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细管液相色谱柱的研制及其与质谱联用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文慧[1](2021)在《清胰颗粒的成分分析及体内代谢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清胰颗粒是根据清胰汤优化而来的经验方,具有理气止痛、通腑泻热的功效,可用于慢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目前并无此方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为了促进清胰颗粒实现现代化、国际化及提供在临床使用的科学性,对清胰颗粒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迫在眉睫。本文拟以高分辨率和高分离度相结合,从清胰颗粒的成分分析和清胰颗粒在大鼠体内的代谢研究两个方面阐述清胰颗粒的药效物质基础。本文通过优化清胰颗粒的提取溶剂和液相色谱条件,建立了HPLC-UV-HRMS/MS方法;选择Agilent Zorbax SB C18柱(150×4.6 mm,μm),以乙腈和含0.3%的乙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5 m L/min;在正、负两种离子化模式下,进行一级和多级质谱全扫描质谱分析。根据色谱与质谱行为,综合文献、对照品、数据库等相关数据鉴定清胰颗粒所含化学成分。通过该方法从清胰颗粒提取物中共鉴定201种化合物,其中正离子化模式下鉴定127个,负离子化模式下鉴定124个;包含76个黄酮类化合物、21个生物碱类化合物、35个萜类化合物、14个氨基酸、21个苯丙素类化合物、6个蒽醌类化合物、15个有机酸类化合物和13个其他化合物。快速、灵敏、高选择性实现了多种化合物的同时鉴定,为清胰颗粒的物质基础研究与质量控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采用HPLC-HRMS/MS方法研究清胰颗粒在大鼠体内的代谢。将清胰颗粒以900 mg/kg的剂量对大鼠进行灌胃给药,并分别收集尿样和粪样。结果显示,在大鼠尿液中检测到31个代谢物和24个原形成分,在大鼠粪样中鉴定到5个代谢物和10个原形成分。尿液中的代谢物是通过I相代谢和II相代谢途径产生的,而粪样中的代谢物主要是通过I相代谢产生,也存在部分甲基化代谢产物。该方法实现了通过Target-GroupChange策略、从单一化合物到复杂体系策略和HPLC-HRMS/MS法考察复方中药的体内代谢,为复方中药的代谢研究提供了思路与依据,也促进了清胰颗粒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张花妮[2](2021)在《稠油-水-醇耦合反应降粘及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日益增加比例的稠油开发需求下,研究工作者们已经研发了多种降粘技术并进行了现场应用。目前开采稠油通常采用蒸汽吞吐和蒸汽驱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稠油原位水热裂解改质降粘技术,然而,这些研究大多停留在催化降粘剂的制备及其应用层面,缺乏对其降粘机理的深入研究,并且稠油的催化水热裂解效果较差。因此,基于对醇-水重整反应提供丰富活性氢的认识基础上,利用储层原位活性矿物与外源金属配合物超分子作用催化稠油高效水热裂解机理设计高效稠油催化降粘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点:(1)研究采用两个典型稠油样,首先考察了三组分的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醇的种类与加量。表明异丙醇对稠油降粘效果影响明显,同时三组分在反应时间为6h,反应温度为180℃,质量比例为10:3:2时为最佳耦合反应条件;(2)典型稠油模型化合物(α-辛烯、苯酚、噻吩、苯并噻吩、壬基酚、吡啶、喹啉)在最佳反应条件下进行反应,对各组分进行GC-MS分析后实验结果,含氧化合物苯酚、壬基酚结构均未发生改变;含氮化合物喹啉发生开环反应,吡啶结构未发生改变;(3)含硫化合物噻吩、苯并噻吩与水和异丙醇三组分耦合反应后,噻吩在水热解反应时发生加氢,在耦合反应中发生断链生成烷烃类,苯并噻吩中芳环首先加氢生成了部分加氢或全氢产物,其次进一步发生C-S键的氢解脱硫和C-C键的断裂反应,α-辛烯发生断链反应;(4)合成了系列膨润土负载过渡金属催化剂,并将其用于三组分耦合反应。在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6h、催化剂SEC4加量为0.5%时,油样1降粘率可达65.78%,凝点降幅2.1℃。油样2降粘率可达61.02%,凝点降幅4.8℃;稠油组分分析结果表明:协同催化耦合反应后,稠油中芳香烃、饱和烃等轻质组分含量增多,胶质、沥青质等重质组分含量减少;TGA、DSC和GC-MS分析结果表明三组分经耦合反应加催化剂反应后,轻质组分含量明显增加。实验结果表明粘土负载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三组分耦合反应的协同效果明显。
贾鹏禹[3](2021)在《植物激素与品质高效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大豆中的应用》文中提出植物激素是作物生长和种子品质形成的重要生命调节物质,种子品质的形成是不同生长历程的最终反馈。调研发现,现行植物激素和品质检测方法很难满足深层次研究需求,大豆植物激素随不同时空、不同胁迫和化学调控的变化规律尚不明确,大豆中重要的品质化合物受化学调控变化研究尚有不足,因此新方法建立及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提升检测方法为基础,以目标化合物的变化规律为方法应用目标,在生理方面建立了高效经济的植物激素检测方法,在品质方面建立了快速有效的脂肪酸和植物甾醇测定方法,考察了不同测试方法的检测效果;以黑龙江主栽品种合丰50和垦丰16为研究对象对方法进行了应用,揭示了植物激素含量的时空变化、胁迫变化和化学调控变化规律,探讨了烯效唑调控对大豆脂肪酸和植物甾醇品质形成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比较了不同检测方法对4种植物激素(ZT、IAA、GA3和ABA)检测的方法学能力。结果表明,超快速液相色谱较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离速度快、灵敏度高,但受检测器灵敏度的限制,样品基体干扰较大;三甲基重氮甲烷衍生结合气质联用具有方法适用性,但仅适用于含羧酸基团的目标化合物;采用液质联用方法灵敏度得到进一步提高,但样品前处理操作步骤较为繁琐,检测效率受样品前处理影响较大;在线固相萃取方法自动化能力强,检测限在0.20 ng/m L~1.01 ng/m L之间,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在2.54%~4.83%之间,但方法有设备依赖性。2.创建了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高效经济检测方法。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处理样品,超声波辅助溶剂提取目标化合物,改进的Qu ECh ERS方法净化基体,色谱分离采用Phenomenex Kinetex F5色谱柱(50 mm×3.0 mm ID,2.6μm,100?),以甲酸/水体系梯度洗脱目标组分,质谱检测器采用正负同时扫描MRM模式。该方法4种植物激素在3 min内完成分离,各目标组分在0.1 ng/m L~100 ng/m 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测限在0.015 ng/m L~0.078 ng/m L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16%~0.25%之间。方法样品前处理简便经济,检测效率高,样品用量少。3.基于气相色谱结合高压转印样品前处理方式建立了大豆中脂肪酸组成的快速测定方法,采用介质阻挡放电氦等离子体结合短柱恒压分离模式以提升方法的灵敏度、分离效果和分析效率。大豆样品中10种脂肪酸组分在30 min完成高分辨率检测,各目标化合物检测限在0.105μg/m L~0.196μg/m L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04%~1.35%之间。方法所需样品量小,化学试剂消耗少,样品前处理简单快速,测定结果重现性好。4.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建立了大豆中植物甾醇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样品中目标物采用异辛烷萃取,氢氧化钾-乙醇-水体系超声波辅助皂化脂肪,萃取物无需硅烷化衍生直接上机分析。大豆样品中4种植物甾醇检测灵敏度在0.098μg/m L~0.206μg/m L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16%~1.97%之间。所建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快速,无需衍生化处理,能够精确测定植物甾醇含量。5.采用新方法对大豆植物激素进行了时空变化、胁迫变化和化学调控变化规律考察。结果表明,大豆植物激素在日间发生快速和系统性变化,受光温变化敏感;不同植物激素在不同生长时期呈现其独有的时空特性,含量水平随生理部位和个体存在差异;在受到逆境胁迫后,植物激素的平衡被快速打破,不论是低温还是干旱胁迫,促进型植物激素和抑制型植物激素基本表现为相反的变化趋势,其中促进型植物激素含量普遍降低;在烯效唑对大豆生长的调控中,烯效唑发挥延缓作用的关键植物激素是赤霉素和生长素,其调控机制相当于对植物的一种定向胁迫,通过外源生长素和赤霉素可快速解除烯效唑的药效。6.对初花期喷施烯效唑对大豆脂肪酸和植物甾醇品质影响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烯效唑对不同品种大豆脂肪酸和植物甾醇组成均产生了显着影响。在脂肪酸组成方面,外源烯效唑降低了大豆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烯效唑的调控过程可能参与了脂肪的降解;在植物甾醇含量变化方面,烯效唑的调控显着降低了不同品种大豆中菜油甾醇、豆甾醇和谷甾醇的含量,对不同含油品种的植物甾醇影响略有差异,表现为对高油品种的影响偏弱。烯效唑对品质形成的影响小于品种基因,对大豆生产具有安全性。综合以上结果,本研究通过技术集成创新建立了植物激素、脂肪酸和植物甾醇高效检测方法,利用新方法的技术优势深入揭示了大豆生长发育和化学调控中植物激素与品质变化规律,为大豆栽培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策略和规律认知。
崔利利[4](2021)在《鉴定蛋白质/多肽结构的新型电化学-质谱联用技术的开发》文中研究说明蛋白质结构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s)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全面揭示蛋白质行使生物功能的过程,而且也是研究疾病机理、研制预防和诊治药物的重要手段。目前,含有二硫键的多肽/蛋白质的高通量结构测序以及二硫键的精准定位是一大难点。另外,近几年兴起的用于研究蛋白质三维结构和PPIs的交联质谱技术(XL-MS)也面临着交联碎片复杂和交联产物结构不均一等挑战。因此,本论文自行组装一套电化学-质谱联用装置,实现了复杂多肽结构鉴定和蛋白质中二硫键的定位。同时,开发新型的交联剂和交联策略探究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本论文共开展了四个研究工作。1.新型电化学-质谱联用技术的建立电喷雾电离(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质谱由于其操作简单、高灵敏度、谱图直观以及具有与色谱等仪器快速耦合等特点,已成为生物蛋白分子定性和定量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然而,由于二硫键键能高于酰胺键,导致一些含有二硫键的多肽和蛋白质在碰撞诱导解离(Collisional induced dissociation,CID)中无法完成准确的测序。为了裂解二硫键,通常需要三(2-羧乙基)膦(TCEP)或二硫苏糖醇(DTT)等化学还原试剂以及后续的烷基化过程。这些复杂的前处理步骤限制了多肽/蛋白质的高通量分析。因此,本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电化学与质谱在线联用系统(Coupling electrochemistry with mass spectrometry,EC-MS)。EC-MS的接口选择喷雾针具有接地设计的电喷雾离子源,既避免了两者的耦合,又简化联用仪器的结构。通过直接进样的方式,以含有一对二硫键的奥曲肽及其三种杂质作为研究对象评估该装置用于二硫键分析的可行性。结合MSn质谱图可以清楚的获得各种杂质的序列。综上,在线电化学-质谱联用技术高效、省时、无需任何特殊的样品前处理和任何化学还原剂,为表征含二硫键的肽和蛋白质提供了新手段。2.用于还原二硫键的电化学电极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铅电极的电化学-质谱联用(EC(Pb)/LC-MS)定位蛋白质中二硫键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具有部分还原二硫键、液相分离和多肽测序等特点,成功定位奥曲肽、蜂毒明肽和重组人生长激素中二硫键的连接模式。