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漳浦县2000年鼠疫监测工作调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胡安娜[1](2020)在《1935年“始政四十周年纪念”台湾博览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1935年“始政四十周年纪念”台湾博览会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博览会举办缘起及基本概况、日本殖民下台湾“现代性”之呈现、日本帝国及其殖民性的呈现、“中国”的反响这四个方面叙述。首先,借助报刊、书籍、文献等对博览会的背景分析,并对日本在台举办的历次博览会及此次博览会的一般概况进行了简要梳理。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载体和事件分析日本帝国在此次博览会举办前后体现的殖民性。台湾社会对“帝国”“殖民”也存在不同反应。殖民性之外,博览会的展示和设施也透露了日本带来的“现代性”。但通过其它资料的共同佐证,日本的“现代性”并不单纯。此外,被暂时分割的台湾和“中国”仍保持密切联系,不同的“中国”民众——从政府到民间,对此次博览会反应不一,值得探讨。结语部分通过分析日本举办此次博览会的契机以及台湾、“中国”民众的观感可知,在恶意掠夺下、在民族情感下、在歧视和不公下,此次博览会的“现代性”需重新解读,综合看可谓作用有限。而日本仅仅以本国利益为唯一标准,殖民性是其最好解读。本次博览会举办了五十天,是日本在台湾举办的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博览会。本次博览会共分为五个部分,台北为主会场,其它地方设有分会场。以总督府为核心成立了台湾博览会、台湾博览会协赞会和南方大稻埕助成会三个主要机构。各个组织分工合理,进行宣传和捐款动员、展品挑选和会场布置等工作。日本希望通过博览会展示其“帝国实力”,这在各个会场的展览中可窥知一二。但在此过程中日本对于“南进”的望穿秋水,对于“理蕃政策”不变更基调的适时调整、对台湾人记忆的操纵和控制等均是其殖民性的典型表现。小部分民众对于博览会感到新奇,抱着看热闹的心情去参观。更有一部分台湾民众对于日方的作为并不买账,青年群体策划反日活动,知识分子撰文表达不满。会场的各馆等通过殖民当局有意安排的“今昔对比图”,刻意凸显台湾在日本统治下的“现代化”。台湾产业的发展、会场外交通的完善、卫生防疫体系的提高、公共设施的进步、人们的休闲娱乐的健全等。从展示来看,台湾确实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这种“现代化”是牺牲诸多、付出惨重代价换取的。日本对台湾的资源疯狂掠夺,以期换取最大经济效益;教育上开办了更多的学校,资源分配上却向着在台日人严重倾斜。日人还在“国语”教授上大下功夫,希望借此抹除台湾人的国语记忆,进一步“日本化”。日本在台举办博览会时,“中国”也派代表团参观交流,以福建省为代表。福建省政府为振兴经济特派人赴台,此前还举办了特产竞赛会遴选产品,可谓是做足了准备。博览会上该省产品也获得好评。一些社会团体和相关人士也赴台,有参观游览者,有赴台谋生者。对于台湾的局势和特别人物,如辜显荣等人,“中国”未赴台的部分人士也表达了其观点。总之,此次博览会牵涉的面相较多。日本在博览会上,其殖民性并未展示,所想要展示的“现代性”满是污点,经不起推敲。除了台湾上下层的反应外,“中国”的反响对于研究此次博览会来说同样重要。
周自俊[2](2019)在《余干县血防史研究(1950-2016)》文中研究说明余干县水网发达、气候温暖湿润、境内草洲众多、钉螺密布,加之人们生产、生活都必须与水接触,这些为血吸虫病流行传播创造了良好条件。余干县明朝初年就有血吸虫病,约在清咸丰以后开始流行,严重流行则在民国年间,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余干县迅速建立血防机构,调配血防人员,筹措血防经费,积极开展血防工作。至2014年,余干县血防工作大致经历了“灭螺为主”、“人、畜同步化疗为主”和“控制传染源为主”三个发展阶段,反映出人们对血防规律认识逐步加深和血防技术的日益发展,血吸虫病的防治策略越来越科学化。余干县血防工作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血防经验,但也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远未达到消灭标准,今后的血防依然任重而道远。
黄艺娜[3](2017)在《唐宋以降九龙江北溪中下游区域社会研究》文中认为九龙江是福建省第二大河流,其干流北溪中下游地区作为福建少有的平原地带,是早期福建外来移民的重要聚居地。移民与土着的冲突与融合,移民族群之间的竞争与协作,在北溪这块山海之间的缓冲地带交织成复杂的社会网络。如何最大限度利用本地区的山海之利,成了当地乡族的重要课题。由于社会史研究的线索繁多,不易索解,本文选取北溪流域的开发主力金沙、银塘、玉兰、碧溪等四个村落作为典型进行考察,探讨不同历史阶段中北溪流域的社会形态及其发展策略。在北溪流域的开发史上,这四个村落相次代迭,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大放异彩,足以充当特定历史阶段的代表。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结合对民间文献与官方史志的利用,按时间顺序对唐宋以降北溪中下游区域社会的历史进行勾勒,主要内容有.:考察唐代陈元光父子平定九龙江两岸的“蛮獠之乱”并建置漳州的事件所蕴含的拓荒精神,考证追随陈氏父子的部分开漳将士后裔“北溪四乔木”在北溪中下游一带肇基繁衍的时间;以“北溪四乔木”之一的碧溪杨氏为例,详细论述宋代开漳部将后裔肇基的历史渊源及开发山林等举措;从被誉为“北溪先生”的朱熹门生陈淳及其撰写的民间信仰系列文章观察该区域民众精神文化世界的建构;以银塘赵氏为例,分析明代该区域的家族社会强化历程,探究其经营空间的扩展历史;以浦南墟为例,探讨明清以降北溪社会的商业化转进,考证浦南墟兴衰嬗变的时间,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影响、与漳州地方社会的关系等;复原雍正三年(1725)发生在北溪中下游的碧溪、玉兰两村的宗族械斗及其善后处理的历史,探讨清初闽南家族势力的消长对地方社会秩序的影响,进而归纳宗族械斗频发的根本原因、重要原因。