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A级绿色食品花生田除草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周文雨[1](2021)在《我国绿色花生生产发展现状与对策》文中研究指明绿色食品是指遵循生态经济规律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经中国绿色食品中心认证、许可使用的具有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的食品。在国际上,这类食品的生产来源于良好的生态环境,与生命、资源和环境相关,并能给人带来充沛的生命力,因此称之为绿色食品。绿色食品分为两个等级,包括AA级和A级。AA级是绿色品种生产过程中绝对不使用任何化学制品和添加剂;A级是绿色食品可使用限量的化学肥料,但要确保有毒的化学成分使用有限额,不要造成人的身体健康。有机食品在品质上和绿色食品的AA级相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绿色的有机食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王小雷[2](2021)在《山东聊城有机红枣栽培技术要点》文中研究说明该文结合山东聊城自然资源规划以及有机红枣栽培需求,对园地选择、品种选择、栽植方法、园地管理、施肥管理、整形与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点进行介绍,以期实现山东聊城有机红枣栽培技术水平的提升。
崔阔澍,肖特,李军,周先建,罗冰,王洪苏,何韦静,王建辉,王跃,李斌,杨文钰,吴茂力,詹志来[3](2021)在《中国药用植物种植模式研究现状》文中认为中国药用植物种植模式种类繁多。近年来,由于不少新型模式的提出,出现了模式种类繁多、部分模式概念易混淆情况,针对这一现象文章分析各种植模式间共性与差异,对模式概念作了系统梳理和分类,主要分3大类:(1)根据植物在空间及时间上布局不同,将单作、连作、轮作、间套作等传统种植模式归为单一和多样性种植模式;(2)根据植物种植过程中人工干预程度不同,强调了药用植物特有种植模式——仿野生种植的重要性;(3)根据植物生产指导理念不同,阐述了规范化种植、定向培育等新型种植模式的意义。理清了各种植模式间的区别与联系,对推动药用植物种植模式的深入研究和药用植物的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吕朝耕[4](2021)在《“膨大剂”对根与根茎类中药材质量影响》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中药生态农业、中药材生态种植等优质中药材生产概念的推广应用,已有种植者开始有意识地采取避免使用高毒农药、使用有机肥部分取代化肥等措施。而与农药、化肥问题趋好相对应的,是具“膨大剂”样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当使用问题逐渐凸显。由于中药材有区别于一般农产品的独特质量要求,此类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对药材质量的潜在影响引发了公众的担忧和业界广泛讨论。基于上述基本情况,本文围绕栽培过程中“膨大剂”施用对占药材多数的根与根茎类中药材质量影响相关问题开展研究。首先通过文献与实地调研对中药材“膨大剂”相关概念进行了总结分析;并进一步基于田间试验开展了多效唑-麦冬、矮壮素-丹参和氯化胆碱-山药3组代表性样本的相关研究;在氯化胆碱单因素考察研究外,以山药为例开展了基于整体栽培技术层面的生态/有机栽培模式对中药材质量影响研究,并对生态/有机栽培中药材溯源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文献结合实地调研阐明中药材用“膨大剂”相关概念本研究首先基于文献及实地调研,明确了中药材用“膨大剂”具体化学成分为以植物生长延缓剂为代表的多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并基于农药登记数据库,从现有产品注册登记的57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筛选到以矮壮素、氯化胆碱、多效唑、烯效唑、甲哌鎓、胺鲜酯等为代表的12种具“膨大剂”作用的成分。进一步通过对现有研究的整理分析,指出此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中药材产量、质量的影响情况复杂,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药材对同一植物生长调节剂、同一药材对不同浓度的同一植物生长调节剂、甚至同一处理下药材不同部位或不同成分对处理的反应均可能存在明显差异,甚至出现完全相反的作用效果。指出当前中药材实际生产中“膨大剂”的滥用有可能对中药材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在缺乏充分研究基础的当下,应严格按照已有管理要求,禁止其随意使用。并同时对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提出在后续相关研究中应注意田间试验的规范设计,提高相关研究对中药材实际生产的指导价值。2.基于田间试验开展多组“膨大剂”对中药材质量影响研究本部分研究基于田间试验,结合性状观测与代谢组学定性和多成分定量分析,开展了麦冬-多效唑、矮壮素-丹参和氯化胆碱-山药三组“膨大剂”对药材质量影响的相关研究。性状观测结果显示不同“膨大剂”-药材组合表现有所差异,麦冬上,多效唑处理可抑制麦冬植株地上部分生长,提高单株麦冬结块根数和单个块根大小,进而提高麦冬药材产量,其中最高中浓度多效唑(3kg/亩15%可湿性粉剂)处理下两年平均增产幅度为约45%;而丹参、山药观测结果显示产量等性状指标在矮壮素、氯化胆碱分别处理下未产生显着差异。基于化学成分的质量评价方面,麦冬研究中,首先基于UPLC-Q/TOFMS技术,通过检测条件优化、裂解规律总结、保留时间分析等从麦冬中鉴定了 135个甾体皂苷和47个高异黄酮类成分。进而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多效唑处理对麦冬化学成分影响,PCA与PLS-DA分析显示对照组样品与各多效唑处理组样品间存在明显差异,多效唑可造成麦冬药材中高异黄酮类成分含量升高和甾体皂苷类成分降低,且存在中、高浓度多效唑处理影响程度高于低浓度的一定范围内剂量正相关性;进一步OPLS-DA分析显示,2019年对照组与多效唑处理组样品主要差异因子中6种高异黄酮类成分中有5个表现为多效唑处理组含量高于对照组、13种皂苷类成分中有12个为对照组含量高于多效唑处理组,2020年5种高异黄酮类成分均表现为多效唑处理组含量高于对照组、15种甾体皂苷类成分中12种为对照组含量最高。定量分析显示,4种大类成分,总黄酮和可溶性多酚表现为多效唑处理组高于对照组,游离糖和总皂苷表现出多效唑处理组含量低于对照组;10种具体成分含量测定显示多效唑处理组麦冬样品中5种高异黄酮类成分和5种甾体皂苷类成分含量分别升高20%~180%和最高下降约40%(中浓度处理组)。丹参相关研究中,首先利用UPLC-Q/TOF MS技术从丹参中推断出47个丹参酮类成分和22个酚酸类成分。代谢组学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与各矮壮素处理组样品间存在分别聚类趋势,其中低、高剂量矮壮素处理组与对照组样品间差异更为明显;PLS-DA和OPLS-DA分析显示低、高剂量矮壮素处理可引起丹参中主要活性成分丹参酮和丹酚酸含量总体降低,且丹参酮类成分含量降低程度更为显着;其中两年共有的主要差异成分有Dihydroisotanshinone Ⅰ,Tanshinone ⅡA,Dihydrotanshinone Ⅰ,Isotanshinone Ⅰ 和 Salviolone。10 种具体成分定量分析结果与定性分析结果总体一致,4种丹参酮类成分表现为矮壮素处理组样品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6种酚酸类成分则多未见显着差异;具体而言Tanshinone ⅡA含量两年样品平均降低幅度在20%左右,Dihydrotanshinone Ⅰ和Cryptotanshinone 含量下降约 20%~70%,Tanshinone Ⅰ 下降近 10%。此外,基于总蛋白、游离糖、淀粉等多种初生代谢物和总黄酮、总皂苷等次生代谢物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氯化胆碱对山药质量未产生显着影响。3.以山药为例开展生态/有机栽培模式对药材质量影响及有机山药溯源研究基于田间试验可靠样本,开展有机栽培山药与常规栽培山药质量差异分析,多成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常规山药样品相比有机样品总蛋白、游离氨基酸等含氮初生代谢物平均含量高出30%以上,这可能与常规栽培模式中化肥,特别是氮肥的使用有关;有机山药样品的总黄酮、总皂苷、总可溶性多酚等次生代谢物含量均显着高于常规山药70%以上,此结果可能与有机体系中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的禁用有关。