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微胶囊内光化学反应的对映选择性

聚合物微胶囊内光化学反应的对映选择性

一、Enantioselectivity of Photochemical Reactions within Polymer Microcapsules(论文文献综述)

张纳[1](2020)在《有机框架材料的非共价聚合物修饰及其Pickering乳液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 Organic Frameworks,MOFs)和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COFs)分别是由配位键和共价键作用而形成的多孔框架材料,因其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可调节的孔径、易于功能化修饰以及热化学稳定性而广泛应用于吸附、催化、电化学、传感等领域,尤其是它们在非均相催化方面的应用更是成为研究热点。而且,为了开发MOFs和COFs的更多应用潜能,聚合物修饰对于改善它们的性能以及功能化改进发挥着显着作用,然而,共价键连接方式通常需要较高的反应条件和时间来实现,不利于快速高效的大规模生产。本课题研究了MOFs和COFs的非共价聚合物修饰以及它们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的性能,以期在非均相催化中具有应用价值,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首先,利用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作为单体,S,S’-二(α,α’二甲基乙酸)三硫酯(DMATC)为RAFT链转移剂(Chain Transfer Agents,CTAs),偶氮二异丁腈(AIBN)作为引发剂,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法,得到大分子链转移剂PNIPAM-CTA。然后利用三丁基膦(PBu3)为还原剂,乙醇胺为催化剂,对PNIPAM-CTA进行还原得到端羧基温敏性聚合物HOOC-PNIPAM-SH。采用冷凝回流法,以廉价的三聚氰胺和对苯二甲醛为原料,通过希夫碱(Schiff-base)反应制备三聚氰胺基COF。COF带正电荷的氨基和HOOC-PNIPAM-SH的负电性的端羧基通过静电力结合,获得非共价聚合物修饰的COF-g-PNIPAM。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技术(XRD)、氮气吸附-脱附曲线(BET)对聚合物改性前后的产物进行表征。结果显示,COF-g-PNIPAM仍然保留COF的不规则形貌,尺寸较原来变大(由52 nm增大到78 nm),比表面积由505.8 m2/g减小为33.6 m2/g。研究了COF-g-PNIPAM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的性能,结果发现,水油比2:1,含量为0.8 wt%时乳液液滴均一且不容易聚集,稳定性良好,室温静置20天后仍然保持原有性能。(2)通过溶剂热法,2-氨基对苯二甲酸(H2BDC-NH2)和氯化锆(Zr Cl4)在醋酸催化条件下通过配位键作用形成Uio-66-NH2。最后,Uio-66-NH2所带正电荷与HOOC-PNIPAM-SH所带负电荷在水中通过静电作用进行自组装,获得了聚合物修饰改性的复合物Uio-66-g-PNIPAM。并且,通过FT-IR、SEM、TEM、XRD、BET对聚合物改性前后的产物进行表征。结果显示,PNIPAM成功通过非共价作用接枝到了Uio-66-NH2上,并且修饰后的Uio-66-NH2仍然保持原有形貌,颗粒尺寸从原来的70 nm增大到120 nm,比表面积由1160 m2/g减小为438.3 m2/g。同时,对Uio-66-g-PNIPAM稳定的Pickering乳液进行了研究,探索出能够得到稳定乳液的最适水油比(v:v=2:3)及固体质量分数(1.2~1.6 wt%),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另外,Uio-66-g-PNIPAM复合物成功负载钯纳米粒子(Pd NPs),得到Pd@Uio-66-g-PNIPAM,ICP测试Pd的含量为8.4%。

蒋道法[2](2020)在《环戊基六元瓜环与芳香环的主客体作用及性质研究》文中指出环戊基全取代六元瓜环Cy P6Q[6]作为瓜环结构中较为新颖的成员,腰部的环戊基结构造成其对称性远低于普通瓜环,这大大增加了它的溶解性。同时外壁上更多的亚甲基使得环戊基瓜环有着更高的活性,这些都意味着Cy P6Q[6]相较于普通瓜环有着更大的潜在研究价值。然而因为Cy P6Q[6]产率低,原材料价格昂贵等原因,针对Cy P6Q[6]的相关研究并不是很多。本实验主要研究Cy P6Q[6]与菲咯啉类衍生物等荧光基团的作用,并探究二者相互作用后整个体系光学性质变化情况。同时选择性的将一些芳香小分子引入瓜环-金属自组装体系中,探索各类芳香小分子构建的全新组装体。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一.利用核磁滴定,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吸收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等方法探究了Cy P6Q[6]与一系列2-(Ar)-1H-咪唑[4,5-f][1,10]菲咯啉盐酸盐(即Ar-IPHS,其中Ar包括a:3-吡啶基,b:苯基,c:2-噻吩基,d:p-F苯基,e:4-N,N-二甲基苯氨基)的主客体作用。研究发现,Cy P6Q[6]与Ar-IPHS可以进行两种作用模式;(1)Ar-IPHS部分基团进入瓜环空腔内,与Cy P6Q[6]发生1:1相互作用。(2)Ar-IPHS通过氢键,范德华力等与Cy P6Q[6]端口羰基氧作用。实验发现,Ar-IPHS的部分基团进入Cy P6Q[6]空腔后,光学性质会发生变化,尤其在水相中产生强烈荧光。二.利用Cy P6Q[6]可使Ar-IPHS产生强烈荧光的性质制备了Ar-IPHS@Cy P6Q[6]荧光探针用以识别氨基酸。实验结果发现,探针可高效识别甘氨酸,赖氨酸,甲硫氨酸,检出限分别为2.270x10-6mol/L、1.359x10-5mol/L、1.690x10-5mol/L。三.将有机小分子对苯二胺(g1),联苯胺(g2),4,4’-二氨基二苯乙烯二盐酸盐(g3),对羟基苯甲酸(g4),对硝基苯酚(g5),对苯二酚(g6)这6个有机小分子引入[Cd Cl4]2--Cy P6Q[6]体系中,最终得到一系列全新的自组装体系。g1,g2,g3这3个芳香二胺类有机小分子主要通过连接瓜环两个端口,从而充当瓜环端口与端口之间的链接剂使瓜环相互连接。g4,g5,g6这三个芳醇类有机小分子与[Cd Cl4]2-共同与瓜环外壁作用,促使瓜环以不同形式组装堆积。对比这6个晶体,发现有机小分子一个基团的改变,一个碳链的增减都会对最终的组装体产生巨大的影响。芳香类小分子通过氢键、静电作用、疏水作用、范德华力等的驱动,与瓜环构筑成特殊的超分子组装体,这些全新的超分子自组装结构在分离、催化和光电子学中拥有着巨大的潜在应用。

邵广俊[3](2019)在《可见光表面接枝聚合制备中空微囊固定化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酶催化技术具有绿色环保、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在多个领域有广泛应用。但是酶试剂价格昂贵,易失活,不能重复利用,限制了其在大规模生产中的应用。通过对酶的固定化,可使其易于与产物分离并回收利用,且可提高酶的稳定性,降低生产成本,为连续化的酶催化生产提供了基础。开发合适的酶固定化策略是酶催化研究的热点问题,对发展高效的生物催化技术意义重大。本论文基于可见光交联接枝聚合和模板法,设计了一种聚合微囊包埋酶的方法。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利用仿生矿化技术制备了包埋酶的碳酸钙微球。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型蛋白,研究了载蛋白的碳酸钙微球形貌、蛋白质固定效率和蛋白质负载率与CaCl2、Na2CO3和蛋白质浓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制备了包埋葡萄糖氧化酶(GOD)的碳酸钙微球。发现酶浓度在0.25-1.00 mg/mL范围内时,GOD的固定效率大于80%,包埋酶的碳酸钙微球粒径在1-2 μm之间,在pH=7条件下微球表面电位是负值(-11 mV),为后续反应提供了基础。2.基于可见光引发表面光接枝聚合和模板法制备了载酶中空微囊。首先通过静电吸附法在包埋酶的碳酸钙表面吸附上氢供体聚乙烯亚胺(PEI)和光引发剂硫杂蒽酮儿茶酚-O,O-二乙酸(TX-Ct),发现PEI和TX-Ct的吸附量在一定范围内随溶液浓度提高而增大。进而通过可见光辐照,实现了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在包埋酶的碳酸钙表面的交联接枝聚合,形成了包裹层。使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除去碳酸钙模板后,制备出载酶中空微囊。通过红外等测试方法,证明GOD成功包埋在微囊中,固定效率在90%以上。以葡萄糖为底物,进行酶催化反应,证明了包埋固定化后GOD的温度和pH稳定性均优于游离酶。固定化酶具有良好的操作稳定性,使用10个批次后,可保留75%的活性。3.利用上述可见光接枝活性聚合的特性,通过可见光再次辐照聚合物微囊表面的休眠种,成功实现了丙烯酸钠单体在微囊表面的接枝聚合,为进一步在微囊表面固定其他酶提供了新的反应位点。