借助以上内容的考察,可以发现:九龙江北溪中下游流域开发是一项长期而艰辛的工程,从蛮荒一片,到军事建置、山林开发、文化养成、家族建构、墟市经营,皆需排除万难的拓荒精神去面对。在九龙江北溪中下游流域开发的不同阶段,当地乡族必须针对社会形态的变迁,适时采取与之相应的发展策略,充分利用本区域山海之利,方能取得更有利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同时,在九龙江北溪中下游流域的开发过程中,本区域民众广泛吸收传统文化和外来思想,逐渐建构起以理学和民间信仰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精神世界,形成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慎终追远、安土重迁、崇文尚武、柔中带刚的性格,又反过来对九龙江北溪中下游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曹木仙,徐洪吕[4](2016)在《2000—2013年云南省罗平县鼠疫监测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分析曲靖市罗平县2000—2013年鼠疫监测结果。方法采用资料分析法,整理罗平县近2000—2013年的鼠疫监测数据,计算鼠密度、蚤指数、染蚤率等监测指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00—2013年,罗平县检验鼠7 044只,分离鼠疫菌6株,鼠疫菌检出率为0.085%;检验媒介3 654只,未分离到鼠疫菌;监测鼠血清2 241份,阳性血清19份,阳性检出率为0.85%;反向血凝检验19份,阳性19份,阳性检出率为100%。鼠密度变化无规律性,不同年份的鼠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蚤鼠1 113只,染蚤率为15.80%,梳检媒介3种3 654只,印鼠客蚤占42.42%;缓慢细蚤占38.62%;不等单蚤占18.97%,蚤指数为0.52,不同年份染蚤率和蚤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罗平县鼠疫处于低度活跃状态,要加强监测工作,预防鼠疫死灰复燃。
李通[5](2016)在《福建省建设用地“山海原”一体化立体规划与优化配置研究》文中认为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是“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起点地区,其经济发展速度在国家战略的带动下逐渐加快,建设用地需求量也日益增加。福建省地形具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特点,山地丘陵占全省土地面积的78.91%,平原比例不到10%,优质建设用地资源不足。传统“摊大饼”式的建设用地无序扩张无法解决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因此,需要根据福建省地型特点,探索新的建设用地扩展和优化配置方式。本文基于福建省“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形特点,提出“山海原”一体化建设用地立体规划与优化配置技术。其中,建设用地“上山”规划是指将适宜的低丘缓坡改造为建设用地。“下海”规划是指部分沿海滩涂改造为建设用地。“挖潜”规划是指将利用效率较低的现有建设用地进行重新改造。再结合人文因素、生态灾害因素两类建设用地空间适宜性条件,创建“山海原”一体化建设用地优化配置模型,并利用蒙特卡洛方法求解,获取福建省建设用地最优配置布局。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包括:(1)建设用地“山海原”一体化立体规划范围。基于福建省地形地貌数据、社会经济数据、规划数据,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空间分析技术、效率评价模型等方法,探索福建省建设用地“上山”“下海”“挖潜”规划的潜力空间。探索到的“上山”规划面积大约359万公顷;“下海”规划面积0.59万公顷;“挖潜”规划面积共约7.6万公顷。(2)建设用地优化配置空间适宜性。利用福建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2005)、统计年鉴数据(2015)、土地变更数据(2014),通过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GIS技术,构建综合人文指数和生态灾害安全指数并获取其空间分布,引导建设用地空间优化配置。人文指数引导建设用地优化配置,综合生态灾害安全指数抑制建设用地优化配置。(3)建设用地优化配置。基于以上获取的立体规划面积和适宜性条件,利用蒙特卡洛方法,建立“山海原”一体化立体规划与优化配置模型。模型考虑了建设用地需求量、建设用地供给量、建设用地空间适宜性等条件。通过分析各个模拟结果与空间适宜性的相关性,获取福建省建设用地空间优化配置最优结果。其中,“上山”规划开发的面积为146.9万公顷;“下海”规划开发面积为0.4万公顷;“挖潜”开发面积为5.2万公顷。
毛振鹏[6](2014)在《中国鲍养殖产业结构与特征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基于产业经济学和海水养殖经济学科研究的基本理论,对中国鲍养殖产业结构与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方法既包括现代信息分析与预测技术(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也包括传统的抽样调查方法和文献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笔者特别注意系统地收集和整理与中国鲍养殖产业相关但尚无文献记录的知识,以利于深刻把握产业发展的重要节点,建构包括鲍养殖产业信息和区域信息在内的数据库,为政府有关部门产业政策制定和企业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技术进步和市场机制建立是中国鲍养殖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我国,野生皱纹盘鲍资源主要分布在辽宁大连、山东青岛、烟台和威海等地,野生九孔鲍资源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海南和台湾等地。