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疗仪器中高压隔离电路设计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蔺雨露[1](2021)在《人体肌肉力量测量系统的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肌肉力量作为人体运动能力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其状态对于人体健康是极为重要的,肌肉力量状态的低下会引发神经性疾病,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肌肉的疲态甚至是病态常因生活节奏快而被忽略。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设计了一套方便进行肌力状态自测的肌肉力量测量系统。测量人体肌肉力量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检测人体表面所产生的可检测的肌电信号。本文基于肌肉力量和肌电信号之间的关系,以健康人体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测量骨骼肌中的肱二头肌的肌肉力量状态作为研究目的,主要的研究内容有:1.硬件方面,设计并制作了肌电信号采集系统,系统电路包括信号调理电路、微控制器和蓝牙发射电路。肌电信号由于信号微弱易受干扰,采用AD8226和OP07芯片实现信号放大、用隔离与滤波电路来保证人体安全及去噪。以STM32F103VET6微处理器内部A/D转换器完成信号模数转换,为了实现系统便捷通信,使用蓝牙模块完成下位机至上位机的通信。通过对硬件电路的仿真、制板以及实测表明,电路系统达到预期要求。2.软件方面,设计了基于LabVIEW软件的人机交互界面。针对用户信息与测试数据无法通过不同时期对比来反映阶段性肌力状态的问题,系统采用LabVIEW软件编写G语言完成了用户重要信息的注册和保存,结合肌力与肌电信号时域特征参数的关系,实时监测肌力幅值以及参数变化,并即时保存数据。实验表明,该软件部分各参数值可靠,具有实时性及准确性。3.数据分析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特征值和肌力之间的关系的肌力分析方法,并对肌力等级标准探索性划分。在静态环境下,基于肌肉等长收缩至乏力的实验过程,针对11名实验对象的不同测试强度进行肌力状态实时分析。将人体主观意识和数字化结合,离线对肌力进行0级、Ⅰ级和Ⅱ级三类等级划分,并使用贝叶斯、K-近邻、Fisher、小波神经分类器对肌力状态进行分类比较,经验证,K-近邻分类准确率达98.5%,效果更佳。结合系统便捷测量的特点,在K-近邻算法的基础上设计GUI界面一键测试肌力等级,效果良好。
刘豪[2](2021)在《井周超声成像测井仪信号处理及发射驱动电路设计》文中认为在石油工业中,如何安全高效准确地测量井下石油储量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和研究内容,对裂缝的研究则是测量井下石油储量的一个重点方向;研究者在测井仪器设备的探索中发现,通过声波对裸眼井进行测量是检测裂缝的有效方式。井周超声成像测井仪是一种运用声波测量裸眼井井壁信息的测井仪器,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发射超声波,声波在泥浆中传播时遇到不同介质后发生反射,仪器对反射回波进行采集处理后,将数据上传至上位机供井上人员分析。本文主要阐述井周超声成像测井仪的主控控制与信号处理方法、超声波发射控制电路以及信号存储控制的设计方法。论文首先介绍了超声成像测井仪的发展与现状,明确了超声成像测井仪研究意义;然后介绍了井周超声成像测井仪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结构,分析了本文工作需求和所需要达到的目标;接着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重点阐述。第一个方面为主控控制及信号处理设计,主要利用FPGA善于处理高速和并行性信号的优点,设计实现了命令接收模块、发射控制模块、接收ADC信号及处理模块、上传数据模块和信号存储模块。第二个方面是驱动换能器发射超声波的电路设计,换能器需要最高达±8 0V高压和250k Hz高频信号驱动,因此设计了MOSFET驱动电路来驱动换能器,同时设计了消振电阻用于消除换能器多余振动,并插入高压控制调档电路来控制发射功率大小,设计了高低压供电控制以减少工作功耗;考虑到高压部分一旦出现问题容易损坏低压电路,在此设计中还加入了高压采样电路用来对高压进行监测。第三个方面是信号存储控制的设计,当井下有井上不易分析的数据或其他预期之外的情况发生时,需将井下大量的原始信号数据进行记录保存,因此加入大容量存储芯片NAND flash;NAND flash存储器需要单独设计控制方法来完成数据的存取控制,对控制器的设计主要分为三个基本操作:擦除、写和读,本文对这些操作的设计实现进行了详细叙述,并设计实现了在业界广泛使用的一种ECC校验。最后,本文所设计电路在实验室环境进行了模拟测试,安装到仪器中作了系统实验,仪器工作正常。测试及实验结果表明,本文工作达到了预期的设计要求。
康栓紧[3](2020)在《新型智能血液分析仪控制系统软件设计与扩展开发》文中研究表明血液分析仪是医院临床检验应用十分广泛的检测仪器之一,基础的血液分析仪主要进行血常规的检测,功能较为单一。为了满足临床诊断的需求,各种新型血液分析仪不断增加了新检测功能,实现了多种参数的联合检测。本文围绕企业小批量新品种产品开发需要,探索基于快速软件设计与扩展开发方法的新型血液检验智能检测分析仪软件及医疗试剂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新型智能检验仪是在现有的三分类标准血液分析仪功能模块上,采用基于CAN总线通信的分布式系统架构和新处理器硬软件。控制系统主要分为管理级、控制级以及现场级。管理级是指系统的上位机,采用基于Cortex-A8内核的AM3358处理器,主要负责人机交互、数据处理和数据管理等功能。控制级是指各个控制节点,采用TI公司的TMS320F2812 DSP芯片,负责接收管理级发送的命令并控制各个执行机构完成检测任务,同时将现场级的执行机构状态反馈给管理级进行处理。现场级主要包括电磁阀、步进电机和泵等各种执行机构。