另外,铅电极具有较高的析氢电位和较宽的电化学窗口,极大改善了二硫键的还原效率。同时具有免维护(不需要频繁抛光)、操作简单(直流模式)、稳定性好(EC-MS在8h后仍能达到78%的还原效率)等优点。3.电化学裂解的酸性氨基酸靶向交联剂的合成及应用交联质谱技术因其具有分析速度快、样品需要量少、可以在活细胞中准确反映蛋白质的三维结构等优势,已成为研究蛋白质复合物三维结构和PPIs的强大工具。目前,研究者已经开发了几种特异性靶向赖氨酸的交联剂用于表征蛋白质和蛋白质复合物,而特异性交联酸性氨基酸的(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的交联剂开发较少。因此,本研究首次提出一种新型的、电化学可裂解的、特异性识别酸性氨基酸的交联剂,即3,3’-二硫代双(丙酰肼)(DPD)。蛋白质经交联剂的化学交联后,进行电化学还原,随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进行表征。在电化学裂解前后,均能产生特征肽段,通过还原前后固定的质量差值和MS2碎裂,极大减少了数据库搜索交联产物的困难,有利于快速测定交联位点。同时也表明即便使用分辨率较低的质谱仪也能准确地表征所分析的蛋白质。4.电化学裂解的酪氨酸靶向交联剂的合成及应用目前为止,交联质谱中的特异性交联剂主要靶向赖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和半胱氨酸,而对其他氨基酸的研究较少。本论文将EC-MS与交联-质谱相结合技术进一步应用于蛋白质三维结构的鉴定。通过设计、合成一种新型的、两端为脲唑基团、中间含有二硫键的交联剂,即4,4’-(二硫代二基双(乙烷-2,1-二基))双(1,2,4-三唑烷-3,5-二酮)DBB,利用电点击化学原理,实现蛋白质中酪氨酸的特异性交联。在电化学还原前后,DBB交联都产生了特征肽段,简化了交联产物的数据分析和准确鉴定。这是首次报道不需要光催化或者金属催化的特异性交联酪氨酸的化学交联剂。综上,这种新型交联剂的开发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动力学、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等。类似上述的交联策略也可以用作XL-MS的补充工具,在探测蛋白质的三维结构方面具有很高的潜力。
汪戎锦[5](2021)在《基于代谢组学的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缺血性脑卒中作为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危害着全世界人类的健康,并以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凝结的血栓或栓子阻塞在脑动脉中使大脑供血受限从而引起氧气和营养的供应不足。刺五加叶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因其化学成分以及药效作用与刺五加根相似,被广泛用于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等疾病的治疗。本实验室在前期的研究工作中筛选并制备了刺五加叶的主要活性组分,并采用药效学研究证明了刺五加叶具有抗氧化、抑制细胞损伤以及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作用。然而,刺五加叶的化学成分复杂,在体内作用于多个靶点,致使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整体作用机制研究尚不够深入,目前缺乏系统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刺五加叶的开发及应用。代谢组学作为一种系统生物学研究方法,能够对内源性小分子的整体变化进行系统分析,逐渐成为揭示病机复杂疾病的发病机理,和多成分、多靶点药物作用机制的一种强有力工具。因此,本研究围绕脂质异常、神经损伤以及菌群失调等缺血性脑卒中的关键病理环节,采用基于质谱技术的多样本(血清、粪便、尿液、脑组织)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对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阐明其科学内涵。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血清脂质组学及其神经保护作用研究首先对刺五加叶的主要活性组分进行基于UPLC方法的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刺五加叶的主要活性组分含有有机酸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和糖苷。其次,建立大鼠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模型,并给予刺五加叶治疗四周。由于脂质异常、神经损伤、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是缺血性脑卒中发作的四个主要方面,本文围绕以上四个方面展开了研究。首先,采用基于UPLC-Q-TOF/MS的脂质组学方法,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大鼠血清脂质的代谢紊乱,以及刺五加叶的调节作用。利用UPLC-Q-TOF/MS采集刺五加叶给药四周后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血清样本的脂质代谢轮廓,结合Progenesis QI软件进行包括多元统计学分析、潜在脂质标记物鉴定以及通路分析在内的数据处理。共鉴定出27种脂质组学生物标记物,包括PC,PE,SM和TG类脂质,分布在各种脂质代谢途径中,包括甘油磷脂、亚油酸、α-亚麻酸、甘油脂、鞘脂和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结果表明,刺五加叶能够调节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脂质代谢紊乱。其次,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时的神经损伤过程,采用UPLC-TQ/MS对大鼠脑组织及血清中10种神经递质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缺血性脑卒中能够导致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等兴奋性氨基酸的过度释放,产生神经毒性,还能够增加γ-氨基丁酸(GABA)、五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多巴胺(DA)以及牛磺酸(Tau)的含量,并降低抑制性神经递质甘氨酸(Gly)以及神经炎症调节剂乙酰胆碱(Ach)的含量。而给予刺五加叶治疗后,能够使以上神经递质在脑组织和血清中的水平均向正常水平调节,说明其能够通过调节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神经递质含量发挥保护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最后,通过MDA和SOD的定量分析,检测缺血性脑卒中后氧化应激程度,通过TNF-α,IL-6和IL-10的定量分析,检测炎症反应程度。结果表明,刺五加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机体的氧化应激和炎症损伤,从而减轻缺血性脑卒中对机体的损伤。从调节脂质代谢紊乱、神经损伤、氧化应激反应以及炎症反应等方面揭示了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2.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粪便代谢组学研究及其对微生物-肠-脑轴的影响微生物-肠-脑轴双向通讯系统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及预后相互关联,这种关联作用近年来逐渐引起科学家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基于UPLC-Q-TOF/MS的粪便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结合基于UPLC-TQ/MS的粪便胆汁酸靶向代谢组学方法,以及16S r RNA粪便菌群测序,研究了刺五加叶对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微生物-肠-脑轴的平衡作用。首先,利用UPLC-Q-TOF/MS采集刺五加叶治疗四周后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粪便样本的代谢轮廓,结合多元统计学分析筛选具有显着差异的潜在生物标记物,并进行通路分析,共鉴定出40个潜在的差异性生物标记物,主要涉及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途径、胆汁酸的生物合成途径、鞘脂代谢通路等。以上生物标记物的含量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具有显着的变化,而刺五加叶可以调节其含量以恢复正常状态。其次,基于UPLC-TQ/MS的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对13种胆汁酸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时,大鼠粪便胆汁酸发生代谢紊乱,刺五加叶能够调节多种胆汁酸的含量,使其更加趋近于正常水平。最后,16S r RNA菌群测序结果表明,缺血性脑卒中可导致大鼠肠道内病原体富集,益生菌水平大幅降低,而刺五加叶能够使缺血性脑卒中大鼠体内病原体含量降低,同时增加益生菌水平。上述结果揭示了刺五加叶具有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微生物-肠-脑轴的调节作用,为阐明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奠定基础。3.刺五加叶通过对益生菌的调节作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验证选择能够被刺五加叶调节的益生菌给药缺血性脑卒中大鼠,验证给药刺五加叶后,益生菌水平的升高是发挥其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培养罗伊氏乳酸杆菌以及丁酸梭菌并制备菌液,分别给予缺血性脑卒中大鼠以上两种菌液。经四周给药后,检测大鼠粪便的菌群组成。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益生菌给药后的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粪便中菌群组成与含量产生较大变化,并与对照组大鼠粪便菌群组成更为相似。其次,采用基于UPLC-TQ/MS的定量方法检测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经益生菌给药后,脑组织中神经递质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给予两种益生菌后,具有神经毒性的神经递质含量降低,而具有神经调节作用的神经递质含量显着升高,更加趋近于健康大鼠。最后,通过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和脑组织中多种炎症因子IL-1β、IL-6、IL-10、TNF-α的含量和脑组织中MDA、SOD、COX-2、MAO的含量。结果表明,当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时,大鼠体内IL-1β、IL-6、TNF-α、MDA、COX-2和MAO含量显着升高,而IL-10和SOD含量显着降低。给予两种益生菌后,缺血性脑卒中大鼠体内以上指标的含量均能够被调节至正常水平,推测两种益生菌均能够通过减轻炎症及氧化应激损伤,对机体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本研究验证了刺五加叶能够通过影响微生物-肠-脑轴的代谢,增加体内益生菌丰度,调节卒中引起的神经损伤、炎症反应以及氧化应激损伤,从而起到对机体的保护作用。4.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尿液代谢组学研究尿液样本能够准确、灵敏地反映机体的代谢变化,为代谢组学研究中最重要的生物样本。采用基于UPLC-Q-TOF/MS的非靶向尿液代谢组学方法对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并验证。采用UPLC-Q-TOF/MS采集大鼠尿液样本的代谢轮廓,结合Progenesis QI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筛选并鉴定潜在生物标记物,构建基因-酶-生物标记物代谢网络。本研究共筛选出42种在缺血性脑卒中疾病进程中具有显着变化的潜在生物标记物,经刺五加叶治疗后,38种生物标记物的含量变化能够被显着调节,涉及体内牛磺酸和次牛磺酸代谢通路、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通路、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途径、色氨酸代谢通路、酪氨酸代谢通路和嘧啶代谢途径等多种代谢途径的调节作用。