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工程承包风险评估的改进AHP法(论文文献综述)
刘杲朋[1](2021)在《新冠疫情复工背景下LH高速公路建设工程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认为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侵袭武汉,因为临近年关、全国人口流动频繁、病毒传播范围广,新冠肺炎重大疫情快速漫延至全国其他省份,抗疫行动及疫情的传播控导致许多建设项目和企业无法按时开工,人力流动、物流、材料运输、进出口等都受到巨大限制,本文将从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的角度,讨论疫情复工背景下的高速公路建设工程风险管控研究。本人在梳理了风险管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面向疫情复工背景下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类项目,首先识别了LH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在成本、经济、安全、工期、政治、质量等方面的风险要素,然后通过问卷调查、建立风险指标体系以及确定权重等一系列过程,对各个风险要素进行科学评估,据此评定LH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等级,以供项目风险管理实务工作提供理论指导。本人的研究过程是,首先综述理论基础,初步理清本文研究的方向及重点;紧密结合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的情况,利用头脑风暴、菲尔德法、调查问卷等方式方法,然后对LH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要素进行全面识别,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专门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从而更加精准地把握LH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各类危险源;之后从项目实际出发,选定适当的评价指标以及适配的评价方法,借助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综合分析和评价各类风险,构建风险评价模型并进行验证,用以评估LH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等级;最后根据风险要素的严重程度以及风险可接受准则,根据评价结果和当前局势及项目特点,提出整治、经济、合同、建设、自然风险等各类风险的防控对策,建立LH项目风险管控体系,制定出与之匹配且行之有效的风险防控对策。本文研究实现了理论分析与工程实际的充分结合,构建起具有实践价值的风险管理体系,可为LH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防控工作提供有益指导,同时为我国其他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实务提供参考。
高敏[2](2020)在《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为各国建筑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和空间,越来越多的中国工程承包企业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以依靠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获得企业的长远发展。建筑业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也是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中的重要组成力量,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总量的增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依赖长期“规模经济”所建立的传统竞争优势在逐步被侵蚀,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和发展挑战。因此,如何提高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以维持企业在国际市场长远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从企业价值链分析的角度入手,开展“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主要工作包括:首先,基于核心竞争力理论和价值链理论,构建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内外部价值链模型,分析企业各价值活动环节的关键支撑资源和关键能力,由此识别出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其次,构建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最后,运用AHPTOPSIS的方法对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评价,并分析评价结果,在此基础上,从价值创造和价值管理两个维度提出提升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价值链的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包含组织管理竞争力、学习与创新竞争力、品牌竞争力、市场识拓竞争力、网络合作竞争力和人才竞争力6个维度。其中,组织管理竞争力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贡献最大,其次分别是学习与创新竞争力、市场识拓竞争力、人才竞争力、品牌竞争力和网络合作竞争力。此外,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总体核心竞争力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从价值链的各环节入手,从构成核心竞争力的各维度加强建设,以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李硕[3](2020)在《基于总承包商视角的国际EPC工程项目合同风险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建筑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总承包商的角色参与到国际工程项目建设中,承揽的国际工程项目业务越来越多。设计-采购-施工(Engineering,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ion,EPC)模式在国际工程项目中应用广泛,是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的主流模式之一。我国建筑企业参与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采用最多的也是EPC模式。而承包模式是通过相应的承包合同运作的。合同是项目管理的根本所在,是一切问题的源头。EPC合同是EPC项目实施的重要依据,是保障工程顺利开展的基础。国际EPC工程项目由于自身建设周期长、参与方多、海外环境复杂、单一责任制等特点导致总承包商需要承担的合同风险非常大。我国承包商由于缺乏合同风险意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未能全面系统识别合同风险,因此也不能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从而导致了很多损失。因此正确识别、评价和应对合同风险对于承包商来说至关重要。文章首先在风险识别阶段,通过文献研究法对书籍文献、网络资源以及期刊数据库等进行检索。