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口、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冯朝红[1](2021)在《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文中提出我国西北地区地域广袤,民族众多,是我国重要的战略高地、资源富地和生态屏障。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西北地区面临着严重的缺水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成为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短板”。针对西北地区所面临的严峻水资源压力和生态环境胁迫情势,本文构建了水资源足迹与承载力模型,评价了研究区水资源的供需及其承载力时空分布,从物理流、效用流、贸易流三方面对研究区的作物生产虚拟水变化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运用生态系统能值理论对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估。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阐明了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时空格局变化特征。通过分析研究区2000-2018年的土地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及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变化,发现西北地区城市建设用地一直处于扩张的趋势,大规模的城市建设用地主要来自于草地的转变;植被覆盖度较低,大部分区域植被覆盖度在0.5以下,植被NPP处于0-200gC/m2。2000-2018年期间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呈现不断发展的趋势,区域人口数量增加了1685.94万人,GDP增长了 55651.70亿元,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增加了 4541.50、24073.60和27039.20亿元。因此,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较脆弱,应该将改善生态环境与发展社会经济统筹考虑。(2)分析了西北地区水资源供需现状,揭示了西北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时空变化特征。2018年西北地区水资源总量为1975.50亿m3,供水总量775.74亿m3,用水总量为928.46亿m3,耗水总量为628.22亿m3,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46%。构建了西北地区水资源足迹与承载力模型,2000-2018年期间研究区总用水的水资源足迹增长了2735.55hm2,增长率为21.94%,其中塔里木盆地区和准噶尔盆地区水资源足迹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黄河流域区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半干旱草原区、河西内陆河流域区和柴达木盆地区处于基本平稳状态。同时,塔里木盆地区的水资源足迹强度最高,为1.56,说明其水资源利用效率最低;柴达木盆地区水资源压力指数小于1,说明其水资源供需处于可持续利用状态。(3)揭示了大宗农作物的虚拟水时空格局及其演变规律。通过分析研究区六种主要作物的虚拟水物理流、效用流和贸易流,发现虚拟水物理流呈波动上升趋势(黄河流域区除外),其中塔里木盆地区的年均变化率最大,为4.77%;虚拟水效用流的变化呈波动下降趋势(柴达木盆区除外),其中黄河流域区的年均变化率最大,为5.39%;虚拟水贸易流的变化呈波动上升趋势(黄河流域区除外),其中塔里木盆地区的年均变化率最大,为5.40%。(4)评估了西北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应用能值理论分析了研究区能值投入产出及各分区的区域差异,2000-2018年西北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投资率(EIR)均值为1.1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93),说明其经济发展程度较低,农业自然资源没有得到高效利用,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净能值产出率(EYR)均值为1.9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56),说明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向外界输出能值,属于资源输出型系统,在现行贸易体系中将处于不利地位;环境负载率(ELR)均值为3.1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0),说明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承受环境压力较大;能值可持续性指数(ESI)均值为0.61,说明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整体属于不可持续的资源消费型系统。(5)预测了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程度。在水资源量指标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可持续发展能值进行评估,对比分析了调水情景与现状情景两种情景下可持续发展能值差异,得到2000-2018年研究区及各分区现状情景的EIR均值(1.11)、ELR均值(3.11)高于调水情景的EIR均值(0.68)、ELR均值(1.28),现状情景的ESI均值(0.61)低于调水情景的ESI均值(1.49),进一步说明西北地区调入水资源量后的生态系统较之原来更有发展潜力。
热孜娅·阿曼[2](2021)在《新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量水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资源承载力是涉及经济、社会、环境、水资源的复杂巨系统,是它们交互影响的产物。新疆水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复合系统之间的矛盾逐步加剧,尤其是作为干旱区高质量发展生命线的水资源短缺衍生出了一系列亟待回答的科学问题。包括:新疆水资源承载力处于何种状态,时空演变特征如何?新疆现有水资源量能否满足当前及今后的发展需求?当前水资源条件下,新疆各区域应该采取何种经济、人口及城镇化发展模式才能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为了尝试回答这些问题,本文开展了新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量水发展模式的系统研究,构建了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分析了新疆水资源承载力及时空演变特征,采用系统动力学情景模拟方法对新疆及15个地级行政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需求进行了预测与情景模拟,提出了与各区域水资源相匹配的经济社会量水发展模式。取得了如下研究结论:1、水资源承载力与经济、城镇化及人口发展之间客观上存在着适配关系。特定时期内特定区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消耗量不能超过自产水资源可利用量,这就是水资源承载力。特定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走与水资源承载力相匹配的量水发展之路,错配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必然会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带来负面影响。2、新疆水资源承载力复合系统压力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水资源承载状态总体处于濒临超载状态。综合评价新疆水资源承载力后发现,新疆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数从2004年的0.5565增长到2018年的0.9302,多数年份承载状态处于濒临超载状态,轻度超载和严重超载时而交替出现,2018年水资源承载力处于轻度超载状态;从空间特征来看,2018年克拉玛依市、石河子市、吐鲁番市、昌吉回族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和田地区等7个区域水资源承载水平处于严重超载状态。乌鲁木齐市、塔城地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等5个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处于轻度超载状态。哈密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和阿勒泰地区等3个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处于濒临超载状态。3、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求解出了新疆水资源可承载的人口与经济规模。通过构建新疆水资源承载力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多情景模拟分析认为,2030年新疆水资源可承载的经济规模为58644亿元,水资源可承载的人口规模为7148万人,GDP将达到24305亿元,人口将达到3153.7万人,需水总量为400.8×108m3,供需比为1.44,水资源利用率为60%。通过情景模拟提出了新疆各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对应的差异化量水发展模式。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等5个区域应采取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模式,克拉玛依市和石河子市应采取低速发展模式,剩余的8个行政区域应采取中速发展模式。4、提出了新疆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建议大力推行“量水养市为主,借水养市为辅”、“农业现代化、节水工业和服务业相结合”、“城乡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地选择量水发展模式;提高水资源承载力预警能力;科学调整用水结构;控制水资源过度开发,加强多渠道开源;加强虚拟水贸易;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明晰水权,加强全民节水意识;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与环境经济政策等。
唐家凯[3](2021)在《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随着各行各业对水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剧增,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可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情复杂是我国水资源的基本国情,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水体污染、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制约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期间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新时期我国沿黄河流域保护与发展指明了方向。由于区域的自然禀赋、社会经济发展和空间特征不同,导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低下因素和特征不尽相同,多维度综合评价和精准识别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变得越来越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多维度综合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是精准识别水资源困境的前提,也是制定差别化区域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政策的基础。因此,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演变特征及障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对提高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促进流域水生态安全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水资源承载力内涵、水资源承载力测评研究、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相关研究进展基础之上,综合考虑了沿黄河九省区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实际现状,以影响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复杂多要素作为研究视角,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理论框架模型,构建了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组合赋权法,对沿黄河流域九省区2004-2018年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引入物理学常用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模型理论,对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及两两子系统承载力之间耦合协调性,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进一步利用障碍度函数,定量研究了影响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因素,系统、全面揭示了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现状及成因所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1)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均向协调、健康方向不断推进,但整体水体仍处于发展欠佳水平。