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可以吃的大豆低聚糖

糖尿病人可以吃的大豆低聚糖

一、大豆低聚糖糖尿病人可以吃的糖(论文文献综述)

仇菊,吴伟菁,朱宏[1](2021)在《苦荞调控血糖功效及其在糖尿病人主食开发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糖尿病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危机。中国具有全球最多的糖尿病患者,数量高达1.14亿人,更有近5亿的糖尿病前期人群。饮食控制对于二型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至关重要。而苦荞作为药食同源的谷物,兼具主食和调控血糖的双重营养功能。本文就苦荞调控血糖健康功效的科学证据、物质基础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经分析,发现仍然缺乏对苦荞中蛋白质、活性肽、膳食纤维及抗性淀粉等血糖调控作用的深入研究。同时,分析了苦荞在主食加工过程中的营养保持及品质提升。基于以上科学证据,文章提出了苦荞作为糖尿病主食所具备的潜力以及面临的挑战,以期为苦荞特征功能成分的进一步挖掘和作为糖尿病特殊膳食食品应用提供思路。

张桢玉[2](2021)在《大麦β-葡聚糖复合小麦蛋白脂肪替代物的制备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脂肪替代物能够在不显着影响食物品质的情况下,部分替代食物中的脂肪,甚至能够在完全减油的情况下模拟脂肪,从而改变低脂、脱脂食物的质地,使风味释放向着理想方向进行,最终能够在不改变口感的同时降低多种因摄入脂肪过多所引起的疾病的发病率。21世纪以来,人们对于食物的要求从饱腹逐渐向高质量、更健康方向发展。因此,研究安全合适的脂肪替代物是一个十分有前景的方向。本文利用大麦β-葡聚糖对小麦面筋蛋白进行糖基化改性,测定了糖基化反应对于小麦蛋白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进而探讨共聚复合物作为脂肪替代物用于微波蛋糕的可能性。首先,研究了大麦β-葡聚糖复合小麦面筋蛋白糖基化反应过程的进程。通过接枝度和褐变程度的测定得知,当水溶液中糖:蛋白质量比为1:1,且反应时间为45 min时,体系的糖基化反应程度最大,接枝度达到35.4%,反应过程中褐变程度平稳。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以及表面疏水性测定得知,糖基化反应在小麦蛋白中引入亲水性羟基,使得小麦面筋蛋白二级结构改变,并且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证实了这一点。其次,研究了糖基化反应对于小麦蛋白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糖基化反应能够使小麦蛋白的溶解度、持水持油特性、乳化特性、起泡特性显着提高。其中,不同p H下的溶解度均有提高,持水性在35.04%的基础上增加到了54.98%,持油性在13.04%的基础上增加到了46.11%,乳化性从8.15 m2/g提高到10.11 m2/g,乳化稳定性由38.39%提高到90.05%。结合乳液微观形态观察,确定了共聚复合物的作用位点。研究了添加大麦β-葡聚糖、小麦蛋白和共聚复合物的不同减油水平的微波蛋糕糊的流变学性质,初步说明共聚复合物溶液有潜力替代微波蛋糕糊中50%的油添加量。最后,研究了微波蛋糕制作时的配方对于微波蛋糕性质的影响。从表观性质来说,当添加10 mg/m L共聚复合物溶液并且减油量为50%时,微波蛋糕能较好地模拟未减油蛋糕的比容和颜色。当蛋糕糊中水分含量继续提高,减油量较高时,水分会对微波蛋糕的表观性质产生不利影响,表现为上表面黏性增加,比容减小。质构特性方面,添加10mg/m L共聚复合物溶液并且减油量为50%能够较好地模拟未减油蛋糕的硬度、内聚力、咀嚼性和回弹性,与感官评价结果相符。这给大麦β-葡聚糖与小麦蛋白共聚复合物作为脂肪替代物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顾艳阳[3](2021)在《超高压处理对莲藕膳食纤维理化性质、降糖功效的影响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莲藕(Nelumbo nucifera Gaertn)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水生蔬菜,莲藕汁是一种常见的莲藕加工产品,但莲藕汁加工过程中会产生约30%莲藕渣,莲藕渣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DF)、多酚等生理活性物质。近年来,静态超高压(HHP)处理可提高果蔬残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SDF)的含量被广为报道,并且富含DF的饮料已经成为新的消费时尚。因此,本研究通过HHP处理对莲藕渣DF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改性,探讨莲藕渣SDF的降血糖功效,最后通过响应面法确定获得藕汁藕渣混合物中高SDF含量的HHP处理条件,并研制高纤维莲藕饮料,为实现莲藕渣的绿色高值利用与莲藕汁的功能提升提供了借鉴。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明确了HHP处理对莲藕渣膳食纤维的改性作用。结果显示HHP处理可显着提高SDF提取率和改善SDF的理化性质。经HHP处理后,SDF表面出现大量的突起和裂缝,同时持水性、持油性和膨胀性显着增加,分别是未改性组的2.13、2.72和2.43倍。另据测定,莲藕渣膳食纤维分子量为1127~1268kDa,HHP处理可使分子量减小。莲藕渣SDF为典型的多糖结构,由甘露糖、核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和岩藻糖8种单糖组成,而HHP处理可增加葡萄糖、半乳糖醛酸、半乳糖和阿拉伯糖的摩尔百分比。另外,改性SDF具有较高的峰值温度,表明其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并且具有较低的粘度值。(2)研究了HHP改性莲藕渣SDF对糖尿病小鼠的降糖功效。通过链脲佐菌素构建糖尿病小鼠模型后,分别灌胃盐酸二甲双胍和不同剂量的莲藕渣SDF溶液进行症状缓解。干预后,高剂量组(HSDF)小鼠的体重上升,摄食量、饮水量和空腹血糖值下降,糖尿病小鼠“三多一少”的症状得到缓解。高剂量SDF能够有效降低糖尿病小鼠血清中TC、TG、LDL-C和INS的含量,升高HDL-C的含量;降低肝脏和胰腺组织中MDA的含量,显着提高GSH-Px和SOD的酶活力;降低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含量。HSDF组对糖尿病小鼠的降糖降脂效果与阳性对照组相近,说明高剂量的莲藕渣SDF可以缓解小鼠的糖尿病症状。(3)分离得到莲藕清汁与莲藕渣,汁渣按3:1质量比混合后加入a-淀粉酶和蛋白酶,进行HHP处理。以莲藕汁中SDF含量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对HHP处理参数进行优化。优化结果显示:HHP压强为408 MPa、HHP时间为21min、HHP温度为44℃时,莲藕汁中SDF含量最大,达到0.45 g/100mL,相比对照提高了2.25倍。(4)根据莲藕汁SDF含量的响应面优化结果制备高纤维莲藕汁,经风味状态调配得到高纤维莲藕悬浮饮料,进行超高压非热杀菌,并与热杀菌样品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HHP灭菌饮料的褐变度显着低于巴氏杀菌和高温蒸汽灭菌饮料;相比于巴氏杀菌和HHP灭菌饮料,高温蒸汽灭菌饮料具有更高的香气评分,但HHP灭菌饮料与热杀菌饮料的综合感官评分无显着差异;较高压强处理(500MPa,10 min)的莲藕饮料在4℃、21天贮藏期内的菌落总数满足商业要求(<10CFU/mL)。