植物中的次生代谢物一般被认为是各种药理活性的物质基础,因此有机栽培山药可能具有更高的药用价值。进一步探索了利用稳定同位素和元素分析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有机栽培山药溯源的可能性。结果显示,不同栽培模式山药样品在多个指标中存在显着差异,其中常规栽培样品中δD、δ18O和多种元素含量显着高于有机样品,其原因可能与常规栽培模式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相关;而有机样品具有更高的δ15N和Zn含量,可能归因于有机栽培模式中有机肥的使用。基于多种算法的溯源结果显示SVM、Lasso、随机森林等多种机器学习算法相比常规OPLS-DA具有更好的判别能力,其中随机森林模型以AUC值0.972和预测准确率97.3%表现最佳,后续分析显示Mn、Cr、Se、Na、δD、As、δ15N等为模型的主要贡献因子。综上,本研究结果提示“膨大剂”具有改变药材质量的可能性,应谨慎对待中药材生产中“膨大剂”的使用,加强其使用管理。
胡惜丽[5](2020)在《中黄2号茶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说明中黄2号原名"缙云黄",来源于缙云县当地群体品种中叶色自然黄化的突变株。本文总结了中黄2号茶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要点,以供生产者参考。
吴清涛,王成超[6](2020)在《花生品种“结不够”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说明花生品种"结不够"是油食兼用、疏枝普通型大花生,抗倒伏性较好,果柄长而硬,不易落果,果腰较浅,果皮网纹较深,籽仁椭圆形,种皮粉红色,内种皮白色;出米率高、含油量高;种子休眠性强,抗旱耐涝,抗病性较好,高产、稳产。在高产优质栽培中,要做到选地整地、播前晒种选种、药剂拌种、合理密植、加强中后期田间管理、适时晚收。
吴媛媛[7](2019)在《吉林省通榆县绿野农业产业园建设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园的发展迎来新的契机。根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及《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要求,为突出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融合、农户带动、技术集成、就业增收等功能,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决定2018年继续开展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这为吉林省通榆县绿野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奠定了政策基础,也为农业产业园的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和政策支撑。在论文研究的过程中,主要是结合绿野农业产业园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运用SWOT分析法指出绿野农业产业园的优劣势。同时结合这些优劣势,对推动绿野农业产业园发展建设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精心设计绿野农业产业园发展思路、科学谋划绿野农业产业园空间布局、积极推进盐碱地改良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开发文旅休闲产业以及推进公司管理制度和股权制改革等,这对促进绿野农业产业园的产业发展、生产要素聚集和产业化运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姜涛[8](2019)在《灌溉水砷浓度和改良剂对水稻产量、品质和砷富集的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大米作为我国第一主食,其质量安全问题引起社会高度关注。随着工业领域的不断发展所产生的重金属造成水源和土壤污染,导致农田污染,出现使农作物含重金属指标过高,农作物品质降低以及减产等问题,对我国的经济、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百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解决农田重金属污染,确立基于食品限量标准制定生态系统健康的污灌制度值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拟通过室外水稻盆栽裂区试验,以农田灌溉用水水质标准(As≤0.05mg/kg),选取灌溉用水中砷浓度(O,灌溉水中添加砷含量0.00mg/kg;As,灌溉水中添加砷含量0.05mg/kg)进行灌溉。选取土壤重金属改良剂(沸石,SZ;水稻壳生物炭,SC1;和玉米秸秆生物炭,SC2),探究在农田灌溉水砷浓度条件下,分别施加三种改良剂对水稻的长势、产量的影响,对稻米品质、稻田土壤理化性质、作物系统中砷富集的影响。并通过构建回归模型,探究米中砷含量和作物系统中总砷含量分别和产量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三种改良剂在灌溉水砷浓度下对水稻长势及产量的影响不显着:其中对长势影响不显着是因为砷浓度的加入使改良剂对水稻长势的促进作用受到抑制;改良剂对在标准农田水质灌溉下的水稻增产作用不明显,可能是由于沸石和生物炭吸附了重金属会占据沸石和生物炭晶格结构中氨氮的交换位点,引起增效效应不显着。(2)三种改良剂在灌溉水砷浓度下对水稻稻米精米率、垩白度及卫生品质影响显着:在无改良剂的条件下,与O处理相比,As处理的精米率有所下降,下降了0.85%;在O处理下施加三种改良剂后精米率均有所提高,与OSO组相比,OSZ组、OSC1组、OSC2组的精米率分别增高了2.4%,4.9%,0.38%,在As处理下施加三种改良剂后精米率均有所提高,与As SO组相比,As SZ组、As SC1组、As SC2组的精米率分别增高了5.4%,7.61%,1.52%,三种改良剂对稻米精米率提高的顺序为SC1>SZ>SC2。在无改良剂条件下,与O处理相比,As处理的垩白度均有所提高,提高了0.3%;As处理施加三种改良剂后垩白度均有做所下降,与As SO组相比,As SZ组、As SC1组、As SC2组稻米的垩白度分别降低了0.2%,0.05%,0.1%,三种改良剂对稻米垩白度降低的顺序为SZ>SC2>SC1,施加改良剂前后稻米精米率和垩白度均可以达到绿色大米的标准。在无改良剂条件下,与O处理比较,As处理稻米中的砷含量显着提高,高达0.153mg/kg,超出绿色大米标准中砷含量0.15mg/kg;在施加三种不同改良剂后,稻米中砷的含量都明显下降分别下降到0.138mg/kg,0.132mg/kg,0.130mg/kg。均可达到绿色大米标准,降低稻米中砷的顺序为SC2>SC1>SZ。(3)三种改良剂在灌溉水砷浓度下对稻田土壤理化性质中全氮指标影响显着:在O处理及As处理下施加三种改良剂后,与O处理比较,As处理在未加改良剂下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以及p H含量相比分别降低了3.9%,16.9%,4.4%,1.7%,产生了不利影响,其影响程度为As≥O;施加三种不同改良剂后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各指标均有所提高,影响程度为SC2>SZ>SC1。其中施加改良剂后土壤中全氮这一指标增加趋势明显,在O处理下,与OSO组相比,OSZ组、OSC1组与OSC2组对土壤全氮分别增长了2.5%,1.6%,4.2%;在As处理下,与As SO组对比,As SZ组、As SC1组与As SC2组,土壤全氮分别增长了19.4%,16.3%,22.4%;通过对土壤残留氮及每株产量建立回归分析,可以通过添加改良剂来降低土壤氮含量,进而间接改善水稻的产量。(4)三种改良剂在灌溉水砷浓度下对水稻各器官砷富集及运移规律影响显着:水稻各器官砷浓度的含量表现为根>茎>叶>精米;在无改良剂条件下,与O处理相比,As处理中根、茎、叶、精米中砷浓度均提高,分别提高了4.6%,16.3%,4.7%,3.4%,施加三种改良剂后均可以降低水稻各器官砷浓度,与As SO组相比,As SZ组As SC1组As SC2组分别降低水稻根中砷为19.1%,23.0%,34.1%,茎中砷17.1%,29.8%,39.4%,叶中砷11.3%,19.04%,35.36%,精米中砷9.8%,13.7%,15.0%;可食用部分砷降低率最大值出现在OSC2组为74.60%,施加改良剂后转运系数均有所降低且均远小于1。通过回归分析。可以通过添加改良剂来降低精米砷含量和水稻各器官总砷含量,进而间接改善水稻的产量。综上可知,通过研究得出在农田灌溉水砷浓度下水稻各指标均存有不利影响,施加改良剂后可降低对水稻产量、品质、土壤的理化性质及水稻各器官砷富集的不利影响。