论文首先综述了血液分析仪的研究背景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结合血液分析仪的关键技术和现有血液分析仪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新型智能血液分析仪的总体设计方案。接着介绍了新型智能血液分析仪控制节点软件设计与实现,给出了控制节点软件模型,详细论述了执行机构软件控制、信号采集和处理软件设计、维护和清洗模块软件设计和CAN通信模块软件设计。然后介绍了上位机管理节点软件设计,详细讨论了人机交互任务、上位机CAN通信、数据管理任务、上传、打印任务模块、扩展生化量管理模块以及上位机检测流程管理的实现。最后为了保证仪器和试剂匹配使用,确保血液分析仪的检测精度,设计并实现了与新型血液分析仪相配套的医疗试剂管理系统,详细论述了射频识别(RFID)系统和上位机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测试结果表明,基于分布式架构的新型智能血液分析仪能够满足相应的检测功能和性能需求,其良好的可靠性和扩展性,可以实现外接模块的快速扩展。同时开发的医疗试剂管理系统能够有效监控试剂的生产、运输和存储过程,并确保仪器和试剂匹配使用,保证了仪器的检测精度。
李俊纬[4](2020)在《基于LED光源的特定蛋白分析仪的光电系统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IVD(体外诊断)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定蛋白、酶以及小分子等物质在人体内含量的检测已经成为判定肌体组织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而用来检测上述物质浓度的特定蛋白分析仪的研究较为滞后,且目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仪器的自动化与智能化领域,对仪器的核心检测模块(光电系统)研究较少,而光电系统的性能指标直接影响着仪器的检测精度与临床诊断结果。此外,分析仪常用的以卤素灯为代表的光源功耗大、寿命短、光衰减明显且温度过高,严重影响检测过程中上述物质的活性,从而影响检测结果并容易造成光能量损失。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基于LED发射光谱,提出了新型组合式LED光源结构。该结构将不同发光波段的LED发出的且经过反光罩和凸透镜的光线汇聚形成覆盖340800 nm仪器工作波段的且光强集中的点斑。基于全息凹面光栅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以罗兰光栅为基底,摆脱复杂的光谱平场化算法,采用双透镜结构作为转换模块,将罗兰光栅本应呈现出的球面光谱过渡到平面场,可被光电传感器直接读取的新型光学结构并设计了组合式像差矫正透镜。根据光线追迹原理,利用TracePro对光源结构进行了仿真和优化。结果表明,LED发射出的光线能够汇聚形成理想的点斑;光斑中心的竖直方向与水平方向辐照度值一致;光强主要集中在光斑中心点处,半径仅为1.0 mm。使用ZEMAX对光学结构进行了模拟和优化。结果表明,光学结构的光谱平场化效果明显;单色光分辨率达到0.30.7 nm,能够覆盖340800 nm的光谱范围,能量较为集中,接近光谱仪标准。另外,利用EDA软件对电路原理图进行了设计,并结合电路图简要介绍了Keil MDK5环境下的软件系统。结合整机结构,对光电系统进行了实验与分析,且实验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根据行业标准,对仪器进行了性能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基于本课题所设计的光电系统的特定蛋白分析仪的杂散光、吸光度线性范围、吸光度准确度、吸光度稳定性、吸光度重复性等各项指标均达到行业标准,且其中多项指标优于同类仪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刘宇[5](2020)在《核磁仪器供电装置的设计》文中认为目前,许多地区面临较为严重的水质性缺水、季节性缺水和区域性缺水。核磁共振技术找水是最全面、最有效、最经济的找水技术,与以往探测技术不同,它是当前唯一非侵入式探水的方法。而应用核磁共振技术的核磁共振找水仪是迄今为止性能最先进、功能最齐全、测量参数最多的电法找水领域专用设备,它灵活方便,且集接收、发射于一体。作为核磁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供电装置不仅为仪器的发射装置提供发射激发脉冲所需的能量,还为其它装置提供工作时所需的电能。传统的供电装置存在许多设计缺陷,如结构分散、体积较大、协同困难、充电速度慢、电压检测精度低、稳定性和可靠性较差、存在安全隐、容易对接收信号造成EMI。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一套新版的供电装置,本设计的供电装置主要由24V铅酸电池、DC/DC开关电源和储能电容三个部分组成。其中以全桥逆变电路和全桥高压整流电路作为DC/DC转换电路的主要结构,PMOS开关电路控制DC/DC转换电路的开通与关闭;设计恒流放电电路使储能电容中的电能以恒流的模式释放,并增加滤波电容快速放电电路;采用PWM控制技术控制24V铅酸电池对储能电容恒流充电,同时也控制充电电压;设计电压检测电路和温度测量电路,对供电装置的24V铅酸电池电压、储能电容电压和上内胆温度进行实时监测;接口电路控制和保护24V铅酸电池电压的接入,同时设计多个电源模块为其它电路提供工作电压;通过MCU+CPLD构成的控制电路,控制整个供电装置各部分的协调工作,并以485通讯方式与上位机建立网络连接,实现上位机对供电装置的控制;在此基础上应用一主带N从的并联充电技术,可以大幅度增加充电电流,从而缩短充电时间。对供电装置的各部分电路分别进行室内和野外的软硬件测试,结果显示:输出电压为0-450V(可调),充电电流为1.75±0.05A的整数倍,充电效率不低于75%,储能电容放电电流恒为200±10mA,滤波电容的放电时间不超过100ms,高压和低压测量精度均不高于1%,可以实现手动开关和上位机前面板的两种充电控制,手动放电、程控放电和关机后自动放电的三种放电控制,过压、过流和过热的保护功能,以及远端20-30m的485通讯控制。各部分电路均可以达到设计要求的技术参数,并能够与其它装置协调工作,使核磁共振找水仪探测到核磁信号,可以实现核磁共振找水仪对供电装置准、小、快、好、高的设计要求,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
