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个4W开关型5V直流稳压电源(论文文献综述)
程绍珲[1](2021)在《基于MPC5744P的线控转向控制系统研究》文中指出线控转向(Steering-by-Wire,SBW)是汽车转向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汽车电子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投身于线控转向的相关技术研究中。线控转向相较于传统转向系统有诸多优势:去除转向柱,避免事故中对驾驶员的伤害;路感可调,改善恶劣路况下的驾驶员体验;节能环保,摒弃液压助力造成的污染;可拓展性强,为未来无人驾驶的发展做好兼容接口。线控转向的关键技术主要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国内对于汽车前瞻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慢,主要停留在理论阶段,工程性较差。因此,对线控转向的研究是有必要意义的。本文旨在研究一套完整的线控转向控制系统,解决国内线控转向系统国内线控转向控制系统安全性差、ECU体积大、方向盘存在力矩脉动的问题,并搭建台架进行实验。系统包括硬件、嵌入式软件、算法、上位机。硬件部分包括电源电路、主控电路、驱动电路、CAN通信电路、力矩传感器电路、旋变传感器电路六部分,主要芯片满足ASIL-D高功能安全标准并做冗余设计,主控芯片选用NXP公司的MPC5744P,围绕MCU进行外围电路设计;电源管理芯片选用NXP公司的MC33907,芯片集成了稳压功能与CAN通信功能,通过SPI通信可配置芯片的相关参数;预驱芯片选用NXP公司的三相无刷电机专用芯片MC34GD3000,可驱动6个MOSFET。嵌入式软件部分采用分层架构的方式开发,实现线控转向的基本功能与安全保护,包括线控转向、自动回正、±540°电锁死、转向助力、CAN通信、电压保护、电流保护、温度保护等,路感电机采用FOC控制方式,转向电机采用方波控制方式;算法部分包括双闭环PID控制与力矩反馈状态机算法。借助Matlab工具对算法进行仿真,结合实验效果进行参数标定;上位机显示系统主要参数,辅助算法参数调试。通过搭建台架实验验证,该系统转向机构的反应速度快,力矩波动范围小。系统能很好的实现线控转向控制系统的功能,通过电信号取代传统向盘与转向机构之间的机械结构。系统功能达标、硬件可靠、软件稳定、系统安全,可为其他线控转向系统的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任玉良[2](2021)在《地质灾害监测RTU的硬件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地质灾害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具有易发性和突发性等特点,不容易被人们提前预测。我国陆地面积广阔,灾害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严重威胁着山区甚至城镇的基础设施、交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于山体滑坡、泥石流的研究、监测和预警就尤为重要,而地质灾害的研究、监测和预警都需要准确地、稳定地、长期地采集地质灾害现场的数据。为了有效地提高地质灾害监测系统与设备的准确度、可靠性、可持续性和环境适应性,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和远程终端单元技术的地质灾害监测RTU设备。本论文旨在设计并实现一种能够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中的气象、水文、位移和声音等数据进行精确地数据采集、远程控制、远程通信传输的地质灾害监测RTU设备。地质灾害易发地区一般人迹罕至或交通不便,因此,本论文所设计的地质灾害监测RTU设备需要具备定时自检、定时上报功能以实现设备的可靠性,并且该设备还需具备休眠与唤醒功能和低功耗的优良特性,以保障设备能长期、可持续地工作于野外。除此之外,地质灾害监测RTU设备还兼具小体积、高温宽、防雷防水等特性,可以在各种复杂恶劣的环境中工作。本论文首先将通过研究以泥石流为代表的地质灾害的产生机制、发生过程,探究泥石流地质灾害的监测方法及在监测中的传感器需求,随后通过对上述传感器原理和误差来源的详细研究,提出RTU设备在传感器数据采集中的误差消除要求和精度需求。随后,针对各类传感器在泥石流监测时的采集需求,结合地质灾害监测RTU设备的工作环境,分析RTU设备需要具备的功能,给出地质灾害监测RTU设备的总体设计方案和功能模块划分。最后,依据总体设计方案完成RTU设备的数据采集模块、设备供电模块、最小控制单元模块、本地控制和存储模块、远程通信和传输模块等方面的系统功能设计,并开展设备环境适应性研究与设计,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可持续性和环境适应性,实现对复杂、恶劣的地形、气候等环境条件下的地质灾害地区的有效监测。
左艺鸣[3](2020)在《基于霍尔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研究》文中认为在无刷直流电机(brushless DC motor)控制系统中,为了精确获得转速闭环和空间矢量脉冲调制所需要的转子速度和角度信息,需要采用高精度转子位置传感器以保证电机控制效果更好,但高精度传感器会导致系统硬件可靠度下降、控制费用增加等问题。因此,研发成本低、可靠性好、维修简单、易于维护的无刷直流电机转子位置信息估计算法,逐渐成为电机控制领域的主要方向。在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中,使用如开关型HALL位置传感器这样的低分辨率位置传感器,可以替代成本更高、估计精确的旋转编码器、机械位置编码器等位置传感器。低成本的低分辨率位置传感器安装、维护非常方便,且不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但是,在系统中仅依靠这些较低分辨率的传感器输出信号很难对无刷直流电机的转子位置进行精确估计,因此,必须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以获取精确的无刷直流电机转子位置信号用于电机的高性能控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开关型HALL位置传感器的新型转子位置估算算法。