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写工具结构设计的流体力学基础(三)(论文文献综述)
王志伟[1](2021)在《管壳式换热器壳程折流部件的传热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管壳式换热器作为一种常用的换热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各工业部门,其传热效率和综合传热性能的提升一直是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由于管壳式换热器壳程流体流动和传热的复杂性,且其壳程一直存在压降大,传热死区面积大等痛点问题,故壳程流体流动和传热的研究就成为了提升管壳式换热器传热效率和综合传热性能的关键。本文从壳程的折流部件入手,以改善管壳式换热器痛点问题和提高其壳程综合传热性能为目的,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1)依据单弓形圆孔折流板的板孔结构,改进设计了其板孔的形状,并建立了方形孔折流板、连孔折流板和十字孔折流板的几何模型。(2)建立了圆形孔折流板、方形孔折流板、连孔折流板和十字孔折流板的壳程结构模型,并依据其建立了不同板孔折流板的壳程流体域模型,利用FLUENT对四种流体域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不同板孔折流板换热器壳程的压力、温度、速度分布情况和壳程传热系数。进而得出方形孔折流板和连孔折流板壳程综合传热性能以及传热效率均优于圆形孔折流板壳程;十字孔折流板壳程传热效率最高,但其综合传热性能与圆形孔折流板壳程相当;方形孔折流板壳程的综合传热性能最好。(3)改变不同板孔折流板的圆缺高度、间距以及厚度,对其相应的换热器壳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缺口高度、间距以及厚度下四种折流板壳程的压力、温度、速度分布状况和壳程传热系数,分析得出折流板缺口高度和间距的变化对圆形孔折流板壳程流体流动和传热影响较大,对异形孔折流板壳程影响较小;折流板厚度对四种折流板壳程流体流动和传热基本没有影响。(4)分析壳程综合传热性能系数的适用性,依据换热器壳程JF因子评价指标,建立壳程新的评价指标——壳程JF因子,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评价,在壳程基本参数一定的情况下得出折流板数目为6,即折流板间距为300mm时,异形孔折流板壳程综合性能最佳;综合传热性能系数和壳程JF因子得出,折流板圆缺高度为0.3D时,异形孔折流板壳程综合传热性能达到最佳;在壳程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壳程流体流速越小,其传热效果越好。
付莹[2](2021)在《某农用机械发动机舱热管理研究与优化》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自动化进程的推进,农用机械保有量逐年攀升。农业机械热负荷严重,经常导致舱内积碳、橡胶部件老化等问题出现。因此,农用机械需要搭载高效的发动机舱热管理系统以强化舱内散热能力,从而提高整车性能。本文以某农用机械为研究对象,基于一维匹配计算和三维发动机舱流场计算对发动机舱进行热管理相关问题的研究。首先,本文对冷却系统热平衡能力进行了评估。利用Flowmaster软件搭建冷却系统一维匹配仿真模型,并利用整车热平衡试验获得的数据对模型进行标定,模型的偏差在5%以内。基于该一维模型预测典型开发工况下整车热平衡能力,计算表明此款农用机械整车热平衡能力满足设计要求。其次,为了研究舱内气流流动情况,本文建立了三维整车仿真模型,开展了机舱流场计算。计算表明:由于机舱冷空气进口面积大且多区域分布,所以机舱内部气流流动平顺性较高,且通过冷却模块的进风主要来自各格栅开口区域,没有明显热回流,进风温度接近环境温度。最后,为了进一步改善舱内流场分布,减少涡流区,提出下护板开口优化方案。基于发动机舱三维流场计算,发现该方案提高了机舱内空气流动组织的合理性,同时使得冷却模块的进风量增加,进风温度降低,从而提高了换热器换热效率。
程斌,向升[3](2021)在《深水浮式桥梁研究应用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深水浮式桥梁是一种依靠水浮力承载上部结构自重和活载的桥梁结构,在宽水面、高水深、弱地基水域的跨越工程中具有显着的应用优势。文章首先对深水浮式桥梁的发展历史和结构体系进行回顾和总结。随后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从结构动力响应、实桥监测、浮式深水基础、锚索振动疲劳等方面较为全面地综述了深水浮式桥梁的研究和应用进展。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深入分析,重点讨论深水浮式桥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最后对深水浮式桥梁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未来应重点在动力响应机理、结构模型试验、合理结构体系、复合材料应用、工程风险评估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以推动深水浮式桥梁的工程应用。