鲍的采捕和消费拥有数千年的历史,由于野生鲍产量很低,长期以来鲍都是以奢侈品的面目出现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鲍的人工养殖逐步开展起来。2000年前后,杂交皱纹盘鲍人工育苗和渔排养殖模式在福建省等地得到大面积推广,在养殖产量大幅增加的同时,养殖成本和销售价格大幅降低。在这期间,鲍养殖产业经历了三个转变,1、鲍的消费市场经历了从国际市场到国内市场、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演变过程,鲍逐渐成为大众能够消费得起的产品;2、鲍养殖产业运营主体由从事增殖放流等公益活动的事业单位转变成追求利润的企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部分企业选择退出市场;3、鲍养殖产业由资本输入型产业转变为资本输入和输出并存的产业。这三个转变的出现标志着中国鲍养殖产业正在进入成熟阶段。二、从全球范围内来看,中国鲍产业“规模优势”和“价格劣势”并存。从产量方面看,我国鲍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显着优势,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在2011年,中国鲍(鲍螺)产量占到全球的88.8%(含养殖和捕捞)。在同一年,中国鲍(鲍螺)产业产值仅占全球的53.36%(含养殖和捕捞)。这说明:中国养殖鲍螺价格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三、我国鲍养殖产业呈现出区域集中度较高和产业集中度较低的特征。我国鲍养殖产区主要分布在辽宁、山东、福建、广东等省的约40个县(含县级市、区)。2012年,福建省鲍养殖面积只占全国的25.23%,却生产了72.56%的鲍苗和71.94%的商品鲍,创造了64.89%的产值。与鲍养殖产业的区域集中度较高不同,主要鲍养殖企业所占市场份额不高,计算结果表明,2012年鲍养殖产业的集中度系数(CR4)仅为4.93%,属于典型的竞争性产业。四、从产业链的角度看,我国鲍养殖产业可以细分成亲鲍产业、育苗产业、中苗产业、商品鲍养成产业、大鲍养成产业、商品鲍加工产业、商品鲍销售产业等环节。现有养殖模式包括池塘围堰养殖、陆上工厂化养殖、软式浮筏养殖、渔排养殖、底播增殖等。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许多企业引入了跨区养殖模式。北方企业基于节省越冬成本和增加产量的考虑,将鲍运到南方越冬,南方企业为了规避夏季赤潮和病害,将鲍运往北方度夏。研究还表明,在中国鲍养殖产业区域分工发展过程中,资本起到了显着的推动作用。五、中国鲍养殖产业结构与产业绩效密切相关。根据笔者对2003年——2012年运行状况的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中国鲍养殖产业结构表现出以下特征(基于SCP范式):1.鲍养殖产业销售利润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从2003年的59.83%下降到2012年的30.35%;2.鲍养殖产品差异化程度始终很低,广告密度虽逐年上升,从2003年的0.04%上升到2012年的0.14%,十年平均值仅为0.09%;3.公有制产权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从2003年的19.53%下降到9.97%。进一步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偏相关分析表明,产业集中度提高明显有利于提高产业绩效,而广告密度增加、进入壁垒提高、公有制股权比重提高则不利于产业绩效的改善。六、中国鲍养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虽然不高,却是涉及几十万渔民生计的重要民生产业。例如,2012年鲍养殖产业产值仅占全国GDP的0.04%,占全国渔业生产总值的2.12%,创造了全国渔民纯收入的3.99%。2011年,在最主要的鲍养殖产区福建省,鲍养殖产业创造了全省GDP的0.59%,全省渔业产值的13.14%,全省渔民纯收入的20.57%。在主要产区县,鲍养殖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例如,在莆田市秀屿区,2011年鲍养殖业产值创造了全区GDP的6.93%,渔民收入的54.27%,全区五分之一的就业岗位与鲍养殖产业密切相关。七、中国鲍养殖产业目前正面临一系列问题。一是生态环境问题,如野生鲍种群的消亡,近岸海域的富营养化,固体垃圾的随意排放;二是产业结构问题,如产品差异化不高,产能过剩,价格下跌;三是制度安排问题,如海域确权不完善,养殖空间受挤占,惠农补贴不到位等。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了一系列推动中国鲍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一是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要积极构建适合鲍养殖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进一步完善海域使用权制度,整合产业资源,培育优势企业;二是转变养殖理念,树立可持续的养殖观,更加注重控制养殖密度和保护海域生态环境;三是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产品差异化程度,促进产业链的优化升级和延伸,满足国内高端市场的需求,适时发展涉鲍休闲运动产业,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四是技术研发应当与产业经济研究相融合,推广生态健康的新养殖模式,构建应对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预警与应对机制。