基于国际通用的FIDIC条款(银皮书),提炼出国际EPC工程项目的合同风险因素并从风险产生的根源角度进行分类,然后通过专家访谈法进行修正和完善,最终建立合同风险指标体系。其次,在风险评价阶段,基于老挝运动会场馆项目,在合同风险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应用基于熵权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合同风险进行评价,并进行具体的案例分析。最后,先阐述了5个风险应对方法:风险控制、风险转移、风险自留、风险分散和风险回避,然后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文章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识别出的国际EPC工程项目合同风险进行评价,并且基于熵权法确定权重,降低了主观性,实现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对已有研究进行了相应补充和改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风险评价理论在合同管理领域的扩展,并且丰富了国际EPC工程项目合同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另外,本文对总承包商进行具体的国际EPC工程项目的合同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通过建立切实可行的风险评价模型并应用于具体案例,为我国承包商在具体项目中进行项目合同风险评价提供了详尽的操作示例,为风险评价提供参考借鉴。根据风险应对方法,结合国际EPC工程项目的特点,提出具体措施。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项目的合同风险评价结果,有侧重点地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从而降低国际EPC工程项目合同风险的影响程度,保障项目良好运行,获得更好的收益。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建筑企业在国际上的知名度,推动中国建筑企业在国际承包市场上的发展,更好地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化解富余产能,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全球化再平衡。
王丽[4](2020)在《EPC模式下建筑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发展,影响供应链运作的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这些因素加大了供应链风险甚至导致供应链管理的失败。在项目管理模式中EPC模式占有重要地位,它加快了建筑业的结构转型,但是由于我国引入EPC模式较晚,没有积累足够的经验,导致在EPC模式下的建筑供应链存在很大的风险性。由此,研究EPC模式下建筑供应链风险问题显得十分迫切。本文对EPC模式下建筑供应链风险管理进行研究,阐述了文章研究的背景、研究意义,介绍了国内和国外的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和建筑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现状,同时将文章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进行介绍,并就EPC模式下建筑供应链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为后续对EPC模式下建筑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针对EPC模式下建筑供应链风险管理,本文利用SCOR模型识别出供应链内部风险,利用文献统计识别出供应链的外部风险,建立了初步的风险因素清单。再采用专家调查对初步风险因素清单进行筛选,从而建立了较为可靠的最终风险因素清单。接着以最终风险因素清单为基础建立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了信度分析。本文用AHP法和粗糙集法结合确定综合权重,在此基础上,利用物元分析法建立了EPC模式下建筑供应链风险评价模型。在文章最后依据风险分析及评价结果,从计划风险、采购风险、设计与施工风险、配送与交付风险、退货风险、外部环境风险六个方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对策。最后以中国路桥集团为例进行了风险管理的实务操作。
秦璇璇[5](2020)在《红岩河水库工程项目施工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利工程是我国国民经济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工程的建设关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安全。我国在项目风险管理领域的研究晚于西方国家,初期的研究也是从西方国家引入国内的,但整体研究发展态势较好。水利工程建设专业要求高,施工技术较复杂,因此必须通过多方合作才能完成,同时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建设风险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目前我国很多施工企业对项目风险管理的意识还很淡薄,对于大多数项目,在风险管理方面并没有做系统地风险识别与分析,而只是简单地从总体上对风险进行描述和概括,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还有待完善,风险管理意识还有待加强。本文以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为研究视角,梳理了国内外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以红岩河水库工程项目施工为案例,对案例风险识别和评估进行了现状分析,总结了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已有文献和红岩河水库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头脑风暴法对工程施工过程中风险因素进行识别,从政治、经济、社会、资源、技术、自然、组织管理七个方面构建了红岩河水库工程项目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建立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红岩河水库工程项目施工风险管理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最后结合评价结果和项目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红岩河水库工程项目施工风险管理的应对策略、问题改进措施及改进实施保障措施。本文的研究成果对水利施工企业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工作具有指导作用,同时也为类似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张世豪[6](2019)在《Y设计院EPC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以X县文体中心EPC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说明EPC表示一种工程总承包模式,EPC三个字母分别是Engineering、Procurement和Construction的缩写。EPC集成了工程项目中的设计、采购和施工三个阶段。进入21世纪,由于其集成高效的优势,这种总承包模式在国际工程总承包市场中大放异彩。当前,随着中国工程企业基础建设能力的不断增强,EPC总承包模式在中国飞速发展,设计单位向工程公司转型的势头高涨,在总承包市场上以EPC模式参与工程竞标。工程公司的组织结构、项目管控体系以及人员结构与传统设计院不同,更适应以项目为中心EPC总承包模式。