当电机在低速运行时,采用了改进型1阶加速算法,算法中引入了转速和交轴电流对转子的位置进行估算;当电机在高速运行时,利用位置速度传感器的转速输出稳定值函数对一阶滑模运动观测器控制算法的估计值转速进行二次线性数值修正,结合1阶运动加速度控制算法对其转速进行了线性加权平均计算处理,得到了较为准确的电机旋转转速和位置信号。同时,为了保证无刷直流电机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本文基于HALL位置传感器对转子的位置进行估算,提出了新的无刷直流电机故障诊断和错误控制方法,用于解决HALL位置传感器故障导致转子位置估计不准确、驱动不正常等问题。在电机工作时,检测三相HALL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判断在传感器工作过程中有没有发生传感器故障,并将其分别定义为无HALL、单、双和三相等传感器故障。在传统1阶加速算法对转子位置进行估计的基础上,建立了通过锁相环来完成转子位置提取的滑模观测器。针对不同的电机状态,协调输出1级加速算法的权重和滑模估算值。最后,通过实验验证,新的故障诊断和容错控制在单相HALL位置传感器故障类型中的控制效果比传统的容错控制算法控制效果更好,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该论文有图52幅,表6个,参考文献71篇。
余宏伟[4](2020)在《深海地震勘探长缆供电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提出,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成为未来海洋勘探的焦点。地震勘探是海洋勘探中最常用的的技术手段,海洋地震勘探拖缆的长度影响着勘探目的层的深度。国外领先的海洋勘探设备的长度均在12km以上,而国内自主研发的拖缆长度只能达到7km(道间距为3.125m)。随着海洋勘探向着深水、深地层方向发展,研制适用于深海勘探的长缆系统迫在眉睫。海洋地震勘探拖缆的长度与水下数据采集传输系统供电网络的参数密切相关。水下数据采集传输系统供电网络通常采用高压直流供电,供电电压为360V-400V。高压直流电源通过电源线将直流电由近及远地输送到每一个采集传输节点(数字包)。节点上的高压转低压模块(DC-DC模块)将高压直流电转换为电路板工作所需的低压电,一般为5V或者12V。随着检波器阵列规模的扩大,拖缆长度的增加,高压直流电源的输出电流随之增加。当拖缆长度增加到某一值时,物探船上的高压直流电源会开启过流保护功能,自动断开输出连接,使得拖缆系统无法工作。高压直流电源的输出电压、电源线的电阻以及采集传输节点的功耗成为制约拖缆有效供电的主要因素。论文在研究深海长缆水下数据采集传输系统供电网络的基础上,建立节点电压分布模型,对由模型建立的非线性方程组进行精确求解,在实验室搭建1500米的测试平台,比较了由模型求解的电压理论值和实验室测试的电压实际值。实验结果证明所建立的模型是精确的。基于精确的模型,论文对影响拖缆有效供电长度的三个关键因素进行了仿真和分析。经过理论计算,得到支持15km长缆有效供电的系统参数,包括高压直流电源的输出电压值、输电电源线的电阻和数字包的功耗,用于指导长缆设计。论文还研究了升压模块对水下供电网络的影响,对加入升压模块的电压分布模型进行求解,实验结果验证了带升压模块模型的精确性。当长缆系统中存在多个升压模块时,利用遗传算法对升压模块的位置进行优化求解。仿真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升压模块能有效增加拖缆的长度。最后,论文详细介绍了长缆系统中的低功耗水下数据采集传输硬件电路设计,在选用低功耗芯片和优化部分算法的基础上,数字包的采集传输电路正常工作时的功耗为1.5W,达到支持15km有效供电的设计指标(指标要求低于2W)。基于低功耗数字包进行相关实验,包括数字包功能测试、功耗测试、1500m测试平台实验等。此外,论文还提出未来可继续研究的改进点,对后续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吕召锐[5](2020)在《基于FPGA的条码图像边缘检测算法及其硬件设计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条码识别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物流管理等领域,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对条码识别系统的识别速率、准确率、适用性等提出更快更高的要求。采用ARM等单架构硬件平台的条码识别设备,已经无法满足工业、物流等领域的高实时性要求。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对条码图像的滤波和边缘检测算法进行研究,利用FPGA实现算法映射。并设计条码识别硬件系统,由ARM对系统进行管理,有效提高系统实时性和适用性。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基于FPGA的条码图像滤波算法研究。针对经典中值滤波算法对条码图像进行滤波处理时,存在噪声点扩散,导致条码线条边缘轮廓模糊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FPGA的开关型均值-中值滤波算法。算法通过噪声开关,识别噪声点后进行中值滤波。然后使用基于均值的阈值比较模块,识别线条边缘轮廓区域,对非边缘轮廓的像素点进行滤波处理,保护条码图像线条的边缘信息。同时,通过极值比较器对算法的中值排序流程进行时序优化,节省了硬件资源。(2)基于FPGA的条码图像边缘检测算法研究。针对经典Sobel算法对条码图像进行边缘检测时,对光照环境要求较高,且需手动设定阈值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FPGA的多向性阈值自适应型Sobel算法。在经典Sobel算法基础上添加方向卷积模板,使算法检测的边缘信息更完整,然后使用均值模块实时采集图像的多个阈值,实现阈值自适应,降低算法对光照环境要求。(3)条码识别系统硬件设计。针对工业领域中条码识别系统实时性、适用性等要求,通过对比分析现有嵌入式硬件架构的优劣势,结合系统参数指标与功能需求,设计基于FPGA和ARM的条码识别系统,并完成外围电路设计。最后,在本文设计的条码识别系统硬件平台上,对改进后的条码图像预算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与经典算法相比,改进后的滤波算法对条码图像滤波效果更优,有效保护线条边缘信息;改进后的边缘检测算法,实现阈值自适应,检测的条码轮廓特征信息更加清晰完整。
