⅱ的41.5%和农村庭院模式Ⅱ的65.0%。农业园区模式Ⅰ中种植子系统的氮肥投入量过大,使氮盈余量较大,全模式氮转化效率最低。(2)循环农业生产模式是以有机能投入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龙头企业模式有机能/无机能达到188.9,是农业园区模式Ⅱ的4.3倍,能流循环指数0.99,能流密度3.47 MJ/(m2·a),显示出较强的系统自我维持能力和稳定性。农村庭院模式Ⅰ和农业园区模式Ⅱ通过饲料自给和肥料自给,表现出较高的系统内依存度,是农业园区模式Ⅰ的6.0倍和4.1倍。农业园区模式Ⅰ各子系统均表现出良好的能量转化效率,全模式能量产投比最高,为0.99,分别是农村庭院模式Ⅰ、农村庭院模式Ⅱ、农业园区模式Ⅱ和龙头企业模式能量产投比的1.4倍、2.1倍、2.4倍和2.3倍。(3)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资金流动量大幅提升,模式的投资回收期和投资风险程度随之增长。龙头企业模式的总收入水平较高,模拟30年的累计净现值为4720万元,是农业园区模式Ⅰ的3.5倍。龙头企业模式通过大型沼气工程产出的沼气和电力,年节支44.5万元。购买饲料投入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现金流出项目,在龙头企业模式中模拟30年的饲料总投入占总现金流出量的90%。农业园区模式Ⅱ充分利用了种植子系统产出的废弃物作为畜禽饲料,减少了饲料成本,使模式表现出较好的成本利润率、经济产投比、年均收益率和资本金利润率。(4)同评价单元下,龙头企业模式中的大型沼气工程的沼气产出量约是农村庭院模式中户用沼气工程的2倍。大型沼气工程每处理1000 t猪粪便产出的沼气、电力和沼肥,可替代煤炭66 t、热力发电15.7万k Wh、化肥22 t,减缓能源耗竭4.60E+6MJ、温室效应4.22E+5 kg CO2-eq/FU、环境酸化2281 kg SO2-eq/FU、富营养化151 kg NO3--eq/FU、光化学氧化88 kg C2H4-eq/FU、人体毒性378 kg 1,4-DCB/FU。沼气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集中在沼气燃烧阶段、沼肥产出和使用阶段。综合考虑沼气工程环境污染排放和减排,沼气工程对能源耗竭、温室效应、环境酸化、富营养化和人体毒性环境影响类型有减缓作用,但增加了光化学氧化潜在影响。农业园区模式Ⅰ的沼肥产出量较低,沼肥产出和使用阶段产生的环境酸化和富营养化低于其他模式,使其环境效益综合值最大,为186.57,其次是龙头企业模式,为132.95。(5)农业园区模式和龙头企业模式中不可更新资源能值占较大比例,系统面临不可更新资源耗竭的风险和模式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压力高于农村庭院模式。种植子系统废弃物饲料化使农村庭院模式Ⅰ和农业园区模式Ⅱ表现出较好的能值自给能力,其产出能值反馈率是龙头企业模式的4.4倍和2.4倍。综合考虑环境负载、能值产出率和市场能值交易,农村庭院模式具有良好的生态可持续性。本研究完成了对陕西省中部地区以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中心的典型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物质循环特征、能量流动特征、预期经济效益、节能减排效益和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可以为区域循环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肖稚颖[8](2020)在《农业产业集聚度、经济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以四川省为例》文中认为农业经济迅速发展,依赖于各个地区的资源禀赋及要素配置效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然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堆积、不合理排放导致生态越来越脆弱,成为制约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道路上的关键绊脚石。当前农业面源环境污染形势严峻,亟需解决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间发展失衡的冲突,减轻日趋凸显的生态负荷。农业产业集聚从空间地理层次完成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以竞争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实现“清洁”生产,对步入经济新常态和改善环境都具有积极作用。论文围绕农业发展,试图通过21市州和10类作物的集聚程度分别建立模型,探索农业集聚度、经济对生态环境影响的非线性路径,弥补一般模型较主观和解释力不强的缺陷,旨在找到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农作物增产保质“双赢”局面的突破口。论文研究时段为2009年到2017年,通过基尼系数法测算四川省21市州的农业产业集聚水平,以时序数据拟合各市州关于化肥、农药、农用塑料薄膜排放量的扩展EKC曲线,逐一梳理各市州农业产业集聚度、经济的生态效应,对发展模式不理想的市州发出预警;结合Tapio弹性脱钩系数描绘四川省整体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间的依托关系,针对2016-2017年的脱钩状态细化到市州,以脱钩系数地图呈现完整情况。论文选用区位熵度量了四川省粮食、蔬菜、水果、油料、药材、棉花、糖料、麻类、烟叶、茶叶10种主要作物的集聚程度;建立面板门槛回归模型验证各农作物的集聚程度是否存在门槛效应,探究不同产业集聚区间下生态效应的变化规律,厘清农业产业集聚度、经济对环境的影响路径,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科学性的参考。研究发现:(1)四川省整体农业集聚水平逐渐提升,2009-2017年广元、达州、雅安、攀枝花4个城市农业集聚水平提升明显;乐山市、资阳市、巴中市、宜宾市的农业集聚度有所下降,农业区域均衡化发展。(2)21市州中有13个市州的农业经济增长与农药、农用塑料薄膜污染排放之间发展模式为理想的“倒U”或“倒N”型,与化肥排放量间大多数呈现“N”型规律。固定经济效应后,成都、广元、眉山、南充、攀枝花、遂宁、雅安7市农业集聚度对3类环境污染都具有抑制作用。全省农药污染排放与经济发展已步入强脱钩状态,而化肥与塑料薄膜的污染排放在21市州中还未实现完全强脱钩。(3)粮食、蔬菜、水果、油料和药材的区位熵在21市州中差异较小,作物生长具有广泛性;而棉花、糖料、麻类、烟叶和茶叶5类作物拥有地域特色,分别只在极少数市州产生高度集聚现象,区位熵值远超全省平均水平。(4)农作物集聚程度的生态效应存在显着的区间差异。化肥排放方面,多数作物集聚过程中经济增长与污染排放呈现逐渐增加的正相关关系或者是“先增加后减小”规律变化;而农药方面生态效应多体现为逐渐减小的环境负外部性;关于农用塑料薄膜的门槛模型中,环境负外部性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加的农作物最多。