2004-2018年15年间,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呈逐年上升态势,整体朝有序良好方向发展。2004-2018年九省区四个子系统承载力水平均呈逐年提高态势,但不难看出,社会和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水平的增速是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的四倍,社会和经济子系统在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中逐渐占据主导型地位,水资源、生态环境逐渐成为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瓶颈和制约因素。沿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在时间序列上均呈现逐年稳步提升趋势,但上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区域性波动特征,区域间表现出的差异性明显,水资源承载力最高地区分布在上游的四川和青海,水资源承载力水平最低区域主要聚集在上游宁夏、甘肃和下游的河南,总体来看,沿黄河九省区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差异性呈现逐年变小趋势。(2)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系统整体水平处于高水平耦合、初步协调阶段,空间差异性明显,两两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性呈现明显的分异特征。2004-2018年15年间,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特征为稳步降低趋势,但整体处于高耦合阶段,流域上游和中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明显高于下游地区;2004-2018年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性整体呈现上升态势,耦合协调性从勉强协调过渡到初步协调。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最高地区分布在上游的四川和青海,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最低区域主要聚集在上游宁夏、甘肃和下游的河南和山东;两两子系统间耦合度均处于高度耦合阶段,九省区“两两”子系统间内部耦合指数范围在[0.8674,0.9903];2004-2018年九省区“两两”子系统间耦合协调性均向有序协调方向发展,但差异性明显,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内部协同机制亟待完善。(3)通过运用障碍度函数模型分析影响因素,水资源准则层是影响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准则层。上游四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城市化率、人均GDP、森林覆盖率、当年造林面积、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有效灌溉率、高等院校在校学生人数。中游三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人均水资源量、水资源开发程度、产水模数。下游两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比、森林覆盖率、人均水资源量、化肥施用强度、当年造林面积、产水模数。(4)水资源系统需加强顶层设计,促进流域水资源协同治理。具体建议包括:(1)建立健全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治理体制机制,总体上形成文化引领、以水定需的协同治理原则以及“生态、经济、资源、民生、文化”的“五大要素”、“多元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协同治理体系(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公民等)。(2)建立健全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管理制度;(3)加强节约用水宣传教育,强化全民节水意识。社会经济系统需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建议包括:(1)改进农业用水技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2)调整产业结构,缩小上中下游经济社会水平差距;(3)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生态环境系统需强化生态环境管控,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具体建议包括:(1)构建公众参与机制,完善“河长制”,激励“民间河长制”在黄河流域治理中的独立作用,形成政府主导、环境社会组织引领公众深度参与的公众参与新机制;(2)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制定跨省补偿、跨流域补偿及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补偿等精准补偿机制;(3)创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机制,以水污染、水土流失治理为核心目标,监测评估沿黄九省的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程度,探索总量控制、排污权交易及税收激励等综合治理机制,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奠定理论和制度基础。
刘文新[4](2020)在《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研究:失衡、演化及空间异质性》文中研究表明水资源是地球上所有国家和地区维持生命与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对穷人而言,家庭的取水时间与成本、与水资源有关的卫生健康问题、生产、生活用水的供应和获取都是非常重要的。由于这些问题,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地区往往更易受到短期冲击和气候变化带来的长期变化的影响。此外,由于人口密度增加、资源竞争加剧、环境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也加剧了数百万人面临水资源短缺风险。科学合理的水资源评价往往被认为是制定合适的水资源管理政策的前提条件。然而,水资源是动态的系统,它既不是线性的也不是直接的,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活动及环境交互的影响。除了上述的因素以外,我国也有着自身固有的发展问题。受城乡分割发展模式的影响,国家在水资源的分配与建设上采取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却忽视了农村水资源的建设与发展,导致了农村水资源建设严重滞后。因此,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气候变化、水资源环境恶化以及用水矛盾四者交织在一起,成为限制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阻碍因素之一。但目前来看,一方面,现行的水资源评价方法主要集中于用水效率的测度,而忽略了社会适应性以及生态环境对于水资源的影响;另一方面,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农村地区的水资源驱动因子方面的研究,而忽略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交互影响,从而制约了水资源管理政策的精确性与差异性。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解决城乡水资源发展失衡的问题,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开展研究:第一,城市水资源和农村水资源的发展状况如何?第二,城市水资源和农村水资源之间存在怎样的失衡关系?第三,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政策以解决城乡水资源发展失衡难题?基于此,通过对现有研究文献的细致梳理,总结了有关水资源评价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通过对水贫困理论的概念、理论框架以及理论基础的详细解读,我们构建了水贫困理论下的水贫困指数测度模型。在此基础上,我们确定了城市水贫困和农村水贫困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首先测算了西北地区各地市2000-2017年的城市水贫困程度和农村水贫困程度,从资源、设施、能力、使用与环境五个维度全面评价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资源系统的真实情况;其次,尝试考虑将城乡分割的视角引入到水贫困的分析框架内,以期更加准确地掌握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资源发展的失衡情况;最后引入计量分析方法研究了城市-农村水资源发展失衡的时间模拟演化及空间关联程度,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第一,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贫困测算结果表明:各地市之间的城市水贫困和农村水贫困存在很大的差异。城市水贫困程度在0.118-0.443之间,整体得分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说明西北地区城市水资源系统的发展状况显着提高。农村水贫困得分在0.146-0.352之间,整体得分呈现出缓慢的上升趋势,说明西北地区农村水资源系统的发展状况缓慢改善。城市水资源的两极分化要比农村水资源的两极分化更为严峻。通过运用最小方差法对城市水贫困和农村水贫困的驱动因素进行判定,城市水资源和农村水资源的驱动因素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使用维度和环境维度等为影响城市水贫困和农村水贫困的共同驱动因素,说明水资源系统的影响因素不仅与地理空间有关,还与用水效率、生态环境具有密切的联系。第二,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贫困的失衡性的测算结果表明:利用遗传算法估计模型参数,分析出城市-农村水贫困复杂系统的共生类型。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资源系统的演化类型主要分为三种:协同型、竞合型(城市优先型与农村优先型)以及冲突型。城市-农村的合作强度存在显着的不平衡。研究区域的52个地市中有36个地市存在明显的竞争和矛盾,另外16个地市从参数上看是协同型区域,然而,其中有5个地区处于低水平的协同阶段。这表明西北地区城市水资源和农村水资源的发展失衡关系的总体形势不容乐观。近70%的地区仍处于相互制约或孤立发展的状态。第三,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贫困的滞后性测算结果表明:2000年,西北地区城市水资源与农村水资源之间的关系以扩张负脱钩、弱脱钩、衰退脱钩为主;2017年,西北地区城市水资源与农村水资源之间的关系以扩张负脱钩、弱脱钩、强负脱钩为主。西北地区城市水资源与农村水资源之间的失衡程度呈现一种恶化的趋势。同时,按照计量经济模型方法,创造性地引入了ARMA模型对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贫困失衡性的未来五年进行预测,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贫困的失衡性将于2021年出现拐点,将会有一个较大的改善。第四,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贫困的协调性测算结果表明:在2000-2017年间城市-农村水贫困的协调值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这表明城乡水资源的失衡性明显加剧,这进一步验证了第五章与第六章的结论。同时,失衡性在空间分布上明显表现出一定的规律,呈现出空间集聚。这表明空间因素对于城市-农村水资源的失衡性具有重要影响。从失衡性的空间布局来看,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贫困的协调发展性的空集聚情况先增后减,异质性先减小,然后不断增大;得出西北地区城乡水资源的空间集聚区,高高区域和低低区域的显着性水平很高。通过对空间差异的把握,有助于缩小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资源之间的差异。最后,本文在基于前文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可行的西北地区城乡水资源管理政策的设计原则及政策措施并提出具体的优化建议。基于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的计算结果,提出了针对特定区域的城乡水贫困驱动因子,可以确定政策干预的优先次序。基于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失衡性的计算结果,本文进一步从管理方式、立法、产权、城乡一体化、投资、补偿以及水资源保护意识这七个方面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1)坚持行政集权,明确下级管理部门的权责;(2)完善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度,为水资源保护提供坚实的保障;(3)推进农田小型水利设施产权改革,实现三权合一的管理制度;(4)推进城乡管理一体化,保障农村与城市地位对等;(5)建立多元化多渠道投融资制度,引导企业积极参与;(6)改进水资源补偿制度,探索合理的奖惩机制;(7)树立公众水资源保护意识,从根本上推动全民参与水资源保护的行动中来。