陈忠明[9](2019)在《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数量得到充分的保障,在满足数量需求后,农村居民对食物的质量需求逐渐增加。而当前农村食物市场安全问题严重,引起了农村居民的广泛关注,农村居民的食物安全消费意识不断增强,安全性已经成为农村居民食物消费行为的一个重要特征。农村居民食物消费过程中的安全行为较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结果的安全性,因此,研究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重点是研究农村居民食物消费过程的安全行为。通过研究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认知现状、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选择、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传导路径,能够梳理出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特征和规律,找出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利于改进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中国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又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既有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又有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通过对这两种行为的研究,能够丰富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研究。论文首先从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演进入手,总结出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演进的规律和特征,并对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认知现状进行分析。其次,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效用理论对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选择进行分析,阐述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和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产生的机理,并分析两种行为选择的食物品种的差异。再次,分析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消费的演变以及不同个体特征、不同家庭类型和不同地域类型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的变动趋势;从购前、购中和购后等几个阶段来分析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然后,基于前人的研究,并结合实地深度访谈,找出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解释模型;对相关变量进行界定并设计量表,对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验;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传导路径进行分析。最后,对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改进进行分析。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从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演进来看,质量安全已经成为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安全性已经成为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一个主要特征。通过微观调查发现,大多数农村居民对食物安全处于关注的状态,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职业类型、居住地点、家庭婴幼儿情况和收入等因素影响了农村居民食物安全关注程度。农村居民对自身健康与食物安全认知情况会影响其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当农村居民对食物安全与自身健康认知充分时,就会积极主动地获取食物安全方面的信息;当农村居民对食物安全与自身健康的认知不足时,平时就不会太关注食物安全方面的信息。另外,农村居民对安全性食物和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认知存在不足。(2)农村食物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了商品性食物市场不安全问题的出现,商品性食物市场不安全问题的出现一方面会增强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意识,另一方面也会促使农村居民出现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这样,农村居民就出现了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和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决策行为的选择需要考虑预期总效用最大化,总预期效用等于预期收益效用和预期安全效用的乘积。当预期收益效用和预期安全效用都高时,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总的预期效用才高;当预期收益效用和预期安全效用有一个较低时,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总的预期效用就会低;当预期收益效用和预期安全效用都处于中等时,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总的预期效用处于中等。在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决策时,个人风险偏好不同,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决策不同。风险规避型农村居民在购前、购中和购后行为均表现出较高的安全性,风险中性的农村居民在购前、购中和购后行为表现的安全性一般,喜欢冒风险的农村居民在购前、购中和购后行为表现的安全性较弱。对于生产技术要求较高、生产周期较长、本地气候不适宜、耗费大量劳动等类型的食物需要靠市场予以满足,对于生产技术简单、周期较短、本地气候适宜和耗费劳动较少等类型的食物往往靠自给性生产予以满足。(3)当前农村居民对自给性食物的消费一共有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五种层次的需要,安全需求是现阶段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消费中表现最广泛、最迫切的需求。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家庭人均纯收入、家庭劳动力兼业程度、家庭婴幼儿情况、家庭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了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从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来看,主要受到城镇化进程的负向影响。