胡宁[6](2020)在《混合动力式医用控温毯控制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医用控温毯作为人体辅助控温的主要医疗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临床治疗中。由于国内医用控温毯的研制起步较晚,其在控温精度、功能应用、操控界面、电磁兼容等方面,仍有许多不足之处。针对以上不足,本文通过研究现代医用控温毯系统特性,并结合企业设计需求,提出基于混合动力式医用控温毯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本文通过研究对比国内外医用控温毯的设计模式,并结合最新国家相关标准,详细列举医用控温毯的硬性设计指标和功能扩展需求;通过对现有医用控温毯驱动方案的对比,提出半导体与压缩机混合驱动的组合形式,并对其驱动方式进行研究。本文选用STM32F4微控制器作为主控芯片,并围绕该CPU分模块对外围电路进行设计;选用NTC热敏电阻和DS18B20作为机组不同测温部位的温度传感器,并分别针对其采集特性设计了采集隔离电路;为扩展机器功能需求,分别增加了信息存储、网络接口、语音预警等模块。采用改进后的MOS管全桥电路对半导体机组两端的电压大小和方向进行控制,并针对半导体导通电流反馈信号设计了采集隔离电路;根据功率驱动器件混合的特点,选用了控制变频器并设计了半导体驱动保护电路和MOS管开关电路。本文研究对比现有医用控温毯温控算法的优劣,提出分层模糊PID的控制理念,并借助Matlab工具对该温控算法的设计进行了详细介绍;基于μC/OS-III操作系统进行控制任务的软件开发,并分别对各任务流程进行分析;根据整机EMC测试实验,对测试方法以及相应的EMC整改方案进行了介绍。最终本文设计的机型成功完成各项技术指标的测试,并送交由国家食药总局指定的济南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混合驱动方案、分层模糊PID控制方案、软硬件电路设计方案和EMC隔离方案均能很好的应用于医用控温毯,并为其他医用温控设备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7](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谷翔宇[8](2019)在《基于PMAC的医疗仪器自动输送控制系统开发》文中指出本文以医疗仪器自动输送控制系统为研究背景,详细论述了基于PMAC的自动输送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过程。首先进行了总体方案和电路设计,然后结合对系统自动化输送流程中关键技术的研究,完成系统软件开发,实现各项控制功能,最后进行了系统调试和功能验证。本文主要完成工作如下:(1)根据系统的技术指标和功能需求,完成了总体方案设计,确定了以直角坐标机器人为机械结构、以PC+运动控制卡为控制核心的自动输送控制系统。进行了机械结构和硬件核心部件的选型,并完成了电路设计和接线工作。(2)对系统自动化输送方案进行了流程设计。为了提高医疗仪器自动输送控制系统的平稳性和快速性,对运动中的启停规划、速度前瞻和多轴联动进行了研究。首先在对多种启停规划曲线分析对比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S型曲线在运动功能中的适用性,使得三轴在启停阶段加速度变化连续无突变;然后研究了输送运动中连续直线段衔接处的速度前瞻技术,有效缩短了系统运动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最后研究了多轴联动直线插补算法,确保了多轴联动状态下各轴运动的稳定性和快速性。(3)基于系统PC+PMAC的双CPU结构,完成了由上下位软件组成的软件系统开发。上下位软件均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上位人机交互软件使用Delphi语言开发,通过开发初始化通讯模块、运动参数指令下发模块、状态显示监测模块等,实现了自动输送区、显示区、基础功能区、状态栏等功能分区的软件开发;下位软件通过控制器开发了电机初始化、高速数据采集、PLC监控等模块的PMAC程序,并结合关键技术的研究完成了单轴定向、定点、回零运动和多种自动输送运动功能的开发。最后通过配置PC和PMAC,使两者完成网口通讯。(4)根据系统性能指标,完成了系统的初步调试。调试工作包括硬件调试、闭环调试和功能及指标验证三个部分。硬件调试包括电气调试和控制器驱动器配置;闭环调试主要是对稳态特性和动态精度的调试;功能及指标验证是指在功能验证时完成各项指标测定,并对运动功能中涉及到的启停规划、速度前瞻、多轴联动直线插补等算法在系统使用中的效果进行了验证。产品即将交付使用。
关泽明[9](2019)在《多功能生物反馈神经康复治疗仪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表面肌电信号(SEMG)是肌肉在收缩时,由于体表血液中含有电解质性质的液体和颗粒浓度的变化产生的生物电信号。在医疗领域,可以通过分析表面肌电信号的各种参数对肌肉活动与活性进行无创检测,与之相反,对肌肉与神经系统进行电刺激也是进行肌肉活性康复和神经系统康复的重要方法。尽管如此,在国内医疗领域,SEMG采集分析技术和设备尚未做到大量普及,关键技术大多掌握在海外的公司手里,而且,在医疗仪器中,体温与脉搏是用于反馈患者实时身体状况的重要指标,然而大多数肌电刺激治疗仪不包含体温与脉搏检测功能。因此对肌电信号采集和刺激技术进行研究和还原,并加入体温与脉搏的安全限制,是有必要意义的。本文提出了一种多功能生物反馈神经康复治疗仪研制。经实验测试,其对SEMG的采集频段满足设计要求,陷波中心频率为50Hz,可以排除工频干扰,刺激电流稳定,误差≤±1%,体温、脉搏测量准确,软件系统稳定性良好,并且可通过国家相关标准以及行业相关标准,满足国家对医疗器械的电磁兼容性设计要求。本文从产品功能需求出发,分别设计了系统的各部分硬件,并根据硬件的特点编写独立的硬件支持包,通过Protothreads线程系统调用硬件支持包,加入流程服务,完成软件设计,最终使用Photoshop与Mockplus进行UI设计,完成完整产品设计。