罗说明,章紫薇[4](2020)在《糖友饮食“答疑时间”到》文中研究说明影响血糖控制的因素很多,其中患者可自我调控的因素均与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糖尿病警报已响彻全球,中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世界排名第一。糖尿病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国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不论你年龄多大、住在哪儿、收入几何,糖尿病都可以发生。饮食治疗是所有类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也是糖尿病自然病程中任何阶段的预防和控制都不可或缺的措施。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膳食指南》的推荐意见及糖尿病患者向我们咨询的常见问题,下面这三条纪律及常见饮食误区,请务必注意!

孙健平,赵铮,李栋,康宗华,邓嘉进,刘光辉[5](2020)在《粮食科技与创新从亚太走向世界——“第二届ICC亚太区国际粮食科技大会”专家报告内容集锦(三)》文中研究说明杂粮已成为人们日常饮食重要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并已经接受杂粮中含有的多种营养成分对我们健康的促进作用。关于杂粮的营养健康与加工研究进展,在第二届ICC亚太区国际粮食科技大会上,来自全球粮食行业多位专家就这个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可以说报告精彩纷呈。科学家们从原料的种植、处理及加工等工序吐故纳新、苦心钻研,旨在最大程度保证杂粮以合适的形式,

马淑然,沈海滨[6](2020)在《漫谈谷物在健康养生中的食疗价值》文中研究表明人体生命活动离不开三大营养物质,即糖类、脂肪、蛋白质,这三类物质都可以在食物中获取,其中糖类的主要物质来源就是本文所谈论的谷物。一般而言,糖类、脂肪、蛋白质摄入占供能总量的比例是:糖类占50%~65%,脂肪占20%~30%,蛋白质

孟昭群[7](2020)在《增强免疫力宜吃这些食物》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机能就会下降,免疫力也会降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体质变差了。人体免疫力低就会引发多种疾病,影响身心健康。因此,平时注重增强机体免疫力非常重要。"民以食为天",增加身体免疫力关键应从日常饮食方面入手,经常选择食用具有增强免疫力作用的食物,保证各种营养的需求,才能强身健体,防病延寿。燕麦:燕麦中的营养物质非常丰富,含有大量的身体必需的B族维生素和锌元素,均对糖和脂肪的代谢具有调节作用,尤其是有助于降低身体中胆固醇含量,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柴晓玲[8](2020)在《植物蛋白饮料中呋喃类物质的检测及减控方法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呋喃类物质代表了一类广泛的异质性、低分子量的分子,具有潜在致癌性,它们是热诱导反应中的产物或中间体,广泛存在于热加工食品中,能显着地改变加热食品的感官特性,但人体摄入一定量后会引起不良反应。本文旨在建立一种植物蛋白饮料中呋喃、5-羟甲基糠醛和糠醛的快速检测方法,建立以果糖和谷氨酸为主要反应物的美拉德模拟体系,研究不同条件对模拟体系中呋喃、5-羟甲基糠醛和糠醛生成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呋喃类物质的减控措施。1)采用电化学方法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同时检测食品中的呋喃、5-羟甲基糠醛和糠醛。研究了呋喃、5-羟甲基糠醛和糠醛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性质,并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植物蛋白饮料中这3种物质的方法。利用微分脉冲伏安法对植物蛋白饮料中的呋喃、5-羟甲基糠醛和糠醛进行定量分析并优化检测条件:支持电解质溶液为0.15 mol/L的LiClO4-乙腈溶液,电位增量为0.005 V,脉冲幅度、脉冲宽度均为0.05V,脉冲间隔为0.3 s。最优条件下呋喃的线性范围为260μmol/L,最低检测限为0.55μmol/L(RSN=3);5-HMF的线性范围为20120μmol/L,最低检测限为0.90μmol/L(RSN=3);糠醛的线性范围为10140μmol/L,最低检测限为0.74μmol/L(RSN=3)。利用该法检测植物蛋白饮料样品中的3种呋喃类物质,回收率为96.5%107.7%,与气-质联用法相比,结果一致,表明该法用于食品中呋喃类物质的检测是可行的,且具有快速、简便、样品前处理简单等优势。2)食品中的呋喃类物质主要通过高温条件下美拉德反应、糖的热降解等途径生成,因此本章基于植物蛋白饮料中的主要成分,研究不同种类的糖、氨基酸及不同反应条件下果糖/谷氨酸模拟体系中呋喃、5-羟甲基糠醛和糠醛生成的规律。结果表明:糖和氨基酸的种类、加热温度和时间是影响3种呋喃类物质生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以果糖和谷氨酸为主要反应物建立美拉德模拟体系,呋喃、5-羟甲基糠醛和糠醛的生成量与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呈正相关,180℃条件下加热30 min,糠醛的生成量约是80℃的9倍;微波加热可以减少呋喃类物质的生成;另外酸性条件不利于呋喃的生成,碱性条件不利于5-羟甲基糠醛的生成;果糖与谷氨酸的摩尔比例为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3种呋喃类物质的含量,当果糖与谷氨酸的摩尔比例为1:4、0.6:1、0.8:1时,3种物质生成量要比摩尔比例为1.2:1、1.4:1、4:1时小很多,说明果糖过量引起的影响要比谷氨酸过量引起的影响大。3)在果糖/谷氨酸模拟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天然抗氧化物质、非蛋白氨基酸等物质对3种呋喃类物质生成量的影响,探究新的减控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一定量的竹叶黄酮、银杏黄酮、叶黄素、姜黄素、黑米花青素、茶多酚、茶氨酸和γ-氨基丁酸,均能对模拟体系中3种呋喃类物质起到抑制作用。但不同种类的天然抗氧化物质对呋喃、5-羟甲基糠醛和糠醛抑制效果不同,竹叶黄酮对呋喃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高达64.99%;姜黄素对5-羟甲基糠醛的抑制效果最好,其次是竹叶黄酮;竹叶黄酮对糠醛的减控效果最佳,抑制率为61.18%。2种非蛋白氨基酸中茶氨酸的效果要优于γ-氨基丁酸,茶氨酸对呋喃、5-羟甲基糠醛和糠醛的最大抑制率分别为68.15%、62.70%、47.22%,γ-氨基丁酸对3种物质的最大抑制率分别为25%、61.65%、42.72%;且γ-氨基丁酸需要控制其添加量,添加量过大可能会促进3种呋喃类物质的生成。