靳满满[4](2019)在《WOx/SBA多相催化剂制备及催化环烯烃氧化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烃类衍生物(如环氧化物、醛、酸等)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催化氧化技术的出现使得人们能够利用廉价的空气、O2、H2O2等氧化剂氧化烯烃制备烃类衍生物。H2O2是一种廉价、清洁、高效的氧原子来源,以H2O2为氧化剂的绿色氧化技术备受研究者关注。在以H2O2为氧化剂的烯烃催化氧化体系中,过渡金属(如W、Mo、Mn、Co等)化合物由于其独特的酸性、氧化还原性,成为烯烃催化氧化反应常用且高效的催化剂。与其它过渡金属相比,在我国储量丰富的W(占世界储量的54%)具有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但用于催化领域的W物质<8%。因此,进行以H2O2为氧化剂、W物质为催化剂的烯烃催化氧化研究不仅能满足国内对烃类衍生物日益增长的需求,而且能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品优势。以环戊烯(CPE)或环己烯(CHE)为原料的环烯烃催化氧化反应可以制备系列具有较大应用价值的烃类衍生物如戊二酸(GAC)、戊二醛(GA)、环氧环己烷(CHE-O)、己二酸(AA)等。目前环烯烃催化氧化体系存在液-液两相传质困难、活性组分易流失、催化剂重复利用率低等问题。因此,寻找高效、易分离、重复使用性能好的新型催化剂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钨基多相催化剂高活性及便于回收再利用的特点,本论文开展了系列负载型钨基多相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工作。选用3D笼腔结构的介孔分子筛SBA-16和2D六方相结构的介孔分子筛SBA-15为载体,制备了系列高效、可回收的负载型钨基催化剂,深入研究了钨基多相催化剂制备-结构调控-催化性能之间的规律,探索了钨基多相催化剂在以H2O2为氧化剂的CPE和CHE氧化反应中复杂而又各异的催化机理。以介孔分子筛SBA-16为载体,制备了钨基多相催化剂W-SBA-16(x),其中,x代表Si/W摩尔比。研究结果表明钨含量对活性组分钨的结构、目标催化剂的酸性及活性均有显着影响。钨含量?13 wt%时,钨物种以单位点和钨氧八面体的形式存在;钨含量>13 wt%时,钨物种发生团聚,晶态WO3开始出现;W-SBA-16(x)催化剂具有弱酸性位点,x=30时,出现中强酸性位点;W-SBA-16(30?x?50)催化剂在CPE氧化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其中,W-SBA-16(30)催化剂因较强的酸性和较好的钨物种分散性,表现出较优的催化性能。W-SBA-16(30)催化剂经过滤可从反应体系中高效分离,并在5次循环使用过程中,催化活性几乎保持不变,CPE的转化率高达69%,GAC的收率为55%。然而有机相(CPE)和水相(H2O2)之间存在的传质阻力是液-液两相反应体系的固有缺点,因此,减少油水两相的传质阻力可以进一步提高CPE的转化率。为了减少反应体系中油水两相的传质阻力,设计合成了含钨螯合配合物W-N,N的有机-无机杂化催化剂W-N,N-DPHS-SBA-15。表征结果表明W-N,N高度分散于SBA-15表面;W-N,N和DPHS有机基团的引入没有破坏SBA-15规整的介孔结构。在以H2O2为氧化剂的CPE氧化反应中,W-N,N-DPHS-SBA-15催化剂表现出较W-N,N-SBA-15更高的催化活性,CPE的转化率为99%,GA的选择性和收率分别为73%和72%,并且在6次循环使用过程中,CPE的转化率始终>95%。其优异的催化性能归因于:(1)W-N,N和DPHS-SBA-15表面Si-OH之间存在的共价键作用使得W-N,N能够稳定存在于SBA-15表面;(2)DPHS有机基团的引入增加了W-N,N-DPHS-SBA-15表面的疏水性,降低了反应物之间的传质阻力。此外,本文还提出了以W-N,N-DPHS-SBA-15为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的CPE氧化反应机理。过渡金属掺杂的磷钨杂多酸在烯烃催化氧化反应中是廉价、高效的均相催化剂,为了实现其循环利用,设计制备了辛基(-octyl)、氨基(-NH2)双功能SBA-15(octyl-NH2-SBA-15)负载Co、Fe、Cu单取代磷钨杂多酸催化剂Co-/Fe-/Cu-POM-octyl-NH3-SBA-15。表征结果表明Co-/Fe-/Cu-POM单元高度分散于octyl-NH3-SBA-15表面;SBA-15规整的介孔结构并没有因有机基团-octyl、-NH2和杂多阴离子(PW11MO40)n-(M=Co、Fe、Cu)的引入而被破坏;Co-/Fe-/Cu-POM-octyl-NH3-SBA-15催化剂同时具有Lewis、Br?nsted酸性位点,酸性遵循以下规律:Co-POM-octyl-NH3-SBA-15>Fe-POM-octyl-NH3-SBA-15>Cu-POM-octyl-NH3-SBA-15。在以H2O2为氧化剂的CHE环氧化反应中,Co-POM-octyl-NH3-SBA-15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CHE的转化率达到84%,CHE-O的选择性高达93%,直接环氧化与自由基氧化选择比为98/2。SBA-15表面固着的-NH3+与(PW11CoO40)7-之间的化学键合使得Co-POM-octyl-NH3-SBA-15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Co-POM-octyl-NH3-SBA-15催化剂在6次循环使用过程中,CHE的转化率保持在83%,CHE-O的选择性保持在91%。为了研究不同有机基团对目标催化剂钨负载量及催化活性的影响,分别以6种有机硅烷剂功能化SBA-15(SBA-15-APTS/-MTES/-DPHS/-C3/-C8/-C12)为载体,制备了钨基多相催化剂W-SBA-15-APTS/-MTES/-DPHS/-C3/-C8/-C12,并结合Uv-vis DRS、29Si MAS NMR、ICP和XPS的分析结果提出了SBA-15-APTS负载钨物种的机理。在以H2O2为氧化剂的GA氧化反应中,W-SBA-15-APTS/-MTES/-DPHS/-C3/-C8/-C12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GA的转化率为9099%,GAC的选择性和收率分别为9799%和8798%,并且W-SBA-15-APTS催化剂循环使用20次后依然保持活性不变,TON值高达744。另外,本文还将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剂{PO4[WO3]4}-DMA16在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功能化SBA-15(Cl-SBA-15)的介孔孔道内合成并固定,实现了{PO4[WO3]4}-DMA16的固载化。钨前驱体{PO4[WO3]4}3-和N,N-二甲基十六胺DMA16(N+)在不改变SBA-15介观结构的前提下,在Cl-SBA-15的孔道中自组装合成了钨基多相催化剂{PO4[WO3]4}-DMA16-SBA-15。该催化剂在以H2O2为氧化剂的CHE氧化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CHE的转化率可达86%,AA的收率为68%,并且在5次循环使用过程中,催化活性基本保持不变。SBA-15表面游离的有机基团-Cl、-DMA16使得{PO4[WO3]4}-DMA16-SBA-15催化剂表面更具疏水性,减少了CHE分子的传质阻力。在H2O2存在下,不溶于反应体系的{PO4[WO3]4}-DMA16转变为可溶的{PO4[W(O)2(O2)]4}-DMA16,当H2O2消耗殆尽时,活性组分又重新组合,从而实现催化剂的循环利用。此外,在CHE-O、1,2-环己二醇的氧化反应中,{PO4[WO3]4}-DMA16-SBA-15催化剂也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CHE-O、1,2-环己二醇的转化率均达到100%。

