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文教学理念的五大突破——新课标的解读(论文文献综述)
曾渝[1](2020)在《高中语文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的有效教学研究》文中认为
刘雪华[2](2018)在《小学作文教学“伪生活化”现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活是作文教学永不枯竭的源泉,作文教学应该与生活紧密结合,走生活化道路。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符合新课改“教学要与生活相结合”的理念,顺应了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从“形”到“意”再到“文”的写作规律,对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语文学科素养的提升和健全人格的发展都具有较大的价值。然而,当下不少教师对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理解产生偏差,出现了偏离作文教学生活化目标的“伪生活化”现象,制约着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实效。基于深化教学改革的需要,重新审视和反思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的主体内容包括四章:第一章,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理论概述。首先,结合着前人已有的研究,对“生活及生活化”、“教学生活化”和“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内涵进行了梳理和界定,继而阐明了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的重要价值。在此基础上,参照着国内学者关于“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探讨,从日常生活与意义生活,成人生活和儿童生活、模式化生活和个性化生活三个相对的范畴探讨了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本质。第二章,小学作文教学“伪生活化”及其表现。首先对“小学作文教学伪生活化”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参照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的本质,通过课堂观察,论述小学作文教学“伪生活化”的具体表现,并呈现具体的小学作文教学伪生活化的实践案例。第三章,小学作文教学“伪生活化”现象的原因。本章首先回溯历史上的作文教学传统,发现了其与生活处于长期断裂的状态;接着分析当下的应试教育背景,论述了其远离生活实际需求的特点;最后,通过与一线教师的深入访谈,揭示当下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处于支撑乏力的现状,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小学作文教学“伪生活化”现象的出现。第四章,小学作文教学“伪生活化”现象的纠正策略。要想避免小学作文教学“伪生活化”现象的发生,需要学校、教师、社区及家长多方力量的参与和配合。主要策略包括:开展作文教学生活化的专题培训、打造教师作文教学生活化学习共同体、在实践活动中畅通生活体验渠道、适当传授学生观察和写作方法、创建鲜活的生活化作文教学情境。
李桦[3](2018)在《高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思考》文中研究表明自2003年4月颁布《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到2004年高中新课程改革正式启动以来,新的教学理念要求高中写作教学进行前所未有的改革,整个社会也对这场声势浩大的教学改革充满期待。一些富有探索精神的老师,在新课改精神的指引下,试图摆脱应试教育对写作教学的桎梏,在自己的班级进行写作教学改革实验,也取得一定成效。但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高中写作教学改革仍陷入难以突破、难以创新的困境。特别是与语文中的
张玉红[4](2016)在《调查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的一环。教师经常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写作状况,为作文教学的开展提供依据。学生也经常利用社会调查活动收集资料,增加体验,便于作文的顺利写作。本文旨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教师、学生双方的关照,在写作的完整过程中,探究调查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本文在具体研究中发现,师生共同展开调查,有利于营造作文教学中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调查的目的性、主动性,促进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从写前准备、构思外化、作文评改三个阶段具体探讨调查使用,与现有的研究相比,本文更加关注完整的写作过程,在调查形式、调查方法的使用上也更丰富。
吴婷婷[5](2015)在《新课标环境下中学作文教学现状思考》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基础教育的语文学科,作文是学生对语文理论和实践能力的综合体现。在新课程改革和教育实践的大背景下,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作文教学也必须迎接新的挑战。2011年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向传统教学提出挑战的同时也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尽管作为教学一直备受关注,但实践上的高耗低效也是现实作文教学中的忧患。本文总结了从新课标背景下的作文教学现状,并对其产生的根源进行了思考,以期指导未来作文教学的发展。