李靖雯[9](2020)在《蒲公英根及其与葛根、黄芪协同降糖作用研究》文中指出如今,慢性疾病已经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糖尿病就是其一。因此生物活性强、安全性高同时又具有降血糖功能的药食同源植物备受关注。本实验以蒲公英根为原料,研究溶剂极性对蒲公英根提取物活性功能的影响,比较不同溶剂提取物对抗氧化能力和降糖能力的影响,并对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进行分析。选取最佳溶剂提取物与葛根、黄芪进行复配,探究降血糖能力。通过对胰岛素诱导的HepG2细胞实验,对各提取物及复配物进行降糖能力验证,为蒲公英根的功能性食品药品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1)溶剂极性对蒲公英根提取物活性的影响。采用不同极性的6种溶剂制备蒲公英根提取物,提取溶剂的极性对提取率以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差异显着,并且随着溶剂极性的降低,提取率和抗氧化活性也随之下降,水的提取率最高可达24.87%,且水提物清除DPPH自由基、对羟基自由基和ABTS+·能力最高,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6种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率随着浓度的增加不断增大,5 mg/mL浓度时,水提物对两种酶的抑制能力最强,分别为71.56%和74.9%。(2)蒲公英根提取物成分与功能相关性分析。6种提取物中水提取物多糖含量最高为63.92 mg/g,乙醇提取物总黄酮和总酚含量最高,分别为10.03 mg/g和12.26 mg/g,甲醇提取物皂苷含量最高为0.88 mg/g。根据提取物中活性成分与降糖、抗氧化相关性分析可知,多糖是影响蒲公英根生物活性的主要成分。(3)蒲公英根提取物与葛根、黄芪协同降糖作用研究。以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能力为考察指标,确定了蒲公英根与葛根、黄芪复配的最优协同配比。通过建立体外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模型,研究各提取物及复配物对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组对胰岛素抵抗均有改善,且复配组与单一组比较对糖代谢影响差异显着。最佳协同组蒲公英根:葛根:黄芪质量比为1:1:3时,对葡萄糖消耗量及肝糖原含量最高,对HK、PK活性影响最强。(4)蒲公英根、葛根以及黄芪颗粒制备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选择复配物:甘露醇:微晶纤维素为3:2:1时,吸湿率最低为7.46%,且成型率达到91.94%。阿斯巴甜添加量为0.5%时,口感最适。选取浓度为80%的乙醇作为溶剂,制备出颗粒效果最佳。同时对颗粒质量进行评价,休止角平均值为35.3°,临界相对湿度在69%以下时,满足颗粒制备要求。综上所述,本论文的研究为蒲公英根的开发应用提供了新途径,同时在开发功能性食品以及降糖药物中提供了理论基础,具有指导意义。