祁波[5](2018)在《基于金属簇合物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自组装及催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杂化材料化学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它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研究,在不同的领域之间建立了连接。金属簇合物由于其多样的尺寸及丰富的功能应用,是一类构筑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优秀无机构筑单元。遵从自下而上的原则,由基本的分子前体和无机金属簇构筑基元出发,可以得到不同尺寸维度及功能多样的杂化材料。自组装做为构筑杂化材料多样结构的主要方式之一,在自组装过程中,对于其机理的研究以及组装过程中各种弱作用驱动力的的研究,成为这个领域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另一方面,合理利用自组装机理,定向设计具有特殊自组装性质的杂化分子,并将所得组装体进行功能化应用,如催化有机反应,成为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发展方向。本文以三种基于金属簇合物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作为研究模型,分别从均相体系到多相体系,研究了其进一步自组装的性质以及催化过氧化反应的功能。在均相体系中,作为大分子离子的纳米尺寸有机金属簇分子,对于其溶液自组装性质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且由于兼具有机无机的特性,其溶液体系中的各种作用力变得更为复杂,使得这一研究成为难点。此外,以催化烯烃的过氧化反应作为功能导向,利用自组装机理,定向制备新的杂化材料,或利用经典的簇合物杂化材料来催化实现新的过氧化反应也是本论文的研究方向之一,其难点在于在催化过程中保持过氧键稳定性的同时,能实现经济、绿色、以及高选择性的催化反应效果。论文第一部分以锌离子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自组装形成的有机三核锌簇合物Zn3QDB3(NO3)4(Zn-QDB)作为杂化材料自组装的研究模型之一。研究表明Zn-QDB在均相的溶液中会进一步自组装成空心、单层、圆球形的“blackberry”结构。外加的电解质离子对于其自组装的过程存在明显的影响。特别是带同种电荷的阳离子,在Zn-QDB自组装的过程中表现了较强的同离子效应,而文献报道的同离子效应往往认为影响很小或者可以忽略。这个特殊的现象归因于阳离子与Zn-QDB之间较强的阳离子-π作用力。改变外加阳离子的种类及离子强度,检测不同条件下组装体的粒径变化说明,在自组装的过程中平衡离子静电吸引力与阳离子-π作用力是竞争性关系。此外,同离子效应还对π-π堆积有协同增强的作用,有利于形成更稳定的组装体结构。在研究了杂化材料自组装的性质之后,论文的第二部分根据催化过氧化反应的功能需求,设计合成了一例有机季铵阳离子与多核钨氧簇阴离子共价杂化的分子PQ1。在离子键,共价键、氢键,亲疏水作用等作用力的共同驱动下,杂化分子PQ1在溶液中自组装成大小均一的纳米颗粒。PQ1可以用于催化生成α-羟基过氧化产物的反应中。杂化催化剂实现了从烯烃底物出发一锅法合成过氧化产物,而且过氧化试剂更绿色友好。此外,对杂化连接的方式研究发现,共价键的连接方式使有机季铵阳离子和多核钨氧簇两个催化活性中心更近,对反应的协同催化作用更强,因此表现出更高的反应选择性。在实现了一锅法引入过氧基团的基础上,论文第三部分选择由双核铜簇与有机配体自组装得到的杂化框架材料Cu3(BTC)作为多相催化剂,进一步实现了一锅法将过氧基和三氟甲基功能基团同时构筑到同一个烯烃分子中。双核铜簇作为活性的催化位点,均匀分布在框架结构的节点上,在亲电性活化三氟甲基Togni试剂的同时,还对TBHP起到激活的作用。相较于均相的铜金属盐催化体系,非均相的有机铜簇框架催化剂还体现了很高的催化效率,铜簇周围的限域微环境使反应体系具有了择形催化的性质。此外,提出了一种离子类型的反应机理,以及对过氧化产物进行了进一步的衍生。

段学超[6](2017)在《葫芦脲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分子识别作用的研究》文中认为超分子化学是一个发展迅速的领域。它在分子识别,分子自组装和分子器件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超分子的结构是通过几个分子(所谓的“分子亚单位”)聚集形成,因此它们不仅具有“分子亚单位”的功能,而且由于超分子结构而具有了新的功能。化学传感器一直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研究领域,并且在过去三十年中已经在该领域取得了许多成果。其中,光化学传感器是研究最为广泛的,因为通过识别客体分子的光学变化,如颜色或荧光,可以快速、方便地观察到现象。通常发色团观察到的变化被用作传感器的输出信号。随着超分子化学,生物化学和纳米技术的发展,基于超分子化学传感器以及纳米碳和纳米颗粒的新型化学传感器得到了了广泛的研究。本论文中研究了基于超分子主体葫芦脲的均相传感器法测定药物分子奥沙利铂,探究了药物分子奥沙利铂与超分子主体葫芦脲的相互作用机理,形成稳定包合物的条件(包括pH,温度,时间)以及在药物分析方面的应用。同时也探究了基于葫芦脲衍生物薄膜传感器的制备,通过荧光显微镜对其进行表征,将其初步应用于某些药物小分子的识别。本论文主要阐述了以下四个方面:1.首先简单的概括了超分子化学的发展,以及超分子主体的结构特征。对第一、二、三代超分子主体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和结构做了简单的描述,通过对它们结构的分析得出其在化学领域中的实际应用。根据它们结构特点,详细地介绍了第四代超分子主体葫芦脲及其衍生物的结构,合成途径以及应用,为本论文后续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2.通过以葫芦[7]脲为主体的均相荧光传感器法测定抗癌药物奥沙利铂。由于巴马汀/小檗碱/黄连碱和葫芦[7]脲的水溶液本身无荧光,二者混合后体系荧光显着增强,但当加入无荧光的奥沙利铂后,体系的荧光又显着猝灭。且分别在0.051.75,0.0101.50和0.0201.05μg mL-1的范围内奥沙利铂的浓度与荧光猝灭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分别为2,3和7 ng m L–1,并可应用于血浆中奥沙利铂的测定。通过核磁共振和密度泛函理论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究。葫芦[7]脲将是一种潜在的转运和监测奥沙利铂的良好药物载体,同时可以降低药物毒性提高药物的疗效。3.通过光聚合法制备了基于葫芦脲的薄膜荧光传感器。尝试用三种不同的制备方法来制备,且对这三种方法制备的薄膜传感器的优缺点进行比较,用荧光素异硫氰酸酯衍生化精胺和荧光显微镜对其进行表征,探究其相互作用的机理,并初步用制备好的薄膜传感器识别一些药物小分子,预测了其在许多领域中的应用。4.通过化学键合法制备了基于葫芦脲的薄膜荧光传感器。采用两种不同的键合方法来制备,并对这两种方法制备好的薄膜传感器进行表征,且初步探索了它们与客体小分子甲基橙的相互作用,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侯屹婷[7](2017)在《液体核微胶囊的制备及应用》文中提出微胶囊广泛地应用于催化、药物传送以及药物成像等方面,其大小、壁厚、孔径具有高度可调性,其中以Pickering体系为模板形成的微胶囊通过调节固体纳米粒子的表面润湿性方便地将不同液体分散、包裹,随后通过化学交联形成液体核微胶囊。在液体核微胶囊中液体以本身的状态存在,微胶囊壳层具有一定的渗透性,就像植物细胞壁一样允许分子与内部液体进行接触,为高效催化、药物传送提供了全新的可能。将工业生产中粘度高、腐蚀性大的液体包裹形成液体核微胶囊可以在保持液体本征特性的同时,使其具有非均相催化剂的易分离,可循环的特性,为解决液体在工业生产及运输中带来的问题提供了可能。本论文聚焦强腐蚀性的浓硫酸及绿色溶剂离子液,以Pickering体系为模板,将上述液体高度分散,再通过化学方法形成液体核微胶囊,并尝试将其应用于连续-流动化反应。在Pickering气-液体系中,无需额外的油相参与,固体材料吸附于液体-空气界面,经过高速搅拌形成气体包液体“反相气泡”,适用于腐蚀强的浓硫酸的分散与包裹。用十三氟辛基三甲氧基硅烷对SiO2纳米球(SN)表面进行功能化修饰,制得了耐腐蚀的超疏水SiO2纳米球(SN-F)。将SN-F与90%浓硫酸在高速搅拌下混合成功地制备了“干浓硫酸”,即空气包浓硫酸反相气泡。探讨了SN-F用量对形成“干浓硫酸”的影响,当SN-F的质量分数为5%时,“干浓硫酸”为100200μm间均匀的球体。对“干浓硫酸”的性质进行探索,发现通过此方法得到的“干浓硫酸”形貌均匀、比表面积大,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且其形貌及性质在18个月后没有改变。为了提高“干浓硫酸”的机械强度使其应用于固定床,通过气相交联法对“干浓硫酸”交联形成“浓硫酸”液体核微胶囊做了初步探索。以离子液Pickering乳液为模板,通过化学交联法,制成二氧化硅为壳,离子液体为核的离子液核微胶囊。利用SEM、EDS、氮气物理吸附脱附对其形貌、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其渗透性、耐压能力、耐极性溶剂能力做了探究。利用荧光分子探针对不同交联剂用量制备的离子液核微胶囊的渗透性进行探究,发现荧光小分子可通过二氧化硅壳层进出离子液核微胶囊,说明离子液核微胶囊具有一定的渗透性,且其渗透性随交联剂的用量增大而降低。用固定床对离子液核微胶囊进行机械强度测试,离子液核微胶囊在液压为1 MPa流速为55 mL/L下仍能稳定存在,且72小时后形貌无破损,基本满足工业固定床对催化剂机械强度的需要。将离子液微胶囊置于极性溶剂甲醇中,其形貌不变。以上说明,离子液核微胶囊比表面积大、尺寸与渗透性可调,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可承受较大浓度的极性试剂,为催化剂用于固定床进行连续化、高效地反应奠定了基础。在离子液中溶入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CALB酶),使离子液核微胶囊具有酶促反应能力,以D,L-1-苯乙醇动力学拆分反应为模型测试离子液核微胶囊在连续-流动化反应中的催化效果。探究了不同尺寸及渗透性的离子液核微胶囊对反应的影响,并测量了离子液核微胶囊在连续-流动化反应体系中的动力学参数,如米氏常数Km、最大反应速率Vmax及反应常数kcat。测得Km为0.1 mol·L-1、Vmax为 3.2×10-3 mol·min-1及 kcat为 6.7×102 min-1,说明离子液核微胶囊在连续-流动化反应体系中具有高效的催化能力。最后,在离子液核微胶囊微胶囊催化D,L-1-苯乙醇与醋酸乙烯酯的反应中,底物浓度为0.35 mol/L,流速为2 mL/h,转化率>49.9%,对映体过量ee%为99.0%,反应持续了1500小时反应效率仍没有明显下降。将此体系进行底物拓展,反应进行了200小时,对映体过量ee%一直维持在99%左右,说明离子液核微胶囊在固定床连续-流动体系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稳定性。