汪立茂,杨孔,谢飞,谭文明,李光军,吴朝学,祁腾,李帆[7](2013)在《四川省20002012年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监测结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四川省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简称青海田鼠疫源地)流行态势,为做好鼠疫防治工作提供应急对策。方法统计、整理、分析四川省20002012年期间的鼠疫监测资料。结果青海田鼠平均密度253.27只/hm2,发现青海田鼠体及巢穴蚤9种,细钩盖蚤和直缘双蚤指名亚种为主要寄生蚤,占93.21%,其他蚤种占6.69%;青海田鼠体蚤指数0.90,染蚤率42.48%,青海田鼠巢穴均染蚤,巢蚤指数53.65。实验室检测各种宿主动物材料14 323份,检出鼠疫菌98株;检验媒介蚤2 455组26 411只,获鼠疫菌11株。证实染疫动物8种,染疫媒介3种。用鼠疫间接血凝试验方法(IHA)检测动物血清3 369份,阳性215份,其中青海田鼠阳性血清102份,犬阳性血清94份,其他动物阳性血清19份。结论自2000年以来,四川省青海田鼠疫源地的动物鼠疫一直处于活跃状态,持续存在,应加强鼠疫宣传监测工作,防止发生人间鼠疫。
贺小说[8](2012)在《沿海防护林固沙效应遥感监测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福建省自1988年开始实施沿海防护林一期工程,2000年开始实施沿海防护林二期工程以来,对沿海区域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防护效应。为了对沿海防护林的建设提供一定的依据,本研究针对沿海防护林的固沙效应以漳浦县为例,利用1988年和2003两期遥感影像,结合土壤调查数据和2003年二类小班数据库,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对沿海防护林的固沙效应进行动态监测。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收集了漳浦县1988年的TM遥感影像和2003年的ETM遥感影像,参照国土资源部一级土地分类系统,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将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分为:耕地、水域、居民区、林地、沙地及未利用地,其中,林地进一步分为木麻黄、湿地松、相思树、经济林和其他林种。采用监督分类与分层分类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的专题信息进行提取。一级分类结果1988年和2003年的总分类精度分别为90.90%和90.63%,森林类型分类结果1988年和2003年的总分类精度分别为85.42%和87.94%(2)研究选取了土壤盐碱度、土壤湿度、裸沙占地面积比和归一化植被指数四个指标,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方差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分别为0.243、0.245、0.428和0.084。运用综合指数法构建了沿海防护林固沙效应时间变化分析模型,通过模型得出1988年和2003年研究区的固沙效应图。采用模糊聚类法对固沙效应结果分析,将漳浦县固沙效应分为低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级别。(3)结合各乡镇的行政区划图对漳浦县1988年和2003年的固沙效应时间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漳浦县1988年低级固沙效应的面积为16057.44hm2,中级固沙效应的面积为16749.72hm2,高级防护效应区域面积为163515.6hm2。2003年漳浦县低级固沙效应的面积为5234.04hm2,中级固沙效应的面积为5598.36hm2,高级固沙效应的面积为185343.48hm2。只有前亭镇和马坪镇2003年的低级固沙效应面积大于1988年的这两个镇低级固沙效应,其他乡镇低级固沙效应2003年较1988均有所减少。中级固沙效应面积统计中只有前亭镇2003年的面积大于1988年,其余各乡镇中级固沙效应2003年较1988年均有所减少。(4)在研究区的中部和北部设立两条样带,按照距沿海基干林带等距离取点的方法在样带上确定研究样点。选用土壤质地、土壤母质、土壤厚度及土壤所在面的坡度、植被盖度、植被抗侵蚀和植被抗干旱等因子,基于信息熵的突变理论,选用尖点突变模型对研究样带信息熵进行突变分析,以此反映沿海防护林固沙效应的空间变化。(5)两条样点信息熵的尖点突变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漳浦县北部样带2003年的生态系统信息熵发生了突变,而居民点较多的中部样带2003年的生态系统信息熵没有发生突变。对发生突变的北部样带进行显现点确定分析可知,发生突变的点出现在距沿海基干林带27.5km处,结合小班矢量数据库进一步分析可知,该样点所在的小班为马尾松人工纯林。
刘影[9](2012)在《福建:公共卫生与麻风病防治(1912-2010)》文中提出疾病的历史即人类的历史,麻风是—古老的慢性传染病,它与人类的文明史是共存的,麻风病防治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本文是以福建为着眼点,从史学层面运用公共卫生等相关理论研究麻风病的防治问题。本文在占有大量原始文献、档案数据、实地访谈等真实资料的基础上,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注重观点和材料的结合,通过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历史分析和现状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病理学、哲学等跨学科、多角度出发,进行挖掘、分析和整理,并截取1912年—2010年这一时段,对福建省在民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公共卫生和麻风病防治进行研究。文章通过回溯性对比研究,并着重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麻风病在福建省的防治历程以及防治成果,进而从不同层面梳理出在此历程中党和政府以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和精神,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励精图治,与时俱进,加强对公共卫生问题的重视和对麻风病弱势群体的关注,明确反映出彻底消灭麻风病是实现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是解除人民群众疾苦的一项功德无量的事业,这也是党和政府全面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