赵建英[9](2019)在《耕地生态保护激励政策对农户行为的影响研究 ——基于农户施肥施药行为的分析》文中认为为了推进耕地生态保护工作,落实“三位一体”的耕地保护理念,如何加强耕地生态保护政策对农户土地利用方式的引导、规范作用,提高农户保护耕地生态环境的参与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基于此提出了本研究命题。农户在农业生产中的行为是农户土地利用方式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为了聚焦研究对象,把农户化肥、农药施用这两个农户行为的核心环节作为替代性变量。构建耕地生态保护激励政策对农户行为的影响分析模型。为了给研究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开展了田野调查与行为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1)通过数据分析,离析出农户行为具有很强的“迟滞性”、较强的“内在一致性”和风险偏好中性的特征。(2)面板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化肥、农药的施用量虽然受到了政策的影响,但是在多个粮食产区依然存在过量施用的现象,并没有体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3)在确定性农业生产条件下,种植作物和施用农用物资种类的变化不对乡邻影响、省钱、学习指导和省事四个因素作用的发挥以及各因素的作用路径产生影响。非确定性农业生产条件这一假设,对大部分因素的作用范围或作用方式产生了影响。农户风险厌恶程度越高,越倾向于拒绝降低化肥农药的施用量。(4)通过综合运用各项激励政策可以使农户更倾向于风险偏好,进而不同程度的提高其降低施用量行为的发生几率。其中补贴类激励政策相对影响效果最明显。综上所述,农户土地利用方式的生态化演变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自然历史过程。着眼于改变农户的风险态度,构建、完善耕地生态保护激励政策,可以有效提高农户土地利用方式生态化变迁的发生几率,提高农户保护耕地生态的参与度,从而提升政策执行效果。基于此,为了提升农户耕地保护的参与度,从进一步完善制度环境、加强舆论引导、优化科技服务体系、发挥市场的引导作用四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何悦[10](2019)在《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形成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 ——基于川渝柑橘种植户化学品投入的实证》文中认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进程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不断锐减,农户投入大量化肥、农药等化学品来替代农业劳动力的缺失已成为普遍选择。化肥、农药等化学品的使用为我国农产品产量提升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随着农户对农业化学品依赖性的增加,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不合理施用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直接影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连续几年的重要一号文件持续聚焦于农业绿色发展,以此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学者们普遍认为源头治理是改善生态环境和保障农产品安全的关键,即对农户生产行为的规范和改善。农户作为有限理性人,其生产行为受到内外多个因素的影响,深入探讨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形成机理和影响路径,有利于从根本上引导和规范农户的生产行为。本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要素禀赋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外部性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形成机理的研究框架,以川渝柑橘种植户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系统动力学模型,探讨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形成机理,模拟仿真不同政策环境下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变化,提出促使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实现的路径,为制定相应政策提供理论参考。本文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农业绿色生产整体水平较低,且不同区域间存在差异。农户适量施肥行为和商品有机肥购买施用行为较少,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水平不高;违禁农药施用现象仍然存在,农药安全间隔期执行情况和绿色病虫害防治技术采纳情况不容乐观;农户绿色生产水平有待提升。(2)农户对知识能力、组织参与、市场环境、政府激励和政府规制的感知水平差异较大。感知水平依次为知识能力>政府激励>政府规制>市场环境>组织参与,说明农户对内部因素的感知水平要高于外部因素,产业化组织功能的缺失导致农户感知水平普遍较低。(3)农户绿色生产行为水平较低,意愿与行为存在不一致现象。农户绿色施肥行为和绿色施药行为,其意愿都要高于实际行为,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4)知识能力、市场环境、政府激励和政府规制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存在正向影响,且影响路径有所差异,而组织参与对其影响并不显着。对农户绿色施肥行为的影响程度依次为知识能力>政府激励>市场环境>政府规制;对农户绿色施药行为的影响程度依次为知识能力>政府规制>市场环境>政府激励。说明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受自身知识能力的影响最大,而政府、市场和组织等主体的作用相比要弱,加大提升农户知识能力能更有效促使农户的绿色生产行为。(5)政策满意度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和行为之间存在正向调节作用。农户对政策的满意度越高,有助于实现农户绿色生产意愿向行为的转化,因此可以通过提高农户政策满意度来促进农户绿色生产行为。