陈卫宾[6](2020)在《基于物联网的实验室电源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提出随着国家对高校实验室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实验室的数量和规模飞速提升,但同时也引发了实验室电能过度浪费、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工作人员工作量增大等一系列问题,传统的实验室电源管理系统由于资金、技术等因素的限制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实验室电源管理的需求。论文在分析了实验室电源管理系统国内外现状的基础上,首先根据系统的功能需求对常用的电源管理系统进行分析与论证,设计了基于物联网模块BC28的实验室电源管理系统。然后,对实验室用电负荷进行了统计和分析,采用BP神经网络对能耗进行了预测。其次,对STM32L最小系统、电能参数与环境参数采集、DC-DC变换、多路直流电源排序、无线通信电路、继电器等模块进行了硬件设计,其中通过高精度计量芯片ATT7053AU和LTC2945实现了多种电参量的采集,采用具有精确控制顺序和时间间隔的LTC2937模块,以可编程程序对实验室多路电源进行排序,达到了节能的效果,并通过以NB-IoT技术为依托的物联网模块BC28解决了无线传输模块通信距离近、运行功耗高等问题,完成终端与后台的数据交互,实现管理人员对实验室电源的远程监控。再次,对下位机单片机软件和基于LabVIEW的上位机软件进行了设计。最后,对设计的系统构建测试平台,进行系统测试与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各项功能正常,实现了实验室电能参数与环境参数的采集功能、对实验室多路电源的远程监测、时序控制及故障告警功能,通过BP神经网络完成了实验室的能耗预测。
陈小天[7](2020)在《超声协同的高压脉冲电场液态食品灭菌及其处理室和发生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压脉冲电场(Pulsed electric field,PEF)液态食品灭菌是一种利用不可逆电穿孔效应使微生物细胞致死的非热灭菌技术,可在较低的温度下实现对液态食品中微生物的杀灭,同时保留原有营养和风味。电场强度是PEF灭菌效率的决定性因素,单一的PEF技术需要较高的电场强度(30 k V/cm以上)才能满足工业化应用。但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流过液态食品介质的电流增大,处理室内的电化学反应和电极腐蚀也会随之加剧,存在污染食品的风险。同时,过去的实验研究证明高场强作用下更易引发电极放电甚至击穿,对脉冲发生器造成严重破坏。为了解决PEF灭菌技术实际应用中的电化学反应和处理室介电击穿问题,本文分别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引入超声波技术作为高压脉冲电场灭菌技术的辅助手段,通过实验探究两者同时作用于微生物细胞产生的联合灭活效应,为在较低场强下获得可观的灭菌效率提供新可能;二是研究IGBT串并联技术,设计并研发工作电压和电流等级更高的高压脉冲发生器,以提升设备的稳定性,降低由于电极放电或击穿对脉冲发生器的损坏风险。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结论如下:(1)发明了一种可实现超声波和脉冲电场同时作用于微生物细胞的微型处理室,利用该微处理室分别研究了两种技术顺序和同时施加对酵母细胞的灭活效果。以酿酒酵母为研究对象,在磷酸缓冲盐溶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体系中分别研究了超声和脉冲电场单独作用、先后顺序作用以及同时作用的灭菌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超声(25°C,400W,8 s)和脉冲电场(25°C,12 k V/cm,3200μs)两种技术同时作用的灭菌效果(4.26 log)要优于顺序作用灭菌效果,同时大于两种技术单独作用灭菌效率的代数和(分别为超声1.28log和脉冲电场2.44 log),表明在该实验条件下超声和脉冲电场在统计学意义上存在协同效应。(2)采用仿真和实验的方法研究了4管并联IGBT单管的均流特性,并构建了4个IGBT单管并联组件。针对IGBT并联应用,评估了三种1200 V电压等级IGBT单管的参数离散性,选择参数最集中的IGBT作为后续研究对象;设计了基于电容隔离的半桥型IGBT驱动电路,其输出峰值电流为14 A,可同时驱动4个并联IGBT;在完成所选IGBT数值建模的基础上,利用仿真方法研究了驱动回路和功率回路布局不对称导致引发的静态或动态不均流特性,结合仿真结果对4管并联IGBT进行了线路板布局优化,降低了不均流程度,动态不均流系数小于0.18。(3)在4个IGBT并联的基础上,研究了64个并联IGBT组件的串联均压特性,成功研制了4并64串共计256个IGBT单管堆叠组成的高功率固态开关。采用基于激光二极管和光分路器的多路触发信号同步方案,使64路驱动信号的最大延迟时间小于25 ns;同时设计了RCD缓冲网络,对器件开关不同步进行补偿。研制了16路隔离电压在30 k V以上的12 V/800m A母线串联型辅助电源,为各串联板进行隔离供电。最后对搭建的高功率固态开关进行性能测试,证明该固态开关可以在35 k V/150 A的条件下稳定工作,电流上升时间为632 ns,基于该固态开关搭建的脉冲电源可以输出幅值1 k V~35 k V、脉宽3μs~10μs、频率100 Hz~1000 Hz可调的准方波脉冲。(4)研发了中试级超声-高压脉冲电场液态食品灭菌系统,为高压脉冲电场灭菌技术和装备开发提供新思路。设计了共场型超声-高压脉冲电场处理室,实现在连续条件下超声波和高压脉冲两种灭菌技术的同时耦合。结合开发的监控软件,利用不同电导率的Na Cl溶液作为处理介质,对整个系统进行了功能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内各组件均能正常工作,处于有效处理区域内的微生物细胞会同时受到超声和脉冲电场的灭活作用。
潘志国[8](2020)在《WLAN双向变频放大器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人们享受到现有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开始出现了更广泛的通信需求。传统的WIFI作为无线网络中应用广泛也最成熟的代表,人们渴望它可以解决更多的问题。但是由于通信协议标准的相关规定,使得WIFI产品在进行通信时可以发射的最大功率不可超100mW,这就大大限制了其有效的通信半径。若要改用其他产品,就同时放弃了这一套比较成熟的解决方案。为了扩大此类产品的通信距离,本文研制了一种应用于WLAN频段的双向变频放大器。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采用定向耦合器、功率检测电路、电压比较电路、电压反相电路和一组单刀双掷的射频开关实现了电路板时分双工模式的基础。(2)对电路中的变频电路、功率放大电路以及低噪声放大电路分别进行了设计以及各个子功能模块的实物加工和测试。(3)进行双向切换控制电路与射频子功能模块的整合与调试,最终验证设计的可行性。论文主要采用了 HFSS进行了定向耦合器的仿真设计,运用Altium Designer实现了各个子功能模块的原理图绘制以及PCB工程文件的制作,并加工制作了双向变频放大器的实物。测试结果表明,双向变频器放大器的发射支路增益为16dB,回波损耗为13dB;接收支路增益为12dB,回波损耗为15dB。
