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期刊编辑的现代意识(论文文献综述)
黄凡[1](2020)在《1980年代文学期刊中的“文化寻根”诗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1980年代语境下的“文化寻根”诗群,或隐或显地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以现代史诗、“新边塞诗派”为寻根先导,在各省挖掘民族文化的实践中,不少地方青年诗作者或自觉加入其中,或不自觉地受其裹挟,后经由编辑有意地引导扶持,各地域性寻根诗群陆续以地方文学刊物为中心聚拢起来,诗坛形成继朦胧诗潮后浩荡的第二浪潮。寻根诗群从萌动、迸发到式微,秉守“传统、现代”的诗学导向,与政治、经济等现实场域有着复杂纠葛。大量诗篇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型实验,但也存在模式化的弊病。本论文以时间为线索,重回文艺现场,揭示“文化寻根”诗群的历史形态,梳理其发展脉络,考察文学期刊运行实践下的寻根诗群在文学史上产生的持续性影响。论文包含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正文下设四章:第一章:论述“文化寻根”前驳杂的语境,包括开放的文学空间、重要的政治任务,主要分析新诗发展道路问题及其形成的社会影响。以杨炼的现代史诗为主要样本,分析“文化寻根”在初兴起阶段的“传统性”“现代性”特点。第二章:论述1981、1982年间“新边塞诗派”的实践,审视特定属性刊物对民族政策的造势行为。以及考察地方文学刊物向传统文化寻根的初步靠拢,突出《滇池》及三大青年诗人在这一阶段的艺术探索。第三章:论述以“清污”运动和受批评的“雪野诗派”为主要样本,探讨地方文学刊物的发展调整与文化实践,以及新诗与该阶段人道主义话语的互动关系。“传统的、现实的、历史的”成为安全的文艺选择。开拓文学,以高昂的调子响彻西北。第四章:论述1984、1985年地域性寻根诗群快速喷涌至落潮的过程。以各省级刊物与“红土诗派”“百越境界”“东海诗群”“黄河诗派”为主要样本,分析第二浪潮在“创作自由”环境中的运行状况,找寻诗群发展的共性与个性。以及在1986年走向衰落的各方面原因与后续影响。通过对以上章节的详细梳理、论述,论文最后对“文化寻根”现象做了宏观上的把握和定位,思考了文化在文学发展中的意义,并提出有待思考的新问题。
陈永利[2](2020)在《初探期刊美术编辑的现代意识设计理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前言期刊是一种独立的传播媒介,它可以在特定的领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帮助人们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判断力,让读者在阅读中增加自身的阅读兴趣,同时期刊中的美术编辑设计可以影响期刊是否可以以自身的美感引人入胜、从感官上直接吸引读者,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所以美术编辑在期刊编辑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二、期刊美术编辑的现代意识美术编辑的现代意识是在时代进步中形成的一种意识,它可以直接反映出人类具有的主观意识和客观意识,让美术编辑可以将
薛成成[3](2018)在《《当代》的现实主义品格构建》文中研究表明文学期刊作为当代文学生产制度的基础性环节,与中国新文学的发生存在共生关系,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提供丰富的史料和有效样本。本篇论文以在期刊界有着“正旦”之称的《当代》为研究个案,梳理《当代》的办刊过程,考察《当代》的现实主义理论和文本构建,分析对现实主义审美原则的坚守带给期刊的困囿与价值,整体观照《当代》与中国文学的互动关系。《当代》诞生于一个巨变的时代,在“办刊热”的浪潮推动下和人文社全社人员的共同参与下于1979年7月面世。创刊号确立了《当代》“文学种类齐全、长篇纪实突出”的基本格局,高举起“直面人生、贴近现实”的现实主义的办刊旗帜,在近四十年的办刊过程中,一以贯之。但《当代》的现实主义并非固守传统,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文学内部规律的演进、以及与其他流派的平等发展、相互竞争中不断丰富,走向开放。