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导管消融术前后QT离散度变化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郭丹杰,卢喜烈,王岚,张海澄[1](2018)在《ISHNE-HRS动态心电图远程监测2017专家共识》文中认为动态心电图(ambulatory ECG,AECG)常用于各种临床情况,以检测不易从常规心电图检出的心律失常。对心律失常进行精确实时地描述对于直接治疗至关重要,而直接治疗对诊断、预后及患者症状的状态有重要影响。来自各种各样的AECG记录系统的节律信息常常可使患者得到适当和特定的医疗和介入管理。本文详细阐述了AECG技术应用于临床实践以及临床研究的背景和框架。
张立萍[2](2010)在《预激综合征家系基因连锁分析与突变检测》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预激综合征(WPW综合征)在西方国家是室上性心律失常第二位的常见原因,而在中国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第一位的原因。但预激综合征(WPW综合征)家族性表现是一种罕见的情形,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此,我们研究了一个以高猝死风险为独特临床表现的WPW综合征中国家系,两名家系成员均出现房颤经旁道快速前向传导,家系中另一成员不明原因早发猝死。对该家系进行心电生理相关检查及基因连锁分析及突变检测,以确定该WPW综合征家系致病基因,明确猝死相关因素。另外,通过基因突变检测去探究家族性房颤和并发于WPW综合征背景下的房颤,二者之间是否存在潜在的遗传关联。方法一.收集WPW综合征家系成员详细临床资料,分为患病组与非患病组,以散发性WPW综合征为对照,进行12导联体表心电图检查,测定P波离散度,QT离散度,进行相关分析;并行心内电生理检查,进行危险评估。二.收集WPW综合征家系成员及散发性WPW综合征成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提取DNA,用基因连锁分析方法进行染色体7q3连锁相关分析。三.通过DNA直接测序,进行PRKAG2致病基因突变检测。四.通过DNA直接测序,进行KCNQ1基因突变检测。结果一.Pd能较好地反映心房有效不应期离散度,对家族性WPW综合征患者中阵发性房颤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除公认的房颤快速经旁道前向传导引发室颤外,原发性室颤也可能是此类患者猝死率高于散发患者的原因。二.该中国WPW综合征家系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7q3上的D7S505位点附近。三.PRKAG2 cDNA 995 bp发生G→A点突变,导致第302个氨基酸由精氨酸(Arg)变为谷氨酰胺(Gln),即R302Q突变,在5个存活的受累家族成员(Ⅰ-1,Ⅱ-2,Ⅱ-4,Ⅲ-1,Ⅲ-3)中检测到,而在正常家族成员和散发个体中没有检测到。四.在WPW综合征家系成员及散发个体中均未检测到KCNQ1基因突变。结论1.PRKAG2 R3O2Q突变也可以呈现恶性临床表现,此研究结果拓展了相关于PRKAG2心脏综合征的基因型-表现型的关系谱,提示家族性预激综合征的基因型-表现型的一种新的复杂性。这种差异提示遗传异质性,可能与环境,种族和性别相关。2.我们的研究结果为家族性预激综合征患者比散发患者具有更高的猝死风险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3.对家系成员应进行基因检测可以明确致病原因,进而对患者进行危险评估,以降低猝死风险。4. KCNQ1基因突变可能不是并发于WPW综合征背景下的房颤的发病原因。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专题组,吴宇,朱俊,任自文[3](2003)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建议(2001年)》文中认为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专题组[4](2001)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建议》文中研究表明
陈新,张澍,胡大一,马长生,黄从新,王方正,杨延宗,张奎俊,李莉,杨新春,曹克将,马坚,江洪,吴书林,华伟,代表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房性快速心律失常专家工作组[5](2001)在《心房颤动:目前认识和治疗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房颤动 (房颤 )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尽管房颤本身并不直接危及生命 ,房颤时快速的心室率可引起血流动力学恶化 ,产生明显症状 ,尤其使患者有发生脑血管栓塞的危险。大多数房颤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病尤其二尖瓣病变的患者。发生在无可察觉的心血管病和其它病因的孤立性房颤也不少见 ,约占 30 %。除了病因治疗外 ,房颤的处理有 3个策略 ,包括 (1)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 ;(2 )控制心室率 ;和 (3)预防栓塞性事件 ,尤其脑卒中。有些患者需要 1个以上的治疗策略。尽管有一些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的资料有助于临床医师作出治疗决策 ,但只有抗凝治疗能裨益患者有较多的证据。但是 ,由于种族差异 ,在白种人群中进行的随机临床试验所获得的资料是否适合中国人尚难定论。本文就房颤的目前认识和治疗方法提出建议 ,供广大临床医师参考 ,包括 (1)控制心室率的病例选择及具体方法 ;(2 )药物和非药物方法转复窦性心律 ;(3)抗心律失常药维持窦性心律 ;(4)经胸和心内直流电转复心律 ;(5 )心脏起搏预防房颤复发 ;(6 ) Cox迷宫手术预防房颤复发 ;和 (7)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颤
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导管消融术前后QT离散度变化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导管消融术前后QT离散度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ISHNE-HRS动态心电图远程监测2017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动态心电监测的模式、技术和设备 |