张大前[9](2020)在《面向惯性粘滑驱动的高动态压电驱动电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惯性粘滑驱动因具有运动速度快、定位精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跨尺度精密定位领域。在惯性粘滑驱动系统中,压电驱动电源输出驱动信号,驱动惯性粘滑平台进行快速运动和精密定位。但是,惯性粘滑驱动越来越需要具备高动态特性和高稳定性的压电驱动电源。通过分析国内外压电驱动电源的动态特性和稳定性研究现状,发现现阶段压电驱动电源在面向惯性粘滑驱动时,存在阶跃响应慢、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文在这样的研究和应用背景下,针对惯性粘滑驱动对压电驱动电源的动态特性和稳定性的需求,进行高动态压电驱动电源的研究。首先,为了解决阶跃响应慢的问题,进行了高动态功率放大电路研究。根据惯性粘滑的驱动特性,设计了功率放大电路。通过深入研究中间级放大电路的充放电回路对动态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动态响应优化方法。该方法是通过优化功率场效应管的充放电回路,提高它的开关速度,进而提升功率放大电路的动态响应性能。然后,为了解决稳定性差的问题,进行高动态功率放大电路稳定性研究。通过分析功率放大电路的环路响应特性,发现功率放大电路易发生自激振荡,进而设计了稳定性补偿电路。该补偿电路包含三个RC支路,其作用是补偿环路响应特性,提高高动态功率放大电路的稳定性。接着,进行了面向惯性粘滑驱动的高动态压电驱动电源的系统实现研究。基于功率放大电路动态特性和稳定性的研究,进行功率放大电路的高动态参数设计和稳定性参数设计,并逐步设计了驱动电源系统原理图和PCB图,并制作了高动态压电驱动电源样机。最后,进行了面向惯性粘滑驱动的高动态压电驱动电源的实验研究,搭建了驱动电源实验系统,测试了驱动电源的动态响应特性和稳定性。在动态特性方面,驱动电源的阶跃响应时间Tup=40μs,具有高动态特性。在稳定性方面,驱动电源能稳定地输出Vp-p=150V的驱动信号,其相位裕度φm=80°,静态纹波电压Vr<3mV,具有高稳定性。当驱动电源应用于惯性粘滑驱动时,惯性粘滑的运动速度Vs从1mm/s提升到3.75mm/s,位移误差△X从280nm下降到20nm。因此本文研究的高动态压电驱动电源可以提升惯性粘滑驱动的运动速度和定位精度,对促进惯性粘滑驱动的发展具有实际意义。
王展锋[10](2020)在《高效率低纹波降压型DC-DC芯片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智能电表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发展绿色电子技术,适用于智能电表或其他通讯载波模块的电源管理芯片尤为重要,高效率、高精度的DC-DC转换器芯片是电源管理芯片的重要成员。为了更好地贴合智能电表的市场需求,本文对智能电表产品内部电路进行了测试分析,提取出了重要的基本参数。然后基于0.18μm的CMOS工艺设计了一款高效率低纹波的适用于智能电表的Buck型DC-DC转换器。电路内部集成了线性稳压电路,可以提高电路的稳定性,采用了同步整流技术来提高转换效率,还对整体电路进行了环路补偿,使整体电路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以减小纹波。基于Cadence的Spectre仿真器对所设计的电路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得到当输入分别在8V~24V和5V~24V时可以分别输出5V和3.3V电压、最大输出电流为600m A,输出电压纹波率小于0.45‰、转换器效率最高为90.57%,仿真结果表明了所设计电路的正确性。最后,完成了芯片的版图设计并通过了DRC和LVS验证。
二、一个4W开关型5V直流稳压电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个4W开关型5V直流稳压电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MPC5744P的线控转向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工作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工作 |
2 系统总体方案 |
2.1 总体框架 |
2.1.1 电机选型 |
2.1.2 BLDC传感器选型 |
2.1.3 力矩传感器选型 |
2.1.4 系统总体框图 |
2.2 硬件系统方案 |
2.3 嵌入式软件系统方案 |
2.4 上位机软件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3 硬件电路设计 |
3.1 电源电路与CAN通信电路 |
3.1.1 电源总体框图 |
3.1.2 电源芯片与CAN芯片介绍 |
3.1.3 电源电路设计 |
3.1.4 CAN滤波与保护电路设计 |
3.2 主控电路 |
3.2.1 MCU芯片介绍 |
3.2.2 主控电路设计 |
3.3 驱动电路 |
3.3.1 预驱芯片介绍 |
3.3.2 预驱电路设计 |
3.3.3 MOSFET三相六桥电路设计 |
3.4 力矩传感器电路 |
3.5 旋变传感器电路 |
3.6 本章小结 |
4 嵌入式软件设计 |
4.1 BSW层函数介绍 |
4.2 ASW层——电机控制模块 |
4.2.1 方波控制原理 |
4.2.2 FOC控制原理 |
4.2.3 无刷电机数学模型及仿真 |
4.2.4 电机控制模块程序 |
4.2.5 PID控制算法 |
4.3 ASW层——力矩模块 |
4.3.1 基本功能逻辑 |
4.3.2 力矩状态机算法 |
4.4 ASW层——上层通信模块 |
4.4.1 CAN上层通信协议 |
4.4.2 SPI上层通信协议 |
4.5 ASW层——安全模块 |
4.5.1 自检 |
4.5.2 主备冗余策略 |
4.6 本章小结 |
5 上位机软件与系统调试 |
5.1 上位机软件 |
5.2 系统调试 |
5.2.1 基本功能调试 |