王尔楷[6](2014)在《也论高中写作“课程内容”阙如之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高中写作教学"应该教什么"这一根本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那么,成因是什么?出路又在哪里?……在着名写作学研究专家马正平教授独到观点指导下,笔者以一名一线教师与研究者的视角,结合实践经验,从国际视野、课标审视两个维度,就现行课标"课程内容"的缺陷与建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王茜[7](2014)在《课改十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研究现状及展望》文中研究说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下简称《标准》)自2003年颁行以来,已伴随历史新课程改革走过了十个年头。《标准》作为指导高中历史教学和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不少专家学者及一线教师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通过对十年来有关《标准》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总结已经取得的成就,反思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标准》修订完善的建议,展望今后《标准》的研究方向和趋势。本文主体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标准》研究的分布领域、分布年份、分布类型、分布的期刊情况进行统计,以图表方式展示《标准》研究成果的概况和趋势,并加以文字分析说明。第二部分是《标准》的本体研究,分为《标准》内容研究和《标准》比较研究,前者包括了《标准》的理念性质研究、课程目标研究、内容标准研究、实施建议研究等内容;后者则主要是从《标准》与《历史教学大纲》的比较研究,《标准》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衔接研究,以及国内外历史课程标准的对比研究的角度进行总结。第三部分是《标准》的实施研究,包括《标准》与教学关系研究、《标准》与教科书关系研究、《标准》与高考关系研究三个方面,主要涉及新课标下的教学新观念、新方法和新特点研究;新课标下教科书编写得失研究;新课标下高考命题及备考策略的研究等内容。第四部分总结反思十年来《标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今后《标准》修订意见,并分门别类的展望今后《标准》研究的一些可以拓展的领域及延伸方向。
张龙瑞[8](2013)在《高中语文新课标作文教学理念解读》文中研究指明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理念,是为课堂教学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完成作文教学计划,利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本文将对高中语文新课标作文教学理念进行详细解读。
贺爱君[9](2013)在《初中生活化作文教学管理研究》文中提出写作是初中生必备的能力和素质。生活化作文教学将成为初中作文教学改革的必然方向,能够有效促进解决初中生作文“假”、“大”、“空”、“套”等问题,促进改变当前语文教师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低愉悦感、低成就感等现象。初中生活化作文教学的变革同时带来管理的改变;初中生活化作文教学管理顺应作文教学的变化,作文教学管理才能焕发其生命力。要做好初中生活化作文教学,好的作文教学管理是重要保障。初中生活化作文教学管理是指为了实现初中生活化作文教学的目标,在全面掌握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和生活化作文特点的基础上,对生活化作文教学过程进行的全面管理。初中生活化作文教学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激发初中生写作兴趣,提升写作能力,使其作文内容真实、充实具体、带有真情实感;二是通过作文促进初中生学会观察生活、表达生活、感悟生活,直面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三是通过写作促进初中生主体精神的自我生成和个性发展。让作文不再是为了考试而写作,也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写作,而是因为初中生内心表达的需要而写作。因此,初中生活化作文教学管理应该是一种以“以人为本”精神为核心的管理,较传统教学管理增加了幅度和难度,增强了不确定性,也延伸了管理边界、内涵、外延。同时,初中生活化作文教学管理也面临着传统教学管理在价值取向、课堂管理方式、教学组织形式、师生关系管理、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的挑战,这些都对初中生活化作文教学管理提出了新要求。论文通过文献梳理、对比分析、调查研究、案例分析等方式,着重分析了初中生活化作文教学管理面临的挑战,并依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即教学管理价值取向应该向“以人为本”和多元化方向转变;课堂管理方式应该以民主型、情感型、兴趣型、互动型为主;教学组织应尽可能选择个别教学、分组教学及现场教学等方式相结合;师生关系管理要强调老师对学生的关注、关爱和包容;教学评价要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将过程和结果相结合;还要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并着力提升教师个人素质。
方有和[10](2012)在《北师大版初中语文写作教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初,随着语文新课标的出台,我国的语文教材走向了多元化时代,各个版本的语文教材紧随新课标思想,结合最新国内外理论成果,教材无论是编写理念还是编写体例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其中,以孙绍振、潘新和、赖瑞云等人编写的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凭其鲜明的海西特色,特别引入注目。北师大版的初中语文其阅读教材以“比较还原法”享誉国内,但同样不能忽视的是其写作教材。本文将使用个案分析法,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作为研究对象,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是对写作教材历史发展和现状展开研究,笔者首先梳理了语文写作教材的历史,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北师大版初中语文的写作教材,其次,探寻了新世纪新课程背景下写作编写走向,认为当今语文写作逐渐淡化了“文体中心论”,以文章作法为核心的的读写教学体系逐渐走出了语文课本,并重视写作思维和写作素质的提高,更加重视写作对真情实感的培养。第二部分,对写作教材的编者写作理念进行研究,其中孙绍振教授主张提高作文分数、写作理念要从“贴近生活”走向“贴近自我”,潘新和教授构建了“言语生命动力学”的写作理论和写作实践体系,以及赖瑞云教授的读写结合法、知识理论—例文法、先放后收法,都给写作教材和写作教学实践以耳目一新的启示。第三部分,是对北师大版的初中语文写作教材编排体例的研究,本部分从两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对写作知识体系展开研究,认为在写作知识体系上,北师大版写作教材听读指向于说写,知识体系富有整体性,能够较好做到知识体系向写作实践的转化。二是对写作训练体系的研究,认为北师大版写作教材指向写作过程的全程指导,重视写作素养和写作智能的培养,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第四部分,是对北师大版初中语文写作教材的亮点和不足之处进行分析,认为北师大版初中语文在其文体感培养、对学生写作素质的培养、和对表现本位的重视上有着鲜明特色,但是否过于重视“文艺文”而忽视了“实用文”,缺乏必要的写作目标评估、修改过程。