姜佳伟[8](2016)在《(S)-羰基还原酶Ⅱ与葡糖糖脱氢酶偶联于介孔ZnO/C复合纳米材料及其高效手性催化》文中认为羰基还原酶(EC 1.1.1.X)具有高度化学、区域和立体选择性,在生物催化手性化合物方面极具潜力。来源于近平滑假丝酵母(Candida parapsilosis)CCTCC M203011的(S)-羰基还原酶II(SCRII)催化2-羟基苯乙酮转化为(S)-苯乙二醇。论文通过优化SCRII与葡萄糖脱氢酶(GDH)最佳催化酶活配比,设计了双酶偶联的大肠杆菌中的共表达体系,实现重组菌高效转化(S)-苯乙二醇。另外,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介孔Zn O/C复合纳米材料,作为载体对融合酶SCRII-GDH进行双酶共固定化,固定化SCRII-GDH能高效催化转化(S)-苯乙二醇。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S)-羰基还原酶Ⅱ的比酶活力为1.3 U?mg-1,葡萄糖脱氢酶的比酶活力为13.5U?mg-1。在总酶活力为1 U时,(S)-羰基还原酶Ⅱ和葡萄糖脱氢酶共催化体系中,确定了两种酶的最佳比例在1:1到5:1(U/U)之间,最适反应温度为30℃,p H为7.0。在此基础上构建了(S)-羰基还原酶II和葡萄糖脱氢酶基因比为1:1的共表达体系,共表达重组菌破碎上清液中(S)-羰基还原酶II和葡萄糖脱氢酶酶活分别为0.76 U?mg-1和0.73U?mg-1,两者的酶活比例接近1:1。在上述确定的最适催化条件下,重组菌催化10 g?L-1 2-羟基苯乙酮,产物(S)-苯乙二醇的光学纯度和得率均高达99%以上。与仅含有(S)-羰基还原酶II的重组大肠杆菌相比,共表达体系转化产物(S)-苯乙二醇的得率明显提高,且转化时间由原来的24 h缩短为13 h。(2)利用甲阶酚醛树脂作为碳源,通过溶剂挥发诱导自组装方法(EISA),经酚醛树脂、醋酸锌、pluronic F127自组装,随后通过煅烧碳化过程得到介孔Zn O/C复合纳米材料。利用得到的纳米复合材料固定化融合酶SCRII-GDH。X衍射(XRD)表征表明氧化锌成功嵌在碳层里面且其晶型良好,透射电镜(TEM)图像清晰的显示了这种材料的2-D多孔结构且大小较均一、分散度良好。小孔均匀的环形地分布在无定型的碳基质里面,经选区电子衍射(SAED)进一步证实了氧化锌的六方纳米晶体结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图像表明酶被成功固定在载体上。(3)固定化酶酶载量为110 mg?g-1。利用固定化SCRII-GDH为生物催化剂在30℃,p H 6.5条件下进行不对称还原10 g?L-1的底物2-羟基苯乙酮合成(S)-苯乙二醇。固定化SCRII-GDH对底物2-羟基苯乙酮具有很好的催化效率,反应时间仅需要1 h即可将底物转化完全,而游离酶需要约8 h。另外,固定化SCRII-GDH与游离酶最适反应温度都为35℃,但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明显好于游离酶。固定化酶的最适p H作用范围较游离酶更宽。(4)考察了固定化SCRII-GDH的多批次使用性能、高浓度底物转化效率、有机溶剂耐受性、储存稳定性。在重复使用12次后,产物(S)-苯乙二醇的得率依然高达64.3%,光学纯度维持在99%以上。当底物浓度提高到50 g?L-1时,固定化SCRII-GDH依然表现出较强的催化能力,产物得率高达57.7%。固定化SCRII-GDH在烷烃类的有机溶剂中催化效果较好,产物得率都在90%以上。固定化SCRII-GDH在-20℃条件下储存长达100d且反复冻融10次后,产物得率依然达到75%,光学纯度维持在99%以上。

赵朝委[9](2016)在《配位作用驱动的自组装体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催化和传感性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最近的几十年中,纳米材料的研究始终是化学、材料科学最热点的研究领域之一,尤其在能源、环境、生命科学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配位作用驱动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也吸引了人们广泛深入的研究,并逐渐成为一类在吸附、催化、传感、生物等领域很有前景的材料。但是,纳米尺度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研究还相对较少。配位作用驱动的超分子体系是超分子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配位作用连接形成的超分子是否由无限个单体组成,人们将配合物体系分为离散型配合物和聚合型配合物。由于人们合成的有机配体可以具有各种几何形状,可供选择的节点中心的配位构型也多种多样。因此,人们已经报道的离散型配合物既有各种形状的环状结构,也有各种立体的多面体结构。而文献中的聚合型配合物更是包括从一维,到二维,再到三维的各种复杂结构。近些年来,人们在不断合成具有新奇结构的配位超分子化合物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这些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性能应用上。人们比较关心的性质主要包括吸附分离、发光传感、质子传导及导电、药物运输及细胞成像,以及催化。本文中,我们以配位作用驱动的自组装过程为手段,合成了具有较好的催化和传感性质的微纳尺度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包括基于Pd(II)纳米笼的催化性质,基于Cu I的MOF对HCl的传感性质和含碘单质MOFs的催化性质,以金属有机凝胶为前体构建基于MOFs的复合型光催化剂,以阴离子掺杂为手段制备贵金属纳米颗粒负载型的MOFs催化剂,研究了配位聚合物上路易斯酸位点的催化性能。Ⅰ.合成了一例具有特殊配位取向的三角架形配体L1,并通过其与Pd(NO3)2自组装反应合成了一例Pd6L8的八面体超分子笼状配合物1。该纳米笼主要通过IR,TGA,NMR,CSI-MS,TEM等手段进行了表征。在乙醇-水的混合溶剂中,化合物1对Suzuki偶联反应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100 ppm)。催化反应也可以在邻二甲苯中进行,此时,催化剂可以方便的回收,并重复使用。Ⅱ.合成了另外一例具有特殊配位取向的三角架形配体L2,与Cu I通过自组装得到新颖的三维Cu4I4-MOF。该化合物与HCl分子可以发生快速灵敏的专一性反应。Cu4I4簇核与HCl气体发生I/Cl离子交换,进一步I-在酸性环境中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碘单质。有趣的是,碘单质在生成以后被原位捕获使得化合物整体的颜色发生明显的黄色到暗红色的变化。这一机理可以用来将该MOFs材料作为HCl气体的可视化传感器。我们进一步将该MOFs微纳化,并与有机高分子PVDF复合制备MMMs,使得传感的性质进一步优化提升。新得到的含碘单质的MOFs可以高效催化双吲哚甲烷的清洁合成。Ⅲ.利用无机物诱导凝胶转变为晶体这一基本原理,通过TiO2纳米颗粒诱导凝胶向晶体转变这一性质,发展了一种构建基于MOF微晶的多元复合型光催化剂的新方法。基于这一方法,可以一锅合成该型CdS@Cd(Ⅱ)-MOF@TiO2三元复合型光催化剂。这种复合体系中,CdS量子点有序均匀分散于MOF内部,TiO2纳米颗粒分散于MOF微晶表面。电化学测试表明该MOF材料的禁带宽度以及导带边缘电位介于CdS量子点以及TiO2之间,有利于形成Cd S到MOF表面,再到TiO2的电子流向。这种三元复合型催化剂的光催化水解产氢的性能明显优于类似的二元复兴型光催化剂。这种方法可以为发展更多性能优异的基于MOFs的复合材料提供新的思路。Ⅳ.发展了一种向正电性的MOF内负载贵金属纳米颗粒的方法—平衡阴离子掺杂的方法。该方法简单可行,易于操作。得到的复合催化剂可以高效地异相催化4-nitrophenol的还原加氢反应。该方法可以应用到大量的类似的具有平衡阴离子的正电性的MOF,以结合纳米金属颗粒和各种MOF的特点,得到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的新型催化剂。Ⅴ.研究了以C1到C4烷基链取代的以芴为母体的咪唑端基配体与Cu Br形成的不同结构的配位聚合物。其组装的结构明显受到烷基链长度的影响,另外,少量有机溶剂对其水热组装过程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我们详细对比了CuBr2-与Cu2Br42-对苯基环氧乙烷的醇解反应的催化能力的不同。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微纳尺度的超分子配合物体系在催化传感等性质方面还需要继续研究。下一步可以重点研究配合物各种功能化性质体现之后作为材料应用到具体生产生活中去的可能性,优势以及挑战。