5.2.2 系统整体调试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电路原理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地质灾害监测RTU的硬件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质灾害监测研究现状 |
1.2.2 RTU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工作及贡献 |
1.4 论文结构与安排 |
第二章 泥石流地质灾害监测与传感器研究 |
2.1 泥石流地质灾害机理与监测方法研究 |
2.2 泥石流地质灾害监测所需传感器研究 |
2.2.1 监测泥石流降雨量的传感器 |
2.2.2 监测泥石流水位的传感器 |
2.2.3 监测泥石流土壤压力的传感器 |
2.2.4 监测泥石流含水量的传感器 |
2.2.5 监测泥石流位移的传感器 |
2.2.6 监测泥石流地面振动的传感器 |
2.3 传感器需求总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单片机的RTU功能设计与实现 |
3.1 RTU功能分析 |
3.2 总体方案设计 |
3.3 信号采集模块设计 |
3.3.1 0~5V与4~20m A信号采集模块设计 |
3.3.2 模拟小信号采集模块设计 |
3.3.3 开关量信号采集模块设计 |
3.3.4 RS485 信号接收模块设计 |
3.4 电源模块设计 |
3.4.1 外部传感器、设备的供电电源设计 |
3.4.2 4G模块电源设计 |
3.4.3 内部电路供电电源设计 |
3.4.4 MCU备用电源设计 |
3.4.5 ADC基准电压源设计 |
3.4.6 电源自检模块设计 |
3.5 微控制单元模块设计 |
3.6 4G通信模块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设备环境适应性设计 |
4.1 常用防浪涌保护研究 |
4.1.1 压敏电阻 |
4.1.2 气体放电管 |
4.1.3 瞬态抑制二极管 |
4.2 本设计使用的浪涌保护设计 |
4.3 防水保护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质灾害监测RTU设备测试 |
5.1 PCB设计实现与实物展示 |
5.2 各模块测试结果 |
5.3 系统功耗分析与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基于霍尔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无刷直流电机位置检测技术 |
1.3 低分辨率传感器观测算法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方向 |
2 BLDCM工作原理及模型分析 |
2.1 无刷直流电机结构 |
2.2 无刷直流电机运行原理 |
2.3 无刷直流电机矢量控制 |
2.4 本章小结 |
3 低分辨率位置传感器估计算法研究 |
3.1 霍尔传感器位置信号获取 |
3.2 基于霍尔传感器的转速计算及转子位置估算 |
3.3 无位置传感器滑模反电动势观测器 |
3.4 新型转子位置观测器 |
3.5 本章小结 |
4 BLDCM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4.1 系统硬件总体架构 |
4.2 主控电路 |
4.3 电源电路 |
4.4 采样电路 |
4.5 电机驱动电路 |
4.6 霍尔信号接口线路 |
4.7 本章小结 |
5 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5.1 软件系统结构框架 |
5.2 软件系统运行流程 |
5.3 电机驱动模块软件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BLDCM控制系统的实验测试 |
6.1 搭建实验平台 |
6.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写作总结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深海地震勘探长缆供电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海洋地震勘探基本原理 |
1.3 国内外地震仪器指标和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意义 |
1.5 长缆供电关键技术介绍 |
1.5.1 长缆供电模型研究 |
1.5.2 高效率、微功率DC-DC模块设计 |
1.5.3 低功耗采集传输电路设计 |
1.6 论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参考文献 |
第2章 供电模型研究 |
2.1 理论建模 |
2.1.1 长缆系统供电方式 |
2.1.2 长缆供电网络结构 |
2.1.3 长缆供电模型 |
2.2 模型解法 |
2.2.1 牛顿迭代算法 |
2.2.2 反推算法 |
2.2.3 计算结果比较 |
2.3 模型准确性初步验证 |
2.4 系统带节点能力受限解释与验证 |
2.5 系统功耗分析与相关仿真 |
2.5.1 深海长缆系统功耗 |
2.5.2 高压直流电源输出电压(u_0)、节点功耗、电源线线阻对拖缆长度的影响 |
2.6 预测拖缆供电长度 |
参考文献 |
第3章 DC-DC模块研究与设计 |
3.1 开关电源与线性电源 |
3.2 高效率DC-DC降压模块研究 |
3.2.1 DC-DC降压原理 |
3.2.2 影响DC-DC模块效率的因素 |
3.2.3 DC-DC模块设计涉及的技术 |
3.2.4 DC-DC模块效率测试 |
3.3 大功率DC-DC升压模块研究 |
3.3.1 带升压模块的供电模型 |
3.3.2 升压模块位置对有效供电长度的影响(以一个升压模块为例) |
3.3.3 升压模块的效率对供电长度的影响 |
3.3.4 基于遗传算法的多个升压模块位置优化研究 |
3.3.5 升压模块设计和相关测试 |
参考文献 |
第4章 低功耗水下数据采集传输硬件电路设计 |
4.1 水下传输系统拓扑图 |
4.2 低功耗传输板设计 |
4.2.1 传输板功能框图 |
4.2.2 传输协议 |
4.2.3 低功耗器件选型 |
4.2.4 传输板上FPGA逻辑设计 |
4.3 低功耗采集板设计 |
4.3.1 采集板功能框图 |
4.3.2 采集板芯片选型 |
4.3.3 采集板逻辑设计 |
4.4 光电板设计 |
4.4.1 光电板功能框图 |
4.4.2 光电板芯片选型 |
4.4.3 光电板逻辑设计 |
参考文献 |
第5章 测试与验证 |
5.1 传输板测试 |