在文学实践中,《当代》以敏锐的洞察力发觉新兴的文学思潮,但却以审慎的态度参与其中,它重点着墨的文学思潮有伤痕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现实主义冲击波和官场文学,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对时代风貌的展现是这些文学潮流的内在线索,《当代》积极参与其中,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社会转型和人民精神变迁,通过众多具有理性批判精神和忧患意识的文学作品,担负起“文以载道”的社会责任,彰显现实主义“直面人生、贴近现实”的积极意义。在开放的现实主义指导下,《当代》在新历史小说衰微时的强势崛起,刊登了《白鹿原》、《尘埃落定》等新历史小说代表作,进一步扩大了现实主义的叙事空间。然而对现代派文学、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的忽略源于以上思潮与《当代》现实主义审美风格的差异。当然,对现实主义的坚守,也给期刊带来了明显的困囿,比如与意识形态强势话语的合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学的审美差异;对现实主义的过度偏爱,使其缺乏必要的激活机制,使刊物缺少持久的活力。但不管怎样,《当代》在各色思潮纷纷登场与谢幕的起起落落中,不盲从、不跟风,坚守现实主义,为现实主义文学提供场所,丰富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一脉,不断践行着《当代》之于时代的价值。
张德强[4](2018)在《夏济安现代文学研究初探》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夏济安着作《黑暗的闸门—中国左翼文学运动研究》(The Gate of Darkness:Studies on the Leftist Literary Movement)(1968年)及本书中文版(2015年)、《夏济安选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夏济安选集》(台北:志文出版社1971年版)、《文学杂志》(1956-1960)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对三卷本《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以及夏氏其他未结集中英文着作的研究,考察了这些文本中作为中心问题的左翼文学观和左翼作家论;同时对夏济安着作中隐含的现代文学史观和独特的文学研究方法加以梳理。本文首先关注的是,在“西潮”冲击与传统余响的历史背景下,夏济安在思想和立场上呈现的西化倾向与保守性;而“疏离的知识分子”的边缘性和萨义德《知识分子论》意义上的“业余性”,又使他在人生选择上“一再流亡”。与五四前辈共同面对着相似的“感时忧国”的文化处境,使夏济安二度赴美后在其现代文学研究中体现出强烈的民族文化责任感与对现代左翼作家在批判之外的认同感。而在文学研究方法上,与五四先辈关于“世界文学”的认知类似,夏济安的比较文学视野更多是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将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纳入到世界文学的范畴中。他用于研究现代作家作品的比较文学方法,注重文学原型上的相关性、文学类型上的相似性与文学风格上的同源性。其次,对夏济安在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贡献,本文尝试从他的写作和编辑活动中梳理出几个比较明确的线索。通过将夏济安置于与五四先辈和大陆同行的文学史写作活动的对比中,展示其现代文学史观中对被主流文学史叙述忽略的边缘性作品艺术价值的发现,以及其文学史叙述中鲜明的个人性。同时,还具体分析了夏济安现代文学史建构模式的心理学色彩与开放性特征。这种心理学色彩体现为他以“卑劣错综”为比喻性的架构,来解释五四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应对“西潮”产生的心理纠葛;夏济安将之应用于左翼作家研究,作家精神史研究因之成为《黑暗的闸门》一书的论述重心。而夏济安现代文学观的开放性特征一方面表现为:他的文学史研究与五四和大陆主流文学史叙述场域间的对话性,对后者既有认同也有辩驳;另一方面,这种现代文学观的开放性也体现在对50年代《文学杂志》的编辑与同时期文学批评活动中,夏济安不是把现代文学视为一个已经历史化、知识化的封闭传统,而是将五四以来开创的现代白话文学看成一个有待完善的开放性传统,他通过一系列带有探索性的编辑和批评实践,推动现代文学传统的写实主义一脉在台湾地区的延续和发展。