(6)单一政策中知识能力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影响最大,多种政策实施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单一政策实施的影响。分别增加知识能力、组织参与、市场环境、政府激励和政府规制水平有助于农户实施绿色生产行为,其中知识能力的影响最大;同时增加这五个政策的水平,农户绿色生产行为提升幅度较大。(7)建立“农户-组织-市场-政府”多主体的动态协作体系,促进农户绿色生产行为。通过提高农户绿色生产知识水平、加强农业组织化程度、完善农业市场环境和加大政府政策力度等路径,通过多方主体的协作与努力,促使农业绿色发展和农户绿色生产行为。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构建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形成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研究从知识能力、组织参与、市场环境、政府激励和政府规制几个方面,对计划行为理论应用进行拓展,深入探讨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形成机理,为农户生产行为的研究提供了新颖的视角。第二,从农户感知异质性视角探讨组织参与、市场环境、政府激励和政府规制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已有研究多在同质性假设背景下,忽视了农户异质性所引致的对同一行为影响的感知差异。本研究从农户感知的视角,分析农户对产业组织、市场环境和政府政策的异质性感知对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第三,模拟仿真不同政策环境下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动态变化过程,探讨不同政策的有效性。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不同政策环境下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演变趋势进行模拟和仿真,进一步识别不同政策的效果,为相关部门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我国农用农药环境影响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农用农药环境影响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农户生计转型背景下的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研究进展 |
1.2.2 农户生计转型研究进展 |
1.2.3 简要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 理论基础 |
2.1.1 土地集约利用理论 |
2.1.2 计划行为理论 |
2.1.3 人地关系理论 |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概念界定 |
2.2.1 农户与农户生计转型 |
2.2.2 集约化与可持续集约化 |
2.2.3 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 |
2.3 理论分析 |
2.3.1 农户生计转型理论分析 |
2.3.2 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理论分析 |
2.3.3 农户生计转型与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之间的互馈关系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曲阜市自然资源状况 |
3.1.2 曲阜市社会经济状况 |
3.1.3 调研乡镇概况 |
3.2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样本描述 |
第4章 农户生计类型及转型趋势 |
4.1 农户生计特征分析 |
4.1.1 家庭人口 |
4.1.2 文化程度 |
4.1.3 职业类型 |
4.1.4 家庭资产 |
4.2 农户生计类型及特征差异 |
4.2.1 农户生计类型划分 |
4.2.2 不同生计类型农户特征差异 |
4.3 农户生计转型阶段及趋势分析 |
4.3.1 农户生计转型阶段划分 |
4.3.2 农户生计转型趋势分析 |
第5章 耕地利用特征分析与可持续集约化评价 |
5.1 耕地利用特征分析 |
5.1.1 经营规模 |
5.1.2 经营方式 |
5.1.3 农户认知 |
5.1.4 减施意愿 |
5.2 基于能值的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评价 |
5.2.1 能值分析 |
5.2.2 能值计算 |
5.2.3 评价体系 |
5.3 基于能值的评价结果分析 |
5.3.1 耕地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概况 |
5.3.2 耕地利用投入-产出分析 |
5.3.3 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评价 |
第6章 农户生计转型与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的互馈影响 |
6.1 不同生计类型农户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差异 |
6.2 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差异下的农户生计转型趋势 |
6.3 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调控建议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拆除与装修垃圾监测管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基于实际工程的装修垃圾监测管理与污染特性分析 |
2.1 装修垃圾检测指标选取 |
2.1.1 产生阶段检测指标 |
2.1.2 堆填处置阶段检测指标 |
2.2 研究方法 |
2.2.1 示范工程简介 |
2.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2.3 仪器设备 |
2.3 装修垃圾污染特征分析 |
2.3.1 重金属污染分析与评价 |
2.3.2 重金属多元统计分析 |
2.3.3 有机物污染分析 |
2.3.4 浸出毒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拆除垃圾与再生骨料污染特性分析与监测 |
3.1 拆除垃圾检测指标选取 |
3.1.1 产生阶段检测指标 |
3.1.2 堆填和处置阶段检测指标 |
3.2 研究方法 |
3.2.1 示范工程简介 |