褚英敏[5](2020)在《白洋淀景区旅游足迹测算与环境承载力研究》文中认为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湿地,是地球上三大生态系统之一,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调节功能,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也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湿地旅游受到了人们的青睐,但由于人类对湿地资源的过度开发,过分注重景区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生态效益,许多湿地景区遭到了严重干扰与破坏,湿地旅游发展前景堪忧。湿地景区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已成为旅游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如何平衡湿地景区生态保护与旅游经济创收的关系?景区旅游接待规模是否合理?值得深入研究。作为华北最大的淡水湿地,近年来,白洋淀景区旅游开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湿地的生态环境,加上水源不足,水位不稳、干淀现象频繁、水体污染严重,白洋淀的生态功能正在衰退。目前,雄安新区的开发建设为白洋淀景区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因此,本文以白洋淀为研究区,基于生态足迹、水足迹、碳足迹等模型与方法,分析了白洋淀景区的旅游生态足迹、旅游碳足迹和旅游水足迹,综合评价了景区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探讨了白洋淀湿地景区旅游合理接待量,为制定合理的景区旅游规划提供决策依据,也为其它湿地景区的旅游管理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基于问卷与实地调查资料与白洋淀旅游统计数据,估算了白洋淀景区旅游各环节的旅游碳足迹、旅游水足迹与旅游生态足迹。结果表明,白洋淀景区2016年旅游碳足迹总量约为1.73×104 hm2,其中旅游交通碳足迹和旅游住宿碳足迹所占比重最大,游客人均碳足迹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白洋淀景区2016年的旅游水足迹总量达0.40×104 hm2,其中旅游餐饮水足迹所占旅游水足迹总量比重最大,旅游水足迹强度低于河北省水足迹强度。白洋淀景区旅游生态足迹达4.76×104 hm2,其中旅游交通生态足迹、旅游淡水资源生态足迹与旅游住宿生态足迹所占总旅游生态足迹比重较大。(2)白洋淀景区的旅游生态足迹超过了其旅游生态承载力,出现了生态赤字。但景区的碳承载力大于旅游碳足迹,景区的水资源承载力也略大于旅游水足迹,因此,旅游生态足迹是制约白洋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运用Dematel方法进一步分析表明,影响白洋淀旅游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游客人数、景区宾馆规模、游客逗留时间以及游客出行方式。由此开展情景分析发现,当游客人数约减少15%时,白洋淀景区旅游生态足迹与旅游生态承载力持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白洋淀景区宾馆规模缩小10%,白洋淀景区旅游生态足迹约减少2.5%,旅游碳足迹约减少3.6%,旅游水足迹约减少0.9%;当游客在白洋淀景区逗留时间减少1/3时,景区旅游生态足迹将减少约15%、旅游碳足迹将减少约21%、旅游水足迹将减少约32%;如90%的游客乘坐大巴车前往白洋淀,景区旅游生态足迹将减少约25%,总旅游碳足迹减少约27%;如90%的游客乘坐私家车出行,则白洋淀景区旅游生态足迹将增加约24%,旅游碳足迹增加约27%。(3)探讨了白洋淀景区旅游适宜接待规模,找到了白洋淀旅游合理接待量阈值,即旅游全年接待人数约200~210万,平均逗留时间在36小时以内,45%~60%的游客大巴出行,这种情况下,白洋淀景区的旅游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持平,从而保障白洋淀旅游可持续发展。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最后提出促进白洋淀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对策建议:(1)加强景区管理,适当控制旅游开发规模;(2)低碳出行,减少旅游过程中的碳排放;(3)节约用水,提高旅游水资源利用效率;(4)提倡游客健康饮食与适当住宿;(5)通过一系列修复保护工作,提高旅游环境承载力;(6)多举措促进白洋淀旅游业健康发展。
李骥飞[6](2020)在《长三角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及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题目:长三角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及协调发展研究学科专业:自然地理学学位申请人:李骥飞指导教师:贾铁飞教授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中国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人口、产业的高度集中以及局部地区水质恶化,使得水资源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严重影响了区域人民正常生活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承载力作为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已经成为水资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基于此,本文选取涵盖社会、经济、水资源和生态等四个方面的水资源承载力指标构建评价体系,构建变异系数法和灰色关联度法的综合评价模型,对长三角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时空分异进行综合评价;最后,结合协调发展模型分析了长三角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协调发展的变化规律,以期为实现长三角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借鉴。获得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参考大量文献和相关资料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鉴于长三角水资源水质性缺水问题较为突出的特点,构建了“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四维评价指标的长三角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2)构建变异系数法-灰色关联模型对长三角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研究显示:水资源承载力时间维度上,长三角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呈上升趋势;横向空间维度上,长三角各城市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差距较大。水资源承载力在空间上呈现出“南高北低”的分布格局。长三角41个地级以上城市水资源承载力基本处于Ⅱ级、Ⅲ级,其中属于Ⅱ级水平的有11个,属于Ⅲ级标准的30个城市,表明长三角地区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基本处于平衡状态,水资源能基本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3)水资源承载力是由水资源多个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通过引入协调发展模型对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的测算,推动了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向更深层面发展。研究显示:长三角地区水资源复合系统时间序列上协调度呈略微下降的趋势,系统协调发展度整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表明水资源承载力的发展是系统协调发展度的上升的主要动力;长三角地区41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协调度属于优质协调的城市有6个,良好协调的城市有27个,属于中级协调的城市有8个;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协调发展度均处于可接受区间,属于中级协调水平的城市有10个,属于初级协调发展水平的城市有31个。(4)最后,在分析一些成果的基础上,包括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等几个方面的现实状况,提出了提升长三角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策。
张利国[7](2019)在《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及综合分区研究 ——以丹江口库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及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人类土地利用的深度和广度达到了新的高度。土地利用在不断满足人类需求,为人类提供各类功能与服务的同时,也引起了粮食、能源、资源和环境等全球或区域性的生态环境问题,深刻影响着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并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列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国土集聚开发和分类保护相适应,立足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切实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战略部署。土地利用为人类提供各类产品和服务,具有环境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等多功能特性,是评估土地利用效应、合理性及可持续性的重要视角和手段。开展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及综合分区,以功能的合理、协调发挥为导向,优化区域开发与保护格局,保障土地资源具有持续为人类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库区是由于水库兴建而形成的相对封闭的地域单元,我国是世界上库区最多的国家,其已成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重要的区域发展空间载体。库区往往具有地形条件复杂、生态敏感及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等特性,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与冲突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其中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是研究的热点,也是实现库区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开展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与综合分区的理论与方法梳理,并以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丹江口库区作为案例开展实证研究,针对不同分区制定差异化土地利用政策体系,优化土地开发与保护格局,是促进库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也可为类似区域提供有益的理论和实践参考。本文以库区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导向,以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冲突为切入点,以土地利用多功能研究为手段和契机,沿着“问题提出—理论梳理—方法体系构建—实证研究”的思路展开研究。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及研究的思路与技术路线。第二章为理论体系梳理,主要对指导本研究的相关基础理论、库区的基本问题及多功能内涵等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类方案,并阐述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的目标与原则,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为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及分区方法体系构建,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内容:一是构建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体系;二是阐述多功能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三是探索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综合分区方案。第四章至第六章以丹江口库区为例,开展实证研究。其中第四章简要介绍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过程。第五章首先从微观尺度分析了丹江口库区水资源保障功能的时空演变特征,以突出水资源保障功能对库区的重要性。进而从县域尺度分析了多功能的时空分异特征。最后,通过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开展土地利用多功能的影响因素研究。第六章对丹江口库区进行了多功能综合分区,并针对不同分区提出了差异化的政策建议。第七章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展望。