5.1.1 传输板FGPA逻辑仿真 |
5.1.2 传输板功耗测试 |
5.1.3 传输板误码率测试 |
5.2 采集板测试 |
5.2.1 采集板功能验证与动态指标测试 |
5.2.2 采集板功耗测试 |
5.3 光电板测试 |
5.3.1 光电板功能测试 |
5.3.2 光电板功耗测试 |
5.4 变功率模型测试与验证(15级节点测试)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5)基于FPGA的条码图像边缘检测算法及其硬件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
1.2.2 条码识别系统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各章节内容安排 |
第2章 基于FPGA的条码图像滤波算法 |
2.1 图像噪声与滤波算法 |
2.1.1 图像噪声分类 |
2.1.2 图像滤波算法分类 |
2.2 空间域滤波算法研究及其FPGA算法映射 |
2.2.1 高斯滤波原理及其算法映射 |
2.2.2 均值滤波原理及其算法映射 |
2.2.3 中值滤波原理及其算法映射 |
2.2.4 滤波算法对比与分析 |
2.3 基于FPGA的开关型均值-中值滤波算法 |
2.3.1 开关型均值-中值滤波算法 |
2.3.2 基于FPGA的时序优化型中值排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FPGA的条码图像边缘检测算法 |
3.1 图像边缘检测原理 |
3.2 经典边缘检测算法 |
3.2.1 一阶导数型边缘检测算法 |
3.2.2 二阶导数型边缘检测算法 |
3.2.3 边缘检测算法条码图像适用性研究 |
3.3 基于FPGA的多向性阈值自适应型SOBEL算法 |
3.3.1 经典Sobel算法改进 |
3.3.2 基于FPGA的多向性阈值自适应型Sobel算法 |
3.4 算法仿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条码识别系统硬件设计 |
4.1 系统硬件架构设计 |
4.2 FPGA板硬件电路设计 |
4.2.1 FPGA配置电路 |
4.2.2 FPGA的 MIPI_CSI2 模拟接口电路设计 |
4.2.3 千兆以太网电路设计 |
4.2.4 其他通信接口电路设计 |
4.3 ARM板硬件电路设计 |
4.3.1 存储器电路设计 |
4.3.2 PCI_e接口电路设计 |
4.4 模块分化式电源管理电路设计 |
4.4.1 模块分化式电源管理方案设计 |
4.4.2 DC/DC压降开关电路设计 |
4.4.3 多通道DC/DC电源管理器电路设计 |
4.4.4 PMU电源管理单元电路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算法检验与系统测试 |
5.1 测试平台 |
5.2 条码图像算法检验 |
5.2.1 条码图像滤波算法检验 |
5.2.2 条码图像边缘检测算法检验 |
5.3 系统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基于物联网的实验室电源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实验室电源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2 电源管理系统的方案论证 |
2.1 引言 |
2.2 电源管理系统的分析 |
2.3 电源管理系统的方案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实验室电源的能耗分析与预测 |
3.1 引言 |
3.2 实验室用电能耗统计与分析 |
3.3 实验室用电的能耗预测 |
3.4 本章小结 |
4 电源管理系统的硬件设计 |
4.1 引言 |
4.2 最小系统的设计 |
4.3 采集模块电路的设计 |
4.4 电源模块电路的设计 |
4.5 通信模块接口电路的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5 电源管理系统的软件设计 |
5.1 引言 |
5.2 系统终端的软件设计 |
5.3 系统后台的软件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系统测试与分析 |
6.1 引言 |
6.2 测试平台的架构设计与搭建 |
6.3 测试与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超声协同的高压脉冲电场液态食品灭菌及其处理室和发生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相关符号及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高压脉冲电场灭菌技术及其应用 |
1.1.1 高压脉冲电场食品灭菌技术发展 |
1.1.2 高压脉冲电场灭菌技术应用中的挑战 |
1.1.3 高压脉冲电场与其他灭菌技术联合应用 |
1.2 国内外固态高压脉冲电源研究进展 |
1.2.1 高压脉冲发生器拓扑及性能分析 |
1.2.2 基于串并联技术的高功率固态开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超声-高压脉冲同时作用对酿酒酵母的联合灭活效应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菌种和生长条件 |
2.2.2 微处理室的设计和制造 |
2.2.3 超声波处理 |
2.2.4 高压脉冲电场处理 |
2.2.5 联合处理 |
2.2.6 微生物计数 |
2.2.7 透射电子显微镜 |
2.2.8 统计分析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超声波和高压脉冲电场单独处理 |
2.3.2 超声波和高压脉冲电场联合处理 |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处理室负载特性研究及准方波脉冲发生器设计 |
3.1 共场型处理室负载特性研究 |
3.1.1 细胞悬浮液的介电模型介绍 |
3.1.2 共场型处理室等效电学模型 |
3.2 脉冲发生电路设计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IGBT并联均流特性研究 |
4.1 单个IGBT驱动电路研究 |
4.1.1 IGBT器件选择 |
4.1.2 双脉冲实验平台 |
4.1.3 驱动电路设计及性能测试 |
4.1.4 IGBT建模及模型验证 |
4.2 影响IGBT并联均流因素分析与仿真研究 |
4.2.1 静态和动态不均流评价指标 |
4.2.2 器件特性及分布参数对并联均流的影响 |