1.动态心电监测技术和系统 |
(1) 连续单导或多导导线传输外部记录仪 (动态心电监护仪) |
(2) 连续单导或双导导线传输外部记录仪 (贴片心电监护) |
(3) 间歇性患者或事件激活外部记录仪 (外部循环记录仪) |
(4) 间歇性患者或自动激活外部事件后记录仪 (外部事件记录仪) |
(5) 体外实时心脏遥测监护系统-移动心脏遥测装置 |
(6) 适当监测技术的选择 |
2.动态心电图信号采集、处理和解读 |
(1) 用于动态心电图的电极 |
(2) 动态心电图的导联架构 |
(3) AECG数据处理 |
(4) 心电遥测心电数据传输 |
(5) AECG分析和解读 |
(6) AECG和MCT检测到的心律失常解读缺陷 |
三.第二部分:临床适应证———诊断 |
1.晕厥 |
2.心悸 |
3.胸痛和心肌缺血 |
4.儿科患者的特殊考量 |
四.临床适应证———预后和危险分层 |
1.缺血性心脏病与心肌梗死后患者 |
2.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 |
3.肥厚型心肌病 |
4.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心肌病 |
5.Wolff Parkinson White综合征 |
6.遗传性原发性心律失常综合征 |
(1) 长QT综合征 |
(2) 短QT综合征 |
(3) Brugada综合征 |
(4) 儿茶酚胺介导的多形性室速 |
(5) 早复极综合征 |
(6) 特发性室颤 |
7.透析与慢性肾脏病 |
8.神经和肌肉疾病 |
9.睡眠呼吸暂停 |
10.运动员及赛前筛选 |
五.基于Holter的自主神经张力和复极指标 |
1.心率变异 |
2.心率震荡 |
3.QT变异性及动力学 |
六.临床适应证———在特定临床情况下评估并分析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初治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1.室性心律失常 |
(1) 室性早搏监测 |
(2) 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
(3) 射频消融术的疗效评估 |
2.心房颤动 |
(1) 心电图记录方式 |
(2) 隐源性卒中 |
(3) 急性治疗评估——“pill-in-the-pocket”方案 |
(4) 治疗后评估-药物治疗 |
3.药物试验和安全性 (QT间期和心律失常评估) |
4.动态心电图监测心脏植入装置患者中的应用 |
(1) 植入适应证和植入前评估 |
(2) 评价随访过程中技术的进步和临床经验 |
七.院内心脏远程监控和持续心律监测 |
1.技术方面 |
2.报警疲劳 |
3.标准心脏远程监控 |
4.集中监控 |
八.远程监控心脏康复 |
九.数据管理以及法律方面的考虑 |
1.与电子健康记录的结合 |
2.法律相关的考量 |
十.新兴技术 |
1.智能手机技术在动态心电图记录中的应用 |
2.可穿戴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
十一.未来的需求 |
1.消费者级别可穿戴设备的教育与管理 |
2.数据解读的决策支持和精准医学 |
3.借助电子病历或相关的电子病历系统管理及整合数据 |
(2)预激综合征家系基因连锁分析与突变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实验一:预激综合征家系临床电生理检查及分析 |
一.资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实验二:预激综合征家系致病基因连锁分析和突变检测 |
第一部分:预激综合征家系致病基因连锁分析 |
一.材料 |
二.仪器及试剂 |
三.方法 |
四.结果 |
第二部分:预激综合征家系PRKAG2基因突变检测 |
一.仪器及试剂 |
二.引物设计 |
三.PCR反应体系 |
四.PCR产物纯化 |
五.DNA直接测序 |
六.结果 |
讨论 |
实验三:预激综合征家系KCNQ1基因突变检测 |
一.材料 |
二.仪器及试剂 |
三.DNA提取程序详见实验二部分 |
四.引物设计 |
五.PCR反应体系 |
六.PCR产物纯化 |
七.DNA直接测序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情况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3)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建议(2001年)(论文提纲范文)
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作用机制和用法 |
一、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 |
二、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机制 |
三、抗心律失常药物用法 |
(一) I类药物 |
1.奎尼丁: |
2.普鲁卡因胺 (procainamide) : |
3.利多卡因: |
4.美西律: |
5.莫雷西嗪 (moricizine) : |
6.普罗帕酮: |
(二) Ⅱ类药物 |
1.艾司洛尔 (esmolol) : |
2.其他受体β阻滞剂: |
(三) Ⅲ类药物 |
1.胺碘酮: |
2.索他洛尔: |
3.伊布利特 (ibutilide) : |
4.多非利特 (dofetilide) : |
5.溴苄胺 (bretylium) : |
(四) Ⅳ类药物 |
1.维拉帕米: |
2.地尔硫: |
(五) 其他 |
1.腺苷: |
2.洋地黄类: |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
一、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 |
(一) 窦性心动过速 (窦速) |
(二) 房性期前收缩 |
(三) 房性心动过速 (房速) |
(四) 室上速 |
1.急性发作的处理: |
2.防止发作: |
(五) 加速性交界区自主心律 |
(六) 房颤及房扑 |
1.房颤的治疗: |
2.房扑的治疗: |
3.房颤血栓栓塞并发症的预防: |
二、室性心律失常 |
(一) 室性期前收缩 |
(二) 有器质性心脏病基础的室速 |
1.非持续性室速: |
2.持续性室速: |
(三) 无器质性心脏病基础的室速 |
(四) 某些特殊类型的室速 |
1.扭转型室速: |
2.Brugada综合征: |
3.极短联律间期的室速: |
4.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 |
三、宽QRS心动过速的处理 |
四、特殊临床情况下快速心律失常的处理 |
(一) 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处理 |
