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的把握与评判原则(论文文献综述)
段瑜[1](2020)在《建构国民汉语能力口语测试框架研究》文中提出国民汉语能力指的是国民使用汉语的能力,包括汉语文字和口语能力。口语能力是指一个人通过听、说进行交际的能力,是语言能力的外化。评价国民汉语能力尤其是口语能力需要有相关测试标准体系,目前国内有关的汉语口语测试主要是面向非母语人群或从事语言相关职业的人群,如汉语水平口语考试(HSKK)和普通话水平测试(PSC),而面向以汉语为母语的国民汉语能力口语测试体系现在还没有。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和探究世界各个语言测试中口语测试的经验,对构建国民汉语能力口语测试框架进行探索和研究。本文首先研究分析了目前国内已有的相关汉语口语测试和学界的研究成果,对口语测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总结,同时对国民汉语能力口语测试等相关概念进行了解析和探讨,还分析了世界各国多种典型语言测试中口语测试的情况,并且对国民汉语能力口语测试的性质和口语测试的必要性等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选择从能力等级设置、能力评价维度、测试评分标准、测试题型、测试方式五个方面开展研究和探讨,初步提出了国民汉语能力口语测试框架。设置一个衡量口语能力的测试等级是国民汉语能力口语测试评价体系的前提。本文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多种语言口语测试的分级状况,设置了比较科学合理的“三等六级”的能力等级分级标准,先由“等”可粗分受测试者的口语水平状况,再由“级”中进一步细化其口语能力水平。合理地评价口语能力需要选择科学的评价维度。本文通过研究汉语口语测试的特点,设定了语音、语气、词汇、句法、修辞、表达清晰程度、感染力等10个评价维度,以尽可能地从不同角度反映受测试者的口语能力水平,并能够甄别受测试者的口语水平高低。制定评分标准也是建构测试时需要考虑的方面。本文对各评价维度设置了评分规则,并对不同等级设置了各评价维度的评分权重,以尽可能区分考核各等级之间的能力差异,根据各维度的加权得分总和来确定受测试者的口语测试等级。本文还研究了测试题型,按测试对象不同,进行测试分级,等级差别具体体现在题型类别和题目内容上,以期达到题型充分考查不同水平的口语测试者的能力。最后,对测试方式进行了研究,经过对比分析研究,提出了人人对话和人机对话(计算机辅助测试)两种测试方式。
齐军华[2](2020)在《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测试与人工测试对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测试模式由人工测试转变为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模式的转变对测试成绩产生一定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人测与机测测评数据的对比,梳理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遇到的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齐军华[3](2018)在《从复审看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几个问题》文中研究说明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复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保证测试信度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数据分析法,梳理复审中出现的机测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朱丽红[4](2016)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一甲复审实例分析及相关讨论》文中指出实例分析表明,一甲复审成绩与送审成绩存在显着性差异,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复审与送审所依照的评分标准有所不同,二是测试员对评分标准的把握和执行程度有差异。送审测试员的评分过于宽松是复审成绩低于送审成绩、复审通过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为缩小评分差异,保证测试效度和信度,建议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维护评分标准的统一性,二是加强复审测试员专题培训、研讨和交流。
李瑾[5](2014)在《机辅测试背景下大学生普通话语感问题及对策》文中认为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测试技术在我省高校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广泛应用,高职院校机测背景下的九零后大学生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现状值得研究。不少学生对机辅测试缺乏足够的应试技巧,语感能力差,对语言缺乏足够的敏感是机辅测试中常见的丢分现象。普通话教学训练的目的,主要就是培养学生普通话口语语感。对九零后大学生普通话语音、词汇、语法方面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大学生的普通话语感是使用计算机智能评测系统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考前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