3.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3.2.3 仪器设备 |
3.3 拆除垃圾污染特征分析 |
3.3.1 重金属污染分析与评价 |
3.3.2 重金属多元统计分析 |
3.3.3 有机物污染分析 |
3.3.4 浸出毒性分析 |
3.4 再生骨料污染特征分析 |
3.4.1 重金属污染分析 |
3.4.2 浸出毒性分析 |
3.5 拆除垃圾与再生骨料汞形态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拆除与装修垃圾现场监测方法研究 |
4.1 研究方法 |
4.1.1 仪器设备 |
4.1.2 现场分析技术特点 |
4.1.3 背景设定 |
4.1.4 分析结果校正 |
4.2 测定结果分析 |
4.2.1 测定时间与元素含量关系 |
4.2.2 不同仪器与元素含量关系 |
4.2.3 实验室、现场分析与元素含量的关系 |
4.3 重金属风险评估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拆除与装修垃圾监测管理体系研究 |
5.1 国内监测管理体系研究 |
5.1.1 国内监测管理方法发展历程 |
5.1.2 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现状 |
5.1.3 监测方法存在的问题 |
5.2 监测管理体系的建立 |
5.2.1 拆除与装修垃圾监测管理流程 |
5.2.2 拆除与装修垃圾监测管理影响因素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拉萨河流域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土壤重金属概述 |
1.3.1 土壤重金属的概念 |
1.3.2 土壤重金属污染特点 |
1.3.3 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来源 |
1.3.4 土壤重金属污染危害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2 西藏高原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环境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样品采集与分析检测方法 |
2.2.1 采样点布设 |
2.2.2 土壤样品采集与保存 |
2.2.3 土壤样品预处理 |
2.2.4 土壤样品的分析检测 |
2.3 土壤重金属评价方法 |
2.3.1 单因子污染指数法 |
2.3.2 综合污染指数法 |
2.3.3 地累积指数法 |
2.3.4 污染负荷指数法 |
2.3.5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 |
第三章 传统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评价及源解析 |
3.1 传统耕地土壤重金属含量情况 |
3.2 传统耕地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3.3 传统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分析 |
3.3.1 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分析 |
3.3.2 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分析 |
3.3.3 地累积指数评价结果分析 |
3.3.4 污染负荷指数评价结果分析 |
3.3.5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分析 |
3.4 传统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源解析 |
3.4.1 相关性分析结果 |
3.4.2 主成分分析结果 |
3.5 小结 |
第四章 设施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评价及源解析 |
4.1 设施农地土壤重金属含量情况 |
4.2 设施农地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4.3 设施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指数评价结果分析 |
4.3.1 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分析 |
4.3.2 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分析 |
4.3.3 地累积指数评价结果分析 |
4.3.4 污染负荷指数评价结果分析 |
4.3.5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分析 |
4.4 设施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源解析 |
4.4.1 相关性分析结果 |
4.4.2 主成分分析结果 |
4.5 小结 |
第五章 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
5.1 危害识别 |
5.2 暴露评价 |
5.3 毒性评估 |
5.4 风险表征 |
5.5 健康风险评价分析 |
5.5.1 拉萨河流域农耕期传统耕地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结果 |
5.5.2 拉萨河流域休耕期传统耕地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结果 |
5.5.3 拉萨河流域农耕期设施农地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结果 |
5.5.4 拉萨河流域休耕期设施农地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结果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4)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中国稻谷生产的碳 ——水足迹量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中国农业环境及稻谷生产现状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水足迹和碳足迹评价 |
1.2.2 稻谷生产水足迹和碳足迹 |
1.3 研究目的、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目标和范围定义 |
2.1 功能单位和系统边界 |
2.2 碳-水足迹评价方法 |
第三章 碳-水足迹评价清单构建 |
第四章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碳-水足迹量化结果 |
4.1 中间点影响结果 |
4.2 终点损伤评价结果 |