最后,选择3种与以上通路相关的关键酶COX-2,NOS和MAO作为刺五加叶治疗的靶点酶,进行定量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大鼠经刺五加叶治疗后血清和脑组织中三种酶的含量与假手术组大鼠相似,证明了刺五加叶可以通过调节以上三种酶的含量发挥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本实验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并为刺五加叶的潜在治疗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5.基于高效同位素标记衍生化的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尿液代谢组学研究高效化学同位素标记(CIL)衍生化结合液质联用(LC-MS)的代谢组学方法是使用靶向特定官能团的试剂标记生物样本,使所有具有相同官能团的代谢物生成相应的衍生代谢物,在提高总体代谢组学覆盖率的同时,将同位素引入标记代谢物中,使重同位素试剂衍生的代谢产物作为轻同位素试剂衍生代谢物产物的内标,从而提高代谢产物的定性及定量精度。本研究采用基于CIL LC-MS的刺五加叶治疗大鼠缺血性脑卒中的尿液代谢组学方法,分别对胺/酚类亚代谢组和羧酸类亚代谢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刺五加叶能够通过体内多种通路调节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的代谢紊乱,与传统尿液代谢组学研究结果相比,CIL LC-MS法筛选出了更多潜在生物标记物,并覆盖更多体内代谢通路,得到了覆盖率更广、定量更精准的代谢组学结果。同时,在每条通路中匹配到更多的具有显着差异的代谢产物,明确通路中上游化合物及下游产物的显着变化及机制,使针对各通路的研究更加全面。最终,从神经保护、调节能量代谢、抑制炎症损伤、拮抗氧化应激的角度对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系统阐述。进而为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提供更加全面的科学依据。综上所述,本论文采用基于大鼠血清、粪便、尿液以及脑组织多种生物样本的代谢组学方法,进行刺五加叶治疗大鼠缺血性脑卒中作用机制的系统研究。将尿液和粪便的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与血清脂质、脑组织神经递质以及粪便胆汁酸的靶向代谢组学研究相结合,明确刺五加叶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体内多种代谢通路的调节作用,对脂质紊乱的调节作用,以及对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其次,通过对大鼠粪便的菌群分析和验证实验,阐述刺五加叶可能通过调节微生物-肠-脑轴双向通讯系统发挥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作用,推测刺五加叶增加肠道益生菌含量是其发挥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作用的关键因素之一。并采用基于高效同位素标记结合LC-MS的代谢组学方法,对体内胺/酚类亚代谢组及羧酸类亚代谢组进行全面分析,从神经保护、调节能量代谢、抑制炎症损伤、拮抗氧化应激的角度系统阐述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结合先进的分析技术手段,探讨中药的作用机制,为阐明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中药作用机制的系统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路线。
胡婷[6](2021)在《基于化学标记液质联用技术对大鼠不同脑区游离脂肪酸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类预期寿命的提高,脑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远超其他疾病,使得脑研究十分重要。脂质在脑内干重占比约50%,参与细胞膜的构成,信号的传递,胞吞胞吐,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炎症应答等各个方面,是重要的组成成分。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脑损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中,都伴随有脂质的变化。因此,对脑内脂质分子进行研究,显得十分重要。脑内的脂质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全面系统研究脂质是一项庞大的工程。然而如磷脂、甘油脂等脂质大类,其结构上都有结合脂肪酸的位点,即脂肪酸的丰富程度影响了这些脂质的丰富程度。游离脂肪酸在脑中发挥重要功能,比如信号传递、调控炎症等。因此,对脂肪酸进行研究显得十分重要。目前针对脑内的脂肪酸的研究不少,但是总体而言,研究的还是常见的含量较高的脂肪酸比如花生四烯酸、二十二碳四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等。这些高含量的脂肪酸固然重要,但脂肪酸中低含量的脂肪酸种类占多数,脂肪酸他们也同样重要。本文采用稳定同位素标记的方法,提高低含量的脂肪酸的响应,同时降低干扰。针对脂质的研究,诞生了脂质组学。应用于脂质组学的研究方法很多,本文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对脑内脂肪酸进行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点:一、不同脑区游离脂肪酸分布的分析研究:将大鼠的大脑分为12个脑区,加上延髓,采用等量的轻标、重标混合的方式,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对其中的游离脂肪酸进行非靶向全分析。在全脑中,一共发现1008个潜在的脂肪酸,全部脑区都有的脂肪酸一共181种。其中准确定性了 56种,这56种脂肪酸中的38种存在于所有脑区。然后对嗅球、海马、枕叶和小脑中的游离脂肪酸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有6种能准确定性的脂肪酸的含量在这四个脑区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显着性差异。这些差异,代表了各个脑区代谢存在差异,可能与各个脑区负责的功能不同有关系。二、红藻氨酸癫痫大鼠模型中脑内脂肪酸的分析:采用红藻氨酸生理盐水溶液,对青少年大鼠进行腹腔注射,在48h后取海马。同样采用DMED标记,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分析。根据第一部分中定性的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其中发现了四种有差异的脂肪酸,其中包括花生四烯酸。采用同样的模型鼠,针对海马中存在差异的花生四烯酸进行下游代谢物分析。本节分析了海马、颞叶和小脑。采用轻标标记下游代谢脂肪酸,样品中加入重标标记的相应标准品作为内标进行校正。采用UPLC-MS/MS进行分析。发现海马中5-、9-、15-、16-、19-HETE、8,9-、11,12-、14,15-EET 和 14,15-DHET 显着降低;颞叶中14,15-DHET、11-、19-、20-HETE有改变,其中11-HETE升高,其他降低;小脑中无相应的变化。这类花生四烯酸的代谢物,可能和癫痫发作有关。
盛安然[7](2021)在《基于质谱的糖胺聚糖结构表征及其与蛋白互作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s,GAGs)是一类异质性极高、结构十分复杂的生物大分子,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的细胞表面和细胞外基质中。GAGs的糖链骨架主要由己糖醛酸或半乳糖与己糖胺连接的重复二糖单元组成。根据糖苷键连接形式、硫酸化程度以及硫酸化位置的不同,可以将GAGs分为肝素/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 sulfate,HS)、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Dermatan sulfate,DS)、硫酸角质素和透明质酸四类。与其他GAGs相比,肝素和HS具有更多变的硫酸化位点和高的负电荷密度,并在生物体内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的调控,使其成为GAGs家族中结构最复杂且重要的一类多糖。由于GAGs糖链的分子量大、结构组成复杂,对于糖链结构的表征十分困难。目前,大多数分析方法都集中在对多糖整体的组成单元或寡糖片段的分析上,对于较高分子量的糖链由于色谱分离的分辨率较低难以被具体表征,而GAGs与其靶蛋白的相互作用通常需要一定的糖链长度。因此,本研究的第一个目标是开发适用于较大GAGs糖链的结构表征方法,为直接阐明这些具有更重要生物意义的相对较大的糖链结构提供强有力的工具。GAGs在许多生物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细胞信号转导、识别、迁移和粘附等。在人体内,GAGs还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例如肿瘤、炎症和传染性疾病。并且,GAGs还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包括抗炎、抗凝、抗肿瘤转移和控制血管生成等。除了作为生物体内重要的活性物质外,GAGs也作为一类重要的生物药物在临床广泛使用了数十年。此外,用于治疗各种急性或慢性疾病的新型的GAGs药物也在持续不断的开发中。GAGs具有上述重要功能主要依赖于其与蛋白的相互作用,两者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各自结构中的特征序列特异性识别实现的。例如肝素的抗凝血作用是通过糖链中的一个特定的含有3-O-S的核心五糖序列与抗凝血酶III特异性结合实现的。因此,阐明GAGs与蛋白相互作用中的关键序列和分子机制对于寻找特定靶向GAGs-蛋白相互作用的新型疗法至关重要。本研究的第二个目标是以质谱(Mass spectrometry,MS)为主要技术手段,开发一套GAGs与蛋白相互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策略。我们选择以肝素及其相互作用蛋白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y)作为模式研究对象,从糖链长度和序列等方面阐明肝素与IFN-γ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为更多GAGs与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提供快速准确的分析策略。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建立了一套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PAGE)与MS联用的糖链分析方法PAGE是表征GAGs结构和性质的强大工具之一,相比于液相色谱方法具有更广泛的糖链分子量分布适用范围,但由于未能提供糖链结构信息,PAGE的应用十分受限。为此,我们将蛋白胶内酶解的策略应用到GAGs的分析中,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可以脱水收缩及吸水溶胀的特点,建立了一套新的GAGs提取方法,将PAGE与具有超高灵敏度的LC-MS/MS结合进行GAGs糖链的表征。通过该方法我们对肝素糖链进行了全面的结构分析。从电泳银染结果看,肝素在PAGE中的分布是连续的,且条带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我们将肝素条带等分成20段,分别进行胶内酶解和LC-MS/MS分析。在其中的12段凝胶中检测到了 8种来源于骨架结构的二糖和3种来源于非还原端(Non-reducingend,NRE)的饱和二糖。根据饱和二糖与骨架二糖的分子量和比例,计算得到糖链的分子量。在PAGE中,肝素糖链的分子量范围为3.9 kDa至46.8 kDa,平均分子量为14.4 kDa,且糖链的迁移距离与分子量的对数成反比关系。在不同的凝胶区间中,肝素糖链的二糖组成基本一致,这表明肝素糖链在PAGE中的分离,不受糖链负电荷密度的影响,按照分子量大小均匀且连续分布。我们还对比了直接酶解和胶内提取方法得到的肝素二糖,两者的二糖组成和含量基本一致,表明PAGE-MS方法能够保证GAGs糖链的结构信息完整。另外,经过方法验证,PAGE-MS方法还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PAGE-MS方法结合了 PAGE的高分离能力与MS的高灵敏度和高信息含量,为不同来源的肝素/HS糖链表征以及肝素药物的结构一致性评价提供了强大的工具支持。2.建立了一套琼脂糖凝胶电泳(Agarose-gel electrophoresis,AGE)与MS联用的糖链结构表征方法AGE是另外一种常被用于多组分GAGs糖链的直接分离分析的电泳方法。但由于凝胶性质不同,肝素酶难以进入琼脂糖凝胶,胶内酶解方法对AGE并不适用。