司道光[4](2020)在《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技术表征与发展演化研究》文中认为中东铁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俄国在中国东北修筑的一条具有殖民性质的铁路,也直接促进中国东北开启了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现代转型。在转型过程中,西方近现代建筑技术借由俄国之手向铁路沿线地域传播扩散,传统的木质抬梁结构逐渐瓦解,新型的砖混结构、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扎根蔓延,同时受东北地域严寒气候环境、社会政治、地形地貌、本土文化等诸多语境因素的直接影响,中东铁路近代建筑技术因材致用、因地制宜、包容创新,从而产生了多样丰富而又独具寒地地域属性的技术表现形态。论文在彻底走访1509公里中东铁路线路总长的基础上,实地调研了沿线现存的1651处建筑遗产和949处铁路工程遗存,获得了大量的基础数据。论文借鉴文化地理学、文化传播学、类型学、技术史学的相关学科理论,运用资料梳理、田野调查、比较统计、模拟分析等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一百余年以前中东铁路初建之时其附属建筑的技术表征和技术内涵,五个主要章节承载了论文的核心研究内容和结论,论文整体和表述逻辑是:技术传入背景、材料技术分析、结构技术演变、采暖技术衡量、技术水平比较、技术观念阐释。具体内容包括:第二章详尽的阐述了中东铁路相关建筑技术传入之时的俄国背景、世界背景和地域影响因素,从语境分析的角度对显在语境和潜在的主观、客观语境因素进行分析;第三章全面展示了中东铁路近代建筑中材料技术的各类表现形态以及各类材料的相关生产、加工工艺和独特的应用现象;第四章从建筑结构演变的角度,分析中东铁路近代建筑从砖混结构到内框架结构,再到框架结构的转变过程以及独特的结构演变特征;第五章则从建筑采暖的角度,分析中东铁路近代建筑是如何进行采暖和防止热量流失的,并通过软件模拟对当时的室内温度分布进行了量化评价分析;第六章则将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置入近代中国的背景体系中,通过统计分析比较其建筑技术在当时中国所处的地位和水平,并从技术伦理、技术审美两个角度提炼建筑技术的意匠观念,阐明技术多元性表征背后的隐藏主旨。论文内容涵盖了中东铁路近代建筑技术的“背景”、“表征”、“观念”三个层面,遵循了从整体到局部、由表及里、由外及内的逻辑,层层深入,以保证观点分析的科学性。论文具有充足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便于学者从技术的宏观角度重新审视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发展演变过程,并且为后续的遗产修复、遗产再利用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教育部[5](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提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苏云新[6](2020)在《风力发电塔架的动态响应分析》文中认为现今风力发电行业受到各国广泛的关注,而风力发电机组是收集风资源进行发电的主要结构设备。为更高效的获得足够多的发电量,需要适当增大风电机组的功率,相应地机组结构高度也不断增加,结构的安全性面临严峻的挑战。故分析研究大型风电机组塔架在多工况下的静、动态响应、结构稳定性对于机组结构的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采用3MW风电机组的设计参数,在ANSYS Workbench 19.0软件中建立了完整的有限元结构模型。针对三种风速工况进行了稳态流固耦合分析,得到风电机组的不同风速下的结构响应。求解塔架的固有模态,并分析塔架在额定风速下、变风速下的瞬态结构响应。研究塔架在不同工况下的非线性屈曲问题,分析结构稳定性分析。得出的结论如下:(1)通过稳态流固耦合分析,结果显示在三种风速工况下,风压力主要作用在叶片及塔架上,塔架的顶端位移最大且塔架中上部应力最大并集中,塔门四角的应力集中较为明显。(2)在切入风速、额定风速及切出风速的工况下,对比设计塔架与同类型的传统塔架的应力值的分布及顶端位移,结果表明设计塔架在应力、位移上均小于传统型塔架,在结构性能上具有一定优势。(3)通过分析塔架的固有频率,求解其前六阶固有模态及振型。经过瞬态的响应分析,发现塔架在额定工况下产生周期性衰减振动;在变风速下,塔架发生周期性变化,发生三阶振动时塔架的应力及位移最大,结构符合设计要求。(4)塔架在轴向力作用下的非线性屈曲分析,得到塔架的屈曲极限载荷及屈曲模态;在三种复杂受力的极限状态下,塔架非线性屈曲因子小于线性屈曲因子,且均符合规范设计要求。
刘周[7](2020)在《三种典型半潜式浮式风机基础水动力性能比较分析》文中指出随着环保压力的增大和化石能源枯竭的加剧,清洁能源开始成为各国能源供给结构的重要部分,风电因为其具有无污染,可持续性发展、易于获得等优点,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所重视发展的清洁能源,在风电产业中,海上风电因为其距离经济中心近,风能储量丰富等优点,更是成为各海洋强国着重发展的方向,在近海海域,海上风电主要以固定式为主,随着水深的增加,在40-50m左右的水深区间,就已经到达固定式基础和浮式基础的临界水深,在大于这个水深区间,浮式基础具有更好地经济和技术优势,因此,浮式风电将成为未来海上风电的发展方向,对于浮式风机基础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外典型的半潜式浮式风机基础OC4,Windfloat,Ideol三型基础进行参数调研和近似处理,根据三种不同的浮式风机基础主要特征,利用AQWA建立水动力模型。基于三维势流理论,比较了这三种浮式基础的水动力性能、在南海不同风、浪、流联合作用下的时域运动响应以及在不同水深的适应性。