张光才[10](2015)在《微反应器内沸石与ZIF-8膜的制备及其催化Knoevenagel缩合反应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化工过程的微型化是近些年来化工技术领域的一大趋势。作为微化工技术研究的核心,微反应器依靠其强化传质传热、操作安全连续、容易工业放大等优势,在连续催化反应和有机合成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研究。而其中微反应器内催化剂的固定装填问题及构建高效稳定的催化微反应器是关键和难点之一。本文针对不同微反应器的特点,通过不同的组装策略和方法,在微反应器内制备厚度可调的沸石及ZIF-8膜层,构建的膜微反应器应用于催化Knoevenagel缩合反应评价其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针对毛细石英管微通道长径比大的特点和常规静态釜内无法制备连续沸石膜层的难点,采用连续流动的合成策略制备了均匀连续的NaX沸石膜层。通过优化合成条件,研究调控膜厚度的规律,结果表明:改变膜合成时间,可方便调控制备不同厚度的沸石膜层。该方法操作简单,为毛细管内制备沸石膜催化层或载体层并构建膜微反应器提供了新思路。NaX沸石膜经Cs+交换形成CsNaX沸石膜催化微反应器,应用于催化苯甲醛与氰基乙酸乙酯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在优化条件下可获得目标产物接近100%的收率。而且通过在反应体系内引入强吸水性的离子液体IL-BMIC作为水吸收剂,避免反应产生的水对CsNaX催化层的中毒,可使膜催化微反应器稳定运行50 h以上而未见明显失活,解决了沸石催化层的水热失活问题。该过程可实现反应的连续生产,具有潜在的应用开发前景。(2)以毛细石英管作为微通道反应器,针对石英表面惰性、ZIF-8难成核生长成膜的问题,分别采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辅助和ZnO诱导成核生长两种策略,研究优化流动合成法制备均匀连续的ZIF-8膜。在优化的合成条件下,膜层的厚度可通过膜合成时间来调控,为MOFs膜微反应器的构建提供了新途径。基于疏水性ZIF-8的催化功能,将构建的ZIF-8膜微反应器应用于催化苯甲醛与氰基乙酸乙酯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可获得目标产物接近100%的收率。与CsNaX沸石膜微反应器相比,ZIF-8膜微反应器表现出温和条件下更高效的催化性能。(3)在多通道片式不锈钢微反应器内,采用常规合成釜内静态法制备了ZIF-8/NaA复合膜。针对不锈钢微通道粗糙的表面形貌和大孔结构,首先采用晶种诱导法制备了均匀连续的NaA沸石层作为中间过渡层,填补载体的大孔使其表面趋于平整;然后通过化学生长制备ZnO层作为功能层诱导制备了连续均匀的ZIF-8膜催化层,ZIF-8沿着NaA沸石膜表面生长形成了ZIF-8/NaA复合膜结构。将此ZIF-8/NaA复合膜微反应器应用于催化苯甲醛与氰基乙酸乙酯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在温和条件下获得目标产物接近100%的收率,ZIF-8本身的疏水性可防止反应产生的水中毒,催化活性至少保持50 h而未出现明显失活,表现出优良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该过程为MOFs膜催化微反应器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开发前景。(4)在多通道的片式不锈钢微反应器内,基于不锈钢的粗糙表面及导电性,采用物理沉积法和电化学方法沉积ZnO层作为载体修饰和诱导生长双功能层制备了均匀连续的ZIF-8膜层。通过研究沉积不同形态ZnO层、膜合成时间、膜合成液浓度以及活化步骤对制备ZIF-8膜形貌的影响规律,获得了一种在不锈钢微通道内直接制备ZIF-8膜的最佳工艺。将此构建的ZIF-8膜催化微反应器应用于催化苯甲醛与氰基乙酸乙酯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在温和条件可获得接近100%的目标产物收率,表现出优良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同ZIF-8/NaA复合膜微反应器相比,该构建方法表现出制备工艺更为简便的优势。

二、Enantioselectivity of Photochemical Reactions within Polymer Microcapsule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nantioselectivity of Photochemical Reactions within Polymer Microcapsules(论文提纲范文)

(1)有机框架材料的非共价聚合物修饰及其Pickering乳液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1.2.1 材料的应用
        1.2.2 在后合成修饰方面的研究
    1.3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
        1.3.1 材料的应用
        1.3.2 在后合成修饰方面的研究
    1.4 纳米粒子的非共价键修饰
    1.5 纳米粒子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的应用
        1.5.1 在催化领域的应用
        1.5.2 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非共价聚合物修饰COFs的 Pickering乳液及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RAFT聚合法合成端羧基温敏性聚合物HOOC-PNIPAM-SH
        2.2.4 Schiff-base反应制备COF
        2.2.5 静电自组装法制备COF-g-PNIPAM共聚物
        2.2.6 COF-g-PNIPAM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2.2.7 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端羧基温敏性聚合物HOOC-PNIPAM-SH的合成及表征
        2.3.2 COF-g-PNIPAM共聚物的表征
        2.3.3 COF-g-PNIPAM的 Pickering乳液性能研究
        2.3.4 COF-g-PNIPAM稳定的Pickering乳液温敏性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非共价聚合物修饰MOFs的 Pickering乳液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Uio-66-NH2的制备
        3.2.4 通过静电自组装法制备Uio-66-g-PNIPAM共聚物
        3.2.5 Uio-66-g-PNIPAM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3.2.6 Pd@Uio-66-g-PNIPAM纳米粒子的制备
        3.2.7 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Uio-66-g-PNIPAM的合成路线
        3.3.2 Uio-66-g-PNIPAM的表征
        3.3.3 Uio-66-g-PNIPAM稳定的Pickering乳液性能
        3.3.4 Pd@Uio-66-g-PNIPAM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2)环戊基六元瓜环与芳香环的主客体作用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瓜环背景介绍
    1.2 瓜环的应用研究
        1.2.1 瓜环对生物分子的识别研究
        1.2.2 超分子组装与自组装
        1.2.3 瓜环的外壁作用研究
        1.2.4 瓜环在药物分子中的应用
    1.3 本文工作
        1.3.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CyP_6Q[6])与咪唑[4,5-f][1,10]菲咯啉衍生物的主客体作用
    2.1 引言
    2.2 实验步骤
        2.2.1 仪器和试剂
        2.2.2 客体的合成
        2.2.3 瓜环与客体相互作用核磁滴定
        2.2.4 紫外及荧光滴定分析
        2.2.5 晶体的制备与检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主客体核磁滴定
        2.3.2 紫外吸收图谱分析
        2.3.3 主客体荧光光谱分析
        2.3.4 晶体结构解析
    2.4 结论
第三章 一种新型主客体荧光探针对人体氨基酸的识别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步骤
        3.2.1 仪器和试剂
        3.2.2 溶液制备
        3.2.3 紫外及荧光分析
        3.2.4 核磁滴定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探针的选择性
        3.3.2 探针作用的光谱研究
        3.3.3 检出限
        3.3.4 干扰试验
        3.3.5 探针的机理研究
    3.4 结论
第四章 环戊基六元瓜环与芳香小分子的超分子自组装
    4.1 引言
    4.2 实验步骤
        4.2.1 实验仪器,原料
        4.2.2 晶体的制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环戊基全取代六元瓜环CyP_6Q[6]的端口作用。
        4.3.2 CyP_6Q[6]与芳香环的外壁作用。
    4.4 结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3)可见光表面接枝聚合制备中空微囊固定化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酶固定化方法及其进展
        1.2.1 物理吸附法
        1.2.2 包埋固定法
        1.2.3 共价结合法
        1.2.4 酶交联法
        1.2.5 其他方法
        1.2.6 多酶的共固定化技术
    1.3 基于仿生矿化无机粒子模板制备固定化酶中空微囊
    1.4 可见光引发表面接枝聚合反应
    1.5 葡糖氧化酶概述
        1.5.1 葡糖氧化酶简介
        1.5.2 葡糖氧化酶的应用
        1.5.2.1 食品工业应用
        1.5.2.2 工业生产应用
        1.5.2.3 生物传感器应用
    1.6 本课题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6.1 本课题的意义
        1.6.2 本论文研究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仿生矿化制备固定化酶碳酸钙微球模板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BSA调控合成碳酸钙
        2.3.1.1 BSA调控合成碳酸钙微球预实验
        2.3.1.2 不同CaCl_2、Na_2CO_3和BSA浓度合成碳酸钙微球
        2.3.2 利用酶制备包埋酶的碳酸钙微球模板
        2.3.2.1 包埋酶的碳酸钙微球制备
        2.3.3 BSA浓度标准曲线的绘制
        2.3.4 蛋白质固定化效率的测定
        2.3.5 测试方法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BSA调控合成碳酸钙
        2.4.1.1 碳酸钙微球的形貌调控
        2.4.1.2 BSA调控合成的碳酸钙粒子的红外光谱
        2.4.1.3 BSA调控合成的碳酸钙粒子的热重分析
        2.4.1.4 碳酸钙的粒径测试
        2.4.1.5 BSA的标准曲线
        2.4.1.6 碳酸钙包埋BSA的固定效率
        2.4.2 利用酶制备包埋酶的碳酸钙微球模板
        2.4.2.1 酶用量对碳酸钙粒子的形貌影响
        2.4.2.2 载酶碳酸钙微球的红外光谱
        2.4.2.3 载酶碳酸钙微球的粒径分析
        2.4.2.4 载酶碳酸钙微球热重分析
        2.4.2.5 载酶碳酸钙微球的XPS
        2.4.2.6 载酶碳酸钙的表面电位
        2.4.2.7 碳酸钙包埋酶的固定效率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可见光表面接枝聚合制备聚合物微囊包埋固定化酶
    3.1 引言
    3.2 实验仪器与试剂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部分
        3.3.1 包埋酶的碳酸钙微球表面吸附聚乙烯亚胺PEI
        3.3.1.1 碳酸钙微球吸附PEI
        3.3.1.2 PEI标准曲线测定
        3.3.1.3 PEI吸附量测定
        3.3.2 吸附PEI后的碳酸钙微球表面吸附TX-Ct研究
        3.3.2.1 碳酸钙微球表面吸附TX-Ct
        3.3.2.2 TX-Ct标准曲线测试
        3.3.2.3 TX-Ct吸附量测试
        3.3.3 固定化酶的聚合物微囊制备及酶活测试
        3.3.3.1 聚合物微囊的制备
        3.3.3.2 酶固定效率测定
        3.3.3.3 固定化酶活性测试
        3.3.3.4 温度和pH对固定化酶活性影响测定
        3.3.3.5 固定化酶重复利用性能测定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包埋酶的碳酸钙微球表面吸附聚乙烯亚胺PEI
        3.4.1.1 吸附PEI后的表面形貌
        3.4.1.2 PEI溶液的标准曲线
        3.4.1.3 碳酸钙微球吸附PEI后的红外光谱
        3.4.1.4 碳酸钙微球吸附PEI后的XPS
        3.4.1.5 碳酸钙微球对PEI的吸附量
        3.4.1.6 碳酸钙微球吸附PEI后的表面电位
        3.4.2 吸附PEI后的碳酸钙微球表面吸附TX-Ct研究
        3.4.2.1 对TX-Ct进行分析
        3.4.2.2 碳酸钙微球表面吸附TX-Ct后的形貌
        3.4.2.3 碳酸钙微球吸附TX-Ct后的红外光谱
        3.4.2.4 TX-Ct溶液的标准曲线
        3.4.2.5 碳酸钙微球对TX-Ct的吸附量
        3.4.2.6 碳酸钙微球吸附TX-Ct后的表面电位
        3.4.3 固定化酶的聚合物微囊制备及酶活测试
        3.4.3.1 聚合原理的分析
        3.4.3.2 接枝聚合物微囊后的表面形貌
        3.4.3.3 接枝聚合物微囊后的红外光谱
        3.4.3.4 接枝聚合物微囊后的XPS
        3.4.3.5 接枝聚合物微囊后的表面电位
        3.4.3.6 GOD固定效率
        3.4.3.7 温度和pH对酶活的影响
        3.4.3.8 固定化酶的重复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固定化酶中空微囊表面接枝聚丙烯酸钠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仪器与试剂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部分
        4.3.1 微囊表面接枝聚合物刷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接枝聚丙烯酸钠后的表面形貌
        4.4.2 接枝聚丙烯酸钠后的红外光谱
        4.4.3 接枝聚丙烯酸钠后的XPS
        4.4.4 表面电位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附件