二、作文教学理念的五大突破——新课标的解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作文教学理念的五大突破——新课标的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2)小学作文教学“伪生活化”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与意义 |
第一章 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理论概述 |
一、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内涵 |
(一) 生活及生活化的内涵 |
(二) 教学生活化的内涵 |
(三) 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内涵 |
二、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的价值 |
(一) 有利于解决“无米之炊”的写作困境 |
(二) 有利于提升语文学科素养 |
(三) 有利于培养求实创新的品格 |
三、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的本质 |
(一) 关注批判重构的意义生活 |
(二) 关注儿童直接体验的生活 |
(三) 关注独特的个性化生活 |
第二章 小学作文教学“伪生活化”及其表现 |
一、小学作文教学“伪生活化”的内涵 |
(一) 教学“伪生活化”的内涵 |
(二) 小学作文教学“伪生活化”的内涵 |
二、小学作文教学“伪生活化”的表现 |
(一) 简单复制日常生活 |
(二) 强行滥用生活素材 |
(三) 以成人生活代替学生生活 |
(四) 漠视学生个性化的生活体验 |
第三章 小学作文教学“伪生活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
一、与生活长期断裂的作文教学传统 |
二、远离生活实际需求的应试教育背景 |
三、支撑乏力的小学语文教师素养 |
(一) 认知模糊 |
(二) 态度偏离 |
(三) 体验匮乏 |
第四章 小学作文教学“伪生活化”现象的纠正策略 |
一、开展作文教学生活化的专题培训 |
(一) 增强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理论学习 |
(二) 依托课例研讨、引进名师课堂 |
二、打造教师作文教学生活化学习共同体 |
(一) 围绕生活化进行有效观摩和对话 |
(二) 营造民主平等的共同体氛围 |
三、在实践活动中畅通多种生活体验渠道 |
(一) 实现活动主题和形式的丰富多样 |
(二) 在体验中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 |
四、适当传授学生观察和写作方法 |
(一) 多角度提高学生观察的文外功 |
(二) 锻炼写生为主、临摹为辅的文内功 |
五、创建鲜活的生活化作文教学情境 |
(一) 借助现代教育媒体的力量 |
(二) 写作要面对真实的读者人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高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课标的写作要求没有在教学实践中得到有效落实 |
二、现行教材的教学内容未能满足写作教学需求 |
三、写作教学缺乏系统性、科学性、有序性与计划性 |
四、教师缺乏强烈的教改精神和创新意识 |
(4)调查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调查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价值和意义 |
第一节 调查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价值 |
一、激发初中生对作文的兴趣 |
二、保障初中生作文的“真实” |
三、指导初中生积累写作素材 |
第二节 调查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意义 |
一、调查活动能够丰富初中作文教学的形式 |
二、调查方法为教师开展作文指导提供借鉴 |
三、在调查过程中发展初中生理性思维 |
第二章 初中作文教学中调查的使用与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调查活动开展没有和作文训练有效结合 |
一、教材中,写作和综合性学习板块分列 |
二、实践中,调查活动对作文的影响体现不充分 |
第二节 调查方法使用较少,没有充分发挥调查的作用 |
一、调查方法的使用集中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上 |
二、使用调查方法时,没有正确认识调查的作用 |
第三节 调查形式简单,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
一、调查针对作文成稿,忽视写作过程的研究 |
二、调查由教师完成,忽视学生的自主性 |
第三章 调查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
第一节 运用调查进行作文写前准备 |
一、调查对写前准备活动的作用 |
1.运用调查形式,唤醒写作意识 |
2.在调查过程中,开拓学生写作思路 |
3.在调查活动中,开发写作资源 |
二、运用调查进行写前准备的途径 |
1.调查他人想法,进行比较分析 |
2.广泛搜集资料,选优备用 |
3.开展调查活动,学写调查报告 |
三、运用调查进行写前准备的方法举例 |
1. 资料法 |
2. 访谈法 |
第二节 构思外化过程中调查的具体应用 |
一、从师、生角度看调查作用在构思外化阶段的体现 |
1.调查对教师指导的作用 |
⑴ 能够了解学生实际写作过程 |
⑵ 发现学生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⑶ 归纳学生问题,便于改进教学 |
2.调查对学生写作的作用 |
⑴ 发现自己的写作特点,进行个性化探索 |
⑵ 发现并分析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备改进 |
二、构思外化过程中调查的实施途径 |
1.课堂观察,分析学生写作过程 |
2.个别谈话,了解突出的问题 |
3.分析写作过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写作问题 |