1.急性心肌梗死伴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 |
2.急性心肌梗死伴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 |
3.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治疗: |
(二) 心衰中心律失常的处理 |
1.伴有心衰的房颤治疗: |
2.心衰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
(三) 心源性猝死的抗心律失常治疗 |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促心律失常作用 |
一、新出现的持续性心律失常 |
1.快速心律: |
2.心动过缓及传导障碍: |
二、原有心律失常恶化 |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药物相互作用 |
与室性心律失常有关的辅助检查的评价 |
1.常规及长程心电图: |
2.运动试验: |
3.心室晚电位: |
4.心率变异性分析: |
5.QT离散度: |
6.电生理检测: |
(4)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作用机制和用法 |
一、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 |
二、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机制 |
三、抗心律失常药物用法[11] |
(一) Ⅰ类药物 |
1.奎尼丁: |
2.普鲁卡因胺 (procainamide) : |
3.利多卡因: |
4.美西律: |
5.莫雷西嗪 (moricizine) : |
6. 普罗帕酮: |
(二) Ⅱ类药物 |
1.艾司洛尔 (esmolol) : |
2.其他β受体阻滞剂: |
(三) Ⅲ类药物 |
1.胺碘酮: |
2.索他洛尔: |
3.伊布利特 (ibutilide) : |
4.多非利特 (dofetilide) : |
5.溴苄胺 (bretylium) : |
(四) Ⅳ类药物 |
1.维拉帕米: |
2.地尔硫: |
(五) 其他 |
1.腺苷: |
2.洋地黄类: |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
一、 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 |
(一) 窦性心动过速 (窦速) |
(二) 房性期前收缩 |
(三) 房性心动过速 (房速) |
(四) 室上速 |
1.急性发作的处理: |
2.防止发作: |
(五) 加速性交界区自主心律 |
(六) 房颤及房扑 |
1. 房颤的治疗: |
2.房扑的治疗: |
3.房颤血栓栓塞并发症的预防: |
二、室性心律失常 |
(一) 室性期前收缩 |
(二) 有器质性心脏病基础的室速 |
1. 非持续性室速: |
2. 持续性室速: |
(三) 无器质性心脏病基础的室速 |
(四) 某些特殊类型的室速 |
1. 扭转型室速: |
2.Brugada综合征: |
3.极短联律间期的室速: |
4.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 |
三、宽QRS心动过速的处理 |
四、特殊临床情况下快速心律失常的处理 |
(一) 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处理 |
1.急性心肌梗死伴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 |
2.急性心肌梗死伴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 |
3.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治疗[43, 46]: |
(二) 心衰中心律失常的处理 |
1.伴有心衰的房颤治疗[48]: |
2.心衰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
(三) 心源性猝死的抗心律失常治疗 |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促心律 |
一、 新出现的持续性心律失常 |
1.快速心律: |
2.心动过缓及传导障碍: |
二、 原有心律失常恶化 |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药物相互作用 |
与室性心律失常有关的辅助检查的评价 |
1.常规及长程心电图: |
2.运动试验: |
3.心室晚电位: |
4.心率变异性分析: |
5.QT离散度: |
6.电生理检测: |
四、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导管消融术前后QT离散度变化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ISHNE-HRS动态心电图远程监测2017专家共识[J]. 郭丹杰,卢喜烈,王岚,张海澄.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8(02)
- [2]预激综合征家系基因连锁分析与突变检测[D]. 张立萍. 兰州大学, 2010(10)
- [3]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建议(2001年)[J].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专题组,吴宇,朱俊,任自文. 现代实用医学, 2003(11)
- [4]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建议[J].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专题组.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1(06)
- [5]心房颤动:目前认识和治疗建议[J]. 陈新,张澍,胡大一,马长生,黄从新,王方正,杨延宗,张奎俊,李莉,杨新春,曹克将,马坚,江洪,吴书林,华伟,代表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房性快速心律失常专家工作组.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1(02)
标签:预激综合征论文;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论文; 心房颤动论文; 室性心动过速论文; 心律失常的症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