李竹屏,刘成,黄芳[6](2012)在《普通话水平测试再思索》文中提出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推行,使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手段和组织管理有了质的升华,在我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然因其测评环境和评判方式的改变,出现了两名测试员在"命题说话"的评判上分差拉大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测试的信度和效度。本文通过测试评分分差的抽样调查统计,进行多方面的原因分析,并探讨了如何减小分差。
李竹屏,李超仁[7](2009)在《再论普通话测试对“语音缺陷”的评判》文中指出对于普通话水平测试"语音缺陷"的评判,尤其是对从"轻微"语音缺陷到"严重"语音缺陷这个过渡音区间值的划定上,是否一定需要依照一种刻板、固化的"标准",测试员的认知和见解一直不尽相同。本文拟从语言测试原理、普通话水平测试实践以及计算机测评处理原则等方面进行一些探究。提出:对"语音缺陷"的判定,应遵循"高等级侧重语音的物理属性,低等级侧重语音的社会属性"的原则。
蒋伟伟[8](2009)在《关于PSC说话项词汇、语法评判中若干难点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词汇、语法是普通话的两个构成要素,也是PSC的重要内容。新词新语的注入以及方言词语的采纳,使普通话的词汇语法系统越来越丰富,同时也造成了应试人运用上的混乱和测试员评判中的迷茫。分析研究语言发展的现实和应试人普通话运用能力的现状,对完善测评标准、提高测试信度具有深远的意义。本课题拟在新时期新的规范观念的指导下,探讨和研究词汇、语法评判的原则与依据,通过调查,分析测试员在词汇、语法评判中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并探寻原因、研究对策,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词汇、语法评定的合理性和统一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在词汇、语法评分项的科学处理,不仅可以提升普通话测试的效度,而且可以提高应试人对说话项词汇语法规范的重视程度。从长远效果来看,必然能够促进应试人的普通话水平向着更高的方向发展。
高雪梅[9](2008)在《临沂市区普通话二级水平语音特征分析》文中指出临沂市区(兰山、河东、罗庄三区)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等级分布呈现"枣核状"的形态,即两端的一级和三级小,中间的二级大。根据采集的26个语音材料的分析,可以看出,影响临沂市区应试者达到一级水平的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声母方面的齿间音、平舌音;二是韵母方面的鼻化、动程、-m尾现象;三是声调方面的上声变调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影响临沂方言区普通话水平提高的制约因素。
刘春[10](2008)在《新《大纲》背景下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评分现状调查及分析》文中提出文章以新《大纲》为背景,以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的评分现状为调查研究对象,运用抽样调查、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差异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通过总体分析和分类对比,探究评分差异现象,寻找差异形成的原因,在加强测试员队伍建设,提高测试员专业水平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分析与思考。
二、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的把握与评判原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的把握与评判原则(论文提纲范文)
(1)建构国民汉语能力口语测试框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研究内容 |
1.3.3 研究创新 |
1.4 文献来源 |
第二章 国民汉语能力口语测试相关问题 |
2.1 国民汉语能力口语测试概念 |
2.1.1 语言能力 |
2.1.2 汉语能力 |
2.1.3 国民 |
2.1.4 国民汉语能力 |
2.2 语言测试的相关问题 |
2.2.1 语言测试的基本理论 |
2.2.2 语言测试中口语测试对比 |
2.3 国民汉语能力口语测试的性质 |
2.3.1 国民汉语能力口语测试是诊断性测试及水平测试 |
2.3.2 国民汉语能力口语测试是主观性测试 |
2.3.3 国民汉语能力口语测试是综合技能测试 |
2.4 国民汉语能力口语测试的必要性 |
2.4.1 口语测试是语言测试系统的必要组成部分 |
2.4.2 面向国民的汉语能力口语测试不健全 |
2.4.3 构建国民汉语能力口语测试是社会需要 |
2.5 国民汉语能力口语测试建构框架 |
第三章 国民汉语能力口语测试能力等级 |
3.1 国民汉语能力口语测试分级依据 |
3.1.1 国民汉语能力口语测试等级划分 |
3.1.2 国民汉语能力口语测试等级参考系 |
3.2 国民汉语能力口语测试评价维度 |
3.2.1 汉语结构系统 |
3.2.2 修辞语用功能 |
3.2.3 言语功能能力 |
3.3 国民汉语能力口语测试能力等级设置 |
第四章 国民汉语能力口语测试评分细则 |
4.1 考核维度评分细则 |
4.2 各等级评分细则 |
第五章 国民汉语能力口语测试题型 |
5.1 语言测试中口语测试题型归纳 |
5.2 语言测试中口语测试题型具体分析 |
5.2.1 陈述类题型分析 |
5.2.2 对话类题型分析 |
5.2.3 语言知识类题型分析 |
5.3 各等级题型结构 |
第六章 国民汉语能力口语测试模式 |
第七章 结语 |