(4)WOx/SBA多相催化剂制备及催化环烯烃氧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烯烃催化氧化概况
        1.2.1 烯烃催化氧化用氧化剂
        1.2.2 烯烃催化氧化用催化剂
    1.3 环戊烯催化氧化反应
        1.3.1 戊二酸用途及合成方法
        1.3.2 环戊烯催化氧化制戊二酸研究进展
        1.3.3 戊二醛用途及合成方法
        1.3.4 环戊烯催化氧化制戊二醛研究进展
    1.4 环己烯催化氧化反应
        1.4.1 环氧环己烷用途及合成方法
        1.4.2 环己烯催化氧化制环氧环己烷研究进展
        1.4.3 己二酸用途及合成方法
        1.4.4 环己烯催化氧化制己二酸研究进展
    1.5 介孔多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1.5.1 浸渍法
        1.5.2 水热合成法
        1.5.3 “瓶中造船”法
        1.5.4 有机-无机杂化法
    1.6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6.1 关键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1.6.2 主要研究内容
    1.7 研究技术路线
        1.7.1 W-SBA-16(x)催化剂的合成
        1.7.2 W-N,N-DPHS-SBA-15催化剂的合成
        1.7.3 Co-/Fe-/Cu-POM-octyl-NH_3-SBA-15催化剂的合成
        1.7.4 W-SBA-15-APTS/-MTES/-DPHS/-C3/-C8/-C12催化剂的合成
        1.7.5 {PO_4[WO_3]_4}-DMA16-SBA-15催化剂的合成
        1.7.6 钨基多相催化剂催化性能测试技术路线
2 W-SBA-16(x)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W-SBA-16(x)催化剂的合成
        2.2.4 钨基多相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2.2.5 环戊烯氧化反应
        2.2.6 气相色谱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W-SBA-16(x)催化剂的表征结果
        2.3.2 W-SBA-16(x)催化环戊烯氧化反应研究
    2.4 小结
3 W-N,N-DPHS-SBA-15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W-N,N-DPHS-SBA-15催化剂的合成
        3.2.4 钨基多相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3.2.5 环戊烯氧化反应
        3.2.6 气相色谱分析
        3.2.7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W-N,N-DPHS-SBA-15催化剂的表征结果
        3.3.2 W-N,N-DPHS-SBA-15催化环戊烯氧化反应研究
    3.4 小结
4 Co-/Fe-/Cu-POM-octyl-NH_3-SBA-15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Co-/Fe-/Cu-POM-octyl-NH_3-SBA-15催化剂的合成
        4.2.4 钨基多相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4.2.5 环己烯氧化反应
        4.2.6 气相色谱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Co-/Fe-/Cu-POM-octyl-NH_3-SBA-15催化剂的表征结果
        4.3.2 Co-/Fe-/Cu-POM-octyl-NH_3-SBA-15催化环己烯氧化反应研究
    4.4 小结
5 W-SBA-15-APTS/-MTES/-DPHS/-C3/-C8/-C12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试剂
        5.2.2 实验仪器
        5.2.3 W-SBA-15-APTS/-MTES/-DPHS/-C3/-C8/-C12催化剂的合成
        5.2.4 钨基多相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5.2.5 戊二醛氧化反应
        5.2.6 气相色谱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W-SBA-15-APTS/-MTES/-DPHS/-C3/-C8/-C12催化剂的表征结果
        5.3.2 W-SBA-15-APTS/-MTES/-DPHS/-C3/-C8/-C12催化戊二醛氧化反应研究
    5.4 小结
6 {PO_4[WO_3]_4}-DMA16-SBA-15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试剂
        6.2.2 实验仪器
        6.2.3 {PO_4[WO_3]_4}-DMA16-SBA-15催化剂的合成
        6.2.4 钨基多相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6.2.5 环己烯氧化反应
        6.2.6 液相色谱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PO_4[WO_3]_4}-DMA16-SBA-15催化剂的表征结果
        6.3.2 {PO_4[WO_3]_4}-DMA16-SBA-15催化环己烯氧化反应研究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目录