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1)提出了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类方案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提出了由环境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3个一级功能和9个二级功能构成的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类方案。结合库区土地利用的特征及对功能的特殊需求,上述方案在环境功能中分设“水资源保障功能”,突出了库区水资源安全的重要性,体现了库区的特殊需求和定位。依据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类方案,本研究构建了由21个指标构成的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同样体现了库区的特殊性:首先针对水资源保障功能这一库区核心功能的评估,以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两个指标综合表征,上述指标可依据降雨、气温、土壤及土地利用等数据通过InVEST模型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估,避开了库区缺乏长时间各类环境监测数据的问题,提升了该指标体系的实用性,扩大了适用范围。其次,对于经济功能的评估,前人多选择了工业产出、第二产业产值等类型指标,本研究对这类指标的作用进行了淡化,体现了库区多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旨,避免大规模工业开发的特征与要求。(2)从微观尺度分析了库区水资源保障功能的演变格局针对库区水资源保障功能的重要性,从微观尺度分析了库区水源涵养以及土壤保持的地形梯度特征及空间自相关格局,深入剖析库区水资源保障功能的时空演变特征,该分析可为下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护库区水资源安全的差异化政策建议提供支撑。丹江口库区水源涵养量15年来总体呈下降趋势,空间聚集现象明显,总体呈现南高北低的特点;水源涵养强度随高程升高而波动明显,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500m1500m高程区间是水源涵养的优势区,需加强海拔为600m以下及坡度为5°以下区域的水源涵养功能保护。15年来,研究区土壤保持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土壤保持强度较大地区主要集中于丹江口库区中上游南部大巴山区;较弱的地区主要为下游的丹江口市、淅川县等地。800m1700m高程段是丹江口库区土壤保持的优势区域,海拔400m以下区域土壤保持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强烈,随着坡度的增加,土壤保持强度呈增长态势,但在55°以上区域下降迅速。(3)从县域尺度全面分析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特征以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从县域尺度构建了突变级数评价模型,对库区土地利用环境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展开评价,并开展时空分异特征分析。丹江口库区中部以及南部大巴山区土地利用环境功能较高,并形成了以十堰、汉中和商洛为中心的低值聚集区,安康市城区土地利用环境功能长期处于中等水平。20002015年的15年间,土地利用环境功能总体呈现缓慢增长态势,快速提升的区县主要集中于丹江口水库周边区县、丹江口水库上游的汉中盆地以及位于秦岭东部至伏牛山一带的商洛市周边。土地利用社会功能较高以上水平区县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东部的河南四县至十堰城区一带,至2015年,以安康市为中心的周边区县成为社会功能新的高值聚集区;15年间,研究区大部分区县土地利用社会功能以缓慢提升和快速提升为主,中部土地利用社会功能增长较为明显。研究区土地利用经济功能分布格局年际变化不大,高值区主要分布于以汉中及十堰为中心的东西两个地区,低水平区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北部以及南部山区;15年来,研究区土地利用经济功能整体处于缓慢提升态势,且中部提升速度高于东部和西部。(4)开展了土地利用多功能影响因素研究通过影响机理的定性分析及文献梳理,本研究构建了影响因素的备选指标体系,并介绍了指标筛选及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构建方法。文章以丹江口库区为案例,筛选出地形起伏度、年均降雨量、地均GDP以及土地开发强度4个因素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展开影响因素研究。地形起伏度对土地利用环境功能和社会功能总体上呈现正向影响作用,对土地利用经济功能主要呈负面影响。年均降雨量对于环境功能主要以正向影响为主,对社会功能的影响规律不明显,而对土地利用经济功能的发挥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干扰作用,东部地区以正面影响为主,西部山区则主要体现为负面干扰。地均GDP对环境功能的影响分两个阶段,2005年以前,主要以促进作用为主,2005年以后,则主要为抑制作用;对土地利用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影响主要呈现正向作用。土地利用开发强度对环境功能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土地利用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起到正向促进作用。(5)开展了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综合分区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体系由于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综合分区目标的多重性和复杂性,单纯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案的简单对比难以达到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目标。基于此,本研究集成运用“静态+动态”以及“定量+定性”的分区理念,将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的综合变化特征考虑在内,并引入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理念,重点考虑水资源保障功能对库区的重要性,构建了“初步分区+两步修正”的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思路。采用上述分区思路将丹江口库区划分为6个分区类型,分别为下游核心水体重点保护区、上游环境功能优势保持区、中上游环境功能重点强化区、下游社会功能改良区、中下游经济功能适度强化区以及中心城市经济功能优化发展区。在对上述各分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分区特征及功能定位进行详细梳理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针对各分区提出了多功能发展组合模式及土地利用政策导向。特别地,针对丹江口库区水资源安全的重要性,分别从综合分区管理以及垂直分区管理两个角度提出了水资源安全保障手段的分区匹配方案。最后,从生态补偿、跨区域政府合作以及生态立法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制度保障措施。
武庆彬[8](2019)在《基于水土资源与经济双重约束的新疆人口承载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过度增加、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也随之出现,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新疆人口的可持续发展。人口承载力是衡量一个区域人口可持续发展的标准,而人口承载力的概念从诞生至今,其内涵和外延已经不断扩大。以往仅仅考虑资源约束的人口承载力研究已经不能合理有效地解释现实世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因素在区域人口承载力中的影响权重变得越来越大,对新疆地区而言尤甚。因此本文以新疆及15个地州市为研究区域,基于水土资源与经济双重约束的视角下研究新疆的人口承载力问题。本文在对国内外人口承载力研究成果概括总结的基础之上,结合新疆地区特殊的区情,选取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等三个重要变量作为制约新疆人口承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在分析了新疆水土资源与经济发展水平对人口承载力的双重约束作用机制和研究框架之后,本文分别以新疆水资源和新疆土地资源对人口承载力的强约束作用以及经济因素对新疆人口承载力的弱约束作用为基础,对新疆水资源人口承载力、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和经济人口承载力分别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并在分析新疆水土资源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之上,利用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相结合的综合赋权法分别测算出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经济因素对于新疆综合人口承载力的影响权重,并以此来测算和预测新疆的综合人口承载力。本文分析研究的结果表明:(1)新疆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总体富余,但是空间分布不均衡。新疆的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水平整体是较高的,但是部分地州市的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是严重超载的。在2000-2016年的考察期内,新疆15个地州市中水资源人口承载力处于富余状态的有8个地州市,处于超载状态的有7个地州市。并且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水平较低的地州市主要集中于天山北坡经济带,新疆水资源分布与经济重心相分离,其水资源难以承载现有的人口规模以及支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新疆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较高,但是受水资源影响较大。新疆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从整体和部分来看都是很高的,可以承载更多的人口规模。新疆15个地州市中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处于富余状态的有7个地州市,处于超载状态的有8个地州市。新疆地区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富余较多的地州市大多位于水资源储备较为丰富的地州市,水资源是影响新疆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最主要因素。(3)新疆经济人口承载力水平总体超载,并且空间差异显着。新疆的经济人口承载力超载情况严重,处于富余状态的有7个地州市,处于超载状态的有8个地州市。新疆经济人口承载力富余空间较多的地州市主要集中于天山北坡经济带,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于这些地州市经济结构较为合理,第三产业较为发达。(4)短期内新疆人口承载力的提升主要受制于经济因素;长期内新疆人口承载力的提升主要寄希望于外调水的进入。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是新疆人口承载力提升的强约束因素,短期内很难发生明显的改变。并且新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严重受制于水资源的匮乏,只有通过跨流域和跨区域调水入疆才能有效改善新疆的水资源人口承载力,如“藏水入疆”工程。而经济因素是新疆人口承载力的弱约束因素,并且受政策、技术和资本的影响较大,短期内可以通过主观能动性得到较大的提升,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提高新疆人口承载力的有效突破口。根据文章的分析结果,本文结合新疆地区的区情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作为参考,以期能够有效提高新疆的人口承载力水平。
廖春贵[9](2019)在《广西西江流域社会水文系统时空变化与脆弱性评价》文中认为水是生命之源,流域孕育人类文明,流域的地位极其重要。流域是连接岩石圈、水圈、大气圈以及生物圈的关键纽带,是地球物质交换、能量传递的重要场所,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水文耦合系统。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广西西江流域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生活用水需求不断增加,可利用水资源下降,水生态与水环境安全面临巨大的挑战,人与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协调社会经济增长与水资源利用,解决人水冲突,亟需解决。本文以广西西江流域为例,首先在梳理国内外社会水文系统和脆弱性文献以及收集数据的基础上,以社会水文学和系统论为理论支撑,构建流域社会水文系统。其次,对研究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资源动态、生态环境变化特征分析,运用脱钩模型对人口-水资源、经济-水资源进行耦合分析。再次,将脆弱性理论和社会水文理论引入到流域可持续发展学科研究中,对社会水文系统脆弱性概念进行定义,构建了社会水文系统脆弱性评估框架,并对研究区脆弱性进行评价与分区。最后对广西西江流域的综合整治提出针对性建议。研究表明:(1)广西西江流域水资源总量与降水总量随时间变化而上升。供水量、地表水源供水量与地下水源供水量均呈下降趋势,供水量在空间分布上中部高、西南低。农业用水最多,其次是生活用水,而工业和生态环境用水较少。生态环境方面,随工业经济发展,广西西江流域废污水排放量增加,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下降。人口方面,广西西江流域的人口数量、人口密度随时间变化而上升。经济方面,第一产业总值、第二产业总值、第三产业总值随时间变化而上升。(2)广西西江流域人口数量与生活用水量、地区生产总值与用水总量呈双向变化;人口数量与生活用水量、地区生产总值与用水总量均呈现扩张负脱钩、强负脱钩等耦合关系;有50%的县域社会经济与水资源处于欠协调状态,有3成县域处于极不协调状态,社会经济与水资源协调的县域较少。(3)广西西江流域社会水文系统的敏感度上升、压力增大、恢复力下降,流域社会水文系统的脆弱性升高,流域生态环境向不利的方向发展。根据社会水文系统脆弱性评价结果进行分区,从生态保护、产业布局、法律法规等方面提出对策及建议。