尽管这种总承包模式给总承包商带来较之以前更大的利益,然而也不可避免地使总承包商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当下,在设计院向工程公司转型的大潮中,有相当一部分设计院在习惯思想的约束下,EPC项目之路走得并不顺畅,因此研究以设计院为总承包商的EPC项目的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论文以Y设计院的EPC项目为例,对其EPC项目的风险管理现状进行了调研,剖析了该设计院在EPC项目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缺乏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二是没有从总承包商的角度出发进行风险管理;三是缺乏推动风险管理政策得到执行的组织保证。为了加强Y设计院EPC项目的风险管理能力,笔者从设计院作为承包商的角度切入,以EPC项目的风险管理作为研究对象,在对Y设计院X县文体中心EPC项目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建立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釆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项目风险的指标权重,在此基础之上,结合求得的风险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EPC项目风险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得出项目整体的风险水平等级,指导风险管理部门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Y设计院X县EPC项目风险评价量化研究案例,验证了该模型在EPC项目风险评价中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这对EPC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董丽梅[7](2019)在《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PPP模式下合同管理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新型轨道交通建设模式进程加速推进和经济转型升级不断深化的背景之下,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轨道交通PPP模式应运而生,作为轨道交通建设的创新发展模式,政策支持为轨道交通建设PPP模式的顺利推进和有效发展保驾护航,尽管轨道交通PPP模式有政策上的优势,以及在一定时期内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压力,然而大多数政府和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合同管理压力,同时还有后续更大的财政支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项目的顺利实施。因此,就如何把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与社会资本在资金、先进管理经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合理的结合是目前所面临的重点大难点,PPP模式是推动轨道交通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载体,可以将公私双方各自的优势有效的结合,在我国轨道交通建设领域已初见成效,但由于PPP多样化运作的方式以及复杂的操作流程,加上轨道交通建设项目自身所具有的诸如建设周期长、投资额度大、投资回收期长、参建单位众多等特点,使得轨道交通PPP模式下合同管理面临高风险。所以,如何加强对轨道交通建设PPP模式下的合同管理,也就成为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和重要的研究课题。作为一名在职研究生,结合多年来轨道交通的工作经验,结合理论知识,从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模式采用创新形式的PPP模式为出发点,创新了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模式,虽然国内工程建设的PPP模式一般都在重要的公共基础或者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采用,但是也可以应用于轨道交通建设中,由于为第一次应用该模式,所以在该模式下的合同管理对参建各方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合同管理是工程建设的重要性依据和指导性约定文件,所有项目管理的基础都需要基于合同条款之上,因此合同的前期编制、签订、谈判、执行、总结,各个阶段都非常重要,可谓环环相扣,重视轨道交通建设PPP模式下的合同管理,对轨道交通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发包人的角度出发,充分从PPP模式下招标策划阶段、合同实施阶段出发,对轨道交通建设招标管理、造价管理、履约管理进行阐述,同时结合专家访谈记录,分析未来该模式下轨道交通的合同管理优点和缺点,同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以前车之鉴,作后事之师。
曹丛慧[8](2019)在《我国施工企业在中亚国家建设项目的法律风险研究 ——以EPC总承包模式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市场发展形势良好,在海外承包的工程项目规模也逐渐扩大,且大多以EPC总承包模式为主。但“一带一路”沿线的大部分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亚国家,其建设工程法律体系不够成熟完善,近年来出现的一些重大亏损、失败的工程案例印证了在中亚国家承包工程项目困难的问题,因此,对外承包工程项目的法律风险不容忽视。本文首先基于风险和法律风险以及海外EPC项目相关理论基础,明确我国施工企业在中亚国家承包EPC项目的运作流程及其特征,为研究中亚国家EPC项目法律风险奠定研究基础和理论框架。其次,通过对中亚国家工程承包法律环境现状的调研,发现我国施工企业在中亚国家承包工程项目的法律问题。基于调研结果分析,对中亚国家的工程承包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梳理,并提出其现存问题,为法律风险的识别提供了法律依据。然后,对EPC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主要阶段运用幕景分析法识别我国施工企业在中亚国家承包EPC项目面临的法律风险,建立法律风险指标体系并构建出法律风险评价模型。以哈萨克斯坦札纳塔斯100MW风电EPC项目为例,对该项目的法律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价,确定出该项目各个阶段的关键法律风险和项目总体法律风险等级。最后,针对设计、采购和施工阶段工作面临的主要法律风险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本文根据中亚国家工程承包领域的法律环境,从EPC项目全过程对我国施工企业在中亚国家承包工程项目面临的法律风险进行系统研究,能够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对外承包工程项目的法律风险研究提供参考。