最后,本文集中分析了夏济安二度赴美后完成的以《黑暗的闸门》为代表的英文论述,关注重点在于夏济安现代文学研究中着力最深的左翼文学运动研究。力图摆脱对已经是昨日黄花的政治立场探讨,将研究重心放在夏济安的左翼文学运动叙述模式及其对左翼作家精神史的关注上,这可说是夏济安左翼文学运动研究较为鲜明的两个特征。本文也会论及美国区域研究的学术框架在课题选择和立场表达上对夏济安构成的影响,这也造成了他论证过程的“客观”与结论的不免“武断”间的矛盾性症候。作家精神史研究,是夏济安左翼文学运动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本文以夏济安的瞿秋白研究和鲁迅研究为例,具体分析了夏济安带有心理学色彩的学术视角和叙述模式。夏济安对瞿秋白“软心肠”(tenderhearted)文人气质的认识,是借鉴自20世纪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对个体性格气质的划分法。夏济安将之借用为建构自己瞿秋白叙述的结构性支撑,将瞿秋白置于一个二元对立的心理学场域中,通过对其传记材料和早期创作的文本细读,结合对《最后的话》等材料的解读,来凸显其“文人化”、“软心肠”的一面,从而描述出一个内心始终处在激烈的矛盾与焦虑中的左翼作家形象。夏济安的发现既有其创见也不免对瞿秋白的革命家一面有所忽略。本文对夏济安的鲁迅研究,着眼点在于对身处特殊历史时期,其相对中西同行表现出的独特文学史眼光、与对艺术家鲁迅形象的“发现”与描述的分析。从文学史和思想史角度,夏济安认为“如果把五四运动看作除旧布新的群众运动,鲁迅的确不能作为真正的代表人物”,而将其文学上的创作倾向归于20世纪的世界文学视野下的现代主义。在鲁迅与左翼文学运动的关系上,值得关注的是,夏济安在《黑暗的闸门》中对于鲁迅杂文文学价值的重视程度,其实是随着研究的深入而逐渐提高的。他早期论述中对鲁迅文学生命结束于1926年的说法,在《鲁迅作品的黑暗面》等文章中其实有所修正。与一般对于鲁迅作品的思想性阐释不同,夏济安对鲁迅杂文的探讨更多是从艺术家个人趣味这一角度出发,同时也注意到其中隐含的带有心理学意味的时代性症候。
刘启涛[5](2017)在《“《知音》现象”与亚文学的生产和消费》文中认为《知音》是一份富有特色的文化生活杂志,它沿着通俗的办刊路线,打造出了一种介于文学与新闻之间的亚文学文体,从而营建起一个庞大的读者群。与此同时,它也引发了层出不穷的争议。《知音》的生产和消费,是当代文化生活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本文着重从文化生产与读者接受的互动关系来分析"《知音》现象",从中了解当前社会一部分普通读者的阅读趣味,以及"亚文学"生产和消费的特征。《知音》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它那别具一格的文体形式,也就是所谓的"知音体"。其实,"知音体"不同于传统意义上任何一种文体,它是由一套商业化的生产机制运作而成,带有着大众文化商品那种典型的"混合主义"倾向。它一方面紧紧贴近社会现实,另一方面又充分运用文学修辞和情节设计,从而形成了一种"纪实+传奇"的制作模式。藉着这种生产模式,《知音》杂志成功地游走于新闻与文学的边缘地带,它的内容既带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富有鲜明的猎奇色彩。同时,它又把那套"人情美、人性美"的办刊理念注入其中,从而不但适应了普通读者的接受特点,而且也迎合了普遍的文化心理。正是通过这种内容模式,《知音》不仅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利润,也在普通读者中间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本文也正是通过对《知音》》的策划制作流程的深入考察,为了解"亚文学"的生产特征提供一个样本。我们认识到"《知音》现象"的发生不仅和它那独特的内容模式有关,也与其读者群的构成密不可分。为此,我们以《知音》读者群的结构特征为中心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调查的对象包括这个群体的性别、年龄、职业分布、文化水平、经济条件等等。