得出结论:(1)通过频域分析得到:纵荡方面,三型基础性能相近;垂荡方面,阻尼池型基础在低频区间的响应要小于OC4和Windfloat基础;纵摇方面,Windfloat基础总体响应要小于OC4基础和阻尼池型基础,阻尼池型基础的纵摇响应要远大于OC4和Windfloat基础。(2)通过时域分析得到:纵荡方面,三型基础响应统计值相近;垂荡方面,OC4基础的垂荡响应的均值和峰值最小;Windfloat的垂荡均值和峰值远大于OC4和阻尼池型,垂荡性能较差,阻尼池型基础的纵摇响应均值最小,由于吃水相对较小。导致峰值最大,易受环境载荷影响;(3)OC4基础在深水的适应性优良,Windfloat基础在中等水深适应性较好,阻尼池型基础的垂荡、纵摇RAO随着水深增加而变化不明显,在浅水的适应性较好;(4)选型建议:Windfloat基础的垂荡板结构要比OC4基础的浮筒减摇效果更好;阻尼池型的裙板结构具有较好的垂荡性能;阻尼池型基础较小吃水具有优良的浅水适应性,但摇动性能较差;大排水量、深吃水的OC4基础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在未来大风机的背景下,是发展的主流。
王普浩[8](2020)在《动力电池散热系统的热流场分析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动力电池的热安全问题是电动汽车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为保证电池的热安全本文设计了一种动力电池散热系统,同时研究了散热系统的流场分布情况对于电池温度特性的影响规律,发现散热系统的流场分布越均匀其对电池的冷却效果越好。本文以三元方形电池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单体电池的生热机理和传热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电池单体的导热数学模型,研究得到单体电池在放热过程中的发热率及热物性参数。并通过数值方法和实验方法得到电池的温度差异小于6%,由此判断数值方法的可靠性。在建立电池组简化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不同流道形式的多种散热结构。其中之一采用Lagrangian数乘法在结构体积不变的约束下使得流体能耗最优化,由此设计出了一种以树状分形为流体分配方式的散热结构。使用STAR-CCM+软件对各个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散热结构的流量分布越均匀则电池模组的温度一致性越好,模组的表面温度也最低。同时分析了电池放电倍率、环境温度、冷却液流速这三种因素对于电池温度场的影响情况,其中电池放电倍率因素的所占权重最大。在冷却液流速分别为0.435m/s、0.541 m/s、0.645 m/s时,电池表面的最高温度相差在0.2℃以内,该因素影响较小。建立电池包的整体几何模型,对其设计出一种散热系统,并对散热系统进行流场分析得到流量分配情况,从而结合流体流动机理及仿真结果对散热系统进行优化,得到一种非对称树状分形网格为流体分配方式的散热系统。对优化前后两个散热系统的电池包温度特性分别在其电池放电倍率为1C、1.5C、2C时进行分析,随倍率的增加电池的表面温度逐渐升高,而随电池温度的升高引起了两种系统冷却后的温度差值越来越大,优化后散热系统的冷却效果明显优于优化前系统,且优化后的散热性能随温度增加而越来越好。通过使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电池散热进行研究,并由此得出结论:随散热模型的流场分布均匀程度的提高,其对于电池的散热性能越好,电池温度随之降低,且电池的温度均匀性也随之提升,解决了电池的安全和寿命问题。基于上述结论,通过理论结合仿真的方法可优化散热系统的流场分布情况,优化后的非对称树形散热系统的流场分配更均匀,对于电池的散热效果也相应地愈加显着。
董宏升[9](2020)在《纯电动公交车集成减速电机壳体设计与优化》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政策以及全球环境变化的需要,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车辆应运而生。目前电动汽车继续向着轻量化、高效率、高度集成化方向发展,其中城市公交车作为一种城市公共交通工具,急需社会和研究人员的关注。集成减速电机是一种利用整体壳体将减速器和永磁同步电机集成为一体的纯电动公交车动力总成。基于多物理场分析,对集成减速电机壳体进行设计和优化,对于城市公交车的性能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结合某公司动力传动总成优化项目,本文主要从壳体冷却水道选取、壳体强度分析、壳体模态分析以及壳体振动测试等方面进行研究。在保证整个动力总成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对集成减速电机壳体进行设计和优化,以降低动力总成重量,提高车辆运行效率,增加人员乘坐舒适度。利用集成减速电机的总体尺寸和各关键部件的信息,对冷却水道方案进行设计与优化。设计不同类型的水道,结合流体力学和传热学基础知识对流阻、温度等参数进行数据对比分析,选取适合此集成减速电机的冷却水道类型。并通过软件仿真对具体水道进行流道数选择、最佳流量选取,最终确定合适的流道方案。根据所设计的冷却水道,对集成减速电机壳体进行建模及优化。利用电机定转子和行星齿轮系等关键性尺寸和集成减速电机壳体的总体尺寸,对壳体进行三维建模。对其进行结构强度分析,以确保壳体的可靠性,并对其进行轻量化设计,利用强度分析和拓扑优化对壳体设计进行验证。优化后的集成减速电机壳体重量减轻了16.88%。对集成减速电机壳体进行模态分析,确定壳体的薄弱区域和壳体的固有频率,避免发生共振现象。最后设计实验平台,对集成减速电机样机进行试验验证。对壳体冷却水道进行流阻试验,与流阻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冷却水道设计的可行性。利用温度传感器和上位机对电机绕组端部温度进行采样统计,保证集成减速电机在正常温度范围内运行。最后对集成减速电机样机和非集成装配体作振动测试,测试数据显示集成减速电机整体振动性能优于非集成减速电机,且径向方向优化明显。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集成减速电机壳体的设计和优化,纯电动公交车的动力总成运转更加稳定和可靠。