冯群涛[9](2019)在《基于多级可拓理论的国际EPC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开始重视海外市场的经营,开始不断地参与到国际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在此背景下,EPC总承包模式以其衔接性强、可控性高、协调性好等诸多优点得到了国际工程中各国业主的青睐。但是,我国EPC项目管理模式起步较晚,部分企业对EPC项目模式不够适应,加之国际EPC项目管理环境复杂,从而导致一些企业对国际EPC项目管理模式的运作以及EPC项目的风险控制研究不足,特别是在风险管控手段方面,缺乏成熟的经验。因此,从国际EPC项目全寿命周期出发,分析国际EPC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各类因素,全方位辨析投标阶段、设计阶段、采购阶段等项目各阶段风险管理问题,构建国际EPC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评价模型,对提高国际EPC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水平、增加项目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国际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国际工程建设全寿命周期角度出发,采用多层次分析法、信息熵、多级可拓等理论,分析国际EPC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及不同阶段风险因素,建立基于多级可拓理论的风险管理评价模型。首先,结合国际EPC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的特点及现状,从投标阶段、设计阶段、采购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及投产运营阶段这6个全寿命周期阶段,定性分析各个阶段的风险因素,辨识各个阶段主要风险管理问题,提取各阶段主要风险并构建包含6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的国际EPC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其次,结合国际EPC总承包特点,引入层次分析法及熵权法,从主观与客观层面厘定指标权重,以多级可拓评价理论为基础,构建基于多级可拓理论的风险管理评价模型;最后,以沙特某国际EPC项目A为例,对项目风险管理进行多级可拓分析。结果表明,该项目投标阶段风险管理等级为3级,设计阶段风险管理等级为3级,采购阶段风险管理安全等级为3级,施工阶段风险管理等级为3级,竣工验收阶段风险管理等级为3级,投产运营阶段风险管理等级为3级;项目整体风险管理等级处于3级标准,处于较好状态,还需要进行不断的修改完善。
王晓璐[10](2019)在《非洲地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以卢旺达KCC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以及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中国建筑承包企业选择走出去,开拓海外建筑市场。我国建筑承包企业在非洲地区承建了越来越多的项目,随之而来的国际竞争也越来越大,各参建企业对于单位投资回报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由于非洲地区不同国家的情况迥异,项目实施也面临着众多不确定性因素。而非洲地区的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的研究相对较少,这些建设工程具有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涉及专业多、新技术应用等复杂性,对该地区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风险管理水平,一方面可以为各参建企业带来十分可观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企业本身的竞争力。本文以卢旺达基加利会展中心综合体项目为蓝本,对该项目所面临的风险进行了相应研究。首先,结合非洲地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特点,整理风险管理相关理论,构建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其次,通过文献归纳法和专家访谈法对该项目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构建了卢旺达KCC项目风险清单,识别出7项外部风险因素:政治风险、法律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自然风险、设计风险及其他参建方风险;6项内部风险因素:决策风险、管理风险、资金风险、技术风险、合同风险及采购风险,并细化为37项风险子因素。然后,套用已经建立的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该项目的风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权重占比前六项风险因素的风险等级分别为:其他参建方风险“较高”、设计风险“很高”、社会风险“很高”、政治风险“很高”、决策风险“很高”、资金风险“很高”,并最终得出卢旺达KCC项目整体风险评价最大隶属度为0.48,风险评价等级为“很高”。最后,经综合分析,根据各风险因素权重分析结果,从风险子因素层面分别对其他参建方风险、设计风险、社会风险、政治风险、决策风险、资金风险、管理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采购风险、技术风险和合同风险,提出有针对性的风险应对措施、建议,并完善了卢旺达KCC项目应急管理体系。本文运用风险管理理论,对卢旺达KCC项目所面临的的风险进行了系统、客观的分析,得出了该项目各风险因素的权重值,并运用了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各风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及建议,对我方承包商的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二、国际工程承包风险评估的改进AHP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际工程承包风险评估的改进AHP法(论文提纲范文)
(1)新冠疫情复工背景下LH高速公路建设工程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 |
1.2.1 风险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
1.2.2 风险管理的目标及内容 |
1.2.3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风险相关概念界定 |
1.4.1 风险的概念及特征 |
1.4.2 建设工程风险的概念及特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疫情复工背景下LH高速公路建设工程风险识别 |
2.1 风险识别的步骤 |
2.2 LH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及投资介绍 |
2.3 LH高速公路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的具体识别 |
2.3.1 LH高速公路建设工程风险类型分析 |
2.3.2 项目风险识别 |
2.3.3 疫情复工背景下主要风险汇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LH高速公路建设工程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
3.1 风险分析的方法 |
3.2 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项目风险评估 |
3.2.1 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项目风险评估的理论基础 |
3.2.2 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项目风险评估的原则 |
3.2.3 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项目风险评估的步骤 |
3.3 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指标体系 |