7.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7.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测试与人工测试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机测—人测评分对比分析 |
(一)等级相对集中,说话项成绩总体偏低 |
(二)前三题成绩降低,说话项扣分更加复杂 |
1. 前三题分数降低 |
2. 说话项扣分复杂多样、扣分项增多 |
(三)测试员间测评分数差距增大 |
(四)测试员评分等级差增多 |
三机测差异与等级变化的关系探析 |
(一)等级观念的隐匿 |
(二)机测无法对一级甲等语料进行准确评测 |
(三)机测评分系统基础语料库采样地域不平衡 |
(四)机测忽略了语感在评分中的作用 |
四建议 |
(一)强化等级意识 |
(二)提升测评系统的语音评判能力 |
(三)进一步完善《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试行办法》 |
(四)充分发挥测试员的作用,将客观分数与主观评判有机结合 |
五结语 |
(3)从复审看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复审的模式 |
二复审中的几个问题 |
(一) 复审与机测数据分析 |
(二) 复审与人测数据分析 |
(三) 复审中非语言因素影响 |
(四) 等级观念的隐匿 |
三建议 |
(一) 对机测进行深入研究, 进一步完善机测评分机制 |
(二) 统一评分标准 |
(三) 强化机测语境中的等级意识 |
(四) 减少非语言因素对评分的影响 |
四结语 |
(4)普通话水平测试一甲复审实例分析及相关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一甲复审实例分析 |
(一)基本情况 |
(二)统计数据 |
1. 复审前后总成绩的情况 |
2. 复审前后各测试项的评分情况 |
(三)评分差异的原因分析 |
1. 评分标准的原因 |
2. 测试员的原因 |
三相关讨论 |
(一)一甲复审的必要性 |
(二)缩小评分差异,提高一甲复审通过率 |
1. 维护评分标准的统一性 |
(1)关于免测“选择判断”项 |
(2)关于《大纲》与评分细则的关系 |
2. 加强复审测试员专题培训、研讨和交流 |
(5)机辅测试背景下大学生普通话语感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语感 |
二、大学生普通话语感对计算机辅助评测技术运用的评分影响及训练途经 |
1. 从语音方面来看 |
2. 从语义方面来看 |
3. 从语法方面来看 |
(6)普通话水平测试再思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云南实施机辅测试的情况 |
(一) 实施机辅测试后的积极作用 |
(二) 实施机辅测试后出现的新问题 |
三机辅测试方式和完全人工测试方式评判分差原因浅析 |
(一) 机辅测试方式和完全人工测试方式评判分差的客观原因探析 |
1. 前三题测试项的缺失和语音参照量的减少 |
2. 缺失必要的商讨切磋环节 |
(二) 机辅测试方式和完全人工测试方式评判分差的主观原因探析 |
1. 普通话水平测试目的的有意无意淡化 |
2. 普通话水平测试“三级六等”标准特质的偏离 |
四对缩小“命题说话”评判分差的思考与建议 |
(一) 系统增设必要的功能窗口, 加大机辅评判的客观要素 |
(二) 加强机辅测试“命题说话”的评判研究 |
(10)新《大纲》背景下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评分现状调查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结果与分析 |
1.对表2进行统计与分析 |
2.对表3进行统计与分析 |
3.对表4进行统计与分析 |
4.总体分析 |
5.原因探究 |
五、对策与思考 |
1.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结构合理、动态发展的测试员队伍 |
2.构建一个宽松和谐、富有成效的“站本培训”平台, 促进测试员的专业成长 |
四、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的把握与评判原则(论文参考文献)
- [1]建构国民汉语能力口语测试框架研究[D]. 段瑜.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2]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测试与人工测试对比分析[J]. 齐军华. 语言文字应用, 2020(01)
- [3]从复审看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几个问题[J]. 齐军华. 语言文字应用, 2018(03)
- [4]普通话水平测试一甲复审实例分析及相关讨论[J]. 朱丽红. 语言文字应用, 2016(04)
- [5]机辅测试背景下大学生普通话语感问题及对策[J]. 李瑾. 鄂州大学学报, 2014(05)
- [6]普通话水平测试再思索[J]. 李竹屏,刘成,黄芳. 语言文字应用, 2012(S1)
- [7]再论普通话测试对“语音缺陷”的评判[A]. 李竹屏,李超仁. 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9
- [8]关于PSC说话项词汇、语法评判中若干难点的调查研究[A]. 蒋伟伟. 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9
- [9]临沂市区普通话二级水平语音特征分析[J]. 高雪梅. 中国成人教育, 2008(19)
- [10]新《大纲》背景下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评分现状调查及分析[J]. 刘春.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01)
标签:普通话水平测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