徐佳兵[10](2019)在《液压孔口高低温流体力学实验台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液压装备越来越多地要求在极端环境下服役,迫切需要研究在高、低温条件下的液压流体力学基础理论。由于现有流体力学的理论研究都是在常温下进行并验证的,针对在高、低温条件下的流体力学研究很少,相关实验装置更没有。本文针对常见液压孔口和缝隙,在高、低温条件下的实验方法和实验装置研制展开研究,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根据液压孔口和缝隙在高低温条件下进行实验的难点和要求,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实验方法和装置。即通过不同结构尺寸的“被试阀”来模拟液压孔口和缝隙的流体流动,并将“被试阀”、油液、供油机构以及部分传感器等集成在一个“一体化实验模块”中,再将“一体化实验模块”安装在高低温箱内进行实验,可以有效解决“被试阀”及油液温度控制的问题;同时“被试阀”采用机械式供油方式,在高低温条件下可以简单、可靠的实现供油,且供油量可以被控制。(2)对实验台的机械系统进行了设计:包括“一体化实验模块”、机械台架、驱动装置的结构设计,以及高低温箱和电机选型;分别设计了模拟“液压孔口流动”、“平行圆盘间隙流动”、“同心环形缝隙流动”和“偏心环形缝隙流动”的“被试阀”,同时设计了各个“被试阀”的主要尺寸规格。(3)对实验台的电气和测控系统进行了设计:包括硬件选型、电路设计与布置、电机变频调速控制方法以及数据采集设计。数据采集卡采集的模拟量信号包括位移、载荷、温度和压力,均采用差分输入的连接方式,可有效减少共模干扰;为了消除实验环境中强电设备的干扰,对传感器的信号线采用双层绝缘屏蔽措施,并对信号进行软件滤波和硬件滤波处理;采用LabVIEW进行测控软件开发,通过测控软件可以实现实验过程的自动控制与数据采集,并可将实验数据进行图形显示、分析处理以及保存输出操作。(4)进行了硬件加工、集成和调试:基于机电系统设计,进行了实验台零部件的加工与集成,对实验台进行了调试,校准各个传感器。并在-30℃、-20℃、30℃、70℃的条件下进行了一次薄壁小孔的实验测试,得到了其流量-压力特性曲线及相关实验数据。论文提出的原创实验方法以及开发的实验台,对后续研究常见液压孔口和缝隙在高低温条件下的流体力学特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书写工具结构设计的流体力学基础(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书写工具结构设计的流体力学基础(三)(论文提纲范文)
(1)管壳式换热器壳程折流部件的传热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管壳式换热器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1.2.1 管壳式换热器 |
1.2.2 管壳式换热器的折流部件 |
1.2.3 传热强化的研究 |
1.2.4 壳程流动的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壳程流体流动传热数值模拟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2.1 CFD技术简介 |
2.1.1 CFD常用算法介绍 |
2.1.2 CFD主流软件 |
2.2 湍流流动的模拟方法和对应模型 |
2.3 湍流流动传热守恒控制方程 |
2.3.1 连续性方程 |
2.3.2 运动方程 |
2.3.3 能量方程 |
2.4 数值模拟中应用的相关方法 |
2.4.1 压力速度耦合算法 |
2.4.2 壁面函数法 |
2.4.3 修正数学模型后的流路分析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板孔折流板的结构设计及其壳程流动传热模拟 |
3.1 不同板孔折流板的结构设计 |
3.1.1 弓形圆孔折流板结构简介 |
3.1.2 异形孔折流板结构设计 |
3.1.3 相关参数及局部模型 |
3.2 壳程基本参数 |
3.3 几何模型的简化建立 |
3.4 网格划分以及无关性验证 |
3.5 计算模型工况 |
3.6 模型求解相关设置及收敛性判断 |
3.7 模拟结果分析 |
3.8 结果对比分析 |
3.9 模拟可靠性验证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参数下不同板孔折流板壳程流动传热模拟 |
4.1 不同板孔折流板在圆缺高度变化时的壳程数值模拟 |
4.1.1 圆形孔折流板模拟结果与分析 |
4.1.2 方形孔折流板模拟结果与分析 |
4.1.3 连孔折流板模拟结果与分析 |
4.1.4 十字孔折流板模拟结果与分析 |
4.1.5 结果综合分析 |
4.1.6 模拟可靠性验证 |
4.2 不同板孔折流板在间距变化时的壳程数值模拟 |
4.2.1 圆形孔折流板模拟结果与分析 |
4.2.2 方形孔折流板模拟结果与分析 |