3.3.1 基本步骤 |
3.3.2 模型的图形绘制 |
3.4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体系指标的权重确定 |
3.4.1 矩阵的两两判断 |
3.4.2 权重总排序 |
3.4.3 评语集构建及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风险应对方案实例验证 |
4.1 针对具体风险的应对措施 |
4.1.1 应对措施综述 |
4.1.2 与政府合作风险应对 |
4.1.3 原材料价格风险应对 |
4.1.4 经济风险应对与争取政府和金融支持 |
4.1.5 加强针对病毒传播的防疫防控工作 |
4.2 构建完善项目风险管理系统方案 |
4.2.1 分阶段的风险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 |
4.2.2 疫情复工背景下风险管理体系的实施流程 |
4.3 项目风险控制的保障措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
1.2.1 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现状 |
1.2.2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现状 |
1.2.3 价值链理论研究现状 |
1.2.4 文献综述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 |
2.1.1 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 |
2.1.2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发展 |
2.1.3 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 |
2.2 价值链理论 |
2.2.1 价值链概念 |
2.2.2 价值链理论发展 |
2.2.3 工程承包企业价值链 |
2.3 价值链理论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3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发展现状及承包模式分析 |
3.1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海外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
3.1.1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海外发展历程 |
3.1.2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海外发展现状 |
3.1.3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海外发展存在的问题 |
3.2 国际工程承包模式的变化及工程承包企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
3.2.1 国际工程承包模式的变化 |
3.2.2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价值链的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识别 |
4.1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识别的步骤 |
4.2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价值链分析 |
4.2.1 建筑产业价值链与“微笑曲线” |
4.2.2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 |
4.2.3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外部价值系统分析 |
4.3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过程及判别标准分析 |
4.3.1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过程分析 |
4.3.2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判别标准分析 |
4.4 基于价值链的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分析 |
4.4.1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关键资源与关键能力分析 |
4.4.2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体系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价值链的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综合评价 |
5.1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及流程 |
5.1.2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5.2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
5.2.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5.2.2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AHP-TOPSIS评价模型构建 |
5.3 基于AHP-TOPSIS模型的我国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 |
5.3.1 AHP-TOPSIS模型求解 |
5.3.2 评价结果分析 |
5.4 我国国际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 |
5.4.1 从价值创造维度提升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
5.4.2 从价值管理维度提升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指标重要性与易获得性调查问卷 |
附录2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各评价指标相对重要程度调查问卷 |
附录3 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问卷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基于总承包商视角的国际EPC工程项目合同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局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局限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概述 |
2.1 EPC合同 |
2.1.1 EPC合同内涵 |
2.1.2 EPC合同特点 |
2.2 国际工程项目 |
2.2.1 国际工程项目的内涵 |
2.2.2 国际工程项目的特点 |
2.3 风险 |
2.3.1 风险定义及特点 |
2.3.2 国际EPC工程项目合同风险 |
2.3.3 风险管理 |
2.4 模糊综合评价法相关理论 |
2.4.1 模糊综合评价法内涵 |
2.4.2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步骤 |
第3章 国际EPC工程项目合同风险的识别 |
3.1 风险识别的方法 |
3.2 国际EPC工程项目合同风险因素 |
3.2.1 合同自然风险 |
3.2.2 合同社会风险 |
3.2.3 合同经济风险 |
3.2.4 合同技术风险 |
3.2.5 合同管理风险 |
3.3 国际EPC工程项目合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章 国际EPC工程项目合同风险的评价 |