4.3 敏感性分析结果 |
4.4 统计学耦合分析结果 |
第五章 结果阐释与讨论 |
5.1 中国稻谷生产碳-水足迹多要素时间序列分析 |
5.2 中国稻谷生产碳-水足迹空间差异分析 |
5.3 稻谷种植技术优化 |
5.4 社会经济要素相关性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我国农用地土壤污染修复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目的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动态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我国农用地土壤污染修复概述 |
一、农用地土壤污染修复的相关概念 |
(一) 农用地及其基本特征 |
(二) 农用地土壤污染 |
(三) 农用地土壤污染修复 |
二、农用地土壤污染修复法律制度实施的价值 |
(一) 保障生命健康 |
(二) 实现长治久安 |
(三) 维护环境人权 |
三、农用地土壤污染修复法律制度演变 |
(一) 农用地土壤污染修复的萌芽时期 |
(二) 农用地土壤污染修复的发展时期 |
(三) 农用地土壤污染修复的全面确立时期 |
第二章 我国农用地土壤污染修复的主体 |
一、主体范围 |
(一) 土壤污染责任人 |
(二) 土地使用权人 |
(三) 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
二、修复主体设置的局限性 |
(一) 未明确修复主体之间的关系 |
(二) 农用地使用权人义务过重 |
(三) 地方政府土壤修复责任有限 |
三、完善土壤污染修复主体的设置 |
(一) 明确终局责任 |
(二) 农用地使用权人的免责事由 |
(三) 强化行政机关的土壤污染修复责任 |
第三章 我国农用地土壤污染修复的程序 |
一、土壤污染修复的法定程序 |
(一) 确定修复土壤 |
(二) 实施具体修复 |
(三) 修复效果评估及后期管理 |
二、修复程序中的不足 |
(一) 农用地修复的条件不明确 |
(二) 修复方案备案制不健全 |
(三) 环境信息公开不到位 |
(四) 转运规则不细致 |
(五) 第三方机构的资质不详 |
三、修复程序的细节改进 |
(一) 明确农用地的修复前提 |
(二) 完善修复方案的备案制 |
(三) 加强环境信息公开 |
(四) 细化转运规则 |
(五) 规范第三方机构管理 |
第四章 我国农用地土壤污染修复的责任追究 |
一、立法现状 |
(一) 行政机关的法律责任 |
(二) 土壤污染责任人或土地使用权人的法律责任 |
(三) 第三方机构的法律责任 |
二、法律责任亟待完善 |
(一) 部门权责模糊 |
(二) 行政追责机制薄弱 |
(三) 第三方机构的的法律责任不全面 |
三、填补法律责任漏洞 |
(一) 保证部门责任落实到位 |
(二) 强化行政执法机制 |
(三) 明晰第三方机构的法律责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农村人口变化对土地利用及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以辽宁省三个典型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国内外研究总结 |
1.3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1.3.1 相关概念 |
1.3.2 理论基础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辽宁省总体概况 |
2.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2.1.2 人口状况 |
2.1.3 地形地貌 |
2.1.4 气候条件 |
2.1.5 土地资源 |
2.2 辽宁省各区域概况 |
2.2.1 辽宁东部 |
2.2.2 辽宁中部 |
2.2.3 辽宁西部 |
2.3 典型案例村的选取 |
2.3.1 丹东市五龙背镇新建村—辽宁东部 |
2.3.2 盖州市九寨镇九寨村—辽宁中部 |
2.3.3 北票市泉巨永乡黄家沟村—辽宁西部 |
第三章 辽宁省3个典型村的人口现状及变化分析 |
3.1 农村人口现状分析 |
3.1.1 农村人口数量状况 |
3.1.2 农村人口年龄结构情况 |
3.1.3 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状况 |
3.1.4 农村劳动力情况 |
3.2 农村人口未来趋势预测 |
3.2.1 理论人口分析 |
3.2.2 现实人口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农村人口变化对土地利用及生态环境的影响 |
4.1 农村人口变化对农村居民点的影响分析 |
4.1.1 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潜力测算 |
4.1.2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现实综合修正系数测算 |
4.1.3 农村居民点整理现实潜力测算 |
4.1.4 农村人口变化对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影响分析 |
4.1.5 小结 |
4.2 农村人口变化对农用地利用的影响分析 |
4.2.1 耕地利用的影响 |
4.2.2 园地利用的影响 |
4.2.3 林地利用的影响 |
4.2.4 小结 |
4.3 农村人口变化对土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
4.3.1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 |
4.3.2 农用化学品使用 |
4.3.3 禽畜养殖 |
4.3.4 人居环境 |
4.3.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农村居民点的整理建议 |
5.2.2 农用地的利用建议 |
5.2.3 农村土地生态环境管理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陕西省中部地区循环农业典型模式分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发展循环农业是建设我国农业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
1.1.2 循环农业的基本理论 |
1.2 循环农业的研究现状 |
1.2.1 我国循环农业发展实践 |
1.2.2 国内外循环农业评价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2.1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物质流分析 |
2.2.2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能流分析 |
2.2.3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资金流分析 |