(5)基于金属簇合物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自组装及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基于金属簇合物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概述
    1.2 纳米尺寸金属簇合物离子的溶液自组装
        1.2.1 纳米尺寸多核金属氧簇的溶液自组装性质研究
        1.2.2 有机金属簇多面体的自组装性质
        1.2.3 有机多核金属氧簇杂化分子的合成及自组装
        1.2.4 有机金属簇杂化分子自组装设计思路
    1.3 金属簇合物有机杂化材料的催化性质
        1.3.1 共价修饰的有机多核金属氧簇的催化应用
        1.3.2 金属簇有机框架材料概述
        1.3.3 金属簇有机框架的催化研究现状
        1.3.4 有机金属簇杂化材料催化功能设计思路
2 有机三核锌簇合物的进一步自组装及同离子效应的影响
    2.1 引言
    2.2 Zn-QDB的合成及自组装
    2.3 实验部分
        2.3.1 实验仪器及试剂
        2.3.2 光散射测试实验(LLS)
        2.3.3 等温滴定热量测定实验(ITC)
        2.3.4 三核锌有机簇合物(Zn-QDB)的合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三核锌有机簇合物的结构特点与其进一步自组装
        2.4.2 三核锌有机簇合物自组装中的同离子效应
        2.4.3 三核锌有机簇合物与外加电解质的作用机理探究
    2.5 本章小结
3 有机多核钨氧簇的自组装及其催化生成过氧化物反应
    3.1 引言
    3.2 催化剂合成路线
    3.3 实验部分
        3.3.1 实验仪器及试剂
        3.3.2 有机奎宁配体的合成
        3.3.3 奎宁钨氧簇杂化分子的合成
        3.3.4 催化产物的合成及表征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共价键修饰奎宁钨氧簇杂化催化剂的结构特点
        3.4.2 奎宁钨氧簇杂化分子的自组装
        3.4.3 奎宁钨氧簇杂化分子催化生成过氧化物
    3.5 本章小结
4 双核铜簇有机框架择形催化烯烃过氧化三氟甲基化反应
    4.1 引言
    4.2 催化反应路线及选择性原理
    4.3 实验部分
        4.3.1 实验仪器及试剂
        4.3.2 双核铜簇有机框架的合成及活化
        4.3.3 双核铜簇有机框架催化烯烃过氧化三氟甲基化反应步骤
        4.3.4 反应机理探究实验步骤
        4.3.5 过氧产物进一步反应实验步骤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双核铜簇有机框架催化烯烃过氧化三氟甲基化反应条件优化
        4.4.2 双核铜簇有机框架择形催化烯烃过氧化三氟甲基化反应
        4.4.3 双核铜簇有机框架催化烯烃过氧化三氟甲基化反应机理探究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6)葫芦脲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分子识别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超分子化学概述
    1.2 冠醚
    1.3 环糊精
    1.4 杯芳烃
    1.5 葫芦脲的研究概述
        1.5.1 葫芦脲的研究背景
        1.5.2 葫芦脲的结构与物理性质
        1.5.3 葫芦脲的主客体化学
        1.5.4 葫芦脲衍生物的合成
        1.5.5 通过甘脲衍生物合成完全和部分取代的葫芦脲
        1.5.6 通过活性官能团的引入合成部分取代的葫芦脲
        1.5.7 葫芦脲类似物的合成
        1.5.8 葫芦脲的直接衍生化
    1.6 葫芦脲衍生物的应用
        1.6.1 囊泡
        1.6.2 抗生素
        1.6.3 色谱中的固定相
        1.6.4 固定在支撑体上的葫芦脲
    1.7 葫芦脲的应用前景
    1.8 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背景
        1.8.1 荧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1.8.2 基于超分子的荧光传感器
    1.9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2 葫芦脲均相荧光传感器法测定奥沙利铂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和试剂
        2.2.2 光谱检测过程
        2.2.3 人体血样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光谱特性
        2.3.2 pH的影响
        2.3.3 温度和时间的影响
        2.3.4 作用机理
        2.3.5 校准曲线、灵敏度和选择性
        2.3.6 加标血浆的测定
    2.4 结论
3 光聚法制备葫芦脲薄膜荧光传感器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试剂
        3.2.3 实验步骤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荧光载体的合成和共价固定
        3.3.2 葫芦[6]脲的光谱特性
        3.3.3 羟基葫芦[6]脲的光谱特性
        3.3.4 薄膜传感器的光谱性质
        3.3.5 实验pH值的影响
        3.3.6 薄膜传感器与异硫氰酸荧光素-精胺反应原理
        3.3.7 与客体分子结合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
        3.3.8 传感器的响应时间和重现性
    3.4 结论
4 化学键合法制备葫芦脲薄膜荧光传感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与试剂
        4.2.2 实验步骤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传感器的表征
        4.3.2 用化学键合法制备的葫芦脲薄膜荧光传感器光谱特性
    4.4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液体核微胶囊的制备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Pickering气-液体系为模板制备微胶囊
        1.2.1 Pickering气-液体系
        1.2.2 Pickering气-液体系的催化
        1.2.3 Pickering气-液体系微胶囊的制备
    1.3 Pickering液-液体系为模板制备微胶囊
        1.3.1 Pickering液-液体系
        1.3.2 Pickering液-液体系催化
        1.3.3 Pickering液-液体系微胶囊的制备
    1.4 离子液生物催化
        1.4.1 酶的结构
        1.4.2 酶的固定化
        1.4.3 离子液生物催化
        1.4.3.1 离子液
        1.4.3.2 离子液的结构
        1.4.3.3 离子液作为溶剂的特性
        1.4.3.4 离子液酶催化
        1.4.3.5 离子液的连续化反应
    1.5 立题依据
第二章 浓硫酸微胶囊的制备
    2.1 引言
    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2.2.1 主要试剂
        2.2.2 主要仪器
    2.3 浓硫酸核微胶囊的制备
        2.3.1 SN-F的制备
        2.3.2“干浓硫酸”的制备
        2.3.3 接触角测定方法
        2.3.4 浓硫酸核微胶囊的制备
    2.4 结果与讨论
        2.4.1 SN-F制备及表征
        2.4.1.1 SN-F制备
        2.4.1.2 SN-F透射电镜及N2吸附结构表征
        2.4.1.3 SN-F表面组成分析
        2.4.1.4 SN-F表面润湿性
        2.4.2 SN-F用量对形成“干浓硫酸”的影响
        2.4.3“干浓硫酸”的性质
        2.4.4 浓硫酸微胶囊的制备探索
    2.5 小结
第三章 离子液核微胶囊的制备及表征
    3.1 引言
    3.2 主要仪器和试剂
        3.2.1 主要试剂
        3.2.2 主要仪器
    3.3 离子液核微胶囊的制备
        3.3.1 界面活性二氧化硅球的制备
        3.3.2 [Bmim][PF6]-[Bmim][BF4]-H2O混合体系
        3.3.3 离子液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3.3.4 离子液核微胶囊的制备
        3.3.5 离子液核微胶囊大小调控
        3.3.6 离子液核微胶囊渗透性调控
        3.3.7 FITC-离子液核微胶囊的制备
        3.3.8 离子液的洗脱
        3.3.9 离子液微胶囊渗透性实验方法
    3.4 表征方法
    3.5 结果与讨论
        3.5.1 改性二氧化硅的表征
        3.5.1.1 SN-DCDMS的形貌与结构
        3.5.1.2 SN-DCDMS的组成
        3.5.1.3 SN-DCDMS的表面润湿性
        3.5.2 离子液Pickering乳液
        3.5.3 离子液核微胶囊的形貌及结构
        3.5.3.1 SEM表征
        3.5.3.3 氮气吸附-脱附曲线表征
        3.5.3.4 元素分布成像(Element mapping)
        3.5.4 离子液核微胶囊的调控
        3.5.4.1 大小的调控
        3.5.5 离子液核微胶囊的性能
        3.5.5.1 渗透性表征
        3.5.5.2 机械强度表征
        3.5.5.3 耐极性溶剂表征
    3.6 小结
第四章 离子液核微胶囊的酶催化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试剂
        4.2.2 主要仪器
    4.3 实验过程
        4.3.1 CALB-离子液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4.3.2 CALB-离子液核微胶囊的制备
        4.3.3 分析条件
    4.4 结果与讨论
        4.4.1 CALB-离子液核微胶囊在连续流动体系中的反应及计算公式
        4.4.2 CALB-离子液核微胶囊尺寸对连续流动酶催化反应的影响
        4.4.3 CALB-离子液核微胶囊壁厚对连续流动酶催化的影响
        4.4.4 CALB-离子液核微胶囊连续流动体系动力学常数的测定
        4.4.5 酶负载量对CALB-离子液核微胶囊对连续流动酶催化的影响
        4.4.6 CALB-离子液核微胶囊连续流动体系对催化高浓度底物的稳定性
    4.5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8)(S)-羰基还原酶Ⅱ与葡糖糖脱氢酶偶联于介孔ZnO/C复合纳米材料及其高效手性催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羰基还原酶不对称催化合成芳基手性醇
        1.1.1 羰基还原酶
        1.1.2 羰基还原酶催化转化制备手性醇
        1.1.3 羰基还原酶制备手性醇存在的问题
    1.2 构建辅酶再生策略
    1.3 固定化酶技术提高酶催化效率
        1.3.1 固定化优势
        1.3.2 固定化方式
        1.3.3 新型纳米材料作为固定化酶载体
        1.3.4 多种氧化还原酶的固定化
    1.4 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菌株与质粒
        2.1.2 主要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1.4 实验所需培养基和相关溶液
    2.2 实验方法
        2.2.1 (S)-羰基还原酶Ⅱ和葡萄糖脱氢酶共催化转化(S)-苯乙二醇
        2.2.2 双酶共表达及融合表达体系的构建
        2.2.3 双酶共表达体系的生物催化
        2.2.4 介孔ZnO/C复合纳米材料的合成
        2.2.5 介孔ZnO/C复合纳米材料固定化融合酶SCRII-GDH
        2.2.6 固定化融合酶SCRII-GDH催化转化(S)-苯乙二醇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S)-羰基还原酶II和葡萄糖脱氢酶共催化转化(S)-苯乙二醇
        3.1.1 SCRII和GDH纯化及二者酶活比较
        3.1.2 SCRII和GDH共催化转化(S)-苯乙二醇的最佳酶活比例
        3.1.3 双酶体系共催化转化(S)-苯乙二醇的最适温度和pH
        3.1.4 SCRII和GDH共表达及融合表达体系的构建和全细胞催化转化(S)-苯乙二醇
    3.2 介孔ZnO/C复合纳米材料固定化融合酶SCRII-GDH
        3.2.1 蛋白纯化获得电泳纯酶
        3.2.2 固定化融合酶SCRII-GDH
        3.2.3 XRD、TEM和FTIR对介孔ZnO/C复合纳米材料及固定化酶进行表征分析
    3.3 固定化融合酶SCRII-GDH催化转化(S)-苯乙二醇
        3.3.1 固定化酶不对称转化 2-羟基苯乙酮功能验证
        3.3.2 固定化SCRII-GDH催化转化(S)-苯乙二醇的最适温度和热稳定性
        3.3.3 固定化SCRII-GDH催化转化(S)-苯乙二醇的最适pH和pH稳定性
        3.3.4 固定化SCRII-GDH的多批次使用性能
        3.3.5 固定化SCRII-GDH催化高浓度底物 2-羟基苯乙酮
        3.3.6 固定化SCRII-GDH双相反应体系催化转化(S)-苯乙二醇
        3.3.7 固定化SCRII-GDH的储存稳定性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配位作用驱动的自组装体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催化和传感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超分子胶囊作为纳米反应器
    二、配位聚合物体系,尤其是MOFs材料,在催化中的应用
    三、本研究组工作基础
    参考文献
第一章 三臂恶二唑桥联有机配体与硝酸钯的自组装化学及其催化性质研究
    结果讨论
        一、三角架形有机配体的设计合成
        二、恶二唑桥联配体L_1与硝酸钯的自组装化学研究
        三、化合物1对Suzuki偶联反应[9]的催化性质研究
        四、化合物1的纳米聚集体(1-NPs)及其主客体化学性质研究
    小结
    实验部分
    参考文献
    附表
第二章 Cu_4I_4-MOF的制备、结构、对氯化氢的传感及催化性质研究
    结果讨论
        一、Cu_4I_4-MOF的合成与结构
        二、Cu_4I_4-MOF对HCl气体的响应性质及其机理研究
        三、Cu_4I_4-MOF (2)对HCl气体的传感性质研究
        四、基于Cu_4I_4-MOF的MMMs的制备及其在HCl传感中的应用
        五、负载I_2单质的MOF (3 和 4)催化双吲哚甲烷合成性质研究
    小结
    实验部分
    参考文献
    附件
第三章 基于Cd(Ⅱ)-MOF的三元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解水性能研究
    结果讨论
        一、配体L_3与Cd(BF_4)_2 在甲醇-水体系中的自组装化学研究
        二、可见光催化水光解产氢性质研究
    小结
    实验部分
    参考文献
    附表
第四章 Cd(Ⅱ)-MOF负载贵金属纳米粒子(Pd/Au/Pt NPs)催化剂制备及催化性质研究
    结果讨论
        一、Cd(Ⅱ)-MOF (CdL_2)负载贵金属纳米粒子催化剂的制备
        二、Cd-MOF负载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催化性能表达
    小结
    实验部分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基于以芴为母体的咪唑类配体与CuBr_2的溶剂热自组装反应化学及其催化性质研究
    结果讨论
        一、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二、化合物 12-15催化环氧苯乙烷甲醇解反应研究
    小结
    实验部分
    附表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
附图:部分化合物的核磁谱图
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10)微反应器内沸石与ZIF-8膜的制备及其催化Knoevenagel缩合反应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现代化工与微化工技术
    1.2 微反应器
        1.2.1 微反应器概况
        1.2.2 微反应器的特征
        1.2.3 微反应器的潜在优势
        1.2.4 微反应器的应用
    1.3 微反应器内的催化层制备技术
        1.3.1 微反应器通道内多孔功能涂层制备策略
        1.3.2 微反应器内沸石、MOFs及其膜功能涂层制备技术
    1.4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2 毛细石英管微通道内NaX沸石膜制备及其Knoevenagel缩合反应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2.2.2 NaX沸石晶种的制备
        2.2.3 毛细石英管微通道内NaX沸石膜的制备
        2.2.4 NaX沸石晶种及其膜的表征
        2.2.5 毛细石英管微通道内NaX沸石膜Knoevenagel缩合反应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毛细石英管微通道内NaX沸石晶种层的制备表征
        2.3.2 毛细石英管微通道内制备NaX沸石膜的条件优化与膜厚调控
        2.3.3 毛细石英管微通道内NaX沸石膜Knoevenagel缩合反应性能评价
    2.4 本章小结
3 毛细石英管微通道内ZIF-8膜制备及Knoevenagel缩合反应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3.2.2 毛细石英管微通道内APTES辅助原位流动制备ZIF-8膜
        3.2.3 毛细石英管微通道内ZnO诱导辅助流动制备ZIF-8膜
        3.2.4 毛细石英管微通道内ZnO棒及ZIF-8膜的表征
        3.2.5 毛细石英管微通道内ZIF-8膜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毛细石英管微通道内APTES辅助原位流动制备ZIF-8膜的条件优化与膜厚调控
        3.3.2 毛细石英管微通道内ZnO诱导辅助流动制备ZIF-8膜的条件优化与膜厚调控
        3.3.3 毛细石英管微通道内ZIF-8膜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性能评价
    3.4 本章小结
4 不锈钢微通道内ZIF-8/NaA复合膜制备及Knoevenagel缩合反应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4.2.2 不锈钢微通道内NaA沸石膜的制备
        4.2.3 不锈钢微通道内ZIF-8/NaA复合膜的制备
        4.2.4 不锈钢微通道内NaA沸石膜及ZIF-8膜的表征
        4.2.5 不锈钢微通道内ZIF-8/NaA复合膜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不锈钢微通道内NaA沸石膜的形成及其对ZIF-8膜制备的影响
        4.3.2 NaA沸石膜修饰的不锈钢微通道内制备ZIF-8膜的影响条件
        4.3.3 不锈钢微通道内ZIF-8/NaA复合膜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性能评价
    4.4 本章小结
5 不锈钢微通道内ZnO诱导ZIF-8膜制备及其Knoevenagel缩合反应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5.2.2 不锈钢微通道内不同形态ZnO层的制备
        5.2.3 不锈钢微通道内ZnO诱导ZIF-8膜的制备
        5.2.4 不锈钢微通道内不同形态ZnO层及ZIF-8膜的表征
        5.2.5 不锈钢微通道内ZnO诱导制备ZIF-8膜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性能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不锈钢微通道内制备方法及条件对ZnO层及ZIF-8膜形貌的影响
        5.3.2 不锈钢微通道内不同形态ZnO层诱导制备ZIF-8膜的影响条件
        5.3.3 不锈钢微通道内ZnO诱导制备ZIF-8膜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性能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实验所需仪器名称、型号及生产厂家
附录B 毛细石英管内连续流动制备ZIF-8膜的XRD表征结果
附录C Knoevenagel缩合反应产品的GC分析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Enantioselectivity of Photochemical Reactions within Polymer Microcapsules(论文参考文献)