进一步从城镇化率与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支出比重之间的相互影响来看,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支出所占的比重呈现下降的趋势。未来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支出所占的比重会进一步下降,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消费支出所占的比重会进一步提高,因而,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需要重点关注。(4)对于不同类型商品性食物,农村居民在决策过程中介入的程度不同,进而行为的安全性程度也不同,高介入购买决策、一般介入购买决策和低介入购买决策这三种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购买决策类型受到食物的价值、消费习惯和食用食物人群对家庭的重要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同一类的食物在不同情境,不同时间的购买决策类型又有所差异。在商品性食物购买前,农村居民意识到商品性食物存在安全问题后,会主动从家人、亲戚、朋友、邻居、媒体、政府、商业宣传等渠道搜集食物安全信息,也会通过个人过去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来获取食物安全消费信息,农村居民还通过比较辨别来获取食物安全信息。在商品性食物购买中,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主要体现在渠道的选择、品牌的关注和标识的关注等方面,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消费渠道的选择行为、品牌关注行为和标识关注行为主要受到商品性食物价值、消费习惯、生活方式的变化、临时情况、商家促销活动、商家导购宣传以及消费某一食物人群对家庭的重要程度的影响。农村居民对于价值较高、食用者对家庭较为重要的商品性食物的食用与保存能够按照食用说明及保存要求来做,对于价值较低的商品性食物食用与保存很少或者不能按照要求来做。在商品性食物购买后,农村居民如果发现有质量安全问题,不同情况采取的行为不同。对于一次购买数量较多并且单价低的食物来讲,由于数量较大,一般不会选择丢掉,而是要求赔偿或者换货。而对于单价低并且购买数量少的食物来讲,如果发现有质量问题,大部分农村居民选择丢掉,其次选择换货或者赔偿。对于价值较高的商品性食物来讲,购后发现质量问题,大部分会要求赔偿,有些会选择投诉,有些会要求换货。(5)通过文献综述法和深度访谈法确定了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构建了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解释模型和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解释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行为传导路径,研究结果显示:态度、主观规范、习惯和知觉行为控制都显着影响了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意向。其中,主观规范的路径系数最大。行为意向、知觉行为控制和行为习惯对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有显着的影响。知觉行为控制和习惯部分通过中介变量影响行为,部分直接影响行为。态度、主观规范、过去行为和知觉行为控制都显着影响了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意向。其中,行为态度对行为意向的标准化路径系数最大。行为意向、知觉行为控制和过去行为对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有显着的影响。知觉行为控制和过去行为部分通过中介变量影响行为,部分直接影响行为。(6)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是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的主要方面,而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是在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农村居民的一种被迫选择。因此,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改进的重点是对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改进。首先应该改进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认知,其次应该改进农村食物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再次应该改进农村食物市场结构,最后应该改进农村食物市场公共服务。与己有的研究相比,本研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新探索和尝试:第一,本文主要研究了农村居民食物消费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安全行为,给出了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概念,将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分为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和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分析了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形成机理,为学术界研究中国特色的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提供一个思路。第二,基于恰亚诺夫农民模型构建了农村居民家庭商品型农业生产—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模型和农村居民家庭获取收入型劳动投入—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模型,进一步丰富恰亚诺夫农民模型。将激励理论运用到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效用分析中,丰富和扩展了预期效用理论和风险偏好理论。第三,将习惯这一变量引入到计划行为理论中,增强了计划行为理论用于分析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解释能力,将过去行为这一变量引入到计划行为理论中,增强了计划行为理论用于分析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解释能力。分析了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与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传导路径,丰富了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理论。