硬件设计方面,核心主控模块使用意法半导体公司的STM32F103VET6最小系统板;温度传感器使用的是医用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S18B20;脉搏心率传感器使用的是医用级模拟脉搏传感器CJMCU-Pulse;肌电采集电路使用了压差放大器、二阶巴特沃斯带通滤波器、陷波器,LTC1417AI模数转换器等;刺激电路使用的是MOS管压控恒流源电路;电源电路使用了220V市电和锂电池双电源设计,保证了肌电采集电路的精度。软件设计方面,提出了laPtino嵌入式综合开发系统,其中LabWindowsCVI使用C89语言进行上位机设计;Protothreads进程系统实现进程调度;Arduino for Keil提高了嵌入式软件的编程效率。创新的使用了进程状态表代替传统的程序流程图表现控制软件的运行过程。温度滤波算法上,使用了三重滤波算法,在滤波同时保证了测量精度。在调试方面,本文模拟了患者的生理状态进行试验和测试,以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进行了EMS、EMI两项国家医疗仪器电磁兼容性测试,并通过测试结果进行对应硬件调整。最终治疗仪达到产品的设计需求,证明硬件系统稳定无干扰、软件及算法稳定可用。
许铭杰[10](2019)在《基于组胺浓度的过敏反应检测系统研究与开发》文中指出过敏是一种长期困扰人类的疾病,发病率高且医学上并没有根治的方法,及时对疑似过敏的患者做过敏原筛查尤为重要。在体外试验检测过敏原的方法中,常需要用到辅助仪器,国内在此类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投入不足而国外产品价格昂贵等,使得加强过敏原检测的医疗仪器的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立足于体外检测方法中的组胺检测,针对现有组胺检测仪存在的诸多缺点,如自动化程度低,人工操作环节多、缺少清洗模块、人机界面不友好等,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基于组胺浓度的过敏反应检测系统。本系统分为管理与监督级、实时控制级和现场设备级三层结构,每层结构进行模块化的设计与实现,更高质量、高自动化地完成组胺浓度的检测。本文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点:(1)分析过敏反应检测系统的需求,给出上述三层结构的总体设计方案。(2)根据需求完成对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荧光检测模块、清洗模块、进样针运动模块、注射泵吸液模块以及PLC硬件接口设计。其中,采用幅值测量法和光子计数法相结合的荧光检测方式提高测量范围;采用蠕动泵的涌泉式清洗装置改善了传统水泵清洗的诸多缺点;加入高精度接近开关的进样针运动模块实现故障检测和位置调零。(3)根据检测流程和人机界面的需求,完成PC上位机软件、PLC软件和荧光检测模块MCU软件的设计。其中,采用LabVIEW环境开发了具有友好人机界面的上位机软件;采用OPC技术使LabVIEW可以读写PLC的工作参数,实现多台设备联网,并提高了兼容性;设计了兼容注射泵内部协议的RS485应用层协议,节省需拓展的通信模块数量。(4)对系统各功能模块进行测试与分析,验证系统的可行性与测量精确性。经过实测,本文检测系统性能稳定,人机界面友好,检测与数据处理功能良好,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及可信度,满足基本应用需求。本文设计系统还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兼容性高等特点,在未来医疗检测领域也具备推广价值。
二、医疗仪器中高压隔离电路设计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医疗仪器中高压隔离电路设计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人体肌肉力量测量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相关性原理与系统概述 |
2.1 测量肌肉力量的信号特征 |
2.1.1 肌电信号的产生 |
2.1.2 肌电信号的特点 |
2.1.3 信号噪声来源 |
2.2 信号分析方法 |
2.2.1 时域分析方法 |
2.2.2 频域分析方法 |
2.2.3 时频域分析方法 |
2.3 分类器设计基础理论 |
2.3.1 基于最小错误率的贝叶斯分类器 |
2.3.2 K-近邻法数据分类器 |
2.3.3 基于Fisher的分类器 |
2.3.4 小波神经网络分类器 |
2.4 系统整体设计结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人体肌肉力量测量系统硬件电路设计与综合搭建 |
3.1 元器件选型 |
3.1.1 传感器选型 |
3.1.2 调理电路芯片选型 |
3.1.3 主控芯片选型 |
3.2 调理电路设计 |
3.2.1 电源隔离电路 |
3.2.2 前置放大电路 |
3.2.3 信号隔离电路 |
3.2.4 高、低通滤波电路 |
3.2.5 带阻滤波电路 |
3.2.6 增益放大电路 |
3.3 微控制器设计 |
3.3.1 微控制器硬件电路设计 |
3.3.2 微控制器程序设计 |
3.4 硬件电路PCB设计 |
3.5 硬件电路综合搭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体肌肉力量测量系统人机交互设计与测试 |
4.1 开发环境及总体结构 |
4.1.1 开发环境 |
4.1.2 总体结构 |
4.2 LabVIEW程序设计 |
4.2.1 用户注册、登录模块 |
4.2.2 管理员修改模块 |
4.2.3 数据传输模块 |
4.2.4 波形显示、滤波模块 |
4.2.5 数据存储模块 |
4.3 软件测试 |
4.4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肌力分析及测试结果 |
5.1 实时在线分析 |
5.2 肌力识别分类器测试 |
5.2.1 最小错误率贝叶斯分类器 |
5.2.2 K-近邻法数据分类器 |
5.2.3 Fisher分类器 |
5.2.4 小波神经网络分类器 |
5.3 GUI界面显示测试 |