并结合了相关理论,对这一群体的阅读趣味、阅读行为、阅读心理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我们通过调查和分析发现,在不同的时期,由于社会文化的变迁,《知音》的读者群也在发生相应的扩张和收缩,并在审美趣味上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反过来,这种差异不但造成了《知音》在制作模式上的变化,而且也造成了它在社会认同上的尴尬境地。本文有意跳出以往研究那种从理论到文本的一般模式,重点参照了这几年在山东大学尝试开展的"文学生活"调查的思路与方法,重视田野调查,用一些数据和案例来说明题旨,同时又借用了文化传播研究以及后工业理论等视角,对"《知音》现象"进行"文学/新闻社会学"的分析。本文的结构大致如下:第一章是对"《知音》现象"的呈现。"《知音》现象"的形成与《知音》杂志的办刊思路、走向分不开,文中对这份杂志的办刊理念、栏目设置和内容特色等等,都做了统计分析。在这些方面,《知音》既表现出了与其同类杂志的相似性,也有着其同类杂志无可比拟的特征。也正是由于这些方面的特色,才得以形成了它那数目庞大的受众群体,并获得了普通读者的认同。同时,它也引来了社会上特别是知识群体的质疑,甚至是贬斥之声。文章借助于读者问卷调查,并结合散见于各种报刊、网站上的相关议论,力图对这种矛盾的文化现象做出一些阐释。我们对"《知音》现象"的探讨,希望能够有助于理解转型期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理解当代文化生产和消费的某些侧面。第二章探讨《知音》的内容生产和运作模式。由于八十年代以来社会文化环境的巨大变化,《知音》的办刊模式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摸索过程,但它最终还是从一家普通的杂志设扩充为一个有相当经济规模和实力的传媒集团。本章重点探讨了《知音》在生产运作上是如何一步步适应文化市场,并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作工序。我们认为《知音》是一种新生的典型的文化工业的产物,它的生产制作带有"不断拷贝"和"流水作业"的特征。在这个生产流程中,作者、编辑、主编和总编之间建立起了一种既分工明确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在这种运作模式下,《知音》也就不再只是一种简单的传播媒介,而是一个以牟利为指向的个性鲜明的文化生产机构。它的"内容生产"也不再是个体性的精神独创的成果,而是依照社会文化心理来"定制"的文化商品,弥漫了浓厚的商业化气息。这时,文学也就被当作一种商业元素,用于这些文化产品的包装设计,从而形成了一种典型的"亚文学"形态。第三章深入剖析"知音体"。所谓"知音体"也就是《知音》在多年的内容生产中而形成的一种特有文体,从题材选择、叙事模式到语言风格,它都是以尽可能地吸引普通读者为目标,带有着较为稳固的模式化特征。文章采用统计分析的方式,揭示了"知音体"在标题设计上是如何运用特有的修辞技巧达到了夺人眼球的效果,如何通过对新闻事件的文学性策划调动了读者的胃口,如何根据普通读者的阅读心理来调整叙事策略,又如何将那套"人情美、人性美"的文化理念融入到了这些不无离奇的故事情节之中。藉着这种带有传奇色彩的生活故事,来传达一种带有浓重世俗意味的人生或生活哲理,这也正是"知音体"在普通读者中间的魅力所在。我们通过对"知音体"的分析,显现出对当代通俗文化生产得失的某些思考。第四章探讨《知音》的读者群。调查表明,《知音》的读者群以18岁到45岁之间的人群的为主,他们的学历则主要集中于高中(中专)、专科和本科学历之间,并有着较为稳定的职业和经济来源。虽然这一群体有着不同程度的阅读需求,但是却很容易受到社会阅读风尚的左右。在传播的过程中,《知音》是通过相应的话题制作,把那些处在游离状态下的普通读者聚集在自己的周围,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读者群。不过,在不同时期,《知音》的读者群也有极为显着的变化。反过来,这种变化也影响了《知音》的话题制作模式。早期《知音》读者群的形成,与八十年代的阅读风气密不可分,也形成了此时它略带精英品味的内容特点。而九十年代的《知音》则迎合了当时功利性、闲适性的阅读风尚,其读者群也获得了飞速膨胀。然而,近些年来,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兴起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整个社会的阅读风尚也是今非昔比。对于《知音》等传统杂志来说,所遭遇的冲击也就在所难免。自进入本世纪第二个十年始,《知音》的读者群就开始了大幅萎缩。可以说,《知音》读者群的这种流变特征,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阅读风气的转型。