4.2.3 连孔折流板模拟结果与分析 |
4.2.4 十字孔折流板模拟结果与分析 |
4.2.5 结果综合分析 |
4.2.6 模拟可靠性验证 |
4.3 不同板孔折流板在厚度变化时的壳程数值模拟 |
4.3.1 模拟结果分析 |
4.3.2 模拟可靠性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JF因子指标评价异形板孔折流板换热器壳程综合性能 |
5.1 换热器性能的评价方法 |
5.1.1 从?损角度评价 |
5.1.2 从熵产角度评价 |
5.1.3 场协同理论评价 |
5.1.4 从火积耗散角度评价 |
5.1.5 JF因子角度评价 |
5.2 壳程综合传热性能系数的适用性分析 |
5.3 壳程综合性能指标的确定 |
5.4 壳程JF因子评价壳程综合性能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2)某农用机械发动机舱热管理研究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发动机舱热管理技术 |
1.2.1 发动机舱热管理研究手段 |
1.2.2 道路车辆发动机舱热管理研究现状 |
1.2.3 非道路车辆热管理系统研究现状 |
1.3 本文课题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发动机舱冷却系统一维仿真研究 |
2.1 发动机舱冷却系统介绍 |
2.1.1 发动机水冷系统及进气中冷系统工作原理分析 |
2.1.2 冷却系统主要零部件介绍 |
2.2 Flowmaster介绍 |
2.3 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2.3.1 模型的搭建与参数设置 |
2.3.2 仿真工况 |
2.3.3 模型校验 |
2.4 整车热平衡能力预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发动机舱三维仿真模型建立 |
3.1 计算流体力学基本方程 |
3.1.1 流体力学基础控制方程 |
3.1.2 湍流基本方程 |
3.1.3 湍流数值模拟方法 |
3.1.4 控制方程离散方法 |
3.2 整车几何模型搭建 |
3.2.1 Hypermesh软件介绍 |
3.2.2 STAR-CCM+软件介绍 |
3.2.3 面网格模型生成 |
3.3 三维计算模型搭建 |
3.3.1 体网格生成 |
3.3.2 物理模型设置 |
3.3.3 边界条件的设置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发动机舱三维流场仿真分析与优化 |
4.1 发动机舱三维流场仿真结果分析 |
4.1.1 换热器进风量分析 |
4.1.2 换热器进风温度分析 |
4.1.3 机舱压力结果分析 |
4.1.4 机舱速度场与温度场结果分析 |
4.2 发动机舱三维流场优化 |
4.2.1 改进方案说明 |
4.2.2 仿真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深水浮式桥梁研究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1 深水浮式桥梁的发展历史 |
1.1 早期发展 |
1.2 现代发展 |
2 深水浮式桥梁结构体系 |
3 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
3.1 环境条件 |
3.2 环境荷载耦合动力响应 |
3.2.1 模型试验 |
3.2.2 数值分析 |
3.2.3 环境荷载及流固耦合 |
(1) 荷载模型。 |
(2) 流固耦合效应。 |
3.3 地震作用响应 |
3.4 偶然荷载作用 |
4 实桥监测与分析 |
5 浮式深水基础 |
5.1 性能需求 |
5.2 浮式深水基础及其水动力学效应 |
5.3 浮式海洋平台 |
5.4 新型浮式深水基础结构体系 |
6 锚索振动与疲劳 |
6.1 锚索振动特性 |
6.2 锚索疲劳性能评估 |
7 跨海浮式桥梁的发展方向 |
7.1 动力响应机理 |
7.2 结构模型试验 |
7.3 合理结构体系 |
7.4 复合材料应用 |
7.5 工程风险评估 |
8 结 论 |
(4)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技术表征与发展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近代建筑研究综述 |
1.2.2 近代铁路遗产研究综述 |
1.2.3 中东铁路研究综述 |
1.3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 |
1.3.1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技术背景 |
2.1 19世纪末的俄国建筑技术现状 |
2.1.1 金属材料与结构的成熟发展 |
2.1.2 水泥材料与混凝土结构的探索应用 |
2.2 中东铁路的修筑过程及施工组织管理 |
2.2.1 前期施工准备 |
2.2.2 施工过程与建造模式 |
2.3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技术的语境影响因素 |
2.3.1 客观影响因素 |
2.3.2 主观语境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材料技术 |
3.1 传统建筑材料的导入发展 |
3.1.1 红砖的引入与自主生产 |
3.1.2 石材的早期应用与采掘 |
3.1.3 木材的种类与加工工艺 |
3.2 金属材料的成熟引入应用 |
3.2.1 金属材料的产地与运输 |
3.2.2 金属材料的应用 |
3.3 钢筋混凝土的同步更新 |
3.3.1 水泥的运输与自产 |