5.4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课题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校期间获奖情况 |
(2)井周超声成像测井仪信号处理及发射驱动电路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井周超声成像测井仪技术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井周超声成像测井仪总体介绍 |
2.1 井周超声成像测井仪工作原理 |
2.2 井周超声成像测井仪结构 |
2.3 井周超声成像测井仪控制与信号处理需求分析 |
2.4 井周超声成像测井仪发射控制电路需求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井周超声成像仪主控控制及回波信号处理设计 |
3.1 井周超声成像仪主控控制及信号处理总体设计 |
3.2 主控芯片选择 |
3.3 命令接收模块设计 |
3.4 发射控制模块设计 |
3.5 回波信号接收及处理模块设计 |
3.5.1 回波信号接收设计 |
3.5.2 信号处理模块设计 |
3.6 数据上传处理模块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井周超声成像仪发射驱动电路设计 |
4.1 发射驱动电路总体设计 |
4.2 MOSFET驱动设计 |
4.3 去尾振电路设计 |
4.4 电源模块电路设计 |
4.5 高压控制与调档设计 |
4.6 探头发射通道供电设计 |
4.7 高压采样电路设计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信号存储控制设计 |
5.1 信号存储模块电路设计 |
5.2 信号存储控制模块总体设计 |
5.3 命令接收模块设计 |
5.4 状态控制模块设计 |
5.5 擦除数据模块设计 |
5.6 读数据模块设计 |
5.7 写数据模块设计 |
5.8 ECC校验模块设计 |
5.8.1 ECC校验基本原理 |
5.8.2 ECC校验逻辑设计 |
5.9 坏块管理 |
5.10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测试结果分析与讨论 |
6.1 控制及信号处理测试结果及分析 |
6.1.1 通信模块的验证 |
6.1.2 控制发射 |
6.1.3 控制发射探头转换 |
6.1.4 控制采集时间 |
6.1.5 测量幅度与到时 |
6.2 发射驱动电路测试结果及分析 |
6.2.1 高压调档测试 |
6.2.2 发射通道测试 |
6.2.3 高压采集模块硬件测试 |
6.2.4 去尾振模块测试 |
6.3 信号存储控制模块测试结果及分析 |
6.4 系统联调与水槽测试结果及分析 |
6.4.1 连续声波激励 |
6.4.2 接受数据 |
6.4.3 水槽实验测量裂缝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新型智能血液分析仪控制系统软件设计与扩展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血液分析仪发展趋势与功能扩展 |
1.2.1 血液分析仪检测技术 |
1.2.2 血液分析仪的发展趋势 |
1.2.3 血液分析仪的多功能扩展 |
1.3 嵌入式系统在医疗仪器中的应用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 |
第二章 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 |
2.1 基础三分类血液分析仪系统介绍 |
2.2 新型智能血液分析仪需求分析 |
2.2.1 现有血液分析仪存在的问题 |
2.2.2 新型智能血液分析仪功能需求 |
2.3 血液分析仪检测原理 |
2.3.1 基本型血液分析仪检测原理 |
2.3.2 扩展型血液分析仪相关原理 |
2.4 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2.4.1 系统总体架构 |
2.4.2 硬件平台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血液分析仪控制级节点软件设计与实现 |
3.1 控制节点软件模型设计 |
3.2 控制节点软件总体设计 |
3.3 执行机构时序控制软件设计 |
3.3.1 执行机构控制软件接口设计 |
3.3.2 控制节点时序流程软件设计 |
3.3.3 控制节点检测流程设计 |
3.4 信号采集和处理软件设计 |
3.4.1 信号采集模块软件设计 |
3.4.2 信号处理模块软件设计 |
3.5 维护和清洗模块软件设计 |
3.6 CAN总线通信模块设计与实现 |
3.6.1 CAN总线应用层通信协议设计 |
3.6.2 CAN通信软件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血液分析仪管理级节点软件设计与实现 |
4.1 管理级节点软件总体设计 |
4.2 管理级节点多线程任务模块划分 |
4.3 多线程间通信和同步 |
4.4 人机交互任务模块 |
4.5 上位机节点CAN通信模块 |
4.6 数据库管理任务模块 |
4.7 上传和打印任务模块 |
4.7.1 上传模块软件设计与实现 |
4.7.2 打印模块软件设计与实现 |
4.8 生化量扩展模块管理 |
4.9 故障检测机制的设计 |
4.10 上位机检测流程管理 |
4.11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医疗试剂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
5.1 医疗试剂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
5.1.1 系统设计目标 |
5.1.2 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
5.2 射频识别(RFID)系统介绍 |
5.3 RFID读写器设计 |
5.3.1 读写器硬件设计 |
5.3.2 读写器软件设计 |
5.4 上位机软件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和评估分析 |
6.1 软件功能测试 |