赵悦[10](2019)在《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势。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三量齐增”、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生态环境恶化、农民增收乏力等问题。为了缓解粮食生产出现的问题,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切需要新一轮农业结构的调整。吉林省作为我国的粮食大省,玉米核心产区,一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基地。然而,随着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实施,玉米价格高位运行,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呈刚性增长,大豆、杂粮等其它作物播种面积日益削减,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单一种植结构。这种结构带来的效应却是一方面玉米的高库存积压,下游加工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益受损;另一方面大豆、水稻、玉米等农产品大量进口,形成了国内库存积压与国外进口并存的逆向市场困境。而造成这种结构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忽视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用计划经济思维模式调控农业生产的结果。因此,只有运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经济的思维,对管理农业的体制、机制和手段进行改革,才能实现种植业供给结构的优化。本文以我国农业发展阶段特征的变化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的现状与问题为背景分析,得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于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而厘清了我国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基本内容,得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以往种植业结构调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深入到结构变化的制度变革,其要义绝非是一般意义上结构的加减法,而是要通过改革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来实现结构优化。在这一过程中,改革是手段,结构优化是目标。之所以提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用改革的思路来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吉林省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矛盾表现的更为突出、更加尖锐。梳理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种植业结构演变历程发现,经过40年的发展,吉林省种植业粮、经、饲三元结构中以粮食作物内部结构变化为主,逐渐从20世纪80年代的玉米、大豆为主、水稻、高粱多元发展的作物结构,最终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一粮独大”格局。然而,这种结构是否合理?本文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显示:虽然这种结构在宏观种植业投入产出上、在微观农民收入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却拉大了作物间的比较收益,不利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虽然吉林省在粮食商品率上为国家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过高的粮食进口依存度表明当前结构未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同时这种结构释放出的生态负效应令人堪忧。由此,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但是,结构调整却面临着贸易格局复杂、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的市场困境,农业用水资源紧缺、耕地质量与数量下降的生态困境以及农产品育种技术发展缓慢、农业技术推广供需不匹配的技术困境,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制约着结构的优化,以往调整的思路俨然无法破解,唯有用改革的手段才能推动结构的优化。2004年以来,国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然而,惠农政策在实施方式上,政府过度干预市场,由此导致了市场的失灵和农业资源配置的扭曲。之所以要用改革的方式实现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优化,就是因为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是造成结构失调的首要原因。基于此,从资源配置方式、价格形成机制、粮食市场结构以及农村组织制度四个维度构建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转变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形成的计划经济思维,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规律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建立市场价格机制,使粮食价格由市场决定。而粮食价格信息在粮食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产业链条中通过流通市场进行传递,以指导农民的种植行为。但是,当前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一支独大”的局面,扭曲了粮食收储市场。提出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发挥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政策性收储功能,与其它收储主体在收购市场中具有平等的经营地位,从而推动收储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实现粮食收储市场的顺畅。运行顺畅的粮食收储市场需要健全的农村组织制度作保障。我国目前的农村组织尚处于一种涣散状态,有序地将亿万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嵌入市场经济方面却效率甚微,并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条软肋。以整合当前农村经济组织为路径,实现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制度的创新。使市场的“无形之手”来指挥政府的“有形之手”,进而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基于上述制度改革框架,确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民种粮合理收入、产业协调发展以及生态可持续为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之所以提出这四个方面的价值取向,原因如下:首先,在未来很长时期内,我国粮食供给压力仍然存在,人地关系趋紧的矛盾仍然存在,粮食主产区生产功能在日益下降。吉林省作为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其结构调整必须坚持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动摇,必须保证种粮农民和粮食产区两个积极性,以巩固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其次,合理的种粮收入是保证农民种粮积极性持续的支撑条件。吉林省以玉米为主体的种植结构决定了合理种粮收入的主要指向是围绕玉米种植获取收入。而玉米支持政策的不稳定性造成了农民种植玉米收入的起伏与玉米种植积极性的不稳定,呼吁将玉米纳入主粮范围,与稻谷和小麦具有同等地位,使玉米具有一个主粮生产应有的利润空间,进而实现玉米种植的合理收入。作物间收益水平相当,从而实现相互替代的效应,促进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再次,玉米作为产业链条最长的作物,其饲用和加工用途与下游的加工业与畜牧业紧密衔接。因此玉米三元作物的属性决定了种植业结构调整以产业协调发展为价值取向。最后,种植业结构调整应尊重自然规律与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布局。