3.3.2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早期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结构技术 |
4.1 砖混结构的引入与发展 |
4.1.1 墙体构筑技术 |
4.1.2 楼面构筑技术 |
4.1.3 屋架构筑技术 |
4.2 内框架结构的过渡应用 |
4.2.1 木框架结构的短暂探索 |
4.2.2 钢框架结构的成熟应用 |
4.3 框架结构的间断发展 |
4.3.1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首次出现 |
4.3.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间断发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防寒采暖技术 |
5.1 综合考量的室内采暖技术 |
5.1.1 壁炉采暖技术 |
5.1.2 其它辅助采暖设施 |
5.1.3 辅助的通风安全设计 |
5.2 围护界面的防寒设计 |
5.2.1 契合地域的外墙构造 |
5.2.2 围合过渡的缓冲空间 |
5.2.3 被动采暖的窗口设计 |
5.3 室内热环境的模拟分析 |
5.3.1 Airpak概述与理论基础 |
5.3.2 案例的选择及相关参数的设定 |
5.3.3 模拟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建筑技术观 |
6.1 突破极限、优劣并存的建筑技术成就 |
6.1.1 突破极限——传统材料结构的技术追求 |
6.1.2 适时选择——新型材料与结构的技术成就 |
6.1.3 优劣并存——材料结构中的不合理应用逻辑 |
6.2 经世致用、求同存异的技术伦理思想 |
6.2.1 经世致用——务实经济的技术伦理思想 |
6.2.2 多变灵活——结构单元的因地制宜应用 |
6.2.3 求同存异——异质语境的技术创新探索 |
6.3 感理交织、简单纯粹的技术审美意趣 |
6.3.1 感理交织的技术外在表现 |
6.3.2 简单纯粹的技术内在逻辑 |
6.3.3 主观能动的技术审美传承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风力发电塔架的动态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外风力发电机塔架研究现状 |
1.3 国内风力发电机塔架研究现状 |
1.4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1.5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第2章 风电塔架理论基础及建模 |
2.1 风力发电机组概述 |
2.2 风电机组载荷分析 |
2.2.1 叶轮载荷 |
2.2.2 塔架载荷 |
2.3 风电塔架理论分析 |
2.3.1 塔架强度理论分析 |
2.3.2 塔架屈曲计算理论 |
2.3.3 模态理论分析 |
2.4 流固耦合理论基础 |
2.4.1 流体力学基本原理 |
2.4.2 基于CFD流固耦合分析方法 |
2.5 整体模型的建立 |
2.5.1 叶轮模型 |
2.5.2 塔架模型 |
2.5.3 基础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稳态流固耦合分析 |
3.1 概述 |
3.2 风电机组概况 |
3.3 流场模型的建立 |
3.3.1 旋转域流场模型 |
3.3.2 外流场模型 |
3.4 模型网格划分 |
3.4.1 流场网格划分 |
3.4.2 结构网格划分 |
3.5 流场参数 |
3.5.1 流场边界条件 |
3.5.2 湍流模型 |
3.6 稳态分析结果 |
3.6.1 结构表面风压 |
3.6.2 结构分析结果 |
3.7 对比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塔架瞬态流固耦合分析 |
4.1 概述 |
4.2 模态分析 |
4.2.1 模态有限元分析方法 |
4.2.2 模态分析结果 |
4.3 瞬态分析 |
4.3.1 瞬态分析参数设置 |
4.3.2 额定工况瞬态分析 |
4.3.3 风速模型的建立 |
4.3.4 UDF编译 |
4.3.5 瞬态分析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塔架屈曲分析 |
5.1 概况 |
5.2 塔架屈曲分析 |
5.2.1 塔架屈曲理论分析 |
5.2.2 塔架屈曲分析 |
5.3 多工况下塔架屈曲分析 |
5.3.1 工况设计 |
5.3.2 屈曲分析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7)三种典型半潜式浮式风机基础水动力性能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AQWA软件介绍 |
2.2 波浪理论 |
2.2.1 规则波理论 |
2.2.2 随机波理论 |
2.3 基于分布源法的辐射衍射分析 |
2.3.1 三维势流理论 |
2.3.2 附加质量和辐射阻尼 |
2.3.3 分布源积分方法 |
2.4 二阶力 |
2.5 小尺度杆单元构件的受力 |
2.6 风载荷 |
2.6.1 气动载荷 |
2.6.2 风压载荷 |
2.7 流载荷 |
2.8 粘性阻尼 |
2.9 频域分析理论 |
2.10 时域分析理论 |
2.10.1 悬链系泊理论 |
2.10.2 时域控制方程 |
2.11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浮式基础的频域比较分析 |
3.1 基础几何参数确定 |
3.2 水动力模型的建立 |