三、构思外化过程中调查采用的具体方法 |
1.教师使用的调查方法 |
⑴ 观察法 |
⑵ 测验法 |
⑶ 个案研究法 |
2.学生使用的调查方法 |
第三节 运用调查进行作文评改 |
一、调查对作文评改的作用 |
1.培养学生作文修改意识 |
2.改进作文评价方式,发挥学生主动性 |
3.丰富作文评语形式,提高作文评语的实用性 |
二、运用调查进行作文评改的途径 |
1.调查他人,收集修改建议 |
2.个人分析,进行作文修改 |
3.教师分析,提升评改能力 |
三、运用调查进行作文评改使用的方法 |
1.访谈法 |
2.抽样调查法 |
第四章 运用调查进行初中作文教学研究的注意事项 |
一、注意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共同关照 |
二、注意调查的共时性和历时性问题 |
三、注意理论研究和行动研究相结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5)新课标环境下中学作文教学现状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及其对中学作文教学的要求 |
(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简介 |
(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之于中学作文教学 |
二、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
(一)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 |
(二)基于中学作文教学问题的反思 |
(6)也论高中写作“课程内容”阙如之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行课标“课程内容”的主要缺陷 |
二、重构课标写作“课程内容”的若干建议 |
(7)课改十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研究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课题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的范围及内容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内容 |
1.4 课题研究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1 课题研究目标 |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实施方案及可行性研究 |
1.5.1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1.5.2 实施方案 |
1.5.3 可行性研究 |
1.6 课题的创新之处 |
2 十年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研究的总体概况 |
2.1 《标准》研究成果领域分布概况 |
2.2 《标准》研究成果年份分布情况 |
2.3 《标准》研究成果类型分布概况 |
2.4 《标准》研究中学术期刊论文分布概况 |
3 十年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本体研究 |
3.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内容研究 |
3.1.1 《标准》前言部分研究 |
3.1.2 《标准》课程目标部分研究 |
3.1.3 《标准》内容标准部分研究 |
3.1.4 《标准》实施建议部分的研究 |
3.2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
3.2.1 《标准》与《全日制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比较研究 |
3.2.2 《标准》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衔接研究 |
3.2.3 国内外历史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 |
4 十年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施研究 |
4.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与教学关系研究 |
4.1.1 新课标下历史教学新观念 |
4.1.2 新课标下历史教学新方法 |
4.1.3 新课标下历史教学新特点 |
4.2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与教科书关系研究 |
4.2.1 新课标下教科书编写建议 |
4.2.2 新课标下教科书编写问题研究 |
4.3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与高考关系研究 |
4.3.1 《标准》与高考命题研究 |
4.3.2 《标准》与备考策略研究 |
5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研究问题与研究展望 |
5.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本身存在的问题及修订建议 |
5.1.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本身存在的问题 |
5.1.2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修订建议 |
5.2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5.2.1 《标准》内容研究的问题与研究展望 |
5.2.2 《标准》比较研究的反思与建议 |
5.2.3 《标准》与教学关系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5.2.4 《标准》与教科书关系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5.2.5 《标准》与高考关系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8)高中语文新课标作文教学理念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一、观察生活、丰富经历 |
二、考虑写作目的、表达真实情感 |
三、明确写作中心, 发散写作思维 |
四、表达要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增加对素材的积累 |
五、提高各种文体的写作能力, 增强对语言的积累 |
六、能够发现写作问题并修改 |
七、口语交际和演讲 |
八、总结 |
(9)初中生活化作文教学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小结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初中生活化作文教学管理概述 |