4.2.3 驱动回路对并联均流的影响 |
4.2.4 功率回路对均流特性影响 |
4.3 四管并联均流特性研究 |
4.3.1 并联驱动电路分析 |
4.3.2 栅极布局优化 |
4.3.3 并联IGBT热耦合分析 |
第五章 IGBT并联组件的串联特性及固态开关性能研究 |
5.1 IGBT串联不均压特性分析及措施研究 |
5.1.1 静态不均压原因分析 |
5.1.2 动态不均压原因分析 |
5.1.3 RCD串联缓冲电路设计 |
5.2 多路同步驱动信号链路研究 |
5.2.1 串联IGBT驱动耦合技术优选 |
5.2.2 基于光纤的多路驱动信号技术研究 |
5.3 串联IGBT多路隔离辅助电源研究 |
5.3.1 多路辅助电源拓扑设计和理论分析 |
5.3.2 初级全桥逆变电路设计 |
5.3.3 高频脉冲变压器设计 |
5.3.4 次级电压转换电路设计 |
5.3.5 电源输出测试 |
5.4 驱动信号控制及故障保护系统设计 |
5.4.1 控制器设计 |
5.4.2 过流保护电路设计 |
5.5 固态开关性能测试 |
5.5.1 单块串联板测试 |
5.5.2 高压固态开关性能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连续式超声-高压脉冲灭菌系统设计及测试 |
6.1 超声-高压脉冲灭菌系统设计与实现 |
6.1.1 超声-高压脉冲电场连续式处理室设计 |
6.1.2 系统监控软件设计 |
6.2 系统功能测试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8)WLAN双向变频放大器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2 射频相关理论知识 |
2.1 传输线基础理论 |
2.2 微带传输线 |
2.3 无源器件的射频特性 |
2.3.1 高频电阻 |
2.3.2 高频电容 |
2.3.3 高频电感 |
2.4 本章小结 |
3 稳压电源及收发切换控制电路的设计 |
3.1 电源模块电路的设计 |
3.2 定向耦合器的设计 |
3.2.1 平行耦合线定向耦合器的原理 |
3.2.2 平行耦合线定向耦合器的加工与测试 |
3.3 功率检测电路的设计 |
3.4 电压比较电路的设计 |
3.5 收发切换控制电路的设计 |
3.5.1 反相器电路 |
3.5.2 射频开关电路 |
3.5.3 收发切换控制电路的整体实现 |
3.6 本章小结 |
4 射频变频支路的设计 |
4.1 压控振荡器电路的制作 |
4.2 压控振荡器电路的测试 |
4.3 混频器电路的制作 |
4.4 混频器电路的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5 射频放大器的设计 |
5.1 射频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
5.1.1 低噪声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
5.1.2 功率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
5.2 低噪声放大器的制作与测试 |
5.2.1 低噪声放大器支路制作 |
5.2.2 低噪声放大器支路测试 |
5.3 功率放大器的制作与测试 |
5.3.1 功率放大器支路制作 |
5.3.2 功率放大器支路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6 双向变频放大器的制作与测试 |
6.1 双向变频放大器的制作 |
6.1.1 原理图设计 |
6.1.2 板图设计 |
6.2 双向变频放大器的测试 |
6.2.1 发射支路测试 |
6.2.2 接收支路测试 |
6.2.3 测试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9)面向惯性粘滑驱动的高动态压电驱动电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压电驱动电源的分类 |
1.2.2 压电驱动电源动态响应性能的研究现状 |
1.2.3 压电驱动电源稳定性的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第二章 高动态功率放大电路研究 |
2.1 引言 |
2.2 惯性粘滑的驱动特性与要求 |
2.2.1 惯性粘滑的驱动特性 |
2.2.2 惯性粘滑的驱动要求 |
2.3 功率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
2.3.1 功率放大电路的电路设计 |
2.3.2 功率放大电路的放大原理分析 |
2.3.3 功率放大电路的快速响应原理分析 |
2.4 功率放大电路的动态响应分析和优化 |
2.4.1 功率放大电路的动态响应分析 |
2.4.2 功率放大电路的动态响应优化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动态功率放大电路稳定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容性负载对功率放大电路稳定性的影响 |
3.2.1 功率放大电路的自激振荡 |
3.2.2 容性负载对放大电路稳定性的影响 |
3.3 高动态功率放大电路的稳定性分析 |
3.3.1 放大电路的环路幅频响应分析 |
3.3.2 放大电路的开环低频增益分析 |
3.3.3 放大电路的开环高频增益分析 |
3.3.4 放大电路的开环幅频响应对稳定性的影响 |
3.4 高动态功率放大电路的稳定性补偿电路设计 |
3.4.1 功率放大电路的补偿方法分析 |
3.4.2 功率放大电路的补偿电路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惯性粘滑驱动的高动态压电驱动电源的系统实现 |
4.1 引言 |
4.2 高动态压电驱动电源的驱动系统设计 |
4.2.1 功率放大电路的高动态参数设计与分析 |
4.2.2 功率放大电路的稳定性参数设计与分析 |
4.2.3 驱动系统的整体原理图设计 |
4.3 高动态压电驱动电源的整体系统实现 |
4.3.1 驱动电源的整体系统设计方案 |
4.3.2 高动态压电驱动电源的散热分析与设计 |
4.3.3 高动态压电驱动电源的过流保护电路设计 |
4.3.4 高动态压电驱动电源的供电系统设计 |
4.3.5 驱动电源的系统PCB设计与样机制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惯性粘滑驱动的高动态压电驱动电源的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高动态压电驱动电源的动态响应测试与分析 |
5.2.1 实验系统的搭建 |
5.2.2 驱动电源的动态响应优化方法验证 |