6.2 系统集成运行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后期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基于LED光源的特定蛋白分析仪的光电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技术发展状况 |
1.3 国内外特定蛋白分析仪发展现状 |
1.3.1 国外发展现状 |
1.3.2 国内发展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原理 |
2.1 抗原抗体反应原理 |
2.2 光学原理 |
2.2.1 分光光度法及吸光度 |
2.2.2 Lambert-Beer定律 |
2.3 系统分析方法 |
2.3.1 终点法 |
2.3.2 动态分析法 |
2.3.3 固定时间法 |
2.4 光电系统基本结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光学系统设计与分析 |
3.1 LED光源设计与分析 |
3.1.1 光源的选择与比较 |
3.1.2 LED光源设计 |
3.2 色散器件选型与分析 |
3.2.1 分光器件的对比 |
3.2.2 光栅的选型与分析 |
3.3 全息凹面光栅 |
3.3.1 全息凹面光栅基本原理 |
3.3.2 全息凹面光栅像差理论 |
3.3.3 全息凹面光栅光线追迹原理 |
3.4 光学结构设计与分析 |
3.4.1 准直透镜设计 |
3.4.2 比色杯设计 |
3.4.3 分离式矫正透镜设计 |
3.4.4 分光光度计设计 |
3.5 设计结果分析和讨论 |
3.5.1 点列图分析 |
3.5.2 均方根半径分析 |
3.5.3 能量集中度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光电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 |
4.1 LED驱动电路设计 |
4.1.1 驱动电路选型 |
4.1.2 驱动电路设计 |
4.2 光电转换电路设计 |
4.2.1 光电转换原理 |
4.2.2 光电传感器比较 |
4.2.3 光电传感器放大电路设计 |
4.3 A/D转换电路设计 |
4.3.1 电路比较 |
4.3.2 ADC采样电路设计 |
4.4 主控电路设计 |
4.4.1 微控制器电路设计 |
4.4.2 系统复位及看门狗电路 |
4.4.3 电源转换电路 |
4.4.4 模拟电源输入 |
4.5 通信接口电路设计 |
4.5.1 串口通信电路设计 |
4.5.2 CAN总线通信电路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光电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5.1 系统软件整体设计 |
5.2 ADC时序控制及程序设计 |
5.3 主程序设计 |
5.4 通信接口程序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性能测试与结果分析 |
6.1 杂散光测试 |
6.2 吸光度线性范围测试 |
6.3 吸光度准确度测试 |
6.4 吸光度稳定性测试 |
6.5 吸光度重复性测试 |
6.6 温度准确度与波动度测试 |
6.7 临床项目批次内精密度测试 |
6.8 仪器性能比较 |
6.9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和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二 :光电系统实物及整机 |
(5)核磁仪器供电装置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核磁仪器供电装置的国外研究现状 |
1.3 核磁仪器供电装置的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核磁仪器供电装置的原理及总体设计方案 |
2.1 核磁共振技术找水的基本方法 |
2.2 核磁共振找水仪的工作原理 |
2.3 核磁仪器供电装置的总体设计方案及并联充电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核磁仪器供电装置的硬件电路设计 |
3.1 24V铅酸电池设计 |
3.2 电源电路设计 |
3.2.1 B24V转 B5V电源电路设计 |
3.2.2 B24V转 H12V/D5V电源电路设计 |
3.2.3 D5V转 D3.3V电源电路设计 |
3.2.4 B24V转 B15V/B12V电源电路设计 |
3.2.5 高压线性稳压电源电路设计 |
3.3 接口电路设计 |
3.3.1 防反接电路设计 |
3.3.2 低功率开关电路设计 |
3.4 转换电路设计 |
3.4.1 逆变电路设计 |
3.4.2 PWM控制电路设计 |
3.4.3 驱动电路设计 |
3.4.4 高压整流电路设计 |
3.5 快速切换电路设计 |
3.6 恒流放电电路设计 |
3.7 电压检测电路设计 |
3.8 温度测量电路设计 |
3.9 控制模块电路设计 |
3.9.1 微处理器电路设计 |
3.9.2 通讯电路设计 |
3.9.3 可编程逻辑电路设计 |
3.10 储能电容设计 |
3.11 本章小结 |
第4章 核磁仪器供电装置的软件设计 |
4.1 控制模块软件设计 |
4.1.1 MCU软件设计 |
4.1.2 CPLD软件设计 |
4.2 Modbus通讯协议 |
4.3 上位机软件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室内及野外测试 |
5.1 室内测试 |
5.1.1 硬件电路测试 |
5.1.2 软件测试 |
5.1.3 整机测试 |
5.2 野外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后续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混合动力式医用控温毯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医用控温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目标与主要工作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工作 |
1.4 本章小结 |