林楠,曾毅凌[10](2011)在《明清闽南疫病流行与海外交往之影响》文中指出疫病是自然现象,"从人类刀耕火种以来,疫病始终卧于文明之床的榻侧,并随时随地突然苏醒过来,将其剧烈的繁衍活动侵入到人类的躯体中,从而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一轮又一轮的灾难"。闽南地处福建东南沿海,气候温暖湿润,此气候有利于微生物生长,加之古代缺乏有效防御措施,便容易造成疫病的流行。疫病流行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所以,在自然界存在病源的情况下,疫病流行是否发生、
二、漳浦县2000年鼠疫监测工作调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漳浦县2000年鼠疫监测工作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1935年“始政四十周年纪念”台湾博览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学术前史 |
(一) 日据时期台湾博览会研究概况 |
(二) 1935年台湾博览会具体角度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 |
(一) 分析与叙事相结合的方法 |
(二) 多领域交叉研究法 |
(三) 微观与宏观视角结合研究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论文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一) 论文创新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博览会举办缘起及基本概况 |
一、日殖下台湾博览会事业之沿革 |
二、博览会之缘起 |
三、博览会之组织动员 |
(一) 以台湾总督府为中心筹划动员 |
(二) 捐款动员 |
(三) 自发动员 |
四、博览会的经济效益分析 |
第二章 日本殖民下台湾“现代性”之呈现 |
一、会场布置及活动所呈现的台湾社会之发展进步 |
(一) 博览会会场布置 |
(二) 会场上展开的系列活动 |
二、博览会促进台湾社会发展进步的实际效用 |
(一) 交通运输网更为完备 |
(二) 公共卫生防疫的完善 |
(三) 公共设施的进步 |
(四) 民众休闲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
(五) 繁荣市面 |
第三章 日本帝国及其殖民性的呈现 |
一、“日本帝国”之呈现 |
(一) 日本元素的渗透 |
(二) 军国主义的彰显 |
二、日本殖民台湾的表现 |
(一) 南进政策的发展 |
(二) 理蕃政策的前后调整 |
(三) 日本对台湾产业的疯狂掠夺 |
三、“去中国”的教育殖民化 |
(一) 内台之间的差别对待 |
(二) 教授日语,传输日本文化观 |
四、台湾社会对“帝国”“殖民”的反应 |
第四章 “中国”的反响 |
一、“中国”对“日殖台湾”的复杂心态 |
二、福建省积极参与博览会 |
(一) 政府举办福建省特产竞赛会 |
(二) 政治观摩:陈仪、厦门市长王固磐等赴台参观 |
三、社会人士参观考察博览会 |
四、“辜显荣君究竟是一个什么东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余干县血防史研究(1950-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内容、研究框架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六、资料来源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前余干县血吸虫病流行及其危害 |
一、余干县地理环境 |
二、余干县血吸虫病流行 |
三、余干血吸虫病的危害 |
第二章 血防机构、队伍演变和经费筹措 |
一、血防组织系统的建立及演变 |
二、血防人员调配和队伍结构 |
三、血防经费的筹措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后余干县血防历程及措施 |
一、“灭螺为主”的血防阶段及其措施 |
二、“人、畜同步化疗为主”的血防阶段的血防办法 |
三、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血防阶段的血防策略 |
第四章 余干血防成就、经验、问题及思考 |
一、余干血防成就 |
二、余干血防经验 |
三、余干血防存在的问题 |
四、几点思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3)唐宋以降九龙江北溪中下游区域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九龙江北溪中下游地区的开发环境 |
第一节 自然环境 |
第二节 社会环境 |
第二章 唐代北溪中下游地区的开发与族群演变 |
第一节 早期居民及其族群演变 |
第二节 陈元光父子与北溪中下游地区的开发 |
第三节 “北溪四乔木”与开漳将士后裔肇基考 |
第三章 宋代北溪中下游地区的开发与文化 |
第一节 自然开发与人文科举——以碧溪杨氏为例 |
第二节 南宋北溪中下游地区的理学与民间信仰 |
第四章 明代北溪中下游地区家族社会的强化与经营空间的扩展——以银塘赵氏为例 |