马诗文[10](2020)在《复合酶法制备绿豆抗氧化活性多肽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植物肽在人体内易被吸收利用,具有高抗氧化性、高安全性、低生产成本等优点,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利用绿豆蛋白酶解制备绿豆多肽是提高绿豆市场价值的良好方法之一,为绿豆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新思路。本文研究内容有以下几点:1.利用凯氏定氮法测得其蛋白质含量为85.41%。通过单酶水解方法,以绿豆蛋白为原料,确定碱性蛋白酶水解绿豆蛋白制备绿豆多肽的工艺条件为p H8.5、温度60℃、底物浓度9%、酶用量5%,水解度为31.55%,多肽得率为12.5%;中性蛋白酶水解绿豆蛋白制备绿豆多肽的工艺条件为p H 7.0、温度50℃、底物浓度9%、酶用量6%,水解度为30.49%,多肽得率为12.1%。2.将碱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进行复合,研究了复合酶加入方式对水解效果的影响。研究得到最佳加酶方式为先加入碱性蛋白酶,中间不需要经过高温灭酶处理,再加入中性蛋白酶酶解。复合酶协同水解绿豆蛋白制备绿豆多肽的工艺条件为p H 8.5、温度56℃、底物浓度为8%、酶用量4%、复合酶比例为1:1、水解时间为180min,此时的水解度为33.95%,多肽得率为13.17%。3.以绿豆蛋白和Vc作为对照,通过测定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清除OH·自由基能力和清除O2-·自由基能力研究绿豆多肽抗氧化活性。发现绿豆抗氧化多肽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羟自由基均有良好的清除能力,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82.8%,76.82%和56.85%。4.将绿豆多肽应用在饮料当中,开发出一款新型添加绿豆抗氧化多肽的抗氧化饮料产品。研究抗氧化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绿豆多肽添加量0.7%、茶糖添加量4%、柠檬酸添加量0.04%,此饮料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81.48%,73.18%,54.9%,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5.对绿豆蛋白的酶解物进行调配,研制出绿豆抗氧化肽糯米酒。研究绿豆多肽糯米稠酒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5d,加料水比1:0.6(g/m L),加曲量0.5%(g/100g),加肽量为0.1%。这时得到的米酒口感最好,适合进行传统发酵。此时绿豆多肽糯米稠酒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为79.85%,超氧自由基清除率为69.6%,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2.53%,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二、大豆低聚糖糖尿病人可以吃的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豆低聚糖糖尿病人可以吃的糖(论文提纲范文)

(1)苦荞调控血糖功效及其在糖尿病人主食开发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苦荞食品的人群健康效用研究
2 以苦荞籽粒为原料的动物试验研究
    2.1 高脂诱导的糖尿病鼠
    2.2 高果糖诱导的糖尿病鼠
    2.3 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鼠
    2.4 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鼠
3 苦荞中调控血糖的物质基础
    3.1 生物类黄酮
    3.2 肌醇及糖醇
    3.3 抗性淀粉
    3.4 膳食纤维
    3.5 蛋白质及活性肽
4 苦荞在糖尿病主食食品研发中的应用
    4.1 主食加工过程中苦荞活性物质的变化
    4.2 苦荞在中国糖尿病主食食品研发中的应用
5 结论

(2)大麦β-葡聚糖复合小麦蛋白脂肪替代物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糖基化反应
        1.1.1 蛋白质底物
        1.1.2 糖底物
    1.2 影响糖基化反应的因素
        1.2.1 蛋白质与糖的比例
        1.2.2 反应温度和时间
        1.2.3 其他因素
    1.3 蛋白质-糖复合物的功能特性与其作为脂肪替代物的潜力
    1.4 脂肪替代物的研究现状
    1.5 立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6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糖-蛋白比例与反应时间对大麦β-葡聚糖-小麦蛋白共聚复合物结构的影响
    2.1 材料与设备
        2.1.1 试验原料与试剂
        2.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大麦β-葡聚糖的提取
        2.2.2 原料基本成分测定
        2.2.3 糖基化小麦蛋白的制备
        2.2.4 糖基化程度的测定
        2.2.5 微观结构观察
        2.2.6 表面疏水性的测定
        2.2.7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测定
        2.2.8 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原料基本成分分析
        2.3.2 接枝度与褐变程度分析
        2.3.3 糖基化反应对于小麦蛋白微观结构的影响
        2.3.4 糖基化反应对于小麦蛋白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2.3.5 糖基化反应对于小麦蛋白分子结构的影响
    2.4 小结
第3章 糖基化反应对于小麦蛋白性质的影响
    3.1 材料与设备
        3.1.1 试验原料与试剂
        3.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溶解度的测定
        3.2.2 持水性和持油性的测定
        3.2.3 乳化性(EAI)和乳化稳定性(ESI)的测定
        3.2.4 起泡性(FC)和起泡稳定性(FS)的测定
        3.2.5 乳液液滴的微观结构观察
        3.2.6 蛋糕糊的制备
        3.2.7 蛋糕糊流变学性质的测定
        3.2.8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糖基化反应对于小麦蛋白溶解度的影响
        3.3.2 糖基化反应对于小麦蛋白持水性和持油性的影响
        3.3.3 糖基化反应对于小麦蛋白乳化特性的影响
        3.3.4 糖基化反应对于小麦蛋白起泡特性的影响
        3.3.5 共聚复合物在乳液中微观结构分析
        3.3.6 不同添加物(添加量)对于蛋糕糊流变性质的影响
    3.4 小结
第4章 大麦β-葡聚糖-小麦蛋白共聚复合物对于微波蛋糕的影响
    4.1 材料与设备
        4.1.1 试验原料与试剂
        4.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微波蛋糕的制备
        4.2.2 烘焙损失以及水分的测定
        4.2.3 比容的测定
        4.2.4 色差的测定
        4.2.5 质构特性的测定
        4.2.6 微波蛋糕感官评定测定
        4.2.7 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减油水平以及不同复合物添加量对于烘焙损失以及水分的影响
        4.3.2 不同减油水平以及不同复合物添加量对于比容和颜色的影响
        4.3.3 不同减油水平以及不同复合物添加量对于微波蛋糕质构特性的影响
        4.3.4 不同减油水平以及不同复合物添加量对于微波蛋糕感官评定的影响
    4.4 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超高压处理对莲藕膳食纤维理化性质、降糖功效的影响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1章 绪论
    1.1 莲藕及其加工利用现状
        1.1.1 莲藕
        1.1.2 莲藕的加工现状
    1.2 膳食纤维的研究现状
        1.2.1 膳食纤维的基本概念、分类与组成
        1.2.2 可溶性膳食纤维的理化特性
        1.2.3 可溶性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
    1.3 超高压技术在果蔬加工中的应用
        1.3.1 超高压技术对果蔬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改性作用
        1.3.2 超高压技术在果蔬汁及饮料加工中的应用
    1.4 富含膳食纤维果蔬饮料的研制现状
    1.5 立题背景、意义及内容
        1.5.1 立题背景和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2章 HHP处理对莲藕渣膳食纤维理化性质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主要试剂
        2.1.3 仪器与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莲藕渣预处理
        2.2.2 膳食纤维的提取
        2.2.3 SDF水化性能的测定
        2.2.4 红外光谱分析
        2.2.5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2.2.6 分子量测定
        2.2.7 单糖组成测定
        2.2.8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定
        2.2.9 静态流变特性测定
        2.2.10 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莲藕渣中膳食纤维的提取率
        2.3.2 HHP处理对莲藕渣SDF水化特性的影响
        2.3.3 莲藕渣SDF的结构特性分析
        2.3.4 莲藕渣SDF的热稳定特性分析
        2.3.5 莲藕渣SDF的流变特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莲藕渣SDF对糖尿病小鼠的降糖功效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主要试剂
        3.1.3 仪器与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莲藕渣SDF的制备
        3.2.2 柠檬酸缓冲液的配制
        3.2.3 实验动物建模、分组与干预
        3.2.4 小鼠喂养期间指标的测定
        3.2.5 小鼠生化指标的测定
        3.2.6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小鼠日常生长状态的观察
        3.3.2 小鼠日常摄食量、饮水量、体重的变化
        3.3.3 小鼠干预前后空腹血糖的变化
        3.3.4 莲藕渣SDF对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3.3.5 莲藕渣SDF对小鼠肝脏和胰腺组织中MDA含量、GSH-Px和SOD活性的影响
        3.3.6 莲藕渣SDF对小鼠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HHP处理提高莲藕汁SDF的工艺优化与高纤维莲藕饮料的研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主要试剂
        4.1.3 仪器与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HHP处理提高莲藕汁中SDF含量的工艺优化
        4.2.2 高纤维莲藕浊汁的制备工艺
        4.2.3 高纤维莲藕浊汁的调配
        4.2.4 高纤维莲藕悬浮饮料的装罐/袋、密封
        4.2.5 高纤维莲藕悬浮饮料的分组、杀菌、冷却
        4.2.6 高纤维莲藕悬浮饮料的贮藏期试验
        4.2.7 高纤维莲藕悬浮饮料的感官评价
        4.2.8 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HHP提高莲藕汁SDF含量的单因素试验结果
        4.3.2 HHP提高莲藕汁SDF含量的响应面试验结果
        4.3.3 HHP处理提高莲藕汁中SDF的含量测定
        4.3.4 高纤维莲藕悬浮饮料的贮藏期变化
        4.3.5 高纤维莲藕悬浮饮料的感官品质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语
    1 结论
    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糖友饮食“答疑时间”到(论文提纲范文)