因此,我们开发了一套针对AGE的样品提取方法。该方法是基于琼脂糖凝胶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加热即可熔化的特点实现的。含有糖链的AGE条带加热熔化为液体,经过强阴离子交换(Strong anion exchange,SAX)瞬时离心柱回收以及GAGs酶处理,得到的组成单元使用LC-MS/MS进行定性和相对定量分析,实现各组分糖链结构的表征。应用这一方法,我们选择了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多分组GAGs药物舒洛地特进行结构分析。舒洛地特在琼脂糖凝胶中具有三个明显的条带,包括快速移动肝素(Fast-movingheparin,FMH)和DS两个主要的组分,以及含量极少的慢速移动肝素(Slow-movingheparin,SMH)。三个条带分别使用SAX提取和肝素酶或硫酸软骨素酶降解,最后经过优化后的LC-MS/MS方法分析。在FMH中,共定性和定量到17种基本组成单元,分别来自糖链的NRE、中间骨架、核心五糖及还原端(Reducingend,RE)结构。根据末端和骨架结构的比例计算,FMH的平均分子量为10.7 kDa。而在SMH中,共有13种结构被定量,平均分子量为15.4 kDa。根据两者的硫酸化程度判断,SMH具有更典型的肝素结构,FMH则可以看作是分子量较低的低硫酸化肝素。DS的糖链结构相对简单,共鉴定到13种基本组成单元,平均分子量为19.9 kDa。根据LC-MS/MS定量的舒洛地特的三个组成比例与AGE凝胶直接染色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此外,我们还首次应用了核磁技术的一种扩散排序谱(Diffusion-ordered spectroscopy,DOSY)分析了舒洛地特,在谱图的不同扩散系数范围内分别归属到了肝素/HS和DS的特征信号峰,估算两者比例约为3:1,这一结果与AGE-MS方法得到的组成一致。AGE与MS与DOSY方法为直接表征多组分GAGs样品提供了新思路。3.采用氢氘交换-MS 法(Hydrogen/Deuteriumexchange-MS,HDX-MS)研究不同聚合度肝素糖链与IFN-γ的相互作用糖链长度是GAGs与蛋白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之一。我们将HDX-MS方法应用到不同聚合度肝素糖链与IFN-γ的相互作用的研究中,通过对不同肽段氘代率的变化和IFN-γ三维构象的分析,阐明两者的结合模式。首先从IFN-γ酶解产物中筛选出10条长度合适且能覆盖氨基酸全序列的肽段用于后续分析,其中包含文献报道的两个已知的肝素结合域D1(KTGKRKR)和D2(RGRR)。然后对氘代时间、肝素与IFN-γ结合比等条件进行优化,再将不同糖链长度的肝素与IFN-γ分别进行HDX-MS分析,计算得到各条肽段的氘代率变化曲线,并将它们分为稳定型、持续下降型、平台稳定型及多平台下降型四类。根据各类肽段氘代率的变化趋势与其在IFN-γ蛋白空间位置、碱性氨基酸分布及分子长度相结合,推测出当糖链长度较短时,糖链与IFN-γ表面的碱性氨基酸簇相互吸引;随着糖链长度增长,糖链在与D1相互作用的同时还向IFN-γ二聚体的另一侧延伸;当糖链长度达到dp20左右时,可以同时覆盖IFN-y二聚体的两个D1区域;并在dp28时糖链与二聚体的构象达到稳定,部分肽段的氘代率不再发生变化,同时糖链开始进一步固定D2区域。在此过程中,IFN-γ的局部构象也因相互作用发生了改变。GAGs与蛋白的HDX-MS分析,不仅可以得到蛋白的特征结合域和构象变化等信息,还可以阐明不同聚合度糖链与蛋白的结合方式,为GAGs与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4.表征了肝素与IFN-γ相互作用的糖链序列结构GAGs糖链中包含的特殊序列对多糖与蛋白的结合至关重要。我们基于亲和色谱、质谱以及计算机技术,对肝素糖链中IFN-γ的特征结合序列进行了表征。不同聚合度的肝素糖链首先使用IFN-γ亲和柱富集得到具有亲和性的糖链,经LC-MS分析,与未经富集糖链相比,亲和糖链的糖链长度和硫酸化程度较高。分离得到亲和糖链中的dp8进行测序分析。为了解决MS/MS测定复杂混合寡糖序列的难题,我们开发了一款计算机辅助测序软件,该软件是将相同聚合度的混合糖链的二糖组成经过排列组合和概率计算,得到所有可能的糖链序列及其相对含量。亲和dp8经过计算机软件计算和二级质谱测序,最终得到5个确定的糖链序列。这些结构都包含一个五糖序列“-GlcNS6S-IdoA2S-GlcNS6S-IdoA2S-G1cNS6S-”,这一结构无论从单糖个数、硫酸化程度还是序列对称性都满足与二聚体IFN-γ的任意一个D1区域相互作用。并且,在亲和dp24中,含有两个能分别与二聚体IFN-y的两个D1相互作用五糖序列的糖链含量比未经富集的糖链增加了 1.7倍,这一结果也从侧面说明糖链与IFN-γ两个C末端相互作用需要至少两个全硫酸的五糖结构。另外,IFN-γ与五糖序列的分子对接结果表明,糖链主要与D1区域结合,且更易受到IFN-γ两个C端中心区域的碱性氨基酸吸引。两者的结合是由静电力主导,并且D1区域中的四个碱性氨基酸残基和五糖中几乎所有的酸性基团都参与了两者的相互作用。计算机对接结果进一步说明肝素糖链中的五糖结构在两者结合中的重要性。这一序列的发现为设计人工干预IFN-γ的靶向药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亲和色谱、计算机辅助测序和质谱测序以及分子对接相结合的分析策略也可以用于更多GAGs特征序列的研究。
贾丽[8](2020)在《基于离线三维色谱-高分辨质谱与代谢组学技术的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系统物质基础及其差异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参属植物多数对机体具有补益作用,其中以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西洋参(P.quinquefolius L.)和三七(P.notoginseng(Burk.)F.H.Chen)最为着名。这三种植物的根、茎叶、花均可作药用或保健品的原料,应用广泛。植化研究表明,人参、西洋参与三七的地上、地下部分均含有丰富的人参皂苷,为主要活性成分。相对于根部位,当前对于这三种人参属植物花部位的研究相对较少。三种花类药材(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在外形上有区分特征,但当作为原料制备成提取物时因为外形与显微特征被破坏,传统的鉴别方法无法对使用的原料药材进行鉴定与区分。它们均含有丰富的皂苷成分,但是目前对于三种花类中药的皂苷组成,特别是它们之间的差异皂苷,研究较少。通过系统分析建立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各自的“鉴别标志物”有利于人参属中药的精准鉴别。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类结构同法表征”多技术集成的中药标准研究新模式)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专项(人参功效活性成分辨识与“组效关系”研究)的核心研究任务,本论文以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离线三维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3D-LC/Q-Orbitrap MS)与超高效液相色谱/离子淌度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IM-QTOF-MS)两种高分辨液质联用分析平台,系统阐释物质基础,发现新颖皂苷结构,并通过整体性代谢组学差异分析,寻找三种花之间的差异成分,构建适用于精准鉴别的标志物。本论文建立离线三维液相色谱,结合高分辨质谱增强型数据依赖采集(DDA),尽可能地分离、表征、鉴定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中的皂苷成分;最终从三种花中共鉴定(或推导)1754个人参皂苷,其中人参花中鉴定553个、西洋参花中鉴定596个、三七花中鉴定605个,实现了皂苷成分的深度表征。通过大规模色谱柱筛选,建立了基于强阴离子交换色谱-亲水相互作用色谱-反相超高效液相色谱(SAXIEC-HILIC-RPUHPLC)实现酸性皂苷与中性皂苷的分类深度表征:使用Pheno Sphere SAX色谱柱与甲醇/10 m M醋酸铵-0.1%甲酸水作为流动相的IEC系统,能够将提取物中中性皂苷与酸性皂苷分离;使用XBridge Amide色谱柱与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的HILIC系统实现根据极性差异(含糖数由少到多)的皂苷分离;使用BEH Shield RP18色谱柱与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的RPUHPLC系统实现基于分配差异的皂苷分离。基于Q-Orbitrap高分辨质谱仪,建立包含母离子列表改善型DDA方法,实现分段样品中目标皂苷成分灵敏检测同时自动采集未知质量数成分的碎片信息。以实验室“自建人参皂苷数据库”为基础(共记录499个已知人参皂苷,对应169种不同质量数),计算负离子模式[M–H]–质荷比,并以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1000倍(质量亏损:固定变异范围±10 m Da)双重过滤,从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负离子全扫描数据中分别筛选得到106个、102个、94个目标质量数,分别构建各自母离子列表。在UHPLC/Q-Orbitrap-MS上分别建立包含母离子列表Full MS/dd-MS2(同时开启“If idle-pick others”与动态排除功能)数据采集方法,对经过IEC-HILIC分离制备的3种花共36个分段样品同时进行分析。方法学验证表明所建立的三维液相色谱-质谱表征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RSD<5%)与重复性(RSD<10%)。采用对照品对照(74个)、基于一级高分辨质谱数据的元素组成分析、裂解途径解析、自建数据库检索以及保留行为对比等,进行皂苷结构的鉴定与推导。本论文最终从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中分别鉴定553、596与605个皂苷成分;其中包含大量的结构新颖皂苷。与传统基于一维液质联用方法相比,三维液相色谱-质谱表征法能够将可鉴定的成分数量提高约6倍,表明其在中药系统物质基础研究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在系统物质基础研究基础上,本论文建立基于UHPLC/IM-QTOF-MS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通过大样品分析,同时表征、比较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之间皂苷成分差异,鉴定32个潜在差异成分,构建三种花类中药各自“鉴别标志物”。本论文在Waters VionTM IMS-QTOF离子淌度高分辨液质联用仪上,通过优化主要质谱参数(Capillary Voltage:–1.0 k V;Cone Voltage:20 V;Collision Energy Ramp:80–120 e V),建立基于反相色谱(色谱柱:BEH Shield RP18;流动相:乙腈-0.1%甲酸/水-0.1%甲酸)与负离子模式数据非依赖HDMSE采集的人参皂苷表征方法。建立了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技术流程:1)基于UHPLC/IM-QTOF-HDMSE对42批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进行代谢组学轮廓分析;2)使用UNIFI(数据校正)与Progenesis QI(解卷积:峰对齐与峰提取)软件进行多批次数据自动化处理,生成包括t R,m/z,归一化峰面积与碰撞截面值(collision cross section-CCS)的代谢特征列表;3)按照“80%规则”与“30%变异”对所得数据进行过滤;4)使用SIMCA-P软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PCA与OPLS-DA),揭示潜在差异成分;5)通过Target MS/MS实验验证并鉴定差异皂苷的结构。通过对过滤后得到的1506个离子作为变量进行OPLS-DA建模分析,设定VIP阈值3.0,发现并鉴定32个潜在差异成分。其中,人参皂苷Rb3(M1),Ra1(M2),m-Rc/m-Rb2/m-Rb3异构体(M3),Ra1/Ra2异构体(M4),Rb1(M5),Ra3异构体(M6)是区分人参花、西洋参花与三七花的最重要差异成分:1)人参花中Rb1含量中等,但其余5个标志物含量很低;2)西洋参花中Rb3,m-Rc/m-Rb2/m-Rb3异构体(M3)与Rb1含量中等,但其余3种标志物含量低;3)三七花富含Ra1,Ra1/Ra2异构体(M4)与Ra3异构体(M6),且其余3种标志物含量中等。这些尝试鉴定的人参皂苷标志物在接下来工作中需要通过靶向分离获得化合物,并通过NMR进行结构确证。这些研究结果能够实现三种人参属花类中药的鉴别与区分。本论文将三维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用于中药系统物质基础研究,将基于离子淌度高分辨质谱代谢组学技术用于中药的质量控制。基于离子交换色谱-亲水相互作用色谱-反相色谱的离线三维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同时靶向与非靶向表征技术,能够实现中药中酸性与中性活性成分的深度表征,非靶向代谢组学是一种实现中药精准鉴别的有效手段。本论文为中药的系统物质基础阐释与精准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学参考。