第五章结合前面对"《知音》现象"的分析,我们对当代"亚文学"的生产和消费特征做一总体性把握。亚文学的生产和消费显示出截然不同的两面性,一方面,它表现出了鲜明的理性特征,它是以生产的各个环节,以及与普通读者之间的契约关系为基础。通过相应的亚文学消费,读者不仅获得了心灵的慰藉,也获得了情思的宣泄。另一方面,亚文学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商品,它的生产和消费天然地带有着娱乐天性。它在生产上注重感官效果和单一的符号逻辑,并以此制作出大量日常性的文化想象。因此,亚文学作品非但不能带给人们以真正的精神提升,反而会销蚀他们对日常生活的深度理解。其实,亚文学的这种两面性也从根本上决定了它在社会认同上的尴尬处境。
骆近丹[6](2015)在《强化编辑理念,构建学术期刊编辑的文化体系》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对学术期刊的编辑理念进行一定的探析,进而就全球化趋势下学术期刊编辑的现代意识和文化体制改革对学术期刊的要求进行一定的说明,提出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学术期刊编辑应着力提升的一些素养和能力,同时对学术期刊编辑文化体系构建的途径及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探讨。
夏新宇[7](2012)在《整体策划 差异竞争——谈少儿期刊编辑的发行意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分析少儿期刊的发行特点入手,提出了编辑要把握好整体策划和差异竞争的关系,要将发行意识贯穿编辑活动全过程的观点,并以从事多年的少儿教辅期刊《阅读》的编辑工作为例,着重谈少儿期刊编辑如何具备发行意识的五个方面的做法:第一分析读者,引领读者;第二,整合信息,创新选题;第三,制订计划,针对组稿;第四,驾驭文字,审稿有度;第五,策划宣传,维护品牌。
祁刚[8](2012)在《全球化趋势下学术期刊编辑现代意识的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意识是指研究者站在他所处时代的前沿,用科学的精神审视既往成果,指导当前研究的自觉意识。学术期刊编辑的现代意识主要包括:学术引领意识、创新意识、现代信息意识、现代审美意识、市场经营意识。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经济、科技、文化日益走向全球化,这为学术期刊编辑现代意识的构建既带来机遇,又带来严峻的挑战。全球化使得学术期刊不仅要面对国内同业日趋激烈的竞争,同时也要面临国外学术期刊的挑战,这就迫使学术期刊编辑必须抓住机遇,建构现代意识。
龚建新[9](2012)在《浅论编辑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选择是编辑工作的重要特征,编辑选择的标准除了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外,还具有普遍标准——客观、公正、独立性,人道主义和市场价值;编辑选择还要具有现代意识。
黄庆发,陈泽琦,唐巧巧[10](2011)在《信息时代对编辑人员职业素养的要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信息网络时代,新知识、新信息大量产生,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不断涌现,对编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阐述了信息时代编辑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并对提高编辑人员职业素养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二、论期刊编辑的现代意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期刊编辑的现代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1)1980年代文学期刊中的“文化寻根”诗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文化寻根”前驳杂的历史语境 |
第一节 开放的文学空间与重要的政治任务 |
一、文学报刊承载包容繁复之声 |
二、新时期初期诗坛现实要求――以建设“四化”为根本 |