2.1 初中生活化作文教学的概念和特点 |
2.1.1 初中生生活化作文的基本概念 |
2.1.2 生活化作文教学的基本概念 |
2.1.3 初中生心理的特点 |
2.1.4 初中生活化作文教学的基本特点 |
2.2 初中生活化作文教学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
2.2.1 教学管理的基本概念 |
2.2.2 初中生活化作文教学管理的基本概念 |
2.2.3 初中生活化教学管理的基本特点 |
2.2.3.1 以人为本 |
2.2.3.2 管理幅度增大 |
2.2.3.3 不确定性增强 |
2.2.3.4 管理边界延伸 |
第3章 初中生活化作文教学管理面临的挑战 |
3.1 面临传统教学管理价值取向的挑战 |
3.1.1 传统教学管理价值取向 |
3.1.2 生活化作文教学管理价值取向需要有重大变革 |
3.2 面临传统课堂管理方式的挑战 |
3.2.1 课堂管理方式的基本概念 |
3.2.2 传统课堂管理方式与生活化作文教学的冲突 |
3.3 面临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挑战 |
3.3.1 教学组织形式的基本概念 |
3.3.2 传统教学组织形式难以满足生活化作文教学的要求 |
3.4 面临传统师生关系管理的挑战 |
3.4.1 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
3.4.2 传统师生关系的弊端 |
3.5 面临传统教学评价方式的挑战 |
3.5.1 教学评价的基本概念 |
3.5.2 应试教育的评价标准与生活化作文教学格格不入 |
第4章 初中生活化作文教学管理的措施 |
4.1 转变教学管理价值取向 |
4.1.1 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价值取向 |
4.1.2 多元化的教育管理价值取向 |
4.2 创新课堂管理方式 |
4.2.1 民主型课堂管理方式 |
4.2.2 情感型课堂管理方式 |
4.2.3 兴趣型课堂管理方式 |
4.3 选择正确的教学组织形式 |
4.3.1 个别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 |
4.3.2 分组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差异化的教学服务 |
4.3.3 现场教学能够为学生带来直观的体验和感受 |
4.4 处理好师生关系 |
4.4.1 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 |
4.4.2 教师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
4.4.3 教师要发展学生的自信心 |
4.5 改革作文教学评价方式 |
4.5.1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
4.5.2 重视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 |
4.6 做好教学过程管理 |
4.6.1 以作文教学大纲为基础,做好教学安排 |
4.6.2 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 |
4.6.3 求真务实,上好每一节课 |
4.7 提高教师个人素质 |
4.7.1 重视教师的师德教育 |
4.7.2 进行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更新 |
4.7.3 更新教师的知识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北师大版初中语文写作教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初中语文写作教材的历史发展和现状研究 |
第一节 初中语文写作教材的历史发展概貌 |
第二节 新世纪新课程背景下写作教材编写走向 |
第二章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写作教材体系编写理念 |
第一节 孙绍振写作理念研究 |
第二节 潘新和写作理念研究 |
第三节 赖瑞云写作理念研究 |
第三章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写作教材编排体例研究 |
第一节 写作知识体系编写体例研究 |
第二节 写作训练体系编排体例研究 |
第四章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写作教材亮点与不足探讨 |
第一节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写作教材的亮点 |
第二节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写作教材的不足之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作文教学理念的五大突破——新课标的解读(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语文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的有效教学研究[D]. 曾渝. 西南大学, 2020
- [2]小学作文教学“伪生活化”现象研究[D]. 刘雪华. 山东师范大学, 2018(01)
- [3]高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 李桦.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8(03)
- [4]调查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张玉红. 河北师范大学, 2016(04)
- [5]新课标环境下中学作文教学现状思考[J]. 吴婷婷. 雪莲, 2015(18)
- [6]也论高中写作“课程内容”阙如之问题[J]. 王尔楷. 语文教学通讯, 2014(34)
- [7]课改十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研究现状及展望[D]. 王茜. 四川师范大学, 2014(01)
- [8]高中语文新课标作文教学理念解读[J]. 张龙瑞. 课外语文, 2013(14)
- [9]初中生活化作文教学管理研究[D]. 贺爱君. 湖南大学, 2013(05)
- [10]北师大版初中语文写作教材研究[D]. 方有和.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2)
标签: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论文; 教学过程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生活管理论文; 普通高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