去除赤色产能、恢复玉米大豆轮作制度、种地养地有机结合以及科学施用化肥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遵从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对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进行选择。吉林省种植业结构不论怎样调整,保证粮食作物为主体的结构不可改变,保证玉米核心产区优势不可改变。现阶段粮食作物比例偏高是由于粮食作物内部玉米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玉米粮经饲三元作物结构属性,片面强调了玉米粮食作物品种的一元结构,忽视了玉米作为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品种的结构。所以降低粮食作物用途的籽粒玉米比例,提高饲料作物青贮玉米比例,是粮食作物的调整方向,也表明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于粮食作物与饲料作物之间的调整。因此,建立玉米三元作物结构,呼吁核心产区推动“粮改饲”,以“种养”结合的微观农户经营结构为行动支点,从而促进粮食作物向饲料作物调整。大豆则在进行合理区划布局基础上,建立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保护传统大豆纯度,不受转基因大豆的侵犯。在中部地区适当进行转基因大豆种植,与玉米合理轮作,从而增加大豆的种植面积。水稻以扩大优质品种稻米的种植为调整方向,杂粮杂豆以建设优质杂粮基地为依托,发展精深加工。经济作物的调整方向以东中西区域划分,打造东部特产、中部蔬菜、西部多种作物的发展格局。饲料作物的调整以形成增加玉米核心产区与镰刀弯地区青贮玉米种植以及西部地区牧草种植,协调畜牧业发展的农牧格局。最终实现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由单一玉米种植向多元作物发展,由过分强调经济社会效益转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统一发展的种植业结构。
二、AA级绿色食品花生田除草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A级绿色食品花生田除草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绿色花生生产发展现状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花生生产的地位 |
2 我国绿色有机花生产业发展现状 |
2.1 专用型花生新品种缺乏,良种基地建设滞后 |
2.2 生产、加工技术落后 |
3 绿色花生生产发展对策 |
3.1 加强专用型花生品种选育力度 |
3.2 集约化种植,加强基地建设 |
3.3 加强政府资金投入 |
4 结束语 |
(2)山东聊城有机红枣栽培技术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园地选择与规划 |
二、有机红枣栽植技术 |
1、品种选择 |
2、栽植方法 |
三、园地管理 |
1、土壤改良 |
2、中耕除草 |
3、地面覆盖 |
4、间作套种 |
四、施肥管理 |
1、肥料种类选择 |
2、施肥数量、方法 |
五、整形与修剪 |
1、修剪分类 |
2、幼树整形修剪 |
3、结果树的修剪与采收 |
六、病虫害防治 |
七、结语 |
(3)中国药用植物种植模式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药用植物种植模式的概念 |
2 基于植物布局的药用植物种植模式 |
2.1 单一种植模式 |
2.1.1 单作 |
2.1.2 连作 |
2.1.3 轮作 |
2.2 多样性种植模式 |
2.2.1 混作 |
2.2.2 间作 |
2.2.2.1 “林药”间作 |
2.2.2.2 “粮药”间作 |
2.2.2.3 “果药”间作 |
2.2.2.4 “蔬药”间作 |
2.2.2.5 “药药”间作 |
2.2.3 套作 |
3 基于人工干预程度的药用植物种植模式 |
3.1 露地栽培 |
3.2 设施栽培 |
3.3 无土栽培 |
3.4 仿野生栽培 |
3.5 半野生栽培 |
3.6 野生抚育 |
4 基于生产指导理念的药用植物种植模式 |
4.1 规范化种植模式 |
4.2 无公害种植模式 |
4.3 绿色种植模式 |
4.4 有机种植模式 |
4.5 生态种植模式 |
4.6 定向培育模式 |
5 结论与展望 |
(4)“膨大剂”对根与根茎类中药材质量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中药材种植中“膨大剂”使用对药材质量影响及其管理 |
1.2 麦冬、丹参化学成分研究进展概述 |
1.3 稳定同位素比和元素分析用于有机产品溯源研究概述 |
1.4 研究目的和思路 |
第二章 多效唑对麦冬药材质量影响研究 |
2.1 多效唑对麦冬生长性状指标影响观测 |
2.2 基于代谢组学的多效唑对麦冬药材质量影响分析 |
2.3 多效唑对麦冬药材质量影响定量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矮壮素对丹参药材质量影响研究 |
3.1 矮壮素处理对丹参产量影响 |
3.2 基于代谢组学的矮壮素对丹参药材质量影响分析 |
3.3 矮壮素对丹参化学成分影响定量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氯化胆碱和生态种植对山药质量影响及有机山药溯源研究 |
4.1 氯化胆碱处理对山药产量质量影响 |
4.2 生态/有机栽培模式对山药质量影响 |
4.3 基于稳定同位素和元素分析的有机栽培山药溯源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中医药科技查新报告书 |
(5)中黄2号茶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种植前准备工作 |
1. 园地的选择 |
2. 开沟施底肥 |
3. 苗木的选择 |
二、移植技术 |
1. 移植时间 |
2. 移植规格 |
3. 移栽方法 |
三、科学管理技术 |
1. 茶树修剪 |
2. 茶园铺草 |
3. 耕作除草 |
4. 科学施肥 |
5. 水分管理 |
6. 绿色防控 |
(6)花生品种“结不够”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特征特性 |
1.1 植物学特性 |
1.2 抗性较好 |
1.3 产量表现 |
1.4 适宜区域 |
2 配套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
2.1 精细整地,配方施肥 |
2.2 分级选种,晒种促壮 |
2.3 药剂拌种,防病治虫 |
2.4 合理密植,足墒播种 |
2.5 排涝防旱,加强田间管理 |
2.6 适期晚收,及时晾晒 |
(7)吉林省通榆县绿野农业产业园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实地调查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业产业园 |
2.1.2 产业融合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融合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 |
第3章 通榆县绿野农业产业园建设现状与SWOT分析 |
3.1 绿野农业产业园建设现状 |
3.1.1 绿野农业产业园简介 |
3.1.2 绿野农业产业园建设概况 |
3.2 绿野农业产业园建设SWOT分析 |
3.2.1 优势 |
3.2.2 劣势 |
3.2.3 机遇 |
3.2.4 挑战 |
第4章 促进绿野农业产业园建设的对策措施 |
4.1 精心设计绿野农业产业园发展思路 |
4.1.1 基本原则 |
4.1.2 发展思路 |
4.2 科学谋划绿野农业产业园空间布局 |
4.2.1 农业产业区 |
4.2.2 生态循环农业区 |
4.2.3 生活居住区 |
4.2.4 休闲体验区 |
4.2.5 综合办公区 |
4.3 推进盐碱地改良 |
4.3.1 灌水洗盐 |
4.3.2 生物改良 |
4.3.3 农业耕作方式改良 |
4.4 打造高标准农田 |
4.4.1 耕作单元设计 |
4.4.2 农田工程设计 |
4.4.3 设立农业机械站 |
4.5 推进农业产业化 |
4.5.1 完善农业生产模式 |
4.5.2 农产品加工体系构建 |
4.5.3 完善产品营销体系 |
4.6 开发文旅休闲产业 |
4.6.1 发展观光农业 |
4.6.2 发展休闲垂钓 |
4.6.3 发展采摘园 |
4.7 推进农业产业园管理制度和股权制改革 |
4.7.1 农业产业园管理制度建设 |
4.7.2 农业产业园股权制度建设 |
第5章 结论与不足之处 |
5.1 主要结论 |
5.2 本文的不足之处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8)灌溉水砷浓度和改良剂对水稻产量、品质和砷富集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灌溉水质标准的发展现状 |