饮食“纪律一”:科学饮食,吃动平衡,培养良好生活方式
饮食“纪律二”:主食定量,粗细搭配,提倡低血糖指数主食
饮食“纪律三”:清淡饮食,定时定量,注重自我行为管理
    问题一:控制饮食就是尽量少吃或者不吃吗?
    问题二:糖尿病患者可以喝牛奶和豆浆吗?可以吃零食加餐吗?
    问题三:糖尿病患者怎么吃水果?
    问题四:吃糖或喝甜饮料会得糖尿病吗?
    问题五:无糖食品能随便吃吗?“降糖食品”降糖靠谱吗?
    问题六:糖尿病患者能饮酒吗?
    问题七:苦瓜、南瓜与蜂胶可以降糖吗?
    问题八:糖尿病患者一天可以吃几个鸡蛋?

(5)粮食科技与创新从亚太走向世界——“第二届ICC亚太区国际粮食科技大会”专家报告内容集锦(三)(论文提纲范文)

1 玉米全组分在食品中的应用
    1.1 玉米全组分利用的必要性
    1.2 玉米全组分利用的途径与技术
        1.2.1 鲜食玉米加工概况
        1.2.2 籽粒玉米加工概况
    1.3 玉米全组分利用的关键问题
2 杂粮、薯类的精深加工技术及其相关产品
    2.1 杂粮馅料及预熟化产品
    2.2 杂粮饮料系列
    2.3 杂粮主食、烘焙系列
    2.4 杂粮方便、休闲产品
    2.5 杂粮特医食品
    2.6 薯类加工产品
3 燕麦精深加工的关键技术及产品开发
    3.1 国内外燕麦产业概况
        3.1.1 全球燕麦生产分布
        3.1.2 我国燕麦生产分布
        3.1.3 全球燕麦市场分析
        3.1.4 我国燕麦市场分析
    3.2 燕麦产品研发现状
    3.3 燕麦加工特性研究
        3.3.1 传统熟化工艺对燕麦加工特性研究
        3.3.2 燕麦麸皮添加量对面团流变特性及产品品质影响研究
        3.3.3 制粉方式对燕麦粉理化及面团特性影响研究
        3.3.4 不同籽粒特性与燕麦理化及加工品质指标关系研究
        3.3.5 不同工艺处理对燕麦及其产品品质影响研究
        3.3.6 不同物理化学条件对燕麦及其产品品质影响研究
    3.4 王健团队的研究
        3.4.1 莜麦发酵饮料的制备工艺研究
        (1)最佳发酵菌种的筛选
        (2)葡萄酒酵母发酵莜麦饮料的研制
        (3)乳酸菌发酵莜麦饮料的研制
        3.4.2 莜麦马铃薯复合代餐粉产品研发
        (1)马铃薯莜麦辅助降血糖代餐粉的研制
        (2)马铃薯莜麦减肥代餐粉的研制
        3.4.3 燕麦产品地方标准编制
4 马铃薯主食加工技术装备及其产业发展趋势
    4.1 马铃薯主食品种筛选与我国贮藏基地建设
        4.1.1 马铃薯主食品种专用基地建设
        4.1.2 马铃薯的收获、分级、包装、运输
        4.1.3 马铃薯的贮藏与保鲜
    4.2 马铃薯主食专用原料的初加工方式与产品
    4.3 马铃薯主食产品的深加工技术与装备
    4.4 国家马铃薯主食团队取得的研究成果
    4.5 马铃薯主食市场推广与产业发展对策
5 不同改性原料双螺杆挤压重组玉米的理化特性及流变特性分析
6 鲜食全谷物冷加工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
    6.1 鲜食谷物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6.2 鲜食谷物冷加工装备及产品成果
7结语