2 系统总体方案研究 |
2.1 驱动系统研究 |
2.1.1 常见驱动模式研究 |
2.1.2 混合驱动方案研究 |
2.2 整机结构布局研究 |
2.3 控制系统硬件方案设计 |
2.4 控制系统软件方案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3 主控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3.1 微控制器电路设计 |
3.1.1 微控制器选型 |
3.1.2 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
3.2 温度传感器采集电路设计 |
3.2.1 温度传感器选型 |
3.2.2 温度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
3.2.3 采集隔离电路设计 |
3.3 其他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
3.3.1 水位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
3.3.2 电流反馈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
3.4 操作界面电路设计 |
3.5 外围存储模块设计 |
3.6 语音提示模块设计 |
3.7 网络模块设计 |
3.8 主板电源模块设计 |
3.8.1 电源模块选型与总体结构设计 |
3.8.2 电源电路设计 |
3.9 本章小结 |
4 驱动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4.1 驱动电路总体结构 |
4.2 半导体模块驱动电路设计 |
4.2.1 PWM输出隔离电路设计 |
4.2.2 MOS管并联调压电路设计 |
4.2.3 H桥换向电路设计 |
4.2.4 滤波电路设计 |
4.3 直流压缩机与变频控制器选型 |
4.4 其他模块电路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控温算法研究 |
5.1 现有控温模式研究 |
5.2 分层模糊PID控温方案研究 |
5.2.1 分层模糊PID控温方案设计 |
5.2.2 分层模糊PID的具体实现 |
5.3 系统仿真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6 系统软件设计 |
6.1 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Ⅲ |
6.1.1 μC/OS-Ⅲ简介 |
6.1.2 μC/OS-Ⅲ移植 |
6.2 控制系统任务设计 |
6.1.1 传感器采集任务 |
6.1.2 操控面板任务 |
6.1.3 混合驱动任务 |
6.1.4 其他任务 |
6.3 操作界面软件设计 |
6.4 本章小结 |
7 系统调试及其电磁兼容测试 |
7.1 系统硬件调试 |
7.2 系统功能调试 |
7.2.1 操作面板和传感器任务调试 |
7.2.2 TEC机组输出调试 |
7.2.3 压缩机机组输出调试 |
7.3 整机调试 |
7.4 系统电磁兼容测试 |
7.4.1 电快速脉冲群抗干扰(EFT)测试 |
7.4.2 浪涌抗干扰(SURGE)测试 |
7.4.3 辐射发射(RE)测试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主控板电路原理图 |
附录B 驱动板电路原理图 |
附录C 信息参照表集合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8)基于PMAC的医疗仪器自动输送控制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来源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直角坐标机器人特点及分类 |
1.2.2 直角坐标机器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自动输送控制系统总体方案及电路设计 |
2.1 自动输送控制系统功能需求和技术指标 |
2.2 自动输送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3 自动输送控制系统机械结构 |
2.4 自动输送控制系统硬件组成 |
2.4.1 运动控制卡 |
2.4.2 伺服电机和驱动器 |
2.4.3 光电开关 |
2.4.4 工控机 |
2.5 自动输送控制系统电路设计 |
2.5.1 伺服驱动器设置 |
2.5.2 硬件电路连线 |
2.5.3 自动输送控制系统总体结构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3.1 自动化输送流程 |
3.2 启停规划研究 |
3.2.1 加减速算法 |
3.2.2 梯形曲线启停规划 |
3.2.3 指数型曲线启停规划 |
3.2.4 S型曲线启停规划 |
3.3 联动控制研究 |
3.3.1 速度前瞻 |
3.3.2 二维平面直线插补 |
3.3.3 三维空间直线插补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自动输送控制系统软件开发 |
4.1 系统软件总体结构 |
4.2 人机交互软件开发 |
4.2.1 人机交互软件界面介绍 |
4.2.2 软件开发工具简介 |
4.2.3 软件模块的构成 |
4.2.4 各模块功能的实现方法 |
4.3 PMAC主程序开发 |
4.3.1 PMAC开发环境 |
4.3.2 PMAC程序模块的构成 |
4.3.3 各模块功能的实现方法 |
4.4 工控机与控制器的通讯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自动输送控制系统调试 |
5.1 系统硬件调试 |
5.1.1 机械与电气调试 |
5.1.2 控制系统调试 |
5.2 系统闭环调试 |
5.2.1 开环调试 |
5.2.2 闭环调试 |
5.3 系统功能及指标验证 |
5.3.1 零位标定和限位功能 |
5.3.2 定向功能和定点功能 |
5.3.3 自动化输送功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多功能生物反馈神经康复治疗仪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表面肌电信号研究现状 |