陈荣锋[9](2020)在《食用菌中烟碱类化合物含量及其它代谢物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食用菌中烟碱类化合物为普遍存在的内源性微量物质,但在出口限量标准严格控制其含量。食用菌中烟碱类化合物形成机制尤其是代谢途径尚未明确。本课题分别对不同食用菌以及自栽培的香菇中烟碱类化合物进行检测,另外对香菇内源性代谢物轮廓进行研究,研究烟碱类化合物和代谢物之间的关系,初步探讨食用菌中烟碱类物质的形成机理。采用U3000-Q Exactive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AB SCIEX QTRAP 5500LC/MS/MS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通过优化实验条件和样品前处理采用方法,完成方法学验证,包括专属性、线性关系、定量限及检出限、精密度、回收率和基质效应等各项考察均符合要求。该方法定量结果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分析时间短。可用于食用菌中8种烟碱类化合物的分析。不同食用菌烟碱含量分析表明,16种食用菌中除了去氢烟碱均未检出外,其余7种烟碱类化合物均有不同程度检出。尼古丁、可替丁、新烟碱和二烯烟碱含量较高,分布广泛。各种不同烟碱的含量在不同食用菌之间有显着不同。可替宁含量与联吡啶、尼古丁含量为正相关;可替宁含量与新烟碱含量负相关;尼古丁含量与麦斯明或可替宁含量正相关。不同生长阶段香菇中除了降烟碱和去氢烟碱均未检出外,其余6种烟碱类化合物均有不同程度检出。各成分在不同生长阶段之间有显着不同:在原基和子实体前期两个阶段联吡啶最高,可替宁次之;到子实体后期,三种成分量值接近,新烟碱略高。随着生长期,联吡啶逐步降低,可替宁略有增长,新烟碱量值有所升高。可替宁含量与麦斯明为正相关;尼古丁含量与新烟碱、二烯烟碱含量正相关,与联吡啶负相关;联吡啶与新烟碱、二烯烟碱、麦斯明含量均为负相关;新烟碱与二烯烟碱含量正相关。联吡啶与大多数烟碱类化合物为负相关,尼古丁与大多数烟碱类化合物为正相关。采用基于UHPLC-QE MS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分别对不同生长阶段香菇进行了代谢轮廓变化分析。代谢物统计分析表明,原基与子实体前期代谢物比较,上调的代谢物有19个,下调的代谢物有10个;通路分析结果表明代谢物主要与一些脂肪酸代谢酶有关。子实体前后期比较,上调的代谢物有10个,下调的代谢物有1个;代谢通路主要三条,与脂类代谢、糖代谢和核苷酸有关。三个生长阶段比较,有差异代谢物共31个;代谢通路主要与一些生长代谢有关物质如氨基酸、糖类和脂肪代谢有关。香菇代谢物与烟碱类化合物代谢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可替宁、联吡啶等化合物与有机酸、氨基酸、脂肪、核酸和糖类代谢物正相关,与脂肪酸氨基酸的代谢物负相关。可替宁、麦斯明、新烟碱和联吡啶等化合物的代谢物网络相近。咖啡因与可替宁和麦斯明正相关,但与联吡啶和新烟碱为负相关,提示这些烟碱类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可能与咖啡因有关。通过研究,积累了16种食用菌中8种烟碱类化合物的数据,发现香菇中烟碱类化合物的变化规律与不同代谢物的关系,初步探明香菇中烟碱类化合物的代谢途径和代谢网络。
李博文[10](2020)在《反相×亲水全二维液相色谱构建及其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文中提出中药是一种典型的复杂体系,了解其化学成分是深入研究中药的作用机制,促进中药的现代化的基础。然而,由于其复杂性,只使用一种分离技术往往不能达到很好的分离效果,因此,探索分离效果更好的策略成为中药研究领域至关重要的课题。二维色谱由于其峰容量远超一维分离而成为复杂中药成分研究的选择之一,在中药复杂体系的分离上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由于能在两维提供几乎完全相反的分离机理,高正交组合二维系统(如反相×亲水色谱组合)理论上可以实现如中药这样的复杂体系的高效分离,然而,两维溶剂的高度不兼容问题限制了这种组合二维色谱的应用。因此,本研究着眼于解决高正交组合两维溶剂不兼容的问题。通过综合采用第一维脉冲梯度洗脱、捕集柱技术、在柱稀释调制3种辅助技术相结合,构建了一种既克服了溶剂不兼容问题,又可以实现两维分离自由调节的反相×亲水相互作用色谱(RPLC×HILIC)全二维系统。为了验证所构建系统在复杂中药分析的应用,选择具有代表性中药三七、党参和桔梗作为分析对象,在系统地优化各项分离条件的基础上,与质谱检测器进行联用,实现了三种中药的组分高效分离及在线鉴定。具体研究如下:1.首先,以同时具有亲水基和疏水基的三七中皂苷类成分作为分析对象,通过调节第一维RPLC脉冲洗脱梯度、第二维HILIC分离梯度、转移馏分的稀释因子、柱上调制时间、第二维柱平衡时间和第二维流速等因素,对新发展的多辅助技术调制的RPLC×HILIC全二维系统进行了全面优化以验证其在克服溶剂不兼容和两维自由调节上的优势。并在两个维度的优化条件下,对比了传统的标准调制和固定溶剂调制策略的二维系统对三七皂苷的分离效果,结果显示采用本研究提出的调制策略对二维系统在分离效果上具有显着优势。最后,在优化的条件下,将构建的RPLC×HILIC系统与三重四极杆质谱串联,对分离后的三七皂苷进行了质谱分析,并将收集到的MS1、MS2数据与报道中的参考文献进行了对比,成功鉴定出41种皂苷类成分。2.党参中的大多数成分,如炔苷类和苯丙苷类等化合物,它们的结构中均含有亲水和疏水基团。这类双亲型的化合物非常适合于采用RPLC×HILIC系统进行分离。因此,本研究第二部分以党参作为样品进一步验证所构建的多辅助技术调制的RPLC×HILIC系统分离性能。通过调节提取溶剂、第一维RPLC脉冲洗脱梯度、第二维HILIC分离梯度、转移馏分的稀释因子等对二维分离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对系统进行了细致的优化。结果表明采用多辅助技术调制策略的全二维系统具有显着的优势。最后,将优化的RPLC×HILIC系统与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通过对党参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在线质谱分析,并将收集到的MS1、MS2数据与已报道参考文献中相关质谱信息进行了对比,共鉴定出46种化合物。3.桔梗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为齐墩果烷型三萜皂苷,同时具有亲水性基团(糖)和疏水性基团(母核),同样非常适合采用RPLC×HILIC系统进行分析,因此我们以构建的新型全二维系统对桔梗中组分进行了系统的分离及在线鉴定研究。桔梗提取液经过固相萃取后得到待分析样品,通过优化两维分离条件以及调制参数,成功的实现桔梗中双亲型化合物的高覆盖度分离。通过将优化的RPLC×HILIC全二维系统与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成功的实现桔梗双亲型化学组分的质谱分析。将收集到的MS1、MS2数据与参考文献中质谱鉴定结果比对,成功鉴定出32种化合物。通过对三种植物药材的高效分离及在线鉴定研究,结果表明本文中所建立的多辅助技术调制RPLC×HILIC全二维系统是一种在中药分析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多维分离技术。
二、毛细管液相色谱柱的研制及其与质谱联用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毛细管液相色谱柱的研制及其与质谱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清胰颗粒的成分分析及体内代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中成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
1.2 中成药成分分析方法 |
1.2.1 GC、GC-MS法 |
1.2.2 HPLC-MS法 |
1.2.3 HPLC-UV法 |
1.2.4 LC-NMR法 |
1.2.5 CE-MS法 |
1.3 中药复方代谢研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清胰颗粒的研究现状 |
1.4.1 清胰颗粒的研究背景 |
1.4.2 清胰颗粒各味药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清胰颗粒的成分分析 |
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1.1 实验仪器 |
2.1.2 药品与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清胰颗粒成分提取 |
2.2.2 HPLC-HRMS分析方法 |
2.2.3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提取及分析方法的优化 |
2.3.2 清胰颗粒化学成分鉴定 |
2.4 本章小结 |
3 清胰颗粒在大鼠体内的代谢研究 |
3.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1.1 实验仪器 |
3.1.2 药品与试剂 |
3.1.3 动物 |
3.2 实验方法 |
3.2.1 药液配制 |
3.2.2 生物样品采集 |
3.2.3 样品预处理 |
3.2.4 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代谢物鉴定结果 |
3.3.2 代谢物鉴定解析 |
3.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附录内容名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稠油-水-醇耦合反应降粘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稠油降粘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国外降粘技术机理研究进展 |
1.2.2 国内降粘技术研究进展 |
1.3 稠油耦合反应技术 |
1.3.1 稠油耦合反应技术优势 |
1.3.2 稠油耦合反应技术瓶颈 |
1.4 本论文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
1.4.1 论文研究意义 |
1.4.2 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稠油-水-醇三组分反应条件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2.2.2 原油的元素分析 |
2.2.3 原油族组分分析方法 |
2.2.4 原油凝点的测定 |
2.2.5 原油粘温性质的测定 |
2.2.6 饱和烃组分蜡晶微观结构分析 |
2.2.7 稠油水热裂解反应 |
2.2.8 稠油-水-醇三组分耦合反应 |
2.2.9 稠油热重分析 |
2.2.10 稠油DSC分析 |
2.2.11 稠油饱和烃组分GC-MS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稠油的族组分 |
2.3.2 反应温度对耦合反应的影响 |
2.3.3 反应时间对耦合反应的影响 |
2.3.4 醇的加量对耦合反应的影响 |
2.3.5 醇的种类对耦合反应的影响 |
2.3.6 三组分反应前后油样的元素分析 |
2.3.7 三组分耦合反应前后稠油饱和烃中蜡晶形貌分析 |
2.3.8 反应前后稠油的热重分析 |
2.3.9 反应前后稠油的DSC分析 |
2.3.10 反应前后稠油全烃气相色谱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稠油模型化合物组分转化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3.2.2 模型化合物的选择条件 |
3.2.3 稠油模型化合物α-辛烯反应前后的GC-MS分析 |
3.2.4 稠油模型化合物喹啉反应前后的GC-MS分析 |
3.2.5 稠油模型化合物苯酚反应前后的GC-MS分析 |
3.2.6 稠油模型化合物噻吩反应前后的GC-MS分析 |
3.2.7 稠油模型化合物苯并噻吩反应前后的GC-MS分析 |
3.2.8 稠油模型化合物壬基酚反应前后的GC-MS分析 |
3.2.9 稠油模型化合物吡啶反应前后的GC-MS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典型稠油模型化合物筛选 |
3.3.2 α-辛烯反应前后GC-MS分析 |
3.3.3 喹啉反应前后GC-MS分析 |
3.3.4 苯酚反应前后GC-MS分析 |
3.3.5 苯并噻吩反应前后GC-MS分析 |
3.3.6 噻吩反应前后GC-MS分析 |
3.3.7 壬基酚反应前后GC-MS分析 |
3.3.8 吡啶反应前后GC-MS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粘土-过渡金属复合物协同催化耦合反应降粘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4.2.2 催化剂的制备与命名 |
4.2.3 催化剂性能评价 |
4.2.4 催化剂的XRD衍射表征 |