(6)漫谈谷物在健康养生中的食疗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平和类谷物
    1. 粳米
    2. 麦芽
    3. 玉蜀黍
    4.黄粱米
    5.芡实
    6.山药
    7.甘薯
    8.芋头
    9.黄豆
    10.黑豆
    11.豌豆
    12.蚕豆
    13.豇豆
温热类谷物
    1.糯米
    2.籼米
    3.高粱
    4. 谷芽
    5. 黍米
    6. 燕麦
    7. 白扁豆
    8. 刀豆
寒凉类谷物
    1.粟米
    2.荞麦
    3.大麦
    4.小麦
    5.薏苡仁
    6.青粱米
    7.浮小麦
    8. 魔芋
    9. 赤小豆
    1 0. 绿豆

(8)植物蛋白饮料中呋喃类物质的检测及减控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呋喃
        1.1.1 呋喃的理化性质、危害及风险
        1.1.2 食品中呋喃的形成途径和机制
        1.1.3 食品中呋喃的减控措施
        1.1.4 食品中呋喃的检测方法
    1.2 5-羟甲基糠醛
        1.2.1 5-羟甲基糠醛的理化性质及危害
        1.2.2 5-羟甲基糠醛的生成途径和机制
        1.2.3 食品中5-羟甲基糠醛的减控措施
        1.2.4 5-羟甲基糠醛的检测方法
    1.3 糠醛
        1.3.1 食品中糠醛的理化性质及危害
        1.3.2 食品中糠醛的生成途径和机制
        1.3.3 食品中糠醛的减控措施
        1.3.4 食品中糠醛的检测方法
    1.4 天然抗氧化物质及非蛋白氨基酸
        1.4.1 天然抗氧化物质
        1.4.2 非蛋白氨基酸
    1.5 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 电化学法同时检测食品中呋喃类物质的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3 方法
        2.3.1 玻碳电极的预处理
        2.3.2 溶液的配制
        2.3.3 标准曲线的测定
        2.3.4 植物蛋白饮料的制备
        2.3.5 植物蛋白饮料中的呋喃类物质的测定
        2.3.6 数据处理与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呋喃、5-羟甲基糠醛和糠醛的伏安性质与电极反应过程
        2.4.2 检测条件的优化
        2.4.3 呋喃类物质的氧化峰电流响应与其浓度之间的关系
        2.4.4 三种呋喃类物质之间响应电流的相互干扰情况
        2.4.5 电化学法结合化学计量学技术预测样品中的呋喃类物质
        2.4.6 实际植物蛋白饮料中呋喃类物质的测定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果糖/谷氨酸体系中呋喃类物质的形成规律
    3.1 引言
    3.2 材料和设备
        3.2.1 原料和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3 方法
        3.3.1 糖的种类对呋喃类物质生成量的影响
        3.3.2 氨基酸种类对呋喃类物质生成量的影响
        3.3.3 加热方式对Fru/Glu模拟体系中呋喃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3.3.4 加热温度对Fru/Glu模拟体系中呋喃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3.3.5 加热时间对Fru/Glu模拟体系中呋喃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3.3.6 反应底物pH对 Fru/Glu模拟体系中呋喃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3.3.7 反应物配比对Fru/Glu模拟体系中呋喃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3.3.8 呋喃类物质的检测
        3.3.9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糖的种类对呋喃类物质生成量的影响
        3.4.2 氨基酸种类对呋喃类物质生成量的影响
        3.4.3 加热方式对Fru/Glu模拟体系中呋喃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3.4.4 加热温度对Fru/Glu模拟体系中呋喃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3.4.5 加热时间对Fru/Glu模拟体系中呋喃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3.4.6 反应底物pH对 Fru/Glu模拟体系中呋喃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3.4.7 反应物配比对Fru/Glu模拟体系中呋喃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植物蛋白饮料中呋喃类物质减控措施的探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3 方法
        4.3.1 天然抗氧化物质对模拟体系中呋喃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4.3.2 非蛋白氨基酸对模拟体系中呋喃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天然抗氧化物质对模拟体系中呋喃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4.4.2 非蛋白氨基酸对模拟体系中呋喃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9)蒲公英根及其与葛根、黄芪协同降糖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蒲公英简介
        1.1.1 蒲公英概述
        1.1.2 蒲公英的成分
    1.2 蒲公英的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1.2.1 抗氧化功能
        1.2.2 降血糖功能
        1.2.3 降血脂功能
        1.2.4 抗菌活功能
        1.2.5 抗肿瘤功能
        1.2.6 抗炎和免疫调节功能
    1.3 葛根概述
        1.3.1 葛根简介
        1.3.2 葛根生物活性的研究
    1.4 黄芪的概述
        1.4.1 黄芪的简介
        1.4.2 黄芪生物活性的研究
    1.5 糖尿病研究进展
        1.5.1 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降糖机理
        1.5.2 肝脏对糖代谢的影响
    1.6 蒲公英降糖研究进展
        1.6.1 国内研究进展
        1.6.2 国外研究进展
    1.7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8 研究内容与方法
2 溶剂极性对蒲公英根提取物抗氧化及降糖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蒲公英根的不同溶剂提取物的制备
        2.3.2 抗氧化能力测定
        2.3.3 降糖能力测定
        2.3.4 蒲公英根提取物成分与功能相关性研究
        2.3.4.1 蒲公英根不同溶剂提取物中黄酮含量的测定
        2.3.4.2 蒲公英根不同溶剂提取物中皂苷含量的测定
        2.3.4.3 蒲公英根不同溶剂提取物中多糖含量的测定
        2.3.4.4 蒲公英根不同溶剂提取物中总酚含量的测定
        2.3.4.5 相关性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蒲公英根不同溶剂提取率
        2.4.2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2.4.3 羟基自由基(.OH)清除能力
        2.4.4 铁离子还原能力
        2.4.5 ABTS+.清除率的测定
        2.4.6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2.4.7 α-淀粉酶抑制活性
        2.4.8 蒲公英根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成分分析
        2.4.9 蒲公英根提取物成分与抗氧化活性和降糖能力相关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蒲公英根与葛根、黄芪协同降糖作用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3 试验方法
        3.3.1 蒲公英根提取物的制备
        3.3.2 葛根、黄芪提取物的制备
        3.3.3 葛根、黄芪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测定
        3.3.4 葛根与蒲公英根提物复配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测定
        3.3.5 黄芪与蒲公英根提物复配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测定
        3.3.6 正交试验优化配比
        3.3.7 中效原理
        3.3.8 联合指数(CI)
        3.3.9 HepG2细胞的培养
        3.3.10 胰岛素对细胞活力的影响
        3.3.11 胰岛素抵抗型HepG2(IR-HepG2)细胞模型的建立
        3.3.12 三种提取物及协同组对细胞活力的影响
        3.3.13 三种提取物及协同组对IR-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的影响
        3.3.14 三种提取物及协同组对IR-HepG2细胞糖原含量的影响
        3.3.15 三种提取物及协同组对IR-HepG2细胞己糖激酶(HK)和丙酮酸激酶(PK)活性的影响
    3.4 结果分析
        3.4.1 葛根与黄芪的提取率
        3.4.2 蒲公英根(TAR)与葛根提取物(PUE)水提物复配降糖能力
        3.4.3 蒲公英根(TAR)与黄芪提取物(AST)复配降糖能力
        3.4.4 正交实验结果