4.1 国际EPC工程项目合同风险的评价方法 |
4.2 基于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 |
4.2.1 基于熵权法确定权重 |
4.2.2 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步骤 |
4.3 案例研究 |
4.3.1 项目介绍 |
4.3.2 风险评价 |
第5章 国际EPC工程项目合同风险的应对 |
5.1 风险应对常见方法 |
5.1.1 风险控制 |
5.1.2 风险转移 |
5.1.3 风险自留 |
5.1.4 风险分散 |
5.1.5 风险回避 |
5.2 国际EPC工程项目合同风险的应对措施 |
5.2.1 合同自然风险应对 |
5.2.2 合同社会风险应对 |
5.2.3 合同经济风险应对 |
5.2.4 合同技术风险应对 |
5.2.5 合同管理风险应对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4)EPC模式下建筑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EPC模式下的建筑供应链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
2.1 EPC模式 |
2.1.1 EPC模式的内涵 |
2.1.2 EPC模式的特点 |
2.2 供应链 |
2.2.1 供应链的内涵 |
2.2.2 EPC模式下的建筑供应链的内涵 |
2.3 风险管理 |
2.3.1 风险内涵 |
2.3.2 风险管理的内涵 |
2.3.3 供应链风险管理的内涵 |
2.4 EPC模式下的建筑供应链风险管理 |
2.4.1 EPC模式下的建筑供应链风险管理的内涵 |
2.4.2 EPC模式下的建筑供应链风险管理流程 |
2.5 风险管理常用量化方法 |
2.5.1 AHP法 |
2.5.2 粗糙集法 |
2.5.3 物元分析法 |
第三章 EPC模式下建筑供应链风险识别 |
3.1 EPC模式下建筑供应链风险识别方法选择 |
3.1.1 风险识别方法对比 |
3.1.2 风险识别方法确定 |
3.2 EPC建筑供应链的SCOR模型 |
3.2.1 SCOR模型结构框架 |
3.2.2 SCOR模型的层次结构 |
3.2.3 SCOR模型下的EPC建筑供应链 |
3.3 EPC模式下建筑供应链风险分析 |
3.3.1 计划风险 |
3.3.2 采购风险 |
3.3.3 设计与施工风险 |
3.3.4 配送与交付风险 |
3.3.5 退货风险 |
3.3.6 外部环境风险 |
3.4 EPC模式下建筑供应链风险因素初始清单 |
3.5 EPC模式下建筑供应链风险因素再筛选 |
3.5.1 调查问卷设计与调查 |
3.5.2 风险因素筛选 |
3.6 最终风险清单的建立 |
3.6.1 最终风险清单 |
第四章 EPC模式下建筑供应链风险评价模型 |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1.1 评价指标体系 |
4.1.2 评价指标体系内部一致性检验 |
4.2 权重系数的确定 |
4.2.1 权重系数确定方法的选择 |
4.2.2 权重系数的确定方法 |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 |
4.3.1 评价方法比较 |
4.3.2 基于物元分析法供应链风险评价模型 |
4.4 风险评价步骤 |
第五章 EPC模式下建筑供应链风险控制 |
5.1 计划风险控制对策 |
5.1.1 优化团队组织形式 |
5.1.2 加强供应链业务流程重组 |
5.1.3 充分沟通实现利益共享 |
5.2 采购风险控制对策 |
5.2.1 选择优质供应商 |
5.2.2 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 |
5.3 设计与施工风险控制对策 |
5.3.1 规范与业主方权利义务 |
5.3.2 加强与分包商的信息交流 |
5.3.3 优化施工组织管理 |
5.4 配送与交付风险控制对策 |
5.4.1 建立信息管理系统 |
5.5 退货风险控制对策 |
5.5.1 规范退货制度 |
5.6 外部环境风险控制对策 |
5.6.1 实时监控气候环境,提前准备应急预案 |
5.6.2 正确解读政策法规,找准自身发展方向 |
5.6.3 掌握经济环境动向,提高自身应变能力 |
第六章 EPC模式下建筑供应链风险管理案例 |
6.1 案例概况 |
6.1.1 计划 |
6.1.2 采购 |
6.1.3 设计与施工 |
6.1.4 配送与交付 |
6.1.5 退货 |
6.1.6 外部环境 |
6.2 供应链风险管理 |
6.2.1 风险识别 |
6.2.2 风险评价 |
6.2.3 风险控制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EPC模式下建筑供应链风险因素筛选问卷调查 |
附录2 :EPC模式下建筑供应链风险评价指标信度问卷调查 |
附录3 :EPC模式下建筑供应链风险评价指标相对重要性调查问卷 |
附录4 :EPC模式下建筑供应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粗糙集法打分表 |
附录5 :EPC模式下建筑供应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物元法打分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5)红岩河水库工程项目施工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1.2.1 国外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1.2.2 国内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工作重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工作重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利工程施工风险管理相关概念及方法 |
2.1 风险的概述 |
2.1.1 风险的定义 |
2.1.2 风险的特征 |
2.2 水利工程项目的风险概述 |
2.2.1 水利工程项目的特点 |
2.2.2 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的特点 |
2.2.3 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流程 |
2.3 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相关方法 |
2.3.1 风险识别方法 |
2.3.2 风险评价方法 |
第三章 红岩河水库工程项目施工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
3.1 红岩河水库工程项目概况 |
3.1.1 项目建设背景 |
3.1.2 项目简介 |
3.1.3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
3.1.4 气象水文地质条件 |
3.1.5 工程项目建设状况 |
3.2 红岩河水库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现状 |
3.2.1 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
3.2.2 风险管理职能 |
3.2.3 风险管理实际情况 |
3.3 红岩河水库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主要问题 |
3.3.1 风险识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3.2 风险评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3.3 风险管理体系和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红岩河水库工程项目施工风险管理改进研究 |
4.1 项目风险因素识别改进方案 |
4.1.1 风险因素识别方法与步骤 |
4.1.2 风险因素识别过程 |
4.1.3 风险因素分类结果 |
4.2 构建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4.2.1 风险因素集的确定 |