4.2.5 催化剂协同催化耦合反应前后稠油热重分析 |
4.2.6 催化剂协同催化耦合反应前后稠油DSC分析 |
4.2.7 催化剂协同催化耦合反应前后稠油元素分析 |
4.2.8 催化剂协同催化反应前后稠油饱和烃组分GC-MS分析 |
4.2.9 催化剂协同催化反应前后稠油饱和烃组分蜡晶微观结构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催化剂协同催化耦合反应效果的分析 |
4.3.1.1 SEC系列协同反应前后的粘度变化 |
4.3.1.2 SEC系列反应前后的凝点变化 |
4.3.2 SEC4 催化剂XRD衍射分析结果 |
4.3.3 反应前后稠油热重分析 |
4.3.4 反应前后稠油DSC分析 |
4.3.5 反应前后稠油元素分析 |
4.3.6 反应前后稠油饱和烃组分GC-MS分析 |
4.3.7 反应前后饱和烃组分蜡晶微观结构分析 |
4.3.8 催化剂与三组分协同反应降粘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建议 |
5.1 总结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3)植物激素与品质高效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大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植物激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1.2.1 早期检测方法 |
1.2.2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2.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
1.2.4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
1.2.5 样品前处理方法 |
1.3 部分品质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1.3.1 气相色谱法测定大豆中脂肪酸的含量 |
1.3.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大豆中植物甾醇的含量 |
1.4 大豆生长发育特点和常见的非生物胁迫 |
1.5 生长调节剂烯效唑对植物激素和品质的调控效应 |
1.5.1 烯效唑在作物生产中的应用和效果 |
1.5.2 烯效唑对植物激素的调控效应 |
1.5.3 烯效唑对大豆相关品质的调控效应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7 本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7.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1.7.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剂与材料 |
2.2 主要仪器设备 |
2.3 供试样品品种及实验基地情况 |
2.4 检材培养方法 |
2.5 实验设计与方法 |
2.5.1 液相色谱测定植物激素的方法 |
2.5.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植物激素的方法 |
2.5.3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植物激素的方法 |
2.5.4 在线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植物激素的方法 |
2.5.5 快速样品前处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植物激素的方法 |
2.5.6 气相色谱测定大豆中脂肪酸的方法 |
2.5.7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大豆中植物甾醇的方法 |
2.5.8 不同生长状况下大豆植物激素的测定 |
2.5.9 烯效唑调控下大豆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
2.5.10 烯效唑调控下大豆中植物甾醇含量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液相色谱测定植物激素的含量 |
3.1.1 方法的系统适应性比较 |
3.1.2 不同分离通道对植物激素测定的比较 |
3.1.3 超快速液相色谱系统的优化 |
3.1.4 检测方法学比较 |
3.1.5 检测性能比较 |
3.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植物激素的含量 |
3.2.1 系统适应性 |
3.2.2 衍生化方法的选择和优化 |
3.2.3 方法学考察 |
3.3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植物激素的含量 |
3.3.1 系统适应性 |
3.3.2 样品前处理方法和检测系统的优化 |
3.3.3 方法学考察 |
3.4 在线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植物激素的含量 |
3.4.1 系统适应性 |
3.4.2 在线SPE柱的选择和分离系统的优化 |
3.4.3 在线SPE与检测系统阀切换的优化 |
3.4.4 方法学考察 |
3.5 快速样品前处理-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植物激素的含量 |
3.5.1 系统适应性 |
3.5.2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优化 |
3.5.3 溶剂效应对目标化合物响应的影响 |
3.5.4 方法学考察 |
3.6 气相色谱测定大豆中脂肪酸的含量 |
3.6.1 不同载气输送模式下的系统适应性考察 |
3.6.2 不同检测器的灵敏度比较 |
3.6.3 快速测定方法的系统优化 |
3.6.4 方法学考察 |
3.7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大豆中植物甾醇的含量 |
3.7.1 系统适应性 |
3.7.2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优化 |
3.7.3 方法学考察 |
3.8 植物激素测试方法的应用及其含量变化 |
3.8.1 不同生长时期大豆叶片植物激素的含量变化 |
3.8.2 大豆功能叶片中植物激素日间含量变化 |
3.8.3 低温胁迫下大豆苗期叶片植物激素含量变化 |
3.8.4 干旱胁迫下大豆苗期植物激素含量变化 |
3.8.5 烯效唑对大豆苗期植物激素的调控及其恢复 |
3.9 脂肪酸测试方法的应用及其含量变化 |
3.10 植物甾醇测试方法的应用及含量变化 |
4 讨论 |
4.1 植物激素检测方法的建立 |
4.1.1 植物激素检测方法效能的比较和影响因素 |
4.1.2 目标化合物与仪器配置要素的关系 |
4.1.3 样品处理方法的选择与优化 |
4.1.4 自动化样品前处理方法的选择与优化 |
4.1.5 植物激素检测方法的最优化策略 |
4.1.6 植物激素检测方法的检测流程 |
4.2 大豆品质检测方法的建立 |
4.3 不同生理状态下大豆植物激素的变化规律 |
4.4 脂肪酸的调控响应变化规律和影响 |
4.5 植物甾醇调控响应及变化规律 |
4.6 大豆植物激素与品质的内在联系 |
5 结论 |
6 创新与展望 |
6.1 创新点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鉴定蛋白质/多肽结构的新型电化学-质谱联用技术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化学-质谱概述 |
1.1.1 电化学-质谱简介 |
1.1.2 电化学-质谱接口技术 |
1.1.3 电化学-质谱仪器配置 |
1.1.4 电化学-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
1.1.5 电化学-质谱技术发展现状 |
1.2 蛋白质中二硫键的电化学-质谱分析 |
1.2.1 蛋白质中二硫键研究的意义 |
1.2.2 蛋白质中二硫键还原的方法 |
1.2.3 蛋白质中二硫键定位的方法 |
1.3 电化学结合交联-质谱探究蛋白质三维结构 |
1.3.1 交联-质谱简介 |
1.3.2 交联-质谱方法和原理 |
1.3.3 交联-质谱与电化学-质谱技术的联用 |
1.3.4 交联剂的种类 |
1.4 本论文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电化学-质谱法对奥曲肽及其杂质的结构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和样品制备 |
2.2.2 仪器 |
2.2.3 电化学还原和质谱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建立在线EC-MS方法表征含二硫键肽的结构 |
2.3.2 EC-MS系统对奥曲肽杂质的结构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电化学-质谱技术定位蛋白质中二硫键的方法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和材料 |
3.2.2 样品配制 |
3.2.3 电化学还原 |
3.2.4 质谱分析 |
3.2.5 液相色谱分析 |
3.2.6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优化电化学还原二硫键的条件 |
3.3.2 建立离线EC(Pb)/LC-MS分析方法 |
3.3.3 EC(Pb)/LC-MS分析方法定位蜂毒明肽的二硫键 |
3.3.4 EC(Pb)/LC-MS分析方法定位r-hGH的二硫键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特异性交联酸性氨基酸的电化学-质谱方法构建蛋白质三维结构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和材料 |
4.2.2 依米地肽的交联反应 |
4.2.3 胰岛素和马心肌红蛋白的交联反应 |
4.2.4 在线EC-MS分析 |
4.2.5 EC/LC-MS分析 |
4.2.6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EC可裂解、特异性靶向酸性氨基酸的交联剂 |
4.3.2 在线EC-MS表征交联的多肽 |
4.3.3 离线EC/LC-MS分析交联的胰岛素 |
4.3.4 离线EC/LC-MS分析交联的马心肌红蛋白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特异性靶向酪氨酸的交联剂和交联策略用于阐明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和材料 |
5.2.2 DBB交联剂的合成与表征 |
5.2.3 DBB交联剂与血管紧张素Ⅱ的交联反应 |
5.2.4 DBB交联剂与蛋白质的交联反应 |
5.2.5 交联蛋白质的EC/LC-MS~n分析 |
5.2.6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设计合成DBB交联剂 |
5.3.2 EC/LC-MS~n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流程 |
5.3.3 EC/LC-MS~n方法对模型多肽交联的可行性研究 |
5.3.4 DBB交联胰岛素的表征 |
5.3.5 DBB交联β-酪蛋白的表征 |
5.3.6 DBB交联r-hGH的表征 |
5.3.7 DBB交联BSA的表征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基于代谢组学的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缺血性脑卒中 |
1.1.1 缺血性脑卒中概述 |
1.1.2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及主要病理环节 |
1.1.3 缺血性脑卒中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
1.1.4 缺血性脑卒中常用药物 |
1.2 刺五加叶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
1.2.1 刺五加叶概述 |
1.2.2 刺五加叶主要化学成分 |
1.2.3 刺五加叶主要药理作用 |
1.3 代谢组学 |
1.3.1 代谢组学概述 |
1.3.2 代谢组学研究方法 |
1.3.3 脂质组学研究方法 |
1.3.4 代谢组学在缺血性脑卒中研究中的应用 |
1.3.5 基于高效同位素标记衍生化的代谢组学研究 |
1.4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血清脂质组学及其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药品、试剂及仪器 |
2.1.2 刺五加叶主要活性组分的制备及成分分析 |
2.1.3 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建立 |
2.1.4 样品采集及处理 |
2.1.5 组织病理学检查 |
2.1.6 血清脂质代谢轮廓采集 |
2.1.7 数据分析 |
2.1.8 基于UPLC-TQ/MS的神经递质定量分析 |