        3.4.5 蒲公英根水提物及协同组对降糖能力相互作用分析
        3.4.6 胰岛素模型
        3.4.7 三种提取物及协同组对细胞活力的影响
        3.4.8 三种提取物及协同组对细胞内葡萄糖消耗的影响
        3.4.9 三种提取物及协同组对细胞内糖原的影响
        3.4.10 三种提取物及协同组对细胞内己糖激酶(HK)的影响
        3.4.11 三种提取物及协同组对细胞内丙酮酸激酶(PK)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蒲公英根复合降糖颗粒制备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3 试验方法
        4.3.1 蒲公英根复配物原料制备
        4.3.2 颗粒成型率
        4.3.3 颗粒吸湿率
        4.3.4 颗粒溶化能力
        4.3.5 颗粒辅料初步筛选
        4.3.6 混合辅料配比的筛选
        4.3.7 矫味剂用量的确定
        4.3.8 溶剂的筛选
        4.3.9 颗粒质量评价
    4.4 结果与分析
        4.4.1 复合颗粒成型辅料的筛选
        4.4.2 混合辅料配比的确定
        4.4.3 矫味剂添加量的影响
        4.4.4 溶剂的筛选
        4.4.5 颗粒休止角水平测定
        4.4.6 颗粒临界相对湿度(CRH)的测定
        4.4.7 颗粒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能力
    4.5 本章小结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复合酶法制备绿豆抗氧化活性多肽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引言
        1.1.1 绿豆简介
        1.1.2 绿豆的营养价值与功能成分
    1.2 绿豆多肽
        1.2.1 绿豆多肽简介
        1.2.2 绿豆多肽的生物活性
        1.2.3 绿豆多肽的制备方法
    1.3 绿豆多肽活性研究进展
        1.3.1 抗氧化活性
        1.3.2 ACE抑制活性
        1.3.3 免疫活性
    1.4 绿豆多肽应用研究进展
        1.4.1 绿豆多肽在粮食食品中的应用
        1.4.2 绿豆多肽在饮料食品中的应用
        1.4.3 绿豆多肽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
        1.4.4 绿豆多肽在功能食品中的应用
        1.4.5 绿豆多肽在其他行业中的应用
    1.5 本文研究内容与意义
        1.5.1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2 研究意义
2.单酶法制备绿豆多肽工艺条件优化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2.1.1 实验材料
        2.1.2 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绿豆多肽的酶解工艺
        2.2.2 绿豆蛋白总氮测定
        2.2.3 水解度(DH)的测定
        2.2.4 多肽含量的测定
        2.2.5 单酶水解单因素试验
        2.2.6 酶解制备参数的优化
        2.2.7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绿豆蛋白含氮量的测定
        2.3.2 pH对碱性蛋白酶酶解反应的影响
        2.3.3 温度对碱性蛋白酶酶解反应的影响
        2.3.4 底物浓度对碱性蛋白酶酶解反应的影响
        2.3.5 酶用量对碱性蛋白酶酶解反应的影响
        2.3.6 碱性蛋白酶酶解绿豆蛋白条件优化
        2.3.7 pH对中性蛋白酶酶解反应的影响
        2.3.8 温度对中性蛋白酶酶解反应的影响
        2.3.9 底物浓度对中性蛋白酶酶解反应的影响
        2.3.10 酶用量对中性蛋白酶酶解反应的影响
        2.3.11 中性蛋白酶酶解绿豆蛋白条件优化
    2.4 小结
3.复合酶水解法制备绿豆多肽工艺条件优化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3.1.1 实验材料
        3.1.2 仪器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绿豆多肽的酶解工艺
        3.2.2 绿豆蛋白总氮测定
        3.2.3 水解度(DH)的测定
        3.2.4 多肽含量的测定
        3.2.5 pH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3.2.6 温度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3.2.7 底物浓度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3.2.8 酶用量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3.2.9 复合酶比例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3.2.10 时间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3.2.11 复合酶加酶方式实验
        3.2.12 酶解制备参数的优化
        3.2.13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pH对酶解反应的影响
        3.3.2 温度对酶解反应的影响
        3.3.3 底物浓度对酶解反应的影响
        3.3.4 酶用量对酶解反应的影响
        3.3.5 复合酶比例对酶解反应的影响
        3.3.6 时间对酶解反应的影响
        3.3.7 复合酶加入方式对酶解水解度的影响
        3.3.8 复合酶协同水解最佳工艺条件的优化
    3.4 小结
4.绿豆多肽的抗氧化活性评价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4.1.1 实验材料
        4.1.2 仪器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4.2.2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4.2.3 羟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4.2.4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绿豆抗氧化肽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
        4.3.2 绿豆抗氧化肽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
        4.3.3 绿豆抗氧化肽清除羟自由基能力
    4.4 小结
5.绿豆抗氧化多肽饮料工艺研究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5.1.1 实验材料
        5.1.2 仪器设备
    5.2 实验方法
        5.2.1 绿豆多肽饮料生产工艺流程
        5.2.2 感官实验评分标准
        5.2.3 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5.2.4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5.2.5 羟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5.2.6 离心沉淀率的测定
        5.2.7 理化指标检测方法
        5.2.8 绿豆多肽添加量对绿豆多肽饮料的影响
        5.2.9 茶糖添加量对绿豆多肽饮料的影响
        5.2.10 柠檬酸添加量对绿豆多肽饮料的影响
        5.2.11 响应面试验优化设计
        5.2.12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绿豆多肽添加量对绿豆多肽饮料品质的影响
        5.3.2 茶糖添加量对绿豆多肽饮料品质的影响
        5.3.3 柠檬酸添加量对绿豆多肽饮料品质的影响
        5.3.4 绿豆多肽饮料响应面试验结果
        5.3.5 绿豆多肽饮料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5.3.6 饮料质量指标
    5.4 小结
6.绿豆多肽糯米稠酒工艺条件优化
    6.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6.1.1 实验材料
        6.1.2 仪器设备
    6.2 实验方法
        6.2.1 传统糯米稠酒发酵工艺
        6.2.2 酒精度的测定
        6.2.3 总糖的测定
        6.2.4 产酒量及产酒率的测定
        6.2.5 感官实验评分标准
        6.2.6 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6.2.7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6.2.8 羟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6.2.9 加水量对绿豆多肽糯米酒的影响
        6.2.10 加曲量对绿豆多肽糯米酒的影响
        6.2.11 温度对绿豆多肽糯米酒的影响
        6.2.12 时间对绿豆多肽糯米酒的影响
        6.2.13 加肽量对绿豆多肽糯米酒的影响
        6.2.14 绿豆多肽糯米稠酒工艺条件优化
        6.2.15 数据处理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加水量对糯米酒品质的影响
        6.3.2 加曲量对糯米酒品质的影响
        6.3.3 发酵温度对糯米酒品质的影响
        6.3.4 发酵时间对糯米酒品质的影响
        6.3.5 加肽量对糯米酒品质的影响
        6.3.6 糯米甜酒酿造条件优化口感正交试验优化
        6.3.7 绿豆多肽糯米稠酒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6.4 小结
7.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大豆低聚糖糖尿病人可以吃的糖(论文参考文献)