1.3.2 大米质量标准发展现状 |
1.3.3 重金属砷迁移转化对绿色大米的影响研究现状 |
1.3.4 不同改良剂对砷离子吸附作用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设计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2.1.1 供试材料 |
2.1.2 盆栽试验设计 |
2.1.3 样品预处理 |
2.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2.1 水稻生长、产量指标以及稻米品质指标测定 |
2.2.2 土壤特性指标测定 |
2.2.3 土壤-水稻各器官中砷含量测定 |
2.2.4 各样品测试方法及仪器设备 |
2.2.5 数据分析处理 |
第三章 灌溉水砷浓度和改良剂对稻米品质及稻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1 灌溉水砷浓度和改良剂对水稻长势影响 |
3.2 灌溉水砷浓度和改良剂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3.3 灌溉水砷浓度和改良剂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3.3.1 灌溉水砷浓度和改良剂对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 |
3.3.2 灌溉水砷浓度和改良剂对稻米碾米品质的影响 |
3.3.3 灌溉水砷浓度和改良剂对稻米营养品质的影响 |
3.3.4 灌溉水砷浓度和改良剂对稻米卫生品质的影响 |
3.4 灌溉水砷浓度和改良剂对稻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四章 灌溉水砷浓度和改良剂对水稻各器官砷富集的影响 |
4.1 灌溉水砷浓度和改良剂对水稻各器官砷富集情况 |
4.2 灌溉水砷浓度和改良剂对稻米中砷离子的运移情况 |
4.3 灌溉水砷浓度和改良剂对水稻各器官砷含量及产量的回归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概念框架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演进分析 |
2.1 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数量不足到基本充裕阶段(1978—1985 年) |
2.2 农村居民食物消费基本充裕到充裕阶段(1986—2000 年) |
2.3 农村居民食物消费充裕到多样化阶段(2001—2012 年) |
2.4 农村居民食物消费多样化到安全阶段(2013 年至今)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认知分析 |
3.1 农村市场食物安全现状分析 |
3.2 农村居民对食物安全的态度及其与自身健康的认知 |
3.3 农村居民安全性食物认知水平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选择分析 |
4.1 信息不对称下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选择 |
4.2 消费与生产双重身份的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决策分析 |
4.3 预期效用与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决策分析 |
4.4 农村居民自给性和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选择差异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分析 |
5.1 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消费行为的演变分析 |
5.2 不同个体特征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差异分析 |
5.3 不同家庭类型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差异分析 |
5.4 不同地域类型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差异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影响因素及变动趋势分析 |
6.1 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支出变化 |
6.2 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影响因素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 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6.4 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变动趋势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分析 |
7.1 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决策过程:购前行为 |
7.2 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决策过程:购中行为 |
7.3 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决策过程:购后行为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解释模型的构建 |
8.1 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确定 |
8.2 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解释模型的构建 |
8.3 变量的定义与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传导路径分析 |
9.1 样本特征分析 |
9.2 农村居民自给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传导路径分析 |
9.3 农村居民商品性食物安全消费行为传导路径分析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的改进 |
10.1 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认知的改进 |
10.2 农村食物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改进 |
10.3 农村食物市场结构的改进 |
10.4 农村食物市场公共服务的改进 |
10.5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研究结论及研究展望 |
11.1 研究结论 |
11.2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11.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文献评述 |
1.2.1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研究 |
1.2.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 |
1.2.3 关于种植业结构评价的研究 |
1.2.4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 |
1.2.5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研究 |
1.3 理论基础 |
1.4 基本概念界定 |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数据来源 |
1.6.3 技术路线图 |
1.7 本论文的学术贡献 |
第二章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分析 |
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 |
2.1.1 以粮食为主体的农产品供给快速增长(1978—1984 年) |