2.1.9 基于UPLC-TQ/MS的神经递质定量分析方法学考察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刺五加叶主要活性组分成分分析 |
2.2.2 组织病理学检查 |
2.2.3 血清脂质组学代谢轮廓分析 |
2.2.4 血清脂质组学潜在的生物标记物鉴定 |
2.2.5 血清脂质组学通路分析 |
2.2.6 神经递质定量研究 |
2.2.7 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水平研究 |
2.3 小结 |
第3 章 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粪便代谢组学研究及其对微生物-肠-脑轴的影响 |
3.1 实验部分 |
3.1.1 药品、试剂及仪器 |
3.1.2 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建立 |
3.1.3 样品采集及处理 |
3.1.4 粪便代谢轮廓采集 |
3.1.5 数据分析 |
3.1.6 基于UPLC-TQ/MS的大鼠粪便胆汁酸定量分析 |
3.1.7 粪便菌群的16S r RNA测序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粪便非靶向代谢组学代谢轮廓分析 |
3.2.2 粪便非靶向代谢组学潜在的生物标记物鉴定 |
3.2.3 粪便非靶向代谢组学通路分析 |
3.2.4 基于靶向代谢组学的大鼠粪便胆汁酸的定量研究 |
3.2.5 刺五加叶对大鼠粪便菌群组成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4章 刺五加叶通过对益生菌的调节作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验证 |
4.1 实验部分 |
4.1.1 药品、试剂及仪器 |
4.1.2 菌群培养及菌液制备 |
4.1.3 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建立 |
4.1.4 样品采集及处理 |
4.1.5 粪便菌群的16S r RNA测序 |
4.1.6 大鼠脑组织中神经递质的含量测定 |
4.1.7 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等生化指标检测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益生菌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粪便菌群组成的影响 |
4.2.2 益生菌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组织中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 |
4.2.3 益生菌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组织及血清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5章 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尿液代谢组学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1.1 药品、试剂及仪器 |
5.1.2 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建立 |
5.1.3 样品采集及处理 |
5.1.4 尿液代谢轮廓采集 |
5.1.5 数据分析 |
5.1.6 ELISA法对通路分析进行验证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尿液非靶向代谢组学代谢轮廓分析 |
5.2.2 尿液非靶向代谢组学潜在的生物标记物鉴定 |
5.2.3 尿液非靶向代谢组学通路分析 |
5.2.4 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对体内代谢通路的影响验证 |
5.3 小结 |
第6章 基于高效同位素标记衍生化的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尿液代谢组学研究 |
6.1 实验部分 |
6.1.1 药品、试剂及仪器 |
6.1.2 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建立 |
6.1.3 样品采集及处理 |
6.1.4 尿液样本同位素标记衍生化 |
6.1.5 尿液代谢轮廓采集 |
6.1.6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尿液高效同位素标记衍生化代谢组学代谢轮廓分析 |
6.2.2 尿液高效同位素标记衍生化代谢组学潜在的生物标记物鉴定 |
6.2.3 尿液高效同位素标记衍生化代谢组学结果的科学解释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本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基于化学标记液质联用技术对大鼠不同脑区游离脂肪酸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脂质的分类及其代表 |
1.2 脂质组学 |
1.2.1 脂质的提取 |
1.2.2 脂质的检测 |
1.2.2.1 质谱 |
1.2.2.2 色谱 |
1.2.2.3 光谱法 |
1.2.3 脂质的分析 |
1.3 脑疾病与脂质 |
1.3.1 脑疾病与炎症 |
1.3.2 脂质与神经炎症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不同脑区游离脂肪酸的非靶向分析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动物 |
2.2.3 样本收集和游离脂肪酸的提取 |
2.2.4 化学标记 |
2.2.5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 |
2.2.6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游离脂肪酸定性分析 |
2.3.2 不同脑区之间游离脂肪酸的两两比较 |
2.3.3 青少年大鼠嗅球、海马、枕叶、小脑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差异 |
2.4 小结 |
第3章 急性期癫痫模型大鼠脑内脂肪酸分析 |
3.1 前言 |
3.2 非目标性脂肪酸分析 |
3.2.1 实验部分 |
3.2.1.1 试剂 |
3.2.1.2 实验动物 |
3.2.1.3 癫痫模型 |
3.2.1.4 样本收集 |
3.2.1.5 游离脂肪酸的提取与衍生 |
3.2.1.6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 |
3.2.1.7 数据处理 |
3.2.2 结果与讨论 |
3.2.3 小结 |
3.3 花生四烯酸P450代谢物分析 |
3.3.1 实验部分 |
3.3.1.1 试剂 |
3.3.1.2 实验动物 |
3.3.1.3 癫痫模型 |
3.3.1.4 样本收集 |
3.3.1.5 游离脂肪酸的提取与衍生 |
3.3.1.6 标准曲线配置 |
3.3.1.7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 |
3.3.1.8 数据处理 |
3.3.2 结果与讨论 |
3.3.2.1 P450途径类花生酸的定量结果 |
3.3.2.2 癫痫造模对不同脑区中P450途径类花生酸含量的影响 |
3.3.3 小结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基于质谱的糖胺聚糖结构表征及其与蛋白互作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糖胺聚糖概述 |
1.1.1 糖胺聚糖的结构与功能 |
1.1.1.1 肝素及硫酸乙酰肝素 |
1.1.1.2 硫酸软骨素及硫酸皮肤素 |
1.1.1.3 透明质酸 |
1.1.1.4 硫酸角质素 |
1.1.2 糖胺聚糖类药物及应用 |
1.1.2.1 肝素 |
1.1.2.2 低分子量肝素 |
1.1.2.3 超低分子量肝素 |
1.1.2.4 多组分糖胺聚糖药物 |
1.2 糖胺聚糖的分析方法 |
1.2.1 电泳 |
1.2.2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2.3 质谱法 |
1.2.4 核磁共振波谱法 |
1.3 糖胺聚糖与蛋白相互作用 |
1.3.1 糖胺聚糖与蛋白相互作用中蛋白的结构特点 |
1.3.2 糖胺聚糖与蛋白相互作用中糖链的结构特点 |
1.4 糖胺聚糖与蛋白相互作用分析方法 |
1.4.1 基于亲和力的方法 |
1.4.2 核磁法、X-射线晶体衍射和分子对接 |
1.4.3 质谱法 |
1.5 论文大纲 |
第二章 糖胺聚糖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质谱联用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试剂与耗材 |
2.2.2 主要仪器 |
2.2.3 色谱柱 |
2.2.4 缓冲液及流动相的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肝素寡糖制备 |
2.3.2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 |
2.3.3 胶内酶解 |
2.3.4 AMAC标记 |
2.3.5 肝素寡糖LC-MS分析 |
2.3.6 C18-MS/MS MRM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GAGs |
2.4.2 通过胶内酶解将PAGE与LC-MS/MS结合 |
2.4.3 LC-MS/MS-MRM方法建立 |
2.4.4 LC-MS/MS MRM分析PAGE分离的肝素 |
2.4.5 方法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糖胺聚糖的琼脂糖凝胶电泳-质谱联用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药品与试剂 |
3.2.1 试剂与耗材 |
3.2.2 主要仪器 |
3.2.3 色谱柱 |
3.2.4 缓冲液及流动相的配制 |
3.3 实验方法 |
3.3.1 DS寡糖制备及质谱鉴定 |
3.3.2 琼脂糖凝胶电泳 |
3.3.3 糖链的提取及酶解 |
3.3.4 HILIC-MS/MS MRM分析 |
3.3.5 2D NMR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多组分GAGs |
3.4.2 SAX离心提取及LC-MS/MS方法建立 |
3.4.3 LC-MS/MS MRM分析AGE分离的舒洛地特 |
3.4.4 方法验证 |
3.4.5 舒洛地特的核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聚合度肝素糖链与IFN-γ的氢氘交换质谱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试剂与耗材 |
4.2.2 主要仪器 |
4.2.3 色谱柱 |
4.2.4 缓冲液的配制 |
4.3 实验方法 |
4.3.1 肝素寡糖制备 |
4.3.2 IFN-γ覆盖度考察 |
4.3.3 氘代时间 |
4.3.4 IFN-γ与肝素糖链互作比 |
4.3.5 不同聚合度糖链与IFN-γ的氢氘交换实验 |
4.3.6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IFN-γ覆盖度考察 |
4.4.2 HDX实验条件优化 |
4.4.3 不同聚合度糖链与IFN-γ的HDX研究 |
4.4.4 糖链聚合度与IFN-γ相互作用的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肝素与IFN-γ相互作用的糖链序列结构表征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2.1 试剂与耗材 |
5.2.2 主要仪器 |
5.2.3 色谱柱 |
5.2.4 缓冲液及流动相的配制 |
5.3 实验方法 |
5.3.1 肝素寡糖制备 |
5.3.2 装填IFN-γ亲和柱 |
5.3.3 IFN-γ亲和柱纯化肝素寡糖 |
5.3.4 完整糖链LC-MS分析 |
5.3.5 酶解基本组成单元及LC-MS分析 |
5.3.6 亚硝酸降解及LC-MS分析 |
5.3.7 SAX分离IFN-γ亲和dp8 |
5.3.8 IFN-γ亲和dp8 LC-MS/MS测序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IFN-γ亲和糖链分析 |
5.4.2 计算机辅助亲和dp8糖链测序 |
5.4.3 LC-MS/MS亲和dp8糖链序列鉴定 |
5.4.4 肝素与IFN-γ特异性结合的糖链序列 |
5.4.5 亲和dp24糖链序列验证 |
5.4.6 分子对接 |
5.5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回顾本论文的内容 |
本文取得的创新成果 |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申请的专利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基于离线三维色谱-高分辨质谱与代谢组学技术的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系统物质基础及其差异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基于离线三维色谱/高分辨质谱同时靶向与非靶向表征技术的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多成分系统鉴定 |