李莉[10](2019)在《河北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资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是人类生活和进行经济生产活动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资源。水资源在我国空间分布的差异性,使得缺水型地区的经济发展面临着制约,水资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困境。河北省地处华北地区,是我国典型的资源型缺水省份,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逐步增加,河北省水资源供需矛盾越发突显,不仅仅是水资源短缺,地下水严重超采、水体质量差、水环境污染等问题也制约着河北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河北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河北省经济发展和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以及二者的协调发展程度。首先,本文对河北省近十年来的经济发展和水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河北省的经济总量呈现稳步上升的状态,经济的增长速度放缓。河北省的水资源状况不容乐观,水资源量短缺,水资源供需失衡的情况下,还面临水质污染严重,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的问题,河北省的水资源仍然面临较大的压力。其次,本文利用VAR模型对河北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河北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变动关系。随着用水效率的提升,经济增长过程中总用水量、第一产业用水量、第二产业用水量出现负增长,而第三产业用水量不断增加。第二产业用水量对GDP的预测方差贡献度最高,其他产业用水量对GDP的预测方差贡献度较低;GDP对第三产业用水量的预测方差贡献度最高,对其他产业用水量的预测方差贡献度较低。再次,本文通过构建水资源系统和经济系统指标体系,测度二者的综合发展评价值,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河北省水资源利用和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河北省水资源系统的发展基本滞后于经济系统,二者耦合协调度逐步改善,但协调度处于较低水平。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二、人口、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口、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资源承载力 |
1.2.2 虚拟水循环研究进展 |
1.2.3 可持续发展能值理论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来源 |
1.5.3 技术路线 |
1.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7 论文主要创新点 |
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1 西北地区分区与特征 |
2.1.1 西北地区分区划分 |
2.1.2 西北地区分区特征 |
2.2 西北地区自然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候特征 |
2.2.3 土壤植被 |
2.3 本章小结 |
3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特征研究 |
3.1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时空格局演变 |
3.1.1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3.1.2 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3.1.3 NDVI变化分析 |
3.1.4 NPP变化分析 |
3.2 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分异特征 |
3.2.1 人口分布特征 |
3.2.2 GDP分布特征 |
3.2.3 产业结构分布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4 西北地区水资源供需及承载力时空格局评估 |
4.1 西北地区水资源时空分布格局与开发利用分析 |
4.1.1 水资源分布格局 |
4.1.2 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
4.2 水资源承载力、水资源足迹内涵及其模型构建 |
4.2.1 水资源承载力与水足迹内涵 |
4.2.2 水资源足迹模型介绍 |
4.2.3 水资源承载力模型计算 |
4.3 西北地区水资源足迹与承载力变化及分布格局 |
4.3.1 2000-2018年水资源足迹变化及分布格局 |
4.3.2 2000-2018年水资源承载力差异及其演变格局 |
4.3.3 2000-2018年水资源赤字(盈余)演变 |
4.4 西北地区水资源足迹评价 |
4.4.1 水资源足迹强度评价 |
4.4.2 水资源压力指数评价 |
4.5 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战略对策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大宗农作物的“自然、社会、贸易”虚拟水时空演变分析 |
5.1 虚拟水循环过程与计算方法 |
5.1.1 西北地区虚拟水循环过程研究 |
5.1.2 西北地区虚拟水循环通量计算 |
5.2 西北地区大宗农作物生产虚拟水——物理流 |
5.2.1 西北地区大宗农产品生产虚拟水计算 |
5.2.2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大宗农产品生产虚拟水对比分析 |
5.3 西北地区大宗农作物单位产量虚拟水——效用流 |
5.3.1 西北地区大宗农产品单位产量虚拟水计算 |
5.3.2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大宗农产品单位产量虚拟水对比分析 |
5.4 西北地区大宗农作物虚拟水流动——贸易流 |
5.4.1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虚拟水流动 |
5.4.2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虚拟水流动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值评估 |
6.1 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值计算 |
6.1.1 能值理论 |
6.1.2 西北地区能值流计算 |
6.1.3 西北地区能值指标评估 |
6.2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能值区域差异分析 |
6.2.1 准格尔盆地区域差异分析 |
6.2.2 塔里木盆地区域差异分析 |
6.2.3 河西内陆河流域区的区域差异分析 |
6.2.4 柴达木盆地区域差异分析 |
6.2.5 半干旱草原区的区域差异分析 |
6.2.6 黄河流域区的区域差异分析 |
6.2.7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能值差异对比分析 |
6.3 西北地区基于水资源量指标的可持续发展能值评估 |
6.3.1 基于水资源量指标的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值指标分析 |
6.3.2 基于水资源量的西北地区不同分区可持续发展能值分析 |
6.3.3 两种情景下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值对比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新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量水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论文选题的依据 |
1.1.1 论文选题的背景 |
1.1.2 论文选题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
1.2 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综述 |
1.2.2 国内外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综述 |
1.2.3 国内外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量水发展模式研究进展综述 |
1.2.4 研究进展评价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
第2章 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量水发展模式研究理论基础 |
2.1 水资源承载力理论 |
2.1.1 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 |
2.1.2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 |
2.1.3 水资源承载力的特性 |
2.1.4 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
2.1.5 水资源承载力的量化分析 |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与特征 |
2.2.3 可持续发展观是水资源永续利用的指导思想 |
2.3 循环经济理论 |
2.3.1 循环经济的内涵 |
2.3.2 循环经济理论的主要特征 |
2.3.3 循环经济理论的基本原则 |
2.3.4 循环经济的主要运行模式 |
2.3.5 循环经济是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新方向 |
2.4 研究方法支撑—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基础 |
2.4.1 系统动力学的产生与观点 |
2.4.2 系统动力学的定义与特点 |
2.4.3 系统动力学模型结构与建模步骤 |
2.5 水资源承载力与发展模式选择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 |
2.5.1 水资源、经济、社会、环境子系统相互关系分析 |
2.5.2 水资源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机制 |
2.5.3 水资源承载力与社会经济的适配关系 |
2.5.4 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发展模式 |
第3章 新疆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分析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新疆经济发展概况 |
3.1.2 新疆社会发展概况 |
3.1.3 新疆水资源特征及用水概况 |
3.2 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与总体思路 |
3.2.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3.2.2 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总体思路 |
3.3 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设计与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3.3.1 数据来源 |
3.3.2 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设计 |
3.3.3 数据标准化处理与权重确定 |
3.3.4 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3.4 新疆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
3.4.1 新疆经济压力指数与人口压力指数演变趋势分析 |
3.4.2 新疆水资源复合系统压力指数、支持力指数与协调指数演变趋势分析 |
3.4.3 新疆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数演变趋势分析 |
3.5 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3.5.1 各区域经济压力与人口压力指数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3.5.2 各区域水资源复合系统承载压力和协调指数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3.5.3 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数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3.6 小结 |
第4章 新疆水资源承载力的系统动力学仿真与情景模拟 |
4.1 系统动力学模型结构分析 |
4.1.1 新疆水资源承载力系统模型结构分析 |
4.1.2 新疆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基本反馈回路 |
4.2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4.2.1 模型构建与参数确定 |
4.2.2 模型方程 |