4.2.2 基于AHP的权重集确定 |
4.2.3 评语集的构建 |
4.2.4 风险评价向量的构建 |
4.2.5 风险评价矩阵的构建 |
4.2.6 一级和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
4.3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项目施工风险评价 |
4.3.1 项目问卷调查 |
4.3.2 项目风险权重集的确定 |
4.3.3 项目风险模糊评价向量确定 |
4.3.4 项目风险模糊综合评价 |
4.4 项目风险评价结果分析及应对措施 |
4.4.1 风险评价结果分析 |
4.4.2 风险应对措施 |
4.5 项目风险管理问题改进措施 |
4.5.1 把握项目风险评估时机 |
4.5.2 改进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
4.5.3 健全风险管理职能职责 |
4.5.4 完善项目风险管理制度 |
第五章 红岩河水库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改进实施保障措施 |
5.1 规章制度保障 |
5.2 组织体系保障 |
5.3 人力资源保障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6)Y设计院EPC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以X县文体中心EPC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学者对EPC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 |
1.2.2 国内学者对EPC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 |
1.2.3 关于EPC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的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4.1 论文技术路线 |
1.4.2 创新点 |
2 EPC项目风险及风险管理基础理论 |
2.1 EPC项目风险基础理论 |
2.1.1 EPC项目基础理论 |
2.1.2 EPC项目风险的概念和特点 |
2.1.3 EPC项目风险的类型 |
2.2 EPC项目风险管理基础理论 |
2.2.1 EPC项目风险管理的内容 |
2.2.2 EPC项目风险识别 |
2.2.3 EPC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2.2.4 EPC项目风险评价的方法 |
2.2.5 EPC项目风险对策研究的基本要求 |
3 Y设计院EPC项目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
3.1 Y设计院概况 |
3.2 Y设计院EPC项目风险管理失控案例 |
3.2.1 案例情况 |
3.2.2 案例分析 |
3.3 Y设计院EPC项目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3.3.1 EPC项目风险分析以定性为主,缺乏定量分析 |
3.3.2 没有从总承包商的角度出发进行风险管理 |
3.3.3 缺乏推动风险管理政策得到执行的组织保证 |
4 Y设计院X县文体中心EPC项目风险因素识别 |
4.1 Y设计院X县文体中心EPC项目案例概况 |
4.1.1 X县文体中心EPC项目情况 |
4.1.2 X县文体中心EPC项目情况分析 |
4.2 Y设计院EPC项目风险识别 |
4.2.1 风险初步识别 |
4.2.2 风险再次识别 |
4.2.3 风险分类 |
4.3 主要风险分析研究 |
4.3.1 外部风险 |
4.3.2 管理风险 |
4.3.3 设计风险 |
4.3.4 采购风险 |
5 Y设计院X县文体中心EPC项目风险评价 |
5.1 建立Y设计院X县文体中心EPC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5.2 Y设计院EPC项目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
5.2.1 建立层次分析模型 |
5.2.2 运用AHP法确定风险评价指标权重 |
5.2.3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风险评价 |
5.3 运用模型对Y设计院X县文体中心EPC项目进行风险评价 |
5.3.1 计算Y设计院X县文体中心EPC项目各风险指标权重系数 |
5.3.2 Y设计院X县文体中心EPC项目风险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
6 Y设计院EPC项目风险控制的对策建议 |
6.1 针对关键风险因素,采取措施化解风险 |
6.1.1 应对外部风险中垫资风险的对策 |
6.1.2 应对管理风险的对策 |
6.1.3 应对设计风险的对策 |
6.2 建立适应项目风险管理的保障机制 |
6.2.1 调整组织模式,提供组织保障 |
6.2.2 优化管理体系,提供制度保障 |
6.2.3 强化项目风险管理的实战能力 |
6.3 建立风险监控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 |
6.3.1 建立风险监控机制 |
6.3.2 建立应急处理机制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局限与不足 |
7.3 展望与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PPP模式下合同管理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问题和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4 本章小结 |
2 国内外合同管理研究现状及综述 |
2.1 PPP模式 |
2.2 合同管理简述 |
2.3 其他城市城市轨道交通合同管理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轨道交通PPP模式合同管理相关理论研究 |
3.1 合同基本概念阐述 |
3.2 轨道交通建设PPP项目应用的合同理论 |
3.3 层次分析法(AHP) |
3.4 专家访谈法 |
3.5 本章小结 |
4 PPP模式项目合同管理AHP指标评价及应用研究 |
4.1 合同管理中的招标管理研究 |
4.2 PPP模式合同管理招标案例应用 |
4.3 合同管理中的造价管理研究 |
4.4 轨道交通PPP模式专家访谈 |
4.5 合同管理指标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5 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PPP模式下合同管理研究 |
5.1 1号线一期工程PPP模式网运分离 |
5.2 PPP合同分析 |
5.3 PPP模式下合同管理改进措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我国施工企业在中亚国家建设项目的法律风险研究 ——以EPC总承包模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综述小结 |
1.4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 |
2 相关理论 |
2.1 风险相关理论 |
2.1.1 风险的定义及要素 |
2.1.2 风险的特征 |
2.2 法律风险相关理论 |
2.2.1 法律风险的定义 |
2.2.2 法律风险的特征 |
2.2.3 法律风险的种类 |
2.3 海外EPC项目法律风险相关理论 |
2.3.1 海外EPC项目的定义 |
2.3.2 海外EPC项目法律风险的特征 |
2.3.3 海外EPC项目法律风险的种类 |
2.4 中亚国家EPC项目相关理论 |
2.4.1 中亚国家EPC项目运作流程 |
2.4.2 中亚国家EPC项目的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3 中亚国家工程承包法律环境现状及问题 |
3.1 工程承包法律环境现状调研 |
3.1.1 问卷调研方案设计与发放 |
3.1.2 调研结果分析 |