  • [1]有机框架材料的非共价聚合物修饰及其Pickering乳液性能研究[D]. 张纳. 山东理工大学, 2020(02)
  • [2]环戊基六元瓜环与芳香环的主客体作用及性质研究[D]. 蒋道法. 贵州大学, 2020(04)
  • [3]可见光表面接枝聚合制备中空微囊固定化酶研究[D]. 邵广俊.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4]WOx/SBA多相催化剂制备及催化环烯烃氧化性能研究[D]. 靳满满. 青岛科技大学, 2019(12)
  • [5]基于金属簇合物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自组装及催化研究[D]. 祁波. 大连理工大学, 2018(12)
  • [6]葫芦脲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分子识别作用的研究[D]. 段学超.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3)
  • [7]液体核微胶囊的制备及应用[D]. 侯屹婷. 山西大学, 2017(03)
  • [8](S)-羰基还原酶Ⅱ与葡糖糖脱氢酶偶联于介孔ZnO/C复合纳米材料及其高效手性催化[D]. 姜佳伟. 江南大学, 2016(02)
  • [9]配位作用驱动的自组装体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催化和传感性质研究[D]. 赵朝委.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2)
  • [10]微反应器内沸石与ZIF-8膜的制备及其催化Knoevenagel缩合反应性能研究[D]. 张光才. 大连理工大学, 2015(03)

标签:;  ;  ;  ;  ;  

聚合物微胶囊内光化学反应的对映选择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