第一节 明代北溪中下游地区家族社会强化概况 |
第二节 银塘赵氏家族经营述略 |
第三节 明代银塘赵氏诗书传家 |
第四节 明代银塘赵氏通婚网络 |
第五节 银塘赵氏与龙潭十八景、龙潭墟的经营 |
第五章 明清以降北溪社会的商业化转进——以浦南墟为例 |
第一节 明代漳州的商业氛围 |
第二节 明清浦南墟的商业发展 |
第三节 浦南墟与漳州地方社会 |
第六章 清代北溪中下游地区宗族势力的消长与地方秩序的重建——以玉兰、碧溪宗族械斗为例 |
第一节 清代北溪中下游地区的宗族械斗 |
第二节 清代北溪中下游地区玉兰、碧溪宗族械斗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图片索引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2000—2013年云南省罗平县鼠疫监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数据来源于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2 0 0 0—2 013年鼠疫监测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3 媒介监测结果 |
3 讨论 |
(5)福建省建设用地“山海原”一体化立体规划与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山海原”一体化立体规划技术概述 |
1.2.2 建设用地空间扩张研究 |
1.2.3 建设用地优化配置空间适宜性研究 |
1.2.4 建设用地空间配置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文章组织结构 |
2 研究区及数据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形与生态状况 |
2.1.2 社会和经济状况 |
2.1.3 土地利用现状概况 |
2.2 数据源及数据处理 |
2.2.1 土地信息数据 |
2.2.2 DEM数据 |
2.2.3 社会经济数据 |
2.2.4 城市规划数据 |
2.2.5 野外调查数据 |
2.2.6 评价单元处理 |
3 建设用地“山海原”一体化立体规划空间研究 |
3.1 建设用地“上山”规划空间研究 |
3.1.1 建设用地“上山”规划方法 |
3.1.2 福建省建设用地“上山”规划实现 |
3.2 建设用地“下海”规划空间研究 |
3.2.1 建设用地“下海”规划方法 |
3.2.2 福建省建设用地“下海”规划实现 |
3.3 建设用地“挖潜”规划空间研究 |
3.3.1 建设用地“挖潜”规划方法 |
3.3.2 建设用地“挖潜”规划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4 建设用地优化配置空间适宜性研究 |
4.1 人文影响因素适宜性评价 |
4.1.1 指标构建方法 |
4.1.2 综合人文指数构建 |
4.2 生态影响因素适宜性评价 |
4.2.1 指标构建方法 |
4.2.2 综合生态指数构建 |
4.2.3 结果及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山海原”一体化建设用地优化配置研究 |
5.1 建设用地优化配置模型创建 |
5.2 建设用地优化配置求解 |
5.3 “山海原”一体化优化配置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发表论文情况 |
(6)中国鲍养殖产业结构与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0.1.1 选题依据、背景和研究目的 |
0.1.2 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0.2 研究内容 |
0.2.1 概念界定 |
0.2.2 研究对象 |
0.2.3 研究框架设计 |
0.2.4 研究目标 |
0.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0.3.1 研究方法 |
0.3.2 技术路线 |
0.4 数据来源与样本分布 |
0.4.1 数据来源 |
0.4.2 样本分布 |
0.4.3 研究方法 |
0.4.4 采访过程 |
0.5 论文创新点 |
1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1.1 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研究 |
1.1.1 产业结构理论与 SCP 范式 |
1.1.2 产业链和价值链理论 |
1.1.3 产业区域分工理论 |
1.1.4 认知地图方法 |
1.2 海水养殖产业经济学科研究综述 |
1.2.1 关于海水养殖产业资源配置的文献研究 |
1.2.2 关于海水养殖产业结构优化的文献研究 |
1.2.3 关于海水养殖产业链、价值链的文献研究 |
1.2.4 关于海水养殖产业经济效益的文献研究 |
1.3 海水养殖产业经济学科研究特征的总结 |
1.3.1 海水养殖产业经济学科研究的阶段性特征 |
1.3.2 海水养殖产业经济学科研究的内容特征 |
1.3.3 海水养殖产业经济学科研究的方法特征 |
1.4 本章小结 |
1.4.1 产业经济理论为本文提供理论指导 |
1.4.2 海水养殖产业经济学科研究为本文提供方法借鉴 |
2 中国鲍养殖产业发展简史 |
2.1 基于区域产业发展视角的中国鲍养殖产业发展简史 |
2.1.1 辽宁省鲍养殖产业发展简史 |
2.1.2 山东省鲍养殖产业发展简史 |
2.1.3 闽东鲍养殖产业发展简史 |
2.1.4 闽南鲍养殖产业发展简史 |
2.1.5 广东省鲍养殖产业发展简史 |
2.2 基于技术演进视角的中国鲍养殖产业发展简史 |
2.2.1 鲍养殖品种的演变过程 |
2.2.2 鲍养殖模式的演变过程 |
2.2.3 鲍养殖技术的扩散路径 |
2.3 基于产业经济视角的中国鲍养殖产业发展简史 |
2.3.1 鲍消费市场需求的演变过程 |
2.3.2 鲍养殖产业运营主体的演变过程 |
2.3.3 鲍养殖产业资本的流动路径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国鲍养殖产业空间分布及其地域特征 |
3.1 中国鲍螺产业在世界鲍螺产业中的地位 |
3.1.1 世界鲍螺产业的变动趋势 |