  • [1]苦荞调控血糖功效及其在糖尿病人主食开发中的应用[J]. 仇菊,吴伟菁,朱宏. 中国食品学报, 2021(09)
  • [2]大麦β-葡聚糖复合小麦蛋白脂肪替代物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 张桢玉. 江南大学, 2021(01)
  • [3]超高压处理对莲藕膳食纤维理化性质、降糖功效的影响及应用研究[D]. 顾艳阳. 扬州大学, 2021(08)
  • [4]糖友饮食“答疑时间”到[J]. 罗说明,章紫薇. 大众健康, 2020(11)
  • [5]粮食科技与创新从亚太走向世界——“第二届ICC亚太区国际粮食科技大会”专家报告内容集锦(三)[J]. 孙健平,赵铮,李栋,康宗华,邓嘉进,刘光辉. 现代面粉工业, 2020(05)
  • [6]漫谈谷物在健康养生中的食疗价值[J]. 马淑然,沈海滨. 生命世界, 2020(08)
  • [7]增强免疫力宜吃这些食物[J]. 孟昭群.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0(07)
  • [8]植物蛋白饮料中呋喃类物质的检测及减控方法的研究[D]. 柴晓玲.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1)
  • [9]蒲公英根及其与葛根、黄芪协同降糖作用研究[D]. 李靖雯. 东北林业大学, 2020
  • [10]复合酶法制备绿豆抗氧化活性多肽及其应用研究[D]. 马诗文. 辽宁科技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糖尿病人可以吃的大豆低聚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