2.2.4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生命周期评价 |
2.2.5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能值分析 |
2.2.6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综合评价 |
2.3 研究模式 |
2.3.1 以农村庭院为主体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
2.3.2 以农业示范园区为主体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
2.3.3 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
2.4 研究方法 |
2.4.1 数据获取与收集 |
2.4.2 具体的评价方法 |
2.5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陕西省中部地区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构成特征 |
3.1 中国循环农业模式发展现状 |
3.2 陕西省中部地区循环农业典型模式 |
3.2.1 农村庭院模式 |
3.2.2 农业园区模式 |
3.2.3 龙头企业模式 |
第四章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物质流分析 |
4.1 农村庭院模式的物质流特征分析 |
4.1.1 农村庭院模式Ⅰ的物质产投结构分析 |
4.1.2 农村庭院模式Ⅱ的物质产投结构分析 |
4.1.3 农村庭院模式的物质流评价指标计算及分析 |
4.2 农业园区模式的物质流特征分析 |
4.2.1 农业园区模式Ⅰ的物质产投结构分析 |
4.2.2 农业园区模式Ⅱ的物质产投结构分析 |
4.2.3 农业园区模式的物质流评价指标计算及分析 |
4.3 龙头企业模式物质流特征分析 |
4.3.1 龙头企业模式的物质产投结构分析 |
4.3.2 龙头企业模式的物质流评价指标计算及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能流分析 |
5.1 农村庭院模式的能流特征分析 |
5.1.1 农村庭院模式Ⅰ的能量产投结构分析 |
5.1.2 农村庭院模式Ⅱ的能量产投结构分析 |
5.1.3 农村庭院模式的能流评价指标计算及分析 |
5.2 农业园区模式的能流特征分析 |
5.2.1 农业园区模式Ⅰ的能量产投结构分析 |
5.2.2 农业园区模式Ⅱ的能量产投结构分析 |
5.2.3 农业园区模式的能流评价指标计算及分析 |
5.3 龙头企业模式的能流特征分析 |
5.3.1 龙头企业模式的能量产投结构分析 |
5.3.2 龙头企业模式的能流评价指标计算及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资金流分析 |
6.1 农村庭院模式的资金流分析 |
6.1.1 农村庭院模式Ⅰ的现金流量分析 |
6.1.2 农村庭院模式Ⅱ的现金流量分析 |
6.1.3 农村庭院模式的资金流指标计算及分析 |
6.2 农业园区模式的资金流分析 |
6.2.1 农业园区模式Ⅰ的现金流量分析 |
6.2.2 农业园区模式Ⅱ的现金流量分析 |
6.2.3 农业园区模式的资金流指标计算及分析 |
6.3 龙头企业模式的资金流分析 |
6.3.1 龙头企业模式的现金流量分析 |
6.3.2 龙头企业模式的资金流指标计算及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生命周期评价 |
7.1 对不同沼气生产子系统的清单汇总 |
7.2 对不同沼气生产子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特征化评价 |
7.2.1 户用沼气工程环境影响特征化 |
7.2.2 大型沼气工程环境影响特征化 |
7.3 不同沼气生产子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标准化分析 |
7.4 对不同沼气生产子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加权评估 |
7.5 小结 |
第八章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能值特征分析 |
8.1 农村庭院模式的能值特征分析 |
8.1.1 农村庭院模式Ⅰ的能值投入结构分析 |
8.1.2 农村庭院模式Ⅱ的能值投入结构分析 |
8.1.3 农村庭院模式的能值评价指标汇总及分析 |
8.2 农业园区模式的能值特征分析 |
8.2.1 农业园区模式Ⅰ的能值投入结构分析 |
8.2.2 农业园区模式Ⅱ的能值投入结构分析 |
8.2.3 农业园区模式的能值评价指标汇总及分析 |
8.3 龙头企业模式的能值特征分析 |
8.3.1 龙头企业模式的能值投入结构分析 |
8.3.2 龙头企业模式的能值评价指标汇总及分析 |
8.4 小结 |
第九章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综合评价 |
9.1 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评价指标汇总及综合评价 |
9.1.1 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评价指标汇总 |
9.1.2 农村庭院模式的综合评价 |
9.1.3 农业园区模式的综合评价 |
9.1.4 龙头企业模式的综合评价 |
9.2 对陕西省中部地区循环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结论 |
10.2 研究创新点 |
10.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农业产业集聚度、经济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以四川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技术路线图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产业集聚涵义的文献综述 |
2.2 产业集聚程度测算的文献综述 |
2.3 产业集聚对环境影响的文献综述 |
2.4 经济发展对环境影响的文献综述 |
2.5 文献述评 |
第3章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
3.1 产业集聚对环境的影响机制 |
3.1.1 产业集聚的环境正外部性 |
3.1.2 产业集聚的环境负外部性 |
3.1.3 集聚对环境影响的综合分析 |
3.2 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机制 |
3.3 产业集聚、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模型设定 |
4.1.1 集聚度的测量 |
4.1.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4.1.3 脱钩模型 |