3.2 投资立法环境 |
3.2.1 税收优惠规定 |
3.2.2 权益保障政策 |
3.2.3 投资法律评价 |
3.3 工程建设领域法律环境 |
3.3.1 招投标活动法律规定 |
3.3.2 建设施工法律规定 |
3.3.3 工程建设领域法律评价 |
3.4 中亚国家工程承包法律环境现存问题 |
3.4.1 法律体系存在缺陷 |
3.4.2 建筑工程市场环境存在差异 |
3.5 本章小结 |
4 中亚国家EPC项目法律风险的识别与评价 |
4.1 法律风险的识别 |
4.1.1 法律风险的识别流程与方法 |
4.1.2 设计阶段法律风险识别 |
4.1.3 采购阶段法律风险识别 |
4.1.4 施工阶段法律风险识别 |
4.2 法律风险的评价 |
4.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2 法律风险评价模型构建过程 |
4.3 本章小结 |
5 哈萨克斯坦札纳塔斯100MW风电EPC项目案例分析 |
5.1 项目背景与特点 |
5.1.1 项目背景 |
5.1.2 项目特点 |
5.2 项目法律风险识别 |
5.2.1 设计阶段法律风险识别 |
5.2.2 采购阶段法律风险识别 |
5.2.3 施工阶段法律风险识别 |
5.3 项目法律风险评价 |
5.3.1 确定法律风险评级 |
5.3.2 问卷设计与实施 |
5.3.3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5.3.4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
5.3.5 评价结果分析 |
5.4 项目法律风险控制对策 |
5.4.1 设计阶段关键法律风险因素的控制 |
5.4.2 采购阶段关键法律风险因素的控制 |
5.4.3 施工阶段关键法律风险因素的控制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9)基于多级可拓理论的国际EPC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国内外文献资料综述 |
1 绪论 |
1.1 研究内容 |
1.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国际EPC总承包项目风险因素分析 |
2.1 国际EPC总承包项目风险管控基本概述 |
2.2 国际EPC总承包项目不同阶段风险因素分析 |
2.3 国际EPC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指标体系 |
3 国际EPC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评价模型构建 |
3.1 模型的选取与适应性分析 |
3.2 决策指标权重的确定 |
3.3 基于多级可拓理论的风险管理评价模型 |
4 国际EPC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实例分析 |
4.1 A项目概况 |
4.2 指标权重确定 |
4.3 A项目风险管理 |
4.4 项目风险管理建议 |
5.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科研成果 |
附录2:国际EPC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专家评分表 |
致谢 |
(10)非洲地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以卢旺达KCC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
2.1 风险的概念 |
2.1.1 风险的定义 |
2.1.2 风险的构成要素及分类 |
2.2 风险管理概述 |
2.2.1 风险管理的概念 |
2.2.2 风险管理的目标与过程 |
2.2.3 非洲地区风险管理特点 |
2.3 风险识别概述 |
2.3.1 风险识别的含义 |
2.3.2 风险识别的方法 |
2.4 风险评价概述 |
2.4.1 风险评价的含义 |
2.4.2 风险评价的方法 |
2.5 风险应对综述 |
2.5.1 风险应对的含义 |
2.5.2 风险应对的方法 |
2.6 基于AHP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2.6.1 风险评价方法分析 |
2.6.2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2.6.3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3 卢旺达KCC项目风险识别 |
3.1 工程概况 |
3.2 卢旺达KCC项目风险识别 |
3.2.1 风险识别方法的选择 |
3.2.2 卢旺达KCC项目风险因素分析 |
3.2.3 卢旺达KCC项目风险清单 |
4 卢旺达KCC项目风险评价 |
4.1 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 |
4.2 卢旺达KCC项目风险评价 |
4.2.1 确定风险因素集及评价集 |
4.2.2 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风险因素权重 |
4.2.3 子因素层的模糊评判 |
4.2.4 目标层的模糊评判 |
4.2.5 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 |
5 卢旺达KCC项目风险应对 |
5.1 各风险因素的应对措施及建议 |
5.2 建立应急预案机制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四、国际工程承包风险评估的改进AHP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冠疫情复工背景下LH高速公路建设工程风险管理研究[D]. 刘杲朋.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科学学院), 2021(02)
- [2]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 高敏.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3]基于总承包商视角的国际EPC工程项目合同风险研究[D]. 李硕.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0)
- [4]EPC模式下建筑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D]. 王丽.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 [5]红岩河水库工程项目施工风险管理研究[D]. 秦璇璇.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6]Y设计院EPC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以X县文体中心EPC项目为例[D]. 张世豪. 云南大学, 2019(02)
- [7]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PPP模式下合同管理实践研究[D]. 董丽梅.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8]我国施工企业在中亚国家建设项目的法律风险研究 ——以EPC总承包模式为例[D]. 曹丛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9]基于多级可拓理论的国际EPC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 冯群涛. 三峡大学, 2019(06)
- [10]非洲地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以卢旺达KCC项目为例[D]. 王晓璐.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3)
标签:风险管理论文; epc论文;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论文; 风险评价论文; 合同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