4.2.3 模型检验 |
4.2.4 模型情景与方案设计 |
4.3 情景模拟结果分析 |
4.3.1 水资源可承载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模拟结果分析 |
4.3.2 社会经济发展模拟结果分析 |
4.3.3 水资源模拟结果分析 |
4.3.4 动态仿真分析 |
4.3.5 方案选择及可行性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新疆量水发展模式优选 |
5.1 模型基本框架与反馈回路分析 |
5.1.1 模型基本框架 |
5.1.2 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基本反馈回路 |
5.2 模型构建 |
5.2.1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5.2.2 参数设置 |
5.2.3 模型验证 |
5.3 社会经济发展与需水量预测 |
5.3.1 经济规模预测 |
5.3.2 人口规模与城镇化预测 |
5.3.3 需水量预测 |
5.4 情景模拟分析 |
5.4.1 高速发展情景分析 |
5.4.2 中速发展情景分析 |
5.4.3 低速发展情景分析 |
5.4.4 发展模式优选 |
5.5 小结 |
第6章 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量水发展对策 |
6.1 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经济发展对策 |
6.1.1 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 |
6.1.2 树立绿色发展观 |
6.2 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城镇化发展思路与对策 |
6.2.1 基于水资源承载的新疆城镇化发展模式 |
6.2.2 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城镇化发展对策 |
6.3 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水资源管理对策 |
6.3.1 因地制宜地选择量水发展模式 |
6.3.2 提高水资源承载力预警能力 |
6.3.3 科学调整用水结构 |
6.3.4 加强开源工程建设,控制水资源过度开发 |
6.3.5 加强虚拟水贸易 |
6.3.6 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
6.3.7 明晰水权,加强水资源保护与全民节水意识 |
6.3.8 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与环境经济政策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公式索引目录 |
附录B 图索引目录 |
附录C 表索引目录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与科研项目 |
(3)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2.1 理论意义 |
1.1.2.2 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资源承载力概念 |
1.2.2 水资源承载力地域研究进展 |
1.2.3 水资源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
1.2.4 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循环经济理论 |
2.2 内涵界定 |
2.2.1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界定 |
2.2.2 水资源承载力的特征分析 |
第三章 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概况 |
3.1 地理区位状况 |
3.2 地形地貌状况 |
3.3 气候水文状况 |
3.3.1 气候条件 |
3.3.2 水文条件 |
3.4 水资源状况 |
3.5 社会经济状况 |
3.5.1 人口数量 |
3.5.2 城市化进程 |
3.5.3 经济发展水平 |
3.5.4 科学技术水平 |
3.6 生态环境状况 |
3.6.1 生态环境质量 |
3.6.2 污染排放 |
3.6.3 环境保护治理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
4.1 模型构建 |
4.1.1 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关系 |
4.1.1.1 水资源子系统分析 |
4.1.1.2 社会子系统分析 |
4.1.1.3 经济子系统分析 |
4.1.1.4 生态环境子系统分析 |
4.1.2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
4.1.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3.1 水资源子系统指标选取 |
4.1.3.2 社会系子统指标选取 |
4.1.3.3 经济子系统选取 |
4.1.3.4 生态环境子系统选取 |
4.1.4 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筛选 |
4.1.4.1 主成分分析法基本原理 |
4.1.4.2 KMO与 Bartlett球形检验 |
4.1.4.3 主成分结果分析 |
4.1.5 评价指标体系二次优化 |
4.1.6 评价指标体系可信度分析 |
4.1.7 指标数据标准化及权重确定 |
4.1.7.1 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
4.1.7.2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
4.1.7.3 指标综合权重 |
4.1.8 综合评价模型及分级标准 |
4.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评价 |
4.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分析 |
4.2.1.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1.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
4.2.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2.3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
4.2.3.1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3.2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2.4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
4.2.4.1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4.2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2.5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
4.2.5.1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5.2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分析 |
5.1 模型构建 |
5.1.1 耦合度模型 |
5.1.2 耦合协调度模型 |
5.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空分异特征 |
5.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 |
5.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空间演化分析 |
5.3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时空分异格局 |
5.3.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时序变化 |
5.3.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空间演化分析 |
5.4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耦合度时空分异格局 |
5.4.1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 |
5.4.2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空间分异特征 |
5.5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耦合协调性时空分异格局 |
5.5.1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度时序变化 |
5.5.2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特征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及政策建议 |
6.1 模型构建 |
6.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度诊断 |
6.2.1 准则层障碍因子分析 |
6.2.2 沿黄河流域上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
6.2.3 沿黄河流域中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
6.2.4 沿黄河流域下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
6.3 提升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的对策建议 |
6.3.1 青海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2 四川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3 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4 宁夏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5 内蒙古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6 陕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7 山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8 河南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9 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研究:失衡、演化及空间异质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C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意义 |
1.2.3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水资源量评价 |
1.3.2 水资源系统评价 |
1.3.3 城乡水资源评价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图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水资源短缺与贫困之间的关系 |
2.1.2 水贫困概念界定 |
2.2 水贫困的理论框架 |
2.2.1 水贫困的理论解读 |
2.2.2 水贫困考虑的几个主要问题 |
2.2.3 水贫困的框架结构 |
2.3 理论基础 |
2.3.1 水资源评价理论 |
2.3.2 贫困经济学理论 |
2.3.3 生态环境评价理论 |
2.3.4 城乡发展理论 |
2.4 总体研究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 |
3.1 研究区域的界定 |
3.2 研究区域概况 |
3.2.1 自然状况 |
3.2.2 社会经济状况 |
3.3 研究尺度与数据来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测算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模型构建 |
4.2.1 WPI模型 |
4.2.2 LSE模型 |
4.2.3 变权重模型 |
4.2.4 核密度模型 |
4.3 变量选取 |
4.3.1 资源维度 |
4.3.2 设施维度 |
4.3.3 能力维度 |
4.3.4 使用维度 |
4.3.5 环境维度 |
4.4 指标冗余性检验 |
4.4.1 相关分析 |
4.4.2 冗余性分析 |
4.5 基于WPI模型的城乡水贫困测算 |
4.5.1 城市水贫困评价 |
4.5.2 农村水贫困评价 |
4.6 基于LSE模型的城乡水贫困驱动因素分析 |
4.6.1 城市水贫困的驱动因素类型 |
4.6.2 农村水贫困的驱动因素类型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的失衡性研究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方法选择:共生模型 |
5.3 城乡水贫困的共生演化机制 |
5.4 城乡水贫困的失衡关系分析 |
5.4.1 协同型区域 |
5.4.2 竞合型区域 |
5.4.3 冲突型区域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的滞后性及时间演化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方法选择:脱钩模型 |
6.3 城乡水贫困的脱钩关系分析 |
6.4 城乡水贫困失衡性的模拟预测 |
6.4.1 计量模型选择 |
6.4.2 模型的检验 |
6.4.3 预测结果及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的协调性及空间异质性 |
7.1 问题的提出 |
7.2 方法选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7.2.1 全局自相关 |
7.2.2 局部自相关 |
7.3 城乡水贫困的协调性分析 |
7.4 城乡水贫困的空间异质性分析 |