4.1.4 门槛面板回归模型 |
4.2 数据来源及指标选取 |
4.2.1 变量说明 |
4.2.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第5章 四川省农业产业及环境发展现状 |
5.1 农业产业集聚现状 |
5.1.1 21市州农业产业集聚度整体提高 |
5.1.2 10类农作物集聚度 |
5.2 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
5.2.1 第一产业发展现状 |
5.2.2 农作物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逐年递增 |
5.2.3 2009年与2017年10类农作物产量变化 |
5.3 污染源物质用量现状 |
5.3.1 化肥施用量严重超标 |
5.3.2 农药使用量呈逐年递减 |
5.3.3 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还处于增长阶段 |
5.3.4 降雨PH与正常值偏离大 |
第6章 21市州农业集聚度、经济对环境的影响路径分析 |
6.1 扩展的环境库兹捏茨曲线分析 |
6.1.1 化肥排放污染影响分析 |
6.1.2 农药排放污染影响分析 |
6.1.3 农用塑料薄膜排放污染影响分析 |
6.2 农业经济与环境污染脱钩分析 |
6.3 实证结论 |
第7章 10类农作物集聚度、经济对环境的影响路径分析 |
7.1 门槛面板回归模型建立 |
7.1.1 平稳性检验 |
7.1.2 显着性检验 |
7.2 基于门槛模型的农业集聚效应分析 |
7.3 门槛模型实证结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时序数据单位根检验 |
B.2009-2016年农作物区位熵测算表 |
C.门槛效应的显着性检验LR图 |
(9)耕地生态保护激励政策对农户行为的影响研究 ——基于农户施肥施药行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1 农户行为关键环节研究现状 |
1.3.2 耕地保护政策研究现状 |
1.3.3 风险态度对农户行为的影响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研究准备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2.1.1 耕地生态保护政策 |
2.1.2 农户行为 |
2.1.3 风险偏好与风险厌恶 |
2.2 研究准备 |
2.2.1 本次研究采用的年度数据主要来源于《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中国农业统计资料》以及《中国农业年鉴》 |
2.2.2 行为实验 |
2.3 理论基础 |
2.3.1 农户行为理论 |
2.3.2 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本章小结 |
3 耕地生态保护政策对农户行为影响机制模型建构 |
3.1 农户行为决策的特征分析 |
3.1.1 农户行为具有较强的“迟滞性” |
3.1.2 农户行为决策体现出很强的内在一致性 |
3.1.3 农户行为体现出风险偏好中性的特征 |
3.2 分析模型构建 |
3.2.1 耕地生态保护政策实施效果理论模型构建 |
3.2.2 耕地生态保护激励政策对农户行为的影响机制模型 |
本章小结 |
4 耕地生态保护政策实施效果的实证分析 |
4.1 模型检验 |
4.1.1 平稳性检验 |
4.1.2 效应检验 |
4.2 农户行为受政策影响效果实证分析 |
本章小结 |
5 农户决策考虑因素对化肥农药施用量影响实证分析 |
5.1 模型检验 |
5.2 确定性环境下决策考虑因素对化肥农药施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
5.2.1 各因素对化肥农药施用量影响分析 |
5.2.2 各因素对化肥农药施用量作用路径分析 |
5.3 非确定性环境下决策考虑因素对化肥农药施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
本章小结 |
6 耕地生态保护激励政策对农户化肥、农药施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 各因素对农户降低化肥农药施用量行为发生几率的影响分析 |
6.2 农地生态保护激励政策对农户化肥农药降低施用量行为发生几率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7 提升耕地生态保护激励政策有效性的建议措施 |
7.1 进一步完善制度环境,为提升农户参与积极性提供制度保障 |
7.2 进一步加强舆论引导,为提升农户的参与意识提供舆论环境 |
7.3 进一步优化科技服务体系,为提升农户参与能力提供技术支持 |
7.4 进一步发挥市场的引导作用,为提升农户参与意愿提供动力支撑 |
8 结论与创新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10)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形成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 ——基于川渝柑橘种植户化学品投入的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农业生产化学品投入的现状 |
1.3.2 农业生产化学品不合理使用的危害 |
1.3.3 农业生产化学品不合理使用的原因 |
1.3.4 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 |
1.3.5 农户绿色生产行为产生的效应 |
1.3.6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农户 |
2.1.2 农户绿色生产行为 |
2.1.3 农用化学品 |
2.2 理论基础 |
2.2.1 计划行为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4 外部性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说 |
3.1 理论分析 |
3.1.1 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形成的机理分析 |
3.1.2 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3 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形成的理论分析框架 |
3.2 研究假说 |
3.3 模型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4 研究设计与描述性分析 |
4.1 问卷设计与变量选择 |
4.1.1 问卷结构 |
4.1.2 变量选择与量表设计 |
4.2 预调研及问卷的修正 |
4.3 抽样设计及数据收集 |
4.3.1 确定调研区域 |
4.3.2 选取调研样本 |
4.3.3 具体调研方法 |
4.3.4 数据收集 |
4.4 样本农户基本情况 |
4.4.1 样本农户个人特征 |