1.实验部分 |
1.1 试剂和药品 |
1.2 仪器 |
1.3 供试溶液制备 |
1.4 三维色谱分离条件 |
1.5 Q-Orbitrap质谱与数据处理 |
2.离线三维色谱分析系统的构建 |
2.1 第一维固定相筛选与色谱条件优化 |
2.2 第三维固定相筛选与色谱条件优化 |
2.3 第二维固定相筛选与色谱条件优化 |
3.基于Q-Orbitrap-MS包含母离子列表FullMS/dd-MS~2同时靶向与非靶向代谢物表征技术构建 |
3.1 关键质谱参数优化 |
3.2 同时靶向与非靶向表征技术构建 |
3.3 方法学验证 |
4.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系统物质基础研究 |
4.1 分段样品制备与数据采集 |
4.2 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多成分鉴定 |
4.3 鉴定的人参皂苷结构特征 |
4.4 三种花中中性皂苷与酸性皂苷初步差异分析 |
5.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离子淌度-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HDMS~E(UHPLC/IM-QTOF-HDMS~E)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的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整体性皂苷差异研究 |
1.实验部分 |
1.1 试剂和药品 |
1.2 仪器 |
1.3 供试溶液制备 |
1.4 基于UPLC I-Class/Vion IMS-QTOF系统的色谱与质谱条件 |
2.VION~(TM)IMS-QTOF质谱条件优化 |
2.1 毛细管电压(Capillary voltage) |
2.2 锥孔电压(Cone voltage) |
2.3 Ramp Collision Energy(RCE) |
3.多批次样品的数据采集与组学数据处理流程 |
3.1 多批次花样品HDMS~E(负离子模式)数据采集 |
3.2 非靶向代谢组学处理数据的流程 |
4.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差异皂苷标志物的发现与鉴定 |
4.1 潜在标记物的发现 |
4.2 潜在标记物的结构鉴定 |
4.3 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差异皂苷总结 |
5.本章小结 |
结果与讨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人参属花类中药(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物质基础与质量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
前言 |
1.物质基础研究技术 |
1.1 分离 |
1.2 分析 |
2.质量控制研究 |
2.1 真伪鉴别 |
2.2 质量评价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食用菌中烟碱类化合物含量及其它代谢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索引 |
第1章 综述 |
1.1 烟碱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
1.1.1 烟碱类化合物理化性质 |
1.1.2 烟碱类化合物检测方法 |
1 分光光度法 |
2 光谱法 |
2.1 红外光谱法 |
2.2 原子吸收光谱法 |
3 电化学法 |
4 示波极谱法 |
5 毛细管电泳法 |
6 色谱分析法 |
6.1 液相色谱分析法 |
6.2 气相色谱分析法 |
6.3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分析法 |
7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
7.1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
7.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
1.2 检测方法小结 |
1.3 本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3.2 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意义 |
第2章 食用菌中八种烟碱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学建立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样品处理优化 |
2.3.2 色谱条件优化 |
2.3.3 质谱条件优化 |
2.3.4 待测液制备 |
2.3.5 精密度考察 |
2.3.6 准确度考察 |
2.3.7 检出限和定量限 |
2.3.8 基质效应考察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提取条件优化 |
2.4.2 Q Exactive液-质联用仪方法学验证结果分析 |
2.4.3 QTRAP5500液-质联用仪方法学验证结果分析 |
2.4.4 样品测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同食用菌烟碱含量研究及香菇子实体不同发育阶段烟碱含量变化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色谱和质谱条件 |
3.3.2 香菇栽培方法 |
3.3.3 样品制备 |
3.3.4 对照品制备 |
3.3.5 统计方法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不同食用菌烟碱含量分析 |
3.4.2 不同食用菌中烟碱类化合物之间的关系分析 |
3.4.3 香菇子实体不同发育阶段的烟碱类含量变化分析 |
3.4.4 香菇不同生长阶段的烟碱类含量相关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香菇子实体不同生长阶段烟碱类化合物与非靶向代谢物关联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代谢物提取 |
4.3.2 仪器检测 |
4.3.3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测定质控结果分析 |
4.4.2 非靶向代谢物定性定量分析 |
4.4.3 代谢物多元统计分析 |
4.4.4 香菇中烟碱类化合物与其他代谢物关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主要特色与创新点 |
附图和附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及论文发表 |
(10)反相×亲水全二维液相色谱构建及其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药的研究现状 |
1.1.1 主要的分离分析技术 |
1.2 二维色谱 |
1.2.1 二维色谱的定义和优势 |
1.2.2 二维液相色谱分类 |
1.2.3 二维色谱评价方式 |
1.3 二维色谱调制过程及调制器 |
1.3.1 阀调制技术 |
1.3.2 溶剂梯度调制 |
1.4 二维液相色谱分离模式的组合 |
1.4.1 正相色谱×反相色谱(2D-NPLC×RPLC) |
1.4.2 反相色谱×反相色谱(2D-RP×RPLC) |
1.4.3 离子交换色谱×反相色谱(2D-IEC×RPLC) |
1.4.4 体积排阻色谱×反相色谱(2D-SEC×RPLC) |
1.4.5 反相色谱×亲水作用色谱(2D-RPLC×HILIC) |
1.5 两维溶剂不兼容性研究进展 |
1.6 课题的提出拟开展的工作 |
第二章 基于捕集柱增强在柱稀释调制器的RPLC×HILIC全二维液相色谱系统的构建-以三七为例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设备 |
2.2.3 实验参数 |
2.2.4 样品制备 |
2.2.5 LC×LC系统控制 |
2.2.6 MS~1和MS~2的测量 |
2.2.7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第一维反相色谱条件优化 |
2.3.2 第二维HILIC分离梯度的优化 |
2.3.3 稀释因子的优化 |
2.3.4 优化第二维分离的ACD调制时间和平衡时间 |
2.3.5 二维总流速对二维分离的影响 |
2.3.6 RPLC×HILIC结合多辅助技术调制与文献报道的调制系统的比较 |
2.3.7 质谱鉴定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捕集柱增强在柱稀释调制器的RPLC×HILIC系统构建及其在党参分析中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和试剂 |
3.2.2 仪器设备 |
3.2.3 实验参数 |
3.2.4 样品制备 |
3.2.5 LC×LC系统控制 |
3.2.6 MS~1和MS~2的测量 |
3.2.7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第一维反相色谱条件 |
3.3.2 第二维HILIC分离梯度的优化 |
3.3.3 稀释因子优化 |
3.3.4 RPLC×HILIC结合多辅助技术调制与固定溶剂调制系统的比较 |
3.3.5 RPLC×HILIC二维色谱与RPLC一维色谱比较 |
3.3.6 色谱与质谱联用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捕集柱增强在柱稀释调制器的RPLC×HILIC系统构建及其在桔梗化学成分分析中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设备 |
4.2.3 实验参数 |
4.2.4 样品制备 |
4.2.5 LC×LC系统控制 |
4.2.6 MS~1和MS~2的测量 |
4.2.7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色谱柱的选择 |
4.3.2 第一维反相色谱脉冲条件优化 |
4.3.3 第二维HILIC分离梯度的优化 |
4.3.4 稀释因子的优化 |
4.3.5 RPLC×HILIC结合多辅助技术调制与固定溶剂调制系统的比较 |
4.3.6 质谱鉴定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致谢 |
四、毛细管液相色谱柱的研制及其与质谱联用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清胰颗粒的成分分析及体内代谢研究[D]. 李文慧.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稠油-水-醇耦合反应降粘及其机理研究[D]. 张花妮.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3]植物激素与品质高效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大豆中的应用[D]. 贾鹏禹.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01)
- [4]鉴定蛋白质/多肽结构的新型电化学-质谱联用技术的开发[D]. 崔利利. 吉林大学, 2021(01)
- [5]基于代谢组学的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机制研究[D]. 汪戎锦. 吉林大学, 2021(01)
- [6]基于化学标记液质联用技术对大鼠不同脑区游离脂肪酸的研究[D]. 胡婷.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2021(01)
- [7]基于质谱的糖胺聚糖结构表征及其与蛋白互作分子机制研究[D]. 盛安然. 山东大学, 2021(11)
- [8]基于离线三维色谱-高分辨质谱与代谢组学技术的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系统物质基础及其差异比较研究[D]. 贾丽.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
- [9]食用菌中烟碱类化合物含量及其它代谢物的研究[D]. 陈荣锋. 闽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反相×亲水全二维液相色谱构建及其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D]. 李博文.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刺五加论文;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论文; 成分分析论文; 蛋白质结构论文; 色谱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