3.1.2 中国与世界鲍螺产量变动趋势比较 |
3.1.3 中国对世界鲍螺产业的贡献 |
3.2 中国鲍养殖产业的空间分布 |
3.2.1 中国鲍养殖产量的空间分布 |
3.2.2 中国鲍养殖海域的空间分布 |
3.2.3 中国鲍苗产业的空间分布 |
3.3 中国鲍养殖产业的地域特征 |
3.3.1 辽宁省鲍养殖产业的地域特征 |
3.3.2 山东省鲍养殖产业的地域特征 |
3.3.3 福建省鲍养殖产业的地域特征 |
3.3.4 广东省鲍养殖产业的地域特征 |
3.4 中国鲍养殖产业集中度的研究 |
3.4.1 鲍养殖产业集中度的测量 |
3.4.2 北方和南方鲍养殖产业集中度的比较 |
3.4.3 南方和北方鲍养殖产业集中度差异的原因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鲍养殖产业链解析 |
4.1 鲍育苗产业链解构 |
4.1.1 亲鲍培育产业 |
4.1.2 北方工厂化育苗产业 |
4.1.3 南方工厂化育苗产业 |
4.1.4 中苗产业 |
4.2 鲍养成产业链解构 |
4.2.1 基于底播增殖模式的鲍养成产业 |
4.2.2 基于池塘围堰养殖模式的鲍养成产业 |
4.2.3 基于软式浮筏养殖模式的鲍养成产业 |
4.2.4 基于渔排养殖模式的鲍养成产业 |
4.2.5 大鲍养成产业 |
4.3 鲍流通产业链解构 |
4.3.1 鲍产品的运输 |
4.3.2 鲍加工产业 |
4.3.3 鲍销售产业 |
4.4 鲍商品的市场特征 |
4.4.1 鲍销售市场的空间分布 |
4.4.2 鲍产品差异化的表现形式 |
4.4.3 鲍养殖产业的产品差异化标识办法 |
4.4.4 鲍产品差异化的测量 |
4.5 鲍养殖产业的进入壁垒分析 |
4.5.1 基于价格费用法的鲍养殖产业进入壁垒测量 |
4.5.2 基于绝对费用法的鲍养殖产业进入壁垒测量 |
5 中国鲍养殖产业结构与产业绩效的实证分析 |
5.1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
5.1.1 理论基础 |
5.1.2 研究假设 |
5.1.3 样本选取 |
5.2 变量及其测量 |
5.2.1 产业集中度变量的测量 |
5.2.2 产品差异化变量的测量 |
5.2.3 进入壁垒变量的测量 |
5.2.4 产权结构变量的测量 |
5.2.5 产业绩效变量的测量 |
5.3 数据分析 |
5.3.1 基于产业绩效与产业结构的线性回归分析模型构建 |
5.3.2 线性回归分析的结论与讨论 |
5.3.3 基于产权结构的相关分析模型构建 |
5.3.4 基于产权结构的相关分析结论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中国鲍养殖产业发展的经济社会影响 |
6.1 鲍养殖产业发展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
6.1.1 鲍养殖产业经济影响的评估方法 |
6.1.2 中国鲍养殖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
6.1.3 鲍养殖产业发展对渔民收入增加的直接影响 |
6.1.4 鲍养殖产业对就业的直接影响 |
6.2 鲍养殖产业发展对省域经济的影响——以福建省为例 |
6.2.1 鲍养殖产业对福建省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6.2.2 福建省鲍养殖产业对增加渔民收入的直接贡献 |
6.2.3 鲍养殖产业对就业的直接贡献 |
6.3 鲍养殖产业发展对县域经济的影响——以莆田市秀屿区为例 |
6.3.1 鲍养殖产业对秀屿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6.3.2 鲍养殖产业对秀屿区渔民增加收入的直接贡献 |
6.3.3 鲍养殖产业对秀屿区就业的直接贡献 |
6.4 鲍养殖产业对社会发展影响的定性分析 |
6.4.1 鲍养殖产业对民生发展的影响 |
6.4.2 鲍养殖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7 中国鲍养殖产业的区域分工经济学 |
7.1 调研准备 |
7.1.1 认知地图调研方法简介 |
7.1.2 调研过程 |
7.1.3 “北鲍”和“南鲍”的概念界定 |
7.1.4 鲍的跨区养殖模式简介 |
7.1.5 鲍跨区转移的前期准备 |
7.2 鲍养殖产业区域分工简介 |
7.2.1 鲍养殖产业区域分工的静态分布 |
7.2.2 鲍养殖产业区域分工模式之一:“北鲍南养” |
7.2.3 鲍养殖产业区域分工模式之二:“南鲍北养” |
7.3 鲍养殖产业区域分工模式的经济学解析 |
7.3.1 鲍养殖产业区域分工模式发展的动机选择 |
7.3.2 鲍养殖产业区域分工模式的效益结构 |
7.3.3 资本在鲍养殖产业区域分工中的推动作用 |
7.4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论文的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构建适合鲍养殖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 |
8.2.2 提高产品差异化程度促进产业链优化升级 |
8.2.3 优化鲍养殖产业发展的技术路径 |
8.3 不足之处和努力方向 |
8.3.1 不足之处 |
8.3.2 努力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样本企业名录 |
附录 2 海洋与渔业厅(局)调查问卷 |
附录 3 鲍养殖企业基本情况的调查问卷 |
附录 4 鲍育苗过程的调查问卷 |
附录 5 鲍养殖过程的调查问卷 |
附录 6 鲍加工企业的调查问卷 |
附录 7 用于调研鲍的跨区养殖情况的认知地图工具 |
图表、表格目录 |
图表目录 |
表格目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四川省20002012年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监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宿主动物 |
2.2 媒介蚤类 |
2.3 细菌学及血清学监测 |
2.3.1 细菌学 |
2.3.2 鼠疫血清学检测 |
3 讨论 |
3.1 宿主动物 |