1.2 肌电反馈治疗仪的国内外现状 |
1.3 论文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
2 系统总体方案研究 |
2.1 系统总体结构 |
2.2 系统总体硬件方案研究 |
2.3 系统总体软件方案研究 |
2.4 本章小节 |
3 肌电采集和刺激电路 |
3.1 肌电采集电路设计 |
3.2 肌电刺激电路设计 |
3.3 本章小节 |
4 主控电路设计 |
4.1 单片机选型 |
4.2 电源电路设计 |
4.3 传感器组与提示组 |
4.4 其他电路设计 |
4.5 PCB设计要点 |
4.6 本章小节 |
5 基于laPtino的控制软件设计 |
5.1 laPtino的提出与简介 |
5.1.1 Protothreads Timer移植 |
5.1.2 Arduino For Keil核心文件移植 |
5.2 总体程序设计 |
5.2.1 测量服务 |
5.2.2 刺激服务 |
5.2.3 显示与触摸服务 |
5.2.4 设置服务 |
5.2.5 时间服务 |
5.2.6 开发者模式 |
5.3 系统UI设计 |
5.4 上位机软件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系统调试 |
6.1 硬件电路以及硬件支持包调试 |
6.2 控制软件调试 |
6.2.1 单服务调试 |
6.2.2 整体调试 |
6.3 系统电磁兼容性测试 |
6.3.1 EMS测试和温度滤波算法 |
6.3.2 空间EMI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控制主板电路原理图 |
附录 B 刺激副板电路原理图 |
附录 C 系统软件进程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基于组胺浓度的过敏反应检测系统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过敏反应检测系统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过敏检测方法现状 |
1.2.2 国内外组胺测试仪器的研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方案 |
2.1 组胺过敏反应检测系统需求分析 |
2.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2.1 管理与监督级设计方案 |
2.2.2 实时控制级设计方案 |
2.2.3 现场设备级设计方案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 |
3.1 荧光检测模块硬件设计 |
3.1.1 光电倍增管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
3.1.2 荧光检测模块整体硬件架构 |
3.1.3 光学子系统硬件设计 |
3.1.4 电源电路设计 |
3.1.5 电流电压转换与信号放大电路设计 |
3.1.6 低通滤波器与ADC电路设计 |
3.1.7 高通滤波器与比较器电路设计 |
3.1.8 DAC电路设计 |
3.1.9 可调高压电源电路设计 |
3.1.10 可调紫外LED电流源电路设计 |
3.1.11 RS485 通信接口及其隔离电路设计 |
3.1.12 MCU电路设计 |
3.2 清洗模块硬件设计 |
3.3 进样针运动模块硬件设计 |
3.4 实时控制级PLC硬件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
4.1 上位机软件设计 |
4.1.1 上位机软件流程设计 |
4.1.2 上位机软件界面及功能 |
4.2 PLC软件设计 |
4.2.1 PLC主程序设计 |
4.2.2 RS485 通信协议设计 |
4.2.3 步进电机运动控制软件设计 |
4.3 MCU软件设计 |
4.3.1 MCU主程序与控制算法 |
4.3.2 TLV5627 驱动程序设计 |
4.3.3 ADS1246 驱动程序设计 |
4.3.4 荧光强度及浓度测量算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分析 |
5.1 清洗模块测试 |
5.2 荧光检测模块测试 |
5.2.1 光电倍增管信号检测电路测试 |
5.2.2 可调紫外LED电流源电路测试 |
5.2.3 校准板样品浓度检测 |
5.3 系统通信测试 |
5.3.1 以太网通信测试 |
5.3.2 RS485 总线通信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医疗仪器中高压隔离电路设计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人体肌肉力量测量系统的设计[D]. 蔺雨露.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2]井周超声成像测井仪信号处理及发射驱动电路设计[D]. 刘豪.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新型智能血液分析仪控制系统软件设计与扩展开发[D]. 康栓紧. 东南大学, 2020(01)
- [4]基于LED光源的特定蛋白分析仪的光电系统研究[D]. 李俊纬. 江南大学, 2020(01)
- [5]核磁仪器供电装置的设计[D]. 刘宇. 吉林大学, 2020(08)
- [6]混合动力式医用控温毯控制系统研究[D]. 胡宁.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7]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8]基于PMAC的医疗仪器自动输送控制系统开发[D]. 谷翔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9]多功能生物反馈神经康复治疗仪研制[D]. 关泽明.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10]基于组胺浓度的过敏反应检测系统研究与开发[D]. 许铭杰.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