3.3 .水动力系数比较分析 |
3.3.1 附加质量 |
3.3.2 辐射阻尼 |
3.3.3 一阶波浪力 |
3.3.4 二阶波浪力 |
3.4 RAO添加粘性阻尼的对比结果 |
3.5 RAO随着浪向变化的结果 |
3.6 三型基础RAO的比较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浮式基础的时域比较分析 |
4.1 系泊系统 |
4.2 计算载荷 |
4.3 工作工况下时域运动响应分析 |
4.3.1 OC4基础时域运动响应 |
4.3.2 Windfloat基础时域运动响应 |
4.3.3 阻尼池型基础时域运动响应 |
4.3.4 三型基础时域运动响应统计比较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浮式基础对不同水深的适应性比较分析 |
5.1 系泊布置 |
5.2 三型基础RAO随水深的变化 |
5.3 三型基础在不同水深的时域统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动力电池散热系统的热流场分析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动力电池散热必要性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动力电池散热研究现状 |
1.3.2 并联管组流量分配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2 电池单体产热分析及建立热模型 |
2.1 锂离子电池基本介绍 |
2.1.1 锂离子电池的分类 |
2.1.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
2.2 锂离子电池的热特性分析 |
2.2.1 锂离子电池的生热机理 |
2.2.2 锂离子电池的热物性参数 |
2.2.3 锂离子电池的传热机理 |
2.2.4 单体电池的导热数学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3 锂离子电池单体的热仿真与实验 |
3.1 STAR-CCM+软件介绍 |
3.2 流体动力学数学模型 |
3.3 锂离子电池单体模型的仿真分析 |
3.3.1 锂离子电池单体模型的建立 |
3.3.2 锂离子电池单体模型仿真分析预处理 |
3.3.3 锂离子电池单体产热率 |
3.3.4 设置电池物理模型 |
3.3.5 锂离子电池单体模型仿真分析后处理 |
3.4 锂离子电池单体模型的实验验证 |
3.4.1 实验设备 |
3.4.2 实验步骤 |
3.5 锂离子电池单体模型结果对比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液冷散热系统对电池模组温度的影响分析 |
4.1 动力电池模组热特性仿真分析 |
4.1.1 建立电池模组的几何模型 |
4.1.2 网格划分 |
4.1.3 电池模组参数确定 |
4.1.4 电池模组仿真结果 |
4.2 动力电池模组液冷式散热结构的设计 |
4.2.1 散热结构不同类型的设计 |
4.2.2 树状分形分叉网络散热结构设计 |
4.3 动力电池模组液冷式散热结构的流场分析 |
4.3.1 网格划分 |
4.3.2 材料属性及边界条件设置 |
4.3.3 散热结构流场特性分析 |
4.4 动力电池模组液冷式散热结构的热流场分析 |
4.4.1 散热结构的类型对电池温度分布影响规律分析 |
4.4.2 放电倍率对电池温度分布影响规律分析 |
4.4.3 环境温度对电池温度分布影响规律分析 |
4.4.4 冷却液流速对电池温度分布影响规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动力电池液冷式散热系统整体设计与数值研究 |
5.1 电池包的几何模型建立 |
5.2 电池散热系统的结构设计 |
5.2.1 电池散热系统内部流动机理分析 |
5.2.2 电池散热系统几何模型的建立 |
5.3 电池散热系统流场特性仿真分析 |
5.3.1 电池散热系统几何模型网格划分 |
5.3.2 电池散热系统仿真分析边界条件 |
5.3.3 电池散热系统仿真分析后处理 |
5.4 电池包散热系统优化设计 |
5.4.1 电池包散热系统的优化设计 |
5.4.2 优化后散热系统仿真分析 |
5.4.3 实验系统 |
5.4.4 优化后散热系统的结果对比 |
5.5 电池包热流场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纯电动公交车集成减速电机壳体设计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纯电动汽车及其电驱动系统发展研究现状 |
1.2.2 动力总成冷却系统研究现状 |
1.2.3 壳体轻量化研究现状 |
1.2.4 电驱动系统振动研究现状 |
1.3 论文结构安排 |
1.4 论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集成减速电机壳体方案设计与分析 |
2.1 现有动力总成方案的问题与优化目标 |
2.2 集成减速电机关键部件参数 |
2.3 集成减速电机热损耗分析与仿真 |
2.3.1 集成减速电机的定转子概况 |
2.3.2 电机热损耗计算及仿真 |
2.3.3 电机热转化及温度分布仿真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壳体冷却水道设计与优化 |
3.1 流体理论概述 |
3.1.1 流体有限元理论概述 |
3.1.2 流体主要物理性质 |
3.1.3 流体损耗理论分析 |
3.2 壳体冷却水道类型选择 |
3.2.1 水道模型建立 |
3.2.2 材料选取 |
3.2.3 网格划分 |
3.3 流道类型仿真结果分析 |
3.3.1 不同类型水道温度仿真 |