3.2 媒介昆虫 |
3.3 病原体的生化特性 |
(8)沿海防护林固沙效应遥感监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沿海防护林的研究现状 |
1.3 基于 3S 技术的沙化监测研究现状 |
1.4 发展的趋势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思路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3 数据获取及处理 |
3.1 数据的获取 |
3.2 影像预处理 |
3.2.1 几何校正 |
3.2.2 影像的拼接与裁剪 |
3.3 土地利用类型专题信息提取 |
3.3.1 土地利用类型专题信息提取 |
3.3.2 精度分析 |
4 沿海防护林固沙效应时间变化分析 |
4.1 固沙效应时间变化效应监测指标的选取 |
4.1.1 植被盖度 |
4.1.2 土壤盐碱度和土壤湿度 |
4.1.3 裸沙占地面积比 |
4.2 固沙效应时间变化模型的构建 |
4.2.1 固沙效应时间变化模型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2 固沙效应时间变化模型的构建 |
4.3 固沙效应时间变化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5 沿海防护林固沙效应空间变化分析 |
5.1 系统信息熵的突变理论 |
5.1.1 突变理论 |
5.1.2 生态系统的信息熵理论 |
5.2 固沙效应空间变化分析指标的选取 |
5.2.1 土壤因子的获取 |
5.2.2 植被因子的获取 |
5.3 固沙效应空间变化监测结果分析 |
5.3.1 北部线信息熵的突变分析 |
5.3.2 中部线信息熵的突变分析 |
5.4 小结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福建:公共卫生与麻风病防治(1912-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公共卫生与麻风病 |
第一节 公共卫生 |
一、初步公共卫生的形成 |
二、公共卫生定义阐释 |
第二节 麻风病 |
一、麻风的名称 |
二、麻风的历史 |
三、麻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
四、麻风的传染 |
五、麻风的防治概况 |
(一) 治疗方面 |
(二) 隔离方面 |
第二章 1912-1949年福建公共卫生与麻风病救济 |
第一节 公共卫生概况 |
第二节 麻风病救济纵览 |
一、麻风病人的悲惨境遇 |
二、麻风救济的总体概况 |
三、各地情况及其相应救济措施 |
(一) 福州市 |
(二) 厦门市 |
(三) 莆田市 |
(四) 三明市 |
(五) 泉州市 |
(六) 漳州市 |
(七) 南平市 |
(八) 宁德市 |
(九) 龙岩市 |
第三节 从诸麻风病例案看旧制度下的公共卫生 |
一、系列麻风病案 |
二、小结 |
第三章 1949-2010年福建公共卫生与麻风病防治历程 |
第一节 公共卫生概况 |
第二节 麻风病防治 |
一、适时制订有关麻风病防治的公共卫生政策 |
(一) 处理建国前遗留的外资津贴医院和学校 |
(二) 政策措施上的支持 |
二、建立省级和各地麻风病防治机构 |
三、加强麻风病防治队伍建设 |
四、开展调查尽早发现麻风病人 |
五、大力宣传推进健康教育 |
六、妥善治疗减轻病人痛苦 |
七、加强管理促成健康生活氛围 |
八、接轨国际加速麻风病防治进程 |
第三节 麻风病防治总结 |
一、建国初五年防治工作的奠基 |
(一) 建国初麻风病分布情况 |
(二) 防治情况 |
(三) 奠基阶段防治成效总结 |
(四) 经验教训和存在的问题 |
二、1955—2010年的防治成效总结 |
(一) 患病动态 |
(二) 患者情况 |
(三) 现有皮防机构、麻风患者及治愈者状况 |
第四章 公共卫生与麻风病防治中的以人为本 |
第一节 “人本”理念在公共卫生与麻风病防治事业中的体现 |
一、“人本”与“民本” |
二、建国后麻风病防治事业中的“以人为本” |
第二节 文化层面解读公共卫生领域的麻风病防治问题 |
一、社会文化影射下的麻风病防治 |
二、个体所蕴含人文精神的渲染 |
结语 |
福建省麻风病防治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漳浦县2000年鼠疫监测工作调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1935年“始政四十周年纪念”台湾博览会研究[D]. 胡安娜.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2]余干县血防史研究(1950-2016)[D]. 周自俊.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3]唐宋以降九龙江北溪中下游区域社会研究[D]. 黄艺娜.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4]2000—2013年云南省罗平县鼠疫监测分析[J]. 曹木仙,徐洪吕. 社区医学杂志, 2016(12)
- [5]福建省建设用地“山海原”一体化立体规划与优化配置研究[D]. 李通. 山东农业大学, 2016(03)
- [6]中国鲍养殖产业结构与特征研究[D]. 毛振鹏.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2)
- [7]四川省20002012年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监测结果分析[J]. 汪立茂,杨孔,谢飞,谭文明,李光军,吴朝学,祁腾,李帆.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3(05)
- [8]沿海防护林固沙效应遥感监测技术研究[D]. 贺小说. 福建农林大学, 2012(01)
- [9]福建:公共卫生与麻风病防治(1912-2010)[D]. 刘影.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1)
- [10]明清闽南疫病流行与海外交往之影响[A]. 林楠,曾毅凌. 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