7.4.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7.4.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西北地区水资源管理的政策建议 |
8.1 问题的提出 |
8.2 水资源管理政策设计的必要性 |
8.2.1 水资源分配不公 |
8.2.2 基础设施投入不均 |
8.2.3 水资源环境恶化 |
8.2.4 管理与技术人才不匹配 |
8.3 水资源管理政策设计的原则 |
8.3.1 坚持水资源利用效率优先 |
8.3.2 兼顾城乡用水公平 |
8.3.3 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 |
8.3.4 注重水资源政策设计的前瞻性与战略性 |
8.4 水资源管理政策的若干建议 |
8.4.1 建立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系 |
8.4.2 强化水资源法律保障与监督体系 |
8.4.3 推进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 |
8.4.4 加速城乡水资源管理一体化发展 |
8.4.5 改革水利设施投资制度 |
8.4.6 完善水资源补偿政策 |
8.4.7 提高全民水资源保护意识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白洋淀景区旅游足迹测算与环境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2 相关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4 研究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3 白洋淀景区旅游发展概况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白洋淀旅游资源环境情况 |
3.3 白洋淀旅游开发状况 |
3.4 白洋淀景区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白洋淀景区旅游足迹计算 |
4.1 旅游足迹计算方法介绍 |
4.2 问卷调查与分析 |
4.3 白洋淀景区旅游足迹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5 白洋淀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 |
5.1 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
5.2 白洋淀旅游环境承载力计算 |
5.3 白洋淀旅游足迹赤字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白洋淀旅游合理接待规模分析 |
6.1 白洋淀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6.2 白洋淀旅游开发情景分析 |
6.3 白洋淀旅游合理接待规模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白洋淀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 |
7.1 适当控制旅游开发规模 |
7.2 减少旅游过程中的碳排放 |
7.3 提高旅游水资源利用效率 |
7.4 提倡游客健康饮食与适当住宿 |
7.5 提高旅游环境承载力 |
7.6 多举措促进白洋淀旅游业健康发展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长三角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及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水资源承载力及协调性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资源承载力国外研究进展 |
1.2.2 水资源承载力国内研究进展 |
1.2.3 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进展 |
1.2.4 研究评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 |
2.1 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资源稀缺理论 |
2.1.3 自然-社会二元模式下水文循环理论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承载力 |
2.2.2 水资源承载力 |
第3章 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利用现状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
3.3 水资源状况 |
3.4 水资源利用现状 |
第4章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 |
4.1 水资源承载力内涵、特性 |
4.1.1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 |
4.1.2 水资源承载力的特性 |
4.2 构建“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
4.2.1 “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内涵 |
4.2.2 指标选取原则 |
4.2.3 指标体系的确定 |
4.2.4 评价指标分级标准 |
4.2.5 数据来源 |
4.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 |
4.3.1 变异系数法 |
4.3.2 灰色关联度法 |
4.4 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和协调发展模型 |
第5章 长三角地区水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研究 |
5.1 长三角水资源承载力的纵向评价及分析 |
5.1.1 水资源承载力纵向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5.1.2 水资源承载力纵向评价各分解子系统分析 |
5.2 长三角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横向评价及分析 |
5.2.1 水资源承载力横向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5.2.2 水资源承载力横向评价各分解子系统分析 |
第6章 长三角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协调发展分析 |
6.1 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等级划分标准 |
6.1.1 协调度等级划分标准 |
6.1.2 协调发展度等级划分标准 |
6.2 系统协调度、协调发展度时序演变分析 |
6.2.1 系统协调度时序演变 |
6.2.2 系统协调发展度时序演变 |
6.3 系统协调度、协调发展度空间分异分析 |
6.3.1 系统协调度空间分异特征 |
6.3.2 系统协调发展空间分异特征 |
第7章 结论、对策建议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及综合分区研究 ——以丹江口库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土地利用多功能研究 |
1.3.2 库区土地利用研究 |
1.3.3 研究进展评述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研究理论体系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地域分异理论 |
2.1.3 系统理论 |
2.1.4 人地协调理论 |
2.1.5 区位理论 |
2.2 库区基本概念及土地利用特征 |
2.2.1 库区的基本概念 |
2.2.2 库区土地利用特征 |
2.3 土地利用多功能内涵梳理 |
2.3.1 土地利用多功能概念 |
2.3.2 土地利用多功能内涵属性 |
2.3.3 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内涵的特殊性 |
2.4 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类方案构建 |
2.4.1 已有分类方案及适用性分析 |
2.4.2 基于水资源保护特殊需求的分类方案 |
2.5 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目标与原则 |
2.5.1 库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 |
2.5.2 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目标 |
2.5.3 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原则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及分区方法体系 |
3.1 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体系 |
3.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2 改进突变级数模型构建 |
3.2 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研究 |
3.2.1 基于微观尺度的水资源保障功能演变特征 |
3.2.2 县域尺度的多功能时空分异 |
3.3 土地利用多功能影响因素研究 |
3.3.1 影响因素分析与备选指标体系构建 |
3.3.2 GWR模型构建 |
3.4 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综合分区方案 |
3.4.1 常用分区方法 |
3.4.2 现有分区方法适用性分析 |
3.4.3 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思路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
4.1 研究区概况 |
4.1.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简介 |
4.1.2 研究区范围界定 |
4.1.3 自然地理概况 |
4.1.4 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 |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数据处理过程 |
第五章 丹江口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 |
5.1 基于微观尺度的水资源保障功能时空格局 |
5.1.1 水源涵养功能时空演变特征 |
5.1.2 土壤保持功能时空演变特征 |
5.2 县域尺度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 |
5.2.1 土地利用环境功能时空分异 |
5.2.2 土地利用社会功能时空分异 |
5.2.3 土地利用经济功能时空分异 |
5.2.4 土地利用总功能时空分异 |
5.3 土地利用多功能影响因素研究 |
5.3.1 模型变量的筛选及建模 |
5.3.2 地形起伏度对土地利用多功能的影响 |
5.3.3 年均降雨量对土地利用多功能的影响 |
5.3.4 地均GDP对土地利用多功能的影响 |
5.3.5 土地开发强度对土地利用多功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丹江口库区多功能综合分区与差异化政策建议 |
6.1 基于系统聚类的初步分区 |
6.2 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修正 |
6.2.1 基于主导功能综合变化的分区修正 |
6.2.2 基于功能权衡分析的分区修正 |
6.3 分区方案合理性及各分区特征 |
6.3.1 分区方案合理性分析 |
6.3.2 各分区特征及功能定位 |
6.4 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管控与政策建议 |
6.4.1 多功能发展与土地利用政策导向 |
6.4.2 水资源安全保障手段分区匹配 |
6.4.3 制度保障措施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基于水土资源与经济双重约束的新疆人口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内容 |
1.3.4 研究目标 |
1.3.5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4 本研究可能存在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本研究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 |
1.4.2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相关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资源 |
2.1.2 承载力 |
2.1.3 人口承载力 |
2.1.4 资源人口承载力 |
2.1.5 经济人口承载力 |
2.1.6 综合人口承载力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人口理论 |
2.2.2 人口承载力理论 |
2.2.3 资源稀缺理论 |
2.2.4 短板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基于水土资源与经济双重约束的新疆人口承载力分析框架 |
2.3.1 新疆水土资源相互关系分析 |
2.3.2 新疆水土资源与经济相互关系分析 |
2.3.3 基于水土资源与经济双重约束的新疆人口承载力研究机理分析 |
第三章 新疆人口、水土资源与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3.1 新疆人口现状分析 |
3.1.1 新疆人口规模与增速 |
3.1.2 新疆人口空间分布状况 |
3.1.3 新疆人口结构状况 |
3.2 新疆水资源现状分析 |
3.2.1 新疆河流水系与湖泊现状 |
3.2.2 新疆水资源总量及利用现状 |
3.2.3 新疆水资源特点及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 新疆土地资源现状分析 |
3.3.1 新疆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
3.3.2 新疆可利用耕地资源现状分析 |