4.4.2 样本农户家庭特征 |
4.4.3 样本农户生产特征 |
4.5 样本农户绿色生产状况 |
4.5.1 农户施肥特征 |
4.5.2 农户施药特征 |
4.6 本章小结 |
5 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形成机理的实证分析 |
5.1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1 知识能力的统计分析 |
5.1.2 组织参与的统计分析 |
5.1.3 市场环境的统计分析 |
5.1.4 政府激励的统计分析 |
5.1.5 政府规制的统计分析 |
5.1.6 行为态度的统计分析 |
5.1.7 主观规范的统计分析 |
5.1.8 知觉行为控制的统计分析 |
5.1.9 农户绿色生产行为意愿的统计分析 |
5.1.10 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统计分析 |
5.2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5.3 信度与效度检验 |
5.3.1 信度检验 |
5.3.2 效度检验 |
5.4 计量模型构建 |
5.4.1 结构方程模型的概述 |
5.4.2 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
5.5 农户绿色施肥行为形成机理的实证分析 |
5.5.1 模型拟合度检验 |
5.5.2 参数估计 |
5.5.3 实证结果分析与假说检验 |
5.5.4 调节效应检验 |
5.5.5 农户绿色施肥行为模型多群组分析 |
5.6 农户绿色施药行为形成机理的实证分析 |
5.6.1 模型拟合度检验 |
5.6.2 参数估计 |
5.6.3 实证结果分析与假说检验 |
5.6.4 调节效应检验 |
5.6.5 农户绿色施药行为模型多群组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动态模拟分析 |
6.1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概述 |
6.1.1 系统动力学的定义 |
6.1.2 系统动力学的特征 |
6.1.3 系统动力学的相关概念 |
6.1.4 系统动力学建模的步骤 |
6.2 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6.2.1 基本假设 |
6.2.2 系统模型边界及因果关系 |
6.2.3 系统模型构建及参数设置 |
6.3 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系统动力学模型检验 |
6.3.1 模型结构适合性检验 |
6.3.2 模型行为的灵敏度检验 |
6.3.3 模型结构的一致性检验 |
6.4 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系统模型仿真 |
6.4.1 不同政策模拟分析 |
6.4.2 多种政策综合模拟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实现路径 |
7.1 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基本目标 |
7.2 农户层面 |
7.2.1 提高农户绿色生产知识获取的便利性 |
7.2.2 构建多主体、多途径的农户绿色生产教育培训体系 |
7.2.3 加强对农户自我约束意识的培养 |
7.3 组织层面 |
7.3.1 鼓励农户自愿领办或者加入农业合作性质的经济组织 |
7.3.2 充分发挥产业组织的服务功能 |
7.3.3 完善组织与农户的利益分配机制 |
7.4 市场层面 |
7.4.1 严格规范农资销售市场 |
7.4.2 完善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
7.4.3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披露 |
7.5 政府层面 |
7.5.1 加强农业绿色生产的宣传力度和技术指导 |
7.5.2 建立以绿色生产为导向的农业补贴机制 |
7.5.3 积极推进“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 |
7.5.4 加大政府对农户生产行为的规制力度 |
7.6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Ⅰ |
附录Ⅱ |
四、我国农用农药环境影响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户生计转型背景下的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研究[D]. 彭文龙.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2]拆除与装修垃圾监测管理体系研究[D]. 朱金彤.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3]拉萨河流域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调查分析[D]. 任培. 西藏大学, 2021(12)
- [4]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中国稻谷生产的碳 ——水足迹量化分析[D]. 张天祚. 山东大学, 2021(12)
- [5]我国农用地土壤污染修复法律制度研究[D]. 马媛媛. 苏州大学, 2020(03)
- [6]农村人口变化对土地利用及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以辽宁省三个典型村为例[D]. 李聪.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7]陕西省中部地区循环农业典型模式分析与评价[D]. 王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8]农业产业集聚度、经济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以四川省为例[D]. 肖稚颖.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9]耕地生态保护激励政策对农户行为的影响研究 ——基于农户施肥施药行为的分析[D]. 赵建英.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10]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形成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 ——基于川渝柑橘种植户化学品投入的实证[D]. 何悦. 四川农业大学, 2019(12)
标签:土壤重金属污染论文;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风险评价论文;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