5.2.3 驱动电源的动态响应测试与分析 |
5.3 高动态压电驱动电源的稳定性测试与分析 |
5.3.1 实验系统的搭建 |
5.3.2 驱动电源的环路响应测试与分析 |
5.3.3 驱动电源的稳定性测试与分析 |
5.4 高动态压电驱动电源的整机性能测试 |
5.4.1 实验系统的搭建 |
5.4.2 驱动电源的闭环增益测试 |
5.4.3 驱动电源的线性度测试 |
5.4.4 驱动电源的频率响应测试 |
5.4.5 驱动电源的纹波电压测试 |
5.4.6 驱动电源的驱动性能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10)高效率低纹波降压型DC-DC芯片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智能电源管理概述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3 开关电源类芯片的发展历程 |
1.4 论文主要工作及安排 |
第二章 DC-DC转换器原理介绍 |
2.1 开关型DC-DC转换器基本拓扑结构 |
2.1.1 Buck转换器工作原理 |
2.1.2 Boost转换器工作原理 |
2.1.3 Buck-Boost转换器工作原理 |
2.2 开关型DC-DC转换器的控制模式 |
2.2.1 PFM调制 |
2.2.2 PWM调制 |
2.2.3 混合调制模式 |
2.3 开关型DC-DC转换器的转换效率 |
2.3.1 电路损耗 |
2.3.2 开关管导通损耗 |
2.3.3 开关损耗 |
2.3.4 外部损耗 |
2.3.5 同步整流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DC-DC转换器芯片方案设计及论证 |
3.1 智能电表内部电源管理模块的测试 |
3.2 主要技术指标 |
3.3 DC-DC芯片电路方案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DC-DC转换器子模块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
4.1 内置线性稳压模块的拓扑结构 |
4.2 预降压模块的设计与仿真 |
4.3 LDO内部运放的设计与仿真 |
4.3.1 运算放大器的设计 |
4.3.2 运算放大器的仿真 |
4.4 带隙电压基准源的设计与仿真 |
4.4.1 带隙基准电压源的基本原理 |
4.4.2 带隙基准电压源结构的基本拓扑 |
4.4.3 带隙基准电压源结构的设计 |
4.4.4 带隙基准电压源的仿真 |
4.5 线性稳压模块的设计与仿真 |
4.5.1 线性稳压模块设计 |
4.5.2 线性稳压模块仿真 |
4.6 误差放大器的设计与仿真 |
4.6.1 误差放大器的设计 |
4.6.2 误差放大器的仿真 |
4.7 PWM比较器的设计与仿真 |
4.7.1 PWM比较器的设计 |
4.7.2 PWM比较器的仿真 |
4.8 振荡器的设计与仿真 |
4.8.1 振荡器的设计 |
4.8.2 振荡器的仿真 |
4.9 过温保护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
4.9.1 过温保护模块的设计 |
4.9.2 过温保护模块的仿真 |
4.10 过流保护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
4.10.1 过流保护模块的设计 |
4.10.2 过流保护模块的仿真 |
4.11 过压保护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
4.11.1 过压保护模块的设计 |
4.11.2 过压保护模块的仿真 |
4.12 逻辑驱动电路 |
4.12.1 逻辑驱动电路的设计 |
4.12.2 逻辑驱动电路的仿真 |
4.1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DC-DC转换器整体电路设计与仿真 |
5.1 DC-DC转换器拓扑结构 |
5.2 DC-DC转换器外围器件的选择 |
5.3 整体电路联合仿真 |
5.3.1 无环路补偿的联合仿真 |
5.3.2 带有环路补偿的联合仿真 |
5.4 DC-DC转换器的转换效率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DC-DC转换器版图的设计 |
6.1 芯片整体版图的设计 |
6.1.1 芯片版图布局设计 |
6.1.2 模块电路版图设计 |
6.1.3 芯片整体版图 |
6.2 芯片版图验证 |
6.2.1 芯片版图的DRC验证 |
6.2.2 芯片版图的LVS验证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一个4W开关型5V直流稳压电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MPC5744P的线控转向控制系统研究[D]. 程绍珲.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地质灾害监测RTU的硬件设计与实现[D]. 任玉良.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霍尔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研究[D]. 左艺鸣.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4]深海地震勘探长缆供电技术研究[D]. 余宏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
- [5]基于FPGA的条码图像边缘检测算法及其硬件设计研究[D]. 吕召锐.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3)
- [6]基于物联网的实验室电源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陈卫宾.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7]超声协同的高压脉冲电场液态食品灭菌及其处理室和发生器研究[D]. 陈小天. 浙江大学, 2020(01)
- [8]WLAN双向变频放大器的设计与实现[D]. 潘志国.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9]面向惯性粘滑驱动的高动态压电驱动电源研究[D]. 张大前. 苏州大学, 2020(02)
- [10]高效率低纹波降压型DC-DC芯片设计[D]. 王展锋. 贵州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