2.1.2 粮食供给呈多元化发展(1985-1998 年) |
2.1.3 推进农业供给战略性调整(1999-2003 年) |
2.1.4 农产品供给全面提升与结构性失衡(2004-2015 年) |
2.1.5 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
2.2 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现状及问题 |
2.2.1 供求结构性矛盾凸显 |
2.2.2 粮食市场竞争力丧失 |
2.2.3 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重 |
2.3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内容 |
2.3.1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内涵 |
2.3.2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演变 |
3.1 种植业结构快速调整阶段(1978-1984 年) |
3.2 种植业结构缓慢调整阶段(1985-1988 年) |
3.3 种植业结构调整徘徊阶段(1989-1998 年) |
3.3.1 第一阶段:1989-1993 年全面增长时期 |
3.3.2 第二阶段:1994-1998 年波动发展时期 |
3.4 种植业结构高速调整阶段(1999-2015 年) |
3.4.1 第一阶段:1999-2003 年粮食生产下滑 |
3.4.2 第二阶段:2004-2008 年粮食生产持续增长 |
3.4.3 第三阶段:2009-2015 年粮食生产超常增长 |
3.5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合理性评价 |
4.1 种植业结构合理性评价客观依据 |
4.2 种植业结构经济效益评价 |
4.2.1 种植业投入产出比分析 |
4.2.2 种植业结构变动对农民收入增长效应 |
4.2.3 不同作物间比较收益分析 |
4.3 种植业结构社会效益评价 |
4.3.1 粮食商品率 |
4.3.2 粮食进口对外依存度 |
4.4 种植业结构生态效益评价 |
4.4.1 不同农作制度的使用频率 |
4.4.2 化肥施用强度 |
4.4.3 秸秆还田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困境 |
5.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市场困境 |
5.1.1 国际贸易环境错综复杂 |
5.1.2 玉米临储价格政策逆向而行 |
5.1.3 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 |
5.1.4 农产品收益增长乏力 |
5.2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生态困境 |
5.2.1 农业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 |
5.2.2 耕地质量呈下降趋势 |
5.2.3 非耕地资源滥垦严重 |
5.3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技术困境 |
5.3.1 优良品种技术研发滞缓 |
5.3.2 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不匹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 |
6.1 农业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 |
6.1.1 我国农业资源配置方式分析 |
6.1.2 农业资源配置的改革方向 |
6.2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 |
6.2.1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分析 |
6.2.2 建立目标价格形成机制 |
6.3 粮食市场结构的改革 |
6.3.1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现状分析 |
6.3.2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改革方向 |
6.4 农村经济组织制度的改革 |
6.4.1 农村组织制度的发展现状 |
6.4.2 农村组织制度的改革方向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 |
7.1 国家粮食安全的价值取向 |
7.1.1 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可动摇 |
7.1.2 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急需巩固 |
7.2 农民种粮合理收入的价值取向 |
7.2.1 合理收入是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支撑条件 |
7.2.2 保证玉米生产的合理收入 |
7.2.3 建立合理的作物比较收益结构 |
7.3 产业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 |
7.3.1 与下游产业结构相适应 |
7.3.2 有利于构建下游产业成本竞争优势 |
7.4 生态可持续的价值取向 |
7.4.1 退出“赤色”产能 |
7.4.2 恢复轮作制度 |
7.4.3 种地养地结合 |
7.4.4 科学施用化肥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 |
8.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选择 |
8.1.1 坚持粮食主产区应有的结构属性 |
8.1.2 积极发展经济作物 |
8.1.3 加快开发饲料作物 |
8.2 吉林省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方向 |
8.2.1 优化玉米内部种植结构 |
8.2.2 逐步激发大豆种植活力 |
8.2.3 提升优质水稻种植比例 |
8.2.4 增加优质杂粮杂豆种植面积 |
8.3 吉林省经济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
8.3.1 做强东部特产作物 |
8.3.2 做大中部蔬菜作物 |
8.3.3 开发西部多种经济作物 |
8.4 吉林省饲料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
8.4.1 加快发展青贮玉米 |
8.4.2 建设优质牧草基地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AA级绿色食品花生田除草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绿色花生生产发展现状与对策[J]. 周文雨. 农家参谋, 2021(23)
- [2]山东聊城有机红枣栽培技术要点[J]. 王小雷. 农业工程技术, 2021(23)
- [3]中国药用植物种植模式研究现状[J]. 崔阔澍,肖特,李军,周先建,罗冰,王洪苏,何韦静,王建辉,王跃,李斌,杨文钰,吴茂力,詹志来. 时珍国医国药, 2021(05)
- [4]“膨大剂”对根与根茎类中药材质量影响[D]. 吕朝耕.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
- [5]中黄2号茶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 胡惜丽. 中国茶叶, 2020(08)
- [6]花生品种“结不够”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吴清涛,王成超. 种子科技, 2020(06)
- [7]吉林省通榆县绿野农业产业园建设研究[D]. 吴媛媛. 吉林大学, 2019(03)
- [8]灌溉水砷浓度和改良剂对水稻产量、品质和砷富集的效应研究[D]. 姜涛.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3)
- [9]农村居民食物安全消费行为研究[D]. 陈忠明.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10]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D]. 赵悦.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