3.3.2 不同类型水道压力与湍流仿真 |
3.3.3 流道类型选取 |
3.4 螺旋水道细节优化 |
3.4.1 螺旋水道的流道数选取 |
3.4.2 最佳流量选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壳体建模与模态仿真 |
4.1 集成减速电机壳体建模与强度仿真 |
4.1.1 集成减速电机壳体建模 |
4.1.2 材料选取 |
4.1.3 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设置 |
4.1.4 仿真优化及结果分析 |
4.2 壳体模态分析 |
4.2.1 模态概述 |
4.3 系统固有频率分析 |
4.3.1 模态仿真工况确定 |
4.3.2 减速器啮合频率计算 |
4.3.3 壳体模态仿真 |
4.3.4 激励频率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壳体试验与结果分析 |
5.1 流阻试验验证 |
5.1.1 流阻试验平台工作原理 |
5.1.2 流阻结果分析 |
5.2 电机绕组温度试验 |
5.3 集成减速电机壳体振动测试 |
5.3.1 振动测试原理 |
5.3.2 振动传感器布置 |
5.3.3 振动台架与试验设备 |
5.4 振动方案确定及结果分析 |
5.4.1 测试结果分析概述 |
5.4.2 测试数据预处理 |
5.4.3 时域特征对比分析 |
5.4.4 频域特征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液压孔口高低温流体力学实验台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常温下的液压流体力学基础 |
1.2.1 孔口出流 |
1.2.2 缝隙流动 |
1.3 液压流体力学及实验装置研究进展 |
1.3.1 液压流体力学及其实验研究综述 |
1.3.2 液压CAT技术及实验台发展综述 |
1.3.2.1 液压CAT技术简介 |
1.3.2.2 液压实验台发展综述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总体设计 |
2.1 液压孔口高低温流体力学实验技术难点分析 |
2.2 一种新型液压孔口高低温流体力学实验方法及系统 |
2.2.1 实验思路 |
2.2.2 实验系统组成 |
2.2.3 一体化实验模块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2.2.3.1 一体化实验模块的组成结构 |
2.2.3.2 一体化实验模块的工作原理 |
2.2.4 实验原理 |
2.3 实验台总体设计 |
2.3.1 机械系统设计方案 |
2.3.1.1 机械系统的结构 |
2.3.1.2 横梁组件的位置高度调整方法 |
2.3.1.3 一体化实验模块的安装原理及过程 |
2.3.1.4 高低温箱选型 |
2.3.2 测控系统设计方案 |
2.3.3 实验台主要技术参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机械系统设计开发 |
3.1 一体化实验模块的设计和研制 |
3.1.1 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
3.1.2 被试阀设计 |
3.1.3 油液选型 |
3.1.4 装配集成 |
3.2 驱动装置的设计 |
3.3 机械台架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
3.4 机械系统集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气和测控系统设计开发 |
4.1 硬件选型 |
4.2 电气系统设计 |
4.2.1 电路设计与布置 |
4.2.2 电机变频调速设计 |
4.3 测控系统设计开发 |
4.3.1 数据采集设计 |
4.3.2 信号抗干扰处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集成与实验测试 |
5.1 测控软件开发 |
5.2 实验台集成与调试 |
5.3 实验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书写工具结构设计的流体力学基础(三)(论文参考文献)
- [1]管壳式换热器壳程折流部件的传热性能研究[D]. 王志伟. 东北石油大学, 2021
- [2]某农用机械发动机舱热管理研究与优化[D]. 付莹. 吉林大学, 2021(01)
- [3]深水浮式桥梁研究应用进展[J]. 程斌,向升. 土木工程学报, 2021(02)
- [4]中东铁路近代建筑的技术表征与发展演化研究[D]. 司道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5]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6]风力发电塔架的动态响应分析[D]. 苏云新.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7]三种典型半潜式浮式风机基础水动力性能比较分析[D]. 刘周.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动力电池散热系统的热流场分析与设计[D]. 王普浩. 中北大学, 2020(09)
- [9]纯电动公交车集成减速电机壳体设计与优化[D]. 董宏升.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10]液压孔口高低温流体力学实验台的研制[D]. 徐佳兵. 湖南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