第二节 关于新诗的发展道路问题 |
一、修复传统遭遇“崛起论”的现代狂欢——挑战与契机 |
二、杨炼的现代史诗初萌动――文学报刊的新选择 |
第二章 寻根探索:现代史诗对地方特定文化群体的启发 |
第一节 “新边塞诗派”的崛起 |
一、特定属性刊物对民族政策的响应造势 |
二、青年诗人对民族传统的现代创新 |
第二节 地方文学刊物向传统文化寻根的初靠拢 |
一、挖掘民族特色文化与扶持青年诗作者 |
二、《滇池》与三大青年诗人的艺术探索 |
第三章 清除精神污染下的“文化寻根” |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压力和推动力 |
一、“清污”运动的政治任务、文艺指向 |
二、地方文学刊物的回响——在具体实践中复魅传统文化 |
第二节 关于新时期人道主义、人性论再解释 |
一、一场与政治相关的人道主义论战 |
二、被点名批评的“雪野诗派” |
第四章 地域性寻根诗群的快速喷涌与落潮 |
第一节 1984、1985年的报刊气候 |
第二节 “红土诗派”与“百越境界” |
第三节 “东海诗群”与“黄河诗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初探期刊美术编辑的现代意识设计理念(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期刊美术编辑的现代意识 |
三、期刊美术编辑的设计理念 |
(一)增强设计理念从而追求个性化的发展模式 |
(二)在艺术的规律中创新发展 |
(三)现代意识基本下追求形式美感 |
(四)现代意识基本下精品意识的体现 |
(3)《当代》的现实主义品格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评析 |
1.3 选题意义 |
1.4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和路径 |
2 《当代》:迎着春风绽放 |
2.1 《当代》创刊:时代巨变下的全社共建 |
2.2 《当代》立场:现实主义办刊宗旨 |
2.3 《当代》创刊号:反映现实,记录时代 |
3 《当代》的现实主义理论建设 |
3.1 理论基石:革命现实主义 |
3.2 编辑话语:从广阔的现实主义到开放的现实主义 |
3.3 文艺争鸣:理论多元化境况下的执着坚守 |
4 《当代》的现实主义文本建设 |
4.1 《当代》与八十年代文学 |
4.2 《当代》与九十年代文学 |
5 《当代》现实主义的困囿与价值 |
5.1 《当代》的现实主义困囿 |
5.2 《当代》的现实主义价值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家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夏济安现代文学研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综述与问题意识 |
第二节 章节安排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西潮”影响下的人生与世界文学眼光 |
第一节 “西潮”背景与传统影响 |
第二节 动荡的学术生涯与独特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独辟蹊径的现代文学史观与编辑实践 |
第一节 身处边缘的“业余”文学史书写 |
第二节 现代文学史研究的关怀重点 |
第三节 《文学杂志》对现代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
第三章 精神史角度的左翼文学运动研究 |
第一节 历史背景与叙述模式 |
第二节 “软心肠”与“二元性”:瞿秋白研究 |
第三节 时代性焦虑下的“黑暗面”:鲁迅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中国小说中的梦境解析——《西游补》 |
后记 |
(5)“《知音》现象”与亚文学的生产和消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和范围 |
二 现有成果和材料的梳理 |
三 本文的难点、创新点以及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知音》现象"概述 |
第一节 浅谈《知音》的办刊特色 |
第二节 《知音》接受上的尴尬境况 |
第三节 "《知音》现象"的形成 |
第二章 《知音》的内容生产与运作模式 |
第一节 《知音》的"托拉斯之路" |
第二节 《知音》"流水线式"的生产机制 |