3.3.3 新疆土地资源特点及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 新疆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3.4.1 新疆经济规模与增速分析 |
3.4.2 新疆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3.4.3 新疆固定资产投资现状分析 |
3.4.4 新疆社会消费现状分析 |
3.4.5 新疆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
第四章 新疆水资源人口承载力分析 |
4.1 新疆水资源人口承载力内涵辨析 |
4.2 新疆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模型构建 |
4.2.1 系统动力学模型各主要子系统分析 |
4.2.2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4.2.3 模型主要微分方程及参数设定 |
4.2.4 系统动力学模型检验 |
4.3 新疆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测度与预测结果分析 |
4.3.1 新疆及各地州市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测度结果与分析 |
4.3.2 新疆及各地州市水资源人口承载力富余和超载状况分析 |
4.3.3 新疆及各地州市水资源人口承载力预测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疆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分析 |
5.1 新疆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内涵辨析 |
5.2 新疆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模型构建 |
5.2.1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思路 |
5.2.2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模型构建 |
5.2.3 主要数据来源 |
5.3 新疆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测度与预测结果分析 |
5.3.1 新疆及各地州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测度结果分析 |
5.3.2 新疆及各地州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富余和超载状况分析 |
5.3.3 新疆及各地州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预测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疆经济人口承载力分析 |
6.1 新疆经济人口承载力内涵辨析 |
6.2 新疆经济人口承载力模型构建 |
6.2.1 经济人口承载力研究思路 |
6.2.2 经济人口承载力模型构建 |
6.2.3 数据来源 |
6.3 新疆经济人口承载力测度与预测结果分析 |
6.3.1 新疆及各地州市经济人口承载力测度结果分析 |
6.3.2 新疆及各地州市经济人口承载力富余和超载状况分析 |
6.3.3 新疆及各地州市经济人口承载力预测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新疆综合人口承载力分析 |
7.1 新疆综合人口承载力分析框架 |
7.1.1 新疆综合人口承载力内涵辨析 |
7.1.2 新疆综合人口承载力研究思路 |
7.2 新疆综合人口承载力测算模型构建 |
7.2.1 模型的构建 |
7.2.2 权重的确定 |
7.3 新疆综合人口承载力测度与预测结果分析 |
7.3.1 新疆及各地州市综合人口承载力测度结果分析 |
7.3.2 新疆及各地州市综合人口承载力富余和超载状况分析 |
7.3.3 新疆及各地州市综合人口承载力预测结果分析 |
7.4 新疆综合人口承载力与新疆人口合理分布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和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1.1 新疆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总体富余,但空间分布不均衡 |
8.1.2 新疆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总体富余,但受水资源影响较大 |
8.1.3 新疆经济人口承载力总体超载,且空间差异显着 |
8.1.4 新疆综合人口承载力总体富余,制约短板空间差异显着 |
8.1.5 短期内新疆人口承载力的提升需要破除经济因素的弱约束作用 |
8.1.6 长期内新疆人口承载力的提升需要破除水土资源的强约束作用 |
8.2 主要政策建议 |
8.2.1 坚持可持续发展,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 |
8.2.2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优化人口空间分布 |
8.2.3 合理规划跨区域、跨流域调水入疆,结构性提高新疆供水能力 |
8.2.4 大力发展人力资本,鼓励技术创新 |
8.2.5 把握“一带一路”发展机遇,打破资源诅咒约束 |
8.2.6 合理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9)广西西江流域社会水文系统时空变化与脆弱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关于脆弱性的研究 |
1.2.2 关于流域社会水文系统的研究 |
1.2.3 关于广西西江流域社会水文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2 社会水文系统脆弱性评价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 |
2.1 理论基础 |
2.1.1 系统论 |
2.1.2 社会水文学 |
2.2 核心概念 |
2.2.1 流域社会水文系统 |
2.2.2 社会水文系统脆弱性 |
2.3 社会水文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
2.3.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2.3.2 评价单元的确定 |
2.3.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2.3.4 等级分类 |
3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自然水文概况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3.1.3 生态环境问题 |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2.1 遥感数据 |
3.2.2 其他数据 |
4 广西西江流域社会水文系统时空变化 |
4.1 广西西江流域水资源子系统变化 |
4.1.1 水资源总量时空特征 |
4.1.2 降水总量时空变化 |
4.1.3 供用水变化及空间自相关分析 |
4.2 广西西江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变化 |
4.2.1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 |
4.2.2 植被覆盖时空变化 |
4.2.3 废污水排放时空特征 |
4.3 广西西江流域人口子系统变化 |
4.3.1 人口总体特征 |
4.3.2 人口密度变化 |
4.3.3 出生人口变化 |
4.4 广西西江流域经济子系统变化 |
4.4.1 地区生产总值特征 |
4.4.2 产业结构变化 |
4.5 广西西江流域人口-水资源-经济子系统耦合 |
4.5.1 人口子系统与水资源子系统耦合特征 |
4.5.2 经济子系统与水资源子系统耦合特征 |
4.5.3 社会经济与水资源协调类型划分 |
5 广西西江流域社会水文系统脆弱性评价 |
5.1 单项评价 |
5.1.1 社会水文系统敏感度 |
5.1.2 社会水文系统恢复力 |
5.1.3 社会水文系统压力 |
5.2 综合评价 |
5.2.1 社会水文系统不同脆弱性等级面积及占比分析 |
5.2.2 社会水文系统脆弱性时间变化分析 |
5.3 脆弱性分区 |
5.4 综合整治建议 |
5.4.1 加强流域生态保护,建立生态发展机制 |
5.4.2 优化产业布局,构建健康友好型流域 |
5.4.3 加强水资源管理,维护流域水质健康 |
5.4.4 完善法律法规,建设“数字流域” |
6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1.1 流域社会水文系统的构建方面 |
6.1.2 社会水文系统要素时空变化特征方面 |
6.1.3 社会经济与水资源耦合特征方面 |
6.1.4 社会水文系统脆弱性评价方面 |
6.1.5 流域综合整治建议方面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10)河北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现状 |
1.3.1 水资源管理研究现状 |
1.3.2 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现状 |
1.3.3 水资源与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研究现状 |
1.3.4 综述小结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水资源利用概念 |
2.1.2 经济增长概念 |
2.1.3 耦合概念 |
2.1.4 耦合协调度概念 |
2.2 基础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资源经济学理论 |
2.2.3 公共产品理论 |
2.3 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
3 河北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现状 |
3.1 河北省经济发展现状 |
3.2 河北省水资源利用现状 |
3.2.1 河北省水资源总量现状 |
3.2.2 河北省供水现状 |
3.2.3 河北省用水现状 |
3.2.4 河北省用水效率现状 |
3.2.5 河北省水资源管理政策现状 |
3.3 河北省经济增长过程中水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
3.3.2 水污染严重 |
3.3.3 水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升 |
4 河北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分析 |
4.1 向量自回归模型基础理论 |
4.1.1 VAR模型构建 |
4.1.2 平稳性检验 |
4.1.3 协整检验 |
4.1.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4.1.5 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分析 |
4.2 河北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分析 |
4.2.1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
4.2.2 协整检验 |
4.2.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4.2.4 脉冲响应结果分析 |
4.2.5 方差分解分析 |
5 河北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度分析 |
5.1 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 |
5.1.1 评价体系构建 |
5.1.2 评价方法 |
5.2 河北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度分析 |
5.2.1 指标权重测算结果 |
5.2.2 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度评价 |
6 研究结论 |
7 政策建议 |
7.1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
7.2 提升用水效率,降低用水总量 |
7.3 维持水资源开发总量,积极开拓其他水源 |
7.4 政府强化节水管理,全面实施节水战略 |
7.5 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人口、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D]. 冯朝红.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新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量水发展模式研究[D]. 热孜娅·阿曼. 新疆大学, 2021
- [3]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D]. 唐家凯. 兰州大学, 2021(09)
- [4]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研究:失衡、演化及空间异质性[D]. 刘文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5]白洋淀景区旅游足迹测算与环境承载力研究[D]. 褚英敏.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6]长三角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及协调发展研究[D]. 李骥飞.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及综合分区研究 ——以丹江口库区为例[D]. 张利国.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8]基于水土资源与经济双重约束的新疆人口承载力研究[D]. 武庆彬.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9]广西西江流域社会水文系统时空变化与脆弱性评价[D]. 廖春贵. 南宁师范大学, 2019(01)
- [10]河北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评价研究[D]. 李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