第三节 《知音》内容生产的后工业逻辑 |
第三章 《知音》的文体剖析 |
第一节 《知音》标题的修辞技巧及其影响 |
第二节 "纪实+传奇"的叙事模式 |
第三节 《知音》的核心理念及其表述策略 |
第四章 《知音》的读者群观察 |
第一节 影响阅读趣味的几个主要因素 |
第二节 早期《知音》的话题制作和读者群特点 |
第三节 功利化风尚与《知音》读者群的膨胀 |
第四节 语境的刷新与传统读者群的离散 |
第五章 由《知音》看亚文学的生产与消费特征 |
第一节 亚文学生产和消费的理性机制 |
第二节 亚文学生产和消费的娱乐天性 |
结语 |
附录一 《知音》的内容特点及其生产特征(摘录) |
附录二 《知音》编辑的一次约稿(摘录) |
附录三 初访湖北知音集团研究室(摘录) |
附录四 有关《知音》办刊历程的访谈(摘录) |
参考文献 |
参考着作 |
参考论文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强化编辑理念,构建学术期刊编辑的文化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术期刊的编辑理念 |
二、全球化趋势下学术期刊编辑的现代意识 |
( 一) 全球化趋势下学术期刊编辑的学术引领意识 |
( 二) 全球化趋势下学术期刊编辑的创新意识 |
( 三) 全球化趋势下学术期刊编辑的现代信息意识 |
三、文化体制改革对学术期刊的要求 |
四、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学术期刊编辑应提升的素养和能力 |
( 一) 提高学术期刊编辑的信息感知能力和学术鉴赏能力 |
( 二) 提高学术期刊编辑的创新能力 |
( 三) 增强学术期刊编辑与作者和读者的良好互动 |
( 四) 培养学术期刊编辑的媒介传播能力 |
五、构建学术期刊编辑文化体系的要素 |
六、全球化趋势下学术期刊编辑现代意识构建的机遇与挑战 |
结语 |
(7)整体策划 差异竞争——谈少儿期刊编辑的发行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1 少儿期刊的发行特点 |
2 整体策划和差异竞争的关系 |
3 期刊编辑的发行意识 |
3.1 分析读者, 引领读者 |
3.2 整合信息, 创新选题 |
3.3 制订计划, 针对组稿 |
3.4 驾驭文字, 审稿有度 |
3.5 策划宣传, 维护品牌 |
(8)全球化趋势下学术期刊编辑现代意识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全球化趋势下学术期刊编辑的现代意识 |
(1) 学术引领意识。 |
(2) 创新意识。 |
(3) 现代信息意识。 |
(4) 现代审美意识。 |
(5) 市场经营意识。 |
二、全球化趋势下学术期刊编辑现代意识构建的机遇与挑战 |
1.全球化趋势下编辑现代意识构建的机遇 |
2.全球化趋势下, 编辑现代意识构建的挑战 |
三、现代意识的构建路径 |
(9)浅论编辑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 选择是编辑工作的重要特征 |
2 编辑选择的普遍标准 |
3 编辑选择的现代意识 |
四、论期刊编辑的现代意识(论文参考文献)
- [1]1980年代文学期刊中的“文化寻根”诗群研究[D]. 黄凡. 河南大学, 2020(02)
- [2]初探期刊美术编辑的现代意识设计理念[J]. 陈永利. 艺术家, 2020(03)
- [3]《当代》的现实主义品格构建[D]. 薛成成. 中国矿业大学, 2018(02)
- [4]夏济安现代文学研究初探[D]. 张德强.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5]“《知音》现象”与亚文学的生产和消费[D]. 刘启涛. 山东大学, 2017(08)
- [6]强化编辑理念,构建学术期刊编辑的文化体系[J]. 骆近丹.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5(01)
- [7]整体策划 差异竞争——谈少儿期刊编辑的发行意识[J]. 夏新宇. 科技与出版, 2012(11)
- [8]全球化趋势下学术期刊编辑现代意识的构建[J]. 祁刚.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 [9]浅论编辑选择[J]. 龚建新. 科技创新导报, 2012(19)
- [10]信息时代对编辑人员职业素养的要求[J]. 黄庆发,陈泽琦,唐巧巧.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1(02)